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7415B - 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及诊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及诊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7415B
CN104507415B CN201380020085.3A CN201380020085A CN104507415B CN 104507415 B CN104507415 B CN 104507415B CN 201380020085 A CN201380020085 A CN 201380020085A CN 104507415 B CN104507415 B CN 104507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root
membrane area
periodontitis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00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7415A (zh
Inventor
茂手木义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7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7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5For evaluating or diagnosing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or teeth
    • A61B5/4538Evaluating a particular part of the muscoloskeletal system or a particular medical condition
    • A61B5/4542Evaluating the mouth, e.g. the ja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07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5For evaluating or diagnosing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or teeth
    • A61B5/4538Evaluating a particular part of the muscoloskeletal system or a particular medical condition
    • A61B5/4542Evaluating the mouth, e.g. the jaw
    • A61B5/4547Evaluating tee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71Specific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analysis
    • A61B5/7278Artificial waveform generation or derivation, e.g. synthesising signals from measured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71Specific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analysis
    • A61B5/7282Event detection, e.g. detecting unique waveforms indicative of a medical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9/00Dental auxiliary appliances
    • A61C19/04Measur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ntist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9/00Dental auxiliary appliances
    • A61C19/04Measur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ntistry
    • A61C19/043Depth measuring of periodontal pockets; Prob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9/00Dental auxiliary appliances
    • A61C19/04Measur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ntistry
    • A61C19/05Measur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ntistry for determining occlus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Dental Preparations (AREA)

Abstract

将不能保存而被拔掉的多颗牙齿作为对象,根据按照各齿种各抽出多颗后测量的各牙齿的样品附着水平(M)和总牙根膜面积(S)算出丧失牙根膜面积(SL);进而按照各齿种对反映了各牙齿的咬合力只因各齿种而异的咬合力系数(B)和各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LB)的关系进行统计处理,这时利用两者存在直线关系的情况,制作表示咬合力系数(B)和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LB)的关系的直线的表达式;将根据所述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LB)求出的(考虑了咬合力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B)/总牙根膜面积(S))×100(%)作为表示牙周炎的发展程度的牙周炎指标BPI算出。

Description

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及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其制作装置、其制作程序、记录它的记录介质及牙周炎的诊断方法、其诊断装置、其诊断程序、记录它的记录介质,特别适用于判断因牙周炎而可能要拔牙的情况。
背景技术
无论哪个患者基本上都想知道表示所患疾病发展到了哪个程度的指标,这不仅在牙周病的治疗中,也在近来的种植牙治疗中,迫切需要确立预知性高的拔牙基准。牙周病是一种支撑牙齿的齿槽骨消失下去的疾病,如果齿槽骨完全消失,将牙槽脊作为基座安装的假牙就不稳定。另外,还不能够处置埋入齿槽骨中的种植牙,难以恢复咀嚼。
因此,判断牙周病患者的病齿何时不能保存、如何比较多地留下齿槽骨地拔牙成为牙周病治疗中的共同课题。就是说,当务之急是要提供客观而正确的拔牙基准。
作为诊断牙周病时的诊断基准之一,古今东西方的牙周病学者对SS/S(S=总牙根膜面积,SS=残留牙根膜面积)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方法,力图确定该值。作为获得该诊断基准的一个方法,有人提出了在白纸上描绘X-P照片,计测包围牙根的齿槽骨的量。但是,该方法必须一一描绘出X-P照片,花费很多时间。而且X-P照射量并非对所有的人完全固定,照射的方向也不固定,加之受检者的骨密度也千差万别。由于这些原因,难以将它作为同一个判断基准采用。
为这些问题而改良的方法中,利用CT从多个方向拍摄,再用计算机立体性地再现牙周组织,从而计测SS/S。这种利用CT的方法存在下述问题:牙周治疗中进行的牙周病诊断检查,在人的一生中通常要进行几十次,考虑到这一点,遭受的放射线辐射量就大得惊人;而且,虽然可以将它作为人体及动物实验这样的个体实验用方法加以采用,这在CT比较普及的情况下姑且不说,但是在许多只有几台CT的国家中却难广泛地进行这种牙周病诊断。进而,即使能够正确地计算出该SS/S,该指标本身也和其他诊断方法同样,不能够单凭它提供的数据,还必须考虑采用其他诊断方法得出的诊断结果,综合判断洞的深度等,故很不方便。
作为牙周病的检查方法,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公布的现有技术,已经众所周知。它将作为支撑现在的牙齿的残留牙根表面积(SC)与支撑健康的牙齿的全牙根表面积(S)之比(SC/S)算出的值,当作牙根表面积指标,根据该指标检查牙周病的发展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80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725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作为指标公布的牙根表面积指标(SC/S),如上所述,不仅不能成为体现拔牙基准的单独的指标,而且牙根表面积指标(SC/S)还得将利用牙科用X射线拍摄牙齿的图像处理作为前提。
因此,拥有各种诊断设备的发达国家的医疗现场另当别论,在X射线拍摄设备等不完备的发展中国家等中,存在着难以使用的问题。
