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8912B - 具有差分对连接连结件的电线束连接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差分对连接连结件的电线束连接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8912B
CN104508912B CN201380039429.5A CN201380039429A CN104508912B CN 104508912 B CN104508912 B CN 104508912B CN 201380039429 A CN201380039429 A CN 201380039429A CN 104508912 B CN104508912 B CN 1045089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ub
terminal
cavity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94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8912A (zh
Inventor
迈克尔·J·加德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508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8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8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8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01R13/5208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having at least two cable receiving open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63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using twisted pairs of 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1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for shielded multiconductor cable
    • H01R13/65915Twisted pair of conductors surrounded by shield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系统包括一插头连接器和一插座连接器,每一连接器包括用于收容多条端子导线的多个端子收容空腔。所述电连接器系统还包括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所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包括一双绞线差分线缆,除了标准电源和信号传输之外,该双绞线差分线缆提供与所述连接器系统进行的高数据速率信号传输,其中所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是模块化地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器系统内。

Description

具有差分对连接连结件的电线束连接器系统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于2012年7月23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在先提交的题为“DifferentialPair Link For Ethernet Automotive Harness Wiring(用于以太网汽车线束布线的差分对连结件)”的美国临时申请US 61/674,466的优先权。前述专利申请的内容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用于线缆线束的多导体屏蔽和未屏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今天,传统导线线束制造业呈现端接于一端子的多个“单体导线”。如图1最佳所示,多个这样的单一端接导线布置并结合以形成一捆绑线束。在许多情况下,某些应用要求高数据速率传输并使用一平衡的或阻抗调节的差分对传输连结件(link)。
目前,如图2-图4最佳所示,在单体导线方式中,多个单一端接导线(在图中示出的例子中为一对)插入并保持于一连接器基座内、位于相邻端子保持空腔中。所述的一对端接导线之后扭绞,以形成一差分双绞线。然后,差分双绞线的自由端随后以相同的方式插入并保持于第二连接器,以完成线缆线束的这个部分。
今天看来采用高速控制器局域网技术和FlexRay技术的这个方式,其耗费劳力,因为导线的扭绞是在组装到连接器空腔本体中之后进行且是在不一致的扭绞率控制下完成,这尤其影响阻抗控制且由此影响更高速的技术(诸如以太网或LVDS(低压差分信号))的性能。为了进一步使组装复杂化,每一对端子必须在扭绞发生前连接于两端的导线,这导致在插入连接器之前端子潜在的不平衡出现在扭绞的导线长度的第二端(终端)。要么需要一未扭绞的长度来使每一端子配合于相应的空腔内,要么两个端子必须同时(作为一对)插入以使由于在传统导线线束制造中的插入过程的天性引起的这个未扭绞的影响最低。
在某些应用中,由于进一步的要求(诸如阻止水分和碎屑),另外的密封件使这个组装进一步复杂且增加了维持一致性的困难,这导致组装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在端接前使两个端子成组,允许成组的端子出现在一选定的端接过程的一端接位置(station)。这样做允许预扭绞的导线在线缆长度的相等的点处被端接,确保线缆长度之间的偏斜(skew)最低。这种成组出现也提供了线缆端接的点对点端部之间的最大化的平衡。这个成组端子和双端部双绞线线缆的端部元件提供传统地用于导线线束制作过程中由每一端部端接的一单体导线所提供的一严格管理的、单元化的(unitized)端接连结件。
因此,提供了用于连接一导线线束的一种连接器系统。所述连接器系统包括用于完成机械连接和电连接的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包括一未屏蔽的双绞线线缆,所述未屏蔽的双绞线线缆具有连接于所述双绞线线缆的相应端的未屏蔽的子连接器(sub-connector)。所述未屏蔽的双绞线线缆或连接器连结组件在线束建立(build)过程中被引入,且每一子连接器保持在形成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中的对应的穴部(pocket)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一导线线束组件的一种连接器系统,且所述连接器系统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多个单一端接导线组件保持于每一相应连接器的端子收容空腔内。一屏蔽的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类似地保持于每一线束基座中,所述屏蔽的子连接器连结组件包括一包套(jacketed)双绞线线缆,所述包套双绞线线缆包括位于所述线缆的每一端的一交织箔屏蔽体和一屏蔽的子连接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使用一模块线束连接器结构的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一种连接器系统。多个单独的连接器在一导线线束中互相连接,且具有一底座连接器(baseconnector),所述底座连接器具有一阵列中彼此连锁的一系列第一连接器。每一第一连接器具有单个子连接器连结组件或多个子连接器连结组件,取决于具体的要求,同时多个传统的端接单体导线组件伴随(accompany)每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这也可连接于单独的连接器或成套的连接器阵列。
