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5290A - 一种输出齿轮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出齿轮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5290A
CN104565290A CN201510042117.0A CN201510042117A CN104565290A CN 104565290 A CN104565290 A CN 104565290A CN 201510042117 A CN201510042117 A CN 201510042117A CN 104565290 A CN104565290 A CN 104565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output gear
segmentation
modulus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21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65290B (zh
Inventor
庄伟清
聂维钦
黎其俊
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iper Changshu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Mechanis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Mechanis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Mechanis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421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65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65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5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65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5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17Toothed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23P15/14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gear parts, e.g. gear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08Prof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12Toothed members; Worms with body or rim assembled out of detachabl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输出齿轮,其中输出齿轮分为5段直径不等的同心圆柱,其中在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圆柱外周面上设有第二齿、第三齿和第四齿,其中第二齿、第三齿和第四齿齿数相等,第二齿分为第一分段齿和第二分段齿,第二分段齿的前端模数至第二分段齿的后端模数是渐变的并且第二分段齿的前端模数与第一分段齿的模数相等,第二分段齿的后端模数与第三齿的模数相等。发明的输出齿轮克服了目前市场上,输出齿装置分总成不能解决不同客户间对于衔接部分(齿板与输出齿轮间)不同要求,并能兼顾工艺和强度两方面的要求,从而解决新零件数量大,且模块化程度低等问题。发明还公开了该输出齿轮的制备方法和使用该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

Description

一种输出齿轮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传动机构的输出齿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该汽车座椅传动机构用的输出齿轮其与齿板和行星轮传动件啮合采用相同齿数且不同模数的输出齿结构,从而保证输出齿轮旋转方向抗200-300Nm的扭矩及行星轮传动件搭边厚度保证大于1个料厚的要求。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汽车座椅传动机构应用的齿板与齿结构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有如美国专利US20060207369A1所公开的汽车座椅传动机构应用的齿板与齿结构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参见图1,该汽车座椅传动机构应用的齿板与齿结构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包括齿盘2和传动轴3,齿盘2采用卡簧1安装在传动轴3上,该设计的传动轴3中的小齿轮部分3a使用相同齿数且相同模数,其无法解决不同客户间对于衔接部分(齿板与输出齿间)不同要求。
另外,现有的汽车座椅传动机构应用的齿板与齿结构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其包括输出齿轮、塑料衬套、行星架传动件和支撑架,其中输出齿轮分为5段直径不等的同心圆柱,其中第一段圆柱与轴承配合用于对输出齿轮的支撑,第二段圆柱前端与第一段圆柱后端相连,在第二段圆柱外周面上设有若干个一定厚度的齿,用于传递扭矩。第三段圆柱的前端与第二段圆柱后端相连,在第三段圆柱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一定厚度的齿,与塑料衬套内的梅花孔配合。第四段圆柱的前端与第三段圆柱的后端相连,在第四段圆柱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一定厚度的齿,与行星齿轮传动件中的齿孔过渡配合,第五段圆柱的前端与第四段圆柱的后端相连,与塑料壳体(图中未示出)的圆孔配合,用于对输出齿轮支撑。
由于现有的输出齿轮中的第二段圆柱外周面上的齿、第三段圆柱外周面上的齿、第四段圆柱外周面上的齿的模数均相同,只是外齿径不同而已。而对于行星齿轮传动件30而言,参见图2,为了确保行星齿轮传动件30能够被加工出来,其图中搭边32的尺寸D必须大于1倍的行星齿轮传动件30的厚度。同时为了需要满足座椅后撞要求,转换到行星齿轮传动件30的凸包33上至少需要保留180Nm的静强度。
但是目前基于一些客户的要求,与齿板啮合的第二段圆柱外周面上的齿需要采用大模数的齿,同时又限制了行星轮传动件30的外径尺寸,而为了满足工艺要求,行星轮传动件30的齿孔31直径不能更改,因此如果继续采用第二段圆柱外周面上的齿、第三段圆柱外周面上的齿、第四段圆柱外周面上的齿的模数均相同的输出齿轮的话,只能改动行星齿轮传动件30的凸包31宽度d,使其变小,但是一旦使行星齿轮传动件30的凸包33宽度d变小的话,就无法满足180Nm的静强度要求,导致座椅失效,会对车上乘员造成伤害。
为此,本申请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对输出齿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形成了本发明。
