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1228B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传输系统以及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传输系统以及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1228B
CN104521228B CN201380042511.3A CN201380042511A CN104521228B CN 104521228 B CN104521228 B CN 104521228B CN 201380042511 A CN201380042511 A CN 201380042511A CN 104521228 B CN104521228 B CN 1045212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ultivalue
valued
dur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25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1228A (zh
Inventor
高井康充
新保努武
柴田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21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1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1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12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25System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non-picture data, e.g. of text during the active part of a televis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17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multilevel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8Transmitter circuitry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6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receiving on more than one standard at wil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8Systems for the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television signal, e.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ignals, the signals occupying wholly or partially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e.g. by time division
    • H04N7/083Systems for the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television signal, e.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ignals, the signals occupying wholly or partially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e.g. by time division with signal insertion during the vertical and the horizontal blanking interval, e.g. MAC data signals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具备:第1多值信号产生器(17A),其将自然数a×自然数M比特的影像信号以外的非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并输出;第2多值信号产生器(18),其将自然数a×自然数N比特的所述影像信号变换为大于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并输出;和发送驱动器电路(16),其在消隐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发送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在激活期间发送所述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传输系统以及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传输系统,特别涉及在传输高分 辨率的影像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对包含影像信号的激活期间(active period) 进行振幅方向的多值传输来使传输速率高速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影像的高画质化,影像信号的高比特化、高清化不断推 进,在数字接口传输的数据量也在增大。为了传输大量的数据,频率的高 速化不断进展,但在高频化的影响下,因传输线路的衰减等而信号传输变 得困难。为了避免该问题,不进行频率的高速化,已知影像信号的压缩手 法、或在电压方向上复用数据的多值信号传输方式。
另外,作为现有的在电压方向上复用数据的手法,能举出专利文献1 所示那样的多值传输方式。由此,对应于错误率使多值数(multi-value number)变化,抑制比特错误,减少多值传输的错误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30805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的多值传输方式中,传输速度由于错误率而变动, 而有不能稳定地传输影像帧且在不需要高速的传输速度的消隐期间也因 传输多值信号而使传输系统的消耗功率变大的课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的课题,提供能抑制在消隐期间的传输系统的消耗功率和收发装置的发热并能稳定地维持影像的帧速率来进行传
输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传输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1公开所涉及的发送装置具备:第1多值信号产生器,其将自然数 a×自然数M比特的影像信号以外的非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2aM的多值 信号并输出;第2多值信号产生器,其将自然数a×自然数N比特的所述 影像信号变换为大于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并输出;和 发送驱动器电路,其在消隐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发送所述多值数2aM的 多值信号,在激活期间发送所述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
第2公开所涉及的接收装置具备:多值接收器电路,其在消隐期间接 收将自然数a×自然数M比特的影像信号以外的非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 2aM的多值信号并发送的发送信号,在激活期间接收将自然数a×自然数N 比特的所述影像信号变换为大于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 并发送的发送信号,将接收到的信号作为接收信号输出;多值信号检测器, 其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level)来判定所述接收信号是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还是所述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产生表示判定结果的 控制信号;和逻辑电路,其基于所述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和所述控制信号 将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和所述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分别解调为 a×M比特的所述非影像信号和a×N比特的所述影像信号并输出。
第3公开所涉及的传输系统具备所述发送装置以及所述接收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传输系统,由于在激活期 间使发送信号的多值数较大并保持基本频率不变地以多值信号进行传输, 另一方面,在消隐期间以小于在激活期间的多值数的多值数的多值信号进 行传输,因此能实现传输系统的低消耗功率化以及抑制收发装置的发热, 并能稳定地维持影像的帧速率来进行传输。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数据传输时的帧格 式的图。
图1B是表示图1A的消隐期间的2值的发送信号的波形图。
图1C是表示图1A的激活期间的4值的发送信号的波形图。
图2A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1的构成的框图。
图2B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的被变换为2值信 号的非影像信号和被变换为4值信号的影像信号的传输波形图。
图2C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的构成的框图。
图2D是表示图2C的逻辑电路35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的表。
图2E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多值振幅 调制方式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D的构成的框图。
图3A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1A的构成的框图。
图3B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A的构成的框图。
