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0141A - 适于车辆座椅的装配件和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适于车辆座椅的装配件和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0141A
CN104520141A CN201380041484.8A CN201380041484A CN104520141A CN 104520141 A CN104520141 A CN 104520141A CN 201380041484 A CN201380041484 A CN 201380041484A CN 104520141 A CN104520141 A CN 104520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assembly parts
eccentric
cam portion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14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20141B (zh
Inventor
C·皮特斯
U·莱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iper Changshu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td Of Johnson Controls's Element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td Of Johnson Controls's Element LP filed Critical Ltd Of Johnson Controls's Element LP
Publication of CN104520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0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20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0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linearly mov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车辆座椅(1)的装配件(10),其具有:·a)能够相对于彼此围绕轴线(A)旋转的第一装配件部件(11)和第二装配件部件(12),其中链齿(17)形成在所述第一装配件部件(11)上以及导向部段(14)形成在第二装配件部件(12)上;·b)至少一根杆(16),其通过导向部段(14)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以径向可位移的方式受到引导,并且在锁定状态所述杆(16)与链齿(17)相互作用以便锁定装配件(10),其中所述至少一根杆(16)具有第一杆凸轮(16a)和第二杆凸轮(16b);以及·c)围绕轴线(A)可旋转地安装的偏心件(27),在从解锁状态到锁定状态的过渡中通过在闭合方向(c)上旋转,所述偏心件(27)以力撞击杆(16)以便抵靠链齿(17)将杆(16)夹持,其中为了撞击杆(16),偏心轮(27)具有第一偏心凸轮(28,128)和第二偏心凸轮(29,129),所述第一偏心凸轮(28,128)适于与所述第一杆凸轮(16a)相互作用,而第二偏心凸轮(29,129)适于与所述第二杆凸轮(16b)相互作用。根据本发明,·d)第一偏心凸轮(28,128)具有凸轮部分(28.2),其在周向方向上围绕轴线A同心地延伸;以及·e)围绕轴线(A)同心地延伸的凸轮部分(28.2)布置于第一偏心凸轮(28,128)的另一个凸轮部分(28.4)沿闭合方向(c)的上游,以及另一个凸轮部分(28.4)具有如下凸轮轮廓,所述凸轮轮廓在沿闭合方向(c)的下游相对于同心的外周轮廓径向向外延伸,以便抵靠链齿(17)将杆(16)夹持。

Description

适于车辆座椅的装配件和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适于车辆座椅的装配件,以及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通用装配件具有至少一根锁定杆和一个可旋转的偏心件。偏心件以其为弹簧加载的、与齿环齿啮合的方式保持至少一根锁定杆。偏心轮廓设计成自锁式的,即在静态负载条件或脉冲载荷下将来自齿段的力传递到偏心件不会导致偏心件的旋转,其结果是不会导致装配件打开。但是不利负载条件(尤其是周期性或振动应力)会在不利条件下导致偏心件的不期望的旋转,其结果是会导致装配件的不期望的打开。
当安装通用装配件时,如下偏心角用于监测完全锁定位置,所述偏心角限定偏心件相对于不可旋转的装配件组件的角度位置。已知偏心件具有的缺陷在于难于检测所测得的偏心角是否仍然在由所允许的组件公差所限定的可容许偏心角度范围内。在偏心角的测量和/或读数方面的不精确性会导致装配件的不正确评估。
通用装配件在DE 10 2010 053 525 B3中公开,其中在第一偏心凸轮和第一锁定凸轮之间的第一接触点内限定第一楔形角,所述第一楔形角为正值,并且只有在负载下在第二偏心凸轮和第二锁定凸轮之间形成的第二接触点内限定第二楔形角,所述第二楔形角为负值。在第一凸轮对上的正楔形角用于将锁定杆锁定和用于补偿公差。经由第一凸轮对从锁定杆传递到偏心件的具有打开分量的法向力由摩擦力以自锁方式进行补偿。在第二凸轮对上的负楔形角用于防止偏心件在负载下旋转,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法向力具有闭合分量。在实践中,已经表明包括第一和第二楔形角的这种系统对于公差非常敏感。
在DE 44 19 411 A1中公开了具有锁定杆的装配件,在每种情况下所述锁定杆具有在锁定杆的相对于彼此轴向和径向偏移的两个局部区域内的支承表面。偏心件设置成用于将锁定杆从而将装配件锁定,所述偏心件浮动联接到驱动衬套。偏心件包括具有夹紧表面的凸轮,所述夹紧表面连续地从凸轮的一端部升高到另一端部,并以锁定的方式与两个支承表面中的一个支承表面配合。驱动衬套包括另一凸轮,其具有与两个支承表面的另一支承表面配合的同心拦截表面。两个凸轮在周向方向上仅相对于彼此稍微偏移,并且在装配件的锁定过程中同时旋转到所分配的支承表面之下。其结果是,通过偏心件的小的旋转角度,凸轮已经通过夹紧表面承靠锁定杆。该小的旋转角度使得通过利用偏心角以可靠的方式评估装配件的锁定状态复杂化。
1591303A2公开具有偏心件的另一装配件,所述偏心件具有用于支撑锁定杆的两个偏心凸轮。但其没有公开如何将偏心凸轮设计成可以通过利用偏心角可靠地评估装配件的锁定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在引言中所提及类型的装配件,具体在于将所述装配件设计成使其对于公差不太敏感。意在甚至在不利的负载条件下也确保安全锁定,并提供一种更简单的选择方案来利用偏心角可靠地评估装配件的锁定状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利用具有优化的锁定安全性的装配件来改进车辆座椅。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装配件以及具有权利要求10所述特征的车辆座椅来实现。
因为第一偏心凸轮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围绕轴线同心延伸的凸轮部分以及因为围绕轴线同心延伸的所述凸轮部分在闭合方向的反方向上布置于第一偏心凸轮的另一个凸轮部分的前方,以及另一凸轮部分在闭合方向反方向上具有相对于同心周边轮廓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轮轮廓,以用于将锁定杆夹紧在齿环内,实现了:与具有标称大小组件的装配件相比,在锁定状态下具有不允许高公差的装配件的偏心件具有在打开装配件的方向上的能够以清晰和可靠的方式测量的旋转角度偏差。
