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1003A - 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工业设备管理服务器、及工业设备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工业设备管理服务器、及工业设备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1003A
CN104571003A CN201410596763.7A CN201410596763A CN104571003A CN 104571003 A CN104571003 A CN 104571003A CN 201410596763 A CN201410596763 A CN 201410596763A CN 104571003 A CN104571003 A CN 104571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mmercial unit
set information
self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67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1003B (zh
Inventor
桥本纯香
大久保整
今永一弘
桥元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sk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sk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sk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ask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71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1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1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1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CIM planning or re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036Enter data, values for custom made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工业设备管理服务器、及工业设备管理方法。本发明使工业设备的设定容易管理。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的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对工业设备设定的设定信息。在接收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识别信息发行部(66c)发行识别信息并使该识别信息与该设定信息相关联。在基于与所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设备管理部(69)将该工业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与识别信息相关联。

Description

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工业设备管理服务器、及工业设备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工业设备管理服务器、及工业设备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1-229359号公报中记载了将工程工具连接到工业设备来进行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的调整和确认的系统。在该系统中,用户通过将工程工具连接到各工业设备并独立地对设定信息进行确认,来进行各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的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容易对工业设备的设定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具有:接收部,其接收对工业设备设定的设定信息;发行部,在接收到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发行部发行识别信息并使该识别信息与该设定信息相关联;以及设备管理部,在基于与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设备管理部将该工业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中,也可以还具有判定部,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接收到的设定信息和与已经发行的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所述设定信息,来判定是否使所述发行部发行所述识别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中,也可以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接收到的设定信息和与已经发行的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所述设定信息之差是否在基准以内,所述发行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在基准以内的情况下,不发行所述识别信息,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在基准以内的情况下,发行所述识别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中,也可以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接收到的设定信息和与已经发行的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所述设定信息是否一致,所述发行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一致的情况下,不发行所述识别信息,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一致的情况下,发行所述识别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中,所述发行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发行的情况下,再次发行所述已经发行的所述识别信息,并使其与所述接收到的设定信息相关联。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中,也可以所述工业设备管理系统还具有接收多个工业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工业设备的指定的设备接收部,所述发行部将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与所述被指定的工业设备以及所述接收到的设定信息相关联,在基于与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与该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设备管理部将该工业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中,也可以所述识别信息包括该识别信息固有的公开信息、以及用于基于与该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来进行工业设备的设定的秘密信息,所述工业设备管理系统还具有信息赋予部,在基于与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信息赋予部对该工业设备不赋予该识别信息中的所述秘密信息,而赋予该识别信息中的所述公开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中,也可以所述工业设备管理系统还具有接收所述识别信息的发行委托的委托接收部,在接收到所述发行委托的情况下,所述发行部发行所述识别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中,也可以所述设定信息是用户能够进行调整的所述工业设备的参数。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服务器具有:接收部,其接收对工业设备设定的设定信息;发行部,在接收到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发行部发行识别信息并使该识别信息与该设定信息相关联;以及设备管理部,在基于与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设备管理部将该工业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方法中,包括:接收对工业设备设定的设定信息的接收步骤;在接收到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发行识别信息并使该识别信息与该设定信息相关联的发行步骤;以及在基于与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将该工业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备管理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接收部,其接收对工业设备设定的设定信息;发行部,在接收到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发行部发行识别信息并使该识别信息与该设定信息相关联;以及设备管理部,在基于与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设备管理部将该工业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计算机可读信息存储介质存储上述程序。
根据上述发明,容易对工业设备的设定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由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发行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通知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订购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设备信息数据库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自定义信息数据库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自定义ID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生产管理数据库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自定义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生产管理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生产管理处理的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S        工业设备管理系统
1        电机
10       电机控制装置
10a      存储部
11       设定信息存储部
20       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
20a      CPU
20b      存储部
20c      通信部
20d      显示部
20e      操作部
21       显示控制部
21a      发行画面显示控制部
21b      通知画面显示控制部
21c      订购画面显示控制部
22       输入部
22a      设备信息输入部
22b      设备输入部
22c      设定信息输入部
22d      发行委托输入部
22e      订单输入部
30       维护用便携终端
40       控制器
50       控制器维护终端
60       云服务器
60a      CPU
60b      存储部