图3C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多值振幅 调制方式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E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数据的帧格式的图。
图5A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1B的构成的框图。
图5B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B的构成的框图。
图6A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1C的构成的框图。
图6B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C的构成的框图。
图7是本公开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的被4值变换后的非影像信 号以及被8值变换后的影像信号的发送信号的传输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由于错误率而传输速度变动的技术中,不能与1帧同时稳定地发送 另外1帧,并且在不需要高速的传输速度的消隐期间中也由于传输多值信 号而使传输系统的消耗功率变大,本发明的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 进行了锐意研究。其结果,找出能抑制在消隐期间的传输系统的消耗功率 和收发装置的发热并能稳定地维持影像的帧速率来进行传输、且仅根据接 收信号的电位电平就能判定控制信号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传输系统。进而,本发明的发明者们找出相对于多值信号的电位电平的变动能准 确地追踪、能高精度地判定多值信号的电位电平、能进行高分辨率以及高 的帧速率的影像信号传输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传输系统。
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各实 施方式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A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据传输时的帧格式的 图。在图1A中,HSYNC表征水平同步信号,VSYNC表征垂直同步信号。 另外,Vblank表征垂直消隐期间,Hblank表征水平消隐期间。Vblank或 Hblank的期间是传输非影像数据的消隐期间(blanking period)。非影像 数据例如是声音数据以及/或者控制数据。进而,Vactive表征上述垂直消 隐期间以外的期间,Hactive表征上述水平消隐期间以外的期间。Vactive 且Hactive的期间是传输影像数据的激活期间。
图1B是表示图1A的消隐期间的2值的发送信号101(图1A)的波 形图,图1C是表示图1A的激活期间的4值的发送信号102(图1A)的 波形图。
在图1A中说明帧格式中的数据传输时的动作。在帧格式中,存在仅 包含影像数据的激活期间100、和包含影像数据以外的声音数据等的数据 的消隐期间这2个期间。在总是发送影像数据的激活期间所传输的数据多 于在消隐期间所传输的数据。另外,如图1B以及图1C所示那样,在消隐 期间,传输将包含声音信号等的非影像数据在振幅方向上变换成2值而成 的2值信号,在激活期间100,通过传输将影像信号在振幅方向上变换成 4值而成的4值信号,由此保持基本频率不变地在传输线路2使用多值信 号进行传输。
图2A是使用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的传 输系统的发送装置1的构成的框图。在图2A中,发送装置1具备如下要 素而构成:非影像信号产生部11、影像信号产生部12、控制信号产生部 14、选择器13、2值信号产生器17、多值信号产生器18、加法器15、和 发送驱动器电路16。
在图2A中,非影像信号产生部11产生1比特不含影像信号的信号(包 含声音信号等的辅助信号)并输出到选择器13。影像信号产生部12产生 多个N比特的并行数据的影像信号并输出到多值信号产生器18。控制信 号产生部14基于输入的影像信号来产生表示是消隐期间和激活期间的任 一者的控制信号DE,并将该控制信号输出到选择器13。在此,控制信号 产生部14在是消隐期间时产生「0」的控制信号DE,并将其输出到选择器 13,在是激活期间时产生「1」的控制信号DE并将其输出到选择器13。
选择器13基于从控制信号产生部14输入的控制信号DE来选择从非 影像信号产生部11输入的非影像信号和表示「0」的「0」信号的任一者,并将 选择的信号输出到2值信号产生器17。在此,选择器13在「1」的控制信号 DE的情况下将「0」信号输出到2值信号产生器17,在「0」的控制信号DE 的情况下,将非影像信号输出到2值信号产生器17。接下来,2值信号产生器17将从选择器13输入的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变换成2值信号并输出 到加法器15。在此,2值信号具有+1.0V和-1.0V的任一者的电位电平。 另外,多值信号产生器18例如将N=2的情况下从影像信号产生部12输入 的影像信号变换成4值信号并输出到加法器15。在此,4值信号具有+ 1.5V、+0.5V、-0.5V以及-1.5V的任一者的电位电平。进而,加法器 15将从2值信号产生器17输入的2值信号和从多值信号产生器18输入的 4值信号相加,并将相加结果的信号输出到发送驱动器电路16。发送驱动 器电路16不使相加结果的信号的振幅电平(level)变化地将相加结果的 信号缓冲放大,并作为发送信号输出到传输线路2。
图2B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的被变换为2 值信号的非影像信号和被变换为4值信号的影像信号的传输波形图。在此, 发送装置1在消隐期间发送发送信号的电位电平为+1.0V或-1.0V的2 值信号103,在激活期间发送发送信号的电位电平为+1.5V、+0.5V、- 0.5V、或-1.5V的4值信号104。在此,在2值信号产生器17中进行设 定,使得2值信号103的电位电平+1.0V以及-1.0V成为与4值信号104 的0V的阈值电平V2以外的阈值电平V1以及V3相同,使用这些阈值电 平V1、V2、V3来进行4值信号104的电位电平的判别。
图2C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的构成的框图。在图2C中,接收装置3具备如 下要素而构成:多值接收器电路31、比较电路32、缓冲存储器电路33、 多值信号检测器34、逻辑电路35、控制信号接收部36、影像信号接收部 37、和非影像信号接收部38。进而,比较电路32具备如下要素而构成: 具有第1阈值电平V1=+1.0V的比较器32-1、具有第2阈值电平V2=0V 的比较器32-2、和具有第3阈值电平V3=-1.0V的比较器32-3,缓冲 存储器电路33具备与各比较器32-1、32-2、32-3对应连接的缓冲存 储器33-1、33-2、33-3而构成。
在图2C中,多值接收器电路31从传输线路2接收发送信号,且不使 发送信号的振幅电平变化地将其缓冲放大,并作为接收信号输出到各比较 器32-1、32-2、32-3。各比较器32-1、32-2、32-3输入来自多值 接收器电路31的接收信号,将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与各比较器32-1、32 -2、32-3的阈值电平+1.0V、0V、-1.0V比较,将各比较结果的信号 输出到缓冲存储器33-1、33-2、33-3。各缓冲存储器33-1、33-2、 33-3临时保存从比较器32-1、32-2、32-3输入的各比较结果的信号, 并将各比较结果的信号输出给逻辑电路35。另外,各缓冲存储器33-1、 33-2、33-3仅将从各比较器32-1、32-2、32-3输入的比较结果的信 号当中的保存在缓冲存储器33-1、33-3的信号输出到多值信号检测器 34。
多值信号检测器34从缓冲存储器33-1、33-3例如仅在1水平期间 等的给定的期间输入保存在该缓冲存储器33-1、33-3的信号,根据接 收信号的电位电平来判定是2值信号还是4值信号,并产生表示判定结果 的控制信号DE,将该控制信号DE输出到逻辑电路35以及控制信号接收 部36。在此,考虑在传输线路2的传输损耗,假定2值信号的电位电平从 +1.0V降低若干而成为例如+0.9V等(1.0-α)V(在此例如0<α<0.2), 2值信号的电位电平从-1.0V的绝对值降低若干而成为例如-0.9V等的(-1.0+α)V(在此例如0<α<0.2),在例如1水平期间等的给定的期间 内存在来自缓冲存储器33-1的信号为「1」以及来自缓冲存储器33-3的 信号为「0」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多值信号检测器34判断为接收信号是4 值信号,并输出「1」的控制信号DE,另一方面在这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 接收信号是2值信号,并输出「0」的控制信号DE。
逻辑电路35基于来自多值信号检测器34的控制信号DE,根据临时 保存在缓冲存储器电路33的来自比较电路32的比较结果的信号,在消隐 期间将接收信号当中的2值信号解调为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在激活期间 将接收信号当中的4值信号解调为2比特的影像信号,将该解调的1比特 的非影像信号以及解调的2比特的影像信号输出到影像信号接收部37以 及非影像信号接收部38。
图2D是表示图2C的逻辑电路35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的表。
在此,在从多值信号检测器34输入了「1」的控制信号DE的情况下, 由逻辑电路35解调为N比特(本实施方式中N=2)的影像信号并输出到 影像信号接收部37。详细地,如图2D所示那样,在从比较器32-1、32 -2、32-3输出的输出信号全都是「0」的情况下,解调为「00」的影像信号, 在从比较器32-1、32-2输出的输出信号全都是「0」且从比较器32-3输 出的输出信号为「1」的情况下,解调为「01」的影像信号。另外,在从比较器 32-1输出的输出信号为「0」且从比较器32-2、32-3输出的输出信号为 「1」的情况下,解调为「10」的影像信号,在从比较器32-1、32-2、32-3 输出的输出信号全都是「1」的情况下,解调为「11」的影像信号。
另外,在从多值信号检测器34输入了「0」的控制信号DE的情况下, 由逻辑电路35解调为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并输出到非影像信号接收部38。 详细地,如图2D所示那样,在从比较器32-2输出的输出信号为「0」时, 解调为「0」的非影像信号,在从比较器32-2输出的输出信号为「1」时,解 调为「1」的非影像信号。
