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1760B - 电子控制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电子控制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1760B
CN110001760B CN201811358644.2A CN201811358644A CN110001760B CN 110001760 B CN110001760 B CN 110001760B CN 201811358644 A CN201811358644 A CN 201811358644A CN 110001760 B CN110001760 B CN 110001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 determining
circuit board
opening
connector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586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1760A (zh
Inventor
稗田贵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01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1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1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1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H05K7/1432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 H05K7/14322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wherein the control and power circuits of a power converter are arranged within the same ca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62D5/04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including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57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features of the drive means as such
    • B62D5/046Controlling the mo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01R27/02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69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connector relating features for connecting the connector pins with the PCB or for mounting the connector body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H05K7/1432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H05K7/20854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具备:第一电路基板以及电连接模块,配置于主体壳体的底座;第一连接器组,与电连接模块电连接;以及第二连接器组,配置于主体壳体的壁部。第一连接器组和第二连接器组在沿着壁部的第一方向上排列。底座、电连接模块以及第一电路基板分别具有用于相互位置决定的位置决定孔,以及位置决定销能够插入第二位置决定孔以及第一位置决定孔的开口,其他位置决定销能够插入第三位置决定孔以及第一位置决定孔的开口。

Description

电子控制单元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于2017年11月1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221382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2013-27203号公报公开了具备交流连接器以及直流连接器的电力转换装置。日本特开2013-27203号公报的电力转换装置安装于混合动力汽车。该电力转换装置具备保持交流母线的保持部件、电流传感器模块以及驱动电路基板。形成于保持部件的位置决定销被插入电流传感器模块的贯通孔以及驱动电路基板的贯通孔。由此,电流传感器模块以及驱动电路基板被位置决定。
在安装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中也有具备多个连接器以及电路基板的电子控制单元。例如,控制马达等旋转电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具备电力用的连接器和信号用的连接器。多个连接器经由包括母线等电连接模块与电路基板电连接。电连接模块以及电路基板配置并固定在电子控制单元的壳体的规位置决定置。为了降低成本,需要简化用于将电连接模块以及电路基板位置决定到规位置决定置的结构。另外,在电子控制单元的情况下,即使是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也需要便于多个连接器与从车辆的各设备延伸的连接器的连接的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便于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并且简化构件的位置决定结构的电子控制单元。
控制旋转电机的本发明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包括形成收容空间的壁部和从上述壁部延伸到上述收容空间内的底座;电路基板,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配置于上述底座;电连接模块,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配置于上述底座的与上述电路基板不同的位置,并且与上述电路基板电连接;第一连接器组,与上述电连接模块电连接;以及第二连接器组,配置于上述壁部,并且与上述电路基板电连接,上述第一连接器组和上述第二连接器组在沿着上述壁部的第一方向上排列,上述底座、上述电连接模块以及上述电路基板分别具有用于相互进行位置决定的第一位置决定孔、第二位置决定孔以及第三位置决定孔,第一位置决定销能够穿过上述第二位置决定孔而插入上述第一位置决定孔的开口,第二位置决定销能够穿过上述第三位置决定孔而插入上述第一位置决定孔的其他开口。