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93398B - 一种高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活性的工程菌及其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活性的工程菌及其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93398B
CN104593398B CN201310534782.2A CN201310534782A CN104593398B CN 104593398 B CN104593398 B CN 104593398B CN 201310534782 A CN201310534782 A CN 201310534782A CN 104593398 B CN104593398 B CN 104593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ering bacteria
pand
alanine
beta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47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93398A (zh
Inventor
蔡真
张君丽
邓思颖
李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5347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93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93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3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93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3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菌及其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菌,其构建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载体pET‑30a(+)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质粒pET30‑panDB;所述目的蛋白如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2)将步骤(1)得到的重组质粒pET30‑panDB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所述工程菌。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生产β‑丙氨酸的方法,以L‑天冬氨酸为底物,采用所述工程菌进行生物转化,得到β‑丙氨酸。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β‑丙氨酸,无需添加诱导剂,整个过程无需高温、高压,同时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达工业化应用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高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活性的工程菌及其在生产β-丙氨 酸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活性的工程菌及其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β-丙氨酸(β-alanine),即3-氨基丙酸(3-aminopropanoic),是自然界中唯一存在的β型非蛋白氨基酸,β-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生化原料,可以用于合成泛酸、肌肽、帕米膦酸钠、巴柳氮等,在医药、饲料和食品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目前β-丙氨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生物法。
化学法合成β丙氨酸主要有丙烯腈法、丙烯酸法及琥珀酰亚胺降解法。丙烯腈法使用丙烯腈和氨水氨化反应生成β-氨基丙腈,再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即得,该方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但有副反应,且水解过程中生成大量无机盐,产物较难纯化。丙烯酸法使用丙烯酸、丙烯酸酯或丙烯酸盐与氨水氨化反应,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得到β-丙氨酸,合成工艺简单、收率高,但却需要高温高压。琥珀酰亚胺法是指将琥珀酰亚胺在碱性氯酸钠溶液中发生降解得到β-丙氨酸,该法的工艺条件要求苛刻,原料成本较高且易发生其它副反应,不适合工业化。总之,化学合成法的原料、中间体有毒,同时反应条件比较苛刻,要求高温高压,对环境污染严重。
生物法合成β-丙氨酸,国内相关报道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藤黄八叠球菌将丙烯酸转化为β-丙氨酸(转化率为54%),另一种是使用大肠杆菌BL21(DE3)作为宿主,表达来源于大肠杆菌的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最终产β-丙氨酸2.94g/L,远远达不到工业化的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筛选不同来源的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构建了基因工程菌,通过酶活比较,提供了一种高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活性的工程菌及其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菌,其构建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载体pET-30a(+)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质粒pET30-panDB;所述目的蛋白如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2)将步骤(1)得到的重组质粒pET30-panDB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所述工程菌。
所述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具体可如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或如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
所述重组质粒pET30-panDB具体可为在载体pET30的NdeⅠ和KpnⅠ酶切位点之间插入所述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得到的重组质粒。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工程菌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所述应用具体可为以L-天冬氨酸为底物生产β-丙氨酸。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重组质粒,是将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载体pET-30a(+)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质粒pET30-panDB;所述目的蛋白如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所述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具体可如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或如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本发明还保护所述重组质粒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生产β-丙氨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L-天冬氨酸为底物,采用所述工程菌进行生物转化,得到β-丙氨酸。所述生物转化的条件可为37℃、450rpm。所述生物转化的时间具体可为1-15小时。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工程菌通过如下方法扩大培养:①挑取工程菌的单菌落,接种于10mL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37℃、200rpm振荡培养12小时;②取步骤①得到的整个培养体系,接种于100mL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30℃、200rpm振荡培养12h,离心收集菌体。
