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3346A - 食材混合机 - Google Patents

食材混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3346A
CN104413346A CN201410117817.7A CN201410117817A CN104413346A CN 104413346 A CN104413346 A CN 104413346A CN 201410117817 A CN201410117817 A CN 201410117817A CN 104413346 A CN104413346 A CN 104413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mixing drum
food materials
cylinder body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78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3346B (zh
Inventor
松本好央
浜吉纮敏
岛田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797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4957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797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4957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910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4370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13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3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3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3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9/00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 B01F29/40Parts or components, e.g. receptacles, fee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9/00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 B01F29/60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or inclined axis, e.g. drum mix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10Maintenance of mixers
    • B01F35/145Washing or cleaning mixer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in this subclass; Inhibiting build-up of material on machine parts using oth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75Discharge mech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8Driv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30Driving arrangements; Transmissions; Couplings; Brakes
    • B01F2035/35Use of other gener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lements in mixing devices
    • B01F2035/352Bea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 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And Mixers With Vibra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食材混合机,具有:机械框架;绕滚筒旋转轴芯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该机械框架上的混合滚筒,所述混合滚筒具有:上部开口状的滚筒主体、封住该滚筒主体的上部开口的滚筒盖、以及控制装置,通过旋转驱动所述滚筒主体而在混合滚筒内部混合多种食材,在滚筒主体的左右两侧设有滚筒支轴,该滚筒支轴的轴芯为滚筒旋转轴芯,在机械框架上设有具有轴导向部的轴承部件,并设有根据滚筒的旋转方向而可开闭滚筒盖的开闭机构。采用本发明,可方便地解除锁定部件的锁定,取出混合滚筒的食材,并可容易地清扫混合滚筒和清扫该混合滚筒的旋转支承部分及其周边部分。