关于以上那样构成的具备发送装置1、传输线路2以及接收装置3的 传输系统的作用效果,在以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的特征在于,在消隐期间和激活期间, 基于控制信号DE选择性地切换发送信号的多值数。具体地,在发送装置1中,在消隐期间将非影像信号变换为2值信号并发送,在激活期间将影 像信号变换为4值信号并发送,另一方面,在接收装置3中,根据接收信 号的电位电平来判定控制信号DE,基于控制信号DE以及接收信号的电 位电平而解调为2比特的影像信号以及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在激活期间,能发送4值信 号并保持基本频率不变地使用多值信号来进行传输,并且,由于在消隐期 间发送2值信号,因此与现有的传输系统比较,能实现传输系统的低消耗 功率化、抑制收发装置的发热。进而,由于能仅以发送信号的多值数来进 行激活期间和消隐期间的判定,因此与现有的传输系统比较,能削减解调 电路。此外,能一次性重叠多个a幅帧的非影像信号以及影像信号并保持 基本频率不变地稳定地进行传输。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由于发送装置1将消隐期 间的发送信号的电位电平设定得与判别激活期间的发送信号的电位电平 的阈值电平相同,因此能相对于因在收发装置间的电压电平、基准电压的 差异、温度变化、传输线路中的损耗等而变动的多值信号的电位电平准确 地进行追踪,高精度地判定多值信号的电位电平,因而能正确地进行在激 活期间的多值信号的数据接收。
图2E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多值振幅 调制方式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D的构成的框图。图2E所示的接收装置 3D的特征在于,与图2C所示的接收装置3比较,取代多值信号检测器 34而具备电压检测以及控制装置39,进而具备与电压源串联连接的可变 电阻VR1以及VR3。
在图2E中,电压检测以及控制装置39接收来自多值接收器电路31 的接收信号,并根据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来判定是2值信号还是4值信号, 产生表示该判定结果的控制信号DE并输出给逻辑电路35以及控制信号接 收部36。另外,电压检测以及控制装置39在从多值接收器电路31接收2 值信号时,根据2值信号的电位电平,例如考虑在传输线路2的传输损耗, 检测具有从+1.0V降低了若干的值的第1检测电压、和具有从-1.0V的 绝对值降低了若干的值的第2检测电压。进而,电压检测以及控制装置39 在从多值接收器电路31检测4值信号时,通过产生表示第1检测电压的 阈值电平设定信号RS并使可变电阻VR1的电阻值变化,来将施加在比较 器32-1的反转输入端子的电压设定为与第1检测电压相同电压,另一方 面,通过产生表示第2检测电压的阈值电平设定信号RS并使可变电阻VR3 的电阻值变化,来将施加在比较器32-3的反转输入端子的电压设定得成 为与第2检测电压相同电压。
关于以上那样构成的具备发送装置1、传输线路2以及接收装置3D 的传输系统的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相同。
第2实施方式
图3A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1A的构成的框图。图3A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所 涉及的发送装置1A与图2A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1比 较,有以下不同。
(1)非影像信号产生部11在图2A中产生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但 在图3A中产生a×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在此,a为多个,以下相同。其 中,a为1的情况是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
(2)影像信号产生部12在图2A中产生多个N比特的影像信号,但 在图3A中产生a×N比特的影像信号。
(3)取代图2A的2值信号产生器17而具备图3A的多值信号产生 器17A。
因此,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1A的特征在于,一次性重叠 多个a幅的帧的非影像信号以及影像信号并发送。
在图3A中,多值信号产生器17A将从选择器13输入的a×1比特的 非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将该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输出 给加法器15。另外,多值信号产生器18将从影像信号产生部12输入的a×N 比特的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将该多值数2aN的多值信 号输出给加法器15。其它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图3B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A的构成的框图。图3B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所 涉及的接收装置3A与图2C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3A比 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1)取代图2C的比较电路32而具备图3B的比较电路32A。在此, 比较电路32A具备(2aN-1)个比较器而构成,所述(2aN-1)个比较器 包括具有第1阈值电平的比较器32-1、...、具有第(2aN-1)阈值电平 的比较器32-(2aN-1)、...、以及具有第(2aN-1)阈值电平的比较器32-(2aN-1)。另外,将中间位置的比较器32-(2aN-1)的第(2aN-1)阈值电平设定为0V。
(2)取代图2C的缓冲存储器电路33而具备图3B的缓冲存储器电路 33A。在此,缓冲存储器电路33A具备分别与各比较器32-1、...、32- (2aN-1)、...、以及32-(2aN-1)对应而连接的包含缓冲存储器33 -1、...、33-(2aN-1)、...、33-(2aN-1)的(2aN-1)个缓冲存 储器而构成。
(3)取代图2C的多值信号检测器34而具备图3B的多值信号检测器 34A。
(4)取代图2C的逻辑电路35而具备图3B的逻辑电路35A。
在图3B中,多值接收器电路31从传输线路2接收发送信号且不使发 送信号的振幅电平变化地将其缓冲放大,并作为接收信号输出到各比较器 32-1、...、32-(2aN-1)、...、32-(2aN-1)。各比较器32-1、...、 32-(2aN-1)、...、32-(2aN-1)从多值接收器电路31输入接收信 号,将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与各比较器32-1、...、32-(2aN-1)、...、 32-(2aN-1)的阈值电平进行比较,将各比较结果的信号输出到缓冲存 储器33-1、...、33-(2aN-1)、...、33-(2aN-1)。各缓冲存储器 33-1、...、33-(2aN-1)、...、33-(2aN-1)临时保存从比较器32 -1、...、32-(2aN-1)、...、32-(2aN-1)输入的各比较结果的信 号,并将各比较结果的信号输出给逻辑电路35A。另外,各缓冲存储器33 -1、...、33-(2aN-1)、...、33-(2aN-1)仅将从各比较器32-1、...、 32-(2aN-1)、...、32-(2aN-1)输入的比较结果的信号当中的保存 在缓冲存储器33-1、33-(2aN-1)的信号输出到多值信号检测器34A。
多值信号检测器34A从缓冲存储器33-1、33-(2aN-1)例如仅在 1水平期间等的给定的期间输入保存在该缓冲存储器33-1、33-(2aN- 1)的信号,根据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来判定是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还是 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产生表示判定结果的控制信号DE并输出到逻辑 电路35A以及控制信号接收部36。在此,考虑在传输线路2的传输损耗, 假定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的电位电平当中,从其最大的电位电平降低若 干,另外从其最小的电位电平的绝对值降低若干,多值信号检测器34A在 例如1水平期间等的给定的期间存在来自缓冲存储器33-1的信号为「1」 以及来自缓冲存储器33-(2aN-1)的信号为「0」的接收信号的情况下, 判定为接收信号是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并输出「1」的控制信号DE,另 一方面,在这以外的情况下,判定为接收信号是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 并输出「0」的控制信号DE。
逻辑电路35A基于从多值信号检测器34A输入的控制信号DE,根据 临时保存在缓冲存储器电路33A的来自比较电路32A的比较结果的信号, 在消隐期间将接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1比特的非 影像信号,在激活期间将接收信号当中的2aN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N比特 的影像信号,将该解调的a×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以及解调的a×N比特的影 像信号输出到影像信号接收部37以及非影像信号接收部38。
关于以上那样构成具备发送装置1A、传输线路2以及接收装置3A的 传输系统的作用效果,在以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中,为了同时传输多个a幅的帧的影 像信号以及非影像信号,在发送装置1A中,在消隐期间将非影像信号变 换为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并发送,在激活期间将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 2aN的多值信号并发送,另一方面,在接收装置3A中,根据接收信号的 电位电平来判定控制信号DE,基于控制信号DE以及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来解调为a×N比特的影像信号以及a×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其它作用效 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由于在激活期间发送多值数 2aN的多值信号,能保持基本频率不变地使用大的多值信号进行传输,并 且在消隐期间发送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因此与现有的传输系统比较, 能实现传输系统的低消耗功率化、抑制收发装置的发热。进而,由于能仅 以发送信号的多值数进行激活期间和消隐期间的判定,因此与现有的传输 系统比较,能削减解调电路。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由于能重叠a幅的帧的影 像信号以及非影像信号来进行以比特为单位的数据处理,因此能保持图1 的帧格式不变地一次性同时收发多个帧的影像信号以及非影像信号。另 外,在FullHD传输时,若使用多值数24N的多值信号来发送发送信号, 则能以相同帧格式且相同传输速率进行4K2K的传输。
