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4413A - 电力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4413A
CN104584413A CN201380043747.9A CN201380043747A CN104584413A CN 104584413 A CN104584413 A CN 104584413A CN 201380043747 A CN201380043747 A CN 201380043747A CN 104584413 A CN104584413 A CN 104584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emiconductor
assembly
flow path
power
circui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37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4413B (zh
Inventor
铃木英世
小菅正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84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4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4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4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51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AC-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01Thermal arrangements, e.g. for cooling, heating or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05K1/0203Cooling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54Cold plates transferring heat from heat source to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高用于电力转换装置的电容组件的冷却性能。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功率半导体组件、电容器组件和形成流过冷却介质的流路的流路形成体,上述流路形成体包括形成使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冷却的第一流路部的第一流路形成体和形成使上述电容器组件冷却的第二流路部的第二流路形成体,上述第一流路形成体配置在上述第二流路形成体的侧部且与该第二流路形成体一体地形成,上述第二流路形成体在上述第二流路部的上方形成收纳上述电容器组件的收纳空间,上述第一流路部在与形成上述收纳空间的侧壁相对的位置形成,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被插入上述第一流路部。

Description

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将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或将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而使用的电力转换装置,特别是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中使用的电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力转换装置包括从直流电源接收直流电力的平滑用的电容器组件、从电容器组件接收直流电力并产生交流电力的逆变器电路和用于控制逆变器电路的控制电路。近年来,要求电力转换装置的高输出功率化。特别是在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领域中,有使用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运转时间和运转条件(高输出转矩条件)扩大的倾向,有从直流电源对电力转换装置供给的直流电力增大的倾向。从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力越是增大,该电容器组件中设置的电容器单元和汇流条的发热量越增大。
为了提高电容器组件的冷却性能,日本特开2009-219270号公报中公开了以用流路包围电容器组件的侧面的方式形成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一例。
但是,要求进一步提高电容器组件的冷却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92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高电力转换装置中使用的电容器组件的冷却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使功率半导体组件和电容器组件冷却的流路形成体,该流路形成体在使电容器组件冷却的第二流路部的上方形成收纳电容器组件的收纳空间,使功率半导体组件冷却的第一流路部在与形成收纳空间的侧壁相对的位置形成。
由此,电容器组件被电容器组件的底面和侧面冷却,电容器组件的冷却性能提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电容器组件的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混合动力车的系统的系统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3是用于说明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为了说明电力转换装置的整体结构而将其分解为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5是为了说明流路形成体12,从底侧观察图4所示的流路形成体12的图。
图6(a)是表示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的外观的立体图。图6(b)是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的截面图。
图7(a)是立体图,图7(b)是与图6(b)同样地在截面D切断并从方向E观察时的截面图。此外,图7(c)表示翅片305被加压且薄壁部304A变形前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从图7所示的状态进一步除去组件壳体304后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的图。图8(a)是立体图,图8(b)是与图6(b)、图7(b)同样地在截面D切断并从方向E观察时的截面图。
图9是从图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除去第一密封树脂348和配线绝缘部608后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组件一次密封体302的组装工序的图。
图11(a)是表示电容器组件50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1(b)是用于说明电容器组件500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在图3的A-A面切断的电力转换装置200的截面图。
图13是除去盖8和控制电路基板20,使驱动电路基板22与金属基体板11分解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在面B切断的截面立体图。
图15是图5所示的流路形成体12的在面C切断的截面图。
图16是除去盖8、控制电路基板20、金属基体板11和驱动电路基板22后的电力转换装置200的顶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将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应用于使用发动机和电动机双方行驶的所谓混合动力车的系统图。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不仅能够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也能够应用于仅通过电动机行驶的所谓纯电动车,此外还能够作为用于驱动一般工业机械所使用的电动机的电力转换装置使用。但是,如以上或以下所说明,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特别在应用于上述混合动力车和上述纯电动车时,在小型化的观点和可靠性的观点和其他许多观点上可以获得优良的效果。应用于混合动力车的电力转换装置与应用于纯电动车的电力转换装置结构大致相同,以应用于混合动力车的电力转换装置作为代表例说明。
图1是表示混合动力车(以下记为“HEV”)的控制模块的图。发动机EGN和电动发电机MG1、电动发电机MG2产生车辆的行驶用转矩。此外,电动发电机MG1和电动发电机MG2不仅产生旋转转矩,还具有将从外部对电动发电机MG1或电动发电机MG2施加的机械能转换为电力的功能。电动发电机MG1或MG2例如是同步电动机或感应电动机,如上所述,根据运转方法既作为电动机也作为发电机工作。
发动机EGN的输出侧和电动发电机MG2的输出转矩通过动力分配机构TSM向电动发电机MG1传递,来自动力分配机构TSM的旋转转矩或电动发电机MG1产生的旋转转矩通过变速机TM和差动齿轮DEF向车轮传递。另一方面,再生制动的运转时,旋转转矩从车轮向电动发电机MG1传递,基于供给来的旋转转矩产生交流电力。产生的交流电力如后所述被电力转换装置200转换为直流电力,对高电压用的蓄电池136充电,充电的电力重新被用作行驶能。此外,高电压用的蓄电池136蓄积的电力变少的情况下,能够用电动发电机MG2将发动机EGN产生的旋转能转换为交流电力,接着用电力转换装置200将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而对蓄电池136充电。从发动机EGN对电动发电机MG2的机械能的传递由动力分配机构TSM进行。
