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7907A - 设备检查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设备检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7907A
CN104487907A CN201380038630.1A CN201380038630A CN104487907A CN 104487907 A CN104487907 A CN 104487907A CN 201380038630 A CN201380038630 A CN 201380038630A CN 104487907 A CN104487907 A CN 104487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ecked
portable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data
che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86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87907B (zh
Inventor
森本秀树
濑野尾和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okogi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tokogi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okogio Ltd filed Critical Sintokogi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87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7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87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7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6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key till input tape
    • G05B2219/36371Barcode read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检查系统以使操作员能够在设备的部件被定位的位置处对设备的部件进行检查。作为要被由设备检查系统10来检查的对象的设备12在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14上具有条形码18。在便携式终端20中,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要被检查的部件14的条形码18,显示部20E对与关于要被检查的部件14的识别数据对应的用于检查的屏幕进行显示,以及传送部20F对输入的并且与用于检查的屏幕对应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进行传送。个人计算机将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转换成列表形式以用于打印或用于显示。

Description

设备检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手持终端装置有时被用于现场检查设备(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手持终端装置对设置在装置的每个单元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并且手持终端装置将具有条形码并要被检查的设备的所有项目进行显示。此外,可以将检查的结果输入至手持终端装置。
相关领域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号3406739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存在下述问题:进行检查的操作员可以输入检查的结果,即使该操作员并未实际地在现场进行检查。所以,仍存在要被解决的问题。问题就是操作员是否应该去往要被检查的部件所在的位置,并且是否应该在部件所在处对部件无误地进行检查。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使得操作员在设备的部件实际所在的位置处对设备的部件无误地进行检查的设备检查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包括:
(1)部件识别单元,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被设置在如下部件上或其周围,所述部件被预先确定为所述设备的部件,并且所述部件显示关于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的识别数据;
(2)便携式终端,包括:
扫描部,所述扫描部扫描所述部件识别单元,所述部件为要被检查的对象;
显示部,所述显示部与部件识别单元中的识别数据相对应地显示用于检查的屏幕,所述数据由所述扫描部扫描;
传送部,所述传送部传送与所述用于检查的屏幕相对应地输入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以及
(3)计算机,包括:
接收部,所述接收部接收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传送部传送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
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由所述传送部接收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以及
列表部,所述列表部检索来自所述存储部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并且将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转换成列表形式用于打印或用于显示。
权利要求1中的“部件”不仅包括由一个构件元素形成的部件,还包括由多个构件元素形成的部件。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包括:部件识别单元,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被设置在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设备部件上或其周围,并且所述部件识别单元将识别数据显示在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上。就是说,如果要被检查的设备具有多个要被检查的部件,则设置多个部件识别单元使得所述多个部件识别单元与所述多个要被检查的部件对应。由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来扫描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识别单元。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中的所述识别数据对应地显示用于检查的屏幕,所述数据由所述扫描部扫描,并且所述传送部传送与所述用于检查的屏幕对应地输入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传送部传送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由所述计算机的所述接收部来接收。所述计算机的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计算机的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并且所述列表部检索来自所述存储部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并且将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转换成列表形式以用于打印或用于显示。以该方式可以参考被列表的检查结果。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并且包括:
(1)检查项目识别单元,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给出关于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的要被检查的所述项目的所述识别数据,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被设置在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上或在所述部件周围,并且针对所述部件由所述部件识别单元给出所述识别数据,以及
(2)便携式终端,包括:扫描部,所述扫描部扫描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显示部,所述显示部与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中的所述识别数据相对应地显示要被检查的项目,所述数据是已由所述扫描部扫描的;以及传送部,所述传送部传送针对要被检查的每个项目分别输入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包括:检查项目识别单元,被设置在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上或在所述部件周围,针对所述部件由部件识别单元给出所述识别数据,并且其中,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给出关于要被检查的部件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就是说,如果要被检查的部件具有多个要被检查的项目,则设置多个检查项目识别单元使得所述多个检查项目识别单元与相应的要被检查的项目对应。通过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来扫描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与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中的所述识别数据对应地显示所述待被检查的项目,所述数据由所述扫描部扫描;以及所述传送部传送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针对要被检查的每个项目分别输入所述结果。以该方式,在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针对要被检查的每个项目分别地扫描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之后输入检查结果。所以,通过该方法可以进行安全且稳定的检查。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部件识别单元以及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均由条形码形成,并且所述扫描部由读取所述条形码的条形码读取器形成。
在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所述部件识别单元和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均由条形码形成,并且所述扫描部由读取所述条形码的条形码读取器形成。所以,可以通过简单结构获得用于识别部件和用于识别要被检查的项目的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用于检查设备的系统包括:
作为第一计算机的所述计算机;
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所述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被设置在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中的至少任一部件上,并且所述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检测所述部件的振动、噪声以及温度中的任何项,并且以无线方式传送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由所述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传送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
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被连接至所述接收器并且将由所述接收器接收的关于所述检测结果的信息传送至被连接至通信网络的无线网络的无线基站;
管理服务器,所述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无线基站和所述通信网络从所述移动路由器接收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并且存储该信息;以及
第二计算机,所述第二计算机被连接至所述通信网络并且被安装在客户端站点处,其中,存储在所述管理服务器中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能够由所述第二计算机通过所述通信网络被访问。
在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所述具有传感器的发送器被至少设置在要被检查的部件中的任一部件处。所述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至少检测所述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被布置在其上的所述部件的振动、噪声以及温度中的至少任一项,并且以无线方式传送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所述接收器接收从所述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传送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此外,被连接至所述接收器的所述移动路由器将由所述接收器接收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传送至被连接至通信网络的无线网络的无线基站。然后所述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移动路由器、所述无线基站以及所述通信网络接收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并且将其存储在所述管理服务器中。被连接至所述通信网络并安装在客户端站点处的所述第二计算机通过所述通信网络可访问存储在所述管理服务器中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以该方式,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可以通过安装在所述客户端站点处的所述第二计算机被访问。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设备是对模制用箱内的模制用砂进行模制的模制机。
