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1336B - 移动终端中用于移动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中用于移动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1336B
CN104641336B CN201380048003.6A CN201380048003A CN104641336B CN 104641336 B CN104641336 B CN 104641336B CN 201380048003 A CN201380048003 A CN 201380048003A CN 104641336 B CN104641336 B CN 1046413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position
current location
value
distanc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80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41336A (zh
Inventor
尹义善
文志中
朴凤熙
吕寅春
李昌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41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1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41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13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5Interaction with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object displayed as three-dimensional, e.g. changing the user view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r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方法和装置,用于响应于用于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移动对象的移动命令以根据到目标位置的剩余距离而变化的速度将对象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本发明的终端的对象移动方法包括显示对象;接收用于移动对象的移动命令;以及以根据到目标位置的距离而变化的速度将对象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中用于移动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中用于移动对象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 涉及用于响应于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移动对象的命令以根据到目标位置 的剩余距离而变化的速度将对象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移动终端正变成支持各种补充功能的多功能设备,各种补充功能 诸如电子记事本功能、游戏功能和日程管理功能。随着移动终端的功能多样 化,提供用于促进各种类型的补充服务的使用的高效用户接口变得更有必 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同时,随着诸如智能手机的移动终端的普及,对于以前从未被介绍过的 方便的和有用的接口存在很多用户需求。
因此存在对响应于移动终端的屏幕方位的改变或对象移动命令的接收 无缝地旋转或移动屏幕或对象的接口的需要。
解决方案
已经设想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且本发明的对象是提供一种方法和 装置,用于当接收到对象移动命令时,以被不同地设置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 距离将对象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
更详细地,本发明的对象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用于通过逐渐地计算 对象的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中点来从用户的视角平湍地移动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终端的对象移动方法包括显示对象;接收用于 移动对象的移动命令;及以根据到目标位置的剩余距离而变化的速度将对象 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终端包括显示对象的显示单元;接收用于移 动所显示的对象的移动命令的输入单元;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在接收到移动 命令时以根据到目标位置的剩余距离而变化的速度将对象从当前位置移动 到目标位置。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户能够体验对象的平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响应于对象移动命令的接收而计算移 动方向和整个移动距离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获取移动方向和整个移动距离的机制 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确定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的 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的示例性 过程的示图;
图7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的每单位时间的移 动距离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8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从当前位置到目标 位置的距离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用于计算对象的每 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而除移动距离的除数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单位时间的单位中 对象的当前位置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对象的移动速度的变化的曲线 图;
图12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确定对象的当前 位置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与移动终端的旋 转一起旋转显示面板上的图像的过程的示图;
图1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响应于目标为图 标的移动命令而移动在移动终端的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标的过程的示图;及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响应于翻页输入而 从当前显示的图像切换至下一个图像的过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对象”表示包括图像、运动图片、静止图片、 图标和按钮的任何事物,但不限于以上列举的项目。
