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4451B - 门把手 - Google Patents

门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4451B
CN104514451B CN201410499734.9A CN201410499734A CN104514451B CN 104514451 B CN104514451 B CN 104514451B CN 201410499734 A CN201410499734 A CN 201410499734A CN 104514451 B CN104514451 B CN 104514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handle
covering element
accumulator
door
hand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97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4451A (zh
Inventor
马蒂阿斯·略乌
斯蒂范·西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hufuschulsbeck And Filster
Original Assignee
Khufuschulsbeck And Fils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hufuschulsbeck And Filster filed Critical Khufuschulsbeck And Filster
Publication of CN104514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4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4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44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6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t one en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14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 E05B17/18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shaped as lids or slides
    • E05B17/186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shaped as lids or slides slid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06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in which the securing part if formed or carried by a spring and moves only by distortion of the spring, e.g. sn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把手(1),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该门把手具有把手主体(4),该把手主体具有至少一个能够被遮盖元件(6)遮盖住的开口或凹部(5),其中,所述遮盖元件(6)配置有至少一个蓄能器(7)。

Description

门把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把手,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该门把手具有把手主体,把手主体具有至少一个能够被遮盖元件遮盖住的开口或凹部。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中已知具有把手主体的门把手。这些把手主体具有开口,这些开口被遮盖元件所遮盖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将遮盖元件可靠且成本合适地安置在把手主体上。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解决,即,遮盖元件配置有至少一个蓄能器。
蓄能器(Kraftspeicher)是成本合适的构件,这个构件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安置在把手主体或遮盖元件上。此外,该蓄能器是非常耐用的构件,它负责遮盖元件和把手主体之间的可靠连接。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设定,所述遮盖元件和把手主体通过蓄能器连接。通过这种措施成功实现的是,遮盖元件和把手主体牢固且可靠地相互嵌合,从而防止两个构件相互松脱开。
按照另一种实施方式设定,在操作门把手时,将门把手从被动状态(特别是静止状态)带入主动状态(特别是工作状态),其中,只有当门把手已经离开被动状态时,遮盖元件才为了敞开开口或凹部在把手主体上移动。
这种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即,排除了遮盖元件在被动状态下松脱开的可能性。正如已经在上面描述的那样,蓄能器负责机动车的门把手的遮盖元件和把手主体之间可靠的连接。当门把手处于它的被动状态时,门把手就贴靠在机动车的机动车门的门板上,或者与之只具有小的间距。
在门把手处于被动状态时,以如下方式选择门板和把手主体之间的间距,即,要排除遮盖元件的移动或松脱。遮盖元件只有在主动状态下才有可能从把手主体上松脱。在这种情况下,把手主体的至少一个部段,也就是至少把手主体的那个与遮盖元件相邻的部段,安置成与门板有距离。在此如下地选择这个距离,即,使得遮盖元件能够朝门板的方向运动或松开。在此,敞开把手主体的开口或凹部。在此,可以利用身体部位,特别是利用手指,或者利用工具或利用钥匙的柄手动地移动遮盖元件。
