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7712A - 用于摩托车车轮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用于摩托车车轮的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7712A
CN104507712A CN201380040900.2A CN201380040900A CN104507712A CN 104507712 A CN104507712 A CN 104507712A CN 201380040900 A CN201380040900 A CN 201380040900A CN 104507712 A CN104507712 A CN 104507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cord
motor bike
belt structure
warp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09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马里亚尼
L·格拉西
R·詹贝利
L·布鲁彻利
L·米拉格里奥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relli and C SpA
Pirelli Tyre SpA
Original Assignee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relli Pneumatici SpA filed Critical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ublication of CN104507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9/2003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the belt co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9/00Tyre parts or construc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19/001Tyres requiring an asymmetric or a special mou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12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with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of the belt cords in the respective belt layers
    • B60C2009/2016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with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of the belt cords in the respective belt layers comprising cords at an angle of 10 to 30 degrees to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74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 of the belt cord
    • B60C2009/2077Diameters of the cords; Linear density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74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 of the belt cord
    • B60C2009/208Modulus of the co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74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 of the belt cord
    • B60C2009/2083Density in width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74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 of the belt cord
    • B60C2009/209Tensile str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2009/2074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 of the belt cord
    • B60C2009/2096Twist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1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motorcycles, scooter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包括:胎体结构(2);带束结构(5),所述带束结构施加在胎体结构(2)的径向外部位置处;胎面带(8),所述胎面带施加在带束结构(5)的径向外部位置处。所述轮胎(10)具有至少大约0.20的横向曲率比(f/C),其中,带束结构(5)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带束层包括多条增强帘线,所述增强帘线由莱赛尔纱线或者经纱制成并且具有在2%的伸长率下至少大约120N的响应。

Description

用于摩托车车轮的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摩托车车轮的轮胎。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摩托车车轮的高性能轮胎,换言之,涉及这样的轮胎,所述轮胎能够达到至少大约210km/h的速度或者承受至少大约210kg的载荷或者经受这两种情况相结合。
背景技术
例如从US6609551已知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高曲率轮胎。这种轮胎具有带束结构,所述带束结构包括周向布置的由聚芳酰胺(芳族聚酰胺)纤维制成的纺织增强帘线。
在EP1710097中,描述了用于摩托车的轮胎具有交叉带束结构,所述交叉带束结构包括芳族聚酰胺增强纺织帘线。
在US20080271830中,描述了用于摩托车的轮胎具有包括芳族聚酰胺帘线的交叉带束结构。
在本申请人名下的WO201101944中,描述了用于摩托车的轮胎,其具有包括莱赛尔纤维制成的帘线的径向胎体。
发明内容
在用于摩托车的轮胎中,用于带束结构的增强帘线的材料通常是纺织材料或者金属材料。
在用于高速应用的轮胎(诸如,用于竞赛或者超级运动环节的轮胎或者用于公路耐力赛的轮胎)中,用于交叉带束和/或圆周(0度)带束的参考纺织材料由聚芳酰胺纤维(通常称作“芳族聚酰胺”纤维)构成。所采用的金属材料通常是由高韧度(HT)钢制成的高伸长率(HE)金属帘线。对于带束结构的帘线使用具有高模量的材料的合理性在于通常相信在应用情况变得更加苛刻时增强材料的机械性能(牵引模量)应该更高。
本申请人根据BISFA(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限定的测试方法针对扁丝实施了牵引测试。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以下测试获得的由芳族聚酰胺纤维(AR)、人造纤维(RY)、莱赛尔(LYO)、聚酯(PET)和尼龙(NY)制成的纱线的负荷/伸长率曲线之间的比较。
对于芳族聚酰胺纤维(AR):
BISFA-2002年版“对位芳族聚酰胺长丝的测试方法”-第七章“确定拉伸性能”-第7.5段“测试程序”-初始预拉伸程序。
对于人造纤维:
BISFA-2007年版“纤维胶、人造丝、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和莱赛尔长丝纱线的测试方法”-第七章“确定拉伸性能”-表格1“拉伸测试条件:烘干实验”-7.5段“测试程序”-分段7.5.2.4“针对松弛样本实施烘干实验”。
对于聚酯(PET):
BISFA-2004年版“用于聚酯长丝纱线的测试方法”-第七章“确定拉伸性能”-段落7.4.1.1“程序A”,“制备实验室样本:松弛样本制备”->在可涨缩式卷取机上制备样本,段落7.5.2.1“制备实验室样本以及实施测试:人工测试”->c)程序开始->e)程序开始时实施预拉伸
采用的夹持器:英斯特朗夹持器型号2714-004(1kN)。
对于尼龙(NY):
BISFA-2004版“聚酰胺长丝纱线的测试方法”-第七章“确定拉伸性能”-段落7.4.1.1“程序A”,“制备实验室样本:松弛样本制备”->在可涨缩卷取机上制备样本,段落7.5.2.1“制备实验室样本以及实施测试:人工测试”->c)程序开始->e)在程序开始时预拉伸
采用的夹持器:英斯特朗夹持器型号2714-004(1kN)。
如图1突出所示,芳族聚酰胺纤维纱具有高模量,而人造纤维、莱赛尔纤维、聚酯和尼龙纱线处于负荷/伸长率曲线图的相对低模量的区域中,这是用于胎体增强元件的材料的典型特征。
芳族聚酰胺目前是难以获得、尤为昂贵并且在处理期间难以控制的材料。由于芳族聚酰胺纤维与弹性体存在低亲和性,因此由这种纤维制成的帘线与弹性体部分的附着非常关键,从而对于帘线而言需要事先承受复杂的增粘处理。
本申请人已经发现,通过提供具有这样轮胎的摩托车能够实现在苛刻驾驶情况中(诸如,在特别地负载和重型摩托车的情况下改变方向和/或速度的操纵期间和/或高速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的高性能,所述轮胎包括交叉带束结构,所述交叉带束结构具有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带束层包括具有莱赛尔纤维的多条增强帘线。
结果是不可预期的,原因在于在通用线密度的条件下除了莱赛尔纤维的极限伸长率与芳族聚酰胺的极限伸长率类似并远远低于聚酯、人造纤维或者尼龙的极限伸长率之外,莱赛尔纤维的弹性响应远远低于芳族聚酰胺的弹性响应并且基本与其它纺织纱线或者经纱的弹性响应类似。
莱赛尔纤维的这种特征导致认为利用由所述纱线制成的增强元件获得的带束效应(belting effect)不足。
