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8934A - 抗凝血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抗凝血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8934A
CN104418934A CN201310382296.3A CN201310382296A CN104418934A CN 104418934 A CN104418934 A CN 104418934A CN 201310382296 A CN201310382296 A CN 201310382296A CN 104418934 A CN104418934 A CN 104418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hysiologically acceptable
acceptable salt
formula
steric is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22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骉
杜欣
孔双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IER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IER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IER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IER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822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18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18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8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述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还涉及了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了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作凝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外人凝血酶抑制效果,无明显毒性。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好、合成简便,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凝血酶抑制剂。

Description

抗凝血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作凝血酶抑制剂的抗凝血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血栓是在血管中形成的血块,于循环系统中会妨碍或阻断血流。当血管受损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会聚集而形成血块修补之,以避免失血或因血流冲击造成血管进一步伤害。但若血块脱落,就很可能成为血栓。作为一种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血栓是一种发病范围非常广泛的全身性疾病,它可以影响上肢、下肢、内脏血管和颈动脉;当血栓发生于心脏部位时,可出现心肌梗塞;发生在头部时可造成脑梗塞,俗称中风;发生于下肢,则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动脉血栓。血栓发病率高、危害更甚,资料统计,因血栓栓塞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到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远超过肿瘤传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我国每年以血栓栓塞为主要表现的脑卒中和心肌梗塞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260万,平均每12秒就死亡1人。
血栓形成是一系列血浆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最终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的过程。所以以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或凝血酶为药物作用的靶点,抑制或破坏它们的活性,既可破坏凝血过程的某个环节,又能抑制血液凝固和血栓的形成。
凝血酶属于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枢纽性作用:1)凝血酶可作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使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2)凝血酶可以通过激活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引起血小板聚集。另外,凝血酶一旦有少量生成便可通过正反馈作用加速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使凝血过程由渐进过程变为急进过程。因此以凝血酶为靶点来抑制血栓的形成,近年来成为药学领域研究热点。
抗凝血酶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凝血酶活性而起到抗凝血作用,此类药物包括药包括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主要包括临床应用已久的香豆素类及肝素类药物。
1)华法林
华法林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长效抗凝药,也是目前唯一在临床使用的香豆素类维生素K拮抗剂。长效抗凝药是长期维持性抗凝治疗,特别是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华法令用药疗效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需随时监控、及时调衡用药剂量,否则可能造成出血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2)肝素