在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对模制用箱内的模制用砂进行模制的模制机包括:部件识别单元,被设置在要被检查的部件上或被设置在所述部件周围,所述部件为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所以,即使要被检查的设备与模制机一样大,仍可与要被检查的部件对应地设置部件识别单元。所以,可以容易地将进行检查的操作员引导至要被检查的部件所在处。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模制机包括液压缸,该液压缸产生用于挤压所述模制用箱内的所述模制用砂的驱动力,以及所述模制机的要被检查的、并且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液压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包括存储被提供给所述液压缸的油的压力油箱以及对所述压力油箱施压以将所述压力油箱的油提供给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泵,以及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所述液压单元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压力油箱中的油量与所述液压泵的压力作为要被检查的项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所述模制机具有通过所述液压缸的移动来挤压的所述模制用箱内的所述模制用砂。此外,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要检查的部件包括液压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包括存储被提供给所述液压缸的油的压力油箱以及对所述压力油箱施压以将所述压力油箱的所述油提供给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泵。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所述液压单元的部件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压力油箱中油的量与所述液压泵的压力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以该方式,压力油箱中油的量与液压泵的压力被检查并且因而被适当地维持。所以,所述液压缸平稳地移动并且所述模制用砂被适当地挤压。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模制机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产生用于挤压所述模制用箱内的所述模制用砂的驱动力,以及所述模制机的要被检查的、并且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液压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包括存储被提供给所述液压缸的油的压力油箱、对所述压力油箱施压以将所述压力油箱的油提供给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泵以及对由所述液压泵施压的油进行过滤的油净化器,以及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所述液压泵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油净化器上的压力以及所述压力油箱中的油的温度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所述模制机具有通过所述液压缸的移动来挤压的在所述模制用箱内的所述模制用砂。被预先确定为待被检查的部件的、要被检查的部件包括液压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包括存储被提供给所述液压缸的油的压力油箱、对所述压力油箱施压以将所述压力油箱的油供给至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泵以及对由所述液压泵施压的所述油进行过滤的油净化器。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液压单元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显示部将所述油净化器上的压力以及在所述压力油箱中的所述油的温度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以该方式,检查并因而适当地维持油净化器上的压力以及压力油箱中油的温度。所以,液压缸平稳地移动并且模制用砂被适当地挤压。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模制机包括存储要被提供给所述模制用箱的脱模剂的脱模剂用箱以及对所述模制用箱中的所述脱模剂进行喷洒的脱模剂喷洒器,所述脱模剂被存储在所述脱模剂用箱中,以及所述模制机的要被检查的、并且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脱模剂喷洒器,以及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所述脱模剂喷洒器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是否存在所述脱模剂喷洒器的阻塞以及是否存在来自所述脱模剂喷洒器的液体泄漏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
所述模制机的要被检查且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对所述模制用箱中的所述脱模剂进行喷洒的脱模剂喷洒器,所述脱模剂被存储在脱模剂用箱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脱模剂喷洒器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是否存在脱模剂喷洒器的阻塞以及是否存在来自脱模剂喷洒器的液体泄漏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所以,通过检查是否存在有脱模剂喷洒器的阻塞或是否存在来自脱模剂喷洒器的液体泄漏,并且因而适当地维持脱模剂喷洒器,存储在脱模剂用箱中的脱模剂喷洒器被适当地提供给模制用箱。所以,可以将所述模制件与所述模制用箱分离。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存储要被提供给所述模制用箱的脱模剂的脱模剂用箱,以及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脱模剂用箱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被存储在所述脱模剂用箱中的所述脱模剂的量作为要被检查的项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
所述模制机的要被检查且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存储要被提供给所述模制用箱的所述脱模剂的脱模剂用箱。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脱模剂用箱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存储在脱模剂用箱中的所述脱模剂的量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通过检查并适当地维持被存储在脱模剂用箱中的脱模剂的量,可以将模制件与模制用箱适当地分离。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浇口棒,所述浇口棒用于在已模制的模制件内形成浇口并且所述浇口棒在所述模制用箱内能够延展,以及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浇口棒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浇口棒的移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要被检查的部件包括浇口棒,所述浇口棒用于在已模制的模制件内形成浇口并且所述浇口棒在所述模制用箱内可延展。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浇口棒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浇口棒的移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通过检查并适当地维持所述浇口棒的移动,可以在所述模制用箱内适当地形成所述浇口。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模制机具有设置在上模制用箱与下模制用箱彼此相对的位置处的推杆,所述推杆能够进入且能够离开所述上模制用箱和所述下模制用箱,并且当所述模制机工作时所述推杆相对于所述模制用箱移动,以及
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推杆,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针对其设置所述推杆的所述模制用箱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推杆的移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
所述推杆被设置在所述上模制用箱与所述下模制用箱彼此相对的位置处并且所述推杆可以进入和离开上模制用箱和下模制用箱,以及当所述模制机工作时,所述推杆相对于所述模制用箱移动。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针对其设置所述推杆的所述模制用箱。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模制用箱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推杆的移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通过检查并适当地维持所述推杆的移动,所述推杆可以在所述模制完成后适当地移动并且可以对所述模制用箱进行平稳分离。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模制机具有通气箱单元,所述通气箱单元将模制用砂填充在用于对模制件进行模制的空间中,所述空间形成在所述模制用箱内,其中,所述通气箱单元在所述箱的下端处的开口处具有通气喷嘴,以及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通气箱单元,以及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通气箱单元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通气喷嘴的磨损和阻塞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所述模制机的所述通气箱单元是将模制用砂填充在用于对模制件进行模制的空间中的箱单元,所述空间被形成在所述模制用箱内,其中,所述通气箱单元在所述箱的下端的开口处具有通气喷嘴。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通气箱单元。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通气箱单元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通气喷嘴的磨损和阻塞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当所述通气喷嘴的磨损和阻塞被检查并且所述通气喷嘴被适当地维持时,在所述通气箱单元中的模制用砂可以被适当地填充到用于对模制件进行模制的空间中。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模制机具有通气箱单元,所述通气箱单元将模制用砂填充在用于对模制件进行模制的空间中,所述空间形成在所述模制用箱内,其中,所述通气箱单元具有打开和关闭在所述箱的上端的开口的滑动门,所述开口将所述模制用砂接纳到所述通气箱单元中,以及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通气箱单元,以及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通气箱单元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滑动门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所述模制机的所述通气箱单元包括将模制用砂填充在用于对模制件进行模制的空间中的箱,所述空间被形成在所述模制用箱内,其中,所述通气箱单元具有打开和关闭在所述箱的上端的所述开口的滑动门,所述开口将所述模制用砂接纳到所述通气箱单元中。
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通气箱单元。
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所述通气箱单元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滑动门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当所述滑动门的所述磨损被检查并且所述滑动门被适当地维持时,所述滑动门平稳地运作使得所述模制用砂被适当地提供给所述通气箱单元。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所述设备检查系统包括制粒机,所述制粒机包括辊对,所述辊被布置成使得两个辊的轴平行,并且所述辊在与所述轴垂直的平面中的横截面是环状的,所述辊对被提供在形成在辊之间的空间中的原料进行压缩,并且通过所述辊的旋转来施压以将所述原料固化成成粒的材料;所述制粒机包括布置在所述辊对上方的进料器;以及所述制粒机包括布置在所述进料器内并且将所述进料器中的所述原料挤压进所述辊之间的空间中的螺旋进料机。
