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9855A -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9855A
CN104649855A CN201510077000.6A CN201510077000A CN104649855A CN 104649855 A CN104649855 A CN 104649855A CN 201510077000 A CN201510077000 A CN 201510077000A CN 104649855 A CN104649855 A CN 104649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cohol
ketone
aldehyde
micro
rea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70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凯
方正
刘成扣
欧阳平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0770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98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9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9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均相溶液;(2)将过氧化氢、含溴负离子的试剂和质子酸溶于有机溶剂,得到均相溶液;(3)将步骤(1)和(2)得到的两种均相溶液分别同时泵入微反应装置中的微混合器,进而进入微反应装置中的微反应器中反应;收集流出液体,即为醛和酮粗品。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安全,经济,无金属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的非金属催化醇氧化制备醛酮的新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化学化工技术领域,设计一种醇氧化制备醛酮的方法,尤其是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醛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而,醇氧化是合成醛酮的主要反应。因此,寻找经济,安全,方便的方法来氧化醇形成相应的醛酮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如今,传统的醇氧化剂多为重金属的盐类,其中锰酸盐和铬酸盐最为常用,但是,利用化学当量的重金属盐类作为氧化剂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而分离和处理这些废弃物又会大大增加工业成本,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许多国家已经禁止在工业上使用这些重金属氧化剂。因此,寻找经济,环保,方便,安全的氧化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催化体系,其中一种以次氯酸盐作为氧化剂。它是一种通过在非均相的无机负载钌催化剂存在下,使用次氯酸盐作为氧化剂,将伯醇氧化成醛的方法(CN1900041A(优先权DE102005030728.0))。此催化体系效率很高,但是因为需要采用负载钌催化剂,而该催化剂较为昂贵,操作较为复杂。不利于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金属催化氧化,人们的注意力大多置于新的催化剂的开发上。而这些新的金属催化剂,大多采用贵金属,比如,铂和金等,而这些贵金属催化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的成本,降低了工业化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催化剂的、方便、经济、安全、适用于工业化的氧化醇制备醛酮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均相溶液;
(2)将过氧化氢、含溴负离子的试剂和质子酸溶于有机溶剂,得到均相溶液;
(3)将步骤(1)和(2)得到的两种均相溶液分别同时泵入微反应装置中的微混合器,进而进入微反应装置中的微反应器中反应;
(5)收集流出液体,即为醛和酮粗品。
步骤(1)中,所述的醇优选具有如下结构I:
其中R1、R2分别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
所述的烃基为烷基、环烷基、芳杂基团或芳基基团;
所述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
所述的取代是指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卤素、硝基、烷氧基、或者芳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基团;
所述的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
所述的醇更优选具有如下结构的苄醇II或者稀丙醇III或者炔丙醇IV或V:
其中R3、R4、R5、R6、R7分别独立选自下述基团的任意一种:
-H;
-Ph;
-CnH2n+1,其中,n取1-10;
-OR9,其中,R9为-H、-Ph或-CnH2n+1,n取1-10;
-NR10R11,其中,R10,R11分别独自取-H、-Ph或-CnH2n+1,n取1-10;
其中,R8取自-H、-Ph或-CnH2n+1,n取1-10;
其中,R12取自-H;-Ph或-CnH2n+1,n取1-10;或取自
其中,R13取自-H;-Ph或-CnH2n+1,n取1-10;
其中,R14,R15独自取自-H;-Ph或-CnH2n+1,n取1-10。
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氧六环、DMF、DMSO、C3-C10的酮、C2-C8的腈和C1-C6的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二氧六环、DMF、DMSO或者乙腈。
步骤(1)中,醇的加入量为0.02-8mol/l有机溶剂,优选浓度为0.1-2mol/l。
步骤(2)中,所述的含溴负离子的试剂为溴化钾、溴化钠、溴化氢、TBAB、TMAB、TPAB、HTEAB、OTEAB、DTEAB、LTEAB、CTEAB、CTMAB和TOMAC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溴化钠或者TBAB。
步骤(2)中,所述的质子酸为硫酸、盐酸、溴化氢、硝酸、磷酸和C1-C6的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硫酸、盐酸或者溴化氢。如果步骤(2)中的质子酸选择溴化氢,则不需要额外添加含溴负离子的试剂。
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氧六环、DMF、DMSO、C3-C10的酮、C2-C8的腈和C1-C6的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二氧六环、DMF、DMSO或者乙腈。
步骤(2)中,过氧化氢的加入量为0.02-8mol/l有机溶剂,优选浓度为0.1-2mol/l;过氧化氢与醇的摩尔比为1-15:1(优选2-4:1);含溴负离子的试剂与醇的摩尔比为0.01-3:1(优选0.05-0.5:1);质子酸与醇的摩尔比为0.01-0.5:1(优选0.05-0.2:1)。
步骤(3)中,所述的微反应装置包括串联的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其中,微混合器优选slit plate mixer LH25(hastelloy C);微反应器为含有微结构的反应器,优选meanderreactor HC,sandwich reactor HC,fixed bed meander reactor HC(hastelloy C)中的一种,或者为管道的反应器(优选PFA tubes purchased from Upchurch Scientific)。所述的管道的反应器,其管道直径为0.1-20mm(优选0.1-0.8mm),长度为1-100m(优选8-20m)。
步骤(3)中,反应停留时间为15sec-15min,优选2-4min。
步骤(3)中,反应的温度为20-150℃,优选70℃。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没有采用重金属盐做氧化剂,而使采用更加环保,便宜的过氧化氢做氧化剂。
