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3477B - 交叉式铺网机 - Google Patents

交叉式铺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3477B
CN104583477B CN201380037278.XA CN201380037278A CN104583477B CN 104583477 B CN104583477 B CN 104583477B CN 201380037278 A CN201380037278 A CN 201380037278A CN 104583477 B CN104583477 B CN 104583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staggered form
lapping
lapping machine
machine descri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72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3477A (zh
Inventor
R·库恩
S·哈通
A·迈尔
J·宾尼西
E·黑贝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filed Critical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583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3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3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5/00Lap-forming devices not integral with machines specified abov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3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aratus for arranging fibr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上滑架(2)和铺网滑架(3)以及两个环式的铺网带的交叉式铺网机(1),所述铺网带分别通过换向滚子(15至21)在主滑架(2、3)上引导。一个铺网带(6)构成为输送带,所述输送带携带纤维幅材(9)并且将其输送给上滑架(2)。另一个铺网带(7)构成为配合带。上滑架(2)具有用于两个铺网带(6、7)的带换向装置(12),其中,铺网带(6)在带换向装置(12)上从其输送方向(11)通过三个或更多换向位置(15、16、17)以大约180度换向到反向中。

Description

交叉式铺网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叉式铺网机和交叉式铺网方法。
背景技术
这样的交叉式铺网机由EP 1 828 453 B1已知。其作为所谓的带放置器构成并且具有两个主滑架(上滑架和铺网滑架)以及两个铺网带,所述铺网带通过换向滚子在主滑架上引导。上滑架具有用于两个铺网带的带换向装置。所述一个铺网带构成为输送带,纤维幅材在交叉式铺网机的输入侧上转移到所述输送带上。包括放置的纤维幅材的输送带在带换向装置上通过两个滚子以180°换向到反向中,其中,在带换向装置上的两个铺网带具有直的和斜向下指向的平行的带区段,幅材以夹紧锁合在两侧接纳和引导在所述带区段之间。
DE 295 18 587 U1和EP 1 136 600 A1同样示出包括在上滑架上的这样的带换向装置的交叉式铺网机,所述带换向装置具有用于带有放置的幅材的输送带的两个换向位置。
由EP 0 522 893 A2已知另一种交叉式铺网机,其包括两个主滑架和两个铺网带以及在上滑架上的带换向装置。两个铺网带在带换向装置上在形成进入漏斗的情况下斜向下引导直到两个紧密地相邻的换向滚子之间的夹紧位置。首先在输送带上开放输送的纤维幅材在夹紧位置上在两侧夹紧并且在此以多于90°换向。该带换向装置如开头所述的现有技术那样对于每个铺网带具有两个包括换向滚子的换向位置。
在先已知的交叉式铺网机在其有效功率方面、尤其是在幅材的可能穿过速度方面受限制。在非常轻的和敏感的纤维幅材时尤其是这种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示出一种改善的交叉式纤维网铺网技术。
本发明利用方法和装置解决该任务。
包括要求保护的带换向装置的交叉式铺网机和交叉式铺网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即,纤维幅材可以更好和受保护地引导和通过带换向装置运输。此外,纤维幅材的比现有技术更高的穿过速度是可能的。
包括三个或更多对应数量的在带换向装置上的换向位置的第一和第二和必要时其他直的带区段的布置系统具有如下优点,即,纤维幅材在关键的位置上可以更好地引导。所述三个或更多换向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小换向角,这同样对于幅材的引导和保持是有利的。带和幅材换向可以在多个步骤中逐渐并且借此更受保护地进行。在带换向装置的端部上的最后的直的带区段已经可以具有沿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倾斜,其中,在该带区段中,幅材可以在两侧以夹紧锁合由铺网带引导。所述幅材可以在该带区段中加固,从而尽管存在在那里仅一侧的幅材引导,所述幅材仍可以可靠和也以高的穿过速度经过最后的换向位置。纤维幅材从只一侧引导的铺网带的与离心力相关的剥离或纤维幅材在这样的换向位置上的结构变化可以利用按照本发明的带换向装置避免。