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移动”表示包括根据移动终端的旋转的对象的 旋转、图标的位置改变和响应于图像翻页输入的屏幕切换的任何动作,但不 限于以上列举的动作。
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遍及附图使用相同的参考数 字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省略合并于此的公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 述,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主题内容。
以下,描述当响应于用户输入移动(旋转)屏幕上所显示的对象时用于 计算每单位时间的移动位置(旋转角度)来为用户提供自然的运动(旋转) 的算法。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基于参考点以对象的当前位置(角度) 和目标位置(角度)为输入来计算根据特定的环境参数逐渐改变的位置(旋 转角度)的方法。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配置的框图。如图1 所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包括无线电通信单元110、音频处理单元120、 触摸屏130、按键输入单元140、存储单元150、传感单元160和控制单元 170。
RF单元110负责发送/接收携载数据的无线电信号。RF单元110可以包 括RF发送器和RF接收器,其中RF发送器用于上变频并放大发送信号,而 RF接收器用于低噪声放大并下变频接收信号。RF单元110输出在无线信道 上接收的数据至控制单元170并在无线信道上发送由控制单元170输出的数 据。
音频处理单元120可以包括编译码器包,且编译码器包可以包括用于处 理分组数据的数据编译码器和用于处理包括语音的音频信号的音频编译码 器。音频处理单元120利用音频编译码器将数字音频信号转变为模拟音频信 号以通过扬声器(SPK)输出音频,并利用音频编译码器将通过麦克风(MIC) 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转变为数字音频信号。
触摸屏单元130包括触摸面板131和显示面板132。触摸面板131检测 用户所做的触摸输入。触摸传感器可以通过电容覆盖层、电阻覆盖层和红外 光束或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实现。触摸面板131也可以用检测对象所做的接 触或压力的其他类型的传感设备实现。触摸面板131检测用户所做的触摸输 入并生成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170。检测信号包括检测到触摸输入所在的坐 标。如果触摸的接触被移动,则触摸面板131生成包括接触路径上的坐标的 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170。
显示面板132可以用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 有源矩阵OLED(AMOLED)中任意一种实现,以便以视觉数据的形式为用 户提供例如移动终端100的菜单、输入数据和功能设置信息的信息。显示面 板132输出开机屏幕、待机模式屏幕、菜单屏幕、呼叫过程屏幕和各种应用 运行屏幕。
尽管描述针对的是配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但是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没 有采用触摸屏实现的移动终端。在没有触摸屏的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图1的 触摸屏单元130可以被配置成只以显示面板132的功能来操作。
按键输入单元140响应于用户的按键操作生成用于控制异动终端100的 按键信号至控制单元170。按键输入单元140可以用具有被排列在移动终端 一侧的数字键、导航键和功能键的键盘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只用 触摸屏单元130可以完全控制移动终端100时,按键输入单元140可以省略。
存储单元150负责存储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所必需的程序和数据,并可 以被划分成程序区域和数据区域。程序区域存储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整个操 作的程序、用于启动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系统(OS)、与多媒体内容的回放 和移动终端100的可选功能(诸如相机功能、音频回放功能、静止和运动图 片回放功能等)相关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区域存储与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相 关联地生成的数据,诸如静止和运动图片、电话本和音频数据。
传感单元160可以包括能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冲击、方向和坡度信息 的所有类型的传感器。传感单元160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运动传感器、 接近传感器等。
控制单元170控制移动终端的组件的全面操作。具体地说,当接收到对 象移动命令时,控制单元170不同地设置每单位时间的移动的距离来将对象 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为了完成这个,控制单元170进一步包括移动 方向和距离确定器171、每单位时间移动距离确定器172和显示位置确定器 173。
如果接收到对象移动命令,则移动方向和距离确定器171确定对象的移 动方向和整个移动距离。更详细地,移动方向和距离确定器171基于对象的 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设置对象的移动方向和整个移动距离。
为了确定移动方向,移动方向和距离确定器171根据目标位置和当前位 置的大小确定第一临时值。移动方向和距离确定器171确定目标益和当前位 置之间的差值,并且根据中间距离的大小确定第二临时值。接下来,移动方 向和距离确定器171确定第一临时值和第二临时值的乘积结果。例如,如果 乘积结果是正数,则对象在增加方向上移动,否则,如果乘积结果是负数, 则对象在减少方向上移动。
移动方向和距离确定器171计算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间的差值(D0)。 接下来,移动方向和距离确定器171根据通过从最大距离值(最大距离值 -D0)中减去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而获取的差值的大小确定对象 的整个移动距离。参照图3详细地描述了整个移动距离确定过程。
每单位时间移动距离确定器172确定在整个移动距离之内每单位时间移 动的距离。为此,每单位时间移动距离确定器172可以将通过用除数值除从 对象的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获得的值设置为每单位时间距离。 在这种情况中,除数值是初始除数值和增量除数值的和,增量除数值在每当 位时间过去时顺序地增大。
显示位置确定器173基于对象从当前位置的移动的距离和方向所到的值 是否超过目标位置而不偏离屏幕上的范围来计算在屏幕上显示对象的位置。
尽管为了方便的目的描述针对的是控制单元170、移动方向和距离确定 器171、每单位时间移动距离确定器172和显示位置确定器173被形成为负 责不同功能的分离的块的情况,但不限于那样的配置。例如,移动方向和距 离确定器171的特定功能可以通过控制单元170在自身中执行。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210控制单元170在移动终端100的显示面板上显示要 被移动的对象。在步骤S220控制单元确定是否接收到对象移动命令。在这 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70可以基于对象的位置是否改变来确定移动命令的接 收。控制单元170也可以基于利用传感单元160是否检测到移动终端的旋转 来确定移动命令的接收。