接着对电力转换装置200进行说明。逆变器电路140和逆变器电路142与蓄电池136经由直流连接器138电连接,在蓄电池136与逆变器电路140或142相互之间进行电力的传递。使电动发电机MG1作为电动机工作的情况下,逆变器电路140基于经由直流连接器138从蓄电池136供给来的直流电力产生交流电力,经由交流连接器188对电动发电机MG1供给。由电动发电机MG1和逆变器电路140构成的结构作为第一电动发电单元工作。同样使电动发电机MG2作为电动机工作的情况下,逆变器电路142基于经由直流连接器138从蓄电池136供给来的直流电力产生交流电力,经由交流端子159对电动发电机MG2供给。由电动发电机MG2和逆变器电路142构成的结构作为第二电动发电单元工作。第一电动发电单元和第二电动发电单元与运转状态相应地具有使双方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运转的情况、或者对其分情况使用地运转的情况。此外,也能够使一方不运转而是停止。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蓄电池136的电力使第一电动发电单元作为电动单元工作,能够仅用电动发电机MG1的动力进行车辆的驱动。进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发动机EGN的动力或来自车轮的动力使第一电动发电单元或第二电动发电单元作为发电单元工作发电,能够进行蓄电池136的充电。
蓄电池136进而也被用作用于驱动辅助设备用电动机195的电源。辅助设备用电动机例如是驱动空气调节器的压缩机的电动机或驱动冷却用的液压泵的电动机。从蓄电池136对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供给直流电力,在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中产生交流电力,并经由交流端子120对辅助设备用电动机195供给。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具有与逆变器电路140和142基本同样的电路结构和功能,控制对辅助设备用电动机195供给的交流的相位和频率、电力。辅助设备用电动机195的容量比电动发电机MG1、MG2的容量小,因此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的最大转换电力比逆变器电路140和142小,但是如上所述,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动作与逆变器电路140和142大致相同。此外,电力转换装置200包括用于使对逆变器电路140和逆变器电路142、逆变器电路350B供给的直流电力平滑化的电容器组件500。
电力转换装置200包括用于从上级的控制装置接收指令和对上级的控制装置发送表示状态的数据的通信用的连接器21。基于来自连接器21的指令,在控制电路172中运算电动发电机MG1和电动发电机MG2、辅助设备用电动机195的控制量,进而运算是作为电动机运转还是作为发电机运转,并基于运算结果产生控制脉冲,对驱动电路174和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的驱动电路350A供给上述控制脉冲。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也可以具有专用的控制电路,该情况下上述专用的控制电路基于来自连接器21的指令产生控制脉冲,对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的驱动电路350A供给。
驱动电路174基于上述控制脉冲产生用于控制逆变器电路140和逆变器电路142的驱动脉冲。此外,驱动电路350A产生用于驱动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的逆变器电路350B的控制脉冲。
接着,用图2说明逆变器电路140和逆变器电路142的电路的结构。图1所示的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的逆变器电路350B的电路结构也基本与逆变器电路140的电路结构类似,因此在图2中省略逆变器电路350B的具体的电路结构的说明,以逆变器电路140为代表例说明。但是,因为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的输出电力小,所以使以下说明的构成各相的上臂和下臂的半导体芯片和连接该芯片的电路集中配置在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中。
进而,逆变器电路140和逆变器电路142的电路结构和动作也非常类似,因此以逆变器电路140为代表说明。
其中,以下使用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作为半导体元件,以下简称为IGBT。逆变器电路140与要输出的交流电力的U相、V相、W相构成的三相对应地包括由作为上臂工作的IGBT328和二极管156;和作为下臂工作的IGBT330和二极管166构成的上下臂的串联电路150。
这三相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电动发电机MG1的电枢绕组的三相的各相绕组对应。三相的各自的上下臂的串联电路150从作为上述串联电路的中点部分的中间电极168输出交流电流,该交流电流通过交流端子159或交流连接器188与作为到电动发电机MG1的交流电力线的以下说明的交流汇流条802连接。
上臂的IGBT328的集电极电极153经由正极端子157与电容器组件500的正极侧的电容器端子506电连接,下臂的IGBT330的发射极电极经由负极端子158与电容器组件500的负极侧的电容器端子504电连接。
IGBT328包括集电极电极153、信号用发射极电极155和栅极电极154。此外,IGBT330包括集电极电极163、信号用发射极电极165和栅极电极164。二极管156在集电极电极153与发射极电极之间电连接。此外,二极管166在集电极电极163与发射极电极之间电连接。也可以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场效应晶体管(以下简称为MOSFET)作为开关用功率半导体元件。该情况下不需要二极管156和二极管166。作为开关用功率半导体元件,IGBT适合直流电压相对较高的情况,MOSFET适合直流电压相对较低的情况。
电容器组件500包括多个正极侧的电容器端子506、多个负极侧的电容器端子504、蓄电池正极侧端子509和蓄电池负极侧端子508。来自蓄电池136的高电压的直流电力经由直流连接器138对蓄电池正极侧端子509和蓄电池负极侧端子508供给,并从电容器组件500的多个正极侧的电容器端子506和多个负极侧的电容器端子504对逆变器电路140和逆变器电路142、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供给。另一方面,从交流电力被逆变器电路140和逆变器电路142转换的直流电力,从正极侧的电容器端子506和负极侧的电容器端子504对电容器组件500供给,并从蓄电池正极侧端子509和蓄电池负极侧端子508经由直流连接器138对蓄电池136供给,在蓄电池136中蓄积。
控制电路172包括用于对IGBT328和IGBT330的开关时刻进行运算处理的微型计算机(以下记为“微机”)。对微机的输入信息,有对电动发电机MG1要求的目标转矩值、从上下臂的串联电路150对电动发电机MG1供给的电流值和电动发电机MG1的转子的磁极位置。目标转矩值基于从未图示的上级控制装置输出的指令信号。电流值基于电流传感器180的检测信号进行检测。磁极位置基于从电动发电机MG1中设置的同步分解器等旋转磁极传感器(未图示)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检测。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电流传感器180检测三相的电流值的情况为例,但也可以检测两个相的电流值,并通过运算求出三个相的电流。
图3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200的分解立体图。电力转换装置200具有实现收纳后述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和电容器组件500的壳体的功能并且形成流路的流路形成体12和盖8。此外,也可以是与本实施方式的流路形成体12分开地设置壳体,将该流路形成体12收纳在壳体中的结构。
盖8收纳构成电力转换装置200的电路部件,被固定在流路形成体12上。在盖8的内侧的上部,配置有安装了控制电路172的控制电路基板20。在盖8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口202、第三开口204a、第四开口204b和第五开口205。进而,在盖8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03。
连接器21设置在控制电路基板20上并且通过第一开口202向外部突出。负极侧电力线510和正极侧电力线512使直流连接器138与电容器组件500等电连接并且通过第二开口203向外部突出。
交流侧中继导体802a~802c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连接并且通过第三开口204a向外部突出。交流侧中继导体802d~802f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连接并且通过第四开口204b向外部突出。未图示的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的交流输出端子通过第五开口205向外部突出。
连接器21等端子的嵌合面的方向根据车的种类为各种方向,特别是要搭载在小型车辆中的情况下,出于发动机室内的大小的限制和组装性的观点,优选使嵌合面朝向上方。例如,使电力转换装置200配置在变速机TM的上方的情况下,通过使其向与配置变速机TM一侧相反的一侧突出,提高了作业效率。
图4是为了有助于理解电力转换装置200的被收纳在流路形成体12的内部的结构而分解的整体立体图。
流路形成体12形成与冷却介质流动的流路连接的开口部400a~400c和开口部402a~402c。开口部400a~400c被插入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封闭,此外,开口部402d~402f被插入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封闭。
流路形成体12,在收纳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和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的空间的侧部,形成用于收纳电容器组件500的收纳空间405。
电容器组件500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和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的距离大致一定,因此平滑电容器与功率半导体组件电路的电路常数在三相的各相易于变得均衡,成为易于降低峰值电压的电路结构。