60c      通信部
61a      用户信息数据库存储部
61b      设备信息数据库存储部
61c      自定义信息数据库存储部
62       设备信息注册部
63       发行委托接收部
64       设备接收部
65       设定信息接收部
65a      参数接收部
65b      程序接收部
65c      履历接收部
66       自定义处理部
66a      自定义可否判定部
66b      发行判定部
66c      识别信息发行部
66d      设定信息注册部
67       通知部
68       校验执行部
69       设备管理部
70       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
70a      CPU
70b      存储部
70c      通信部
71       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存储部
72       请求部
73       订单接收部
74       校验委托部
75       生产指示部
80       生产管理服务器
80a      CPU
80b      存储部
80c      通信部
80d      打印机
81       生产管理数据库存储部
82       生产管理部
82a      生产指示接收部
82b      设备接收部
82c      确定部
82d      设定部
82e      信息赋予部
90       故障管理服务器
100      发行画面
101、103、104、105    输入表格
102      发送按钮
106      确定按钮
110      通知画面
120      订购画面
121、122、123    输入表格
124      订购按钮
N        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观点,要求用户在对工业设备进行管理时知晓与各工业设备的设定内容是否有关联性,但是,由于至今为止用户将计算机连接到各工业设备并独立地确认设定内容,所以对工业设备的设定进行管理非常繁杂。
于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于使工业设备的设定容易管理进行潜心研究开发的结果,构想到新颖且独创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等。以下,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产品管理系统等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1所示,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包括多个电机1、多个电机控制装置10、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维护用便携终端30、控制器40、控制器维护终端50、云服务器60、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生产管理服务器80、以及故障管理服务器90。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维护用便携终端30、控制器40、控制器维护终端50、云服务器60、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生产管理服务器80、以及故障管理服务器90经由网络N以相互能够收发数据的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进行各种工业设备(例如,电机控制装置)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制造商、以及购入这些工业设备进行使用的用户利用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的情况举例进行说明。例如,各电机1、各电机控制装置10、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维护用便携终端30、控制器40、以及控制器维护终端50由用户保有,云服务器60、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生产管理服务器80、以及故障管理服务器90由制造商进行管理。
各电机控制装置10是伺服放大器、控制电路一体化的装置,通过来自控制器40的指令进行动作。各电机控制装置10的存储部10a包括RAM、EPROM等,并且存储用于使电机控制装置10动作的参数、固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电机控制装置10被赋予包括序列号和下述的自定义ID的公开信息等的二维码。
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是个人计算机等一般的计算机,包括CPU20a、存储部20b、通信部20c、显示部20d、以及操作部20e。存储部20b包括RAM、硬盘等,并存储各种程序和数据。CPU20a基于这些程序和数据来执行各种处理。通信部20c包括网卡和各种通信连接器等,并与其他的装置进行通信。显示部20d是液晶显示器等,根据CPU20a的指示来显示各种画面。操作部20e是鼠标、键盘等输入装置。
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能够与各电机控制装置10连接,用户为了进行维护作业而使用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例如,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将用户所指定的参数写入到各电机控制装置10的存储部10a中。另外,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从云服务器60下载用户所选择的固件,并将其安装到各电机控制装置10的存储部10a、或者将该安装的固件更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还能够使显示部20d显示注册在云服务器60中的各种信息。
维护用便携终端30是智能电话、平板型终端等便携型信息终端。用户使用维护用便携终端30能够进行与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同样的维护作业。在本实施方式中,维护用便携终端30包括对电机控制装置10的二维码进行拍摄的摄像机。维护用便携终端30对由摄像机所拍摄的二维码进行图像解析,来确定作为各电机控制装置10的个体识别号的序列号等。
控制器40向各电机控制装置10输出用于控制电机1的上位控制指令,并总体地控制各电机控制装置10。
控制器维护终端50是个人计算机等。控制器维护终端50与控制器40连接,用户为了进行维护作业而使用控制器维护终端50。例如,控制器维护终端50根据用户的指示而生成控制器40所执行的程序、时间图,或者显示注册在云服务器60中的各种信息。
云服务器60是对在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中使用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的服务器计算机,包括CPU60a、存储部60b、以及通信部60c。这些硬件结构分别与CPU20a、存储部20b、以及通信部20c相同,因此省略说明。云服务器60对各用户的个人信息、与工业设备相关的信息等进行管理,并根据来自外部的请求来提供这些信息,或者将制造商所利用的固件提供给用户。
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是对来自各用户的工业设备的接受订购状况进行管理的服务器计算机,包括CPU70a、存储部70b、以及通信部70c。这些硬件结构分别与CPU20a、存储部20b、以及通信部20c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从各用户接受工业设备的订购,根据该接受订购内容对生产管理服务器80进行生产指示。
生产管理服务器80是对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所接受订购的工业设备的生产状况进行管理的服务器计算机,包括CPU80a、存储部80b、以及通信部80c。这些硬件结构分别与CPU20a、存储部20b、以及通信部20c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此,生产管理服务器80与向制造商生产的工业设备的壳体、标签等上印刷二维码的打印机80d连接。
故障管理服务器90是对在各用户所购入的工业设备中发生的故障进行管理的服务器计算机。
另外,作为存储在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的各装置中所进行说明的程序、各数据既可以存储在与该装置连接的信息存储介质中,也可以经由网络N从外部装置获取。另外,各装置的硬件结构不限于上述的例子,而能够应用通常使用的硬件。对于为了简化说明而省略了硬件结构的详细说明的装置,也是同样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用户统一订购多台电机控制装置10的情况为例,对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所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例如,在订购前,用户为了使电机1进行期望的动作,而进行电机控制装置10的参数、固件的选择。在此,用户保有的电机控制装置10相当于用户将要订购的电机控制装置10的样机,用户能够利用样机来确定自己将要订购的电机控制装置10的自定义内容。此外,在此的样机是指具有与用户将要订购的工业设备相同的物理结构(例如,型式相同)的工业设备。
在样机中设定的参数等被上传到云服务器60,并与用于识别这些参数的识别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作自定义ID)建立关联。之后,当用户指定自定义ID并订购电机控制装置10时,根据与该自定义ID建立关联的参数、固件来生产电机控制装置10。因此,将设定有使用样机调整后的参数、固件的电机控制装置10交货,能够节省用户独立进行调整的工时。另外,由于该生产出的电机控制装置10与订购时所使用的自定义ID建立关联,因此交货后的产品管理变得容易。以下,对该技术的细节进行说明。
[由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
图2是表示由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实现的功能的功能框图。在此,对由电机控制装置10、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云服务器60、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以及生产管理服务器80实现的功能进行说明。
[由电机控制装置实现的功能]
电机控制装置10包括设定信息存储部11。设定信息存储部11主要通过存储部10a来实现。设定信息存储部11存储用户调整后的设定信息(例如,参数、固件等)。如上所述,由于电机控制装置10相当于根据生产指示所生产的工业设备的样机,因此设定信息存储部11将存储用于使样机动作的参数、固件。
[由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实现的功能]
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包括显示控制部21和输入部22。显示控制部21主要通过CPU20a来实现,输入部22主要通过CPU20a和操作部20e来实现。
[显示控制部]
显示控制部21使显示部20d显示各种画面。在此,显示控制部21包括发行画面显示控制部21a、通知画面显示控制部21b、以及订购画面显示控制部21c。
发行画面显示控制部21a使用户用于进行自定义ID的发行委托的发行画面被显示。图3是表示发行画面的一例的图。如图3所示,发行画面100上显示有用于输入工业设备的序列号的输入表格101、用于进行与所输入的序列号相对应的设备信息的询问的发送按钮102、用于输入与工业设备的种类相关的信息(例如,型式或规格等)的输入表格103、用于输入参数的输入表格104、用于输入固件的输入表格105、以及用于由用户进行自定义ID的发行委托的确定按钮106。
通知画面显示控制部21b使用于通知由下述的识别信息发行部发行的自定义ID的通知画面被显示。图4是表示通知画面的一例的图。如图4所示,通知画面110上显示有自定义ID、自定义ID中包含的公开信息、以及与自定义ID建立关联的设定信息等。
订购画面显示控制部21c使用户用于订购工业设备的订购画面被显示。图5是表示订购画面的一例的图。如图5所示,订购画面120上显示有用户用于输入将要订购的工业设备的基本信息的输入表格121、用于输入订购台数的输入表格122、用于输入自定义ID的输入表格123、以及用于进行订购请求的订购按钮124。用户在输入表格121中输入将要订购的工业设备的基本信息(例如,类别、型式、规格等)、自己的用户ID、以及工业设备的保有者(例如,自己所属的公司名)等。
[输入部]
输入部22接收由用户进行的各种输入。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部22包括设备信息输入部22a、设备输入部22b、设定信息输入部22c、发行委托输入部22d、以及订单输入部22e。
