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1052A - 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1052A
CN104561052A CN201410803992.1A CN201410803992A CN104561052A CN 104561052 A CN104561052 A CN 104561052A CN 201410803992 A CN201410803992 A CN 201410803992A CN 104561052 A CN104561052 A CN 104561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lyase
formate dehydrogenase
restructuring
seq
genetic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39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峻青
吉民
漆志文
龚仕荣
王清
刘思琪
叶银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LPHA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LPH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LPHA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LPH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039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610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61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10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甲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体,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选自(1)由SEQ?ID?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或是(2)由SEQ?ID?NO.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者添加一个或者几个氨基酸且具有甲酸脱氢酶活性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一种用于生产重组甲酸脱氢酶的基因工程菌,并且通过培养该基因工程菌和优化发酵工艺,实现重组甲酸脱氢酶的工业化生产,将其用于辅酶NAD+和NADH再生循环体系,并用于相关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氧化还原酶在六大类酶中占30%~35%,其在催化制备手性醇、羟基酸、氨基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氧化还原酶所催化的反应中,随反应的进行会消耗一定量的辅酶,其中约80%的反应以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NADH)作辅酶。由于辅酶NADH价格昂贵,为控制生产成本,在将氧化还原酶应用于药物及其中间体的生产时,必须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辅酶再生系统:即把辅酶从氧化态再生为还原态,或从还原态再生为氧化态,以使辅酶的含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保证酶催化反应的顺利进行。
辅酶的循环是氧化还原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瓶颈因素,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FDH,EC 1.2.1.2)是辅酶NAD+和NADH再生循环体系中的关键酶,它可以将甲酸氧化为CO2,同时将NAD+还原为NADH。甲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不可逆且反应彻底,反应中涉及的甲酸价格低廉且很多酶对其有很高的耐受性。此反应唯一的副产物即CO2,而CO2对反应体系中任何酶的活性均无影响,且易于从反应体系中逃逸,不影响产物的分离纯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甲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体及其编码的重组甲酸脱氢酶,含有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重组甲酸脱氢酶在辅酶NAD+和NADH再生循环体系中的应用,并将其用于相关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生产。
一种甲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体,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选自(1)由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或是(2)由SEQ ID NO.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者添加一个或者几个氨基酸且具有甲酸脱氢酶活性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
一种含有所述的甲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体的重组载体。其可通过本领域常规方法将本发明的重组甲酸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连接于各种载体上构建而成。所述的载体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载体,优选pETDuet-1。
一种生产所述的重组甲酸脱氢酶的基因工程菌,所述基因工程菌中包含所述的甲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体。
所述基因工程菌的宿主细胞优选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进一步优选将本发明所述的含甲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体的重组载体转染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所得;最优选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4304,保藏日为2014年6月30日,保藏机构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DE3)FDH 1109。
一种所述的重组甲酸脱氢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培养本发明所述的基因工程菌,获得重组表达的重组甲酸脱氢酶。
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在一定生产罐发酵条件下,进行工业化制备所述重组甲酸脱氢酶的步骤;其中所述生产罐发酵条件优选:DO 30%以上,空气流量1:1.5vvm。
