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6308A - 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6308A
CN104526308A CN201410598426.1A CN201410598426A CN104526308A CN 104526308 A CN104526308 A CN 104526308A CN 201410598426 A CN201410598426 A CN 201410598426A CN 104526308 A CN104526308 A CN 104526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upper cylinder
cylinder
rotor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84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6308B (zh
Inventor
王仲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984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26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26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6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6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6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 B23P19/025For detaching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系统设备领域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所述的方法的步骤为:1)起吊部件(7)向上拉抬上缸体(5),拉抬上缸体(5)时,转子(2)随上缸体(5)抬升,汽缸(1)发生卡涩;2)定位孔(8)分别延伸到汽缸(1)内部的隔板套(3)和轴封套(4)上,定位棒(9)分别延伸到隔板套(3)和轴封套(4)内;3)顶压工具(10)在转子(2)部位施加向下的力,起吊部件(7)与上缸体(5)连接,在上缸体(5)上施加向上的拉抬力;4)起吊部件(7)继续抬升上缸体(5),实现汽缸(1)的解体。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和处理汽轮机组在检修中发生汽缸与隔板套、轴封套等部件卡涩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系统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
背景技术
冶金系统由于生产工艺要求及工作环境因素制约,汽轮机往往由于蒸汽品质和高温高压环境影响,在汽轮机内部的精密配合部位会积淀硬度极高,厚达1mm以上高温氧化铁皮垢以及各种成分的蒸汽盐垢。使汽轮机的汽缸与隔板套、轴封套等部件在设备结构的轴向、径向配合面、凹凸槽定位接口等处的预留安装间隙消失。在机组大修解体工作中,极易发生严重的汽缸与汽缸内部的隔板套、轴封套等部件卡死的事故。而在汽轮机在大修工作中,现有技术中对汽缸进行解体的常规检修工艺无法有效解决汽缸与隔板套、轴封套发生卡死事故。现有技术中的工艺,一是无法及时完成解体工作,或根本无法进行设备解体工作;二是由于通常采用气割、强吊等破坏性的拆除工艺,对转子及汽缸和缸内部套产生较大损坏,会发生极大的备件更换费用和修理费用;三是个别野蛮作业导致发生严重的起重坠落和人员伤害事故,进而导致事故扩大,给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带来极大地损失。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检修工艺在使用中,已多次出现设备严重损坏和施工人员受到严重伤害的扩大性事故。即便是勉强完成解体工作,转子的损伤程度也无法预测,故而多在转子出缸后即送厂家进行大轴校验和叶片探伤检测和修复更换工作,还必须要做高速动平衡配重试验,致使工艺费用极高。特别是在工艺实施的决策阶段,制造厂家和检修单位基本是将工艺实施的决策权提交给使用单位,并且不愿意承担工艺失败的风险,给使用单位造成较大损失。目前国内外未见成熟技术和工艺来解决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汽轮机汽缸与隔板套、轴封套发生卡死后,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汽轮机解体,同时防止转子在解体工作中发生永久性弯曲、汽轮机叶片弯曲断裂以及隔板套、轴封套被破坏性拆除等一系列设备损坏事故,避免发生严重人员伤害事故问题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所述的汽轮机缸体包括汽缸,汽缸内部设置转子,隔板套,轴封套,所述的汽缸包括上缸体和下缸体,所述的缸体解体方法的步骤为:
1)通过起吊部件向上拉抬上缸体,判断汽缸是否发生卡涩,拉抬上缸体时,转子随上缸体抬升,即汽缸发生卡涩,抬上缸体时,转子未随上缸体抬升,即汽缸未发生卡涩;
2)在下缸体侧面钻出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分别延伸到汽缸内部的隔板套和轴封套上,将多个定位棒分别穿过多个定位孔,定位棒分别延伸到隔板套和轴封套内,顶压在隔板套和轴封套上,起吊部件拉抬上缸体时,隔板套和轴封套不会粘附在上缸体随上缸体的拉抬而上升;
3)通过顶压工具在转子的前轴颈部位和后轴颈部位施加向下的力,通过起吊部件与上缸体连接,在上缸体上的施力点施加向上的拉抬力,将上缸体缓慢向上拉抬,上缸体与下缸体、转子、隔板套和轴封套逐渐脱离;
4)起吊部件继续抬升上缸体,实现汽缸的解体。
所述的上缸体上的施力点分别在上缸体前缸部位、上缸体中缸部位、上缸体后缸部位,起吊部件分别施力在上缸体前缸、上缸体中缸和上缸体后缸上,起吊部件拉抬上缸体时匀速拉抬。
所述的隔板套设置为由两个C形结构的隔板套组件扣合组成的环形结构,轴封套设置为由两个C形结构的轴封套组件扣合组成的环形结构,转子的前轴颈部位和后轴颈部位分别设置用于监测转子抬升高度数值的监控部件,起吊部件抬升上缸体时,监控部件监测转子的抬升高度数值,监控部件上显示抬升高度数值。
所述的起吊部件包括多个千斤顶,厚板平台,下缸体的下缸体前缸、下缸体中缸、下缸体后缸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水平布置的厚板平台,每个厚板平台上各设置一个千斤顶,上缸体前缸、上缸体中缸和上缸体后缸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吊耳,每个吊耳分别通过一个手拉葫芦与一个千斤顶连接,起吊部件在上缸体上施加向上的拉抬力时,多个千斤顶分别施力在多个吊耳上,在上缸体前缸、上缸体中缸和上缸体后缸上形成多个施力点,厚板平台底部与下缸体之间设置加强筋。
所述的下缸体的两侧分别焊接多个支架,多个支架分别与多个定位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支架上分别水平设置一个带压力表的千斤顶,定位棒穿过定位孔顶压在隔板套和轴封套上后,多个带压力表的千斤顶分别顶紧在多个定位棒上。
所述的顶压工具包括n形结构的龙门架,龙门架上部安装水平布置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下端设置压紧块,压紧块下表面设置凹进的弧形压紧面,调节螺杆上端拧装锁紧螺母,前轴颈部位和后轴颈部位的两个顶压工具分别通过压紧块在转子上施加向下的力,转子不会随上缸体的抬升而上升。
所述的起吊部件缓慢拉抬上缸体时,当施力在定位棒上的带压力表的千斤顶压力迅速下降后,多个千斤顶停止施力,换用行车吊钩继续起吊上缸体,同时,顶压在定位棒上的带压力表的千斤顶停止工作,将定位棒拔出,下缸体前缸两侧的千斤顶继续辅助顶升。
所述的行车吊钩吊升上缸体,并调整上缸体到水平位置,然后继续匀速吊升上缸体,隔板套和轴封套均与上缸体分离,即完成缸体解体。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工艺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和处理汽轮机组在检修中发生汽缸与隔板套、轴封套等部件发生卡涩事故的难题,防止转子在检修工作中发生永久性弯曲、汽轮机叶片弯曲断裂以及隔板套、轴封套被破坏性拆除等一系列设备损坏事故,甚至发生严重的人员伤害事故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能够大大缩短在此事故下的检修工期和检修费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现场操作性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靠方法。除对液压千斤顶性能要求较高外,其他器具均可方便制作或采用现成产品,不仅大大降低工艺费用,而且缩短了安装和检修工期。