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8206B -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 Google Patents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88206B CN104488206B CN201380037946.9A CN201380037946A CN104488206B CN 104488206 B CN104488206 B CN 104488206B CN 201380037946 A CN201380037946 A CN 201380037946A CN 104488206 B CN104488206 B CN 1044882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frame
- uplink
- base station
- interference
- pra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9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11667 Arabidopsis thaliana RAN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69124 RAN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355633 Salmo salar ra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49 size re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具有减小的被作为上行链路传输来接收的可能性的子帧集。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调度到不同于所确定的子帧集的子帧上来调度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2年7月19日递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673,699的利益,其全部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被明确地并入本文。本申请涉及于2012年11月8日递交的共同未决的美国申请No.13/672,458(代理人案号120399),该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以引用方式将其全部内容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复用具有不同的时分双工(TDD)配置的用户设备(UE),以及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送以及广播之类的各种电信服务,广泛部署了无线通信系统。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技术。这样的多址技术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这些多址技术已被采用于多种电信标准中,以提供使得不同的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层面、国家层面、地区层面以及甚至全球层面上进行通信的公共协议。新兴的电信标准的例子是长期演进(LTE)。LT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颁布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集。
LTE技术被设计为通过改进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进服务、使用新频谱,以及与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OFDMA、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SC-FDMA并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的其它开放标准更好地融合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互联网接入。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加,需要对LTE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优选地,这些改进应当适用于其它多址技术和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研究和开发继续推动无线技术,以不仅满足不断增长的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而且也提升和增强用户对移动通信的体验。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具有减小的被作为上行链路传输来接收的可能性的子帧集。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调度到不同于所确定的子帧集的子帧上来调度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与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消息何时经受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通信的干扰。该方法还包括:发送大小减小的下行链路重传以触发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对应的另一上行链路ACK/NACK消息,或者针对与上行链路通信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子帧,设置随后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终止。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以第一时分双工(TDD)配置进行操作的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上行链路通信何时可能与以第二TDD配置进行操作的第二UE的上行链路通信相冲突,所述第二TDD配置与所述第一TDD配置不相同。该方法还包括:调度或者映射上行链路资源,以避免干扰。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给予根据第一时分双工(TDD)配置的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确认(ACK)资源何时可能与给予根据第二TDD配置的第二UE的下行链路ACK资源相干扰,所述第二TDD配置与所述第一TDD配置不相同。该方法还包括:调度上行链路数据资源或者定义针对至少一个UE的ACK/NACK资源的新映射,以避免干扰。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告具有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的PRACH配置,所述PRACH资源只包括如下子帧:对于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时分双工(TDD)配置或者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子帧的这样的子帧。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修改非传统UE的行为,以便只使用指向如下子帧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对于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时分双工(TDD)配置或者全部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的子帧。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具有减小的被作为上行链路传输来接收的可能性的子帧集。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通过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调度到不同于所确定的子帧集的子帧上来调度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记录有非暂时性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用于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具有减小的被作为上行链路传输来接收的可能性的子帧集的操作。所述程序代码还使得所述处理器通过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调度到不同于所确定的子帧集的子帧上来调度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具有减小的被作为上行链路传输来接收的可能性的子帧集的单元。该装置还包括:用于通过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调度到不同于所确定的子帧集的子帧上来调度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单元。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与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消息何时经受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通信的干扰。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发送大小减小的下行链路重传,以触发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对应的另一个上行链路ACK/NACK消息,或者针对与上行链路通信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子帧,设置随后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终止。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记录有非暂时性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确定与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消息何时经受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通信的干扰。此外,所述程序代码还使得所述处理器发送大小减小的下行链路重传,以触发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对应的另一个上行链路ACK/NACK消息,或者针对与上行链路通信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子帧,设置随后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终止。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确定与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消息何时经受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通信的干扰的单元。此外,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发送大小减小的下行链路重传,以触发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对应的另一个上行链路ACK/NACK消息的单元;或者用于针对与上行链路通信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子帧,设置随后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终止的单元。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以第一时分双工(TDD)配置进行操作的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上行链路通信何时可能与以第二TDD配置进行操作的第二UE的上行链路通信相冲突,所述第二TDD配置与所述第一TDD配置不相同。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调度或者映射上行链路资源,以避免这样的干扰。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记录有非暂时性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操作:确定以第一时分双工(TDD)配置进行操作的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上行链路通信何时可能与以第二TDD配置进行操作的第二UE的上行链路通信相冲突,所述第二TDD配置与所述第一TDD配置不相同。所述程序代码还使得所述处理器调度或者映射上行链路资源,以避免这样的干扰。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确定以第一时分双工(TDD)配置进行操作的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上行链路通信何时可能与以第二TDD配置进行操作的第二UE的上行链路通信相冲突的单元,所述第二TDD配置与所述第一TDD配置不相同。该装置还包括:用于调度或者映射上行链路资源,以避免这样的干扰的单元。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给予根据第一时分双工(TDD)配置的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确认(ACK)资源何时可能与给予根据第二TDD配置的第二UE的下行链路ACK资源相冲突,所述第二TDD配置与所述第一TDD配置不相同。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调度上行链路数据资源或者定义针对至少一个UE的ACK/NACK资源的新映射,以避免干扰。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记录有非暂时性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下面的操作:确定给予根据第一时分双工(TDD)配置的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确认(ACK)资源何时可能与给予根据第二TDD配置的第二UE的下行链路ACK资源相冲突,所述第二TDD配置与所述第一TDD配置不相同。所述程序代码还使得所述处理器调度上行链路数据资源或者定义针对至少一个UE的ACK/NACK资源的新映射,以避免干扰。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确定给予根据第一时分双工(TDD)配置的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下行链路确认(ACK)资源何时可能与给予根据第二TDD配置的第二UE的下行链路ACK资源相冲突的单元,所述第二TDD配置与所述第一TDD配置不相同。该装置还包括:用于调度上行链路数据资源或者定义针对至少一个UE的ACK/NACK资源的新映射,以避免干扰的单元。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告具有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的PRACH配置,所述PRACH资源只包括如下子帧:对于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时分双工(TDD)配置或者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子帧的这样的子帧。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记录有非暂时性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下面的操作:通告具有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的PRACH配置,所述PRACH资源只包括如下子帧:对于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时分双工(TDD)配置或者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子帧的这样的子帧。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确定具有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的PRACH配置的单元,所述PRACH资源只包括如下子帧:对于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时分双工(TDD)配置或者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子帧的这样的子帧。该装置还包括:用于通告所述PRACH配置的单元。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存储器和耦合到该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修改非传统UE的行为,以便只使用指向如下子帧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对于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TDD配置或者全部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的子帧。