图3C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多值振幅 调制方式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E的构成的框图。图3C所示的接收装置 3E的特征在于,与图3B所示的接收装置3A比较,取代多值信号检测器 34A而具备电压检测以及控制装置39A,进而具备分别与电压源串联连接 的可变电阻VR1、...、VR(2aN-1)。
在图3C中,电压检测以及控制装置39A接收来自多值接收器电路31 的接收信号,根据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判定是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还是 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产生表示判定结果的控制信号DE并输出到逻辑 电路35A以及控制信号接收部36。另外,电压检测以及控制装置39A在 从多值接收器电路31接收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时,根据接收信号的电位 电平检测第1检测电压、第2检测电压、...、第2a检测电压。进而,电 压检测以及控制装置39A在从多值接收器电路31检测多值数2aN的多值 信号时,产生表示第1检测电压、第2检测电压、...、第2a检测电压的 各自的阈值电平设定信号RS,并使与该第1检测电压、第2检测电压、...、 第2a检测电压对应的可变电阻VR1、...、VR(2aN-1)变化,由此将对 各比较器32-1、...、32-(2aN-1)、...、32-(2aN-1)的反转输入端 子施加的电压分别设定为第1检测电压、第2检测电压、...、第2a检测 电压。
关于以上那样构成的具备发送装置1A、传输线路2以及接收装置3E 的传输系统的作用效果,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相同。
第3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数据的帧格式的图。 在图4中,特征在于,在消隐期间的一部分即垂直消隐期间300b发送多 值数小的发送信号,在垂直消隐期间300b以外的期间300a,以大于垂直 消隐期间300b中的多值数的多值数的发送信号进行传输。
图5A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1B的构成的框图。图5A所示的发送装置1B与图 3A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1A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1)取代控制信号产生部14而具备图5A的控制信号产生部40。
(2)还具备切换信号产生部41、图5A的耦合电容器42以及开关电 路50。在此,开关电路50具备开关SW1和开关SW2而构成。另外,耦 合电容器42为了在发送驱动器电路16与传输线路2间截除直流分量而设。
在图5A中,控制信号产生部40产生水平同步信号HSYNC、垂直同 步信号VSYNC以及控制信号DE并将它们输出到切换信号产生部41。切 换信号产生部41具有计数器(未图示),其用于基于水平同步信号HSYNC、 垂直同步信号VSYNC以及控制信号DE,通过对时钟进行计数来判定是 垂直消隐期间300b,还是这以外的期间300a。在此,切换信号产生部41 产生切换信号CD并将其输出给开关电路50的开关SW1以及开关SW2, 该切换信号CD如下述那样进行期间指定:
(A)在垂直消隐期间300b以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发送非影像信号 的发送信号,或者
(B)在垂直消隐期间300b以外的期间300a以多值数2aN的多值信 号发送非影像信号的发送信号,
并且如下述那样进行期间指定:
(C)在上述期间300a,以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发送影像信号的发 送信号。
在垂直消隐期间300b以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发送非影像信号时,基 于切换信号CD将开关SW1切换到接点a且将开关SW2切换到接点d。 另一方面,在垂直消隐期间300b以外的期间300a以多值数2aN的多值信 号发送非影像信号时,基于切换信号CD将开关SW1切换到接点b且将 开关SW2切换到接点c。进而,在上述期间300a以多值数2aN的多值信 号发送影像信号时,基于切换信号CD将开关SW2切换到接点d。
图5B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B的构成的框图。图5B所示的接收装置3B与图 3B所示的接收装置3A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1)还具备用于在传输线路2与多值接收器电路31间截除直流分量 的耦合电容器45。
(2)还具备同步信号检测器43。
(3)取代逻辑电路35A而具备图5B的逻辑电路35B。
(4)取代控制信号接收部36而具备图5B的控制信号接收部44。
在图5B中,同步信号检测器43基于临时保存在各缓冲存储器33- 1、...、33-(2aN -1)、...、33-(2aN-1)的从比较电路32A输出的 输出信号来判断是否包含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信号模式(signal pattern)、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信号模式,由此检测水平同步信号 HSYNC或垂直同步信号VSYNC,将该检测出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或 垂直同步信号VSYNC输出给逻辑电路35B以及控制信号接收部44。另外, 多值信号检测器34A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地产生控制信号DE并输出给逻 辑电路35B以及控制信号接收部44。逻辑电路35B基于水平同步信号 HSYNC以及垂直同步信号VSYNC来判断是垂直消隐期间300b,还是垂 直消隐期间300b以外的期间300a,按照该判断结果,在垂直消隐期间300b 将接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 在垂直消隐期间300b以外的期间300a将接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2aN的多 值信号解调为a×N比特的影像信号,将该解调的a×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以 及该解调后的a×N比特的影像信号输出到影像信号接收部37以及非影像 信号接收部38。
关于以上那样构成的具备发送装置1B、传输线路2以及接收装置3B 的传输系统的作用效果,以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1B中,特征在于,基于水平同步信 号HSYNC和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控制信号DE,由切换信号产生部 41产生指定以多值数小的多值信号仅发送非影像信号当中的一部分的垂 直消隐期间300b、和这以外的期间300a的切换信号CD,基于该切换信号 CD,区分为上述垂直消隐期间300b和这以外的期间300a,将非影像信号使多值数不同来进行发送。因此,由于在上述期间300a,发送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并使基本频率保持不变地使用多值数大的多值信号来传输非 影像信号,并且在垂直消隐期间300b,发送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来传输 非影像信号,因此与现有的传输系统比较,能实现传输系统的低消耗功率 化、抑制收发装置的发热。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由于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 能重叠a幅的帧的影像信号以及非影像信号来进行以比特为单位的数据处 理,因此能保持图1的帧格式不变地一次性同时收发多个帧的影像信号以 及非影像信号。另外,在FullHD传输时,若使用多值数24N的多值信号 来发送发送信号,则能以相同帧格式且相同传输速率进行4K2K的传输。
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由于能基于从比较电路32A 输出的输出信号检测控制信号DE、垂直同步信号VSYNC以及水平同步 信号HSYNC,因此例如只要参考这些信号就能任意设定能进行2值传输 的期间,因而能容易地运用现有技术的2值传输中的消隐期间的削减手法。 另外,由于进一步插入电容器42以及45,并通过将阈值电平的中心电平 设为浮动状态来使其成为安定的接地电平,因此能高精度且容易地进行中 心电平的判别。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插入耦合电容器42以及45的情况,但本 公开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插入这些耦合电容器42以及45,以直流耦合 状态传输发送信号。
第4实施方式
图6A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发送装置1D的构成的框图。图6A所示的发送装置1C与图 5A所示的发送装置1B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1)取代发送驱动器电路16而具备图6A的差动发送驱动器电路 16C。
(2)取代耦合电容器42而具备图6A的电容器电路46。在此,电容 器电路46具备耦合电容器46a以及耦合电容器46b而构成。
(3)取代传输线路2而具备图6A的差动传输线路200。
在图6A中,差动发送驱动器电路16C将从加法器15输出的相加结 果的信号不使该相加结果的信号的振幅电平变化地缓冲放大,将该相加结 果的信号经由耦合电容器46a、46b作为发送信号输出给差动传输线路200。
图6B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值振幅调制方式 的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3C的构成的框图。图6B所示的接收装置3C与图 5B所示的发送装置3B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1)取代多值接收器电路31A而具备图6B的差动多值接收器电路 31C。
(2)取代电容器45而具备图6B的电容器电路47。在此,电容器电 路47具备耦合电容器47a以及耦合电容器47b而构成。
在图6B中,差动多值接收器电路31C经由电容器电路47接收从差动 传输线路200接收到的发送信号,且不使发送信号的振幅电平变化而将该 发送信号缓冲放大,并作为接收信号输出给各比较器32-1、...、32-(2aN-1)、...、32-(2aN-1)。