在替代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系统设置成用于一密封的或未密封的形式(version)。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每一连接器包括一导线密封件或垫圈(grommet),所述导线密封件或垫圈固定于插入相应的一个连接器的一容纳空腔或腔室中的一端接导线,用于阻止碎屑和水分通过每一连接器的导线容纳部进入所述连接器。也可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接口处设置一周边密封件或接口密封件。所述周边密封件位于其中一个连接器上,且在将第一连接器和第二插头连接器连接时,第二连接器的一部分与所述密封件重叠,从而产生一阻碍且阻止碎屑和水分通过所述连接器系统的接口部分进入所述连接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可以最佳地理解本申请的结构和运作的组织和方式以及其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部件,而且在附图中:
图1为一传统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立体图;
图2为图1的连接器系统的一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1的连接器系统的一剖开图;
图4为一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传统连接器的一第一详细立体图;
图5为图4的连接器的一第二详细立体图;
图6为图4的连接器的一第三详细立体图;
图7为本申请的一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连接器的一第一详细立体图;
图8为图7的连接器的一第二详细立体图;
图9为本申请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一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子连接器的一详细立体图;
图11为用于制造本申请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组装过程的一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屏蔽的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一端部的一分解立体图;
图13为图12的屏蔽的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一立体图;
图14为本申请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辅助线束部的一平面图;
图15为本申请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模块保持组件的一立体图
图16为本申请的一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连接器的一第三详细立体图;
图17为图7-图8或图16的连接器的一平面图;
图18为图17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9为本申请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底座连接器的一平面图;
图20为本申请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替代底座连接器的一平面图;
图21为本申请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分支连接器(branch connector)的一平面图;
图22为本申请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底座连接器的一示意图;以及
图23为本申请的线对线线束连接器系统的一替代底座连接器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申请很容易具有多种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示出在附图中且本文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的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本申请的原理的一个示例,且不意欲将本申请限制于本文所示出的图样。
由此,参照的一特征或方案将旨在说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特征或方案,而不是暗示本申请的每一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该特征或方案。此外,应注意的是,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被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各种部件的结构和运动的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部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指示是合适的。如果这些部件的位置的说明改变,则这些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如图1-图3和图7-图8所示,其示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一线对线连接器系统或线缆线束10包括能够沿一方向A对接的一第一连接器40(典型为一插座类型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70(典型为一插头类型连接器)。尽管优选实施例示出为一线对线线束系统,但是另外的结构可包括一线对板系统或任何其它需要一多导体线缆的系统,所述线对板系统包括安装于一电路板上的一第一连接器和连接于一多导体线缆的第二连接器。