本发明所述的重组甲酸脱氢酶在辅酶NAD+和NADH再生循环体系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重组甲酸脱氢酶在生产2-[3-(E)-[3-[2-(7-氯-2-喹啉基)乙烯基]苯基]-3-羟基丙基]苯甲酸甲酯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本申请开发了一个具有较好催化活性的重组甲酸脱氢酶,用于辅酶NAD+和NADH再生循环体系,它可以将NAD+还原为NADH,以使反应体系的辅酶含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从而保证氧化还原酶所催化反应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所涉及的酶具有优良的催化活力,其所催化的反应简单温和,无废物排放,反应转化率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在由重组酮还原酶催化制备2-[3-(E)-[3-[2-(7-氯-2-喹啉基)乙烯基]苯基]-3-羟基丙基]苯甲酸甲酯的反应中,重组甲酸脱氢酶参与了辅酶NADH的再生。
图2甲酸/FDH辅酶再生系统
生物材料保藏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菌属于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分类命名为大肠杆菌BL21(DE3)FDH1109,拉丁文名Escherichia coli BL21(DE3)FDH 1109,已于2014年6月3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号为CCTCC NO:M2014304。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重组甲酸脱氢酶基因,其来源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Genbank:DQ458777)。根据易错PCR和定点突变方法对其进行突变,从而获得该重组氨基转移酶突变体目的基因,其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重组甲酸脱氢酶突变体的蛋白序列为SEQ ID NO.2。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重组载体,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组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载体为pETDuet-1,采用乳糖启动子,诱导剂为IPTG。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生产甲酸脱氢酶突变体的基因工程菌具有包括甲酸脱氢酶多肽基因突变体的重组载体。
具体地,本发明的基因工程菌为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304的基因工程菌。
实施例1基因工程菌的建立
通过NCBI查阅甲酸脱氢酶基因(Genbank:DQ458777),人工合成甲酸脱氢酶基因片段,以该基因片段为模版,通过PCR扩增扩展该片段(片段两侧加BamH I和EcoR I内切酶片段)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并利用BamH I和EcoR I内切酶位点将基因插入pETDuet-1质粒中,将连接后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建立甲酸脱氢酶基因工程菌。其中PCR扩增甲酸脱氢酶基因的引物为:正向引物TATGGTGCTGGTAAACACGC(SEQ ID NO.4),反向引物CTTTGGTAACGTATTCACCG(SEQ ID NO.5)。
实施例2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的获得
本研究利用易错PCR和定点突变的方法,对甲酸脱氢酶进行了蛋白质工程改造。易错PCR是在采用DNA聚合酶进行目的基因扩增时,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如提高镁离子浓度、加入锰离子、改变体系中四种的dNTPs浓度或运用低保真度DNA聚合酶等,来改变扩增过程中的突变频率,从而以一定的频率向目的基因中随机引入突变,获得蛋白质分子的随机突变体。
本研究采用较低的Taq聚合酶在特定措施下很容易向扩增产物中掺入随机突变的原理,同时利用Mn2+替代天然辅助因子Mg2+增加易错概率。
50μl易错PCR反应体系为:10×扩增缓冲液5μl,4种dNTP混合物(2.5mmol/L)各4μl,正、反向引物各40pmol,模板DNA 0.5μg,Taq DNA聚合酶0.4μL(5U/μL),Mn2+0.5μL(10 mmol/L),加双蒸水至50μl。其中扩增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为:正向引物TATGGTGCTGGTAAACACGC(SEQ ID NO.4),反向引物CTTTGGTAACGTATTCACCG(SEQ ID NO.5)。
易错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6min,94℃变性30s,54℃变性30s,72℃变性120s,进行30个循环;于72℃下继续延伸l0min,冷却至4℃。
实验流程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PCR扩增甲酸脱氢酶基因并利用BamH I和EcoR I内切酶位点将基因插入至pETDuet-1质粒中,作为基因突变模板;
按照上述方法,易错PCR扩增甲酸脱氢酶的基因,扩增后基因片段链接至pETDuet-1载体,将连接后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建立甲酸脱氢酶基因突变文库;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pETDuet-1质粒为载体,表达扩展甲酸脱氢酶,高通量筛选高活性突变株;突变后对高活性甲酸脱氢酶基因进行鉴定。筛选出的高活性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基因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按实施例1所述方法构建表达该甲酸脱氢酶多肽突变体的基因工程菌,并将其命名为E.Coli BL21(DE3)ST 1205。
实施例3甲酸脱氢酶的摇瓶制备
将实施例1所得的甲酸脱氢酶基因工程菌和实施例2所得的重组大肠杆菌分别接种至装有50mL含卡那霉素(30μg/mL)的LB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膏5g/L,NaCl 10g/L,pH7.5)中,于37℃,200rpm的摇床中振荡培养4小时。转接4%菌体培养液至装有35mL含卡那霉素(30μg/mL)LB培养基的250mL摇瓶中,置于同样条件下振荡培养,定时测量菌液在600nm下的吸光值以监测菌体生长密度。当菌液的OD 600值在0.6-0.8时,加入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至终浓度为0.5mmol/L,将培养液置于28℃,200rpm的摇床中诱导表达6小时。表达后通过离心(8000rpm,10min,4℃)收集菌体,并用磷酸缓冲液(pH7.5,10mmol/L)清洗两次,分散于同样的预冷的缓冲液中,于冰水浴中进行超声破碎。离心(6000rpm,20min,4℃),弃菌体碎片,得到甲酸脱氢酶或重组甲酸脱氢酶的粗酶液或粗品粉末。
酶活测定方法:测定FDH酶活可以通过测定吸收峰在340nm处NADH的增量按照下列公式进行换算
NaCOOH+NAD+→CO2+NADH+Na+
在10mmol/L 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含0.lmmol/Lβ-巯基乙醇)中加入1.67mmol/L NAD+ 和167mmo/L甲酸钠。将反应液和粗酶液l:l混合,30℃反应10min,测定340nm吸光度的增值。