如果确定对象的位置已经改变,则控制单元通过不同地设置每单位时间 的移动距离来初始化移动对象所必需的参数。稍后详细描述参数。
接下来,在步骤S240控制单元170确定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是否相互 匹配。如果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匹配,则这意味着对象已完全移动到目标位 置因此过程返回到步骤S210,因为不需要对象的更多移动。
否则,如果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不匹配,则这意味着对象不得不进一步 移动以到达目标位置,因此在步骤S250控制单元170计算移动方向和距离。
然后在步骤S250控制单元170计算对象的移动方向和整个移动距离。 稍后参照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对象的移动方向和整个移动距 离的过程。
在计算移动方向和整个移动距离之后,在步骤S260控制单元计算每单 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70可以将用于对象的每单位 时间的移动距离设置设置为可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使得可以改变对 象从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的移动速度并因此用户感觉对象平滑地移动。稍后 参照图5更详细地进行用于计算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的步骤S260的描述。
在步骤S270控制单元170基于通过应用移动距离和方向到对象的当前 位置所获得的值是否超过屏幕上的范围中的目标位置来计算屏幕上显示对 象的位置。
在步骤S280控制单元170根据如上确定的移动方向和每单位时间的移 动距离来移动对象。在步骤S290控制单元170确定对象的目标位置是否已 经改变。
如果目标位置没有改变,则控制单元170将过程返回到步骤S240以基 于就在之前设置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来调整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否 则,如果目标位置已经改变,则控制单元170将过程返回到步骤S230以将 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初始化为初始的参考值。
如上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即使在移动对象中也检查目标位 置是否已经改变,并且如果目标位置已经改变,则初始化参数以再次计算移 动方向和距离。结果,用户感觉对象平滑地移动。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响应于对对象移动命令的接收计算移 动方向和整个移动距离的过程的流程图。图3展示图2的步骤S250的细节。
在图3中,对象的移动方向或整个移动距离被计算。在步骤S305控制 单元170确定是否计算对象的移动方向。过程分支为用于计算移动方向的步 骤S310和用于计算移动距离的步骤S370。
首先,描述计算对象的移动方向的过程。为了计算对象的移动方向,在 步骤S310控制单元170确定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是否相互匹配。如果目标 位置和当前位置匹配,则这意味着不需要对象移动因此过程进行至步骤 S315。控制单元170将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都设置为0并结束过程。
否则,如果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不匹配,则在步骤S320控制单元170 确定目标位置是否大于当前位置。此时,控制单元170比较目标位置的绝对 坐标值和当前位置的绝对坐标值。例如,如果目标位置相比于当前位置是右 上,则解释为目标位置在水平和垂直轴上都大于当前位置。又例如,如果目 标位置相比于当前位置是右下,则解释为目标位置在水平轴上大于当前位置 但在垂直轴上小于当前位置。如果移动是旋转,则控制单元可以在旋转角度 的大小上比较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例如,如果目标位置在顺时针方向上对 于特定参考位置处于240度,并且如果当前位置在顺时针方向上对于参考位 置处于30度,则解释为目标位置大于当前位置。
如果确定目标位置大于当前位置,则在步骤S325控制单元170将第一 临时值设置为1(正整数)。否则如果确定目标位置小于当前位置,则在步骤 S330控制单元将第一临时值设置为-1(负整数)。
在步骤S335控制单元170确定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等于或 小于中间距离(MID_DIST)。如果移动是旋转移动,则中间距离表示360度 的一半,即180度。同样的,如果移动是线性应变移动,则中间距离可以表 示在屏幕上左下角点和右上角点之间的中间处的坐标。如果差值等于或小于 中间距离值,则在步骤S340控制单元170将第二临时值设置为1(正整数), 否则如果差值大于中间距离值,则控制单元170将第二临时值设置为-1(负 整数)。
在步骤S350控制单元170将第一临时值和第二临时值相乘以获取移动 方向值。接下来,在步骤S355控制单元170确定所计算的移动方向值是1 (正整数)还是-1(负整数)。
如果移动方向值是1(正整数),则在步骤S360控制单元170确定对象 的移动方向是增量方向。否则,如果移动方向值是-1(负整数),则在步骤 S365控制单元170确定对象的移动方向是减量方向。
用这种方式,控制单元170计算第一和第二临时值,并基于两个临时值 的乘积结果确定对象的移动方向。
同时,在步骤S370控制单元170确定计算对象的移动距离。在这种情况 下,在步骤S375控制单元170计算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的大小 (D0)。接下来,控制单元170将D0值与最大距离值(MAX_DIST)和D0 之间的差值(D1)的大小相比。对于旋转移动,最大距离值对应于360度, 或者对于线性应变移动,最大距离值对应于屏幕上的右上角点处的坐标。
如果D0大于D1,则在步骤S380控制单元170将整个移动距离设置为 D1。否则,如果D0小于D1,则在步骤S385控制单元170将整个移动距离 设置为D0。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获取移动方向和整个移动距离的机制 的示图。
图4针对的是对象的移动是旋转移动的情况。在图4中,对象的移动方 向计算是参照图3的步骤S310到S365来描述的,并且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 计算是参照步骤S370到S385来描述的。
对图4的<a>部分的示例性情况中的获取对象的移动方向的次序进行 描述。
在图4的<a>部分中,因为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不匹配,所以控制单元 170比较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大小。因为在图4的<a>部分中目标位置的 大小大于当前位置,所以控制单元170将第一临时值设置为1(正整数)。接 下来,控制单元170比较目标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与中间距离值(在旋转 移动中180度)。在图4a中,因为作为中间距离值的180度大于目标和当前 位置之间的差值,所以控制单元170将第二临时值设置为1(正整数)。控制单元170将第一和第二临时值相乘从而检查出移动方向值为1(正整数)。因 为移动方向值为1(正整数),所以控制单元170将对象的旋转方向设置为顺 时针方向。
下文中,对在图4的<a>部分的示例情况中获取对象的移动距离的次序 进行描述。
