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2787A - 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2787A
CN104512787A CN201410770178.4A CN201410770178A CN104512787A CN 104512787 A CN104512787 A CN 104512787A CN 201410770178 A CN201410770178 A CN 201410770178A CN 104512787 A CN104512787 A CN 104512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track adjusting
adjusting wheel
axle center
spr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701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康
洪健
朱仁胜
于蓉蓉
周志红
何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AUTOMOBILE AND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 EQUIPMENT INSTITUT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AUTOMOBILE AND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 EQUIPMENT INSTITUT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AUTOMOBILE AND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 EQUIPMENT INSTITUT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UZHOU AUTOMOBILE AND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 EQUIPMENT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107701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27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12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27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包括机架、升降动力机构、升降链条传动机构、柔性运输带、自动输送带系统。升降链条传动机构设置在机架内的左、右内侧。四件柔性运输带设置在机架内。四件柔性运输带等间距分布连接在环链条上可随环链条或作水平上、下位置移动,或竖直作上、下往返移动。升降动力机构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右侧。升降动力机构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带动升降链条传动机构实现柔性运输带水平上升或下降运动。自动输送带系统位于在机架的前侧包括自动输入线和自动输出线,两条线上下布置。本发明由于其自动运输升降能力,适用于重量较轻的家电生产或者食品生产等应用自动化生产线的物料运输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料或产品转运升降机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行业如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等复杂家电或者需多工序加工的食品行业的生产中由于加工过程的复杂或多样,单一车间很难实现产品的完整加工,因此往往需要在不同楼层的车间中分别加工。这就涉及到楼层之间半成品的物料运输问题,而楼层之间的物料运输使用升降机是最为快捷方便的,因此,升降机在各生产企业被广泛的使用。但是,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升降机基本上都有着功能单一、效率低、费时大的缺点,只能实现物料的一次运输继而空载回程实现下一次的运输,并且将物料运搬入升降机和将物料从升降机搬出只能依靠人力或者机械设备来实现,费时费工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节拍,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状况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包括机架、升降动力机构、升降链条传动机构、柔性运输带、自动输送带系统。
机架为立方形框架。升降链条传动机构包括左、右内环链条,左、右外环链条和左、右传动轮系,且对应设置在机架内的左、右内侧。四件柔性运输带设置在机架内。每件柔性运输带为连接片组成的柔性方形板带,柔性运输带其左、右前角分别连接在左、右内环链条上,其左、右后角分别连接在左、右外环链条上。四件柔性运输带等间距分布连接在环链条上可随环链条或作水平上、下位置移动,或竖直作上、下往返移动。升降动力机构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右侧。升降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电机链轮、输入链轮和电机链条。升降动力机构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带动升降链条传动机构实现柔性运输带水平上升或下降运动。自动输送带系统位于在机架的前侧包括自动输入线和自动输出线,均为电机驱动输送带机构,两条线上下布置。
升降链条传动机构的左、右传动轮系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框架的左、右内侧。右传动轮系包括均为单链轮的右导向轮二9、右导向轮一8、右导向轮四15、右导向轮三4、右导向轮五13和均为双链轮的右双轮链轮3、右双轮导向轮一10、右双轮导向轮二16、右双轮导向轮三12,还包括右运输带转向轮11为滚动导轮,所述的单链轮、所述的双链轮的轮和右运输带转向轮11的轮径均相同。
右双轮链轮3轴心、右双轮导向轮二16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一横梁上。
右导向轮三4轴心、右导向轮四15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二横梁上。
右导向轮一8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三横梁上。
右导向轮二9轴心、右导向轮五13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四横梁上。
右双轮导向轮一10轴心、右双轮导向轮三12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五横梁上。