酶活力单位(U)定义: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每分钟使1μmol NAD+转化为NADH所需的酶量。
据此测定野生型酮还原酶摇瓶表达时的比酶活为151.2U/g。
实施例4甲酸脱氢酶活力的测定
在磷酸钠缓冲液(10mmol/L,pH7.5)中加入1.5mmol/L NAD+和150mmol/L甲酸钠,及与反应液等体积的实施例3制备的甲酸脱氢酶或重组甲酸脱氢酶的粗酶液,30℃反应10min,立即测定340nm处吸光度的增加值。
实施例5重组甲酸脱氢酶的发酵生产
发酵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12g/L,NH4Cl 4.1g/L,Na2HPO412.2g/L,NaH2PO43.2g/L,KCl 0.6g/L,MgSO40.2g/L,FeC120.008g/L,ZnSO40.001g/L,CaCl20.0005g/L,CuC120.0005g/L,MnSO40.0005g/L,EDTA 0.001g/L。发酵液通过加入氨水维持pH 7.0-7.1,罐温37℃,搅拌转速400-1200rpm,发酵过程中控制DO 30%以上,空气流量1:1.5vvm。接入种子液的OD600为0.6-1.2,接入量为发酵液体积的5%-15%,发酵液OD600达20-50时加入2-5%的乳糖以诱导甲酸脱氢酶的表达,此后继续发酵14小时,罐温35℃。发酵过程中通过加入含葡萄糖800g/L,MgSO411g/L,FeC120.08g/L,ZnSO40.008g/L,CaCl20.003g/L,CuC120.003g/L,MnSO40.004g/L,EDTA 0.005g/L的溶液维持培养物的生长。发酵结束后将培养物冷却至4℃保存。
将保存的发酵液经离心、细胞破碎、冷冻干燥等常规处理,制备得到甲酸脱氢酶多肽冻干粉并于-80℃保存。
酶活力单位(U)的定义为: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毎分钟使1μmol NAD+转化为NADH所需的酶量。
测得重组甲酸脱氢酶的比酶活为1051.2U/g。
实施例6重组甲酸脱氢酶用于生产2-[3-(E)-[3-[2-(7-氯-2-喹啉基)乙烯基]苯基]-3-羟基丙基]苯甲酸甲酯
在5000L反应釜中,加入750L的100mM PH8.0的三乙醇胺盐酸盐、1.5L的1M的MgSO4和20kg的NADNa,向釜内投加酮还原酶冻干粉(1×107U)15.2kg,甲酸脱氢酶(1×107U)9.51kg,甲酸2kg,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35℃,搅拌下反应15分钟后,分批加入250Kg2-[3-[3-(2-(7-氯-2-喹啉基)乙烯基]苯基]-3-氧代丙基]苯甲酸甲酯。然后将1250L的异丙醇和250L的甲苯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反应42小时。至底物含量降至1%以下时终止反应。反应终止后经脱色、离心、萃取等操作,得到产物2-[3-(E)-[3-[2-(7-氯-2-喹啉基)乙烯基]苯基]-3-羟基丙基]苯甲酸甲酯。1H NMR(300MHz,C6D6)8.35(app.d,J=1.6Hz,1H),7.92-7.85(m,2H),7.68(s,1H),7.43-7.36(m,3H),7.29-6.89(m,8H),4.67(t,J=5.8Hz,1H),3.43(s,3H),3.30-3.10(m,2H),2.65(br s,1H),2.11(m,2H);13CNMR(75MHz,C6D6,27/28C)168.5,157.5,149.7,146.9,145.1,137.2,136.1,136.0,132.7,131.9,131.5,130.2,129.3,129.3,129.1,128.9,127.3,127.1,126.7,126.5,126.2,125.7,120.6,73.6,52.0,42.5,31.2。经HPLC分析,确定底物转化率97.6%,还原产物的ee 99.3%。

Claims (10)

1.一种甲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其特征在于选自(1)由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或是(2)由SEQ ID NO.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者添加一个或者几个氨基酸且具有甲酸脱氢酶活性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
3.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体的重组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以pETDuet-1为出发载体。
5.一种生产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甲酸脱氢酶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酸脱氢酶基因突变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的宿主细胞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
7.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甲酸脱氢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培养权利要求5~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因工程菌,获得重组表达的重组甲酸脱氢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一定生产罐发酵条件下,进行工业化制备所述重组甲酸脱氢酶的步骤;所述生产罐发酵条件优选:DO 30%以上,空气流量1:1.5vvm。
9.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甲酸脱氢酶在辅酶NAD+和NADH再生循环体系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甲酸脱氢酶在生产2-[3-(E)-[3-[2-(7-氯-2-喹啉基)乙烯基]苯基]-3-羟基丙基]苯甲酸甲酯中的应用。
CN201410803992.1A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45610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3992.1A CN104561052A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3992.1A CN104561052A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1052A true CN104561052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78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3992.1A Pending CN104561052A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6105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9988A (zh) * 2016-11-08 2017-03-08 江南大学 一种酶活和稳定性提高的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
