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1088A - 防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41088A
CN104541088A CN201380042600.8A CN201380042600A CN104541088A CN 104541088 A CN104541088 A CN 104541088A CN 201380042600 A CN201380042600 A CN 201380042600A CN 104541088 A CN104541088 A CN 104541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mentioned
ring portion
control equipment
vibra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26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41088B (zh
Inventor
岛田仁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shit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shit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shit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shit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41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1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41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1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rubber springs ; with springs made of rubber and met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8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 F16F1/3842Method of assembly,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Mounting thereof
    • F16F1/3849Mounting brackets therefor, e.g. stamped steel brackets; Restraining l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08Resilient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41Link-type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pring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使扭力杆尽可能地轻量化、小型化。扭力杆由杆主体(10)和第1衬套(15)及第2衬套(17)构成。杆主体(10)由树脂制成,在臂部(12)的两端一体地具有第1环部(14)和第2环部(16)。设置从臂部(12)到第2环部(16)的侧面前部连续的第1肋(21)。设置在俯视观察时重叠在此第1肋(21)的上方的第2肋(22)。第1肋(21)与第2肋(22)相比向前方及左右方向伸出,此伸出部构成扩径部(46)。由此扩径部(46),使第1肋(21)的面积比第2肋(22)的面积大,使第2环部(16)的前部侧的刚性高。另外,通过减小第2肋(22)的面积,实现小型化,并且,通过形成多条肋,可使减料增多,实现轻量化。

Description

防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包围橡胶等的防振主体的框架部分使用树脂的防振装置,特别是涉及适合于扭力杆的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用树脂制成这样的扭力杆的防振装置是公知的,例如,有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防振装置。此扭力杆在臂部的长度方向两端将大小不同的环部一体化。小的一方成为被安装于发动机侧的小球部,大的一方成为被安装于车身侧的大球部。小球部和大球部分别具备内筒和弹性构件,该内筒配置于环部的中心部,该弹性构件对此内筒和环部进行连结。
另外,在大球部的环部外周,与内筒的轴向平行地形成多条肋。通过如上述的那样设置多条肋,可一面确保必要的刚性,一面实现轻量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32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环部所要求的刚性在周向并不均匀。即,当从小球部经臂部向拉伸的方向施加力时,大球部被从臂部与环部的连接部分朝环部施加大的力而变形,因为应力在环部的后端部及其相反侧的前端部集中,所以,需要提高此部分的刚性。
因此,如果设置肋,则可提高刚性,但如果肋的数量增加、大型化,则会重量增大、大型化。然而,如果设置着眼于环部的前后方向上的要求刚性的差异的肋,则存在可达成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可能性。然而,包含上述现有技术例在内,不存在进行了这样的考虑的防振装置。
因此,本申请基于上述见解,以一面维持规定的刚性一面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及小型化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防振装置的记载于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具备主体部(10)和第1衬套(15)及第2衬套(17)的防振装置,该主体部(10)具备臂部(12)和设置于其纵长方向两端的第1环部(14)及第2环部(16);该第1衬套(15)及第2衬套(17)设置于第1环部(14)及第2环部(16);该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