每一连接器40、70包括多个模制于其本体部中的多个空腔。这些空腔收容多个公型导电端子导线1和多个母型导电端子导线11。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被另外收容在各自相应的连接器中形成的一穴部125内,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具有一阻抗平衡线缆对或典型为一双绞线线缆或双股线缆110、包括位于每一端部的一子连接器120。包括一弹性挠曲锁定元件22的一锁定结构形成于一个连接器,且该锁定结构能够选择性地与形成于另一连接器的一锁定凸部24接合,从而当两个连接器完全联接后使所述两个连接器固定在一起。
第一连接器40包括优选由一电绝缘材料模制形成的一基座42,且包括:一本体部50;从本体部50的一侧延伸的一前部或对接部52;以及从本体部50的一相反侧延伸的一后部或端子收容部54。本体部50包括形成于本体部50内用于收容多个第一导电端子12的多个空腔或通道60。第一导电端子12通过形成于基座42的后部54上的开孔插入基座42,并通过一弹性弹簧指部66保持于基座42。与端子的通道60对准的对应的开孔68形成于基座42的对接部或前部52,用于收容保持于第二连接器70的第二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7,由此用于与第一端子12电接合。
一第二连接器或插座连接器70类似地且优选地由一绝缘材料模制形成,并构造成对接或收容第一连接器40于其内。第二连接器70包括:一本体部80;从本体部80的一侧延伸的一前部或对接部82;以及从本体部80的一相反侧延伸的一后部或端子收容部84。本体部80包括形成于本体部80中用于收容多个第二导电端子2的多个空腔或通道90。所述端子2通过形成于插座连接器70的基座72的后部84的开孔插入基座72,并类似地通过一弹性弹簧指部98保持于基座72。所述端子2与插头连接器40相应的第一导电端子12对准,且在对接时与插头连接器40的第一导电端子12建立完全电连接。
如图2-图3最佳所示,每一第一导电端子12由一导电材料冲压形成。每一端子12具有一本体部13,其中一导线收容部14形成于本体部13的一端部,而一对接端15从本体部13的一第二端部延伸,用于与一相应的对接的导电端子2电接触。导线收容部14具有一压接部(crimp portion)16,其用于将一导线19固定于第一导电端子12的导线收容部14,导线19从插头连接器40向后延伸。
每一第二导电端子2由一导电材料(诸如铜或铜基合金)冲压形成。每一端子2具有一本体部3,其中一导线收容部4形成于本体部3的一端部,而一对接端7从本体部3的一第二端部延伸。导线收容部4具有一压接部6,其用于将一导线9固定于导电端子2的导线收容部4,其中导线9从插座连接器70向后延伸。
如上所述且如图7-图10所示出的,连接器线束组件10也包括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具有一第一子连接器120、一第二子连接器122和在相应端部连接于每一子连接器的一阻抗平衡线缆对110。第一子连接器120具有优选由一绝缘材料形成的一基座121,基座121包括一本体部、一前对接部126和一后端子收容部128。所述本体部包括形成于所述本体部内的一对端子收容空腔130,每一空腔130内收容一导电端子132。
类似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的每一端子132优选由一导电材料形成。每一端子132包括一本体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一端的一接触部和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的一固定端134。固定端134形成有一固定部,其用于固定于双绞线线缆110的其中一导线的一端部。在优选实施例中,端子132压接于导线,但也可使用任何一种固定方法。如图所示,每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总共具有四个端子132,一对端子132压接于双绞线线缆110的每一单独的导线。双绞线线缆110的每一端部压接有一端子132。
如图10最佳所示,每一子连接器120的基座121包括模制于其中的一对端子收容空腔130。每一空腔130一般具有一穴部或一可挠曲的弹性指部(未示出),用于将相应的端子固定于空腔130中。可替代地,其它的方法也可用于将端子保持于相应的基座。在优选实施例中,弹性保持指部形成于端子的本体部,且在端子插入所述空腔时,弹性保持指部被锁定于一凹部或肩部内,以阻止端子被拉出。在如图11示出的示意图所示的一自动或半自动组装过程中,双绞线线缆被预扭绞并端接于该对导电端子中相应的导电端子,这允许整个子连接器连结组件作为一单独的子组件被处理并在线下生产或完整运送至导线线束制造单位。扭绞导线、压接所述端子于导线的每一端并插入所述绝缘基座的过程是全自动的,并保障所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对称和平衡。
在优选实施例中,连接器系统10示出具有一未屏蔽的子连接器连结组件。换言之,双绞线线缆110有护套(sheathed),但不包括一内箔EMI屏蔽体。优选的实施例采用一阻抗或电平衡线缆对或双绞线,但是应注意的是,这包括各种其它平衡线缆对,包括具有两个导体的双股线缆、四绞线缆(twisted quad cables)和其它具有多导体芯的高数据速率线缆。因此,子连接器120也不需要具有任何屏蔽。
在图12-图13中示出一屏蔽形式,双绞线线缆110包括交织在双绞线线缆110的内部导体109和外部护套112之间的一导电箔或导电编织物111。除了所述导电箔或编织物111之外,一第三加蔽导线(地线)可用于提供进一步所需的接地。类似地,内部导线109固定于端子132并插入子连接器120。一冲压形成的外部屏蔽件115、116围绕子连接器120的绝缘本体,并继而连接于线缆110的EMI箔层111,以提供一屏蔽的电传输通道。
简化的连接器组件或线束10一般包括一第一连接器40和一第二连接器70,但也可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器40和多个第二连接器70。在汽车行业,一典型的连接器线束贯穿整个车辆延伸,分支成将电源和信号传输至所有的电气外围设备,且需要多个独立的线束组件。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高数据速率传输,而采用上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可以实现高数据速率传输。在这些情况下,子连接器连结组件(有时指的是数据连结件(data link))合并到一个或若干车辆线束分支中,如图16所示。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10具有包括连接于第一连接器40的一第一子连接器的一第一端部和连接于第二子连接器(未示出)的第二端部。在这种情况下,有四个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10保持在这个线束10中。其它的空腔包括多个单一端接导线组件(未示出),用于承载电源和其它信号传输。
在线束的组装部分的建立过程中,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设置为一完整的子组件,且通过简单地将数据连结件的相应的子连接器120插入至线束端部的连接器40、70中的适当位置而引入至线束10中,如图16所示。这种方式的价值在于,其提供了一差分对结构中的屏蔽的或未屏蔽的解决方案,该差分对结构随后能像在一传统线束建立过程中的一标准单元化的端子那样使用。