在图4的<a>部分中,控制单元170将目标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D0 与最大距离值和D0之间的差值D1相比以获取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因为 在图4的<a>部分中D1大于D0,所以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被设置为D0。
综上所述,在图4的<a>部分的示例性情况中控制单元170如此配置使 得对象在顺时针方向上移动多达D0。
下文中,对在图4的<b>部分的示例性情况中获取对象的移动方向的次 序进行描述。
在图4的<b>部分中,由于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不匹配,所以控制单元 170将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大小相互比较。由于在图4的<b>部分中目标 位置的大小大于当前位置的大小,所以控制单元将第一临时值设置为1(正 整数)。接下来,控制单元170将目标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与中间距离大 小(在旋转移动中180度)相比。由于在图4的<b>部分中180度的中间距 离值小于目标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所以控制单元将第二临时值设置为-1 (负整数)。接下来,控制单元170将第一和第二临时值相乘从而检查出移 动方向值为-1(负整数)。由于移动方向值是-1(负整数),所以控制单元170 将对象的旋转方向设置为逆时针方向。
下文中对在图4的<b>部分的示例性情况中获取对象的移动距离的次序 进行描述。
在图4的<b>部分中,控制单元170将目标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D0 与最大距离值和D0之间的差值D1相比来计算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在图4 的<b>部分中由于D0大于D1,所以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被设置为D1。
综上所述,在图4的<b>部分的示例性情况中控制单元170如此配置使 得对象在逆时针方向上移动多达D1。
下文中,对在图4的<c>部分的示例性情况中计算对象的移动方向的次 序进行描述。
在图4的<c>部分中,由于对象的当前和目标位置不匹配,所以控制单 元170将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大小相比。在图4的<c>部分中由于当前位 置的大小大于目标位置的大小,所以控制单元170将第一临时值设置为-1(负 整数)。接下来,控制单元170将目标位置与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大小与中 间距离值大小(在旋转移动中180度)相比。在图4的<c>部分中由于作为 中间距离的大小的180度小于目标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所以控制单元170将第二临时值设置为-1(负整数)。接下来,控制单元170将第一和第二 临时值相乘从而检查出移动方向值是1(正整数)。由于移动方向值是1(正 整数),所以控制单元170将对象的旋转方向设置为顺时针方向。
下文中,对在图4的<c>部分中计算对象的移动距离的次序进行描述。
在图4的<c>部分中,控制单元170将目标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D0 与最大距离值和D0之间的差值D1相比来计算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由于 在图4的<c>部分中D1大于D0,所以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被设置为D0。
综上所述,在图4的<c>部分的示例性情况中控制单元170如此配置使 得对象在顺时针方向上移动多达D0。
最后,对在图4的<d>部分中获取对象的移动方向的顺序进行描述。
在图4的<d>部分中,由于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不匹配,所以控制单元 170将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大小相比。由于在图4的<d>部分中目标位置 的大小大于当前位置的大小,所以控制单元170将第一临时值设置为1(正 整数)。接下来,控制单元将目标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与中间距离值(在 旋转移动中180度)相比。由于作为中间距离大小的180度小于目标和当前 位置之间的差值,所以控制单元170将第二临时值设置为-1(负整数)。接下来,控制单元170将第一和第二临时值相乘从而检查出移动方向值为-1(负 整数)。由于移动方向值为-1(负整数),所以控制单元170将对象的旋转方 向设置为逆时针方向。
下文中,对在图4的<d>部分中获取对象的移动距离的次序进行描述。
控制单元170将目标和当前位置之间的差值D0与最大距离值和D0之 间的差值D1相比来计算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由于在图4的<d>部分中D0 大于D1,所以控制单元170将整个移动距离设置为D1。
综上所述,控制单元170如此配置使得对象在逆时针方向上移动多达 D1。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确定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的 过程的流程图。图5展示图2的步骤S260的细节。
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确定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的原理进 行描述。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由等式(1)确定:
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移动距离(DIST)/除数(1),
其中移动距离(DIST)表示从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移动距离随时间前进而减小,且除数随时间 继续而增大。相应地,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逐渐减小。这意味着对 象在移动命令被接收到的时刻移动得快,而对象的移动速度随着对象被拉近 目标位置而逐渐减小。
下文中参照图5描述确定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的过程。
首先,在步骤S510控制单元170根据等式2设置除数。
除数=初始除数值(DIV_INIT)+增量除数值(INC_DIV)*n(INTER) (每当单位时间过去时n增加1)(2),
其中除数表示在目前的持续时间中除对象的移动距离(从当前位置到目 标位置的距离)的特定参数。
在步骤S520控制单元170确定通过使用除数来除移动距离而获得的值 是否大于预定的最小移动距离。此处,设置最小移动距离的原因是使对象精 确地到达目标位置。
如果通过使用除数来除移动距离获得的值大于最小移动距离,则控制单 元170在步骤S530中根据等式(1)将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设置为移动距 离/除数值。否则,如果通过使用除数来除移动距离获得的值小于最小移动距 离,则控制单元170在步骤S540将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设置为最小移动 距离。
尽管描述针对的是随着对象被拉近目标位置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 距离减小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实现本发明,使得随着对象被拉 近目标位置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等式(2) 中增量除数值被设置为负数值,则每当单位时间过去时除数值就减小,结果, 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增加。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的示例性 过程的示图。