特别是避免了转子在汽缸解体工作中承受额外载荷的风险,既保护了转子主轴和叶片的安全,对机组其他重要部件的保护也十分有效,易于实现,便于普及。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时隔板套部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时轴封套部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时顶压工具施力在转子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汽缸;2、转子;3、隔板套;4、轴封套;5、上缸体;6、下缸体;7、起吊部件;8、定位孔;9、定位棒;10、顶压工具;11、前轴颈;12、后轴颈;13、上缸体前缸;14、上缸体中缸;15、上缸体后缸;16、隔板套组件;17、轴封套组件;18、监控部件;19、千斤顶;20、厚板平台;21、下缸体前缸;22、下缸体中缸;23、下缸体后缸;24、吊耳;25、支架;26、带压力表的千斤顶;27、龙门架;28、调节螺杆;29、压紧块;30、弧形压紧面;31、前轴承箱;32、后轴承箱;33、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所述的汽轮机缸体包括汽缸1,汽缸1内部设置转子2,隔板套3,轴封套4,所述的汽缸1包括上缸体5和下缸体6,所述的缸体解体方法的步骤为:
1)通过起吊部件7向上拉抬上缸体5,判断汽缸是否发生卡涩,拉抬上缸体5时,转子2随上缸体5抬升,即汽缸1发生卡涩,抬上缸体5时,转子2未随上缸体5抬升,即汽缸1未发生卡涩;汽缸与气缸内的隔板套3和轴封套4等部件发生卡涩,需要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进行解体,避免汽缸部件损坏。
2)在下缸体6侧面钻出多个定位孔8,多个定位孔8分别延伸到汽缸1内部的隔板套3和轴封套4上,将多个定位棒9分别穿过多个定位孔8,定位棒9分别延伸到隔板套3和轴封套4内,顶压在隔板套3和轴封套4上,起吊部件7拉抬上缸体5时,隔板套3和轴封套4不会粘附在上缸体5随上缸体5的拉抬而上升;设置定位孔8和定位棒9,是因为一般在起吊上缸体5时,汽缸1内的隔板套3和轴封套4等部件与上缸体5发生卡涩而粘附在一起,因此当拉抬上缸体5时,质量很重的隔板套3和轴封套4等部件会随着上缸体5的上升而上升,这样不仅容易损坏隔板套3和轴封套4等部件,而且质量很重的隔板套3和轴封套4上升时,很容易从上缸体5上掉下,从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设置定位孔8和定位棒9,就能够通过穿过定位孔8的定位棒9,对隔板套3和轴封套4分别实现定位,防止其随着上缸体5的上升而上升,避免安全隐患。
本发明所述的解体方法中,判断汽缸总各部件卡涩程度的方法为:拉抬上缸体5时,进一步抬高缸体至10mm处,可以检查发现若干组隔板套与上缸体内部的相应上缸体凹槽卡住,隔板套与上缸体连接在一起。观察可见隔板套下半部的隔板套组件随上缸起升,其高出上缸体和下缸体水平接合面若干(A)mm。这样,起吊上缸体时,隔板套下半部的隔板套组件随上缸体上升而起升,并高出汽缸水平接合面若干(B)mm。此时,可根据不同的机组轴系径向密封间隙最小设计值或上次大修最小安装值(C)mm的记录、并结合两种部件升起高度(A)、(B)等数值,以及在前后轴承处监视转子抬升值(D)mm,来计算并判断是否完全卡死。计算公式:【10—(A或B)—D】≤2C。
3)通过顶压工具10在转子2的前轴颈11部位和后轴颈12部位施加向下的力,通过起吊部件7与上缸体5连接,在上缸体5上的施力点施加向上的拉抬力,将上缸体5缓慢向上拉抬,上缸体5与下缸体6、转子2、隔板套3和轴封套4逐渐脱离;确定施力点,要确保上缸体抬升时,能够实现山缸体平稳拉抬。因此,为满足上述要求,将施力点分别选在上缸体5前部、中部、后部位置。
4)起吊部件7继续抬升上缸体5,实现汽缸1的解体。
在汽缸发生卡涩时,若继续强行起吊,将因隔板套与转子下部最小安装间隙消失,则起吊部件通过径向摩擦力作用使得卡涩部件套带动转子强行上升,使转子下部位置受到卡涩部件的径向顶升载荷而发生临时性弯曲。当卡涩部件与转子的上部径向间隙因转子上升而消失后,又将通过转子将缸内所有的隔板套、轴封套同时带动上升。此时,所有的隔板套、轴封套的重量将压附于转子之上。这时,将会引发转子主轴在卡死段受力过度而弯曲,同时使得对应的隔板套、轴封套损伤、继而使转子叶片叶轮受损。当转子随隔板套、轴封套在上汽缸起吊到一定高度时,若卡涩部套的摩擦力承受不了全部重量,或者某一隔板套、轴封套的下半部套与下汽缸再发生突然卡死故障,将会发生转子、隔板套、轴封套部件突然整体坠落、或者钢丝绳崩断的恶性检修事故发生,并极有可能发生作业人员的伤亡事故。
所述的上缸体5上的施力点分别在上缸体前缸13部位、上缸体中缸14部位、上缸体后缸15部位,起吊部件7分别施力在上缸体前缸13、上缸体中缸14和上缸体后缸15上,起吊部件7拉抬上缸体5时匀速拉抬。
