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1242B - 中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1242B
CN104521242B CN201380042054.8A CN201380042054A CN104521242B CN 104521242 B CN104521242 B CN 104521242B CN 201380042054 A CN201380042054 A CN 201380042054A CN 104521242 B CN104521242 B CN 104521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home appliance
relay
control
resid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20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1242A (zh
Inventor
中村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21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1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1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1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40Remote control systems using repeaters, converters, gatew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将与网络连接的家电设备控制时的家电的状态变化保存在服务器中、把握用户的利用状况的中继装置。中继装置用于经由网络控制设施内的家电设备的动作的通信系统中。中继装置设置在设施内,对家电设备与网络上的服务器的通信进行中继。中继装置包括对家电设备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控制通信电路进行的通信的控制电路和存储器。在通信电路从服务器接收关于家电设备的动作的控制的控制请求、将控制请求发送至家电设备之后,控制电路将从响应控制请求的接收的家电设备发送来的、由通信电路接收的多个通知保存在存储器中,直至满足预先决定的条件为止,在由控制电路判定为满足预先决定的条件之后,通信电路将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至少一个服务器。

Description

中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住宅和公寓内的家电设备连接至通信网络,经由通信网络控制该家电设备的动作的家电设备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供有利用便携终端对与网络连接的空调、微波炉、冷藏库等家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服务。通过利用这样的服务,用户能够从便携终端对设置在住宅和公寓的宅内的个人计算机和家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作为控制的一个例子,是家电设备的电源控制和动作控制。
此外,期待能够通过将用户控制家电设备的结果作为动作历史记录蓄积保存在服务器而对该历史记录进行分析,对用户提案最佳的家电利用方法。
此外,通过在从便携终端控制家电设备时对便携终端通知该设备的状态变化的信息,用户能够把握控制结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482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方法中,由于不能在服务器保存家电设备的状态变化,所以不能把握控制该设备的用户的利用状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中继装置是在经由网络控制设施内的家电设备的动作的通信系统中,设置在上述设施内的对上述家电设备与上述网络上的至少一个服务器的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其包括:对上述家电设备与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控制上述通信电路进行的通信的控制电路;和存储器,在上述通信电路从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接收到关于上述家电设备的动作的控制的控制请求,并将上述控制请求发送至上述家电设备之后,上述控制电路,将从响应上述控制请求的接收的上述家电设备发送来的、由上述通信电路接收的多个通知保存在上述存储器中,直至满足预先决定的条件为止,在由上述控制电路判定为满足上述预先决定的条件之后,上述通信电路将上述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中继器,存储器保存从家电设备发送来的多个通知,在判定为满足预先决定的条件之后,通信电路将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服务器。由此,不需要反复进行与服务器的连接和切断,所以能够提高通信效率,例如能够通过在服务器保存其通知而把握用户的利用状况。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1的结构例的图。
图1B是表示作为通信系统1的变形例的通信系统2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在家电设备100、宅内中继装置200、轮询服务器300、中心服务器400、和便携终端500共同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家电设备100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宅内中继装置200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便携终端500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通过宅内中继装置200执行的例示的基本通信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整个通信系统1的动作序列的图。
图6是表示与控制请求关联的通信系统1的动作的序列。
图7是表示宅内中继装置200将通知集中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的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与状态获取请求关联的通信系统1的动作的序列。
图9是表示宅内中继装置200将通知集中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的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0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3的结构的图。
图10B是表示作为通信系统3的变形例的通信系统4的结构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宅内中继装置202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2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宅内中继装置202执行的例示的通信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通信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发明涉及在经由网络控制设施内的家电设备的动作的通信系统中利用的中继装置。该中继装置设置在设施内,对家电设备与网络上的至少一个服务器的通信进行中继。
(1)中继装置包括:对上述家电设备与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控制上述通信电路进行的通信的控制电路;和存储器,在上述通信电路从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接收到关于上述家电设备的动作的控制的控制请求,并将上述控制请求发送至上述家电设备之后,上述控制电路,将从响应上述控制请求的接收的上述家电设备发送来的、由上述通信电路接收的多个通知保存在上述存储器中,直至满足预先决定的条件为止,在由上述控制电路判定为满足上述预先决定的条件之后,上述通信电路将上述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