进而,即使正确地计算出牙根表面积指标(SC/S),也不能单独地成为可靠性高的指标。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简单的检查就可以提供可靠性高的拔牙基准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其制作装置、其制作程序、记录它的记录介质及牙周炎的诊断方法、其诊断装置、其诊断程序、记录它的记录介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如上所述,即使正确地计算出以往使用的牙根表面积指标(SC/S),单独该牙根表面积指标(SC/S)也不能成为可靠性高的指标。其原因如下:就是说,例如考虑如图1所示的(SC/S)=1/2的两种牙齿。一种是下颚第1颗(参照图1(a)),另一种是下颚第7颗(参照图1(b))。图1所示的牙齿虽然都是(SC/S)=1/2的牙齿,但是在牙周病临床诊断中,图1(a)所示的下颚第1颗预后良好,而图1(b)所示的下颚第7颗预后不良,用牙周病诊断的术语说,就是成为严重的牙周病。
这样,不能够只用以前的牙根表面积指标(SC/S)进行牙周病的临床诊断,牙根表面积指标(SC/S)虽然有助于诊断,却必须综合使用其它各种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因此,即使牙根表面积指标(SC/S)相同(例如都是1/2),在牙周病的临床诊断中也会出现差异。欲知其原因,首先必须知道牙周病临床的现象。
对接受牙周病治疗进入保养期的牙周病患者预后不良不得不拔掉的221颗牙齿进行了分散观察,这些牙齿是上/下颚中的左侧、右侧的齿种。结果表明牙齿丧失时的附着水平因齿种而异,无上/下颚差异、左右差异。
这里所谓的“附着水平”,是指牙周支撑组织的程度,其一表示齿槽骨的水平。以图1(a)的下颚第1颗牙齿为例,附着水平M被作为从表面由釉质构成的齿冠部1和表面由牙骨质构成的牙根部2的界线即牙骨质/釉质的分界线CEJ,沿着齿面到牙根膜正在丧失的最下部为止的距离给予。在这里,将丧失了的牙根膜称做“丧失牙根膜3A”,将丧失牙根膜3A的牙根部2中的全周的面积称做“丧失牙根膜面积SL”。另外,还将残留在齿槽骨4内的牙根膜称做“残留牙根膜3B”,将残留牙根膜3B的牙根部2中的全周的面积称做“残留牙根膜面积SS”。
表1列出如上述预后不良不得不拔掉的牙齿221牙的上/下颚及左侧、右侧中的分布,表2列出各牙齿的附着水平,另外图2示出各牙齿的附着水平的柱状图。
[表1]
各种牙齿的被检查齿数(n=221)
[表2]
牙齿丧失时的各种牙齿的附着水平值
对于预后不良不得不拔掉的各牙齿间产生附着水平之差的原因加以考察的结果,发现咬合力与其相关。更详细地说,包围牙根周围的牙根膜是连接牙根表面的牙骨质和周围的齿槽骨的结合组织,支撑保持着牙齿。它受到牙周病的破坏而丧失后的牙根表面上的面积,与咀嚼或者咬紧牙关时的咬合力平行。就是说,越是靠近颚关节的咬合力大的齿种,因牙周病而丧失的牙根膜面积越大。换言之,在(SC/S)=1/2的前齿和臼齿上残留的牙根膜面积,总是臼齿上残留的牙根膜早早地丧失。与前齿相比,臼牙的预后不良。
因此,考虑咬合力后,就能够获得正确地反映牙周病程度的指标吧。在这种猜想之下产生的本发明,获得了适当地考虑了咬合力作用的指标。
根据该猜想产生的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计测工序,将不能保存而被拔掉的多颗牙齿作为对象,分别计测按照各齿种各抽出的多个样品中的各牙齿的从牙骨质/釉质的分界线或被覆冠齿的冠边缘到缘下齿石附着部的最深部为止的尺寸即样品附着水平;
牙根膜面积运算工序,根据所述各牙齿的总牙根膜面积及所述样品附着水平,求出所述各牙齿的丧失牙根膜面积;
咬合力系数运算工序,根据预先给予的所述各齿从牙尖到颚关节的髁部为止的距离和从给予基准位置的特定的基准齿到所述髁部为止的距离之比以及预先给予的所述基准齿的牙齿的长度与所述各牙齿的长度之比,分别求出所述各牙齿的咬合力系数,该咬合力系数将所述各牙齿的牙尖作为杠杆的作用点,将所述髁部作为所述杠杆的支点;
直线制作工序,在按照各齿种对只因所述齿种的不同而不同的咬合力系数和所述丧失牙根膜面积的关系进行统计处理时,利用两者的值存在直线关系的情况,制作表示所述咬合力系数和所述丧失牙根膜面积的关系的直线的公式即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
丧失牙根膜面积检测工序,根据在所述直线制作工序中获得的所述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求出考虑了所述咬合力系数后修正的各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即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以及
丧失时牙周炎指标运算工序,根据从所述总牙根膜面积中减去所述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后求得的丧失时残留牙根膜面积,将(丧失时残留牙根膜面积/总牙根膜面积)×100(%)作为各牙齿的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算出。
依据本方式,根据牙根膜支撑保持牙齿,但受到牙周病的破坏而丧失后的牙根表面上的面积,与咀嚼或者咬紧牙关时的咬合力平行这一见解,引入了咬合力系数这一新概念,同时还发现根据它与样品附着水平的关系求出的各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与所述咬合力系数存在着可以用一次函数表示的较强的相关关系,利用可以将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作为考虑了咬合力系数这一见解,能够制作各牙齿的丧失时的考虑了咬合力系数后的残留牙根膜面积与总牙根膜面积之比即牙周炎指标。
其结果,能够获得在制作准确地反映牙周炎的发展程度的新的客观的指标之际所需的考虑了各牙齿的丧失时的咬合力系数后的残留牙根膜面积的比例即丧失时牙周炎指标。
本发明的第2方式,是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
具有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制作考虑了所述各牙齿的咬合力系数后的残留牙根膜面积与总牙根膜面积之比的牙周炎指标,将牙根膜完整残留时的牙周炎指标作为100,将牙根膜全部消失时的牙周炎指标作为0,将所述各牙齿的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作为丧失时牙周炎指标后,该牙周炎指标能够用通过表示这些值的3个点的直线表示。
采用本方式获得的牙周炎指标,成为准确地反映了牙周炎的发展程度的客观的指标,作为客观地提出拔牙基准的指标非常有用。就是说,依据本方式,能够很容易地提供作为精度更高地依据牙周病临床的牙齿健康程度的绝对指标的牙周炎指标。
本发明的第3方式,是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
所述牙根膜面积运算工序具有:模拟牙根制作工序,制作能够数量性地计算所述各牙齿的总牙根膜面积的模拟牙根;总牙根膜面积运算工序,根据所述模拟牙根,算出总牙根膜面积;以及丧失牙根膜面积运算工序,该丧失牙根膜面积运算工序根据所述总牙根膜面积和所述样品附着水平,算出所述牙齿的丧失牙根膜面积。
依据本方式,通过制作模拟牙根,作为基于模拟牙根的面积,能够简单而且准确地求出总牙根膜面积、丧失牙根膜面积及残留牙根膜面积。
本发明的第4方式是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3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
所述牙根膜面积运算工序中的模拟牙根,将单根牙齿的牙根视为单一的圆锥体,并且将多根牙齿的牙根视为多个圆锥体的集合体,将所述圆锥体的底面的直径(R)作为所述牙根的所述牙骨质/釉质的分界线部分的直径,将高度(H)作为牙根长,将圆锥的棱线长(C)作为牙根棱线长地制作;
所述总牙根膜面积根据公式(1)计算,并且残留牙根膜面积根据公式(2)计算,而且使用公式(3)进行规定的运算而求出所述丧失牙根膜面积。
[公式1]
将模拟牙根圆锥体的侧面积视为总牙根膜面积
H:牙根长
C:牙根棱线长
R:牙根CEJ部直径
r: CEJ部牙根半径
因为S=πrc
所以r=R/2
代入
则总牙根膜面积S成为如下所示:
[公式2]
[公式3]
依据本方式,能够简单而且准确地制作模拟牙根,简单而且准确地求出根据它的总牙根膜面积、残留牙根膜面积及丧失牙根膜面积。
本发明的第5方式是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1或第2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
所述咬合力系数根据公式(4)运算。
[公式4]
咬合力系数
上式(4)中,
T:各齿种从咬合部位到颚关节髁部为止的距离
A:从下颚第1颗前齿的切缘到颚关节髁部为止的距离(基准值)
P:从下颚第1颗前齿的切缘唇面隅角部到牙根尖为止的距离(基准值)
Q:牙齿的长度(从咬合接触的部位到最远的牙根尖为止的距离)
依据本方式,能够提供具体而且确切的咬合力系数。
本发明的第6方式是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2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
所述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在将所述残留牙根膜面积作为横轴,将所述牙周炎指标作为纵轴时,
画出连接牙根膜完整残留时的牙周炎指标100和牙根膜全部消失时的牙周炎指标0这两个点的直线,
