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3009A - 光学设备和光学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设备和光学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3009A
CN104423009A CN201410454326.1A CN201410454326A CN104423009A CN 104423009 A CN104423009 A CN 104423009A CN 201410454326 A CN201410454326 A CN 201410454326A CN 104423009 A CN104423009 A CN 104423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lens group
detection part
position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43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3009B (zh
Inventor
大川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23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3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24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s or pulse trains; generating pulses or pulse trains
    • G01D5/245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s or pulse trains; generating pulses or pulse trains using a variable number of pulses in a train
    • G01D5/2451Incremental encod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设备和光学设备的控制方法,能够高精度地对透镜组进行位置控制。光学设备具有:CPU(41),其在光轴方向上驱动透镜组;LDPI(69),其检测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绝对位置;GMR传感器(87),其检测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及存储部(37),其存储相当于与透镜组的规定位置对应的GMR传感器(87)的输出的第1数据以及相当于使透镜组停止的目标位置的第2数据,CPU(41)驱动透镜组,在LDPI(69)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的时刻,将GMR传感器(87)的输出作为第3数据存储在存储部(37)中,并且将第2数据作为目标位置执行透镜组的停止动作而使其停止,根据存储部(37)中存储的第1数据、第2数据和第3数据对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GMR传感器(87)的输出进行校正。

Description

光学设备和光学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透镜组且能够在光轴方向上驱动该透镜组的光学设备和光学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具有摄影镜头等的光学设备中,关于透镜组的位置控制,提出了代替凸轮筒等而通过致动器来控制透镜组的方案。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2007-286225号公报(以下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为了进行透镜组的位置控制,针对1个透镜组设置多个光传感器,根据这些光传感器的输出来判定透镜组的特定位置。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能够通过多个光传感器来检测透镜组的位置。但是,位置检测根据用作光传感器的光遮断器(以下称为“PI”)的遮光板与PI的安装位置的关系、以及温度或经时变化这样的机械要因而偏移,并且,根据PI信号检测的信号处理的延迟、由于PI的受光感光度变化而引起的偏移这样的电气要因而偏移。因此,透镜组的位置控制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事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精度地对透镜组进行位置控制的光学设备和光学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光学设备具有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组,其中,所述光学设备具有:控制部,其在光轴方向上驱动上述透镜组;第1位置检测部,其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绝对位置;第2位置检测部,其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及存储部,其存储第1数据和第2数据,该第1数据相当于与上述透镜组的规定位置对应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该第2数据相当于使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目标位置,上述控制部驱动上述透镜组,在与上述规定位置对应的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的时刻,取得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作为第3数据,根据上述第1数据和上述第3数据计算停止目标位置,执行上述透镜组的停止动作而使其停止,根据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第2数据和上述停止目标位置对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
本发明的光学设备具有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组,其中,所述光学设备具有:控制部,其在光轴方向上驱动上述透镜组并控制位置;第1位置检测部,其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绝对位置;第2位置检测部,其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及存储部,其存储第1数据和第2数据,该第1数据相当于与上述透镜组的规定位置对应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该第2数据相当于使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目标位置,上述控制部驱动上述透镜组,在与上述规定位置对应的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的时刻,取得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作为第3数据,根据上述第3数据计算停止目标位置,执行上述透镜组的停止动作而使其停止,根据上述第1数据与上述第3数据之差、上述第2数据和上述停止目标位置对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是光学设备的透镜组的初始位置的控制方法,该光学设备具有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组,具有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绝对位置的第1位置检测部和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置的第2位置检测部,该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驱动上述透镜组,在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的时刻取得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作为第3数据;根据第1数据和上述第3数据计算停止目标位置,执行上述透镜组的停止动作而使其停止,其中,该第1数据被预先设定为与对应于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的规定变化的上述透镜组的位置相当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根据第2数据和上述停止目标位置,对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并设为初始位置,其中,该第2数据被预先设定为与使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目标位置相当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高精度地对透镜组进行位置控制的光学设备和光学设备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主要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反馈控制的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对焦镜头PI(LDPI)与GMR(GiantMagneto-Resistance:巨磁阻)的间距的关系的图。
图5A至图5D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GMR传感器的构造和输出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初始化驱动的控制的LDPI的输出变化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初始化驱动的概要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对焦镜头的初始位置位于PI区间0~2内的情况下的初始化驱动的动作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对焦镜头的初始位置位于PI区间3内的情况下的初始化驱动的动作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对焦镜头的初始位置为区间0~3、且在对焦镜头PI的附近存在对焦镜头的情况下的初始化驱动的动作的图。
