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6336A -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6336A
CN104606336A CN201510058024.7A CN201510058024A CN104606336A CN 104606336 A CN104606336 A CN 104606336A CN 201510058024 A CN201510058024 A CN 201510058024A CN 104606336 A CN104606336 A CN 104606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erba
minutes
chinese medicinal
medicinal oin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80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华忠
董林波
李永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0580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6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6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6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炉甘石3-9份,白鲜皮15-30份,没药10-30份,五倍子3-9份,牛黄3-10份,龙骨5-15份,青黛8-12份,连翘10-20份,积雪草10-20份,两面针5-9份,冰片3-6份,穿心莲3-15份,八仙草15-40份,胜红蓟10-30份,黄芪3-9份,大蓟10-20份,马齿笕6-18份。该中药膏剂对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效果显著,对由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引起的发炎、红肿、瘙痒、出脓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Description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中药膏剂,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是指进行外科操作时所暴露的组织、器官或体腔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可分为切口感染和器官/体腔感染,前者又可分为浅部(局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和深部切口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主要跟三个因素相关(1)术中伤口部位病原体的浓度;(2)手术持续时间的长短;(3)患者身体的因素,包括高龄,免疫抑制,肥胖,糖尿病,慢性炎症,营养不良,周围血管疾病,贫血,接触辐射史,慢性皮肤病,携带细菌状态(如葡萄球菌),近期手术史等。如果外科手术的切口出现了脓液,则肯定发生了感染,这时外科医师根据判断往往会将切口敞开。
中药在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制备方法复杂,大多数都是汤剂,不方便携带。
发明内容
随着中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与控制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上,人们渐渐意识到了中药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症治疗过程无副作用,患者承受痛苦小,造价相对节省的优势,针对现有西医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具有易操作、疗效显著的特点,并且它采用地方上较为常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炉甘石3-9份,白鲜皮15-30份,没药10-30份,五倍子3-9份,牛黄3-10份,龙骨5-15份,青黛8-12份,连翘10-20份,积雪草10-20份,两面针5-9份,冰片3-6份,穿心莲3-15份,八仙草15-40份,胜红蓟10-30份,黄芪3-9份,大蓟10-20份,马齿笕6-18份。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炉甘石5-9份,白鲜皮16-25份,没药15-25份,五倍子4-8份,牛黄4-8份,龙骨8-13份,青黛9-11份,连翘12-18份,积雪草14-18份,两面针6-8份,冰片3.5-5份,穿心莲6-14份,八仙草20-38份,胜红蓟15-28份,黄芪5-7份,大蓟13-18份,马齿笕10-14份。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更佳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炉甘石8份,白鲜皮20份,没药20份,五倍子6份,牛黄5份,龙骨10份,青黛10份,连翘15份,积雪草15份,两面针7份,冰片4份,穿心莲12份,八仙草30份,胜红蓟25份,黄芪6份,大蓟15份,马齿笕12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制备方法。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①将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水煎煮1-2小时后,滴入香油,再次煎煮5分钟,待煎煮好的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蒸笼上蒸10-30分钟,取出炒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白鲜皮、没药、五倍子和牛黄洗净,沥干水分,切成丝,置于瓦罐内,将锅烧热,加入醋(优选米醋),加热至有热气飘出时加入白糖,用铁勺将白糖搅拌至完全融化,趁热倒入到瓦罐内,盖上盖子,焖13-16小时,取烧干的热锅,加入调和油,待热锅四周有青烟冒出时,将焖好的中药材迅速置于锅内,炒制3-8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③将马齿笕洗净,切成块,置于白醋中浸泡3-5小时,置于蒸笼上蒸40-60分钟,用大铁勺碾成稠状物,将稠状物烘10-20分钟,得烘干物;