由此,由于不需要反复进行与服务器的连接和切断所以提高通信效率,例如能够通过在服务器保存该通知而把握用户的利用状况。
(2)在上述(1)的中继装置中,在由上述控制电路判定为满足上述预先决定的条件之后,上述通信电路确立与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的连接,在维持上述连接的状态下将上述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并在发送后切断上述连接。
(3)在上述(1)或(2)的中继装置中,上述控制电路从由上述通信电路接收到最初的通知起至经过预先决定的时间为止,将上述多个通知保存在上述存储器中,在由上述控制电路判定为经过了上述预先决定的时间之后,上述通信电路将上述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
(4)在上述(3)的中继装置中,上述通信电路接收的上述控制请求,是包含与上述家电设备的动作关联的至少一个设定值的变更的请求,上述家电设备与按照上述控制请求被变更的设定值的个数相应地发送上述多个通知,上述控制电路与按照上述控制请求变更的设定值的个数相应地确定上述预先决定的时间。
(5)在上述(4)的中继装置中,上述控制电路将根据上述控制请求变更的设定值的个数乘以预先准备的时间值而得到的时间确定为上述预先决定的时间。
(6)在上述(1)至(5)中的任一中继装置中,上述通信电路从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还接收要求获取关于上述家电设备的状态的状态信息的状态获取请求,并将上述状态获取请求发送至上述家电设备之后,上述通信电路从上述家电设备接收到关于上述状态信息的通知时,上述通信电路响应上述状态信息的接收,将上述状态信息发至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
(7)在上述(6)的中继装置中,上述通信电路接收的上述状态获取请求,是不包含与上述家电设备的动作相关联的设定的变更的请求。
(8)在上述(1)的中继装置中,上述至少一个服务器是包括第1服务器和第2服务器的多个服务器,上述通信电路将上述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上述第1服务器,上述控制电路判定是否已经满足预先决定的服务器切换条件,在判定为满足的情况下,将发送目的地从上述第1服务器切换为上述第2服务器,上述通信电路将上述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上述第2服务器。
(9)在上述(8)的中继装置中,上述控制电路,作为预先决定的服务器切换条件判断从接收到从上述家电设备发送的上述通知起的时间是否已经经过规定时间。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并不由本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
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之前,将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如以下那样进行定义。
控制请求:经由通信网络要求家电设备的动作的控制的请求。此处,所谓的“控制”是指对家电设备的设定或设定值(参数)进行变更。电源的导通·断开、动作模式的变更、空调和冷冻冷藏库等的设定温度的变更等以来自终端的控制请求为契机进行。
状态获取请求:经由通信网络要求获取关于家电设备的状态的状态信息的的请求。“状态信息”例如是当前的电源是否投入、动作模式、设定温度的信息。
(实施方式1)
图1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结构。通信系统1具有家电设备100、宅内中继装置200、轮询服务器300、中心服务器400和便携终端500。它们彼此能够经由通信网络290(以下,仅记作“网络290”)等进行通信。
通信系统1用于经由网络290控制家电设备100的动作。家电设备和宅内中继装置200设置在相同的设施内。所谓的设施例如是通信系统1的用户的住宅。另外,存在将“宅内中继装置”仅称为“中继装置”的情况。
家电设备100是设置在宅内的家电设备,例如是空调设备、冷冻冷藏库、电饭煲、微波炉(Microwave oven)或洗涤干燥机。而且,如后所述,家电设备100内置有通信部120(能够与宅内中继装置200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或者利用有线与通信部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家电设备100为空调进行说明,但是这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家电设备100并不限定于空调。
宅内中继装置200是能够与设置在相同宅内的单一或多个家电设备100进行无线通信、且能够经由网络290与中心服务器400、轮询服务器300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宅内中继装置200例如是家庭网关。进一步,宅内中继装置200能够与便携终端500以经由网络290或直接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后者的通信例如相当于宅内中继装置200与便携终端500存在于相同用户宅内的情况。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宅内中继装置200称为网关(GW)。
中心服务器400能够经由网络290与宅内中继装置200和便携终端500进行通信。此外,中心服务器400与轮询服务器300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
轮询服务器300与中心服务器400能够进行通信地连接,并且经由网络290与宅内中继装置200进行通信。轮询服务器300定期地对中心服务器400进行轮询。轮询的目的在于确认中心服务器400是否接收与其用户关联的新的请求。从轮询服务器300受到通过轮询进行的询问的中心服务器400,在接收到请求的情况下,将表示接收到请求的响应(请求接收响应)送回轮询服务器300。
上述的宅内中继装置200也定期地对轮询服务器300进行轮询。从宅内中继装置200受到通过轮询进行的询问的轮询服务器300,在从宅内中继装置200接收到请求接收响应的情况下,将同样的请求接收响应送回轮询服务器300。根据请求接收响应的有无,宅内中继装置200能够得知中心服务器400是否接收到与其用户关联的新的请求。在判明中心服务器400接收到新的请求的情况下,宅内中继装置200能够进行与中心服务器400的通信,接收其请求。在从中心服务器400接收到请求之后,宅内中继装置200将通知中心服务器400接收完成的响应送回中心服务器400。
便携终端500是能够与宅内中继装置200和中心服务器400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例如是便携式电话或能够便携的信息终端。
图1B表示作为通信系统1的变形例的通信系统2的结构。通信系统2与通信系统1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有路由器280。路由器280与家电设备100和宅内中继装置200设置在相同的设施内。路由器280例如是一般的宽带路由器。
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采用通信系统1或通信系统2中的任一结构。以下,为了便于说明,采用通信系统1进行说明。
接着,参照图2、图3A、图3B和图3C说明通信系统1的结构。
图2表示在家电设备100、宅内中继装置200、轮询服务器300、中心服务器400和便携终端500共同的硬件结构例。以下为了便于进行说明,作为宅内中继装置200的硬件结构例进行说明。
另外,例如在便携终端500设置有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等其它硬件,但是省略关于在那样的各设备固有的构成要素的图示。在各设备固有的构成要素通过另外与后述的总线13连接而能够与其它构成元件相互通信。
宅内中继装置200具有CPU10、存储器11和通信电路12。这些元件通过总线13连接,能够相互发送接收数据。
通信电路12经由网络280与其它通信设备、例如图1A、图1B所示的家电设备100、轮询服务器300、中心服务器400、便携终端500进行通信。通信电路12例如关于与网络290的通信和/或与路由器280(图1B)的通信,例如进行依据以太网(注册商标)标准、Wi-Fi(注册商标)标准的通信。此外,通信电路12例如关于与家电设备100的通信,进行依据ECHONETLite标准的通信。
CPU10控制宅内中继装置200的动作。CPU10执行记述于在存储器11展开的计算机程序14的命令组。由此,CPU10能够实现各种功能。
之后参照图3A~图3C说明的家电设备100、宅内中继装置200和便携终端500的功能的结构由执行计算机程序14的CPU10实现,或通过按照来自CPU10的指示使通信电路12动作而实现。