在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要被检查的设备是包括辊对、进料器以及螺旋进料机的制粒机,其中,所述制粒机在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中或所述部件周围具有检查部件识别单元。以该方式,通过与所述制粒机的要被检查的部件对应地设置部件识别单元,可以容易地将进行检查的操作员引导至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所在处。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其中,所述制粒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辊对和所述螺旋进料机,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辊对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辊对的磨损和异常噪声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螺旋进料机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螺旋进料机的磨损和异常噪声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所述制粒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辊对和螺旋进料机。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辊对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显示部将所述辊对的磨损和异常噪声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检查所述辊对的磨损和异常噪声并且适当地维持辊对的条件,可以产生适当地成形的成粒的材料。
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部件识别单元读取的识别数据是螺旋进料机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螺旋进料机的磨损和异常噪声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检查所述螺旋进料机的磨损和异常噪声并且适当地维持所述螺旋进料机的条件,可以以适当的量将所述进料器中的所述原料挤压进所述辊之间的空间中。以该方式,可以由适当量的原材料产生适当地成形的成粒的材料。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制粒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辊对,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所述辊对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辊对之间的压力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所述制粒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辊对。
如果便携式终端的扫描部从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辊对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辊对之间的压力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以该方式,通过检查并监测以及适当地维持所述辊对之间的压力,适当地维持成粒的材料的密度。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要被检查的所述设备是刷磨及抛光设备,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包括:制品接纳部,其中放置有要被处理的所述制品(在下文中,“制品”);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将所述制品固定至所述制品接纳部;刷,在所述刷在旋转的同时接触所述制品时,对固定至所述制品接纳部的所述制品的表面进行研磨和抛光;以及驱动电动机,所述驱动电动机使所述刷旋转。
在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要被检查的设备是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包括:制品接纳部、固定夹具、刷以及驱动电动机,其中,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具有被设置在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上或周围的部件识别单元。以该方式,通过与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要被检查的部件对应地设置部件识别单元,可以容易地将进行检查的操作员引导至要被检查的部件所在处。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驱动电动机。
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驱动电动机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驱动电动机的当前值、异常噪声以及振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驱动电动机。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驱动电动机的识别数据,则便携式终端的显示部将驱动电动机的当前值、异常噪声以及振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通过检查并监测并且适当地维持驱动电动机的当前值、异常噪声以及振动,刷可以适当地旋转并且适当地研磨及抛光制品的表面。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刷,以及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刷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刷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刷。
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刷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刷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检查并监测刷的磨损,并且适当地维持刷,刷可以精确地研磨及抛光制品的表面。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包括冷却剂循环部,所述冷却剂要被喷洒在所述刷接触所述制品的接触区域上以及所述接触区域周围的区域上,以及
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要被检查的部件包括所述冷却剂循环部,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冷却剂循环部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冷却剂的循环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刷磨及抛光设备包括冷却剂循环部,冷却剂待被喷洒在刷接触制品的接触区域上以及所述接触区域周围的区域上。
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冷却剂循环部。
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冷却剂循环部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冷却剂的所述循环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检查并监测所述冷却剂的所述循环并且适当地维持所述冷却剂的所述循环,可以在刷研磨并抛光所述制品时适当地进行由所述冷却剂冷却所述制品。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固定夹具,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固定夹具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固定夹具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在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中,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包括固定夹具作为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
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所述固定夹具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固定夹具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检查并监测所述固定夹具的磨损并且适当地维持所述固定夹具,可以将所述制品适当地固定并且因而将其适当地研磨及抛光。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包括:
(1)检查项目识别部,所述检查项目识别部被设置在被预先确定为部件的部件上或被设置在所述部件周围,并且所述检查项目识别部显示关于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以及
(2)便携式终端,包括:
扫描部,所述扫描部扫描所述检查项目识别部;
显示部,所述显示部与所述检查项目识别部中的所述识别数据对应地将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所述数据由所述扫描部扫描;以及
传送部,所述传送部传送以项目方式输入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以及
(3)计算机,包括:
接收部,所述接收部接收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传送部传送的关于检查结果的所述信息;
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由所述接收部接收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以及
列表部,所述列表部检索来自所述存储部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并且将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转换成列表形式以用于打印或用于显示。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包括项目识别单元,所述项目识别单元被设置在被预先确定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上或所述部件周围,并且所述项目识别单元显示关于所述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就是说,如果要被检查的部件具有多个要被检查的项目,则设置多个项目识别单元使得所述多个项目识别单元与所述多个要被检查的项目对应。
由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对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进行扫描。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显示部将与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中的识别数据对应的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该数据由所述扫描部扫描并且所述传送部传送与所述要被检查的项目对应的以项目方式输入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所以,通过该方法可以进行安全并稳定的检查。
由所述便携式终端的传送部传送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被计算机的接收部接收。计算机的存储部存储计算机的接收部接收到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并且列表部检索来自存储部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并且将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转换成列表形式以用于打印或用于显示。以该方式,可以参考被列表的检查结果。
本发明的效果
如根据以上说明所知,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可以产生下述有益效果:进行检查的操作员可以在设备被安装的现场对设备的要被检查的部件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便携式终端和包括条形码的印记的立体图,便携式终端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备检查系统的部件,印记被附接至该部件。
图2给出了示出便携式终端、个人计算机以及打印机的关系的立体图,便携式终端、个人计算机以及打印机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备检查系统的部件。
图3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备检查系统的形成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备检查系统的框图。
图5给出了由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备检查系统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A)是检查设备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B)是传送数据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C)是在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之后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模制机的正视图,模制机是设备检查系统的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个被检查的设备。
图7示出了形成模制机的部件的液压单元,模制机是设备检查系统的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个被检查的设备。图7(A)是液压单元的俯视图。图7(B)是液压单元的正视图。图7(C)是液压单元的侧视图。
图8是制粒机的正视图,制粒机是设备检查系统的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个被检查的设备。
图9是刷磨及抛光设备的正视图,刷磨及抛光设备是设备检查系统的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三个被检查的设备。