右双轮链轮3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列,且通过驱动轴5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驱动轴5的长轴端与框架内左双轮链轮轴心连接在一起,驱动轴5的短轴端悬伸出右侧框之外。右双轮导向轮二16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后列,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
右导向轮三4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中列,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右导向轮四15轴心设置在框架纵向中后列,且通过连接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该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在框架内的左导向轮四轴心上。
右导向轮一8轴心、右双轮导向轮一10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列与右双轮链轮3轴心上下对齐,且分别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
右导向轮二9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中列与右导向轮三4轴心上下对齐,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运输带转向轮11轴心设置在右导向轮二9左侧,且与右导向轮二9轴心同轴。
右导向轮五13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中后列与右导向轮四15轴心上下对齐,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
右双轮导向轮三12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后列与右双轮导向轮二16轴心上下对齐,且通过连接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该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在框架内的左双轮导向轮三轴心上。
右双轮链轮3外链轮、右导向轮四15链轮、右导向轮五13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一10外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三12外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二16外链轮共面,且依次通过右外环链条14连接成环链;右双轮链轮3内链轮、右导向轮三4链轮、右导向轮二9链轮、右导向轮一8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一10内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三12内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二16内链轮共面,且依次通过右内环链条7连接成环链。
升降动力机构的电机1位于框架右侧的底横梁上,且固定在框架纵向的前部。电机链轮19键连接在电机1的输出轴上,且通过电机链条18与键连接在驱动轴5短轴端上的输入链轮17相连。
柔性运输带是由若干个连接片、若干个链节、若干片梯形皮带条和运输带连接件组成的方形板带。柔性运输带6的连接片63通过销轴与链节62铰接在一起。梯形皮带条64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连接片63上。四件运输带连接件的一头分别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柔性运输带6的四角,四件运输带连接件的的另一头分别对应铆接在左、右内环链条和左、右外环链条上。前右角运输带连接件61与后右角运输带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为柔性运输带的长度,且前右角运输带连接件61铆接在右内环链条7上,后右角运输带连接件铆接在右外环链条14上。
 升降链条传动机构的左、右传动轮系各轴心之间相对框架的位置关系为:
纵向前列与纵向前中列的间距等于纵向中后列与纵向后列的间距,亦等于轮系中的链轮直径;框架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的间距等于第四横梁与第五横梁的间距,亦等于轮系中的链轮直径;框架的第五横梁与第三横梁的间距等于纵向前中列与纵向中后列的间距,亦等于柔性运输带的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 本发明升降机可实现与自动化生产线对接,承载用柔性运输带通过自身的转动实现物料或产品搬入、搬出升降机,有效减小了人力或物力的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2. 本发明升降机可同时配挂多条承载用柔性运输带,实现循环式工作,使得物料的搬入,下降,物料的搬出以及上升同步作业,大大加快了自动化生产的节拍,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3. 本发明升降机结构简单,单向链条循环结构方便维修,控制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与各类工作生产车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架、升降动力机构、升降链条传动机构和柔性运输带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升降链条传动机构和升降动力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右传动轮系与右内环链条、右外环链条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右传动轮系与右外环链条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右传动轮系与右内环链条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柔性运输带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9为升降机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10为升降机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11为升降机工作状态示意图三。
图12为升降机工作状态示意图四。
图中序号,1电机、2机架、3右双轮链轮、4右导向轮三、5驱动轴、6柔性运输带、7右内环链条、8右导向轮一、9右导向轮二、10右双轮导向轮一、11右运输带转向轮、12右双轮导向轮三、13右导向轮五、14右外环链条、15右导向轮四、16右双轮导向轮二、17输入链轮、18电机链条、19电机链轮、50自动输入线、61前右角运输带连接件、62链节、63连接片、64梯形皮带条、70自动输出线、100物料。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见图1。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包括机架、升降动力机构、升降链条传动机构、柔性运输带、自动输送带系统。