与臂部(12)和至少一方的环部(16)的外周连续的横肋在衬套(17)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形成多条;
在俯视观察时,上述横肋具备上下重叠并且面积不同的第1肋(21)和第2肋(22);
面积大的第1肋(21)具备与面积小的第2肋(22)相比向外方伸出的扩径部(46)。
记载于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1中,上述环部(16)具备相对于上述衬套(17)的中心轴线(C2)在前方侧与上述臂部(12)连接的那一侧的前部侧部分(16A),和处于其相反侧的后部侧部分(16B);
上述第1肋(21)在上述前部侧部分(16A)和上述后部侧部分(16B)成为非对称形状。
记载于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2中,当将上述第1肋(21)的外周与上述衬套(17)的中心(Q)之间的中心间距离中的最小距离设为1时,上述扩径部(46)的中心间距离为1以上。
记载于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1~3的任意一项中,在上述环部(16)的外周设置上述第1肋(21)及第2肋(22)和作为除它们以外的横肋的第3肋(23),并且沿各横肋形成凹部;并且,
沿上述第1肋(21)的扩径部(46)的凹部(33、34)的深度(D2、D3)比沿上述第3肋(23)的凹部(32)的深度(D1)深。
记载于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2~4的任意一项中,在正视观察时,在上述前部侧部分(16A)设置包含上述第1肋(21)的多条肋,在上述后部侧部分(16B)设置包含与上述第1肋(21)及第2肋(22)不同的第3肋(23)的多条肋;并且,
使设置于上述前部侧部分(16A)的肋的数量与设置于上述后部侧部分(16B)的肋的数量不同。
记载于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5中,上述前部侧部分(16A)和后部侧部分(16B)的各横肋由在上述一方的环部(16)的外侧面沿上述轴向长长地形成的纵肋(25)连接成一体。
记载于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6中,上述第2肋(22)在上述一方的环部(16)的轴向端部被设置成环状,并且,此第2肋(22)被设置在与上述第1肋(21)相比靠轴向外侧的位置。
记载于技术方案8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7中,上述第2肋(22)经第4肋(24)倾斜地与上述第1肋(21)连结。
记载于技术方案9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8中,在俯视观察时,上述第1肋(21)的上述扩径部(46)的外周部及上述第4肋(24)的左右方向缘部分别具有曲线部,并且,
上述第1肋(21)的曲线部的圆角(R1)比上述第4肋(24)的曲线部的圆角(R4)大。
记载于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8或9中,在上述第1肋(21)与上述第2肋(22)及第4肋(24)之间,形成有减料凹部(33、34)。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设置在俯视观察时重叠并且面积不同的第1肋和第2肋,在面积大的那一方的第1肋设置与面积小的第2肋相比向外方伸出的扩径部,所以,可一面由具有扩径部的面积大的那一方的第1肋确保必要的刚性,一面由面积小的横肋实现轻量化。
而且,通过设置扩径部,增大面积,可获得能充分经得住拉伸的刚性。因此,着眼于环部的前后方向上的要求刚性的差异,可分配适当的刚性,可提高耐久性,并且可实现轻量化及小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2,由于将前部侧和后部侧的肋构造形成为非对称形状,所以,能够以相对于拉伸及压缩与各场所对应地获得最佳的刚性的方式配置肋。
根据技术方案3,设置作为环部的中心与肋外周间的距离的中心间距离不同的部分,当设最小中心距离为1时,使扩径部的中心间距离为1以上,所以,可增大扩径部的面积,提高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4,由于使沿扩径部的凹部的深度比沿第3肋的凹部的深度深,所以,可使扩径部近旁的减料量增多,实现轻量化,并且可使沿凹部的肋的突出增大,形成面积大的肋。而且,由于由深的凹部形成肋,所以,可减少孔隙的发生,可提高肋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5,由于使设置于前部侧部分的肋的数量和设置于后部侧部分的肋的数量不同,所以,可在前部侧部分和后部侧部分对刚性进行调整。
例如,可在要求刚性低的前部侧部分使肋的数量相对地少,进行轻量化,使要求刚性高的后部侧部分的肋的数量相对地多,提高刚性。因此,着眼于环部的要求刚性在前后方向上存在差异,通过适当地分配刚性的设定,可一面确保必要的刚性,一面尽可能地轻量化。
根据技术方案6,由于前部侧部分和后部侧部分的各横肋由在一方的环部的外侧面沿轴向长长地形成的纵肋连接成一体,所以,可一面使前部侧部分和后部侧部分的各横肋的数量、形状对应于各部分的要求刚性适当地变化,一面由侧部的纵肋使各横肋连接成一体,提高整体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7,由于在前部侧部分于第1肋的轴向外侧设置第2肋,所以,可一面由第1肋和第2肋确保必要的刚性,一面对第1肋与第2肋之间也进行减料,可进一步轻量化。
根据技术方案8,由于设置倾斜地连结第1肋和第2肋的第4肋,所以,可使一方的环部为高刚性,使应力在第1肋和第2肋之间分散,即使减少第1肋的数量,也可适当地确保一方的环部的前部侧部分的刚性。
根据技术方案9,通过使第1肋的扩径部的圆角比第4肋的圆角大,可使第1肋比第4肋形成得宽而且长,所以,可由第1肋及第4肋使一方的环部的应力有效地向臂部侧分散。
