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4448A - 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54448A
CN104454448A CN201410663643.4A CN201410663643A CN104454448A CN 104454448 A CN104454448 A CN 104454448A CN 201410663643 A CN201410663643 A CN 201410663643A CN 104454448 A CN104454448 A CN 104454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elimination
sub
dividing plate
bear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636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54448B (zh
Inventor
郝唯
张�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Toshiba Compressor Corp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636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544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54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4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54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4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气缸组件、轴承、消声器和消声隔板。其中,轴承设在气缸组件的端面上,轴承上设有第一排气孔,消声器设在轴承的端面上且与轴承限定出消声腔。消声隔板设在轴承的端面上,消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轴承的方向凹入以与轴承所在的表面之间限定出第一子消声腔,消声隔板与消声器限定出第二子消声腔,第一子消声腔与第一排气孔连通,消声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子消声腔和第二子消声腔的第二排气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在轴承与消声器之间设置消声隔板,使得排入消声器内的气体冷媒两次消音,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消音量。而且压缩机结构简单,设计成本及加工成本增幅小。

Description

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工作特点决定了压缩机也是制冷系统的主要噪声源,压缩机噪声包括气流噪声、机械噪声和电机噪声。消声器是用来抑制压缩机的气流噪声的机构,消声器一般安装在轴承上。传统的消声器受结构限制其消声量较小,甚至在有些频段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差,导致消声器整体消声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的降噪效果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气缸组件;轴承,所述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端面上,所述轴承上设有第一排气孔;消声器,所述消声器设在所述轴承的端面上且与所述轴承限定出消声腔;消声隔板,所述消声隔板设在所述轴承的端面上,所述消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轴承的方向凹入以与所述轴承所在的表面之间限定出第一子消声腔,所述消声隔板与所述消声器限定出第二子消声腔,所述第一子消声腔与所述第一排气孔连通,所述消声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子消声腔和所述第二子消声腔的第二排气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在轴承与消声器之间设置消声隔板,使得排入消声器内的气体冷媒两次消音,从而降低了压缩机的噪音量。而且压缩机结构简单,设计成本及加工成本增幅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消声腔形成为绕所述消声隔板的中心延伸的圆弧形。由此,第一子消声腔加工容易。
具体地,所述第一子消声腔具有起始端和末端,所述第一排气孔邻近所述起始端设置,所述第二排气孔邻近所述末端设置。由此,从第一排气孔排入至第一子消声腔内的气体冷媒也只能在流经整个第一子消声腔后才能从第二排气孔处排出,从而保证消声隔板的消声作用。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消声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210度且小于360度。由此,消声隔板的消声效果良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消声腔形成为环形,所述第一子消声腔内设有用于阻隔冷媒流通的隔板,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分布在所述隔板的两侧。由此,从第一排气孔排入至第一子消声腔内的气体冷媒只能在流经整个第一子消声腔后才能从第二排气孔处排出,由此,消声隔板的消声作用能够得到保证。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消声隔板的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轴承的方向凹入以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轴承的端面配合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子消声腔。
