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4039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4039A
CN104604039A CN201380011576.1A CN201380011576A CN104604039A CN 104604039 A CN104604039 A CN 104604039A CN 201380011576 A CN201380011576 A CN 201380011576A CN 104604039 A CN104604039 A CN 104604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jut
fixed part
shell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15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川和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04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40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28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using meander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4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a single cantilevered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01R13/2478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spheric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6/00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触点(5)具有:触点突起部(31),被插入到触点插入孔(20)中且从光轴方向隔壁(10)朝向相机镜头模组(3)侧突出,起到与相机镜头模组(3)之间的电触点的功能;固定部(30),被固定到外壳(4);以及连结部(32),弹性地连结触点突起部(31)与固定部(30)。连结部(32)包含:连结本体部(41),以远离固定部(30)的方式在径向上延伸;以及翻折部(42),隔着连结本体部(41)而配置于固定部(30)的相对侧。固定部(30)是在径向上隔着触点突起部(31)而配置于翻折部(42)的相对侧。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此类技术,如本申请图20所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单片式电端子103,单片式电端子103具有形成有圆筒状触点100的短触点部101;以及S字型的弹簧臂(spring arm)102。而且,单片式电端子103构成为:在弹簧臂102将弹簧负荷施加至圆筒状触点100的状态下,圆筒状触点100能够在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移动。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296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是,在用于相机镜头安装(camera lens mount)的电连接器的领域及其他技术领域中,期望开发一种减小电连接器的尺寸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电连接器的尺寸抑制得很小的技术。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依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是为了将相机镜头模组与相机本体电连接而在所述相机本体中搭载并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相机镜头模组的光轴基本上平行的第1方向;作为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之中的特定方向的第2方向;以及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外壳(housing),所述外壳沿着所述第2方向形成有细长的触点收容室;以及触点,所述触点被收容在所述外壳的所述触点收容室中;所述外壳包括模组侧隔壁,所述模组侧隔壁用于划分所述触点收容室的所述相机镜头模组侧,并且形成有触点插入孔;所述触点包括:触点突起部,所述触点突起部被插入到所述触点插入孔中且从所述模组侧隔壁朝向所述相机镜头模组侧突出,起到与所述相机镜头模组之间的电触点的功能;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被固定到所述外壳;以及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弹性地连结所述触点突起部与所述固定部;所述连结部包括:连结本体部,所述连结本体部以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式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以及翻折部,所述翻折部隔着所述连结本体部而配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侧,且予以翻折而形成;所述固定部是在所述第2方向上,隔着所述触点突起部而配置于所述翻折部的相对侧。
通过相对于所述外壳压入所述固定部而将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外壳。
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压入方向被设定为与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朝向所述触点插入孔的插入方向大致相同。
所述连结部还包括:连结基端部,所述连结基端部用于将所述连结本体部的所述固定部侧的端部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相机镜头模组侧的端部相连结。
所述连结基端部包括弯曲部及延伸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且予以翻折而形成,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结本体部相连接且在所述压入方向上延伸。
所述触点突起部包括触点突起部本体及凸缘部(flange),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是以朝向所述相机镜头模组侧膨出的方式而形成,所述凸缘部是沿着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的周缘无间断地形成。
所述连结部还包括:弹性变形限制部,所述弹性变形限制部从所述连结本体部朝向所述触点突起部突出,而能够与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凸缘部相接触。