在另一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记录有非暂时性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下面的操作:修改非传统UE的行为,以便只使用指向如下子帧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对于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TDD配置或者全部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的子帧。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确定指向如下子帧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的单元:对于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时分双工(TDD)配置或者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子帧的这样的子帧。该装置还包括:用于修改非传统UE的行为,以便只使用指向如下子帧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的单元:对于基站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TDD配置或者全部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的子帧。
本公开内容的特征和技术优点已进行了相当广泛地概述,以便以下的详细描述可以被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内容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的是,本公开内容可以容易地被作为用于修改或设计用于执行本公开内容的相同目的的其它结构的基础。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当认识到的是,这样的等同构造没有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本公开内容的教导。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时考虑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被认为在组织上和在操作方法二者上是本公开内容的特性的新颖特征以及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然而,要被明确理解的是,各图都仅是被提供用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旨在作为本公开内容的限制的定义。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特征、本质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在全文中以对应的方式进行标识。
图1是示出了网络架构的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了接入网的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了LTE中的下行链路帧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了LTE中的上行链路帧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了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了接入网中的演进型节点B(eNodeB或eNB)和用户设备的例子的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过程的呼叫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用于减轻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用于复用具有不同时分双工(TDD)配置的UE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采用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现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对各种配置的描述,而不是要表示可以实践本文描述的构思的唯一配置。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各种构思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以实践这些构思。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组件,以避免使这样的构思不清楚。
参照各种装置和方法,给出了电信系统的多个方面。通过各种方框、模块、组件、电路、步骤、过程、算法等(统称为“元素”),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描述并且在附图中示出了这些装置和方法。这些元素可以使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这样的元素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在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举例而言,可以利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系统”来实现元素或元素的任意部分或元素的任意组合。处理器的例子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单元、分立的硬件电路以及被配置为执行贯穿本公开内容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其它适当的硬件。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软件。无论是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术语,软件都应当被广义地解释为意指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固件、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过程、功能等。
因此,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用硬件、软件或者其组合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如果使用软件实现,则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或编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则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之内。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LTE网络架构100的图,LTE网络架构100可以是LTE/先进LTE(LTE/-A)网络,其中,可以执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减轻。LTE和先进LTE可以被统称为“LTE”。LTE网络架构100可以被称为演进型分组系统(EPS)100。LTE网络架构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E)102、演进型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104、演进型分组核心(EPC)110、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20和运营商的IP服务122。EPS可以与其它接入网互连,但为简单起见,没有示出那些实体/接口。如图所示,EPS提供分组交换服务,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意识到的,可以将贯穿本公开内容给出的各种构思扩展到提供电路交换服务的网络。
E-UTRAN包括演进型节点B(eNodeB)106和其它eNodeB 108。eNodeB 106提供朝向UE 102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协议终止。eNodeB 106可以经由回程(例如,X2接口)连接到其它eNodeB 108。eNodeB 106还可以被称为基站、基站收发机、无线基站、无线收发机、收发机功能单元、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或一些其它适当的术语。eNodeB 106为UE 102提供去往EPC 110的接入点。UE 102的例子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电脑、上网本、智能本、超级本、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照相机、游戏控制台或任何其它类似功能的设备。UE 102还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用户站、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式设备、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一些其它适当的术语。
eNodeB 106经由例如S1接口连接到EPC 110。EPC 110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12、其它MME 114、服务网关116和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118。MME 112是处理UE 102和EPC 11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通常,MME 112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全部的用户IP分组都是通过其自身连接到PDN网关118的服务网关116来传送的。PDN网关118向UE提供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DN网关118被连接到运营商的IP服务122。运营商的IP服务122可以包括互联网、内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IMS)和分组交换流服务(PSS)。
图2是示出了LTE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200的例子的图。在这个例子中,接入网200被划分成多个蜂窝区域(小区)202。一个或多个较低功率等级的eNodeB 208可以具有与小区202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交迭的蜂窝区域210。较低功率等级的eNodeB 208可以是远程无线电头端(RRH)、毫微微小区(例如,家庭eNodeB(HeNodeB))、微微小区或微小区。宏eNodeB204均被分配给相应的小区202,并且被配置为向小区202中的全部UE 206提供去往EPC 110的接入点。在接入网200的这个例子中没有集中式控制器,但是在替代的配置中可以使用集中式控制器。eNodeB 204负责与无线相关的全部功能,包括无线承载控制、准入控制、移动性控制、调度、安全性以及到服务网关116的连接性。
接入网200所采用的调制和多址方案可以取决于所部署的具体电信标准而变化。在LTE应用中,在下行链路上使用OFDM而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以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二者。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意识到的,本文中给出的各种构思非常适合于LTE应用。然而,这些构思可以容易地被扩展到采用其它调制和多址技术的其它电信标准。举例而言,这些构思可以扩展到演进型数据优化(EV-DO)或超移动宽带(UMB)。EV-DO和UMB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颁布的、作为CDMA2000标准族的一部分的空中接口标准,并且采用CDMA来提供到移动站的宽带互联网接入。这些构思还可以被扩展到:采用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变形(例如,TD-SCDMA)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采用TDMA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以及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和采用OFDMA的闪速OFDM。在来自3GPP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在来自3GPP2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采用的实际无线通信标准和多址技术将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到系统上的总设计约束。
eNodeB 204可以具有支持MIMO技术的多根天线。MIMO技术的使用使得eNodeB 204能够使用空间域来支持空间复用、波束成形和发射分集。空间复用可以用于在相同的频率上同时发送不同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可以被发送给单个UE 206以提高数据速率,或被发送给多个UE 206以提高总系统容量。这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流进行空间预编码(即,应用振幅和相位缩放)以及然后在下行链路上通过多根发射天线来发送每个经空间预编码的流来实现。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到达具有不同的空间签名的UE 206,这使得每个UE 206能够恢复去往该UE 206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流。在上行链路上,每个UE 206发送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这使得eNodeB 204能够识别出每个经空间预编码的数据流的源。
当信道状况良好时,通常使用空间复用。当信道状况不太有利时,可以使用波束成形来将传输能量聚焦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这可以通过对用于通过多根天线进行传输的数据进行空间预编码来实现。为了在小区边缘处实现良好的覆盖,可以结合发射分集来使用单个流波束成形传输。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将参照在下行链路上支持OFDM的MIMO系统来描述接入网的各个方面。OFDM是将数据调制在OFDM符号内的多个子载波上的扩频技术。子载波以精确的频率被隔开。间距提供了使得接收机能够从子载波中恢复数据的“正交性”。在时域中,可以向每个OFDM符号添加保护间隔(例如,循环前缀)以抵抗OFDM符号间干扰。上行链路可以使用DFT扩展的OFDM信号形式的SC-FDMA以补偿高峰均功率比(PAPR)。
图3是示出了LTE中的下行链路帧结构的例子的图300。一帧(10ms)可以被划分成10个相等大小的子帧。每个子帧可以包括两个连续的时隙。资源格可以用于表示两个时隙,每个时隙包括一个资源块。资源格被划分成多个资源元素。在LTE中,资源块在频域中包括12个连续的子载波,并且对于每个OFDM符号中的常规循环前缀,在时域中包括7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84个资源元素。对于扩展循环前缀,资源块在时域中包括6个连续的OFDM符号并具有72个资源元素。资源元素中的一些资源元素(如被标记为R 302、R 304)包括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RS)。DL-RS包括小区特定RS(CRS)(有时还被称为公共RS)302和UE特定RS(UE-RS)304。仅在相应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被映射到的资源块上发送UE-RS304。每个资源元素携带的比特数量取决于调制方案。因此,UE接收的资源块越多并且调制方案越高,则UE的数据速率就越高。