图11A至图11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作为初始化驱动而进行梯形驱动的情况和进行三角驱动的情况下的速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进行初始化驱动时的利用调整值更新初始位置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驱动速度和对焦镜头位置的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初始化驱动时的对焦镜头位置偏移的调整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初始化驱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LDPI状态判断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PI区间0~2的初始化驱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PI区间3的初始化驱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初始目标位置驱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当前位置更新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使用应用了本发明的照相机对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该照相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该照相机由照相机主体200和相对于该照相机主体200拆装自如的更换镜头100构成。但是,当然也可以一体地构成镜头镜筒和照相机主体。
在更换镜头100内具有由镜头11a~11c构成的摄影镜头11。通过摄影镜头11形成被摄体像。其中,对焦镜头11b为焦点调节用镜头,能够通过对焦镜头驱动机构25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对焦镜头驱动机构25具有对焦镜头用致动器(后述LD电机73)和对焦镜头用驱动电路。因此,对焦镜头11b发挥作为设置在镜头镜筒内且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焦点调节镜头的功能。并且,镜头11a~11c的一部分是用于改变焦距的变焦镜头。因此,在更换镜头100内设有变焦透镜组。
并且,如后所述,对焦镜头位置检测部27具有用于检测基准位置的2个对焦镜头光遮断器(以下称为“LDPI”)69、以及用于检测高分辨率的相对位置的GMR(GiantMagneto-Resistance)传感器87(参照图2)。LDPI69作为检测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绝对位置的第1位置检测部发挥功能,GMR传感器87作为检测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置的第2位置检测部发挥功能。
当对焦镜头11b到达基准位置时,LDPI69将检测信号输出到CPU4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由LDPI69检测到的基准位置为基准,通过由GMR传感器87检测到的相对位置进行对焦镜头11b的位置检测。
在镜头11a与11b之间配置有光圈13。通过光圈驱动机构21,光圈13的数值孔径变化,改变穿过摄影镜头11的被摄体光量。光圈驱动机构21具有光圈用致动器和光圈用驱动器电路等。使用步进电机作为致动器,通过微步进驱动进行细致的控制。另外,光圈13当然也可以配置在镜头11a与11b之间以外的位置。
当光圈的数值孔径到达基准位置时,光圈基准位置检测部23将检测信号输出到CPU41。关于光圈位置,通过光圈基准位置检测部23取得基准位置,通过相对位置检测来管理光圈位置。通过对步进电机施加的脉冲数来检测相对位置,通过光遮断器(PI)来检测基准位置。
在更换镜头100的外周配置有距离环51。距离环51在更换镜头100的外周转动自如,并且在摄影镜头11的光轴方向上在规定范围内滑动自如。当该距离环51滑动到被摄体侧时,设定为非RF(非测距对焦)(MF(手动对焦))位置,当滑动到主体侧时,设定为RF(测距对焦)位置。通过距离环51的滑动,进行RF模式和非RF模式(MF模式)的切换。RF模式检测部33进行该模式的检测。并且,距离环51构成为在最近与无限远之间转动自如。
非RF模式是当用户旋转距离环51时根据此时的距离环51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进行对焦的模式,另一方面,RF模式是在由距离环51指定的距离处对焦的模式。即,非RF模式和MF模式均为手动对焦,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在非RF模式中距离环51指定相对距离,与此相对,在RF模式中指定绝对距离。
当通过距离环51的滑动而设定MF模式时,通过距离环51的旋转,位于距离环51的内侧的遮光叶片一体旋转。通过光遮断器(PI)对该遮光叶片的旋转进行计数,根据该计数值驱动对焦镜头11b。另外,当然也可以通过光遮断器以外的传感器来检测距离环51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
当通过距离环51的滑动而设定RF模式并使距离环51旋转时,RF位置检测部31检测其旋转位置。RF位置检测部31检测距离环51的旋转位置的绝对位置。对焦镜头驱动机构25根据来自CPU41的控制信号,以与距离环51的旋转位置对应的摄影距离驱动对焦镜头11b。
RF模式检测部33根据RF/MF模式检测开关83(参照图2)的输出,检测距离环51被设定为非RF位置(MF位置)和RF位置中的哪个位置。
在距离环51被设定为非RF位置(MF位置)时,MF位置检测部35检测距离环51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根据该MF位置检测部35的检测结果进行手动对焦。
在更换镜头100的外周上的比距离环51更靠主体侧,配置有在外周转动自如的变焦环52。当用户手动旋转变焦环52时,能够进行变焦。
变焦位置检测部34检测变焦环52的旋转位置的绝对值,将其输出到CPU41。变焦位置检测部34具有直线编码器ZM位置检测部82(参照图2),通过CPU41内的A/D转换器44对该直线编码器位置检测部82的输出进行AD转换,该AD转换值表示焦距。
存储部37具有闪存37等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CPU41用的程序、更换镜头的光学数据等各种信息、各种调整值、各种参数等。存储部37作为存储部发挥功能,存储相当于与透镜组的规定位置对应的第2位置检测部(例如参照GMR传感器87)的输出的第1数据、以及相当于使透镜组停止的目标位置(例如参照后述Adj_ret_pls)的第2数据。
作为控制部的CPU41按照所述存储部37中存储的程序,根据来自照相机主体200的控制命令进行更换镜头100内的控制。CPU41输入来自光圈基准位置检测部23、对焦镜头基准位置检测部27、RF位置检测部31、RF模式检测部33、变焦位置检测部34和MF位置检测部35的检测信号,并且对对焦镜头驱动机构25和光圈驱动机构21输出控制信号。
并且,CPU41作为在光轴方向上驱动透镜组(例如对焦镜头11b)的控制部发挥功能。并且,CPU41使用对焦镜头位置检测部27中的检测绝对位置的LDPI69和检测相对位置的GMR传感器87的输出,在进行初始化驱动时,将初始化驱动后由GMR传感器87检测到的相对位置与绝对位置关联起来(例如参照图12、图19、图20)。
在照相机主体200内配置有摄像元件201。该摄像元件201配置在摄影镜头11的成像位置附近,对由摄影镜头11形成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输出图像数据。并且,在照相机主体200内还设有控制用的CPU,与更换镜头100内的CPU41进行通信。
接着,使用图2对电气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上所述,CPU41能够与照相机主体200进行通信。并且,CPU41与电机驱动器71连接,该电机驱动器71进行LDPI69、LDMT73、AVMT75和AVPI77的驱动。
LDPI69是对焦镜头11b的基准位置检测用的光遮断器,该LDPI69的输出与LDPI二值化电路67连接。设置2个LDPI69,检测3个位置作为基准绝对位置。根据这3个基准绝对位置分成4个PI区间,检测对焦镜头11b存在于哪个PI区间内。使用图4在后面详细叙述。
GMR传感器87是利用巨磁电阻效应(Giant Magneto Resistive effect)的传感器,高精度地检测针对在GMR标尺(scale)85上交替排列SN磁极而成的标尺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对焦镜头11b一起移动的镜框上固定GMR标尺85,GMR传感器87配置在更换镜头100内的固定部件上。该GMR传感器87检测对焦镜头11b的相对位置,将与该位置对应的模拟信号输出到电机驱动器71内的A/D转换器72。另外,作为相对位置检测部,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霍尔元件或通常的MR(MagnetoResistive:磁阻)元件等。使用图5在后面详细叙述。
LDMT73是LD电机(镜头驱动电机),作为所述对焦镜头驱动机构25内的对焦用致动器发挥功能。作为LD电机,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VCM(音圈电机),但是,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电机例如一般的超声波电机或DC电机等。AVMT75是光圈电机,作为所述光圈驱动机构21内的光圈用致动器发挥功能。
AVPI77是光圈13的基准位置检测用的光遮断器,该AVPI77的输出与AVPI二值化电路79连接。AVPI77和AVPI二值化电路79对应于所述光圈基准位置检测部23。
MFPI驱动器65是用于在距离环51滑动到MF位置的情况下检测距离环51的转动的MFPI63的驱动器。MFPI63沿着遮光叶片的转动方向设置在两个部位。该MFPI63的输出与MFPI二值化电路61连接,通过MFPI二值化电路61进行二值化。MFPI二值化电路61、MFPI63、MFPI驱动器65对应于所述MF位置检测部35。
直线编码器RF位置检测部81是用于在距离环51滑动到RF位置的情况下检测距离环51的旋转方向上的绝对值的直线编码器。直线编码器RF位置检测部81沿着距离环51的转动方向设置,根据距离环51的转动方向上的绝对位置输出模拟信号。在CPU41内设有A/D转换器43,将来自直线编码器RF位置检测部81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A/D转换器43的AD转换值表示由用户设定的被摄体距离(绝对距离)。
直线编码器ZM位置检测部82是用于检测变焦环52的旋转方向上的绝对值的编码器。直线编码器ZM位置检测部82沿着变焦环52的转动方向设置,根据变焦环52的旋转方向上的绝对位置输出模拟信号。在CPU41内设有A/D转换器44,将来自直线编码器ZM位置检测部82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A/D转换器44的AD转换值表示由用户设定的焦距。
RF/MF模式检测开关(SW)83是用于检测距离环51是设定为RF模式还是设定为MF模式(非RF模式)的开关。该RF/MF模式检测SW83检测距离环51的光轴方向的位置,在RF模式设定时或MF模式设定时成为接通或断开,该接通断开状态被输出到CPU41。
接着,使用图3对对焦镜头驱动电机LDMT73的驱动控制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反馈控制对LDMT73进行控制,图3是仅记载了进行反馈控制的部分的框图。并且,对使用VCM致动器作为LDMT73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而表记为VCM73。
在图3中,在CPU41内设有差分器41a、控制器41b、驱动器控制器41c。它们可以由硬件或软件或两者混合构成。输入到差分器41a的目标位置存储在存储部37中或在CPU41的内部运算求出,是由VCM73驱动的对焦镜头11b的停止目标位置。在电机驱动器71内设有PWM驱动器71a和A/D转换器72。电机驱动器71可以与CPU41一体构成。
