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42192A -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42192A
CN104442192A CN201410714923.3A CN201410714923A CN104442192A CN 104442192 A CN104442192 A CN 104442192A CN 201410714923 A CN201410714923 A CN 201410714923A CN 104442192 A CN104442192 A CN 104442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automobile
type cover
cover tire
spli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149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静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to CN2014107149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421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42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21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包括车轮钢圈,所述的车轮钢圈上设置有第一周向凹槽和第二周向凹槽,还包括与第一周向凹槽和第二周向凹槽适配的连体式外胎或者分体式外胎。本发明车辆爆胎时能够保持车身平衡,不会发生跑偏、翻车的事故;爆胎后可以继续行驶,而不需要更换备胎或者拖车;车辆无需配备备胎,可以减轻车身重量和增大车内空间;本装置加大车轮与地面的有效接触面积,防滑性能更强,行驶更加稳定、安全;分体式外胎的特殊结构增大了与地面摩擦,在泥沙、雪地、陡坡等路况下脱险能力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熄火、轮胎爆胎、方向盘突然失灵、油门和刹车突然失灵等突发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而且这类事故不可预见和无法控制。其中发动机熄火、方向盘突然失灵、油门和刹车突然失灵在高端车中几乎不存在,车主勤检修也可以避免这类事故。而爆胎引起的交通事故无论是高端车还是低端车还是勤检修都是不可预防的。爆胎已经成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首要致命杀手,据统计,在以速度著称的美国高速公路上8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爆胎引起的,在中国的高速公路上这一比率也高达60%。这足以证明爆胎事故与汽车配置、质量、检修和驾驶技术无关。高速行驶致轮胎过热、气压升高和尖锐硬物扎破是汽车爆胎的主要原因。汽车爆胎事故一直是汽车行业和交通部门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汽车爆胎导致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于四个车轮都是单一轮子,其中任何一个车轮爆胎,必然导致车辆瞬间失去平衡而发生偏向或翻车。为了避免车辆爆胎引起的车辆失控,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爆胎安全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在车,不至于出现车辆失去平衡,还具有提高正常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携带备胎,以增加车内空间等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包括车轮钢圈,所述的车轮钢圈上设置有第一周向凹槽和第二周向凹槽,还包括与第一周向凹槽和第二周向凹槽适配的连体式外胎或者分体式外胎。
如上所述的车轮钢圈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侧固定圈和第二外侧固定圈,车轮钢圈的中间设置有中部固定圈,中部固定圈位于第一周向凹槽和第二周向凹槽之间。
如上所述的分体式外胎包括第一分体式外胎和第二分体式外胎,第一分体式外胎与第一周向凹槽适配,第一分体式外胎的两侧设置在第一外侧固定圈和中部固定圈之间,第二分体式外胎与第二周向凹槽适配,第二分体式外胎的两侧设置在中间固定圈和第二外侧固定圈之间。
如上所述的连体式外胎的两侧分别设置在第一外侧固定圈和第二外侧固定圈上,连体式外胎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在中部固定圈上的环状凸起,环状凸起上设置有环形槽,中部固定圈卡入到环形槽内。
如上所述的第一分体式外胎、第二分体式外胎和连体式外胎内均设置有内胎。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车辆爆胎时能够保持车身平衡,不会发生跑偏、翻车的事故;
2、爆胎后可以继续行驶,而不需要更换备胎或者拖车;
3、车辆无需配备备胎,可以减轻车身重量和增大车内空间;
4、本装置加大车轮与地面的有效接触面积,防滑性能更强,行驶更加稳定、安全;
5、分体式外胎的特殊结构增大了与地面摩擦,在泥沙、雪地、陡坡等路况下脱险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车轮钢圈的轴向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连体式外胎轴向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分体式外胎轴向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周向凹槽;2-第二周向凹槽;3-中部固定圈;401-第一外侧固定圈;402-第二外侧固定圈;5-第一连体式内胎室;6-第二连体式内胎室;7-第一分体式内胎室;8-第二分体式内胎室;9-第一分体式外胎;10-第二分体式外胎;11-连体式外胎;12-车轮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示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其具体结构为,汽车的单一车轮内隐藏一对姊妹轮胎,车轮钢圈为并列为一体的双轮圈(如图1所示),即,车轮钢圈包括两个并列的第一周向凹槽1和第二周向凹槽2,第一周向凹槽1和第二周向凹槽2用于安装姊妹内胎,即,双内胎,与该双内胎相适应,外胎为双胎室的连体式外胎(如图2所示)或者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分体式外胎9和第二分体式外胎10(如图3所示)。