在另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轴承包括轴承法兰和轮毂,所述消声隔板外套在所述轮毂上且设在所述轴承法兰的端面上,所述消声隔板与所述轮毂的外周壁、所述轴承法兰的端面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子消声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消声腔的通流面积为S2,所述消声腔在所述消声器的径向方向上的最窄处的通流面积为S3,所述S2与S3满足:0.2*S3≤S2≤0.6*S3。从而在保证气体冷媒正常流通的情况下,限制了第一子消声腔内气体冷媒的流动通道的大小,进而提高消声隔板的传递损失,以提高消声隔板与消声器的消音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消声腔的径向尺寸为W2,所述第一子消声腔的轴向尺寸为H2,所述消声腔的径向尺寸的最小值为W3,所述消声腔在其径向尺寸为W3处的轴向尺寸为H3,所述H2、W2、H3及W3满足:0.4*H3≤H2≤0.8*H3,0.4*W3≤W2≤0.8*W3。由此,消声隔板的形成有第一子消声腔的部分可设在消声腔内,便于消声隔板及消声器的装配,而且也进一步限制了第一子消声腔内气体冷媒的流动通道的大小,以进一步提高消声隔板的传递损失。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轴承上设置第一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F-F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承及第一消声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G-G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承、第一消声隔板及第一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沿H-H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圈示I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轴承上设置第二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沿J-J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承、第一消声隔板及第二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沿K-K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承及第二消声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第一消声器及第一消声隔板构成的组合消声机构与第一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对比示意图,其中,A曲线表示组合消声机构的传递损失分布图,B曲线表示第一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分布图;
图14是第二消声器、第二消声器与第一消声隔板构成的消声机构、第二消声器与第二消声隔板构成的消声机构的传递损失对比示意图,其中,C曲线表示第二消声器与第一消声隔板组合后的传递损失分布图,D曲线表示第二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分布图,E曲线表示第二消声器与第二消声隔板组合后的传递损失分布图。
附图标记:
压缩机1000、
轴承1、第一排气孔10、排气腔V1、
轴承法兰11、第一端面f1、第二端面f2、轮毂12、
消声机构200、
消声器2、消声腔V2、第三排气孔20、第一消声器21、第二消声器22、
消声隔板3、第二排气孔30、凹槽31、第一消声隔板32、第二消声隔板33、
第一子消声腔P1、起始端a、末端b、第二子消声腔P2、
第一子消声腔的通流面积S2、消声腔在消声器的径向方向上的最窄处的通流面积S3、
第一子消声腔的径向尺寸W2、第一子消声腔的轴向尺寸H2、消声腔的径向尺寸的最小值W3、消声腔在其径向尺寸为W3处的轴向尺寸H3、
排气阀片5、阀片限位器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10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1000,包括:气缸组件(图未示出)、轴承1、消声器2和消声隔板3,其中,轴承1设在气缸组件的端面上,轴承1上设有第一排气孔10,消声器2设在轴承1的端面上且与轴承1限定出消声腔V2。
参照图3-图6,消声隔板3设在轴承1的端面上,消声隔板3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轴承1的方向凹入以与轴承1所在的表面之间限定出第一子消声腔P1,消声隔板3与消声器2限定出第二子消声腔P2,第一子消声腔P1与第一排气孔10连通,消声隔板3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子消声腔P1和第二子消声腔P2的第二排气孔30。
这里,气缸组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气缸组件的结构,气缸组件中气缸的数量及结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例如,部分压缩机内仅设有一个气缸,也有部分压缩机内设有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气缸。压缩机1000中,轴承1包括主轴承和副轴承,主轴承设在气缸组件的上端面上,副轴承设在气缸组件的下端面上。