所述外壳包括一对横向隔壁,所述横向隔壁用于划分所述触点收容室的所述第3方向侧;在所述凸缘部通过所述连结部的弹簧复原力而与所述模组侧隔壁相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凸缘部形成为:在所述第3方向上,在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与所述触点插入孔的内周面相接触之前,所述凸缘部先与所述一对横向隔壁之中的任一个相接触,从而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无法与所述触点插入孔的所述内周面相接触。
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形成有当将所述相机镜头模组安装到所述相机本体时能够与所述连结部相接触的电极焊垫(electrode pad)。
依据本发明的第2发明,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是为了将第1部件与第2部件电连接而在所述第1部件中搭载并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触点收容室;以及触点,所述触点被收容在所述外壳的所述触点收容室中;所述外壳包括第2部件侧隔壁,所述第2部件侧隔壁用于划分所述触点收容室的所述第2部件侧,并且形成有触点插入孔;所述触点包括:触点突起部,所述触点突起部被插入到所述触点插入孔中且从所述第2部件侧隔壁朝向所述第2部件侧突出,起到与所述第2部件之间的电触点的功能;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被固定到所述外壳;以及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弹性地连结所述触点突起部与所述固定部;所述连结部包括:连结本体部,所述连结本体部以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式,在与作为所述触点插入孔的开口方向的第1方向基本上正交的第2方向上延伸;以及翻折部,所述翻折部隔着所述连结本体部而配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侧,且予以翻折而形成;所述固定部是在所述第2方向上,隔着所述触点突起部而配置于所述翻折部的相对侧。
通过相对于所述外壳压入所述固定部而将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外壳。
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压入方向被设定为与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朝向所述触点插入孔的插入方向大致相同。
所述连结部还包括:连结基端部,所述连结基端部用于将所述连结本体部的所述固定部侧的端部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第2部件侧的端部相连结。
所述连结基端部包括弯曲部及延伸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且予以翻折而形成,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结本体部相连接且在所述压入方向上延伸。
所述触点突起部包括触点突起部本体及凸缘部,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是以朝向所述第2部件侧膨出的方式形成,所述凸缘部是沿着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的周缘无间断地形成。
所述连结部还包括:弹性变形限制部,所述弹性变形限制部从所述连结本体部朝向所述触点突起部突出,而能够与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凸缘部相接触。
所述外壳包括一对横向隔壁,所述横向隔壁用于划分所述触点收容室的第3方向侧,所述第3方向为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方向;在所述凸缘部通过所述连结部的弹簧复原力而与所述第2部件侧隔壁相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凸缘部形成为:在所述第3方向上,在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与所述触点插入孔的内周面相接触之前,所述凸缘部先与所述一对横向隔壁之中的任一个相接触,从而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无法与所述触点插入孔的所述内周面相接触。
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形成有当将所述第2部件安装到所述第1部件时能够与所述连结部相接触的电极焊垫。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可以将所述电连接器的尺寸抑制得很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从相机本体卸下相机镜头模组的状态的立体图。(第1示例性实施例)
图2是安装用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第1示例性实施例)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第1示例性实施例)
图4是图3的IV-IV线剖视图。(第1示例性实施例)
图5是相当于图3的图,且为省略触点的图。(第1示例性实施例)
图6是触点的立体图。(第1示例性实施例)
图7是触点的侧视图。(第1示例性实施例)
图8是相当于图3的图。(第1示例性实施例)
图9是相当于图3的图,且显示触点被往下推的状态的图,其中网眼用于有限要素法的解析。(第1示例性实施例)
图10是相当于图3的图,且为连结部起到与FPC之间的触点的功能的图。(第2示例性实施例)
图11是相当于图3的图,且显示触点被意图往下推的状态的图,其中网眼用于有限要素法的解析。(第3示例性实施例)
图12是相当于图3的图,且显示触点的弹性变形被抑制的状态的图,其中网眼用于有限要素法的解析。(第3示例性实施例)
图13是相当于图3的图,且显示触点的弹性变形被抑制的状态的图,其中网眼用于有限要素法的解析。(第4示例性实施例)
图14是触点的侧视图。(第1变化例)
图15是触点的侧视图。(第2变化例)
图16是触点的侧视图。(第3变化例)
图17是触点的侧视图。(第4变化例)
图18是触点的侧视图。(第5变化例)
图19是外壳的部分底面图。(第1示例性实施例)
图20是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图6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示例性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至图9、及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1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所示,安装用电连接器1(电连接器)是为了将相机镜头模组3与相机本体2电连接而在相机本体2中搭载并使用。