本申请人意外发现,通过作用于线密度、纱线的数量和捻数,即使从如莱赛尔的纤维出发也能够增加帘线刚度直到实现这样的弹性响应,所述弹性响应允许制造在轮胎上具有带束效应的半成品(带束层),所述轮胎适于在要求速度和/或负荷的条件下改变方向的操纵期间适当分布纵向和横向负荷以及应力。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赋予摩托车轮胎带束效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预先确定莱赛尔帘线的纱线或者经纱的线密度的值和/或捻数和/或数量,以便获得所述帘线的大于在预定张力下测量的预定值的弹性响应;
-组装交叉带束结构,所述交叉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带束层包括所述帘线;
-制造用于摩托车车轮的轮胎,该轮胎包括所述带束结构。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轮胎,其包括:
胎体结构;
带束结构,所述带束结构施加在胎体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
胎面带,所述胎面带施加在带束结构的径向外部位置中;
所述轮胎的横向曲率比(f/c)至少为大约0.20,其中,所述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多条增强帘线,所述多条增强帘线布置成基本相互平行并且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倾斜,所述增强帘线由莱赛尔纱线或者经纱制成,所述帘线在负荷/伸长率图中具有在大约2%伸长率下至少大约120N的响应。
本发明在上述方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优选方面中可以包括下文陈述的优选特征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优选实施例,所述帘线在负荷/伸长率图中在大约2%伸长率具有不大于200N的响应。
通过根据BISFA测试(2007年版“纤维胶、人造丝、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和莱赛尔长丝纱线的测试方法”,第七章“确定拉伸性能”,表格7.1“拉伸测试条件:烘干实验”,7.5段“测试程序”,分段7.5.2.4“针对松弛样本实施烘干实验”)获得的负荷/伸长率图来评估弹性响应。
本申请人相信在大约2%的伸长率具有至少大约120N响应的莱赛尔帘线可以组装在半成品(带束层)中,以便因帘线自身的弹性响应而获得卓越的带束效应。
本申请人相信,为了避免帘线的过大刚度可能导致半成品(带束层)的疲劳强度降低,从而减小了包括所述半成品的轮胎能够实现的里程,优选地是在大约2%的伸长率下弹性响应低于大约200N,。
有利地,莱赛尔是便宜材料,与芳族聚酰胺相比确保了处理的关键性下降。
通过将至少两根纱线或者经纱捻转在一起形成帘线。
优选地,通过将不超过4根的多根纱线或者经纱捻转在一起形成所述帘线。
优选地,所述帘线的总线密度大于大约2000dtex。
优选地,所述帘线的总线密度大于大约3000dtex。
优选地,所述帘线的总线密度大于大约4500dtex。
优选地,所述帘线的总线密度小于大约8000dtex。
优选地,每根纱线或者经纱的捻数大于大约15捻/分米。
优选地,每根纱线或者经纱的捻数小于大约40捻/分米。
优选地,捻转在一起的经纱的捻数大于大约15捻/分米。
优选地,捻转在一起的经纱的捻数小于大约40捻/分米。
优选地,每根纱线的捻数等于捻转在一起的纱线或者经纱的捻数。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密度F等于或者小于大约100帘线/分米的帘线。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密度F等于或者小于大约80帘线/分米的帘线。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层带束层包括密度F等于或者大于大约60帘线/分米的帘线。
密度F表示在基本垂直于帘线方向的半成品截面中每分米存在的帘线数量。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直径小于大约1mm的帘线。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直径等于或者小于大约0.9mm的帘线。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直径等于或者小于大约0.7mm的帘线。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直径等于或者大于大约0.5mm的帘线。
帘线的直径表示通过在铺设在百分比较仪的平面上的帘线分段上根据ASTM D 751-06规则借助该比较仪测量例如优选地事先由增粘剂处理的从卷筒抽出的帘线的厚度的测量结果。
优选地,在每个带束层中,帘线与轮胎的赤道面形成一角度,在成品轮胎的赤道面处测量的所述角度的绝对值等于或者小于大约40°。
优选地,在每个带束层中,帘线与轮胎的赤道面形成一角度,在成品轮胎的赤道面处测量的所述角度的绝对值等于或者大于大约15°。
莱赛尔纤维素纤维(或者莱赛尔)指的是如例如在由出版商为Doberdó út 6(匈牙利布达佩斯市H-1023)出版的由Borbély(Professor of Dept.Of Packaging and Paper Technology)撰写的发表于Acta Polytechnica Hungarica 2008年第3号第5卷的论文“Lyocell,The New Generation of Regenerated Cellulose”中描述的纤维。
术语“用于摩托车的轮胎”用于表示这样的轮胎,所述轮胎具有高曲率比(通常高于0.20),这允许在摩托车在弯道上行驶期间实现高外倾角。