在压缩机1000中,消声器2的设置位置较灵活,例如,部分压缩机1000中消声器2设在主轴承的上端面上,也有部分压缩机1000中消声器2设在副轴承的下端面上,还有部分压缩机1000中主轴承和副轴承上各设有一个消声器2。消声隔板3的设置位置也较灵活,消声隔板3可以单独安装在主轴承上或副轴承上,消声隔板3也可为两个且分别设在主轴承及副轴承上,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消声隔板3设在设有消声器2的轴承1及相应的消声器2之间即可,消声隔板3及相应的消声器2构成消声机构200。
具体地,如图1-图6所示,轴承1包括轴承法兰11和轮毂12,其中,轴承法兰11形成为大体圆盘形,轴承法兰11的一侧端面(这里称为第一端面f1)与气缸组件配合,轮毂12从轴承法兰11的另一侧端面(这里称为第二端面f2)向外延伸,消声器2设在轴承法兰11的第二端面f2上。更具体地,第一排气孔10设在轴承法兰11上,轴承法兰11的第二端面f2的一部分向内凹入形成排气腔V1,第一排气孔10设在排气腔V1的底壁上,压缩机1000还包括排气阀片5和阀片限位器6,排气阀片5设在排气腔V1内以与第一排气孔10配合以打开或关闭第一排气孔10,阀片限位器6也设在排气腔V1内以限定排气阀片5的打开程度。
排气腔V1与第一子消声腔P1连通,气缸组件内压缩的气体冷媒从第一排气孔10排入至排气腔V1内,排气腔V1内的气体冷媒流入第一子消声腔P1内进行初步消音。初步消音后的气体冷媒再由消声隔板3上的第二排气孔30排入至第二子消声腔P2内进行再次消音。可选地,消声器2上设有第三排气孔20,第二子消声腔P2内的气体冷媒从第三排气孔20处排出。
这里,消声隔板3的设置对压缩机1000的其他结构影响不大,也可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1000在现有的普通压缩机基础上,仅在轴承1与消声器2之间增加了消声隔板3,使得气缸组件排出的气体冷媒可在消声腔V2内两次消声。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1000的设计成本不高,加工成本增加的也不高。
经发明人的大量研究及实验可知,设置了消声隔板3的消声腔V2改变了气体冷媒的流动通道,增加了气体冷媒在消声腔V2内的流通路程,从而大大提高气体冷媒的传递损失,降低了压缩机1000在200-3000Hz范围内的噪音量,尤其在1200-1350Hz范围内压缩机1000的消声效果明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1000,通过在轴承1与消声器2之间设置消声隔板3,使得排入消声器2内的气体冷媒两次消音,从而降低了压缩机1000的噪音量,尤其可提高压缩机1000在1200-1350Hz范围内的消声效果。而且压缩机1000结构简单,压缩机1000设计成本及加工成本增幅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是,如图12所示,第一子消声腔P1形成为环形,第一子消声腔P1环绕轴承1的轮毂12设置。
有利地,第一子消声腔P1为非连通槽,也就是说,第一子消声腔P1具有起始端a和末端b。
将第一子消声腔P1设置为非连通槽的方式不限,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第一子消声腔P1内可设有用于阻隔冷媒流通的隔板(图未示出),第一排气孔10和第二排气孔30分布在隔板的两侧,这样,第一排气孔10和第二排气孔30分别设在第一子消声腔P1的起始端a和末端b上,从第一排气孔10排入至第一子消声腔P1内的气体冷媒只能在流经整个第一子消声腔P1后才能从第二排气孔30处排出,由此,消声隔板3的消声作用能够得到保证。
又如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子消声腔P1形成为绕消声隔板3的中心延伸的圆弧形,从而第一子消声腔P1也具有了起始端a和末端b,第一排气孔10邻近起始端a设置,第二排气孔30邻近末端b设置。这样,第一子消声腔加工容易,而且从第一排气孔10排入至第一子消声腔P1内的气体冷媒也只能在流经整个第一子消声腔P1后才能从第二排气孔30处排出,从而保证消声隔板3的消声作用。
其中,当第一子消声腔P1形成为绕消声隔板3的中心延伸的圆弧形时,发明人经实验得知,当第一子消声腔P1的圆心角大于等于210度且小于360度时,消声隔板3的消声效果良好。也可以说,如图3所示,第一子消声腔P1的不连通部分的角度为M,角度M的范围为大于0度小于等于150度。
可选地,第二排气孔30的数量为一至四个,当然,第二排气孔30的数量、大小及位置可根据设计需要具体调整。
另外,第一子消声腔P1的形成方式也不限于一种,例如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图6所示,消声隔板3的一部分朝向远离轴承1的方向凹入以形成凹槽31,凹槽31与轴承1的端面配合以限定出第一子消声腔P1。
具体地,如图4所示,消声隔板3紧贴在轴承1的第二端面f2上,轴承1的第二端面f2与消声隔板3之间限定出第一子消声腔P1。
又例如在另一些具体示例中,消声隔板3外套在轮毂12上且设在轴承法兰11的端面上,消声隔板3与轮毂12的外周壁、轴承法兰11的端面之间限定出第一子消声腔P1。也就是说,消声隔板3形成为环形板,消声隔板3的外端部分(即远离其中心轴线的一端)紧贴在轴承1的第二端面f2上,消声隔板3的内端部分(即邻近其中心轴线的一端)形成为先朝向远离第二端面f2的方向延伸后弯折朝向轮毂12的方向延伸的弯板,由此,消声隔板3的内端部分止抵在轮毂12上以与轮毂12的外周壁及第二端面f2之间限定出第一子消声腔P1。
有利地,如图5-图7所示,第一子消声腔P1的通流面积为S2,消声腔V2在消声器2的径向方向上的最窄处的通流面积为S3,S2与S3满足:0.2*S3≤S2≤0.6*S3。
其中,第一子消声腔P1用于流通气体冷媒,在图5-图7的示例中,第一子消声腔P1为形成为圆弧形,该示例中第一子消声腔P1的横截面积为第一子消声腔P1的通流面积S2。在该示例中,消声器2为环形,消声器2与轴承1之间限定的消声腔V2也为环形,消声腔V2的横截面积为消声腔V2的通流面积,因此,而消声腔V2在消声器2的径向方向上的最窄处的通流面积S3指的是,消声腔V2在消声器2的径向方向上尺寸最小处横截面积。