另外,现有的输出齿轮分总成针对不同的客户针对输出齿轮齿形需求采用的是非模块化设计,且装配工序多、零件数量多。再者现有的输出齿轮分总成中支撑架、开口衬套及输出齿轮键采用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输出不稳定。还有现有的输出齿轮分总成中塑料衬套与支撑架之间采用的是无油润滑,运动平稳性差,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短。再者现有的输出齿轮分总成依靠塑料衬套与支撑架配合径向定位,采用波纹垫片进行轴向定位并消除间隙,也使得零件数量多,装配工序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与汽车座椅传动机构中的齿板啮合采用大模数齿而与行星轮传动件啮合采用小模数的输出齿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上述输出齿轮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输出齿轮,其中输出齿轮分为5段直径不等的同心圆柱,其中第一段圆柱与轴承配合用于对输出齿轮的支撑,第二段圆柱前端与第一段圆柱后端相连,在第二段圆柱外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齿,用于传递扭矩;第三段圆柱的前端与第二段圆柱后端相连,在第三段圆柱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三齿,与塑料衬套内的梅花孔配合,所述第三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齿的后端连接,第四段圆柱的前端与第三段圆柱的后端相连,在第四段圆柱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四齿,与行星齿轮传动件中的齿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五段圆柱的端部与第四段圆柱的后部相连,与塑料壳体的圆孔配合,用于对输出齿轮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第三齿和第四齿齿数相等,所述第二齿分为两段,其中第二齿的前端至中部为第一分段齿,中部至后端为第二分段齿,所述第二分段齿的前端与第一分段齿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段齿的模数大于所述第三齿和第四齿的模数,第三齿的模数与第四齿的模数相等,所述第二分段齿的前端模数至第二分段齿的后端模数是渐变的并且所述第二分段齿的前端模数与第一分段齿的模数相等,第二分段齿的后端模数与所述第三齿的模数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段齿的前端模数至第二分段齿的后端模数呈逐渐减小且自然过渡变化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段齿前端齿根直径与第二分段齿后端齿根直径之比为1∶0.84~0.93。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段齿齿顶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齿齿顶面的外径,所述第三齿齿顶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四齿齿顶面的外径,所述第三齿的后端与所述第四齿的前端呈断崖式连接;所述第二分段齿的齿顶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所述圆柱面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三齿的外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段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齿的外径,所述第三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四齿的外径,所述第三齿的后端与所述第四齿的前端呈断崖式连接;所述第二分段齿的齿顶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所述圆锥面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分段齿的齿顶面后端相切连接,所述圆锥面的后端与所述第三齿的齿顶面的前端相切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段齿齿顶面和第二分段齿齿顶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该圆柱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齿齿顶面的外径,所述第三齿齿顶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四齿齿顶面的外径,所述第三齿的后端与所述第四齿的前端呈断崖式连接。
由于本发明的输出齿轮中第三齿前部的模数到后部的模数采用逐渐减小且自然过渡变化,因此当与齿板啮合的第二齿需要采用大模数的齿时,无需改动原有与行星齿轮传动件啮合的第四齿,因而在不需要改变现有行星齿轮传动件外径尺寸的同时,无需改变现有行星齿轮传动件中凸包的宽度尺寸要求和搭边尺寸要求,使得行星齿轮传动件满足180Nm的静强度要求。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输出齿轮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棒料采用车削加工方式加工出所述5段直径不等的同心圆柱得到输出齿轮坯件;
2、采用铣削加工方式在第二段圆柱外周面上加工若干第二齿,在第三段圆柱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三齿,在第四段圆柱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四齿,其特征在于,
在加工第二齿中的第二分段齿时,从第二分段齿的前端开始,在所述输出齿轮坯件直线行走过程中,铣齿刀采用逐渐下沉方式走刀直至第二分段齿的后端完成对第二分段齿的加工。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其包括塑料衬套、行星架传动件、支撑架以及若干行星齿轮,所述支撑架中设置有圆孔,所述塑料衬套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圆孔中,在所述行星架传动件中设置有齿孔,在所述齿孔的外围配置有若干行星轮轴,若干行星齿轮分别轴设在对应的行星轮轴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输出齿轮,其中,所述输出齿轮中的第三齿与塑料衬套内的梅花孔过盈配合,所述输出齿轮上的第四齿与行星齿轮传动件中的齿孔过盈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塑料衬套的外径面上均布设置有若干压筋,所述压筋与压筋之间配置有弧形储油槽,所述压筋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撑架的圆孔内径面过盈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筋的宽度为2-4m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塑料衬套的梅花孔中的每一凸起部分上配置有兼作变形和储油的三角形通孔,所述三角形通孔与所述压筋呈一一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塑料衬套相对