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38359B - 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38359B
CN104438359B CN201310526233.0A CN201310526233A CN104438359B CN 104438359 B CN104438359 B CN 104438359B CN 201310526233 A CN201310526233 A CN 201310526233A CN 104438359 B CN104438359 B CN 104438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frame
finish rolling
temperature
thr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62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38359A (zh
Inventor
龚少腾
吴毅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osight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osight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osight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osight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262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38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38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8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38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8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74Temperature control, e.g. by cooling or heating the rolls or the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01/00Special rolling modes
    • B21B2201/06Thermomechanical ro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包括:确定带钢的常规穿带速度和一级速度的提升比例;计算在常规穿带速度下精轧时各个机架的设定参数,所述设定参数包括机架厚度分布、速度、温度分布、出口温度、入口温度以及轧制力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计算上游机架一级穿带速度和精轧入口速度,计算一级速度到常规速度减速比;根据一级穿带速度,以带钢中间坯入口温度为起点,重新计算精轧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系统。本发明通过在上游机架采用了比常规情况更高的一级穿带速度,减少带钢在精轧区域的通行时间,也就减小头部温降,从而能改善头部温度偏低的问题,为现场精度稳定控制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带钢,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薄规格热轧板可替代同等厚度的冷轧钢板,实现“以热代冷”,减少相应的冷轧生产线投资、资源消耗及各种废气排放;薄的高强度热轧板还可替代一般强度的厚的热轧板,实现“以薄代厚”,提高钢材利用率。这种技术发展趋势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和谐发展主题,被越来越多的热轧带钢生产企业追寻。由此,薄规格特别是2.0mm以下的热轧带钢,以及热轧酸洗板在很多厂家的产品大纲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在薄规格热轧带钢生产中,一个普遍的生产质量问题是终轧温度的控制难度大。因为薄规格带钢温降快,头颈部终轧温度通常比目标值低很多,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也降低了产品的性能。进一步将那些终轧温度精度低的薄带钢进行逐块分析发现,这些带钢的头颈部温度偏低是共同存在的现象,更甚者低30~50度,其中典型的带钢温度曲线如图1所示。如何提升薄带钢的头部终轧温度成为热轧产线需要重点攻关的技术难题。
为了提升带钢头部终轧温度控制精度,针对带钢头部温度偏低的问题,常规的方法有提升来料入口温度、采用更少的除鳞水或机架间冷却水、采用更高的穿带速度,但这些方法的有如下缺陷:
1.提升精轧入口温度需要加热炉工序采取更高的出炉温度,但这样一来,一方面可能钢种规格在加热工艺制度上不允许,其次采用更高的出炉温度无疑会增加能耗;
2.采用更少的除鳞水或机架间冷却水,这样一来对于表面质量要求高的产品是不合适的,比如热轧酸洗板,减少除鳞水可能会导致表面质量不达标;
3.提升带钢的穿带速度(这里指的是传统的速度制度)对于薄规格带钢而言会增加穿带过程的不稳定性,严重情况会导致废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及系统。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采用的两级穿带速度制度方法充分利用精轧机组的速度锥,即各个机架的调速许可范围,将穿带过程设计为两个过程。即当带钢头部穿带时,让上游机架,通常为F1、F2、F3,采用高于常规速度的穿带速度,即本发明中的一级穿带速度),在中间切换机架,通常为F3、F4,换档减速到常规穿带速度,完成下游机架的穿带,如图3所示。因为上游机架采用了高于常规的速度进行穿带,这样就可以缩短带钢头部在精轧区域的轧制时间,如图4所示,也就减少了热损失的时间,减少了温降,从而改善带钢头部终轧温度。一般而言,热连轧上游机架的常规穿带速度较低,提升一定比例后不会对穿带过程产生影响,能保证稳定穿带,且速度相对较高的下游机架仍然恢复为常规速度穿带,确保了穿带的稳定性,对生产和操作没有附加影响。该方法的设定计算和实际控制简单,容易在同类生产线推广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带钢的常规穿带速度和一级速度的提升比例;