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构件、过程、步骤、特性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附图标记表示本发明的要素,其中,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外观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在沿着Y轴向的方向II上观察在图1的电子控制单元中,与XZ平面平行并且通过第二电力连接器以及第二信号连接器的剖面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图3是在沿着Y轴向的方向III上观察在图1的电子控制单元中,与XZ平面平行并且通过第三电力连接器以及第三信号连接器的剖面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图4是在从图1的电子控制单元取下了第一盖壳体的状态下观察主体壳体的第一开口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3的电子控制单元中,位置决定销插入到位置决定用的各贯通孔的状态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示出一般的或者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件、构件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工序)、和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个例子,不是限定本发明的内容。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件中,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未记载的构件作为任意的构件来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有大致平行、大致正交这样的使用带有“大致”的表达的情况。例如,大致平行不仅是指完全平行,也是指基本上平行,即,例如包括几%~十几%左右的差异。关于其他的带有“大致”的表达也相同。另外,各图是示意图,不一定严格地图示。并且,在各图中,基本上对于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重复的说明有被省略或者简化的情况。
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控制单元100安装于车辆,作为控制车辆所安装的旋转电机的部件来进行说明。旋转电机也可以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旋转能量的电动机,也可以是将机械旋转能量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机,也可以兼具电动机以及发电机双方的部件。旋转电机也可以具备一个或者多个转子。这样的电子控制单元100具备用于建立与旋转电机以及传感器等各种设备的电连接的连接部分亦即连接器。连接器包括用于授受电力的电力连接器和用于授受信号的信号连接器。此外,电子控制单元100也可以安装于车辆以外的任何对象物。另外,电子控制单元100的控制对象也可以是旋转电机以外的任何设备。
图1以及图2示出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此外,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的外观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在沿着Y轴向的方向II上观察在图1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与XZ平面平行并且通过第二电力连接器32以及第二信号连接器42的剖面的电子控制单元100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电子控制单元100具备壳体1、配置于壳体1的第一连接器组30以及第二连接器组40、配置于壳体1内的电路基板50、以及配置于壳体1内的电连接模块60。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的外形是长方体的一部分被切口的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任何形状。壳体1由主体壳体10、第一盖壳体21、第二盖壳体22、以及第三盖壳体23构成。第一盖壳体21封闭主体壳体10的第一开口11。第二盖壳体22封闭主体壳体10的第二开口12。第三盖壳体23封闭主体壳体10的第三开口13。
主体壳体10由具有导电性、导热性以及强度的材料构成,但优选具有耐热性。主体壳体10的构成材料的例子是铝或者铝合金等金属。第一盖壳体21、第二盖壳体22以及第三盖壳体23由具有强度的材料构成,但优选具有耐热性。第一盖壳体21、第二盖壳体22以及第三盖壳体23的构成材料也可以与主体壳体10相同,也可以是与主体壳体10不同的材料,例如不锈钢等金属、树脂或者陶瓷等。
主体壳体10包括在内侧形成收容空间70的壁部14和从壁部14延伸到收容空间70内的底座15。壁部14以及底座15由同一材料一体地形成。底座15由从壁部14延伸为突出到收容空间70内,且厚度比壁部14大得多的金属块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5的外形是长方体状的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是任何形状。底座15由实心的纯粹的金属块构成,以便增大用于存积热的体积。底座15能够具有导热性,将所传导的热暂时地存积并扩散。换句话说,底座15能够作为散热片发挥作用。此外,底座15也可以是空心的。
壁部14形成在第一方向上开口的第二开口12、和在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亦即与第二开口12相反方向上开口的第一开口11。并且,壁部14形成相对于第一开口11以及第二开口12在侧方,具体而言,与第一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开口的第三开口13。第一开口11小于第二开口12,与第二开口12的一部分对置。分别封闭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以及第三开口13的第一盖壳体21、第二盖壳体22以及第三盖壳体23与壁部14一起在内侧形成收容空间70。
这里,将第一方向定义为Z轴负方向,将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定义为Z轴正方向。例如,Z轴负方向是从第一开口11朝向第二开口12的方向。将从壁部14的内侧朝向外侧的第三开口13的开口方向并且与Z轴垂直的方向定义为X轴负方向,将其相反方向定义为X轴正方向。将与X轴正方向以及Z轴正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方定义为Y轴正方向,将其相反方向定义为Y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例如是朝向图2的深度方向的方向。另外,第一开口11以及第二开口12具有沿着XY平面的开口端,第三开口13具有沿着YZ平面的开口端。
壁部14在Z轴负方向上比第一开口11靠近第二开口12的位置一体地包括与第二开口12对置的第一壁部14a。第一壁部14a沿着第二开口12延伸,具体而言,沿着XY平面延伸。第一壁部14a在X轴正方向上位于与第一开口11相邻的位置。这样的第一壁部14a形成从第一盖壳体21向Z轴负方向回退的台阶。
壁部14一体地包括在第一开口11与第一壁部14a之间延伸的第二壁部14b、和在第一壁部14a与第二开口12之间延伸的第三壁部14c。第二壁部14b隔着第一壁部14a位于与第三壁部14c相反的一侧。具体而言,第二壁部14b位于第一壁部14a的X轴负方向的端部,第三壁部14c位于第一壁部14a的X轴正方向的端部。第二壁部14b以及第三壁部14c构成主体壳体10的侧壁,面向相同的方向,具体而言,面向X轴正方向,沿着YZ平面延伸。
另外,壁部14在第二开口12的附近一体地包括多个安装脚14d。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脚14d的数量是4个。安装脚14d是用于将电子控制单元100安装固定到未图示的车辆的被安装部的部位。安装脚14d通过螺钉等紧固部件固定于被安装部。此外,安装脚14d的形状、位置以及数量能够根据被安装部的构成任意地变更。