在差分器41a中,对由GMR传感器87检测到的对焦镜头11b的当前位置和存储部37中存储的对焦镜头11b的目标位置进行差分运算。该差分值(偏差量)被输出到控制器41b,控制器41b具有DSP(数字信号处理)部,根据来自差分器41a的偏差量进行增益乘法处理和滤波处理,计算对VCM73施加的驱动占空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进行VCM73的驱动控制,在控制器41b中计算脉冲波的占空比。
控制器41b中计算出的驱动占空比被输出到驱动器控制器41c。根据该输入的驱动占空比转换为PWM驱动器71a的驱动器设定值。该转换后的驱动器设定值被输出到电机驱动器71内的PWM驱动器71a,PWM驱动器71a对VCM73施加驱动电压。
PWM驱动器71a以固定周期变更PWM驱动占空比,由此,实时变更VCM73的加速度,能够追随校正量来驱动VCM73。并且,在来自差分器41a的偏差量较大时,进行控制,以产生更快的加速度,成为高输出,并在短时间内使偏差量成为0。
关于VCM73的反馈控制,通过固定取样周期而周期性地进行处理(作为取样周期,例如为12KHz)。通过周期处理进行新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的更新,在控制器部41b中实施运算并计算驱动器输出,以使得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的差分为0。
接着,使用图4对由LDPI69检测的PI区间和由GMR传感器87检测的间距的关系进行说明。在图4中,最上段示出对焦镜头11b的位置,图的左侧为无限远侧,右侧为最近侧。如上所述,设置2个LDPI69,其中一个为LDPI1,另一个为LDPI2。在通过LDPI的叶片(未图示)遮光的情况下,LDPI69成为L输出,并且在开口的情况下,LDPI69成为H输出。由于LDPI69分别根据对焦镜头11b的位置进行H输出和L输出,所以,如图4所示,检测PI区间0~区间3这全部4个区间。LDPI69的输出被切换的位置成为PI区间的边界。
在图4的最下段示出GMR传感器87的传感器输出即间距。在本实施方式中,GMR传感器87的间距为0~41这42个输出。GMR传感器87的间距0~41和由LDPI69检测的PI区间0~3成为图4所示的关系。
接着,使用图5A-图5D对GMR传感器87进行的对焦镜头11b的位置检测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对焦镜头11b保持在镜头保持框25p上,镜头保持框25p通过滑动轴25q沿着驱动方向滑动自如。并且,GMR标尺85与镜头保持框25p一体设置,并且,在GMR标尺85上以规定的距离间隔(例如从S极到下一个S极的距离为264μm)交替配置有S极和N极的磁极。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S→N→S的1个周期称为1个间距(pitch)。并且,当将GMR标尺85上的1μm定义为1Pls(Pulse)时,例如如果1个周期(1个间距)为264μm,则1个间距=264Pls。
并且,从S极产生磁力85S,从N极产生磁力85N。以调整后的间隙(空隙)量来安装GMR传感器87和GMR标尺85,如图5B所示,GMR传感器87输出与从GMR标尺85产生的磁力85S、85N对应的信号GMR-A、GMR-B。该信号GMR-A、GMR-B成为相位偏移90度的Sin波和Cos波。
如上所述,在对焦镜头11b的镜头保持框25p上安装有GMR标尺85。因此,当对焦镜头11b通过VCM73的驱动而移动时,GMR标尺85也移动,根据该移动,GMR传感器87上的磁力变化。根据该磁力的变化,来自GMR传感器87的信号GMR-A、GMR-B的输出变化(参照图5B)。
将GMR-A信号和GMR-B信号的规定值作为阈值,通过H(阈值以上)和L(阈值以下)的组合,如图5C所示,可以分类为4个区间。将对1个间距内进行4分割而得到的各区间称为状态(State)。例如当设1个间距(Pitch)为264Pls时,1个状态为66Pls。
图5D是将信号GMR的A相和B相表现为利萨茹(Lissajou)图的图。即,对A相与B相的振幅之比的反正切进行图表化。根据A相和B相的关系,对1个状态进行66分割,作为1Pls,并且具有正切表。正切表是将A相与B相的振幅之比的反正切即图5D的角度变化转换为Pls数的表。即,正切表表示出与A相和B相各自的值对应的Pls的值的关系。对焦镜头11b的位置检测的最小分辨率为1Pls。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下述关系。
1个间距(Pitch)=4个状态(State)=264Pls
1个状态(State)=66Pls
另外,264Pls是与GMR标尺85的磁栅尺的宽度对应的例示,也可以通过使1Pls的分辨率为1μm以下等来提高分辨率。
接着,对初始化驱动的控制的概要进行说明。这里,初始化驱动意味着照相机中电源接通时的透镜组到初始位置的驱动,并且,在由于掉落照相机的情况下的强烈冲击等外界干扰而使透镜组的实际位置与所存储的位置信息偏离时的透镜组的恢复动作中,也进行初始化动作。通过初始化驱动,向规定位置驱动透镜组,以作为调整值而存储的Pls数为基准位置来管理停止的位置。在基准位置确定后的动作中,根据GMR传感器87的检测结果,利用相对位置进行位置管理。
在该初始化驱动中,将通过GMR传感器87计测从由于对焦镜头11b的移动而使LDPI69的输出电平变化的位置(即如H电平→L电平或L电平→H电平那样变化的位置)到对焦镜头11b实际停止的位置而得到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将根据该GMR传感器87的计测而检测到的基准位置Pls作为调整值存储在存储部37中,作为基准位置进行管理。
但是,有时产生LDPI69的输出电平变化的位置偏移。例如,在图6中,横轴表示驱动对焦镜头11b以进行初始化驱动时的时间变化,纵轴示出LDPI69的输出电压。图6的实线示出理想的变化,在时刻t10,从H电平变化为L电平。但是,实际上并不是理想的那样,如虚线所示(图中示出3个例子),在从时刻t10-Δt到时刻t10+Δt的范围内产生偏差,其结果,产生LDPI69的输出电平变化的位置偏移。
作为图6所示的位置偏移的要因,存在光遮断器(PI)的遮光板和PI的安装位置的关系发生温度或经时变化这样的机械要因,并且存在PI信号检测的信号处理的延迟、由于PI的受光感光度的变化而引起的电气要因。这样,当LDPI69产生位置偏移时,基准位置偏移,当以该偏移的位置为基准进行对焦镜头11b的驱动时,无法在目标位置高精度地进行对焦镜头11b的位置控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下所述,通过进行VCM73的初始化驱动(绝对值位置驱动),始终正确且高精度地向目标位置(调整后的位置)驱动。
图7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初始化驱动的概要。LDPI69在对焦镜头11b的移动路径中配置2个PI即LDPI1和LDPI2,根据LDPI1和LDPI2的输出电平,在从机械的无限远端(机械无限远)到机械的最近端(机械最近)之间被分为4个PI区间(参照图4)。
在图7中,图中的黑色圆点表示电源接通时的对焦镜头11b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源接通时从照相机主体200发送镜头复位动作命令,更换镜头100在接收到镜头复位动作命令后,向初始位置驱动对焦镜头11b。作为初始位置,如图7所示,准备3个部位(图中从Pos_ret1~Pos_ret3起向最近侧分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初始位置根据电源接通时的对焦镜头11b的位置而不同。
具体而言,在对焦镜头11b位于区间0~2内的情况下,向最近侧进行驱动,在经过Pos_ret1、Pos_ret2或Pos_ret3的位置后,当到达初始位置时停止。并且,在位于区间3内的情况下,暂时向无限远侧进行驱动后,当经过Pos_ret3的位置时向最近侧进行驱动,当到达初始位置时停止。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朝向最近的最近方向的LDPI的输出电平的切换位置进行驱动是为了防止根据驱动方向(即,根据最近侧驱动或无限远侧驱动)识别PI信号的H电平和L电平的切换的定时偏移。如果与调整方向一致,则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驱动。并且,如果在双方向上存储了调整值,则也可以是双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焦距调节用镜头(变焦透镜组)位于比对焦镜头11b更靠无限远侧,在由于变焦位置而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在初始化驱动时向最近侧进行驱动,以使得不与变焦透镜组发生干涉。
接着,使用图8~图10对初始化驱动的动作例进行说明。在初始化驱动时,大致分为以下的3个动作例。(1)在电源接通时对焦镜头11b位于区间0~2内,(2)在电源接通时对焦镜头11b位于区间3内,(3)在电源接通时对焦镜头11b位于区间0~3内、且对焦镜头11b位于LDPI69的检测输出切换的位置附近。
首先,使用图8对上述动作例(1)、即在电源接通时对焦镜头11b位于区间0~2内的情况进行说明。图8所示的例子是对焦镜头11b位于区间0内的情况,在位于虚线内所示的区间1、2内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样的动作。
首先,在位于位置P11附近的情况下,在达到预先存储的速度(Ret_velo[mm/S])之前,VCM73进行加速。当成为位置P12附近时,由于达到速度Ret_velo[mm/S],所以以固定速度进行驱动。进而,在位置P13,检测到LDPI1的切换(H电平→L电平)。在检测到位置Pos_ret1(参照图4,在区间2、3中为Pos_ret2、Pos_ret3)后,转移到减速处理。这里,生成减速分布,将初始化调整位置(Adj_ret1_pls)作为目标位置进行驱动。减速分布是为了在目标位置停止而表示目标位置之前的各个位置和该位置处的速度的表。电机驱动器71根据减速分布进行VCM73的驱动控制。另外,作为速度控制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减小每个取样周期的移动量,根据速度=移动量/时间(=移动量/取样周期)的关系来控制速度。并且,与其对应地,减速分布也可以是表示每个取样周期的驱动脉冲数的变更的运算式(表)。
位置P14附近是进行减速驱动的区域。在位置P15附近,进行过渡时间控制(驱动),即,持续施加驱动电压并保持停止状态,等待可靠地停止。在停止后,通过当前位置更新来检测Pos_ret1,如果位置偏移,则对当前位置进行校正。对固件内管理的Pls进行更新,在接收到下一个命令之前不进行驱动。
接着,使用图9对上述动作例(2)、即在电源接通时对焦镜头11b位于区间3内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动作例(1)中,首先,最初朝向最近侧进行驱动,但是,在动作例(2)中,在位于位置P21附近的情况下,朝向无限远侧进行驱动,在达到速度(Ret_velo[mm/S])之前,VCM73进行加速。在位置P22,检测到LDPI1的切换(H电平→L电平)。在检测到位置Pos_ret3(参照图4)后,转移到减速处理。
在对焦镜头11b位于位置P23附近的情况下,使驱动方向反转(朝向最近侧进行驱动),将初始化调整位置(Adj_ret3_pls)作为目标位置而再次加速进行驱动。在该再次加速中,未到达速度Ret_velo。在位置P24附近再次检测LDPI1的切换(H电平→L电平),在位置P25附近减速。在未到达速度Ret_velo时,将初始化调整位置(Adj_ret3_pls)作为目标位置开始减速,所以,进行使用图11在后面叙述的三角驱动。在位置P26附近,进行过渡时间控制,即,保持停止状态,等待可靠地停止。在停止后,通过当前位置更新来检测Pos_ret3,如果位置偏移,则对当前位置进行校正。对固件内管理的pls(pls表示对焦镜头11b的绝对位置)进行更新,在接收到下一个命令之前不进行驱动。