所述的隔板套3设置为由两个C形结构的隔板套组件16扣合组成的环形结构,轴封套4设置为由两个C形结构的轴封套组件17扣合组成的环形结构,转子2的前轴颈11部位和后轴颈12部位分别设置用于监测转子2抬升高度数值的监控部件18,起吊部件7抬升上缸体5时,监控部件18监测转子2的抬升高度数值,监控部件18上显示抬升高度数值。
在拉抬上缸体5前,即必须在转子2的前轴颈和后轴颈初分别设置监视转子抬升高度数值的监控部件18,并由专人监视记录。拉抬上缸体5时,起吊部件7各个施力点须同时均匀动作,并缓慢进行拉抬。如发现转子的前轴颈和后轴颈处的监控位置任一抬升数值随上缸体的上升而上升(一般在汽缸起吊3--5mm左右),转子抬升数值(D)达到0.5mm以上,即判定汽缸发生了卡涩。在对汽缸解体时,就需要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解题方法进行上缸体等部件解体。
所述的起吊部件7包括多个千斤顶19,厚板平台20,下缸体6的下缸体前缸21、下缸体中缸22、下缸体后缸23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水平布置的厚板平台20,每个厚板平台20上各设置一个千斤顶19,上缸体前缸13、上缸体中缸14和上缸体后缸15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吊耳24,每个吊耳24分别通过一个手拉葫芦与一个千斤顶19连接,起吊部件7在上缸体5上施加向上的拉抬力时,多个千斤顶19分别施力在多个吊耳24上,在上缸体前缸13、上缸体中缸14和上缸体后缸15上形成多个施力点,厚板平台20底部与下缸体6之间设置加强筋。
所述的下缸体6的两侧分别焊接多个支架25,多个支架25分别与多个定位孔8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支架25上分别水平设置一个带压力表的千斤顶26,定位棒9穿过定位孔8顶压在隔板套3和轴封套4上后,多个带压力表的千斤顶26分别顶紧在多个定位棒9上。这样的结构,在起吊上缸体的过程中,定位棒能够可靠地插装在定位孔内,起到阻止隔板套3和轴封套4随着上缸体的抬升而随之上升的目的,实现上缸体与下缸体及隔板套3和轴封套4的分离。
所述的顶压工具10包括n形结构的龙门架27,龙门架27上部安装水平布置的调节螺杆28,调节螺杆28下端设置压紧块29,压紧块29下表面设置凹进的弧形压紧面30,调节螺杆28上端拧装锁紧螺母33。这样的结构,在抬拉抬上缸体前,先将前轴颈11部位和后轴颈12部位的两个顶压工具10分别通过压紧块29在转子2上施加向下的力,确保转子2不会随上缸体5的抬升而上升。
汽缸卡涩判断完成后,起吊部件7向上拉抬上缸体5的力取消,上缸体回落到原位。测量上缸体与转子落回时的缸面间隙(是指上下缸体之间的垂直间隙),取全周6—8处数据,选取最小数值(a)mm;测量转子同前后轴瓦的下部间隙(b)mm(是指转子轴颈与支撑瓦面之间的径向间隙),一般取前轴承处。顶压工具10施加在前轴颈和后轴颈部位上的转子上的压紧力,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可根据回落缸面间隙a、转子同轴瓦下部间隙b、转子打表显示记录的最大抬升值c,进行计算。计算公式:e=(a-b-c)/2,工艺规定≤+0.50mm。
所述的起吊部件7缓慢拉抬上缸体5时,当施力在定位棒9上的带压力表的千斤顶26压力迅速下降后,多个千斤顶19停止施力,换用行车吊钩继续起吊上缸体5,同时,顶压在定位棒9上的带压力表的千斤顶26停止工作,将定位棒9拔出,下缸体前缸21两侧的千斤顶19继续辅助顶升。
所述的行车吊钩吊升上缸体5,并调整上缸体到水平位置,然后继续匀速吊升上缸体5,隔板套3和轴封套4均与上缸体5分离,即完成缸体1解体。
所述的起吊部件7、顶压工具10、支架25、定位棒9、行车吊钩组成解体汽缸的解体工具。所述的起吊部件7、顶压工具10、支架25、定位棒9、行车吊钩分别在不同步骤发挥作用,并且相互配合完成汽缸的解体。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解体汽缸时,现场作业时,须统一指挥,步调一致,随时掌握汽轮机的状态及各个施力点及数据监测部位的数据的变化量,并根据数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实施。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确保解体效果符合要求。
完成汽缸解体后,可见轴封套、隔板套、叶顶汽封未有明显损伤。应立即架表在前后轴承顶压处,缸体定位孔处,检查转子和叶轮晃度。其中转子晃度要求在0.03mm以内。另需查阅转子历史晃度及相位,如未见增大且相位相同,可证明转子未弯曲。这表明解体工作未对转子产生损坏,转子可继续使用。