电路基板50由第一电路基板51以及第二电路基板52构成。第一电路基板51在收容空间70内配置于底座15。第一电路基板51以及第二电路基板52具备各种电子部件以及布线。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基板51以及第二电路基板52是印刷电路基板。
第一电路基板51配置在底座15的第一平坦面15a上。第一平坦面15a是面向第二开口12的面,是朝向Z轴负方向的面。第一平坦面15a是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面,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电路基板51配置为与第一平坦面15a抵接配置,利用螺钉连接等固定于壁部14以及底座15。配置于第一平坦面15a的第一电路基板51沿着第二开口12的开口端,具体而言,沿着XY平面延伸。第一电路基板51在未配置有第二盖壳体22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开口12使整体露出。因此,第一电路基板51能够通过第二开口12配置到收容空间70。
另外,在具有导电性的底座15的第一平坦面15a与第一电路基板51之间配置有片状的绝缘部件80。绝缘部件80由具有电绝缘性以及导热性的材料构成。绝缘部件80的构成材料的例子是有机硅。绝缘部件80配置为覆盖整个第一平坦面15a,将底座15和第一电路基板51电绝缘并且将第一电路基板51的热传递到底座15。
第二电路基板52配置于从第一壁部14a突出到收容空间70内的安装台14aa,并利用螺钉连接等固定。第二电路基板52在第一壁部14a以及第一电路基板51之间与它们拉开间隔地配置。
第一电路基板51以及第二电路基板52包括控制电路、逆变器电路、以及旋转电机用的24V(螺栓)对应电路等各种电路。发热量大的逆变器电路51a在Z轴负方向上与底座15以及绝缘部件80相邻地配置。换言之,逆变器电路51a在Z轴负方向上与底座15以及绝缘部件80对置的第一电路基板51上的位置,配置在与底座15相反的一侧的第一电路基板51的表面。这样的底座15位于与第一电路基板51中的作为发热部分的逆变器电路51a相邻的位置。因此,逆变器电路51a产生的热高效地传递到底座15,抑制第一电路基板51的过热。这里,逆变器电路51a是电路基板的发热部分的一个例子。
第一连接器组30由至少一个连接器构成,具体而言,由第一电力连接器31、第二电力连接器32以及第三电力连接器33构成。第二连接器组40由至少一个连接器构成,具体而言,由第一信号连接器41、第二信号连接器42以及第三信号连接器43构成。第一连接器组30以及第二连接器组40所包含的连接器的数量也可以是任何数量。这里,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是第一连接器的一个例子,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是第二连接器的一个例子。
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构成为与从未图示的车辆的电力供给源以及旋转电机等延伸的线束(也称为“电缆”)的连接器连接。电力供给源的例子是二次电池、以及逆变器装置。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在电子控制单元100与电力供给源以及旋转电机等之间调节电力的授受。在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中流通有电流值相对较大的大电流。
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构成为与从未图示的安装于车辆的传感器以及其他的电子控制单元等延伸的线束的连接器连接。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在电子控制单元100与传感器以及其他的电子控制单元等之间调节信号的授受。在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中流通有电流值小于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的小电流。
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配置在主体壳体10的外部。具体而言,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配置在第一壁部14a上,经由托架34,利用螺钉连接等固定于第一壁部14a。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配置于第三壁部14c,利用螺钉连接等固定于第三壁部14c。具体而言,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通过形成于第三壁部14c的3个贯通孔,使各自的连接部分从第三壁部14c朝向外侧突出配置。
上述这样的第一连接器组30以及第二连接器组40在沿着壁部14的第一方向上并排配置。具体而言,第一连接器组30以及第二连接器组40在沿着第三壁部14c的Z轴负方向上排列。换句话说,第一连接器组30以及第二连接器组40以2级构成配置在Z轴向上。并且,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和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将与其他的连接器连接的各自的连接部分亦即前端朝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配置。因此,第一连接器组30以及第二连接器组40朝向相同的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是X轴正方向,但并不局限于此。
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分别具有从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延伸到第一电路基板51的第二连接部件44。第二连接部件44的构成材料是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第二连接部件44的例子是母线。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的各自的第二连接部件44延伸到第一电路基板51,具体而言,贯通第一电路基板51的第二连接用贯通孔51c并延伸,并与第一电路基板51电连接。因此,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分别与第一电路基板51电连接。第二连接用贯通孔51c,换句话说第二连接部件44与第一电路基板51的连接部位于信号连接器41、42或者43以及第三壁部14c的附近。第二连接用贯通孔51c相对于底座15位于X轴正方向。另外,第二连接部件44也可以在第二连接用贯通孔51c中通过焊料等固定于第一电路基板51。
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分别具有从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向第二壁部14b延伸的电缆31a、32a以及33a。电缆31a、32a以及33a贯通第二壁部14b,与配置于收容空间70内的电连接模块60连接。
电连接模块6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件61和支承第一连接部件61的支承部件62。第一连接部件61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构成。第一连接部件61的例子是母线。支承部件62由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构成。支承部件62的构成材料的例子是树脂、绝缘性陶瓷。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62由树脂构成,该情况下,支承部件62和第一连接部件61也可以通过嵌入成型方法等一体成形。换句话说,电连接模块60也可以具有树脂模具结构。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件61也可以贯通支承部件62与支承部件62成为一体。