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件的一端外围配置有轴向呈波浪状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间隔设置有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件接触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塑料衬套连接并一起制造出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的轴向变形量为0.7m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的内径面与所述塑料衬套的外径面之间配置有若干个扇形储油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轮传动件中的若干行星轮轴从所述行星轮传动件与所述限位凸起相接触的那一面相对的面上向外延伸,在所述行星轮传动件与所述限位凸起相接触的那一面上均布有若干盲孔,所述盲孔与所述行星轮轴呈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所述盲孔与所述行星轮轴的同轴。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与现有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输出齿轮中第三齿前部的模数到后部的模数采用逐渐减小且自然过渡变化,因此当与齿板啮合的第二齿需要采用大模数的齿时,无需改动原有与行星齿轮传动件啮合的第四齿,因而在不需要改变现有行星齿轮传动件外径尺寸的同时,无需改变现有行星齿轮传动件中凸包的宽度尺寸要求和搭边尺寸要求,使得行星齿轮传动件满足180Nm的静强度要求。
(2)由于采用了如上的输出齿轮,即使更改输出齿轮与齿板的啮合齿形,也无需更改行星齿轮传动件和塑料衬套,简化了行星齿轮传动件和塑料衬套的品种数量配置,解决了不同齿形的输出齿轮需要重新开塑料衬套、行星架传动件模具的难题,使得装配简化,成本降低。
(3)对整个输出齿轮起支撑作用的塑料衬套,由于在其中设置有弧形储油槽和扇形储油槽,使得整个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实现有油润滑,运行平稳,满足耐久和耐磨要求。
(4)本发明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将原有的支撑架、开口衬套及输出齿轮键的间隙或过渡配合转为塑料衬套与支撑架之间的过盈配合,输出更加稳定。
(5)本发明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将原有依靠开口衬套进行径向定位。轴向采用波形垫片定位及消除间隙改为采用一体化设计的塑料衬套一个零件满足径向和轴向定位,径向无间隙,轴向无窜动,输出稳定,节省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美国专利US20060207369A1所公开的汽车座椅传动机构应用的齿板与齿结构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结构简图。
图2为现有行星轮传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输出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输出齿轮从一个方向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输出齿轮从另一个方向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输出齿轮的剖视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输出齿轮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的B-B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输出齿轮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C-C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输出齿轮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汽车座椅传动机构应用的齿板与齿结构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装配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汽车座椅传动机构应用的齿板与齿结构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去掉支撑架后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汽车座椅传动机构应用的齿板与齿结构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分解示意图(去掉四个行星齿轮)。
图16为本发明塑料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塑料衬套的受力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行星齿轮传动件从一个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行星齿轮传动件从另一个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输出齿轮可以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1至4来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3至图7,图中给出的输出齿轮100分为5段直径不等的同心圆柱,其中第一段圆柱110与轴承配合用于对输出齿轮100的支撑,第二段圆柱120前端与第一段圆柱110后端相连,在第二段圆柱120外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齿121;第三段圆柱130的前端与第二段圆柱120后端相连,在第三段圆柱130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三齿131,与塑料衬套内的梅花孔配合,第四段圆柱140的前端与第三段圆柱130的后端相连,在第四段圆柱140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四齿141,与行星齿轮传动件中的齿孔过盈配合,第五段圆柱150的端部与第四段圆柱140的后部相连,与塑料壳体的圆孔配合,用于对输出齿轮支撑。第二齿121、第三齿131和第四齿141齿数相等。
该实施例的输出齿轮的特点是第二齿121分为两段,其中第二齿的前端至中部为第一分段齿121a,中部至后端为第二分段齿121b,第二分段齿121b的前端与第一分段齿121a的后端连接,第二分段齿121b的前端模数至第二分段齿121b的后端模数是呈逐渐减小且自然过渡变化的。
第一分段齿121a用于传递扭矩,其模数大于第三齿131和第四齿141的模数,第三齿131的模数与第四齿141的模数相等,并且第二分段齿121b的前端模数与第一分段齿121a的模数相等,第二分段齿121b的后端模数与第三齿131的模数相等。第二分段齿121b前端齿根直径L与第二分段齿121b后端齿根直径I之比为1∶0.84~0.93。
