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34964A -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4964A
CN104634964A CN201510016274.4A CN201510016274A CN104634964A CN 104634964 A CN104634964 A CN 104634964A CN 201510016274 A CN201510016274 A CN 201510016274A CN 104634964 A CN104634964 A CN 104634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latoxin
detection
microballoon
concentration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62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34964B (zh
Inventor
金涌
邢仕歌
张峰
雍炜
凌云
张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CAIQ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CAIQ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CAIQ filed Critical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CAIQ
Priority to CN2015100162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4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34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4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34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49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1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the carri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particulate for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其包括:受体微球、供体微球、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其中,所述受体微球包被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所述供体微球包被有链霉亲和素。还公开了黄曲霉毒素B1的均相免疫检测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检测试剂盒中的检测试剂稳定,灵敏、准确,具备适用面广、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通量大、线性范围较宽等优点。提供的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一方面,有效降低了非特异性反应的可能性以及背景噪音的影响,显著提高了分析效率和检测灵敏度;另一方面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并可在现场快速检测粮食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残留,检测全过程控制在20分钟之内,检测限符合中国及欧盟的限量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霉菌毒素残留的免疫化学快速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菌属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污染玉米、花生、坚果等。天然污染的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为主,黄曲霉毒素B1是最强的产生于自然界的致癌物质之一,主要是引起肝脏、肺和胸部的病变。鉴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欧盟规定用于动物饲料或人类直接食用产品的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残留限量为2ppb;我国规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残留限量为5ppb。
现有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主要有理化方法、ELISA方法、胶体金层析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无法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理化方法前处理过程复杂、仪器化程度高、操作繁琐、效率低。ELISA方法经过多次洗脱过程,标记物酶易失活,底物见光易分解,环境干扰因素复杂等缺点,且已不能满足越来越低的限量标准。胶体金层析法可以满足现场快速的要求,但是其检测灵敏度低1,且只能定性检测无法得到定量结果。
现有一些黄曲霉毒素B1定量检测试剂盒,如已公开专利CN103134924A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试剂盒、CN 103018458A超灵敏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CN1673747A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公开的试剂盒均采用是酶联免疫或荧光标记免疫分析方法。酶联免疫或荧光标记免疫分析方法是采用固相吸附分离的方法,需要固相材料吸附捕获抗体-待检抗原-标记抗体,由于标记抗体为过量,所以检测前均需要洗涤去除未参加反应的标记抗体。此时,通过检测与待测抗原结合的标记抗体,才能与待测抗原呈正比例关系。
固相吸附分离方法有两个重要环节:包被和洗涤。固相吸附分离方法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故应用非常广泛。但是,此种非均相反应模式因包被和洗涤环节的存在,给标记免疫分析造成很大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包被过程,无论物理吸附还是化学连接,包被于固相材料表面的抗体分子其构象不同于处于液相中的抗体分子,与抗原分子结合能力因空间位阻效应将受到一定限制;无论采用微球还是微孔板作为固相材料,由于包被面积有限,捕获抗体分子不能最大限度满足大量待测抗原的需要,由此将影响检测范围。
2.“洗板”或“洗球”是非均相免疫分析中的重要环节且多次出现。洗涤过程增加检测程序的复杂性,增加检测时间并给实现自动化带来障碍。此外,由于洗涤过程特别是酶免疫分析,难于实现标准化,每个测试孔之间洗涤效果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的精密度,出现批间、批内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检测盒中试剂种类多,其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检测灵敏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其包括如下试剂:受体微球、供体微球、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