轮胎的“赤道面”用于表示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并且将轮胎分成两个对称的相等部分的平面。
“圆周”方向指的是大致根据轮胎的旋转方向指向的方向或者在任何情况中皆相对于轮胎的旋转方向仅仅略微倾斜的方向。
轮胎的“曲率比”用于表示在轮胎的径向截面中胎面带的径向最高点距轮胎的最大弦的距离(径向截面的最大宽度)与轮胎的同一最大弦之间的比。
关于帘线和/或帘线线圈相对于轮胎赤道面的角度布置,这种角度布置针对帘线或者帘线线圈的每个点而言其绝对值指的是在轮胎的赤道面和帘线或者线圈的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
优选地,轮胎旨在装配在摩托车的前轮上。轮胎的径向截面的最大宽度基本介于大约80mm和大约140mm之间,优选地介于大约90mm和130mm之间。
优选地,胎面的径向最靠外的点距通过所述前轮胎的胎面自身的侧向相反两端的线的距离(f)基本介于大约45mm和大约65mm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摩托车的一对轮胎,其包括前轮胎和后轮胎,所述前轮胎和所述后轮胎分别装配在两轮车辆的前轮和后轮上。
优选地,在这一对轮胎中,前轮胎如上所述制造。
优选地,后轮胎的带束结构包括仅仅一个带束层,所述带束层包括在胎体结构上卷绕成根据大体圆周方向定向的毗邻线圈的至少一条增强帘线。
优选地,至少一个增强元件的线圈布置成相对于赤道面形成绝对值小于大约10°的角度。
优选地,后轮胎的带束层的增强元件包括至少一个高伸长率金属帘线。
替代地,后轮胎的带束层的增强元件包括至少一条芳族聚酰胺纤维帘线。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从下文中出于表示而非限制目的的对一些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
图1示出了由不同纤维制成的纱线或者经纱的一些示例的负荷/伸长率曲线;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径向截面;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第一实施例的带束结构的一部分的平面展开的一部分;
图4示出了带束层的正截面;
图5示出了莱赛尔帘线的一些示例的负荷/伸长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用10表示适于装配在摩托车上的一对轮胎中的前轮胎。这一对轮胎优选地由前轮胎10和后轮胎(未示出)构成,所述前轮胎10具有所谓的交叉带束结构,所述后轮胎优选地具有0度带束结构。
特别地,轮胎10是高性能轮胎,所述高性能轮胎能够旨在装配在用于公路耐力赛或者“大型耐力赛”的摩托车的车轮上,该摩托车具有中-大发动机排量(例如,600-1200cm3或者更高)和/或中-高功率(例如,大约40kW或者更高)。本发明还涉及旨在装配在“超级运动”或者“竞赛”摩托车的车轮上,即,摩托车具有大发动机排量(例如,600cm3或者更高)和/或高功率(例如,90-100kW或者更高)并且在赛道中使用。
用于摩托车车轮的高性能轮胎表示这样的轮胎,所述轮胎能够达到至少大约210km/h的最大速度或者承受至少大约210kg的最大负荷或者经受这两种情况相结合。
在轮胎10中限定了赤道面X-X和旋转轴线(在附图中未示出)。而且,限定了根据轮胎的旋转方向布置的圆周方向和垂直于赤道面X-X的轴向方向。
参照图2,前轮胎10包括胎体结构2,所述胎体结构2由包括多个增强元件(帘线)的至少一个胎体层3形成。
包括在胎体层3中的增强元件优选地包括纺织帘线,所述纺织帘线选自在制造用于轮胎的胎体中通常采用的纺织帘线,诸如,尼龙、人造纤维、芳族聚酰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莱赛尔帘线,其中基础丝线的直径介于0.35mm和1.5mm之间。包括在胎体层3中的增强元件优选地沿着径向方向布置,即,相对于赤道面X-X成介于70°和110°之间的角度,更加优选地介于80°和100°之间的角度。
胎体结构2根据基本环面构造成形,并且通过其相对的周向边缘接合在至少一个环形增强结构9处,以便形成通常称为“胎圈”的结构。
特别地,至少一个胎体层3的相反侧向边缘3a可围绕环形增强结构9翻起,每个所述环形增强结构9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环形金属钢丝圈4和锥形弹性体填充件5,所述弹性体填充件5占据限定在胎体层3和胎体层3的相应翻起侧边缘3a之间的空间。
包括钢丝圈4和填充件5的轮胎区域形成了所谓的胎圈,所述胎圈旨在将轮胎锚固到相应的装配轮辋(未示出)。
在替代实施例(未示出)中,胎体层的相反侧向边缘没有翻起而是与特殊环形增强结构相关联,所述环形增强结构设置有两个环形插入件。弹性体材料的填充件可以位于第一环形插入件的轴向外部位置中。第二环形插入件替代地位于胎体层的端部的轴向外部位置中。最后,另一填充件能够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插入件的轴向外部位置处并且不必与所述第二环形插入件相接触,所述另一填充件结束环形增强结构的成形。
带束结构6周向施加在胎体结构上的径向外部位置处。胎面带8周向重叠在带束结构6上。在与轮胎硫化同时实施的模制操作之后,布置成限定理想胎面花纹的纵向和/或横向槽通常形成在胎面带8上。
优选地,包括在胎体结构2中的增强元件和包括在带束结构6中的增强元件包括莱赛尔帘线。
前轮胎10可以包括一对侧壁,所述侧壁侧向施加在所述胎体结构2的轴向相反两侧上。