所用的“闭合方向的反方向”的方向性信息与闭合方向反方向的观察方向具有等效的含义。当偏心件在闭合方向上旋转时,因此在闭合方向反方向上的前侧凸轮部分首先到达所分配的锁定凸轮。
在解锁状态下,不管示例性实施例,装配件的偏心件在闭合方向的反方向上足够远地旋转,而锁定杆径向向内足够远地移动,这样被径向向内拉动的锁定杆的第一锁定凸轮定位于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偏心凸轮的侧面轮廓之间的中间空间内。如果在锁定过程中并且由于第一锁定凸轮在内侧上在径向定位得太远,所述偏心件不再能够到达其指定的锁定位置,因为具有同心凸轮部分的第一偏心凸轮在径向方向上未装配在第一锁定凸轮之下,因此所述偏心件保持打开至少偏心角度测量值的程度,该偏心角度测量值能够以可靠的方式进行测量且其对应于同心凸轮部分的长度。与偏心旋转角度被连续地改变以及对于允许角度值而言仅设定限制的情况相比,该角度幅度能够较容易地被识别。这简化了所安装装配件相对于其可靠功能的评估。
与现有技术相比,因为第一偏心凸轮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围绕轴线A同心延伸的凸轮部分,可以免除在第二凸轮对上的负楔形角。其结果是,系统对于公差不太敏感。
在第一偏心凸轮上引入严格同心的凸轮部分(零度轮廓)是优选的解决方案。术语同心在此也包括准同心凸轮部分,其具有在准同心凸轮部分上的切线和围绕偏心件轴线延伸的圆弧之间的非常小的角度,该角度理想地为在第一偏心凸轮的锁定轮廓的第四凸轮部分中的角度的大约一半大或还要小一些。通过减小的角度,在偏心件的打开旋转方向上产生更小的力分量以及产生保持偏心件处于锁定位置下的更大摩擦力分量。
如果在不利的条件下偏心件经受打开力,在第一锁定凸轮接触到第一偏心凸轮的同心接触点上后优选约为4°(或者最多约8°)的偏心旋转角度之后,潜在的不期望的偏心运动将停止。因此,确保装配件的充分锁定。
在装配件的解锁过程中同心接触表面导致操作力上的稍微增加,从而提供可易于感知的指示器以便获知何时到达解锁点以及何时装配件被释放。在离开同心接触表面之后,用较低的操作力再次进行致动。通过装配件功能测试期间的特定力路径/旋转角度路径,这有利地导致更清晰的测量结果。
优选地,第一偏心凸轮具有第一凸轮部分,所述第一凸轮部分通过大致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偏心凸轮第一侧面的圆形部分限定控制轮廓,具有偏心凸轮的大致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轮廓,所述控制轮廓控制锁定杆导入到齿环内,而偏心件在闭合方向上旋转。有利地,第二凸轮部分形成同心凸轮部分,所述第二凸轮部分紧邻第一凸轮部分并且在周向方向上围绕轴线A同心地延伸。
为了提供自由的枢转功能,装配件的锁定状态可耦联到另一装配件的锁定状态,这样,当装配件打开时,另一装配件也经由耦联装置(具体是鲍登缆线)保持打开。在这种情况下装配件第一偏心凸轮的第一凸轮部分和第二凸轮部分之间的附加凸轮部分补偿可能存在于耦联装置内的间隙和公差。
第四凸轮部分以下述凸轮轮廓为特征,所述凸轮轮廓相对于周向方向在闭合方向的反方向上略微径向向外延伸,其以优选4°至6°的楔形角延伸。楔形角要求第四凸轮部分在闭合方向上向后延伸的区域比前部区域进一步径向向外凸出,这样第一偏心凸轮作用于其上的锁定杆可被锁定并且公差可被补偿。第四凸轮部分的沿着闭合方向领先的区域在锁定过程期间首先到达所分配的第一偏心凸轮,使得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轮轮廓随后向外推压锁定杆。
通过使装配件在第二凸轮部分和第四凸轮部分之间具有将第二凸轮部分和第四凸轮部分连续地(特别是连续无边缘地)连接到一起的第三凸轮部分,可靠地防止了在偏心件的旋转过程中第一锁定凸轮的轮廓卡在第一偏心凸轮的轮廓上。
通过第一偏心凸轮与第一锁定凸轮在第一接触点内接触以及在第二偏心凸轮和第二锁定凸轮之间存在特别是0.05至0.5mm的间隙,根据本发明的装配件的强度在装配件的锁定未加载状态下可增加。在装配件的锁定加载状态下,特别是当车辆座椅由于碰撞经受大的力时,锁定杆在导向部段之间倾斜,从而其结果是,除了在第一偏心凸轮和第一锁定凸轮之间在第一接触点内的接触之外,所述锁定杆倾斜,以及第二偏心凸轮在第二接触点内与第二锁定凸轮接触。
第一偏心凸轮的同心凸轮部分有利地与总共四个锁定杆在相反方向上的倾斜相结合。对于两个相应径向相反的锁定杆而言,所述第一偏心凸轮在偏心件上在闭合方向上布置成相对于第二偏心凸轮的前侧偏心凸轮;对于其它两个锁定杆而言,第一偏心凸轮在偏心件上在闭合方向上布置成相对于第二偏心凸轮的后侧偏心凸轮。在处于负载状态下,当装配件被锁定时,每个锁定杆在与相应的相邻锁定杆相反的方向上倾斜。因此针对两个加载方向确保两个锁定杆的倾斜,这使得强度增加。
同心凸轮部分仅有利地形成在第一偏心凸轮上;第二偏心凸轮在静止状态下不与第二锁定凸轮接触并且以不具有同心凸轮部分的方式形成。但是从原则上而言,对于一个偏心件的所有锁定凸轮而言也可以都设有同心凸轮部分。
在具有至少两根锁定杆和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偏心凸轮的仅一个偏心件的装配件中,如果至少两个第一偏心凸轮的仅仅一个第一偏心凸轮具有围绕轴线同心延伸的凸轮部分,并且具有围绕轴线同心延伸的凸轮部分的其它第一偏心凸轮配置成在周向方向上相应更短,则是足够的。
具有通过至少一个装配件连接到一起的椅座部分和靠背的车辆座椅的强度可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装配件来优化。由于装配件的锁定状态能够以可靠方式进行测试,因此车辆座椅的安全性进一步增加。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中所示的两个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具有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装配件的车辆座椅的示意图;
图2示出通过第一实施例的轴向截面视图;
图3示出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通过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径向截面视图;
图4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偏心件的透视图;
图5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偏心件的前视图;
图6示出图5的细节VI;
图7示出具有标称大小组件的锁定装配件的对应于图3的视图;
图8示出具有经受最大允许公差的组件的锁定装配件的对应于图7的视图;
图9示出具有不允许的高组件公差的锁定装配件的对应于图7的视图;
图10示出具有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装配件的车辆座椅的示意图;
图11示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对应于图6的视图;
图12示出通过处于完全解锁状态下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对应于图3的径向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适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1具有椅座部分3和靠背4,所述靠背4在其倾斜度方面能够相对于椅座部分3进行调节。为了调节靠背4的倾斜度,传动杆7例如通过第一手动操纵杆5手动地旋转,所述传动杆水平地布置于椅座部分3和靠背4之间的过渡区域内。在车辆座椅1的两侧上,传动杆7接合到装配件10内。传动杆7限定所用的圆柱坐标系的方向性信息。