线束10的每一连接器40、70具有一模制成型的穴部125,用于收容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的子连接器120的其中一端部。在插入底座连接器40的收容穴部125中时,每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的子连接器120通过用于将每一子连接器120固定保持于连接器40内的一闩锁或替代的保持机构来保持。一般地,子连接器120或底座连接器40的一可挠曲的闩锁接合另一连接器的一肩部或凹部,从而不允许子连接器120从插座连接器40的穴部中移出。
为了正确地对准和导引子连接器120,每一子连接器120具有模制成型于基座的外部上的一凸部或肋部121,从而每一子连接器120插入连接器基座上的插槽123以维持正确的定位。尽管肋部121和插槽123的使用示出为可使子连接器连结组件和基座正确键合(防呆),但也可使用其它方法。可替代地,也可利用子连接器连结组件基座120的基本(basic)的横截面形状。此外,在一连接器中使用不同的防误插(polarization,极化)和防呆选择,以将多个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正确地定位在每一连接器40中。这允许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有正确的定位(polarity,极性)和连续性,且还允许任何最终调整以维持双绞线线缆110的平衡和对称。完全接合子连接器120和双绞线线缆110不会有任何不对称的非扭绞。即,任何非扭绞或扭绞与导线同时发生,因此维持电平衡,并且在处理中可能发生的任何偶然的非扭绞也可因此被校正而不会损失对称性。
此外,为了确保单一端接导线组件1、11和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正确地位于和保持于各自相应的连接器基座40、70中,如图17-图18最佳所示,一端子位置保证(TPA)装置或独立二次锁定(ISL)装置140可用于帮助使连接器40正确地组装。TPA/ISL140典型地安装于基座42的具有一能够释放的闩锁(releasable latch)或其它类似保持机构的一第一位置。在这个实施例中,单一端接导线组件11插入它们相应的空腔60且固定于空腔60内。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随后插入其限定的穴部或凹部125且类似地固定于其穴部125中。
在所有的端接导线组件11和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设置于基座42内后,TPA/ISL140随之被致动。一般地,TPA/ISL140被平移或移动以接合端子12上的配合特征,或在这个实施例中为端子12和子连接器120上的配合特征。这典型的是一窗口、凹部或肩部,且形成于每一端子和子连接器基座。在致动TPA/ISL装置140至一第二最终或锁定位置时,形成于TPA/ISL140上的一柱部、凸台(boss)或凸部被收容在所述窗口或凹部。如果TPA/ISL140未能移至所述第二位置,则这触发或提供端子12或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中至少一个未正确地位于连接器基座42的一通知或检测,且连接器40应该被检查,且需要进一步的行动来调整或固定连接器40,从而进行正确地组装。此外,如果TPA/ISL140不能移至所述第二位置,则它也将阻止线束组件或连接器系统10的第一连接器40和第二连接器70完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指出其中一个连接器没有被正确地组装。
调节所述连接器系统可通过调整端子至端子的间隔来实现,且阻抗或串扰受到相邻端子之间的距离的直接影响。这些端子可定位于一多电路连接器中或可定位在具有至少一单对端子的一单个子连接器中。此外,在具有多排端子的连接器系统中,多排端子之间的距离也影响电性能。例如,在单排连接器中,只有端子之间的间隔为并排方向,因此,相邻端子之间的距离影响阻抗和串扰。在多排连接器中,不仅并排的间隔影响性能,而且排与排之间的间隔以及端子与端子之间的间隔和排与排的组合的分组也影响性能。
因为技术的要求,一单对导线端接组件能在多个单对端接组件中分组,以布置多道(lanes)差分对。具有多个单独的对允许与其它类似的信号类型或那些攻击(aggressive)信号以所需的距离布置在一更大的阵列中,这使得信号串扰或任何攻击信号对差分对的影响最低。
在本实施例中,一连接器40包括多个单一端接导线11和一个或多个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具有包含一单个分组的一对端子132的一子连接器120。依赖于连接器40的模块结构,可指定端接导线组件和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各种布置,所有的布置在相邻端子或端子组之间具有一间隔。出于说明目的,参见图19-图21,一导线线束连接器系统10考虑使用十六电路底座连接器150和四个单独的单排四电路分支连接器160。所述十六电路底座连接器150包括交错间隔的用于收容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的一子连接器120的四个收容穴部152以及为单一端接导线111预留的保留电路位置154。
分支连接器160可包括收容穴部162和单个空腔164的任何组合。例如,一个分支连接器160可包括两个并排穴部152,用于收容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的一个或两个子连接器120。第二分支连接器160可包括用于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的一单个中央定位的收容穴部162和位于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穴部162的每一侧之外的一单个空腔164,具体如图22-图23所示。一第三布置包括一对并排单个空腔164和位于该空腔的任一侧的一单个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穴部162,而一第四布置包括四个单独的单个空腔164。
在所有的布置中,且尤其是在具有高数据速率传输的布置中,所述信号必须被调整以优化效率、平衡并使串扰最低。出于这个说明目的,这涉及分支连接器160的并排间隔的调整和所述底座连接器中的并排和排对排的组合。如图22-图23最佳所示,一间隔D存在于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的双绞线子连接器120的每一端子之间。D尺寸被确定为维持与所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中的相邻端子的最接近的距离,且提供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的差分对内最小的串扰和/或最小的任何攻击信号的影响。当一连接器布置具有单一端接导线11和连接器连结组件100二者的一组时,所述间隔一般表示为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内的间隔D,因此相邻单一端接导线11和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之间的间隔在一并排方位应至少为D,而在一排对排方位应至少为D。在其它布置(诸如环形方位或极坐标(polar)方位)中,沿径向距离和对角线的间隔也应维持至少为D的间隔。