前轮胎10具有横截面,所述横截面的特征为高横向曲率。
特别地,前轮胎10具有在赤道面处测量得到的、在胎面带的顶点和装配直径之间的截面高度H,用通过轮胎胎圈的基准线r表示所述装配直径。
前轮胎10还具有:宽度C,所述宽度C由胎面自身的侧向相反两端E之间的距离限定;和曲率,所述曲率由在轮胎赤道面处测量的胎面的顶点距通过胎面自身的端部E的线的距离f与上述宽度C之间的比率表示。胎面的端部E可以由角部形成。
在本说明书中以及后续权利要求中,高曲率轮胎指的是这样的轮胎,所述轮胎的曲率比f/C至少为大约0.2,优选地f/C≥0.28,例如,等于大约0.40。优选地,该曲率比f/C不大于0.8,更加优选地f/C≤大约0.5。
优选地,轮胎具有尤为低的侧壁。换言之,具有低或者降低侧壁的轮胎表示这样的轮胎,在所述轮胎中,侧壁高度比(H-f)/H小于0.7,更加优选地小于大约0.65,例如对于后轮胎而言等于0.6而对于前轮胎而言等于0.5。
胎体结构2通常在其内壁上衬有密封层或者所谓的“衬里”,所述衬里基本由气密弹性体材料层构成且适于在轮胎已经充气之后确保轮胎的密封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带束结构6由至少两个径向重叠的层6a、6b构成。
参照图3,每层带束结构均包括弹性体材料,所述弹性体材料通过由莱赛尔制成并且布置成相互平行的帘线13增强。层布置成使得第一带束层6a的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X-X倾斜定向,而第二层的帘线也具有倾斜定向,但是相对于第一层6a的帘线基本对称交叉。
第一层的帘线布置成在成品轮胎中在轮胎的赤道面和它们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角度α,其中,在赤道面处,α≥大约15°,优选地,α≤大约40°。
第二层的帘线布置成在它们的延伸方向和轮胎的赤道面之间形成角度β,其中,所述角度在赤道面附近具有通常基本等于α值的值,但是相对于赤道面与角α基本对称。
优选地,带束结构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具有相互不同的轴向延伸部。
优选地,径向最靠外的带束层的轴向延伸部大于径向最靠内的带束层的轴向延伸部。
优选地,带束结构6的层基本至少在轮胎的胎冠部分的一部分上延伸。
可以通过将多根帘线结合到弹性体基材中制成带束层或者半成品。
纱线的线密度能够以分特(dtex)表示,即,以长度为10000m的线或者线状增强元件的克数表示的质量。
例如:
LYO 2440/2(25×25)表示由两根莱塞尔纤维纱线或者经纱形成的帘线,每根纱线或者经纱的线密度均为2440dtex(帘线的总线密度等于4880dtex)。帘线的“总线密度”表示捻转在一起形成帘线的单根纱线或者经纱的线密度的总和。
每根经纱自身每分米捻转25捻,从而对应于每米250捻(TPM)。两根纱线或经纱以每分米25捻捻转在一起(优选地沿着相反的方向),以形成帘线。
优选地,每根莱赛尔纱线或者经纱的线密度大于大约900dtex。
优选地,每根莱赛尔纱线或者经纱的线密度均小于大约2500dtex。
配对或者联接在一起的单根纱线的捻转可以与单根纱线的捻转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优选地,为了制造帘线,可以选择具有不同线密度的纱线形成纱线,然后将所述纱线单独捻转或者与其它纱线捻转在一起。
根据这个方法,例如,能够分别通过将1220dtex和1400dtex的两根莱赛尔纱线捻转在一起来制造纱线,从而获得总线密度为2620dtex的纱线。
用于制造交叉带束层的帘线的总线密度的示例为:
-莱赛尔1220/940dtex形式的2160dtex
-莱赛尔1220/1440dtex形式的2620dtex
-莱赛尔1840/940dtex形式的2780dtex
-莱赛尔1840/1440dtex形式的3240dtex
-莱赛尔2440/1440dtex形式的3840dtex
-莱赛尔2440/1880dtex形式的4320dtex
-莱赛尔1220/1220/940dtex形式的3380dtex
-莱赛尔1220/1220/1400dtex形式的3840dtex
-莱赛尔1840/1840/1400dtex形式的5080dtex
-莱赛尔1840/1840/1880dtex形式的5560dtex
-莱赛尔2440/2440/1400dtex形式的6280dtex
优选地,将具有不同线密度的纱线捻转配对或者联接而制造的帘线的总线密度大于或者等于大约2000dtex。
更加优选地,所述帘线的总线密度大于大约3000dtex。更加优选地,所述帘线的总线密度大于大约4500dtex。
优选地,通过将具有不同线密度的纱线捻转配对或者联接而制造的帘线的总线密度小于或者等于大约8000dtex。
本申请人根据由BISFA(国际人造丝及合成纤维标准化局)限定的测试方法(2007年版“人造丝、人造丝、醋酸纤维、三醋酸纤维和莱赛尔长丝纱线的测试方法”,第七章“确定拉伸性能”)对纱线实施牵引测试。
在图4中示出了某些莱赛尔帘线的示例的负荷(N)-伸长率(%)的行为曲线。其中,能够用于制造带束层的帘线的某些示例是在图4中示出的LYO 1840/3(30×30),LYO 2440/2(25×25)和2440/3(25×25)。
这些帘线分别具有:(每根纱线或者经纱)1840dtex的线密度、3根纱线或者经纱(总线密度为5520dtex)、每根纱线或者经纱30捻并且沿着与捻转在一起的纱线或者经纱的方向相反的方向30捻、在大约2%的伸长率大约132N的弹性响应;(每根纱线或者经纱)2440dtex的线密度、2根纱线或者经纱(总线密度为4880dtex)、每根纱线或者经纱25捻并且沿着与捻转在一起的纱线或者经纱的方向相反的方向25捻、在大约2%的伸长率大约148N的弹性响应;(每根纱线或者经纱)2440dtex的线密度、3根纱线或者经纱(总线密度为7320dtex)、每根纱线或者经纱25捻并且沿着与捻转在一起的纱线或者经纱的方向相反的方向25捻、在大约2%的伸长率大约153N的弹性响应。