Description

食材混合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多种食材予以混合的食材混合机,例如涉及将醋(寿司醋)混合在饭中制作醋饭的醋混合机等的食材混合机。
背景技术
作为将多种食材予以混合的食材混合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将醋混合在饭中制作醋饭的醋混合机。该醋混合机具有:机械框架、以及混合滚筒,所述混合滚筒绕左右方向的滚筒旋转轴芯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该机械框架上。
所述混合滚筒具有:上部开口的滚筒主体、以及封住该滚筒主体的上部开口的滚筒盖。所述滚筒主体包括:上滚筒,所述上滚筒绕滚筒旋转轴芯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机械框架上;以及下滚筒,所述下滚筒通过结合零件装拆自如地安装在该上滚筒的下端部上。滚筒盖通过锁定部件装拆自如地安装在滚筒主体的上滚筒上端部上。
该醋混合机通过对所述滚筒主体绕滚筒旋转轴芯地进行旋转驱动,从而在混合滚筒内部将醋混合在饭中。
另外,该醋混合机在利用混合滚筒将醋与饭混合后,要从混合滚筒取出做好的醋饭,则操作者通过手动方式来解除将滚筒盖固定在上滚筒上的锁定部件的锁定,从滚筒主体上卸下滚筒盖,取出滚筒主体内的醋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224593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醋混合机,为了从混合滚筒取出做好的醋饭,操作者必须通过手动方式来解除固定滚筒盖的锁定部件的锁定,操作者必须从滚筒主体上卸下滚筒盖。因此,以往的醋混合机存在下述问题:解除锁定部件的锁定的操作和卸下滚筒盖的操作比较麻烦。
另外,上述以往的醋混合机,在从滚筒主体中取出醋饭后,对混合滚筒进行清扫的场合,由于滚筒主体的上滚筒不能方便地从机械框架上卸下,因此,必须从上滚筒卸下滚筒主体的下滚筒,将该下滚筒搬到清洗场所,并将滚筒盖搬到清洗场所。即,必须将滚筒主体的下滚筒和滚筒盖分别搬到清洗场所,比较麻烦。
另外,当从上滚筒卸下滚筒主体的下滚筒时,存在下述问题:残留在上滚筒上的醋饭会落在现场。另外,存在下述问题:由于上滚筒不能方便地从机械框架上卸下,因此,必须在现场对该上滚筒进行清扫,难以清洗上滚筒,并且难以清洗上滚筒的旋转支承部分及其周边部分。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材混合机,能方便地解除锁定部件的锁定,将混合滚筒的食材取出并能容易地进行混合滚筒的清扫和该混合滚筒的旋转支承部分及其周边部分的清扫。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所示点为特点。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其特点是,所述混合滚筒具有:开闭自如的滚筒盖,所述滚筒盖对食材向该混合滚筒内进行供给或对食材从该混合滚筒内进行排出;以及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在混合滚筒向一方向旋转时保持所述滚筒盖的闭锁,并且在混合滚筒向另一方向旋转时解除所述滚筒盖的闭锁从而能够打开所述滚筒盖,所述控制装置,在搅拌食材时使所述混合滚筒向一方向旋转,并且在排出食材时使所述混合滚筒向另一方向旋转。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其特点是,所述控制装置在排出所述食材后使所述混合滚筒向一方向旋转并将该混合滚筒回复到供给食材的起始位置。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其特点是,具有指令所述混合滚筒向一方向旋转的开关,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混合滚筒成为将食材排出的食材排出姿势并经过规定时间后,允许所述开关进行的旋转指令。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其特点是,所述滚筒盖的后部与所述滚筒主体铰链结合而开闭自如,在混合滚筒的前部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将滚筒盖锁定成不能打开的状态,并设有锁定解除部件,所述锁定解除部件在锁定部件锁定的状态下,通过使滚筒主体向另一方向旋转而与锁定部件卡合从而解除该锁定部件的锁定,所述开闭机构具有所述锁定部件、以及所述锁定解除部件。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其特点是,在解除所述锁定部件的锁定后,为了使滚筒主体内的食材落下排出,通过使滚筒主体进一步向另一方向旋转,从而能够将该滚筒主体变更成所述滚筒主体的上部开口朝向下侧的食材排出姿势。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其特点是,设有退避构件,在使所述混合滚筒向所述一方向旋转时,当锁定部件与锁定解除部件抵接时所述退避构件使该锁定解除部件从锁定部件退避。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其特点是,设有滚筒盖限制部件,在使所述滚筒主体成为食材排出姿势时,所述滚筒盖限制部件与滚筒盖卡合而限制该滚筒盖向滚筒主体侧摆动。