④将连翘、两面针、冰片、穿心莲、八仙草、胜红蓟、黄芪和大蓟一同置于砂锅内,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2-4倍的水,煎煮20-40分钟,过滤,得滤液1,第二次加滤渣重量3-5倍的水,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2,第三次加滤渣重量的1-3倍的水,文化煎煮10-20分钟,过滤,得滤液3,三次滤液合并再次煎煮10分钟,加入步骤(1)-(3)所得原料药和青黛,充分搅拌并且煎煮,待滤液浓缩至稠膏时,停火,装瓶即得。
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①加水煎煮1.3-1.8小时后,滴入香油,再次煎煮5分钟(优选的,加水煎煮1.5小时后,滴入香油,再次煎煮5分钟)。
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②焖14-15小时(优选的,焖14.5小时)。
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②将焖好的中药材迅速置于锅内,炒制5-7分钟(优选的,将焖好的中药材迅速置于锅内,炒制6分钟)。
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③置于白醋中浸泡3.5-4.5小时,置于蒸笼上蒸45-55分钟(优选的,置于白醋中浸泡4小时,置于蒸笼上蒸50分钟)。
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④第一次加原料重量2.5-3.5倍的水,煎煮25-35分钟(优选的,第一次加原料重量3倍的水,煎煮30分钟)。
上述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④第二次加滤渣重量3.5-4.5倍的水(优选的,第二次加滤渣重量4倍的水)。
该中药膏剂对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效果显著,对由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引起的发炎、红肿、瘙痒、出脓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本发明多选用地方常见药材,价格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炉甘石:具有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睑弦赤烂,翳膜遮睛,胬肉攀睛,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瘙痒。
白鲜皮:性味:苦;咸;寒。归经: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
没药: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湿寒性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口腔疼痛,咽喉疼四种形态对比痛,寒性咳嗽,湿性痰多,支气管扩张,湿疹脓疮,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生发固发,祛斑消痕,软坚除瘤,除癣愈创,固齿健龈,解毒等。治脱发毛细,黑斑伤痕,扁平疣,各种湿疹,牙龈糜烂,毒虫叮伤等。主打扑损,心腹血瘀,伤折跌损,筋骨瘀痛,金刃所损,痛不可忍,皆以酒投饮之。
五倍子: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牛黄: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所谓人工牛黄。
龙骨:基原:为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成分:龙骨主要含碳酸钙及磷酸钙,尚含有铁、钾、钠、氯、硫酸根等。药性:涩、甘,平。归心、肝、肾、大肠经。功用主治: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主治心悸,怔肿,失眠,健忘,惊痫,癫狂,眩晕,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泄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
青黛:又名青蛤粉、靛青花,为爵床科马蓝属植物马蓝、蓼科蓼属植物蓼蓝、豆科木蓝属植物木蓝、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药性:本品为深蓝色的粉末,体轻,易飞扬,微有草腥气,味咸,性寒。成分:其主要成分有靛玉红,靛蓝。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溃疡、抗菌、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温毒斑疹,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咯血等症状。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积雪草:基原:为双子叶植物伞形科积雪草的干燥全草或带根全草。成分:含多种α-香树脂醇型的三萜成分,其中有积雪草苷、参枯尼苷、异参枯尼苷,羟基积雪草苷,玻热模苷、破热米苷和破热米酸等,以及马达积雪草酸。药性:苦、辛,寒。归肝、脾、肾经。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是东方人的长寿药,可益脑提神。研究表明具有滋补、消炎、愈合伤口、利尿通便和镇定作用。对麻风病、溃疡也有疗效,对血液净化及免疫力有激活作用,因其可刺激深层皮肤细胞的更替。它是神经滋补剂,能提高记忆力,减轻精神疲劳;还可降血压,治疗肝病等。
两面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主治编辑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