通过将第一子消声腔P1的通流面积为S2限制在大于等于0.2*S3且小于等于0.6*S3的范围内,从而在保证气体冷媒正常流通的情况下,限制了第一子消声腔P1内气体冷媒的流动通道的大小,进而提高消声隔板3的传递损失,以提高消声隔板3与消声器2的消音量。
优选地,第一子消声腔P1的径向尺寸为W2,第一子消声腔P1的轴向尺寸为H2,消声腔V2的径向尺寸的最小值为W3,消声腔V2在其径向尺寸为W3处的轴向尺寸为H3,也就是说,消声腔V2在消声器2的径向方向上的最窄处的宽度为W3、高度为H3。其中,H2、W2、H3及W3满足:0.4*H3≤H2≤0.8*H3,0.4*W3≤W2≤0.8*W3,
这样,消声隔板3的形成有第一子消声腔P1的部分可设在消声腔V2内,便于消声隔板3及消声器2的装配,而且也进一步限制了第一子消声腔P1内气体冷媒的流动通道的大小,以进一步提高消声隔板3的传递损失。
另外,在发明人的研究中发现,通过调整第一子消声腔P1的几何尺寸、设置位置、第一子消声腔P1的入口和出口的位置、第一子消声腔P1的入口和出口的形状,来调整消声器2与消声隔板3的消声量的峰值及频率。
在图3-图6的示例中,由于消声隔板3与轴承1所在的表面之间限定出第一子消声腔P1,第一子消声腔P1与排气腔V1连通,因此,第一子消声腔P1与排气腔V1重叠的部分构成第一子消声腔P1的入口,因此通过调整两者的重叠部分的大小可以约束第一子消声腔P1的入口面积。而第二排气孔30构成第一子消声腔P1的出口,通过调整第二排气孔30的大小及位置可以约束第一子消声腔P1的出口面积及出口位置。
综上,由消声器2及消声隔板3构成的消声机构200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并可以对噪声峰值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三个不同实施例,三个实施例中消声机构200对不同的消声器2及消声隔板3进行了组合,以方便比较三种压缩机1000的消声效果。其中,消声隔板3包括第一消声隔板32和第二消声隔板33两种结构,消声器2包括第一消声器21和第二消声器22两种结构,实施例一中消声机构200由第一消声隔板32与第一消声器21组成,实施例二中消声机构200由第一消声隔板32与第二消声器22组成,实施例三中消声机构200由第二消声隔板33与第二消声器22组成。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图6所示,压缩机1000是在图1和图2所示的传统结构中增加了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消声隔板32,组合后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
其中,第一消声隔板32形成为环形且外套在轴承1的轮毂12上,第一消声隔板32的一部分朝向远离轴承1的方向凹入以形成凹槽31,凹槽31与轴承1的第二端面f2配合限定出第一子消声腔P1。第一子消声腔P1形成为绕第一消声隔板32的中心延伸的圆弧形,第一子消声腔P1的末端设置了两个第二排气孔30。第一消声器21设在第一消声隔板32上,第一消声器21上设有一个第三排气孔20。
图13所示为发明人将未设置第一消声隔板32及设置了第一消声隔板32的压缩机进行的对比研究情况,图中A曲线表示第一消声器21组合了第一消声隔板32后的传递损失分布图,图中B曲线表示第一消声器21的传递损失分布图,由A、B曲线比较可知,第一消声器21在组合了第一消声隔板32后其传递损失明显增加。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8-图11所示,压缩机1000是在图8和图9所示的传统结构中增加了第一消声隔板32,组合后的结构如图10和图11所示。
其中,第二消声器22设在第一消声隔板32上,第二消声器22上设有两个第三排气孔20。而且相对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消声器21而言,第二消声器22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图14所示为发明人将未设置第一消声隔板32及设置了第一消声隔板32的压缩机进行的对比研究情况,图中C曲线表示第二消声器22组合了第一消声隔板32后的传递损失分布图,图中D曲线表示第二消声器22的传递损失分布图,由C、D曲线比较可知,第二消声器22在组合了第一消声隔板32后其传递损失明显增加。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三中,压缩机1000是在图8和图9所示的传统结构中增加了图12所示的第二消声隔板33。
其中,第二消声隔板33形成为环形且外套在轴承1的轮毂12上,第二消声隔板33的一部分朝向远离轴承1的方向凹入以形成凹槽31,凹槽31与轴承1的第二端面f2配合限定出第一子消声腔P1。第一子消声腔P1形成为绕第二消声隔板33的中心延伸的连通的圆环形,第二消声隔板33上设置了两个第二排气孔30。
图14也显示了发明人将未设置第二消声隔板33及设置了第二消声隔板33的压缩机进行的对比研究情况,图中E曲线表示第二消声器22组合了第二消声隔板33后的传递损失分布图,图中D曲线表示第二消声器22的传递损失分布图,由E、D曲线比较可知,第二消声器22在组合了第二消声隔板33后其传递损失也有了一定增加。
由图13中的A曲线及图14中的C曲线比较可知,相同的消声隔板3和不同形状的消声器2组合后,消声机构200取得的消声效果不同。又如图14中的C曲线及E曲线比较可知,相同的消声器2与不同形状的消声隔板3组合后,消声机构200取得的消声效果也不同,而且在第一子消声腔P1为非连通的状态下,消声隔板3对压缩机1000的消声作用更加明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1000,通过在消声器2与轴承1之间设置消声隔板3,提高了消声效果,降低了压缩机1000的噪音。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宽度”、“高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组件;