肝素是需要迅速达到抗凝作用的首选药物。肝素可用于手术预防危险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如静脉血栓,肺栓塞。肝素用量较大,易引起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各种黏膜出血、关节腔积血和伤口出血等;此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也是肝素治疗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分为二价抑制剂和一价抑制剂:二价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包括水蛭素及其类似物卢定类,可同时作用于凝血酶的活性部位和底物识别位点;一价凝血酶抑制剂为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以阿加曲班为代表,这类药物只能作用于凝血酶的活性部位。
1)水蛭素
水蛭素对凝血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强的凝血酶天然特异抑制剂。水蛭素可与凝血酶产生不可逆的结合,阻断凝血酶的蛋白水解功能,从而达到抗凝血的功效。水蛭素使用不良反应较少,大剂量可引起出血。
2)比伐卢定
比伐卢定是一种合成的抗凝药,是天然产生的水蛭素的类似物。比伐卢定为可逆的凝血酶特异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出血为主要的不良反应,也可出现背痛、恶心、低血压和头痛。
3)阿加曲班
可逆的竞争性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属于精氨酸的衍生物。它不仅可以抑制游离的凝血酶,还能够抑制与纤维蛋白血栓结合的凝血酶。阿加曲班主要用于治疗外周血栓病和急性脑卒中,后被批准用于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和血栓综合征,是目前世界上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唯一合成药物。阿加曲班可引起出血,例如出血性脑梗塞、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休克。
4)达比加群酯
达比加群酯是一种新型的合成的非肽类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口服经胃肠吸收后,在体内转化为具有直接抗凝血活性的达比加群。达比加群结合于凝血酶的纤维蛋白特异结合位点,阻止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从而阻断了凝血瀑布网络的最后步骤及血栓形成。达比加群可以从纤维蛋白—凝血酶结合体上解离,发挥可逆的抗凝作用。达比加群酯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包括危及生命的和致死性的出血。另外还有一些胃肠道症状,包括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胃痛、恶心、胃灼热、胃气胀等。
发明内容
为了寻找一种新的凝血酶抑制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作为凝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述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以下基团:苯基、萘基、3-甲基-1,2,3,4-四氢-8-喹啉磺酰基、D-苯丙氨酰-L-脯氨酰基或(S)-1-((R)-2-氨基-3-苯基丙基-1-酮)-2-甲酰哌啶基;取代基选自羟基、C1-6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6环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卤素、单或多卤代甲基;
X选自羰基或-(CH2)n-,其中n为1或2;
R1选自3-胍基丙基、3-氨基丙基或咪唑亚甲基;
R2选自氢、羟基或甲基。
优选地,所述Ar选自3-甲基-1,2,3,4-四氢-8-喹啉磺酰基或D-苯丙氨酰-L-脯氨酰基。
优选地,所述X选自-(CH2)n-,其中n为1或2。
优选地,所述R1选自3-胍基丙基或3-氨基丙基。
优选地,所述R2选自氢或甲基。
更优选地,为以下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存在不对称中心,具有S构型或R构型,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所有可能的立体异构体以及两种或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如存在顺/反异构体,本发明技术方案亦包括其顺式异构体、反式异构体或这些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中,单一异构体可根据常规方法分离或通过立体选择合成制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生理上可接受的盐是指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有机盐和无机盐。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在所属领域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但并不限于,无机酸盐如盐酸盐、氢溴酸盐、磷酸盐、硫酸盐、高氯酸盐等,以及有机酸盐如乙酸盐、草酸盐、马来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琥珀酸盐、丙二酸盐等,或通过文献所记载的其他方法如离子交换法来得到的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Ⅰ-1)化合物与式(Ⅰ-2)化合物脱水缩合反应生成式(Ⅰ-3)化合物;
(2)式(Ⅰ-3)化合物氨基脱Boc保护得到式(Ⅰ-4)化合物;
(3)将式(Ⅰ-4)化合物与式(Ⅰ-5)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6)化合物;