在通过起吊部件拉抬上缸体时,上缸体缓缓上升5mm:可听见缸内传来“嘶嘶”的金属拉磨声音,转子抬升监视部件有微小跳动,但数值不变。缸体定位孔处的带压力表的千斤顶的压力表数据开始下降,需控制带压力表的千斤顶加压。上缸体缓缓上升10mm:一般可听见缸内传来“嘶嘶”的金属拉磨声音,转子抬升监视部件有微小跳动,数值不变。缸体定位孔处带压力表的千斤顶的压力表数据继续下降,需控制带压力表的千斤顶继续加压。缸内须注意监听是否有物体的崩裂声音和金属的碰触掉落声音。上缸体均匀抬至50mm高度:转子抬升监视部件有微小跳动,数值不变。缸体定位孔处带压力表的千斤顶的压力表数据开始下降,需控制带压力表的千斤顶继续加压。上缸体均匀抬至150mm高度:转子抬升监视部件数值不变。缸体定位孔处千斤顶的压力表数据迅速下降,带压力表的千斤顶不需加压。前轴封套处可见卡涩的隔板套凸槽锃亮拉毛痕迹。这时多个千斤顶19停止施力,换用行车吊钩继续起吊上缸体5,同时,顶压在定位棒9上的带压力表的千斤顶26停止工作,将定位棒9拔出,下缸体前缸21两侧的千斤顶19继续辅助顶升。
本发明的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工艺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和处理汽轮机组在检修中发生汽缸与隔板套、轴封套等部件发生卡涩事故的难题,防止转子在检修工作中发生永久性弯曲、汽轮机叶片弯曲断裂以及隔板套、轴封套被破坏性拆除等一系列设备损坏事故,甚至发生严重的人员伤害事故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能够大大缩短在此事故下的检修工期和检修费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现场操作性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靠方法。除对液压千斤顶性能要求较高外,其他器具均可方便制作或采用现成产品,不仅大大降低工艺费用,而且缩短了安装和检修工期。特别是避免了转子在汽缸解体工作中承受额外载荷的风险,既保护了转子主轴和叶片的安全,对机组其他重要部件的保护也十分有效,易于实现,便于普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所述的汽轮机缸体包括汽缸(1),汽缸(1)内部设置转子(2),隔板套(3),轴封套(4),所述的汽缸(1)包括上缸体(5)和下缸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解体方法的步骤为:
1)通过起吊部件(7)向上拉抬上缸体(5),判断汽缸是否发生卡涩,拉抬上缸体(5)时,转子(2)随上缸体(5)抬升,即汽缸(1)发生卡涩,抬上缸体(5)时,转子(2)未随上缸体(5)抬升,即汽缸(1)未发生卡涩;
2)在下缸体(6)侧面钻出多个定位孔(8),多个定位孔(8)分别延伸到汽缸(1)内部的隔板套(3)和轴封套(4)上,将多个定位棒(9)分别穿过多个定位孔(8),定位棒(9)分别延伸到隔板套(3)和轴封套(4)内,顶压在隔板套(3)和轴封套(4)上,起吊部件(7)拉抬上缸体(5)时,隔板套(3)和轴封套(4)不会粘附在上缸体(5)随上缸体(5)的拉抬而上升;
3)通过顶压工具(10)在转子(2)的前轴颈(11)部位和后轴颈(12)部位施加向下的力,通过起吊部件(7)与上缸体(5)连接,在上缸体(5)上的施力点施加向上的拉抬力,将上缸体(5)缓慢向上拉抬,上缸体(5)与下缸体(6)、转子(2)、隔板套(3)和轴封套(4)逐渐脱离;
4)起吊部件(7)继续抬升上缸体(5),实现汽缸(1)的解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缸体(5)上的施力点分别在上缸体前缸(13)部位、上缸体中缸(14)部位、上缸体后缸(15)部位,起吊部件(7)分别施力在上缸体前缸(13)、上缸体中缸(14)和上缸体后缸(15)上,起吊部件(7)拉抬上缸体(5)时匀速拉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套(3)设置为由两个C形结构的隔板套组件(16)扣合组成的环形结构,轴封套(4)设置为由两个C形结构的轴封套组件(17)扣合组成的环形结构,转子(2)的前轴颈(11)部位和后轴颈(12)部位分别设置用于监测转子(2)抬升高度数值的监控部件(18),起吊部件(7)抬升上缸体(5)时,监控部件(18)监测转子(2)的抬升高度数值,监控部件(18)上显示抬升高度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部件(7)包括多个千斤顶(19),厚板平台(20),下缸体(6)的下缸体前缸(21