CN201130543Y - 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 - Google Patents

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30543Y
CN201130543Y CNU2007203105960U CN200720310596U CN201130543Y CN 201130543 Y CN201130543 Y CN 201130543Y CN U2007203105960 U CNU2007203105960 U CN U2007203105960U CN 200720310596 U CN200720310596 U CN 200720310596U CN 201130543 Y CN201130543 Y CN 20113054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pressure
nuclear
accident emergency
nuclear accid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3105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仁太
任晓娜
郝宏伟
胡继民
张艾明
韩玉虎
张旭
范丹
丰雪雷
王瑞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Priority to CNU2007203105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3054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3054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3054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具体公开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它包括密闭的方舱、空调、发动机、集体防护系统,密闭的方舱包括与外界相连通的过渡舱、与过渡舱相连通的第二舱、与第二舱相连通的第一舱,而且第一舱压力大于第二舱,第二舱压力大于过渡舱压力,过渡舱压力压力大于外界压力,在第一舱内设有环境放射性分析实验室、UPS电源。本实用新型能尽可能减小外界污染空气进入第一舱内,为人员和仪器设备进入核污染区提供安全的保障。方舱的设计和制做,满足水密性、气密性、光密封、电磁屏蔽等功能。配备双备份动力系统及应急电源,可以实现长时间的持续工作。