关于以上那样构成的具备发送装置1C、传输线路200以及接收装置 3C的传输系统的作用效果,在以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由于具备差动发送驱动器电路16C以 及差动多值接收器电路31C,因此能以差动传输方式传输影像信号以及非 影像信号,能实现更高速发送的容易化、低噪声化、高噪声耐性。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插入电容器电路46以及47的情况,但本 公开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插入这些电容器电路46以及47,以直流耦合 状态传输发送信号。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在图2C、图3B、图5B、图6B中,比较电路 32、32A使用作为给定的基准电压的在接收装置3、3A、3B、3C产生的 多个阈值电平来进行比较,但本公开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基于在多值信号 检测器34、34A产生的控制信号DE检测激活期间以外接收到的非影像信 号的多个电压电平,并将其用作上述多个阈值电平。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7是本公开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的被4值变换的非影像信号 以及被8值变换的影像信号的发送信号的传输波形图。发送图7所示的发 送信号的传输波形图的发送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2A的发送装 置1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1)特征在于,取代以具有4个电位电平+1.5V、+0.5V、-0.5V 以及-1.5V的电位电平的任一者的电位电平的4值信号来发送在激活期间 发送的影像信号,而是以具有8个电位电平+3.5V、+2.5V、+1.5V、+ 0.5V、-0.5V、-1.5V、-2.5V以及-3.5V的任一者的电位电平的8值 信号来进行发送。因此,用于进行8值信号的电位电平的判别的阈值电平 V11、V12、V13、V14、V15、V16以及V17设定得比用于进行4值信号 的电位电平的判别的阈值电平V1、V2、V3增加了4个。
(2)特征在于,取代以具有2个电位电平+1.0V以及-1.0V的任一 者电位电平的2值信号来发送在消隐期间发送的非影像信号,而是交替发 送具有4个电位电平±3.0V、±1.0V的任一者的电位电平的4值信号、和 具有4个电位电平±2.0V、±1.0V的任一者的电位电平的4值信号。由此, 能将(1)所示的阈值电平V11、V12、V13、V14、V15、V16以及V17, 除了阈值电平V14=0V以外设定得与在消隐期间发送的非影像信号的信号 水平±3.0V、±2.0V、±1.0V相同。
因此,以上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发送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 装置1比较,特征在于具备以下的构成。
(1)取代产生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的非影像信号产生部11而具备产 生多比特的非影像信号的非影像信号产生部。
(2)具备控制部,其用于进行切换,将在消隐期间发送的非影像信 号变换为具有4个电位电平±3.0V、±1.0V的任一者的电位电平的4值信 号,或者变换为具有4个电位电平±2.0V、±1.0V的任一者的电位电平的 4值信号。
另外,其它构成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以上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作用 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用效果相同。
另外,在上述的变形例中,在消隐期间将4值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 送,在激活期间将8值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送,但如第3实施方式所涉 及的图4所示那样,在垂直消隐期间300b将4值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 送,在垂直消隐期间300b以外的期间300a将8值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 送也没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用效果相同。
变形例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上述的传输系统中,说明了作为发送信号来发送将 自然数a×1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2a的多值信号的传输系统。 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作为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 形例,还能运用在发送自然数M比特的非影像信号的传输系统、即作为 发送信号发送将a×M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的 传输系统中。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是不变更影像格式 的影像传输,上述的自然数a、N、M固定。
如以上说明那样,第1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中,作为发送信号,发 送将自然数a×自然数M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和a×自然数N比特的影像 信号分别在包含影像数据的激活期间、或包含上述影像数据以外的数据的 消隐期间变换成2值以上的多值数而得到的多值信号,该发送装置的特征 在于,具备:第1多值信号产生器,其将上述非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并输出;第2多值信号产生器,其将上述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 数2aN的多值信号并输出;和发送驱动器电路,其将上述多值数2aM的多 值信号和上述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送,将上述非影像 信号的多值数2aM设定得小于上述影像信号的多值数2aN
根据第1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由于在激活期间发送多值数2aN的 多值信号,能使基本频率保持不变地使用大的多值信号进行传输,并且在 消隐期间发送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因此与现有的传输系统比较,能实 现传输系统的低消耗功率化、抑制收发装置的发热。另外,由于能重叠多 个帧的影像信号以及非影像信号来进行以比特为单位的数据处理,因此能 保持图1的帧格式不变地一次性同时收发多个帧的影像信号以及非影像信 号。进而,在FullHD传输时,若作为发送信号而发送多值数24N的多值 信号,则能以相同帧格式且相同传输速率进行4K2K的传输。
第2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在第1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的基础上, 特征在于,上述发送装置还具备:控制信号产生部,其产生并输出表示是 消隐期间或激活期间的任一者的控制信号。
根据第2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由于在激活期间发送多值数2aN的 多值信号,能保持基本频率不变地使用大的多值信号进行传输,并且在消 隐期间发送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因此与现有的传输系统比较,能实现 传输系统的低消耗功率化、抑制收发装置的发热。
第3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在第1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的基础上, 特征在于,将上述消隐期间中的上述发送信号的各电位电平设定得与判别 上述激活期间中的上述发送信号的各电位电平的各阈值电平相同。
根据第3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由于发送装置将消隐期间的发送信 号的电位电平设定得与判别激活期间的发送信号的电位电平的阈值电平 相同,因此能相对于因在收发装置间的电压电平、基准电压的差异、温度 变化、传输线路中的损耗等而变动的多值信号的电位电平准确地进行追 踪,高精度地判定多值信号的电位电平,因而能正确地进行在激活期间的 多值信号的数据接收。
第4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在第2或第3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的基 础上,特征在于,上述发送装置基于上述控制信号,在上述消隐期间以多 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发送上述非影像信号,在上述激活期间以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发送上述影像信号。
根据第4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由于在激活期间发送多值数2aN的 多值信号,从而能保持基本频率不变地使用大的多值信号进行传输,并且 在消隐期间发送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因此与现有的传输系统比较,能 实现传输系统的低消耗功率化、抑制收发装置的发热。
第5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在第2或第3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的基 础上,特征在于,上述控制信号产生部还产生水平同步信号以及垂直同步 信号,上述发送装置还具备:切换信号产生部,其基于上述水平同步信号 以及上述垂直同步信号来生成并输出表示是垂直消隐期间、或是上述垂直 消隐期间以外的期间的切换信号,上述发送装置基于上述切换信号,在上 述垂直消隐期间以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发送上述非影像信号,在上述垂 直消隐期间以外的期间以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发送上述非影像信号,在 上述激活期间以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发送上述影像信号。
即,发送装置的发送驱动器电路在消隐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发送多 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在激活期间发送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