(4)式(Ⅰ-6)化合物经过水解反应后生成通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Ar、X、R1和R2如以上任一项技术方案所限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作为凝血酶抑制剂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治疗凝血酶相关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凝血酶相关疾病为血栓或急性脑卒中因凝血酶所引起的疾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可根据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制成适于人或动物使用的任何剂型。活性成分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的含量通常为0.1-95重量%,或可根据不同的应用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相应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药物组合物选自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颗粒剂、悬浮剂、乳剂或注射剂。
为制成不同剂型的药物组合物,可将通式(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按已知方法与药学上可接受的合适制药载体物质如填充剂、芳香剂、调味剂、着色剂、润湿剂、赋形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等采用已知的方法进行混合,并被制成片剂等固体剂型、或悬浮剂等液体剂型等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普通制剂,也可制成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及各种微粒给药系统等。
为达到用药目的,增强治疗效果,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用任何公知的给药方法进行给药。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给药剂量依照所要预防或治疗疾病性质和严重程度,患者或动物的个体情况,给药途径和剂型等可以有大范围的变化。一般来讲,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活性成分的每天合适剂量范围为0.01-300mg/kg体重,优选为0.1-200mg/kg体重,更优选为10-150mg/kg体重,最优选为25-100mg/kg体重。上述剂量可以一个剂量单位或分为几个剂量单位给药,取决于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包括运用其它治疗手段的给药方案。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途径可为肠道或非肠道,如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鼻腔、口腔黏膜、眼、肺和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直肠给药等等。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单独进行给药,也可与其他治疗药物或对症药物共同使用。当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与其他治疗药物存在协同作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它的剂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作为凝血酶抑制剂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凝血酶相关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凝血酶相关疾病为血栓或急性脑卒中因凝血酶所引起的疾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作凝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在体外人凝血酶抑制作用实验中,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显示出了良好的人凝血酶抑制效果,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均优于现有的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另一方面,本发明所公开的化合物在小鼠静脉注射急性毒性试验中,未显示出明显毒性,安全性较高。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好、合成简便,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凝血酶抑制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化合物TM1的合成路线图示;
图2为实施例2化合物TM2的合成路线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化合物的结构是通过核磁共振(NMR)来确定的。NMR位移(δ)以百万分之一(ppm)的单位给出。柱层析一般使用200-300目硅胶为载体。NMR测定是用INOVA-500,测定溶剂为DMSO-d6,内标为TMS,化学位移以ppm作为单位给出。
以下试剂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见市售试剂。以下溶液浓度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比浓度。
实施例1TM1的制备
如图1所示,合成步骤如下:
1)向反应瓶中加入350mL干燥的四氢呋喃,加入NG-硝基-N2-Boc-L-精氨酸(31.9g,0.1mol,购自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冷却反应液到-20℃,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三乙胺(10.1g,0.1mol)以及氯甲酸异丁酯(13.6g,0.1mol)。30分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2R,4R)-4-甲基-2-哌啶甲酸乙酯(20.5g,0.12mol),在-20℃的温度下搅拌30分钟后将反应液温度恢复至室温。反应液减压浓缩后加入350mL乙酸乙酯,溶解后,分别使用200mL水、100mL5%的碳酸氢钠溶液、100mL10%柠檬酸溶液以及200mL水洗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乙酸乙酯过夜。乙酸乙酯浓缩后得到油状a33.5g,收率为71%。