通过使流路形成体12的流路的主结构与流路形成体12一体地通过铝材料的铸造制作,流路在冷却效果以外还能够增强机械强度。此外通过用铸铝制造,流路形成体12与流路成为一体结构,导热有所改善,冷却效率提高。其中,通过将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和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固定在流路中而完成流路,进行水路的漏水试验。漏水试验合格的情况下,接着能够进行安装电容器组件500、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和基板的作业。这样,构成为在电力转换装置200的底部配置流路形成体12,接着从上方起依次进行固定电容器组件500、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基板等必要的部件的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驱动电路基板22配置在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和电容器组件500的上方。此外,在驱动电路基板22与控制电路基板20之间配置有金属基体板11。金属基体板11实现驱动电路基板22和控制电路基板20上搭载的电路组的电磁屏蔽的功能,并且具有使驱动电路基板22和控制电路基板20产生的热发散、冷却的作用。
进而起到提高控制电路基板20的机械的共振频率的作用。即,能够在金属基体板11上以短间隔配置用于固定控制电路基板20的螺合部,缩短发生机械振动的情况下的支承点之间的距离,提高共振频率。例如能够使控制电路基板20的共振频率相对于从变速机传递的振动频率更高,因此难以受到振动的影响,可靠性提高。
图5是用于说明流路形成体12的说明图,是对图4所示的流路形成体12从下方观察的图。
在流路形成体12中,在一个侧壁12a上设置有入口配管13和出口配管14。冷却介质向虚线所示的流动方向417的方向流入,并通过入口配管13在沿着流路形成体12的一方的边形成的第一流路部19a中流动。第二流路部19b通过折回流路部与第一流路部19a连接,且与第一流路部19a平行地形成。第三流路部19c通过折回流路部与第二流路部19b连接,且与第二流路部19b平行地形成。第四流路部19d通过折回流路部与第三流路部19c连接,且与第三流路部19c平行地形成。第五流路部19e通过折回流路部与第四流路部19d连接,且与第四流路部19d平行地形成。第六流路部19f通过折回流路部与第五流路部19e连接,且与第五流路部19e平行地形成。即,第一流路部19a至第六流路部19f形成连成一条的弯曲前进的流路。
第一流路形成体441形成第一流路部19a、第二流路部19b、第三流路部19c、第四流路部19d、第五流路部19e和第六流路部19f。第一流路部19a、第二流路部19b、第三流路部19c、第四流路部19d、第五流路部19e和第六流路部19f均使深度方向比宽度方向更大地形成。
第七流路部19g与第六流路部19f连接,且在与图4所示的电容器组件500的收纳空间405相对的位置形成。第二流路形成体442形成该第七流路部19g。第七流路部19g使宽度方向比深度方向更大地形成。
第八流路部19h与第七流路部19g连接,且在与后述的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相对的位置形成。此外,第八流路部19h与出口配管14连接。第三流路形成体444形成该第八流路部19h。该第八流路部19h使深度方向比宽度方向更大地形成。
在流路形成体12的下表面形成有连成一个的开口部404。该开口部404被下盖420封闭。密封部件409设置在下盖420与流路形成体12之间,保持气密性。
此外,在下盖420上,形成了向远离流路形成体12的方向突出的凸部406a~406f。凸部406a~406f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和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对应地设置。即,凸部406a与第一流路部19a相对地形成。凸部406b与第二流路部19b相对地形成。凸部406c与第三流路部19c相对地形成。凸部406d与第四流路部19d相对地形成。凸部406e与第五流路部19e相对地形成。凸部406f与第六流路部19f相对地形成。
第七流路部19g的深度和宽度与第六流路部19f的深度和宽度相比较大地改变。为了能够通过该较大的流路形状的变更进行冷却介质的整流和流速的管理,优选第二流路形成体442设置向第七流路部19g突出的平直翅片447。
同样,第八流路部19h的深度和宽度与第七流路部19g的深度和宽度相比较大地改变。为了能够通过该较大的流路形状的变更进行冷却介质的整流和流速的管理,优选第三流路形成体444设置向第八流路部19h突出的平直翅片448。
用图6~图10说明逆变器电路140中使用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的详细结构。上述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均为相同结构,以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的结构为代表说明。其中,图6~图10中信号端子325U与图2中公开的栅极电极154和信号用发射极电极155对应,信号端子325L与图2中公开的栅极电极164和发射极电机165对应。此外,直流正极端子315B与图2中公开的正极端子157相同,直流负极端子319B与图2中公开的负极端子158相同。此外,交流端子320B与图2中公开的交流端子159相同。
图6(a)是本实施方式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的立体图。图6(b)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在截面D切断并从方向E观察时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为了有助于理解,从图6所示的状态除去螺栓309和第二密封树脂351后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的图。图7(a)是立体图,图7(b)是与图6(b)同样在截面D切断并从方向E观察时的截面图。此外,图7(c)表示翅片305被加压而使薄壁部304A变形前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从图7所示的状态进一步除去组件壳体304后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的图。图8(a)是立体图,图8(b)是与图6(b)、图7(b)同样在截面D切断并从方向E观察时的截面图。
图9是从图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除去第一密封树脂348和配线绝缘部608后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组件一次密封体302的组装工序的图。构成上下臂的串联电路150的功率半导体元件(IGBT328、IGBT330、二极管156、二极管166)如图8和图9所示,被导体板315和导体板318、或导体板320和导体板319从两面夹住固定。导体板315等在其散热面露出的状态下被第一密封树脂348密封,在该散热面上对绝缘部件333进行热压接。第一密封树脂348如图8所示,具有大致多面体形状(此处为大致长方体形状)。
被第一密封树脂348密封的组件一次密封体302插入组件壳体304中,隔着绝缘部件333热压接在作为CAN型冷却器的组件壳体304的内面。此处,CAN型冷却器指的是一面具有插入口306、另一面具有底的成筒形状的冷却器。在组件壳体304的内部残留的空隙中,填充有第二密封树脂351。
组件壳体304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例如铝合金材料(Al、AlSi、AlSiC、Al-C等)构成。插入口306被凸缘304B包围其外周。此外,如图6(a)所示,具有比其他面更宽的面的第一散热面307A和第二散热面307B以分别相对的状态配置,与这些散热面相对地配置有各功率半导体元件(IGBT328、IGBT330、二极管156、二极管166)。
连接该相对的第一散热面307A和第二散热面307B的三个面以比该第一散热面307A和第二散热面307B更窄的宽度构成密闭的面,在剩余的一边的面形成插入口306。组件壳体304的形状不需要是精确的长方体,也可以使角如图6(a)所示成曲面。
通过使用这样的形状的金属制的壳体,即使将组件壳体304插入流过水或油等冷却剂的流路内,也能够用凸缘304B确保对于冷却剂的密封,因此能够用简易的结构防止冷却介质进入组件壳体304的内部。此外,在相对的第一散热面307A和第二散热面307B分别均匀地形成翅片305。进而,在第一散热面307A和第二散热面307B的外周,形成了厚度非常薄的薄壁部304A。薄壁部304A使厚度极度薄至通过对翅片305加压而容易地变形的程度,因此提高了插入组件一次密封体302后的生产效率。
如上所述,通过将导体板315等隔着绝缘部件333热压接在组件壳体304的内壁,能够减少导体板315等与组件壳体304的内壁之间的空隙,能够使功率半导体元件产生的热效率良好地向翅片305传导。进而,通过使绝缘部件333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和柔软性,能够用绝缘部件333吸收热应力的产生,在温度变化剧烈的车辆用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使用是良好的。
在组件壳体304外部,设置有用于与电容器组件500电连接的金属制的直流正极配线315A和直流负极配线319A,在其前端部分别形成直流正极端子315B和直流负极端子319B。此外,设置有用于对电动发电机MG1或MG2供给交流电力的金属制的交流配线320A,在其前端形成有交流端子320B。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直流正极配线315A与导体板315连接,直流负极配线319A与导体板319连接,交流配线320A与导体板320连接。
在组件壳体304的外部,还设置有用于与驱动电路174电连接的金属制的信号配线324U和324L,在其前端部分别形成信号端子325U和信号端子325L。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信号配线324U与IGBT328连接,信号配线324L与IGBT330连接。
直流正极配线315A、直流负极配线319A、交流配线320A、信号配线324U和信号配线324L在通过用树脂材料成形的配线绝缘部608相互绝缘的状态下,一体地成型为辅助模塑体600。配线绝缘部608也起到用于支承各配线的支承部件的作用,关于其使用的树脂材料,具有绝缘性的热硬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是合适的。由此,能够确保直流正极配线315A、直流负极配线319A、交流配线320A、信号配线324U和信号配线324L之间的绝缘性,能够实现高密度配线。
辅助模塑体600在与组件一次密封体302在连接部370金属接合后,通过贯通配线绝缘部608上设置的螺孔的螺栓309固定在组件壳体304上。连接部370处的组件一次密封体302与辅助模塑体600的金属接合,例如能够使用TIG焊接等。
直流正极配线315A和直流负极配线319A成为以在中间隔着配线绝缘部608相对的状态相互叠层、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形状。通过采用这样的配置和形状,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开关动作时瞬间流过的电流相对并且向相反方向流动。由此,起到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的作用,因该作用能够实现低电感化。此外,交流配线320A和信号端子325U、325L也向与直流正极配线315A和直流负极配线319A同样的方向延伸。