在图6的(a)部分中使用第0持续时间来确定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 (DIST_0)和移动方向(DIR=1)。初始除数被设置为4,且增量除数值被设 置为1。
在图6的(b)部分中,在第0持续时间中确定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 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用delta(DELTA_0)来表示,且用在除对象的整个移 动距离中的除数值被设置为4。相应地,在图6的(b)部分中对象移动多达 DELTA_0。多达对象已移动的delta,对象的当前位置值被改变。
在图6的(c)部分中持续时间从第0持续时间(INTER=0)改变至第1 持续时间(INTER=1),并且移动距离(DIST_1)和移动方向(DIR=1)被 确定。第一持续时间内的对象的移动距离(DIST_1)小于第0持续时间内的 移动距离(DIST_0)。
如图6的(d)部分所示,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由delta(DELTA_1) 来指示,且用在除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中的除数值被设置为5。相应地,在 第一持续时间内,如图6的(d)部分中所示对象移动多达DELTA_1。那么 当前位置值改变多达对象已经移动的delta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重复图6的(c)和(d)部分的操作直到对象从当前位 置到达目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持续时间增加,移动距离(DIST)减 小且除数值增加以致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逐渐减小。
与此同时,如果目标位置在对象正在移动的状态下改变,则在图6的(a) 部分中持续时间会被初始化为INTER=0。
如上所示,应当注意当增量除数值为负时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逐渐增 加。
图7至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对象移动方法中与对象的移 动相关联的输出值的变化的曲线图。如表格1中所示参数可被预定义。在这 种情况下,水平轴指示持续时间(INTER),并且垂直轴指示对象的移动速 度。
【表1】
CUR_POS(当前位置)=10
TARGET_POS(目标位置)=8
INIT_DIV(初始除数值)=5
DIV_INC(增量除数值)=1
MIN_DELTA(最小移动距离)=0.5
MIN_DIST(最小距离值)=0
MID_DIST(中间距离值)=180
MAX_DIST(最大距离值)=360
图7是示出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的变化的曲线图。
在图7中用DELTA来指示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如表1所示 增量除数值被设置为1(正整数),除数值随着时间前进而增大。相应地,随 着时间前进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减小。
图8是示出从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距离的变化的曲线图。
用DIST指示从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距离(移动距离)。如等式(1) 中所示,移动距离与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成比例,曲线类似于图7的曲线。
图9是示出用于计算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而除移动距离的除数 的变化的曲线图。
除数值与增量除数值(INC_DIV)成比例。在表1中由于假设增量除数 值为1(正值),所以在曲线图中除数值形成斜率为1的直线。
图10是示出在单位时间的单位内对象当前位置的变化的曲线图。
对象的当前位置的变化与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成反比例关系。 参照图10的曲线图,展示的是随着对象被拉近目标位置移动速度减小。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对象的移动速度的变化的曲线 图。
图11的(a)到(d)部分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随着对象从 当前位置被拉近目标位置的对象的移动速度的变化。
图11的(a)部分展示随着对象被拉近目标位置移动速度逐渐减小的示 例性情况,而图11的(b)部分展示随着对象被拉近目标位置移动速度逐渐 增大的示例性情况。
图11的(c)部分展示随着对象被拉近目标位置移动速度逐渐增大然后 逐渐减小的示例性情况,而图11的(d)部分展示随着对象被拉近目标位置 移动速度逐渐减小然后逐渐增大的示例性情况。
以上关于对象的移动速度变化的各种情况的描述仅为本发明的示例但 不限于此。
图12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确定对象的当前 位置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2展示图2中步骤S270的细节。
在步骤S1205控制单元170使用等式(3)设置对象的临时位置。
临时位置(TMP)=当前位置(CUR_POS)+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 (DELTA)*移动方向值(DIR)(3)
在步骤S1210控制单元170确定临时位置是否大于最大距离值。如果临 时位置大于最大距离值,则这意味着显示对象的位置在移动终端的显示面板 的显示区域之外或对象旋转的角度等于或大于360度。在这种情况下,控制 单元170使用通过从旧的临时位置中减去最大距离值而获得的值将旧的临时 位置更新为新的临时位置。
否则如果临时位置不大于最大距离值,则在步骤S1220控制单元170确 定临时位置是否小于最小距离值。如果临时位置小于最小距离值,则这意味 着显示对象的位置在移动终端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之外或对象在反方向 上旋转。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170使用通过将最大距离值添加到旧的临 时位置获得的值将旧的临时位置更新为新的临时位置。
在步骤S1230控制单元确定对象的移动方向值是否为1(增量方向)且 目标位置是否大于当前位置。如果对象的移动方向值是1且如果目标位置大 于当前位置,则在步骤S1235控制单元170将最终临时位置设置为临时位置 和目标位置中的最小值。
否则,如果步骤S1230的条件不被满足,则在步骤S1240控制单元170 确定对象的移动方向值是否为-1(减量方向)且当前位置是否大于目标位置。 如果对象的移动方向值被设置为-1且如果当前位置大于目标位置,则控制单 元170将最终临时位置设置为临时位置和目标位置中的最大值。
否则,如果步骤S1240的条件不被满足或者在步骤S1235或步骤S1245 之后,在步骤S1250控制单元将当前位置确定到(在先前步骤所确定的)临 时位置。
图13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与移动终端的旋 转一起旋转显示面板上的图像的过程的示图。
图13展示移动终端位于水平方向同时根据水平方向显示图像(对象)。 如果移动终端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90度,则移动终端的传感单元160利用 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移动终端的旋转角度。然后移动终端计算当前位置和目 标位置并将图像从当前位置旋转多达90度到目标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可以如图13中所示设置图像的每单位时间的 旋转速度可变。注意到在图13中只描绘了显示在移动终端的显示面板上的 图像1310,并假设图像的每单位时间的旋转速度逐渐减小。如果终端从初始 位置在顺时针方向旋转多达90度,则显示在显示面板上的图像在顺时针方 向上旋转多达90度。