电连接模块60在收容空间70内配置于底座15中的与第一电路基板51不同的位置。具体而言,电连接模块60的支承部件62配置于在Z轴向上位于与第一平坦面15a相反的一侧的底座15的第二平坦面15b,利用螺钉连接等固定。第二平坦面15b是面向第一开口11的面,是朝向Z轴正方向的面。第二平坦面15b是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面,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螺钉63通过支承部件62的螺钉用贯通孔62a,紧固于底座15的第二平坦面15b的内螺纹孔15c。由此,支承部件62固定于底座15。另外,图4所示,也可以设置有多个螺钉用贯通孔62a以及内螺纹孔15c,多个螺钉63被紧固。此外,图3是在沿着Y轴向的方向III上观察在图1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与XZ平面平行并且通过第三电力连接器33以及第三信号连接器43的剖面的电子控制单元100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图4是在从图1的电子控制单元100取下了第一盖壳体21的状态下观察主体壳体10的第一开口11的电子控制单元100的示意性俯视图。
各第一连接部件61从支承部件62延伸到第一电路基板51。各第一连接部件61在一个端部与电缆31a、32a或者33a连接,在另一个端部与第一电路基板51连接。各第一连接部件61在从一个端部在支承部件62上向X轴负方向延伸之后,改变方向而向Z轴负方向延伸并贯通支承部件62,并且,在另一个端部贯通第一电路基板51的第一连接用贯通孔51b。由此,各第一连接部件61与第一电路基板51电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件61的另一个端部也可以通过焊料等固定于第一电路基板51。第一连接用贯通孔51b,换句话说第一连接部件61与第一电路基板51的连接部位于第三开口13的附近。第一连接用贯通孔51b相对于底座15位于X轴负方向,位于与第二连接用贯通孔51c相反的一侧。因此,第一连接部件6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44隔着底座15在相互相反的一侧与第一电路基板51连接。
各第一连接部件61在支承部件62与第一电路基板51之间具有朝向侧方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61a。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部61a弯曲为向X轴正方向突出。然而,弯曲部61a的突出方向是与第一连接部件61延伸的方向亦即Z轴向交叉的方向即可。换句话说,各第一连接部件61在支承部件62与第一电路基板51之间具有额外的长度即可。例如,在电子控制单元100振动时,第一电路基板51会弯曲等而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件61位移。另外,根据周围温度的变化,第一连接部件61、支承部件62以及第一电路基板51膨胀或者收缩。在这些情况下,第一连接部件61通过在弯曲部61a处弯曲,而吸收在第一连接部件61产生的应力。由此,第一连接部件61与第一电路基板51的连接部的负荷被减少,维持良好的连接。
如图2以及图4所示,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分别连接有2个或者3个电缆31a、32a以及33a。第一连接部件61与电缆31a、32a以及33a分别对应地配置。在收容空间70内,电缆31a、32a以及33a各自的端部的端子31b、32b以及33b与第一连接部件61连接。具体而言,螺钉64通过端子31b、32b或者33b的贯通孔和第一连接部件61的贯通孔,紧固于支承部件62的内螺纹孔62b。由此,端子31b、32b或者33b与第一连接部件61物理以及电连接。因此,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分别经由电缆31a、32a以及33a与电连接模块60电连接,并且,经由第一连接部件61与第一电路基板51电连接。
这样的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可拆卸地安装于电连接模块60。因此,通过变更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电连接模块60能够与具有各种形状的连接器的线束电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力连接器31的2个电缆31a的长度相等,第二电力连接器32的3个电缆33的长度相等,第三电力连接器33的3个电缆32a的长度相等。并且,电缆32a以及33a的长度相等,但也可以全部的电缆31a、32a以及33a的长度相等。此外,所谓相等包括相同的情况以及能够视为基本上相同的情况。所谓基本上相同也可以是指例如包括几%~十几%左右的差异。比较基准并不局限于上述这样的比例,能够根据比较对象的尺寸等例如变化为实际的尺寸等。
另外,在从第二壁部14b延伸的电缆31a、32a以及33a、和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整体与电路基板50之间夹有主体壳体10的第一壁部14a。具有导电性的第一壁部14a相互屏蔽电缆31a、32a以及33a、和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整体与电路基板50,作为屏蔽体发挥作用。第一壁部14a对于电路基板50屏蔽在电缆31a、32a以及33a、和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中流动的电流所引起的噪声。
如图4所示,支承部件6和端子31b、32b以及33b与第一连接部件61的连接部在未配置有第一盖壳体21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开口11使整体露出。因此,端子31b、32b以及33b对第一连接部件61的装卸容易。
参照图3,在底座15形成有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第一位置决定孔15d从支承部件62朝向第一电路基板51贯通底座15而延伸。具体而言,第一位置决定孔15d从第二平坦面15b朝向第一电路基板51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Z轴大致平行延伸的直线状的线形孔,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一个端部在第二平坦面15b的开口15da开口,开口15da面向第一开口11。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另一个端部在位于在Z轴向上与开口15da相反的一侧的底座15的表面15e的开口15db开口,开口15db面向第二开口12。第一位置决定孔15d是从开口15da遍及开口15db连续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内径恒定,但并不局限于此。
并且,在电连接模块60的支承部件62形成有贯通支承部件62的第二位置决定孔62c。在第一电路基板51形成有贯通第一电路基板51的第三位置决定孔51d。第二位置决定孔62c以及第三位置决定孔51d向与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相同的方向延伸。第二位置决定孔62c的内径与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开口15da的内径相等。第三位置决定孔51d的内径与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开口15db的内径相等。