设备信息输入部22a接收设备信息的输入。设备信息输入部22a接收注册在下述的设备信息数据库的用户区域中的设备信息(例如,保存有参数的文件名等)的输入。
设备输入部22b接收用于识别工业设备的信息的输入。例如,设备输入部22b从输入表格101接收工业设备的序列号的输入,或者从输入表格103接收工业设备的型式、规格等的输入。
设定信息输入部22c接收由用户进行的设定信息(例如,与参数、固件相关的信息等)的输入。例如,设定信息输入部22c接收使自定义ID发行的设定信息的输入。即,设定信息输入部22c接收在下述的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注册的设定信息的输入。在此,设定信息输入部22c接收向输入表格104、105进行的输入。
发行委托输入部22d接收由用户进行的自定义ID的发行委托的输入。在本实施方式中,发行委托输入部22d接收发行画面100的确定按钮106的选择。
订单输入部22e接收由用户进行的工业设备的订单。在此,订单输入部22e接收订购按钮124的选择。
[由云服务器实现的功能]
云服务器60包括用户信息数据库存储部61a、设备信息数据库存储部61b、自定义信息数据库存储部61c、设备信息注册部62、发行委托接收部63、设备接收部64、设定信息接收部65、自定义处理部66、通知部67、校验执行部68、以及设备管理部69。用户信息数据库存储部61a、设备信息数据库存储部61b、以及自定义信息数据库存储部61c主要通过存储部60b来实现,其他的各功能主要通过CPU60a来实现。
[各数据库存储部]
用户信息数据库存储部61a存储保存与用户相关的各种信息的用户信息数据库。例如,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用于唯一地识别用户的用户ID及各用户的个人信息。当用户进行规定的使用注册时,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生成新的记录,在该记录中保存有进行了使用注册的用户所输入的信息。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用户的操作来改变。
设备信息数据库存储部61b存储保存与工业设备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设备信息数据库。图6是表示设备信息数据库的一例的图。如图6所示,设备信息数据库中保存有作为工业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的序列号、所有者、以及设备信息。在此,设备信息包括作为制造商进行管理的数据区域的制造商区域、以及作为各用户进行管理的数据区域的用户区域。
制造商区域中保存有工业设备固有的信息,例如,保存有工业设备的生产时所使用的自定义ID、用于确定工业设备的各种信息(例如,与工业设备名、型式、规格相关的工业设备说明等)、以及固件的种类和版本信息等。制造商区域中的固件的种类和版本信息在固件的下载时或更新时被适当地改变。另一方面,其他的信息原则上是在工业设备购入后不变的信息,因此不进行更新。此外,保存在制造商区域中的自定义ID也可以设定为仅确定的用户能够阅览。
用户区域中保存有用户所输入的设备信息,例如,保存有用户调整后的参数、使用工业设备的设施名、用户标注的名称、以及工业设备的使用用途等。此外,在用户区域中既可以保存参数的实际数据,也可以仅保存参数的文件名和保存场所,参数文件的实际数据也可以保存在其他的存储区域中。另外,在用户区域中输入的各项目也可以由各用户自由地编辑。
自定义信息数据库存储部61c存储保存与工业设备的自定义相关的信息的自定义信息数据库。图7是表示自定义信息数据库的一例的图。如图7所示,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进行了自定义ID的发行委托的用户的用户ID、自定义ID、与用户所指定的工业设备相关的信息(例如,序列号和型式等)、以及设定信息被相关联地保存在其中。
[设备信息注册部]
设备信息注册部62将设备信息注册到设备信息数据库中。例如,当生产用户所订购的工业设备时,设备信息注册部62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生成新的记录,并保存该工业设备的序列号、所有者、以及制造商区域的各信息。例如,设备信息注册部62从下述的生产管理数据库获取这些信息。此外,也可以紧接工业设备被生产之后,在用户区域中保存数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电机控制装置10的设定信息存储部11中存储的设定信息能够上传,因此设备信息注册部62将该上传的设定信息注册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在该情况下,设备信息注册部62也可以反复获取设定信息,并将设定信息的履历注册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例如,设备信息注册部62按照时间序列保存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即,设备信息注册部62也可以将用户调整后的电机控制装置10的参数的履历保存在与该电机控制装置10的序列号相对应的用户区域中,或者将安装在电机控制装置10中的固件的种类和版本的履历保存在与该电机控制装置10的序列号相对应的制造商区域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存在电机控制装置10,而且存在电机1、控制器40等多个工业设备,另外,各工业设备存在多个种类(例如,型式),因此设备信息注册部62获取多个工业设备的各自的设备信息(例如,多个种类的工业设备的各自的设备信息),将这些信息与该工业设备相关联地注册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用户所持有的电机控制装置10相当于样机,因此设备信息注册部62获取在该样机中调整后的参数并将其注册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
[发行委托接收部]
发行委托接收部63接收与通过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的设定信息相关联的自定义ID(识别信息)的发行委托。在本实施方式中,发行委托接收部63接收用户选择了确定按钮106这样的内容的通知。
[设备接收部]
设备接收部64接收多个工业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工业设备的指定。例如,设备接收部64接收发行自定义ID的工业设备的序列号和种类(例如,型式)等。
[设定信息接收部]
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对工业设备(例如,电机控制装置10)设定的设定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发行画面100中指定工业设备的序列号和种类(例如,型式)等,因此设定信息接收部65将接收由用户指定的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在此,设定信息接收部65包括参数接收部65a、程序接收部65b、以及履历接收部65c。
参数接收部65a接收用户能够进行调整的工业设备的参数。例如,参数接收部65a接收输入到输入表格104中的参数。
程序接收部65b接收固件的种类、版本信息。例如,程序接收部65b接收输入到输入表格105中的固件。
履历接收部65c接收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注册的履历所包含的设定信息的任一个的指定。即,当在用户所指定的序列号的工业设备中注册有参数、固件的履历的情况下,履历接收部65c接收该履历中包含的参数、固件的任一个的指定。
[自定义处理部]
自定义处理部66进行与自定义信息数据库的更新相关的处理。例如,自定义处理部66包括自定义可否判定部66a、发行判定部66b、识别信息发行部66c、以及设定信息注册部66d。
自定义可否判定部66a判定利用由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到的设定信息能否进行自定义。例如,针对每个工业设备,确定表示自定义能否进行的基准的条件,自定义可否判定部66a判定设定信息接收部接收到的设定信息是否满足该条件。该条件是能够进行自定义的参数的范围、固件的种类以及版本。
发行判定部66b根据通过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到的设定信息和与已经发行的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判定是否使识别信息发行部66c发行自定义ID。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行判定部66b判定通过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到的设定信息和与已经发行的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之差(偏差)是否在基准(阈值)以内。例如,发行判定部66b判定通过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到的参数所表示的数值和与已经发行的自定义ID相关联的参数所表示的数值之差是否在基准以内。此外,该基准可以预先由管理者确定,也可以能够由用户变更。
在这种情况下,下述的识别信息发行部66c在发行判定部66b判定为在基准以内的情况下,不发行自定义ID,在发行判定部66b判定为不在基准以内的情况下,发行自定义ID。即,即使设定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该差异较小,则发行判定部66b也判定为不需要重新发行自定义ID。
另外,例如发行判定部66b也可以判定通过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到的设定信息和与已经发行的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是否一致。即,发行判定部66b判定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已经存在与通过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到的设定信息相同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下述的识别信息发行部66c在发行判定部66b判定为设定信息一致的情况下,不发行自定义ID,在判定为设定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发行自定义ID。
识别信息发行部66c在接收到设定信息(例如,参数、固件)的情况下,发行自定义ID并使其与该设定信息相关联。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信息发行部66c在接收到发行委托的情况下,将发行自定义ID。在此,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的同一记录中保存数据相当于建立关联。
图8是表示自定义ID的一例的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定义ID包括该自定义ID固有的公开信息、以及用于根据与该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来进行工业设备的生产的秘密信息。即,自定义ID是公开信息和秘密信息一体化的信息。
公开信息例如包括对用户进行识别的信息(用户ID、用户所属的企业的ID。在图8的例子中,“00001”)、能够由用户自身指定的记号列(在图8的例子中,“0001”)。该记号列也可以例如能够从发行画面100等进行输入。秘密信息是通过赋予的方法生成的记号列(在图8的例子中,“abcd0111”)。例如,识别信息发行部66c也可以通过随机选择出的文字列来生成秘密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为了使用注册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的设定信息进行订购,必须保有与该设定信息相关联的自定义ID。因此,仅保有公开信息的用户无法使用该设定信息进行订购,必须保有包含秘密信息的自定义ID。
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信息发行部66c使所发行的自定义ID与设备接收部64接收到的工业设备以及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到的设定信息相关联。在此,识别信息发行部66c通过在与由设定信息注册部66d注册的设定信息相同的记录中保存自定义ID和工业设备的序列号、型式等,来建立关联。
