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6104B - 电缆线束和止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缆线束和止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6104B
CN104426104B CN201410453045.4A CN201410453045A CN104426104B CN 104426104 B CN104426104 B CN 104426104B CN 201410453045 A CN201410453045 A CN 201410453045A CN 104426104 B CN104426104 B CN 104426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ductor tube
conductor
core
waterstop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30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6104A (zh
Inventor
南彰
南彰一
内田善己
广辻政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26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6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6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6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B60R16/0222Gromm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moisture, corrosion, chemical attack or weather
    • H01B7/282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fluid, e.g. water or humidity, into conductor or c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线束和止水结构。电缆线束(10)包括多根电缆(18)和包围该多根电缆(18)的导电的外部导体(20)。外部导体(20)部分地通过具有光滑的外周表面的导体管(22)构成。被构造成防止水进入车身面板的孔(14)的内侧的索环(16)被放置在导体管(22)的光滑的外周表面和车身面板(12)的孔(14)的边缘之间。另外,提供了止水盖(34),该止水盖(34)具有使导体管(22)的多根电缆(18)从中穿过的通孔(36),且被构造成封闭导体管(22)的端部。

Description

电缆线束和止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中使用的电缆线束及其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线束,该线束捆束用于将设置在车辆中的传感器或促动器电连接到控制装置的电线以及用于供电的电线。将车辆的乘员舱的内侧与其外侧连通的线束穿过构成车身的车身面板的孔,且该车身面板使乘员舱的内侧与其外侧分离。孔和线束之间的间隙由例如橡胶的柔性材料制成的索环封闭,使得防止水从间隙侵入到乘员舱中。
索环具有孔,线束穿过所述孔。在多根电线被捆束的情况下,线束的外周由于电线的相应的外形而变得不平。因此,即使索环是柔性的索环的孔的内周表面也可能不足以与电线捆紧密接触。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2-85387(JP 2012-85387 A)中描述的技术中,在线束中设置了电线埋入其中的止水部分,且索环的孔的内周表面与止水部分的外周表面紧密接触,以防止水进入内侧。止水部分由树脂制成,使得电线之间的间隙以及索环和电线之间的间隙被树脂填充。止水部分的外周表面不具有由于电线导致的不平性,使得保证了相对于索环的止水性能。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2-231572(JP 2012-231572 A)中描述的技术中,熔融的止水剂穿入到电线之间的间隙中且然后被硬化,以填充电线之间的间隙。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2-165485(JP 2012-165485 A)中描述的技术中,将发泡液体浓缩物注入到放置在索环的管状部分中的电线之间以在其处发泡,因此填充了电线之间的间隙和电线与带有止水体本的管状部分之间的间隙。
在高频电流在电线中流动的情况下,可通过以编织线包围电线进行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波从电线辐射。编织线通过编织细的单元线而形成,且在单元线之间存在小的间隙。难于使树脂穿入到所有间隙中,且水可能从未填充有树脂的一些间隙侵入到乘员舱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该线束包括要求电磁屏蔽的电线,其中在线束的穿过车身面板的部分中可靠地进行止水。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线束的止水结构。