上述的计算机程序14记录在CD-ROM等记录介质中,作为产品在市场流通,或能够通过互联网等电通信线路被传送。具备图2所示的硬件的设备(例如PC)能够通过读入该计算机程序14,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宅内中继装置200发挥作用。
另外,CPU1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14的存储器11也可以作为将计算机程序组装入一个半导体电路而得到的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硬件实现。这样的DSP能够实现通过利用一个集成电路执行上述的计算机程序14的CPU10进行的所有的处理。也可以代替图2所示的CPU10和存储器11,将这样的DSP作为处理电路15使用。
图3A表示家电设备100的更具体的结构。
家电设备100如图3A所示能够具有操作部110、通信部120、存储部130、控制部140。
操作部110是用于输入关于家电设备100的运转的设定的机构,例如是设置于家电设备100的表面的操作面板。此外,接收从红外线遥控器输入的操作信号的受光部也在操作部110的范畴中。
通信部120是用于与宅内中继装置200进行通信的机构,进行以太网(注册商标)LAN等的有线通信或者通过无线LAN和ZigBee(注册商标)、特定小电力无线等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在图3A中,通信部120内置于家电设备100,通信部120也可以与家电设备100分别构成,与家电设备100进行有线连接。
存储部130存储宅内中继装置200的ID(在图3A中记作“ID_RT01”),在与宅内中继装置200进行通信时读入该ID。宅内中继装置200的ID能够存储单个或多个。例如在宅内具有2台宅内中继装置200的情况下,存储部130能够存储2台的ID。此外,存储部130也可以存储多个宅内中继装置200的各ID。通信部120通常使用存储在第1位的宅内中继装置200的ID进行通信,在该通信由于通信障碍等理由而不成立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存储在第2位的宅内中继装置200的ID进行通信。该宅内中继装置200存储的ID的表示形式是任意的,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利用被分配的独一无二的MAC地址。
控制部140并不限定于家电设备100的本来的运转控制,而进行关于通过通信部120进行的通信的控制。
图3A中记载的通信部120、存储部130和控制部140分别对应于图2中记载的通信电路12、存储器11和CPU10。另外,关于操作部110,在图2中未明示。
图3B表示宅内中继装置200的更具体的结构。
宅内中继装置200如图3B所示那样具有通信部210、存储部220、控制部230。该各功能部既可以个别地被形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以包括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形成为一个芯片。此处称为LSI,根据集成度的不同,有时也被称为IC、系统LSI、超级LSI、大规模LSI。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定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的方式实现。在制造LSI后,也可以利用能够对能够进行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进行再构成的配置处理器构成各部。进一步,也可以通过利用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它技术替换为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来进行各部的集成化。例如,也可以通过适应生物技术来进行集成化。
通信部210具有用于与便携终端500进行通信的宅外通信部211、用于与中心服务器进行通信的服务器通信部212和用于与家电设备进行通信的家电通信部213。
宅外通信部211是用于与便携终端500进行通信的机构,通过Wi-Fi(注册商标)等无线LAN和ZigBee(注册商标)、特定小电力无线等进行无线通信。宅外通信部211输出在被输入来自便携式电话的连接请求时输出针对该请求的连接响应。此外,宅外通信部211在被输入来自便携式电话的家电的控制请求时,将来自便携式电话的控制请求以及产生了该请求的内容(意思)通知给后述的数据分析部231。
服务器通信部212是用于经由网络290与中心服务器400、轮询服务器300进行通信的机构,通过以太网(注册商标)LAN等有线通信实现。服务器通信部212在从后述的路径确定部232被输入家电控制结果的信息时,进行对服务器通知该控制结果的处理。
家电通信部213是用于与家电设备100进行通信的机构,进行以太网(注册商标)LAN等有线通信,或者通过无线LAN和ZigBee(注册商标)、特定小电力无线等进行无线通信。家电通信部213在被输入由家电设备100具有的通信部120输出的数据时,将来自家电设备的数据以及产生了该数据的内容通知给后述的数据分析部231。
存储部220存储有能够进行通信的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在图3B标记为http://www.center1.server.co.jp)、能够进行通信的轮询服务器300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在图3B标记为http://www.polling.server.co.jp)、事先注册的家电设备100的ID(在图3B标记为ID_HA01、ID_HA02)。存储部220能够存储中心服务器400和轮询服务器300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家电设备100的ID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控制部230具有数据分析部231、路径确定部232。数据分析部231具有对是来自宅内中继装置200连接的服务器的数据、从便携式电话发送的数据或从家电设备通知的数据进行分析、判别的功能。作为判别方法,例如能够列举基于来自通信部120的通知进行判定的方法和预先对连接地址的IP地址进行收集对照的方法,但是没有特别限定。路径确定部232在被输入来自数据分析部231的判别结果时,基于该输入信息确定发送目的地。例如,在判定是从便携式电话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作为发送目的地选择家电设备。此外,在判定是从家电设备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作为发送目的地选择服务器。
图3B中记载的通信部210、存储部220和控制部230分别对应于图2中记载的通信电路12、存储器11和CPU10。
图3C表示便携终端500的更具体的结构。
便携终端500如图3C所示那样,具有通信部510、操作部520、显示部530、存储部540、控制部550。
通信部510是用于与宅内中继装置200进行无线通信的机构,通过Wi-Fi(注册商标)等无线LAN和ZigBee(注册商标)、特定小电力无线等进行无线通信。此外,通信部510是用于通过基站与中心服务器400进行通信的机构,通过以太网(注册商标)LAN等有线通信实现。
操作部520例如由触控面板和操作键等构成,受理用户的输入操作。
显示部530例如由液晶显示装置构成,显示各种显示画面。显示部530显示设备选择画面、菜单画面和设定输入画面等,该设备选择画面包括用于对作为从宅内或宅外进行远程操作的对象的家电设备100进行选择的项目,该菜单画面包括用于转移至用于输入家电设备100的设定的设定输入画面的项目,该设定输入画面用于输入家电设备100的设定。
存储部540存储有事先注册的中心服务器400的ID(在图3C标记为“ID_SV01”)、事先注册的家电设备100的ID(在图3C标记为ID_HA01、ID_HA09等)。存储部540能够分别存储一个或多个中心服务器400的ID、家电设备100的ID。
控制部550进行关于通信部510、操作部520、显示部530、存储部540的各种控制。
图3C中记载的通信部510、存储部540和控制部550分别对应于图2中记载的通信电路12、存储器11和CPU10。另外,关于显示部530,在图2中未明示。
另外,省略关于轮询服务器300和中心服务器400的功能块的结构的说明。这是因为,与宅内中继装置200的说明同样,实质上如图2所示相同。
检知,作为本实施方式1的主要内容,对与宅内中继装置200相关联的例示的通信流程进行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通过宅内中继装置200执行的例示的基本通信流程的流程图。宅内中继装置200通过进行步骤S1至S7来实现家电设备100的控制。