标绘所述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平行移动所述直线,使它成为通过该标绘的点的直线,
进而制作所述牙周炎指标通过0和100的两个点,而且只在所述标绘的点与所述平行移动的直线相接的牙周炎指标曲线,将与特定的残留牙根膜面积对应的所述牙周炎指标曲线上的点,作为与所述特定的残留牙根膜面积对应的牙周炎指标。
依据本方式,能够只利用牙周炎指标曲线确定残留牙根膜面积,获得考虑了咬合力的所需的牙周炎指标。
本发明的第7方式是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输入表示样品的计测值的取样数据,该取样数据是将不能保存而被拔掉的多颗牙齿作为对象,分别计测按照各齿种各抽出多颗的样品中的各牙齿的从牙骨质/釉质的分界线或被覆冠齿的冠边缘到缘下齿石附着部的最深部的尺寸即样品附着水平而获得的;
具有运算处理部,执行第1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的牙根膜面积运算工序、咬合力系数运算工序、丧失牙根膜面积检测工序及丧失时牙周炎指标运算工序的各处理后,制作所述各牙齿的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
依据本方式,能够只将有关样品附着水平的取样数据输入运算处理部,自动地获得各牙齿的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
其结果,有助于制作精度更高地依据牙周病临床的牙齿健康程度的绝对指标即牙周炎指标。
本发明的第8方式是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7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中,
所述运算处理部执行第2方式或第6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的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的处理,进而制作牙周炎指标。
依据本方式,能够自动地制作精度更高地依据牙周病临床的牙齿健康程度的绝对指标即牙周炎指标。
本发明的第9方式,是牙周炎指标制作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第7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执行第1~第5方式中的任一个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的牙根膜面积运算工序、咬合力系数运算工序、丧失牙根膜面积检测工序及丧失时牙周炎指标运算工序的各处理。
依据本方式,能够使第7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良好地执行第1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的规定工序的处理。在这里,该牙周炎指标制作程序的数据即使经由互联网等电通信线路也能够良好地提供给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这样,将该牙周炎指标制作程序从互联网等中下载给个人电脑后,就能够使普通的个人电脑作为制作上述牙周炎指标BPI的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第10方式,是牙周炎指标制作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第8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执行第2或第6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方法中的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的处理。
依据本方式,能够还包含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的处理在内,使第7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良好地执行第2或第6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的规定的工序的处理。
本发明的第11方式,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用第7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能够读取的第9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程序。
依据本方式,能够良好地进行第9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程序的颁布等。其结果,只要有个人电脑等硬件,给它安装后,就能够使它无论在哪里都很容易地作为根据各牙齿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的丧失时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第12方式,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用第8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能够读取的第10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程序。
依据本方式,能够良好地进行第10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程序的颁布等。其结果,只要有个人电脑等硬件,给它安装后,就能够使它无论在哪里都很容易地作为牙周炎制作装置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第13方式,是牙周炎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测成为诊断对象的特定牙齿的附着水平,检测实测附着水平;
根据所述实测附着水平,算出所述诊断对象的牙齿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并且
通过第2方式或第6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制作与所述残留牙根膜面积(SS)对应的所述特定牙齿的牙周炎指标(BPI)。
依据本方式,只要获得成为诊断对象的特定牙齿的实测附着水平的数据,就可以求出考虑了由于齿种不同而不同的咬合力的牙周炎指标,获得在治疗牙周炎之际准确而且客观的拔牙基准。其结果能够进行适当的牙周炎治疗。
本发明的14方式,是牙周炎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运算处理部,该运算处理部被输入表示13方式中的实测的特定牙齿的实测附着水平的实测数据,并且
还根据所述实测附着水平,算出所述诊断对象的牙齿的残留牙根膜面积,进而执行第2或第6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的处理,制作与所述残留牙根膜面积对应的所述特定牙齿的牙周炎指标。
依据本方式,只要输入可以计测成为诊断对象的特定牙齿的附着水平后获得的实测附着水平的数据,就能够简单而且自动地求出考虑了由于齿种的不同而不同的咬合力的牙周炎指标。其结果,能够很容易地获得治疗牙周炎之际的准确而且客观的拔牙基准,能够容易而且迅速地进行适当的牙周炎治疗。在这里,该诊断装置可以用个人电脑等适当地制作。这样,只要获得特定牙齿的实测附着水平的数据,就无论在哪里,都能够作为可以轻易携带的诊断装置,成为通用性优异的装置。其结果,作为小型而且通用性优异的装置,有利于提供牙周炎造成的客观的拔牙基准的诊断。就是说,与以前进行这种诊断使用的X射线装置等相比,能够极大地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极大地提高便携性,也容易操作。进而,还可以大量减少伴随着治疗等的X射线辐射量。
本发明的第15方式,是牙周炎的诊断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第14方式所述的牙周炎的诊断装置执行算出根据第13方式所述的牙周炎的诊断方法中的实测附着水平的诊断对象的牙齿的残留牙根膜面积,并且
通过第2或第6方式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制作与所述残留牙根膜面积对应的所述特定牙齿的牙周炎指标的处理。
依据本方式,能够自动地生成规定牙周炎指标,有助于容易而且迅速的牙周炎的治疗。在这里,该牙周炎的诊断程序的数据即使经由互联网等电通信线路也能够良好地提供给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这样,将该牙周炎的诊断程序从互联网等中下载给个人电脑后,就能够使个人电脑作为牙周炎诊断的诊断装置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16方式,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用第14方式所述的牙周炎的诊断装置能够读取的第15方式所述的牙周炎的诊断程序。