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电缆线束的止水结构和一种电缆线束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缆线束包括:多根电缆;和导电的外部导体,该外部导体包围该多根电缆。电缆线束穿过车身面板的孔。外部导体部分地由具有光滑的外周表面的导体管构成,且外侧止水构件被放置在导体管的光滑的外周表面和车身面板的孔的边缘之间,以防止水在导体管的外侧经过车身面板的孔。此外,提供了内侧止水构件以防止水经过导体管的内侧。导体管的光滑的外周表面与外侧止水构件紧密接触,因此能够防止水侵入。
内侧止水构件可以是止水盖,该止水盖被设置成覆盖导体管的端部且可具有被构造成使电缆从中穿过的孔。
外部导体可以进一步包括编织线,该编织线被连接到导体管的如下部分,所述部分相对于放置外侧止水构件的位置被放置在端部侧上,所述编织线在远离导体管的方向上延伸。
通过使用具有光滑的外周表面的导体管来构成外部导体的一部分,能够实现导体管和外侧止水构件之间的紧密接触,因此能够防止水进入车身面板的孔的内侧,其中电缆线束穿过该孔。
电缆外侧止水构件可包括:管状导体管侧连接部分,该管状导体管侧连接部分被连接到导体管;环形车身面板侧连接部分,该环形车身面板侧连接部分被连接到车身面板;和膜状部分,该膜状部分填充连接部分之间的间隙。
内侧止水构件可包括:栓部,该栓部被设置成穿入到导体管中且与导体管的内周表面的整周紧密接触;和覆盖部分,该覆盖部分从外侧包围导体管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设置了用于穿过车身面板的孔的电缆线束的止水结构,其中,电缆线束包括:多根电缆;导电的外部导体,该外部导体被设置成包围该多根电缆,外部导体部分地由具有光滑的外周表面的导体管构成。止水结构包括:外侧止水构件,该外侧止水构件被放置在导体管的光滑的外周表面和车身面板的孔的边缘之间,外侧止水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水在导体管的外侧经过车身面板的孔;和内侧止水构件,该内侧止水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水经过导体管的内侧。
总之,提供一种用于电缆线束的止水结构,所述电缆线束穿过车身面板的孔,其中,所述电缆线束包括多根电缆和导电的外部导体,所述外部导体被设置成包围所述多根电缆,所述外部导体部分地由具有光滑的外周表面的导体管构成,
所述止水结构包括:
外侧止水构件,所述外侧止水构件被放置在所述导体管的所述光滑的外周表面和所述车身面板的所述孔的边缘之间,所述外侧止水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水在所述导体管的外侧经过所述车身面板的所述孔;和
内侧止水构件,所述内侧止水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水经过所述导体管的内侧,
其中,所述内侧止水构件包括:栓部,所述栓部被设置成穿入到所述导体管中且与所述导体管的内周表面的整周紧密接触;和覆盖部分,所述覆盖部分从所述导体管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导体管的端部,
其中,所述覆盖部分的外周表面设有沿所述外周表面的整周在其周向方向上延伸的沟槽,且紧固带被放置在所述沟槽内。
还提供一种电缆线束,包括:
多根电缆;
导电的外部导体,所述外部导体部分地由具有光滑的外周表面的导体管构成,并且被设置成包围所述多根电缆;和
内侧止水构件,所述内侧止水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水经过所述导体管的内侧,其中:
所述导体管的所述光滑的外周表面接收外侧止水构件,所述外侧止水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水经过所述电缆线束和车身面板的孔的边缘之间,其中所述电缆线束穿过所述孔,
其中,所述内侧止水构件包括:栓部,所述栓部被设置成穿入到所述导体管中且与所述导体管的内周表面的整周紧密接触;和覆盖部分,所述覆盖部分从所述导体管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导体管的端部,
其中,所述覆盖部分的外周表面设有沿所述外周表面的整周在其周向方向上延伸的沟槽,且紧固带被放置在所述沟槽内。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号指示了类似的元件,且其中: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缆线束的构造及其周围区的截面图;
图2是图示了止水盖的构造的图;和
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了电缆线束10的穿过车身面板12的部分的构造及其周围区的截面图。车身面板12是由例如钢板的金属板制成且构成车身的构件,且特别是形成乘员舱的构件。在图1中,相对于车身面板12的上侧是乘员舱的内侧,且相对于车身面板12的下侧是乘员舱的外侧。乘员舱包括乘员就坐的空间和用于在其中装载行李的空间,且进一步地,乘员舱是应防止水等从外侧侵入的空间。同时,用于使线束从中穿过的孔可被设置在车身面板中,以将设置在乘员舱的内侧和外侧的装置进行电连接。例如,在用于向车辆驱动电动马达供电的动力控制装置被放置在乘员舱的内侧的情况下,需要在车身面板12中设置孔14,用于将动力控制装置连接到电动马达的电源电缆线束穿过所述孔14。车身面板12例如是地板面板。有必要防止水经过孔14侵入到乘员舱中,即需要进行止水。如下描述涉及作为示例的电源电缆线束。