步骤2:计算在常规穿带速度下精轧时各个机架的设定参数,所述设定参数包括机架厚度分布、速度、温度分布、出口温度、入口温度以及轧制力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
步骤3:计算上游机架一级穿带速度和精轧入口速度,计算一级速度到常规速度减速比;
步骤4:根据一级穿带速度,以带钢中间坯入口温度为起点,重新计算精轧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读取速度制度表,得到以末机架为基准的穿带速度;
步骤1.2,根据常规穿带速度确定一级速度的提升比例;
步骤1.3,根据配置的提速比例的限制参数,对提升速度有效性和限幅检查,确定一级速度的提升比例。
优选地,所述步骤2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读取机架压下率分配表,得到精轧各个机架的压下率,已知中间坯厚度和目标厚度,采用相对化方法,计算各个机架的入口和出口厚度;
步骤2.2,根据连轧秒流量恒定公式,V0*H0=Vi*Hi=Vlast*Hlast,计算得到各个机架速度,其中:V0为精轧入口带钢速度,H0为精轧入口带钢厚度,Vi为精轧Fi机架出口带钢速度,Hi为精轧Fi机架出口带钢厚度,i为自然数,Vlast为精轧Flast机架出口带钢速度,Hlast为精轧Flast机架出口带钢厚度;
步骤2.3,根据中间坯入口温度、各个机架的出口厚度和速度,从F1机架入口开始迭代计算各个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3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根据切换机架号Fi和速度提升百分比,计算从F1到Fi-1机架的一级穿带速度;
步骤3.2,根据切换机架号Fi和速度提升百分比,计算从F1到Fi-1机架的一级精轧入口速度;
步骤3.3,已知Fi-1机架一级速度、Fi机架常规速度和机架间距,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计算换档减速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4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以中间坯入口温度为起点,计算一级速度下F1到Fi-1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步骤4.2,以Fi-1出口温度为基准,修订计算一级速度下Fi到F7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优选地,所述换档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decc为换档减速度,VFi为Fi机架入口速度,VFi-1为Fi-1机架出口速度,L0为机架间距,L为减速安全距离。
优选地,所述设定参数通过数据接口被传送给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定控制。
优选地,所述切换机架号Fi为机架F2、机架F3或者机架F4
优选地,所述提升比例为10%至50%。
优选地,当根据秒流量恒定定律计算各个机架的速度时,以Flast机架的速度为基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利用机组中各个机架的速度可调余量,设计两级穿带速度。在上游机架采用了比常规情况更高的一级穿带速度,减少了带钢在精轧区域的通行时间,也就减小了头部温降,从而能改善头部温度偏低的问题,为现场精度稳定控制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发明方案可应用于提高热轧薄规格和酸洗板的头部温度,改善这些品种钢的头部温度偏低的状况,可以提升带钢的温度精度和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热轧板带生产中。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中头部终轧温度偏低带钢的温度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中热轧精轧机组速度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两级穿带速度比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同规格带钢两种速度制度运行比较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两级穿带速度设定计算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步骤流程图。
图1中,FDT为目标终轧温度,ACT为实测终轧温度。
图4中,1#为常规穿带模式,2#为两级穿带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热轧生产中部分品种规格(2.0mm以下薄带钢和热轧酸洗板)头部温度低于目标温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分析热连轧机组的速度制度,在不影响生产操作稳定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机组各个机架的速度可调余量,设计两级穿带速度。带钢通过上游机架采用了比常规情况更高的速度,减少了带钢在精轧区域的通行时间,也就减小了头部温降,从而能改善头部温度偏低的问题,为现场精度稳定控制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旨在通过轧制速度制度的优化设计,调整设定计算过程和控制参数,用以提高某些热轧带钢品种的头部温度。发明的核心是将带钢的穿带过程从传统的速度制度变为两级制度,当带钢头部穿带时,让上游机架,通常为F1、F2、F3,采用高于常规速度的穿带速度,本发明称之为一级穿带速度,在中间切换机架通常为F2、F3换档减速到常规速度或者常规穿带速度,完成下游机架的穿带。因为上游机架采用了高于常规的速度进行穿带,这样就可以缩短带钢头部在精轧区域的轧制时间,也就减少了热损失的时间,从而减少了温降,从而改善带钢头部终轧温度。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常规穿带速度为基准,确定上游机架的一级穿带速度,计算使用一级穿带速度后精轧机组的温度分布,计算一级速度向常规速度切换的减速参数,计算采用一级速度温度变化后下游机架的轧制力等控制参数。计算确定这些参数后,发送给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穿带速度和穿带过程进行控制。
