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1600A - 服务器装置、方法以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装置、方法以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1600A
CN104641600A CN201380048891.1A CN201380048891A CN104641600A CN 104641600 A CN104641600 A CN 104641600A CN 201380048891 A CN201380048891 A CN 201380048891A CN 104641600 A CN104641600 A CN 104641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mage information
labeled
information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88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1600B (zh
Inventor
坪田朋
松江萌
长田一登
外山要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N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41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1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1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1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0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 H04N2201/3205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of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e.g. name or ID c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在以往的SNS服务中,在进行标记处理时会施加多种限制,另外,有时会要求进行繁琐的操作。一种服务器装置(10),以使由任意的注册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与上传该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的识别信息相互对应的方式进行存储,并且按照来自上传用户或其他注册用户的请求,进行使该上传用户上传到图像信息存储部中的图像信息与任意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并对作为标记处理对象的被标记图像信息与被施加标记的被标记用户之间的关联进行管理。

Description

服务器装置、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信息处理终端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提供一种利用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终端和便携终端等信息处理装置进行实时文字通信、即所谓聊天的服务。2010年以后,被称为智能手机的多功能型便携终端迅速普及,提供了许多以在便携终端上使用为前提的聊天服务,利用人数不断增加。基于这种服务的普及,期待一种在与之前不认识的朋友之间也可形成共同的团体的服务和功能。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内容:参加了SNS(Social NetworkingService:社交网络服务)的用户上传图像,并在该图像上标记出有关的用户的识别信息。包括与用户之间的关联性在内,被施加标记的图像在规定的范围内被公布,通过公布关联性,将促进新团体的创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5199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进行标记处理(tagging)时会施加多种限制,另外,有时会要求进行繁琐的操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装置、方法以及系统,其通过合理地对标记处理进行限制,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服务器装置。该服务器装置具备:图像信息存储部,以使由已注册服务的任意的注册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与上传该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的识别信息相互对应的方式进行存储;标记控制部,按照来自上传用户或其他注册用户的请求,进行使由该上传用户上传到图像信息存储部中的图像信息与任意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并对作为标记处理对象的被标记图像信息与被施加标记的被标记用户之间的关联进行管理;以及显示控制部,在用于显示由标记控制部进行管理的被标记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画面上,显示被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部中的被标记图像信息。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按照来自上传用户或其他注册用户的请求,进行使由该上传用户上传到图像信息存储部中的图像信息与任意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由此,上传用户以外的用户也能够请求进行标记处理,另外,能够选择任意的注册用户作为被标记用户。由此,使标记处理具有灵活性,因此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该服务器装置可以进一步具备聊天控制部,用于控制在多个注册用户之间进行的聊天。在对聊天控制部中进行聊天时所上传的图像信息请求了标记处理时,标记控制部执行使已上传的图像信息与作为被标记用户的正在聊天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在对进行聊天时所上传的图像信息请求了标记处理时,执行使已上传的图像信息与作为被标记用户的正在聊天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由此,在聊天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标记处理。另外,即使是在聊天这种封闭环境中限定的用户才能够浏览的图像,通过对该图像进行标记处理,也能够向并未参加聊天的用户共享该图像,因此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该服务器装置可以进一步具备:群组设定部,用于设定分别具有特定的性质的多个群组;以及群组管理部,使通过群组设定部设定的多个群组之中的、由注册用户选择的群组的识别信息与该注册用户的识别信息相互关联并进行管理。在该服务器装置中,当选择了群组管理部所管理的任意一个群组作为被标记用户时,标记控制部可以对被选择的群组的识别信息和被标记图像信息进行标记处理,并且,分别对在所述群组管理部中与该群组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注册用户和被标记图像信息进行标记处理。另外,显示控制部可以将已与群组之间进行了标记处理的被标记图像信息显示在用于显示该群组信息的群组信息画面上、以及显示在群组管理部中与该群组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对被选择的群组的识别信息和被标记图像信息进行标记处理,并且,分别对在所述群组管理部中与该群组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注册用户和被标记图像信息进行标记处理,由此,能够以具有特定共同点的群组为单位分享图像,而且,也能够向群组内的用户分享图像,因此能够促进群组内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该服务器装置可以进一步具备服务器通信部,当由标记控制部完成标记处理后,对由标记控制部进行管理的被标记用户发送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以及链接到被标记图像信息的链接信息。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在标记处理完成后,对由标记控制部进行管理的被标记用户发送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以及链接到被标记图像信息的链接信息,由此,能够切实地向被标记用户传达其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从而能够唤起此后群组内的交流,并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在该服务器装置中,当由标记控制部进行管理的被标记用户为未在该聊天服务中注册的未注册用户时,服务器通信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对该未注册用户发送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以及链接到被标记图像信息的链接信息。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即使在对未注册用户施加了标记的情况下,也能够更有效地向其发送其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以及链接到被标记图像信息的链接信息,从而能够促使未注册用户加入聊天系统。由此,能够增加聊天系统整体的参加人数,从而能够促进更加顺畅和活跃的交流。