Description

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具体涉及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方舱主要是在雷达通讯领域使用,现有方舱的设计、制作技术不具备三防功能。所谓的三防功能是指:依据《GJB1629-93军事后勤装备防核、生物、化学武器通用规范》的标准要求,(i)受染后,经洗消能在非受染地域正常使用;(ii)能为人员或物资通过或撤离受染地域提供所要求的防护;(iii)能为在受染地域进行作业或施展功能提供所要求的防护。
现有技术中还有与本实用新型相类似的环境监测车,它采用民用汽车底盘改装,配备环境试验检测仪器,进入工作环境取样,然后在试验室对取样进行分析、数据处理并得出相应结论。由于环境监测车内的空气与大气连通,同样不具备三防功能。因此其不能进入核污染区,不能提供人员和设备进入核污染区所需要的基本防护。
在核事故应急领域,我国目前还没有研制出实用的配备环境取样评估与污染分析系统的移动实验室装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核事故现场进行环境污染测量与分析,为人员和仪器设备进入核污染区提供安全的保障,并能长时间工作的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包括密闭的方舱、空调、发动机、集体防护系统,密闭的方舱包括与外界相连通的过渡舱、与过渡舱相连通的第二舱、与第二舱相连通的第一舱,而且第一舱压力大于第二舱,第二舱压力大于过渡舱压力,过渡舱压力压力大于外界压力,在第一舱内设有环境放射性分析实验室、UPS电源。
如上所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集体防护系统包括核辐射与毒剂监测报警分系统、滤毒通风装置、控制分系统。
如上所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方舱采用防锈铝蒙皮夹铝制型材筋梁架和聚氨酯泡沫芯板,通过热压粘接制成大板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方舱舱体四周加有屏蔽材料。
如上所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方舱舱体外表面涂层做防腐处理,依次是:锌黄环氧底漆一次,面漆一次,防核生化涂料一次。
如上所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发电机有两台,其中一台为主发电机,另一台为辅发电机,主发电机发电供方舱内所有仪器的使用,辅发电机发电供空调使用;若主发电机发生故障,辅发电机马上切换。
如上所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UPS电源为防护舱内的应急电源,串联在发电机与仪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方舱的第一舱、第二舱、过渡舱压力的压力逐渐递减,并高于外界压力,能尽可能减小外界污染空气进入第一舱内,为人员和仪器设备进入核污染区提供安全的保障。方舱的设计和制做,满足水密性、气密性、光密封、电磁屏蔽等功能。配备双备份动力系统及应急电源,可以实现长时间的持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的示意图。
图中:1.空调;2.发动机;3.集体防护系统;4.方舱;6.UPS电源;7.过渡舱;8.第二舱;9.第一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它包括密闭的方舱4、空调1、发动机2、集体防护系统3。密闭的方4包括与外界相连通的过渡舱7、与过渡舱7相连通的第二舱8、与第二舱8相连通的第一舱9,而且第一舱9压力大于第二舱8,第二舱8压力大于过渡舱压力7,过渡舱压力7压力大于外界压力。第一舱9内设有环境放射性分析实验室、UPS电源6。
方舱4采用由框架和大板组成,大板结构来分散负载。采用防锈铝蒙皮夹铝制型材筋梁架和聚氨酯泡沫芯板,通过热压粘接制成大板结构,利用外包边型材和角件构成框架。在组舱的过程中均要求涂密封胶,然后用铆钉铆接型材;采用了具有防松装置的螺栓连接作为承载连接,紧固件全部经过三防处理;对进入或穿过舱壁的螺栓、铆钉等在装入前浸涂密封胶,铆钉及紧固螺母排列整齐,不允许有歪头、裂头和松动现象;在铝制型材筋梁等导热性好的金属与内蒙皮之间垫隔热桥,以使方舱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在不同材料的接触部位采用有效的防接触腐蚀措施,所用夹芯板的泡沫板材不允许有断裂、空洞和边缘缺损现象。通过以上措施使方舱4最大漏气量为80m3/h,实现较好的气密性。
通过在方舱4的型材中加丝网衬垫,在所有孔口缝隙、舱体四周处加屏蔽材料以及通过接地棒和截止波导等技术设计加以综合来达到屏蔽性能要求
在方舱4舱体外表面涂层做防腐处理,依次是:锌黄环氧底漆一次,面漆一次,防核生化涂料一次。其中防核生化涂料性能如下:浸入20℃~25℃10%NaOH水溶液中八小时不起泡、不剥落,允许有轻微变色;能经受芥子气、G类、V类毒剂液滴的浸蚀。
本实用新型共有两台发电机2,其中一台为主发电机,另一台为辅发电机,主要功能:主发电机发电供防护舱内所有仪器的使用,辅发电机发电供空调使用;若主发电机发生故障,辅发电机马上切换,发挥主发电机的作用。
UPS电源6为防护舱内的应急电源,串联在发电机与仪器之间,在工作状态下,若两台发电机全部发生故障,可以为防护舱提供1小时的供电能力,为防护舱紧急撤离污染现场提供时间的保障。
集体防护系统3具有过滤空气,建立超压功能。集体防护系统3由核辐射与毒剂监测报警分系统、滤毒通风装置、控制分系统(含氧气浓度传感器、差压变送器和排气阀)等组成,与防护舱共同构成一个闭环超压式集体防护系统3。集体防护系统3具有核辐射与毒剂监测、滤毒通风、风量控制等功能,其中风量控制包括差压探测、氧气浓度监测和排气等功能。滤毒通风装置由过滤吸收器、风机、罩体、预滤器、风道、底座和进、出风口等部件组成。平时出风口、进风口均由进风口盖和出风口盖密封。当遭受核化生武器袭击时,该集体防护系统3能自动探测并报警,或根据上级预警信号,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滤毒通风装置,将防护舱外污染空气净化后输入防护舱供人员使用,并能自动控制滤毒通风量,使防护舱内保持规定的超压,阻止外界受染空气经门窗缝隙等部位进入,使防护舱内形成一个无污染的防护空间,保障防护舱内人员免受化学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灰尘的伤害,能对防护舱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自动进行监测和调整,确保防护舱内人员正常呼吸,保障人员在防护舱内执行作战任务而不受个人防护器材的任何限制,最大限度保持人员战斗力。在防护舱进入核污染现场时,为防护舱提供过滤后的干净空气。可以有效地防护五类11种经典化学战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灰尘。
集体防护系统3工作并达到稳定状态后,可以防护舱内建立不小于300Pa的超压。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方舱,配有通风、净化、空调等系统,环境适应性好;具有三防功能,可通过核化沾染区;有独立的配电系统,可独立开展工作。辐射防护方面上,所有工作舱保持正压,而且从舱外到最里舱气压递增,舱内配备人员基本防护器具和废物回收装置,保证从事放射性中工作舱与污染现场隔离,确保舱内工作人员安全以及确保舱内各种精密测量仪器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作用;舱体外表面采用特殊涂层,可起到阻抗但不吸收的作用,可洗消。
防护舱是“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的主体部分,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是自主开发、建立的一个集环境放射性分析实验室、环境取样评估与污染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移动应急响应平台,在发生核事故或恐怖事件后,特别是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的情况下提供陆地机动应急响应的有效工具,利用该评估装备可以对事故早、中、晚期各种环境样品进行采集和分析测试,进而确定核事故的环境污染程度和范围,确定事故的危害程度,判断事故处置后现场环境是否达到要求。