当遮盖元件形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安置在把手主体上时,门把手的构造非常简单且可靠。
当遮盖元件可移动地或可折叠地或可摆动地安置在把手主体上时,就以有利的方式简化了遮盖元件的运动。
当遮盖元件和把手主体经由附加的紧固件相互连接时,就进一步提高了防止遮盖元件从把手主体上松脱下来的可靠性,其中,所述紧固件安置在遮盖元件上和/或把手主体上。如果蓄能器受损或者有问题,那么附加的紧固件负责让遮盖元件继续保持固定在把手主体上。通过以下方式额外地提高这种可靠性,即,特别是在机动车行驶期间,杜绝遮盖元件从把手主体上松脱。此外,通过所述附加的紧固件使遮盖元件和把手主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使得遮盖元件即使因为把手主体剧烈地抖动也不会从把手主体上松脱下来。
当遮盖中介体构造成引导槽或引导肋时,遮盖元件的运动就得到了简化,其中,当遮盖元件与把手主体连接时,引导肋和引导槽相互嵌合。引导槽和引导肋负责遮盖元件的受控的运动。
本发明的一种备选的构造方案设定,将所述紧固件构造成止动件,特别是构造成止动凸销。这样的止动结构(Verrastung)提供以下优点,即,让遮盖元件和把手主体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可靠。于是,特别是当遮盖元件能够手动地从把手主体上松开时,推荐这种解决方案。
按照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设定,遮盖元件为了敞开开口或凹部构造成能够被完全地取下。这种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使用者能够轻松地进入开口或凹部,从而提升了舒适度。
按照门把手的一种备选的构造方案设定,遮盖元件防丢失地安置在把手主体上。这样一来,即使在剧烈抖动时,特别是在机动车行驶期间,即使遮盖元件松开,它还是留在把手主体上。为了确保防丢失性,遮盖元件与把手主体例如可以利用连接元件相连,特别是利用带子或者绳索。
当蓄能器安置在遮盖元件和/或把手主体上、特别是与遮盖元件和/或把手主体夹扣住时,这种构造非常简单并且成本低。通过夹扣,使得蓄能器不能从遮盖元件或把手主体上松脱开。借此可靠地固定住了蓄能器。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设定,蓄能器构造成操作件和/或保持件。这种解决方案的特征在于,蓄能器具有两个功能。一方面蓄能器用于将遮盖元件可靠地与把手主体相连,并且另一方面,为了松开把手主体和遮盖元件之间的连接,从而能够移动遮盖元件,可以在蓄能器的帮助下操作遮盖元件。当蓄能器同时用作操作元件和保持件时,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这样就不需要附加的构件,由此减少了用于门把手的成本。
当蓄能器具有操作部段时,操作蓄能器就非常舒适了。使用者可以操作这个部段,用于松开遮盖元件和把手主体之间的连接。
特别有利的是,蓄能器的操作部段具有筋条。通过让操作部段配有筋条的辅助,使得使用者准确地知道,必须操作蓄能器上的哪个位置,才能将遮盖元件和把手主体之间的连接松开。由此以有利的方式防止了错误操作蓄能器。当使用者利用身体部位,特别是用它的手指或大拇指,触碰或按压操作部段来操作蓄能器时,就防止了使用者的身体部位在操作部件上打滑。于是提高了该身体部位和操作部段之间的摩擦力。由此使得蓄能器的操作对于使用者来说更加舒适并且更加可靠。因此简化了将遮盖元件从把手主体上的松脱。
按照门把手的另一种构造方案设定,蓄能器包括弓形件(Bügel),该弓形件支撑在把手主体或遮盖元件的一个特别是互补的凹部中。通过这种措施确保了遮盖元件的蓄能器不仅牢固地与把手主体相连,而且还可以事后被松开。此外,这个弓形件负责让蓄能器可靠地支撑在遮盖元件上或把手主体上。
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设定,能够通过操作蓄能器的操作部段松开遮盖元件和把手主体之间的形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连接。借此确保了能够可靠且简单地松开遮盖元件。
有利的是,蓄能器构造成弹性的部件,特别是构造成片簧。由此能够在蓄能器的帮助下施加力,这些力将遮盖元件和把手主体牢固且可靠地相互连接。生产这种片簧成本很低,并且它只需要小的构造空间,从而能够更加紧凑地制造门把手。
当遮盖元件构造成挡板时,就可以省去附加的构件,此时遮盖元件表面平齐地安置在把手主体上。其中,遮盖元件可以配有铬条。通过将遮盖元件表面平齐地安置在把手主体中,提高了门把手的空气阻力系数。在机动车行驶期间吹过把手主体和遮盖元件的空气形成的漩涡减少,因为通过表面平齐地安置这两个构件,使得门把手具有更少的导流器边缘(Abrisskante),在这些导流器边缘后面可能形成空气漩涡。
按照所述门把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设定,在遮盖元件的后面安置有功能部件,特别是锁芯。在遮盖元件敞开开口或凹部以后,使用者能够触及这个功能部件。该功能部件也可以构造成锁芯,它安置在锁芯的开口或凹部的后面。如果机动车中的电子锁闭系统失灵,那么就可以手动地并且机械地在锁芯和相应的钥匙的帮助下打开机动车的门。使用者通过例如操作蓄能器的操作部段,就使得遮盖元件移动。使用者向侧边移动遮盖元件并且能够经由开口或凹部触及锁芯。
为了可靠且受保护地安置该功能部件,该功能部件被安置在把手主体内,或者安置在机动车的车身的门板上,或者安置在用于支承把手主体的支承弓形件上。
当门把手构造成手拉把手或翻盖把手时,门把手的操作非常舒适。
为了确保遮盖元件在主动状态下能够可靠地移动而设定,在主动状态下,把手主体至少有一个部段与门(特别是门板)具有相比在被动状态下更大的距离。
附图说明
借助实施例和示意图更详尽地描述本发明。
图中示出:
图1示出了处于主动状态下的门把手的一个截取部分,
图2用透视图示出了遮盖元件,
图3以从后方的视角图示出了门把手的一个截取部分,和