在此,参照图1,定义了「光轴方向(第1方向)」及「径向(第2方向)」、「圆周方向(第3方向)」。「光轴方向」是与相机镜头模组3的光轴P基本上水平的方向。「光轴方向」之中,将从相机本体2观看相机镜头模组3的方向设为「被拍摄物方向(亦即朝向被拍摄物的方向)」,将从相机镜头模组3观看相机本体2的方向设为「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亦即从被拍摄物的方向观看相机本体的方向)」。「径向」是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为与相机镜头模组3的光轴P正交的方向。「径向」之中,将接近相机镜头模组3的光轴P的方向设为接近光轴方向,将远离相机镜头模组3的光轴P的方向设为离开光轴方向。「圆周方向」是与光轴方向及径向正交的方向。亦即,「圆周方向」是相当于以相机镜头模组3的光轴P为中心的圆周方向。
如图2所示,安装用电连接器1具有光轴方向、径向及圆周方向。
(安装用电连接器1)
如图2所示,安装用电连接器1包括外壳4、多个触点5、FPC 6(Flexibleprinted 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板))。
外壳4是由绝缘性树脂等,以光轴方向为中心形成环状。多个触点5沿着环状外壳4并排配置。FPC 6包括下述构件:FPC圆弧部6a,以对应于多个触点5的方式延伸成圆弧状;以及FPC导线部6b,从FPC圆弧部6a的长边方向的中间部分延伸出。在FPC圆弧部6a的被拍摄物方向侧的面上,露出多个电极焊垫7。多个电极焊垫7分别与多个触点5相对。
图3示出了在外壳4安装有多个触点5与FPC 6的状态下的安装用电连接器1的剖面。图4示出了在FPC 6卸下后的状态下的安装用电连接器1的剖面。以下,参照图3至图8,详细地说明安装用电连接器1的构成。
(外壳4)
如图5所示,外壳4具有光轴方向隔壁10(模组侧隔壁)、多个圆周方向隔壁11(横向隔壁)、内周壁12、触点外周壁13及模组外周壁14。
光轴方向隔壁10是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平板状的环状壁体。光轴方向隔壁10具有:朝向于被拍摄物方向的模组对向面10a;以及朝向于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的触点对向面10b。多个圆周方向隔壁11是从光轴方向隔壁10的触点对向面10b朝向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突出、且与圆周方向正交的平板状的壁体。如图19所示,多个圆周方向隔壁11在圆周方向上并排配置。回到图5,内周壁12是从光轴方向隔壁10的触点对向面10b的内周缘朝向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突出、且与径向正交的筒状的壁体。触点外周壁13是从光轴方向隔壁10的触点对向面10b的外周缘朝向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突出、且与径向正交的筒状的壁体。模组外周壁14是从光轴方向隔壁10的模组对向面10a的外周缘朝向被拍摄物方向突出、且与径向正交的筒状的壁体。
然后,可通过光轴方向隔壁10、圆周方向隔壁11、内周壁12以及触点外周壁13,沿着径向形成细长的可用于收容触点5的触点收容室15。亦即,光轴方向隔壁10用于划分触点收容室15的被拍摄物方向侧。圆周方向隔壁11用于划分触点收容室15的圆周方向侧。内周壁12用于划分触点收容室15的接近光轴方向侧。触点外周壁13用于划分触点收容室15的离开光轴方向侧。然后,触点收容室15的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是通过外壳4处安装的FPC 6划分的。
又,如图5所示,可通过光轴方向隔壁10与模组外周壁14,形成可用于嵌合相机镜头模组3的模组嵌合凹部16。亦即,光轴方向隔壁10用于划分模组嵌合凹部16的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模组外周壁14用于划分模组嵌合凹部16的离开光轴方向侧。模组嵌合凹部16在接近光轴方向侧及被拍摄物方向侧开口。
(触点收容室15)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外壳4形成有多个触点收容室15。多个触点收容室15皆为同一形状。因而,以下,仅就多个触点收容室15的其中一个触点收容室15加以说明,而省略了其他的触点收容室15的说明。
如图2所示,在外壳4的光轴方向隔壁10上形成有多个触点插入孔20。如图4及图5所示,各触点插入孔20与各触点收容室15连接。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各触点插入孔20的开口方向与光轴方向一致。如图5所示,触点插入孔20形成于光轴方向隔壁10的靠近内周缘处。如图4所示,触点插入孔20具有内周面20a。
如图5所示,用于划分触点收容室15的圆周方向侧的一对圆周方向隔壁11具有在圆周方向上与触点收容室15中所收容的触点5相对的触点对向面11a。在一对圆周方向隔壁11的触点对向面11a上,分别形成有压入槽21。各压入槽21是以在接近光轴方向侧上与触点外周壁13邻接的方式形成。各压入槽21是在光轴方向上延伸形成的。
又,如图5所示,外壳4具有用以增强光轴方向隔壁10的增强肋22。增强肋22是从光轴方向隔壁10的触点对向面10b朝向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突出成筒状而形成的。
(触点5)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多个触点5皆为同一形状。因而,以下,仅就多个触点5的其中一个触点5加以说明,而省略了其他的触点5的说明。
如图6所示,触点5是通过将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及拉伸加工、且利用锡镀进行表面加工而形成的。触点5包括固定部30、触点突起部31及连结部32。
固定部30是被固定到外壳4的部分。固定部30形成为与径向正交的平板。在固定部30处形成有一对爪部33。一对爪部33是在固定部30的圆周方向侧的侧缘处形成的。
例如图4所示,触点突起部31是插入触点插入孔20中且从光轴方向隔壁10朝向相机镜头模组3侧突出的、起到与相机镜头模组3之间的电触点的功能的部分。如图6所示,触点突起部31包括触点突起部本体34与凸缘部35。触点突起部本体34是以通过拉伸加工而朝向相机镜头模组3侧膨出的方式形成的部分。凸缘部35是沿着触点突起部本体34的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的端部的周缘无间断地形成环状的部分。凸缘部35形成为与光轴方向大致正交的平板状。
连结部32是弹性地连结触点突起部31与固定部30的部分。如图6及图7所示,连结部32是从固定部30朝向触点突起部31,依序包括连结基端部40、连结本体部41、翻折部42。
连结基端部40是用于将连结本体部41的固定部30侧的端部41a与固定部30的被拍摄物方向侧的端部30a相连结的部分。连结基端部40包括弯曲部43与延伸部44。弯曲部43是与固定部30的端部30a相连接的、且朝向接近光轴方向侧翻折180度弯曲而成的部分。延伸部44是与连结本体部41的固定部30侧的端部41a相连接的、且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连结本体部41是以远离固定部30的方式大致在接近光轴方向上延伸的部分。连结本体部41包括下述构件:第1水平部45,在离开光轴方向侧水平延伸;倾斜部46,在接近光轴方向上朝向被拍摄物侧倾斜;以及第2水平部47,在接近光轴方向侧水平延伸。