图1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响应于目标为图 标的移动命令而移动在移动终端的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图标的过程的示图。
移动终端可以接收用于将图标从当前位置1410移动到目标位置1420的 图标移动命令。然后移动终端可以如图14中所示设置图标的每单位时间的 移动距离可变。图14针对的是图标的移动速度逐渐减小的情况。
图15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移动方法中响应于翻页输入 而从当前显示的图像切换至下一个图像的过程的示图。
图15展示根据移动终端的方位显示图像(对象)的状态。如果接收到 用于导航至下一图像的翻页命令,则控制单元170滑动屏幕来显示翻页手势 的方向上的下一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可以会设置每单位时间的图 像切换速度可变。图15针对的是每单位时间的图像切换速度逐渐减小的情 况。
尽管图13至15针对的是对象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或旋转速度减小的情 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实现本发明使得对象的每 单位时间的移动速度或旋转速度增大、或增大然后减小或者反之亦然,如图 11中所示。
根据本发明,如果接收到对象移动命令,则移动终端将每单位时间的移 动距离设置为随着时间前进可变的值,以便对象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 然后显示在目标位置。有此操作,用户能体验对象的平滑移动。由于在每个 拉动定时处计算每个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所以如果目标位置在对象正在移 动的状态下改变,则响应于重复的用户输入实时地被重新计算移动距离。
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说明书和附图应当被看作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 的意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更广泛的精神和范 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8)

1.一种终端移动显示在终端上的对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终端的显示屏中显示对象;
接收用于选择显示在显示屏中的位于对象的当前位置处的对象的输入命令;
接收用于将所选择的对象移动到对象的目标位置的移动命令;以及
以根据到目标位置的距离而变化的速度将所选择的对象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
其中移动所选择的对象的步骤包括:
基于与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大小相关联的值来确定第一临时值;
基于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和中间距离值来确定第二临时值;以及
基于第一临时值和第二临时值的乘法结果来确定对象的移动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移动所选择的对象的步骤包括:
基于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设置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
设置整个移动距离上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
确定与对象在终端的显示屏上的移动位置;以及
将对象移动至移动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移动对象之后确定目标位置是否被改变;
初始化确定移动位置所必需的参数;
基于初始化的参数确定对象的移动位置;以及
将对象移动至移动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在移动对象之后目标位置没有被改变,则确定对象在下一个持续时间在显示屏上的新移动位置;以及
在新移动位置处显示对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移动方向的步骤包括基于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D0)及通过从最大距离值中减去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最大距离值-D0)获得的值的大小来确定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设置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的步骤包括将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设置为通过从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距离除以除数值获得的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除数值是初始除数值和增量除数值的和,且增量除数值每当单位时间过去时增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象包括图像、运动图片、静止图片和图标中的至少一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移动包括旋转、位置改变和切换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终端,包括:
在终端的显示屏中显示对象的显示单元;
输入单元,其接收用于选择显示在显示屏中的位于对象的当前位置处的对象的输入命令,并且接收用于移动所选择的对象到对象的目标位置的移动命令;以及
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移动命令时控制以根据到目标位置的距离而变化的速度将所选择的对象从当前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
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
基于与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大小相关联的值来确定第一临时值;
基于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和中间距离值来确定第二临时值;以及
基于第一临时值和第二临时值的乘法结果来确定对象的移动方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
基于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设置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
设置在整个移动距离上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
确定与对象在显示屏上的位置对应的移动位置,并且
将对象移动至移动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
在移动对象之后,确定目标位置是否被改变,
初始化确定移动位置所必需的参数,
基于初始化的参数确定对象的移动位置,并且