要求保护的交叉式铺网机可以设置用于非常高的带和幅材运行速度。为此作为与同向运动的主滑架同步运行的放置器的构成是有利的。所述幅材可以在直接的和直的行程上在没有其他的换向装置的情况下从上滑架输送给铺网滑架并且从铺网滑架存放到取出装置上。
交叉式铺网机此外可以具有能够实现主滑架的脱耦和其运动性的夹紧设备或带长度补偿设备。由此可以影响并且必要时改变存放的纤维网在放置宽度和/或在纤维网长度上的单位面积重量。此外交叉式铺网机可以具有用于补偿纤维幅材的波动的进入速度的缓冲功能。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例性地和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其中详细地:
图1示出包括两个主滑架和上滑架上的带换向装置的交叉式铺网机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上滑架和带换向装置的放大的和断开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叉式铺网机(1)以及一种交叉式铺网方法。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包括交叉式铺网机(1)和其他的设备构件的纤维处理设备。
交叉式铺网机(1)用于,将输送的纤维幅材(9)叠置成多层的纤维网(10)。交叉式铺网机(1)为此在图1的实施例中具有两个主滑架(2、3)、即第一主滑架或上滑架(2)和第二主滑架或铺网滑架(3),并且具有两个连续的并且分别在回路中通过两个主滑架(2、3)引导的铺网带(6、7)。交叉式铺网机(1)具有此外横向或倾斜于主滑架(2、3)的运动轨道指向的取出装置(8),以用于接纳和运走多层的纤维网(10)。此外,交叉式铺网机(1)可以具有一个夹紧设备(4)。
所述两个在分离的回路轨道中引导的铺网带(6、7)从不同的方向聚集在上滑架(2)上,在那里通过接着描述的带换向装置(12)引导并且在上滑架(2)上以平行位置出来,其中,这些铺网带在其之间接纳纤维幅材并且在两侧夹紧锁合地引导纤维幅材(9)。在同向的交叉式铺网机(1)的示出的实施例中,纤维幅材(9)从该平行的带区段直接在直的轨道中转移到铺网滑架(3)上。在铺网滑架(3)上,铺网带(6、7)再次彼此分离并且按照相反的方向被引导离开,其中,释放的纤维幅材(9)向下出来到取出装置(8)上并且在那里被存放。铺网滑架(7)为此实进行沿相对于取出装置(8)的横向的逆向的行驶运动,所述取出装置进行与铺网滑架运动优选耦联的向前运动并且运走以鳞片形叠置的纤维网(10)。
主滑架(2、3)借助在交叉式铺网机(1)的机架中的轨道导向装置上的行驶机构(31)可彼此平行运动地支撑和引导。所述主滑架在此分别具有单独的并且独立可控制的用于其行驶运动的驱动装置(未示出)。在示出的同向的放置器的情况下,主滑架(2、3)沿相同的行驶方向运动,其中,上滑架(2)相比于铺网滑架(3)具有双倍的行程和双倍的速度。
主滑架(2、3)的行驶运动可以彼此脱耦,从而通过运动差别,在主滑架(2、3)之间平行引导的铺网带(6、7)的回路长度改变并且由此可以形成幅材存放器。铺网带(6、7)可以同样具有独立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将所述铺网带置于被控制的旋转运动中。通过这样的配置可能的是,影响纤维幅材(9)在铺网滑架(3)上的排出速度并且尤其是将其与铺网滑架(3)的行驶速度脱耦。通过上述内容,在取出装置(8)上的幅材储备量和纤维网(10)的单位面积重量可以被影响并且通过来回行驶的铺网滑架(3)的放置宽度而改变。借此能够一方面避免纤维网(10)的边缘加厚部并且另一方面形成纤维网(10)的沿横向和/或纵向方向的有意的成型部。利用这样的成型部,所述加固的成品可以获得希望的单位面积重量分布或可以进行幅材或加固误差的误差补偿。此外可能的是,通过主滑架脱耦和夹紧设备(4)补偿输送的纤维幅材(9)的速度波动并且实现缓冲作用。
利用该前述的基本设计,交叉式铺网机(1)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构成,例如对应于EP1 828 453 B1、或DE 203 21 834 U1或EP 0 517 563 B2。与在先已知的交叉式铺网机的区别首先在于上滑架(2)和带换向装置(12)的构造。
图2以放大的详细视图示出该带换向装置(12)。所述两个铺网带(6、7)在上侧在入口位置(32)上彼此分开并且来自相反的方向地输送给上滑架(2)和带换向装置(12)。所述一个铺网带(6)形成所谓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在交叉式铺网机(1)的在图1中左边的输入侧(35)接纳、支承纤维幅材(9)并且将其输送给上滑架(2)。幅材引导可以在一侧并且在开放的位置中,其中,必要时存在一个或多个轧辊。
另一个铺网带(7)接下来称为配合带。两个铺网带(6、7)沿基本上水平的定向输送给上滑架(2)和带换向装置(12)。输送带(6)在带换向装置(12)上从其输送方向(11)以大约180°向下换向到反向中至上滑架的排出位置(33)。在这里,两个铺网带(6、7)以紧密地相邻的平行位置出来并且与纤维幅材(9)成夹层地形成两侧的幅材引导区域(34)。
在示出的变型中,输送带(6)的上带(13)和下带(14)平行定向,其中,上滑架(2)的排出高度和铺网滑架(3)的进入高度相同。由此造成180°的换向角。当上述排出和进入高度不同时,下带(14)可以相对于水平线倾斜,从而可以稍微偏离180°的换向角。角偏差也可以由于其他原因出现,例如当上带(13)具有倾斜位置时。
虽然配合带(7)在带换向装置上同样换向,其中,配合带(7)在上滑架(2)上的进入和排出方向可以相同指向并且尤其是水平的。利用带换向装置(12)在其间引起配合带(7)在进入和排出位置(32、33)之间的高度错位。
两个在上面进入的铺网带(6、7)在带换向装置(12)上向下换向并且在上滑架(2)上在较深的位置中再次出来,所述位置以前述的方式优选具有与铺网滑架(3)上的进入位置相同的高度。