参见图2。机架2为立方形框架。升降链条传动机构包括左内环链条、右内环链条7,左外环链条、右外环链条14和左、右传动轮系,且对应设置在机架2内的左、右内侧。四件柔性运输带6设置在机架2内。每件柔性运输带6为连接片63组成的柔性方形板带,柔性运输带其左、右前角分别连接在左内环链条和右内环链条7上,其左、右后角分别连接在左外环链条和右外环链条14上。四件柔性运输带等间距分布连接在环链条上可随环链条或作水平上、下位置移动,或竖直作上、下往返移动。升降动力机构设置在机架2下部的右侧。升降动力机构包括电机1、电机链轮19、输入链轮17和电机链条18。升降动力机构通过电机1的正反转带动升降链条传动机构实现柔性运输带水平上升或下降运动。自动输送带系统位于在机架的前侧包括自动输入线50和自动输出线70,均为电机驱动输送带机构,两条线上下布置,其中自动输入线50设置在上方。
参见图2、图3、图4。升降链条传动机构的左、右传动轮系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框架的左、右内侧。右传动轮系包括均为单链轮的右导向轮二9、右导向轮一8、右导向轮四15、右导向轮三4、右导向轮五13和均为双链轮的右双轮链轮3、右双轮导向轮一10、右双轮导向轮二16、右双轮导向轮三12,还包括右运输带转向轮11为滚动导轮,所述的单链轮、所述的双链轮的轮和右运输带转向轮11的轮径均相同。
右双轮链轮3轴心、右双轮导向轮二16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一横梁上。
右导向轮三4轴心、右导向轮四15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二横梁上。
右导向轮一8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三横梁上。
右导向轮二9轴心、右导向轮五13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四横梁上。
右双轮导向轮一10轴心、右双轮导向轮三12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五横梁上。
右双轮链轮3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列,且通过驱动轴5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驱动轴5的长轴端与框架内左双轮链轮轴心连接在一起,驱动轴5的短轴端悬伸出右侧框之外。右双轮导向轮二16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后列,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
右导向轮三4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中列,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右导向轮四15轴心设置在框架纵向中后列,且通过连接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该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在框架内的左导向轮四轴心上。
右导向轮一8轴心、右双轮导向轮一10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列与右双轮链轮3轴心上下对齐,且分别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     
右导向轮二9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中列与右导向轮三4轴心上下对齐,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右导向轮二9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中列与右导向轮三4轴心上下对齐,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右运输带转向轮11轴心设置在右导向轮二9左侧,且与右导向轮二9轴心同轴;右导向轮五13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中后列与右导向轮四15轴心上下对齐,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
右双轮导向轮三12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后列与右双轮导向轮二16轴心上下对齐,且通过连接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该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在框架内的左双轮导向轮三轴心上。
参见图5。右双轮链轮3外链轮、右导向轮四15链轮、右导向轮五13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一10外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三12外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二16外链轮共面,且依次通过右外环链条14连接成环链。
参见图6。右双轮链轮3内链轮、右导向轮三4链轮、右导向轮二9链轮、右导向轮一8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一10内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三12内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二16内链轮共面,且依次通过右内环链条7连接成环链。
 参见图2。升降动力机构的电机1位于框架右侧的底横梁上,且固定在框架纵向的前部。电机链轮19键连接在电机1的输出轴上,且通过电机链条18与键连接在驱动轴5短轴端上的输入链轮17相连。
参见图7、图8。柔性运输带6是由若干个连接片、若干个链节62、若干片梯形皮带条和运输带连接件组成的方形板带。柔性运输带6的连接片63通过销轴与链节62铰接在一起。梯形皮带条64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连接片63上。四件运输带连接件的一头分别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柔性运输带6的四角,四件运输带连接件的的另一头分别对应铆接在左内环链条、右内环链条7和左外环链条、右外环链条14上。前右角运输带连接件61与后右角运输带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为柔性运输带的长度,且前右角运输带连接件61铆接在右内环链条7上,后右角运输带连接件铆接在右外环链条14上。
升降链条传动机构的左、右传动轮系各轴心之间相对框架的位置关系为:
参见图2、图3。纵向前列与纵向前中列的间距等于纵向中后列与纵向后列的间距,亦等于轮系中的链轮直径;框架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的间距等于第四横梁与第五横梁的间距,亦等于轮系中的链轮直径;框架的第五横梁与第三横梁的间距等于纵向前中列与纵向中后列的间距,亦等于柔性运输带的长度。