图4以从前方的视角图示出了门把手的一个截取部分,其中未示出遮盖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用于机动车门的门把手1(特别是手拉把手)的一个截取部分,其中,示出的门把手1处于主动状态,特别是在工作状态中。其中,门把手1与安置在门板2上的、构造成功能部件的锁芯3具有一定的间距。锁芯3被固定在门板2上,或者作为代替固定在用于支承门把手1的支承弓形件上,这个弓形件安置在门板3上。此外,门把手1还包括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把手主体4,该把手主体在所示情况下具有凹部5,但是作为代替也可以具有开口。凹部5用于容纳构造成挡板的、遮盖凹部5的遮盖元件。其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具有内壁18的遮盖元件6形配合和/或力配合地安置在把手主体4上,此时,为了提高门把手1的空气动力学,遮盖元件6和把手主体4布置成相互表面平齐。遮盖元件6至少部分可移动地安置在把手主体4上。同样可以考虑的是,遮盖元件6可折叠或可摆动地安置在把手主体4上。所述遮盖元件6配置有构造成弹性部体的蓄能器7,正如特别是在图2中所示的那样。蓄能器7将把手主体4和遮盖元件6相互连接。在图4中示出了蓄能器7是如何被安置在把手主体4上的。在本实施例中,遮盖元件6通常与蓄能器7相连。图4用于以从前方的视角图更好地表明蓄能器7在把手主体4中的布置方式。在所示情况下,构造成操作件和/或保持件的蓄能器7与遮盖元件6夹扣起来,其中,在遮盖元件6的内壁18的内侧上设有用于固定蓄能器7的L形突出部8,正如在图2中详尽示出的那样。为此,在图4中所示的蓄能器7具有带拐角的部段9,这个部段配有矩形的、特别是正方形的凹部10,这个凹部与突出部8扣锁。蓄能器7优选地构造成片簧,它还具有一个包括多个筋条12的操作部段11。这些筋条12具有以下功能,即,使得操作操作部段11的使用者例如利用他的手指或大拇指或者某个物体能够更好地接触到蓄能器7。由此以有利的方式排除了手指、大拇指或者其他的物体在蓄能器7的操作面11上打滑。此外,蓄能器7具有弓形件13,弓形件支撑在把手主体4的特别是互补的凹部14上。支撑弓形件19与弓形件13相连,其中,弓形件13和支撑弓形件19设置成相互形成一定的夹角α。支撑弓形件19在蓄能器7处于未操作状态时贴靠在遮盖元件6的内壁18上。
在本实施例中,遮盖元件6不仅通过蓄能器7与把手主体4相连,而且还额外地设有紧固件,这些紧固件将遮盖元件6与把手主体4相连,其中,紧固件安置在遮盖元件6上和把手主体4上。一方面,这些紧固件构造成安置在把手主体4上的引导槽15。另一方面,这些紧固件构造成安置在遮盖元件6上的引导肋16。当遮盖元件6与把手主体4相连时,引导槽15和引导肋16相互嵌合,正如在图3中可见的那样。其中,各个引导槽15与各个引导肋16形成形配合的和/或力配合的连接。在所示情况下,L形的突出部8同样也用作引导肋16。也可以将紧固件构造成止动件,特别是构造成止动凸销。止动凸销可以额外地或者备选地安置在把手主体上或遮盖元件6上。此外,紧固件还与遮盖元件6和/或把手主体4构成一体的。
原则上,锁芯3用于在机械钥匙(特别是钥匙柄)的帮助下操作未详尽示出的锁。如果例如机动车和无线电钥匙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失灵,那么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机械钥匙操作锁芯3。在门把手1的被动状态下,特别是在静止状态下,锁芯3被门把手1遮盖,特别是被遮盖元件6遮盖。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触及到锁芯3。因此,在无线电钥匙失灵的情况下,首先必须将门把手1带入主动状态。在主动状态下,把手主体4的至少一个部段与门(特别是门板2)具有相比在被动状态下更大的间距。只有当门把手1已经离开了被动状态时,才能为了敞开凹部5移动遮盖元件6。当使用者操作蓄能器7时,遮盖元件6和把手主体4之间的形配合和/或力配合的连接松开,使得遮盖元件6能够完全地从把手主体4上取下来。其中,操作筋条12在朝遮盖元件6的内壁18的方向上被按压,其中,同时弹性地对着内壁18按压支撑弓形件19,使得弓形件13和支撑弓形件19之间的夹角α减小。在这个过程中,弓形件13和凹部14之间的形配合和/或力配合的连接被松开。然后,使用者优选地利用他的大拇指和食指将遮盖元件在侧边从把手主体4上拉开。此时,引导槽15和引导筋条16或者完全地或者部分地相互分离,从而露出锁芯3。然后使用者引导他的紧急备用钥匙穿过把手主体4的开口17,并且可以将钥匙柄插入锁芯3中,从而打开或关闭锁。
本发明的其他构造方案也是可能的,使得门把手1也可以构造成翻盖把手。此外,蓄能器也可以与把手主体4夹扣住。作为代替也可以将遮盖元件6至少部分地从把手主体上松开,使得遮盖元件6防丢失地安置在把手主体4上。为此可以在遮盖元件上安置构造成连接元件的带子或绳索,它使遮盖元件6持久地与把手主体4连接。当然也可以将字符和徽记(优选地以不同于把手主体的颜色或者用和把手主体4一样的颜色)漆到或粘贴到遮盖元件6上。
附图标记清单
1 门把手
2 门板
3 锁芯
4 把手主体
5 凹部
6 遮盖元件
7 蓄能器
8 突出部
9 蓄能器的部段
10 蓄能器7上的凹部
11 操作部段
12 筋条
13 弓形件
14 用于弓形件13的凹部
15 引导槽
16 引导肋
17 把手主体4上的开口
18 遮盖元件6的内壁
19 支撑弓形件

Claims (29)

1.一种门把手,该门把手具有把手主体(4),该把手主体具有至少一个被遮盖元件(6)遮盖住的开口或凹部(5),其中所述遮盖元件(6)配置有至少一个蓄能器(7),其中所述遮盖元件(6)和把手主体(4)通过蓄能器(7)连接,其中所述蓄能器(7)安置在遮盖元件(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7)与遮盖元件(6)夹扣,在遮盖元件(6)的内壁(18)的内侧上设有用于固定蓄能器(7)的L形突出部(8),蓄能器(7)具有带拐角的部段(9),所述部段配有矩形的凹部(10),所述凹部与突出部(8)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操作门把手(1)时,将门把手从被动状态带入主动状态,其中,只有当所述门把手(1)已经离开被动状态时,遮盖元件(6)才能够为了敞开开口或凹部(5)在把手主体(4)上移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元件(6)形配合和/或力配合地安置在把手主体(4)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元件(6)可移动地或可折叠地或可摆动地安置在把手主体(4)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元件(6)和把手主体(4)经由附加的紧固件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紧固件安置在遮盖元件(6)上和/或把手主体(4)上。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构造成引导槽(15)或引导肋(16),其中,当遮盖元件(6)与把手主体(4)连接时,所述引导肋(16)和引导槽(15)相互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构造成止动件。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元件(6)构造成为了敞开所述开口或凹部(5)被完全取下来。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元件(6)防丢失地安置在把手主体(4)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7)构造成操作件和/或保持件。