依据本方式,能够良好地进行该程序的颁布等。其结果,即使没有X射线摄像装置等昂贵的医疗设备,只要有个人电脑等具有通用性的便宜的硬件,给它安装后,就不管在哪里都很容易地作为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发挥作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首先根据丧失牙根膜面积或残留牙根膜面积和咬合力的较强的相互关系,利用通过表示两者关系的公式得到的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求出新的牙周炎指标。该牙周炎指标因为遵照牙周病临床的法则算出,使用了考虑咬合力后加以修正的修正残留牙根膜面积或修正丧失牙根膜面积,所以成为依据牙周病临床的牙齿健康程度的绝对评价。特别从其推导的过程,详细地表示牙齿丧失时的近况,成为准确地表示牙周炎发展程度的预知性高的指标。
进而,依据本发明,在牙周病临床中,通过计测病牙的规定(最深部的)附着水平,不必采用复杂的机器及步骤,输入BPI软件,也能够诊断牙周病。因此,不会产生机器的缺陷导致的误差,及医生们的判断误差,可以在全世界随时间地用同一个水平进行牙周病的诊断。无论在牙周病的一般的临床中,还是在牙周病临床试验中,都可以成为牙周病评价有用的手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牙齿的图,(a)是单根牙齿,(b)是多根牙齿;
图2是表示由于牙周炎而不能保存后被拔掉的各齿种的样品附着水平的图表;
图3是示意地表示各种模拟牙根的说明图;
图4是为了讲述视为圆锥体而制作单根牙齿的模拟牙根时的各部尺寸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咬合力系数和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即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的关系的图表;
图6是表示反映考虑了咬合力的残留牙根膜面积和牙周炎系数BPI的关系的牙周炎指标曲线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在因各人种和各齿种而异的牙周炎曲线上分别示出上颚及下颚的图表;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运算处理部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讲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及牙周炎的诊断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首先将不能保存而拔掉的多颗牙齿(在本例中为221颗)作为对象,测量每种牙齿分别抽出的多颗样品(参照表1)中的各牙齿从牙骨质/釉质的分界线或被覆冠齿的冠边缘到缘下牙石附着部的最深部的尺寸即附着水平。该测量用mm单位实施,每颗牙齿测量6个点(颊侧近心、颊侧中央、颊侧远心、舌侧近心、舌侧中央、下侧远心),作为上颚、左右侧的第1~第7各牙齿及下颚、左右侧的第1~第7各牙齿的样品附着水平。该样品附着水平为各牙齿的附着水平的测量结果获得的最大值。在这里,按照各牙齿的种类,列出各牙齿的缘下牙石附着最深部的值(在小臼齿部中,根据解剖学上的难度,将第4和第5视为一样),求出了平均值(参照表1及表2)。更具体地说,根据由各牙齿获得的附着水平的测量值,算出(上下左右各齿种的)附着水平的平均值,用该值进行二元配置离散分析,作为样品附着水平M。
示出该结果的是上述表2。由该表可知,牙齿丧失时的样品附着水平M的最大值是上颚左侧第2颗的11.0mm,最小值是下颚第7颗的4.0mm,存在着前齿大、臼齿小的倾向。经过统计处理后,如后文详述的那样,在牙齿丧失时的样品附着水平M的各齿种平均值中,没有看到上颚和下颚之间,以及右侧和左侧之间的差异。但是看到了第1~第7颗牙齿因齿种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P=0.0014)。
接着,制作能够数量性地计算作为上述样品的各牙齿的总牙根膜面积S的模拟牙根,并且根据模拟牙根求出各牙齿的总牙根膜面积S,根据样品附着水平M求出所述各牙齿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以及总牙根膜面积S和残留牙根膜面积SS之差即丧失牙根膜面积SL
具体地说,制作下述那种模拟牙根,根据它进行下述规定的运算,求出总牙根膜面积S、残留牙根膜面积SS及丧失牙根膜面积SL
首先,制作能够数量性地计算牙根膜面积的模拟牙根。具体地说,将单根牙齿的牙根视为圆锥体,将多根牙视为多个圆锥体的集合体。然后根据圆锥体的侧面积,计算牙根所有的表面积即总牙根膜面积S以及因牙周炎而丧失的牙根膜的表面积即丧失牙根膜面积SL、没有丧失的牙根膜的表面积即残留牙根膜面积SS。下面,根据图3详细讲述这一系列的运算工序。
1)制作模拟牙根
a)图1(a)所示的单根牙齿时
如图3(a)所示,将牙骨质/釉质的分界线CEJ(以下简称“CEJ”)部分中的牙根(以下称做“CEJ部牙根”)的直径作为圆锥体底面的直径,将牙根长作为圆锥体的高。在这里,由于在CEJ部牙根中的近远心和颊舌侧值不同,所以求出其平均值。
b)是图1(b)所示的多根牙齿,上颚第4、第5颗时
如图3(b)所示,视为由颊舌侧的两根构成的两个圆锥体。
c)是多根牙齿,下颚第6、第7颗时
如图3(c)所示,视为由近远心的两根构成的两个圆锥体。
d)是多根牙齿,上颚第6、第7颗时
如图3(d)所示,口盖侧视为由颊舌侧的1/2宽的圆锥体、颊侧进而由近远心宽的1/2宽的两个圆锥体构成的合计3个圆锥体。
e)在这里,图3(b)~图3(d)所示的情况也和图3(a)所示的单根牙齿一样,因为在CEJ部牙根中,近远心和颊舌侧的值不同,所以求出其平均值。
f)CEJ部牙根在牙根近远心侧靠近齿冠,在牙根颊舌侧靠近牙根尖,所以牙根的长度使用从近远心部的CEJ部牙根到根尖为止的牙根长和从颊舌侧部的CEJ部牙根到根尖为止的牙根长的平均值。
g)由于多根牙齿的上颚第4、第5、第6、第7颗及下颚第6、第7颗的近远心根及颊舌根中牙根长不同,所以视为高度互不相同的圆锥体的集合体。
h)在这里,牙根CEJ部分的近远心宽、颊舌宽以及牙根长,使用日本人的牙齿解剖的Anatom社出版的上条雍彦著《日本人恒齿的解剖学》里的平均值。
i)根据以上a)~h)求出的各齿种的模拟牙根的直径及牙根长(单位mm)见表3。
[表3]
各种牙齿的模拟牙根的直径及牙根长(单位mm)
R:模拟牙根CEJ的直径(近远心宽、颊舌侧宽的平均值)(单位mm)
H:模拟牙根长(从近远心部CEJ到根尖、从颊舌侧部CEJ到根尖为止的平均值)(单位mm)
B:颊侧根
P:口盖根
BM:近心颊侧根
BD:远心颊侧根
M:近心根
D:远心根。
2) 根据模拟牙根计算总牙根膜面积S
将模拟牙根的圆锥体的侧面积视为总牙根膜面积S,使图4(a)中的H表示牙根长,C表示牙根棱线长,R表示CEJ部牙根的直径,r表示CEJ部牙根的半径后,总牙根膜面积S就可以用S=πrC表示。
在这里,将r=R/2、C=SQRT(r2+H2)代入上式后,可用公式(5)求出总牙根膜面积S。
[公式5]
3)根据模拟牙根计算残留牙根膜面积SS及丧失牙根膜面积SL
在图4(b)中,使M、S、SS、SL、X的含义如下。
M:实测的6个点的计测值的最大值的取样附着水平(单位mm)
S:总牙根膜面积(单位mm2
SS:残留牙根膜面积(单位mm2
SL:丧失牙根膜面积(单位mm2
X :残留牙根的半径(单位mm)
结果,残留牙根膜面积SS可以用SS=πX(C-M)表示。
将以下值代入上述SS的计算式,可以获得公式(6)。
[公式6]
结果,残留牙根膜面积SS可以用下述公式(7)表示。
[公式7]
在这里,因为丧失牙根膜面积SL=总牙根膜面积S-残留牙根膜面积SS,所以丧失牙根膜面积SL可以用下式(8)表达。
[公式8]
4)将因齿种的不同而不同的用表3所示的牙根长H及直径R的值代入上式(5)、(7)、(8)。进而将表1所示的各牙齿丧失时各齿种的取样附着水平分别代入上式(5)、(7)、(8),求出牙齿丧失时各齿种牙根的总牙根膜面积S、残留牙根膜面积SS、丧失牙根膜面积SL。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只原封不动地利用由上式(5)、(7)、(8)求出的总牙根膜面积S、残留牙根膜面积SS、丧失牙根膜面积SL,作为表示牙周病的发展程度的指标,如前所述是不完备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查各牙齿咬合力的差异带来的影响,使制作的规定的指标反映该结果。就是说,如果用咬合力修正所述残留牙根膜面积SS、丧失牙根膜面积SL,岂不能够获得更正确地反映各齿种的牙周炎的进展程度?于是进行了如下研究。
虽然可以认为复杂的咬合力作为外力作用于各牙齿,但是用下面两个可以成为主要的要素进行修正。
1)将各牙齿的牙尖作为杠杆原理的作用点后,颚关节的髁部就可以认为是支点。因此,将下颚第1颗作为基准,根据各齿种的从牙尖到颚关节髁部为止的距离之比修正咬合力。就是说,由于大臼齿比前齿靠近关节,所以认为它的作用力强。
2)根据杠杆原理,可以认为到接受咬合力的牙尖和牙根为止的长度越长的牙齿,咬合力越容易作为外伤力发挥作用。因此,将上下颚齿从临床性地咬合接触的部位到离得最远的牙根尖的距离作为牙齿的长度使用。而且,将下颚第1颗作为基准,根据各齿种的牙齿的长度之比修正咬合力。
分析上述1)及2),考虑表示各牙齿的咬合力的关系的咬合力系数B。该咬合力系数B,作为解剖学上的数据,对于所述各牙齿,分别根据被预先给予的各牙齿从牙尖到颚关节的髁部为止的距离T和从给予基准位置的特定的基准齿到所述髁部为止的距离A之比,以及被预先给予的所述基准齿的牙齿的长度P和所述各牙齿的长度Q之比,求出将所述各牙齿的牙尖作为杠杆的作用点,将所述髁部作为所述杠杆的支点的咬合力系数B。
就是说,可用下式(9)求出咬合力系数B。
[公式9]
咬合力系数B=TP/AQ  (9)
在这里,推出如下假说。根据取样附着水平M求出的各牙齿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L,如上述表4所示的那样,在各齿种之间不同。如果对它进行考虑到咬合力的修正后,在各齿种之间相同,就能够说“牙根膜丧失的原因是咬合力”。