将对象移动至移动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如果移动对象之后目标位置没有被改变,则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确定对象在下一个持续时间在显示屏上的新移动位置,并在新移动位置处显示对象。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及通过从最大距离值中减去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的差值获得的值的大小来确定对象的整个移动距离。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将每个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设置为通过从对象的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距离除以除数值获得的值。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中除数值是初始除数值和增量除数值的和,且增量除数值每当单位时间过去时增大。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中对象包括图像、运动图片、静止图片和图标中的至少一个。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中移动包括旋转、位置改变和切换中的至少一个。
CN201380048003.6A 2012-07-16 2013-07-15 移动终端中用于移动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413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77265A KR20140010685A (ko) 2012-07-16 2012-07-16 휴대 단말기에서 객체 이동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2-0077265 2012-07-16
PCT/KR2013/006299 WO2014014242A1 (en) 2012-07-16 2013-07-1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ving object in mobile termina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1336A CN104641336A (zh) 2015-05-20
CN104641336B true CN104641336B (zh) 2019-04-23

Family

ID=49949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800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41336B (zh) 2012-07-16 2013-07-15 移动终端中用于移动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27292A1 (zh)
EP (1) EP2872978A4 (zh)
KR (1) KR20140010685A (zh)
CN (1) CN104641336B (zh)
WO (1) WO20140142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1576B2 (ja) * 2013-04-26 2015-02-18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コンピュータの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そのパラメータ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3901901B (zh) * 2014-03-21 2018-02-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视频终端的屏幕旋转方法及装置
CN106462327B (zh) * 2014-06-24 2020-06-05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产生用户界面元素行进的弧形路径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05094440B (zh) * 2015-08-18 2018-10-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防抖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5677104B (zh) * 2016-01-07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511763A (zh) * 2016-02-02 2016-04-20 上海逗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控操作移动目标对象的方法与设备
CN107765974B (zh) * 2016-08-17 2021-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控件的移动方法和装置
TWI641808B (zh) * 2016-11-28 2018-11-2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行動裝置、操作方法及非揮發性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CN109189299B (zh) * 2018-08-02 2020-11-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展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3841B (zh) * 2020-03-26 2021-12-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移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624636B (zh) * 2020-05-25 2023-06-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605A (zh) * 2009-01-13 2009-07-08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显示立体菜单的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WO2012093446A1 (en) * 2011-01-05 2012-07-12 Sony Corporatio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5566A (en) * 1994-11-22 1996-02-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crolling contents of a window
US6590568B1 (en) * 2000-11-20 2003-07-08 Nokia Corporation Touch screen drag and drop input technique
US7428718B1 (en) * 2006-02-24 2008-09-23 Xilinx, Inc. Enhanced incremental placement during physical synthesis
JP4384697B2 (ja) * 2008-03-26 2009-12-16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ゲーム装置、ゲーム処理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1474452B1 (ko) * 2008-08-04 2014-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의 터치입력 제어방법