首先,对作为前提的处理进行说明。当检测到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时,便携终端500的操作部520,向通信控制部550输出输入信息。控制部550基于所输入的信息生成控制信息1000。图13(a)表示控制信息1000的数据结构的例子。如图13(a)所示,控制信息1000构成用于控制空调的信息。控制信息1000包含对于目标ID_HA01的空调表示模式:供冷、风量:2、风向:下、温度:25℃的设定内容的控制信息。
便携终端500的控制部550将包括所生成的控制信息1000的控制请求输出到通信部510。之后,通信部510将被输入的控制信息1000输出到宅内中继装置200的宅外通信部211。
另外,在此处说明的例子中,当做便携终端500与宅内中继装置200直接进行通信进行说明。典型的是,这相当于便携终端500与宅内中继装置200与共同的LAN连接的情况。为了进行通信,便携终端500需要事先确定宅内中继装置200的地址。便携终端500确定宅内中继装置200的地址的方法能够考虑各种方法。例如便携终端500发送用于搜索宅内中继装置200的广播包即可。作为其响应,宅内中继装置200将记述有自已的地址和使用的端口号的数据包发送至便携终端500。便携终端500的控制部550按照所得到的地址的特定的端口号发送控制信息即可。
以下对图4的各步骤进行说明。
宅外通信部211接收从便携终端500发送的控制请求(步骤S1)。
宅外通信部211接收到控制请求之后,将该控制信息和从便携终端500产生了控制请求的内容通知给数据分析部231。数据分析部231根据该通知,检测从便携终端500产生了控制请求的情况(步骤S2)。
宅外通信部211接收到来自便携终端500的控制请求(控制信息1000)之后,将针对该请求的接收响应1010发送到便携终端500的通信部510(步骤S3)。图13(b)表示接收响应1010的数据结构的例子。图13(b)所示的地址信息(192.168.1.100)是确定宅内中继装置200的IP地址的信息。便携终端500的通信部510在被输入接收响应1010时将该响应输出到控制部550。
便携终端500的控制部550对接收响应1010进行分析,将控制请求的发送成功的内容通知给显示部530。显示部530接收该结果,将控制请求的发送成功的内容显示在便携终端500的显示部530上。
另一方面,数据分析部231根据控制信息1000确定成为对象的家电设备(本实施方式中为家电设备100),进行将包括该信息的控制请求发送到家电设备100的处理(步骤S4)。在这种情况下,对具有家电设备ID_HA01的家电设备100的通信部120输入控制信息1000。当在家电设备100的通信部120输入控制信息1000时,该信息被输入到控制部140,进行家电设备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对家电设备100的空调设定模式:供冷、风量:2、风向:下、温度:25℃。
家电通信部213从家电设备100接收与控制请求的接收相关联的通知(步骤S5)。作为通知,例如考虑针对接收到控制请求的响应通知和确定家电设备100的ID的通知。此外,家电设备100的控制部140进行对家电设备100的设定处理,之后生成从家电设备100发出的状态变化通知1020,输出到通信部120(步骤S5)。图13(c)表示状态变化通知1020的数据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家电设备100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的信息。另外,虽然在图13(c)未图示,但是在状态变化通知1020中包括其它信息,例如IP地址等确定家电设备100的ID。通信部120在被输入该通知时将该信息输出到宅内中继装置200的家电通信部213。
家电通信部213将从家电设备100通知的状态变化通知1020和从家电设备100接收了通知的内容输出到数据分析部231。数据分析部231通过对该通知的输入进行确认,检测来自家电设备100的通信发生的情况。
数据分析部231检测到发生了来自家电设备100的通信的情况之后,将状态变化通知1020和发生了来自家电的通信的内容通知给路径确定部232。路径确定部232对发生了来自家电的通信的情况进行确认,将状态变化通知1020的发送目的地确定给中心服务器400。路径确定部232生成在状态变化通知1020附加目标地址信息而得到的服务器通知信息1030。图13(d)表示服务器通知信息1030的例子。路径确定部232在与中心服务器400确立连接之后,关于所生成的该信息,通过服务器通信部212通知给中心服务器400(步骤S6)。
发送通知后,路径确定部232切断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步骤S7),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通过在利用宅内中继装置200控制家电设备之后将从家电设备产生的信息通知给服务器,能够实现该信息的服务器保存,把握用户的利用状况。
上述的例子将便携终端500与宅内中继装置200存在于相同的LAN上的情况设想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
另一方面,在便携终端500与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连接,宅内中继装置200与LAN连接的情况下,便携终端500能够通过中心服务器400向宅内中继装置200发送控制请求。以下,参照图5说明设想这样的情形的通信系统1的动作序列。
图5表示整个通信系统1的动作序列。
如之前说明的那样,轮询服务器300对在中心服务器400是否收到新的请求进行确认,所以以定期的间隔进行轮询。此外,由于宅内中继装置200也对轮询服务器300的确认结果进行确认,所以以定期的间隔进行轮询。另外,两者的轮询间隔并不一定相同。在图5上,表示宅内中继装置200和轮询服务器300进行轮询,但是为了记载的上述方便,仅记载一部分。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存在将通过轮询进行的询问仅记作“询问”的情况。
通过用户对便携终端500进行操作,便携终端500将家电设备100的控制请求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步骤S21)。由中心服务器400接收控制请求之后,轮询服务器300进行请求的询问。由此,轮询服务器300能够确认请求的存在(步骤S22)。
接着,对来自宅内中继装置200的询问进行响应,轮询服务器300将表示控制请求存在于中心服务器400的请求存在通知发送至宅内中继装置200。由此,宅内中继装置200能够确认存在控制请求的情况(步骤S23)。
宅内中继装置200对中心服务器400询问家电的控制请求(步骤S24)。于是中心服务器400将该控制请求发送至宅内中继装置200(步骤S25)。
当接收到控制请求时,宅内中继装置200将对控制请求的接收响应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中心服务器400将该接收响应发送至便携终端500。根据该接收响应,用户能够识别到控制请求发送成功的情况。
之后宅内中继装置200将该控制请求发送至家电设备100(步骤S26)。
家电设备100将该接收到控制请求的接收响应发送至宅内中继装置200(步骤S27)。接收响应在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确立之后被从宅内中继装置200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步骤S28),最终从中心服务器400发送至便携终端500(步骤S29)。由此,便携终端500的用户能够得知对家电设备100的控制请求已经被接收。另外,上述的接收响应被发送至便携终端500的时刻是一个例子。将控制响应送回便携终端500的时刻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步骤S21的控制请求从便携终端500被中心服务器400接收的时间点,中心服务器400向便携终端500发送接收响应。
发送接收响应后,家电设备100基于控制请求变更状态(步骤S30)。“变更状态”在家电设备100为空调的情况下例如是指对其温度的设定进行变更。状态变更后,家电设备100将状态变化通知发送至宅内中继装置200(步骤S31)。
宅内中继装置200根据接收到的状态变化通知生成服务器通知信息。然后,在确立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之后将服务器通知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步骤S32)。发送服务器通知信息后,宅内中继装置200切断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步骤S33)。
中心服务器400接收状态变化通知,将保持的家电设备100的状态信息更新(步骤S34),将最新的状态信息发送至便携终端500(步骤S35)。另外,步骤S35也能够省略。用户通过从便携终端500发送后述的状态获取请求,能够取得最新的状态信息。
上述的宅内中继装置200近年来由于成本削减等理由而存储器的存储容量被抑制,不能说足够充分。因此考虑在从家电设备100接收通知时,随时确立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将该通知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