冰片:其可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穿心莲:穿心莲具有消炎解毒作用,临床上曾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外伤感染、疖、痈、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八仙草:又名锯子草、拉拉藤、飞扬藤,味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猪殃殃或粗叶拉拉藤的全草。药性:全草纤细,易破碎,表面灰绿或绿褐色,气微,味辛、味苦,性微寒。成分:猪殃殃地上部分含生物碱,果实含大麦芽胺,加利果酸等;粗叶拉拉藤地上部分含车叶草苷,维生素C。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抑菌、抗癌、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痈疽肿毒,阑尾炎,感冒发热,尿血等。
黄芪: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胜红蓟:为菊科胜红蓟属植物藿香蓟的全草。成分:全草含黄酮类,生物碱,三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地上部分俺有色烯类。药理:对心肌有刺激作用,对平滑肌有抑制作用,有抗炎镇痛的作用,有抗菌的作用。药性:微苦,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止痛。
大蓟:又名马蓟、野刺菜、茨芥,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的地上部分或根。药性:味甘,性微凉。成分:新鲜叶含有柳穿鱼苷;根含挥发油成分单紫杉烯,香附子烯,丁香烯。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止血、降压、抗菌、行瘀消肿的功效,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疮疡肿痛,肾炎,湿疹等。
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本发明中药膏剂基于中医中药辩症治疗的原理。所制备的中药膏剂使用时用棉棒将软膏轻轻的擦拭在患处,一天3-6次,本发明对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更加全面,病灶处给药更加迅速,药效持久,缓解发炎、红肿、瘙痒、出脓、疼痛等临床症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复发率低,疗效可靠,作用稳定,无毒副作用,对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有极好的治疗作用,本发明主要用于临床对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患者的护理应用,方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炉甘石3份,白鲜皮15份,没药10份,五倍子3份,牛黄3份,龙骨5份,青黛8份,连翘10份,积雪草10份,两面针5份,冰片3份,穿心莲3份,八仙草15份,胜红蓟10份,黄芪3份,大蓟10份,马齿笕6份。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水煎煮1小时后,滴入香油,再次煎煮5分钟,待煎煮好的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蒸笼上蒸10分钟,取出炒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白鲜皮、没药、五倍子和牛黄洗净,沥干水分,切成丝,置于瓦罐内,将锅烧热,加入米醋,加热至有热气飘出时加入白糖,用铁勺将白糖搅拌至完全融化,趁热倒入到瓦罐内,盖上盖子,焖13小时,取烧干的热锅,加入调和油,待热锅四周有青烟冒出时,将焖好的中药材迅速置于锅内,炒制3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③将马齿笕洗净,切成块,置于白醋中浸泡3小时,置于蒸笼上蒸40分钟,用大铁勺碾成稠状物,将稠状物烘10分钟,得烘干物;
④将连翘、两面针、冰片、穿心莲、八仙草、胜红蓟、黄芪和大蓟一同置于砂锅内,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2倍的水,煎煮20分钟,过滤,得滤液1,第二次加滤渣重量3-5倍的水,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2,第三次加滤渣重量的1-3倍的水,文化煎煮10分钟,过滤,得滤液3,三次滤液合并再次煎煮10分钟,加入步骤(1)-(3)所得原料药和青黛,充分搅拌并且煎煮,待滤液浓缩至稠膏时,停火,装瓶即得。
实施例2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炉甘石9份,白鲜皮30份,没药30份,五倍子9份,牛黄10份,龙骨15份,青黛12份,连翘20份,积雪草20份,两面针9份,冰片6份,穿心莲15份,八仙草40份,胜红蓟30份,黄芪9份,大蓟20份,马齿笕18份。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水煎煮2小时后,滴入香油,再次煎煮5分钟,待煎煮好的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蒸笼上蒸30分钟,取出炒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白鲜皮、没药、五倍子和牛黄洗净,沥干水分,切成丝,置于瓦罐内,将锅烧热,加入米醋,加热至有热气飘出时加入白糖,用铁勺将白糖搅拌至完全融化,趁热倒入到瓦罐内,盖上盖子,焖16小时,取烧干的热锅,加入调和油,待热锅四周有青烟冒出时,将焖好的中药材迅速置于锅内,炒制8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③将马齿笕洗净,切成块,置于白醋中浸泡5小时,置于蒸笼上蒸60分钟,用大铁勺碾成稠状物,将稠状物烘20分钟,得烘干物;