)、下缸体中缸(22)、下缸体后缸(23)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水平布置的厚板平台(20),每个厚板平台(20)上各设置一个千斤顶(19),上缸体前缸(13)、上缸体中缸(14)和上缸体后缸(15)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吊耳(24),每个吊耳(24)分别通过一个手拉葫芦与一个千斤顶(19)连接,起吊部件(7)在上缸体(5)上施加向上的拉抬力时,多个千斤顶(19)分别施力在多个吊耳(24)上,在上缸体前缸(13)、上缸体中缸(14)和上缸体后缸(15)上形成多个施力点,厚板平台(20)底部与下缸体(6)之间设置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缸体(6)的两侧分别焊接多个支架(25),多个支架(25)分别与多个定位孔(8)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支架(25)上分别水平设置一个带压力表的千斤顶(26),定位棒(9)穿过定位孔(8)顶压在隔板套(3)和轴封套(4)上后,多个带压力表的千斤顶(26)分别顶紧在多个定位棒(9)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压工具(10)包括n形结构的龙门架(27),龙门架(27)上部安装水平布置的调节螺杆(28),调节螺杆(28)下端设置压紧块(29),压紧块(29)下表面设置凹进的弧形压紧面(30),调节螺杆(28)上端拧装锁紧螺母(33),前轴颈(11)部位和后轴颈(12)部位的两个顶压工具(10)分别通过压紧块(29)在转子(2)上施加向下的力,转子(2)不会随上缸体(5)的抬升而上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部件(7)缓慢拉抬上缸体(5)时,当施力在定位棒(9)上的带压力表的千斤顶(26)压力迅速下降后,多个千斤顶(19)停止施力,换用行车吊钩继续起吊上缸体(5),同时,顶压在定位棒(9)上的带压力表的千斤顶(26)停止工作,将定位棒(9)拔出,下缸体前缸(21)两侧的千斤顶(19)继续辅助顶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车吊钩吊升上缸体(5),并调整上缸体到水平位置,然后继续匀速吊升上缸体(5),隔板套(3)和轴封套(4)均与上缸体(5)分离,即完成缸体(1)解体。
CN201410598426.1A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 Active CN104526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8426.1A CN104526308B (zh)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8426.1A CN104526308B (zh)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6308A true CN104526308A (zh) 2015-04-22
CN104526308B CN104526308B (zh) 2017-01-11

Family

ID=52842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8426.1A Active CN104526308B (zh) 2014-10-30 2014-10-30 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263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5375A (zh) * 2019-06-21 2019-08-20 洛阳万基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汽轮机低压缸胀差大的方法及所用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62A (zh) * 1988-05-03 1989-11-29 阿尔斯通有限公司 从汽轮机抽出叶片组的方法和装置
RU2106233C1 (ru) * 1994-11-01 1998-03-10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экспериментальной физики Способ разборки соединения типа вал-втулка