如图2所阐明的那样,带换向装置(12)具有用于支承纤维幅材(9)的、即引导幅材的铺网带(6)的三个优选倒圆的换向位置(15、16、17)。换向位置的数量可以备选地也较多并且例如为四个。换向位置(15、16、17)例如分别由可自由旋转的或必要时被驱动的圆柱形的换向滚子形成,通过所述换向滚子的外罩引导输送带(6)。备选地其他换向机构是可能的。在换向位置(15、16、17)上、尤其是在可旋转的换向滚子上也可以存在导致对纤维网(9)的保持作用的设备,该设备例如通过吸出或吹入空气、通过静电力等产生保持或胶着作用。
所述三个换向位置(15、16、17)或换向滚子间隔开距离相叠地设置,其中,中间的换向位置(16)沿输送方向(11)比其他两个换向位置(15、17)更处于前面。由此,在上面的和中间的换向位置或换向滚子(15、16)之间形成输送带(6)的直的第一带区段(22),并且在中间的换向位置或换向滚子(16)和下面的换向位置或换向滚子(17)之间形成输送带(6)的直的第二带区段(23)。沿输送方向(11)的第一带区段(22)向输送方向(11)斜向下指向。第二带区段(23)逆输送方向(11)斜向下指向。如果带换向装置(12)具有多于三个用于输送带(6)的换向位置,则带区段(23)是在上滑架(2)的排出位置(33)上游的最后的带区段。
输送带(6)在示出的三个换向位置(15、16、17)中分别具有少于90°的换向角α、β、γ。在总和上,角度α、β、γ产生例如180°的整个换向角。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换向位置或换向滚子(15)上的第一换向角α并且还有在最后的或第三换向位置(17)上的最后的、尤其是第三换向角γ分别大于在中间的换向位置(16)上的换向角γ。第一换向角α可以为55°和70°之间,优选为大约63°。较小的第二换向角β可以为40°和55°之间,优选为大约46°。第三和例如最后的换向角γ可以处于65°和75°之间并且优选为大约71°。
上面提到的换向角α、β、γ可以在大小和配置方面变化。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例如第一换向位置或换向滚子(15)可以在上滑架(2)上相反于输送方向(11)水平移动,其中,其他两个换向位置或换向滚子(16、17)保持其布置结构和构成。由此比之图2,第一换向角α更小并且第二换向角β更大,其中,必要时它们的尺寸关系也改变、尤其是逆转。
带换向装置(12)对于另一个配合带(7)同样具有三个或更多换向滚子(18至21)。在这里,三个换向滚子(18、19、20)间隔开距离上下相叠地设置。沿配合带(7)至上滑架(2)的输入方向看,第一换向滚子(18)在此处于中间的换向滚子(19)上游并且中间的换向滚子又处于下面的换向滚子(20)上游。在第一和第二或中间的换向滚子(18、19)之间形成直的第一带区段(24)并且在第二或中间的换向滚子(19)和下面的和/或第三换向滚子(20)之间形成直的第二带区段(25)。这些直的带区段(24、25)也具有不同的定向。
对于配合带(7)除了下面的换向滚子(20)此外还设置第四换向滚子(21),利用其,配合带(7)以多于180°换向并且然后在上滑架(2)的排出口(33)上占据相对于输送带(6)和其下带(14)平行的并且例如水平的位置。设置在换向滚子(17、20)之下的支承滚子(27)支承被换向的配合带(7)。支承滚子可以是可调节的,以便调节带高度和与输送带(6)的距离并且必要时与不同的幅材厚度适配。
配合带(7)在上滑架(2)的排出口(33)上在下面设置并且支承纤维幅材(9),其中,输送带(6)设置在其上并且从上面遮盖纤维幅材(9)。
按照图2,纤维幅材(9)处于输送带(6)的上带(13)上地在处于上部的入口位置(32)上输送给上滑架(2)和带换向装置(12)。在随后的、斜向下指向的直的带区段(22)中,纤维幅材(9)同样一侧处于输送带(6)上地引导。配合带(7)的对置的直的第一带区段(24)保持远的距离。两个铺网带(6、7)的直的第一带区段(22、24)具有不同的定向并且倾斜地向彼此延伸。
两个铺网带(6、7)的直的第二或最后的带区段(23、25)紧密相邻地延伸并且基本上相同地指向,其中,其定向具有相反于输送方向(11)的方向分量。第二或最后的直的带区段(23、25)在此在其间形成狭窄的间隙,在所述间隙中,纤维幅材(9)被接纳并且必要时以夹紧锁合在两侧被引导。上述带区段(23、25)可以在此彼此平行地延伸。它们可以为了幅材紧化目的也以锐角圆锥形彼此朝向地延伸并且由此形成沿幅材延伸方向收缩的间隙。所述间隙的形状和大小可以被调节和改变。
如图2所阐明的,铺网带(6、7)的换向滚子(16、19)的换向位置或相关的外罩区域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其中,例如配合带(7)的换向位置稍微较高。为此,换向滚子(16、19)可以以其轴设置在相同的高度上,其中,换向滚子(16)的滚子直径大于换向滚子(19)的滚子直径。在换向位置或换向滚子(16)的顶点上,配合带(7)的直的带区段(25)已经与纤维网(9)相对置,在所述换向位置或换向滚子上,输送带(6)从带区段(22)出来改变其方向并且转入沿反向倾斜的带区段(23)中。另一方面,配合带(7)的直的带区段(25)在输送带(6)的直的带区段(23)的之前结束。下面的换向滚子(17、20)可以具有大致一样大的直径,其中,配合带(7)的换向滚子(20)以其轴略设置在换向滚子(17)的轴的上方。两个铺网带(6、7)的换向滚子(17至21)可以具有可调节的轴并且能够与不同的幅材厚度或其他的绒幅材特性适配。
按照图2,在带换向装置(12)上的上滑架(2)具有包括多个、例如两个导向区段(29、30)的幅材引导装置(28),纤维幅材(9)在所述导向区段中首先在一侧并且此后在两侧引导。开放的第一导向区段(29)在此形成在铺网带(6、7)的直的第一带区段(22、24)之间,所述铺网带漏斗状地以例如多于10°的大的张角倾斜地彼此朝向地延伸。纤维幅材(9)在这里在一侧在输送带(6)上引导。通过适度的换向角α,开放引导的纤维幅材(9)在高的延伸速度时也不从输送带(6)提起。封闭的第二导向区段(30)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到开放的第一导向区段(29)上,纤维幅材(9)通过同样适度的换向角β无引导地沉入所述第二导向区段中。