作为电源电缆的电缆线束10穿过设置在车身面板12中的孔14。为了封闭孔14,放置了索环16。索环16封闭了电缆线束10的外周和孔14的边缘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水从该间隙侵入到车辆舱中。索环16的至少一部分由例如橡胶的柔性材料制成。由于其柔性,车身面板的孔14相对于电缆线束10的封闭性增加,这能够确保止水。此外,电缆线束10具有止水结构以防止水经过止水结构的内侧侵入。这将在下文中更具体地描述。
电缆线束10包括三根电缆18和被设置成包围电缆18的外部导体20。三根电缆18例如是用于将三相交流电供给到电动马达的电源电缆。在通过电缆18传输的电力是直流电或单相电流的情况下,电缆18的数目可以是两个。另外,为了将电力传输到多个装置,可设置更多根电缆18。在流过电缆18的电力的频率和电力的谐频为高频的情况下,周向地辐射电磁波,这可能导致影响其他装置的运行的电磁噪声。因此,设置了外部导体20。外部导体20具有屏蔽电磁波的作用。
外部导体20由导体管22和编织线24构成。导体管22由导电材料制成,优选地由金属制成,且更优选地由铝制成,且具有大致筒形的形状。在筒形形状的内部空间中设置了三根电缆18。导体管22的外周表面是不带有不平整性的光滑表面。在此,“光滑表面”指处于如下状态的表面,即在所述状态中两个彼此相邻的表面的平整程度可实现止水。
通过编织由导电材料、优选地由金属且特别优选地由铜制成的细的单元线形成了管状的编织线24。编织线24包围三根电源电缆18。另外,编织线24在导体管22的如下位置处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到导体管22,该位置与接附了索环16的位置相比更靠近端部侧。更具体地,编织线24的端部通过紧固带26紧固以被固定到导体管22。编织线24从其被固定到导体管22处的位置朝向远离导体管22的方向沿电缆18延伸的方向延伸。在图1中,被固定到相对于接附了索环16的位置的上侧的编织线24向上延伸,且被固定到相对于索环16的位置的下侧的编织线24向下延伸。
编织线24和导体管22构成了单个导体,且用作电磁屏蔽构件。因为编织线24通过编织细单元线而形成,所以电缆线束10可弯曲。同时,在单元线之间形成了间隙,且因此水可能通过该间隙泄漏。即使单元线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树脂,具有高粘性的树脂或具有高表面张力的树脂也不足以穿入到间隙中,因此导致可能不能充分地止水。因此,在电缆线束10中,外部导体20的进行止水的该部分由导体管22而非编织线形成。导体管22不具有任何间隙,使得不发生漏水。此外,如上所述,导体管22的外周表面是光滑的且与索环16紧密接触而无任何间隙,使得防止了漏水。
索环16包括:管状导体管侧连接部分28,该管状导体管侧被连接部分28被连接到导体管22;环形车身面板侧连接部分30,该环形车身面板侧连接部分30被连接到车身面板12;和膜状部分32,该膜状部分32填充连接部分28和30之间的间隙。导体管侧连接部分28具有沿导体管22的外周表面形成的形状。如果导体管22的接触导体管侧连接部分28的部分的形状是筒形形状,则导体管侧连接部分28的内周表面也形成为筒形形状。导体管侧连接部分28与导体管22的整周紧密接触,以便防止索环16和导体管22之间的水。车身面板侧连接部分30具有沿车身面板的孔14的边缘形成的形状。如果孔14具有圆形形状,则车身面板侧连接部分30形成为环面形状。槽被设置在车身面板侧连接部分28的外周中,使得车身面板12被设置在槽的内侧。膜状部分32具有封闭孔14的功能,更具体地,膜状部分32具有封闭孔14的边缘和导体管22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功能。
如上所述,索环16防止水经过电缆线束10的外侧。即,索环16用作外侧止水构件。还有必要防止水经过电缆线束10的内侧。间隙形成在电缆18之间和电缆与导体管22之间,且水可能经过该间隙侵入。因此,电缆线束10设有止水盖34,所述止水盖34被构造成通过封闭导体管22的端部来防水。止水盖34用作内侧止水构件,所述内侧止水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水穿过导体管22的内侧。止水盖34由例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止水盖34设有三个通孔36,每个通孔36均被构造成使得三根电缆18中的每根电缆从中穿过。电缆18与通孔36的内周表面紧密且密封地接触,以防止水从中经过。止水盖34由紧固带38紧固,以被固定到导体管22的外周表面。
图2和图3是每个均图示了止水盖34的详细构造的图。图2是图示了止水盖34的外端表面的图,且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止水盖34包括:栓部40,该栓部40被设置成穿入到导体管22中且与导体管22的内周表面的整周紧密接触;和覆盖部分42,该覆盖部分42从外侧包围导体管22的端部。栓部40设有通孔36,每个通孔36均被构造成使电缆18从中穿过。通孔36的内周表面设有多个沿内周表面的在其周向方向上的整周延伸的突出部44。在此处所示的示例中,设置了三个突出部44,但可设置一个或两个突出部44或可设置更多个突出部44。当通孔36的突出部44的前端以压溃方式邻靠电缆18时,与电缆18的紧密性增加,使得更可靠地止水。