接着,使用图10对上述动作例(3)、即在电源接通时对焦镜头11b位于区间0~3内、且对焦镜头11b位于LDPI69的检测输出切换的位置附近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动作例(1)(2)中,在引起LDPI的输出的变化时,到达作为目标的速度Ret_velo[mm/S]。换言之,对焦镜头11b以在到达边界位置(Pos_retX(X:1~3))时能够到达速度Reb_velo的程度位于从PI区间的边界离开的位置。但是,在该动作例(3)中,对焦镜头11b朝向边界位置加速并接近该边界位置,但在到达边界时未到达速度Reb_velo。这样,动作例(3)是对焦镜头11b位于接近PI区间的边界附近的位置的情况。
因此,在动作例(3)中,在PI区间的边界(Pos_retX(X:1~3))位置,运算加减速分布,以初始化驱动位置(Adj_retX_pls)Pls为目标,以驱动时间成为最短的方式进行三角驱动(三角驱动参照图11B)。通过驱动中的当前位置更新来检测Pos_ret3,所以位置偏移。因此,在停止后,通过当前位置更新进行校正。
在图10中,对焦镜头11b从位置P31起开始进行驱动。此时,对焦镜头11b以速度Ret_velo[mm/S]为目标进行加速。在位置P32附近处于加速中,在位置P33附近,LDPI69的输出变化。进而,在位置P34附近,以成为最短驱动时间的方式通过三角驱动对对焦镜头11b进行驱动。在位置P34附近,将初始化调整位置(Adj_ret3_pls)作为目标位置进行减速驱动并停止。在位置P36附近,进行过渡时间控制,即,保持停止状态,等待可靠地停止。在停止后,通过当前位置更新进行校正。这样,在动作例(3)中,在到达速度Ret_velo之前进行减速驱动。
接着,使用图11A和图11B对梯形驱动和三角驱动进行说明。如上述动作例(1)(2)那样,在目标位置相对于对焦镜头11b的当前位置而言非常远的情况下,在到达目标速度Ret_velo后,可以通过减速驱动而到达目标位置。由于该情况下的驱动的轨迹形状如图11A所示为梯形,所以,将该驱动称为梯形驱动。
与此相对,如动作例(3)那样,在目标位置较近的情况下,当以目标速度Ret_velo为目标进行驱动时,在到达目标速度之前越过了目标位置。因此,以目标位置为目标,进而以驱动时间最短的方式进行驱动。由于该情况下的驱动的轨迹形状如图11B所示为三角形,所以,将该驱动称为三角驱动。
接着,使用图12对初始化驱动和基于调整值的pls更新进行说明。在初始化驱动时,对焦镜头11b的绝对初始位置不明(将假设的初始位置表示为Ret_temp_pls)。即,即使在电源切断时已知对焦镜头11b的位置,在电源切断后,对焦镜头11b也可能移动。因此,虽然能够根据GMR传感器87检测相对位置,但是,对焦镜头11b的绝对位置不明。
因此,在初始化驱动后,使用调整数据更新并确定pls位置。图12按时间序列示出基于LDPI69的输出变化的区间0与区间1的边界位置Pos_ret1(参照图7)处的初始化驱动动作(时刻t0~时刻t4)。另外,时刻t0~t4是象征时间序列的记号,与取样时间无关。
如上所述,GMR传感器87通过0~41个间距、各间距为1~4个状态来检测相对位置。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位置Pos_ret1位于间距11的1状态,在该位置,LDPI从H电平变化为L电平。
现在,在时刻t0接通电源。设此时的当前位置Pls为Ret_temp_pls_t0。如上所述,不知道对焦镜头11b的准确的绝对位置,但是,能够根据LDPI1和LDPI2的输出电平来判断PI区间。在图12的例子中,判定为PI区间0。对该当前位置赋予与区间对应的假设的Pls(如上所述为Ret_temp_pls_t0)的值。
在时刻t0接通电源,开始通过VCM73驱动对焦镜头11b。然后,当到达目标速度Ret_velo时,以该目标速度继续进行驱动。然后,在驱动中,每隔取样时间检测GMR传感器87的输出,进行当前位置Pls的更新。这里,在驱动中更新当前位置Pls时,在取样后到确定当前位置Pls之前产生由于处理时间而引起的延迟,但是,在该期间内,对焦镜头11b也持续移动,所以,取样并确定的当前位置Pls和取样时的位置Pls产生偏移。并且,控制部41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得通过VCM73移动到目标位置,但是,如后所述,该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Pls存在由于(图13)偏差而引起的偏移。进而,LDPI对受光/遮光进行光电转换并产生模拟信号,所以,产生由于电信号的响应而引起的偏移。并且,在驱动中,检测GMR传感器87的间距、状态并持续进行计数。
成为时刻t1时,成为从PI区间0跨越到区间1的定时,LDPI的输出变化。在该LDPI的输出变化时,将当前位置Pls设为Ret_temp_pls_now。该当前位置Pls(Ret_temp_pls_now)作为上述绝对位置而具有误差,并且包含上述偏移。并且,参照间距和状态的调整数据、Adj_LD_pitch1(=11)、Adj_LD_state1(=1)。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假设信息将横穿驱动中的偏差所在的位置和LDPI的输出变化的位置时的间距和状态的调整值关联起来。
另外,ADj_LD_pitch(X:1~3)表示在初始化调整中横穿PI区间的边界位置(Pos_ret(X))即LDPI变化位置时的间距(pitch)。Adj_LD_state(X:1~3)表示在初始化调整中横穿PI区间的边界位置(Pos_ret(X))即LDPI变化位置时的状态(state)。而且,将在初始化驱动时LDPI的输出变化时的间距和状态设定为上述调整值Adj_LD_pitch1(=11)、Adj_LD_setate1(=1),此后,从该值起开始进行间距和状态的计数。另外,关于LDPI的输出变化时的状态的信息和调整值的状态的偏移及其校正方法,根据图14在后面叙述。
当从时刻t1进入时刻t2时,根据当前位置进行目标停止位置和分布的运算。这里,根据LDPI的输出变化的位置Ret_temp_pls_now,通过下述(1)式计算目标停止位置Trgt_pls。该目标调整位置与(2)式所示的存储部37中存储的相当于目标停止位置的调整值(Adj_ret1_pls)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后述理由而产生差异。
Trgt_pls=Ret_temp_pls_now+2state+Ret_off_pls+Ret_off_pitch···(1)
≒Adj_ret1_pls···(2)
上述(1)具有以下意思。即,Trgt_pls表示在位置Ret_temp_pls_now处从LDPI变化的状态(state)的下一个状态起2state+Ret_off_pls+Ret_off_pitch之前的位置Pls。
在上述(1)式中,2state是在调整时加入的量,以使得即使LDPI的位置偏移,也能够校正偏移。另外,如使用图14后述的那样,在产生LDPI69的位置偏移(状态的偏移)后,将该state数替换为1state或3state来校正偏移量。
并且,在上述(1)式中,Ret_off_pls是为了使状态(state)的边界成为基准而进行偏置的Pls数。并且,Ret_off_pitch是从速度Ret_velo起进行减速所需要的充分的Pls数,并且是以使延时最小的方式决定的Pls数,是固定值。Ret_off_pls存储在存储部37中。
进而,Adj_ret1_pls是初始化调整的调整值。Adj_ret1_pls是绝对位置Pls值,以该数值为基准来决定初始化后的对焦镜头11b的绝对值Pls。将通过式(1)计算出的Trgt_Pls作为目标位置进行驱动,将实际停止的位置设为Adj_ret1_pls(式(2))。与其他LDPI的变化位置对应的位置Adj_ret2(3)_pls是以Adj_ret1_pls为基准来进行差计数得到的调整Pls值。
作为时刻t2的控制部41的具体处理,以对Ret_temp_pls_now加上从LDPI的输出发生变化的下一个状态起的2state+Ret_off_pls+Ret_off_pitch的相对Pls值而得到的驱动量,驱动VCM73。并且,由于Ret_temp_pls_now包含所述偏移,所以,实际上会产生误差,而不会是Trgt_pls=Adj_ret1_pls。但是,由于在时刻t2无法检测该误差,所以,在时刻t4检测误差并校正偏移。
在时刻t3,根据分布进行驱动,进行过渡时间控制等待。这里,根据驱动中的当前位置,以12KHz的取样进行更新,所以,由于该影响,停止位置相对于目标位置Trgt_pls偏移,从Adj_ret1_pls起的偏移进一步增大。
在时刻t4,处于过渡时间控制后的停止状态,根据间距、状态、GMR-A/B信号,考虑与Adj_ret_pls之间的偏移,对当前位置(停止位置)进行更新。在驱动中对间距和状态进行计数,能够检测停止位置处的间距和状态。根据正切表(参照图5的说明)得知绝对位置,能够校正状态内的pls。这样,根据停止状态下的间距和状态求出停止位置的假设的绝对位置(当前位置更新1)。然后,能够确定所求出的当前位置与绝对位置基准即调整值Adj_ret_pls存在多少差异(当前位置更新2)。
这样,根据假设的初始位置即Ret_temp_pls_now计算目标停止位置,根据GMR传感器87的输出来驱动VCM73,进行在目标停止位置停止的控制。而且,与其并行地进行以下动作。在Ret_temp_pls_now的位置将间距和状态置换为调整值,将该调整值作为初始值来检测伴随VCM73的驱动而引起的间距和状态的变化,检测实际停止位置处的间距和状态。然后,对实际停止位置进行校正,能够求出实际停止位置的假设的绝对位置。进而,如果求出与绝对位置基准即调整值Adj_ret_pls之差,则能够求出真正的绝对位置。
接着,使用图13对速度和位置的偏差进行说明。图13的上段示出横轴取时间时的对焦镜头11b的驱动速度。图中,虚线Vr表示速度偏差0的情况下的理想速度。如果是速度不随时间变动的速度偏差0,则能够利用目标位置=当前位置进行控制。
并且,图13的下段示出横轴取时间时的对焦镜头11b的位置(LDPls)。对焦镜头11b的当前位置Ret_temp_pls_now采用相当于驱动中的当前位置的LDpls并进行更新,所以,包含横穿LDPI69的LDPI变化位置时的电响应的定时、图13所示的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的偏移(偏差)。
接着,使用图14对初始化驱动时的LDPI位置偏移进行说明。对于工厂中的制造阶段等中的初始化调整即LDPI位置调整(间距、状态),在初始化驱动中实际使用时,由于调整时成为间距或状态的边界的情况或经时变化等,初始化调整时和初始化驱动时检测的PI位置有时偏移。即,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说明了在11间距的状态1中具有PI区间1与PI区间2的边界的情况(Pos_ret1的位置)。但是,在从工厂出厂的阶段中,即使这样进行了调整,如上所述,由于各种情况,如图14的情况1~情况3所示,有时边界也会偏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存在这种偏移,也能够进行校正。
在图14中,最上段示出调整时的PI位置,PI区间1与PI区间2的边界位于11间距的状态1的Pos_ret1的位置。图14的下一段示出情况1,在该情况中,在初始化驱动中,LDPI的输出发送变化的位置未偏移。在情况1的下一段示出情况2,在该情况中,在初始化驱动中,LDPI的输出发生变化的位置向最近侧(间距12的方向)偏移。在情况2的下一段示出情况3,在该情况中,在初始化驱动中,LDPI的输出变化的位置向无限远侧(间距10的方向)偏移。
在初始化调整时,成为Adj_LD_pitch1为11、Adj_LD_state1为1的调整值。在情况1中,初始化调整时的间距和状态与初始化驱动时的间距和状态没有偏移,直接采用初始化驱动时检测到的间距和状态即可。关于状态内的pls量的偏移,认为在LDPI的输出变化后,通过将下一个state+2state+Ret_off_pls+Ret_off_pitch设为Adj_retX_pls,能够进行校正。
在情况2中,通过初始化驱动而检测到的间距和状态与初始化调整时的间距和状态偏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最大偏移量为±1状态以内。在情况2的情况下,相对于初始化调整时的间距11、状态1,初始化驱动时检测到的状态为4,所以,在检测到相邻的间距12的状态4时,能够判断为是情况2。