根据技术方案10,由于在第1肋与第2肋及第4肋之间形成减料的凹部,所以,可更多地对前部侧部分进行减料,可对整体的轻量化作出贡献。而且,可增大第1肋和第2肋的突出量,增大肋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扭力杆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扭力杆的正视图。
图3是上述扭力杆的俯视图。
图4是上述扭力杆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5-5线剖视图。
图6是图2的6-6线剖视图。
图7是图2的7-7线剖视图。
图8是放大图3的一部分的图。
图9是作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应用于扭力杆的实施方式。
图1是杆主体10的立体图。图2是杆主体10的正视图,图3是杆主体10的俯视图,图4是杆主体10的侧视图。另外,图5是图3的5-5线剖视图,图6是图2的6-6线剖视图,图7是图2的7-7线剖视图,图8是放大图3的一部分的图,图9是拉伸输入时的作用的说明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2及图4~7的各上下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图3中的处于中心线C0的两侧的图的上下方向(在图3中与中心线C0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图2及3中的各左右方向(在图3中沿中心线C0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
此扭力杆具备树脂制的杆主体10和设置于其纵长方向两端的第1衬套15及第2衬套17。第1衬套15被安装于例如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图示省略),第2衬套17被安装于车身(图示省略),将发动机的振动切断,从而不向车身侧传递。
杆主体10具备纵长构件的臂部12和一体地设置于其纵长方向两端侧的第1环部14及第2环部16。第1环部14及第2环部16分别构成为大致圆形,在径向上与臂部12的纵长方向端部连续。
在第1环部14中设置第1衬套15。第1衬套15由内筒15a和防振部15b构成。内筒15a同心地配置于第1环部14的大致中心部。防振部15b由橡胶等的弹性构件构成,充填在此内筒15a与第1环部14之间弹性地结合双方。将内筒15a的轴线设为C1。
在第2环部16中也设置第2衬套17。第2衬套17由内筒17a和防振部18构成。内筒17a同心地配置于第2环部16的大致中心部。防振部18由橡胶等的弹性构件构成。将内筒17a的轴线设为C2。
图2的正视图是从轴线C1方向表示扭力杆的状态,图3的俯视是从轴线C2方向表示的状态。
在此例中,轴线C1和C2以相互正交的方式设置。如果将臂部12的纵长方向上的中心线设为C0,则轴线C1及C2分别与中心线C0正交而且相互平行。但是,轴线C1和轴线C2的与中心线C0构成的角是任意的,当从中心线C0方向观看时,轴线C1和轴线C2可以设定成正交或按照任意的角度交叉。
另外,中心线C0是将内筒15a及17a的各轴线C1及C2上的轴向中间点彼此连结的线,在本例中,当俯视时通过臂部12的左右宽度方向中心。
在这里,如果将第1环部14配置于车身的前方,将第2环部16配置于后方,将第1衬套的内筒15a安装于发动机侧,将第2衬套17的内筒17a安装于车身侧,则发动机的振动通过臂部12向第2环部16传递。如果将此前后方向的振动设为杆主体10应防振的主要的振动,则中心线C0的方向与主要的振动的输入方向一致。从第1环部14向第2环部16在臂部12施加负荷的状态是压缩时的输入、相反地拉伸时的输入。
第2衬套17的防振部18具备在内筒17a的两侧向左右延伸的弹性脚18a,由此弹性脚18a弹性地连结内筒17a和第2环部16。
弹性脚18a由在内筒17a的两侧形成于前后的选向孔18b、18c与对第2环部16的内周进行被覆的被覆部18d分离。选向孔18b、18c在内筒17a的轴线C2方向上贯通防振部18地形成。
与被覆部18d连续地形成的止挡18e向后方的选向孔18c内突出地设置,并与内筒17a的后方相向地配置。被覆部18d的轴向端部成为连续地覆盖开口缘部16e(后述)的开口缘被覆部18f。
接下来,详细地说明杆主体10。
杆主体10由适宜的合成树脂构成,最好被进行纤维强化。另外,预先将内筒15a和防振部15b被一体化了的第1衬套15及内筒17a和防振部18被一体化了的第2衬套17配置在模具内,通过在其周围采用注射成形等注入合成树脂进行硬化来使其一体化。
但是,也可预先成形杆主体10那一侧,将其配置在模具内,再将内筒15a配置在第1环部14内,将内筒17a配置在第2环部16内,然后,将橡胶等弹性材料注入到第1环部14及第2环部16内,使其与杆主体10一体化。另外,防振部18的弹性构件和第2环部16的弹性的连结,可以是弹性构件相对于第2环部16的利用粘接剂进行的粘接、硫化粘接、以及利用压入进行的连结等。
臂部12由柱状部20和上下的第1肋21构成截面H型(参照图6)。第1肋21从柱状部20的上下向左右方向伸出,柱状部20一体地连结上下的第1肋21的左右方向中间部。柱状部20虽然是臂部12的主体部,但由上下的第1肋21加强,具有必要充分的刚性,并且,通过对由柱状部20和第1肋21包围的空间相当部分进行减料,做成第1凹部31,使其轻量化。
如图6所示,如果将柱状部20的壁厚设为t1,将第1肋21的从柱状部20伸出的量设为W1,则成为W1>t1。
另外,如图3所示,在第1环部14的外周部也形成多条沿周向形成的环状的肋14a。但是,相邻的肋14a之间成为相对地构成凹部的环状槽14b。通过这样将肋14a形成为凹凸形状,可获得轻量化和高刚性化。
第2环部16如图3所示的那样,将与臂部12连接的前半侧部分设为前部侧部分16A,将处于其相反侧的后半侧部分设为后部侧部分16B。另外,将中心线C0上的前部侧部分16A的最前端部近旁设为前部16a,将处于其相反侧的后部侧部分16B的最后端部近旁设为后部16b。前部16a和后部16b也是处于内筒17a的轴线C2(图2)两侧的其前侧部分及后侧部分。另外,将内筒17a的左右方向设为侧部16c。在此场合,第2环部16的外周面中的、与侧部16c相比靠前方侧的部分也是前部侧部分16A,靠后方侧的部分也是后部侧部分16B(参照图2、3)。