另外,该服务器装置可以进一步具备公开设定管理部,所述公开设定管理部以注册用户为单位,通过该注册用户的选择,对是否将该注册用户自身成为被标记用户时的被标记图像信息“总是公开”在该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进行设定,在选择为不“总是公开”的情况下,以在标记控制部中成为被标记用户为触发条件,询问是否公开。在该服务器装置中,当公开设定管理部的设定为“总是公开”时、或者对询问的回答为公开时,显示控制部允许其他注册用户对该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的被标记图像进行浏览,而当对询问的回答为不公开时,则禁止其他注册用户浏览。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通过该注册用户的选择,对是否“总是公开”进行设定,在选择为不“总是公开”的情况下,以在标记控制部中成为被标记用户为触发条件,询问是否公开,由此,能够实现细致入微的隐私管理,从而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在该服务器装置中,即使在公开设定管理部中选择了不“总是公开”的被标记用户做出了不显示的回答时,标记控制部也可以维持被标记用户与被标记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即使在回答为不显示时,也维持被标记用户与被标记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由此,能够实现更细致入微的隐私管理,从而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该服务器装置可以进一步具备:用户信息管理部,将用于识别注册用户或未注册用户的名称、识别号码、脸部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用户信息进行管理;以及人脸识别处理部,对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部内的图像信息中的被标记图像信息执行人脸识别处理,并对该图像信息中的所拍摄的至少一个脸部图像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管理部中所管理的多个用户信息之中的任何一个脸部图像信息是否一致进行判定。在该服务器装置中,当在人脸识别处理部中判定为双方的脸部图像信息一致时,标记控制部可使该图像信息与用户信息管理部中所管理的含有脸部图像信息的用户信息相互关联。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通过对被标记图像信息执行人脸识别处理,能够简便地实施标记处理,从而能够减轻用户的负担。
另外,在该服务器装置中,标记控制部按照来自任意的注册用户的请求,删除请求所涉及的注册用户与被标记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按照来自任意的注册用户的请求,删除请求所涉及的用户与被标记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由此,任何人都能够将恶意的标记删除,从而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由于放宽了限制,使得任何人都能够对任何图像施加标记,因此,作为其弊端,有可能被有恶意的用户施加标记,但是,由于任何人都能够删除标记,因此能够防止这种恶意的标记。
另外,在该服务器装置中,在对存储的图像信息提出了删除请求的情况下,图像信息存储部可以仅在提出删除请求的注册用户为该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时才删除该图像信息。当在所述图像信息存储部中删除图像信息时,标记控制部可以删除该图像信息与被标记用户之间的关联性。在已由所述标记控制部删除了关联性的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显示控制部可以不显示被标记图像信息。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仅在提出删除请求的注册用户为该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时才删除该图像信息,由此,能够合理地进行图像管理,从而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另外,在被大量地施加了恶意的标记时,删除标记的操作非常繁琐,但是,通过删除图像信息能够将这种标记一齐删除。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存储由已注册服务的任意的注册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按照来自上传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或其他注册用户的请求,进行使该上传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与任意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并对作为标记处理对象的被标记图像信息与被施加标记的被标记用户之间的关联进行管理;以及将被标记图像信息显示在用于显示被标记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画面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装置和终端装置。服务器装置具备:图像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由已注册服务的任意的注册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标记控制部,按照来自上传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或其他注册用户的请求,进行使由该上传用户上传到图像信息存储部中的图像信息与任意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并对作为标记处理对象的被标记图像信息与被施加标记的被标记用户之间的关联进行管理;以及显示控制部,在用于显示由标记控制部进行管理的被标记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画面上,显示被存储在图像信息存储部中的被标记图像信息。终端装置具备:输入界面,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终端存储部,用于存储任意的图像信息;联系方式存储部,以使姓名与联系方式相互对应的方式进行存储;画面界面,用于按照显示控制部的指示进行显示;以及终端通信部,按照通过输入界面接收到的内容,将存储在所述终端存储部中的图像信息上传到所述服务器装置。在该终端装置中,终端通信部按照通过输入界面接收到的内容,选择与存储在联系方式存储部中的姓名相关的用户作为被标记用户,并且选择显示在画面界面上的图像信息作为被标记图像信息,由此对服务器装置提出标记请求。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将本发明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程序等之间进行转换而得出的实施方式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合理地对标记处理进行限制,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所涉及的聊天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聊天系统中的服务器的构成例的图。
图3是示出图2的标记控制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4是示出图1的移动终端或PC终端中的构成例的图。
图5是示出图2的用户信息管理部的处理步骤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图2的标记控制部的处理步骤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图1的用户终端的第一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图1的用户终端的第二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图1的用户终端的第三画面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概要。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如下服务:即、用于在信息通信终端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聊天服务和社交网络服务(SNS)等。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已在这种服务上注册的用户称为“注册用户”。
对于在聊天画面上上传的图像、或者在显示各个用户的脸部照片和人物简介等的用户信息画面上上传的图像,注册用户能够对任意的用户施加标记。
能够执行施加标记的用户(标记用户)可以不是上传该图像的用户(上传用户)。另外,被施加标记的用户(被标记用户)可以是任意的用户,进一步也可以以多个注册用户所属的群组为单位进行选择。
在以往的聊天服务和SNS中,无法在聊天时执行标记处理,或者只允许上传用户执行标记处理,因此,即使想在特定的用户和/或群组之间分享图像时,也无法分享。另外,会要求标记用户进行多次处理等,需要进行繁琐的操作。
在本发明中,克服了上述的技术问题,通过对标记处理进行合理的限制,欲分享对象图像的人能够对作为被分享的对象的人施加标记,由此,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下面,使用将本发明应用于聊天服务的例子进行说明。
(实施例1)
首先,对实施例1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聊天系统100的图。聊天系统100包括服务器10、通过有线线路连接服务器10与基站40的网络30、由基站40代表的第一基站40a~第三基站40c、由移动终端50代表的第一移动终端50a~第三移动终端50c、以及PC终端70。
此外,为了便于图示,基站40和移动终端50均只图示出了三个,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存在三个以上的基站40和移动终端50。对于PC终端70来说也是同样的。另外,图示出了第一移动终端50a~第三移动终端50c分别与不同的基站50相连接,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即使多个移动终端50连接到一个基站50,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服务器10是用于执行和提供聊天服务的装置。服务器10借助网络30与基站40,在移动终端50和PC终端70之间执行用于聊天处理的通信处理。此外,为便于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表述为“在服务器10和移动终端40或PC终端70之间执行通信处理”等,省略了关于借助网络30以及基站40这一点的记载。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移动终端50和PC终端70统称为用户终端。
在此,服务器10具有如下功能:用户信息管理功能,用于管理已在聊天系统上注册的注册用户的信息;邮件合并功能,用于与聊天对象进行聊天;标记控制功能,用于控制对由注册用户上传的图像进行的标记处理;以及显示控制功能,用于进行使聊天画面和用户信息画面等显示在注册用户的用户终端的画面上的控制。
用户信息管理功能使从用户终端上传的联系方式信息和照片、视频等图像信息与赋予给上传用户的识别信息相互关联,并对其进行管理。具体而言,首先按照来自用户终端的请求,使用户终端下载用于可在用户终端上利用聊天系统的应用程序之后,使用户终端上传存储在用户终端内的存储器中的联系方式信息,并使联系方式信息与赋予给该注册用户的识别信息相互关联,进而将联系方式信息导入到服务器10内的存储器中。在该处理之后,用户能够开始使用聊天服务。
在进行聊天的过程中,注册用户能够上传任意的图像信息。由此,能够在其与聊天对象之间共享图像信息。由于聊天是封闭式的交流,因此,聊天当事人以外的用户无法看到聊天时的消息和聊天时上传的图像信息。