装配件10具有能够相对于彼此围绕轴线A旋转的第一装配件部件11和第二装配件部件12。在当前情况下轴线A与传动杆7的中心轴线对准。在每种情况下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可大致描绘成圆盘形状。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优选由金属(特别是钢)制成,其可至少部分地硬化。为了接受轴向作用力,即为了将装配件部件11和12轴向保持在一起而设置夹持环13。夹持环13优选由金属(特别是钢)制成,其优选不进行硬化。夹持环13优选具有基本上平坦的环状形状,但是在替代性的实施例中,夹持环13可具有L形的轮廓,其具有圆柱形部分和位于前表面上的平坦环形部分。
夹持环13牢固地连接到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的其中一个上,在当前情况下,夹持环13以外部环形部分固定(例如通过激光焊接或通过另一种本身已知的紧固技术)到第二装配件部件12上。通过布置于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平面内的内部环形部分,夹持环13任选通过插入滑动环的方式在第一装配件部件11的径向外边缘区域内包围第一装配件部件11,而不妨碍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的相对运动。此外,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的相互面对的内表面受到保护防止异物和污垢进入以及防止受损。
因此夹持环13和牢固连接到夹持环13的装配件部件11或12夹持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中的可相对于其移动的另一个。因此从结构方面来看,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连同夹持环13)一起形成圆盘状单元。
当安装装配件10时,例如第一装配件部件11连接到靠背4的结构上,也就是说固定到靠背上。第二装配件部件12则牢固地连接到椅座部分3的结构上,也就是说,固定到椅座部分上。然而,也可调换装配件部件11和12的分配关系,也就是说,第一装配件部件11于是可固定到椅座部分上,而第二装配件部件12则固定到靠背4上。装配件10位于靠背4和椅座部分3之间的力通量内。
装配件10配置成闩锁装配件,其中第一装配件部件11和第二装配件部件12可锁定到一起,如例如在DE 10 2006 015 560 B3中所公开的那样,其相关公开内容明确地包括于其中。
第二装配件部件12具有导向部段14,在当前情况下为四个这种导向部段,所述导向部段14在每种情况下通过平直的引导表面在径向方向上成对地对锁定杆16进行横向引导。锁定杆16(在当前情况下为四个)在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之间限定的结构空间内布置成相对于彼此偏移,在当前情况下相应地偏移90°。锁定杆16在其径向外端部处设有齿,所述齿可与第一装配件部件11的配置成内齿轮的齿环17形成啮合(进入啮合)。如果齿环17与锁定杆16配合,则装配件10被锁定。在一个替代性的实施例中,锁定杆的数量是一个、两个、三个或多于四个的锁定杆。
第一装配件部件11布置于第二装配件部件12的凹部内,并在径向上从外侧由第二装配件部件12包围,因此这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承靠彼此。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装配件部件11的具有齿环17的径向外边缘区域布置成在径向方向上位于导向部段14和第二装配件部件12的径向外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用于支承第一装配件部件11)之间。在高负载情况下,例如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第一装配件部件11在变形之后可通过其齿环17承靠导向部段14,所述导向部段14在负载方向上更靠近地定位,所述导向部段14具有在齿环17的方向上相应(同心)弯曲的表面。这增加装配件10的强度。
第一装配件部件11可安装在第二装配件部件12内。然而上述关系也可被调换,也就是说,第二装配件部件12可安装在第一装配件部件11上。从原则上来讲这两种布置是等同的。
驱动元件21(例如由塑料材料制成)布置在装配件10的中心内,所述驱动元件可旋转地安装到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的至少一个上,在当前情况下是安装到第一装配件部件11上,更具体地是安装到其中央开口内。车辆座椅的两侧上,驱动元件21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传动杆7或至少为携带而联接到所述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插入到中空驱动元件21的孔23内且第一手动操纵杆5以不可旋转的方式位于所述传动杆7上。在驱动元件21的一端部处,在当前情况下在第二装配件部件12上,设置紧固环24,在当前情况下,所述紧固环由塑料材料构成且优选通过超声波焊接紧固到驱动元件21。第一手动操纵杆5能够固定地且不可旋转地夹持到紧固环24上。紧固环24也可设置在所述驱动元件21的另一端部处或在每种情况下设置于两个端部处。
布置于装配件部件11和12之间所限定的结构空间内的偏心件27以不可旋转的方式位于驱动元件21上或者至少为携带而连接在驱动元件21上。偏心件27沿其外周具有适于每个锁定杆16的(即,在当前情况下乘以四)第一偏心凸轮28,第一偏心凸轮28设置成与第一锁定凸轮16a配合,并且,偏心件27还具有在周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偏心凸轮28偏移的第二偏心凸轮29,第二偏心凸轮29设置成与第二锁定凸轮16B配合。偏心凸轮28和29径向向外朝向,锁定凸轮16a和16b从相应的锁定杆16径向向内朝向。偏心凸轮28和29与锁定凸轮16a和16b是至少在如下区域内连续的具有凸出配置的材料部分,在所述区域内在每种情况下在偏心凸轮28和29与相应分配的锁定凸轮16a和16b之间的接触点K1,K2能够相应地承靠另一接触点。
弹簧35布置于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之一的中央接收器内(在当前情况下是在第二装配件部件12的中央接收器内)并且以弹簧35的径向外侧区域支撑到第二装配件部件12上,所述弹簧35例如为螺旋弹簧,如DE102009041492A1中所公开的那样,其有关公开内容明确地包括在本文中。弹簧35作用于偏心件27上,在当前情况下弹簧是通过在内侧上以不可旋转的方式位于所述驱动元件21上。弹簧35作用于其上的偏心件27作用在径向可移动的锁定杆16上并且抵触到所述锁定杆上,以便将这些锁定杆径向向外推动,以便进入到齿环17内,从而将装配件10锁定。
控制盘36轴向布置于在锁定杆16和第一装配件部件11之间的结构空间内,且在当前情况下以不可旋转的方式位于偏心件27上。控制盘36具有控制路径,在当前情况下,控制盘136具有四个这种路径,在每一种情况下控制路径与每一锁定杆16的凸出部38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凸出部38在轴向方向上从其被分配至的锁定杆16突出。在驱动元件21(以及由驱动元件21驱动的偏心件27和控制盘36)抵抗着弹簧35的力旋转(旋转过几度)的情况下,控制盘36径向向内拉动锁定杆16,即控制盘36将锁定杆16拉出齿环17,由此装配件10被解锁,以及两个装配件部件11和12能够围绕轴线A相对于彼此旋转。现在靠背4可围绕轴线A枢转以便调节其倾斜度,即以便采取适于使用的另外位置。