电连接模块60在对于底座15位置决定在规位置决定置时,第二位置决定孔62c与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开口15da匹配,第二位置决定孔62c的轴心与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轴心一致。因此,第二位置决定孔62c以及第一位置决定孔15d形成一个直线状的线形孔。此时,如图5所示,第一位置决定销91能够通过第二位置决定孔62c插入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开口15da。此外,图5是表示在图3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在位置决定用的各贯通孔插入有位置决定销91以及92的状态的示意性剖面侧视图。
如图3所示,在第一电路基板51对于底座15位置决定在规位置决定置时,第三位置决定孔51d的位置与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开口15db的位置匹配,第三位置决定孔51d的轴心与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轴心一致。因此,第三位置决定孔51d以及第一位置决定孔15d在Z轴向上排列为形成一个直线状的线形孔。此时,如图5所示,第二位置决定销92能够通过第三位置决定孔51d插入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开口15db。
如上所述,在电子控制单元100的组装时,使用位置决定销91以及92。由此,能够容易实现电连接模块60以及第一电路基板51对于底座15的位置决定。
具体而言,在将电连接模块60组装到底座15的情况下,例如,首先,第一位置决定销91被从开口15da插入到底座15的第一位置决定孔15d。并且,将从底座15向Z轴正方向突出的第一位置决定销91通过主体壳体10的第一开口11插入到电连接模块60的第二位置决定孔62c,并且电连接模块60配置在底座15的第二平坦面15b上。并且,通过使电连接模块60以第一位置决定销91为中心转动,从而支承部件62的各螺钉用贯通孔62a和底座15的各内螺纹孔15c对位,进一步,各螺钉63通过各螺钉用贯通孔62a紧固于各内螺纹孔15c。由此,电连接模块60对于底座15固定在规位置决定置。此外,第一位置决定销91从第二位置决定孔62c沿Z轴正方向朝向外侧突出。因此,在电连接模块60的固定后,第一位置决定销91被从第二位置决定孔62c拔出并除去。
另外,在将第一电路基板51组装到底座15的情况下,例如,首先,第二位置决定销92被从开口15db插入到底座15的第一位置决定孔15d。并且,将从底座15沿Z轴负方向突出的第二位置决定销92通过主体壳体10的第二开口12插入到第一电路基板51的第三位置决定孔51d,并且第一电路基板51配置在底座15的第一平坦面15a上。绝缘部件80也可以预先粘贴到第一平坦面15a。并且,使第一电路基板51以第二位置决定销92为中心转动。由此,第一电路基板51的各连接用贯通孔51b以及51c和各第一连接部件61以及各第二连接部件44对位。而且,各第一连接部件61以及各第二连接部件44插入到对应的连接用贯通孔51b以及51c。此时,通过第三开口13对各第一连接部件61以及各第二连接部件44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上述插入容易。通过上述对位,第一电路基板51的未图示的螺钉用贯通孔和主体壳体10的未图示的内螺纹孔也对位。而且,第一电路基板51在螺钉用贯通孔以及内螺纹孔中与主体壳体10螺钉连接。由此,第一电路基板51对于底座15固定在规位置决定置。此外,第二位置决定销92从第三位置决定孔51d向外侧沿Z轴负方向突出。因此,在第一电路基板51的固定后,第二位置决定销92被从第三位置决定孔51d拔出并除去。另外,在第一电路基板51的固定后,各第一连接部件61以及各第二连接部件44被焊接在第一电路基板51。
此外,电连接模块60以及第一电路基板51对底座15的组装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如,也可以在将第一位置决定销91插入到第二位置决定孔62c的状态下,将电连接模块60组装到底座15。另外,也可以在将第二位置决定销92插入到第三位置决定孔51d的状态下,将第一电路基板51组装到底座15。另外,也可以代替使用第一位置决定销91以及第二位置决定销92,而使用一个位置决定销。该情况下,位置决定销也可以具有在被插入到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状态下两端部从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突出的长度。由此,能够使用插入到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一个位置决定销,实现电连接模块60以及第一电路基板51的位置决定。
如上述那样,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第一连接器组30和第二连接器组40在沿着壁部14的第一方向上排列。并且,主体壳体10的底座15、电连接模块60以及第一电路基板51分别具有用于相互位置决定的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第二位置决定孔62c以及第三位置决定孔51d。第一位置决定销91能够通过第二位置决定孔62c插入到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开口15da。第二位置决定销92能够通过第三位置决定孔51d插入到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其他的开口15db。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将第一位置决定销91插入到第二位置决定孔62c以及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电连接模块60对于底座15位置决定。另外,通过将第二位置决定销92插入到第三位置决定孔51d以及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第一电路基板51对于底座15位置决定。电连接模块60的位置决定和第一电路基板51的位置决定在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不同的开口15da以及15db,换句话说不同的位置进行,所以抑制了对彼此的影响。因此,各自的位置决定容易。另外,在电连接模块60以及第一电路基板51的位置决定中,也使用第一位置决定孔15d。因此,用于位置决定的孔的数量减少,形成这样的孔的工时减少。另外,第一连接器组30和第二连接器组40在沿着壁部14的第一方向上排列,所以对第一连接器组30以及第二连接器组40的接入能够从相同的方向进行。因此,第一连接器组30以及第二连接器组40中的连接器的连接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减少用于连接的空间。这样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使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容易并且使位置决定结构简单。
另外,例如,在第一位置决定孔15d是直线状的贯通孔的情况下,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形成更容易,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结构更简易。而且,开口15da以及15db隔着第一位置决定孔15d位于相互相反的一侧,所以电连接模块60的位置决定和第一电路基板51的位置决定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对彼此的影响,变得容易。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第一连接器组30配置于主体壳体10的外部,并且,经由电缆31a、32a以及33a与电连接模块60连接。主体壳体10的导电性的第一壁部14a相互遮挡第一连接器组30和电缆31a、32a以及33a与电路基板50作为屏蔽体延伸。根据上述构成,第一壁部14a屏蔽在第一连接器组30和电缆31a、32a以及33a中流动的电流所引起的噪声,能够减少该噪声对电路基板50的电子部件带来的影响。