另外,注册用户在用于显示各个用户的脸部照片和人物简介等的用户信息画面上也能够上传图像信息。不仅能够对上传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进行上传,对其他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也能够进行上传。此时,在将图像上传到上传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中时,可以自动执行在该图像上标记出上传用户的处理。另外,对其他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进行图像的上传时,也可以自动执行在该图像上标记出其他注册用户(被上传用户)的处理。另外,此时也可以不在该图像上标记出上传用户。
邮件合并功能是用于使用户不必考虑聊天对象是否为注册用户就可使用户与期望的用户之间进行聊天的功能。当从用户终端提出开始聊天服务的请求时,服务器10将确定向聊天服务的对象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具体而言,按照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以下称作优先度信息。),根据已存储在服务器10内的存储器中的登记信息确定出最合适的通信方式,并将从用户终端发送过来的消息转换为该通信方式、例如电子邮件形式,并发送给对方。
在发送对象是注册用户的情况下,原则上选择聊天方式作为向发送对象进行通信时所用的通信方式。另一方面,在发送对象是未注册用户的情况下,选择与存储器中已登记的未注册用户的信息相对应的方式。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通过这种实施方式,即使对方是未注册用户,用户也能够进行聊天而无需在意对方是未注册用户。
标记控制功能根据来自任意的注册用户的请求,在上传的图像信息中标记出任意的注册用户。其特征在于,标记用户、被标记用户以及被上传用户之间不存在关联性,只要是注册用户,任何人都能够施加标记。此外,可以以图像信息已被上传为触发条件,通过人脸识别处理自动执行标记处理。人脸识别处理根据事先在系统中登记的注册用户的脸部照片信息与上传的图像信息中所拍摄到的脸部信息是否一致来进行处理。该人脸识别处理可以利用与人脸识别技术有关的规定的现有技术来实施。
作为标记处理对象,可供选择的被标记图像信息可以是在聊天中上传的图像信息,也可以是在任意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显示的图像信息。即,无论上传图像信息的用户是谁,任何人都能够对任意的上传图像信息施加标记。
作为标记处理对象,可供选择的被标记用户可以以任意的注册用户为对象,也可以以特定的群组为对象。另外,也能够以未在聊天系统中注册的未注册用户为对象。
例如,虽然在结婚仪式或其之后的宴会等场所拍摄了合影,但是,在该照片中,多数时候在同一张照片中拍摄到了初次见面的用户们。在这种情况下,有时相互之间尚未成为朋友,也很少与未直接说过话的人进行交流。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这样的合影上施加标记,就有可能成为今后产生交流的契机,服务的社交性会进一步提高。
此外,即便成为了被标记用户,也能够删除标记。任意的注册用户都能够进行该删除操作。
在成为标记处理对象的情况下,对该被标记用户发送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以及链接到被标记图像信息的链接信息。发送通知的方法可以是在聊天系统上发送消息,另外也可以是显示在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还可以是通过事先登记的电子邮件等方法进行通知。此外,在被标记用户为未注册用户的情况下,通过电子邮件等事先登记的通信方法进行通知。
显示控制功能使与聊天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相关的图像显示在用户的用户终端上。例如,当用户登录到聊天系统上时,将每个用户上传的用户信息汇总显示在用户信息画面上。另外,当形成了群组时,将已加入该群组的注册用户的姓名等显示在群组信息画面上。另外,进行聊天时,显示彼此的消息和上传的图像信息。
一旦进行了标记处理,则将被标记图像信息显示在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该显示不但被标记用户能够浏览,其他注册用户也能够浏览。但是,在被标记用户设定了禁止其他注册用户浏览的情况下,将禁止其他注册用户访问,因此,其他用户无法浏览。此外,以群组为对象施加标记时,在群组信息画面和属于该群组的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均显示被标记图像。
图2是示出图1的聊天系统100中的服务器10的构成例的图。服务器10包括服务器通信部12、用户信息管理部14、聊天控制部16、显示控制部18、标记控制部20以及服务器存储器22。
服务器通信部12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信号,执行规定的解调处理,并将经过解调的信号传送到用户信息管理部14、聊天控制部16、显示控制部18、标记控制部20。另外,对从用户信息管理部14、聊天控制部16、显示控制部18、标记控制部20发送过来的信号执行规定的调制处理,并发送给用户终端。此外,服务器通信部12中的调制解调处理可以使用以往所采用的调制解调技术,即使采取这样的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理解能够应用本发明。
用户信息管理部14通过服务器通信部12接收从用户终端上传的联系方式信息和图像信息。例如,当在用户终端上安装了用于利用聊天服务的应用程序(以下称为聊天应用)时,用户终端内的联系方式信息将被上传到用户信息管理部14。此时,用户信息管理部14首先对作为上传主体的用户终端赋予ID。于是,用户信息管理部14可以使赋予给用户终端的ID与其联系方式信息相互对应起来,并登记到服务器存储器22中。
另外,用户信息管理部14使由任意的注册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与上传该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的ID相互对应起来,并存储到服务器存储器22中。在将于下文进行说明的聊天控制部16中执行聊天时,在上传了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使已上传的图像信息与执行上传的正在聊天的注册用户的ID相互对应起来,并存储到服务器存储器22中。
进一步,用户信息管理部14将新注册用户向系统注册时上传的联系方式信息与注册用户的联系方式信息进行比对。这里的注册用户的联系方式信息是指,已在聊天服务中注册的用户的联系方式信息。另外,用户信息管理部14也可以将被上传的联系方式信息与已登记的联系方式信息进行比对。已登记的联系方式信息是指,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的、包括已经由其他注册用户导入的未注册用户的联系方式信息在内的联系方式信息。
联系方式信息包括姓名、注音假名、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SNS信息、用户信息等。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或者SNS信息可以是多个。SNS信息包括在facebook、twitter、mixi、Linkedin(以上四个均为注册商标)等社交网络服务中用于识别用户、或者用于联系该用户所需的一个以上的信息。用户信息是表示是否已安装了用于利用聊天系统的应用程序的信息,是用于判断是注册用户还是未注册用户的标志(flag)。
当比对的结果为两个联系方式信息中存在相同的部分时,用户信息管理部14合并两个联系方式信息并进行存储。例如,如果是如下所示的两个联系方式信息,则在两个联系方式信息中姓名和手机号码是相同的。因此,能够推定为两个联系方式信息涉及同一个人。
被上传的联系方式信息
姓名         A
手机号码     090-XXX-YYYY
电子邮件地址 bppp.co.jp
已登记的联系方式信息
因此,用户信息管理部14将上述两个联系方式信息合并,并作为如下的一个联系方式信息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
合并后的联系方式信息
此外,当两个联系方式信息完全一致时,用户信息管理部14也可以不进行合并处理。这是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应该插补的信息。另外,在合并的时候,可以以相同的部分的个数作为是否进行合并的条件,还可以将一个以上的规定信息是否一致作为是否进行合并的条件,也可以以这两种判断方式的组合作为是否进行合并的条件。这是因为,越增加该个数,该联系方式信息为涉及同一个人的联系方式信息的准确率越高。另外,通过将一个以上的规定信息设为例如姓名和手机号码,能够将不变或者不易发生变化的联系方式信息作为判断基准,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联系方式信息为涉及同一个人的联系方式信息的准确率。此外,处理速度和处理负荷的观点、与提高准确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鉴于此,上述个数优选为2至3个,另外,规定信息优选为姓名与手机号码和/或电话号码的组合。
聊天控制部16接收来自服务器通信部12的信号,执行与该信号的内容相应的处理,访问服务器存储器20,并且指示服务器通信部12进行发送。服务器通信部12通过由聊天控制部16选择出来的通信方式将规定的消息发送给发送对象。
从服务器通信部12接收的信号是来自用户终端的信号,例如,聊天应用的下载请求、从用户终端上传的联系方式信息和图像信息、用户登记聊天对象或朋友时的选择、以及发送给发送对象的消息等。
另外,聊天控制部16从服务器存储器22中读取出用于使用户下载的聊天应用,或者向服务器存储器22中导入从用户终端发送过来的联系方式信息,并访问用于确定通信方式的信息。聊天控制部16按照来自用户的请求,使用户终端下载应用。在使用户终端下载之后,聊天控制部16向用户终端询问是否将存储在该用户终端中的联系方式信息导入到该服务器10中。在允许导入的情况下,联系方式信息从用户终端被发送过来,由此,聊天控制部16将该信息写入服务器存储器22。
另外,聊天控制部16在确定向发送对象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时,根据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从登记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的与发送对象相关的一个以上的通信方式中选择出一个通信方式。关于“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和选择的详细说明将在后文进行说明。
另外,聊天控制部16设定分别具有特定的性质的多个群组。群组设定部用于设定分别具有特定的性质的多个群组。另外,群组管理部使如下两种识别信息相互关联并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进行管理:即、通过群组设定部设定的多个群组之中的、由注册用户选择的群组的识别信息,以及该注册用户的识别信息。
在此,“群组”是以用户之间存在相同的兴趣爱好或相同的地域等任意的共同点为契机,由任意的用户创建的。加入群组时,可通过属于群组的用户发出邀请、或自己的选择来加入群组。一旦加入群组,加入的群组的群组ID将被添加到自己的用户信息内。利用该群组ID,将使在特定的伙伴间进行的聊天、活动(event)的创建及管理变得容易。