在情况3中,检测到的状态偏移。如上所述,假设最大偏移量为±1状态以内。在情况3的情况下,相对于初始化调整时的间距11、状态1,初始化驱动时检测到的状态为2,所以,在检测到间距11的状态2时,判断为是情况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进行初始化驱动时通过GMR传感器87检测到的间距和状态与初始化调整时取得的间距和状态,能够判断情况1~3中的任意一方,根据该结果,如果将图12中说明的(1)式中的“2state”设为“1state”~“3state”,则能够校正偏移。
接着,使用图15~图20所示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初始化驱动的动作进行说明。CPU41按照存储部37中存储的程序,与照相机主体200内的控制部进行通信,并且对各部进行控制,由此执行该流程图。
进入图15所示的初始化驱动的主流程后,首先,进行LDPI状态判断(S1)。这里,根据LDPI69的2个PI即LDPI1和LDPI2的输出电平判定对焦镜头11b存在于PI区间0~PI区间3中的那个区间内。关于该LDPI状态判断的详细动作,使用图16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1中进行LDPI状态判断后,接着,判定是否是PI区间0~2(S3)。这里,根据步骤S1中的LDPI状态判断的结果,判定对焦镜头11b是否位于PI区间0~PI区间2之间。
在步骤S3中的判定结果为位于PI区间0~2内的情况下,进行PI区间0~2的初始化驱动(S5)。这里,如使用图8说明的那样,向最近侧驱动对焦镜头11b。关于该PI区间0~2的初始化驱动的详细动作,使用图17在后面叙述。
另一方面,在步骤S3中的判定结果为不是PI区间0~2的情况下,进行PI区间3的初始化驱动(S7)。由于不是PI区间0~2,所以对焦镜头11b位于PI区间3内。因此,在该步骤中,如使用图9说明的那样,暂时向无限远侧驱动对焦镜头11b后,向最近侧进行驱动。关于该PI区间3的初始化驱动的详细动作,使用图18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5或S7中进行初始化驱动后,接着,进行当前位置更新处理(S9)。这里,在停止位置中,根据由GMR传感器87检测到的间距和状态的信息、GMR-A、GMR-B信号以及Adj_ret(X)_pls,对当前位置进行更新。关于该当前位置更新处理的详细动作,使用图20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9中进行当前位置更新处理后,结束初始化驱动的流程。
接着,使用图16对步骤S1的LDPI状态判断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进入该流程后,首先,检测LDPI1和LDPI2的信号电平(S11)。这里,CPU41通过LDPI二值化电路67对2个LDPI69的各输出进行二值化,经由电机驱动器71针对该值检测信号电平(参照图2)。
检测LDPI1、2的信号电平后,接着,判定是否是LDPI1为H电平、LDPI2为L电平(S13)。这里,根据步骤S11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如果该判定结果为“是”,则如图4所示,设为PI区间0(S15)。
如果步骤S1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接着,判定是否是LDPI1为L电平、LDPI2为L电平(S17)。这里,根据步骤S11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如果该判定结果为“是”,则如图4所示,设为PI区间1(S19)。
如果步骤S17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接着,判定是否是LDPI1为L电平、LDPI2为H电平(S21)。这里,根据步骤S11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如果该判定结果为“是”,则如图4所示,设为PI区间2(S23)。
如果步骤S21中的判定结果为“否”,则LDPI1为H电平、LDPI2为H电平,所以,如图4所示,设为PI区间3(S25)。在步骤S15、S19、S23、S25中决定PI区间后,返回原来的流程。
接着,使用图17对步骤S5(参照图15)的PI区间0~2的初始化驱动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进入该流程后,首先,设定最近方向作为驱动方向(S31)。这里,由于对焦镜头11b位于PI区间0~2内,所以,如使用图8说明的那样,设定最近侧作为对焦镜头11b的驱动方向。
在步骤S31中进行驱动方向的设定后,接着,进行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S33)。这里,如使用图8说明的那样,朝向目标位置驱动对焦镜头11b。另外,在到达速度Ret_velo[mm/S]之前横穿了PI区间的边界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图10、11说明的三角驱动进行控制。关于该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的详细动作,使用图19在后面叙述。进行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后,结束PI区间0~2的初始化驱动的流程,返回原来的流程。
接着,使用图18对步骤S7(参照图15)的PI区间3的初始化驱动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进入该流程后,首先,设定无限远方向作为驱动方向(S41)。这里,由于对焦镜头11b位于PI区间3内,所以,如使用图9说明的那样,设定无限远侧作为对焦镜头11b的驱动方向。
在步骤S41中进行驱动方向的设定后,接着,进行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S43)。这里,如使用图9说明的那样,开始以速度Ret_velo[mm/S]朝向无限远方向驱动对焦镜头11b,当横穿PI区间2与PI区间3的边界时,进入步骤S45。关于该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的详细动作,使用图19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43中进行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后,接着,将驱动方向设为最近方向而开始进行驱动(S45)。这里,如使用图9说明的那样,使驱动方向反转为最近侧,朝向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对焦镜头11b。
在步骤S45中逆转了驱动方向后,接着,进行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S47)。这里,如使用图9说明的那样,朝向目标位置驱动对焦镜头11b。关于该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的详细动作,使用图19在后面叙述。进行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后,结束PI区间3的初始化驱动的流程,返回原来的流程。
接着,使用图19对步骤S33(参照图17)、S43、S47(参照图18)的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进入该流程后,首先,朝向Ret_velo[mm/S]的速度开始进行加速(S51)。这里,如使用图8~图10说明的那样,CPU41对VCM73进行驱动控制,使对焦镜头11b加速直到到达Ret_velo[mm/S]的速度为止。
在步骤S51中开始进行加速后,接着,判定是否到达Ret_velo[mm/S]的速度(S53)。这里,CPU41根据由GMR传感器87检测的对焦镜头11b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判定速度是否到达Ret_velo[mm/S]。
在步骤S53中的判定结果为未到达Ret_velo[mm/S]的情况下,接着,判定是否横穿了LDPI(X)变化位置(S55)。这里,CPU41根据来自2个LDPI69的输出,判定电平是否变化。即,判定是否从PI区间0~3中的任意一方移动到相邻的PI区间。按照每个取样周期进行该判定(例如12KHz)。
在步骤S55中的判定结果为未横穿LDPI(X)变化位置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53。这里,在步骤S53之前、步骤S55中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如使用图10说明的那样,在电源接通时,对焦镜头11b位于LDPI69附近,该情况下,通过使用图11B说明的三角驱动,以成为最短驱动时间的方式进行控制(S57~S63)。另一方面,在步骤S55之前、步骤S53中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如使用图8或图9说明的那样,在对焦镜头11b的驱动时,到达Ret_velo[mm/S]的速度,该情况下,通过使用图11A说明的梯形驱动进行驱动控制(S71~S81)。
在步骤S53中的判定结果为到达Ret_velo的速度时,以Ret_velo[mm/S]进行定速驱动(S71)。这里,CPU41根据来自GMR传感器87的信号进行VCM73的驱动控制,以保持Ret_velo的固定速度。
接着,判定是否横穿了LDPI(X)变化位置(S73)。这里,与步骤S55同样,CPU41根据来自2个LDPI69的输出,判定电平是否变化(参照图8的P13、图9的P22、P24)。在该判定结果为未横穿LDPI(X)变化位置的情况下,等待到横穿为止。
在步骤S73中的判定结果为横穿LDPI(X)变化位置时,接着,检测横穿LDPI(X)变化位置时的间距和状态(S75)。这里,CPU41根据LDPI69的输出电平变化时的来自GMR传感器87的输出,检测横穿LDPI(X)变化位置时的间距和状态。将该检测结果存储在存储部37中。
接着,与Adj_LD_pitch(X)、Adj_LD_state(X)进行比较,如果偏移则进行校正,对当前的间距和状态进行更新(S77)。Adj_LD_pitch(X)、Adj_LD_state(X)预先存储在存储部37中,对该存储的值与步骤S75中检测到的间距和状态进行比较,如果不同,则更新为步骤S75中检测到的间距和状态。将更新结果存储在存储部37中。
接着,进行目标位置的运算(S79)。这里,如图12的时间t2中说明的那样,根据下述运算式(1)求出目标位置Trgt_pls。
Trgt_pls=Ret_temp_pls_now+2state+Ret_off_pls+Ret_off_pitch···(1)
另外,关于式(1)中的“2state”,如使用图14说明的那样,在产生了PI位置偏移的情况下,置换为“1state”或“3state”来运算目标位置。但是,也可以在由式(1)得到的目标位置处,在对焦镜头11b停止后,对当前位置进行校正。
进行目标位置的运算后,接着,将Trgt_pls作为目标位置来运算减速分布(S81)。这里,CPU41将步骤S79中求出的Trgt_pls作为目标位置,通过运算来求出VCM73在该位置停止的减速分布。根据该减速分布,进行图8的P14附近或图9的P25附近的减速驱动(参照图11A的梯形驱动)。
并且,在步骤S55中的判定结果为横穿LDPI(X)变化位置时,检测横穿LDPI(X)变化位置的间距和状态(S57)。这里,与步骤S75同样,CPU41根据LDPI69的输出电平变化时的来自GMR传感器87的输出,检测横穿LDPI(X)变化位置时的间距和状态。这里检测到的间距和状态存储在存储部37中。