翻折部42是隔着连结本体部41而配置于固定部30的相对侧的部分。翻折部42与作为连结本体部41的接近光轴方向侧的端部的第2水平部47相连接,且朝向被拍摄物方向侧翻折180度弯曲而形成。
触点5还具有焊接部48。焊接部48是在图2的FPC 6的FPC圆弧部6a的电极焊垫7处焊接的部分。
当从焊接部48开始依序列出以上说明的触点5的每一部件时,如图7所示,这些部件是按照焊接部48、固定部30、连结基端部40的弯曲部43、连结基端部40的延伸部44、连结本体部41的第1水平部45、连结本体部41的倾斜部46、连结本体部41的第2水平部47、翻折部42的顺序连接的。然后,在翻折部42处连接触点突起部31。亦即,在与翻折部42的连结本体部41为相对侧的端部处,连接触点突起部31的凸缘部35。换言之,翻折部42将连结本体41与触点突起部31相连结。更换言之,从连结本体部41来看,触点突起部31位于翻折部42的前端。因而,如图7所示,在圆周方向来看,触点突起部31的凸缘部35、翻折部42以及连结本体部41的第2水平部47配置成为大致U字状。同样,在圆周方向来看,固定部30、连结基端部40的弯曲部43以及连结基端部40的延伸部44配置成为大致U字状。
在将如上构成的触点5收容在外壳4的触点收容室15中时,如图8所示,一边将触点5的触点突起部31的触点突起部本体34插入光轴方向隔壁10的触点插入孔20中,一边将触点5的固定部30压入外壳4的圆周方向隔壁11的压入槽21中。通过该压入,触点5的固定部30能被固定到外壳4。
在此,触点5的触点突起部31的触点突起部本体34的、朝向外壳4的光轴方向隔壁10的触点插入孔20的插入方向是与被拍摄物方向一致。又,触点5的固定部30的、朝向外壳4的圆周方向隔壁11的压入槽21的压入方向也与被拍摄物方向一致。因而,可以说,触点5的触点突起部31的触点突起部本体34的、朝向外壳4的光轴方向隔壁10的触点插入孔20的插入方向,被设定为与触点5的固定部30的、朝向外壳4的圆周方向隔壁11的压入槽21的压入方向大致相同。
如图8所示,当将触点5安装到外壳4时,触点5成为预载(preload)状态,预载状态是触点5的触点突起部31的凸缘部35通过连结部32的弹簧复原力而与外壳4的光轴方向隔壁10的触点对向面10b相接触的状态。图4与图8同样,显示了触点5的预载状态。如图4所示,在触点5的预载状态中,所述触点突起部31的凸缘部35形成为:在圆周方向上,在触点突起部31的触点突起部本体34与触点插入孔20的内周面20a相接触之前,触点突起部31的凸缘部35先与圆周方向隔壁11的触点对向面11a相接触。亦即,如图4所示,从离开光轴方向来看,在凸缘部35和圆周方向隔壁11的触点对向面11a之间的间隙a、与触点突起部本体34和触点插入孔20的内周面20a之间的间隙b之间,a<b恒常地成立。
图9显示了通过将未图示的相机镜头模组3安装于相机本体2而使得触点突起部31被往下推至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的状态。如图9所示,当触点突起部31由于接触荷重Q而被往下推至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时,触点突起部31以固定部30为支点而如箭头X所示朝向顺时钟方向旋转,同时以翻折部42为支点而如箭头Y所示朝向逆时钟方向旋转。结果,在触点突起部31由于接触荷重Q而被往下推至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时,从圆周方向来看,触点突起部31是以大概维持相同的姿势的状态下位移。又,在通过将未图示的相机镜头模组3安装于相机本体2而使得触点突起部31被往下推至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时,由于触点突起部31的姿势会稍微变化,所以能在触点突起部31与相机镜头模组3的电触点之间产生所谓擦拭效果(wiping effect)。
以上,已说明本发明的较佳的第1示例性实施例,上述第1示例性实施例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
(1)安装用电连接器1(电连接器)是为了将相机镜头模组3与相机本体2电连接而在相机本体2中搭载并使用。安装用电连接器1具有:与相机镜头模组3的光轴P基本上平行的光轴方向(第1方向);作为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之中的特定方向的径向(第2方向);以及与光轴方向及径向正交的圆周方向(第3方向)。安装用电连接器1具备:外壳4,沿着径向形成有细长的触点收容室15;以及触点5,被收容在外壳4的触点收容室15中。外壳4具有:光轴方向隔壁10(模组侧隔壁),用于划分触点收容室15的相机镜头模组3侧,并且在光轴方向隔壁10中形成有触点插入孔20。触点5具有:触点突起部31,被插入触点插入孔20中且从光轴方向隔壁10朝向相机镜头模组3侧突出,起到与相机镜头模组3之间的电触点的功能;固定部30,被固定到外壳4;以及连结部32,用于弹性地连结触点突起部31与固定部30。连结部32包含:连结本体部41,以远离固定部30的方式在径向上延伸;以及翻折部42,隔着连结本体部41而配置于固定部30的相对侧。固定部30在径向上隔着触点突起部31而配置于翻折部42的相对侧。依据以上的构成,可以将安装用电连接器1的光轴方向的尺寸抑制得很小。
(2)又,通过相对于外壳4压入固定部30而将固定部30固定到外壳4。
(3)又,固定部30的相对于外壳4的压入方向被设定为与触点突起部31的朝向触点插入孔20的插入方向大致相同。依据以上的构成,将触点5安装到外壳4的作业会变得简单。
(4)又,连结部32还包含:连结基端部40,用于将连结本体部41的固定部30侧的端部41a与固定部30的相机镜头模组3侧的端部30a相连结。
(5)又,连结基端部40包括弯曲部43及延伸部44,弯曲部43与固定部30相连接且予以翻折而形成,延伸部44与连结本体部41相连接且在固定部30的压入方向上延伸。依据以上的构成,连结本体部41可被固定部30弹性地支持。
(6)又,触点突起部31包括触点突起部本体34及凸缘部35,触点突起部本体34是以朝向相机镜头模组3侧膨出的方式形成,凸缘部35是沿着触点突起部本体34的周缘无间断地形成。
(8)又,外壳4具有用于划分触点收容室15的圆周方向侧的一对圆周方向隔壁11(横向隔壁)。在凸缘部35通过连结部32的弹簧复原力而与光轴方向隔壁10相接触的状态下,凸缘部35形成为:在圆周方向上,在触点突起部31的触点突起部本体34与触点插入孔20的内周面20a相接触之前,凸缘部35先与一对圆周方向隔壁11中的任一个相接触,从而触点突起部31的触点突起部本体34无法与触点插入孔20的内周面20a相接触。依据以上的构成,由于可以防止因触点突起部31的触点突起部本体34与触点插入孔20的内周面20a相接触所引起的渣滓的发生,所以能够将触点突起部本体34保持洁净,而且,有助于触点5的接触可靠度。
另外,触点插入孔20被预先沿着径向形成为细长的长圆形状,以免在触点突起部31被往下推时触点突起部31因稍微朝径向倾斜而使得触点突起部31与触点插入孔20的内周面20a接触。
(10)又,安装用电连接器1(电连接器)是为了将相机镜头模组3(第2部件)与相机本体2(第1部件)电连接而在相机本体2中搭载并使用。安装用电连接器1具备:外壳4,形成有触点收容室15;以及触点5,被收容在外壳4的触点收容室15中。外壳4具有:光轴方向隔壁10(第2部件侧隔壁),用于划分触点收容室15的相机镜头模组3侧,并且在光轴方向隔壁10中形成有触点插入孔20。触点5具有:触点突起部31,被插入触点插入孔20中且从光轴方向隔壁10朝向相机镜头模组3侧突出,起到与相机镜头模组3之间的电触点的功能;固定部30,被固定到外壳4;以及连结部32,用于弹性地连结触点突起部31与固定部30。连结部32包含:连结本体部41,以远离固定部30的方式,在与触点插入孔20的开口方向基本上正交的方向(径向、第2方向)上延伸;以及翻折部42,隔着连结本体部41而配置于固定部30的相对侧,且予以翻折而形成。固定部30是在径向上隔着触点突起部31而配置于翻折部42的相对侧。依据以上的构成,可以将安装用电连接器1的触点插入孔20的开口方向的尺寸抑制得很小。