偏心件27的闭合方向c是偏心件27由于弹簧35的作用在闭合方向上起作用的旋转方向。在下文中,将第一偏心凸轮28之一与相关联的第一锁定凸轮16a的配合考虑在内,其中闭合方向c在附图中是沿着顺时针方向。在当前情况下,其它第一偏心凸轮28以类似的方式和与其相关联的第一锁定凸轮16a配合。然而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中,相应地仅仅配置一个第一偏心凸轮28。
在锁定状态下以及没有靠背4的附加负载情况(即没有外部转矩并且只有靠背4的重量所需的转矩)下,偏心件27仅通过第一偏心凸轮28作用于锁定杆16上,在每种情况下第一偏心凸轮28作用于相关联的第一锁定凸轮16a上即在第一接触点K1内(在该处第一偏心凸轮28与第一锁定凸轮16a相互接触),而在第二偏心凸轮29与相应分配的第二锁定凸轮16b之间存在约0.05至0.5毫米、优选约0.25毫米的间隙。
如果在锁定状态下载荷作用于靠背4上,那么所产生的转矩试图使得齿环17相对于导向部段14旋转。锁定杆16以导向部段14之间的间隙进行引导并在一方面与齿环17接合,并且在另一方面支撑到相关联的第一偏心凸轮28上。因此靠背4上的转矩使得锁定杆16(其由于该间隙而稍微可动)在导向部段14之间且相对于导向部段14倾斜。
如果转矩(相对于图7至图9)在逆时针方向上作用于上锁定杆16上,那么该锁定杆16倾斜到左侧(并与左手侧的导向部段14接触)。在第一接触点K1内的所产生的力增大。如果转矩在顺时针方向上作用于靠背4上(在附图中),那么锁定杆16倾斜到右侧(并与右手侧的导向部段14接触)。如果靠背4上的转矩足够大,例如大于100Nm,则第二偏心凸轮29和第二锁定凸轮16b在第二接触点K2处与彼此接触。
关于在沿对角线相反的锁定杆16上锁定杆16的倾斜情况优选如前所述。在邻近地布置在它们之间的锁定杆16中,出现关于闭合方向c镜像颠倒的情况,即这些锁定杆16在相反的方向上倾斜并且相关联的第一偏心凸轮28在闭合方向c上领先。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图5中可见的那样,在偏心件的圆周上,两个第一偏心凸轮28和两个第二偏心凸轮29总是彼此相邻地定位。然而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中,相邻的锁定杆也可具有相同的布局,这样锁定杆在相同的方向上倾斜,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在整个偏心件的圆周上,第一偏心凸轮28和第二偏心凸轮29邻近彼此交替地定位。
第一偏心凸轮28沿其外侧轮廓细分成多个不同几何形状的凸轮部分。取决于偏心件27的角度位置,第一偏心凸轮28的这些凸轮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在第一接触点K1处与第一锁定凸轮16a相接触。各个凸轮部分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即在围绕轴线A的通过以下所述(限制)点的方向上。在轴向方向(在轴线A的方向)上,凸轮部分优选延伸过偏心件27的整个组件宽度。在平面配置的偏心件27中,偏心件27的组件宽度由其材料厚度限定。
在闭合方向c反方向上的视图起始于第一偏心凸轮28的具有控制轮廓的第一凸轮部分28.1,所述控制轮廓通过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偏心凸轮28第一侧面的圆形部分与偏心凸轮28的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轮廓限定,并且当锁定杆16进入到齿环17内时,所述控制轮廓通过第一锁定凸轮16a与该控制轮廓配合而控制锁定杆16导入到齿环17内。当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观察时,第一凸轮部分28.1延伸远至第一点P1。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中,通过使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偏心凸轮28第一侧面以尖锐边缘连接到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偏心凸轮28的所述轮廓,可省却第一凸轮部分28.1。
第二凸轮部分28.2在第一点P1和在闭合方向c反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点P1定位的第二点P2之间延伸,所述第二凸轮部分的特征在于凸轮轮廓恰好在周向方向上在第二凸轮部分28.2的每个点上延伸,即其正好围绕轴线A同心地延伸,换句话说,具有相对于周向方向的0°的楔形角(零度轮廓)。
从第一锁定凸轮16a传递到第二凸轮部分的法向力从而通过装配件10的中心点,即通过轴线A,这样打开转矩不会作用于偏心件27上。第二凸轮部分28.2的长度对应于偏心件的约1.5°的角度部分。这对应于为30°的整个偏心致动角的约5%。在理论上第二凸轮部分28.2的长度减少到大约0度(线接触)是可能的。如果需要,增加是可能的,但会导致装配件10解锁时的致动角度和致动能量的相应增加。
第三凸轮部分28.3在第二点P2和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点P2定位的第三点P3之间延伸,所述第三凸轮形成到第四凸轮部分28.4的连续过渡。
第四凸轮部28.4在第三点P3和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定位的第四点P4之间延伸,所述第四凸轮部分的特征在于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观察时凸轮轮廓相对于所述周向方向稍微径向向外延伸,其以一楔形角延伸,该楔形角在当前情况下为4°至6°。闭合方向c指示如何测量楔形角。楔形角是正值,即如在附图中观察时,所述第四凸轮部分在闭合方向c上延伸的后侧区域比前侧区域进一步径向向外凸出,这样第一偏心凸轮28作用于其上的锁定杆16可被锁定,同时可由楔形作用在第一偏心凸轮28与第一锁定凸轮16a之间和/或在锁定杆16的齿和齿环17之间所产生的间隙来补偿公差。
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中,省却第三凸轮部分28.3。从而第二凸轮部分28.2和第四凸轮部分28.4紧邻彼此定位。这是可能的,而不具有功能上的缺陷,特别是在第四凸轮部分28.4的小楔形角的情况下。
从第一锁定凸轮16a传递到第四凸轮部分28.4的所得到的力以打开方式作用于偏心件27上,但由第一偏心凸轮28和第一锁定凸轮16a之间的摩擦以自锁的方式进行补偿。
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观察时,在第四点P4之后,所述凸轮轮廓优选以一半径合并到第一偏心凸轮28的第二侧面内。
在安装装配件10之后,进行功能性测试,其中测试用于评估装配件10的功能和安全性的重要特征。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驱动元件21的角度位置,其对应于连接到驱动元件21的偏心件27的角度位置。驱动元件21的角度位置对应于装配件10的致动角度,并提供有关装配件锁定程度的信息。
在图7至图9中,示出偏心件的取决于组件公差的角度位置。图7示出具有标称大小组件的锁定装配件。在闭合方向c上标称大小的偏心角α被测量且在当前情况下被限定为一方面从轴线A到锁定杆16的径向延伸中心线的线和另一方面从轴线A通过任何测量点(但显然限定于在闭合方向c上最靠近地定位的第二偏心凸轮29上)的线之间的角度。第一锁定凸轮16a和第一偏心凸轮28之间的第一接触点K1位于第四凸轮部分28.4(在第三点P3和第四点P4之间)上。