2)取a(30g,0.064mol)溶解于150mL乙酸乙酯,0℃搅拌条件下加入80mL10%HCl-乙酸乙酯。反应3小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300mL干燥的乙醚,得到粘性油状样沉淀。将沉淀过滤,用乙醚洗,得到非晶形的固体21.3g。将固体溶于二氯甲烷,搅拌条件加入7.25ml三乙胺,有絮状沉淀生成,将沉淀滤除,滤液减压浓缩,得黄色油状物b18.06g,收率为93%。
3)将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12.4g,0.075mol)溶于二氯甲烷,搅拌条件下加入10.44ml三乙胺,有白色絮状物生成,将沉淀滤除,滤液减压浓缩,得白色固体L-脯氨酸甲酯,不做处理,直接投下一步反应。
向反应瓶中加入150mL干燥的四氢呋喃,加入Boc-D-苯丙氨酸(6.63g,0.025mol),冷却反应液到-20℃,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三乙胺(2.53g,0.025mol)以及氯甲酸异丁酯(3.4g,0.025mol)。30分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L-脯氨酸甲酯,在-20℃的温度下搅拌30分钟后将反应液温度恢复至室温。反应液减压浓缩后加入150mL乙酸乙酯,溶解后,分别使用100mL水、100mL5%的碳酸氢钠溶液、100mL10%柠檬酸溶液以及100mL水洗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乙酸乙酯过夜。乙酸乙酯浓缩后得到油状Boc-D-苯丙氨酰-L-脯氨酸甲酯8.7g,收率93%。
将Boc-D-苯丙氨酰-L-脯氨酸甲酯(8.0g,0.021mol)加入50mL乙醇以及50mL氢氧化钠(1.70g,0.042mol)溶液中室温搅拌24小时。反应完全后,反应液用1M的盐酸溶液中和,然后浓缩至70mL。用1M氢氧化钠溶液将反应液pH调至11,然后分别利用80mL乙酸乙酯、80mL二氯甲烷洗,然后使用1M盐酸溶液酸化,析出固体。将固体滤除,50mL水洗,得到c6.31g,收率83%。
4)向反应瓶中加入300mL干燥的四氢呋喃,加入c(18.1g,0.05mol),冷却反应液到-20℃,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三乙胺(11.1g,0.05mol)以及氯甲酸异丁酯(6.8g,0.05mol),30分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b(22.3g,0.06mol),在-20℃的温度下搅拌30分钟后将反应液温度恢复至室温。反应液减压浓缩后加入200mL乙酸乙酯,溶解后,分别使用150mL水、80mL5%的碳酸氢钠溶液、80mL10%柠檬酸溶液以及150mL水洗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乙酸乙酯过夜。乙酸乙酯浓缩后得到油状物d30.0g,收率为83.7%。
5)取d(35.1g,0.049mol)溶解于150mL乙酸乙酯,0℃搅拌条件下加入80mL10%HCl-乙酸乙酯。反应3小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400mL干燥的乙醚,得到粘性油状样沉淀。将沉淀过滤,用乙醚洗,得到无定形固体30.0g,将固体溶于二氯甲烷,加入6.40ml三乙胺,有絮状物生成,将沉淀滤除,滤液减压浓缩,得黄色油状物e26.5g,收率为94%。
6)将e(25.0g,0.041mol)加入80mL乙醇以及80mL氢氧化钠(3.28g,0.082mol)溶液中室温搅拌24小时。反应完全后,反应液用1M的盐酸溶液中和,然后浓缩至100mL。用1M氢氧化钠溶液将反应液pH调至11,然后分别利用100mL乙酸乙酯、100mL二氯甲烷洗,然后使用1M盐酸溶液酸化,析出固体。将固体滤除,50mL水洗,得到f23.2g,收率95%。
7)反应瓶中加入40mL乙醇以及10mL醋酸,向其中依次加入f(3.5g,0.0060mol)、0.4g5%钯碳,反应液加热至80℃,并且氢气加压至50kg/cm2反应4小时。反应完成后,滤除钯碳,浓缩反应液。向所得到的油状物中加入30mL氯仿,溶解后以及30mL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氯仿层再用30mL水洗然后浓缩。乙醇重结晶得到2.8g产物TM1,收率为86%。
1H NMR(400MHz,DMSO-d6)δ:7.35-7.12(m,14H,ArH),4.53(m,1H,CH),4.40(m,1H,CH),4.21(m,1H,CH),3.95(m,1H,CH),3.58(dd,1H,J=4.5Hz,16.8Hz,CH2),3.46(dd,1H,J=5.6Hz,16.5Hz,CH2),3.34(dd,1H,J=6.8Hz,15.9Hz,CH2),3.21(dd,1H,J=7.3Hz,15.9Hz,CH2),2.89-3.05(m,2H,CH2),2.65(dd,1H,J=7.8Hz,16.3Hz,CH2),2.43(dd,1H,J=8.1Hz,15.8Hz,CH2)2.21-2.03(m,2H,CH2),1.97-1.79(m,4H,CH2),1.68(m,3H,CH,CH2),1.46-1.55(m,4H,CH2,CH2),1.06(s,3H,CH3)。
实施例2TM2的制备
如图2所示,合成步骤如下:
1)将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44.1g,0.267mol)溶于二氯甲烷,搅拌条件下加入37.10ml三乙胺,有白色絮状物生成,将沉淀滤除,滤液减压浓缩,得白色固体L-脯氨酸甲酯,不做处理,直接投下一步反应。
向反应瓶中加入300mL干燥的四氢呋喃,加入NG-硝基-N2-Boc-L-精氨酸(28.4g,0.089mol),冷却反应液到-20℃,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三乙胺(9.0g,0.089mol)以及氯甲酸异丁酯(12.1g,0.089mol)。30分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L-脯氨酸甲酯,在-20℃的温度下搅拌30分钟后将反应液温度恢复至室温。反应液减压浓缩后加入300mL乙酸乙酯,溶解后,分别使用200mL水、100mL5%的碳酸氢钠溶液、100mL10%柠檬酸溶液以及200mL水洗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乙酸乙酯过夜。乙酸乙酯浓缩后得到油状物a28.5g,收率为74.5%。
2)取a(29.2g,0.068mol)溶解于100mL乙酸乙酯,0℃搅拌条件下加入80mL10%HCl-乙酸乙酯。反应3小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450mL干燥的乙醚,得到粘性油状样沉淀。将沉淀过滤,用乙醚洗,得到非晶形的固体b22.2g,收率为89%。