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其特点是,设有退避构件,在使所述混合滚筒向所述一方向旋转时,当滚筒盖与滚筒盖限制部件抵接时,所述退避构件使该滚筒盖限制部件从滚筒盖退避。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其特点是,在所述滚筒主体的左右两侧,设有滚筒支轴,所述滚筒支轴的轴芯为旋转轴芯,在所述机械框架上设有轴承部件,所述轴承部件具有将左右的滚筒支轴支承为绕轴芯旋转自如的轴承部,在各所述轴承部件上设有将滚筒支轴从上方侧导入到轴承部内的轴导向部。
在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中,其特点是,所述轴导向部形成为朝向前斜上方的倾斜状。
在技术方案11的发明中,其特点是,在左右一方的滚筒支轴上设有一体旋转自如的被动齿轮,且在机械框架侧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被驱动装置驱动,通过借助轴导向部将滚筒支轴导入轴承部内从而所述被动齿轮从上方侧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在技术方案12的发明中,其特点是,在机械框架上设有轴限制部件,所述轴限制部件对设有所述被动齿轮的滚筒支轴向脱离轴承部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在技术方案13的发明中,其特点是,所述轴限制部件构成下述结构:当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啮合部分过载时,所述轴限制部件允许设有该被动齿轮的滚筒支轴向脱离轴承部的方向的移动。
在技术方案14的发明中,其特点是,左右各滚筒支轴形成为轴芯方向两端为开口状且与混合滚筒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筒状,在机械框架上设有与一方的滚筒支轴相对的供气孔,并设有与另一方的滚筒支轴相对的排气孔,从所述供气孔通过所述一方的滚筒支轴将冷却空气供给到混合滚筒内部,并且通过另一方的滚筒支轴及排气孔使混合滚筒内的空气排出。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获得如下的效果。
采用技术方案1的发明,能够通过使混合滚筒向一方向旋转而在保持滚筒盖闭锁(不能打开)的状态下对该混合滚筒内的食材进行搅拌,搅拌结束后,能够通过使混合滚筒向与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旋转而解除滚筒盖的闭锁从而打开混合滚筒。因此,不需操作者通过手动方式解除滚筒盖的闭锁即锁定状态,也能从混合滚筒中方便地取出混合后的食材。
采用技术方案2的发明,能够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使混合滚筒在排出食材后向一方向旋转从而使该混合滚筒回复到供给食材的起始位置。即,在将混合滚筒内的食材排出后,不需操作者操作混合滚筒也能自动地将混合滚筒回复到起始位置,因此,能方便地将新食材放入混合滚筒内。
采用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混合滚桶以将食材排出的食材排出姿势保持规定时间后能通过开关进行混合滚筒的旋转操作,因此,在将混合滚筒内的食材排出后,操作者能够通过手动方式可将混合滚筒回复到起始位置,从而能够方便地将新食材放入混合滚筒内。
采用技术方案4的发明,通过使滚筒主体向食材混合时的逆向旋转,锁定部件就与锁定解除部件卡合而自动解除该锁定部件的锁定。由此,容易地解除了将滚筒盖锁定在滚筒主体上的锁定部件的锁定。另外,由于滚筒盖与滚筒主体铰链结合而做成开闭自如,因此,不卸下滚筒盖就可从滚筒主体取出食材。
采用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将锁定部件的锁定解除后,若向该锁定解除时的相同方向使滚筒主体进一步旋转,则滚筒主体成为其上部开口朝向下侧的食材排出姿势,滚筒主体内的食材落下排出,能将混合后的食材从混合滚筒自动取出,是非常方便的。
采用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使混合滚筒绕滚筒旋转轴芯旋转而对食材进行混合时,若锁定部件与锁定解除部件抵接,锁定解除部件就通过退避构件从锁定部件自动退避。由此,不必进行将锁定解除部件从与锁定部件的干涉区域切换到退避的位置的操作,是非常方便的。
采用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使滚筒主体为食材排出姿势时,由于滚筒盖限制部件与滚筒盖卡合而限制该滚筒盖向滚筒主体侧摆动,因此,滚筒盖不会妨碍食材的排出,能够容易地进行食材的排出。
采用技术方案8的发明,在使混合滚筒绕滚筒旋转轴芯旋转而对食材进行混合时,若滚筒盖与滚筒盖限制部件抵接,则滚筒盖限制部件通过退避构件从滚筒盖自动退避。由此,不必进行将滚筒盖限制部件从与滚筒盖的干涉区域切换到退避的位置的操作,是非常方便的。
采用技术方案9的发明,由于设有轴承部件,该轴承部件具有将滚筒主体的左右两侧的滚筒支轴支承成旋转自如的轴承部,且在该轴承部件上设有将滚筒支轴从上方侧导入轴承部内的轴导向部,因此,通过使滚筒主体的滚筒支轴向上方侧脱离轴承部,从而可容易地卸下混合滚筒整体。由此,在对混合滚筒进行清扫的场合,能将混合滚筒整体原封不动地搬到清洗场所,残留在混合滚筒上的食材不会落在食材混合机的设置场所,另外,可在清洗场所对混合滚筒整体进行清洗。另外,由于能使设在混合滚筒上的左右滚筒支轴脱离轴承部件,因此,还可容易地进行混合滚筒的旋转支承部分及其周边部分的清扫。