报告负荷/伸长率曲线的其它莱赛尔帘线是LYO 2440/3(30×30);LYO 2440/3(35×35);LYO 1840/3(38×38)。它们中的每一种均不适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带束层,这是因为在大约2%的应力下这些帘线中的每一种的弹性响应均小于120N。由所述帘线制成的半成品不能实现有效的带束效应和良好的驾驶性能。
示例
制备了用于公路耐力赛摩托车的前轮胎,其尺寸为110/80R19,速度符号为V(最大速度240km/h),载重指数59(最大可承受载重243kg),包括交叉带束结构。在测试轮胎中,交叉带束结构的增强帘线由莱赛尔制成并具有以下结构特征:(每根纱线或者经纱)的线密度为2440dtex、纱线或者经纱的数量为2、每根纱线或者经纱以及捻转在一起的两根纱线或者经纱的每分米捻数为25×25。帘线的直径d=0.66mm并且以密度F=80帘线/分米包含在带束层中。两个带束层的帘线布置成使得在成品轮胎中在轮胎的赤道面处形成在赤道面和帘线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的绝对值为大约31°。
如此制备的轮胎被装配在BMW R 1200GS摩托车的前轮上并且在摩托车赛车场进行测试,所述摩托车的后轮胎没有交叉带束而是具有零度带束。在表格1中示出了获得的结果。为了评估轮胎行为,测试驾驶员模拟某些特征操纵(例如,加速、变道、驶入弯道、驶离弯道)。此后,测试驾驶员评估轮胎行为并且根据每次操纵期间轮胎性能给出评分。测试驾驶员评估不同的行为,这些行为对于前轮胎的性能非常重要,诸如,例如不同情况中的稳定性、驾驶准确性和操控性。
表格1总结了测试驾驶员针对轮胎可控性的计分表。通过评估等级来表达这些测试结果,所述评估等级借助于打分系统表示测试驾驶员的主观判断。评估等级的范围从最小值1至最大值5。
表格1
(1):车把的异常震颤
(2):感知轮胎的致密性和可靠性
表格1中的结果表明包括如上所述布置的莱赛尔帘线的带束层允许实现带束效应,从而获得良好的驾驶性能。特别地,通过在直道上的自诱发稳定性测试突出了这种效果。
在200km/h下,尽管给出的分数减小,但是作为典型特征仍然保持积极的值(分数3)。
已经参照某些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在处于本发明的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能够对详细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多种修改。

Claims (21)

1.一种赋予摩托车轮胎带束效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预先确定莱赛尔帘线的纱线或者经纱的线密度的值和/或捻数和/或数量,以便获得大于在预定应力下测量的预定值的弹性响应;
-组装交叉带束结构,所述交叉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带束层包括所述帘线;
-制造用于摩托车车轮的轮胎,该轮胎包括所述带束结构。
2.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包括:
胎体结构(2);
带束结构(5),所述带束结构施加在所述胎体结构(2)的径向外部位置处;
胎面带(8),所述胎面带施加在所述带束结构(5)的径向外部位置处;
所述轮胎(10)具有至少大约0.20的横向曲率比(f/C),
其中,所述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带束层包括多条增强帘线,所述增强帘线布置成基本相互平行并且相对于所述轮胎的赤道面倾斜,所述增强帘线由莱赛尔纱线或者经纱制成,所述帘线在负荷/伸长率图中具有在大约2%的伸长率下至少大约120N的响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所述帘线在负荷/伸长率图中具有在大约2%伸长率下不大于大约200N的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通过捻转在一起的至少两根经纱形成由莱赛尔制成的所述帘线。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通过捻转在一起的不多于4根的多根纱线或者经纱形成所述帘线。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所述帘线的总线密度大于大约2000dtex。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所述帘线的总线密度大于大约3000dtex。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所述帘线的总线密度小于大约8000dtex。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每根纱线或者经纱的捻数大于15捻/分米。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每根纱线或者经纱的捻数小于40捻/分米。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每根纱线或者经纱的捻数等于捻转在一起的所述纱线或者经纱的捻数。