车轮钢圈为双凹槽结构(如图1)即设置有第一周向凹槽1和第二周向凹槽2,第一周向凹槽1和第二周向凹槽2内分别设置有内胎,第一周向凹槽1和第二周向凹槽2的大小尺寸根据车辆规格而不同,第一周向凹槽1和第二周向凹槽2的内壁均有一个内胎气嘴出口。外胎分为连体式外胎(如图2)和分体式外胎(如图3所示)两种。车轮的外胎为连体式结构时,连体式外胎的内侧为两个并列的第一连体式内胎室5和第二连体式内胎室6,第一连体式内胎室5和第二连体式内胎室6连为一体,从外部看来外胎仍旧是一个单一外胎。车轮的外胎为分体式结构时,车轮钢圈上第一周向凹槽1和第二周向凹槽2内各自安装一个独立的第一分体式外胎9和第二分体式外胎10,从外部看来像是双车轮,实际上是两个轮胎共用一个钢圈,这种结构比大货车的双车轮更加稳固、安全,在不增加车身重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连体式外胎使用方法及效果:
在连体式外胎11内的第一连体式内胎室5和第二连体式内胎室6分别安放好两个同规格内胎,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将带有内胎的连体式外胎安装到钢圈上,打足气压,令一对内胎的气压相等,然后装到汽车轮轴上。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假设其中一个轮胎被扎破了,则同一个车轮的另一个姊妹内胎继续支持车轮向前平稳行驶,而不会跑偏或翻车,虽然该爆胎车轮只剩下一个姊妹内胎,稳定性有些降低,但是足以维持车辆低速行驶。
分体式外胎使用方法及效果:
在分体式外胎(9、10)内的两个内胎室(7、8)分别安放好两个同规格内胎,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将带有内胎的分体式外胎分别安装到钢圈上,打足气压,令一对姊妹内胎的气压相等,然后装到汽车轮轴上。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假设其中一个轮胎被扎破了,则同一个车轮的另一个姊妹轮胎继续支持车轮向前平稳行驶,而不会跑偏或翻车。
在连体式外胎内的两个内胎室分别安放好两个内胎,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将带有内胎的连体式外胎安装到钢圈上,打足气压,令一对姊妹内胎的气压相等,然后装到汽车轮轴上。或者,在分体式外胎内的两个内胎室分别安放好两个内胎,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将带有内胎的连体式外胎安装到钢圈上,打足气压,令一对姊妹内胎的气压相等,然后装到汽车轮轴上。无论是连体式轮胎还是分体式轮胎,每个车轮的外胎总宽度都明显大于传统的单个轮胎,行驶起来稳定性明显大于传统车辆,尤其是分体式外胎的姊妹胎之间存在缝隙,是沙地和泥泞地防侧滑的重要保证,在湿滑路面和泥沙路面防滑能力和脱险能力明显强于传统车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包括车轮钢圈(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钢圈(12)上设置有第一周向凹槽(1)和第二周向凹槽(2),还包括与第一周向凹槽(1)和第二周向凹槽(2)适配的连体式外胎(11)或者分体式外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钢圈(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外侧固定圈(401)和第二外侧固定圈(402),车轮钢圈(12)的中间设置有中部固定圈(3),中部固定圈(3)位于第一周向凹槽(1)和第二周向凹槽(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体式外胎包括第一分体式外胎(9)和第二分体式外胎(10),第一分体式外胎(9)与第一周向凹槽(1)适配,第一分体式外胎(9)的两侧设置在第一外侧固定圈(401)和中部固定圈(3)之间,第二分体式外胎(10)与第二周向凹槽(2)适配,第二分体式外胎(10)的两侧设置在中间固定圈(3)和第二外侧固定圈(40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体式外胎(11)的两侧分别设置在第一外侧固定圈(401)和第二外侧固定圈(402)上,连体式外胎(1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在中部固定圈(3)上的环状凸起,环状凸起上设置有环形槽,中部固定圈(3)卡入到环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体式外胎(9)、第二分体式外胎(10)和连体式外胎(11)内均设置有内胎。
CN201410714923.3A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Pending CN1044421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4923.3A CN104442192A (zh)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4923.3A CN104442192A (zh)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2192A true CN104442192A (zh) 2015-03-25

Family

ID=52889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14923.3A Pending CN104442192A (zh) 2014-11-29 2014-11-29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421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4259A (zh) * 2018-08-01 2018-12-07 嘉兴新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推车用铝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191394A (de) * 1936-08-06 1937-06-15 Tatra Werke Ag Nachgiebig bereiftes Rad für Fahrzeuge.