但是,当进行这样的处理时,例如如与图5中的两个通知(步骤S27和S31)的接收对应的步骤S28和S32那样,各需要两次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的确立和切断。假如在期间发出控制请求的情况下,该请求的处理所需的时间会大幅增加。其理由是因为宅内中继装置200不能同时进行通知的取得和控制请求的取得。由于节省存储器,难以同时实现通知的处理和请求的处理。因此,宅内中继装置200在将通知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的发送结束后才终于能够立即处理控制请求。
本申请发明人如以下说明的那样完成了用于实现宅内中继装置200的省存储器化和将请求的处理高速化的发明。以下,参照图6和7说明该处理。
图6表示与控制请求相关联的通信系统1的动作的序列。首先,按照与上述的顺序相同的顺序,由便携终端500发出的控制请求被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
中心服务器400将控制请求发送至宅内中继装置200(步骤S41),宅内中继装置200将该控制请求发送至家电设备100(步骤S42)。接收到控制请求的家电设备100将响应通知发送至宅内中继装置200(步骤S43)。
之后,家电设备100基于控制请求对家电设备100的状态进行变更(步骤S44)。例如在控制信息1000表示图13(a)所述的内容的情况下,家电设备100将其设定值变更为与控制信息1000一致的运转模式、风量、风向、温度。
家电设备100在上述的多个参数中的任一参数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状态变化通知(步骤S45、S46)。另外,此处发送两个状态变化通知,但是这只是一个例子。个数是任意的。能够发送与状态发生变化的个数相应的个数的通知。
在本实施方式中,宅内中继装置200即使状态变化通知到达也不将其立即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而将状态变化通知例如保存在存储部220(步骤S47)。
宅内中继装置200的控制部230判定是否已经满足预先决定的条件。“预先决定的条件”例如是指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等待时间)。作为规定时间,能够使用在设计时等预先求得的、每一次的平均通知时间。“每一次的平均通知时间”例如是通信系统1的设计者根据多次的模拟实验取得的、从家电设备100向宅内中继装置200发送状态变化通知的时间的平均值。作为另一例子,“每一次的平均通知时间”也可以为通信系统1的设计者通过理论运算等确定的值。或者,控制部230能够根据成为变更对象的设定或设定值(参数)的个数确定规定时间。例如,控制部230保持有控制请求即将被发送至家电设备100之前的状态的参数的信息。于是,控制部230通过对所保持的参数的信息与根据控制请求的接收而被变更的参数的信息进行比较,能够确定被变更的参数的个数。需要比较的理由是因为通过控制请求指示的参数实际上也可以不被变更。例如存在在空调的风量被设定为“强”时被发送令风量为“强”的控制请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参数的变更。
控制部230将这样被确定的、被变更的参数的数乘以预先决定的时间而得到的时间作为上述的规定时间(等待时间)采用。
在判定为已经满足预先决定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230控制通信部210,确立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步骤S48)。
之后,控制部230使用保存在存储部220中的状态变化通知生成服务器通知信息,控制通信部210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步骤S49)。在步骤S40中,控制部230控制通信部210切断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步骤S50)。
从宅内中继装置200接收到服务器通知信息的中心服务器400,保持服务器通知信息,对关于家电设备100的当前的运转状况的信息进行更新(步骤S52)。其结果是,被更新的状态信息被通知给便携终端500(步骤S52)。
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将状态变化通知集中发送的前提,在存储部220保持多个状态变化通知。此时需要的存储容量在与存储部220的存储容量的关系方面足够小。例如通知的数据大小为几十字节(byte)程度。
图7表示宅内中继装置200将通知集中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的处理的顺序。
宅内中继装置200的控制部230,响应来自中心服务器400的请求的接收,确定请求的种类(步骤S61)。进行这样的处理的理由是因为,根据请求的种类,之后从家电设备100发送的通知的产生模式不同。本申请发明人对来自家电设备100的通知产生的模式进行分析,发现请求的种类至少能够分类为两种。具体而言,第1个是来自家电设备100的通知产生多次的“控制请求”,另一个是来自家电设备100的通知一次就能够完成的“状态获取请求”。图7的处理设想为前者。后者的例子参照图8和图9在之后详述。
当识别为请求是控制请求时,控制部230向家电设备100发送控制请求(步骤S62)。于是控制部230从家电设备100接收状态变化通知(步骤S63)。即控制部230从家电设备100接收多个通知。
宅内中继装置200的存储部220保存状态变化通知(步骤S64)。
接着,控制部230判定是否满足预先决定的条件(步骤S65)。例如控制部230判定是否已经经过了规定的等待时间。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处理前进至步骤S66,在不满足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步骤S63。这意味着通知会被持续保存,直至满足条件为止。
接着,通信部210确立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步骤S66)。控制部230从所保存的状态变化通知生成服务器通知信息,通信部210将它们集中发送至中心服务器(步骤S67)。
之后,通信部210切断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步骤S68),处理结束。
根据上述的处理,宅内中继装置200由于控制请求而预先知道会从家电设备100接收多个通知,所以保存来自步骤S43的接收直至满足上述的条件,在满足条件后,确立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将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这些处理对应于图6的虚线内的处理。宅内中继装置200不需要在每次接收到通知时确立、切断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与在每次接收到通知时确立、切断连接的处理的情况相比较,宅内中继装置200能够更有效率地进行通信处理。
接着,参照图8和图9,说明取得状态获取请求时的宅内中继装置200的处理。
图8表示与状态获取请求相关联的通信系统1的动作的序列。首先按照与上述顺序相同的顺序,将由便携终端500发出的状态获取请求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
中心服务器400将状态获取请求发送至宅内中继装置200(步骤S71),宅内中继装置200将该状态获取请求发送至家电设备100(步骤S72)。
接收到状态获取请求的家电设备100,按照其请求收集当前的状态信息(步骤S73),并将收集到的状态信息发送至宅内中继装置200(步骤S74)。此时发送的通知原则上为一个。不过,在应该通知的信息多的情况下,存在分多次通知状态信息的情况。
取得状态信息后的宅内中继装置200,确立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步骤S75)。当连接确立时,宅内中继装置200从状态信息生成服务器通知信息,向中心服务器400发送服务器通知信息(步骤S76)。之后,宅内中继装置200立即切断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步骤S77)。
接收到服务器通知信息的中心服务器400提取状态信息,发送至便携终端500(步骤S78)。
在与状态获取请求相关联的处理中,宅内中继装置200进行不同于与控制请求相关联的处理(图6和7)的处理。这是因为,如作为本申请发明人的发当前之前说明的那样,将状态获取请求发送至家电设备100的宅内中继装置200,预先知道作为对其请求的响应,原则上能够一次从家电设备100接收状态信息。在接收到在图7的步骤S74被发送的状态信息之后,不需要继续等待状态信息。由此,宅内中继装置200能够将与家电设备100的通信即刻切换为与中心服务器400的通信。而且,在将服务器通知信息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之后,便不存在应该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的更多的状态信息,所以宅内中继装置200能够即刻切断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这些处理对应于图6的虚线内的处理。