3)反应瓶中加入200mL氯仿,加入b(25.3g,0.069mol),5℃搅拌条件下一次加入三乙胺(18.5g,0.183mol)、3-甲基-8-喹啉磺酰氯(14.5g,0.060mol),室温下继续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用100mL水洗反应液,氯仿溶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出溶剂,柱层析得到粉末状产物c29.9g,收率93%。
4)将c(28.9g,0.054mol)加入100mL乙醇以及100mL氢氧化钠(4.32g,0.108mol)溶液中室温搅拌24小时。反应完全后,反应液用1M的盐酸溶液中和,然后浓缩至120mL。用1M氢氧化钠溶液将反应液pH调至11,然后分别利用100mL乙酸乙酯、100mL氯仿洗,然后使用1M盐酸溶液酸化,析出固体。将固体滤除,60mL水洗,得到d26.7g,收率95%。
5)反应瓶中加入40mL乙醇以及10mL醋酸,向其中依次加入d(2.97g,0.0057mol)、0.3g5%钯碳,反应液加热至80℃,并且氢气加压至50kg/cm2反应4小时。反应完成后,滤除钯碳,浓缩反应液。向所得到的油状物中加入30mL氯仿,溶解后以及30mL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氯仿层再用30mL水洗然后浓缩。乙醇重结晶得到2.6g产物TM2,收率为94%。
1H NMR(400MHz,DMSO-d6)δ:7.53-6.81(m,3H,ArH),4.33(dd,1H,J=5.6Hz,16.2Hz,CH2),4.20(dd,1H,J=6.3Hz,16.9Hz,CH2),3.56(dd,1H,J=7.8Hz,15.6Hz,CH),3.46(m,2H,CH2),3.02(dd,1H,J=4.5Hz,15.7Hz,CH2),2.89(dd,1H,J=5.9Hz,16.6Hz,CH2),2.65(m,2H,CH2),2.51(dd,1H,J=8.1Hz,15.9Hz,CH2),2.42(dd,1H,J=7.3Hz,15.9Hz,CH2),2.20(m,3H,CH,CH2),1.97(m,2H,CH2),1.79-1.55(m,4H,CH2,CH2),1.06(s,3H,CH3)。
实施例3TM1注射剂
规格及组成:
每支注射液容量为2.5mL,其中每1mL注射液中含有100mgTM1、300mg D-山梨醇以及400mg无水乙醇。
制备方法:
1000mL烧杯中加入200g注射用水,向其中加入300g D-山梨醇,搅拌溶解(必要时可加热);然后加入400g无水乙醇,搅拌后加入100g TM1,搅拌至完全溶解。过滤除菌,灌装得到2.5mL/支,每1mL含有100mg TM1的注射液。
实验例1对人凝血酶的抑制作用
测定原理:
凝血酶催化水解底物S-2238所得到的对硝基苯胺在405nm有吸收。因此对硝基苯胺在405nm条件下吸收值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凝血酶活性的强弱,体外观察到化合物对凝血酶活性的影响。
测定方法:
1mL含有0.1%PEG和1%DMSO、pH为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8μM底物S-2238(H-D-Phe-Pip-Arg-p-nitroaniline·2HCl)以及特定浓度化合物。加入10mU从人血浆中提取的凝血酶。10分钟过后,在405nm条件下测定吸收值。
结果:
分别测定了TM1-TM42以及阿加曲班在终浓度为10-4M、10-5M时对人凝血酶的抑制率;测定并计算化合物对凝血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受试化合物对人凝血酶的抑制作用
ND=Not Determined
实验例2小鼠静脉注射急性毒性数据
测定方法:
取雄性、雌性小鼠各一只,以20mg/k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给药TM1。给药后,动物活动量及饮食摄水状态正常。连续7天测定雄性、雌性小鼠体重,结果如表2所示:雄性小鼠体重平均每天增长1g左右,雌性小鼠体重平均每天增长0.6g左右;未见死亡及异常症状。
表2TM1给药小鼠体重变化表
给药后第8天,断头处死小鼠,解剖观察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消化道等脏器,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测定并计算心、肝、脾、肺、肾脏器指数,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见表3)。
表3TM1给药小鼠脏器指数
结论:
对TM1进行初步小鼠静脉注射急性毒性实验,数据显示:TM1在静脉注射20mg/kg体重的剂量下未表现出明显毒性。
采用同样的方法测试化合物TM2-TM42,同样未表现出明显毒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如下述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以下基团:苯基、萘基、3-甲基-1,2,3,4-四氢-8-喹啉磺酰基、D-苯丙氨酰-L-脯氨酰基或(S)-1-((R)-2-氨基-3-苯基丙基-1-酮)-2-甲酰哌啶基;取代基选自羟基、C1-6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6环烷基、C1-6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卤素、单或多卤代甲基;
X选自羰基或-(CH2)n-,其中n为1或2;
R1选自3-胍基丙基、3-氨基丙基或咪唑亚甲基;
R2选自氢、羟基或甲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Ar选自3-甲基-1,2,3,4-四氢-8-喹啉磺酰基或D-苯丙氨酰-L-脯氨酰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X选自-(CH2)n-,其中n为1或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3-胍基丙基或3-氨基丙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及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R2选自氢或甲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为以下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Ⅰ-1)化合物与式(Ⅰ-2)化合物脱水缩合反应生成式(Ⅰ-3)化合物;
(2)式(Ⅰ-3)化合物氨基脱Boc保护得到式(Ⅰ-4)化合物;
(3)将式(Ⅰ-4)化合物与式(Ⅰ-5)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6)化合物;