覆盖部分42的外周表面设有沿外周表面的整周在其周向方向上延伸的沟槽46。紧固带38放置在沟槽46内,以将覆盖部分42相对于导体管22从外侧紧固,因此将止水盖34固定到导体管22。覆盖部分42的内周表面设有多个沿内周表面的在其周向方向上的整周延伸的突出部48。在此处所示的示例中设置了三个突出部48,但可设置一个或两个突出部48或可设置更多个突出部48。当覆盖部分42的突出部48的前端被压溃时,与导体管22的紧密性增加,使得更可靠地止水。
在电缆线束10的最外周中设置了具有伸缩管形状的波纹管50以用于保护该波纹管50的内侧,例如保护编织线24(见图1)。波纹管50在索环16处断开。因为波纹管50具有伸缩形状,所以波纹管50可弯曲。在波纹管50中在其周向方向上的一个位置处形成缝,使得缝沿管的纵向方向被切割。当波纹管50被接附时,狭缝打开以引入电缆18、编织线24,且因此引入在波纹管50的内侧上,使得这些构件被波纹管50覆盖。另外,如果需要带可以以螺旋的方式缠绕在波纹管50的外侧上。
索环16和导体管22之间的止水通过索环16与导体管22接触的部分获得。如果导体管22的该部分的表面是光滑的,则导体管22的其他部分可不是光滑的。另外,能够在导体管22的外周表面和索环的导体管侧连接部分28的内周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上设置突出部,以沿所述表面的在周向方向上的整周延伸,因此增加其间的紧密性。
优选的是,与止水盖34的覆盖部分42相对的导体管22的外周表面的部分是光滑的表面。另外,优选的是,与止水盖34的栓部40相对的导体管22的内周表面的部分是光滑的表面。
作为止水盖34的替代,导体管22的内侧的止水可通过如下的止水构件实现,所述止水构件通过将软树脂填充在电缆18之间的间隙中以及电缆18和导体管22之间的间隙中且然后在填充之后使得树脂硬化而形成。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电缆线束(10)的止水结构,所述电缆线束(10)穿过车身面板(12)的孔(14),其中,所述电缆线束(10)包括多根电缆(18)和导电的外部导体(20),所述外部导体(20)被设置成包围所述多根电缆(18),所述外部导体(20)部分地由具有光滑的外周表面的导体管(22)构成,
所述止水结构包括:
外侧止水构件,所述外侧止水构件被放置在所述导体管(22)的所述光滑的外周表面和所述车身面板(12)的所述孔(14)的边缘之间,所述外侧止水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水在所述导体管(22)的外侧经过所述车身面板(12)的所述孔(14);和
内侧止水构件,所述内侧止水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水经过所述导体管(22)的内侧,
其中,所述内侧止水构件包括:栓部(40),所述栓部(40)被设置成穿入到所述导体管(22)中且与所述导体管(22)的内周表面的整周紧密接触;和覆盖部分(42),所述覆盖部分(42)从所述导体管(22)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导体管(22)的端部,
其中,所述覆盖部分(42)的外周表面设有沿所述外周表面的整周在其周向方向上延伸的沟槽(46),且紧固带(38)被放置在所述沟槽(4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缆线束(10)的止水结构,其中:
所述内侧止水构件是止水盖(34),所述止水盖(34)被设置成覆盖所述导体管(22)的端部且具有被构造成使所述电缆(18)从中穿过的孔(3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缆线束的止水结构,其中:
所述外部导体(20)包括编织线(24),所述编织线(24)被连接到所述导体管(22)的如下部分,所述部分相对于放置所述外侧止水构件的位置被放置在端部侧上,所述编织线(24)在远离所述导体管(22)的方向上延伸。
4.一种电缆线束(10),包括:
多根电缆(18);
导电的外部导体(20),所述外部导体(20)部分地由具有光滑的外周表面的导体管(22)构成,并且被设置成包围所述多根电缆(18);和
内侧止水构件,所述内侧止水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水经过所述导体管(22)的内侧,其中:
所述导体管(22)的所述光滑的外周表面接收外侧止水构件,所述外侧止水构件被构造成防止水经过所述电缆线束(10)和车身面板(12)的孔(14)的边缘之间,其中所述电缆线束(10)穿过所述孔(14),
其中,所述内侧止水构件包括:栓部(40),所述栓部(40)被设置成穿入到所述导体管(22)中且与所述导体管(22)的内周表面的整周紧密接触;和覆盖部分(42),所述覆盖部分(42)从所述导体管(22)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导体管(22)的端部,
其中,所述覆盖部分(42)的外周表面设有沿所述外周表面的整周在其周向方向上延伸的沟槽(46),且紧固带(38)被放置在所述沟槽(46)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线束(10),其中:
所述内侧止水构件是止水盖(34),所述止水盖(34)被设置成覆盖所述导体管(22)的端部且具有被构造成使所述电缆(18)从中穿过的孔(36)。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缆线束(10),其中:
所述外部导体(20)包括编织线(24),所述编织线(24)被连接到所述导体管(22)的如下部分,所述部分相对于放置所述外侧止水构件的位置被放置在端部侧上,所述编织线(24)在远离所述导体管(22)的方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缆线束(10),其中,所述外侧止水构件包括:
管状导体管侧连接部分(28),所述管状导体管侧连接部分(28)被连接到所述导体管(22);
环形车身面板侧连接部分(30),所述环形车身面板侧连接部分(30)被连接到所述车身面板(12);和
膜状部分(32),所述膜状部分(32)填充所述连接部分(28、30)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线束(10),其中,所述外侧止水构件包括:
管状导体管侧连接部分(28),所述管状导体管侧连接部分(28)被连接到所述导体管(22);
环形车身面板侧连接部分(30),所述环形车身面板侧连接部分(30)被连接到所述车身面板(12);和
膜状部分(32),所述膜状部分(32)填充所述连接部分(28、30)之间的间隙。
CN201410453045.4A 2013-09-05 2014-09-05 电缆线束和止水结构 Active CN104426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4419A JP5918183B2 (ja) 2013-09-05 2013-09-05 ケーブルハーネスおよびその止水構造
JP2013-184419 2013-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6104A CN104426104A (zh) 2015-03-18
CN104426104B true CN104426104B (zh) 2018-04-24

Family

ID=52470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3045.4A Active CN104426104B (zh) 2013-09-05 2014-09-05 电缆线束和止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18237B2 (zh)
JP (1) JP5918183B2 (zh)
CN (1) CN104426104B (zh)
DE (1) DE10201421772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29951B2 (ja) * 2014-12-19 2017-11-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およびグロメットを用いたシール構造
JP2016213976A (ja) * 2015-05-11 2016-12-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保護部材
JP6040299B1 (ja) * 2015-09-11 2016-12-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導電路
JP6340036B2 (ja) * 2016-06-07 2018-06-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外装端部用キャップ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613282B2 (ja) * 2017-10-26 2019-11-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組付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8249Y (zh) * 2000-06-10 2001-07-04 李西长 一种电缆线接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0805A (en) * 1982-05-20 1984-07-17 Betts Industries, Inc. Strain relief grommet
JPH07245030A (ja) * 1994-03-07 1995-09-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
JPH11233175A (ja) * 1998-02-18 1999-08-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線端末の防水構造及び該防水構造の形成方法
JP3417324B2 (ja) * 1999-01-14 2003-06-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グロメット装着部の防水構造および防水方法
JP2002209323A (ja) * 2001-01-09 2002-07-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防水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20070116518A1 (en) * 2005-11-18 2007-05-24 Cretex Companies, Inc. Self-sealing internal manhole chimney seal