以薄规格热轧酸洗板SPHE钢种为例,阐述本技术方案包括的步骤,如图5所示。
实例中的带钢信息:带钢钢种SPHE,中间坯来料厚度42mm,中间坯来料温度1040℃,目标厚度2.0mm,目标温度880℃。如图6所示,
步骤1、确定带钢的常规穿带速度制度和一级速度的参数,即提成比例。所述步骤1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读取速度制度表,得到以末机架为基准的穿带速度;
步骤1.2,从操作界面中输入一级穿带速度的提升比例;
步骤1.3,根据配置的提速比例的限制参数,对提升速度有效性和限幅检查,确定一级速度。
具体为,首先,根据该带钢钢种SPHE和厚度2.0mm,从速度制度表中得到F7穿带速度为10.5m/s;操作界面输入的速度提升比例为30%,切换机架号为F3;经检查,速度提升比例和机架号符合要求。
步骤2、计算常规穿带速度下精轧各个机架厚度分布、速度和温度分布以及轧制力等设定参数。所述步骤2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读取机架压下率分配表,得到精轧各个机架的压下率,已知中间坯厚度和目标厚度,采用相对化方法,可以计算各个机架的入口和出口厚度;
步骤2.2,根据连轧秒流量恒定公式,V0*H0=V1*H1=Vi*Hi=V7*H7,计算得到各个机架速度,其中:V0为精轧入口带钢速度,H0为精轧入口带钢厚度,Vi为精轧Fi机架出口带钢速度,Hi为精轧Fi机架出口带钢厚度,i为自然数,V7为精轧F7机架出口带钢速度,H7为精轧F7机架出口带钢厚度;
步骤2.3,根据中间坯入口温度、各个机架的出口厚度和速度,从F1入口开始迭代计算各个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具体为,根据各个机架入口带钢厚度、速度以及机架水使用状态,可以从精轧入口开始计算各个机架的温度、轧制力等参数,迭代计算到精轧末机架,得到全部机架的温度、速度和轧制力等设定参数;迭代计算以确保终轧温度为目标,通过步长法对穿带速度进行调整。
根据钢种和规格,得到带钢的压下率初值,先进行相对化计算,得到相对化压下率,然后计算各个机架入口出口厚度分布,根据秒流量恒定定律,以F7为基准,计算其他机架的速度,迭代计算温度分布。本例中,为达到目标880℃终轧温度,通过温度速度迭代计算,穿带速度达到10.85m/s,已经是此类带钢的上限。常规速度下,各个机架的计算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常规速度下各个机架的计算参数
机架号 F1 F2 F3 F4 F5 F6 F7
压下率(%) 55.3 42.5 44.4 31.7 28.6 17.9 11
相对化压下率(%) 56 0.43 0.45 0.32 0.29 0.18 0.11
入口厚度(mm) 42 18.55 10.59 5.85 3.97 2.83 2.32
出口厚度(mm) 18.55 10.59 5.85 3.97 2.83 2.32 2.06
速度(m/s) 1.2 2.11 3.82 5.62 7.9 9.64 10.85
入口温度(℃) 1015 970 934 918 906 896 884
出口温度(℃) 970 934 918 906 896 884 868
轧制力(kN) 15720 13910 14853 11784 10381 7144 4709
步骤3、计算上游机架一级穿带速度和精轧入口速度,计算一级速度到常规速度减速比。所述步骤3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根据切换机架号Fi和速度提升百分比,计算从F1到Fi-1机架的一级穿带速度;
步骤3.2,根据切换机架号Fi和速度提升百分比,计算从F1到Fi-1机架的一级精轧入口速度;
步骤3.3,已知Fi-1机架一级速度、Fi机架常规速度和机架间距,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计算换档减速度。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decc为换档减速度,VFi为Fi机架入口速度,VFi-1为Fi-1机架出口速度,L0—机架间距,L为减速安全距离。
从步骤2已经得到各个机架的速度,步骤1确定了提速比例30%,可以得到各个机架的提升速度,其中F2为2.743m/s,F3为4.966m/s。机架间距5.8m,F3的常规速度为3.82m/s,配置的安全距离为0.5m,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计算换档减速度为0.95m/s2
步骤4、根据一级穿带速度,以中间坯入口温度为起点,重新计算精轧机架入口出口温度和轧制力等设定参数。所述步骤4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以中间坯入口温度为起点,计算一级速度下F1—Fi-1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步骤4.2,以Fi-1出口温度为基准,修订计算一级速度下Fi—F7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根据已经确定的各个机架速度,从精轧入口开始,再依次计算F1—F7机架的精轧入口温度、轧制力。一级速度下计算的参数如表2所示。
表2一级速度下的计算参数
机架号 F1入口 F1 F2 F3 F4 F5 F6 F7
速度(m/s) 0.754 1.56 2.743 4.966 5.62 7.9 9.64 10.85
入口温度(℃) 1040 1015 976 946 934 920 908 897
出口温度(℃) 1015 976 946 934 920 908 897 885
轧制力(kN) 19986 16385 15012 13078 11071 7329 5679
本发明中,要先后计算常规速度和速度提升后的机架的参数。表3将两种速度制度的关键计算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两级穿带速度后,提升了终轧出口温度,达到885℃。相应地,上游机架因为速度提升,轧制力有所增加,下游机架因温度提升,轧制力有所减小,计算结果和预期一致。
表3两级速度与常规速度计算比较
进一步,所述设定参数通过数据接口被传送给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定控制。
进一步,所述切换机架号Fi为机架F2、机架F3或者机架F4
进一步,所述提升比例为10%至50%。