其中,所述受体微球包被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所述供体微球包被有链霉亲和素。
如上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优选地,还包括70%甲醇溶液和NaCl。
如上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优选地,所述受体微球的浓度为10μg/mL~50μg/mL,所述供体微球的浓度为10μg/mL~50μg/mL,所述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浓度为1μg/mL~10μg/mL。
如上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优选地,所述受体微球的缓冲溶液为含有0.2%BSA,0.02%Proclin-300的PBS溶液,所述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的缓冲液为含0.05%Proclin-300的PBS溶液,所述供体微球的缓冲溶液为终浓度为25mM 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100mM NaCl和0.05%Proclin-300,pH7.4的溶液。
利用如上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配置成具有浓度梯度的标准品;
2)反应板每孔加入所述受体微球,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抗原;之后,分别在各孔加入待测样品、步骤1)制备的标准品;
3)振荡,室温或37℃避光孵育5min~10min;
4)每孔加入所述供体微球,振荡条件下,室温或37℃避光孵育5min~10min;
5)结果读取:将反应板置于均相免疫检测仪上读数;
6)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标准品检测的结果绘制标准曲线,将样品的检测结果对应标准曲线,即可获得检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如果待检样品为固体时,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提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如上所述的检测方法,优选地,采用80μL反应体系,所述受体微球的加入量为25μL,所述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的加入量为10μL,所述样品或标准品的加入量为35μL,所述供体微球的加入量为10μL。
如上所述的检测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37℃避光孵育的时间为10min,所述步骤(4)中37℃避光孵育的时间为10min。
如上所述的检测方法,优选地,所述步骤(6)检测结果分析包括:
a.用所获得的每个浓度的标准品溶液的荧光计数值除以黄曲霉毒素B1浓度为0的荧光计数值再乘以100%,得到百分荧光计数值;以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浓度的半对数值为X轴,百分荧光计数值为Y轴,绘制标准曲线图;
b.按步骤a所述的百分荧光计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所述待测样品的百分荧光计数值,相对应该待测样品的百分荧光计数值,则可从标准曲线上读出所述待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具有浓度梯度的黄曲霉毒素B1作为标准品;
2)反应板每孔加入包被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的受体微球,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抗原;之后,分别在各孔加入待测样品、标准品;
3)振荡,室温或37℃避光孵育;
4)每孔加入包被链霉亲和素的供体微球,振荡条件下室温或37℃避光孵育;
5)结果读取:将反应板置于均相免疫检测仪上读数;
6)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标准品检测的结果绘制标准曲线,将样品的检测结果对应标准曲线,即可获得检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本发明提供的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通过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将纳米微珠对极大的拉近,级联化学发光反应将信号放大,有效的提高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精度。该检测试剂盒中的检测试剂稳定,灵敏、准确,具备适用面广、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通量大、线性范围较宽等优点。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进行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时,操作简单、混合后即可测定,避免了传统免疫分析中洗脱、分离等繁琐过程,一方面,有效降低了非特异性反应的可能性以及背景噪音的影响,显著提高了分析效率和检测灵敏度;另一方面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并可在现场快速检测粮食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残留,检测全过程控制在20min之内,检测限符合中国及欧盟的限量标准。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进行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检测灵敏度为0.005μg/L,高出现有技术ELISA的检测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原理,采用抑制法均相免疫检测待测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当样品中没有黄曲霉毒素B1时,反应液中的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抗原,与偶联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的受体微球结合,再加入偶联有链霉亲和素的供体微球,由于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结合,就会形成受体微球-黄曲霉毒素B1抗体-黄曲霉毒素B1-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供体微球的聚合物。在激光(波长680nm)的照射下,供体微球上的光敏剂将周围环境中的氧气转化为更为活跃的单体氧。单体氧扩散至受体微球,与其上的化学发光剂反应,进一步激活了同样在受体微球上的荧光基因,使之发出荧光,波长为520~620nm,此时荧光值最高。单体氧的半衰期为4微秒,在溶液中的扩散距离为200nm左右,如果生物分子不存在特异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未形成受体微球-黄曲霉毒素B1抗体-黄曲霉毒素B1-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供体微球的聚合物,单体氧将无法扩散至距离较远的受体微球,则不会有荧光信号产生。