接着,与步骤S77同样,与Adj_LD_pitch(X)、Adj_LD_state(X)进行比较,如果偏移则进行校正,对当前的间距和状态进行更新(S59)。更新结果存储在存储部37中。然后,与步骤S79同样,进行目标位置的运算(S61)。这里,如图12的时间t2中说明的那样,根据运算式(1)求出目标位置Trgt_pls。
Trgt_pls=Ret_temp_pls_now+2state+Ret_off_pls+Ret_off_pitch···(1)
另外,关于式(1)中的“2state”,与步骤S79的情况同样,在产生了PI位置偏移的情况下,置换为“1state”或“3state”来运算目标位置。但是,也可以在对焦镜头11b停止后,对当前位置进行校正。
进行目标位置的运算后,接着,将Trgt_pls作为目标位置来运算(三角驱动)加减速分布(S63)。这里,CPU41将步骤S61中求出的Trgt_pls作为目标位置,通过运算来求出以最短驱动在目标位置停止的加减速分布。根据该减速分布,进行图10的P33附近的减速驱动(参照图11B的三角驱动)。
在步骤S63或S81中运算出分布后,进行VCM驱动(S65)。这里,电机驱动器71根据通过运算而求出的减速分布(或加减速分布),进行VCM73的驱动控制,进行图8的P14附近、图9的P25附近或图10的P35附近的减速驱动。在步骤S65中进行VCM驱动后,返回原来的流程。
这样,在初始化目标位置驱动中,朝向目标速度进行加速驱动(S51等),在横穿PI区间的边界(LDPI(X)变化位置)时,检测来自GMR传感器87的相对距离信息(间距和状态)(S57、S75),运算目标位置(S61、S79),进行控制以使得在该目标位置停止(S63、S65、S81)。并且,使用检测到的相对距离信息来校正目标位置(在S59、S61、S77、S79中,根据相对距离信息来变更state的值)。
接着,使用图20对步骤S9(参照图15)的当前位置更新处理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进入该流程后,首先,判定是否经过了取样间隔(S91)。根据来自GMR传感器87的输出来检测当前位置,但是,按照取样间隔进行该检测。作为该取样间隔,例如以12KHz进行。
在步骤S91中的判定结果为经过取样间隔时,接着,判定偏差规格以上是否连续规定时间(S93)。如使用图13说明的那样,在正常进行动作的情况下,速度和位置收敛在规定偏差范围内。在该步骤中,判定速度和位置是否位于规定偏差范围外、且是否在规定时间的期间内位于范围外。
在步骤S93中的判定结果为偏差规格以上连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停止驱动(S97)。由于步骤S93中的判定结果为进行了异常驱动,所以,停止VCM73的驱动。停止驱动后,异常结束(S99)。这里,设置表示异常结束的标志,结束初始化驱动。
另一方面,在步骤S93中的判定结果为偏差规格以上未连续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接着,判定过渡时间控制是否完成(S95)。由于在所述步骤S65中开始朝向目标位置进行减速驱动,所以,在该步骤中,判定是否在到达目标位置后、保持停止状态并可靠地停止。在该判定结果为过渡时间控制未完成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91。
在步骤S95中的判定结果为过渡时间控制完成时,接着,根据停止位置的间距、状态、GMR-A信号、GMR-B信号和调整值Adj_ret(X)_pls,对当前位置(停止位置)进行更新(S101)。这里,根据来自GMR传感器87的信号对停止位置的间距和状态进行更新,并且,根据正切表对状态进行更新。这样,使用调整值Adj_ret(X)_pls,对基于停止状态下的GMR传感器87的输出信号的停止位置进行校正,对当前位置(停止位置)进行更新。更新结果存储在存储部37中。
这样,在步骤S101中进行当前位置的更新并确定当前位置(停止位置)的绝对位置。由于目标位置Trgt_pls为Adj_ret(X)_pls的附近(参照式(2)),所以,未大幅远离S101中取得的当前位置。因此,在Adj_ret(X)_pls中加上S101中取得的基于GMR传感器输出的当前位置(停止位置)与停止目标位置Trgt_pls之间的偏移,对当前位置(停止位置)进行更新。即,根据“停止位置的间距、状态”-“停止目标位置Trgt_pls”,换言之,根据基于停止时的GMR传感器输出的停止位置与停止目标位置的差分,对更新后的当前位置进行更新。更新结果存储在存储部37中。另外,进行当前位置(停止位置)的校正,但是不进行驱动。
在步骤S101中进行当前位置的更新后,接着,清除驱动中的驱动命令接收标志(S105)。关于初始化驱动,在接收到来自照相机主体200的驱动命令后开始进行动作,此时,设置驱动命令接收标志(流程中未图示)。在该步骤中,由于初始化驱动结束,所以,对驱动命令接收标志进行复位。
在清除驱动命令接收标志后,接着,正常结束(S107)。这里,设置表示初始化驱动正常结束的标志。正常结束后,返回原来的流程。
这样,在当前位置更新处理的流程中,当VCM73使对焦镜头11b在目标位置停止时,根据从GMR传感器87取得的信息,校正Adj_ret(X)_pls并确定停止位置的绝对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透镜组(例如对焦镜头11b),其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控制部(例如CPU41),其在光轴方向上驱动该透镜组;第1位置检测部(例如LDPI69),其检测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绝对位置;第2位置检测部(例如GMR传感器87),其检测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及存储部(例如存储部37),其存储相当于与透镜组的规定位置(例如图12的位置Pos_ret1)对应的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的第1数据(例如从GMR传感器87输出的间距、状态)以及相当于使透镜组停止的目标位置的第2数据(例如Adj_ret_pls)。而且,控制部(例如CPU41)驱动透镜组,在与规定位置对应的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的时刻(例如图12的时刻t1、图19的S55、S73),取得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作为第3数据(例如GMR传感器输出、间距、状态)(例如图12的时刻t1的Ret_temp_pls_now、图19的S57、S75),根据第1数据和第3数据计算停止目标位置(例如上述的式(1)、图19的S61、S79),执行透镜组的停止动作而使其停止(例如图12的时刻t3、图19的S63、S65、S81、图20的S91~S95),根据存储部中存储的第2数据和目标停止位置,对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例如图12的时刻t4、图20的S95、S10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高精度地对透镜组进行位置控制。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部(例如CPU41)在对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时(例如图20的S101),通过在第1数据中加上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与停止目标位置之差,来对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校正后的位置是第2数据+控制偏移,换言之为“停止位置的间距、状态”-“停止目标位置Trgt_pls”,再换言之为根据基于停止时的GMR传感器输出的停止位置与停止目标位置的差分,对校正后的位置进行更新。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部(例如CPU41)在计算透镜组的停止目标位置时,根据第1数据与第3数据之差对上述停止目标位置进行校正。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如图14的情况2、3中说明的那样,通过在计算停止目标位置Trgt_pls的式(1)中将2state设为1state或3state,对停止目标位置进行校正。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1数据与第3数据之间没有差异的情况下,控制部(例如CPU41)不进行停止目标位置的校正。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4的情况、图19的步骤S59、S77所示,在第1数据与第3数据的间距、状态没有差异的情况下,不进行校正。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位置检测部(例如GMR传感器87)输出针对透镜组的位置的变化以相位相互偏移的方式变化的第1信号和第2信号(例如图5B所示的GMR-A和GMR-B的信号),根据第1信号的振幅与第2信号的振幅之比生成位置信息(例如参照图5D)。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数据包含和透镜组的位置对应的与上述第1信号和第2信号的振幅有关的第1状态信息(例如图5B所示的GMR-A和GMR-B的信号)。而且,控制部(例如CPU41)在取得第3数据时,取得和透镜组的位置对应的与第1信号和第2信号各自的振幅有关的第3状态信息(例如图12的时刻t1、图19的S57、S75)。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状态信息和第3状态信息示出对第1信号的振幅进行二值化后的信号和对上述第2信号的振幅进行二值化后的信号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的组合(例如参照图5C)。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时,控制部使透镜组以规定的固定速度移动(例如图19的S71)。因此,在透镜组以规定的固定速度移动时,能够检测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变化,能够进行稳定的检测。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部在进行透镜组的停止动作时,在从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的时刻起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变化了规定量后,开始进行停止动作(例如图19的S55~S65、S73~S81和S65)。因此,能够以规定的减速进行停止,能够使停止位置始终为相同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PI区间的数量为4个,但是不限于此,通过调整LDPI的数量,能够变更PI区间的数量。并且,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举出的数值仅是例示,能够适当变更。并且,作为透镜组,说明了对焦镜头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变焦透镜组等具有其他功能的透镜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摄影用的设备,使用数字照相机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照相机,可以是数字单反照相机,也可以是小型数字照相机,还可以是摄像机、摄影机这样的动态图像用的照相机,进而,还可以是内置于便携电话、智能手机、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游戏设备等中的照相机。无论哪种情况下,只要是进行透镜组的初始化动作的摄影用的设备,就能够应用本发明。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技术中,关于主要利用流程图说明的控制,多数情况下能够利用程序进行设定,有时也收纳在记录介质或记录部中。关于记录在该记录介质、记录部中的记录方法,可以在产品出厂时进行记录,也可以利用发布的记录介质,还可以经由因特网进行下载。