图4是示出了LTE中的上行链路帧结构的例子的图400。针对上行链路可用的资源块可以被划分为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可以在系统带宽的两个边缘处形成,并且可以具有可配置的大小。可以将控制部分中的资源块分配给UE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数据部分可以包括没有包括在控制部分中的全部资源块。该上行链路帧结构使得数据部分包括连续的子载波,这可以允许将数据部分中的全部连续子载波分配给单个UE。
可以将控制部分中的资源块410a、410b分配给UE,以便向eNodeB发送控制信息。还可以将数据部分中的资源块420a、420b分配给UE,以便向eNodeB发送数据。UE可以在控制部分中的所分配的资源块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发送控制信息。UE可以在数据部分中的所分配的资源块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仅发送数据或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二者。上行链路传输可以跨越子帧的两个时隙并且可以在频率之间跳变。
可以使用资源块集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430中执行初始系统接入并且实现上行链路同步。PRACH 430携带随机序列,但不能携带任何上行链路数据/信令。每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占用对应于六个连续的资源块的带宽。起始频率由网络来指定。即,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受限于特定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对于PRACH,不存在跳频。在单个子帧(1ms)中或若干个连续的子帧的序列中携带PRACH尝试,并且UE在每帧(10ms)中只能进行单次PRACH尝试。
图5是示出了LTE中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例子的图500。针对UE和eNodeB的无线协议架构被示出为具有三层:层1、层2和层3。层1(L1层)是最底层,并且实现各种物理层信号处理功能。L1层在本文中将被称为物理层506。层2(L2层)508位于物理层506之上,并且负责物理层506之上的在UE和eNodeB之间的链路。
在用户平面中,L2层508包括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510、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512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514子层,这些子层终止于网络侧的eNodeB处。虽然没有示出,但是UE可以具有在L2层508之上的若干上层,包括终止于网络侧的PDN网关118处的网络层(例如,IP层)和终止于连接的另一端(例如,远端UE、服务器等)处的应用层。
PDCP子层514提供不同的无线承载和逻辑信道之间的复用。PDCP子层514还为上层数据分组提供报头压缩以减少无线传输开销、通过加密数据分组提供安全性,以及为UE提供eNodeB之间的切换支持。RLC子层512提供针对上层数据分组的分段和重组、丢失数据分组的重传,以及对数据分组的重新排序以补偿由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导致的无序接收。MAC子层510提供在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MAC子层510还负责在UE之间分配一个小区中的各种无线资源(例如,资源块)。MAC子层510还负责HARQ操作。
在控制平面中,对于物理层506和L2层508而言,除了不存在针对控制平面的报头压缩功能之外,针对UE和eNodeB的无线协议架构是基本相同的。控制平面还包括层3(L3层)中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子层516。RRC子层516负责获得无线资源(即,无线承载),以及使用eNodeB和UE之间的RRC信令来配置较低层。
图6是与接入网中的UE 650通信的eNodeB 610的框图。在下行链路中,向控制器/处理器675提供来自核心网的上层分组。控制器/处理器675实现L2层的功能。在下行链路中,控制器/处理器675提供报头压缩、加密、分组分段和重新排序、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以及基于各种优先级度量的针对UE 650的无线资源分配。控制器/处理器675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分组的重传以及向UE 650发信号。
TX处理器616实现针对L1层(即,物理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所述信号处理功能包括:编码和交织,以促进UE 650处的前向纠错(FEC);以及基于各种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相移键控(M-PSK)、M阶正交振幅调制(M-QAM))而进行的到信号星座图的映射。经编码和调制的符号然后被拆分成平行流。每个流然后被映射到OFDM子载波,在时域和/或频域上与参考信号(例如,导频)进行复用,并且然后使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组合在一起以产生携带时域OFDM符号流的物理信道。对OFDM流进行空间预编码,以产生多个空间流。来自信道估计器674的信道估计可以用于确定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空间处理。信道估计可以从由UE 650发送的参考信号和/或信道状况反馈来得出。然后,经由分别的发射机618TX将各空间流提供给不同的天线620。每个发射机618TX将RF载波与相应的空间流进行调制以用于传输。
在UE 650处,每个接收机654RX通过其相应的天线652接收信号。每个接收机654RX恢复被调制在RF载波上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提供给接收机(RX)处理器656。RX处理器656实现L1层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RX处理器656对该信息执行空间处理,以恢复去往UE 650的任何空间流。如果多个空间流去往UE 650,则RX处理器656可以将它们合并到单个OFDM符号流中。RX处理器656然后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OFDM符号流从时域转换到频域。频域信号包括针对该OFDM信号的每个子载波的分别的OFDM符号流。通过确定由eNodeB 610发送的最可能的信号星座图点,来恢复和解调在每个子载波上的符号和参考信号。这些软决策可以基于由信道估计器658所计算的信道估计。然后,对软决策进行解码和解交织,以恢复最初由eNodeB 610在物理信道上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号。然后,将该数据和控制信号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659。
控制器/处理器659实现L2层。控制器/处理器可以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660相关联。存储器660可以被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上行链路中,控制器/处理器659提供传输信道和逻辑信道之间的解复用、分组重组、解密、报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来自核心网的上层分组。然后,将该上层分组提供给表示在L2层之上的全部协议层的数据宿662。还可以将各种控制信号提供给数据宿662以便进行L3处理。控制器/处理器659还负责使用确认(ACK)和/或否定确认(NACK)协议进行的错误检测,以支持HARQ操作。
在上行链路中,数据源667用于向控制器/处理器659提供上层分组。数据源667表示在L2层之上的全部协议层。类似于结合由eNodeB 610进行的下行链路传输所描述的功能,控制器/处理器659通过提供报头压缩、加密、分组分段和重新排序以及基于由eNodeB610进行的无线资源分配的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为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实现L2层。控制器/处理器659还负责HARQ操作、丢失分组的重传以及向eNodeB 610发信号。
由信道估计器658利用由eNodeB 610发送的参考信号或反馈来得出的信道估计可以被TX处理器668用来选择合适的编码和调制方案,以及用来促进空间处理。可以经由分别的发射机654TX将由TX处理器668生成的空间流提供给不同的天线652。每个发射机654TX将RF载波与相应的空间流进行调制以用于传输。
以类似于结合UE 650处的接收机功能所描述的方式在eNB 610处对上行链路传输进行处理。每个接收机618RX通过其相应的天线620来接收信号。每个接收机618RX恢复被调制到RF载波上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提供给RX处理器670。RX处理器670可以实现L1层。
控制器/处理器675实现L2层。控制器/处理器675可以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676相关联。存储器676可以被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上行链路上,控制器/处理器675提供传输信道和逻辑信道之间的解复用、分组重组、解密、报头解压缩、控制信号处理,以恢复来自UE 650的上层分组。可以将来自控制器/处理器675的上层分组提供给核心网。控制器/处理器675还负责使用ACK和/或NACK协议进行的错误检测,以支持HARQ操作。
控制器/处理器675和控制器/处理器659可以分别指导eNodeB 610和UE 650处的操作。控制器/处理器675和/或在eNodeB 610处的其它处理器和模块可以执行或者指导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各种过程的实行。控制器/处理器659和/或在UE 650处的其它处理器和模块也可以执行或者指导被示出为在图10-图11的方法流程图中使用的功能模块和/或用于所描述的涉及基站对基站的干扰减轻的技术的其它过程的实行。存储器676和存储器660可以分别存储用于eNodeB 610和UE 65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
当相邻通信频谱中的单个无线接入技术或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通信在相同的时间操作时,设备之间的潜在干扰可能发生。例如,如果一个通信设备尝试接收通信,同时另一设备正在发送,并且两个设备使用相同的通信频谱或者通信频谱的邻近部分,则接收的设备可能会经受干扰。干扰/冲突的另一例子是在UE被分配了相同的资源(例如,时间/频率/代码)的时候。
图7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了可能导致干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过程700。在时间1,由UE(用户设备)650随机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签名。UE在被eNodeB(演进型节点B)610预先指定为PRACH资源的时间/频率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时间2,eNodeB 610在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并且该随机接入响应用ID(RA-RNTI(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来寻址。该随机接入响应对检测到该前导码的时间-频率时隙进行标识。不幸的是,如果多个UE 650在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中选择相同的签名而发生冲突(即,干扰)时,则每一个UE 650都接收到该RAR(随机接入响应)。
如图7中所进一步示出的,在时间3,UE 650响应于该RAR(随机接入响应),在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第一被调度的上行链路传输。根据UE 650在其上接收到该RAR的子帧来确定UE 650在其上发送第一被调度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子帧。在时间4,如果多个UE 650冲突,并且eNodeB 610不能对它们调度的传输进行解码,则在达到最大数量的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之后,UE 650重新开始PRACH过程。如果冲突的被调度的传输中的一个传输被解码,而其它传输没有被解码,则eNodeB 610发送竞争解决消息,其中,该竞争解决消息被寻址到该调度的传输中所指示的C-RNT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或者寻址到临时的C-RNTI)。只有检测到其自己的UE标识(或者C-RNTI)的UE 650才发送HARQ反馈。其它UE 650保持静默并退出随机接入过程。
在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LTE-TDD)中,从UE 650到eNodeB 610的上行链路传输和从eNodeB 610到UE 650的下行链路传输二者使用相同的通信频谱。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在时间上是正交的;然而,需要协调UE 650进行接收的时间以及它们进行发送的时间。在下面的表1中示出了在LTE中支持的不同TDD配置。
表1
如表1中所示,在LTE-TDD中,存在七种可能的TDD配置,对于每一种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配置来说,TDD配置对具体的子帧是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还是特殊(S)子帧进行标识。在RAN1/RAN4(无线接入网层1/无线接入网层4)中,存在关于“用于DL-UL干扰管理和业务自适应的LTE TDD的进一步增强(Further Enhancements to LTE TDD forDL-U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Traffic Adaptation)”(eIMTA)的活跃的版本11研究项目。TDD eIMTA提议规定了基于当前业务状况的对LTE-TDD配置的自适应改变。用于重配置的时间尺度可以小到10毫秒(ms)。应当注意的是,虽然任何非传统UE 650和eNodeB610可以根据该提议自适应地改变它们的LTE-TDD配置,但任何传统UE 650仍然保持初始的LTE-TDD配置。在一些情况下,这导致传统UE 650在实际是用于eNodeB 610的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上发送信号,这可能导致干扰。
图8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框图800。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当两个邻近小区部署不同的LTE-TDD配置时的潜在干扰问题。例如,第一小区(1)部署第一配置,而邻近的第二小区(2)部署第二配置。在这个例子中,第一小区1的上行链路子帧802与第二小区2的下行链路子帧804不匹配。因此,当第一小区1的上行链路子帧802与第二小区2的下行链路子帧804冲突时,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可能性发生。
图9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框图900。在这个具体例子中,由于如图8所示的上行链路子帧802和下行链路子帧804之间的冲突,故根据配置1进行操作的eNodeB观察到eNodeB对eNodeB的干扰。如图9所示,UE 650-1和UE 650-2之间的不匹配的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造成eNodeB 610-1和eNodeB 610-2之间的eNodeB对eNodeB的干扰。