另外,向第1环部14与第2环部16相互离开的方向被拉伸的拉伸输入时的第2环部16的要求刚性,处于外周侧的后部16b中的与中心线C0重叠的部分近旁部、处于内周侧的侧部16c近旁部最高。相反,第2环部16的外周侧中的前部侧的要求刚性相对地较低。
在压缩时的输入下,第2衬套17的内筒17a在从臂部12向中心线C0方向传递的负荷的作用下与第2环部16相对地向前方移动。
第1肋21延伸到第2环部16的前侧侧面。即,第1肋21从臂部12形成到第2环部16的前侧侧面,将其中的处于臂部12的部分设为臂部分,将侧视时与第2环部16的前部侧部分16A重叠的部分设为环部分。
在第2环部16的前侧侧面一体地设置上下一对第1肋21和进一步在其上下隔着间隔配置、成为第2环部16的上下方向(轴线C2方向)上的端面的第2肋22。
在第2环部16的后部侧部分16B设置第3肋23。
第2肋22包围第2环部16的环孔16d(参照图5)的开口部全周,在俯视下呈大致环状,使第2环部16的开口部高刚性化,防止第2环部16在中心线C0方向上被拉伸时的第2环部16的破损。
如图5所示,第2环部16具备在轴线C2方向上贯通的环孔16d,其开口缘部16e形成于包围环孔16d的筒部16f的轴向两端部。开口缘部16e与第2肋22连续,第4肋24从第2肋22的前部向前方一体地延伸出,与第1肋21的臂部分连结。
作为防振部18的一部分的被覆部18d在部分地被覆的状态下与包含第2肋22的第2环部16的开口缘部16e及筒部16f的内周部表面一体化。
如图4、5所示,在第2环部16的后部侧面形成被配置于上下的第2肋22之间的多条第3肋23。在此例中,第3肋23设置5条。各第3肋23设置在与轴线C2正交的平面内,分别平行地在轴线C2方向上具有间隔地配置。另外,如也是第2环部16的后视图的图4所示的那样,直到第2环部16的后侧侧面及后面,设置成半周状。第3肋23与第2肋22的平面形状一致地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各自的壁厚也是相同程度(图5)。
第2肋22及第3肋23分别是与第1肋21相同程度的壁厚,但第2环部16的后部侧的肋的密度比前侧高,成为由上下一对第2肋22和5条第3肋23组成的共7条,可使后部侧部分16B充分地成为高刚性。
如图2及图5所示,第4肋24从第2肋22的上侧前部向斜下前方延伸出,其前端部与第1肋21的臂部分的上面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在中心线C0上连接成一体。
另外,第4肋24从第2肋22的下侧前部向斜上前方延伸出,其前端部与第1肋21的臂部分的下面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在中心线C0上连接成一体。
即,在第2环部16的前部侧部分16A仅设置由上下一对第1肋21及第2肋22和第4肋24组成的共6条肋。
第4肋24连结第2肋22的前部和第1肋21的前后方向中间部而且左右方向中央部,如图3所示的那样,当俯视时在中心线C0上位于第1肋21的左右方向内侧,侧面呈曲线状。
如果将此曲线的圆角设为第4圆角R4,则第1肋21的第1圆角R1比第4肋24的第4圆角R4大(R1>R4),第4肋24的宽度比第1肋21的宽度窄,第4肋24与处在中心线C0上的第1肋21的左右方向中间部重叠。
另外,第4肋24在正视(图2)时也可形成为曲线状或直线状以及曲柄形状等拐折形状等任一种形状。另外,在俯视(图3)时也可将侧部形成为直线状。在此场合,虽然与第1肋21之间的上述圆角的大小关系没有意义,但在俯视观察时,第4肋24的宽度比第1肋21的宽度窄、第4肋24与第1肋21的左右方向内侧重叠这一点是相同的。
如图1、2所示,在第2环部16的侧面沿轴线C2方向形成第5肋25。第5肋25与第1肋21的后端部成为同一平面地连续,与第3肋23的前端部也处于同一平面地连续。另外,第5肋25的上下端部与第2肋22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处于同一平面地连续。第5肋25设置于图3中的左右两侧部的最大外径部。
由于第5肋25在内筒17a的轴向上长长地形成于第2环部16的侧面,所以,将其设为第2环部16的纵肋。另一方面,由于第1肋21、第3肋23及第2肋22分别形成在内筒17a的轴正交平面内,所以,将它们设为横肋。另外,第4肋24成为倾斜肋。
第5肋25作为纵肋,连结间隔、形状不同的各横肋,将其连接成一体,而且,这些纵横的各肋在第5肋25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各肋之间设置减料的凹部。在柱状部20与上下的第1肋21之间设置大的第1凹部31。
因为臂部12是从第1环部14向第2环部16的负荷传递部,所以,不施加第2环部16那样大的应力。因此,仅由上下一对第1肋21即可获得充分的刚性,由此,可尽可能地进行大量的减料,实现臂部12的轻量化。
如图2所示,在相邻的第3肋23之间形成由半圆周状的槽构成的第2凹部32。另外,在第2肋22与相邻的第3肋23之间也形成由同样的槽构成的第5凹部35。
并且,在第2肋22与相邻的第1肋21之间形成虽然比第1凹部31小但比第2凹部32大的第3凹部33。第3凹部33是形成在第2肋22的前半侧部分与第1肋21之间的减料部。
另外,在第1肋21与相邻的第4肋24之间设置第4凹部34。此第4凹部34在图2的正视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状,后方侧与第3凹部33连续。第4凹部34是形成在用于对拉伸时被施加比较大的应力的前部16a部分进行加强的第4肋24与第1肋21之间的减料部。
如图2所示,第2凹部32及第5凹部35的周向前端部到达第5肋25。另外,第1凹部31及第3凹部33的各后端部也到达第5肋25。
如图7所示,第1肋21的宽度比第2肋22的宽度宽。即,在图3中,第2肋22的前侧部分与第1肋21的左右方向内侧重叠,第1肋21构成比第2肋22宽的宽度,向左右方向伸出。
如果设第1肋21的宽度为W2,设第2肋22的宽度为W3,则W2>W3。各宽度W2、W3分别为第2环部16的从筒部16f的内周面的伸出量。第1肋21的宽度W2比第2肋22的宽度W3大,意味着在俯视观察时第1肋21的面积比第2肋22的面积大。
另外,第1肋21及第2肋22在第2环部16的侧面的第5肋25部分为相同宽度。在与第5肋25相比靠前方的位置,第1肋21的宽度W2变得比第2肋22的宽度W3大。
但是,第1肋21也可如图3中的假想线21A所示的那样,以包围第2环部16的外周面全周的方式形成,在此场合,第1肋21的与第2肋22重叠的部分的宽度在第2肋22的全周或一部分形成得比第2肋22的宽度宽。