在这里,首先比较了修正值。具体地说,表6列出将表5所示的咬合力系数B与表4所示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L相乘,对各齿种的丧失时的牙根膜面积SL实施了咬合力的修正的值(SL·B)。
[表5]
各齿种的咬合力系数(B)
T:各齿种咬合力功能部位到颚关节髁部为止的距离
Q:各齿种牙尖顶到牙根尖为止的距离
B:咬合力系数TP/AQ。
[表6]
然后,在各齿种之间对各齿种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L和考虑咬合力系数B后修正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L·B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下。
1)关于丧失牙根膜面积SL
a)看到了由齿种的不同带来的差异(P=0.0000013,没有反复的二元配置离散分析)。
b)在上颚和下颚之间看到了差异(P=0.0046,没有反复的二元配置离散分析)。
c)在左侧和右侧之间未见差异(有对应时的t-检定)。
d)除上下、左右第6颗外,看到了由齿种的不同带来的差异(P=0.0014,没有反复的二元配置离散分析)。但是在上颚和下颚之间及左侧和右侧之间未见差异(没有反复的二元配置离散分析及有对应时的t-检定)。
2)关于考虑了咬合系数B后实施过修正的SL·B
a)看到了由齿种的不同带来的差异(P=0.0025,没有反复的二元配置离散分析)。
b)在上颚和下颚之间及左侧和右侧之间未见差异(即使没有反复的二元配置离散分析及有对应时的t-检定,左右差也N.S.)。
c)除上下、左右第6颗外,未见由齿种的不同带来的差异。另外,在上颚和下颚之间及左侧和右侧之间未见差异(没有反复的二元配置离散分析及有对应时的t-检定)。
根据以上的结果、上述1)及2),可以得出下述结论:除上下第6颗时,“牙根膜丧失的原因是咬合力”。
这样,根据“牙根膜丧失的原因是咬合力”这一事实,应该调查咬合力系数B和基于样品附着水平M的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SLB0的关系。将咬合力系数B作为横轴,将丧失牙根膜面积SL作为纵轴,绘制图表。
接着,根据丧失牙根膜面积SL和咬合力系数B的统计处理的结果,因为“除上下、左右第6颗外,在上颚和下颚之间及左侧和右侧之间未见差异”,所以将对于一种牙齿分别取4个样品的咬合力系数B和丧失牙根膜面积SL的值标绘成图5所示的图表。
表7示出这时的咬合力系数(B)和丧失牙根膜面积(SL)的关系。
[表7]
“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数据
193.4 154.4 123.9 88.5 122.4 SL 110.0 99.8 151.1 132.6 198.1
0.490 0.764 0.688 0.895 0.888 B 0.888 0.895 0.688 0.764 0.490
7 54 3 2 1 齿种 1 2 3 45 7
0.696 0.807 0.754 0.921 1.0 B 1.0 0.921 0.754 0.807 0.696
122.3 98.6 119.7 93.0 87.6 SL 85.7 94.6 107.0 88.5 130.0
SL:丧失牙根膜面积
B:咬合力系数TP/AQ
T:各齿种从咬合部位到颚关节髁部为止的距离
P:从下颚第1颗前齿的切缘到牙根尖为止的距离
A:从下颚第1颗前齿的切缘到颚关节髁部为止的距离
Q:各齿种从牙尖顶到牙根尖为止的距离。
在这里,对除了第6个以外的合计20个样品进行统计处理后,搞清了在咬合力系数B和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L之间存在着相关系数=-0.8826、自由度调整完毕决定系数=0.7667,具有非常高的直线性的相关性。就是说,在咬合力系数B和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L之间,存在着如下的直线关系:
用上式(10)表示的直线,即“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表示咬合力系数B和丧失牙根膜面积SL平行对应。这样,求出该“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后,就可以认为这些个例具有普遍性。就是说,咬合力系数B是解剖学上的数值,是预先给予的常数。另一方面,因为上颚和下颚咬合的点不同,所以无论咬合的点和到颚关节为止的距离,还是牙齿的长度都不同。进而,由于解剖学上的差异,东方人和西方人也不同。因此,可以说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成为表示咬合力系数B和牙齿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L的关系的普遍性的公式。
这样,将特定牙齿的咬合力系数B代入上式(10)后,能够确定一个丧失牙根膜面积SL。但是该丧失牙根膜面积SL作为解剖学上的常数,成为表示考虑了被预先给予的咬合力系数B的丧失时(拔牙时)的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SLB0的数值。如果求出解剖学上的常数即咬合力系数B后,就可以唯一地决定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SLB0
就是说,如图5所示,作为使直线LY朝着纵轴方向从特定的咬合力系数B延伸,与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接触,使直线LX从接触点朝着横轴方向延伸,与纵轴接触的点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L的值,求出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SLB0
如果对各咬合力系数B进行同样的处理,就能够求出考虑了给予各咬合力系数B的各牙齿的咬合力系数B的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SLB0
在这里,被作为残留牙根膜面积SS=总牙根膜面积S-丧失牙根膜面积SL求出。所以,给予样品附着水平M的特定牙齿的丧失时残留牙根膜面积SS即丧失时残留牙根膜面积SSB0可以用下式表示:
丧失时残留牙根膜面积SSB0=总牙根膜面积S-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SLB0
因此,作为考虑了咬合力系数B时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B与总牙根膜面积S之比,能够定义更正确地反映牙周炎发展程度的牙周炎指标BPI(Periodontal Index ModifiedBite Force)。就是说,将本实施方式中的牙周炎指标BPI定义为BPI=(SSB/S)×100(%)。
为了将该牙周炎指标BPI作为表示牙周炎发展程度的指标,在将牙齿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作为变量时,虽然需要修正成为考虑了咬合力系数B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B后使用,但是它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实现。下面,根据图6讲述该步骤。
1)首先,在将残留牙根膜面积SS作为横轴,将牙周炎指标BPI作为纵轴时,画出连接牙根膜完整残留时的牙周炎指标BPI即100和牙根膜全部消失时的牙周炎指标BPI即0这两个点的直线。
2)接着,标绘作为基于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时残留牙根膜SSB0的值给予的牙齿的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BPI的值(使图6时的点P50=50),平行移动所述直线,使它成为通过该标绘的点P50的直线。
3)进而,作为使牙周炎指标BPI通过0和100的两个点而且只在所述标绘的点与所述平行移动的直线相接的圆滑的曲线,制作牙周炎指标曲线。
4)将诊察对象的牙齿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等与特定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对应的所述牙周炎指标曲线上的点P,作为与所述特定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对应的牙周炎指标BPI。在图6中,成为BPI=60。
在本方式中定义的牙周炎指标BPI,可以作为对于任意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而言的牙周炎指标曲线上的点给予。这样,只要利用牙周炎指标曲线确定残留牙根膜面积SS后,就能够获得考虑了咬合力的所需的牙周炎指标BPI。
该牙周炎指标BPI成为准确地反映了牙周炎发展程度的客观的指标,可以作为客观地提供拔牙基准的指标,作为精度更高地依据牙周病临床的牙齿健康程度的绝对性的指标。
本方式中的牙周炎指标BPI是引入模拟牙根及咬合力系数B等概念后定义的。在这里,讲述为了引入模拟牙根及咬合力系数B的解剖学上的数据。在本方式中,将骨骼不同的世界上的人种大致分为东方人和西方人两种。东方人将上条雍彦所著《日本人恒齿的解剖学》Anatom出版社中列出的牙周炎和咬合力的数据作为代表使用。
另一方面,西方人作为代表使用如下两个。
牙根宽、牙根长:
颚关节:
根据上述各种资料,归纳如下数据。
R:牙根(CEJ部)直径(mm)
H:牙根长(mm)
Q:从牙尖顶到牙根尖为止的距离(牙齿的长度)
T:从咬合力功能部位到颚关节髁部为止的距离
P:从下颚第1颗前齿的切缘到牙根尖为止的距离