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技术。在本公开内容的这个方面中,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上行链路通信何时经受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通信的干扰。在一种配置中,基于该干扰来调度第一UE的上行链路通信。例如,可以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只调度到未经受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通信的干扰的子帧上。这可以当UE或eNodeB知晓其正观察到干扰时发生。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秩指示符(RI)、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探测参考信号(SRS)、调度请求(SR)、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消息或者其它链路控制信息。具有减小的被作为上行链路传输来接收的可能性的子帧可以包括:在UE未先知晓从上行链路到下行链路的切换的情况下从上行链路切换到下行链路的子帧,例如,当eNodeB切换TDD配置时。
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解决了基站对基站的干扰,其中,某些上行链路子帧观察到来自相邻基站的(例如,致使那些子帧不可用的)持续干扰。在这个例子中,提供了对寻址下行链路子帧的改进,对于所述下行链路子帧,先验地知道来自UE的相应ACK/NACK(确认/否定确认)将丢失。在一个方面中,采用大小减小的重传以增加接收确认信息的可能性。在另一方面中,随后的终止是针对于对其而言先验地知道来自UE的相应ACK/NACK将丢失的下行链路子帧。
在另一方面中,对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进行重新配置以解决由于eNodeB对eNodeB的干扰而丢失的上行链路子帧。如所提到的,在观察到eNodeB对eNodeB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将丢失。然而,LTE规范提供了若干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在这个例子中,对PRACH配置进行选择,以使得全部的PRACH资源位于未观察到任何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上。这个选定的PRACH配置应当减小在如图7所示的RACH过程中的任何延迟或者甚至使其最小化。
在另一例子中,在随机接入响应上设置调度限制,以确保在未观察到eNodeB对eNodeB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来自UE的被调度的传输。例如,当上行链路延迟字段被设置为零(0)时,如果在第n个子帧上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则UE使用处于时间n+k(k>=6)的第一上行链路子帧。否则,当上行链路延迟字段被设置为一(1)时,推迟随机接入响应,直到下一个可用的上行链路子帧为止。因此,通过选择在其上发送随机接入响应的子帧,并通过控制上行链路延迟字段,eNodeB可以控制UE为了被调度的传输而使用的上行链路子帧。
在一些情况下,被设置为零的上行链路延迟字段可能导致使用具有eNodeB对eNodeB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而被设置为一的上行链路延迟字段可能导致使用不具有eNodeB对eNodeB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类似地,对于上行链路延迟字段的给定选择来说,取决于在其上发送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链路子帧,所使用的上行链路子帧可以观察到或可能未观察到eNodeB对eNodeB的干扰。在另一例子中,对调度竞争解决施加限制,从而来自UE的ACK响应位于未观察到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上。
在TDD eIMTA的情况下,也会发生非常类似的RACH问题,其中,应当防止UE在按照它们的LTE-TDD配置为上行链路子帧,但是可以潜在地是按照eNodeB可以切换至的LTE-TDD配置的下行链路子帧上发送PRACH消息。传统UE不知晓eNodeB可以在其中进行切换的LTE-TDD配置的集合。在这个例子中,假定新的(例如,非传统的)UE知晓eNodeB可以在其中进行切换的这个LTE-TDD配置的集合。例如,可以通过单独的信令将该LTE-TDD配置的集合传送给新UE。
对于传统UE而言,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规定:eNodeB选择PRACH配置以使得全部PRACH资源都位于对于eNodeB在其中进行切换的配置的整个集合而言都是上行链路的子帧上。应当注意,与先前所讨论的用于减轻eNodeB对eNodeB的干扰的相应配置相比,这种配置可能是更严格的。在这种配置中,将全部PRACH资源限制到特定的上行链路子帧集,而在eNodeB对eNodeB的干扰的情形中,仅确保至少一个PRACH资源属于未观察到eNodeB对eNodeB的干扰的特定的上行链路子帧集。
对于非传统UE而言,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规定新的PRACH配置以使得全部PRACH资源都位于对于eNodeB在其间切换的配置的整个集合(或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的子帧上。将这些新配置中的一个配置以信号形式发送给该UE(与在被限制于现有的PRACH配置的时候相比,允许潜在分配更多的PRACH资源)。对于非传统UE而言,另一方面规定对UE操作的修改以使得在按照特定PRACH配置的可用PRACH资源之中,UE只使用那些指向如下子帧的资源:对于eNodeB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TDD配置(或全部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的子帧,或者是在eNodeB当时所使用的配置中的上行链路子帧。
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确保:也在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响应于随机接入响应的)被调度的传输和针对竞争解决的ACK。对于传统UE而言,一个方面规定在下行链路子帧上调度随机接入响应和竞争解决消息,以使得在如下子帧上发送相应的被调度的传输和针对竞争解决的ACK:对于eNodeB可以在其中进行切换的TDD配置的整个集合(或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的子帧。对于新UE而言,一种配置规定用于被调度的传输和与竞争解决相对应的ACK的新的时间线以使得在如下子帧上发送它们:对于eNodeB在其中进行切换的全部LTE-TDD配置(或全部TDD配置的子集)而言都是上行链路的子帧。
图10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了用于减轻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方法1000。在方框1010处,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具有减小的被作为上行链路传输来接收的可能性的子帧集。例如,部署不同的时分双工(TDD)配置的两个邻近小区可能具有公共子帧,所述公共子帧具有由于(例如,如表1所示的)所规定的TDD配置造成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不匹配。或者,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可能经受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干扰。在方框1012处,通过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调度到不同于所确定的子帧集的子帧上来调度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基于干扰来调度第一UE的上行链路通信。例如,可以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只调度在未经受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通信的干扰的子帧上。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秩指示符(RI)、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探测参考信号(SRS)、调度请求(SR)、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消息或者其它链路控制信息。
在另一方面中,对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进行选择,以使得至少一些PRACH资源位于未观察到来自基站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在这个方面中,将PRACH过程的随机接入响应和竞争解决消息调度到下行链路子帧上,以使得在未观察到来自基站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相应的被调度的传输和该竞争解决的确认(ACK)。
具有不同的TDD配置的UE可以在一个小区中共存,并且应当被谨慎复用以避免互相干扰。通常对eNodeB实现进行设计以解决使用相同配置的UE之间的上行链路信道冲突。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克服了使用不同的TDD配置的UE之间的冲突。例如,当在相同的物理上行链路子帧和潜在相同的资源上发送对应于不同的下行链路子帧上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ACK/NACK时,上行链路ACK冲突可能发生。在一个方面中,通过使用特定于UE的参数使传统UE和新UE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资源正交化(例如,使用TDM(时分复用)和/或FDM(频分复用))来避免这种场景。例如,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PUCCH偏移,在资源块的不同集合上发送针对新UE和传统UE的上行链路ACK。替代的方面为新UE规定用于PUCCH的新映射。例如,ACK可以基于子帧和在PDCCH内的位置。在一个例子中,ACK是基于子帧编号(n)+5的。在另一例子中,使用哪个资源块(RB)是基于在子帧内的位置的。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克服了下行链路ACK冲突。例如,当在相同的下行链路子帧和潜在相同的资源上发送对应于不同的上行链路子帧的ACK/NACK时,下行链路ACK冲突可能发生。在一个方面中,在eNodeB调度器处谨慎地规划DM-RS(解调参考信号)序列指配以及资源块指配以防止ACK冲突。即,通过调度来避免冲突。这个方面并不涉及对LTE规范的改变。替代的方面为新UE规定针对PHICH(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的新映射。在一个例子中,这种新映射类似于该标准的当前版本中的参数IPHICH,其中,与当前LTE规范中所允许的相比,该IPHICH可以采用更大数量的值。例如,可以配置更多的PHICH资源用于在系统中使用,并且现有的IPHICH机制可以寻址另外的PHICH资源。或者,对于不同于配置0的TDD配置,IPHICH可以采用非零值;对于TDD配置0中的不同于子帧4和子帧9的子帧,IPHICH可以采用非零值;而对应于TDD配置0中子帧4和子帧9,IPHICH可以采用大于或等于2的值。例如,对于不同于0的配置,IPHICH可以是1;对应于配置0中的子帧0、子帧1、子帧2、子帧3、子帧5、子帧6、子帧7和子帧8,IPHICH可以是1;对应于配置0中的子帧4和子帧9,IPHICH可以是2。
本公开内容的又一方面克服了上行链路数据冲突。例如,使用第一配置的UE的由上行链路准许调度的第一传输(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由NACK触发的重传(PHICH(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会与使用不同的配置的UE的第一传输/重传相冲突。在一个方面中,规定上行链路准许以避免使用第一配置的UE的PUSCH第一传输与使用第二配置的UE的第一PUSCH传输相冲突。例如,当在相同的下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的准许造成特定的上行链路子帧上的PUSCH冲突时,那么可以应用与LTE版本8操作相同的约束。在不同的下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的针对不同UE的准许造成特定的上行链路子帧上的PUSCH冲突的情况下,一个方面规定了在包含该上行链路准许的第一下行链路子帧之前的针对全部UE的调度决策。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通过规定针对至少一个UE的ACK和SUSPEND命令来避免一个UE的PUSCH重传与(使用不同的TDD配置的)第二UE的PUSCH重传相冲突。即,发送ACK,以使得不重传数据。稍后,发出上行链路准许,以使得该数据被重新发送。例如,eNodeB可以区分优先级以使其ACK被先发送的UE不暂停。如果在向任一UE发送ACK/NAK之前的决定之前,针对两个UE的解码状态是可用的话,则如同冲突将何时发生的决定是可能的。如果确定将发生冲突,则eNodeB可以暂停这些UE中的一个UE。在一个方面中,传输被暂停的UE是基于这两个UE的业务状况(例如,QoS(服务质量)水平)的。另一个方面可以根据所通告的配置是真实配置,还是与该真实配置相比具有更多上行链路子帧的配置来区分传统UE和新UE的优先级。
另一方面避免了第一UE的第一PUSCH传输与(例如,使用不同的LTE-TDD配置的)第二UE的PUSCH重传相冲突。例如,可以通过暂停第二UE的确认和重传,来避免PUSCH冲突。或者,eNodeB可以避免调度针对第一UE的上行链路准许。或者,eNodeB可以通过使用类似于那些上面所描述的标准来确定停止哪个UE。例如,eNodeB可以基于包含ACK的下行链路子帧位于包含准许的子帧之前还是之后、该UE是新UE还是传统UE、流的QoS或者其它类似的暂停标准来确定停止哪个UE。
图11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了对具有不同时分双工(TDD)配置的UE进行复用的方法1100。在方框1110处,确定针对基于第一TDD配置进行操作的第一UE的下行链路确认(ACK)资源可能与针对第二UE的下行链路ACK资源相冲突。第二UE基于第二TDD配置进行操作。在这个方面中,第二TDD配置与第一TDD配置不相同。在方框1112处,调度上行链路数据资源以避免干扰。或者,定义针对至少一个UE的ACK/NAK资源的新映射以避免干扰。
图1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示出采用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系统1214的装置1200的硬件实现的例子的图。可以利用通常由总线1224表示的总线架构来实现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系统1214。取决于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系统1214的具体应用和总设计约束条件,总线1224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路。总线1224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硬件模块的各种电路(由处理器1226、确定模块1202、自适应调度模块1204和计算机可读介质1228表示)链接在一起。总线1224还可以链接各种其它电路,例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这些是本领域所熟知的,因此不再进一步描述。
该装置包括耦合到收发机1222的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系统1214。收发机1222被耦合到一根或多根天线1220。收发机1222提供通过传输介质与各种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单元。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系统1214包括耦合到计算机可读介质1228的处理器1226。处理器1226负责一般处理,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228上的软件的执行。软件当被处理器1226执行时,使得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系统1214执行上述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所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1228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226执行软件时所操纵的数据。