通过金属接合连接组件一次密封体302与辅助模塑体600的连接部370被第二密封树脂351密封在组件壳体304内。由此,能够在连接部370与组件壳体304之间稳定地确保必要的绝缘距离,因此与不密封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的小型化。
如图9所示,在连接部370的辅助模塑体600一侧,辅助模块侧直流正极连接端子315C、辅助组件侧直流负极连接端子319C、辅助组件侧交流连接端子320C、辅助组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6U和辅助组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6L排成一排地配置。另一方面,在连接部370的组件一次密封体302一侧,沿着具有多面体形状的第一密封树脂348的一个面,元件侧直流正极连接端子315D、元件侧直流负极连接端子319D、元件侧交流连接端子320D、元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7U和元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7L排成一排地配置。通过像这样采用在连接部370处各端子排成一排的结构,用传递成型进行的组件一次密封体302的制造变得容易。
此处,对于将组件一次密封体302的从第一密封树脂348向外侧延伸的部分按每个种类视为一个端子时的各端子的位置关系进行叙述。以下说明中,将由直流正极配线315A(包括直流正极端子315B和辅助组件侧直流正极连接端子315C)和元件侧直流正极连接端子315D构成的端子称为正极侧端子,将由直流负极配线319A(包括直流负极端子319B和辅助组件侧直流负极连接端子319C)和元件侧直流正极连接端子315D构成的端子称为负极侧端子,将由交流配线320A(包括交流端子320B和辅助组件侧交流连接端子320C)和元件侧交流连接端子320D构成的端子称为输出端子,将由信号配线324U(包括信号端子325U和辅助组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6U)和元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7U构成的端子称为上臂用信号端子,将由信号配线324L(包括信号端子325L和辅助组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6L)和元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7L构成的端子称为下臂用信号端子。
上述各端子均从第一密封树脂348和第二密封树脂351通过连接部370突出,从该第一密封树脂348突出的各部分(元件侧直流正极连接端子315D、元件侧直流负极连接端子319D、元件侧交流连接端子320D、元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7U和元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7L),如上所述沿着具有多面体形状的第一密封树脂348的一个面排成一排。此外,正极侧端子和负极侧端子从第二密封树脂351以叠层状态突出,向组件壳体304的外部延伸。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在用第一密封树脂348密封功率半导体元件而制造组件一次密封体302时的合模时,产生对功率半导体元件与该端子的连接部分的过大的应力和模具的间隙。此外,因叠层的正极侧端子和负极侧端子中各自流过的相反方向的电流,产生相互抵消的方向的磁通,因此能够实现低电感化。
在辅助模塑体600一侧,辅助组件侧直流正极连接端子315C、辅助组件侧直流负极连接端子319C在与直流正极端子315B、直流负极端子319B相反侧的直流正极配线315A、直流负极配线319A的前端部分别形成。此外,辅助组件侧交流连接端子320C在交流配线320A上与交流端子320B相反侧的前端部形成。辅助组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6U、326L在信号配线324U、324L上与信号端子325U、325L相反侧的前端部分别形成。
另一方面,在组件一次密封体302一侧,元件侧直流正极连接端子315D、元件侧直流负极连接端子319D、元件侧交流连接端子320D分别在导体板315、319、320上形成。此外,元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7U、327L通过接合线371与IGBT328、330分别连接。
如图10所示,直流正极侧的导体板315和交流输出侧的导体板320与元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7U和327L在被共用的连接杆372连接的状态下,以使它们大致同一平面状地配置的方式一体地加工。导体板315上固定有上臂侧的IGBT328的集电极电极和上臂侧的二极管156的阴极电极。导体板320上固定有下臂侧的IGBT330的集电极电极和下臂侧的二极管166的阴极电极。在IGBT328、330和二极管156、166上,导体板318和导体板319大致同一平面状地配置。导体板318上固定有上臂侧的IGBT328的发射极电极和上臂侧的二极管156的阳极电极。导体板319上固定有下臂侧的IGBT330的发射极电极和下臂侧的二极管166的阳极电极。各功率半导体元件经由金属接合材料160分别固定在各导体板上设置的元件固定部322上。金属接合材料160例如是焊锡材料或含有银膜和金属微粒的低温烧结接合材料等。
各功率半导体元件是板状的扁平结构,该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各电极在正反面形成。如图10所示,功率半导体元件的各电极被导体板315和导体板318、或导体板320和导体板319隔着。即,导体板315和导体板318成为隔着IGBT328和二极管156大致平行地相对的叠层配置。同样,导体板320和导体板319成为隔着IGBT330和二极管166大致平行地相对的叠层配置。此外,导体板320与导体板318经由中间电极329连接。通过该连接使上臂电路与下臂电路电连接,形成上下臂串联电路。如上所述,在导体板315与导体板318之间隔着IGBT328和二极管156,且在导体板320与导体板319之间隔着IGBT330和二极管166,使导体板320与导体板318经由中间电极329连接。之后,使IGBT328的控制电极328A与元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7U通过接合线371连接,且使IGBT330的控制电极330A与元件侧信号连接端子327L通过接合线371连接。
图11(a)是表示电容器组件50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1(b)是用于说明电容器组件500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叠层导体板501由用板状的较宽的导体形成的负极导体板505和正极导体板507、以及被负极导体板505和正极导体板507隔着的绝缘片550构成。叠层导体板501对于流过各相的上下臂的串联电路150的电流使磁通相互抵消,因此对于流过上下臂的串联电路150的电流能够实现低电感化。
蓄电池负极侧端子508和蓄电池正极侧端子509,以从叠层导体板501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的边立起的状态形成,分别与正极导体板507和负极导体板505连接。辅助设备用电容器端子516和517以从叠层导体板501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的边立起的状态形成,分别与正极导体板507和负极导体板505连接。
中继导体部530以从叠层导体板501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的边立起的状态形成。电容器端子503a~503c从中继导体部530的端部突出,与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对应地形成。此外,电容器端子503d~503f也从中继导体部530的端部突出,与各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对应地形成。中继导体部530和电容器端子503a~503c均以隔着绝缘片550的叠层状态构成,能够对于流过上下臂的串联电路150的电流实现低电感化。此外,中继导体部530构成为完全不形成妨碍电流流动的贯通孔等、或尽可能少形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开关时在对于每个相设置的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之间产生的回流电流易于流向中继导体部530,难以流向叠层导体部501一侧。由此,能够减少回流电流引起的叠层导体板501的发热。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负极导体板505、正极导体板507、蓄电池负极侧端子508、蓄电池正极侧端子509、中继导体部530和电容器端子503a~503f由一体成形的金属制的板构成,对于流过上下臂的串联电路150的电流具有降低电感的效果。
电容器单元514在叠层导体板50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3个电容器单元514沿着叠层导体板501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的边排成一排,进而,另外3个电容器单元514沿着叠层导体板501的长边方向的另一边排成一排,设置合计6个电容器单元。
沿着叠层导体部501的长边方向的各个边排列的电容器单元514以图11(a)所示的虚线A-A为界对称地排列。由此,在对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和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供给用电容器单元514平滑化后的直流电流的情况下,电容器端子503a~503c与电容器端子503d~503f之间的电流均衡变得均匀,能够实现叠层导体板501的电感降低。此外,能够防止电流在叠层导体板501中局部地流过,因此也能够使热均衡变得均匀而提高耐热性。
电容器单元514是电容器组件500的蓄电部的单位结构体,使用使2片在单面蒸镀了铝等金属的薄膜叠层卷绕、并将2片金属分别作为正极、负极的薄膜电容器。对于电容器单元514的电极,卷绕的轴面分别成为正极、负极电极,通过喷镀锡等导电体而制造。
电容器壳体502包括用于收纳电容器单元514的收纳部511,收纳部5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成大致长方形状。在电容器壳体502设置有用于将电容器组件500固定在流路形成体12上的固定单元例如用于使螺栓贯通的孔520a~520d。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壳体502为了提高导热性,由高导热性的树脂构成,但也可以由金属等构成。
此外,在叠层导体板501和电容器单元514被收纳在电容器壳体502中后,除了电容器端子503a~503f、蓄电池负极侧端子508和蓄电池正极侧端子509之外,以覆盖叠层导体板501的方式对电容器壳体502内填充填充材料551。