图8示出具有经受公差的组件的锁定装配件的对应于图7的视图,等于最大准许总公差的其公差作用于偏心件27的偏心角上。这种总公差例如由下述的组合来导致,具有过小直径的齿环17、具有标称大小的锁定杆16和偏心件27,所述偏心件27具有在第一偏心凸轮28的区域中过大的外径。接着偏心件27不能在闭合方向c上充分旋转,使得所述偏心角相对于具有标称大小组件的装配件10的标称大小的偏心角α约小4°。因此第一锁定凸轮16a和第一偏心凸轮28之间的第一接触点K1位于第三凸轮部分28.3(在第二点P2和第三点P3之间),或在第二凸轮部分28.2(在第一点P1和第二点P2之间)内。在可导致在没有第二凸轮部分28.2的情况下偏心件27打开负载条件下,任选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稍微旋转之后,偏心件27将保持处于其中第一接触点K1可能在第二凸轮部分28.2内的位置下。不会发生偏心件27的进一步旋转,其原因在于第二凸轮部分28.2围绕轴线A同心延伸的轮廓(零度轮廓),在第二凸轮部分28.2内从第一锁定凸轮16a传递到第一偏心凸轮28的力不具有打开力的方向。
图9示出具有略微过大因此不允许的组件公差的锁定装配件10的对应于图7的视图。在闭合方向c上观察时,第一接触点K1(在第一锁定凸轮16a和第一偏心凸轮28之间)位于第二凸轮部分28.2的前方。偏心角相对于标称大小的组件的标称大小的偏心角α约小7°。在安装过程中可以由测量技术可靠地确定该角度差异,从而具有过大组件公差的装配件10会被确定为不合格品。由于第二凸轮部分28.2相对于所述周向方向具有0°的楔形角,偏心角与(标称)偏心角α的角度偏差比在具有非零度轮廓的偏心件的装配件中的角度偏差大,在所述装配件中即使当超过公差极限时楔形角也保持不变,并且超过公差极限只会导致从标称大小的偏心角α的很轻微的角度偏差。因此通过在第一点P1和第二点P2之间的第二凸轮部分28.2的零度轮廓可容易地识别超出公差的情况。
在图10至图12中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装配件10是装配件系统的自由枢转的装配件,所述装配件系统还具有对立的装配件。这种装配件系统例如在DE 20 2010 015 093 U1中公开。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基本上对应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这就是在此之后为何只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的原因。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组件设有增加100的附图标记。
经由第二手动操纵杆6致动的(自由枢转)装配件10与对立的装配件一起用于锁定靠背4的自由枢转。在双门机动车辆的情况下,预期通过使得靠背4自由枢转来使接近后排座椅便利,为此解锁的靠背4从适于使用的位置之一向前枢转到不适用于就座的自由枢转位置内。如果在整个自由枢转运动过程期间没有必要保持第二手动操纵杆6以及装配件只在自由枢转位置内锁定,则会增加操作的容易度。为此目的,在(自由枢转的)装配件10中,环形自由枢转的控制元件45围绕轴线A设置于控制盘36和第一装配件部件11之间,所述环形自由枢转的控制元件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到第一装配件部件11。自由枢转的控制元件45具有止动路径,所述止动路径通过取决于自由枢转的控制元件45的角度位置限制锁定杆16径向向外的运动或允许锁定杆不受阻碍地进入到齿环17内而与锁定杆16的凸耳38配合。
在解锁状态下,装配件10的偏心件127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旋转地足够远,这样被径向向内拉动的锁定杆16的第一和/或第二锁定凸轮16a,16b定位于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偏心凸轮128,129的侧面轮廓之间的中间空间内。自由枢转的控制元件45的止动路径保持锁定杆16被向内拉动,假如靠背4不向回枢转的话。通过第一和/或第二偏心凸轮128,129中的至少一个在周向方向上承靠到第一和/或第二锁定凸轮16a,16b的至少一个上而防止偏心件127旋转。
(自由)枢转的装配件10具有使得装配件10和对立的装配件特别是通过鲍登缆可操作性地连接到一起的装置。解锁的(自由)枢转的装配件10保持附加解锁的对立装配件处于解锁位置下。相对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偏心凸轮28,在第一凸轮部分28.1和第二凸轮部分28.2之间,第一偏心凸轮128具有在附加的点P100和第一点P1之间的附加的凸轮部分128z,在闭合方向的反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凸轮部分128z优选具有凸轮轮廓,其相对于所述周向方向略微径向向外延伸。由于附加的凸轮部分128z,第一偏心凸轮128在周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偏心凸轮28的宽度(并大于对立装配件的第一偏心凸轮的宽度)。
在装配件系统中的,例如在(自由枢转)的装配件10和对立装配件之间的鲍登缆线中的松散部分的公差由第一偏心凸轮128的附加凸轮部分128z补偿,原因在于打开的偏心件127由于更宽的第一偏心凸轮128而具有较大的保持角β。保持角β描述偏心件127围绕轴线A在锁定位置和通过第一和/或第二锁定凸轮16a,16b承靠在第一和/或第二偏心凸轮128,129上而保持偏心件127打开的位置之间的角度。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偏心凸轮129也具有这种附加的凸轮部分。
在上面的描述、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公开的特征显著地可以单独和组合的方式用于以其不同实施例来实现本发明。
附图标记清单
1       车辆座椅
3       椅座部分
4       靠背
5       第一手动操纵杆
6       第二手动操纵杆
7       传动杆
10      装配件
11      第一装配件部件
12      第二装配件部件
13      夹持环
14      导向部段
16      锁定杆
16a     第一锁定凸轮
16b     第二锁定凸轮
17      齿环
21      驱动元件
23      孔
24      紧固环
27,127 偏心件
28,128 第一偏心凸轮
28.1    第一凸轮部分
28.2    第二凸轮部分
28.3    第三凸轮部分
28.4    第四凸轮部分
29,129 第二偏心凸轮
35      弹簧
36      控制盘
38      凸耳
45      自由枢轴的控制元件
128z    附加的凸轮部分
A       轴线
C       闭合方向
K1      第一接触点
K2      第二接触点
P1      第一点
P2      第二点
P3      第三点
P4      第四点
P100    附加点
α      偏心角
β      保持角

Claims (15)

1.一种适于车辆座椅(1)、特别是适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装配件(10),其包括:
a)能够相对于彼此围绕轴线(A)旋转的第一装配件部件(11)和第二装配件部件(12),其中齿环(17)形成在所述第一装配件部件(11)上以及导向部段(14)形成在第二装配件部件(12)上;
b)至少一个锁定杆(16),其通过导向部段(14)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以径向可位移的方式受到引导,并且在锁定状态所述锁定杆(16)与齿环(17)配合以便锁定装配件(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杆(16)具有第一锁定凸轮(16a)和第二锁定凸轮(16b);以及
c)可旋转地安装的偏心件(27),在从解锁状态到锁定状态的过渡过程中通过在闭合方向(c)上旋转,所述偏心件(27)使锁定杆(16)受到力以便抵靠齿环(17)将锁定杆(16)夹持,其中为了作用于锁定杆(16)上,偏心轮(27)具有第一偏心凸轮(28,128)和第二偏心凸轮(29,129),所述第一偏心凸轮(28,128)适于与所述第一锁定凸轮(16a)配合,而第二偏心凸轮(29,129)适于与所述第二锁定凸轮(16b)配合;