CN2060124U (zh) * 1989-02-18 1990-08-08 杨亚非 便携式轮胎装卸组合工具
GB2298400A (en) * 1996-02-16 1996-09-04 Paul Samuel Augustus Renford A method of making a tyre and a wheel rim therefor
CN2695266Y (zh) * 2004-04-26 2005-04-27 莫彬 汽车双槽钢圈防爆轮
CN204415025U (zh) * 2014-11-29 2015-06-24 湖北民族学院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191394A (de) * 1936-08-06 1937-06-15 Tatra Werke Ag Nachgiebig bereiftes Rad für Fahrzeuge.
CN2060124U (zh) * 1989-02-18 1990-08-08 杨亚非 便携式轮胎装卸组合工具
GB2298400A (en) * 1996-02-16 1996-09-04 Paul Samuel Augustus Renford A method of making a tyre and a wheel rim therefor
CN2695266Y (zh) * 2004-04-26 2005-04-27 莫彬 汽车双槽钢圈防爆轮
CN204415025U (zh) * 2014-11-29 2015-06-24 湖北民族学院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4259A (zh) * 2018-08-01 2018-12-07 嘉兴新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推车用铝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47774B2 (ja) エアレスタイヤ
CN106985610B (zh) 无气轮胎以及无气轮胎用轮毂部
US9744804B2 (en) Multi-diameter tire and wheel assembly for improved vehicle mileage with passive transfer between tire diameters
CN203902130U (zh) 保护盘轮毂
CN211166266U (zh) 一种车轮总成及汽车
CN106183618A (zh) 一种用于无内胎车轮的新型轮毂
CN104029724A (zh) 一种带循环球转向机构麦弗逊独立悬架前轴总成
CN204415025U (zh)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CN104442192A (zh) 一种汽车轮胎安全装置
CN103223821A (zh) 防爆胎汽车安全轮毂
CN104260600A (zh) 一种防爆车轮
CN204383079U (zh) 汽车车轮
CN212289375U (zh) 一种轮胎爆胎两片式安全轮毂
CN102529566A (zh) 一种汽车双轮辋主辅车轮装置
CN208306273U (zh) 一种防爆安全轮毂
CN207565237U (zh) 一种免换胎轮毂
CN110696567A (zh) 一种爆胎安全轮毂
CN101863194A (zh) 环形多边框架上安装螺栓履带的(辅助)车轮
CN101327718A (zh) 一种车胎翼轮
CN203957709U (zh) 防爆轮辋、防爆轮胎及其总成
CN202879145U (zh) 一种带有轴承的汽车车轮
CN204095408U (zh) 一种防爆车轮
CN216069491U (zh) 一种免充气防爆防戳轮胎
JPH03114901A (ja) タイヤ付き車両における車輪用安全装置
US20220176735A1 (en) Mechanical auxiliary trac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