(第2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2示例性实施例。在此,以本示例性实施例与上述第1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之处为中心加以说明,重复的说明则适当省略。又,与上述第1示例性实施例的各构成要素对应的构成要素原则上是以同一符号标记。
在上述第1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图7所示,触点5具有焊接部48。焊接部48是在图2所示的FPC 6的电极焊垫7处焊接。
相对于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FPC 6处形成当将相机镜头模组3安装于相机本体2时能够与连结部32的翻折部42接触的电极焊垫50。在图10中,以二点链线来显示将相机镜头模组3安装到相机本体2时的位移后的翻折部42。
(第3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1及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3示例性实施例。在此,以本示例性实施例与上述第1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之处为中心加以说明,重复的说明则适当省略。又,与上述第1示例性实施例的各构成要素对应的构成要素原则上是以同一符号标记。
如图11所示,触点突起部31存在与相机镜头模组3朝相机本体2的安装动作无关地被例如牙签或夹子(clip)等锐利物强迫往下推的情况。结果,如图11所示,存在在翻折部42处发生超过翻折部42的弹性限度的应力的情况。
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触点5还具有弹性变形限制部60。弹性变形限制部60是从连结部32的连结本体部41的倾斜部46朝向触点突起部31突出、且能够与触点突起部31的凸缘部35相接触的部分。由于弹性变形限制部60的存在,可以抑制因触点突起部31朝向连结部32过度地弹性位移而在翻折部42处发生超过翻折部42的弹性限度的应力。
(第4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4示例性实施例。在此,是以本示例性实施例与上述第3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之处为中心加以说明,重复的说明则适当省略。又,在与上述第3示例性实施例的各构成要素对应的构成要素原则上以同一符号标记。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触点5还具有弹性变形限制部61。弹性变形限制部61是从连结部32的连结本体部41的倾斜部46朝向FPC 6突出、且能够与FPC 6相接触的部分。由于弹性变形限制部61的存在,可以抑制因连结部32朝向FPC 6过度地弹性位移而在连结基端部40处发生超过连结基端部40的弹性限度的应力。
以上已说明本发明的第1至第4示例性实施例。接下来,参照图14至图18,说明触点5的第1至第5变化例。
(第1变化例)
在本变化例中,如图14所示,触点5具有固定部70、触点突起部71及连结部72。固定部70在光轴方向上延伸形成。连结部72包括连结本体部73与翻折部74。连结本体部73与固定部70的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的端部70a相连接。连结本体部73是在接近光轴方向上朝向被拍摄物方向侧倾斜而形成。
(第2变化例)
在本变化例中,如图15所示,触点5具有固定部80、触点突起部81及连结部82。固定部80在光轴方向上延伸形成。连结部82包括连结本体部83与翻折部84。连结本体部83与固定部80的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的端部80a相连接。连结本体部83是与径向平行地延伸形成。
(第3变化例)
在本变化例中,如图16所示,触点5具有固定部90、触点突起部91及连结部92。固定部90在光轴方向上延伸形成。连结部92包括连结基端部93、连结本体部94、和翻折部95。连结本体部94是经由连结基端部93而与固定部90的被拍摄物方向侧的端部90a相连接。连结本体部94是与径向平行地延伸形成。
(第4变化例)
在本变化例中,如图17所示,触点5具有固定部200、触点突起部201及连结部202。连结部202包括连结基端部203、连结本体部204以及翻折部205。
连结基端部203包括弯曲部206与延伸部207。弯曲部206是与固定部200的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的端部200a相连接、且以朝向接近光轴方向侧翻折180度的方式弯曲而成的部分。延伸部207是与连结本体部204的固定部200侧的端部204a相连接、且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在光轴方向上,延伸部207的长度为固定部200的长度的大致一半。
连结本体部204包括下述构件:第1水平部208,在离开光轴方向侧在径向上延伸;V字部209,朝向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突出成大致V字状;以及第2水平部210,在接近光轴方向侧在径向上延伸。V字部209能够与未图示的FPC 6相接触,且起到防止触点5的过度弹性变形的功能。
(第5变化例)
在本变化例中,如图18所示,触点5具有固定部300、触点突起部301及连结部302。连结部302包括连结基端部303、连结本体部304以及翻折部305。
连结基端部303包括弯曲部306与延伸部307。弯曲部306是与固定部300的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侧的端部300a相连接、且以朝向接近光轴方向侧翻折180度的方式弯曲而成的部分。延伸部307是与连结本体部304的固定部300侧的端部304a相连接、且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在光轴方向上,延伸部307的长度为固定部300的长度的大致一半。
连结本体部304包括下述构件:水平部308,在离开光轴方向侧在径向上延伸;以及倾斜部309,在接近光轴方向侧在接近光轴方向上朝向被拍摄物方向的逆方向倾斜。
在上文中,作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一例,已介绍了为了将相机镜头模组3与相机本体2电连接而在相机本体2中搭载并使用的安装用电连接器1。然而,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用途并不限于将相机镜头模组3与相机本体2电连接,也包含在各种电气部件之间进行电连接。
附图标记说明:
1  安装用电连接器(电连接器)
2  相机本体(第1部件)
3  相机镜头模组(第2部件)
4  外壳
5  触点
6  FPC(电路板)
6a FPC圆弧部
6b FPC导线部
7  电极焊垫
10 光轴方向隔壁(模组侧隔壁、第2部件侧隔壁)
10a  模组对向面
10b  触点对向面
11 圆周方向隔壁(横向隔壁)
11a  触点对向面
12 内周壁
13 触点外周壁
14 模组外周壁
15 触点收容室
16 模组嵌合凹部
20 触点插入孔
20a  内周面
21 压入槽
22 增强肋
30 固定部
30a  端部