第2凹部32及第5凹部35的深度分别为D1(图5)。第3凹部33的深度为D2(图7)。另外,如在图中用假想线表示的那样,越接近后方的第5肋25,则第3凹部33的深度D2变得越深。第4凹部34的深度为D3(图6)。
另外,如在图中用假想线表示的那样,越接近后方的第2肋22,则第4凹部34的深度D3变得越深。
并且,这些凹部的深度是决定相邻的各肋的突出高度(第2环部16的径向上的突出量)的深度,前半部侧的第3凹部33及第4凹部34的深度D2及D3比后半部侧的第2凹部32及第5凹部35的深度D1深。通过这样做,使前半部侧的减料增多,并且,增大第1肋21及第2肋22和第4肋24的突出高度。
另外,这些凹部犹如将与各肋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的部分刻入来形成的凹部(因为在本例中通过注射成形等形成,所以,实际上不存在刻入等机械的加工工序)。各肋作为相对于各凹部相对地突出的部分形成。
因此,这些各肋的表面表示在不形成凹部的假定的场合的、臂部12及第2环部16的外形表面。
接下来,以第1肋21和第2肋22为主体对它们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图8是放大图3中的第2环部16那一侧并且省略一部分进行表示的图。如此图9所示,设置第1肋21的环部分中的、从设置于第2环部16的环孔16d的开口缘部16e(参照图5)相对于内筒17a的轴线C2向轴正交方向外方而且相对于中心线C0向左右方向扩展的扩径部46。利用此扩径部46,第1肋21成为向左右方向扩大的左右宽度宽的肋。在第2肋22上未形成这样的扩径部。
第1肋21由曲线从第2环部16的侧面前侧到臂部12进行连结,该曲线由大的第1圆角R1和第3圆角R3构成。第2肋22以配置于第1肋21的左右方向内侧的方式构成为更小的第2圆角R2的曲线状。
第1肋21的扩径部46中的、环部分的前缘部构成为第1圆角R1的曲线,臂部分成成反圆角的第3圆角R3。第1圆角R1和第3圆角R3在拐点47连续,第1圆角R1比第3圆角R3小(R1<R3)。另外,臂部分构成为第3圆角R3的臂弯曲部48,左右的臂弯曲部48间的宽度随着趋近第1环部14而逐渐变窄地变化。
将第2衬套17的内筒17a的中心Q与环部外周的距离设为中心间距离。将此中心间距离中的、中心Q和与侧部16c对应的部分的距离设为r1,如果绘制以此r1为半径的假想圆E,则第1肋21的扩径部46的前缘部向假想圆E的外侧伸出形成,第2肋22的前半侧的外周部处于假想圆E的内侧。扩径部46也是向假想圆E的外侧伸出的部分。
在俯视(图8)时,第2肋22与第1肋21重叠,在侧部16c在上下方向上一致。但是,在与中心Q相比靠前方的前半侧,第1肋21在扩径部46相比第2肋22向外方伸出,第1肋21的面积相应地比第2肋22的面积变大。
另外,当设连结左右的拐点47的直线为直线L,设此直线L与中心线C0的交点为P时,交点P处于假想圆E的内侧。因此,拐点47处于比较接近中心Q的位置,第3圆角R3变长,所以,扩径部46的臂部分变得比较长。
在这里,附图标记r1是中心Q与环部外周之间的中心间距离中的最小部。如果设扩径部46的外周与中心Q的中心间距离为r2,则r2比r1大。另外,如果设从中心Q到中心线C0上的后端部的中心间距离为r3,则此r3虽然比r1大,但比r2小(r1<r3<r2)。
在内筒17a的左右方向上,第1肋21与第2肋22的连接部(第5肋25的上下方向端部)构成与中心线C0大致平行的直线部49。直线部49的前端部成为与内筒17a的前端部相同的程度。
此直线部49虽然是假想圆E的切线,但如果绘制以r2及r3为半径的圆(图示省略),则相对于这些圆构成弦地横过。
因此,利用此直线部49,因为使第1肋21及第2肋22从中心Q向左右方向的最大突出量为r1,不为r2或r3,所以,可相应地减少向左右方向的突出量,使其紧凑化。
而且,扩径部46因为其左右方向突出量成为r1以下,所以,减少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伸出而细长化。
另外,如果设r1为1,则r2及r3成为1以上,第1肋21的扩径部46及第2肋22的后半部侧分别具有成为1以上的部分。因此,第1肋21向前方侧变长,第2肋22向后方侧变长,提高拉伸及压缩方向上的刚性。
接下来对作用进行说明。第2环部16的肋如图2所示的那样,在正视观察时在轴线C2的两侧的前侧设置第1肋21、第2肋22及第4肋24,在后侧设置第2肋22及第3肋23,使条数以在前侧少、在后侧多的方式变化,所以,正视观察时的肋构造在前后方向上非对称地构成。另外,第1肋21因为仅设置于前部侧部分16A,所以,在俯视观察时,第1肋21和整体的肋构造非对称地构成。通过这样在前后方向上使肋构造非对称,可最佳地分配第2环部16的前后方向的刚性。
另外,减料量在前侧由第1凹部31、第3凹部33及第4凹部34组成,而后侧由第2凹部32及第5凹部35组成,后侧比前侧少。
因此,能够使拉伸时施加最大的应力的后部16b部分充分地成为高刚性,使相对地要求刚性较低的前侧尽可能地轻量化。
即,当拉伸输入时,臂部12由第1环部14拉伸,内筒15a和17a向远离方向移动,当如图9所示那样内筒17a被推碰到后部16b时,第2环部16变形成大致卵形,在前部16a和后部16b特别是后部16b施加大的应力(图9夸张地表示第2环部16的变形)。
然而,后部16b由于由第2肋22及多条第3肋23增多条数,高密度地设置肋,而且,使减料量减少,所以,成为高刚性,可经得住此大的应力。
另一方面,在前部16a也施加比较大的应力,在前部16a那一侧,变形使各部分的圆角改变,从而使第1圆角R1→R1a、第2圆角R2→R2a、第3圆角R3→R3a、第4圆角R4→R4a。
然而,因为没有由内筒17a产生的推压,而且与臂部12连续,所以,不需要后部16b那样大的刚性。因此,即使形成为与后部16b那一侧相比减少了条数的第1肋21、第2肋22及第4肋24,也可充分地使其成为高刚性。
而且,通过这样地减少肋的条数,可由第1凹部31、第3凹部33及第4凹部34获得大的减料,能够可尽可能地实现轻量化。
因此,着眼于第2环部16的前后方向上的各部分要求的刚性的差异,可与要求刚性的差对应地使刚性的分配最佳化,并且可进行尽可能的轻量化。
另外,通过使与臂部12连续的第1肋21在俯视观察时与第2肋22相比宽度宽,增大面积地形成扩径部46,可实现臂部12与第2环部16的连结部的高刚性化。因此,即使在如图9所示的那样内筒17a被推碰到后部16b时,通过第1肋21的高刚性化,可防止第2环部16的过大的变形,提高耐久性。
而且,第2环部16的前方侧因为已经存在臂部12,所以,容易使扩径部46向前方侧突出,大的扩径部46和大的减料部(第1凹部31)的形成变得容易。另外,与将与扩径部46相当的部分形成于后部侧部分16B侧的场合相比,可获得高刚性而且小型化的装置。