此外,因开关时的纹波电流,电容器单元514因内部的薄膜上蒸镀的金属薄膜、内部导体的电阻而发热。于是,为了使电容器单元514的热易于通过电容器壳体502发散,使用填充材料使电容器单元514成型。
进而,通过使用树脂制的填充材料,也能够提高电容器单元514的耐湿性。
本实施方式中,沿着电容器组件500的收纳部511的长边方向设置有第七流路部19g(参考图5),提高了冷却效率。
此外,噪声滤波器用电容器单元515a与正极导体板507连接,除去正极与地之间产生的规定噪声。噪声滤波器用电容器单元515b与负极导体板505连接,除去负极与地之间产生的规定噪声。噪声滤波器用电容器单元515a和515b设定为电容比电容器单元514小。此外,噪声滤波器用电容器单元515a和515b与电容器端子503a~503f相比接近蓄电池负极侧端子508和蓄电池正极侧端子509地配置。由此,能够较早地除去蓄电池负极侧端子508和蓄电池正极侧端子509的规定噪声,能够减小噪声对功率半导体组件的影响。
图12是图3的在A-A面切断电力转换装置200的截面图。功率半导体组件300b被收纳在图5中所示的第二流路部19b内。组件壳体304的外壁与第二流路部19b内流过的冷却介质直接接触。其他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和300c以及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也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0b同样地被收纳在各流路部的内部。
功率半导体组件300b配置在电容器组件500的侧部。电容器组件的高度540比功率半导体组件的高度360更小地形成。此处,电容器组件的高度540是从电容器壳体502的底面部513至电容器端子503b的高度,功率半导体组件的高度360是从组件壳体304的底面部至信号端子325U的前端的高度。
在第二流路形成体442,设置有在电容器组件500的下部配置的第七流路部19g。即,第七流路部19g沿着功率半导体组件300b的高度方向与电容器组件500并列地配置。该第七流路部的高度443比功率半导体组件的高度360与电容器组件的高度540的差小。此外,第七流路部的高度443也可以与功率半导体组件的高度360和电容器组件的高度540的差相同。
通过使功率半导体组件300b与电容器组件500相互邻接,连接距离缩短,因此能够实现低电感化和低损失化。
此外,另一方面,功率半导体组件300b与电容器组件500能够进行在同一个面上的固定、连接作业,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效率。
此外,另一方面,通过使电容器组件的高度540抑制为低于功率半导体组件的高度360,能够将第七流路部19g配置在电容器组件500的下部,因此还能够实现电容器组件500的冷却。此外,因为电容器组件500的上部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0b的上部的高度接近,所以能够抑制电容器端子503b在电容器组件500的高度方向上变长的情况。
此外,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七流路部19g配置在电容器组件500的下部从而避免在电容器组件500的侧部配置冷却流路,能够使电容器组件500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0b接近,抑制电容器组件500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0b的配线距离变长的情况。
此外,驱动电路基板22搭载有生成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源的变压器24。该变压器24的高度比驱动电路基板22上搭载的电路部件的高度更大地形成。驱动电路基板22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之间的空间中配置有信号端子325U和直流正极端子315B。另一方面,在驱动电路基板22与电容器组件500之间的空间中配置变压器24。由此,能够有效利用驱动电路基板22与电容器组件500之间的空间。此外,通过在驱动电路基板22的与配置变压器24的面相反侧的面,安装高度一致的电路部件,能够抑制驱动电路基板22与金属基体板11的距离。
图13是除去盖8和控制电路基板20,并将驱动电路基板22与金属基体板11分解后的立体图。
驱动电路基板22配置在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和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的上部。金属基体板11隔着驱动电路基板22配置在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和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相反的一侧。
驱动电路基板22分别形成贯通交流侧中继导体802a的贯通孔22a、贯通交流侧中继导体802b的贯通孔22b、贯通交流侧中继导体802c的贯通孔22c、贯通交流侧中继导体802d的贯通孔22d、贯通交流侧中继导体802e的贯通孔22e、贯通交流侧中继导体802f的贯通孔22f。其中,本实施方式中使电流传感器180a与贯通孔22a嵌合,电流传感器180c与贯通孔22c嵌合,电流传感器180d与贯通孔22d嵌合,电流传感器180f与贯通孔22f嵌合。但是也可以对于全部贯通孔22a~22f设置电流传感器。
通过在驱动电路基板22上设置贯通孔22a~22f,能够将电流传感器直接配置在驱动电路基板22上,能够使交流侧中继导体802a~802f的配线变得简单,有助于小型化。
金属基体板11在与贯通孔22a~22c相对的位置形成贯通孔11a,在与贯通孔22d~22f相对的位置形成贯通孔11b。此外,如图3所示,盖8在与贯通孔11a相对的位置形成第三开口204a,形成交流连接器188。此外,盖8在与贯通孔11b相对的位置形成第四开口204b,形成交流连接器159。
由此,即使是在交流连接器188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之间配置驱动电路基板22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交流侧中继导体802a~802f的配线的复杂化,实现电力转换装置200的小型化。
此外,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和301a~301c分别是具有长边方向的边和短边方向的边的矩形形状。同样,电容器组件500是具有长边方向的边和短边方向的边的矩形形状。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和301a~301c以各自的短边方向的边沿着电容器组件500的长边方向的边排成一排的方式配置。
由此,与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之间的距离变得接近,能够缩短电容器端子503a~503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流过功率半导体组件300a~300c之间的回流电流引起的发热。关于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301c也是同样的。
金属制的支承部件803从流路形成体12突出并且与流路形成体12连接。金属基体板11被支承部件803的前端部支承。流路形成体12电接地。泄漏电流的流804表示从驱动电路基板22起按照金属基体板11、支承部件803、流路形成体12的顺序流动的泄漏电流的流动方向。此外,泄漏电流的流805表示从控制电路基板20起按照金属基体板11、支承部件803、流路形成体12的顺序流动的泄漏电流的流动方向。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使控制电路基板20和驱动电路基板22的泄漏电流流向地。
如图3所示,控制电路基板20与形成第一开口202的盖8的一面相对地配置。连接器21直接安装在控制电路基板20上,并且通过盖8上形成的第一开口202向外部突出。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电力转换装置200内部的空间。
此外,因为安装了连接器21的控制电路基板20被固定在金属基体板11上,所以即使从外部对连接器21施加物理的力,也能够抑制对控制电路基板20的负荷,因此能够期待包括持久性的可靠性的提高。
图14是图13的在面B切断的截面立体图。连接部23a是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的信号端子325U与驱动电路基板22的连接部。连接部23b是功率半导体组件301a的信号端子325L与驱动电路基板22的连接部。连接部23a和23b用焊锡材料形成。
金属基体板11的贯通孔11a形成至与连接部23a和23b相对的位置。由此,能够在使驱动电路基板22固定在金属基体板11上的状态下,通过金属基体板11的贯通孔11a进行连接部23a和23b的连接作业。
此外,控制电路基板20,以从电力转换装置200的上表面投影的情况下,控制电路基板20的射影部与贯通孔11a的射影部不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控制电路基板20不会干涉连接部23a和23b的连接作业,且控制电路基板20能够减小来自连接部23a和23b的电磁噪声的影响。
图15是图5所示的流路形成体12的在面C切断的截面图。流路形成体12使形成第一流路部19a~第六流路部19f的第一流路形成体441和形成第七流路部19g的第二流路形成体442一体地形成。第一流路形成体441配置在第二流路形成体442的侧部。第二流路形成体442在第七流路部19g的上方形成收纳电容器组件500的收纳空间405。此外,流路形成体12具有用于形成收纳空间405的侧壁和第七流路部19g的一部分的壁445。即,第一流路部19a~第六流路部19f在与壁445相对的位置形成。
由此,电容器组件500不仅通过第七流路部19g使电容器组件500的底面冷却,电容器组件500的高度方向的侧面也被第一流路部19a~第六流路部19f冷却,提高了电容器组件500的冷却性能。
此外,壁445形成收纳空间405的一部分、第七流路部19g的一部分和第四流路部19d的一部分。由此,能够用壁445划分要冷却的收纳空间,因此能够按每个电容器组件或每个功率半导体组件的组件单位进行冷却。结果,能够按每个收纳空间选择要冷却的优先度。
进而,流路形成体12使第一流路形成体441、第二流路形成体442和形成第八流路部19h的第三流路形成体444一体地形成。第三流路形成体444配置在第二流路形成体442的侧部。流路形成体12具有用于形成收纳空间405的侧壁和第八流路部19h的一部分的壁460。即,第八流路部19h在与壁460相对的位置形成。由此,电容器组件500不仅通过第七流路部19g使电容器组件500的底面冷却,电容器组件500的高度方向的侧面也被第八流路部19h冷却,进一步提高了电容器组件500的冷却性能。
此外,流路形成体12使形成第八流路部19h的第三流路形成体444一体地形成,实现了进一步的结构简化。
此外,如图12所示,电容器端子503a~503f跨壁445的上部地形成。由此,能够缓和在电容器组件与功率半导体组件之间传导的热的影响。