第二导向区段(30)形成直的第二带区段(23、25)之间的夹紧区段,纤维幅材(9)以夹紧锁合在两侧引导在所述第二带区段之间。夹紧区域(30)朝排出位置(33)指向并且靠近地在排出位置前结束。在夹紧区域(30)的端部上,再次取消两侧的引导,其中,所述必要时紧化的和附加地稳定的纤维幅材(9)在第三换向位置(17)上再次在输送带(6)上在一侧引导的情况下适度地以角度γ换向并且然后进入重新相会的铺网带(6、7)之间的排出口侧的(33)两侧的引导区域(34)中。通过夹紧区域(30)和直的带区段(23、25)的倾斜位置,纤维幅材(9)已经具有相反于输送方向(11)和沿进一步引导方向至铺网滑架(3)的方向分量。因此尽管存在一侧的引导,纤维幅材在该换向位置(17)上也不从支承的输送带(6)脱开。在高的运行速度和相应高的离心力时也是这种情况。
一个或多个设备构件可以在输入侧上(35)连接于交叉式铺网机(1)的上游。其可以例如是幅材形成设备、尤其是梳毛机或梳理机。此外可以将拉伸或压紧设备、幅材存放器或类似其他设备构件连接于上游。所述设备构件出于简洁性不示出。
在交叉式铺网机(1)的输出侧上和取出装置(8)的给料位置上可以同样将一个或多个设备构件连接于下游。其可以是纤维网加固设备、例如一级的或多级的针织机、水射流加固设备、热加固设备或类似物。同样也可以将用于缓冲和补偿波动的纤维网给料速度的补偿带连接于交叉式铺网机(1)和加固设备、尤其是导纬针织带机之间。该连接于下游的设备构件也出于简洁性不示出。
示出的和所述实施形式的变型以不同的方式是可能的。输送带(6)的换向位置(15、16、17)的数量可以大于三并且可以例如是四或五,其中直的带区段(22、23)的数量和定向对应增加。换向角的大小和分布也可以在此改变。可以对应适配配合带(7)的换向位置(18、19、20)。幅材引导装置(28)可以在此同样包含更多的区段数,其中,可以提高开放的导向区段(29)和/或夹紧区段(30)的数量。
交叉式铺网机(1)可以例如构成为反向的放置器,其中,主滑架(2、3)以相反的方向运动并且在引导区域(34)中平行运行的铺网带(6、7)在两个主滑架(2、3)之间通过固定于机架的换向装置、例如导向辊引导。此外,夹紧设备(4)可以取消或以另一种方式构成,其中,所述夹紧设备例如只具有一个单独的辅助或夹紧滑架。此外,铺网带(6、7)的引导装置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构成,其中,例如设置一个或多个附加的支承滑架。配合带(7)可以为了形成封闭的幅材输送敷设直到交叉式铺网机(1)的输入侧并且遮盖输送带(6)上的纤维幅材(9)。示出的交叉式铺网机(1)的结构形式的这样的变型可以例如按照EP 1 010 785、EP1 010 786或EP 1 010 787构成。
铺网带(6、7)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由抗拉的和弯曲弹性的塑料轨道制成。铺网带可以备选地由其他材料制成并且例如作为链带或帘式带(Lattenband)构成。关于驱动技术,变化也是可能的。主滑架(2、3)可以具有用于其行驶运动的共同的驱动装置并且可以彼此机械地通过绳或类似物耦联。
交叉式铺网机(1)具有优选可编程的控制装置(未示出),主滑架(2、3)、铺网带(6、7)和取出装置(8)以及也许其他构件例如在入口区域中设置的拉伸设备的不同的驱动装置连接到所述控制装置上。该控制装置可以连接或集成到上级的设备控制中。
示出类型的包括多个用于至少一个铺网带(6、7)的换向位置的带换向装置(12)也可以设置在交叉式铺网机(1)或交叉铺网机的其他位置上,例如在铺网滑架(3)上或在交叉式铺网机(1)的机架中的静止的180°带换向装置上。
附图标记列表
1 交叉式铺网机
2 主滑架、上滑架
3 主滑架、铺网滑架
4 夹紧设备、辅助滑架装置
5 耦联装置
6 铺网带、输送带
7 铺网带、配合带
8 取出装置、取出带
9 纤维幅材
10 纤维网
11 输送方向
12 带换向装置
13 上带
14 下带
15 换向位置、换向滚子、输送带
16 换向位置、换向滚子、输送带
17 换向位置、换向滚子、输送带
18 换向滚子、配合带
19 换向滚子、配合带
20 换向滚子、配合带
21 换向滚子、配合带
22 带区段、输送带
23 带区段、输送带
24 带区段、配合带
25 带区段、配合带
26 带环
27 支承滚子
28 绒头引导装置
29 开放的导向区段、漏斗
30 导向区段、夹紧区段
31 行驶机构
32 入口位置
33 排出位置
34 绒头引导区域
35 输入侧
α 换向角
β 换向角
γ 换向角

Claims (33)

1.交叉式铺网机,其包括主滑架以及两个分别通过换向滚子(15-21)在主滑架(2、3)上引导的环式的铺网带(6、7),其中,一个铺网带(6)构成为输送带,所述输送带携带纤维幅材(9)并且将纤维幅材输送给上滑架(2),并且上滑架(2)具有用于两个铺网带(6、7)的带换向装置(12),其中,输送带在带换向装置(12)上从该输送带的输送方向(11)以大约180°换向到反向中,且带换向装置(12)具有三个或更多用于输送带的换向位置(15、16、17),其特征在于,在带换向装置(12)上的所述输送带具有两个或更多具有不同定向的直的带区段(22、23),其中,所述直的带区段(22、23)设置在各换向位置(15、16、17)之间,并且在带换向装置(12)上的另一个铺网带(7)具有两个或更多具有不同定向的直的带区段(24、25),其中,两个铺网带(6、7)的直的第二或最后的带区段(23、25)紧密相邻并且基本上相同指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架(2、3)沿相同的行驶方向或者沿相反的行驶方向运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在带换向装置(12)上的所述换向位置(15、16、17)由换向滚子形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沿输送方向(11)的第一带区段(22)向输送方向(11)斜向下指向,并且第二或最后的带区段(23)逆输送方向(11)斜向下指向。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在三个或更多换向位置(15、16、17)上分别具有少于90°的换向角α、β、γ。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换向角α和最后的换向角γ分别大于中间的换向角β。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换向角α在55°和70°之间。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换向角β在40°和55°之间。