本发明中通过筛选不同来源的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提供了一株高产β-丙氨酸基因工程菌,该菌株可以稳定的高表达L-天冬氨酸α羧化酶,将L-天冬氨酸转化成β-丙氨酸,酶活达2.09U/mL,转化15h后β-丙氨酸的产量为178g/L,转化率达99%。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β-丙氨酸,无需添加诱导剂,整个过程无需高温、高压,同时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达工业化应用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标准品溶液的HPLC图谱。
图2为工程菌甲、工程菌乙、工程菌丙和工程菌丁进行步骤3得到的上清液的酶活。
图3为生物转化过程中转化体系中生成的β-丙氨酸浓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载体pET-30a(+):Novagen公司。大肠杆菌BL21(DE3):Novagen公司。L-天冬氨酸标准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编号AB0091CAS(56-84-8)。β-丙氨酸标准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编号A6168CAS(107-95-9)。
实施例1、重组质粒和工程菌的构建
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即大肠杆菌BL21(DE3)中L-天冬氨酸α-羧化酶的编码基因。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即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中L-天冬氨酸α-羧化酶的编码基因。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即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中L-天冬氨酸α-羧化酶的编码基因。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即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L-天冬氨酸α-羧化酶的编码基因。
一、工程菌甲的构建
1、重组质粒pET30-panDE的构建
(1)合成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双链DNA分子。
(2)以步骤(1)合成的双链DNA分子为模板,用Ec-pand-for和Ec-pand-rev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
Ec-pand-for:5’-GGCTTCCATATGATTCGCACGATGCTGC-3’;
Ec-pand-rev:5’-TTACGGGGTACCTCAAGCAACCTGTACCGGAA-3’。
(3)用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KpnⅠ双酶切步骤(2)的PCR扩增产物,回收酶切产物。
(4)用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KpnⅠ双酶切载体pET-30a(+),回收约5300bp的载体骨架。
(5)将步骤(3)的酶切产物和步骤(4)的载体骨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ET30-panDE。根据测序结果对重组质粒pET30-panDE进行结构描述如下:在载体pET-30a(+)的NdeⅠ和KpnⅠ酶切位点之间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1自5’末端第4至381所示的双链DNA分子。
2、工程菌甲的构建
将重组质粒pET30-panDE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的重组菌即为工程菌甲,又称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30-panDE
二、工程菌乙的构建
1、重组质粒pET30-panDC的构建
(1)合成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双链DNA分子。
(2)以步骤(1)合成的双链DNA分子为模板,用cg-pand-for和cg-pand-rev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
cg-pand-for:5’-GGCTTCCATATGCTGCGTACCATCCTG-3’;
cg-pand-rev:5’-TTACGGCTCGAGTCAAATACTACGGCTCGTCAGC-3’。
(3)用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XhoⅠ双酶切步骤(2)的PCR扩增产物,回收酶切产物。
(4)用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XhoⅠ双酶切载体pET-30a(+),回收约5300bp的载体骨架。
(5)将步骤(3)的酶切产物和步骤(4)的载体骨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ET30-panDC。根据测序结果对重组质粒pET30-panDC进行结构描述如下:在载体pET-30a(+)的NdeⅠ和XhoⅠ酶切位点之间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2自5’末端第4至411所示的双链DNA分子。
2、工程菌乙的构建
将重组质粒pET30-panDC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的重组菌即为工程菌乙,又称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30-panDC
三、工程菌丙的构建
1、重组质粒pET30-panDM的构建
(1)合成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双链DNA分子。
(2)以步骤(1)合成的双链DNA分子为模板,用mt-pand-for和mt-pand-rev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
mt-pand-for:5’-GGCTTCCATATGTTACGGACGATGCTG-3’;
mt-pand-rev:5’-TTACGGGGTACCCTATCCCACACCGAGCCG-3’。
(3)用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KpnⅠ双酶切步骤(2)的PCR扩增产物,回收酶切产物。
(4)用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KpnⅠ双酶切载体pET-30a(+),回收约5300bp的载体骨架。
(5)将步骤(3)的酶切产物和步骤(4)的载体骨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ET30-panDM。根据测序结果对重组质粒pET30-panDM进行结构描述如下:在载体pET-30a(+)的NdeⅠ和KpnⅠ酶切位点之间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3自5’末端第4至420所示的双链DNA分子。
2、工程菌丙的构建
将重组质粒pET30-panDM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的重组菌即为工程菌丙,又称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30-panDM
四、工程菌丁的构建
1、重组质粒pET30-panDB的构建
(1)合成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双链DNA分子。