进一步,当根据秒流量恒定定律计算各个机架的速度时,以Flast机架的速度为基准。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系统,包括如下装置:
一级速度计算装置,用于确定带钢的常规穿带速度和一级速度。
所述一级速度计算装置还包括如下单元:
速度读取单元,用于读取速度制度表,得到以精轧末机架为基准的穿带速度;
操作界面,用于输入一级穿带速度的提升比例;
检查单元,用于根据配置的提速比例的限制参数,对提升速度有效性和限幅检查,确定一级速度。
设定参数计算装置,用于计算在常规穿带速度下精轧时各个机架的设定参数,以及根据一级穿带速度,以带钢中间坯入口温度为起点,重新计算精轧时各个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所述设定参数包括机架厚度分布、速度、温度分布、出口温度、入口温度以及轧制力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
所述设定参数计算装置还包括如下单元:
入口和出口厚度计算单元,用于读取机架压下率分配表,得到精轧各个机架的压下率,根据已知的中间坯厚度和目标厚度,采用相对化方法,计算各个机架的入口和出口厚度。
机架速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连轧秒流量恒定公式,V0*H0=V1*H1=Vi*Hi=V7*H7,以及已知的中间坯厚度、各个机架出口厚度、末机架的速度,计算得到各个机架速度,其中:V0为精轧入口带钢速度,H0为精轧入口带钢厚度,Vi为精轧Fi机架出口带钢速度,Hi为精轧Fi机架出口带钢厚度,V7为精轧F7机架出口带钢速度,H7为精轧F7机架出口带钢厚度。
设定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中间坯入口温度、各个机架的出口厚度和速度,从F1入口开始迭代计算各个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一级穿带速度计算装置,用于计算上游机架一级穿带速度和精轧入口速度,计算一级速度到常规速度减速比。
一级穿带速度计算装置包括如下单元:
一级穿带速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切换机架号Fi和速度提升百分比,计算从F1到Fi-1机架的一级穿带速度。
精轧入口速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切换机架号Fi和速度提升百分比,计算从F1到Fi-1机架的精轧入口速度。
换档减速度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计算换档减速度,其中已知Fi-1机架一级速度、Fi机架常规速度和机架间距。
所述设定参数计算装置还包括如下单元:
设定参数计算单元,用于以中间坯入口温度为起点,计算一级速度下F1—Fi-1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修订计算单元,用于以Fi-1出口温度为基准,修订计算一级速度下Fi—F7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

1.一种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带钢的常规穿带速度和一级穿带速度的提升比例;
步骤2:计算在常规穿带速度下精轧时各个机架的设定参数,所述设定参数包括机架厚度分布、常规速度、温度分布、出口温度、入口温度以及轧制力中的任一种或任多种;
步骤3:计算上游机架一级穿带速度和精轧入口速度,计算一级穿带速度到常规速度减速比;
步骤4:根据一级穿带速度,以带钢中间坯入口温度为起点,重新计算精轧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所述步骤2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读取机架压下率分配表,得到精轧各个机架的压下率,已知中间坯厚度和目标厚度,采用相对化方法,计算各个机架的入口和出口厚度;
步骤2.2,根据连轧秒流量恒定公式,V0*H0=Vi*Hi=Vlast*Hlast,计算得到各个机架速度,其中:V0为精轧入口带钢速度,H0为精轧入口带钢厚度,Vi为精轧Fi机架出口带钢速度,Hi为精轧Fi机架出口带钢厚度,i为自然数,Vlast为精轧Flast机架出口带钢速度,Hlast为精轧Flast机架出口带钢厚度;
步骤2.3,根据中间坯入口温度、各个机架的出口厚度和常规速度,从F1机架入口开始迭代计算各个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所述步骤1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读取速度制度表,得到以末机架为基准的穿带速度;
步骤1.2,根据常规穿带速度确定一级穿带速度的提升比例;
步骤1.3,根据配置的提速比例的限制参数,对提升速度有效性和限幅检查,确定一级穿带速度的提升比例;
所述步骤3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根据切换机架号Fi和速度提升百分比,计算从F1到Fi-1机架的一级穿带速度;
步骤3.2,根据切换机架号Fi和速度提升百分比,计算从F1到Fi-1机架的一级精轧入口速度;
步骤3.3,已知Fi-1机架一级速度、Fi机架常规速度和机架间距,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计算换档减速度;
所述步骤4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以中间坯入口温度为起点,计算一级穿带速度下F1到Fi-1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步骤4.2,以Fi-1出口温度为基准,修订计算一级穿带速度下Fi到F7机架的所述设定参数;
所述换档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d e c c = V F i 2 - V F i - 1 2 2 × ( L 0 - L )
其中,decc为换档减速度,VFi为Fi机架入口速度,VFi-1为Fi-1机架出口速度,L0为机架间距,L为减速安全距离;
所述设定参数通过数据接口被传送给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定控制;
所述切换机架号Fi为机架F2、机架F3或者机架F4
所述提升比例为10%至50%;
当根据秒流量恒定定律计算各个机架的速度时,以Flast机架的速度为基准。