第一分段齿121a的外径大于第三齿131的外径,第三齿131的外径大于第四齿141的外径,第三齿131的后端与第四齿141的前端呈断崖式连接;第二分段齿121b的齿顶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该圆锥面的前端与第一分段齿121a的后端外径相等且成自然过渡连接,该圆锥面的后端与第三齿131的前端呈断崖式连接。
实施例2
参见图8和图9,图中给出的输出齿轮,其第二分段齿121b的齿顶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该圆柱面的前端与第一分段齿121a的后端呈断崖式连接,圆柱面的外径与第三齿131的外径相等。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参见图10和图11,图中给出的输出齿轮,其第二分段齿121b的齿顶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该圆锥面的前端与第一分段齿121a的后端相切连接,该圆锥面的后端与第三齿131的齿顶面相切连接。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参见图12,图中给出的输出齿轮,其第一分段齿121a的齿顶面和第二分段齿121b的齿顶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该圆柱面的后端与第三齿131的前端呈断崖式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输出齿轮的加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采用棒料采用车削加工方式加工出5段直径不等的同心圆柱得到输出齿轮坯件;
2、采用铣削加工方式在第二段圆柱120外周面上加工若干第二齿121,在第三段圆柱130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三齿131,在第四段圆柱140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四齿141,其在加工第二齿121中的第二分段齿121b时,从第二分段齿121b的前端开始,在输出齿轮坯件直线行走过程中,铣齿刀采用逐渐下沉方式走刀直至第二分段齿的后端完成对第二分段齿121b的加工。
参见图13至图15,图中给出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其包括塑料衬套200、实施例1至实施例4任意一种输出齿轮100、行星架传动件300、支撑架400以及四个行星齿轮500。
支撑架400为薄板类钣金件,其中设置有圆孔410,塑料衬套200安装在支撑架400的圆孔410中,其中结合参见图16和图17,在塑料衬套200的外径面上均布设置有若干压筋210,压筋210的宽度为2-4mm,压筋210的外表面与支撑架400的圆孔410内径面过盈配合,起到支撑作用并使得输出更稳定。
压筋210与压筋210之间配置有弧形储油槽220,另外在塑料衬套200内设置有梅花孔230,与输出齿轮100上的第三齿131过盈配合,梅花孔230中的每一凸起部分240上配置有兼作变形和储油的三角形通孔241,三角形通孔241与压筋210呈一一对应关系。
在塑料衬套200相对于行星齿轮传动件300的一端外围配置有轴向呈波浪状的限位环250,限位环250上间隔设置有与行星齿轮传动件300接触的限位凸起251,限位环250与塑料衬套200的本体部分连接并一起制造出来。限位环250受到轴向力F后,其能够产生轴向变形,轴向变形量为0.7mm。另外在限位环250的内径面与塑料衬套200的外径面之间配置有若干个扇形储油槽260。
结合参见图18和图19,在行星架传动件300为模具件,其中设置有齿孔310,该齿孔310与输出齿轮100上的第四齿141过盈配合。在齿孔310的外围均布配置有四根行星轮轴320,四根行星轮轴320从行星轮传动件300与限位环250上的限位凸起251相接触的那一面301相对的面302上向外延伸,四个行星齿轮500分别轴设在对应的行星轮轴320上。在行星轮传动件300与限位环250上的限位凸起251相接触的那一面301上均布有四个盲孔330,四个盲孔330与行星轮轴320呈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盲孔330与行星轮轴320的同轴。
另外,行星架传动件300的外周面四段相同的凸圆弧303a、303b、303c、303d和四段相同的凹圆弧304a、304b、304c、304d组成,其中凸圆弧303a的两端分别与凹圆弧304a、304d的一端相切连接,凸圆弧303b的两端分别与凹圆弧304a的另一端、凹圆弧304b的一端相切连接,凸圆弧303c的两端分别与凹圆弧304b的另一端、凹圆弧304c的一端相切连接,凸圆弧303d的两端分别与凹圆弧304c的另一端、凹圆弧304d的另一端相切连接。
本发明的输出齿轮100克服了目前市场上,输出齿装置分总成不能解决不同客户间对于衔接部分(齿板与输出齿轮间)不同要求,并能兼顾工艺和强度两方面的要求,从而解决新零件数量大,且模块化程度低等问题。

Claims (15)

1.输出齿轮,其中输出齿轮分为5段直径不等的同心圆柱,其中第一段圆柱与轴承配合用于对输出齿轮的支撑,第二段圆柱前端与第一段圆柱后端相连,在第二段圆柱外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齿,用于传递扭矩;第三段圆柱的前端与第二段圆柱后端相连,在第三段圆柱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三齿,与塑料衬套内的梅花孔配合,所述第三齿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齿的后端连接,第四段圆柱的前端与第三段圆柱的后端相连,在第四段圆柱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四齿,与行星齿轮传动件中的齿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五段圆柱的端部与第四段圆柱的后部相连,与塑料壳体的圆孔配合,用于对输出齿轮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第三齿和第四齿齿数相等,所述第二齿分为两段,其中第二齿的前端至中部为第一分段齿,中部至后端为第二分段齿,所述第二分段齿的前端与第一分段齿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分段齿的模数大于所述第三齿和第四齿的模数,第三齿的模数与第四齿的模数相等,所述第二分段齿的前端模数至第二分段齿的后端模数是渐变的并且所述第二分段齿的前端模数与第一分段齿的模数相等,第二分段齿的后端模数与所述第三齿的模数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段齿的前端模数至第二分段齿的后端模数呈逐渐减小且自然过渡变化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段齿前端齿根直径与第二分段齿后端齿根直径之比为1∶0.84~0.93。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齿齿顶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齿齿顶面的外径,所述第三齿齿顶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四齿齿顶面的外径,所述第三齿的后端与所述第四齿的前端呈断崖式连接;所述第二分段齿的齿顶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所述圆柱面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三齿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齿的外径,所述第三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四齿的外径,所述第三齿的后端与所述第四齿的前端呈断崖式连接;所述第二分段齿的齿顶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所述圆锥面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分段齿的齿顶面后端相切连接,所述圆锥面的后端与所述第三齿的齿顶面的前端相切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段齿齿顶面和第二分段齿齿顶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该圆柱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齿齿顶面的外径,所述第三齿齿顶面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四齿齿顶面的外径,所述第三齿的后端与所述第四齿的前端呈断崖式连接。