④将连翘、两面针、冰片、穿心莲、八仙草、胜红蓟、黄芪和大蓟一同置于砂锅内,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4倍的水,煎煮40分钟,过滤,得滤液1,第二次加滤渣重量5倍的水,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2,第三次加滤渣重量的3倍的水,文化煎煮20分钟,过滤,得滤液3,三次滤液合并再次煎煮10分钟,加入步骤(1)-(3)所得原料药和青黛,充分搅拌并且煎煮,待滤液浓缩至稠膏时,停火,装瓶即得。
实施例3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炉甘石5份,白鲜皮16份,没药15份,五倍子4份,牛黄4份,龙骨8份,青黛9份,连翘12份,积雪草14份,两面针6份,冰片3.5份,穿心莲6份,八仙草20-38份,胜红蓟15份,黄芪5份,大蓟13份,马齿笕10份。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水煎煮1.3小时后,滴入香油,再次煎煮5分钟,待煎煮好的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蒸笼上蒸15分钟,取出炒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白鲜皮、没药、五倍子和牛黄洗净,沥干水分,切成丝,置于瓦罐内,将锅烧热,加入米醋,加热至有热气飘出时加入白糖,用铁勺将白糖搅拌至完全融化,趁热倒入到瓦罐内,盖上盖子,焖14小时,取烧干的热锅,加入调和油,待热锅四周有青烟冒出时,将焖好的中药材迅速置于锅内,炒制5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③将马齿笕洗净,切成块,置于白醋中浸泡3.5小时,置于蒸笼上蒸45分钟,用大铁勺碾成稠状物,将稠状物烘13分钟,得烘干物;
④将连翘、两面针、冰片、穿心莲、八仙草、胜红蓟、黄芪和大蓟一同置于砂锅内,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2.5倍的水,煎煮25分钟,过滤,得滤液1,第二次加滤渣重量3.5倍的水,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2,第三次加滤渣重量的1.5倍的水,文化煎煮13分钟,过滤,得滤液3,三次滤液合并再次煎煮10分钟,加入步骤(1)-(3)所得原料药和青黛,充分搅拌并且煎煮,待滤液浓缩至稠膏时,停火,装瓶即得。
实施例4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炉甘石9份,白鲜皮25份,没药25份,五倍子8份,牛黄8份,龙骨13份,青黛11份,连翘18份,积雪草18份,两面针8份,冰片5份,穿心莲14份,八仙草38份,胜红蓟28份,黄芪7份,大蓟18份,马齿笕14份。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水煎煮1.8小时后,滴入香油,再次煎煮5分钟,待煎煮好的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蒸笼上蒸25分钟,取出炒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白鲜皮、没药、五倍子和牛黄洗净,沥干水分,切成丝,置于瓦罐内,将锅烧热,加入米醋,加热至有热气飘出时加入白糖,用铁勺将白糖搅拌至完全融化,趁热倒入到瓦罐内,盖上盖子,焖15小时,取烧干的热锅,加入调和油,待热锅四周有青烟冒出时,将焖好的中药材迅速置于锅内,炒制7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③将马齿笕洗净,切成块,置于白醋中浸泡4.5小时,置于蒸笼上蒸55分钟,用大铁勺碾成稠状物,将稠状物烘18分钟,得烘干物;
④将连翘、两面针、冰片、穿心莲、八仙草、胜红蓟、黄芪和大蓟一同置于砂锅内,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3.5倍的水,煎煮35分钟,过滤,得滤液1,第二次加滤渣重量4.5倍的水,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2,第三次加滤渣重量的2.5倍的水,文化煎煮18分钟,过滤,得滤液3,三次滤液合并再次煎煮10分钟,加入步骤(1)-(3)所得原料药和青黛,充分搅拌并且煎煮,待滤液浓缩至稠膏时,停火,装瓶即得。
实施例5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炉甘石8份,白鲜皮20份,没药20份,五倍子6份,牛黄5份,龙骨10份,青黛10份,连翘15份,积雪草15份,两面针7份,冰片4份,穿心莲12份,八仙草30份,胜红蓟25份,黄芪6份,大蓟15份,马齿笕12份。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制备步骤如下:
①将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水煎煮1.5小时后,滴入香油,再次煎煮5分钟,待煎煮好的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蒸笼上蒸20分钟,取出炒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白鲜皮、没药、五倍子和牛黄洗净,沥干水分,切成丝,置于瓦罐内,将锅烧热,加入米醋,加热至有热气飘出时加入白糖,用铁勺将白糖搅拌至完全融化,趁热倒入到瓦罐内,盖上盖子,焖14.5小时,取烧干的热锅,加入调和油,待热锅四周有青烟冒出时,将焖好的中药材迅速置于锅内,炒制6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③将马齿笕洗净,切成块,置于白醋中浸泡4小时,置于蒸笼上蒸50分钟,用大铁勺碾成稠状物,将稠状物烘15分钟,得烘干物;
④将连翘、两面针、冰片、穿心莲、八仙草、胜红蓟、黄芪和大蓟一同置于砂锅内,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3倍的水,煎煮30分钟,过滤,得滤液1,第二次加滤渣重量4倍的水,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2,第三次加滤渣重量的2倍的水,文化煎煮15分钟,过滤,得滤液3,三次滤液合并再次煎煮10分钟,加入步骤(1)-(3)所得原料药和青黛,充分搅拌并且煎煮,待滤液浓缩至稠膏时,停火,装瓶即得。