聊天控制部16以来自用户终端的聊天请求为触发条件,访问服务器存储器22,取得发送对象的信息,并确定向发送对象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并且传送到用户信息管理部14,其中,发送对象指向被请求进行聊天的用户终端。用户信息管理部14将从用户终端接收到的发送给发送对象的消息转换成从聊天控制部16传送过来的通信方式的格式。由用户信息管理部14所进行的转换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
聊天控制部16根据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从登记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的与接收到的发送对象的用户相关的一个以上通信方式中选择出一个通信方式。但是,根据从服务器通信部12接收到的消息是否为聊天形式,聊天控制部16进行的动作不同。这是因为,在聊天形式的情况下,该消息为来自注册用户的消息,在聊天形式以外的形式的情况下,该消息为来自未注册用户的消息。
在此,首先举例说明从服务器通信部12接收到的消息是聊天形式的情况。在该例子中,以以下的用户A、用户B、用户C的联系方式信息已被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为前提。
用户A
姓名
电子邮件地址
注册用户
用户B
姓名
电子邮件地址
SNS信息
未注册用户
用户C
姓名
电子邮件地址1
电子邮件地址2
未注册用户
另外,假设优先度信息(表示应适用的通信方式的优先顺序的信息)设定如下。此外,该优先度信息例如是如下的信息。优先度1表示优先度最高,编号越大表示优先度越低。
优先度1    聊天形式
优先度2    电子邮件形式
优先度3    SNS形式
此外,该优先度信息可以以注册用户为单位进行设定。另外,可以由注册用户任意地设定。另外,可以设定成聊天形式总为优先度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用户任意地设定优先度2以后的形式。
在如上述的情况下,对用户A为发送对象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聊天控制部16从已存储的关于发送对象的联系方式信息中取得用户信息。在此,通过用户信息明确判断出发送对象的用户为注册用户,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聊天形式。
在此,聊天控制部16将接收到的消息转换成聊天形式。此外,在为注册用户的情况下,可以不访问优先度信息而选择聊天形式。
接下来,对用户B为发送对象的情况进行说明。与上述的用户A的情况不同,用户B是未注册用户。在这种情况下,聊天控制部16参照优先度信息中的优先度2。在此,由于优先度2是电子邮件形式,因此,聊天控制部16核对作为用户B的联系方式信息是否存在电子邮件地址。
在上述例子中,由于存在用户B的电子邮件地址,因此,聊天控制部16选择电子邮件形式作为通信方式。此外,在未登记用户B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判断是否登记了下一个优先度3的SNS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用户B的登记信息而登记了SNS信息,因此,聊天控制部16将选择SNS形式。
接下来,对用户C为发送对象的情况进行说明。根据用户C的登记信息可知,由于用户C是未注册用户,因此,聊天控制部16为了判断能否选择优先度2的电子邮件形式,要确认用户C的登记信息中是否存在电子邮件地址。在此,作为用户C的登记信息存在两个电子邮件地址。在这种情况下,聊天控制部16优先选择寄送给手机的电子邮件地址。
此外,在登记了两个以上寄送给手机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较晚时期登记的电子邮件地址。这是因为,较晚时期登记的电子邮件地址可能是最近登记的最新信息,能够更可靠地使消息送达用户C。
另外,虽然作为优先度信息而将电子邮件形式设定为优先度2,但是,也可以像以下的优先度信息的例2那样,根据寄送对象设定优先度。
<优先度信息的例2>
优先度1    聊天形式
优先度2    将手机以外作为寄送对象的电子邮件地址
优先度3    寄送给手机的电子邮件地址
另外,如以下的优先度信息的例3所示,可以如gmail.com和免费地址那样,设定通用的电子邮件地址而不必在意是手机还是其他寄送地址。通过这样设定优先度信息,能够更灵活地选择发送对象,能够更可靠地使消息送达发送对象。
<优先度信息的例3>
在发送对象是未注册用户的情况下,聊天控制部16在从服务器通信部12接收到的消息上附加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信息。URL信息是指,与促使未注册用户接受聊天系统邀请的Web网页链接相关的信息。未注册用户通过点击该信息,能够访问服务器10,并能够从那里下载用于执行聊天的聊天应用。接着,聊天控制部16将应发送的消息转换为已选择的通信方式的形式,并将其传送到服务器通信部12。
接下来,对从服务器通信部12接收到的消息为聊天形式以外的形式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情况下的消息是从未注册用户向注册用户发送的消息。因此,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作为寄送对象的用户的登记信息是注册用户。在此,聊天形式是与注册用户相关联的优先度信息的优先度1。因此,如前所述,用户信息管理部14选择聊天形式作为寄送给注册用户的消息的通信方式。
接着,聊天控制部16将从未注册用户接收到的消息转换为聊天形式。经过转换的消息借助服务器通信部12发送到作为寄送对象的用户终端50。在用户终端50中,发送的消息被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器上的聊天界面画面上。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在聊天系统100中,在服务器10中根据已存储的联系方式信息和优先度信息合理地转换通信方式,从而在注册用户、未注册用户之间也能够实现顺畅的聊天,而不会使用户进行多余的操作。
在用户访问聊天系统时,显示控制部18通过服务器通信部12发送用于显示在用户终端的画面上的图像和文本等。例如,在显示用户信息画面时,显示控制部18访问服务器存储器22,取得用于显示的用户的用户信息,并使用规定的格式形成用户信息画面。另外,当在标记控制部20中执行了标记处理时,使被标记图像信息显示在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关于标记控制部20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接下来,使用图3对标记功能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图2的标记控制部20的构成例的图。标记控制部20包括标记处理部210、公开设定管理部212以及人脸识别处理部214。
标记处理部210借助服务器通信部12从用户接收与标记处理相关的请求。在请求中含有如下信息:用于识别已被上传到服务器存储器22中的图像信息的信息,以作为被标记图像信息;以及被标记用户的识别信息。在此,标记处理部210访问服务器存储器22,并将被标记用户的识别信息添加到与已被上传的图像信息相关联的标记关联信息中。显示控制部可以将被标记用户的列表显示在上传了图像信息的聊天画面或用户信息画面中。
进一步,标记处理部210将作为标记处理的处理对象的被标记图像信息的识别号码添加到服务器存储器22内的、与被标记用户相关联的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之中的标记关联信息中。显示控制部18访问服务器存储器22,确认标记关联信息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的识别号码,并形成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以使与该识别号码相对应的被标记图像信息显示在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中。由此,作成与被施加标记的被标记用户之间的关联,从而完成标记处理。
通过标记处理部210完成标记处理后,服务器通信部12对由标记控制部进行管理的被标记用户发送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以及链接到被标记图像信息的链接信息。在发送通知时,可以让标记用户选择是通过聊天消息发送通知,还是使通知显示在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通过聊天来发送消息,能够迅速地向对方通知已上传了照片,并且能够顺畅地转换到聊天。
另外,当被标记用户为未在该聊天服务器中注册的未注册用户时,根据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的关于该未注册用户的通信方式和优先顺序,确定通信方式,并通过所确定的通信方式、例如电子邮件发送其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以及链接到被标记图像信息的链接信息。
另外,在选择群组作为被标记用户的情况下,标记处理部210从服务器存储器22中读取出被选择的群组的识别信息,并对群组和被标记图像信息进行标记处理。进一步,标记处理部210访问服务器存储器22,读取出与该群组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注册用户的ID,并分别对各个用户ID和被标记图像信息进行标记处理。
在此,显示控制部18形成用于显示群组信息的群组信息画面,并进一步形成与该群组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并在该群组信息画面、该用户信息画面上显示已与组之间进行了标记处理的被标记图像信息,并且按照来自任意的注册用户的请求,使群组信息画面和用户信息画面显示在请求所涉及的用户的用户终端上。
另外,在聊天控制部16中执行聊天时,在对上传的图像信息请求了标记处理的情况下,标记处理部210执行使已上传的图像信息与作为被标记用户的正在聊天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
另外,为了按照来自任意的注册用户的请求删除请求所涉及的注册用户与被标记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标记处理部210从标记关联信息中删除该被标记图像信息的识别信息,此处的标记相关信息是指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的、作为删除对象的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之中的标记关联信息。另外,标记处理部210从标记关联信息中删除作为删除对象的注册用户的用户ID,此处的标记关联信息是指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的、与被标记图像信息相关联的标记关联信息。
当对图像信息提出了删除请求时,仅在提出删除请求的注册用户为该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时,标记处理部210才从服务器存储器22中删除该图像信息。此时,标记处理部210还会删除与该图像信息相关联的标记关联信息。进一步,标记处理部210从该标记关联信息内所包含的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之中的标记关联信息中,删除已被删除的图像信息的识别信息。此时,显示控制部18从用户信息画面中删除被标记图像信息,该用户信息画面是指在已被删除的图像信息中曾经被施加标记的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