轴承,所述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端面上,所述轴承上设有第一排气孔;
消声器,所述消声器设在所述轴承的端面上且与所述轴承限定出消声腔;
消声隔板,所述消声隔板设在所述轴承的端面上,所述消声隔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轴承的方向凹入以与所述轴承所在的表面之间限定出第一子消声腔,所述消声隔板与所述消声器限定出第二子消声腔,所述第一子消声腔与所述第一排气孔连通,所述消声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子消声腔和所述第二子消声腔的第二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消声腔形成为绕所述消声隔板的中心延伸的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消声腔具有起始端和末端,所述第一排气孔邻近所述起始端设置,所述第二排气孔邻近所述末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消声腔的圆心角大于等于210度且小于3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消声腔形成为环形,所述第一子消声腔内设有用于阻隔冷媒流通的隔板,所述第一排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分布在所述隔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隔板的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轴承的方向凹入以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轴承的端面配合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子消声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轴承法兰和轮毂,所述消声隔板外套在所述轮毂上且设在所述轴承法兰的端面上,所述消声隔板与所述轮毂的外周壁、所述轴承法兰的端面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子消声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消声腔的通流面积为S2,所述消声腔在所述消声器的径向方向上的最窄处的通流面积为S3,所述S2与S3满足:0.2*S3≤S2≤0.6*S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消声腔的径向尺寸为W2,所述第一子消声腔的轴向尺寸为H2,所述消声腔的径向尺寸的最小值为W3,所述消声腔在其径向尺寸为W3处的轴向尺寸为H3,所述H2、W2、H3及W3满足:0.4*H3≤H2≤0.8*H3,0.4*W3≤W2≤0.8*W3。
CN201410663643.4A 2014-11-19 2014-11-19 压缩机 Active CN1044544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63643.4A CN104454448B (zh) 2014-11-19 2014-11-19 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63643.4A CN104454448B (zh) 2014-11-19 2014-11-19 压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4448A true CN104454448A (zh) 2015-03-25
CN104454448B CN104454448B (zh) 2017-01-04

Family

ID=52901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63643.4A Active CN104454448B (zh) 2014-11-19 2014-11-19 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5444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5157A (zh) * 2018-09-25 2019-01-1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消音器及压缩机
CN109681431A (zh) * 2019-03-06 2019-04-2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空调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0150A (en) * 1995-12-11 1998-09-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Hermetic compressor having vibration damping support
JP2003184772A (ja) * 2001-12-12 2003-07-03 Toshiba Kyaria Kk 横形ツインロータリ圧縮機
JP2007077825A (ja) * 2005-09-12 2007-03-29 Toshiba Kyaria Kk 密閉型回転式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8151075A (ja) * 2006-12-19 2008-07-03 Toshiba Kyaria Kk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1144800A (ja) * 2009-12-16 2011-07-28 Toshiba Carrier Corp 多気筒ロータリ式圧縮機と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1220225A (ja) * 2010-04-09 2011-11-0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203130519U (zh) * 2013-02-04 2013-08-14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3161551U (zh) * 2013-03-25 2013-08-28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双排气压缩机和单排气压缩机