CN107299074A (zh) * 2017-08-30 2017-10-27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 甲酸脱氢酶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CN114426992A (zh) * 2020-10-29 2022-05-0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强化co2生物转化方法
CN116676283A (zh) * 2023-04-28 2023-09-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甲酸脱氢酶突变体、重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5937A2 (de) * 2001-09-21 2003-03-26 Degussa AG Mutanten der Formiathehydrogenase aus Candida boidinii
CN101889081A (zh) * 2007-09-28 2010-11-17 科德克希思公司 酮还原酶多肽及其用途
CN102827853A (zh) * 2012-09-06 2012-12-19 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卤醇脱卤酶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5937A2 (de) * 2001-09-21 2003-03-26 Degussa AG Mutanten der Formiathehydrogenase aus Candida boidinii
CN101889081A (zh) * 2007-09-28 2010-11-17 科德克希思公司 酮还原酶多肽及其用途
CN102827853A (zh) * 2012-09-06 2012-12-19 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卤醇脱卤酶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EIKE SLUSARCZYK等: ""Stabilization of NAD-dependent formate dehydrogenase from Candida boidinii by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of cysteine residues"",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SLUSARCZYK H 等: ""Unnamed protein product(synthetic construct)"", 《GENBANK DATABASE》 *
VLADIMIR 等: ""Protein engineering of formate dehydrogenase"",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9988A (zh) * 2016-11-08 2017-03-08 江南大学 一种酶活和稳定性提高的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
CN106479988B (zh) * 2016-11-08 2019-08-06 江南大学 一种酶活和稳定性提高的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
CN107299074A (zh) * 2017-08-30 2017-10-27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 甲酸脱氢酶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CN107299074B (zh) * 2017-08-30 2020-06-16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 甲酸脱氢酶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CN114426992A (zh) * 2020-10-29 2022-05-0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强化co2生物转化方法
CN116676283A (zh) * 2023-04-28 2023-09-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甲酸脱氢酶突变体、重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16676283B (zh) * 2023-04-28 2024-01-0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甲酸脱氢酶突变体、重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8513B (zh) 一种羰基还原酶、基因和突变体及在不对称还原羰基化合物中的应用
CN102212567B (zh) 一种l-2-氨基丁酸的生产方法
CN103555608B (zh) 一种奎宁酮还原酶及其在不对称合成(r)-3-奎宁醇中的应用
CN102492668B (zh) 一种羰基还原酶及其基因和在不对称还原羰基化合物中的应用
CN105907732A (zh) 一种d-乳酸脱氢酶、含有该酶的工程菌株及其构建和应用
CN102876734A (zh) 一种羰基还原酶、基因及其在不对称还原前手性羰基化合物中的应用
CN104388373A (zh) 一种共表达羰基还原酶和葡萄糖脱氢酶的大肠杆菌系统的构建
CN106995808B (zh) 一种重组转氨酶及其应用
CN104561052A (zh) 一种重组甲酸脱氢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174597A1 (zh) 一种用于l-肌氨酸生产的基因工程菌及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06754777B (zh) 一种葡萄糖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20651A (zh) 一种利用酶法转化生产l‑正缬氨酸的方法
CN104263742A (zh) 羰基还原酶基因、编码酶、载体、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09593702B (zh) 一种基因工程菌株实现全细胞转化合成l-苯乳酸的方法
CN105331589A (zh) 可再生辅酶nad+的水型nadh氧化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463358A (zh) 一种腈水合酶基因簇及其应用
CN102827853B (zh) 一种卤醇脱卤酶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CN103205391A (zh) 一种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03421734A (zh) 一种重组酪氨酸脱羧酶的可溶性高表达的方法及该酶的应用
CN107227286B (zh) 一株高产琥珀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10551648A (zh) 发酵木糖生产琥珀酸的谷氨酸棒杆菌及用途
CN104774829A (zh) 一种比酶活和稳定性提高的融合型腈水合酶
CN101469318B (zh) (r)-羰基还原酶与甲酸脱氢酶偶联促进(r)-苯基乙二醇的合成
CN101979527B (zh) 一种还原酶及其基因、重组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19272B (zh) 一种高效联产l-苯甘氨酸及葡萄糖酸的策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