在需要阻止碎屑和/或水分的情况下,所述线束连接器系统结合一周边密封件,所述周边密封件阻止碎屑和/或水分从所述组件的接口侧进入所述连接器系统。参见图2-图3,一罩体(shroud)或帽部(hood)44围绕第一基座42的本体部50的周边,且形成基座42的本体部50的外表面56和罩体44的内表面46之间的一开孔或收容空间48,以用于收容一柔软(pliable)弹性体周边密封件30。形成于本体部50和罩体或帽部44之间的收容空间48容纳形成于第二连接器70的帽部延伸部74,帽部延伸部74在对接时与所述周边密封件30产生一重叠,以提供对碎屑和/或水分的潜在侵入的阻碍。
从所述连接器的后方来看,导线密封件或垫圈112通过在导线和基座空腔60(导线组件11插入基座42的位置)之间设置一密封件来阻止碎屑和/或水分从端接端侵入。在这种使用导线密封件的情况下,一环状密封件以一紧密对准(tight registration)的方式围绕所述导线,且连同所述导线一起被压接于导电端子1的压接部。
如图18所示,在使用大量电路的连接器中,一垫圈或粗糙密封件(matt seal)180能替代单独的导线密封件112使用。这典型地涉及具有与连接器基座42中的且保持在连接器基座42的后方的端子的尺寸和位置对应的多个孔的一平的弹性材料。每一导线组件11穿过垫圈180,且垫圈180的每一相应的孔和导线组件11之间的配合阻止碎屑和水分从连接器线束系统10的后方进入连接器40。此外,每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可通过其自身密封。即,子连接器120也可具有与连接器40和/或一导线密封件或垫圈185交接的一周围密封件,以将子连接器连结组件100从导线端接端密封。可替代地,在一些情况下,一分布性(dispensed)的弹性体(诸如硅胶)能用于生成围绕无法应用独立的弹性密封件的不规则区域的一屏障,以产生一防水通道。
尽管示出并说明了本申请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但是可以设想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前述说明书和随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做出各种修改。

Claims (7)

1.一种连接器系统,所述连接器系统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包括多个第一端子空腔和多个第一收容穴部,相邻第一端子空腔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且所述第一端子空腔和所述第一收容穴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隔;
多个第二连接器,每一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包括多个第二端子空腔和至少一个第二收容穴部,相邻第二端子空腔之间具有一第三间隔,且所述第二端子空腔和所述第二收容穴部之间具有一第四间隔;
多个导线组件,每一导线组件包括具有一第一端部和一第二端部的一导线,一第一导电端子连接于所述导线的第一端部,而一第二导电端子连接于所述导线的第二端部;以及
多个子连接器连结组件,每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子连接器和一阻抗平衡线缆对,所述子连接器包括形成于其中的用于收容一第一对导电端子的一对第一端子收容空腔,第一端子收容空腔之间具有一第五间隔,且一第二子连接器包括形成于其中的用于收容一第二对导电端子的一对第二端子收容空腔,第二端子收容空腔之间具有一第六间隔,所述阻抗平衡线缆对具有一第一端部和一第二端部,所述阻抗平衡线缆对的第一端部连接于第一对导电端子,所述阻抗平衡线缆对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对导电端子;
其中,当所述导线组件的第一端部保持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空腔中且所述导线组件的第二端部保持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空腔中时,所述第一连接器上的第一端子空腔和第一收容穴部之间的第二间隔大于形成在子连接器中的第一端子收容空腔之间的第五间隔,而且其中所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第一端部保持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第一收容穴部中,而所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第二端部保持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第二收容穴部中。
2.一种连接器系统,所述连接器系统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包括多个第一端子空腔和至少一个第一收容穴部,相邻第一端子空腔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且所述第一端子空腔和所述第一收容穴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隔;
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包括多个第二端子空腔和至少一个第二收容穴部,相邻第二端子空腔之间具有一第三间隔,所述第二端子空腔和所述第二收容穴部之间具有一第四间隔;
至少一个导线组件,每一导线组件包括具有一第一端部和一第二端部的一导线,一第一导电端子连接于所述导线的第一端部,而一第二导电端子连接于所述导线的第二端部;以及
至少一个子连接器连结组件,每一子连接器连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子连接器和一阻抗平衡线缆对,所述子连接器包括形成于其中的用于收容一第一对导电端子的一对第一端子收容空腔,第一端子收容空腔之间具有一五间隔,以及一第二子连接器包括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用于收容一第二对导电端子的一对第二端子收容空腔,第二端子收容空腔之间具有一六间隔,所述阻抗平衡线缆对具有一第一端部和一第二端部,所述阻抗平衡线缆对的第一端部连接于一第一对导电端子,而所述阻抗平衡线缆对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对导电端子;