根据第5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由于在垂直消隐期间以外,发送多 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并保持基本频率不变地使用多值数大的多值信号来传 输非影像信号,在垂直消隐期间发送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来传输非影像 信号,因此能容易地运用现有技术的消隐期间的削减手法。
第6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在第1~5中任一者的方式所涉及的发送 装置的基础上,特征在于,还具备:耦合电容器,其截除上述发送信号的 直流分量。
根据第6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由于通过将阈值电平的中心电平设 为浮动状态来使其成为安定的接地电平,因此能高精度且容易地进行中心 电平的判别。
第7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在第1~6中任一者的方式所涉及的发送 装置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发送驱动器电路是差动的发送驱动器电路。
根据第7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由于能以差动传输方式传输影像信 号以及非影像信号,因此能实现更高速发送的容易化、低噪声化、高噪声 耐性。
第8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接收发送信号,该发送信号是将自然数a ×自然数M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和a×自然数N比特的影像信号分别在包 含影像数据的激活期间、或包含上述影像数据以外的数据的消隐期间变换 成2值以上的多值数的多值信号,该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多值接 收器电路,其将上述发送信号作为接收信号来接收并输出;多值信号检测 器,其根据上述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来判定是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还 是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产生表示判定结果的控制信号;和逻辑电路, 其基于上述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和上述控制信号,将上述接收信号的多值 数2aM的多值信号和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分别解调为a×M比特的非影 像信号和a×N比特的影像信号,并输出,将上述非影像信号的多值数2aM设定得小于上述影像信号的多值数2aN
根据第8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由于仅以发送信号的多值数就能进 行激活期间和消隐期间的判定,因此与现有的传输系统比较,能削减解调 电路。
第9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在第8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基础上, 特征在于,
上述逻辑电路基于上述控制信号,在上述消隐期间,将上述接收信号 当中的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M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在上述激 活期间,将上述接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N比特的 影像信号。
根据第9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由于能在激活期间接收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在消隐期间接收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因此与现有的传输 系统比较,能实现传输系统的低消耗功率化、抑制收发装置的发热。
第10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在第8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基础上, 特征在于,上述接收装置还具备:同步信号检测器,其基于上述接收信号 的电位电平来判断是否包含水平同步信号的信号模式以及垂直同步信号 的信号模式,由此检测上述水平同步信号或上述垂直同步信号并输出给上 述逻辑电路,
上述逻辑电路基于上述水平同步信号以及上述垂直同步信号,对应于 是垂直消隐期间,或是上述垂直消隐期间以外的期间,在上述垂直消隐期 间将上述接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M比特的非影 像信号,在上述垂直消隐期间以外的期间将上述接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 2aN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N比特的影像信号。
根据第10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由于能在垂直消隐期间将上述接 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M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在 垂直消隐期间以外的期间将上述接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解 调为a×N比特的影像信号,因此能容易地运用现有技术的消隐期间的削减 手法。
第11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在第8~10中任一者的方式所涉及的接 收装置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接收装置还具备:耦合电容器,其截除 上述接收信号的直流分量。
根据第11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由于能通过将阈值电平的中心电 平设为浮动状态来使其成为安定的接地电平,因此能高精度且容易地进行 中心电平的判别。
第12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在第8~11中任一者的方式所涉及的接 收装置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多值接收器电路是差动的多值接收器电 路。
根据第12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由于能以差动传输方式传输影像 信号以及非影像信号,因此能实现更高速发送的容易化、低噪声化、高噪 声耐性。
第13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方式所涉及的发 送装置和第8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
根据第13方式所涉及的传输系统,由于在激活期间发送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并能保持基本频率不变地使用大的多值信号来进行传输,并且 在消隐期间发送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因此与现有的传输系统比较,能 实现传输系统的低消耗功率化、抑制收发装置的发热。另外,由于能重叠 多个帧的影像信号以及非影像信号来进行以比特为单位的数据处理,因此 能保持图1的帧格式不变地一次性同时收发多个帧的影像信号以及非影像 信号。进而,在FullHD传输时中,若作为发送信号使用多值数24N的多 值信号,则能以相同帧格式且相同传输速率进行4K2K的传输。另外,进 一步地,由于仅以发送信号的多值数就能判定激活期间和消隐期间,因此 与现有的传输系统比较,能削减解调电路。
工业实用性
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传输 系统,由于在激活期间使发送信号的多值数较大并保持基本频率不变地以 多值信号进行传输,另一方面,在消隐期间以比在激活期间的多值数小的 多值数的多值信号进行传输,因此能实现传输系统的低消耗功率化以及抑 制收发装置的发热。
标号的说明:
1、1A、1B、1C 发送装置
2、200 传输线路
3、3A、3B、3C 接收装置
11 非影像信号产生部
12 影像信号产生部
13 选择器
14、40 控制信号产生部
15 加法器
16 发送驱动器电路
16C 差动发送驱动器电路
17 2值信号产生器
17A、18 多值信号产生器
31 多值接收器电路
31C 差动多值接收器电路
32、32A 比较电路
32-1、32-2、32-3、32-(2aN-1)、32-(2aN-1) 比较器
33、33A 缓冲存储器电路
33-1、33-2、33-3、33-(2aN-1)、33-(2aN-1) 缓冲存 储器
34、34A 多值信号检测器
35、35A、35B 逻辑电路
36、44 控制信号接收部
37 影像信号接收部
38 非影像信号接收部
39、39A 电压检测以及控制装置
41 切换信号产生部
42、45、46a、46b、47a、47b 耦合电容器
43 同步信号检测器
46、47 电容器电路
50 开关电路
100 激活期间
300a 垂直消隐期间300b以外的期间
300b 垂直消隐期间。

Claims (16)

1.一种发送装置,具备:
第1多值信号产生器,其将自然数a×自然数M比特的影像信号以外的非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并输出;
第2多值信号产生器,其将自然数a×自然数N比特的所述影像信号变换为大于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并输出;和
发送驱动器电路,其在消隐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将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送,在激活期间将所述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作为发送信号来发送,