实验例:1、临床选择: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我们抽取了400名患者进行了药物的实验,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
2、入选标准:经确诊为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患者,有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临床症状一项或多项。
3、治疗方法:所制备的中药膏剂使用时用棉棒将软膏轻轻的擦拭在患处,一天3-6次。
4、疗效情况判定标准:1、治愈。使用药物后,不适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使用药物后,不适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3、无效。使用药物后,不适症状无变化。我们进行了药物的实验(实施例5),并精确的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数理分析。
具体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1:
经临床试验证明,使用本发明中药膏剂与西医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手段相比,治愈后复发率低,治疗手段更为全面彻底,使用期间无副作用,在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同时,可以缓解由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带来的红肿、发痒、流脓等临床症状。经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中药药剂总有效率为100%,是临床护理上常用的中药膏剂。

Claims (10)

1.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炉甘石3-9份,白鲜皮15-30份,没药10-30份,五倍子3-9份,牛黄3-10份,龙骨5-15份,青黛8-12份,连翘10-20份,积雪草10-20份,两面针5-9份,冰片3-6份,穿心莲3-15份,八仙草15-40份,胜红蓟10-30份,黄芪3-9份,大蓟10-20份,马齿笕6-1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炉甘石5-9份,白鲜皮16-25份,没药15-25份,五倍子4-8份,牛黄4-8份,龙骨8-13份,青黛9-11份,连翘12-18份,积雪草14-18份,两面针6-8份,冰片3.5-5份,穿心莲6-14份,八仙草20-38份,胜红蓟15-28份,黄芪5-7份,大蓟13-18份,马齿笕10-1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炉甘石8份,白鲜皮20份,没药20份,五倍子6份,牛黄5份,龙骨10份,青黛10份,连翘15份,积雪草15份,两面针7份,冰片4份,穿心莲12份,八仙草30份,胜红蓟25份,黄芪6份,大蓟15份,马齿笕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①将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水煎煮1-2小时后,滴入香油,再次煎煮5分钟,待煎煮好的炉甘石、龙骨和积雪草置于蒸笼上蒸10-30分钟,取出炒制酥脆,研磨成细末待用;
②将白鲜皮、没药、五倍子和牛黄洗净,沥干水分,切成丝,置于瓦罐内,将锅烧热,加入醋(优选米醋),加热至有热气飘出时加入白糖,用铁勺将白糖搅拌至完全融化,趁热倒入到瓦罐内,盖上盖子,焖13-16小时,取烧干的热锅,加入调和油,待热锅四周有青烟冒出时,将焖好的中药材迅速置于锅内,炒制3-8分钟,研磨成细末待用;
③将马齿笕洗净,切成块,置于白醋中浸泡3-5小时,置于蒸笼上蒸40-60分钟,用大铁勺碾成稠状物,将稠状物烘10-20分钟,得烘干物;
④将连翘、两面针、冰片、穿心莲、八仙草、胜红蓟、黄芪和大蓟一同置于砂锅内,煎煮三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2-4倍的水,煎煮20-40分钟,过滤,得滤液1,第二次加滤渣重量3-5倍的水,武火煎开,转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2,第三次加滤渣重量的1-3倍的水,文化煎煮10-20分钟,过滤,得滤液3,三次滤液合并再次煎煮10分钟,加入步骤(1)-(3)所得原料药和青黛,充分搅拌并且煎煮,待滤液浓缩至稠膏时,停火,装瓶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加水煎煮1.3-1.8小时后,滴入香油,再次煎煮5分钟(优选的,加水煎煮1.5小时后,滴入香油,再次煎煮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焖14-15小时(优选的,焖14.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将焖好的中药材迅速置于锅内,炒制5-7分钟(优选的,将焖好的中药材迅速置于锅内,炒制6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置于白醋中浸泡3.5-4.5小时,置于蒸笼上蒸45-55分钟(优选的,置于白醋中浸泡4小时,置于蒸笼上蒸5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第一次加原料重量2.5-3.5倍的水,煎煮25-35分钟(优选的,第一次加原料重量3倍的水,煎煮3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第二次加滤渣重量3.5-4.5倍的水(优选的,第二次加滤渣重量4倍的水)。