Claims (7)

1.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方舱(4)、空调(1)、发动机(2)、集体防护系统(3),所述的密闭的方舱(4)包括与外界相连通的过渡舱(7)、与过渡舱(7)相连通的第二舱(8)、与第二舱(8)相连通的第一舱(9),而且第一舱(9)压力大于第二舱(8),第二舱(8)压力大于过渡舱压力(7),过渡舱压力(7)压力大于外界压力,在第一舱(9)内设有环境放射性分析实验室、UPS电源(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体防护系统(3)包括核辐射与毒剂监测报警分系统、滤毒通风装置、控制分系统。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舱(4)采用防锈铝蒙皮夹铝制型材筋梁架和聚氨酯泡沫芯板,通过热压粘接制成大板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舱(4)舱体四周加有屏蔽材料。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舱(4)舱体外表面涂层做防腐处理,依次是:锌黄环氧底漆一次,面漆一次,防核生化涂料一次。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机(2)有两台,其中一台为主发电机,另一台为辅发电机,主发电机发电供方舱内所有仪器的使用,辅发电机发电供空调使用;若主发电机发生故障,辅发电机马上切换。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PS电源(6)为防护舱内的应急电源,串联在发电机与仪器之间。
CNU2007203105960U 2007-12-13 2007-12-13 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3054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105960U CN201130543Y (zh) 2007-12-13 2007-12-13 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3105960U CN201130543Y (zh) 2007-12-13 2007-12-13 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30543Y true CN201130543Y (zh) 2008-10-08

Family

ID=40018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310596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30543Y (zh) 2007-12-13 2007-12-13 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30543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3542A (zh) * 2012-06-06 2012-10-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x射线防护复合大板及其制成的机动式防护方舱
CN103151081A (zh) * 2013-02-21 2013-06-12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人员闸门密封性检查及泄漏率实时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10606015A (zh) * 2019-10-12 2019-12-24 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侦检车
CN113314245A (zh) * 2021-04-22 2021-08-27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用于快速撤离和洗消去污的核救援防护车及救援方法
CN114279031A (zh) * 2021-12-30 2022-04-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用于医疗方舱的生化防护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3542A (zh) * 2012-06-06 2012-10-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x射线防护复合大板及其制成的机动式防护方舱
CN103151081A (zh) * 2013-02-21 2013-06-12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人员闸门密封性检查及泄漏率实时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3151081B (zh) * 2013-02-21 2015-11-25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人员闸门密封性检查及泄漏率实时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10606015A (zh) * 2019-10-12 2019-12-24 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侦检车
CN113314245A (zh) * 2021-04-22 2021-08-27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用于快速撤离和洗消去污的核救援防护车及救援方法
CN114279031A (zh) * 2021-12-30 2022-04-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用于医疗方舱的生化防护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30543Y (zh) 核事故应急辐射评估装备防护舱
CN106769241A (zh) 一种用于大气采样检测及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测的无人机
CN104658626A (zh) 海陆两用核生化防护方舱
CN211007784U (zh) 一种具备事故发生后高危环境下的多功能侦检方舱
CN207007576U (zh) 一种用于大气采样及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的无人机
CN111910022A (zh) 一种移动新冠病毒检测系统
CN100535577C (zh) 核化生战剂集体防护控制系统
CN111845521A (zh) 放射性场景抵近侦测车
CN206644713U (zh) 核生化指挥车三防系统
CN105910978A (zh) 液态氧化介质环境加速老化试验平台
CN204270663U (zh) 新型核生化集体防护系统
CN212950344U (zh) 一种核生化防护指控车载方舱
CN111910969A (zh) 一种方舱式pcr实验室
CN110606015A (zh) 一种多功能侦检车
CN206749459U (zh) 车载滤毒通风系统
CN1006738B (zh) 具有保护装置的过程分析器系统
CN106515361B (zh) 三防系统
Potemkin et al. Remote-controlled robots for repair and recovery in the zones of high radiation levels
Wasilczuk Threats occurring in the functioning of shelter ventilation installations
CN112793495A (zh) 一种防辐射采样车
CN115166140A (zh) 一种基于三级联动检测的侦检车及侦检方法
SK5823Y1 (sk) Mobilné laboratórium
CN220714645U (zh) 一种侦察处置消防装甲车
CN118079280A (zh) 一种核生化多功能侦检消防车
CN214728408U (zh) 一种防辐射车自动防护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