实施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4、图9。物料100由输入输送带50送至升降机内,此时机架2内的升降动力机构电机逆时针转,带动右导向轮二9顺时针转动,当柔性运输带6后右角转至右双轮导向轮一10外链轮处时,随即前右角转则至右导向轮一8处,柔性运输带6随环链条处于竖直姿态;当柔性运输带6后右角转过右双轮导向轮一10外链轮后,柔性运输带6在右导向轮二9左侧的右运输带转向轮11滚动导向的作用下逐步由竖直姿态滚动成为水平姿态,并由此承接住输入输送带50传递进来的物料100。参见图4、图10。当柔性运输带6后右角运行至右导向轮五13处,随即前右角则运行至右导向轮二9处,柔性运输带6以水平姿态开始实现下降的过程。
 参见图4、图11,当柔性运输带6前右角运行至右双轮链轮3处时,随即后右角则运行至右导向轮四15处,此时,柔性运输带6逐步开始实现滚动翻转运动,当柔性运输带6前右角经双轮链轮3外链轮返回时,此时,运输带上物料100随输出输送带70输出。参见图4、图12,输送出物料100后,柔性运输带6则一起随链条沿着双轮导向轮二16外链轮和双轮导向轮二16内链轮转向实现上升运动,此时柔性运输带6的前右角在上,后右角在下,柔性运输带6随环链条处于竖直姿态;然后经过右双轮导向轮三12内链轮和右双轮导向轮一10内链轮之后,柔性运输带6前右角随着右内环链条7向下运动直到右导向轮一8转向。此时则是柔性运输带6后右角在上,前右角在下,柔性运输带6随环链条处于竖直姿态向下运动,以方便自动承接传递下一个物料。
若要将该设备的下方设置为自动输入线,上方设置为自动输出线,那么只需将该设备的升降动力机构电机顺时针转动即可实现。

Claims (5)

1.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升降动力机构、升降链条传动机构、柔性运输带、自动输送带系统;所述机架为立方形框架;所述升降链条传动机构包括左、右内环链条,左、右外环链条和左、右传动轮系,且对应设置在机架内的左、右内侧;所述四件柔性运输带设置在机架内;每件柔性运输带为连接片组成的柔性方形板带,柔性运输带其左、右前角分别连接在左、右内环链条上,其左、右后角分别连接在左、右外环链条上;四件柔性运输带等间距分布连接在环链条上可随环链条或作水平上、下位置移动,或竖直作上、下往返移动;所述升降动力机构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右侧;升降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电机链轮、输入链轮和电机链条;升降动力机构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带动升降链条传动机构实现柔性运输带水平上升或下降运动;所述自动输送带系统位于在机架的前侧包括自动输入线和自动输出线,均为电机驱动输送带机构,两条线上下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链条传动机构的左、右传动轮系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框架的左、右内侧;所述右传动轮系包括均为单链轮的右导向轮二(9)、右导向轮一(8)、右导向轮四(15)、右导向轮三(4)、右导向轮五(13)和均为双链轮的右双轮链轮(3)、右双轮导向轮一(10)、右双轮导向轮二(16)、右双轮导向轮三(12),还包括右运输带转向轮(11)为滚动导轮,所述的单链轮、所述的双链轮的轮和右运输带转向轮(11)的轮径均相同;
所述右双轮链轮(3)轴心、右双轮导向轮二(16)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一横梁上;
所述右导向轮三(4)轴心、右导向轮四(15)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二横梁上;
所述右导向轮一(8)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三横梁上;所述右导向轮二(9)轴心、右导向轮五(13)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四横梁上;所述右双轮导向轮一(10)轴心、右双轮导向轮三(12)轴心位于框架右侧第五横梁上;
所述右双轮链轮(3)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列,且通过驱动轴(5)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所述驱动轴(5)的长轴端与框架内左双轮链轮轴心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轴(5)的短轴端悬伸出右侧框之外;所述右双轮导向轮二(16)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后列,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
所述右导向轮三(4)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中列,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所述右导向轮四(15)轴心设置在框架纵向中后列,且通过连接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所述该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在框架内的左导向轮四轴心上;
所述右导向轮一(8)轴心、右双轮导向轮一(10)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列与右双轮链轮(3)轴心上下对齐,且分别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    
所述右导向轮二(9)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前中列与右导向轮三(4)轴心上下对齐,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 所述运输带转向轮(11)轴心设置在右导向轮二(9)左侧,且与右导向轮二(9)轴心同轴;所述右导向轮五(13)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中后列与右导向轮四(15)轴心上下对齐,且通过短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所述右双轮导向轮三(12)轴心设置在框架的纵向后列与右双轮导向轮二(16)轴心上下对齐,且通过连接轴固定在对应的横梁上,所述该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在框架内的左双轮导向轮三轴心上;
 所述右双轮链轮(3)外链轮、右导向轮四(15)链轮、右导向轮五(13)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一(10)外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三(12)外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二(16)外链轮共面,且依次通过右外环链条(14)连接成环链;