WO2010055895A1 (ja) * 2008-11-11 2010-05-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の頁送り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85240B2 (ja) * 2009-11-26 2013-04-17 楽天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ユーザ関心度算出方法、ユーザ関心度算出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US9417787B2 (en) * 2010-02-12 2016-08-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tortion effects to indicate location in a movable data collection
JP5503419B2 (ja) * 2010-06-03 2014-05-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人搬送車および走行制御方法
KR20120023867A (ko) * 2010-09-02 2012-03-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휴대 단말기에서 컨텐츠 표시 방법
US9448633B2 (en) * 2011-10-01 2016-09-2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oving a display object within a display frame using a discrete gesture
WO2013085085A1 (en) * 2011-12-08 2013-06-13 Lg Electronics Inc. Automatic moving apparatus and manual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605A (zh) * 2009-01-13 2009-07-08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显示立体菜单的方法、系统及移动通信终端
WO2012093446A1 (en) * 2011-01-05 2012-07-12 Sony Corporatio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gorithm or formula for the shortest direction of travel between two degrees on a circle?;Stackoverflow;《Stackoverflow URL: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7428718/algorithm-or-formula-for-the-shortest-direction-of-travel-between-two-degrees-on》;20110915;第1-2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14242A1 (en) 2014-01-23
EP2872978A4 (en) 2016-02-24
US20150227292A1 (en) 2015-08-13
CN104641336A (zh) 2015-05-20
EP2872978A1 (en) 2015-05-20
KR20140010685A (ko) 2014-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1336B (zh) 移动终端中用于移动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EP2708983B9 (en) Method for auto-switching user interface of handheld terminal device and handheld terminal device thereof
EP274118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zooming of display object
KR101534282B1 (ko) 포터블 디바이스의 사용자 입력 방법 및 상기 사용자 입력 방법이 수행되는 포터블 디바이스
EP2778853B1 (en) Object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ser device
EP3039563B1 (en) Multi display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3958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lock or unlock in portable terminal
US8064704B2 (en) Hand gesture recognition inpu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phone
AU2010304098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interfa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JP5777731B2 (ja) ジェスチャー認識のための環境依存型ダイナミックレンジ制御
US1007349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isplay panel
EP2482179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creen display in touch screen terminal
WO2009118446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an input gesture indicator
CN107408011B (zh) 将多个屏幕动态地合并到一个视口
KR20150065543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CN103576902A (zh) 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US20130141326A1 (en) Gesture detecting method, gesture detecting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15023419A1 (en) Context sensitive actions in response to touch input
CN107318091B (zh) 一种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EP2965299A1 (en) Modifying functionality based on distances between devices
CN105487689A (zh) 一种指环鼠标及利用指环鼠标操控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5824531A (zh) 数值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218125A (zh) 一种菜单滑动的操作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984096A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845756B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