如样品中有黄曲霉毒素B1,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将与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竞争偶联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的受体微球,如果样品中存在黄曲霉毒素B1,该黄曲霉毒素B1将和偶联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的受体微球偶联,减少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抗原与偶联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的受体微球的结合数量,进而结合供体微球的数量减少,亮度降低,仪器所读取的荧光值减小。
本发明建立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所用试剂少,操作简单,采用了抑制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级联放大体系,并且其反应环境是一个液相环境,抗原抗体的结合可在液相环境中自由结合,提高了结合的几率,且不会受空间位阻效应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反应过程不需要洗涤,每个孔中加入的试剂除待检样本不同外,其余都相同,标准化程度高,批间、批内差异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以下实施例并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若如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的试剂均为常规试剂。
实施例1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的制备
本发明的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包括:包被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的受体微球、生物素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偶联有链霉亲和素的供体微球。
其中,受体微球包被黄曲霉毒素B1抗体,生物素标记黄曲霉毒素B1具体步骤如下:
1.受体微球包被黄曲霉毒素B1抗体
(1)抗体的预处理
将一定量黄曲霉毒素B1抗体加入美国Millipore公司的带有滤膜的离心管中,9000rpm离心8min。将浓缩后的抗体加入0.2mL缓冲液(1),9000rpm离心8min后弃掉滤液,此步骤重复5-6次。将几次离心后的离心管取出,弃掉滤液,把离心管的滤膜反转,8000rpm离心6min,收集所得滤液,即所需要的抗体。完成后再次将滤膜反转,加入50μL缓冲液(1),静置片刻,使滤膜将待连接抗体的缓冲液(1)吸收,留在滤膜上的残余抗体溶解下来,将滤膜重新反转过来,8000rpm离心6min,收集滤膜上的液体,以上步骤重复1-3次,以使滤膜上的抗体尽可能多的被回收。
(2)抗体浓度的测定
采用BCA蛋白定量分析试剂确定步骤(1)中抗体的浓度,按照BCA蛋白定量分析试剂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1)配置标准品系列浓度:用去离子水将BCA标准品稀释成以下系列浓度:2mg/mL、1.5mg/mL、1mg/mL、0.75mg/mL、0.5mg/mL、0.25mg/mL、0.125mg/mL、0.025mg/mL、0mg/mL;
2)配置BCA工作液:根据标准品和样品数量配置BCA工作液,将A液、B液按体积比为50:1的比例进行配置,充分混匀;
3)待检测样品用去离子水作适当稀释,将25μL上述标准品及样品分别加入到96孔透明板的样品孔中;各孔加入200μLBCA工作液,37℃孵育30min。
4)将板条放置室温数分钟,将其冷却至室温,用酶标仪570nm波长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抗体浓度,并将抗体浓度调整成2mg/mL。
(3)抗体和微球的偶联
将黄曲霉毒素B1抗体和偶联有二抗的受体微球按照1:10的浓度比进行混匀,用缓冲液(1)将体积补充到200μL,室温下振荡1小时。
(4)纯化
16000rpm离心15min后去上清,再加入一定量的保存缓冲液将受体微球重悬,再次16000rpm离心15min后去上清,重复此步骤二次,最后用保存缓冲液将其沉淀超声重悬,得到已连接抗体的受体微球,调整受体微球浓度为10μg/mL~50μg/mL待用。
(5)保存
分装为50μL的小管,4℃保存。
如上所用缓冲液的配置方法如下:
缓冲液(1):用PBS(0.13mol/L,pH 8.0)配制25mg/mL NaBH3CN(氰基硼氧化钠),现配现用。保存缓冲液:为含有质量百分比为0.2%BSA,体积百分比为0.02%Proclin-300的PBS溶液,具体配置如下:
1L的双蒸水加入KCl 0.2g,KH2PO40.2g,NaCl 8g,Na2HPO4·12H2O 3.4g,2gBSA,0.2mL Proclin-300,混匀,室温保存。
其中,步骤(3)中抗体和微球的偶联也可采用水溶性碳二亚胺(EDC)法,将表面修饰有活性羧基的受体微球与黄曲霉毒素B1抗体共价偶联。并经过检测验证,上述两种方式偶联的抗体与微球,其检测效果并无差别。
2.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
(1)黄曲霉毒素B1-牛血清白蛋白(黄曲霉毒素B1-BSA)偶联物的制备:取10mg黄曲霉毒素B1溶于6ml(甲醇:水:吡啶=4:1:1)混合液中,,加入20mg羧甲基羟胺半盐酸盐,85℃回流3h,室温放置过夜,蒸除溶剂。取AFB1活化物5mg溶于5mL无水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加入25mg碳二亚胺盐酸盐(EDC),4℃搅拌,避光反应1h。在反应液中加入44mg牛血清白蛋白,继续搅拌反应1h后,4℃下反应16h。反应液用0.01mol/L PBS透析72小时,每8小时更换1次透析液,即得到黄曲霉毒素B1-BSA偶联物。
(2)将NHS-生物素和黄曲霉毒素B1-BSA偶联抗原按照1:5的摩尔比进行混匀,室温下振荡4小时,4℃保存透析2天,每12小时换一次透析缓冲液,分装使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浓度为1μg/mL~10μg/mL待用。
为了延长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的使用有效期,可在缓冲溶液中加入Proclin-300,其浓度优选为0.05%。
其中,透析缓冲液采用PBS溶液,配置方法为:1L的双蒸水加入KCl0.2g,KH2PO40.2g,NaCl 8g,Na2HPO4·12H2O 3.4g,混匀,室温保存。
3.供体微球
供体微球包被有链霉亲和素,其缓冲液为含25mM HEPES,100mM NaCl和0.05%Proclin-300,pH7.4的溶液,其中,供体微球的浓度优选为10μg/mL~50μg/mL。
黄曲霉毒素B1抗体可采用羊抗、兔抗、鼠抗;偶联有二抗的受体微球中的二抗可采用与黄曲霉毒素B1抗体相应对应的兔抗羊IgG、鼠抗羊IgG;羊抗兔IgG、鼠抗兔IgG;兔抗鼠IgG、羊抗鼠IgG。
黄曲霉毒素B1抗体、偶联有二抗的受体微球、供体微球可采用商品化试剂,可市售得到。举例如,偶联有二抗的受体微球购自PE公司(货号AL105C),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供体微球及其缓冲溶液购自PE公司(货号6760002)。