所述右双轮链轮(3)内链轮、右导向轮三(4)链轮、右导向轮二(9)链轮、右导向轮一(8)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一(10)内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三(12)内链轮、右双轮导向轮二(16)内链轮共面,且依次通过右内环链条(7)连接成环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电机(1)位于框架右侧的底横梁上,且固定在框架纵向的前部;所述电机链轮(19)键连接在电机(1)的输出轴上,且通过电机链条(18)与键连接在驱动轴(5)短轴端上的输入链轮(1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运输带是由若干个连接片、若干个链节、若干片梯形皮带条和运输带连接件组成的方形板带;所述柔性运输带(6)的连接片(63)通过销轴与链节(62)铰接在一起;所述梯形皮带条(64)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连接片(63)上;所述四件运输带连接件的一头分别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柔性运输带(6)的四角,四件运输带连接件的的另一头分别对应铆接在左、右内环链条和左、右外环链条上;所述前右角运输带连接件(61)与后右角运输带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为柔性运输带的长度,且前右角运输带连接件(61)铆接在右内环链条(7)上,后右角运输带连接件铆接在右外环链条(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链条传动机构的左、右传动轮系各轴心之间相对框架的位置关系为:
纵向前列与纵向前中列的间距等于纵向中后列与纵向后列的间距,亦等于轮系中的链轮直径;框架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的间距等于第四横梁与第五横梁的间距,亦等于轮系中的链轮直径;框架的第五横梁与第三横梁的间距等于纵向前中列与纵向中后列的间距,亦等于柔性运输带的长度。
CN201410770178.4A 2014-12-15 2014-12-15 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 Pending CN1045127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70178.4A CN104512787A (zh) 2014-12-15 2014-12-15 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70178.4A CN104512787A (zh) 2014-12-15 2014-12-15 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2787A true CN104512787A (zh) 2015-04-15

Family

ID=52788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70178.4A Pending CN104512787A (zh) 2014-12-15 2014-12-15 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1278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5985A (zh) * 2017-03-28 2017-07-14 江汉大学 一种传送装置
CN108017008A (zh) * 2018-01-12 2018-05-11 上海星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面升降的提升机
CN109795933A (zh) * 2019-01-30 2019-05-24 福州凯和众望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传送机
CN111056222A (zh) * 2020-01-19 2020-04-24 福建首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的物品传送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5985A (zh) * 2017-03-28 2017-07-14 江汉大学 一种传送装置
CN108017008A (zh) * 2018-01-12 2018-05-11 上海星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面升降的提升机
CN108017008B (zh) * 2018-01-12 2023-07-28 上海星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面升降的提升机
CN109795933A (zh) * 2019-01-30 2019-05-24 福州凯和众望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传送机
CN111056222A (zh) * 2020-01-19 2020-04-24 福建首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的物品传送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2787A (zh) 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
CN110834934A (zh) 一种曲轴式垂直提升机构及工作方法
CN204373298U (zh) 一种速冻机
CN104276410B (zh) 自动堆棒机
CN205771425U (zh) 一种多节伸缩型皮带输送机
CN207566291U (zh) 一种靠边辊筒输送机
CN204454158U (zh) 一种单向链条循环升降机自动设备
CN108792492A (zh) 一种自动上料系统
CN105936485A (zh) 自动式连续提升机
CN105236156A (zh) 可变形多功能装卸分拣机
CN204297652U (zh) 一种龙门式升降输送机
CN204110965U (zh) 一种提升装车机输送装置
CN205114544U (zh) 一种自动倒框装置
CN210150106U (zh) 一种超高速多进多出连续式垂直输送机
CN207432446U (zh) 一种机器人施釉系统
CN215796235U (zh) 一种环形传送链
CN108039447A (zh) 用于锂电池注液的传输系统及其锂电池注液设备
CN204211060U (zh) 一种用于物料上下坡运送的牵引机
CN105819162A (zh) 一种上料机的上料装置
CN207188707U (zh) 一种天线基站用卡具螺纹连接件上料装置
CN206318089U (zh) 条形饼干加工用自动放饼器
CN204733636U (zh) 食用菌培养料疏松输送机
CN207631947U (zh) 一种物料输送机
CN220316562U (zh) 一种卤蛋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CN203921784U (zh) 辊式移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