另外,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第一连接器组30所包含的电缆32a以及33a的长度相等。根据上述构成,能够使各电缆32a以及33a的阻抗相等。因此,能够抑制从第一连接器组30流向连接有第一连接器组30的设备的电流的差异。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第一连接器组30与旋转电机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旋转电机稳定的动作。
另外,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电连接模块60的第一连接部件61以及第二连接器组40的第二连接部件44隔着底座15在相互相反的一侧与第一电路基板51连接。根据上述构成,在第一电路基板51上,能够将电连接模块60换句话说与第一连接器组30相关的电路和与第二连接器组40相关的电路分离配置。因此,抑制了一方的电路通过另一方的电路的噪声受到干扰。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连接器组30相关的电路是电力系统的电路,与第二连接器组40相关的电路是信号处理电路。因此,抑制了与第二连接器组40相关的电路从与第一连接器组30相关的电路受到的影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5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因此,底座15也能够作为屏蔽体发挥作用。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第一连接器组30的至少一个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和第二连接器组40的至少一个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将各自的连接部分朝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配置。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是X轴正方向。根据上述构成,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和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全部能够通过从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一方向的接入,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器连接。因此,电力连接器31、32以及33、和信号连接器41、42以及43的连接以及连接解除变得容易。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车载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限制了安装空间,由于在周围存在其他设备等,所以限定了对电子控制单元100的接入方向。如上述那样,能够实现基于从一方向的接入的连接以及连接解除的连接器的配置尤其优选。
另外,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主体壳体10的底座15由导热性的金属块构成,并且位于第一电路基板51中的与发热部分相邻的位置。根据上述构成,底座15能够作为散热片发挥作用,吸收第一电路基板51的发热部分的热并扩散。因此,抑制了第一电路基板51的过热,所以抑制了由热引起的第一电路基板51上的电子部件的劣化以及处理速度的降低。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5与主体壳体10一体化。因此,底座15吸收的热也通过主体壳体10扩散。因此,能够实现热的有效扩散。
另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具备第一盖壳体21和第二盖壳体22。第一盖壳体21封闭将电连接模块60露出的第一开口11。第二盖壳体22封闭将第一电路基板51露出的第二开口12。而且,底座15的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开口15da面向第一开口11。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开口15db面向第二开口12。根据上述构成,从主体壳体10的外部通过第一开口11,能够实现对于底座15的电连接模块60的配置以及对位。另外,从主体壳体10的外部通过第二开口12,能够实现对于底座15的第一电路基板51的配置以及对位。因此,向主体壳体10的电连接模块60以及第一电路基板51的组装变得容易。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对本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后的方式、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件而构建的方式也可以包含于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方式的范围内。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由底座15的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电连接模块60的第二位置决定孔62c以及第一电路基板51的第三位置决定孔51d构成的组的数量是一个,但也可以是2个以上。在设置有2组以上的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第二位置决定孔62c以及第三位置决定孔51d的情况下,利用位置决定销将所有组的贯通孔彼此对位。由此,电连接模块60以及第一电路基板51能够对于底座15位置决定在规位置决定置,而不需要以后的微调。
另外,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底座15的第一位置决定孔15d是具有恒定的内径的连续的孔,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第一位置决定孔15d也可以在开口15da与开口15db之间形成为不连续的孔。该情况下,第一位置决定孔15d例如也可以包括从开口15da延伸的孔和从开口15db延伸的孔这2个孔。另外,例如,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内径也可以不恒定而变化。该情况下,例如,开口15da附近的内径和开口15db附近的内径也可以不同,也可以在开口15da与开口15db之间部分地减小内径。这样的情况下,若第一位置决定销91以及第二位置决定销92插入到第一位置决定孔15d,则与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内周面卡合,受到进一步插入的限制。由此,容易确保第一位置决定销91以及第二位置决定销92从第一位置决定孔15d的必要的突出量。
另外,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壳体1由主体壳体10、第一盖壳体21、第二盖壳体22、以及第三盖壳体23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盖壳体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以外的数量。另外,主体壳体10由一个部件构成,但也可以通过组合2个以上的部件而构成。例如,壁部14和底座15也可以是分开独立的部件。