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系统1214还包括确定模块1202,例如,用于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上行链路通信何时经受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通信的干扰。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系统1214还包括自适应调度模块1204,例如,用于基于该干扰来调度第一UE的上行链路通信。确定模块1202和自适应调度模块1204可以是在处理器1226中运行的、驻留/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228中的软件模块、耦合到处理器1226的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者其组合。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系统1214可以是eNodeB 610和/或UE 650的组件。
在一个方面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200包括确定单元和调度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依据确定单元和调度单元所陈述的功能的装置1200的确定模块1202、自适应调度模块1204和/或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减轻系统1214。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中,确定单元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依据确定单元所陈述的功能的控制器/处理器675和/或存储器676。在本公开内容的这个方面中,调度单元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依据调度单元所陈述的功能的控制器/处理器675和/或存储器676。在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中,确定单元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依据确定单元所陈述的功能的控制器/处理器659和/或存储器660。在本公开内容的这个方面中,调度单元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依据调度单元所陈述的功能的控制器/处理器659和/或存储器660。在又一方面中,前述单元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依据前述单元所陈述的功能的任何模块或任何装置。
上面的例子描述了在LTE系统中实现的多个方面。然而,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并不受此限制。各个方面可以适用于与其它通信系统一起使用,例如那些采用各种各样的通信协议中的任何一种的通信系统,其包括但不限于:CDMA系统、TDMA系统、FDMA系统和OFDMA系统。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意识到,结合本文的公开内容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交换性,以上各种说明性组件、方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它们的功能来概括性描述。这样的功能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施加在整个系统上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各个具体应用以变通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当被解释为使得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此外,术语“或者”旨在意指包括性的“或者”而不是排他性的“或者”。即,除非另有规定,或者从上下文能清楚得知,否则短语“X采用A或者B”旨在意指任何自然的包含性置换。即,以下任何实例都满足短语“X采用A或者B”:X采用A;X采用B;或者X采用A和B二者。另外,除非另有规定或者从上下文能清楚得知针对单数形式,否则如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通常应当被解释为意指“一个或多个”。
利用被设计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框、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文的公开内容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两者的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PCM(相位变化存储器)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可以将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该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并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可以使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描述的功能。如果使用软件实现,则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二者,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单元并能够由通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或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另外,可以将任何连接适当地称作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的,则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则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之内。
提供以上对公开内容的描述以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或使用本公开内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本公开内容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本文所定义的一般性原理应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公开内容并不旨在要受限于本文描述的例子和设计,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泛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具有减小的作为上行链路传输被第一基站接收的可能性的子帧集,其中,所述子帧集至少包括用于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经受来自第二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干扰的子帧以及用于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被所述第一基站从上行链路子帧切换到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以及
通过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调度到不同于所确定的子帧集的子帧上来调度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上行链路传输的所述调度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度包括: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只调度到未经受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通信的干扰的子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秩指示符(RI)、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探测参考信号(SRS)、调度请求(SR)和/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RACH消息包括全部上行链路PRACH消息或者仅仅一些上行链路PRACH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选择PRACH配置,所述PRACH配置在未观察到来自基站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具有至少一些PRACH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下行链路子帧上调度随机接入响应,以使得在未观察到来自基站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相应的被调度的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下行链路子帧上调度PRACH过程的竞争解决消息,以使得在未观察到来自基站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竞争解决的确认(ACK)消息。
9.一种被配置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具有减小的作为上行链路传输被第一基站接收的可能性的子帧集,其中,所述子帧集至少包括用于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经受来自第二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干扰的子帧以及用于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被所述第一基站从上行链路子帧切换到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以及
通过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调度到不同于所确定的子帧集的子帧上来调度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秩指示符(RI)、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探测参考信号(SRS)、调度请求(SR)和/或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PRACH消息包括全部上行链路PRACH消息或者仅仅一些上行链路PRACH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选择PRACH配置,所述PRACH配置在未观察到来自基站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具有至少一些PRACH资源;以及
在下行链路子帧上调度PRACH过程的随机接入响应和竞争解决消息,以使得在未观察到来自所述基站的干扰的上行链路子帧上发送相应的被调度的传输和竞争解决的确认(ACK)消息。
13.一种其上记录有非暂时性程序代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进行以下操作:
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具有减小的作为上行链路传输被第一基站接收的可能性的子帧集,其中,所述子帧集至少包括用于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经受来自第二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干扰的子帧以及用于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被所述第一基站从上行链路子帧切换到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以及
通过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调度到不同于所确定的子帧集的子帧上来调度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
1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第一用户设备(UE)的具有减小的作为上行链路传输被第一基站接收的可能性的子帧集的单元,其中,所述子帧集至少包括用于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经受来自第二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的干扰的子帧以及用于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被所述第一基站从上行链路子帧切换到下行链路子帧的子帧;以及
用于通过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调度到不同于所确定的子帧集的子帧上来调度所述第一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18571.XA CN110233700A (zh) | 2012-07-19 | 2013-07-19 |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
CN202111353152.6A CN113872734A (zh) | 2012-07-19 | 2013-07-19 |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261673699P | 2012-07-19 | 2012-07-19 | |
US61/673,699 | 2012-07-19 | ||
US13/945,761 US9930678B2 (en) | 2012-07-19 | 2013-07-18 | Multiplexing UEs with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and some techniques to mitigate UE-to-UE and base station-to-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
US13/945,761 | 2013-07-18 | ||
PCT/US2013/051287 WO2014015266A2 (en) | 2012-07-19 | 2013-07-19 | Multiplexing ues with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and some techniques to mitigate ue-to-ue and base station-to-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53152.6A Division CN113872734A (zh) | 2012-07-19 | 2013-07-19 |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
CN201910418571.XA Division CN110233700A (zh) | 2012-07-19 | 2013-07-19 |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88206A CN104488206A (zh) | 2015-04-01 |
CN104488206B true CN104488206B (zh) | 2019-06-11 |
Family
ID=4994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18571.XA Pending CN110233700A (zh) | 2012-07-19 | 2013-07-19 |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
CN20138003794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88206B (zh) | 2012-07-19 | 2013-07-19 |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
CN202111353152.6A Pending CN113872734A (zh) | 2012-07-19 | 2013-07-19 |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18571.XA Pending CN110233700A (zh) | 2012-07-19 | 2013-07-19 |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53152.6A Pending CN113872734A (zh) | 2012-07-19 | 2013-07-19 |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930678B2 (zh) |