其中,当所述导线组件的第一端部保持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空腔中,且所述导线组件的第二端部保持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空腔中时,所述第一端子空腔和第一收容穴部之间的第二间隔大于形成在子连接器上的第一端子收容空腔之间的第五间隔,而且其中所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第一端部保持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第一收容穴部中,而所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的第二端部保持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一个第二收容穴部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一端子位置保证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中的一第一位置,从而所述导线组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一端子空腔,且所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能够插入所述第一收容穴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所述端子位置保证装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从而所述导线组件和所述子连接器连结组件锁定于所述基座中。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每一第一子连接器由一绝缘材料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每一所述阻抗平衡线缆对的第一端部收容于其中一个第一子连接器空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系统,其中,每一所述阻抗平衡线缆对的第二端部收容于其中一个第二子连接器空腔。
CN201380039429.5A 2012-07-23 2013-07-23 具有差分对连接连结件的电线束连接器系统 Active CN104508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74466P 2012-07-23 2012-07-23
US61/674,466 2012-07-23
PCT/US2013/051685 WO2014018533A2 (en) 2012-07-23 2013-07-23 Electrical harness connector system with differential pair connection lin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8912A CN104508912A (zh) 2015-04-08
CN104508912B true CN104508912B (zh) 2017-08-18

Family

ID=49997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9429.5A Active CN104508912B (zh) 2012-07-23 2013-07-23 具有差分对连接连结件的电线束连接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496667B2 (zh)
EP (1) EP2875554B1 (zh)
JP (1) JP6033430B2 (zh)
KR (1) KR101728250B1 (zh)
CN (1) CN104508912B (zh)
WO (1) WO201401853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94984B1 (ko) 2012-07-16 2019-07-01 콤스코프 인코포레이티드 오브 노스 캐롤라이나 균형 잡힌 핀 및 소켓 커넥터들
JP6358125B2 (ja) * 2015-02-18 2018-07-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GB2547958B (en) 2016-03-04 2019-12-18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Two-wire plug and receptacle
JP6647958B2 (ja) * 2016-05-09 2020-02-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393301B2 (ja) * 2016-10-11 2018-09-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US9667002B1 (en) * 2016-10-24 2017-05-30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circuit
DE102017101698B4 (de) 2017-01-30 2022-09-29 Lisa Dräxlmaier GmbH Leitungsanordnung mit wenigstens einem elektrischen Kontaktelement und sowie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US11264754B2 (en) * 2017-03-01 2022-03-01 Molex, Llc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6750540B2 (ja) * 2017-03-10 2020-09-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端子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6760147B2 (ja) * 2017-03-10 2020-09-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端子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6769353B2 (ja) * 2017-03-13 2020-10-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ユニ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JP6769354B2 (ja) * 2017-03-13 2020-10-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ユニ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DE102017107411B4 (de) * 2017-04-06 2022-07-14 Lisa Dräxlmaier GmbH Elektrisches kontaktelement und leitungsanordnung sowie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JP6876498B2 (ja) * 2017-04-14 2021-05-26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AU2018258285B2 (en) 2017-04-24 2023-05-04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Connectors for a single twisted pair of conductors