图9表示宅内中继装置200将通知集中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的处理的顺序。
首先,宅内中继装置200的控制部230响应来自中心服务器400的请求的接收,确定请求的种类(步骤S81)。在请求被确定为状态获取请求的情况下,控制部230前进至之后的处理。
控制部230通过通信部210将状态获取请求发送至家电设备(步骤S82)。之后,控制部230通过通信部210从家电设备100接收状态信息(步骤S83)。
之后,通信部210确立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控制部230根据状态信息生成服务器通知信息。控制部230通过通信部210将服务器通知信息发送到中心服务器400(步骤S84)。之后,通信部210切断与中心服务器400的连接(步骤S85),处理结束。
另外,图9所示的处理乍一看与在每次接收通知的时将该通知发送至中心服务器400的处理相同。但是要留意这样的处理在步骤S81在请求的种类被确定为状态获取请求之后进行,并不是对所有的请求进行该处理。这是基于上述的发明人的见解进行的处理。
另外,宅内中继装置200能够将图7和图9的各处理根据请求的种类进行切换而执行。因此,例如能够在基于控制请求进行图7所示的处理之后,基于状态获取请求进行图9所示的处理。反过来也一样。
(实施方式2)
图10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3。
图10A所示的通信系统包括家电设备100、宅内中继装置202、轮询服务器300、第1中心服务器400a、第2中心服务器400b、第3中心服务器400c和便携终端500。另外,对与图1A和图1B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它们的说明。
宅内中继装置202能够与设置在宅内的单个或多个家电设备100进行无线通信。而且,宅内中继装置202是能够经由网络290与第1中心服务器400a、第2中心服务器400b、第3中心服务器400c以及轮询服务器300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例如能够列举家庭网关。进一步,宅内中继装置202能够经由网络290或直接与便携终端500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
第1中心服务器400a、第2中心服务器400b和第3中心服务器400c能够经由网络290与宅内中继装置200和便携终端500进行通信。此外,第1中心服务器400a、第2中心服务器400b和第3中心服务器400c与轮询服务器300连接。第1中心服务器400a、第2中心服务器400b和第3中心服务器400c例如为了将存储的信息分散而减轻一个中心服务器的负荷而设置。也可以按每服务器预先决定存储哪种信息。另外,中心服务器的个数是任意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为了减轻负荷等目的而适当地确定恰当的中心服务器的个数。
轮询服务器300与第1中心服务器400a、第2中心服务器400b和第3中心服务器400c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轮询服务器300定期地对各中心服务器400a~400c进行轮询,确认是否收到了由哪一个请求。此外,轮询服务器300经由网络290与宅内中继装置202进行通信。
便携终端500是能够与宅内中继装置202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例如由便携式电话和/或能够移动的信息终端构成。
图10B表示作为通信系统3的变形例的通信系统4的结构。通信系统4与通信系统3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有路由器280。路由器280与家电设备100和宅内中继装置200设置在相同的设施内。路由器280例如是一般的宽带路由器。
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采用通信系统3或通信系统4中的任一结构。以下,为了便于说明,采用通信系统3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宅内中继装置202的主要的构成要素的功能框图。对与图3B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宅内中继装置202如图11所示那样具有通信部210、存储部220、控制部240。
控制部240通过通信部210进行关于通信的控制。控制部240进一步具有数据分析部231、路径确定部232、服务器选择部233和通信控制部234。
数据分析部231具有对是来自宅内中继装置202连接的第1中心服务器400a、第2中心服务器400b和第3中心服务器400c的数据、从便携终端500发送的数据或从家电设备通知的数据进行分析、判别的功能。作为判别方法,例如能够列举基于来自通信部120的通知进行判定的方法和预先对连接地址的IP地址进行收集对照的方法,但是没有特别限定。
路径确定部232在被输入来自数据分析部231的判别结果时,基于该输入信息确定发送目的地。例如,在判定是从便携终端500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作为发送目的地选择家电设备。此外,在判定是从家电设备发送的状态变化通知1020的情况下,作为发送目的地选择服务器。
服务器选择部233将从路径确定部232输入端的服务器通知信息1030输入服务器通信部212。此时,以直到满足服务器切换条件为止将收到的数据发送至同一中心服务器的方式进行控制。当满足服务器切换条件时,进行将连接目的地的中心服务器切换为其它服务器的处理。服务器切换条件例如为经过了规定时间。更具体而言,服务器选择部233在向第1中心服务器400a发送信息3秒钟后,进行向第2中心服务器400b发送信息的处理。其它的例子为超过规定数据大小。图13(e)表示利用服务器选择部233改写连接目的地信息后的服务器通知信息1040的例子。由服务器选择部233将连接目的地信息改写为第3中心服务器400c的地址。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服务器选择部233对服务器通知信息的连接目的地信息进行变更。例如图13(f)表示对第2中心服务器400b的服务器通知信息1050。服务器通知信息1050包括第2中心服务器400b的地址的信息(连接目的地信息)。服务器选择部233将连接目的地信息变更为第3中心服务器400c的地址(http://www.center3.server.co.jp)。
通信控制部234监视服务器通信部212的通信状态。通信控制部234在检测出没有发向中心服务器的数据时,对轮询服务器300进行询问,进行是否没有来自服务器的发送数据的询问。在询问的结果为检测到有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服务器通信部212输出数据获取请求。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宅内中继装置202的例示的通信流程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的宅内中继装置202执行的示例的通信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宅内中继装置202通过进行步骤S91至S95而切换连接目的地并进行与服务器的通信。此处,以在从便携终端500连续控制家电设备100的情况下、从家电设备100连续产生状态变化通知102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服务器选择部233将从路径确定部232输入的服务器通知信息1050输入到服务器通信部212。服务器通信部212,确认服务器通知信息1050的连接目的地信息,确定发送目的地中心服务器(步骤S91)。此处,连接目的地信息为第1中心服务器400a(“http://www.center1.server.co.jp”)。服务器选择部233作为发送目的地选择第1中心服务器400a。
控制部240从家电设备100接收响应通知和状态变化通知等多个通知。控制部240对它们进行集中发送处理(图7)。
在该处理期间,服务器选择部233持续进行是否满足服务器切换条件的判定(步骤S93)。例如在服务器切换条件由规定时间确定的情况下,服务器选择部233计测最初的数据到达起的时间,判定是否超过某个一定时间。
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处理前进至步骤S94。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92的处理,控制部240向相同的中心服务器发送服务器通知信息。