此时,第2肋22呈环状地形成于全周,另一方面,即使第1肋21仅设置在第2环部16的周围的一部分(前部侧部分16A),也由于使第1肋21的宽度比第2肋22宽地形成扩径部46,形成为大面积,所以,可有效地抑制第2环部16的变形,可缓和应力集中。
即,当拉伸输入使得第2环部16从例如圆形变形成大致卵形时,如果前部侧部分16A的刚性不充分,则即使在第2环部16的前部16a也产生应力集中,这里发生破损。
然而,通过使仅设置于第2环部16的前部侧部分16A的第1肋21的宽度W2比形成于全周的第2肋22的宽度W3宽地设置扩径部46,增大第1肋21的面积,可使前部侧部分16A的刚性充分地大。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第2环部16的前部侧部分16A的变形,可缓和应力集中,所以,耐久性提高。
并且,第2肋22与第1肋21的宽度相比变窄,但因为在第2环部16的筒部16f的轴向两端部构成为环状地形成,所以,可提高筒部16f的轴向两端部的刚性。另外,与第1肋21相比宽度窄,与此相应,可轻量化。而且,可使扩径部46的左右方向上的最大突出量与第2肋22一致,形成为最小中心间距离r1,所以,可实现左右方向上的小型化。
另外,当设中心Q与环部外周的中心间距离中的最小距离为r1时,通过使第1肋21的中心间距离r2为1以上,可在第1肋21设置扩径部46。
并且,通过增大第1肋21的第1圆角R1,相对地减小第4肋24的第4圆角R4,可与第4肋24相比将第1肋21形成得宽而且长。因此,第4肋24使第2肋22的应力向第1肋21的臂部分的前后方向中间部而且左右方向中央部分散,并且,可比其宽地而且直到前方地由第1肋21分散第2肋22的应力。改善此应力分散的效果即使在将第1肋21和第4肋24例如两方都形成为直线状的场合也可同样地期待。
另外,在图9中当前部16a变形时,可在此变形时使得第1肋21与臂部12以平缓的角度光滑地连续,进而可使得应力分散良好,缓和应力集中。
而且,由于间隔、形状在前后不同的各横肋(第1肋21和第3肋23及第2肋22)由作为纵肋的第5肋25连结而连接成一体,所以,可在每个场所配置适当的数量、形状的肋,并且可提高整体的刚性。
另外,使这些纵横的各肋在第5肋25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而且第5肋25的外表面在俯视观察时构成直线部49,所以,可对向左右方向的伸出进行抑制,使其紧凑化。
而且,即使第2肋22从第1肋21向轴线C2方向离开地设置,由倾斜的第4肋24也可最短地对第2肋22进行加强。
而且,通过设置第4肋24,可获得前部侧部分16A的充分的强度,由于可不使第1肋21的扩径部46向前方伸出后述的第2实施例那么多,所以,可进一步细长化。
另外,在施加应力的前部16a,通过经第4肋24将第2肋22与第1肋21连结,可由尽可能地小的加强进行高刚性化。而且,通过设置第3凹部33及第4凹部34,即使设置第2肋22及第4肋24,也可实现轻量化。
特别是通过在第4肋24与第1肋21之间设置大致三角形状的第4凹部34,使第3凹部33的深度D2及第4凹部34的深度D3比形成于第3肋23及第2肋22之间的第2凹部32及第5凹部35的深度D1深,可尽可能地轻量化。另外,通过分别使第3凹部33的深度D2及第4凹部34的深度D3深,可增大第1肋21的突出高度,形成为大面积,并且,可对第2环部16整体的向左右方向的突出量进行抑制,使其紧凑化。而且,由于由深的凹部形成肋,所以,可减少孔隙(成形时由气泡形成的空隙)的发生,可提高肋的刚性。
另外,本申请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发明的原理内可进行多种多样的变形、应用。例如,不限于扭力杆,可用作各种的防振用连结构件。
附图标记说明:
10:杆主体、12:臂部、14:第1环部、16:第2环部、17:第2衬套、17a:内筒、18:防振部、21:第1肋、22:第2肋、
23:第3肋、24:第4肋、25:第5肋、31:第1凹部、32:第2凹部、33:第3凹部、34:第4凹部、35:第5凹部、46:扩径部

Claims (10)

1.一种防振装置,具备主体部(10)和第1衬套(15)及第2衬套(17),该主体部(10)具备臂部(12)和设置于其纵长方向两端的第1环部(14)及第2环部(16);该第1衬套(15)及第2衬套(17)设置于第1环部(14)及第2环部(16);该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衬套(17)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形成有多条与臂部(12)和至少一方的环部(16)的外周连续的横肋;
在俯视观察时,上述横肋具备上下重叠并且面积不同的第1肋(21)和第2肋(22);
面积大的第1肋(21)具备与面积小的第2肋(22)相比向外方伸出的扩径部(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环部(16)具备相对于上述衬套(17)的中心轴线(C2)在前方侧与上述臂部(12)连接的那一侧的前部侧部分(16A),和处于其相反侧的后部侧部分(16B);
上述第1肋(21)在上述前部侧部分(16A)和上述后部侧部分(16B)成为非对称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上述第1肋(21)的外周与上述衬套(17)的中心(Q)之间的中心间距离中的最小距离设为1时,上述扩径部(46)的中心间距离为1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环部(16)的外周设置上述第1肋(21)及第2肋(22)和作为除它们以外的肋的第3肋(23),并且沿各横肋形成凹部;并且,
沿上述第1肋(21)的扩径部(46)的凹部(33、34)的深度(D2、D3)比沿上述第3肋(23)的凹部(32)的深度(D1)深。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正视观察时,在上述前部侧部分(16A)设置包含上述第1肋(21)的多条肋,在上述后部侧部分(16B)设置包含与上述第1肋(21)及第2肋(22)不同的第3肋(23)的多条肋;并且,