11.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7)具有操作部段(11)。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7)的操作部段(11)具有筋条(12)。
1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7)具有弓形件(13),该弓形件支撑在把手主体(4)或遮盖元件(6)的凹部(14)中。
14.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通过操作蓄能器(7)的操作部段(11)松开遮盖元件(6)和把手主体(4)之间的形配合和/或力配合的连接。
1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7)构造成弹性的部件。
1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元件(6)构造成挡板,其中,所述遮盖元件(6)表面平齐地安置在把手主体(4)上。
1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盖元件(6)的后面安置有功能部件。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安置在把手主体(4)内,或者安置在机动车的车身的门板(2)上,或者安置在用于支承把手主体(4)的支承弓形件上。
1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1)构造成手拉把手或翻盖把手。
20.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在主动状态下,把手主体(4)的至少一个部段与门具有相比在被动状态下更大的距离。
2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用于机动车。
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10)是正方形的。
2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状态是静止状态。
2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状态是工作状态。
2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构造成止动凸销。
2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7)具有弓形件(13),该弓形件支撑在把手主体(4)或遮盖元件(6)的互补的凹部(5)中。
2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7)构造成片簧。
2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盖元件(6)的后面安置有锁芯(3)。
2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在主动状态下,把手主体(4)的至少一个部段与门板(2)具有相比在被动状态下更大的距离。
CN201410499734.9A 2013-09-27 2014-09-25 门把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144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016069.3 2013-09-27
DE201310016069 DE102013016069A1 (de) 2013-09-27 2013-09-27 Türgrif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4451A CN104514451A (zh) 2015-04-15
CN104514451B true CN104514451B (zh) 2018-12-07

Family

ID=51301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973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14451B (zh) 2013-09-27 2014-09-25 门把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853665B1 (zh)
CN (1) CN104514451B (zh)
DE (1) DE1020130160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15221A1 (de) * 2015-09-10 2017-03-16 Kiekert Ag Handhabe eines Kraftfahrzeugtürgriffs
CN111236771B (zh) 2015-10-21 2021-11-05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车辆的门把手
EP3473789B1 (en) 2017-10-20 2020-12-23 U-Shin Italia S.p.A. Door handle for a motor vehicle
DE102017126768A1 (de) * 2017-11-14 2019-05-16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43497A1 (de) * 1999-09-10 2001-03-15 Kiekert Ag Abdeckvorrichtung für einen in einer Griffplatte o. dgl. eines Türgriffs angeordneten Schliesszylinders eines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es