公开设定管理部212以注册用户为单位对公开设定信息进行管理。公开设定有“总是公开”和“每次确认”两种,在用户注册时、或用户希望时,可作为用户信息的一部分进行设定。“总是公开”是指如下设定:在自己成为被标记用户时,使被标记图像信息在该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中“总是公开”。另外,“每次确认”是指如下设定:以成为被标记用户为触发条件询问是否公开。
在标记处理部210中执行了标记处理时,公开设定管理部212首先确认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的被标记用户的公开设定信息。在设定为“总是公开”时、或者借助服务器通信部12在询问结果中得到表明公开之意的回答时,公开设定管理部212在该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中发布图像信息,并以使任意的用户都能够看到该图像信息的方式形成该用户信息画面。
另一方面,当对询问的回答为不公开时,公开设定管理部212以如下方式设定用户信息画面:即使其他注册用户访问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也无法浏览被标记图像信息。此外,可以设定成被标记用户自己能够浏览。另外,即使在对询问的回答为不公开时,标记处理部也可以依然维持被标记用户与被标记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
根据这种实施方式,例如具有以下的优点。某用户(假设为用户A。用户A进行了如下设定:当在照片中被施加标记时每次进行确认)上传照片,但用户A并未出现在该照片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出现在该照片中的其他用户施加标记,能够将照片共享给其他用户。另外,尽管用户A在照片中加入了自己姓名的标记,但是,不允许在自己的人物简介中显示照片,由此能够防止在自己的人物简介中混入并未拍摄到自己的照片。同时,由于照片上附有用户A的标记,因此,能够向第三方周知该照片与自己有关系(例如,虽然没有出现在照片中,但当时也在同一场所)这一信息。
人脸识别处理部214接收来自上传用户的请求,对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的图像信息执行人脸识别处理,从而选择出被标记用户。可以以上传为触发条件,向上传用户询问是否执行人脸识别处理。通过标记处理部210对被选择的被标记用户进行标记处理,从而能够自动地进行标记处理。
具体而言,人脸识别处理部214识别出被标记图像信息中的所拍摄的至少一个脸部图像信息,该被标记图像信息是指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内的图像信息之中的被标记图像信息,进一步地,取得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的注册用户的脸部图像信息,并对两者进行比对。当判定为一致时,将与该脸部图像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的识别信息通知给标记处理部210,从而作为被标记用户进行标记处理。
这种判定处理可以执行“已登记的脸部图像信息的数量”ד被标记图像信息中可识别的脸部图像信息的数量”次。当已登记的脸部图像信息的数量较多时,可以限定为请求了人脸识别处理的用户的用户信息中所包含的朋友、以及与该用户所属的群组相关联的用户。
接下来,对用户终端侧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图1的移动终端50或者PC终端70中的构成例的图。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对移动终端50的构成进行说明,但PC终端70中也是同样的构成。
移动终端50具备终端通信部52、终端控制部54、用户界面56以及终端存储器58。终端通信部52用于接收从服务器10下载的聊天应用、以及来自服务器10的询问消息、或者来自其他用户的消息等。
终端控制部54借助用户界面56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并且,一边访问终端存储器58,一边执行如下处理:聊天应用的安装控制、登记在终端存储器58中的联系方式信息的上传控制、或者为了聊天而进行的发送对象的选择和聊天消息的发送处理、标记请求、被选择的被标记图像信息和被标记用户信息的发送处理、向发送对象发送的消息管理等。
另外,用户界面56包括:画面界面,用于显示发给用户的消息和用户信息画面、群组信息画面;输入界面,用于接收用户通过键盘和/或触摸面板等进行的输入;以及照相机等的图像摄像单元。
用户界面56接收来自用户的上传请求和标记请求、或标记请求所涉及到的图像信息和被标记用户的选择等指示,并传递给终端控制部54。选择被标记用户时,指定用于输入检索词的输入框,并输入姓名。此时,可以在每输入一个文字时就在画面界面上的备选栏中显示用户的备选。在备选栏中显示的顺序为,优先显示与执行检索的用户之间的关联性较高的用户。例如,关联性是指,在考虑以下因素中的一个以上的因素的基础之上进行判断的指标:聊天系统中登记的朋友、属于同一个群组、聊天次数较多、共同的朋友较多等。
发给用户的消息是指,例如询问是否可以将存储在存储器60中的联系方式信息导入到服务器10内、关于显示设置的询问、或者进行聊天时发送对象的指定、以及发送给发送对象的消息编辑画面等。可以将这些消息显示在规定的聊天界面画面上。
终端存储器58用于存储从图像摄像单元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以及从其他用户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另外,用于存储联系方式信息等,该联系方式信息是以姓名与联系方式相互对应的方式进行存储的。
下面,作为用户A开始使用聊天服务的情形的一例,对移动终端50的整体动作进行说明。
假设用户A在用户A的移动终端50中已经安装了聊天应用程序。此时,终端控制部54使“导入地址簿吗?”等的弹出消息显示在用户界面56上,对此,如果用户按下“是(Yes)”按钮,则会将存储在终端存储器58中的联系方式信息导入到服务器10的服务器存储器22中。
此外,在安装聊天应用时,也可以自动将存储在用户A的终端存储器58中的联系方式信息导入到服务器10中,而不进行弹出显示等。另外,可以定期执行导入处理,也可以在向终端存储器58中添加了新的联系方式信息时执行导入处理。
接着,在服务器10中,将联系方式信息中所包含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等、与服务器10中存储的注册用户的联系方式信息进行比对,当存在一致的注册用户时,将注册用户的联系方式信息与被导入的地址信息结合起来。
这样,如果安装聊天应用,则登记在移动终端50的终端存储器58中的、与用户的熟人等相关的联系方式信息将自动地作为聊天对象被登记。因此,用户能够开始使用聊天服务而不会感到压力。
接下来,对用户A和用户B通过聊天进行消息交流的情形的一例进行说明。
用户A一旦启动聊天应用,作为发送对象的备选,用户界面56将显示作为朋友而登记在好友列表内的用户信息。例如,用户A从显示的备选中选择用户B作为消息的发送对象。通过终端控制部54和终端通信部52将选择的发送对象通知给服务器10。
接着,服务器10根据用户B的联系方式信息以及优先度信息,确定消息的通信方式(聊天、邮件、SNS)。如前所述,优先度信息是指表示利用何种通信方式来发送消息的优先顺序的信息。例如,当优先度信息是聊天>SNS消息>电子邮件地址>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的顺序、且用户B是聊天服务的注册用户时,通信方式为聊天。另外,当用户B是未注册用户、并且仅仅知道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时,则选择优先顺序较高的、基于电子邮件形式的通信形式。
用户A将发送给用户B的消息写在通过用户界面56显示在画面上的聊天界面画面的消息栏中,当按下发送按钮时,该消息通过终端控制部54、终端通信部52、进而通过服务器10发送给用户B。在选择以电子邮件方式作为向用户B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的情况下,服务器10将用户A的聊天消息转换为电子邮件形式,并且将从终端存储器58导入的用户B的邮件地址作为寄送对象,并从服务器10发送邮件。
作为未注册用户的用户B接收到来自用户A的电子邮件形式的消息,当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回复该消息时,服务器10首先将来自用户B的电子邮件转换为聊天形式的消息,并向用户A的移动终端50进行发送,使其显示在该终端的显示器上的聊天界面上。
图5是示出图2的用户信息管理部14的处理步骤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以已使用户终端下载了应用程序为触发条件而开始执行。
首先,用户信息管理部14通过服务器通信部12向用户终端提出导入请求(S10)。导入请求用于询问是否可以将存储在用户终端内的存储器中的联系方式信息上传到服务器10、并将其存储在服务器10内的服务器存储器22中。
在此,在通过服务器通信部12从用户终端接收到不允许导入的信号的情况下(S12的判断结果为“否”),用户信息管理部14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在从用户终端接收到允许导入的信号的情况下(S12的判断结果为“是”),下一步通过服务器通信部12取得发送过来的联系方式信息。
将取得的联系方式信息、与服务器存储器22中已登记的联系方式信息进行比对,该比对的结果为存在相同的信息的情况下(S14的判断结果为“是”),用户信息管理部14将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内的联系方式信息、与取得的联系方式信息进行合并(S16)。另一方面,不存在相同的信息时(S14的判断结果为“否”),用户信息管理部14将取得的联系方式信息直接登记到服务器存储器22中(S18)。此时,可以赋予用于特定联系方式信息的ID。
在此,应导入的所有联系方式信息被导入完成之后(S20的判断结果为“是”),用户信息管理部14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还存在其他的联系方式信息时(S20的判断结果为“否”),用户信息管理部14返回步骤S14的处理,重复执行步骤S14~S20的处理,直到再没有应导入的联系方式信息为止。
图6是示出图2的标记控制部20的处理步骤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可以以从任意的注册用户接收到标记请求为触发条件而开始执行。
首先,标记控制部20按照请求访问服务器存储器22,并执行使接收到的被标记图像信息与被标记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S30)。
接着,标记控制部20确认存储在服务器存储器22中的、与被标记用户相关的公开设定信息(S32),如果为“总是公开”(S32的判断结果为“是”),则作为显示处理1,标记控制部20将被标记图像信息显示在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并以使任意用户都能够浏览被标记图像信息的方式形成用户信息画面。