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服务器选择部233进行连接目的地服务器的切换处理(步骤S94)。
通信控制部234监视服务器通信部212的通信状态,监视来自家电设备100的状态变化通知产生的有无,判断通知是否还未被发送(步骤S705)。
在来自家电设备的状态变化通知继续产生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92,通信控制部234同样进行向该中心服务器的数据发送处理。在来自家电设备的状态变化通知不存在的情况下,处理结束。
另外,与步骤S95的处理相关联,通信控制部234在检测到没有来自家电设备的状态变化通知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对是否是来自服务器的发送数据进行确认的轮询请求输出到服务器通信部212。服务器通信部212在被输入该请求时对轮询服务器300进行有否来自服务器的发送数据(例如,其它请求)的询问。在询问的结果为确认到来自服务器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234也可以通过服务器通信部212从该服务器获取请求。
如上所述,在宅内中继装置202存在多个连接目的地的服务器的情况下,能够切换连接目的地,并且将家电设备的状态变化通知发送到服务器。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宅内中继装置和程序在控制连接至网络上的家电设备时的通信处理中,能够将从家电控制发出的控制结果保存在服务器中,把握用户的利用状况。此外,本发明的宅内中继装置和程序在家庭网关中有用。
附图符号说明
100 家电设备
110 操作部
120 通信部
130 存储部
140 控制部
200、202 宅内中继装置(中继装置)
210 通信部
211 宅外通信部
212 服务器通信部
213 家电通信部
220 存储部
230、240 控制部
231 数据分析部
232 路径确定部
233 服务器选择部
234 通信控制部
290 网络
300 轮询服务器
400 中心服务器
400a 第1中心服务器
400b 第2中心服务器
400c 第3中心服务器
500 便携终端
510 通信部
520 操作部
530 显示部
540 存储部
550 控制部

Claims (7)

1.一种中继装置,其为在经由网络控制设施内的家电设备的动作的通信系统中,设置在所述设施内的对所述家电设备与所述网络上的至少一个服务器的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所述中继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对所述家电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
控制所述通信电路进行的通信的控制电路;和
存储器,
在所述通信电路从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器接收到关于所述家电设备的动作的控制的控制请求,并将所述控制请求发送至所述家电设备之后,
所述控制电路,将从响应所述控制请求的接收的所述家电设备发送来的、由所述通信电路接收的多个通知保存在所述存储器中,直至由所述通信电路接收到最初的通知起经过预先决定的时间为止,
在由所述控制电路判定为经过所述预先决定的时间之后,所述通信电路将所述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器,
所述预先决定的时间可变,
所述通信电路接收的所述控制请求,是包含与所述家电设备的动作关联的至少一个设定值的变更的请求,
所述家电设备与按照所述控制请求被变更的设定值的个数相应地发送所述多个通知,
所述控制电路与按照所述控制请求变更的设定值的个数相应地确定所述预先决定的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控制电路判定为经过所述预先决定的时间之后,所述通信电路确立与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器的连接,在维持所述连接的状态下将所述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器,并在发送后切断所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将根据所述控制请求变更的设定值的个数乘以预先准备的时间值而得到的时间确定为所述预先决定的时间。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电路从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器还接收要求获取关于所述家电设备的状态的状态信息的状态获取请求,并将所述状态获取请求发送至所述家电设备之后,
所述通信电路从所述家电设备接收到关于所述状态信息的通知时,所述通信电路响应所述状态信息的接收,将所述状态信息发至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电路接收的所述状态获取请求,是不包含与所述家电设备的动作相关联的设定的变更的请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器是包括第1服务器和第2服务器的多个服务器,
所述通信电路将所述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所述第1服务器,
所述控制电路判定是否已经满足预先决定的服务器切换条件,在判定为满足的情况下,将发送目的地从所述第1服务器切换为所述第2服务器,
所述通信电路将所述多个通知集中发送至所述第2服务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作为预先决定的服务器切换条件判断从接收到从所述家电设备发送的所述通知起的时间是否已经经过规定时间。
CN201380042054.8A 2012-08-07 2013-08-07 中继装置 Active CN1045212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4667 2012-08-07
JP2012174667 2012-08-07
PCT/JP2013/004764 WO2014024484A1 (ja) 2012-08-07 2013-08-07 中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1242A CN104521242A (zh) 2015-04-15
CN104521242B true CN104521242B (zh) 2018-03-06

Family

ID=50067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2054.8A Active CN104521242B (zh) 2012-08-07 2013-08-07 中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18531B2 (zh)
CN (1) CN104521242B (zh)
WO (1) WO20140244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79952A (ja) * 2014-03-19 2015-10-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hems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制御方法
JP5960184B2 (ja) * 2014-03-25 2016-08-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サー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887746B2 (ja) * 2015-01-19 2021-06-16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端末管理システム、端末制御装置、端末管理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EP3355521B1 (en) * 2015-11-24 2020-09-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mart home service serv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6494586B2 (ja) * 2016-11-17 2019-04-03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7070992A (zh) * 2017-03-14 2017-08-18 郑洪� 刷牙信息传送方法及系统