实施例2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
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均相免疫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黄曲霉毒素B1作为标准品;
2)反应板每孔加入包被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的受体微球,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抗原;之后,分别在各孔加入待测样品、标准品;
3)振荡,室温或37℃避光孵育;
4)每孔加入包被链霉亲和素的供体微球,振荡条件下,室温或37℃避光孵育;
5)结果读取:将反应板置于均相免疫检测仪上读数;
6)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标准品检测的结果绘制标准曲线,将样品的检测结果对应标准曲线,即可获得检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具体地,利用如实施例1制备的试剂盒,进行黄曲霉毒素B1的均相免疫检测,检测方法具体如下:
1)配置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采用5个浓度,使黄曲霉毒素B1终浓度分别为0μg/L、0.1μg/L、1μg/L、10μg/L、100μg/L;
2)取96孔板,优选地,反应板每孔加入25μL受体微球,受体微球的浓度为20μg/mL,10μL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抗原,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抗原浓度优选为5μg/mL;
3)在标记为待检样品的孔中加入35μL待测样品;标记为标准曲线的孔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品;4)振荡条件为振荡速度为40-100转/分,37℃避光孵育10分钟;
5)每孔加入供体微球10μL,供体微球的浓度可优选20μg/mL,振荡条件为振荡速度为40-100转/分,37℃避光孵育10分钟;
6)结果读取:将反应板置于均相免疫检测仪上读数;
7)检测结果分析
用所获得的每个浓度的标准品溶液的荧光计数值(B)除以第一个标准品溶液(0标准)的荧光计数值(B0)再乘以100%,得到百分荧光计数值。计算公式为:百分荧光计数值(%)=(B/B0)×100%。
公式中B为标准品溶液的荧光计数值,B0为0μg/L标准溶液的荧光计数值。以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浓度的半对数值为X轴,百分荧光计数值为Y轴,绘制标准曲线图(见图1)。用同样的办法计算样品溶液的百分荧光计数值,相对应该样品的百分荧光计数值,则可从标准曲线上读出该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为了获得比较准确的检测结果,各浓度梯度的标准品或样品,可多做几个平行样,计算时,采用平行样的平均值绘制标准曲线或测得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具体到检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残留,要先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如对玉米或小麦等谷物样品的检测时,前处理可采用:称取玉米、小麦等谷物的样品2g于50ml聚苯乙烯离心管中,加入0.5g NaCl,再加入10ml 70%甲醇溶液,强烈振荡5min,5000rpm离心5min,取500μL上清液至500μL去离子水中振荡混匀,取35μL用于分析。
采用NaCl和70%甲醇溶液,能有效溶解黄曲霉毒素B1,并且对检测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标准品为10倍比梯度稀释的标准品,也可采用二倍比、三倍比、四倍比等梯度稀释的标准品,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施例3本发明试剂盒IC50测定
采用实施例2中的检测方法仅对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即黄曲霉毒素B1溶液浓度范围为0μg/L、0.1μg/L、1μg/L、10μg/L、100μg/L,利用实施1制备的试剂盒对标准曲线进行检测,每个标准样品做平行孔5个。IC50测定结果如表1。
表1IC50的测定结果
实施例4本发明检测试剂盒特异性检测
同实施例3的操作,分别配制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标准品,按照实施例2的检测步骤进行。按照公式计算:交叉反应率(CR)=50%抑制率时黄曲霉毒素B1浓度/50%抑制率时类似物浓度×100%。
表2试剂盒特异性(交叉反应率)
竞争物 CR(%)
黄曲霉毒素B1 100
呕吐毒素 <0.1
赭曲霉毒素 <0.1
玉米赤霉烯酮 <0.1
由表2的结果说明,本发明制备的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特异性较高。
实施例5本发明试剂盒灵敏度的测定
采用实施例2中具体的检测方法,通过对20组呕吐毒素为零浓度的平行样进行检测,经测定,获得20份标准曲线零浓度点计数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SD),以X的计数减2倍SD所得的计数从标准曲线中找到对应浓度,该浓度即为灵敏度。经测定,计算获得黄曲霉毒素B1的灵敏度为0.005μg/L,检测范围为0.005-100μg/L。
实施例6本发明试剂盒的保存期试验
实施例1制备的试剂盒,在保存条件为2-8℃,经过6个月的存放后,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试剂盒的最大荧光计数值(零标准)、50%抑制浓度、黄曲霉毒素B1添加实际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考虑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会有非正常保存条件出现,将试剂盒在37℃保存的条件下,放置4天,进行加速老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要求。从以上结果可得出试剂盒可以在2-8℃至少可以保存6个月以上。

Claims (10)

1.一种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受体微球、供体微球、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
其中,所述受体微球包被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所述供体微球包被有链霉亲和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70%甲醇溶液和NaC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微球的浓度为10μg/mL~50μg/mL,所述供体微球的浓度为10μg/mL~50μg/mL,所述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浓度为1μg/mL~10μg/m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微球的浓度为20μg/mL,所述供体微球的浓度为20μg/mL,所述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浓度为5μg/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微球的缓冲溶液为含有0.2%BSA,0.02%Proclin-300的PBS溶液,所述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的缓冲液为含0.05%Proclin-300的PBS溶液,所述供体微球的缓冲溶液为终浓度为25mM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100mMNaCl和0.05%Proclin-300,pH7.4的溶液。