设定信息注册部66d将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到的设定信息(例如,存储在设定信息存储部11中的设定信息)注册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例如,设定信息注册部66d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生成新的记录。在该记录中保存有进行了自定义ID的发行委托的用户的用户ID、识别信息发行部66c发行的自定义ID、设备接收部64接收到的工业设备(例如,序列号、型式等)、以及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到的设定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存在电机控制装置10,而且存在电机1和控制器40等多个工业设备,另外,各工业设备存在多个种类(例如,型式),因此设定信息注册部66d获取多个工业设备的各自的设备信息(例如,多个种类的工业设备的各自的设备信息),将这些信息与该工业设备相关联地注册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保有的电机控制装置10相当于样机,因此设定信息注册部66d获取在该样机中进行了调整的参数并注册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
[通知部]
通知部67通知由识别信息发行部66c发行的自定义ID。另外,通知部67通知自定义ID的方法不限于通知画面110,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来通知自定义ID。
[校验执行部]
校验执行部68判定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已经存在从下述的校验委托部74接收到的自定义ID(即,用户订购时所输入的自定义ID)。换言之,也可以说是,校验执行部68判定进行了订购委托的用户是否保有自定义ID的秘密信息。
[设备管理部]
在基于与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生产)的情况下,设备管理部69使该工业设备的序列号(个体识别号)与自定义ID相关联。在此,设备管理部69通过在与所生产的工业设备的序列号相对应的制造商区域中保存自定义ID,来建立关联。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发行画面100中指定了工业设备的序列号、种类(例如,型式等),因此,在基于与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与该自定义ID相关联的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设备管理部69建立关联。
[由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实现的功能]
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包括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存储部71、请求部72、订单接收部73、校验委托部74、以及生产指示部75。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存储部71主要通过存储部70b实现,其他的各功能主要通过CPU70a实现。
[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存储部]
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存储部71存储与制造商所接受订购的工业设备相关的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中保存有进行了订购的用户的用户ID、工业设备的保有者、与所接受订购的工业设备相关的各信息、以及自定义ID。
[请求部]
请求部72向用户请求自定义ID的输入。在此,请求部72请求在订购画面120的输入表格123中输入自定义ID。换言之,也可以说,请求部72向进行自定义ID的输入的用户请求该自定义ID中包含的秘密信息。
[订单接收部]
订单接收部73接收用户所输入的订单内容。订单接收部73接收用户从订购画面120输入的内容。
[校验委托部]
校验委托部74委托云服务器60进行用户根据请求部72的请求所输入的自定义ID是否被保存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的判定。换言之,也可以说,校验委托部74委托进行用户是否保有自定义ID的秘密信息的判定。
[生产指示部]
生产指示部75将从用户接受订购的工业设备的生产指示发送到生产管理服务器80。在此,生产指示部75将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中保存的各信息发送到生产管理服务器80。
[由生产管理服务器实现的功能]
生产管理服务器80包括生产管理数据库存储部81和生产管理部82。生产管理数据库存储部81主要通过存储部80b实现,生产管理部82主要通过CPU80a实现。
[生产管理数据库存储部]
生产管理数据库存储部81存储保存与制造商应该生产的工业设备相关的各种信息的生产管理数据库。图9是表示生产管理数据库的一例的图。如图9所示,在生产管理数据库中保存有赋予工业设备的序列号、工业设备的保有者、与工业设备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工业设备的型式、规格等)、生产时所使用的自定义ID、以及与该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
[生产管理部]
生产管理部82统一地管理工业设备的生产。在此,生产管理部82包括生产指示接收部82a、设备接收部82b、确定部82c、设定部82d、以及信息赋予部82e。
生产指示接收部82a从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接收工业设备的生产指示。在此,生产指示接收部82a接收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所接受订购的工业设备的生产指示,还与接收该生产指示一起接收在该工业设备的生产中使用的自定义ID。另外,由于使用自定义ID来生产工业设备不是只进行一次,因此生产指示接收部82a能够反复接收用于使用自定义ID来生产工业设备的生产指示。
设备接收部82b接收应该生产的工业设备的指定。例如,设备接收部82b从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接收与该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接受订购的工业设备相关的信息(例如,工业设备的型式、规格等)。
在接收到生产指示的情况下,确定部82c基于在云服务器60中注册的设定信息(例如,样机的参数),确定根据该生产指示所生产的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确定部82c将与生产指示时接收到的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的获取请求发送到云服务器60,从自定义信息数据库存储部61c获取与该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并保存在生产管理数据库中。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当设备信息数据库中包含设定信息的履历时,用户指定履历的任一个并发行自定义ID,因此确定部82c基于该履历中包含的设定信息中的所指定的设定信息进行确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能够生产电机控制装置10,而且能够生产各种工业设备,因此确定部82c基于与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注册的设定信息中的所指定的工业设备(成为生产对象的工业设备)相关联的设定信息来进行确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反复接收生产指示,因此,确定部82c每次接收生产指示时,基于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注册的设定信息来进行确定。
此外,生产管理部82除了接收上述所说明的信息以外,也可以从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接收生产管理数据库中保存的各信息(例如,工业设备的保有者)。另外,生产管理部82也可以基于规定的编号规则,对将要生产的工业设备赋予序列号。
设定部82d基于通过确定部82c确定的设定信息,进行根据该生产指示所生产的工业设备的设定。例如,在用户指定自定义ID并订购了多个工业设备的情况下,设定部82d基于相同的设定信息进行上述的多个工业设备的设定。此外,设定部82d可以将确定部82c确定的设定信息直接写入生产对象的工业设备,也可以向用于写入设定信息的设备发送写入指示。
在基于与识别信息发行部66c发行的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信息赋予部82e对该工业设备不赋予该自定义ID中的秘密信息,而赋予该自定义ID中的公开信息。例如,信息赋予部82e对工业设备赋予自定义ID中包含公开信息但不包含秘密信息的二维码。此外,公开信息的赋予方法不限于此,除此之外,例如,信息赋予部82e也可以不仅赋予二维码而且印刷表示公开信息的记号列,或者将公开信息写入到生产对象的工业设备的存储器中,来赋予公开信息。
生产管理部82当工业设备被生产时,将该产品的序列号、所有者、工业设备的各信息(例如,型号等)、以及生产时使用的自定义ID发送到设备管理部69。设备管理部69接收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注册到设备信息数据库中。
[由工业设备管理系统执行的处理]
接下来,对由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通过执行以下所说明的处理,来实现各功能模块。在此,作为由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执行的处理的一例,对用于将数据注册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的自定义处理、以及用于生产并管理生产对象的工业设备的生产管理处理进行说明。
[自定义处理]
图10是表示自定义处理的一例的图。此外,当执行自定义处理时,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注册有各工业设备的设备信息。例如,用户利用样机调整后的参数、固件被上传到设备信息数据库。
如图10所示,首先,在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中,CPU20a使显示部20d显示发行画面100(S1)。CPU20a接收工业设备的序列号的指定(S2)。在S2中,用户使用操作部20e,将想要对设备信息进行询问的序列号输入到输入表格101中。
当序列号被输入到输入表格101并且发送按钮102被选择时,CPU20a向云服务器60发送与该序列号相关联的设备信息的获取请求(S3)。此外,在从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向云服务器6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适当地发送用户ID。
在云服务器60中,当接收设备信息的获取请求时,CPU60a向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发送与用户所输入的序列号相关联的设备信息(S4)。在S4中,CPU60a参照设备信息数据库,获取与用户所指定的序列号相对应的设备信息进行发送。此外,当该记录中有设定信息的履历时,在S4中,CPU60a发送该履历中包含的多个设定信息。
在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中,当从云服务器60接收设备信息时,CPU20a将该接收到的设备信息显示在发行画面100上(S5)。在S5中,与用户输入的序列号相关联的工业设备所涉及的各信息(例如,型式等)被显示在输入表格103中,该工业设备的参数和固件分别被显示在输入表格104、105中。此外,当接收到设定信息的履历时,该履历被显示在输入表格104、105中。用户在输入表格104、105中指定履历中包含的设定信息的任一个。
CPU20a接收向各输入表格进行的输入(S6)。在S6中,例如,也可以在输入表格104中接收参数的输入,在输入表格105中接收固件的输入。例如,也可以在输入表格104中接收参数的变更,或者在输入表格105中接收固件的变更。另外,用户也可以不在输入表格101中输入序列号,而在输入表格103中输入工业设备的型式等,并在输入表格104、105中分别直接输入参数和固件。此外,在用户在输入表格101中输入序列号由此与该序列号相对应的工业设备的参数和固件分别被显示在输入表格104、105中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接收对这些输入表格104、105进行的输入。另外,在用户对输入表格104、105进行了规定的输入的情况下,CPU20a也可以获取与连接到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的电机控制装置10的存储部10a中存储的参数、固件相关的信息。
CPU20a判定是否选择确定按钮106(S7)。在判定为选择了确定按钮106的情况下(S7;否),返回到S2的处理,再次反复进行序列号的输入以及设定信息的指定。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选择了确定按钮106的情况下(S7;是),CPU20a将自定义ID的发行请求与发行画面100中的输入内容一起发送到云服务器60(S8)。