7.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输出齿轮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棒料采用车削加工方式加工出所述5段直径不等的同心圆柱得到输出齿轮坯件;
2)、采用铣削加工方式在第二段圆柱外周面上加工若干第二齿,在第三段圆柱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三齿,在第四段圆柱外周面上也设有若干个第四齿,其特征在于,
在加工第二齿中的第二分段齿时,从第二分段齿的前端开始,在所述输出齿轮坯件直线行走过程中,铣齿刀采用逐渐下沉方式走刀直至第二分段齿的后端完成对第二分段齿的加工。
8.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其包括塑料衬套、行星架传动件、支撑架以及若干行星齿轮,所述支撑架中设置有圆孔,所述塑料衬套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圆孔中,在所述行星架传动件中设置有齿孔,在所述齿孔的外围配置有若干行星轮轴,若干行星齿轮分别轴设在对应的行星轮轴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输出齿轮,其中,所述输出齿轮中的第三齿与塑料衬套内的梅花孔过盈配合,所述输出齿轮上的第四齿与行星齿轮传动件中的齿孔过盈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衬套的外径面上均布设置有若干压筋,所述压筋与压筋之间配置有弧形储油槽,所述压筋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撑架的圆孔内径面过盈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筋的宽度为2-4mm。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衬套的梅花孔中的每一凸起部分上配置有兼作变形和储油的三角形通孔,所述三角形通孔与所述压筋呈一一对应关系。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衬套相对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件的一端外围配置有轴向呈波浪状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间隔设置有与所述行星齿轮传动件接触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塑料衬套连接并一起制造出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的轴向变形量为0.7mm。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的内径面与所述塑料衬套的外径面之间配置有若干个扇形储油槽。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传动件中的若干行星轮轴从所述行星轮传动件与所述限位凸起相接触的那一面相对的面上向外延伸,在所述行星轮传动件与所述限位凸起相接触的那一面上均布有若干盲孔,所述盲孔与所述行星轮轴呈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所述盲孔与所述行星轮轴的同轴。
CN201510042117.0A 2015-01-27 2015-01-27 一种输出齿轮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 Active CN104565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2117.0A CN104565290B (zh) 2015-01-27 2015-01-27 一种输出齿轮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2117.0A CN104565290B (zh) 2015-01-27 2015-01-27 一种输出齿轮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5290A true CN104565290A (zh) 2015-04-29
CN104565290B CN104565290B (zh) 2017-10-17

Family

ID=53082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2117.0A Active CN104565290B (zh) 2015-01-27 2015-01-27 一种输出齿轮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652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3809A (zh) * 2016-04-08 2016-06-15 赵静 一种泥泞路用车板前齿轮组
CN107511647A (zh) * 2017-09-30 2017-12-26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模数齿轮齿形加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2691A (en) * 1985-10-16 1991-05-07 Ecia - Equipements Et Composants Pour L'industrie Automobile Cluster of molded gears with helical teeth
US20050166697A1 (en) * 2002-08-21 2005-08-04 Detles Schnitzer Gearing element and motor vehicle gear unit
CN201407330Y (zh) * 2009-04-29 2010-02-17 天津市新力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搅拌泵车的减速器
CN103498891A (zh) * 2013-10-16 2014-01-08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间隙及阻尼调节功能的行星传动组件