此外,如图12所示,绝缘部件446配置在壁445的上端且与图11所示的中继导体部530接触。由此,能够进一步缓和在电容器组件与功率半导体组件之间传导的热的影响。
图16是除去盖8、控制电路基板20、金属基体板11和驱动电路基板22后的电力转换装置200的顶面图。
从电力转换装置200的上表面投影的情况下,441s表示第一流路形成体441的射影部,442s表示第二流路形成体442的射影部,444s表示第三流路形成体444的射影部。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以与第三流路形成体444的射影部444s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350能够被流过第八流路部19h的冷却介质冷却。
此外,第一流路形成体441和第二流路形成体442隔着具有空气层的空隙部12e与流路形成体12的侧壁12b、侧壁12c和侧壁12d相对地配置。由此,当第一流路形成体441和第二流路形成体442中流过的冷却剂与外部环境温度存在差的情况下,空隙部12e成为隔热层,能够使第一流路形成体441和第二流路形成体442难以受到电力转换装置200的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
符号说明
8     盖
11    金属基体板
11a、11b、22a~22f  贯通孔
12    流路形成体
12a~12d  侧壁
12e   空隙部
13    入口配管
14    出口配管
19a   第一流路部
19b   第二流路部
19c   第三流路部
19d   第四流路部
19e   第五流路部
19f   第六流路部
19g   第七流路部
19h   第八流路部
20    控制电路基板
21    连接器
22    驱动电路基板
23a、23b、370 连接部
24    变压器
120、159、320B 交流端子
136   蓄电池
138   直流连接器
140、142、350B 逆变器电路
150   上下臂的串联电路
153、163 集电极电极
154、164 栅极电极
155   信号用发射极电极
156、166 二极管
157   正极端子
158   负极端子
160   金属接合材料
165   信号用发射极电极
168   中间电极
172   控制电路
174、350A 驱动电路
180、180a~180f 电流传感器
188   交流连接器
195   辅助设备用电动机
200   电力转换装置
202   第一开口
203   第二开口
204a  第三开口
204b  第四开口
205   第五开口
300a~300c、301a~301c 功率半导体组件
302   组件一次密封体
304   组件壳体
304A  薄壁部
304B  凸缘
305   翅片
306   插入口
307A  第一散热面
307B  第二散热面
309   螺栓
315、318、319、320 导体板
315A  直流正极配线
315B  直流正极端子
315C  辅助组件侧直流正极连接端子
315D  元件侧直流正极连接端子
319A  直流负极配线
319B  直流负极端子
319C  辅助组件侧直流负极连接端子
319D  元件侧直流负极连接端子
320A  交流配线
320C  辅助组件侧交流连接端子
320D  元件侧交流连接端子
322   元件固定部
324U、324L  信号配线
325L、325U  信号端子
326L、326U  辅助组件侧信号连接端子
327L、327U  元件侧信号连接端子
328、330 IGBT
328A、330A  控制电极
329   中间电极
333、446 绝缘部件
348   第一密封树脂
350   辅助设备用功率组件
351   第二密封树脂
360   功率半导体组件的高度
371   接合线
372   连接杆
400a~400c、402a~402c、404 开口部
405   收纳空间
406a~406f 凸部
407   冷却部
409   密封部件
417   流动方向
420   下盖
441   第一流路形成体
441s  第一流路形成体的射影部
442   第二流路形成体
442s  第二流路形成体的射影部
443   第七流路部的高度
444   第三流路形成体
444s  第三流路形成体的射影部
445、460 壁
447、448 平直翅片
500   电容器组件
501   叠层导体板
502   电容器壳体
503a~503f 电容器端子
504   负极侧的电容器端子
505   负极导体板
506   正极侧的电容器端子
507   正极导体板
508   蓄电池负极侧端子
509   蓄电池正极侧端子
510   负极侧电力线
511   收纳部
512  正极侧电力线
513  底面部
514  电容器单元
515a、515b 噪声滤波用电容器单元
516、517 辅助设备用电容器端子
520a~520d 孔
530  中继导体部
540  电容器组件的高度
550  绝缘片
551  填充材料
600  辅助模塑体
608  配线绝缘部
802  交流汇流条
802a~802f 交流侧中继导体
803  支承部件
804、805 泄漏电流的流
DEF  差动齿轮
EGN  发动机
MG1、MG2  电动发电机
TM   变速机
TSM  动力分配机构。

Claims (15)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将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的功率半导体元件的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
具有使所述直流电流平滑化的电容器元件的电容器组件;和
形成流过冷却介质的流路的流路形成体,
所述流路形成体包括形成使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冷却的第一流路部的第一流路形成体和形成使所述电容器组件冷却的第二流路部的第二流路形成体,
所述第一流路形成体配置在所述第二流路形成体的侧部且与该第二流路形成体一体地形成,
所述第二流路形成体在所述第二流路部的上方形成收纳所述电容器组件的收纳空间,
所述第一流路部形成在与形成所述收纳空间的侧壁相对的位置,
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被插入所述第一流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组件的高度与所述第二流路部的高度的和小于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组件具有与所述电容器元件连接的电容器侧导体板,
所述电容器侧导体板配置在所述电容器元件与形成所述收纳空间的侧壁之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在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的上部的驱动电路基板;
隔着所述驱动电路基板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相反的一侧的金属基体板;和
从所述功率半导体组件向所述驱动电路基板突出的交流侧导体,
所述驱动电路基板形成供所述交流侧导体贯通的第一贯通孔,
所述金属基体板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相对的位置形成供所述交流侧端子贯通的第二贯通孔。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在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的上部的驱动电路基板;和
隔着所述驱动电路基板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相反的一侧的金属基体板,
所述驱动电路基板包括该驱动电路基板与从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伸出的信号端子的连接部,
所述金属基体板在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位置形成贯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和所述电容器组件来传递所述直流电流的直流侧导体,
所述流路形成体包括形成所述收纳空间的侧壁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流路部的侧壁的一部分的壁,
所述直流侧导体跨所述壁而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配置在所述直流侧导体与所述壁之间的空间且与所述直流侧导体和所述壁接触的绝缘部件。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驱动与被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驱动的电动机不同的辅助设备用电动机的第二功率半导体组件,
所述流路形成体包括形成使所述第二功率半导体组件冷却的第三流路部的第三流路形成体,
所述第三流路部形成为,沿着所述电容器组件和所述第二流路部的配置方向投影时所述第三流路部的射影部与所述电容器组件和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的射影部不重叠,
所述第二功率半导体组件配置在与所述第三流路部相对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所述功率半导体元件的驱动电路基板;
传递所述交流电流的交流侧导体;
收纳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所述电容器组件、所述驱动电路基板和所述交流侧导体的壳体;和
交流连接器,
所述驱动电路基板与所述功率半导体组件相对地配置,
所述交流侧连接器以隔着所述驱动电路基板而与所述功率半导体组件相对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一面,
所述交流侧导体从所述交流侧端子通过形成于所述驱动电路基板的所述贯通孔与所述交流侧连接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驱动所述功率半导体元件且搭载生成驱动电路的驱动电源的变压器的驱动电路基板,
所述驱动电路基板与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和所述电容器组件相对地配置,
所述变压器配置在与所述电容器组件相对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收纳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所述电容器组件和所述流路形成体的壳体,
所述壳体以包围所述电容器组件的部分具有空气层的方式具有空隙部。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形成体具有突出至所述第二流路内的平直翅片。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设置有多个,各个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是具有长边方向的边和短边方向的边的矩形形状,