(2)以步骤(1)合成的双链DNA分子为模板,用bs-pand-for和bs-217-rev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
bs-pand-for:5’-GGCTTCCATATGTATCGAACAATGATGAGCG-3’;
bs-217-rev:5’-TGCACCGTTTAAGCAATGACGCCGCTTCCC-3’。
(3)以步骤(1)合成的双链DNA分子为模板,用bs-217-for和bs-pand-rev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
bs-217-for:5’-GGGAAGCGGCGTCATTGCTTAAACGGTGCA-3’;
bs-pand-rev:5’-TTACGGGGTACC CTACAAAATTGTACGGGCTGGT-3’。
(4)同时将步骤(2)得到的PCR扩增产物和步骤(3)得到的PCR扩增产物作为模板,用bs-pand-for和bs-pand-rev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
(5)用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KpnⅠ双酶切步骤(4)的PCR扩增产物,回收酶切产物。
(6)用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KpnⅠ双酶切载体pET-30a(+),回收约5300bp的载体骨架。
(7)将步骤(5)的酶切产物和步骤(6)的载体骨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ET30-panDB。根据测序结果对重组质粒pET30-panDB进行结构描述如下:在载体pET-30a(+)的NdeⅠ和KpnⅠ酶切位点之间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5自5’末端第4至384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序列5与序列4的差别仅在于将序列4自5’末端第207位核苷酸由A突变为了C,以去除序列中的NdeⅠ酶切识别序列;序列表的序列4和序列5均编码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的蛋白质)。
2、工程菌丁的构建
将重组质粒pET30-panDB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的重组菌即为工程菌丁,又称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30-panDB
实施例2、基因工程菌酶活检测
分别将实施例1制备的工程菌甲、工程菌乙、工程菌丙和工程菌丁进行如下操作:
1、挑取工程菌的单菌落,接种于10mL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37℃、200rpm振荡培养12小时。
2、取步骤1得到的整个培养体系,接种于100mL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30℃、200rpm振荡培养12h。
3、步骤2的终止时刻,取2mL培养体系(即OD600nm=3的菌液),加入1mL pH8.0、0.01mol/L的磷酸缓冲液,混匀,然后进行超声波破碎(功率200W,工作3秒停3秒,总时间为4min),10000rpm离心1min,取上清液。
4、取500μL步骤3得到的上清液,加入536μL60g/L的L-天冬氨酸溶液(L-天冬氨酸溶液的制备方法:取L-天冬氨酸,加入水,加入NaOH调整pH为7.0以促进L-天冬氨酸溶解),37℃静置反应2h,12000rpm离心1min,取上清液。
5、HPLC检测
取步骤4得到的上清液,用蒸馏水稀释至50倍体积,得到稀释液,稀释液衍生化后进行HPLC检测。
衍生化的方法:取300μL稀释液,加入360μL pH9.5、0.05mol/L的硼酸钠缓冲液,然后再加入240μL衍生剂,混匀,室温反应两分钟后进行HPLC检测。衍生剂:由1.3g邻苯二甲醛、0.59g N-乙酰半胱氨酸、20mL无水乙醇和78.11mL pH9.5、0.05mol/L的硼酸缓冲液组成。
HPLC检测采用Agilent色谱柱(Eclipse XDB-C18,5μm,4.6×150mm),流动相为2.871g/L的乙酸钠水溶液,流速为1mL/min,在334nm(紫外)进行实时监测。
将标准品溶液(标准品溶液即含有0.4g/L L-天冬氨酸和0.3g/Lβ-丙氨酸的溶液;标准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取L-天冬氨酸标准品和β-丙氨酸标准品,加入水,加入NaOH调整pH为7.0以促进L-天冬氨酸和β-丙氨酸溶解)按相同的方法进行衍生化后进行HPLC检测,HPLC图谱见图1(图1中,纵坐标的单位是mAU)。L-天冬氨酸标准品的出峰时间为1.409min,β-丙氨酸标准品的出峰时间为2.910min。
β-丙氨酸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0437x,y代表β-丙氨酸的峰面积,x代表β-丙氨酸的浓度(g/L)。L-天冬氨酸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9884x,y代表L-天冬氨酸的峰面积,x代表L-天冬氨酸的浓度(g/L)。
每分钟生成1μmol产物(β-丙氨酸)所需要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单位。
工程菌甲、工程菌乙、工程菌丙和工程菌丁进行步骤3得到的上清液的酶活依次见图2(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每次重复实验中含有10个重复处理,结果取平均值),工程菌丁得到的上清液的酶活最高,为2.09U/mL。
实施例3、全细胞转化
1、挑取实施例1制备的工程菌丁的单菌落,接种于100mL LB液体培养基,37℃、200rpm振荡培养12小时。
2、取步骤1得到的整个培养体系,接种于1000mL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30℃、200rpm振荡培养12h。
3、取步骤2得到的整个培养体系,9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
4、取全部步骤3得到的菌体,用300mL蒸馏水悬浮,加入L-天冬氨酸,37℃、450rpm生物转化15小时,发酵过程中,每小时取样一次,采用实施例2中的方法通过HPLC检测β-丙氨酸的浓度。
结果见图3。完成发酵时,发酵体系中β-丙氨酸的浓度达178g/L,转化率达99%。

Claims (6)

1.一种工程菌,其构建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将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载体pET-30a(+)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质粒pET30-panDB;所述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如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
(2)将步骤(1)得到的重组质粒pET30-panDB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所述工程菌。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菌,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
3.一种生产β-丙氨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L-天冬氨酸为底物,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菌进行生物转化,得到β-丙氨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化的条件为37℃、450rp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化的时间为1-15小时。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菌通过如下方法扩大培养:①挑取工程菌的单菌落,接种于10mL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37℃、200rpm振荡培养12小时;②取步骤①得到的整个培养体系,接种于100mL含50μg/ml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30℃、200rpm振荡培养12h,离心收集菌体。