EP (6) | EP2875604B1 (zh) |
JP (5) | JP6392220B2 (zh) |
KR (1) | KR102139809B1 (zh) |
CN (3) | CN110233700A (zh) |
IN (1) | IN2014MN02609A (zh) |
WO (1) | WO2014015266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5292A (zh) * | 2011-08-05 | 2012-02-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参数传输方法及装置、参数生成方法及装置 |
US9585156B2 (en) | 2011-11-14 | 2017-0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upporting different LTE-TDD configurations in neighboring regions and/or adjacent carriers |
US9930678B2 (en) | 2012-07-19 | 2018-03-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ing UEs with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and some techniques to mitigate UE-to-UE and base station-to-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
US20140098782A1 (en) * | 2012-10-05 | 2014-04-10 | Sierra Wireless. Inc. | Enhancement for l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9398612B2 (en) * | 2012-10-22 | 2016-07-1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ignaling for random acces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ed (TDD) systems with traffic adaptation |
WO2014068839A1 (ja) * | 2012-10-30 | 2014-05-0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受信方法及び送信方法 |
US20140269336A1 (en) * | 2013-03-14 | 2014-09-1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system having cells |
WO2015064896A1 (ko) | 2013-10-30 | 2015-05-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복수의 셀에 동시 접속한 사용자 장치가 harq ack/nack을 전송하는 방법 |
CN106031053B (zh) * | 2014-02-18 | 2019-04-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用户特定的灵活tdd技术收发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US9775071B2 (en) * | 2014-02-24 | 2017-09-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DD configurations and eIMTA in LTE |
JP6321201B2 (ja) * | 2014-03-12 | 2018-05-09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リソースの用途変更をサポート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上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の送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
US9491269B2 (en) | 2014-04-11 | 2016-11-08 | Apple Inc. | Uplink transmission r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WO2015194825A1 (ko) * | 2014-06-16 | 2015-12-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10117268B2 (en) * | 2014-09-22 | 2018-10-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ltra-low latency LTE downlink frame structure |
US9936519B2 (en) | 2015-03-15 | 2018-04-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10342012B2 (en) | 2015-03-15 | 2019-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lf-contained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
US10455471B2 (en) | 2015-04-01 | 2019-10-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erforming network selection and traffic routing |
WO2017000995A1 (en) * | 2015-06-30 | 2017-01-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 base station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
EP3557936B1 (en) | 2015-07-06 | 2020-11-18 | Sony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9992790B2 (en) * | 2015-07-20 | 2018-06-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ubframe structure supporting single and multiple interlace modes |
US10201014B2 (en) | 2015-08-12 | 2019-02-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ention-based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
US10291379B2 (en) * | 2015-08-12 | 2019-05-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ention-based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
WO2017024570A1 (zh) * | 2015-08-12 | 2017-02-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小区簇子帧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
US10356816B2 (en) * | 2015-08-19 | 2019-07-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contention-based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
US11722287B2 (en) * | 2015-09-02 | 2023-08-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lexible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subframe structure with latency reduction |
DE112016004931T5 (de) * | 2015-10-30 | 2018-08-0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Vorrichtung für Evolved Node B, die zum Kommunizieren unter Verwendung von robustem, punktierungsbasiertem Multiplexen konfiguriert sind |
US10123347B2 (en) * | 2015-12-04 | 2018-11-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upling uplink latency using common uplink burst in TDD subframe structure |
HUE047627T2 (hu) * | 2015-12-18 | 2020-05-2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Keskeny sávú szinkronizálási jelek adása és vétele |
WO2017118687A1 (en) | 2016-01-06 | 2017-07-13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B-ifdma configuration for unlicensed band operation |
EP3860167A1 (en) | 2016-04-01 | 2021-08-0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between plurality of carrier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CN107371184B (zh) | 2016-05-13 | 2020-08-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
US10581722B2 (en) * | 2016-08-22 | 2020-03-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for independent links |
US10939419B2 (en) | 2016-09-30 | 2021-03-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US10154514B2 (en) * | 2016-10-18 | 2018-12-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heduling request transmission for directional beam access |
CN108260210B (zh) * | 2016-12-29 | 2022-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无线接入设备 |
EP3566543B1 (en) * | 2017-01-06 | 2023-08-30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Uplink transmission blanking |
US10244522B2 (en) * | 2017-03-03 | 2019-03-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gnaling for multiplexing of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and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
WO2018170670A1 (en) * | 2017-03-20 | 2018-09-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to handle collisions between uplink transmissions and downlink transmissions over a wireless spectrum |
US11388730B2 (en) * | 2017-03-24 | 2022-07-12 | Apple Inc. | Beam recovery frame structure and recovery request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8737042B (zh) * | 2017-04-18 | 2021-01-22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CN109041067B (zh) | 2017-06-12 | 2021-03-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移动终端、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0707995B2 (en) * | 2017-06-29 | 2020-07-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retransmission under unreliable code block group (CBG) level feedback |
CN109219052B (zh) | 2017-06-30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US11025403B2 (en) * | 2017-07-12 | 2021-06-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rame structure dependent configuration of physical channels |
CN109275192B (zh) * | 2017-07-18 | 2022-1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US11716715B2 (en) | 2017-07-28 | 2023-08-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performing BWP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n apparatus therefor |
JP6777813B2 (ja) | 2017-07-28 | 2020-10-2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bwp動作を遂行する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
CN109391501B (zh) * | 2017-08-11 | 2021-10-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网络设备系统、网络设备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EP3689016A1 (en) * | 2017-09-28 | 2020-08-05 | Sony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US11349596B2 (en) * | 2018-05-10 | 2022-05-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ACK triggered optimization to improve RETX reliability for URLLC-U |
US11252704B2 (en) | 2018-06-08 | 2022-02-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patially multiplex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a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
EP3766201B1 (en) | 2018-06-15 | 2022-04-13 | Google LLC | Cbg-based noma transmission for a wireless network |