所述自然数a、N、M是非零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在不变更影像格式的影像传输中,所述自然数a、N、M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装置还具备控制信号产生部,该控制信号产生部产生并输出表示是消隐期间或激活期间的任一者的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装置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消隐期间以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发送所述非影像信号,在所述激活期间以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发送所述影像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信号产生部还产生水平同步信号以及垂直同步信号,
所述发送装置具备切换信号产生部,该切换信号产生部基于所述水平同步信号以及所述垂直同步信号生成并输出表示是垂直消隐期间、或是所述垂直消隐期间以外的期间的切换信号,
所述发送装置基于所述切换信号,在所述垂直消隐期间以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发送所述非影像信号,在所述垂直消隐期间以外的期间以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发送所述非影像信号,在所述激活期间以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发送所述影像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消隐期间中的发送信号的各电位电平被设定得分别与判别所述激活期间中的发送信号的各电位电平的各阈值电平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装置还具备耦合电容器,该耦合电容器截除所述发送信号的直流分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
所述发送驱动器电路是差动的发送驱动器电路。
9.一种接收装置,具备:
多值接收器电路,其在消隐期间接收将自然数a×自然数M比特的影像信号以外的非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并发送的发送信号,在激活期间接收将自然数a×自然数N比特的所述影像信号变换为大于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并发送的发送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作为接收信号并输出;
多值信号检测器,其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来判定所述接收信号是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还是所述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产生表示判定结果的控制信号;和
逻辑电路,其基于所述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和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和所述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分别解调为a×M比特的所述非影像信号和a×N比特的所述影像信号并输出,
所述自然数a、N、M是非零自然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在不变更影像格式的影像传输中,所述自然数a、N、M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逻辑电路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消隐期间,将所述接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M比特的非影像信号,在所述激活期间,将所述接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N比特的影像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装置还具备同步信号检测器,该同步信号检测器基于所述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来判断是否包含水平同步信号的信号模式以及垂直同步信号的信号模式,由此检测所述水平同步信号或所述垂直同步信号并输出给所述逻辑电路,
所述逻辑电路基于所述水平同步信号以及所述垂直同步信号来判断是垂直消隐期间、或是所述垂直消隐期间以外的期间,按照该判断结果,在所述垂直消隐期间,将所述接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M比特的所述非影像信号,在所述垂直消隐期间以外的期间将所述接收信号当中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解调为a×N比特的所述影像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装置还具备耦合电容器,该耦合电容器截除所述接收信号的直流分量。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多值接收器电路是差动的多值接收器电路。
15.一种传输系统,具备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所述发送装置具备:
第1多值信号产生器,其将自然数a×自然数M比特的影像信号以外的非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并输出;
第2多值信号产生器,其将自然数a×自然数N比特的所述影像信号变换为大于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并输出;和
发送驱动器电路,其在消隐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发送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在激活期间发送所述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
所述接收装置具备:
多值接收器电路,其在消隐期间接收将自然数a×自然数M比特的影像信号以外的非影像信号变换为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并发送的发送信号,在激活期间接收将自然数a×自然数N比特的所述影像信号变换为大于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并发送的发送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作为接收信号并输出;
多值信号检测器,其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来判定所述接收信号是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还是所述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产生表示判定结果的控制信号;和
逻辑电路,其基于所述接收信号的电位电平和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和所述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分别解调为a×M比特的所述非影像信号和a×N比特的所述影像信号并输出,
所述自然数a、N、M是非零自然数。
16.一种传输方法,是具有包括激活期间和消隐期间的帧格式的传输系统的传输方法,其中在所述激活期间传输影像信号,在所述消隐期间传输非影像信号,
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在所述消隐期间以多值数2aM的多值信号传输自然数a×自然数M比特的所述非影像信号,在所述激活期间以比所述多值数2aM大的多值数2aN的多值信号传输自然数a×自然数N比特的所述影像信号,
所述自然数a、N、M是非零自然数。
CN201380042511.3A 2012-09-21 2013-07-10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传输系统以及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212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8739 2012-09-21
JP2012208739 2012-09-21
PCT/JP2013/004273 WO2014045502A1 (ja) 2012-09-21 2013-07-10 伝送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1228A CN104521228A (zh) 2015-04-15
CN104521228B true CN104521228B (zh) 2017-12-19

Family

ID=50340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251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21228B (zh) 2012-09-21 2013-07-10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传输系统以及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48273B2 (zh)
JP (1) JP6245479B2 (zh)
CN (1) CN104521228B (zh)
WO (1) WO20140455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9654B (zh) * 2015-02-05 2016-10-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转换装置及方法、信号生成系统和显示设备
JP7132997B2 (ja) * 2019-12-20 2022-09-07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信号発生装置及び信号発生方法
US20220350522A1 (en) * 2021-04-29 2022-11-03 Micron Technology, Inc. Multi-driver signali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4461A (zh) * 2001-03-12 2002-12-11 索尼公司 信息发、收装置和方法、收发系统和方法、记录介质及程序
US6618095B1 (en) * 1998-12-07 2003-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rial digital interface system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1315741A (zh) * 2007-05-28 2008-12-03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检测电路与方法