CN201510058024.7A 2015-02-04 2015-02-04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606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8024.7A CN104606336A (zh) 2015-02-04 2015-02-04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8024.7A CN104606336A (zh) 2015-02-04 2015-02-04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6336A true CN104606336A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41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8024.7A Pending CN104606336A (zh) 2015-02-04 2015-02-04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63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2386A (zh) * 2015-11-27 2016-03-23 张春生 一种治疗红伤及伤口感染的中药组合物
CN107137593A (zh) * 2017-06-29 2017-09-08 贵州松桃信仁苗药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手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2247A (zh) * 2012-10-31 2013-01-16 周九北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
CN102988655A (zh) * 2012-10-23 2013-03-27 潘根起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8655A (zh) * 2012-10-23 2013-03-27 潘根起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872247A (zh) * 2012-10-31 2013-01-16 周九北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云平: "珠黄散治疗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20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2386A (zh) * 2015-11-27 2016-03-23 张春生 一种治疗红伤及伤口感染的中药组合物
CN107137593A (zh) * 2017-06-29 2017-09-08 贵州松桃信仁苗药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手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7904B (zh) 一种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3857B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168650A (zh) 一种用于普外科手术麻醉止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4522213A (zh) 适宜三高人群饮用的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6336A (zh) 防止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505A (zh) 一种治疗直肠炎的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026A (zh) 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2987A (zh) 一种促进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的中药
CN104623040A (zh) 一种用于创口杀菌消炎的护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2055A (zh) 一种抗肿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1283A (zh) 一种治疗皮肤疾病的中药药膏
CN105534854A (zh) 一种祛除鱼尾纹及眼袋的眼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3304A (zh) 一种治疗湿热毒蕴型慢性皮肤溃疡的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52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324A (zh) 一种中药眼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6799A (zh) 软组织损伤活血化瘀药酒及制备方法
CN104623559A (zh) 消除乳房肿块的活血祛瘀药剂
CN104689283A (zh) 一种治疗脾虚湿蕴型黄褐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758A (zh) 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瘢痕疙瘩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5256A (zh) 一种治疗火毒内陷型烧伤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11840497B (zh) 一种治疗疤痕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3973A (zh) 一种治疗痢疾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5082A (zh) 一种面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04524192A (zh) 防治心肌梗死的养心通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5718A (zh) 快速缓解心肌梗塞的中药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