EP3808020B1 (en) | 2018-06-22 | 2023-02-22 | Google LLC | Multi-branch no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10972950B2 (en) * | 2018-07-20 | 2021-04-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enhancements |
US11196523B2 (en) * | 2018-07-20 | 2021-12-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RS resource configuration enhancements |
CN112514517B (zh) | 2018-08-10 | 2024-06-04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noma异步传输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KR102493186B1 (ko) * | 2018-09-27 | 2023-01-27 |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간섭 관리 |
WO2020197258A1 (ko) * | 2019-03-27 | 2020-10-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물리 상향링크 공유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381280B1 (ko) * | 2019-11-15 | 2022-03-31 | 주식회사 셀트론 | 단일 클럭을 이용하여 복수 tdd 신호들의 tdd 스위칭 신호를 생성하는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구현한 tdd 스위칭 신호 생성 장치 |
WO2022264412A1 (ja) * | 2021-06-18 | 2022-12-22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45011A1 (en) * | 2007-10-04 | 2009-04-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harq |
EP2056528A1 (en) * | 2006-07-27 | 2009-05-06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lan system, interference detecting method,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method |
WO2009120888A2 (en) * | 2008-03-27 | 2009-10-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ack/nak resource allocation |
WO2010022070A1 (en) * | 2008-08-18 | 2010-02-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ti bundling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WO2010099485A1 (en) * | 2009-02-27 | 2010-09-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configuration for access point base stations |
US7826438B1 (en) * | 2004-04-26 | 2010-11-02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Circuits, architectures, systems, methods, algorithms and software for reducing contention and/or handling channel access in a networ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9959A (ja) | 1992-07-13 | 1994-02-04 | Nec Eng Ltd | 無線データ通信における適応型自動データ品質維持方式 |
AU2001297547B2 (en) | 2000-07-27 | 2005-08-11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Adaptive uplink/downlink timeslot assignment in a hybrid wireless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02232940A (ja) | 2001-02-05 | 2002-08-16 | Ntt Docomo Inc | タイムスロット割り当て装置、タイムスロット割り当て方法、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動作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
US7570656B2 (en) | 2001-06-18 | 2009-08-04 | Yitran Communications Ltd. |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powerline carrier based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
US6591109B2 (en) | 2001-08-17 | 2003-07-08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Cross cell user equipment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US7580388B2 (en) * | 2004-06-01 | 2009-08-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messages on common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S2376284T3 (es) * | 2005-12-22 | 2012-03-1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Procedimiento para operación de transmisión/recepción discontinua para reducir el consumo de energ�?a en un sistema celular. |
US20100128686A1 (en) | 2007-05-01 | 2010-05-27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resource sharing method |
US8200263B2 (en) | 2007-09-21 | 2012-06-1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p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90103440A1 (en) | 2007-10-23 | 2009-04-23 | Nokia Corporation | Collision avoidance for uplink VoIP transmission |
KR101110203B1 (ko) | 2007-11-02 | 2012-02-17 | 차이나 아카데미 오브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테크놀로지 | 시분할 복신 시스템의 무선 프레임 구조의 확정 방법 및 장치 |
US20090201871A1 (en) * | 2008-02-12 | 2009-08-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hannel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8605676B2 (en) | 2008-02-18 | 2013-12-10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inter-cell time division duplex modes based on a TDD system |
US8531962B2 (en) | 2008-04-29 | 2013-09-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ssignment of ACK resour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949323B2 (ja) | 2008-05-29 | 2012-06-0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8639996B2 (en) * | 2008-07-11 | 2014-01-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retransmissions |
WO2010021489A2 (ko) * | 2008-08-19 | 2010-02-25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수신 성공 여부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00074204A1 (en) | 2008-09-16 | 2010-03-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during random access |
US9584216B2 (en) | 2008-10-31 | 2017-02-2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Dynamic allocation of subframe scheduling for time divison duplex operation in a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879461B2 (en) * | 2008-12-01 | 2014-11-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lank subframe uplink design |
US8867999B2 (en) | 2009-01-26 | 2014-10-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ownlink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s |
US9450727B2 (en) * | 2009-02-03 | 2016-09-20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Physical layer acknowledgement signal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1841816B (zh) | 2009-03-16 | 2012-11-07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同步harq的无线中继网络中防止信号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KR101472750B1 (ko) * | 2009-04-01 | 2014-12-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계층적 셀 구조에서 간섭 완화 방법 및 그를 수행하는 통신 시스템 |
US8767684B2 (en) | 2009-05-27 | 2014-07-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operating a relay via a multimedia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based backhaul link |
US9565011B2 (en) * | 2009-06-04 | 2017-02-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with cross-subframe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20120140724A1 (en) * | 2009-06-26 | 2012-06-07 | Heikki Einari Sipola |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Determining an Uplink HARQ Resource |
US9118468B2 (en) | 2009-07-23 | 2015-08-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duplex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CN101998607B (zh) | 2009-08-31 | 2013-07-3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上行时隙引入下行传输辅同步信号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2648588B (zh) | 2009-10-09 | 2014-11-26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上行链路分集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KR101787097B1 (ko) * | 2009-11-18 | 2017-10-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10176461A1 (en) * | 2009-12-23 | 2011-07-21 | Telefonaka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termining configuration of subfram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8559343B2 (en) * | 2009-12-23 | 2013-10-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lexible subframes |
WO2011085159A2 (en) | 2010-01-08 | 2011-07-14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resource mapp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US9654265B2 (en) * | 2010-04-08 | 2017-05-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666398B2 (en) | 2010-04-13 | 2014-03-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nhancements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JP5097793B2 (ja) * | 2010-04-30 | 2012-12-1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US8923126B2 (en) | 2010-06-18 | 2014-12-30 | Mediatek |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transmissions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
CN102300320B (zh) | 2010-06-22 | 2014-04-3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
US8837335B2 (en) | 2010-06-24 | 2014-09-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Timeslot allocation method in a wireless TDD network |
RU2583153C2 (ru) | 2010-10-01 | 2016-05-10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Терминал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используемые в них способы |