使设置于上述前部侧部分(16A)的肋的数量与设置于上述后部侧部分(16B)的肋的数量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部侧部分(16A)和后部侧部分(16B)的各横肋由在上述一方的环部(16)的外侧面沿上述轴向长长地形成的纵肋(25)连接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肋(22)在上述一方的环部(16)的轴向端部被设置成环状,并且,此第2肋(22)被设置在与上述第1肋(21)相比靠轴向外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肋(22)经第4肋(24)倾斜地与上述第1肋(21)连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观察时,上述第1肋(21)的上述扩径部(46)的外周部及上述第4肋(24)的左右方向缘部分别具有曲线部,并且,
上述第1肋(21)的曲线部的圆角(R1)比上述第4肋(24)的曲线部的圆角(R4)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肋(21)与上述第2肋(22)及第4肋(24)之间,形成有减料凹部(33、34)。
CN201380042600.8A 2012-08-11 2013-08-10 防振装置 Active CN1045410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9123 2012-08-11
JP2012179123 2012-08-11
JP2013167199A JP6162530B2 (ja) 2012-08-11 2013-08-10 防振装置
PCT/JP2013/071741 WO2014027632A1 (ja) 2012-08-11 2013-08-10 防振装置
JP2013-167199 2013-08-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1088A true CN104541088A (zh) 2015-04-22
CN104541088B CN104541088B (zh) 2017-07-25

Family

ID=5010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2600.8A Active CN104541088B (zh) 2012-08-11 2013-08-10 防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70289B2 (zh)
JP (1) JP6162530B2 (zh)
CN (1) CN104541088B (zh)
DE (1) DE112013004015T5 (zh)
WO (1) WO201402763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4271A (zh) * 2017-08-25 2018-01-09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带抗扭连杆的发动机右悬置总成
CN108556613A (zh) * 2018-03-30 2018-09-21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高抗振的车辆连杆支架
CN113557153A (zh) * 2019-03-14 2021-10-2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
CN113557153B (zh) * 2019-03-14 2024-05-3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9673B2 (ja) * 2013-08-14 2017-08-30 山下ゴム株式会社 樹脂トルクロッド
FR3034714B1 (fr) * 2015-04-10 2017-04-2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detrompage pour le montage correct d’une biellette anti-couple non symetrique dans le berceau d’un vehicule
KR101845418B1 (ko) * 2015-12-11 2018-05-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마운팅 브라켓의 구조
JP6855189B2 (ja) * 2016-08-25 2021-04-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トルクロッド
US10308102B2 (en) * 2017-02-07 2019-06-04 Vibracoustic Usa, Inc. Damped torque roll restrictor
JP6824771B2 (ja) * 2017-02-16 2021-02-03 Toyo Tire株式会社 トルクロ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537035B (zh) * 2017-04-25 2021-04-06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扭转杆
JP7086685B2 (ja) * 2018-04-11 2022-06-20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補強用リブ
CN108819695A (zh) * 2018-05-25 2018-11-16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尼龙拉杆及其制备方法
DE102018208298B4 (de) * 2018-05-25 2024-04-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Koppelstange, Radaufhäng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oppelstange
DE102019202900A1 (de) * 2019-03-04 2020-09-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Koppelstange