9.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第三和最后的换向角γ在65°和75°之间。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换向装置(12)对于另一个铺网带(7)具有三个或更多换向滚子(18-21)。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两个铺网带(6、7)的直的上面的或第一带区段(22、24)具有不同的定向并且倾斜地朝向彼此延伸。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两个铺网带(6、7)的直的第二或最后的带区段(23、25)彼此平行地或以锐角锥形朝向彼此延伸。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上滑架(2)在带换向装置(12)上具有包括多个区段(29、30)的幅材引导装置(28),纤维幅材(9)在这些区段中首先在一侧并且此后在两侧被引导。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开放的第一导向区段(29)形成在直的第一带区段(22、24)之间,其中,纤维幅材(9)在所述输送带上在一侧被引导。
15.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接着的封闭的导向区段(30)形成在两个铺网带(6、7)的直的第二或最后的带区段(23、25)之间,其中,纤维幅材(9)以夹紧锁合的方式在两侧被引导。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主滑架(2、3)可彼此平行运动地设置并且被独立驱动和控制。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式铺网机(1)具有用于环绕驱动铺网带(6、7)的被控制的带驱动装置。
1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式铺网机(1)具有用于铺网带(6、7)的夹紧设备(4),其与主滑架(2、3)耦联。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各铺网带(6、7)在主滑架(2、3)之间的区域中在一个单个的直的区段中平行引导并且将纤维幅材(9)在这些铺网带之间夹紧。
2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交叉式铺网机(1)具有用于存放的由纤维幅材(9)形成的多层的纤维网(10)的被控制的取出装置(8)。
2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式铺网机(1)连接于幅材形成设备的下游。
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式铺网机(1)连接于纤维网加固设备的上游。
2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架是上滑架(2)和铺网滑架(3)。
24.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换向角α和第三换向角γ分别大于第二换向角β。
25.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换向角β为大约46°。
26.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第三和最后的换向角γ为大约71°。
27.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设备(4)包括辅助滑架装置。
28.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装置(8)是取出带。
29.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幅材形成设备是梳毛机或梳理机。
30.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网加固设备是针刺机。
31.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叉式铺网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换向角α为大约63°。
32.用于利用交叉式铺网机(1)铺设多层的纤维网(10)的方法,所述交叉式铺网机具有主滑架以及两个通过换向滚子(15-21)在主滑架(2、3)上引导的环式的铺网带(6、7),其中,一个构成为输送带的铺网带(6)携带纤维幅材(9)并且将纤维幅材输送给上滑架(2),并且上滑架(2)具有用于两个铺网带(6、7)的带换向装置(12),其中,输送带在带换向装置(12)上从该铺网带的输送方向(11)以大约180°换向到反向中,其中,将输送带在带换向装置(12)上在三个或更多换向位置(15、16、17)上换向,其特征在于,在带换向装置(12)上的所述输送带具有两个或更多具有不同定向的直的带区段(22、23),其中,所述直的带区段(22、23)设置在各换向位置(15、16、17)之间,并且在带换向装置(12)上的另一个铺网带(7)包括两个或更多具有不同定向的直的带区段(24、25),其中,两个铺网带(6、7)的直的第二或最后的带区段(23、25)紧密相邻并且基本上相同指向。