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每个带束层均包括密度(F)等于或者小于大约100帘线/分米的帘线。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每个带束层均包括密度(F)等于或者大于大约60帘线/分米的帘线。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每个带束层包括直径小于大约1mm的帘线。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每个带束层包括直径等于或者大于大约0.5mm的帘线。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所述带束结构(5)包括至少两个径向重叠的带束层,两个层的帘线布置成相对于所述轮胎的赤道面形成大于或者等于大约15°的角度。
17.根据权利要求2至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两个层的帘线布置成相对于所述轮胎的赤道面形成小于或者等于大约40°的角度。
18.根据权利要求2至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所述轮胎旨在装配在摩托车的前轮上。
19.根据权利要求2至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10),其中,所述轮胎具有径向截面宽度,所述径向截面宽度基本介于大约80mm和大约140mm之间。
20.用于摩托车的轮胎对,其包括前轮胎(10)和后轮胎,所述前轮胎和所述后轮胎分别装配在两轮车的前轮和后轮上,其中,所述前轮胎(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至21中的任意一项制造;
所述后轮胎包括:
胎体结构(2);
带束结构(5),所述带束结构施加在所述胎体结构(2)的径向外部位置处;
胎面带(8),所述胎面带施加在所述带束结构(5)的径向外部位置处;
所述后轮胎(1)具有至少为0.20的横向曲率比(f/C),所述后轮胎的所述带束结构包括在所述胎体结构(2)上卷绕成根据基本圆周方向定向的毗邻线圈(11a)的至少一条增强帘线(11)。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轮胎对,其中,增强帘线的所述线圈布置成相对于所述赤道面形成绝对值小于大约10°的角度。
CN201380040900.2A 2012-07-05 2013-07-04 用于摩托车车轮的轮胎 Pending CN1045077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RM20120315 2012-07-05
ITRM2012A000315 2012-07-05
US201261710124P 2012-10-05 2012-10-05
US61/710,124 2012-10-05
PCT/IB2013/001441 WO2014006485A1 (en) 2012-07-05 2013-07-04 Tyre for motocycle wheel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7712A true CN104507712A (zh) 2015-04-08

Family

ID=4680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0900.2A Pending CN104507712A (zh) 2012-07-05 2013-07-04 用于摩托车车轮的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870007B1 (zh)
CN (1) CN104507712A (zh)
BR (1) BR112014033015B1 (zh)
WO (1) WO20140064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600117754A1 (it) 2016-11-22 2018-05-22 Pirelli Pneumatico per motoveicoli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56601A1 (en) * 1997-06-09 1998-12-17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Low cost light weight radial tire
WO1998056600A1 (en) * 1997-06-09 1998-12-17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Light weight aramid belted radial tire
CN101195933A (zh) * 2007-12-06 2008-06-11 东华大学 轮胎帘子线用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
WO2011012944A1 (en) * 2009-07-30 2011-02-03 Pirelli Tyre S.P.A. Tyre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otor vehicle during a manoeuvre to change direction and/or speed