CN101569989A (zh) * 2008-04-28 2009-11-04 通用电气公司 用来拆卸机械的方法和系统
CN201346682Y (zh) * 2008-12-24 2009-11-18 山东双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壳体泵拆装台
CN103111827A (zh) * 2013-02-04 2013-05-2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核电主泵拆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62A (zh) * 1988-05-03 1989-11-29 阿尔斯通有限公司 从汽轮机抽出叶片组的方法和装置
RU2106233C1 (ru) * 1994-11-01 1998-03-10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экспериментальной физики Способ разборки соединения типа вал-втулка
CN101569989A (zh) * 2008-04-28 2009-11-04 通用电气公司 用来拆卸机械的方法和系统
CN201346682Y (zh) * 2008-12-24 2009-11-18 山东双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壳体泵拆装台
CN103111827A (zh) * 2013-02-04 2013-05-2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核电主泵拆装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新新: "浅谈汽轮机缸体解体与检修工艺", 《中国机械》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5375A (zh) * 2019-06-21 2019-08-20 洛阳万基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汽轮机低压缸胀差大的方法及所用装置
CN110145375B (zh) * 2019-06-21 2024-04-09 洛阳万基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汽轮机低压缸胀差大的方法及所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6308B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6540B (zh) 一种轧机上压下油缸的拆卸方法
CN201757714U (zh) 地锚型静载试验装置
CN107555309A (zh) 一种超大吨位分体式吊钩
CN104526308A (zh) 一种汽轮机缸体解体方法
CN207606774U (zh) 一种拆除轴承的工具
CN201999622U (zh) 一种用于工作辊或中间辊的起吊装置
CN103737152B (zh) 一种焊接缩径制造防腐液压支架立柱的方法
CN106760558B (zh) 一种悬挂式锅炉汽包安装后空中找正方法
CN204235063U (zh) 一种用于汽轮机缸体解体的辅助工装
CN208744093U (zh) 一种船闸反弧门吊杆关节拆轴工装
CN204198298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标准节连接结构
CN206705525U (zh) 一种用于桥式起重机的主梁下挠修复装置
CN108015519B (zh) 高炉中套的拉拔工艺
CN204675629U (zh) 一种轧机牌坊安装或拆除用的吊具
CN205685251U (zh) 液压式循环水泵套筒联轴器拆卸装置
CN211169520U (zh) 一种轧机支撑辊更换装置
CN207330112U (zh) 一种提高大型转子轴瓦检修效率的装置
CN208304933U (zh) 一种机组导叶中轴套拆卸以及回装装置
CN203317335U (zh) 钻井泵耐磨板取出工具
CN208289788U (zh) 一种螺栓液压拉伸器拆装专用托架
CN205996143U (zh) 连铸板坯翻身装置
CN105152041A (zh) 一种全回转起重机吊装工艺
CN204771413U (zh) 一种拆卸大尺寸齿式联轴器的装置
CN218025100U (zh) 磨煤机轴承箱解体起吊移动装置
CN205413918U (zh) 一种冶金机械设备中局限空间胶辊更换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