CN101245671A (zh) * 2007-02-14 2008-08-20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锁芯盖构造
EP2096237A2 (de) * 2008-02-29 2009-09-0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von Türen, Klappen oder dergleichen, insbesondere an Fahrzeugen
DE102011001892A9 (de) * 2011-04-07 2012-12-2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Griffeinheit mit Abdeck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61643A1 (it) * 2006-08-25 2008-02-26 Valco Sicurezza Abitacolo S P Maniglia per portiera di autoveicolo con cappuccio amovibile per il blocchetto della serratura
US7475925B2 (en) * 2006-09-20 2009-01-13 Taiwan Fu Hsing Industrial Co., Ltd.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base plate and escutche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43497A1 (de) * 1999-09-10 2001-03-15 Kiekert Ag Abdeckvorrichtung für einen in einer Griffplatte o. dgl. eines Türgriffs angeordneten Schliesszylinders eines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es
CN101245671A (zh) * 2007-02-14 2008-08-20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锁芯盖构造
EP2096237A2 (de) * 2008-02-29 2009-09-0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von Türen, Klappen oder dergleichen, insbesondere an Fahrzeugen
DE102011001892A9 (de) * 2011-04-07 2012-12-2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Griffeinheit mit Abdeck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53665B1 (de) 2017-10-11
EP2853665A3 (de) 2016-01-20
DE102013016069A1 (de) 2015-04-02
CN104514451A (zh) 2015-04-15
EP2853665A2 (de)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4451B (zh) 门把手
US7690700B2 (en) Door latch device for a domestic appliance, in particular for a dish washer
US10793088B2 (en) Handle device and a trunk carpet assembly
CN109312582B (zh) 机动车辆及其外部打开控制装置
JP7419624B2 (ja) 車両のドアパネル用ハンドル装置
KR101827398B1 (ko) 차량용 슬라이딩 암레스트
CN103080451A (zh) 车门把手装置
US9157258B2 (en) Vehicle interior lid for covering trunk lid unlocking mechanism
CN110847729A (zh) 车辆把手装置、车门总成、车门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09924678U (zh) 车辆把手装置、车辆把手装置组件、车门总成、车门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03216161A (zh) 车门的锁止解除装置
US20120216582A1 (en) Handle device comprising a shell-shaped bearing
JP2012188063A (ja) 車両用フィニッシャー
CN110720768B (zh) 用于可相对活动的物件的锁机构
CN104514450B (zh) 门把手
US20220106818A1 (en) Vehicle door handle
JP4535762B2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EP2846099B1 (en) Retaining and locking device for a door of an electric household appliance, in particular an oven
KR101976865B1 (ko) 로고 일체형 오픈 스위치
CN108487797B (zh) 一种指纹锁结构及指纹锁笔记本
JP6099426B2 (ja)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N102144070A (zh) 车门手柄装置
CN202711327U (zh) 取卡器
CN110785324A (zh) 用于致动机动车辆行李箱行李盖横向件到锁紧位置的系统
JP7174322B2 (ja) キャビネ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