33.按照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架是上滑架(2)和铺网滑架(3)。
CN201380037278.XA 2012-07-13 2013-07-12 交叉式铺网机 Active CN104583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2102597.3 2012-07-13
DE202012102597U DE202012102597U1 (de) 2012-07-13 2012-07-13 Vliesleger
PCT/EP2013/064781 WO2014009520A1 (de) 2012-07-13 2013-07-12 Vliesle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3477A CN104583477A (zh) 2015-04-29
CN104583477B true CN104583477B (zh) 2017-03-15

Family

ID=48900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7278.XA Active CN104583477B (zh) 2012-07-13 2013-07-12 交叉式铺网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09236B2 (zh)
EP (2) EP2872682B1 (zh)
CN (1) CN104583477B (zh)
DE (1) DE202012102597U1 (zh)
WO (1) WO20140095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04851A1 (de) * 2019-02-26 2020-08-27 Adler Pelzer Holding Gmbh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Nadelvliesen
DE202019105883U1 (de) * 2019-10-23 2021-01-26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Vliesleger und Abschirmeinrichtung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6011A (en) * 1979-08-10 1981-03-13 Fuji Tekkosho:Kk Lap machine
US4944502A (en) * 1987-11-10 1990-07-31 Autefa Maschinenfabrik Gmbh Card webber
EP0522893B1 (fr) * 1991-06-03 1995-10-11 ETABLISSEMENTS ASSELIN (Société Anonyme) Etaleur-nappeur
DE29518587U1 (de) * 1995-11-23 1997-04-10 Autefa Maschinenfab Vliesleger
EP1136600A1 (en) * 2000-03-13 2001-09-26 Automatex S.r.l. Lap-forming apparatus for card webs
EP1367166A1 (fr) * 2002-05-28 2003-12-03 Asselin Chariot mobile d'entrée d'étaleur-nappeur et étaleur-nappeur équipé dudit chariot
DE202004020165U1 (de) * 2004-12-23 2006-05-04 Autefa Automation Gmbh Vliesleger
EP1936016A2 (fr) * 2006-12-22 2008-06-25 Asselin-Thibeau Procédé de réglage des caractéristiques locales d'un textile non-tissé, et installation s'y rapportant
CN102190180A (zh) * 2010-03-08 2011-09-21 阿瑟兰-蒂博公司 包括带肋条或环条的转弯辊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32297A (en) * 1961-05-12 1966-02-01 American Mach & Foundry Pneumatic separator in tobacco feed
US3737051A (en) * 1972-01-07 1973-06-05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Apparatus for aligning edges of stacked sheet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FR2234395B1 (zh) * 1973-06-19 1976-09-17 Asselin Robert
GB1544050A (en) * 1976-06-16 1979-04-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arking apparatus
US4357739A (en) * 1977-03-07 1982-11-09 Hergeth Kg Maschinenfabrik Und Apparatebau Apparatus for laying fiber fleeces or the like on a moving withdrawal belt