在云服务器60中,CPU60a从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接收自定义ID的发行请求以及发行画面100中的输入内容(S9)。CPU60a判定利用用户所指定的内容能否进行自定义(S10)。例如,表示构成能否进行自定义的判断基准的条件的数据被存储在存储部60b中,CPU60a判定用户所指定的设定内容是否满足该条件。
在判定为不能进行自定义的情况下(S10;否),本处理结束,不进行自定义ID的发行和设定信息的注册。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表示利用用户所指定的内容不能进行自定义这样的内容的出错消息显示在发行画面100上。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能够自定义的情况下(S10;是),CPU60a基于用户所指定的设定信息以及已经保存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的设定信息,判定是否发行自定义ID(S11)。在S11中,CPU60a判定用户所指定的设定信息与已经保存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的设定信息之差是否在基准以内,或者判定它们是否一致。关于执行哪一个判定处理,可以由用户来选择。另外,也可以参数中包含的多个项目(例如,增益的数值等)中仅确定的项目成为S11中的判定对象。
在判定为不发行自定义ID的情况下(S11;否),本处理结束,不进行自定义ID的发行和设定信息的注册。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表示利用用户所指定的设定信息已经发行了自定义ID这样的内容的出错消息显示在发行画面100上。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发行自定义ID的情况下(S11;是),CPU60a发行与设定信息相关联的自定义ID(S12)。在S12中,CPU60a生成包含用户ID的公开信息,然后,CPU60a进行规定的记号列生成处理并生成秘密信息。CPU60a将这些公开信息与秘密信息结合,来发行自定义ID。
CPU60a将在S12中发行的自定义ID与用户所指定的设定信息等相关联地保存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S13)。在S13中,CPU60a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生成新的记录,在该记录中保存用户ID、自定义ID、与工业设备相关的信息(例如,序列号、型式等)、以及设定信息。
CPU60a生成包含所发行的自定义ID的通知画面110的显示数据,并将显示数据发送到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S14)。
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当接收显示数据时,CPU20a使显示部20d显示通知画面110(S15),本处理结束。以下,用户能够使用自定义ID来进行订购。此外,通知画面110也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能够在任意的时刻显示在显示部20d上。
[生产管理处理]
图11和图12是表示生产管理处理的一例的图。首先,如图11所示,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将包含用于请求自定义ID的输入的输入表格123的订购画面120的显示数据发送到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S21)。
在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中,CPU20a使显示部20d显示订购画面120(S22)。CPU20a将用户所输入的内容反映到各输入表格121~123(S23)。当订购按钮124被选择时,CPU20a将在订购画面120中输入的内容发送到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S24)。
在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中,CPU70a接收输入内容(S25)。CPU70a委托云服务器60进行用户所输入的自定义ID的合理性的校验(S26)。
在云服务器60中,CPU60a判定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自定义ID(S27)。此外,在S27中,CPU60a也可以判定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是否有进行了输入的用户的用户ID和自定义ID双方一致的记录。CPU60a向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发送S27中的校验结果(S28)。
在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中,CPU70a参照从云服务器60接收的校验结果,判定是否存在自定义ID(S29)。在判定为不存在自定义ID的情况下(S29;否),本处理结束。在该情况下,由于自定义ID不正确,因此也可以将无法订购产品这样的内容的出错消息显示在显示部20d上。例如,在自定义ID中的仅公开信息被输入了的情况下,不执行以后的处理,因此将无法进行使用该自定义ID的订购。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存在自定义ID的情况下(S29;是),CPU70a将用户的订购内容注册到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中(S30)。在S30中,CPU70a将在S25中接收到的内容注册到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中。之后,在任意的时刻,CPU70a向生产管理服务器80发送生产指示(S31)。在S31中,CPU70a将向生产管理服务器80发送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中注册的内容、以及利用该内容进行工业设备的生产这样的内容的指示。
转到图12,在生产管理服务器80中,CPU80a判定从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是否接收到生产指示(S32)。在判定为接收到生产指示的情况下(S32;是),CPU80a接收与应该生产的工业设备相关的信息(S33)。在S33中,CPU80a从接受订购管理服务器70接收应该生产的工业设备的基本信息(例如,保有者、型式、规格等)、生产时使用的自定义ID等。
CPU80a将与接收到的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的获取请求与生产指示一起发送到云服务器60(S34)。
当在云服务器60中接收到获取请求时,CPU60a参照自定义信息数据库,将与进行了获取请求的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发送到生产管理服务器80(S35)。在S35中,CPU60a将发送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的、与进行了获取请求的自定义ID相对应的记录中保存的设定信息。
当在生产管理服务器80中接收到设定信息时,CPU80a发行应该生产的工业设备的序列号,将各信息(在此,与生产指示一起接收到的信息、以及从云服务器60接收到的设定信息)注册到生产管理数据库中(S36)。
CPU80a基于生产管理数据库中注册的内容,确定对生产对象的工业设备应该设定的设定信息等(S37)。CPU80a基于在S37中确定的内容,执行工业设备的设定处理(S38)。在S38中,CPU80a也可以将设定信息直接写入生产对象的工业设备中,也可以向用于写入设定信息的设备发送写入指示。
CPU80a生成不包含秘密信息且包含公开信息的二维码,并由打印机80d进行印刷(S39)。在S39中,CPU80a例如生成包含产品的序列号和自定义ID的公开信息且不包含秘密信息的二维码的图像数据,并向打印机80d进行该图像数据的印刷指示。打印机80d在生产对象的产品的壳体上印刷二维码,或者在粘贴在生产对象的产品上的标签上印刷二维码。
CPU80a向云服务器60发送与所生产的工业设备相关的信息(S40)。在S40中,CPU80a将生产对象的工业设备的序列号、生产对象的工业设备的基本信息(例如,保有者、型式、规格等)、以及生产时所使用的自定义ID发送到云服务器60。
当在云服务器60中从生产管理服务器80获取信息时,CPU60a将自定义ID等与所生产的工业设备的序列号相关联地保存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S41)。在S41中,CPU60a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生成新的记录,并在该记录中保存接收到的信息。
[对工业设备的生产的总结]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能够基于云服务器60中注册的设定信息来进行工业设备的生产,因此能够减轻用户调整工业设备的设定的工时。例如,即使是相同的工业设备,根据用户,规格用途和使用环境也不同,因此,在基于制造商的标准设定来生产产品的情况下,该标准设定不一定与用户相符。在该情况下,用户需要独立地进行调整作业,但是,在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中,能够预先利用按照用户的请求的设定信息进行工业设备的生产,因此能够节省进行单独的调整作业的工时。特别地,在工业设备的领域中,自定义品大多在事后被大量订购,且有时对设定了共同的参数、固件的工业设备进行批量生产,因此能够有效地减轻用户的工时。
另外,由于能够使用与存储在工业设备的存储部中的信息相同的设定信息进行生产,因此能够进行基于用户实际调整后的参数、固件的批量生产。例如,即使用户手动输入参数、固件来进行订购,也大致能够进行工业设备的自定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人为的输入错误。特别地,在工业设备的领域中有时需要如上的批量生产,因此,一旦未注意到输入错误就进行订购,则设定错误的工业设备有可能大量地产生。对此,通过使用实际写入工业设备中的参数、固件,能够有效地防止生产时的设定错误。
另外,当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保存有设定信息的履历的情况下,能够基于该履历中包含的设定信息中的任一信息来进行工业设备的生产。例如,由于工业设备经过多年劣化,需要设定与工业设备的当前的状态相对应的参数等,但是经过多年劣化了的工业设备的参数等可能不适合新生产的工业设备。另外,对于工业设备,如果不实际设定参数等,也有可能不知道进行怎样的动作,因此用户也有可能在事后注意到过去所设定的参数更优选。因此,存在用户不一定使用履历中包含的设定信息中的最新的信息的可能性,通过使得能够在履历中进行选择,能够进行最适合生产对象的工业设备的设定,用户的便利性提高。
另外,由于能够针对每个工业设备预先注册设定信息,因此能够使用与用户将要订购的工业设备相对应的设定信息进行生产。例如,制造商所处理的工业设备跨越多分支,即使是乍一看相同的工业设备,规格也存在微妙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对该工业设备应该设定的设定信息有可能大幅不同。因此,通过针对每个工业设备预先注册设定信息,能够使用最适合生产对象的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来进行生产。
另外,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注册的设定信息不是仅能够使用一次,而能够根据用户的订购反复进行使用。因此,用户想要利用与上次相同的设定信息来订购工业设备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再次注册设定信息的作业,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减轻订购时的用户的操作负担,从制造商侧来看,能够进行重复订购。
另外,在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中,能够将与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写入到工业设备中,因此能够就连工业设备的设定都进行一体管理。例如,在利用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仅进行设定信息的注册和确定,工业设备的设定通过工厂作业员的手动作业进行或者通过其他的系统来进行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误解应该设定的信息诸如此类的人为的错误,但是,通过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就连工业设备的设定都统一地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地防止在生产时产生的设定错误。