(4)式(Ⅰ-6)化合物经过水解反应后生成通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Ar、X、R1和R2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限定。
8.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作为凝血酶抑制剂的用途。
9.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治疗凝血酶相关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酶相关疾病为血栓或急性脑卒中因凝血酶所引起的疾病。
1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颗粒剂、悬浮剂、乳剂或注射剂。
13.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作为凝血酶抑制剂的用途。
14.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凝血酶相关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酶相关疾病为血栓或急性脑卒中因凝血酶所引起的疾病。
CN201310382296.3A 2013-08-28 2013-08-28 抗凝血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Pending CN104418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2296.3A CN104418934A (zh) 2013-08-28 2013-08-28 抗凝血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2296.3A CN104418934A (zh) 2013-08-28 2013-08-28 抗凝血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8934A true CN104418934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6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2296.3A Pending CN104418934A (zh) 2013-08-28 2013-08-28 抗凝血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18934A (zh)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AUDIO SALVAGNINI ET AL.: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a small library of graftable thrombin inhibitors derived from (L)-arginine",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
荆凡波等: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业》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4658B (zh) 噁唑烷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050814B (zh) 达比加群的酯衍生物
JP7264999B2 (ja) 2-(1-アシルオキシ-n-ペンチル)安息香酸と塩基性アミノ酸またはアミノグアニジンによって形成される塩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CN1319594A (zh) 二氮杂环庚烷衍生物或其盐
CN105745192A (zh) 取代的苯丙氨酸衍生物
JP2013526488A (ja) シアノ基を含有するチエノピリジンエステル誘導体、その調製方法、使用および組成物
EP3049410A1 (de) Substituierte phenylalanin-derivate als faktor xia modulatoren
RU2709810C2 (ru) ПРОИЗВОДНЫЕ ПИРАЗОЛО[3,4-с]ПИРИДИНА
JP6952911B2 (ja) 2−(αヒドロキシペンチル)安息香酸の有機アミンエステル誘導体薬物
PH12014501176B1 (en) Anticoagulant reversal agents
CN103420980A (zh) 达比加群衍生物
CN103524559B (zh) 多取代4-甲氨基苯甲脒的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661060B (zh) 菲罗啉膦酸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4467648B2 (ja) 新規インドールカルボキサミド、医薬組成物およびカルパインの阻害方法
CN103420985B (zh) 作为前药的达比加群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418934A (zh) 抗凝血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CN112047931B (zh) FXIa凝血因子抑制剂、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3145673B (zh) 黄豆苷元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CN101711251A (zh) 1β-甲基碳青霉烯抗生素及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JP5460874B2 (ja) 7,2″−脱水プエラリンおよびその塩類誘導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と応用
CN104418938B (zh) 一种抗凝血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
CN112778371B (zh) 一种噻吩并吡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H0322878B2 (zh)
TW201738237A (zh) 新的喜巴辛類似物、其藥物組合物及其在醫藥中的應用
CN112010937B (zh) Yigsr修饰的五环哌嗪二酮及其制备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