US8908571B2 (en) * | 2010-10-01 | 2014-12-09 |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 Enabling coexistence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
US9282556B2 (en) | 2011-02-15 | 2016-03-08 | Kyocera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
KR101859594B1 (ko) * | 2011-03-10 | 2018-06-2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통신시스템에서 시분할복신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684855A (zh) * | 2011-03-11 | 2012-09-1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定时关系的指示方法 |
WO2012139291A1 (en) * | 2011-04-14 | 2012-10-18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harq functionality for cells having different time division duplex subframe configurations |
CN102196580B (zh) * | 2011-06-22 | 2014-09-03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配置tdd基站上下行子帧比例的方法 |
CN103782523B (zh) * | 2011-07-01 | 2017-08-01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均匀圆形阵列(uca)的结构化码本 |
WO2013006111A1 (en) * | 2011-07-06 | 2013-01-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Random acces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communications |
US20140146719A1 (en) * | 2011-07-08 | 2014-05-29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via channel reservation in la tdd network |
EP2742759B8 (en) * | 2011-08-12 | 2015-07-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nodes for coordinat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197379B2 (en) * | 2011-10-03 | 2015-11-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ified PHICH |
WO2013062456A1 (en) * | 2011-10-27 | 2013-05-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he tdd tail problem for an abs pattern |
US9585156B2 (en) | 2011-11-14 | 2017-0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upporting different LTE-TDD configurations in neighboring regions and/or adjacent carriers |
WO2013110217A1 (en) * | 2012-01-29 | 2013-08-01 | Alcatel Lucent | An uplink overload indicator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WO2013110218A1 (en) * | 2012-01-29 | 2013-08-01 | Alcatel Lucent | A high interference indicator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9112693B2 (en) * | 2012-03-16 | 2015-08-18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Device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form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US9007963B2 (en) * | 2012-03-16 | 2015-04-14 | Blackberry Limited |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mapp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s |
US8923255B2 (en) * | 2012-03-16 | 2014-12-30 | Blackberry Limited |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collision avoidance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s |
US8923196B2 (en) * | 2012-03-16 | 2014-12-30 | Blackberry Limited |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collision resolu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s |
US9930678B2 (en) | 2012-07-19 | 2018-03-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ing UEs with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and some techniques to mitigate UE-to-UE and base station-to-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
-
2013
- 2013-07-18 US US13/945,761 patent/US9930678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7-19 IN IN2609MUN2014 patent/IN2014MN02609A/en unknown
- 2013-07-19 EP EP13747903.6A patent/EP2875604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7-19 KR KR1020157004147A patent/KR10213980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7-19 EP EP16155176.7A patent/EP3051731A1/en active Pending
- 2013-07-19 EP EP16155177.5A patent/EP3043499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7-19 EP EP16155161.9A patent/EP3038283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7-19 WO PCT/US2013/051287 patent/WO2014015266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7-19 EP EP16155159.3A patent/EP3051730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7-19 CN CN201910418571.XA patent/CN110233700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7-19 JP JP2015523286A patent/JP639222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7-19 CN CN201380037946.9A patent/CN10448820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7-19 EP EP16155164.3A patent/EP3041158A1/en active Pending
- 2013-07-19 CN CN202111353152.6A patent/CN113872734A/zh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2-15 US US15/897,755 patent/US10602525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8-22 JP JP2018155668A patent/JP6633154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9-25 JP JP2019174748A patent/JP6953489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1-25 JP JP2020195019A patent/JP7106619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5-09 JP JP2022077004A patent/JP7275356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26438B1 (en) * | 2004-04-26 | 2010-11-02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Circuits, architectures, systems, methods, algorithms and software for reducing contention and/or handling channel access in a network |
EP2056528A1 (en) * | 2006-07-27 | 2009-05-06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lan system, interference detecting method,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method |
WO2009045011A1 (en) * | 2007-10-04 | 2009-04-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harq |
WO2009120888A2 (en) * | 2008-03-27 | 2009-10-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ack/nak resource allocation |
WO2010022070A1 (en) * | 2008-08-18 | 2010-02-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ti bundling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WO2010099485A1 (en) * | 2009-02-27 | 2010-09-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configuration for access point base station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IN2014MN02609A (zh) | 2015-09-11 |
EP2875604B1 (en) | 2021-10-27 |
JP2021048604A (ja) | 2021-03-25 |
US20140023004A1 (en) | 2014-01-23 |
WO2014015266A3 (en) | 2014-03-20 |
JP6392220B2 (ja) | 2018-09-19 |
KR20150032902A (ko) | 2015-03-30 |
CN113872734A (zh) | 2021-12-31 |
EP3038283B1 (en) | 2021-12-22 |
JP2018207518A (ja) | 2018-12-27 |
EP3043499A1 (en) | 2016-07-13 |
EP3051730B1 (en) | 2023-06-07 |
US9930678B2 (en) | 2018-03-27 |
CN110233700A (zh) | 2019-09-13 |
EP3041158A1 (en) | 2016-07-06 |
JP7106619B2 (ja) | 2022-07-26 |
EP2875604A2 (en) | 2015-05-27 |
US10602525B2 (en) | 2020-03-24 |
JP2015529049A (ja) | 2015-10-01 |
JP2020014238A (ja) | 2020-01-23 |
CN104488206A (zh) | 2015-04-01 |
US20180176924A1 (en) | 2018-06-21 |
JP6953489B2 (ja) | 2021-10-27 |
WO2014015266A2 (en) | 2014-01-23 |
EP3038283A1 (en) | 2016-06-29 |
JP2022110044A (ja) | 2022-07-28 |
EP3051731A1 (en) | 2016-08-03 |
EP3051730A1 (en) | 2016-08-03 |
JP7275356B2 (ja) | 2023-05-17 |
JP6633154B2 (ja) | 2020-01-22 |
KR102139809B1 (ko) | 2020-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88206B (zh) | 复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ue以及用于减轻ue对ue和基站对基站的干扰的一些技术 | |
JP6529981B2 (ja) | LTE(登録商標)におけるeIMTAに関するセミパーシステント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 |
CN104521173B (zh) | 用于epdcch的小区id和天线端口配置 | |
CN104272829B (zh) | 用于管理针对低成本用户设备的控制传输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106233B (zh) | 在邻近区域和/或毗邻载波中支持不同lte‑tdd配置 | |
EP2489234B1 (en) | Downlink and uplink resource element mapping for carrier extension | |
KR101584206B1 (ko) | 백홀 접속의 캐리어들을 집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4662830B (zh) | 用于促成集中式d2d调度的调度指派和ack/nack报告 | |
JP2020048200A (ja) | Lteおよび超低レイテンシーlte通信において衝突する複数の送信の優先順位決め | |
WO2012150667A1 (ja) |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07852316A (zh) | 通过一起编码来复用同一聚合等级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 |
US20120127931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power prioritization | |
CN107070582B (zh) | Ue间干扰的消除的方法和装置 | |
EP2984777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mploying multiple subframe configurations for harq operations | |
WO2016017356A1 (ja)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TW201944813A (zh) | 在rrc建立之前的pucch資源分配 | |
JP2014524689A (ja) | 物理ハイブリッドarqインジケータチャネル(phich)リソースを割り当てること | |
CN105580303B (zh) | 用于针对LTE中的eIMTA有效使用DAI比特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