并且,关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动作流程,为了简便而使用“首先”、“接着”等表现顺序的词语进行了说明,在没有特别说明的部位,不是必须按照该顺序进行实施。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并且,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删除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的若干个结构要素。进而,还可以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

Claims (19)

1.一种光学设备,该光学设备具有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组,其中,所述光学设备具有:
控制部,其在光轴方向上驱动上述透镜组;
第1位置检测部,其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绝对位置;
第2位置检测部,其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及
存储部,其存储第1数据和第2数据,该第1数据相当于与上述透镜组的规定位置对应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该第2数据相当于使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目标位置,
上述控制部驱动上述透镜组,在与上述规定位置对应的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的时刻,取得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作为第3数据,根据上述第1数据和上述第3数据计算停止目标位置,执行上述透镜组的停止动作而使其停止,根据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的上述第2数据和上述停止目标位置对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对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时,通过在上述第1数据中加上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与上述停止目标位置之差,对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计算上述透镜组的停止目标位置时,根据上述第1数据与上述第3数据之差对上述停止目标位置进行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在上述第1数据与上述第3数据之间没有差异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不进行上述停止目标位置的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输出针对上述透镜组的位置变化以相位相互偏移的方式变化的第1信号和第2信号,
根据上述第1信号的振幅与第2信号的振幅之比生成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上述第1数据包含和上述透镜组的位置对应的与上述第1信号和上述第2信号的振幅有关的第1状态信息,
上述控制部在取得上述第3数据时,取得和上述透镜组的位置对应的与上述第1信号和上述第2信号各自的振幅有关的第3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上述第1状态信息和第3状态信息示出对上述第1信号的振幅进行二值化后的信号和对上述第2信号的振幅进行二值化后的信号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在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时,上述控制部使上述透镜组以规定的固定速度移动。
9.一种光学设备,该光学设备具有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组,其中,所述光学设备具有:
控制部,其在光轴方向上驱动上述透镜组而控制位置;
第1位置检测部,其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绝对位置;
第2位置检测部,其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置;以及
存储部,其存储第1数据和第2数据,该第1数据相当于与上述透镜组的规定位置对应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该第2数据相当于使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目标位置,
上述控制部驱动上述透镜组,在与上述规定位置对应的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的时刻,取得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作为第3数据,根据上述第3数据计算停止目标位置,执行上述透镜组的停止动作而使其停止,根据上述第1数据与上述第3数据之差、上述第2数据和上述停止目标位置对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对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时,通过在上述第1数据中加上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与上述停止目标位置之差,对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输出针对上述透镜组的位置变化以相位相互偏移的方式变化的第1信号和第2信号,
根据上述第1信号的振幅与第2信号的振幅之比生成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上述第1数据包含和上述透镜组的位置对应的与上述第1信号和上述第2信号的振幅有关的第1状态信息,
上述控制部在取得上述第3数据时,取得和上述透镜组的位置对应的与上述第1信号和上述第2信号各自的振幅有关的第3状态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上述第1状态信息和第3状态信息示出对上述第1信号的振幅进行二值化后的信号和对上述第2信号的振幅进行二值化后的信号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的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设备,其中,
在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时,上述控制部使上述透镜组以规定的固定速度移动。
15.一种光学设备的透镜组的初始位置的控制方法,该光学设备具有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组,具有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绝对位置的第1位置检测部和检测上述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置的第2位置检测部,该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驱动上述透镜组,在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的时刻,取得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作为第3数据;
根据第1数据和上述第3数据计算停止目标位置,执行上述透镜组的停止动作而使其停止,其中,该第1数据被预先设定为与对应于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的规定变化的上述透镜组的位置相当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
根据第2数据和上述停止目标位置,对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并设为初始位置,其中,该第2数据被预先设定为与使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目标位置相当的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对上述透镜组停止的状态下的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时,通过在上述第1数据中加上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与上述停止目标位置之差,对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的输出进行校正。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计算上述透镜组的停止目标位置时,根据上述第1数据与上述第3数据之差对上述停止目标位置进行校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上述第1数据与上述第3数据之间没有差异的情况下,不进行上述停止目标位置的校正。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的输出产生规定变化时,使上述透镜组以规定的固定速度移动。
CN201410454326.1A 2013-09-09 2014-09-09 光学设备和光学设备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4230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6314A JP6374645B2 (ja) 2013-09-09 2013-09-09 光学機器および光学機器の制御方法
JP2013-186314 2013-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009A true CN104423009A (zh) 2015-03-18
CN104423009B CN104423009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625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4326.1A Active CN104423009B (zh) 2013-09-09 2014-09-09 光学设备和光学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64604B2 (zh)
JP (1) JP6374645B2 (zh)