另外,在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中,能够减轻对于多个工业设备进行基于相同的设定信息的设定时的工时。例如,以往,用户需要对各工业设备独立地进行这样的设定作业,但是,在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中,该设定作业被自动地执行,因此能够消除由于用户独立进行该设定作业引起的繁杂,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该设定作业。特别地,在工业设备的领域中应该基于相同的设定信息进行设定的设备有可能存在多个,因此,通过基于相同的设定信息进行多个工业设备的设定,能够有效地减轻用户的工时。
另外,在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中,用户能够使用样机来调整参数并注册到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因此能够基于实际利用样机调整后的正确的参数来进行工业设备的生产。例如,即使是相同型式的工业设备,如果用户的使用环境等不同,应该设定的参数也不同,因此,通过向用户提供样机并调整参数,能够对交货时的工业设备设定更正确的参数,能够有效地防止交货后的再调整作业的发生。
[对工业设备的管理的总结]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中,能够将设定时使用了相同的设定信息的工业设备成组化并进行管理,因此能够针对每个设定信息来管理工业设备,使得工业设备的管理变得容易。例如,从用户来看,自己保有的工业设备的台数容易变多,但是,由于能够将工业设备的生产时的设定共同的设备成组化,因此,能够在不独立地确认各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容易地确定相互关联的工业设备。例如,当某一工业设备中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基于与该工业设备相同或相似的设定信息所生产的工业设备也有可能发生故障,因此用户能够确定存在这种可能性的工业设备来制定防止故障的对策。另外,从制造商来看,由于能够确定相同或相似的设定信息,因此,对于基于某一确定的设定信息进行了设定的工业设备,能够向用户提供新产品信息,或者提供与该工业设备相关联的故障信息等,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针对用户的售后服务。
另外,与已经发行自定义ID的设定信息进行比较,决定是否重新发行自定义ID,因此能够防止对相同的设定信息发行多个自定义ID。因此,用户使自定义ID的管理变得容易。另外,从制造商来看,能够减轻无用的数据被注册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因此能够减少数据量,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用户所注册的数据的管理。
另外,如果设定信息之差在基准以内,则设定信息与已经发行了自定义ID的设定信息相似,因此,对该设定信息不重新发行自定义ID,由此用户对自定义ID的管理变得容易。例如,如果是不想使设定信息的微妙的差异严格地影响自定义ID的发行的用户,则通过应用这种发行方法,能够进行与自己的喜好相对应的发行。
另外,通过对与已经发行了自定义ID的设定信息一致的设定信息不发行自定义ID,能够防止对同一设定信息发行多个自定义ID,因此,例如,如果是想要使设定信息的差异严格地影响自定义ID的发行的用户,则通过应用这种发行方法,能够进行与自己的喜好相对应的发行。
另外,通过将自定义ID与用户所指定的工业设备相关联,在利用与某一确定的工业设备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设定的情况下,能够将这些工业设备成组化来进行管理。因此,能够进行更详细的产品管理。例如,通过不仅与序列号以及自定义ID相关联地,而且与型式相关联地进行管理,使用户和制造商对工业设备的管理变得容易。
另外,由于使用自定义ID所生产的工业设备没有被赋予该自定义ID中的秘密信息,因此,即使对交货后的工业设备赋予的公开信息被第三者偷窥到,也不能知晓秘密信息,因此该第三者无法使用与自定义ID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订购。因此,能够防止第三者不正当地进行工业设备的复制。另外,由于使用自定义ID所生产的工业设备被赋予公开信息,因此,如果是注册了自定义ID的用户,则只要看到该公开信息,就能够确定设定信息是什么。
另外,通过对用户进行了发行委托的设定信息发行自定义ID,能够对确定的设定信息发行自定义ID。例如,在每次接收设定信息时发行自定义ID的情况下,自定义ID的数量有可能变得很大,但是,通过指定用户在订购中想要使用的设定信息并发行自定义ID,能够仅对需要的设定信息发行自定义ID。
另外,能够将生产时的参数通用的工业设备成组化来进行管理,因此,例如,当设定了某一确定的参数的工业设备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即使不对设定有该参数的工业设备独立地进行设定确认,也能够确定设定有该参数的工业设备,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故障的预防等管理。
[变形例]
另外,设备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的数据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例如,在用于检测电机1的旋转位置的编码器与各电机控制装置10连接的情况下,各电机控制装置10基于编码器的存储器中存储的电机信息(下面详述)进行动作,但是,在不使用编码器的情况下,电机信息也可以保存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如此,即使不存在编码器,电机控制装置10也能够可靠地确定电机1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与各电机控制装置10的序列号相对应的用户区域中保存电机信息,也可以在与各电机1的序列号相对应的制造商区域或用户区域中保存电机信息。电机控制装置10在任意的时刻(例如,开始电机1的控制的时刻)经由控制器40从云服务器60获取电机信息。此外,电机控制装置10也可以经由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从云服务器60获取电机信息,如果是能够与网络N连接的电机控制装置10,则也可以从云服务器60直接获取电机信息。
例如,作为在云服务器60上管理的电机信息,可以列举(1)电机1的种类(例如,旋转型、直线型等)、(2)电机1的型式信息(例如,型号等)、(3)与电机1相关的参数信息。参数信息只要保存与电机1的种类相对应的信息即可,例如,如果是旋转型电机,则保存额定转矩、额定输出、额定转速、瞬时最大转矩、电机惯性矩、极数、最高转速、额定电流、最大电流、以及d轴、q轴电感,如果是直线型电机,则保存最大推力、额定推力、可动部件质量、额定速度、最高速度、极距、额定电流、最大电流、以及d轴、q轴电感。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用户使用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发行自定义ID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使用能够与云服务器60连接的终端即可,例如,用户也可以使用维护用便携终端30或控制器维护终端50来发行自定义ID。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用户选择设备信息数据库中注册的设定信息来发行自定义ID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对用户所指定的设定信息发行自定义ID即可。例如,用户也可以从发行画面100直接手动输入参数的数值,或者选择固件的种类和版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设备信息注册部62注册设定信息的履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设定信息注册部66d也可以反复获取设定信息并将设定信息的履历注册在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在这种情况下,履历接收部65c也可以接收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的履历中所包含的设定信息的指定,确定部82c也可以确定该被指定的设定信息。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在指定了与已经发行了自定义ID的设定信息相同或相似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不重新发行自定义ID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发行与已经发行的上述自定义ID相同的自定义ID(再次发行)并使其与上述所指定的设定信息相关联。即,识别信息发行部66c在发行判定部66b判定为不发行的情况下,再次发行已经发行的自定义ID,并使其与通过设定信息接收部65接收到的设定信息相关联。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再次发行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的自定义ID中的、与已经发行的自定义ID相关联的确定的自定义ID(例如,包含与已经发行的自定义ID的一部分相同的信息的确定的自定义ID)。
如上所述,即使在不重新发行自定义ID的情况下,通过再次发行自定义ID并使其与设定信息相关联地进行管理,能够使多个设定信息与一个自定义ID相关联。例如,如果对与一个自定义ID相关联的多个设定信息进行选择,则能够将内容相似的设定信息成组化并进行管理,由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另外,对用户操作电机控制装置维护终端20并进行工业设备的订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订购工业设备时的流程不限于此。可以将用户的订购内容通知给制造商,除此之外,可以经由代理店等向制造商通知订购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侧的担当者也可以确认自定义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用户所指定的自定义ID。在存在自定义ID的情况下,制造商侧的担当者也可以通过进行规定的订购接收操作,将数据注册在接受订购管理数据库中。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工业设备的一例,以生产电机控制装置1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中生产的工业设备不限于此。除了作为电机控制装置10的一例所说明的伺服放大器以外,工业设备管理系统S还能够进行控制器、逆变器、以及机器人控制器等工业设备所有的生产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将控制器、逆变器、以及机器人控制器等的设定信息预先注册到云服务器60中,并基于该注册的设定信息来确定生产时的这些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即可。因此,云服务器60中注册的设定信息是成为生产对象的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即可,而不限于上述所说明的电机控制装置10的参数、固件。
另外,在能够与网络N连接的工业设备(例如,控制器40)与各服务器(例如,云服务器60)之间收发各种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应用各种通信协议,但是,作为它的一例,也可以使用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送协议)。
例如,在工业设备中安装FTP客户端的功能,在服务器中安装FTP服务器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FTP服务器的上述服务器从作为FTP客户端的工业设备等待基于FTP的通信连接请求。然后,在工业设备向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工业设备能够将自身的存储部中存储的数据和程序(例如,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固件、记录了工业设备的动作状况等的日志数据等)作为传送对象的文件向服务器传送,并且能够记录在服务器侧的存储部中。另外,工业设备能够将服务器侧的存储部中存储的数据和程序(例如,该工业设备和其他的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和固件等)作为传送对象的文件获取,并记录在自身的存储部中。如此,工业设备能够在任意的时刻进行自身的存储部与服务器侧的存储部之间的数据传送。
另外,与上述相反,也可以在工业设备中安装FTP服务器的功能,在服务器中安装FTP客户端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FTP服务器的工业设备从作为FTP客户端的服务器等待基于FTP的通信连接请求。然后,在服务器向工业设备进行通信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服务器能够将该服务器侧的存储部中存储的数据和程序(例如,该工业设备和其他的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和固件等)作为传送对象的文件向工业设备发送,并记录在该工业设备的存储部中。另外,服务器能够将工业设备的存储部中存储的数据和程序(例如,工业设备的设定信息、固件、日志数据等)作为传送对象的文件获取,并记录在自身的存储部中。如此,服务器能够在任意的时刻进行该服务器侧的存储部与工业设备的存储部之间的数据传送。