图10是刷磨及抛光设备的侧视图,刷磨及抛光设备是设备检查系统的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三个被检查的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检查系统。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检查系统10的部件的立体图。图3给出了示出设备检查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设备检查系统的概述)
如图1所示,条形码印记12A被附接至设备检查系统10的要被检查的设备12的主体等的预定部件。图1给出了设备12的示意图。
在条形码印记12A上打印有条形码12B。条形码12B给出关于要被检查的设备12的识别数据。更具体地,条形码12B通过作为各种不同宽度的许多黑线(条)的组合的编码数据来给出关于设备的信息。如果条形码印记12A不能被直接地附接至要被检查的设备12,则被附接至要被检查的设备12周围的部件。此外,条形码12B可以以例如雕刻印记的形式而不是条形码印记12A的形式被设置在设备12上或被设置在设备12周围的部件上。
条形码印记16、16A、16B也被附接至先前被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14的部件,即,设备检查系统10的要被检查的设备12的部件。
在图1中,以示意形式示出了部件14。被附接在用于部件14的条形码印记中最高位置处的条形码印记16包括打印的条形码18作为部件识别单元。分别被附接至用于部件14的条形码印记中的中间位置处和最低位置处的条形码印记16A、16B具有打印的条形码18A、18B,打印的条形码18A、18B作为用于识别要被检查的项目的部分。被附接至部件14的最高位置处的条形码18给出关于要被检查的部件14的识别数据,其中,条形码18通过作为各种不同宽度的许多黑线(条)的组合的编码数据来给出关于部件的信息。被附接至部件14的中间位置处和最低位置处的条形码18A、18B给出关于要被检查的部件14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其中,条形码18A、18B通过作为各种不同宽度的许多黑线(条)的组合的编码数据来给出关于要被检查的项目的信息。
如果条形码印记16、16A、16B不能被直接地附接至要被检查的部件14,则其被附接至部件14周围的部件。此外,条形码18、18A、18B可以以例如雕刻的印记的形式而不是以被附接至部件的条形码印记16、16A、16B的形式被设置在部件14上或部件14周围的部件上。
设备检查系统10包括便携式终端20,其包含条形码读取器20A作为扫描部。条形码读取器20A可以识别并光学地扫描要被检查的设备12的条形码12B、要被检查的部件14的条形码18以及要被检查的项目的条形码18A、18B。
便携式终端20具有内置CPU、存储器等。如图3所示,便携式终端20具有连接至条形码读取器20A的控制部20B。输入部20C被连接至控制部20B。输入部20C包括以预定顺序被布置的用于输入数据的键等,该输入部20C是用于输入基于由操作员获得的检查结果的数据以及其他针对指令的数据的部分。存储部20D被连接至控制部20B。
在存储部20D中,除存储用于控制的程序并存储表如要被检查的部件的表、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表、用于评估的标准的表等中的数据之外,还存储在输入部20C输入的基于检查结果的数据。
要被检查的部件的表是以表格形式给出关于要被检查的部件(要被检查的部件)的数据的表,该数据与设备12的条形码12B的识别数据对应(参见图1)。
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表是以表的形式给出关于要被检查的项目的数据的表,该数据与部件14的条形码18的识别数据对应(参见图1)。
用于评估的标准的表是以表的形式给出关于用于评估的标准的数据的表,该数据与要被检查的项目18的条形码18A、18B的识别数据对应(参见图1)。
显示部20E被连接至控制部20B。控制部20B将关于设备12的识别数据以及关于要被检查的部件的与识别数据对应的数据以预定的显示形式显示在显示部20E上,其中,控制部20B使用设备12(参见图1)的由条形码读取器20A获得的识别数据(条形码12B给出的数据)作为索引并且参照存储部20D的要被检查的部件的表。
以该方式,显示部20E显示与条形码12B的识别数据对应的要被检查的部件,该数据由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
此外,控制部20B将关于部件14的识别数据以及关于要被检查的项目的与识别数据对应的数据以预定的显示形式显示在显示部20E上,其中,显示部20E使用部件14(参见图1)的由条形码读取器20A获得的识别数据(条形码18给出的数据)作为索引并且参照存储部20D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表。
以该方式,显示部20E将与由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的识别数据对应的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屏幕上。
控制部20B将关于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以及与识别数据对应的用于评估的标准的数据以预定的显示形式显示在显示部20E中,其中,控制部20B使用由条形码读取器20A获得的识别数据(条形码18A、18B给出的数据)作为索引并参照存储部20D的用于评估的标准的表。
以该方式,显示部20E显示与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A、18B的识别数据对应的、要被检查的项目以及用于评估的标准的每个标准。
传送部20F(接口)被连接至控制部20B。传送部20F具有对其从外部装置接收且发送至外部装置的数据进行传送的功能。传送部20F借助于传送器22传送由输入部20C针对与要被检查的项目对应、且被示出在屏幕上的每个项目、按项目而输入的检查结果的信息。
如图2所示,传送器22还作为便携式终端的支持架,传送器22包括被连接至传送部20F的主体22A(参见图3)以及将主体22A连接至用作本发明的第一计算机的个人计算机24的线22B。
个人计算机24具有内置CPU、存储器等。如图3所示,个人计算机24具有被连接至传送器22的接收部24A。接收部24A借助于传送器22接收从便携式终端20的传送部20F发送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
个人计算机24具有被连接至接收部24A的控制部24B。输入部24C被连接至控制部24B。输入部24C具有以预定顺序被布置的用于输入数据的键等,该输入部24C是用于输入针对指令的数据等的部。此外,存储部24D被连接至控制部24B。
在存储部24D中,存储用于控制的程序(包括各种程序如数据传送软件和报表生成软件)、各种数据表以及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数据),该信息由接收部24A接收并且由控制部24B获得。控制部24B的一部分形成列表部24G,该列表部24G从存储部24D中读取出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并且将该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转换成列表形式(至少示出要被检查的部件以及检查结果的按预定格式的列表)以用于打印或用于显示。
显示部24E被连接至控制部24B。控制部24B使显示部24E在显示屏幕上显示与输入部24C处输入的针对指令的数据等对应的内容。输出部24F(接口)被连接至控制部24B。输出部24F具有用于从外部装置接收数据以及将数据传送至外部装置的功能,其中,输出部24F可以通过线将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输出(传送)至打印机,该信息与来自输入部24C的针对指令的数据对应并且被制成列表形式。
图4是示出了设备检查系统10的整个结构的框图。如图4所示,作用为第一计算机的个人计算机24被连接至打印机26并且被连接至支持中心32的内部网络32A。支持中心32是支持设备12被安装的现场的操作的机构。个人计算机24和打印机26可以被安装在支持中心32中或者可以被安装在不同于支持中心32的位置处。在支持中心32处,主服务器32S和个人计算机32B被连接至内部网络32A。就是说,安装在支持中心32中的主服务器32S和个人计算机32B通过通信线路被连接至个人计算机24。
管理服务器32C和监视监测器32D通过通信线路被连接至个人计算机32B。管理服务器32C可以被直接地连接至内部网络32A。关于检查的数据等被存储在管理服务器32C中作为数据库。内部网络32A被连接至公用网络34(通信网络)并且个人计算机32B经由内部网络32A被连接至公用网络34。此外,对管理服务器32C等进行管理的管理公司36的系统被连接至公用网络34。此外,作用为第二计算机的个人计算机38被连接至公用网络34。个人计算机38被安装在客户端站点处。安装在支持中心32处的个人计算机32B经由内部网络32A和公用网络34(通信网络)将从个人计算机24接收到的关于检查的结果的信息传送至安装在客户端站点处的个人计算机38。在图4中用双点划线示出从支持中心32的个人计算机32B到安装在客户端站点处的个人计算机38的传送通道。以该方式,可以通过安装在客户端站点处的个人计算机32B来访问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从个人计算机24输出的信息),并且个人计算机32B可以经由内部网络32A和公用网络34将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提供给安装在客户端站点处的个人计算机38。
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42A被附接至要被检查的设备12的部件14的至少一个部件(尤其重要的一个部件)。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42A是检测振动、噪声以及温度的传送器并且可以以无线方式传送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42A可以经由中继器(repeater)42B将信息传送至接收器42C(基部电话)。换言之,接收器42C接收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42A发送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如果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42A与接收器42C之间的距离较短,则不需要中继器42B。
接收器42C经由通信线路被连接至移动路由器(转换和传送装置)42D,并且由接收器42C接收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被传送至移动路由器42D。移动路由器42D是将由接收器42C接收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传送至无线网络(未示出)的无线基站42E的通信装置。此外,无线基站42E被连接至公用网络34(通信网络)。安装在支持中心32处的管理服务器32C通过移动路由器42D、无线基站42E以及通信网络(公用网络34及内部网络32A)接收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
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42A规律地传送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42A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被存储在支持中心32的管理服务器32C中。因而可以经由通信网络(公用网络24和内部网络32A)通过安装在客户端站点处的个人计算机38来访问存储在管理服务器32C中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此外,可以通过支持中心32的个人计算机32B来访问存储在管理服务器32C中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因而,可通过安装在客户端站点处的个人计算机38(终端)以及支持中心32的个人计算机32B参照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此外,在支持中心32处采集并处理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42A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由此将关于替换部件的期望时间的信息提供给客户(用户)并且可以提出针对预防性维护的计划。
(使用设备检查系统进行处理的步骤)
接下来,通过参照图5中的流程来说明使用设备检查系统10进行处理的步骤。
如图5(A)所示,首先启动便携式终端20以使用设备检查系统进行处理(S1)。接下来,用便携式终端20来扫描要被检查的设备12的条形码12B(S2)。
然后以列表的形式显示要被检查的设备12的所有要被检查的部件14(S3)。接下来,用便携式终端20来扫描要被检查的部件的条形码18(S4)。在进行扫描处理(读取处理)之前,可以将信息(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的DI代码、关于检查类型的信息如按日、按周或按月执行的检查)输入在便携式终端20中。
当扫描处理完成时,将与条形码18的识别数据对应的扫描结果示出在便携式终端20的显示屏上,其中,将要被检查的项目以列表的形式示出在显示屏上。进行检查的操作员遵循便携式终端20的指令(显示屏上显示的消息)通过扫描项目的条形码18A、18B来检查要被检查的部件14的要被检查的项目(S5)。在这个时候,便携式终端20将要被检查的项目及用于评估的标准显示在显示屏上。此外,可以输入与要被检查的项目对应的检查结果(从画面上给出的选项中选择)。进行检查的操作员基于用于评估的标准输入检查的结果(例如,结果是“好的”或“不好的”等)(S6)。关于何时进行了检查的信息基于便携式终端20的数据输入系统被自动地写入。
接下来,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是否仍有应该被检查的项目(S7)。如果存在,则进行检查的操作员返回至扫描要被检查的项目的条形码18A、18B的处理并且对其进行扫描(S5)。如果不存在,则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是否还有要被检查的部件14(S8)。
如果存在有要被检查的部件14,则进行检查的操作员返回至扫描要被检查的部件14的条形码18的处理(S4)。
如果不存在,则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是否存在有被安排要被检查的设备12(S9)。如果存在,则进行检查的操作员返回至扫描被安排要被检查的设备12的条形码12B的处理。如果不存在,则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结束检查。
基于设备检查系统10,可以在设备12的要被检查的部件所在的位置处检查要被检查的部件。
当结束检查时,进行检查的操作员进入如图5(B)所示的传送数据的处理。如图5(B)所示,在传送数据的处理中,首先,将便携式终端20放置在传送器22上(S11)。接下来,启动个人计算机24(S12)。然后在个人计算机24上启动用于传送数据的软件(S13)并且个人计算机24准备好。在该处理之后立即启动下述用于准备关于检查的报告的软件。
接下来,通过在便携式终端20的显示屏上由输入部20C进行的操作将便携式终端20中的数据(针对每个要被检查的项目以项目方式输入的与显示屏上的显示对应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传送(发送)至个人计算机24(S14)。然后将被传送的数据存储在个人计算机24的存储部24D中(S15)。然后关闭用于传送数据的软件(S16)。可以在紧接着关闭以下进行说明的个人计算机24之前关闭用于传送数据的软件。