6.利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配置成具有浓度梯度的标准品;
2)反应板每孔加入所述受体微球,所述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抗原;之后,分别在各孔加入待测样品、步骤1)制备的标准品;
3)振荡,室温或37℃避光孵育5min~10min;
4)每孔加入所述供体微球,振荡条件下,室温或37℃避光孵育5min~10min;
5)结果读取:将反应板置于均相免疫检测仪上读数;
6)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标准品检测的结果绘制标准曲线,将样品的检测结果对应标准曲线,即可获得检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微球的加入量为25μL,所述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的加入量为10μL,所述样品或标准品的加入量为35μL,所述供体微球的加入量为10μL。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37℃避光孵育的时间为10min,所述步骤(4)中37℃避光孵育的时间为10min。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检测结果分析包括:
a.用所获得的每个浓度的标准品溶液的荧光计数值除以黄曲霉毒素B1浓度为0的荧光计数值再乘以100%,得到百分荧光计数值;以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浓度的半对数值为X轴,百分荧光计数值为Y轴,绘制标准曲线图;
b.按步骤a所述的百分荧光计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样品溶液的百分荧光计数值,相对应该待测样品的百分荧光计数值则可从标准曲线上读出所述待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10.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具有浓度梯度的黄曲霉毒素B1作为标准品;
2)反应板每孔加入包被有黄曲霉毒素B1抗体的受体微球,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抗原;之后,分别在各孔加入待测样品、标准品;
3)振荡,室温或37℃避光孵育;
4)每孔加入包被链霉亲和素的供体微球,振荡条件下室温或37℃避光孵育;
5)结果读取:将反应板置于均相免疫检测仪上读数;
6)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标准品检测的结果绘制标准曲线,将样品的检测结果对应标准曲线,即可获得检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CN201510016274.4A 2015-01-07 2015-01-13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34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6274.4A CN104634964B (zh) 2015-01-07 2015-01-13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74372 2015-01-07
CN201510007437 2015-01-07
CN201510016274.4A CN104634964B (zh) 2015-01-07 2015-01-13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4964A true CN104634964A (zh) 2015-05-20
CN104634964B CN104634964B (zh) 2017-08-08

Family

ID=5321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627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34964B (zh) 2015-01-07 2015-01-13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496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1254A (zh) * 2015-12-22 2016-02-03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玉米赤霉烯酮富集净化的免疫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30360A (zh) * 2020-12-21 2021-04-30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上转换和黑磷纳米片的适配体传感器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
CN112946286A (zh) * 2021-03-08 2021-06-1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双检测线免疫层析试纸条半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制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208A (zh) * 2008-10-07 2009-03-25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3018458A (zh) * 2012-12-06 2013-04-03 北京普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超灵敏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CN103130892A (zh) * 2013-01-25 2013-06-05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黄曲霉毒素重组单链抗体2g7、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US8592171B1 (en) * 2003-12-08 2013-11-26 Charm Sciences, Inc. Method and assay for detection of residues
CN103837675A (zh) * 2014-03-07 2014-06-04 常艳敏 多组分同时定量分析的均相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试剂盒