CN204239194U (zh) * 2014-11-19 2015-04-0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0150A (en) * 1995-12-11 1998-09-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Hermetic compressor having vibration damping support
JP2003184772A (ja) * 2001-12-12 2003-07-03 Toshiba Kyaria Kk 横形ツインロータリ圧縮機
JP2007077825A (ja) * 2005-09-12 2007-03-29 Toshiba Kyaria Kk 密閉型回転式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8151075A (ja) * 2006-12-19 2008-07-03 Toshiba Kyaria Kk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1144800A (ja) * 2009-12-16 2011-07-28 Toshiba Carrier Corp 多気筒ロータリ式圧縮機と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1220225A (ja) * 2010-04-09 2011-11-0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203130519U (zh) * 2013-02-04 2013-08-14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3161551U (zh) * 2013-03-25 2013-08-28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双排气压缩机和单排气压缩机
CN204239194U (zh) * 2014-11-19 2015-04-0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5157A (zh) * 2018-09-25 2019-01-1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消音器及压缩机
CN109681431A (zh) * 2019-03-06 2019-04-2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09681431B (zh) * 2019-03-06 2024-02-2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4448B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39194U (zh) 压缩机
CN102597477A (zh) 降噪面板和包括降噪面板的燃气涡轮机部件
US10590954B2 (en) Flat flow-conducting grille
CN204627991U (zh) 旋转式压缩机
US20170284413A1 (en) Centrifugal Blower
CN203500026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04454448A (zh) 压缩机
CN105909562A (zh) 带有降噪功能的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蜗壳
CN104500403A (zh) 旋转式压缩机
KR101741618B1 (ko) 배기가스 터보차저의 압축기
CN109708385A (zh) 风道及其冰箱
CN204165206U (zh) 空调器及其出风格栅
CN206738170U (zh) 消音器和具有其的旋转式压缩机
CN109915343A (zh) 导流消音器及使用该消音器的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06770156U (zh) 制冷压缩机排气消音器及制冷压缩机
CN108999304A (zh) 室外吸音器及室外吸音墙
CN203847207U (zh) 轮转腔消音器
CN204371688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4786883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9067486U (zh) 一种消音器及压缩机
CN103883529A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气缸
CN204476760U (zh) 泵体结构及压缩机
CN104533751A (zh) 消音器
CN104776029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09185157A (zh) 一种消音器及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ao Wei

Inventor after: Zhang Cheng

Inventor after: Huang Nianzhou

Inventor before: Hao W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