A:从下颚第1颗前齿的切缘到颚关节髁部为止的距离。
表8列出有关东方人和西方人解剖学上的数据,表9列出总牙根膜面积和咬合力系数,表10列出各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残留牙根膜面积SSB0及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SLB0
[表8]
东方人及西方人的解剖学数据
东方人
西方人
[表9]
东方人及西方人的总牙根膜面积(S)和咬合力系数(B)
东方人
西方人
B:颊侧根
P:口盖根
BM:颊侧近心根
BD:颊侧远心根
M:近心根
D:远心根。
[表10]
东方人及西方人的丧失时SL和丧失时SS
东方人
丧失时SS 24.8 2.38 34.9 63.4 37.5 98.2 49.7
丧失时SL 100.1 98.7 140.9 117.5 132.4 164.4 181.3
1 2 3 4 5 6 7
丧失时SL 77.3 93.4 127.5 112.4 120.9 156.2 139.3
丧失时SS 10.9 2.89 7.48 13.9 12.4 120.5 86.6
西方人
丧失时SS 33.4 15.4 42.9 83.8 77.4 209.9 179.2
丧失时SL 101.2 98.3 131.5 108.3 118.5 127.1 146.2
1 2 3 4 5 6 7
丧失时SL 77.3 95.0 125.8 109.3 120.9 128.7 145.8
丧失时SS 13.2 8.34 37.2 26.9 25.4 172.9 146.0
图7示出利用上述解剖数据制作的东方人及西方人的各种牙齿的BPI曲线。利用该各种牙齿的BPI曲线,确定成为检查对象的牙齿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后,能够按照人种轻易地求出与它对应的牙周炎指标BPI。
使用图7所示的各种牙齿的BPI曲线,能够任意地求出所需的牙齿的牙周炎指标BPI,还能够将它用于牙周炎的诊断。
在该牙周炎的诊断中,首先实测成为诊断的对象的牙齿的附着水平,求出实测附着水平M1。该实测例如使用袖珍探头后可以很好地实施。实测在牙齿的颊侧根、口盖根、颊侧近心根、颊侧远心根、近心根、远心根等6个部位中进行,将最大的值作为实测附着水平M1采用。
接着,采用如前所述的方法,根据实测附着水平M1,求出残留牙根膜面积SS,选择图7的各种牙齿的BPI曲线中与成为诊断的对象的牙齿对应的BPI曲线w,在其横轴上确定与所述残留牙根膜面积SS对应的点,读出与该点对应的BPI曲线上的点对应的纵轴的牙周炎指标BPI。
根据这样求出的牙周炎指标BPI的数值,诊断牙周炎的发展程度。顺便说一下,该数值越大,表示该牙齿越健康。所以例如使BPI=40~60为注意区域,小于40是危险区域,超过60为安全区域,这样还能够提醒人们注意牙周炎的发展。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因为在给予考虑了根据图5求出的咬合力的丧失时牙周炎指标BPI的1个点上,添加了牙周炎指标BPI为零(牙根膜全部消失,残留牙根膜面积SS为零)及100(牙根膜全部留着,残留牙根膜面积SS与总牙根膜面积相等)的2个点,给出了3个点,所以在如上述处理中,能够唯一性地确定一条牙周炎指标曲线。但是,如果是利用考虑了根据图5求出的咬合力的丧失时牙周炎指标BPI的方法,就对牙周炎指标曲线的制作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
进而,有时未必需要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如果求出考虑了根据图5求出的咬合力的丧失时牙周炎指标BPI,有时也能够将它单独地作为拔牙的客观基准。还因为只要求出丧失时牙周炎指标BPI,利用它考虑了咬合力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B与总牙根膜面积S之比的牙周炎指标BPI,就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求出。
〈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兼牙周炎的诊断装置〉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的方框图,图9是表示其运算处理部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如图8所示,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1由输入装置11、经由输入装置11输入规定数据后执行规定信息处理的运算处理部10及输出运算处理部10的处理结果的输出装置12构成。
在这里,输入装置11是供给运算处理所需数据的装置,例如将表示用于制作牙周炎指标BPI的基础数据即取样附着水平M的数据,以及表示用于诊断牙周炎而计测成为对象的牙齿的实测附着水平M1的数据等。
运算处理部10具有牙根膜面积运算单元10A、咬合力系数运算单元10B、直线制作单元10C、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检测单元10D、丧失时牙周炎指标运算单元10E、牙周炎指标制作单元10F。
在这里,牙根膜面积运算单元10A根据各牙齿的总牙根膜面积(S)及拔了牙的各牙齿的样品附着水平M,计算各牙齿的丧失牙根膜面积SS。同时,牙根膜面积运算单元10A还根据成为诊断对象的特定牙齿的实测附着水平M1,算出残留牙根膜面积SS
咬合力系数运算单元10B对于各牙齿根据作为解剖学上的数据被预先给予的各牙齿的从牙尖到颚关节的髁部为止的距离T和从给予基准位置的特定的基准齿到髁部为止的距离A之比以及预先给予的基准齿的牙齿的长度P与各牙齿的长度Q之比,分别算出将各牙齿的牙尖作为杠杆的作用点,将髁部作为杠杆的支点的咬合力系数B。
直线制作单元10C按照各齿种,统计处理仅仅由于各齿种不同而不同的咬合力系数B和丧失牙根膜面积SL的关系时,利用两者的值存在的线性关系,制作表示所述咬合力系数B和所述丧失牙根膜面积SL的关系的直线的表达式(SL=α·B+β,式中,α、β为常数)即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
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检测单元10D根据在直线制作单元10C中获得的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算出考虑咬合力系数B后修正的各牙齿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即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SLBO
丧失时牙周炎指标运算单元10E根据从总牙根膜面积中减去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后求出的丧失时残留牙根膜面积,将(丧失时残留牙根膜面积(SSBO)/总牙根膜面积(S))×100(%)作为各牙齿的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BPI算出。
牙周炎指标制作单元10F将牙根膜全部留着时的牙周炎指标(BPI)作为100,将牙根膜全部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BPI)作为0,将各齿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SSB0 /S)作为丧失时牙周炎指标,利用通过表示这些值的3点的牙周炎指标曲线表示,制作对于总牙根膜面积S而言的考虑了各牙齿的咬合力系数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的比例即牙周炎指标BPI。同时,牙周炎指标制作单元10F还根据成为诊断对象的特定牙齿的实测附着水平M1,参照牙周炎指标曲线,求出与算出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对应的牙周炎指标BPI,制作成为诊断对象的特定牙齿的牙周炎指标BPI。
输出装置12输入表示牙周炎指标制作单元10F制作的牙周炎指标BPI的数据,通过打印、在显示器上显示等,将其内容可视化。
在这里,图9所示的运算处理部10具备CPU21、RAM22、ROM23、硬盘24等存储单元,与键盘及记录介质读取装置等输入装置11、显示器及打印机等输出装置12连接。
依据本实施方式,只要将有关样品附着水平M的取样数据输入运算处理部10,就能够轻易地获得自动地考虑了咬合力的牙周炎指标BPI。其结果,能够很容易地提供精度更高地依据牙周病临床的牙齿健康程度的绝对指标。
另外,因为只要输入成为诊断对象的特定牙齿的实测附着水平M1的数据,就可以轻易而且自动地求出考虑了由于齿种不同而不同的咬合力的牙周炎指标BPI,所以能够在治疗牙周炎之际,很容易地获得准确而且客观的拔牙基准,能够容易而且迅速地进行适当的牙周炎治疗。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中,出于和在制作方法中讲述的同样的理由,有时未必需要牙周炎指标制作单元10F。
〈牙周炎指标制作程序及牙周炎的诊断程序〉
本实施方式是使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或牙周炎的诊断装置执行所述实施方式讲述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的牙根膜面积运算工序、咬合力系数运算工序、丧失牙根膜面积检测工序、丧失时牙周炎指标运算工序及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的各处理的程序。