CN201310534782.2A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高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活性的工程菌及其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 Active CN104593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4782.2A CN104593398B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高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活性的工程菌及其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4782.2A CN104593398B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高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活性的工程菌及其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3398A CN104593398A (zh) 2015-05-06
CN104593398B true CN104593398B (zh) 2017-06-06

Family

ID=53119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4782.2A Active CN104593398B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高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活性的工程菌及其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933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0053A (zh) * 2016-07-18 2018-01-26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生产β‑丙氨酸的方法及其专用工程菌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8470B (zh) * 2017-04-14 2022-01-1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产β-丙氨酸的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08841883A (zh) * 2018-06-19 2018-11-20 四川同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酶法转化生产β-丙氨酸和D-天冬氨酸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R200200751T2 (tr) * 1999-09-21 2004-08-23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Panto bileşiklerinin üretilmesi için yöntemler ve mikroorganizmalar.
EP2292749A3 (en) * 2004-07-30 2011-12-21 Novozymes A/S Alanine 2, 3 aminomutas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0053A (zh) * 2016-07-18 2018-01-26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生产β‑丙氨酸的方法及其专用工程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3398A (zh) 2015-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tokun et al. Classical optimization of cellulase and xylanase production by a marine Streptomyces species
Jiménez-Gómez et al. Genome insights into the novel species Microvirga brassicacearum, a rapeseed endophyte with biotechnological potential
CN108060114B (zh) 一种发酵生产l-丙氨酸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CN106755012B (zh) 一种内切β-1,3-葡聚糖酶编码基因及其酶和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593398B (zh) 一种高L‑天冬氨酸α羧化酶活性的工程菌及其在生产β‑丙氨酸中的应用
JPWO2016163534A1 (ja) バチルス属細菌芽胞の製造方法
CN101052724B (zh) 尿苷5'-二磷酸-n-乙酰半乳糖胺的制备方法
CN104178536A (zh) 一种r-3-氨基哌啶的生物制备方法
Khan et al.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variables for enhanced production of urease by indigenous Aspergillus niger strains throug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N107841505A (zh) 一种食品安全级菌株及其制备氨基葡萄糖的方法
CN103409475A (zh) 一种酶法合成l-茶氨酸的方法
CN104673734B (zh) 用于生产β-丙氨酸的工程菌及生产β-丙氨酸的方法
Liu et al. A novel synthesis of iminodiacetic acid: Biocatalysis by whole Alcaligenes faecalis ZJB‐09133 cells from iminodiacetonitrile
CN104131041A (zh) 一种α-酮戊二酸的生产方法
CN104087535B (zh) 生物法制备茶氨酸的方法
Li et al. High-level production of pullulan from high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by mutagenesis and 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 of Aureobasidium pullulans
CN103352031B (zh) 一种糖基转移酶基因及应用
CN105255934A (zh) 一种高效联产α-氨基丁酸及葡萄糖酸的策略
CN104805144A (zh) 一种高效生产l-瓜氨酸的方法
Zhang et al. Scree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organisms capable of converting iminodiacetonitrile to iminodiacetic acid
Yin et al. The hybrid strategy of Thermoactinospora rubra YIM 77501T for utilizing cellulose as a carbon sourc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Vu et al. Improvement of cellulase activity using error-prone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and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Gupta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ome-based CAZyme cassette in Antarctic Microbacterium sp. PAMC28756 with 31 other Microbacterium species
Schulze et al. Investigation of exopolysaccharide formation and its impact on anaerobic succinate production with Vibrio natriegens
CN106191089B (zh) 一种加速5-氨基戊酸生物法生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