另外,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100中,第一连接器组30与车辆的电力系统的线束连接,第二连接器组40与车辆的信号系统的线束连接,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与任何线束连接。例如,第一连接器组30也可以与信号系统的线束连接,第二连接器组40与电力系统的线束连接。另外,在第一连接器组30的连接器中流动的电流和在第二连接器组40的连接器中流动的电流也可以不同,也可以相等。另外,第二连接器组40也可以与第一连接器组30相同地,经由电缆以及电连接模块与电路基板50连接,也可以经由托架等配置于主体壳体10的外部。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对具备多个连接器的电子控制单元有用。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控制单元,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变得容易,构件的位置决定结构变得简单。

Claims (7)

1.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其控制旋转电机,该电子控制单元包括:
壳体,包括形成收容空间的壁部和从上述壁部延伸到上述收容空间内的底座;
电路基板,在上述收容空间内被配置于上述底座;
电连接模块,在上述收容空间内被配置于上述底座的与上述电路基板不同的位置,并且与上述电路基板电连接;
第一连接器组,与上述电连接模块电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器组,配置于上述壁部,并且与上述电路基板电连接,
上述第一连接器组和上述第二连接器组在沿着上述壁部的第一方向上排列,
上述底座、上述电连接模块以及上述电路基板分别具有用于相互进行位置决定的第一位置决定孔、第二位置决定孔以及第三位置决定孔,
第一位置决定销能够穿过上述第二位置决定孔而插入上述第一位置决定孔的开口,
第二位置决定销能够穿过上述第三位置决定孔而插入上述第一位置决定孔的其他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其中,
上述第一连接器组配置于上述壳体的外部,并且经由从上述第一连接器组延伸的电缆与上述电连接模块连接,
上述壁部包括作为屏蔽体延伸的导电性的第一壁部,该第一壁部将上述第一连接器组及上述电缆与上述电路基板相互屏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其中,
上述第一连接器组至少具有2个连接器,
上述连接器分别具有上述电缆,
各连接器彼此的上述电缆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其中,
上述电连接模块具有延伸到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一连接部件,
上述第二连接器组具有延伸到上述电路基板的第二连接部件,
上述第一连接部件以及上述第二连接部件隔着上述底座在相互相反的一侧与上述电路基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其中,
上述第一连接器组至少包括一个第一连接器,
上述第二连接器组至少包括一个第二连接器,
上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器以及上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将各自的连接部分朝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其中,
上述底座由具有导热性的金属块构成,并且位于上述电路基板的与发热部分相邻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其中,还具备:
第一盖壳体,封闭露出上述电连接模块的上述壁部的第一开口;以及
第二盖壳体,封闭露出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壁部的第二开口,
供上述第一位置决定销插入的上述第一位置决定孔的开口面向上述第一开口,
供上述第二位置决定销插入的上述第一位置决定孔的开口面向上述第二开口。
CN201811358644.2A 2017-11-17 2018-11-15 电子控制单元 Active CN110001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1382 2017-11-17
JP2017221382A JP6922680B2 (ja) 2017-11-17 2017-11-17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1760A CN110001760A (zh) 2019-07-12
CN110001760B true CN110001760B (zh) 2022-09-27

Family

ID=64331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58644.2A Active CN110001760B (zh) 2017-11-17 2018-11-15 电子控制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1481B2 (zh)
EP (1) EP3487272B1 (zh)
JP (1) JP6922680B2 (zh)
CN (1) CN1100017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92058S1 (en) 2018-10-12 2020-08-04 Ampheno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908633S1 (en) 2018-10-12 2021-01-26 Ampheno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7003289B2 (ja) * 2018-10-18 2022-01-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基板収納筐体
US11122699B2 (en) * 2019-05-03 2021-09-14 Delta Electronics, Inc. Input connection device
US11289830B2 (en) 2019-05-20 2022-03-29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688319B (zh) * 2019-07-29 2020-03-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限制不同模組安裝順序之電子裝置及其機殼模組
FR3107677B1 (fr) * 2020-02-27 2022-02-1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nsemble de commande et de connexion électrique et dispositif associé
CN113710015B (zh) * 2020-05-21 2023-04-14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路板用外壳及汽车控制器