所述电容器组件是具有长边方向的边和短边方向的边的矩形形状,
所述多个功率半导体组件以该多个功率半导体组件的短边方向的边沿着所述电容器组件的长边方向的边排成一排的方式配置,
所述流路形成体以所述第一流路在与所述多个功率半导体组件之间流过所述冷却介质的方式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所述功率半导体元件的驱动电路基板;
对所述驱动电路基板输出所述功率半导体元件的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基板;
收纳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所述电容器组件、所述驱动电路基板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的壳体;
被从所述壳体突出的支承部件支承的金属制基座;和
隔着所述金属制基座与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相对的交流侧连接器,
所述金属制基座在配置有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的一侧保持所述驱动电路基板且在配置有所述交流侧连接器的一侧保持所述控制电路基板,
所述壳体电接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达搭载在车辆中的电动机的驱动指令信号的控制侧连接器,
所述控制侧连接器配置在配置有所述交流侧连接器的所述壳体的一面。
CN201380043747.9A 2012-09-14 2013-07-19 电力转换装置 Active CN104584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2185A JP5738817B2 (ja) 2012-09-14 2012-09-14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2-202185 2012-09-14
PCT/JP2013/069581 WO2014041892A1 (ja) 2012-09-14 2013-07-19 電力変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4413A true CN104584413A (zh) 2015-04-29
CN104584413B CN104584413B (zh) 2017-05-03

Family

ID=50278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3747.9A Active CN104584413B (zh) 2012-09-14 2013-07-19 电力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345168B2 (zh)
JP (1) JP5738817B2 (zh)
CN (1) CN104584413B (zh)
DE (1) DE112013004481B4 (zh)
WO (1) WO2014041892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1185A (zh) * 2016-11-13 2017-02-15 刘军 一种高效大功率控制器
CN108054930A (zh) * 2017-12-19 2018-05-18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
CN108141112A (zh) * 2015-10-05 2018-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动机驱动装置、控制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方法、逆变器装置及电力装置
CN110001760A (zh) * 2017-11-17 2019-07-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子控制单元
CN110192440A (zh) * 2017-01-20 2019-08-30 利莱森玛电机公司 包括至少一个功率部件以及多个电容器的电子设备特别地为变速驱动器或交流发电机调节器
CN111630761A (zh) * 2018-02-02 2020-09-0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滤波电路装置及具备该滤波电路装置的电力转换装置
CN112019236A (zh) * 2020-08-12 2020-12-01 武汉博畅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短波后选器
CN113544898A (zh) * 2019-03-19 2021-10-22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池冷却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4219B2 (ja) * 2011-07-27 2014-05-2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5738817B2 (ja) * 2012-09-14 2015-06-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WO2015061370A1 (en) 2013-10-21 2015-04-30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Adapter for power tool devices
WO2015111211A1 (ja) * 2014-01-27 2015-07-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12015003244T5 (de) * 2014-09-25 2017-04-13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Leistungsumsetzer
US9564266B2 (en) * 2014-10-31 2017-02-07 Raytheon Company Power converter magnetics assembly
KR101653453B1 (ko) * 2014-11-03 2016-09-0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전력반도체 양면 냉각방식 냉각장치
US10461656B2 (en) * 2014-11-18 2019-10-29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having a cover that covers DC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rminals
US10582620B2 (en) * 2015-01-19 2020-03-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ntroller
US9730366B2 (en) 2015-02-10 2017-08-08 Raytheon Compan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ng shield
KR102458066B1 (ko) * 2015-11-09 2022-10-2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냉각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부품 패키지
KR102457660B1 (ko) 2016-01-08 2022-10-2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전력 변환 장치
KR101835954B1 (ko) * 2016-02-24 2018-04-19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동기 구동 장치
CN109463033B (zh) * 2016-07-08 2020-12-18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
KR102458279B1 (ko) * 2017-11-09 2022-10-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Dc-dc 컨버터
CN109964548B (zh) * 2016-11-17 2021-08-27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Dc-dc转换器
KR102417581B1 (ko) * 2016-11-17 2022-07-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Dc-dc 컨버터
JP6885126B2 (ja) * 2017-03-22 2021-06-0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
WO2018224511A1 (en) * 2017-06-07 2018-12-13 Abb Schweiz Ag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
US10674618B2 (en) * 2017-09-01 2020-06-02 Black & Decker Inc. Portable power supply
US10954814B2 (en) * 2018-09-26 2021-03-2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with thin walled cooling plate for an electronic enclosure
US11369047B2 (en) * 2019-05-20 2022-06-21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Power module heat sink with high conductivity heat spreader
JP6815451B1 (ja) 2019-08-23 2021-0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
GB2587218B (en) * 2019-09-18 2022-12-07 Terex Gb Ltd Machine with configurable power system
CN111447755B (zh) * 2020-04-15 2022-11-01 重庆宗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的制造装配方法