JP7036561B2 (ja) * 2017-10-03 2022-03-15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家電システム
JP7035610B2 (ja) * 2018-02-22 2022-03-15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及び、温水機器
JP7382580B2 (ja) * 2018-03-23 2023-11-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機器、及び、機器管理方法
CN112312425B (zh) * 2019-07-31 2022-11-0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设备的上网方法和装置
CN110536320A (zh) * 2019-08-06 2019-12-03 无锡小净共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家用电器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0716439A (zh) * 2019-10-21 2020-01-21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状态同步方法、家电设备及介质
JP7394321B2 (ja) * 2020-03-11 2023-12-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路側機、車載器、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3497744B (zh) * 2020-03-18 2022-10-04 深圳市云动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智能家居的方法、系统、可穿戴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17475A2 (en) * 2000-12-13 2002-06-26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household appliances
JP2004280717A (ja) * 2003-03-18 2004-10-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遠隔制御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情報通信方法
JP2010021904A (ja) * 2008-07-14 2010-01-28 Daikin Ind Ltd 設備機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設備機器管理方法
CN101713993A (zh) * 2009-09-23 2010-05-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
JP2010171579A (ja) * 2009-01-21 2010-08-05 Toyo Networks &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電力線搬送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1643B2 (ja) * 2006-08-17 2011-01-26 株式会社東芝 家電機器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17475A2 (en) * 2000-12-13 2002-06-26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household appliances
JP2004280717A (ja) * 2003-03-18 2004-10-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遠隔制御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情報通信方法
JP2010021904A (ja) * 2008-07-14 2010-01-28 Daikin Ind Ltd 設備機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設備機器管理方法
JP2010171579A (ja) * 2009-01-21 2010-08-05 Toyo Networks &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電力線搬送通信システム
CN101713993A (zh) * 2009-09-23 2010-05-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18531B2 (ja) 2015-05-13
CN104521242A (zh) 2015-04-15
WO2014024484A1 (ja) 2014-02-13
JPWO2014024484A1 (ja) 2016-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1242B (zh) 中继装置
CN107465584A (zh) 智能家电的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智能家电
KR101833008B1 (ko) IPv6 프로토콜을 위한 효율적인 네트워크 계층
CN105493516B (zh) 远程操作系统中的注册辅助系统、通信终端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5681142B (zh) 组网系统和组网方法
CN104426750A (zh) 即时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423288B (zh) 通知方法、通知装置、通知系统、电子留言板服务器以及便携式终端
CN105050202B (zh) 移动终端的利用中继服务器主动接入的会话建立方法
CN110223495A (zh) 用于在家庭网络系统中远程控制家庭设备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19946A (zh) 一种自动切换网络的智能家电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10099393A (zh)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800594A (zh) 用于家庭语音控制中心的智能路由器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CN105392185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联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770008A (zh) 家电设备入网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093944A (zh) 智能家居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云数据处理方法
JP6488691B2 (ja) 無線中継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CN109901478A (zh) 家电设备的联网控制方法、模块、控制终端、终端及介质
CN104869714A (zh) 智能照明器具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284150B (zh) 业务分流方法、控制网元、网关路由器及用户面实体
CN107249026B (zh)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9429243A (zh)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942711A (zh) 家电运行控制方法、家电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71995A (zh) 路由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和路由器
CN108293272A (zh) 用于在本地设备和远程设备之间的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
CN106027346A (zh) 一种室内电器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