另一方面,如果公开设定信息为“每次确认”(S3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标记控制部20借助服务器通信部12向被标记用户进行询问(S36)。如果询问结果为允许公开(S38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标记控制部20执行显示处理1。另一方面,如果询问结果为不允许公开(S38的判断结果为“否”),则作为显示处理2,标记控制部20以如下方式形成用户信息画面(S40):为了禁止其他注册用户访问,当其他注册用户浏览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时,不使被标记图像信息显示出来。
最后,参照图7~图9,对进行标记处理时显示在用户终端上的设定画面、以及标记处理完成后的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进行说明。此外,图7~图9表示的是如下内容:在图4所示的用户终端的构成中,从用户界面56接收用户的指示,例如通过点击画面上的某一处,终端控制部54执行涉及被点击之处的处理,访问终端存储器58或者通过终端通信部52执行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另外,执行在用户界面56上进行显示的处理。
图7是示出图1的用户终端的第一画面显示例300的图。第一画面显示例300是执行标记处理时显示在标记用户的用户终端的画面上的画面。第一画面显示例300可以以如下事件为触发条件而显示出来:即、用户在已上传了上传图像的聊天画面或其他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中点击上传图像,并选择了欲执行标记处理。
第一画面显示例300包括返回按钮302、检索框304、上传图像显示栏306、图像标题显示栏308、被标记用户显示栏310以及完成按钮312。
返回按钮302是用于返回到上一个被显示的画面的按钮,用户通过点击返回按钮302来迁移到上一个被显示的画面。
检索框304是用于输入想要标记出来的用户的姓名的输入框,用户通过点击检索框304可输入文字,使用输入界面输入想要标记出来的用户的姓名,从而进行检索。在检索到多个用户的情况下,显示出检索结果,让用户进行选择。
上传图像显示栏306是显示由上传用户上传的图像的栏。图像标题显示栏308是显示图像的标题的栏,用户通过点击图像标题显示栏308可输入文字,使用输入界面输入标题,从而显示出该标题。
被标记用户显示栏310是显示被施加标记的用户的姓名的栏,另外,也是能够通过点击栏内的“×”来放弃施加标记的按钮。用户通过点击在检索框304中检索后显示出来的姓名,将添加一个被标记用户显示栏310,并且点击的姓名将显示在该栏内。在图中示出了AAA、BBB、CCC和DDD四个用户已被施加标记的情况。
完成按钮312是标记处理完成时由用户点击的按钮,通过点击该按钮,从该画面迁移到其他画面。迁移对象的画面可以是该画面被显示出来以前所显示的画面。
图8是示出图1的用户终端的第二画面显示例400的图。第二画面显示例400是在被执行标记处理的被标记用户的用户终端上显示的用户信息画面(以下也称为人物简介画面)。既可以在被施加标记时自动迁移到第二画面显示例,也可以以接收到其已被施加标记的消息时用户点击该消息框作为触发条件来显示第二画面显示例。
第二画面显示例400包括返回按钮402、用户图像显示栏404、迁移按钮406、出生日期公开设定按钮408、消息栏410、相册显示栏412、图像添加按钮414以及隐藏设定图像浏览按钮416。
返回按钮402具有与图7所示的返回按钮302同等的功能。用户图像显示栏404是显示注册用户上传的脸部照片等图像的栏。迁移按钮406是用于迁移到通话设定画面或聊天画面等其他的画面的按钮,用户通过点击迁移按钮406来进行画面迁移。
出生日期公开设定按钮408是用于设定出生日期的公开/不公开的按钮。当用户按下公开按钮时,任何人都能够看到出生日期,当按下不公开按钮时,除该用户以外,其他的用户不可浏览出生日期。消息栏410是显示对该用户发送的消息的栏。图中表示的是显示出了其已被施加标记的消息的例子,通过点击被赋予了下划线的“标记”,可以迁移到上传了被施加标记的图像的画面。
相册显示栏412是用于显示如下图像的栏:即、该用户信息画面的注册用户已被施加标记的图像(对询问的回答为公开的图像),这些图像能够被任意的用户浏览。
用心形标志示出的隐藏设定图像浏览按钮416是用于迁移到显示设定为隐藏的被标记图像的画面的按钮。可以仅在该用户浏览用户信息画面时显示该按钮,而在其他用户浏览时不显示该按钮。
图9是示出图1的用户终端的第三画面显示例500的图。第三画面显示例500是用于显示如下图像的页面:即、对公开设定管理部212发出的询问的回答为不公开的图像、和对询问未做出回答的图像。该页面只有该用户信息画面的注册用户本人能够浏览。该第三画面显示例500是通过点击图8的隐藏设定图像浏览按钮416而显示出来的画面。
第三画面显示例500包括返回按钮502以及隐藏设定图像显示栏504。返回按钮502具有与图7的返回按钮302和图8的返回按钮402同等的功能。
隐藏设定图像显示栏504是用于显示如下图像的栏:即、对公开设定管理部212发出的询问的回答为不公开的图像、以及对询问未做出回答的图像。如图所示,显示了八个图像,其中,在三个图像的右上角显示着圆圈。该圆圈表示该图像是对询问未做出回答的图像。用户通过点击此处,可以对该图像的显示/不显示的询问做出回答。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注册用户在利用聊天服务进行消息交流时,就能够与对方进行聊天,而无需在意对方是否已注册聊天服务。另外,在聊天系统100中,根据存储在服务器10中的联系方式信息和优先度信息合理地转换通信方式,由此,在注册用户、未注册用户之间也能够实现顺畅的聊天,而不会使用户进行多余的操作。
另外,对于在聊天画面上上传的图像、或者在显示各个用户的脸部照片和人物简介等的用户信息画面上上传的图像,注册用户能够对任意的用户施加标记。能够执行施加标记的用户可以不是上传该图像的用户。另外,被施加标记的用户可以是任意的用户,进一步也可以以多个注册用户所属的群组为单位进行选择。
另外,通过对标记处理进行合理的限制,欲分享对象图像的人能够对作为被分享的对象的人施加标记,由此,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标记用户、被标记用户以及被上传用户之间不存在关联性,只要是注册用户,任何人都能够施加标记。另外,作为标记处理对象,可供选择的被标记用户可以以任意的注册用户为对象,也可以以特定的群组为对象。另外,能够以未在聊天系统中注册的未注册用户为对象。由此,使标记处理具有灵活性,因此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作为标记处理对象,可供选择的被标记图像信息可以是在聊天中上传的图像信息,另外也可以是在任意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显示的图像信息。即,无论上传图像信息的用户是谁,任何人都能够对任意的上传图像信息施加标记。即使是在聊天这种封闭环境中限定的用户才能够浏览的图像,通过对该图像进行标记处理,也能够向并未参加聊天的用户共享该图像,因此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对被选择的群组的识别信息和被标记图像信息进行标记处理,并且,分别对在所述群组管理部中与该群组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注册用户和被标记图像信息进行标记处理,由此,能够以具有特定共同点的群组为单位分享图像,而且,也能够向群组内的用户分享图像,因此能够促进群组内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在标记处理完成后,对由标记控制部进行管理的被标记用户发送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以及链接到被标记图像信息的链接信息,由此,能够切实地向被标记用户传达其已被施加标记的消息,从而能够唤起此后群组内的交流,并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即使在对未注册用户施加了标记的情况下,也能够更有效地向其发送其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以及链接到被标记图像信息的链接信息,从而能够促使未注册用户加入到聊天系统中来。由此,能够增加聊天系统整体的参加人数,从而能够促进更加顺畅和活跃的交流。
另外,通过该注册用户的选择,对是否“总是公开”进行设定,在选择为不“总是公开”的情况下,以在标记控制部中成为被标记用户为触发条件,询问是否公开,由此,能够实现细致入微的隐私管理,从而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即使在做出了不显示的回答时,也维持被标记用户与被标记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由此,能够实现更细致入微的隐私管理,从而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通过对被标记图像信息执行人脸识别处理,能够简便地实施标记处理,从而能够减轻用户的负担。
另外,按照来自任意的注册用户的请求,删除请求所涉及的用户与被标记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由此,任何人都能够将恶意的标记删除,从而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另外,仅在提出删除请求的注册用户为该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时才删除该图像信息,由此,能够合理地进行图像管理,从而能够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以上,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以及各个实施例的内容,可以在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上述实施例是示例,可以通过组合其中的各个构成要素和各个处理过程以提出各种变形例,而且该变形例也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信息处理终端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技术。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服务器装置、方法以及系统,其通过合理地对标记处理进行限制,能够在网络上促进更加顺畅的交流。
附图标记说明
10:服务器            12:服务器通信部    14:用户信息管理部
16:聊天控制部        18:显示控制部      20:标记控制部
22:服务器存储器      30:网络            40:基站
40a:第一基站         40b:第二基站       40c:第三基站
50:移动终端          50a:第一移动终端   50b:第二移动终端
50c:第三移动终端     52:终端通信部      54:终端控制部
56:用户界面          58:终端存储器      70:PC终端
100:聊天系统         210:标记处理部     212:公开设定管理部
214:人脸识别处理部   300:第一画面显示例 302:返回按钮
304:检索框           306:上传图像显示栏 308:图像标题显示栏
310:被标记用户显示栏 312:完成按钮       400:第二画面显示例
402:返回按钮         404:用户图像显示栏 406:迁移按钮
408:出生日期公开设定按钮
410:消息栏           412:相册显示栏     414:图像添加按钮
416:隐藏设定图像浏览按钮                 500:第三画面显示例