JP4933854B2 (ja) * 2006-07-20 2012-05-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該グロメットの成形方法
JP2012085387A (ja) 2010-10-07 2012-04-2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グロメットの止水処理方法およびグロメット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5664294B2 (ja) 2011-02-03 2015-02-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止水構造部の製造方法
JP5664434B2 (ja) 2011-04-25 2015-02-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グロメット取付構造
JP5844572B2 (ja) * 2011-08-08 2016-01-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止水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8842954B2 (en) * 2012-05-02 2014-09-23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Cable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8249Y (zh) * 2000-06-10 2001-07-04 李西长 一种电缆线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6104A (zh) 2015-03-18
DE102014217721B4 (de) 2017-06-22
JP2015053771A (ja) 2015-03-19
DE102014217721A1 (de) 2015-03-05
US20150060134A1 (en) 2015-03-05
US9318237B2 (en) 2016-04-19
JP5918183B2 (ja)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6104B (zh) 电缆线束和止水结构
US9966704B2 (en) Fixing structure of shield connector
CN108075249B (zh) 保护件以及电线束
US9263865B2 (en) Water stop structure for wire harness and wire harness
EP3467963A1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a high-voltage splice device comprising a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plice shield
WO2013161126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7548532A (zh) 屏蔽线束、屏蔽部件和屏蔽线束的制造方法
JP2014022219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377694B2 (ja) 端子金具固定構造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9888618B2 (en) Shielded harne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11177056B2 (en) Waterproofing structure and waterproofing method for shielded cable
KR102052087B1 (ko) 고-전압 케이블 세트
JP6334359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WO2017208987A1 (ja) 電線の止水構造
JP5985971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US10312673B2 (en) Shield conduction path
JP2010140779A (ja) 電磁波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とこれを用いた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KR102352707B1 (ko) 와이어링 하네스
US20240121930A1 (en) Wire harness
JP2020078971A (ja) 電動車両駆動ユニット
JP2014099408A (ja) 油冷機器用ハーネス
CN116113562A (zh) 线束
CN115191157A (zh) 布线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