此外,在如上所述收发的文件是保存在设备信息的用户区域中的数据的情况下,对于各用户在用户区域中注册的数据,工业设备能够在任意的时刻从服务器获取,或者从服务器向工业设备传送。
另外,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作为具体例示出,而不旨在将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发明限于这些具体例的结构和数据保存例本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对这些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改变物理性结构的形状和数量、数据结构、处理的执行顺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该理解为还包括如此进行的变形。

Claims (11)

1.一种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对工业设备设定的设定信息;
发行部,在接收到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发行部发行识别信息并使该识别信息与该设定信息相关联;以及
设备管理部,在基于与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设备管理部将该工业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业设备管理系统还具有判定部,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接收到的设定信息和与已经发行的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所述设定信息,来判定是否使所述发行部发行所述识别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接收到的设定信息和与已经发行的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所述设定信息之差是否在基准以内,
所述发行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在基准以内的情况下,不发行所述识别信息,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在基准以内的情况下,发行所述识别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接收到的设定信息和与已经发行的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所述设定信息是否一致,
所述发行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一致的情况下,不发行所述识别信息,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一致的情况下,发行所述识别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行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发行的情况下,再次发行所述已经发行的所述识别信息,并使其与所述接收到的设定信息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业设备管理系统还具有设备接收部,所述设备接收部接收多个工业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工业设备的指定,
所述发行部将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与所述被指定的工业设备以及所述接收到的设定信息相关联,
在基于与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与该识别信息相关联的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设备管理部将该工业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信息包括该识别信息固有的公开信息、以及用于基于与该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来进行工业设备的设定的秘密信息,
所述工业设备管理系统还具有信息赋予部,在基于与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信息赋予部对该工业设备不赋予该识别信息中的所述秘密信息,而赋予该识别信息中的所述公开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业设备管理系统还具有委托接收部,所述委托接收部接收所述识别信息的发行委托,
在接收到所述发行委托的情况下,所述发行部发行所述识别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信息是用户能够进行调整的所述工业设备的参数。
10.一种工业设备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对工业设备设定的设定信息;
发行部,在接收到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发行部发行识别信息并使该识别信息与该设定信息相关联;以及
设备管理部,在基于与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设备管理部将该工业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
11.一种工业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步骤,接收对工业设备设定的设定信息;
发行步骤,在接收到所述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发行识别信息并使该识别信息与该设定信息相关联;以及
设备管理步骤,在基于与所述发行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设定信息进行了工业设备的设定的情况下,将该工业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
CN201410596763.7A 2013-10-29 2014-10-29 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工业设备管理服务器、及工业设备管理方法 Active CN104571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4711 2013-10-29
JP2013224711A JP6111980B2 (ja) 2013-10-29 2013-10-29 産業機器管理システム、産業機器管理サーバ、産業機器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1003A true CN104571003A (zh) 2015-04-29
CN104571003B CN104571003B (zh) 2018-11-06

Family

ID=51945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6763.7A Active CN104571003B (zh) 2013-10-29 2014-10-29 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工业设备管理服务器、及工业设备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7499B2 (zh)
EP (1) EP2869151B1 (zh)
JP (1) JP6111980B2 (zh)
CN (1) CN10457100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7934A (zh) * 2019-01-28 2020-08-0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产业设备管理系统、产业设备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1487935A (zh) * 2019-01-28 2020-08-0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产业设备管理系统、产业设备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86276A1 (de) * 2015-04-20 2016-10-26 Groz-Beckert K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übermittlung von informationen zu textilen werkzeugen
JP6806601B2 (ja) * 2017-03-17 2021-01-06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機器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WO2019065599A1 (ja) * 2017-09-28 2020-11-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設備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設備管理方法
CN110099461B (zh) * 2019-05-08 2023-11-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E102020007708A1 (de) * 2019-12-27 2021-07-01 Fanuc Corporation Komponenten, steuerung und industriemaschine
JP7255617B2 (ja) * 2021-02-26 2023-04-11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塗装制御システム
CN115358583A (zh) * 2022-08-18 2022-11-18 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梯磨车间管理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4648A1 (en) * 2002-08-13 2004-02-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lexible recipe modeling system
CN101403913A (zh) * 2007-09-21 2009-04-08 费舍-柔斯芒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批执行程序环境中的联机配方同步
CN101499148A (zh) * 2008-01-31 2009-08-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订单的设备和方法
US20090265546A1 (en) * 2008-04-17 2009-10-22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electronic certificate issu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12144863A2 (en) * 2011-04-21 2012-10-26 Sunstar Co., Ltd. Network-based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30123944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Data Resource Ident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0571A (ja) * 1998-06-18 2000-01-14 Ricoh Co Ltd 演奏装置管理システムと演奏装置
JP4545252B2 (ja) * 1999-09-01 2010-09-1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製造装置
JP4134536B2 (ja) * 2001-07-27 2008-08-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機器の取引方法