JP2022090754A (ja) * 2020-12-08 2022-06-20 山下ゴム株式会社 トルクロッド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3412A (ja) * 2003-09-05 2005-03-31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CN1670396A (zh) * 2004-03-19 2005-09-21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扭转杆
CN201763884U (zh) * 2010-08-20 2011-03-16 吴晓文 一种扭力胶芯总成
JP2011213258A (ja) * 2010-03-31 2011-10-27 Honda Motor Co Ltd トルクロッド
CN102537203A (zh) * 2010-11-05 2012-07-04 仓敷化工株式会社 防振连杆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6103B2 (ja) * 2003-10-03 2010-03-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トルクロッド構造
JP2009115109A (ja) 2007-11-01 2009-05-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防振連結ロッド
JP4607938B2 (ja) * 2007-11-01 2011-01-05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防振連結ロッド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3412A (ja) * 2003-09-05 2005-03-31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CN1670396A (zh) * 2004-03-19 2005-09-21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扭转杆
JP2011213258A (ja) * 2010-03-31 2011-10-27 Honda Motor Co Ltd トルクロッド
CN201763884U (zh) * 2010-08-20 2011-03-16 吴晓文 一种扭力胶芯总成
CN102537203A (zh) * 2010-11-05 2012-07-04 仓敷化工株式会社 防振连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4271A (zh) * 2017-08-25 2018-01-09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带抗扭连杆的发动机右悬置总成
CN108556613A (zh) * 2018-03-30 2018-09-21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高抗振的车辆连杆支架
CN113557153A (zh) * 2019-03-14 2021-10-2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
CN113557153B (zh) * 2019-03-14 2024-05-3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70289B2 (en) 2016-10-18
JP6162530B2 (ja) 2017-07-12
WO2014027632A1 (ja) 2014-02-20
JP2014055671A (ja) 2014-03-27
US20150219182A1 (en) 2015-08-06
CN104541088B (zh) 2017-07-25
DE112013004015T5 (de) 2015-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41088A (zh) 防振装置
CN105408659B (zh) 树脂转矩杆
US8628101B2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bush structure and suspension characteristic adjusting method
CN105848919A (zh) 具有可变刚度的无气轮胎构造
US9701157B2 (en) Vehicle wheel
JP2015518772A5 (zh)
CN107696785A (zh) 非充气轮胎
CN105121894A (zh) 隔振衬套及隔振衬套的制造方法
CN105658991B (zh) 隔振装置
CN103945907B (zh) 藤球侧带及藤球
CN106795932A (zh) 用于车辆的弹性体支承
CN102537203A (zh) 防振连杆
CN107002795A (zh) 带托架筒形防振装置
JP2015096372A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1794067B1 (ko) 복합재료 적용 자동차 현가장치의 컨트롤 암 제조방법
CN105074261B (zh) 防振装置
CN105452014A (zh) 充气轮胎
CN108859643A (zh) 双重压缩比型衬套及其悬架系统
CN203906627U (zh) 一种汽车减震轴套
KR101549918B1 (ko) 차량의 현가암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0052670A (ja) 弾性クローラ
CN109790894A (zh) 防振装置
CN103452321A (zh) 臂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臂架及其布置方法以及泵送设备
CN204458949U (zh) 啮合橡胶关节
CN104044402B (zh) 不爆胎式内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