图5(C)示出了在将传送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24中之后的处理的流程图。如图5(C)所示,在该处理中,操作员首先确定是否应该打印关于检查的报告(S21)。如果不打印,则操作员关闭个人计算机24(S29)并且结束处理的过程。如果要打印,则操作员启动个人计算机24上的用于准备检查的报告的软件(S22)。然后操作员通过用于准备关于检查的报告的软件输入从检查获得的数据(S23)。然后操作员选择应该针对其打印出关于检查的报告的设备(S24)。当输入检查的日期时(S25),将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的姓名、检查的结果等显示在显示部24E上(S26),并且通过用于打印的指令由打印机26打印关于检查的报告(S27)。然后关闭用于准备关于检查的报告的软件(S28)并且关闭个人计算机24(S29),借此结束处理过程。
(对模制机的检查)
接下来,通过参照图6和图7来说明当要被检查的设备是模制机50时对设备的检查。
图6给出了模制机50的正视图。
图7给出了形成模制机50的部件的液压单元56的俯视图(图7(A))、正视图(图7(B))以及侧视图(图7(C))。条形码(未示出)作为关于模制机50的识别数据被附接至模制机50。
如根据图6所知,模制机50通过挤压上模制用箱和下模制用箱52内的模制用砂来对模制件进行模制。
对于图6的模制机50,上模制用箱和下模制用箱52的组合被布置成两对,上模制用箱和下模制用箱52的组合被在竖直方向上平行布置,其中,模制用砂被用左手侧上的上模制用箱和下模制用箱52的组合挤压并且模制的模制件从右手侧上的上模制用箱和下模制用箱52的组合分离。可以通过用于使模制用箱59绕旋转轴59X旋转的机构使这些模制用箱的组合52旋转,该旋转轴59X相对设备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借此两组上模制用箱和下模制用箱52可以与彼此交换位置,并且借此右手侧的上模制用箱和下模制用箱52的组合移动至左手侧上的上模制用箱和下模制用箱52的组合的位置,并且反之亦然。用于引入砂的开口被设置在每个模制用箱52的侧壁上。
上模制用箱和下模制用箱52可以通过缸57沿着模制机的具有竖直方向上的轴的连接轴51移动来向上移动及向下移动。在上模制用箱与下模制用箱52之间夹入分型板。此外,挤压板55(也称挤压盘)可以各自被插到上模制用箱的上开口与下模制用箱52的下开口。可以借助于液压缸54使挤压板55向上移动及向下移动。
就是说,液压缸54是挤压模制用箱52内的模制用砂的驱动单元。液压缸54被连接至图7中所示的液压单元56。液压单元56是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并且示出了关于液压单元56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未示出)被附接至液压单元56。
液压单元56包括存储被提供给液压缸54的油的压力油箱56A(参见图6)并且还包括将压力施加在压力油箱56A上以将油提供给液压缸54的液压泵56B。液压单元56具有对在液压泵56B中施压的油进行过滤的油净化器56C。油净化器56C具有布置在油供应通道上的外壳以及容置在该外壳中的过滤元件。
如果图1的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了图7的关于液压单元56的识别数据,则便携式终端20的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压力油箱56A中油的量、液压泵56B的压力、油净化器56C上的压力以及压力油箱56A中油的温度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视觉检查压力油箱56A的油位表56D来查验压力油箱56A中的油位。进行检查的操作员通过查验确定压力油箱56A是否具有到达预定的参考油位的油,并且将该查验的结果(检查结果)输入在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此外,当启动液压泵56B时,通过被附接至液压泵56B的压力表56E的视觉检查来查验液压泵56B的压力。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压力表56E是否示出了预定的压力值并且将该查验的结果(检查结果)输入在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
当启动液压泵56B时,通过视觉检查附接至油净化器56C的压力表56F来查验油净化器56C上的压力。进行检查的操作员通过查验来确定压力表56F是否示出了在预定范围内的压力并且将该查验的结果(检查结果)输入在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此外,通过油温表56G的视觉检查来查验压力油箱56A中的油的温度。
进行检查的操作员通过查验确定油温表56G是否示出了在预定温度以下的温度并且将该查验的结果(检查结果)输入在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
通过检查并适当地维持压力油箱56A中的油量、液压泵56B的压力、油净化器56C上的压力以及压力油箱56A中油的温度中的全部,液压缸54(参见图6)平稳地运转并且模制用砂被适当地挤压。
如图6所示,模制机50包括脱模剂用箱58以及将存储在脱模剂用箱58中的脱模剂喷洒至模制用箱52中的脱模剂喷洒器60(参见部分放大的图)。脱模剂用箱58和脱模剂喷洒器60是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将示出关于脱模剂用箱60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未示出)附接至脱模剂用箱60周围的区域。将示出关于脱模剂喷洒器60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未示出)附接至脱模剂喷洒器60周围的区域。
如果如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关于脱模剂喷洒器60的识别数据,则便携式终端20的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脱模剂喷洒器60的阻塞以及来自脱模剂喷洒器60的液体泄漏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视觉检查来查验脱模剂喷洒器60中的阻塞以及来自脱模剂喷洒器60的液体泄漏。进行检查的操作员通过查验确定脱模剂喷洒器60是否有阻塞或脱模剂喷洒器60是否有泄漏,并且将该查验的结果(检查结果)输入在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以该方式来检查脱模剂喷洒器60的阻塞以及来自脱模剂喷洒器60的液体泄漏,并且因而适当地维持脱模剂喷洒器60。所以,存储在脱模剂用箱58中的脱模剂被适当地提供在模制用箱52中并且模制件可以与模制用箱52被适当地分离。
如果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关于如图6所示的脱模剂用箱58的识别数据,则便携式终端20的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存储在脱模剂用箱58中的脱模剂的量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检查视窗(未示出)用视觉检查来查验存储在脱模剂用箱58中的脱模剂的量。
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存储在脱模剂用箱58中的脱模剂的量是否在预定水平以上并且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在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以该方式来检查存储在脱模剂用箱58中的脱模剂的量并且因而适当地维持脱模剂用箱58。所以,脱模剂由脱模剂用箱58被适当地提供到模制用箱52中并且模制件可以被适当地与模制用箱52分离。
此外,模制机50包括用于形成浇口并且在模制用箱52内可延展的浇口棒62。浇口棒62的端基部被固定至挤压板55并且浇口棒62的其他端部沿模制机50的竖直方向上放置的轴可延展。浇口指代将熔融金属引导至模制件的第一液流通路。浇口被连接至流道。浇口棒62是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所以,在浇口棒62周围,设置对关于浇口棒62的识别数据进行显示的条形码(未示出)。
如果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关于如图6所示的浇口棒62的识别数据,则便携式终端20的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浇口棒62的移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通过视觉检查来查验浇口棒62的移动。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浇口棒62是否平稳地移动,并且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以该方式,查验并适当维持浇口棒62的移动。所以,可以在模制件内形成适当的浇口。
模制机50包括设置在模制用箱52处的推杆64。推杆64被布置在一对上模制用箱与下模制用箱彼此相对的位置处(就是说,每个推杆在上模制用箱52的下端表面处及在下模制用箱52的上端表面处)使得推杆进入相对的部件或从相对的部件退出。在操作期间推杆64借助于缸(未示出)在模制机50的上下方向上相对于模制用箱52向上移动及向下移动。当模制完成并且模制件被分离时,在紧紧地附接至彼此的模制用箱52与分型板之间形成间隙,其中,通过推杆64从上方及下方对模制用箱52夹持的分型板施压。在间隙形成之后,通过或者升起上模制用箱或者降低下模制用箱来完成模制件的开口。具有推杆64的模制用箱52是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所以,在模制用箱52上设置显示关于模制用箱52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未示出)。
如果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关于如图6所示的模制用箱52的识别数据,则便携式终端20的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推杆64的移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通过视觉检查来查验推杆64的移动。
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推杆64是否平稳地移动并且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以该方式,通过检查并且适当地维持推杆64的移动,来执行模制件的适当的开口。
模制机50包括通气箱单元66,其将模制用砂填充在形成在模制用箱52中的用于对模制件进行模制的空间中。在通气箱单元66的下端开口处设置用于通气的喷嘴68。在通气箱单元66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滑动门70,该滑动门70打开和关闭通过滑动盖子接收模制用砂的上端开口。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是模制机50包括下述用于移动模制用箱的机构,该用于模制用箱的机构通过使用于通气的喷嘴68接触模制用箱52的侧壁上的用于使模制用砂进入的开口而使得用于通气的喷嘴68能够将模制用砂填充在模制用箱52中。通气箱单元66是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所以,在通气箱单元66上设置对通气箱单元66中的识别数据进行显示的条形码(未示出)。
如果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如图6所示的通气箱单元66中的识别数据,则便携式终端20的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用于通气的喷嘴68的磨损与阻塞以及滑动门70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通过视觉检查来查验用于通气的喷嘴68的磨损与阻塞。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用于通气的喷嘴68是否具有容许的水平以上的磨损与阻塞并且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通过视觉检查来查验滑动门70的磨损。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滑动门70是否具有容许的水平以上的磨损并且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
以该方式,检查用于通气的喷嘴68的磨损与阻塞并且适当地维持用于通气的喷嘴68。所以,在通气箱单元66中的模制用砂被适当地提供在用于对模制件进行模制的空间中。
此外,滑动门70的磨损被查验并且滑动门70被适当地维持。所以滑动门70可以平稳地移动并且模制用砂被适当地提供给通气箱单元66。
上文说明的模制机50具有示出关于要被检查的部件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附图中未示出。参见图1的18A和18B以及检查项目识别单元)。省略详细的描述但是这些条形码被设置在要被检查的部件上或要被检查的部件周围。就是说,示出关于模制机50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与在“设备检查系统的概述”及“使用设备检查系统进行处理的步骤”中说明的条形码18A、18B(参见图1)对应。
以该方式,通过设置示出关于要被检查的部件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条形码由如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针对每个要被检查的项目扫描并且然后输入检查的结果。所以,通过该方法可以进行安全并稳定的检查。
(对制粒机的检查)
接下来,参照图8说明设备检查系统,其中要被检查的设备是制粒机76。图8示出了制粒机76的正视图。制粒机76具有给出关于制粒机76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未示出)。
图8所示的制粒机76通过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压缩使材料固化并且将其模制为成粒的材料(压块)。
制粒机76包括进料器78和设置在进料器78内的螺旋进料机80,以及设置在进料器78以下的辊对82。
辊对82中的每个辊在与辊的轴垂直的平面中在横截面上具有环状的形式,其中,辊的旋转轴水平地平行放置并且与彼此紧密接触。辊对82中的每个辊在辊的外表面上具有多个凹形(未示出)。在辊82的外表面上的凹形被形成在这样的位置处,使得一个辊上的凹形沿辊的外周与其他辊上的凹形匹配。
设置在进料器78内的螺旋进料机80绕其轴(旋转轴)具有螺旋形翼片(未示出)。借助于用于传送驱动力的机构84来驱动螺旋进料机80的变速电动机86被连接至螺旋进料机80的轴。螺旋进料机80通过变速电动机86的旋转而被驱动从而旋转,因此将进料器78中的材料推在成对的辊82之间。
变速电动机(未示出)被连接至成对的辊82的轴,其中,变速电动机借助于用于传送驱动力的机构(未示出)来驱动成对的辊82。用于传送驱动力的机构将变速电动机的驱动力转换成使辊对在相反方向上旋转的两个旋转力。通过变速电动机的旋转驱动的辊对82在相反方向上旋转、通过压缩使提供在其间的材料固化并且将材料模制成成粒的材料。