CN102282311A (zh) * 2009-01-19 2011-12-1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及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3722B2 (ja) 1999-02-19 2010-08-11 ソシエテ ド テクノロジー ミシュラン 周方向要素からなるプライを備えたクラウン補強体を有するモーターサイクルタイヤ
JP2004168118A (ja) * 2002-11-18 2004-06-1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15820B2 (ja) 2004-01-07 2009-08-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052090B2 (ja) * 2006-10-18 2012-10-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5075688B2 (ja) 2007-05-02 2012-11-2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4933990B2 (ja) * 2007-09-03 2012-05-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56601A1 (en) * 1997-06-09 1998-12-17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Low cost light weight radial tire
WO1998056600A1 (en) * 1997-06-09 1998-12-17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Light weight aramid belted radial tire
CN101195933A (zh) * 2007-12-06 2008-06-11 东华大学 轮胎帘子线用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282311A (zh) * 2009-01-19 2011-12-1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制品加强用钢丝帘线及充气轮胎
WO2011012944A1 (en) * 2009-07-30 2011-02-03 Pirelli Tyre S.P.A. Tyre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otor vehicle during a manoeuvre to change direction and/or speed
CN102470699A (zh) * 2009-07-30 2012-05-23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以及用于在改变方向和/或速度的操纵期间控制机动车辆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70007A1 (en) 2015-05-13
WO2014006485A1 (en) 2014-01-09
BR112014033015B1 (pt) 2020-08-04
EP2870007B1 (en) 2018-11-21
BR112014033015A2 (pt) 201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5632B (zh) 具有由混杂股线增强的结构元件的轮胎
CN102470699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轮胎以及用于在改变方向和/或速度的操纵期间控制机动车辆的方法
CN102695619B (zh) 摩托车轮胎和成对的摩托车轮胎
CN101922071B (zh) 轮胎帘线以及包括该轮胎帘线的充气轮胎
CN103958218A (zh) 用于摩托车的轮胎
EP3898275B1 (en)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US20060237113A1 (en) Tyre with improved belt structure
CN109952209B (zh) 摩托车轮胎
CN104066595A (zh) 用于摩托车的轮胎
CN104507712A (zh) 用于摩托车车轮的轮胎
CN104507708A (zh) 用于摩托车车轮的轮胎
CN113195256B (zh) 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
CN112638663B (zh) 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
IT202000014521A1 (it) Pneumatico per ruote di veicoli
EP3956157B1 (en) Hybrid cord and tyre with such cord
JP201416230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21282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