31 触点突起部
32 连结部
33 爪部
34 触点突起部本体
35 凸缘部
40 连结基端部
41 连结本体部
41a  端部
42 翻折部
43 弯曲部
44 延伸部
45 第1水平部
46 倾斜部
47 第2水平部
48 焊接部
50 电极焊垫
60 弹性变形限制部
61 弹性变形限制部
70 固定部
70a  端部
71 触点突起部
72 连结部
73 连结本体部
74 翻折部
80 固定部
80a  端部
81 触点突起部
82 连结部
83 连结本体部
84 翻折部
90 固定部
90a  端部
91 触点突起部
92 连结部
93 连结基端部
94 连结本体部
95 翻折部
100  圆筒状触点
101  触点部分
102  弹簧臂
103  单片式电端子
200  固定部
200a 端部
201  触点突起部
202  连结部
203  连结基端部
204  连结本体部
204a 端部
205  翻折部
206  弯曲部
207  延伸部
208  第1水平部
209  V字部
210  第2水平部
300  固定部
300a 端部
301  触点突起部
302  连结部
303  连结基端部
304  连结本体部
304a 端部
305  翻折部
306  弯曲部
307  延伸部
308  水平部
309  倾斜部
a 间隙
A 箭头
b 间隙
P 光轴
Q 接触荷重
X 箭头
Y 箭头

Claims (18)

1.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是为了将相机镜头模组与相机本体电连接而在所述相机本体中搭载并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相机镜头模组的光轴基本上平行的第1方向;作为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之中的特定方向的第2方向;以及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
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沿着所述第2方向形成有细长的触点收容室;以及
触点,所述触点被收容在所述外壳的所述触点收容室中;
所述外壳包括模组侧隔壁,所述模组侧隔壁用于划分所述触点收容室的所述相机镜头模组侧,并且在所述模组侧隔壁中形成有触点插入孔;
所述触点包括:触点突起部,所述触点突起部被插入到所述触点插入孔中且从所述模组侧隔壁朝向所述相机镜头模组侧突出,起到与所述相机镜头模组之间的电触点的功能;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被固定到所述外壳;以及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弹性地连结所述触点突起部与所述固定部;
所述连结部包括:连结本体部,所述连结本体部以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式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以及翻折部,所述翻折部隔着所述连结本体部而配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侧,且予以翻折而形成;
所述固定部是在所述第2方向上,隔着所述触点突起部而配置于所述翻折部的相对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通过相对于所述外壳压入所述固定部而将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外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压入方向被设定为与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朝向所述触点插入孔的插入方向大致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连结部还包括:连结基端部,所述连结基端部用于将所述连结本体部的所述固定部侧的端部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相机镜头模组侧的端部相连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连结基端部包括弯曲部及延伸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且予以翻折而形成,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结本体部相连接且在所述压入方向上延伸。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触点突起部包括触点突起部本体及凸缘部,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是以朝向所述相机镜头模组侧膨出的方式形成,所述凸缘部是沿着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的周缘无间断地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连结部还包括:弹性变形限制部,所述弹性变形限制部从所述连结本体部朝向所述触点突起部突出,而能够与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凸缘部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一对横向隔壁,所述横向隔壁用于划分所述触点收容室的所述第3方向侧;
在所述凸缘部通过所述连结部的弹簧复原力而与所述模组侧隔壁相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凸缘部形成为:在所述第3方向上,在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与所述触点插入孔的内周面相接触之前,所述凸缘部先与所述一对横向隔壁之中的任一个相接触,从而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无法与所述触点插入孔的所述内周面相接触。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形成有当将所述相机镜头模组安装到所述相机本体时能够与所述连结部相接触的电极焊垫。
10.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是为了将第1部件与第2部件电连接而在所述第1部件中搭载并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触点收容室;以及
触点,所述触点被收容在所述外壳的所述触点收容室中;
所述外壳包括第2部件侧隔壁,所述第2部件侧隔壁用于划分所述触点收容室的所述第2部件侧,并且在所述第2部件侧隔壁中形成有触点插入孔;
所述触点包括:触点突起部,所述触点突起部被插入到所述触点插入孔中且从所述第2部件侧隔壁朝向所述第2部件侧突出,起到与所述第2部件之间的电触点的功能;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被固定到所述外壳;以及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弹性地连结所述触点突起部与所述固定部;
所述连结部包括:
连结本体部,所述连结本体部以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式在第2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第2方向与第1方向基本上正交,所述第1方向是所述触点插入孔的开口方向基本上;以及
翻折部,所述翻折部隔着所述连结本体部而配置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侧,且予以翻折而形成;
所述固定部是在所述第2方向上,隔着所述触点突起部而配置于所述翻折部的相对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通过相对于所述外壳压入所述固定部而将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外壳。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压入方向被设定为与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朝向所述触点插入孔的插入方向大致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连结部还包括:连结基端部,所述连结基端部用于将所述连结本体部的所述固定部侧的端部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第2部件侧的端部相连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连结基端部包括弯曲部及延伸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且予以翻折而形成,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结本体部相连接且在所述压入方向上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触点突起部包括触点突起部本体及凸缘部,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是以朝向所述第2部件侧膨出的方式形成,所述凸缘部是沿着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的周缘无间断地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连结部还包括:弹性变形限制部,所述弹性变形限制部从所述连结本体部朝向所述触点突起部突出,而能够与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凸缘部相接触。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所述外壳包括一对横向隔壁,所述横向隔壁用于划分所述触点收容室的第3方向侧,所述第3方向是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方向;
在所述凸缘部通过所述连结部的弹簧复原力而与所述第2部件侧隔壁相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凸缘部形成为:在所述第3方向上,在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与所述触点插入孔的内周面相接触之前,所述凸缘部先与所述一对横向隔壁之中的任一个相接触,从而所述触点突起部的所述触点突起部本体无法与所述触点插入孔的所述内周面相接触。
18.如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形成有当将所述第2部件安装到所述第1部件时能够与所述连结部相接触的电极焊垫。
CN201380011576.1A 2013-08-29 2013-08-29 电连接器 Pending CN1046040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05115 WO2015029088A1 (ja) 2013-08-29 2013-08-29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4039A true CN104604039A (zh) 2015-05-06

Family

ID=52585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1576.1A Pending CN104604039A (zh) 2013-08-29 2013-08-29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14313B2 (zh)
CN (1) CN104604039A (zh)
WO (1) WO201502908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4750A (zh) * 2016-02-04 2018-09-28 阿莫泰克有限公司 夹式电流接触器及包括其的保护装置
CN110088989A (zh) * 2016-12-22 2019-08-02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无焊接触件的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3647B2 (ja) * 2012-02-29 2016-07-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5337069A (zh) * 2015-11-28 2016-02-17 裴学华 插头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0807A (zh) * 1998-03-27 1999-10-06 莫列斯公司 电接头
JP2000133353A (ja) * 1998-10-27 2000-05-1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中間電気コネクタ
EP1150386A2 (en) * 2000-04-28 2001-10-3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Stationary device for a mobile device and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the stationary device
US6315621B1 (en) * 1999-02-18 2001-11-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 element having multi-contact points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a single mating contact element with independent contacting forces
US20040121654A1 (en) * 2002-09-05 2004-06-24 Lei Chao Battery connector
JP2010049174A (ja) * 2008-08-25 2010-03-04 Nikon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0582Y2 (zh) 1986-02-26 1992-03-16
JPH0311823Y2 (zh) * 1986-07-30 1991-03-20