辊对82和螺旋进料机80是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所以,在辊对82周围设置对关于辊对82的识别数据进行显示的条形码(未示出)并且在螺旋进料机80周围设置对关于螺旋进料机80的识别数据进行显示的条形码(未示出)。
如果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关于如图8所示的辊对82的识别数据,则便携式终端20的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辊对82的磨损和异常噪声以及辊对82之间的压力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视觉检查和听觉检查来查验辊对82的磨损和异常噪声。进行检查的操作员通过查验来确定辊对82是否具有磨损和异常噪声以及磨损程度或异常噪声的程度,并且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到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
通过压力表(未示出)的视觉检查来查验在辊对82之间的压力。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辊对82之间的压力是否示出了在被预先设定的预定压力水平处的压力并且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到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
如果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关于如图8所示的螺旋进料机80的识别数据,则便携式终端20的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螺旋进料机80的磨损和异常噪声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通过视觉检查和听觉检查来查验螺旋进料机80的磨损和异常噪声。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螺旋进料机80的磨损程度或异常噪声的程度并且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到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
以该方式查验螺旋进料机80的磨损和异常噪声,并且适当地维持螺旋进料机80。因而可以将进料器78中适当量的原料推在成对的辊82之间并且可以由适当量的原料获得已被形成为合适形状的成粒的材料。同样,通过检查并在适当程度维持应该被设定的在辊对82之间的压力以及在辊对82之间测量的压力,适当地维持成粒的材料的密度。
如上文说明的制粒机76具有示出关于要被检查的部件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未示出。参见图1的18A和18B以及检查项目识别单元)。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条形码被设置在要被检查的部件上或要被检查的部件周围,该部件包括要被检查的项目。就是说,示出了关于制粒机76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与在“设备检查系统的概述”及“使用设备检查系统进行处理的步骤”中说明的条形码18A、18B(参见图1)对应。以该方式,通过设置示出了关于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条形码由如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针对每个要被检查的项目以项目方式被扫描并且然后输入检查的结果。所以,通过该方法可以进行安全并稳定的检查。
(对刷磨及抛光设备的检查)
接下来,参照图9和图10说明设备检查系统,其中要被检查的设备是刷磨及抛光设备90。图9示出了刷磨及抛光设备90的正视图。图10示出了刷磨及抛光设备90的侧视图。刷磨及抛光设备90具有条形码(未示出),该条形码在刷磨及抛光设备90上给出了识别用于检查的设备的识别数据。
如图10所示,刷磨及抛光设备90具有设置在包括用于抛光的腔室102的区域内的转台。转台104由电动机106转动。此外,在转台104上在转台104的外周方向上以相等间隔布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旋转台108。如果旋转台108布置在用于抛光的腔室102的预定位置处(在下文说明的刷96下方),则旋转台108由电动机110进行旋转。
旋转台108具有在其处放置要被处理的制品的制品接纳部92。此外,在旋转台108中设置有将要被处理的制品固定至制品接纳部92的固定夹具94。刷96被设置在比用于抛光的腔室102的用于抛光的部中的转台104和旋转台108更高的位置。刷96被布置成使得刷96的端部面向下并且刷由图9和图10中所示的驱动电动机98来驱动。所以,图10中所示的刷96通过刷96相对于要被处理的制品旋转时接触要被处理的制品来对通过固定夹具94固定至制品接纳部92的要被处理的制品的表面进行研磨及抛光。此外,刷磨及抛光设备90包括将冷却剂喷洒在刷96接触要被处理的制品的接触区域上的用于喷洒冷却剂的机构(未示出),并且刷磨及抛光设备90还包括冷却剂循环部100。
如图9和图10所示的驱动电动机98是刷磨及抛光设备90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所以,在驱动电动机98周围设置对关于驱动电动机98的识别数据进行显示的条形码(未示出)。
如果图1中所示的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了关于如图10中所示的驱动电动机98的识别数据,则便携式终端的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驱动电动机98的电流、驱动电动机98的异常噪声以及振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视觉检查来查验驱动电动机98的电流并且通过视觉检查和听觉检查来查验驱动电动机98的异常噪声和振动。
进行检查的操作员确定驱动电动机98的电流是否是被预先设定的电流并且确定驱动电动机98的异常噪声的程度和振动程度。然后,操作员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在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所以,预先确定是否存在有驱动电动机98的基本功能的失调。
以该方式查验驱动电动机98的电流、异常噪声的程度以及振动程度并且适当地维持驱动电动机98。所以,图10中所示的刷96适当地旋转并且要被处理的制品的表面被适当地研磨和抛光。
此外,图10中所示的刷96是刷磨及抛光设备90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所以,在刷96周围设置对关于刷96的识别数据进行显示的条形码(未示出)。
如果图1中所示的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了关于刷96的识别数据,则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刷96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视觉检查来查验刷96的磨损。操作员确定刷96的磨损程度并且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在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以该方式查验刷96的磨损并且适当地维持刷96,使得用刷96将要被处理的制品的表面精确地研磨和抛光。
此外,冷却剂循环部100是刷磨及抛光设备90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所以,在冷却剂循环部100周围设置对冷却剂循环部100中的识别数据进行显示的条形码(未示出)。
如果图1中所示的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了冷却剂循环部100中的识别数据,则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冷却剂的循环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视觉检查冷却剂循环部100的操作来查验冷却剂的循环。操作员确定冷却剂的循环是否正常并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在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以该方式检查并适当地维持冷却剂的循环。所以,当刷96研磨并抛光要被处理的制品时适当地进行通过冷却剂的冷却。
此外,固定夹具94是刷磨及抛光设备90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所以,在固定夹具94周围设置对关于固定夹具94的识别数据进行显示的条形码(未示出)。
如果图1中所示的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8示出了关于固定夹具94的识别数据,则显示部20E(参见图1)将固定夹具94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通过视觉检查来查验固定夹具94的磨损。操作员确定固定夹具94的磨损程度并且将确定的结果(检查的结果)输入在便携式终端20(参见图1)中。以该方式查验固定夹具94的磨损并且适当地维持固定夹具94。所以,要被处理的制品在制品被适当地固定的位置被研磨及抛光。
如上文说明的刷磨及抛光设备90具有示出关于要被检查的部件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附图中未示出。参见图1的18A和18B以及检查项目识别单元)。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这些条形码被设置在要被检查的部件上或其周围,并且该部件包括要被检查的项目。就是说,示出关于刷磨及抛光设备90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与在“设备检查系统的概述”及“使用设备检查系统进行处理的步骤”中说明的条形码18A、18B(参见图1)对应。以该方式,通过设置示出关于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条形码由如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20的条形码读取器20A针对每个要被检查的项目扫描并且然后检查的结果被输入。所以,通过该方法可以进行安全且稳定的检查。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设备检查系统的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设备检查系统。除下文将说明的点以外,第二实施方式的设备检查系统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设备检查系统相同的结构。所以,不描述设备检查系统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备检查系统相同的结构。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并未设置示出了关于要被检查的部件14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18(部件识别单元)。
示出关于设备12的要被检查的部件14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的条形码18A和18B(检查项目识别单元)被设置在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14上或部件14周围。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图3中所示的控制部20B使用关于设备12(参见图1)的识别数据(来自条形码12B的数据)作为索引来参考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表和用于评估的标准的表,该数据由条形码读取器20A获得。然后控制部20B使显示部20E以预定显示形式来显示关于要被检查的项目的数据以及在显示部20E上参考的用于评估的标准的数据。
以该方式,显示部20E显示与条形码读取器20A读取出的条形码12B的识别数据对应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等。
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设备检查系统进行的处理的过程与图5(A)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的过程在以下几点上不同:首先,代替“‘显示设备的所有要被检查的部件’的步骤”(S3),应用“‘显示设备的所有要被检查的项目’的步骤”(S3)。此外,既不采用“‘用便携式终端来扫描要被检查的部件的条形码’的步骤”(S4)也不采用“‘确定是否存在有任何未被检查的部件’的步骤”(S8)。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设备检查系统中,可以在部件所在位置对要被检查的部件平稳地进行检查。
(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关于用视觉检查查验的项目,可以对项目所在位置的区域进行拍照,并且可以将从照片获得的数据连同由视觉检查获得的数据一起用于各种确定。
在以上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部件识别单元由条形码18形成,但是部件识别单元可以由条形码之外的某物来构成,如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编号的一个或更多个字母、图案。此外,类似地,如以上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由条形码18A、18B形成,但是检查项目识别单元可以由条形码之外的某物构成,如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编号的一个或更多个字母、图案。此外,以上内容可以被应用至给出识别设备的数据的、用于识别设备的部。
此外,在以上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计算机(第一计算机)与图2所示的计算机24对应的示例。但是计算机(第一计算机)可以是大型计算机。此外,类似地,代替图4所示的计算机38,第二计算机可以为大型计算机。
此外,包括要被检查的部件的设备可以是离心式喷砂装置、气动喷砂装置、滚筒抛光机等,这些设备是不同于以上实施方式的类型的设备。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形式,设备检查系统可以具有并不具有条形码的检查项目识别单元。在该修改形式中,图3所示的控制部20B使用部件14(参见图1)的识别数据(来自条形码18的数据)作为索引来参考存储部20D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表和存储部20D的用于评估的标准的表,该数据由条形码读取器20A获得。然后控制部20B使显示部20E显示关于要被检查的项目的数据以及用于评估的标准的数据,该数据以预定显示形式在显示部20E上被参考。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该修改形式中,代替“遵循便携式终端20的显示屏幕上的指令,扫描要被检查的项目的条形码并检查的处理”(S5),应用“遵循便携式终端的显示屏幕上的指令,检查的处理”。