其特征在于:
d)第一偏心凸轮(28,128)具有凸轮部分(28.2),其在周向方向上围绕轴线A同心地延伸;以及
e)围绕轴线A同心地延伸的凸轮部分(28.2)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布置于第一偏心凸轮(28,128)的另一个凸轮部分(28.4)的前方,以及另一个凸轮部分(28.4)在闭合方向(C)反方向上具有凸轮轮廓,所述凸轮轮廓相对于同心的外周轮廓径向向外延伸,以便抵靠齿环(17)将锁定杆(16)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凸轮(28,128)具有第一凸轮部分(28.1),所述第一凸轮部分(28.1)通过大致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偏心凸轮(28)的第一侧面的圆形部分与偏心凸轮(28)的大致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轮廓限定控制轮廓,并且在装配件(10)的锁定过程中,所述控制轮廓控制锁定杆(16)导入到齿环(1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第二凸轮部分(28.2)邻近第一凸轮部分(28.1),并且第二凸轮部分(28.2)形成在周向方向上围绕轴线A同心延伸的凸轮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附加的凸轮部分(128z)邻近第一凸轮部分(28.1),并且在闭合方向(c)上附加的凸轮部分(128z)优选具有相对于同心外周轮廓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轮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第二凸轮部分(28.2)邻近附加的凸轮部分(128z),并且第二凸轮部分(28.2)形成在周向方向上围绕轴线A同心延伸的凸轮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第四凸轮部分(28.4)布置于第二凸轮部分(28.2)之后,并且在闭合方向(c)的反方向上,第四凸轮部分(28.4)具有相对于同心外周轮廓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轮轮廓,以便将锁定杆(16)夹持到齿环(17)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第三凸轮部分(28.3)设置于第二凸轮部分(28.2)和第四凸轮部分(28.4)之间,所述第三凸轮部分(28.3)将第二凸轮部分(28.2)和第四凸轮部分(28.4)连续地连接到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在装配件(10)的锁定未加载状态下,第一偏心凸轮(28,128)与第一锁定凸轮(16a)在第一接触点(K1)内接触,以及在第二偏心凸轮(29,129)和第二锁定凸轮(16b)之间存在间隙,并且在装配件(10)的锁定加载状态下,锁定杆(16)在导向部段(14)之间倾斜,从而其结果是,第一偏心凸轮(28,128)在第一接触点(K1)内与第一锁定凸轮(16a)相接触,以及第二偏心凸轮(29,129)在第二接触点(K2)内与第二锁定凸轮(16b)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第二偏心凸轮(29,129)和第二锁定凸轮(16b)之间的间隙是0.05毫米至0.5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设置四根锁定杆(16),当装配件(10)被锁定时,在正常情况下每一根锁定杆(16)在与相应的相邻锁定杆(16)相反的方向上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轮轮廓具有4°至6°的楔形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装配件(10)具有至少两根锁定杆(16)和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偏心凸轮(28,128)的仅一个偏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配件(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第一偏心凸轮(18,128)的仅仅一个第一偏心凸轮(28,128)具有围绕轴线A同心延伸的凸轮部分(28.2)。
14.一种车辆座椅(1),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件(1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1)具有连接到两个装配件部件(11,12)中一个上的椅座部分(3)以及连接到两个装配件部件(11,12)中另一个上的靠背(4)。
CN201380041484.8A 2012-10-04 2013-09-27 适于车辆座椅的装配件和车辆座椅 Active CN104520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019698.9 2012-10-04
DE102012019698 2012-10-04
DE102012023057.5A DE102012023057B4 (de) 2012-10-04 2012-11-22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DE102012023057.5 2012-11-22
PCT/EP2013/070151 WO2014053400A1 (de) 2012-10-04 2013-09-27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0141A true CN104520141A (zh) 2015-04-15
CN104520141B CN104520141B (zh) 2018-01-05

Family

ID=4926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1484.8A Active CN104520141B (zh) 2012-10-04 2013-09-27 适于车辆座椅的装配件和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481270B2 (zh)
EP (1) EP2903855B1 (zh)
JP (1) JP5933840B2 (zh)
KR (1) KR101655133B1 (zh)
CN (1) CN104520141B (zh)
DE (1) DE102012023057B4 (zh)
IN (1) IN2014DN10799A (zh)
PL (1) PL2903855T3 (zh)
WO (1) WO201405340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8171A (zh) * 2018-12-07 2019-03-01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及座椅调角器核心件
CN112277740A (zh) * 2019-07-23 2021-01-29 博泽科堡汽车零件欧洲两合公司 具有偏心结构组件的转动配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10688B4 (de) 2013-04-05 2022-03-03 Keiper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Beschlagsystem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DE102013108665A1 (de) * 2013-08-09 2015-02-12 Hettich Franke Gmbh & Co. Kg Schwenkbeschlag