CN104015635A (zh) * 2014-06-12 2014-09-03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座椅电动升降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2691A (en) * 1985-10-16 1991-05-07 Ecia - Equipements Et Composants Pour L'industrie Automobile Cluster of molded gears with helical teeth
US20050166697A1 (en) * 2002-08-21 2005-08-04 Detles Schnitzer Gearing element and motor vehicle gear unit
CN201407330Y (zh) * 2009-04-29 2010-02-17 天津市新力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搅拌泵车的减速器
CN103498891A (zh) * 2013-10-16 2014-01-08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间隙及阻尼调节功能的行星传动组件
CN104015635A (zh) * 2014-06-12 2014-09-03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座椅电动升降调节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3809A (zh) * 2016-04-08 2016-06-15 赵静 一种泥泞路用车板前齿轮组
CN107511647A (zh) * 2017-09-30 2017-12-26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模数齿轮齿形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5290B (zh) 201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7004709B4 (de) Leichtbau-Stirnraddifferential in Dünnblechbauweise
EP3045763B1 (de) Gummi-metall-hülsenlager
CN102777583B (zh) 齿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20150126322A1 (en) Supporting and guiding disk in a planetary gear train
DE102014003324B4 (de) Gummi-Metall-Hülsenlager
US20080276739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DE102015014087B4 (de) Getriebe
CN107923435B (zh) 回转轴承
CN1212215A (zh) 止滑差速器和其改进的差速器外壳装配件
JP6282340B2 (ja) 波動歯車装置の波動発生器および波動発生器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10559A1 (de) Differentialanordnung für eine Arbeitsmaschine
CN103498891A (zh) 一种具有间隙及阻尼调节功能的行星传动组件
DE102007053728B4 (de) Nabeneinheit zur Übertragung von Drehmomenten sowie eine Antriebseinheit mit der Nabeneinheit
CN104955665A (zh) 用于可调节的车辆稳定器的传动装置以及车辆稳定器
CN104565290A (zh) 一种输出齿轮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装置分总成
CN203214842U (zh) 圆柱齿轮差速器的壳体
JP2520822B2 (ja)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
CN102762891A (zh) 减速装置
CN102829171A (zh) 整体式行星架
US20010001996A1 (en) End bearings for one-way clutch,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and one-way clutch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of such end bearings
CN107387730B (zh) 组合结构的人字齿轮及其加工方法
DE102017129588A1 (de) Stufenplanetenrad für ein schrägverzahntes Planetengetriebe
JP2010038296A (ja) ドライブピニオンシャフト、及び、ドライブピニオン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
JP2002227866A (ja) 圧入方法および圧入構造
CN103287210A (zh) 轮毂组件、接头及它们的花键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315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kangqiaozhen stack Road No. 451

Applicant after: Yanfeng Yanfeng seating Machinery Par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315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kangqiaozhen stack Road No. 45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Yan cutting edge of a knife or a sword river gloomy seat mechanical part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51 dieqiao Road, Kangqiao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after: Kaibo seat mechanical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15 No. 451 Diqiao Road, Kangqiao Town,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ANFENG ADIENT SEAT MACHINERY PAR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2

Address after: 215533 No. 69, Yinhai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Kaibo (Changshu) seat mechanical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451 dieqiao Road, Kangqiao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before: Kaibo seat mechanical par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