作为以上实施方式的修改形式,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参见图4)可以检测部件的振动、噪声以及温度中的任意两项,并且可以以无线方式来传送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在另一修改实施方式中,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可以检测部件的振动、噪声以及温度中的任意一项,并且可以以无线方式来传送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
在再一修改实施方式中,设备检查系统不包括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42A、接收器42C或移动路由器42D中的任一项。
可以对修改实施方式及多个实施方式中的任何项进行任何组合。
在上文中,说明了设备检查系统的一个示例。但是本发明的设备检查系统并不限于该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修改形式来实施本发明。
附图标记
10 设备检查系统
12 设备
14 部件
18 条形码(用于识别用于检查的部件的部)
18A、18B 条形码(检查项目识别单元)
20 便携式终端
20A 条形码读取器(读取部)
20E 显示部
20F 传送部
24 个人计算机(第一计算机(计算机))
24A 接收部
24D 存储部
24G 列表部
32C 管理服务器
38 个人计算机(第二计算机)
42A 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
42C 接收器
42D 移动路由器
50 模制机(设备)
52 模制用箱
54 液压缸
56 液压单元
56A 压力油箱
56B 液压泵
56C 油净化器
58 脱模剂用箱
60 脱模剂喷洒器
62 浇口棒
64 推杆
66 通气箱单元
68 用于通气的喷嘴
70 滑动门
76 制粒机(设备)
78 进料器
80 螺旋进料机
82 辊
90 刷磨及抛光设备(设备)
92 制品接纳部
94 固定夹具
96 刷
98 驱动电动机
100 冷却剂循环部

Claims (22)

1.一种设备检查系统,包括:
(1)部件识别单元,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被设置在如下部件上或其周围,所述部件被预先确定为所述设备的部件,并且所述部件显示关于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的识别数据;
(2)便携式终端,包括:
扫描部,所述扫描部扫描所述部件识别单元,所述部件为要被检查的对象;
显示部,所述显示部与部件识别单元中的识别数据相对应地显示用于检查的屏幕,所述数据是由所述扫描部扫描的;
传送部,所述传送部传送与所述用于检查的屏幕相对应地输入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以及
(3)计算机,包括:
接收部,所述接收部接收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传送部传送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
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由所述传送部接收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以及
列表部,所述列表部检索来自所述存储部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并且将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转换成列表形式用于打印或用于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还包括:
(1)检查项目识别单元,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给出关于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的要被检查的项目的所述识别数据,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被设置在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上或在所述部件周围,并且针对所述部件由所述部件识别单元给出所述识别数据,以及
(2)便携式终端,包括:
扫描部,所述扫描部扫描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所述显示部,所述显示部与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中的所述识别数据相对应地显示要被检查的项目,所述数据是由所述扫描部扫描的;以及
传送部,所述传送部传送针对要被检查的每个项目分别输入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部件识别单元以及所述检查项目识别单元均由条形码形成,并且所述扫描部由读取所述条形码的条形码读取器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设备检查系统包括:
作为第一计算机的所述计算机;
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所述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被设置在要被检查的所述部件中的至少任一部件上,并且所述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检测所述部件的振动、噪声以及温度中的任何项,并且以无线方式传送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由所述具有传感器的传送器传送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
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被连接至所述接收器并且将由所述接收器接收的关于所述检测结果的信息传送至被连接至通信网络的无线网络的无线基站;
管理服务器,所述管理服务器通过所述无线基站和所述通信网络从所述移动路由器接收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并且存储该信息;以及
第二计算机,所述第二计算机被连接至所述通信网络并且被安装在客户端站点处,其中,存储在所述管理服务器中的关于检测结果的信息能够由所述第二计算机通过所述通信网络被访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其中,所述设备是对模制用箱内的模制用砂进行模制的模制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模制机包括液压缸,该液压缸产生用于挤压所述模制用箱内的所述模制用砂的驱动力,以及
所述模制机的要被检查的、并且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液压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包括存储被提供给所述液压缸的油的压力油箱以及对所述压力油箱施压以将所述压力油箱的油提供给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泵,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所述液压单元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压力油箱中的油量与所述液压泵的压力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模制机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产生用于挤压所述模制用箱内的所述模制用砂的驱动力,以及
所述模制机的要被检查的、并且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液压单元,所述液压单元包括存储被提供给所述液压缸的油的压力油箱、对所述压力油箱施压以将所述压力油箱的油提供给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泵以及对由所述液压泵施压的油进行过滤的油净化器,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所述液压泵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油净化器上的压力以及所述压力油箱中的油的温度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模制机包括存储要被提供给所述模制用箱的脱模剂的脱模剂用箱以及对所述模制用箱中的所述脱模剂进行喷洒的脱模剂喷洒器,所述脱模剂被存储在所述脱模剂用箱中,以及
所述模制机的要被检查的、并且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脱模剂喷洒器,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所述脱模剂喷洒器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是否存在所述脱模剂喷洒器的阻塞以及是否存在来自所述脱模剂喷洒器的液体泄漏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存储要被提供给所述模制用箱的脱模剂的脱模剂用箱,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脱模剂用箱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被存储在所述脱模剂用箱中的所述脱模剂的量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浇口棒,所述浇口棒用于在已模制的模制件内形成浇口并且所述浇口棒在所述模制用箱内能够延展,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浇口棒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浇口棒的移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模制机具有设置在上模制用箱与下模制用箱彼此相对的位置处的推杆,所述推杆能够进入且能够离开所述上模制用箱和所述下模制用箱,并且当所述模制机工作时所述推杆相对于所述模制用箱移动,以及
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推杆,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针对其设置所述推杆的所述模制用箱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推杆的移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模制机具有通气箱单元,所述通气箱单元将模制用砂填充在用于对模制件进行模制的空间中,所述空间形成在所述模制用箱内,其中,所述通气箱单元在所述箱的下端处的开口处具有通气喷嘴,以及
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通气箱单元,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通气箱单元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通气喷嘴的磨损和阻塞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模制机具有通气箱单元,所述通气箱单元将模制用砂填充在用于对模制件进行模制的空间中,所述空间形成在所述模制用箱内,其中,所述通气箱单元具有打开和关闭在所述箱的上端的开口的滑动门,所述开口将所述模制用砂接纳到所述通气箱单元中,以及
所述模制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通气箱单元,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通气箱单元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滑动门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设备检查系统包括制粒机,所述制粒机包括辊对,所述辊被布置成使得两个辊的轴平行,并且所述辊在与所述轴垂直的平面中的横截面是环状的,所述辊压缩被提供在形成在辊之间的空间中的原料,并且通过所述辊的旋转来施压以将所述原料固化成成粒的材料;所述制粒机包括布置在所述辊对上方的进料器;以及所述制粒机包括布置在所述进料器内并且将所述进料器中的所述原料挤压进所述辊之间的空间中的螺旋进料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制粒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辊对和所述螺旋进料机,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辊对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辊对的磨损和异常噪声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螺旋进料机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螺旋进料机的磨损和异常噪声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制粒机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辊对,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所述识别数据是所述辊对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辊对之间的压力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要被检查的设备是刷磨及抛光设备,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包括:
制品接纳部,其中放置有要被处理的所述制品(在下文中称为“制品”);
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将所述制品固定至所述制品接纳部;
刷,在所述刷在旋转的同时接触所述制品时,对固定至所述制品接纳部的所述制品的表面进行研磨和抛光;以及