502:返回按钮         504:隐藏设定图像显示栏

Claims (12)

1.一种服务器装置,具备:
图像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由已注册服务的任意的注册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
标记控制部,按照来自上传所述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或其他注册用户的请求,进行使由该上传用户上传到所述图像信息存储部中的图像信息与任意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并对作为标记处理对象的被标记图像信息与被施加标记的被标记用户之间的关联进行管理;以及
显示控制部,在用于显示由所述标记控制部进行管理的被标记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画面上,显示被存储在所述图像信息存储部中的被标记图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是在注册用户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聊天服务,
所述服务器装置具备聊天控制部,用于控制在多个注册用户之间进行的聊天;
在对所述聊天控制部中进行聊天时所上传的图像信息请求了标记处理时,所述标记控制部执行使已上传的图像信息与作为被标记用户而正在聊天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群组设定部,用于设定分别具有特定的性质的多个群组;以及
群组管理部,使通过所述群组设定部设定的多个群组之中的、由注册用户选择的群组的识别信息与该注册用户的识别信息相互关联并进行管理;
当选择了所述群组管理部所管理的任意一个群组作为被标记用户时,所述标记控制部对被选择的群组的识别信息和被标记图像信息进行标记处理,并且,分别对在所述群组管理部中与该群组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注册用户和被标记图像信息进行标记处理;
所述显示控制部将已与群组之间进行了标记处理的被标记图像信息显示在用于显示该群组信息的群组信息画面上、或者显示在所述群组管理部中与该群组相关联的一个以上的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服务器通信部,当由所述标记控制部完成标记处理后,对由所述标记控制部进行管理的被标记用户发送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以及链接到被标记图像信息的链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控制部还能够对未注册该聊天服务的未注册用户进行标记处理;
当由所述标记控制部进行管理的被标记用户为未注册用户时,所述服务器通信部通过电子邮件对该未注册用户发送已被施加标记的通知以及链接到被标记图像信息的链接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公开设定管理部,所述公开设定管理部以注册用户为单位,通过该注册用户的选择,对是否将该注册用户自身成为被标记用户时的被标记图像信息“总是公开”在该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进行设定,在选择为不“总是公开”的情况下,以在所述标记控制部中成为被标记用户为触发条件,询问是否公开;
当所述公开设定管理部的设定为“总是公开”时、或者对询问的回答为公开时,所述显示控制部允许其他注册用户对该注册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的被标记图像进行浏览,而当对询问的回答为不公开时,则禁止其他注册用户浏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即使在所述公开设定管理部中选择了不“总是公开”的被标记用户做出了不显示的回答时,所述标记控制部也维持被标记用户与被标记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用户信息管理部,将用于识别注册用户或未注册用户的名称、识别号码、脸部图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用户信息进行管理;以及
人脸识别处理部,对存储在所述图像信息存储部内的图像信息中的被标记图像信息执行人脸识别处理,并对该图像信息中的所拍摄的至少一个脸部图像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管理部中所管理的多个用户信息之中的任何一个脸部图像信息是否一致进行判定;
当在所述人脸识别处理部中判定为双方的脸部图像信息一致时,所述标记控制部使该图像信息与所述用户信息管理部中所管理的含有脸部图像信息的用户信息相互关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控制部按照来自任意的注册用户的请求,删除请求所涉及的注册用户与被标记图像信息之间的关联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对存储的图像信息提出了删除请求的情况下,仅在提出删除请求的注册用户为该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时,所述图像信息存储部才删除该图像信息,
当在所述图像信息存储部中删除图像信息时,所述标记控制部删除该图像信息与被标记用户之间的关联性,
在已由所述标记控制部删除了关联性的被标记用户的用户信息画面上,所述显示控制部不显示被标记图像信息。
1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存储由已注册服务的任意的注册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
按照来自上传所述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或其他注册用户的请求,进行使该上传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与任意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并对作为标记处理对象的被标记图像信息与被施加标记的被标记用户之间的关联进行管理;以及
将被标记图像信息显示在用于显示被标记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画面上。
12.一种系统,包括服务器装置和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装置具备:
图像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由任意的注册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
标记控制部,按照来自上传所述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或其他注册用户的请求,进行使由该上传用户上传到所述图像信息存储部中的图像信息与任意的注册用户相互关联的标记处理,并对作为标记处理对象的被标记图像信息与被施加标记的被标记用户之间的关联进行管理;以及
显示控制部,在用于显示由所述标记控制部进行管理的被标记用户的信息的用户信息画面上,显示被存储在所述图像信息存储部中的被标记图像信息;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输入界面,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
终端存储部,用于存储任意的图像信息;
联系方式存储部,以使姓名与联系方式相互对应的方式进行存储;
画面界面,用于按照所述显示控制部的指示进行显示;以及
终端通信部,按照通过所述输入界面接收到的内容,将存储在所述终端存储部中的图像信息上传到所述服务器装置;
所述终端通信部按照通过所述输入界面接收到的内容,选择与存储在所述联系方式存储部中的姓名相关的用户作为被标记用户,并且选择显示在画面界面上的图像信息作为被标记图像信息,由此对所述服务器装置提出标记请求。
CN201380048891.1A 2012-09-20 2013-08-27 服务器装置、方法以及系统 Active CN1046416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7641 2012-09-20
JP2012207641A JP5175404B1 (ja) 2012-09-20 2012-09-20 サーバ装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PCT/JP2013/072873 WO2014045814A1 (ja) 2012-09-20 2013-08-27 サーバ装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1600A true CN104641600A (zh) 2015-05-20
CN104641600B CN104641600B (zh) 2017-07-04

Family

ID=48189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8891.1A Active CN104641600B (zh) 2012-09-20 2013-08-27 服务器装置、方法以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94200B2 (zh)
JP (1) JP5175404B1 (zh)
KR (1) KR101640177B1 (zh)
CN (1) CN104641600B (zh)
WO (1) WO201404581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3957A (zh) * 2015-08-25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多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消息提醒及显示方法
CN107154977A (zh) * 2017-05-12 2017-09-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0147461A (zh) * 2019-04-30 2019-08-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2919B2 (ja) * 2013-10-23 2017-11-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登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50117385A (ko) * 2014-04-10 2015-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태깅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198484A1 (ja) * 2014-06-27 2015-12-30 楽天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