US7918671B2 (en) * 2004-07-13 2011-04-0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unting structure with springs biasing towards a latching edge
CN100555752C (zh) * 2005-09-16 2009-10-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弹性接触装置及使用该弹性接触装置的电子设备
TWI305435B (en) * 2005-12-29 2009-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799327B2 (ja) * 2006-09-06 2011-10-2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モジュール用ソケット
CN201029120Y (zh) * 2007-03-02 2008-02-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4901811B2 (ja) 2008-05-27 2012-03-21 ミツイ精密株式会社 電気的コネクタ、カメラレンズ及びカメラ
JP5108710B2 (ja) * 2008-09-30 2012-12-2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817804B1 (ko) * 2011-08-03 2018-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촉 단자
JP5943647B2 (ja) 2012-02-29 2016-07-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257253B2 (ja) * 2013-10-07 2018-01-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0807A (zh) * 1998-03-27 1999-10-06 莫列斯公司 电接头
JPH11329634A (ja) * 1998-03-27 1999-11-30 Molex Inc 電気端子
JP2000133353A (ja) * 1998-10-27 2000-05-1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中間電気コネクタ
US6299458B1 (en) * 1998-10-27 2001-10-09 Hirose Electric Co., Ltd. Intermedi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315621B1 (en) * 1999-02-18 2001-11-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 element having multi-contact points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a single mating contact element with independent contacting forces
EP1150386A2 (en) * 2000-04-28 2001-10-3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Stationary device for a mobile device and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the stationary device
US20040121654A1 (en) * 2002-09-05 2004-06-24 Lei Chao Battery connector
JP2010049174A (ja) * 2008-08-25 2010-03-04 Nikon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4750A (zh) * 2016-02-04 2018-09-28 阿莫泰克有限公司 夹式电流接触器及包括其的保护装置
CN108604750B (zh) * 2016-02-04 2020-11-20 阿莫泰克有限公司 夹式电流接触器及包括其的保护装置
CN110088989A (zh) * 2016-12-22 2019-08-02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无焊接触件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14313B2 (en) 2017-04-04
WO2015029088A1 (ja) 2015-03-05
US20160240953A1 (en) 2016-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31576B2 (en)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572157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回路基板組立体
EP1947740B1 (en) Electrical socket terminal having contact stabilizers
CN106972301B (zh) 用于电力连接器的具有顺应销的电力端子
JP5947640B2 (ja) 端子金具と基板の接続構造
KR20160132450A (ko) 커넥터
CN109659740B (zh) 接触模块及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
CN104604039A (zh) 电连接器
JP2016100320A (ja) 接続端子
JP2016173998A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該コンタクトを使用するコネクタ
JP200712887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5048136A (zh) 柔性线缆连接器
US20170346202A1 (en) Press fit terminal
US20200287335A1 (en) Connector having one-piece housing
JP594364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076953B2 (ja) 基板用端子
CN107666046A (zh) 双面卡缘连接器
JP2006269418A (ja) コネクタ
US10720717B2 (en)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connector
JP2019515475A (ja)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用の電気コネクタ
CN113644472A (zh) 插塞连接器
CN105048225A (zh) 同轴连接器
JP2008171627A (ja) 雌型端子金具
US6932653B2 (en) Card connector
JP5900544B2 (ja) コネク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