CN104007255A (zh) * 2014-05-16 2014-08-2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黄曲霉素b1快速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92171B1 (en) * 2003-12-08 2013-11-26 Charm Sciences, Inc. Method and assay for detection of residues
CN101393208A (zh) * 2008-10-07 2009-03-25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3018458A (zh) * 2012-12-06 2013-04-03 北京普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超灵敏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CN103130892A (zh) * 2013-01-25 2013-06-05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黄曲霉毒素重组单链抗体2g7、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CN103837675A (zh) * 2014-03-07 2014-06-04 常艳敏 多组分同时定量分析的均相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试剂盒
CN104007255A (zh) * 2014-05-16 2014-08-2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黄曲霉素b1快速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凯等: "促红细胞生成素光激化学发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现代免疫学》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1254A (zh) * 2015-12-22 2016-02-03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玉米赤霉烯酮富集净化的免疫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30360A (zh) * 2020-12-21 2021-04-30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上转换和黑磷纳米片的适配体传感器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
CN112946286A (zh) * 2021-03-08 2021-06-1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双检测线免疫层析试纸条半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制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4964B (zh)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1203B (zh) 一种降钙素原的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2998467B (zh)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81680B (zh) 一种三聚氰胺的磁珠分离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
Li et al. Comparison of monomeric and polymeric horseradish peroxidase as labels in competitive ELISA for small molecule detection
CN104090248A (zh) 铕螯合物乳胶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食品中β-受体激动剂试剂
CN103592445A (zh) 检测降钙素原的试剂盒
CN107976541A (zh) 同步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的试纸卡、制备及检测方法
CN103063851B (zh) 一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5203748A (zh) 一种全量程c反应蛋白的定量检测试剂盒
CN101639481A (zh) 游离甲状腺素的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
CN105842458A (zh) 一种降钙素原测定试剂盒及其降钙素原的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3837674A (zh) 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所使用的试剂盒以及该试剂盒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4749356B (zh) 呕吐毒素的均相免疫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3063845A (zh) 一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的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3575886A (zh) 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05277717A (zh) 一种甲状腺球蛋白的磁微粒分离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
CN102998466A (zh) 生长激素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hang et al. A quadruple-label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for simultaneous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hree mycotoxins in grains
CN104634964A (zh) 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7831314A (zh) 一种n‑中端骨钙素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Meneely et al. Simultaneous screening for T-2/HT-2 and deoxynivalenol in cereals using a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munoassay
CN101561433B (zh) 一种原料乳和乳制品中总蛋白含量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CN102998465A (zh) 血管紧张素ⅰ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2958A (zh) 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03091494A (zh) 黄曲霉毒素m1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