JP4274311B2 (ja) * 2002-12-25 2009-06-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識別情報作成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50160259A1 (en) * 2003-03-31 2005-07-21 Masaaki Ogura Digital certificate management system, apparatus and software program
KR20050121728A (ko) * 2003-04-16 2005-12-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콘 패턴 결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결상 성능조정 방법, 노광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프로그램 및 정보기록 매체
US6845627B1 (en) * 2003-11-10 2005-01-25 B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n aircraft galley cooler
US7080521B2 (en) * 2004-08-31 2006-07-25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Mobile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JP4715300B2 (ja) * 2005-05-20 2011-07-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遠隔制御装置ならびに制御対象機器
JP4669458B2 (ja) * 2006-09-19 2011-04-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物品管理用コードのマーキング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物品管理用コードのマーキング方法
US7890215B2 (en) * 2006-12-22 2011-02-15 Duncan Scot M Optimized control system for cooling systems
US8185246B2 (en) * 2006-12-29 2012-05-22 Carrier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algorithm employing air and fluid inputs
JP2009025879A (ja) * 2007-07-17 2009-02-05 Denso Wave Inc ロボット装置の通信システム
US8369975B2 (en) * 2007-09-21 2013-02-05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Online recipe synchronization in a real-time batch executive environment
JP5058014B2 (ja) * 2008-02-12 2012-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65075B2 (ja) * 2008-02-12 2012-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139600B (zh) 2008-02-28 2016-08-10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内容传输系统、传输服务器、接收终端和内容传输方法
JP5341393B2 (ja) * 2008-05-26 2013-11-13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
JP4817084B2 (ja) 2010-03-30 2011-11-16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及びモータ制御装置
US8229597B2 (en) * 2011-09-27 2012-07-24 Jpmorgan Chase Bank, N.A.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2013122715A (ja) * 2011-12-12 2013-06-20 Fujitsu Telecom Networks Ltd 保守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保守管理方法
US9261871B2 (en) * 2012-03-29 2016-02-16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peration compatibility between field devices
US8917045B2 (en) * 2012-11-19 2014-12-23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ng and programming replacement motor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4648A1 (en) * 2002-08-13 2004-02-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lexible recipe modeling system
CN101403913A (zh) * 2007-09-21 2009-04-08 费舍-柔斯芒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批执行程序环境中的联机配方同步
CN101499148A (zh) * 2008-01-31 2009-08-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订单的设备和方法
US20090265546A1 (en) * 2008-04-17 2009-10-22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electronic certificate issu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12144863A2 (en) * 2011-04-21 2012-10-26 Sunstar Co., Ltd. Network-based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30123944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Data Resource Identity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7934A (zh) * 2019-01-28 2020-08-0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产业设备管理系统、产业设备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1487935A (zh) * 2019-01-28 2020-08-0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产业设备管理系统、产业设备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1487935B (zh) * 2019-01-28 2024-02-09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产业设备管理系统、产业设备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1487934B (zh) * 2019-01-28 2024-03-15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产业设备管理系统、产业设备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87878A (ja) 2015-05-07
JP6111980B2 (ja) 2017-04-12
US20150120008A1 (en) 2015-04-30
CN104571003B (zh) 2018-11-06
EP2869151B1 (en) 2018-12-12
EP2869151A1 (en) 2015-05-06
US10037499B2 (en)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1002A (zh) 工业设备生产系统、工业设备生产服务器、及工业设备生产方法
CN104571003A (zh) 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工业设备管理服务器、及工业设备管理方法
US1063542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and accessing software components
EP1177480B1 (en) Remote data access and system control
CN104573911A (zh) 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工业设备管理装置及工业设备管理方法
US20060271553A1 (en)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200005376A1 (en) Application sales management server system
CN101174325A (zh) 更新服务系统
CN104571001A (zh) 工业设备管理系统、工业设备管理服务器和工业设备管理方法
JP2003063652A (ja) 物流管理システム、物流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210397763A1 (en) System for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devices/equipment using templates
US11499738B2 (en) System for device addition or replacement that uses a code scan
CN105005741A (zh) 教育管理系统以及服务器
US20210397149A1 (en) Intuitive terminal assignment and wiring diagram for a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US20210400033A1 (en) Configuration of devices for 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s
JP4018652B2 (ja) 暖房器の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暖房器の管理方法
JP2003137435A (ja) 在庫管理装置、在庫管理方法、在庫管理機能を有するプログラム及び、在庫管理機能を有す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
US20180364212A1 (en) Fluid sensor/plant machinery monitoriing system interface complex and method
CN116071046A (zh)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设备巡检保养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090944A (zh) 工业产品库存系统、方法和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KR20050015118A (ko) 현수막 주문/제작 통합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2784316A (zh) 电器设备和电器设备管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KR20020013958A (ko) 인터넷 대여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07108896A (ja) 機器輸入関連業務支援サーバ及び機器輸入関連業務支援プログラム
JP2002091556A (ja) プラント運転管理システム、プラント運転管理情報提供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