EP3635822A4 (en) * 2017-06-07 2021-03-10 Samtec, Inc. TRANSMITTER-RECEIVER ARRANGEMENT WITH SOLID HEAT SINK AND FLOATING TRANSMITTER-RECEIVERS
US11271350B2 (en) 2017-06-08 2022-03-08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Connectors for a single twisted pair of conductors
TWI806883B (zh) * 2017-07-31 2023-07-01 美商康寧光纖通信射頻有限責任公司 雙軸的電纜連接器和雙軸的電纜組件
DE102017127382A1 (de) 2017-11-21 2019-05-23 Lisa Dräxlmaier GmbH Elektrischer verbinder und damit ausgestattete elektrische leitungsanordnung
FR3074616B1 (fr) * 2017-12-06 2019-11-01 Raydiall Piece d'adaptation d'impedance electrique pour connecteur monte sur cable a fils electriques isoles
JP6988446B2 (ja) * 2017-12-21 2022-01-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WO2019147774A1 (en) * 2018-01-26 2019-08-0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Connectors for a single twisted pair of conductors
CN110137701A (zh) * 2018-02-09 2019-08-1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装接有端子的电线、装接有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和线束
EP3759765A4 (en) 2018-02-26 2022-04-1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CONNECTORS AND CONTACTS FOR A SINGLE TWISTED PAIR
CN109038084A (zh) * 2018-07-26 2018-12-18 张志强 一种汽车车身线束
DE102018121582A1 (de) 2018-09-04 2020-03-05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Verteilervorrichtung, Montageverfahren und Signalübertragungssystem
AU2020239985A1 (en) 2019-03-15 2021-08-26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Connectors and contacts for a single twisted pair of conductors
CN110429401A (zh) * 2019-08-07 2019-11-0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调节线夹
CN112350092B (zh) * 2019-08-08 2023-07-18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端子
EP3783741A1 (en) * 2019-08-20 2021-02-24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Connector and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CN112467475B (zh) * 2020-11-18 2023-09-01 湖州辰丰线缆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缆连接器组件及连接方法
CN116417859A (zh) * 2021-12-31 2023-07-11 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混合式连接器壳体、混合式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6417840A (zh) * 2021-12-31 2023-07-11 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连接器密封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6908603B (zh) * 2023-09-14 2023-11-14 深圳市艾联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连接器的可靠性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9483U (ja) * 1991-05-17 1992-11-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ツイストペア線用コネクタ
US5222898A (en) * 1992-10-01 1993-06-29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odular cable assembly
JP2004063360A (ja) * 2002-07-31 2004-02-2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ツイストペア電線の端末接続構造
JP2008041287A (ja) * 2006-08-01 2008-02-2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分岐コネクタ
JP2010272366A (ja) * 2009-05-21 2010-12-02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通信線用の分岐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6935A (en) 1977-05-31 1978-11-28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wiring harnesses
JPH04237978A (ja) * 1991-01-18 1992-08-26 Amp Japan Ltd タップコネクタ
JP3112235B2 (ja) 1994-09-19 2000-11-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圧接コネクタ