DE102014220474B4 (de) 2014-07-03 2023-03-30 Adient Us Llc Lehnenversteller für einen Sitz und Fahrzeugsitz
DE102016206705A1 (de) * 2016-04-20 2017-10-26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Beschlaganordnung und Montageverfahren mit Positionierungsmitteln
DE102016225834B4 (de) 2016-10-04 2020-01-09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DE102017223537A1 (de) 2017-12-21 2019-06-27 Adient Aerospace Llc Sitzeinheit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ein luftfahrzeug
DE102018205479A1 (de) * 2018-04-11 2019-10-17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Rast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18205478A1 (de) * 2018-04-11 2019-10-17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Rast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BR112021012349A2 (pt) 2019-01-25 2021-08-31 Magna Seating Inc. Mecanismo de reclinação a disco, e, reclinador a disco
USD909370S1 (en) * 2019-02-01 2021-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ablet computer
DE102019104712A1 (de) * 2019-02-25 2020-08-27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Rast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9503A (zh) * 2001-01-23 2003-05-21 凯波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配接件
DE102010053525B3 (de) * 2010-12-01 2012-03-08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 und Fahrzeugsitz
CN102470785A (zh) * 2009-07-09 2012-05-23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座位的配件
CN102481870A (zh) * 2009-09-10 2012-05-30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配件
CN102632813A (zh) * 2011-02-14 2012-08-15 李尔公司 具有同轴的容易进入释放装置的座椅倾斜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19411C2 (de) * 1994-06-03 1999-12-23 Keiper Recaro Gmbh Co Gelenkbeschlag für Fahrzeugsitze,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e
JP3694651B2 (ja) * 1995-06-23 2005-09-14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車両シート用リクライナー
JP2005312480A (ja) * 2004-04-26 2005-11-10 Aisin Seiki Co Ltd 回動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FR2869848B1 (fr) * 2004-05-04 2006-07-21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Mecanisme d'articulation de siege de vehicule et siege de vehicule equipe d'un tel mecanisme d'articulation
DE102005046806B3 (de) * 2005-09-30 2007-04-19 Keiper Gmbh & Co.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05046807B3 (de) * 2005-09-30 2006-11-02 Keiper Gmbh & Co.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05054490B4 (de) * 2005-11-16 2008-08-21 Keiper Gmbh & Co.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06015560B3 (de) 2006-04-04 2007-08-16 Keiper Gmbh & Co.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S7611211B1 (en) * 2007-10-24 2009-11-03 Phoenix Usa, Inc. Attachment bracket with retaining clip for wheel simulators
CN101854833B (zh) * 2007-11-09 2012-07-0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的倾角调整装置
JP5290789B2 (ja) * 2009-01-30 2013-09-18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DE102009040453A1 (de) * 2009-08-28 2011-03-03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JP5504356B2 (ja) * 2010-06-22 2014-05-28 カイパー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カーゲー 車両座席用のリクライナシステム
DE202010015093U1 (de) 2010-10-29 2011-01-05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system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11106285B4 (de) * 2011-07-04 2013-08-22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system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DE102012005963B3 (de) * 2012-01-12 2013-02-28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sowie Fahrzeugsitz