CN101331771A (zh) * 2006-05-16 2008-12-24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通信方法及程序
JP2009186502A (ja) * 2008-02-01 2009-08-20 Sharp Corp 差動信号の伝送方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3229A (ja) * 1995-02-17 1996-08-30 Sony Corp ベースバンド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装置ならびに受信装置
JP3330488B2 (ja) * 1996-03-22 2002-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伝送方法
AU740560B2 (en) * 1996-06-26 2001-11-08 Sony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verlay of a motion video signal on an analog video signal
US6181711B1 (en) * 1997-06-26 2001-01-30 Cisco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 compressed video and data bit stream over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JP2000232630A (ja) 1998-12-07 2000-08-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信方法と受信方法と送信装置と受信装置
JP2001119383A (ja) * 1999-10-18 2001-04-27 Sony Corp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データ伝送装置
JP3648685B2 (ja) * 2001-01-30 2005-05-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データ送信装置
JP3895115B2 (ja) * 2001-02-01 2007-03-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方法、データ送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受信装置
US7558326B1 (en) * 2001-09-12 2009-07-07 Silicon Imag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uxiliary data on a TMDS-like link
US6954234B2 (en) * 2001-10-10 2005-10-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gital video data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igital video data signals for display by a DVI-compliant digital video display
KR100586669B1 (ko) 2003-08-27 2006-06-08 닛뽕빅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송 시스템
JP4487675B2 (ja) 2003-08-27 2010-06-23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伝送システム
US7308058B2 (en) 2003-10-27 2007-12-11 Rambus Inc. Transparent multi-mode PAM interface
JP4254492B2 (ja) * 2003-11-07 2009-04-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データ伝送方法、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データ受信方法
US20070172000A1 (en) 2005-12-27 2007-07-26 Katsuaki Hamamoto Modulation method and demodulation method achieving high-quality modulation-and-demodulation performance, and modulation apparatus, demodulation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7208319A (ja) 2006-01-30 2007-08-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復調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復調装置
JP5594804B2 (ja) 2007-03-12 2014-09-24 学校法人 東洋大学 表示装置
KR101495865B1 (ko) * 2008-09-18 2015-02-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JP6008141B2 (ja) * 2011-11-25 2016-10-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ベースバンド映像データの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ならびに送受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8095B1 (en) * 1998-12-07 2003-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rial digital interface system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CN1384461A (zh) * 2001-03-12 2002-12-11 索尼公司 信息发、收装置和方法、收发系统和方法、记录介质及程序
CN101331771A (zh) * 2006-05-16 2008-12-24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通信方法及程序
CN101315741A (zh) * 2007-05-28 2008-12-03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检测电路与方法
JP2009186502A (ja) * 2008-02-01 2009-08-20 Sharp Corp 差動信号の伝送方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45479B2 (ja) 2017-12-13
WO2014045502A1 (ja) 2014-03-27
CN104521228A (zh) 2015-04-15
JPWO2014045502A1 (ja) 2016-08-18
US20150208027A1 (en) 2015-07-23
US9648273B2 (en) 201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1228B (zh)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传输系统以及传输方法
CN101222457B (zh) 使用嵌入时钟的信号的串行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1669365B (zh) 视频信号发送装置、视频信号接收装置以及视频信号传送系统
CN100574299C (zh) 残留边带信号的载波获取装置及方法
WO2002093756A3 (en) Gfsk receiver
DK163471B (da) Fremgangsmaade, sender og modtager til selvsynkroniserende transmission af digitale datasignaler
EP1528738A3 (en) ASK demodul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0773653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Manchester-encoded data
CN104247357A (zh) 多值信号传输系统
EP0500263A2 (en) Method for synchronising a receiver's data clock
CN104247356B (zh) 多值信号发送装置、多值信号接收装置、多值信号传输系统以及多值信号传输方法
US8659647B2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with bit value inversion
US728661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1868949B (zh) 无线发送方法、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
US20120206429A1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and a display apparatus performing the method
KR100708078B1 (ko) 디지털 비디오 데이터 전송방법, 수신방법, 전송장치,그리고 수신장치
JP4707556B2 (ja) Fsk信号発生装置
CN104144035B (zh) 串行通信控制电路
JP2002223459A (ja) ディジタル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中継装置ならびに受信装置
CN101204058B (zh) 帧同步装置及帧同步方法
JP2005020692A (ja) データ受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JP4551180B2 (ja) Ask復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装置
TW200618557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mmetrical phase-shift keying
Reis et al. Line Cod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3429620B2 (ja) ワイドクリアビジョン受像機用デコー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