CN104994003B (zh) * 2015-06-30 2018-01-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群聊创建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JP6916434B2 (ja) * 2016-12-13 2021-08-11 株式会社ぐるなび 投稿管理装置、投稿管理方法、投稿管理プログラム
KR20190112506A (ko) * 2018-03-26 2019-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전자 메일 표시 방법
JP7330767B2 (ja) * 2019-05-31 2023-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
US11403649B2 (en) * 2019-09-11 2022-08-02 Toast, Inc. Multichannel system for patron identification and dynamic ordering experience enhancement
CN112702260B (zh) * 2020-12-23 2022-08-05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图像发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313095B (zh) * 2021-07-30 2022-01-25 太平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用户信息匹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91723A1 (en) * 2006-10-11 2008-04-17 Mark Zuckerber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gging digital media
CN101354791A (zh) * 2007-05-09 2009-01-2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编辑照片标签的用户接口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25941C (en) * 2003-05-16 2015-01-13 Picas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age sharing over a network
CA2525939C (en) 2003-05-16 2015-09-22 Picasa, Inc. Networked chat and media sha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KR20080100397A (ko) * 2007-04-19 2008-11-18 뉴미디어라이프(주) 사용자 참여형 온디맨드 서비스 방법
US7912860B2 (en) * 2007-06-25 2011-03-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Strongly typed tags
CN104866553A (zh) * 2007-12-31 2015-08-26 应用识别公司 利用脸部签名来标识和共享数字图像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
US8910251B2 (en) * 2009-03-06 2014-12-09 Facebook, Inc. Using social information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session
US20110044512A1 (en) * 2009-03-31 2011-02-24 Myspace Inc. Automatic Image Tagging
US8270684B2 (en) * 2010-07-27 2012-09-18 Google Inc. Automatic media sharing via shutter click
KR101788598B1 (ko) 2010-09-01 2017-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정보보안 설정방법
US20120328168A1 (en) * 2011-01-31 2012-12-27 Andrea Dailey System and Method for Yearbook Creation
US20120314916A1 (en) * 2011-06-13 2012-12-13 Reagan Inventions, Llc Identifying and tagging objects within a digital image
US8788584B2 (en) * 2011-07-06 2014-07-22 Yahoo!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haring photos in an online photosession
US8850536B2 (en) * 2011-08-05 2014-09-30 Safefac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in a social network using ratings
US8688782B1 (en) * 2012-05-22 2014-04-01 Google Inc. Social group suggestions within a social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91723A1 (en) * 2006-10-11 2008-04-17 Mark Zuckerber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gging digital media
CN101354791A (zh) * 2007-05-09 2009-01-28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编辑照片标签的用户接口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3957A (zh) * 2015-08-25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多用户智能移动终端的消息提醒及显示方法
CN107154977A (zh) * 2017-05-12 2017-09-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0147461A (zh) * 2019-04-30 2019-08-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1600B (zh) 2017-07-04
JP2014063325A (ja) 2014-04-10
US20150244654A1 (en) 2015-08-27
WO2014045814A1 (ja) 2014-03-27
JP5175404B1 (ja) 2013-04-03
KR20150047517A (ko) 2015-05-04
KR101640177B1 (ko) 2016-07-15
US9794200B2 (en) 201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1600A (zh) 服务器装置、方法以及系统
KR101902948B1 (ko) 정보 공유 방법 및 장치
KR100872752B1 (ko) 커뮤니케이션 시스템, 기기 및 커뮤니케이션 프로그램을 수록한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US201000498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 ready social network
CN1947442B (zh) 使用有线/无线通信终端提供电话号码所有者的信息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系统
JP2009540415A (ja) 端末への情報の自動配信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8507750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を通じたモブログ基盤の地域コミュニティーシステムでのオフ会提案方法
KR20060107947A (ko) 무선 인터넷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위한 컨텐츠 전송/관리페이지 구조
CN104350480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WO2020057478A1 (zh) 电子名片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TWI734670B (zh) 資訊卡處理方法及裝置
JP2008259153A (ja)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選択方法、通信方法及びこれらを実現するサーバ
KR102352879B1 (ko) 명함을 이용한 소셜네트워크 플랫폼
KR20160086626A (ko) 채팅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533925A (zh) 一种基于第三方推送平台的自动发送微信朋友圈的方法及系统
JP2008085682A (ja) 通信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JP2022502748A (ja) 電子名刺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200064524A (ko) Sns 기반 디지털 전자명함 생성 및 공유 장치
JP6972417B2 (ja) 携帯端末、システム、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924709A (zh)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KR20120087208A (ko) 명함정보 관리 방법
JP426722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メッセージの送受信を行う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に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メッセージの送受信を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エアプログラム
JP2014063461A (ja) サーバ装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2088464B1 (ko) 홈페이지와 연동하는 대화 서비스 방법
KR20020008606A (ko) 전자명함 교환 서비스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