CN (1) CN10442300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4755A (zh) * 2016-02-02 2017-08-08 索尼公司 可交换透镜和它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08061959A (zh) * 2017-11-27 2018-05-22 昆山慕藤光精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变倍镜头的精准变倍系统
CN109489601A (zh) * 2018-11-21 2019-03-19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位移传感器应用的可行性验证装置及方法
CN110260973A (zh) * 2019-06-21 2019-09-20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自动调试系统及方法
CN112202374A (zh) * 2020-09-28 2021-01-08 广东工业大学 音圈电机微定位平台、运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4238B2 (ja) * 2015-05-19 2019-08-2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7321686B2 (ja) * 2018-09-04 2023-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13391503A (zh) * 2020-03-11 2021-09-14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投影方法
KR20210129459A (ko) * 2020-04-20 2021-10-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DE102021125964A1 (de) 2021-10-06 2023-04-0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Ein Positionssensorsystem, ein optisches Linsensystem und eine Anzeig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5446A (ja) * 2000-03-08 2001-09-21 Canon Inc レンズ位置制御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CN1743987A (zh) * 2004-08-30 2006-03-08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用于驱动光学系统的方法
JP2007286225A (ja) * 2006-04-14 2007-11-0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鏡胴及び撮像装置
CN102547106A (zh) * 2010-11-02 2012-07-04 索尼公司 成像装置、成像方法和程序
CN102929073A (zh) * 2011-08-11 2013-02-1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光学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8413A (en) * 1991-05-11 1995-09-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lens position of a zoom lens
JP3318843B2 (ja) * 1992-09-14 2002-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器の原点検出方法と検出システム
JP4393045B2 (ja) * 2002-08-23 2010-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メラ
JP2007065251A (ja) * 2005-08-31 2007-03-15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US7986469B2 (en) * 2008-08-25 2011-07-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JP5393930B2 (ja) * 2011-06-29 2014-01-22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カメラ装置、交換レンズ装置、カメラ本体部および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2013019925A (ja) * 2011-07-07 2013-01-31 Nikon Corp レンズ鏡筒
JP5393769B2 (ja) * 2011-12-27 2014-01-22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537539B2 (ja) * 2011-12-28 2014-07-02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5446A (ja) * 2000-03-08 2001-09-21 Canon Inc レンズ位置制御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CN1743987A (zh) * 2004-08-30 2006-03-08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用于驱动光学系统的方法
JP2007286225A (ja) * 2006-04-14 2007-11-0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鏡胴及び撮像装置
CN102547106A (zh) * 2010-11-02 2012-07-04 索尼公司 成像装置、成像方法和程序
CN102929073A (zh) * 2011-08-11 2013-02-1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光学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4755A (zh) * 2016-02-02 2017-08-08 索尼公司 可交换透镜和它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07024755B (zh) * 2016-02-02 2021-08-03 索尼公司 可交换透镜和它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08061959A (zh) * 2017-11-27 2018-05-22 昆山慕藤光精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变倍镜头的精准变倍系统
CN109489601A (zh) * 2018-11-21 2019-03-19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位移传感器应用的可行性验证装置及方法
CN110260973A (zh) * 2019-06-21 2019-09-20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自动调试系统及方法
CN110260973B (zh) * 2019-06-21 2021-09-07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自动调试系统及方法
CN112202374A (zh) * 2020-09-28 2021-01-08 广东工业大学 音圈电机微定位平台、运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64604B2 (en) 2016-02-16
JP2015052736A (ja) 2015-03-19
US20150070564A1 (en) 2015-03-12
CN104423009B (zh) 2017-04-12
JP6374645B2 (ja) 2018-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3009A (zh) 光学设备和光学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1960714B (zh) 具有集成位置传感器的小电机驱动器ic中的自校准算法
CN104024905B (zh) 光学设备以及拍摄装置
CN104427247B (zh) 一种照相机系统
US8994298B2 (en) Movement control apparatus, movement control method, and movement control circuit
KR101030461B1 (ko) 상 흔들림 보정장치
US20050168584A1 (en) Anti-shake apparatus
CN106953579B (zh) 一种音圈电机位置运动控制方法
CN105939454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254772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CN106170054B (zh) 拍摄装置
US20140176037A1 (en) Control unit of actuator
CN105378533A (zh) 摄影装置和更换镜头的控制方法
CN106254761A (zh) 镜头单元、照相机系统和光圈控制方法
US10447176B2 (en) Vibration type actuator control apparatus,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vibration type actuator control program
CN101872055B (zh) 驱动装置、光学装置以及驱动信号控制电路
KR20080033098A (ko) 촬상 장치의 먼지 제거 장치
US7495693B2 (en) Anti-shake apparatus
CN106887990B (zh) 一种音圈电机位置运动控制装置
US20080084608A1 (en) Dust removal apparatus of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JP6368605B2 (ja)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駆動装置
JP6182899B2 (ja) レンズ装置、レンズ移動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515960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レンズ駆動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9135556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レンズ駆動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5017918A (ja) 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