DE19739503C2 (de) * 1997-09-09 2000-05-18 Siemens Ag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WO2000049683A1 (en) 1999-02-19 2000-08-24 Richard Weatherley Plug assembly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of wiring same
JP2003217358A (ja) * 2002-01-21 2003-07-31 Yazaki Corp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023552A1 (en) * 2002-07-30 2004-02-05 Wilson Chen Serial ATA cable
JP2004071404A (ja) * 2002-08-07 2004-03-0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ツイストペア電線の端末部分の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方法及びその端末処理構造
US6780069B2 (en) * 2002-12-12 2004-08-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nnector assembly
JP4767830B2 (ja) 2006-12-11 2011-09-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分岐コネクタ
JP5008492B2 (ja) * 2007-08-01 2012-08-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314875B2 (ja) 2007-10-15 2013-10-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ノイズ対策高圧電線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9483U (ja) * 1991-05-17 1992-11-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ツイストペア線用コネクタ
US5222898A (en) * 1992-10-01 1993-06-29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odular cable assembly
JP2004063360A (ja) * 2002-07-31 2004-02-2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ツイストペア電線の端末接続構造
JP2008041287A (ja) * 2006-08-01 2008-02-2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分岐コネクタ
JP2010272366A (ja) * 2009-05-21 2010-12-02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通信線用の分岐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96667B2 (en) 2016-11-15
WO2014018533A3 (en) 2014-03-20
KR101728250B1 (ko) 2017-04-18
EP2875554A2 (en) 2015-05-27
JP2015537327A (ja) 2015-12-24
EP2875554B1 (en) 2022-02-09
US20150155670A1 (en) 2015-06-04
EP2875554A4 (en) 2016-03-23
CN104508912A (zh) 2015-04-08
KR20150048726A (ko) 2015-05-07
WO2014018533A2 (en) 2014-01-30
JP6033430B2 (ja)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8912B (zh) 具有差分对连接连结件的电线束连接器系统
EP1803197B1 (en) Electrical plug and method of fitting the plug
CN103329359B (zh) 用于差分数据传输的插接连接器
TWI573328B (zh) 具有分流覆蓋區之電氣連接器
EP0685912B1 (en) Fully insulated, fully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rrangment
CN105723571A (zh) 用于减少对的以太网应用的具有抵抗旋转载荷的应变消除单元的接插线以及相关的应变消除单元和连接器
US10008812B1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a grounded cable harness
CN110350334A (zh) 电互连系统
CN110401074A (zh) 多极连接器
CN101667690B (zh) 电缆连接器及电缆
KR20180099472A (ko) 차동쌍을 형성하는 복수의 컨택트를 갖는 커넥터,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커넥터 장치
KR20160029736A (ko) 복수의 삽입형 커넥터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및 복수의 삽입형 커넥터
EP2983243A1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a grounded cable harness
CN107925200B (zh) 通信用连接器以及带电线的通信用连接器
US10447025B2 (en)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hybrid cable and transitioning from trunk cable to jumper cable with overvoltage protection
WO2010016933A1 (en) High performance cable splice
JP5960360B2 (ja) 対称的に装着したプラグコンタクトを有する遮蔽された円形プラグコネクターユニット
CN110391563A (zh) 电互连系统
US20230070890A1 (en) Cable connector system
KR20140053778A (ko) 자동차 분야에서 고전압 전류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연결 장치
CN206893885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8429034B (zh) 电缆接头
CN211428436U (zh) 高速线缆连接器
CN109524850A (zh) 连接器
CN108346903A (zh) 插座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