DE102012010402B3 (de) * 2012-05-22 2013-10-17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DE102012012847B3 (de) * 2012-06-26 2013-09-19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9503A (zh) * 2001-01-23 2003-05-21 凯波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配接件
CN102470785A (zh) * 2009-07-09 2012-05-23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座位的配件
CN102481870A (zh) * 2009-09-10 2012-05-30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配件
DE102010053525B3 (de) * 2010-12-01 2012-03-08 Keiper Gmbh & Co. Kg Beschlag und Fahrzeugsitz
CN102632813A (zh) * 2011-02-14 2012-08-15 李尔公司 具有同轴的容易进入释放装置的座椅倾斜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8171A (zh) * 2018-12-07 2019-03-01 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及座椅调角器核心件
CN112277740A (zh) * 2019-07-23 2021-01-29 博泽科堡汽车零件欧洲两合公司 具有偏心结构组件的转动配件
CN112277740B (zh) * 2019-07-23 2023-09-05 博泽科堡汽车零件欧洲两合公司 具有偏心结构组件的转动配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53400A1 (de) 2014-04-10
US20150298585A1 (en) 2015-10-22
JP2015523280A (ja) 2015-08-13
KR20150034241A (ko) 2015-04-02
IN2014DN10799A (zh) 2015-09-04
US9481270B2 (en) 2016-11-01
EP2903855A1 (de) 2015-08-12
DE102012023057A1 (de) 2014-04-24
KR101655133B1 (ko) 2016-09-07
DE102012023057B4 (de) 2020-11-19
EP2903855B1 (de) 2016-08-17
JP5933840B2 (ja) 2016-06-15
CN104520141B (zh) 2018-01-05
PL2903855T3 (pl) 2017-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0141A (zh) 适于车辆座椅的装配件和车辆座椅
JP5736523B2 (ja) 車両シート用継手及び車両シート
US20120169105A1 (en)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US20070170764A1 (en)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JP5905609B2 (ja) 車両シート用継手及び車両シート
KR101421543B1 (ko) 차량 시트용 체결 장치
KR101420842B1 (ko) 차량 시트용 피팅
CN101616820B (zh) 用于车座的配件
JP2014504573A (ja) 車両シート用作動器及び継手システム
US20110101755A1 (en) Vehicle seat,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 seat
JP5810222B2 (ja) 車両シート用継手及び車両シート
CN101357601A (zh) 用于机动车座椅并具有圆形坯料的铰链装置
US8313145B2 (en)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US20180355580A1 (en) Quick-change device
CN103140372B (zh) 车辆座椅,尤其是机动车辆座椅
CN107000648B (zh) 车辆用车门后视镜
GB2467927A (en) Fastening assembly for mounting of wheel arc claddings
CN105745096A (zh) 拖管组装体
CN201208881Y (zh) 幅孔斜拉式车圈
KR20200054427A (ko) 차량용 휠어셈블리
MXPA00005519A (en) Guide wheel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7

Address after: Luxembourg

Patentee after: JOHNSON CONTROLS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y Ratingen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Holdings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7

Address after: Germany Ratingen

Patentee after: Johnson Controls Metals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y Kaiserslautern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COMPONENTS GmbH & Co.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451 dieqiao Road, Kangqiao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Kaibo seat mechanical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Luxembourg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9

Address after: 215500 No.69 Yinhai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aibo (Changshu) seat mechanical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15 No. 451 Diqiao Road, Kangqiao Town,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Kaibo seat mechanical par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