驱动电动机,所述驱动电动机使所述刷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驱动电动机,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驱动电动机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驱动电动机的当前值、异常噪声以及振动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刷,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刷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刷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包括冷却剂循环部,所述冷却剂要被喷洒在所述刷接触所述制品的接触区域上以及所述接触区域周围的区域上,以及
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要被检查的部件包括所述冷却剂循环部,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冷却剂循环部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冷却剂的循环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检查系统,
其中,所述刷磨及抛光设备的被预先确定为要被检查的部件的部件包括所述固定夹具,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扫描部从所述部件识别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是所述固定夹具的识别数据,则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显示部将所述固定夹具的磨损作为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
22.一种设备检查系统,包括:
(1)检查项目识别部,所述检查项目识别部被设置在被预先确定为部件的部件上或被设置在所述部件周围,并且所述检查项目识别部显示关于要被检查的项目的识别数据;以及
(2)便携式终端,包括:
扫描部,所述扫描部扫描所述检查项目识别部;
显示部,所述显示部与所述检查项目识别部中的所述识别数据对应地将要被检查的项目显示在用于检查的屏幕上,所述数据由所述扫描部扫描;以及
传送部,所述传送部传送以项目方式输入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以及
(3)计算机,包括:
接收部,所述接收部接收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传送部传送的关于检查结果的所述信息;
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由所述接收部接收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以及
列表部,所述列表部检索来自所述存储部的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并且将关于检查结果的信息转换成列表形式以用于打印或用于显示。
CN201380038630.1A 2012-10-04 2013-09-26 设备检查系统 Active CN104487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2448 2012-10-04
JP2012-222448 2012-10-04
PCT/JP2013/005741 WO2014054254A1 (en) 2012-10-04 2013-09-26 System for inspecting equip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7907A true CN104487907A (zh) 2015-04-01
CN104487907B CN104487907B (zh) 2017-06-23

Family

ID=49679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8630.1A Active CN104487907B (zh) 2012-10-04 2013-09-26 设备检查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137190B2 (zh)
CN (1) CN104487907B (zh)
WO (1) WO201405425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6052A (zh) * 2018-03-09 2019-09-17 发那科株式会社 设备检查系统和设备检查方法
CN111316180A (zh) * 2017-11-29 2020-06-19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装置检查系统
CN111655397A (zh) * 2018-03-30 2020-09-11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脱模剂喷雾装置以及脱模剂喷雾方法
CN117020952A (zh) * 2023-10-10 2023-11-10 武汉佰仕润建筑钢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钢板检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7907B (zh) * 2012-10-04 2017-06-23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设备检查系统
CN105929809A (zh) * 2016-07-06 2016-09-07 德阳瑞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型集散控制设备的智能移动监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4369A (ja) * 1997-10-31 1999-05-21 Fujitsu Ltd 設備点検装置
US6658311B1 (en) * 1999-03-19 2003-12-02 Komatsu Lt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for press line
US20040093102A1 (en) * 2000-10-10 2004-05-13 Sami Liiri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enance of a production plant
CN200996943Y (zh) * 2006-10-09 2007-12-26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检查设备
CN101378335A (zh) * 2007-08-31 2009-03-04 佳能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装置、设备管理系统及设备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0489Y2 (zh) * 1988-12-23 1992-05-11
JP2794476B2 (ja) * 1990-03-30 1998-09-03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分割スクイズフート式の鋳型造型機
JP2544464Y2 (ja) * 1991-01-18 1997-08-20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鋳型造型機
JP2938338B2 (ja) * 1994-03-14 1999-08-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二次元コード
JP3406739B2 (ja) 1995-08-09 2003-05-12 株式会社東芝 ハンディ式現場機器点検装置
JPH10180412A (ja) * 1996-12-20 1998-07-07 Asahi Tec Corp 中子成形型
JP2002263793A (ja) * 2001-03-15 2002-09-17 Sintokogio Ltd 静圧造型機用造型監視モニタシステム
JP2003136195A (ja) * 2001-10-30 2003-05-14 Sintokogio Ltd 鋳型造型機の操作・監視システム
JP4129728B2 (ja) * 2002-10-09 2008-08-06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造型機前の砂性状安定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918218B2 (ja) * 2004-11-12 2012-04-18 ザイブナ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作業の工程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作業の工程管理方法
JP5098056B2 (ja) * 2008-02-28 2012-1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医療管理装置、医療管理方法、及び、医療管理プログラム
JP5612967B2 (ja) * 2010-08-27 2014-10-22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出湯量及び配湯量管理システム
JP5803932B2 (ja) * 2010-11-10 2015-11-04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鋳型造型装置の据付支援装置及び鋳型造型装置
CN104487907B (zh) * 2012-10-04 2017-06-23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设备检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4369A (ja) * 1997-10-31 1999-05-21 Fujitsu Ltd 設備点検装置
US6658311B1 (en) * 1999-03-19 2003-12-02 Komatsu Lt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for press line
US20040093102A1 (en) * 2000-10-10 2004-05-13 Sami Liiri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enance of a production plant
CN200996943Y (zh) * 2006-10-09 2007-12-26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检查设备
CN101378335A (zh) * 2007-08-31 2009-03-04 佳能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装置、设备管理系统及设备管理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6180A (zh) * 2017-11-29 2020-06-19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装置检查系统
CN110246052A (zh) * 2018-03-09 2019-09-17 发那科株式会社 设备检查系统和设备检查方法
CN111655397A (zh) * 2018-03-30 2020-09-11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脱模剂喷雾装置以及脱模剂喷雾方法
CN117020952A (zh) * 2023-10-10 2023-11-10 武汉佰仕润建筑钢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钢板检测装置
CN117020952B (zh) * 2023-10-10 2023-12-22 武汉佰仕润建筑钢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钢板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501721A (ja) 2016-01-21
JP6399147B2 (ja) 2018-10-03
JP6137190B2 (ja) 2017-05-31
JP2017144486A (ja) 2017-08-24
WO2014054254A1 (en) 2014-04-10
CN104487907B (zh) 2017-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7907A (zh) 设备检查系统
US201300466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ycl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856985B (zh) 至少一个车辆车轮或轮胎的提升装置及其磨损状态检测器
CN20271136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回收机
CN106513330A (zh) 物流商品分拣装置及系统
WO20130630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ycl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01976407A (zh) 手机、结帐服务器、手机购物系统以及手机购物方法
CN102582329A (zh) 喷油嘴的自动激光雕刻与读码设备
CN207007338U (zh) 用于电网设备在线巡检的智能红外热成像装置
CN107507365B (zh) 3d打印产品自动售卖机
EP2810219B1 (en) Method of analys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11217565U (zh) 一种具有分拣功能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装置
KR102039295B1 (ko) 커피원두 판매시스템
NL2020658B1 (en) Improved Die Cutting System and Too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refore
CN114131822B (zh) 电子标识防伪垫片的制备装置
CN115008907A (zh) 一种多功能物流用的一体化手持扫描打印设备
CN111316180A (zh) 装置检查系统
CN109926170B (zh) 一种文件销毁方法及其文件销毁系统
CN208636838U (zh) 集成一体机的移动工作台
CN112249614A (zh) 一种用于追踪供应链货物流的监管系统
CN205486186U (zh) 旋转式收发卡和盾设备
CN109583918A (zh) 电子商务产品抽查存证系统及其方法
CN108830122A (zh) 卷烟智能识别装置及方法
CN219223885U (zh) 扫码称重二合一自动化平台
CN208070849U (zh) 编码式焊丝盘自动发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