2,本发明无需添加特定的催化剂,降低了生产成本,适于放大。
3,本发明由于微反应器或者微通道的应用,使得操作更加的安全,方便。
4,本发明由于在微通道中的实验成功,这大大降低了工业化的成本,适合于工业化的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将10mmol苯甲醇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1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苯甲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1.5的比例泵入微反应器(sandwich reactor HC),保持停留时间5min,于70℃进行反应,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9%,选择性为98%。
对比例1:
将10mmol苯甲醇,1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25ml的二氧六环中,与70℃反应12h,液相得到转化率93%,选择性为90%。
对比例2:
将10mmol苯甲醇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1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苯甲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1.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10m),于70℃保持停留时间为15sec,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9%,选择性为99%。
实施例2:
将10mmol对甲氧基苯甲醇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1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对甲氧基苯甲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5的比例泵入微反应器(sandwich reactorHC),保持停留时间4min,于70℃进行反应,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9%,选择性为98%。
对比例3:
将10mmol对甲氧基苯甲醇,1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25ml的二氧六环中,与70℃反应6h,液相得到转化率100%,选择性为10%。
对比例4:
将10mmol对甲氧基苯甲醇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1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对甲氧基苯甲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10m),于50℃保持停留时间为15sec,液相得到转化率为100%,选择性为97%。
实施例3:
将10mmol对硝基苯甲醇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40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苯甲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4的比例泵入微反应器(sandwich reactor HC),保持停留时间10min,于70℃进行反应,液相得到转化率为88%,选择性为98%。
对比例5:
将10mmol对硝基苯甲醇,40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25ml的二氧六环中,与70℃反应12h,液相得到转化率82%,选择性为97%。
对比例6:
将10mmol对硝基苯甲醇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30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对硝基苯甲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3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10m),于80℃保持停留时间为2min,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7%,选择性为99%。
实施例4:
将10mmol 1-苯乙醇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1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1-苯乙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10m),于50℃保持停留时间为15sec,液相得到转化率为100%,选择性为98%。
实施例5:
将10mmol 1-苯乙醇溶于DMSO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1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DMSO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1-苯乙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10m),于50℃保持停留时间为15sec,液相得到转化率为100%,选择性为99%。
实施例6:
将10mmol 1-苯乙醇溶于乙腈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1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乙腈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1-苯乙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10m),于50℃保持停留时间为15sec,液相得到转化率为100%,选择性为98%。
实施例7:
将10mmol糠醇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3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对糠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3.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10m),于70℃保持停留时间为2min,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8%,选择性为99%。
实施例8:
将10mmol 3-羟甲基吡啶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3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3-羟甲基吡啶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3.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10m),于70℃保持停留时间为2min,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7%,选择性为99%。
实施例9:
将10mmol 3-(1-羟乙基)吡啶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35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3-(1-羟乙基)吡啶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3.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10m),于70℃保持停留时间为2min,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9%,选择性为99%。
实施例10:
将10mmol肉桂醇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50mmol的过氧化氢,5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肉桂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20m),于90℃保持停留时间为4min,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4%,选择性为99%。
实施例11:
将10mmol 2-环己烯醇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50mmol的过氧化氢,5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2-环己烯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20m),于95℃保持停留时间为4min,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3%,选择性为99%。
实施例12:
将10mmol 2-己烯-1-醇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50mmol的过氧化氢,5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二氧六环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2-己烯-1-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20m),于95℃保持停留时间为4min,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3%,选择性为98%。
实施例13:
将10mmol 3-苯基-2-丙炔-1-醇溶于乙腈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50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乙腈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3-苯基-2-丙炔-1-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20m),于90℃保持停留时间为4min,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8%,选择性为98%。
实施例14:
将10mmol 3-苯基-2-丙炔-1-醇溶于DMF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50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DMF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3-苯基-2-丙炔-1-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20m),于90℃保持停留时间为4min,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8%,选择性为98%。
实施例15:
将10mmol 2-己炔-1-醇溶于DMF中,稀释到50ml为A相;将50mmol的过氧化氢,1mmol的溴化钠,1mmol的硫酸溶于DMF中,稀释到50ml为B相。按照2-己炔-1-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5的比例泵入微通道中(直径为0.5mm,长度为20m),于90℃保持停留时间为4min,液相得到转化率为97%,选择性为98%。

Claims (10)

1.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均相溶液;
(2)将过氧化氢、含溴负离子的试剂和质子酸溶于有机溶剂,得到均相溶液;
(3)将步骤(1)和(2)得到的两种均相溶液分别同时泵入微反应装置中的微混合器,进而进入微反应装置中的微反应器中反应;
(4)收集流出液体,即为醛和酮粗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醇具有如下结构I:
其中R1、R2分别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烃基;
所述的烃基为烷基、环烷基、芳杂基团或芳基基团;
所述的烃基具有1-20个碳原子;
所述的取代是指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卤素、硝基、烷氧基、或者芳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基团;
所述的R1和R2相同或者不同;
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氧六环、DMF、DMSO、C3-C10的酮、C2-C8的腈和C1-C6的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为具有如下结构的苄醇II或者稀丙醇III或者炔丙醇IV或V:
其中R3、R4、R5、R6、R7分别独立选自下述基团的任意一种:
-H;
-Ph;
-CnH2n+1,其中,n取1-10;
-OR9,其中,R9为-H、-Ph或-CnH2n+1,n取1-10;
-NR10R11,其中,R10,R11分别独自取-H、-Ph或-CnH2n+1,n取1-10;
其中,R8取自-H、-Ph或-CnH2n+1,n取1-10;
其中,R12取自-H;-Ph或-CnH2n+1,n取1-10;或取自
其中,R13取自-H;-Ph或-CnH2n+1,n取1-10;
其中,R14,R15独自取自-H;-Ph或-CnH2n+1,n取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醇的加入量为0.02-8mol/l有机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含溴负离子的试剂为溴化钾、溴化钠、溴化氢、TBAB、TMAB、TPAB、HTEAB、OTEAB、DTEAB、LTEAB、CTEAB、CTMAB和TOMAC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中,所述的质子酸为硫酸、盐酸、溴化氢、硝酸、磷酸和C1-C6的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氧六环、DMF、DMSO、C3-C10的酮、C2-C8的腈和C1-C6的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过氧化氢的加入量为0.02-8mol/l有机溶剂;过氧化氢与醇的摩尔比为1-15:1;含溴负离子的试剂与醇的摩尔比为0.01-3:1;质子酸与醇的摩尔比为0.01-0.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微反应器为含有微结构的反应器或者为管道的反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的反应器,其管道直径为0.1-20mm,长度为1-100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反应停留时间为15sec-1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反应的温度为20-150℃。
CN201510077000.6A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 Pending CN1046498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7000.6A CN104649855A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7000.6A CN104649855A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9855A true CN104649855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41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7000.6A Pending CN104649855A (zh) 2015-02-12 2015-02-12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985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2175A (zh) * 2018-07-12 2018-11-06 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苯偶酰或其衍生物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09232218A (zh) * 2018-09-20 2019-01-18 清华大学 一种微反应器内安息香氧化制备苯偶酰的方法