依据本实施方式,可以使图8所示的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良好地执行所述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周炎指标的制作方法中规定的工序处理。
另外,其它的实施方式是使图8所示的牙周炎的诊断装置执行算出基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牙周炎的诊断方法中的实测附着水平M1的诊断对象的牙齿的残留牙根膜面积SS,并且通过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制作与残留牙根膜面积SS对应的成为诊断对象的特定牙齿的牙周炎指标BPI的处理的程序。
依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自动地生成规定牙周炎指标,能够有助于容易而且迅速地治疗牙周炎。
〈记录介质〉
能够使DVD等记录介质记录上述牙周炎指标制作程序及牙周炎的诊断程序。利用该记录介质,能够良好地进行本发明涉及的程序的颁布等。其结果,如果有个人电脑等硬件,给它安装后,就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很容易地作为牙周炎制作装置发挥作用。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在牙科医疗领域,特别是在给予治疗牙周病之际的客观的拔牙基准的产业中,可以获得很好的利用。
符号说明
1 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10 运算处理部;10A 牙根膜面积运算单元;10B 咬合力系数运算单元;10C 直线制作单元;10D 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检测单元;10E 丧失时牙周炎指标运算单元;10F 牙周炎指标制作单元;11 输入装置;12 输出装置。

Claims (5)

1.一种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输入表示样品的计测值的取样数据,该取样数据是将不能保存而被拔掉的多颗牙齿作为对象,分别计测按照各齿种各抽出多颗的样品中的各牙齿的从牙骨质/釉质的分界线或被覆冠齿的冠边缘到缘下齿石附着部的最深部的尺寸即样品附着水平而获得的;
具有运算处理部,执行牙根膜面积运算工序、咬合力系数运算工序、直线制作工序、丧失牙根膜面积检测工序、丧失时牙周炎指标运算工序的各处理后,制作所述各牙齿的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
所述牙根膜面积运算工序,根据所述各牙齿的总牙根膜面积及所述样品附着水平,求出所述各牙齿的丧失牙根膜面积,
所述咬合力系数运算工序,根据预先给予的所述各齿从牙尖到颚关节的髁部为止的距离和从给予基准位置的特定的基准齿到所述髁部为止的距离之比以及预先给予的所述基准齿的牙齿的长度与所述各牙齿的长度之比,分别求出所述各牙齿的咬合力系数,该咬合力系数将所述各牙齿的牙尖作为杠杆的作用点,将所述髁部作为所述杠杆的支点,
所述直线制作工序,在按照各齿种对只因所述各齿种的不同而不同的咬合力系数和所述丧失牙根膜面积的关系进行统计处理时,利用两者的值存在直线关系的情况,制作表示所述咬合力系数和所述丧失牙根膜面积的关系的直线的公式即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
所述丧失牙根膜面积检测工序,根据在所述直线制作工序中获得的所述咬合力-丧失牙根膜直线,求出考虑了所述咬合力系数后修正的各牙齿的丧失时的丧失牙根膜面积即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
所述丧失时牙周炎指标运算工序,根据从所述总牙根膜面积中减去所述丧失时丧失牙根膜面积后求得的丧失时残留牙根膜面积,将(丧失时残留牙根膜面积/总牙根膜面积)×100(%)作为各牙齿的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算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处理部构成为:执行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的处理,进而制作牙周炎指标,
所述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制作考虑了所述各牙齿的咬合力系数后的残留牙根膜面积与总牙根膜面积之比的牙周炎指标,将牙根膜完整残留时的牙周炎指标作为100,将牙根膜全部消失时的牙周炎指标作为0,将所述各牙齿的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作为丧失时牙周炎指标后,该牙周炎指标能够用通过表示这些值的3个点的直线表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周炎指标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在将所述残留牙根膜面积作为横轴,将所述牙周炎指标作为纵轴时,
画出连接牙根膜完整残留时的牙周炎指标100和牙根膜全部消失时的牙周炎指标0这两个点的直线,
标绘所述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平行移动所述直线,使它成为通过该标绘的点的直线,
进而制作所述牙周炎指标通过0和100的两个点,而且只在所述标绘的点与所述平行移动的直线相接的牙周炎指标曲线,将与特定的残留牙根膜面积对应的所述牙周炎指标曲线上的点,作为与所述特定的残留牙根膜面积对应的牙周炎指标。
4.一种牙周炎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运算处理部,该运算处理部被输入表示计测成为诊断对象的特定牙齿的附着水平而实测的特定牙齿的实测附着水平的实测数据,并且
还根据所述实测附着水平,算出所述诊断对象的牙齿的残留牙根膜面积,进而执行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的处理,制作与所述残留牙根膜面积对应的所述特定牙齿的牙周炎指标,
所述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制作考虑了所述各牙齿的咬合力系数后的残留牙根膜面积与总牙根膜面积之比的牙周炎指标,将牙根膜完整残留时的牙周炎指标作为100,将牙根膜全部消失时的牙周炎指标作为0,将所述各牙齿的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作为丧失时牙周炎指标后,该牙周炎指标能够用通过表示这些值的3个点的直线表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周炎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牙周炎指标制作工序,在将所述残留牙根膜面积作为横轴,将所述牙周炎指标作为纵轴时,
画出连接牙根膜完整残留时的牙周炎指标100和牙根膜全部消失时的牙周炎指标0这两个点的直线,
标绘所述丧失时的牙周炎指标,平行移动所述直线,使它成为通过该标绘的点的直线,
进而制作所述牙周炎指标通过0和100的两个点,而且只在所述标绘的点与所述平行移动的直线相接的牙周炎指标曲线,将与特定的残留牙根膜面积对应的所述牙周炎指标曲线上的点,作为与所述特定的残留牙根膜面积对应的牙周炎指标。
CN201380020085.3A 2013-07-31 2013-07-31 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及诊断装置 Active CN1045074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0773 WO2015015602A1 (ja) 2013-07-31 2013-07-31 歯周炎指標の作成方法、その作成装置、その作成プログラム、こ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ならびに歯周炎の診断方法、その診断装置、その診断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7415A CN104507415A (zh) 2015-04-08
CN104507415B true CN104507415B (zh) 2017-02-22

Family

ID=50396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0085.3A Active CN104507415B (zh) 2013-07-31 2013-07-31 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及诊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5635B2 (zh)
EP (1) EP2896384B1 (zh)
JP (1) JP5441141B1 (zh)
KR (1) KR101750663B1 (zh)
CN (1) CN104507415B (zh)
HK (1) HK1204906A1 (zh)
IN (1) IN2014MN01921A (zh)
PH (1) PH12015502686B1 (zh)
TW (1) TWI589276B (zh)
WO (1) WO20150156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62071B1 (ko) * 2016-04-05 2021-06-08 라이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치주병 스테이지의 판정 방법