GB1593009A (en) * 1977-03-14 1981-07-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Electrostatic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830351A (en) * 1988-01-27 1989-05-16 Morrison Berkshire, Inc. Batt stabilization in cross-lapped web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DE3834039A1 (de) * 1988-10-06 1990-04-12 Rieter Ag Maschf Querbandanordnung am ausgang einer karde
US4984772A (en) * 1989-05-15 1991-01-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igh speed crosslapper
DE4010174A1 (de) * 1990-03-30 1991-10-02 Hollingsworth Gmbh Verfahren zum ablegen eines vlieses oder dgl., sowie vliesbandleger
JPH0637729B2 (ja) * 1991-06-03 1994-05-18 東レ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紡機のドラフト機構の清掃装置
US5289617A (en) * 1991-06-03 1994-03-01 Asselin (Societe Anonyme) Spreading and lap-forming machine
FR2677044B1 (fr) * 1991-06-03 1994-04-29 Asselin Ets Etaleur-nappeur.
FR2680801B1 (fr) * 1991-08-28 1995-01-06 Asselin Ets Procede de nappage, produit nappe non-tisse, et etaleur-nappeur pour la mise en óoeuvre du procede.
DE59301346D1 (de) * 1992-03-27 1996-02-15 Akzo Nobel Nv Hohlfadenbündel sowi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9212215U1 (de) * 1992-09-10 1994-01-13 Autefa Maschinenfab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Vlieses aus Fasermaterial
FR2770855B1 (fr) * 1997-11-07 2000-01-28 Asselin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produire une nappe textile
DE29822460U1 (de) 1998-12-18 2000-05-18 Autefa Maschinenfab Vliesleger
DE29822462U1 (de) 1998-12-18 2000-05-18 Autefa Maschinenfab Vliesleger
DE29822461U1 (de) 1998-12-18 2000-05-18 Autefa Maschinenfab Vliesleger
FR2791364B1 (fr) * 1999-03-23 2001-06-08 Asselin Etaleur-nappeur
EP1306333A1 (en) * 2000-12-20 2003-05-02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nding of webs
EP1225484B1 (en) * 2001-01-19 2008-08-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quantity of toner on a belt-shaped image carrie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surface condition of a belt-shaped image carrier
FR2821631B1 (fr) * 2001-03-01 2003-09-19 Saint Gobain Vetrotex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fabrication d'une plaque composite a renfort fibreux multiaxial
DE20211365U1 (de) 2002-07-27 2003-10-09 Autefa Automation Gmbh Vorrichtung zur Faserbehandlung
US7100862B2 (en) * 2003-09-03 2006-09-05 Ottawa Fibre, Inc. Roll-up machine and method
US7320154B2 (en) * 2004-03-08 2008-01-22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Ag Fleece laying device
NL1027003C2 (nl) * 2004-09-09 2006-03-13 Oce Tech Bv Printer.