CN201310526233.0A 2013-10-29 2013-10-29 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 Active CN104438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6233.0A CN104438359B (zh) 2013-10-29 2013-10-29 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6233.0A CN104438359B (zh) 2013-10-29 2013-10-29 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8359A CN104438359A (zh) 2015-03-25
CN104438359B true CN104438359B (zh) 2017-05-10

Family

ID=5288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6233.0A Active CN104438359B (zh) 2013-10-29 2013-10-29 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383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3174B (zh) * 2017-03-30 2019-06-07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减少中间坯头部温降的方法
CN114453436A (zh) * 2022-01-06 2022-05-1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钢精轧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0506A (zh) * 2011-12-20 2013-06-26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精轧多级穿带速度控制方法
CN103252359A (zh) * 2012-02-15 2013-08-2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轧温度的两级穿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84913B2 (ja) * 1997-02-21 2002-05-27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熱延鋼帯の圧延方法
DE102006002505A1 (de) * 2005-10-31 2007-05-03 Sms Demag Ag Verfahren und Fertigwalzstraße zum Warmwalzen von Eingangsmaterial
CN101210297B (zh) * 2006-12-27 2010-12-08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
CN101618406B (zh) * 2008-06-30 2012-02-01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酸洗板表面色差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0506A (zh) * 2011-12-20 2013-06-26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精轧多级穿带速度控制方法
CN103252359A (zh) * 2012-02-15 2013-08-2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轧温度的两级穿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8359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5588B (zh) 一种提高厚规格钢板热轧过程变形渗透性的方法
CN103752610B (zh) 一种改善汽车外板用钢表面质量的2250热连轧生产方法
CN101376139B (zh) 一种利用定宽板坯侧压机生产锥形板坯的控制方法
CN103357656B (zh) 一种大辊径大压下率冷轧极薄带钢的生产工艺
JP2015511533A (ja) 熱延ケイ素鋼の製造方法
CN102688894B (zh) 一种热轧带钢连轧机组穿带的控制方法
CN104438355A (zh) 一种消除带钢浪形缺陷的热轧平整工艺方法
KR20210094018A (ko) 페라이트 압연용 열간 압연 스트립 완전 연속 생산 장치 및 방법
CN105268748B (zh) 按产品分类的热轧负荷分配方法
CN101513647A (zh) 二次冷轧机组生产带材的平整方法
CN104942019A (zh) 一种带钢冷轧过程宽度自动控制方法
CN101596546B (zh) 一种应用在钢铁生产中的轧钢生产工艺
CN108856305A (zh) 一种无取向硅钢生产轧机负荷分配方法
CN104438359B (zh) 改善热轧带钢头部温度的方法
CN204503751U (zh) 一种可降低辊耗的热连轧精轧机组生产线
CN104324949B (zh) 一种粗轧立辊道次立辊开口度的获取方法
CN103817155B (zh) 厚度大于50mm厚钢板板形控制方法
CN108136458B (zh) 无头轧制设备和方法
CN105855297B (zh) 一种提高热轧首块无取向硅钢头部厚度精度的控制方法
CN104353675B (zh) 一种平整机带头板形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及平整机
CN110052497A (zh) 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成套辊形以及板形控制方法
CN106623445A (zh) 一种用于控制热轧带钢双边浪的层流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03990653A (zh) 精轧入口温度命中精度确保方法
CN104415971A (zh) 一种消除冷轧板表面热划伤缺陷的方法
CN108655182B (zh) 一种全长厚度连续变化的热轧带钢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