US11464466B2 (en) * 2018-07-11 2022-10-11 Novodynamic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eriodontal disease screeni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1873A (ja) * 1999-08-27 2001-03-13 Hidehiko Takizawa 残存歯予測システム
CN1289409A (zh) * 1998-01-26 2001-03-28 澳洲生物科技公司 PAI-2和t-PA作为牙周病的诊断指标
JP2002224148A (ja) * 2001-01-30 2002-08-13 Hiromoto Namikawa 口腔内状況判定補助方法、口腔内状況判定補助装置、及び口腔内状況判定補助用プログラム
JP2003319951A (ja) * 2002-02-28 2003-11-11 Lion Corp 歯グキ年齢判定装置及び方法、歯グキ年齢判定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歯グキ年齢判定図表
JP2011072573A (ja) * 2009-09-30 2011-04-14 Medeia Kk デンタルx線による歯周病管理支援システム
JP2011098047A (ja) * 2009-11-05 2011-05-19 Medeia Kk 歯周病の検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3809A (en) * 1987-08-21 1989-04-25 Orincon Corporation Periodontal probe system
EP1815377A2 (en) 2004-11-18 2007-08-08 Dental Medicine America, Llc Describing a periodontal disease stat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9409A (zh) * 1998-01-26 2001-03-28 澳洲生物科技公司 PAI-2和t-PA作为牙周病的诊断指标
JP2001061873A (ja) * 1999-08-27 2001-03-13 Hidehiko Takizawa 残存歯予測システム
JP2002224148A (ja) * 2001-01-30 2002-08-13 Hiromoto Namikawa 口腔内状況判定補助方法、口腔内状況判定補助装置、及び口腔内状況判定補助用プログラム
JP2003319951A (ja) * 2002-02-28 2003-11-11 Lion Corp 歯グキ年齢判定装置及び方法、歯グキ年齢判定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歯グキ年齢判定図表
JP2011072573A (ja) * 2009-09-30 2011-04-14 Medeia Kk デンタルx線による歯周病管理支援システム
JP2011098047A (ja) * 2009-11-05 2011-05-19 Medeia Kk 歯周病の検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48065A (ko) 2016-05-03
TW201509387A (zh) 2015-03-16
CN104507415A (zh) 2015-04-08
TWI589276B (zh) 2017-07-01
JP5441141B1 (ja) 2014-03-12
PH12015502686A1 (en) 2016-03-07
US20160206238A1 (en) 2016-07-21
HK1204906A1 (zh) 2015-12-11
EP2896384A1 (en) 2015-07-22
EP2896384B1 (en) 2023-11-29
KR101750663B1 (ko) 2017-06-23
US10285635B2 (en) 2019-05-14
PH12015502686B1 (en) 2016-03-07
EP2896384A4 (en) 2016-11-23
IN2014MN01921A (zh) 2015-07-10
JPWO2015015602A1 (ja) 2017-03-02
WO2015015602A1 (ja) 2015-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7180B2 (en) Digital dental examination and documentation
DK3050534T3 (en) TRACKING AND PREDICTING DENTAL CHANGES
Gordan et al. Methods used by Dental Practice-based Research Network (DPBRN) dentists to diagnose dental caries
JP2017520292A (ja) 3d頭部計測分析の方法
Byakova et al. The accuracy of CBCT for the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vertical root fractures in vivo
JP2015525106A (ja) 歯の位置の検査方法
Liu et al. A pilot study of 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to detect marginal bone loss around implants
JP6042983B2 (ja) 歯周病検査装置及び歯周病検査装置に使用する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EP4364094A1 (en) Non-invasive periodontal examination
Kuralt et al. A novel computer‐aided method for direct measurements and visualization of gingival margin changes
CN104507415B (zh) 牙周炎指标的制作装置及诊断装置
JP5580572B2 (ja) 歯周病の進行状態の表示方法
JP2006518248A (ja) 歯科及び整形外科デンシトメトリーモデ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2023099629A (ja) 識別装置、スキャナシステム、識別方法、および識別用プログラム
JP6544786B2 (ja) 歯周病診断支援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5886863A (zh) 全颅底为基准平面的牙齿与面骨三维重叠测量方法及设备
JP5759599B2 (ja) 歯周病の検査方法及び装置
Alzaid et al. Revolutionizing dental car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among various dental specialties
Ezhov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bct-bas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for accurate diagnoses of dental diseases
Cieślińska et al. Use of digital techniques in the diagnosis of oral diseases in children
Sammour et al. Anomaly detection of retention loss in fixed partial dentures using 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 and machine learning: An in vitro study
Liaqat et al. Inter-Rater Reliability among Dentists for Assessment of Depth of Impacted Third Molars on Orthopantomograms
Erkan et al. Objec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dental occlusal and fissure morphologies: Method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ory analysis
Townsend Coronal and Intraradicular Conditions Effects on the Perception of Findings in the Periradicular Region of Teeth: A General Dentist Population Survey
WO2020198008A1 (en) Medical imaging tooth displac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490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0490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