CN111471034A (zh) * 2020-03-18 2020-07-31 南京欧信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中氧化制备瑞舒伐他汀侧链的方法
CN113603597A (zh) * 2021-08-13 2021-11-05 中山大学 一种快速氧化苄基醇制苄基醛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4000A (zh) * 2010-08-18 2010-12-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无催化反应制备醛或酮的方法
CN102964191A (zh) * 2011-08-31 2013-03-1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醇氧化制醛和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4000A (zh) * 2010-08-18 2010-12-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无催化反应制备醛或酮的方法
CN102964191A (zh) * 2011-08-31 2013-03-1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醇氧化制醛和酮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NGYI QI ET AL.: "Selective Oxidation of Activated Alcohols by the Combination of H2O2, AcOH and NaBr: An Efficient Metal-Free Alternative", 《SYNLETT》 *
何伟等: "微反应器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 《应用化学》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2175A (zh) * 2018-07-12 2018-11-06 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苯偶酰或其衍生物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08752175B (zh) * 2018-07-12 2021-06-18 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苯偶酰或其衍生物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09232218A (zh) * 2018-09-20 2019-01-18 清华大学 一种微反应器内安息香氧化制备苯偶酰的方法
CN111471034A (zh) * 2020-03-18 2020-07-31 南京欧信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中氧化制备瑞舒伐他汀侧链的方法
CN113603597A (zh) * 2021-08-13 2021-11-05 中山大学 一种快速氧化苄基醇制苄基醛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9855A (zh) 一种利用微反应装置将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方法
CN103420748B (zh) 一种铜催化醇氧化制备醛和酮的绿色方法
Maleki et al.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symmetrical N, N′-alkylidene bis-amides catalyzed by a heteropolyacid
CN101508631B (zh) 一种在催化剂作用下将醇氧化为相应的醛的方法
CN108752175A (zh) 一种苯偶酰或其衍生物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05439867A (zh) 一种邻硝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CN109535005B (zh) 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的制备方法
Yahuaca-Juárez et al. Iodine (III)-catalyzed benzylic oxidation by using the (PhIO) n/Al (NO3) 3 system
Nandy et al. Chemoselective formation of C–N bond in wet acetonitrile using amberlyst®-15 (H) as a recyclable catalyst
Blacker et al. The Growing Impact of Continuous Flow Methods on the Twelve Principles of Green Chemistry
Dilmaghani et al. The Efficient Synthesis of 3, 4-Dihydropyrimidin-2-(1 H)-Ones and Their Sulfur Derivatives with H2SO4 Immobilized on Activated Charcoal
Nemati et al. Cellulose-supported Ni (NO3) 2· 6H2O/2, 4, 6-trichloro-1, 3, 5-triazine (TCT) as a mild, selective, and biodegradable system for nitration of phenols
CN103172480A (zh) 一种制备碘代芳烃的方法
CN104418752B (zh) 一种在微反应器中催化硝化合成单硝基邻二甲苯的方法
CN105348107A (zh) 一种对硝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Dhara et al. Microwave assist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using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in aqueous media
CN104311387B (zh) 用共轭聚合金属卟啉催化氧化甲苯和取代甲苯成醛和醇方法
Shakir et al. A convenient alternative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alcohols by silica supported TEMPO using dioxygen as the final oxidant
Choudhary et al. Solvent-free oxidation of aldehydes to acids by TBHP using environmental-friendly-exchanged Mg-Al hydrotalcite catalyst
CN101113131A (zh) 2,3,5-三甲基苯醌的制备方法
CN103880617A (zh) 一种炔丙醇氧化制炔酮的方法
Alinezhad et al. Efficient, rapid, and regioselective bromination of phenols and anilines with N-bromosaccharin using tungstophosphoric acid as a heterogeneous recyclable catalyst
CN101830783A (zh) 一种希夫碱配合物催化氧气氧化醇制备醛的方法
CN104447348A (zh) 一种硝酸氧化法制备3-甲基-4-硝基苯甲酸的方法
CN101161617A (zh) 一种2-(6′-甲氧基-2'-萘基)烯丙醇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