DE102005054510A1 (de) * 2005-11-16 2007-05-24 Voith Patent Gmbh Tissuemaschine
JP4765576B2 (ja) * 2005-11-22 2011-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補正パラメータ設定装置
ATE398691T1 (de) * 2006-02-01 2008-07-15 Dilo Kg Maschf Oskar Vorrichtung zum legen eines vlieses
US20080038025A1 (en) * 2006-08-14 2008-02-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EP1947223B1 (de) * 2007-01-18 2009-10-21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orrichtung zum geführten Transport einer Florbahn
ATE464411T1 (de) * 2007-02-15 2010-04-15 Dilo Kg Maschf Oskar Vorrichtung zum legen eines vlieses
ATE469252T1 (de) * 2007-03-30 2010-06-15 Dilo Kg Maschf Oskar Vliesleger
ATE543930T1 (de) * 2008-08-21 2012-02-15 Dilo Kg Maschf Oskar Vorrichtung zum legen eines vlieses
US7928025B2 (en) * 2008-10-01 2011-04-19 Polymer Group, Inc. Nonwoven multilayered fibrous batts and multi-density molded articles made with same and processes of making thereof
ATE543932T1 (de) * 2008-10-07 2012-02-15 Dilo Kg Maschf Oskar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übergabe eines vlieses
JP5460382B2 (ja) * 2010-02-26 2014-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DE202010008748U1 (de) * 2010-10-07 2012-01-16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Legeeinrichtung
JP5609558B2 (ja) * 2010-11-08 2014-10-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93324B2 (ja) * 2011-03-29 2015-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EP2537967B1 (de) * 2011-06-20 2013-12-18 Oskar Dilo Maschinenfabrik K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Vlieslegers
JP5696702B2 (ja) * 2012-09-03 2015-04-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6011A (en) * 1979-08-10 1981-03-13 Fuji Tekkosho:Kk Lap machine
US4944502A (en) * 1987-11-10 1990-07-31 Autefa Maschinenfabrik Gmbh Card webber
EP0522893B1 (fr) * 1991-06-03 1995-10-11 ETABLISSEMENTS ASSELIN (Société Anonyme) Etaleur-nappeur
DE29518587U1 (de) * 1995-11-23 1997-04-10 Autefa Maschinenfab Vliesleger
EP1136600A1 (en) * 2000-03-13 2001-09-26 Automatex S.r.l. Lap-forming apparatus for card webs
EP1367166A1 (fr) * 2002-05-28 2003-12-03 Asselin Chariot mobile d'entrée d'étaleur-nappeur et étaleur-nappeur équipé dudit chariot
DE202004020165U1 (de) * 2004-12-23 2006-05-04 Autefa Automation Gmbh Vliesleger
EP1828453A1 (de) * 2004-12-23 2007-09-05 AUTEFA automation GmbH Vliesleger und verfahren zum führen eines flors
EP1936016A2 (fr) * 2006-12-22 2008-06-25 Asselin-Thibeau Procédé de réglage des caractéristiques locales d'un textile non-tissé, et installation s'y rapportant
CN102190180A (zh) * 2010-03-08 2011-09-21 阿瑟兰-蒂博公司 包括带肋条或环条的转弯辊的铺网成网机的活动输入小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2102597U1 (de) 2013-10-14
EP2872682A1 (de) 2015-05-20
WO2014009520A1 (de) 2014-01-16
EP3447175B1 (de) 2020-11-18
US9909236B2 (en) 2018-03-06
EP3447175A1 (de) 2019-02-27
EP2872682B1 (de) 2018-09-12
US20150176159A1 (en) 2015-06-25
CN104583477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3595C (zh) 交叉铺网机
CN104695136B (zh) 交叉铺网机
CN101713122B (zh) 输送纤维网的装置和方法
CN103061044B (zh) 将合成单丝引导和铺放成无纺布的设备和方法
CN101654848B (zh) 纤维铺设装置
CN102605485B (zh) 纤维铺设机
JP2008278888A (ja) たばこ加工産業のロッド形状の品物のバッチ式の移送装置
CN100510223C (zh) 毛绒织物铺设装置
CN104583477B (zh) 交叉式铺网机
US8590111B2 (en) Non-woven laying machine and a method for laying a non-woven fabric
CN108301123A (zh) 用于纤维网形成无纺布的平行铺网机、铺网机及制造方法
CN105544095B (zh) 交叉铺网机
CN102839450B (zh) 用于操作纤维网铺设机的方法
JP3263073B2 (ja) 延展・ラップ形成機
CN106929964B (zh) 用于传送纤维网或非织造网的设备
CN101070647B (zh) 驼峰式铺网机
CN106062266B (zh) 梳理装置和梳理方法
CN102140729B (zh) 用于产生单轴向织物或多轴向织物的设备
EP0817875B2 (en)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nonwovens
CN103080398A (zh) 用于纤维网干燥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78932A (zh) 交叉铺网机
US4074395A (en) Web layering device
EP3268517B1 (en) Device for overlapping, crossing, and transferring textile fibres,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50022343A1 (en) Intermediate cord for manufacturing nonwovens of fibrous material as well a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nonwovens of fibrous material
CN103710884B (zh) 交叉铺网机和用于运行交叉铺网机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