US20220328990A1 (en) * 2021-04-12 2022-10-13 Cree Fayetteville, Inc. Power module having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s using mechanical fittings and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sa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7968A (ja) * 2006-05-26 2007-12-06 Denso Corp 電子制御装置
CN103348780A (zh) * 2011-02-10 2013-10-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
CN104081648A (zh) * 2012-03-30 2014-10-0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力变换装置
CN104380461A (zh) * 2012-10-09 2015-02-2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功率转换装置
CN104584413A (zh) * 2012-09-14 2015-04-2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0185B2 (ja) * 2007-10-23 2013-03-13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5260347B2 (ja) 2009-02-06 2013-08-1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5651552B2 (ja) 2011-07-22 2015-01-1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US9048721B2 (en) 2011-09-27 2015-06-02 Keihin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066453B2 (en) 2012-03-06 2015-06-23 Mission Motor Company Power electronic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y
EP3054537B1 (en) * 2015-02-06 2018-05-23 Connecteurs Electriques Deutsch Electronic module and its assembling method
US10178782B2 (en) * 2015-09-11 2019-01-08 Veoneer Us, Inc. Mechanical housing and connector
EP3349348A4 (en) 2015-09-11 2019-03-2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ELECTRICAL CIRCUI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7968A (ja) * 2006-05-26 2007-12-06 Denso Corp 電子制御装置
CN103348780A (zh) * 2011-02-10 2013-10-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
CN104081648A (zh) * 2012-03-30 2014-10-0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力变换装置
CN104584413A (zh) * 2012-09-14 2015-04-2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
CN104380461A (zh) * 2012-10-09 2015-02-2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功率转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57819A1 (en) 2019-05-23
JP6922680B2 (ja) 2021-08-18
EP3487272A1 (en) 2019-05-22
CN110001760A (zh) 2019-07-12
JP2019092352A (ja) 2019-06-13
EP3487272B1 (en) 2022-04-27
US10461481B2 (en)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1760B (zh) 电子控制单元
US8238108B2 (en)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 system
JP3785276B2 (ja) 電気接続箱
KR20020094932A (ko) 배선접속방법 및 배선접속구조
CN210744671U (zh) 电气接线箱
US2007027984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US1048373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wire harness
US20100304582A1 (en) Inverse coplanar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7022809A (ja)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0863623B2 (en) Circuit configuration for controlling a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two circuit carriers and a plastic molded body and arrangement having said configuration
JP2000092659A (ja) 電気接続箱
JP3236802B2 (ja) 電気接続箱
JP3434710B2 (ja) 電気接続箱の放熱構造
JP2017022184A (ja)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用基板、及び、電子部品ユニット
CN113572030B (zh) 电力分配盘
JP4676304B2 (ja) 基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JP2008295221A (ja) 電気接続箱
US10681848B2 (en) ECU, control box and CFM having the same
CN111463592A (zh) 电气设备
JP2007043827A (ja) デバイス配置構造及びデバイス配置構造に用いられるヒューズ回路体
JP2017216419A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JP2021099909A (ja) 基板コネクタ、電子部品ユニ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4041119A (ja) 電源ボックス
JP2021190244A (ja) 充電用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2022166506A (ja) 回路構成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JTEKT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JTEKT Corp.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