US11210446B1 (en) 2020-07-28 2021-12-28 Management Services Group, Inc. Isolation of compartments in a layer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he same
DE102020122045A1 (de) 2020-08-24 2022-02-24 Hanon Systems Anordnung zum Steckverbinden elektrischer Anschlüsse und Vorrichtung zum Antreiben eines Verdichters mit der Anordnung
JP2022037532A (ja) * 2020-08-25 2022-03-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移動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9438Y (zh) * 2002-09-05 2003-08-27 袁忠杰 大功率逆变电源
JP2005237141A (ja) * 2004-02-20 2005-09-02 Toyota Motor Corp インバータおよびインバ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6202899A (ja) * 2005-01-19 2006-08-03 Toyota Motor Corp 半導体冷却装置
CN101051796A (zh) * 2006-04-06 2007-10-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变换装置
CN101534069A (zh) * 2008-03-11 2009-09-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转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2873B2 (en) * 2002-01-16 2006-01-03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Compact vehicle drive module having improved thermal control
JP4434181B2 (ja) * 2006-07-21 2010-03-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変換装置
JP5227532B2 (ja) * 2007-04-02 2013-07-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回路用の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JP5184218B2 (ja) * 2008-06-02 2013-04-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搭載型インバータユニット
JP4775475B2 (ja) 2009-04-14 2011-09-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5557585B2 (ja) * 2010-04-26 2014-07-2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
JP5624875B2 (ja) * 2010-12-27 2014-11-1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5455888B2 (ja) * 2010-12-27 2014-03-2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力変換装置
JP5508357B2 (ja) * 2011-07-29 2014-05-2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5738817B2 (ja) * 2012-09-14 2015-06-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5753829B2 (ja) * 2012-09-28 2015-07-2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9438Y (zh) * 2002-09-05 2003-08-27 袁忠杰 大功率逆变电源
JP2005237141A (ja) * 2004-02-20 2005-09-02 Toyota Motor Corp インバータおよびインバ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6202899A (ja) * 2005-01-19 2006-08-03 Toyota Motor Corp 半導体冷却装置
CN101051796A (zh) * 2006-04-06 2007-10-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变换装置
CN101534069A (zh) * 2008-03-11 2009-09-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转换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常国峰,等: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控制模块水冷系统数值模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112A (zh) * 2015-10-05 2018-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动机驱动装置、控制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方法、逆变器装置及电力装置
CN108141112B (zh) * 2015-10-05 2020-07-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动机驱动装置、控制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方法、逆变器装置及电力装置
CN106411185A (zh) * 2016-11-13 2017-02-15 刘军 一种高效大功率控制器
CN110192440A (zh) * 2017-01-20 2019-08-30 利莱森玛电机公司 包括至少一个功率部件以及多个电容器的电子设备特别地为变速驱动器或交流发电机调节器
CN110001760A (zh) * 2017-11-17 2019-07-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子控制单元
CN110001760B (zh) * 2017-11-17 2022-09-27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子控制单元
CN108054930A (zh) * 2017-12-19 2018-05-18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
CN111630761A (zh) * 2018-02-02 2020-09-0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滤波电路装置及具备该滤波电路装置的电力转换装置
CN111630761B (zh) * 2018-02-02 2023-09-22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滤波电路装置及具备该滤波电路装置的电力转换装置
CN113544898A (zh) * 2019-03-19 2021-10-22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池冷却装置
CN113544898B (zh) * 2019-03-19 2023-04-28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车辆用电池冷却装置
CN112019236A (zh) * 2020-08-12 2020-12-01 武汉博畅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短波后选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63962A1 (en) 2015-06-11
DE112013004481B4 (de) 2023-05-11
WO2014041892A1 (ja) 2014-03-20
US20160270268A1 (en) 2016-09-15
US9345168B2 (en) 2016-05-17
DE112013004481T5 (de) 2015-06-03
JP2014057484A (ja) 2014-03-27
JP5738817B2 (ja) 2015-06-24
CN104584413B (zh) 2017-05-03
US9877419B2 (en) 201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4413A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05409105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04620487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04704734B (zh) 电容器组件和电力转换装置
CN102835013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03339847B (zh) 车辆用电力变换装置
CN102986026B (zh) 功率模块和使用它的电力变换装置
CN103283138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02844976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02332831B (zh) 功率半导体装置及使用其的电力转换装置
CN102948064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03733495B (zh) 电力变换装置
JP5651552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5027412B (zh) 电力变换装置
CN103597732A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03703667A (zh) 电力变换装置
JP596606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603561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