采用技术方案10的发明,由于将轴导向部形成为向前斜上方的倾斜状,因此,在对混合滚筒进行安装或卸下时,可在前斜倾斜方向上进行,由此,在装拆混合滚筒时,相比于将混合滚筒向正上方提起的场合而不必将混合滚筒较高地提起,可轻松地进行混合滚筒的安装及卸下。
采用技术方案11的发明,若通过轴导向部将滚筒支轴导入轴承部内,则一体旋转自如地设在一方的滚筒支轴上的被动齿轮从上方侧与主动齿轮啮合。由此,容易地进行被旋转驱动的混合滚筒的安装及卸下。
采用技术方案12的发明,由于设有从上方侧按压该滚筒支轴的轴限制部件,以对设有被动齿轮的滚筒支轴脱离轴承部的方向移动进行限制,因此,即使做成被动齿轮从上方侧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结构,也能在旋转驱动混合滚筒时防止被动齿轮脱离主动齿轮。
采用技术方案13的发明,当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啮合部分过载时,轴限制部件允许设有该被动齿轮的滚筒支轴向脱离轴承部的方向移动,通过构成上述结构,可防止对混合滚筒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系统的破损。
采用技术方案14的发明,可通过一方的滚筒支轴将冷却空气送入混合滚筒内,并从另一方的滚筒支轴将混合滚筒内的空气排出,可高效地冷却混合滚筒内的饭。另外,由于将供气孔和排气孔相对状地设在滚筒支轴上,所述供气孔用于将冷却空气送入一方的滚筒支轴,所述排气孔用于使由另一方滚筒支轴排出的混合滚筒内的空气排出,因此,可容易地进行混合滚筒的安装及卸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右正面看到的醋混合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机械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右侧的侧框架内部的侧视图。
图4(a)是右侧的侧框架的立体图,图4(b)是左侧的侧框架的立体图。
图5是左侧的侧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箱检测装置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7是混合滚筒的主视图。
图8是混合滚筒的俯视图。
图9是混合滚筒的侧视图。
图10(a)是轴限制装置的侧视图,图10(b)是轴限制装置的锁定机构的侧视图。
图11(a)是把手保持部件的安装部分的立体图,图11(b)是把手保持部件的安装部分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将滚筒盖保持成打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将滚筒盖保持成打开状态的另一形态的侧视图。
图14(a)是滚筒盖的铰链结合部的立体图,图14(b)是分解立体图。
图15(a)是将滚筒盖闭合的状态的铰链部的侧剖视图,图15(b)是将滚筒盖打开的状态的铰链部的侧剖视图。
图16(a)是锁定部件的侧视图,图16(b)是锁定部件及其安装部分的立体图。
图17(a)是锁定解除部件及滚筒盖限制部件的配置部分的侧视图,图17(b)是锁定解除部件及滚筒盖限制部件的配置部分的主视图。
图18是锁定解除部件及滚筒盖限制部件的配置部分的俯视图。
图19是混合滚筒的侧剖视图。
图20是混合滚筒的主视剖视图。
图21是滚筒主体上部的侧剖视图。
图22是滚筒主体右侧的旋转支承部分的主视剖视图。
图23是滚筒主体左侧的旋转支承部分的主视剖视图。
图24图19中A-A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25是搅拌部件的立体图。
图26(a)是滚筒主体的棒支承部件的安装部分的主视放大图,图26(b)是图26(a)中C-C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27(a)是滚筒盖的棒支承部件的安装部分的主视放大图,图27(b)是图27(a)中D-D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28是液体收纳部的侧剖视图。
图29是液体收纳部的主视图。
图30是图19中B-B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31是液体储存容器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液体收纳部的动作的侧面动作图。
图33(a)是表示滚筒盖限制部件的动作的侧面动作图,图33(b)是表示锁定解除部件的动作的侧面动作图。
图34(a)是锁定部件在自动锁定解除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4(b)是锁定部件在自动锁定解除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5(a)~(d)是表示锁定部件的锁定解除的动作的侧面动作图。
图36是醋饭排出时滚筒盖开始打开的侧视图。
图37是滚筒主体为醋饭排出姿势时的侧视图。
图38是用假想线表示滚筒盖的铰链支点远离滚筒旋转轴芯后状态的醋饭排出时的侧视图。
图39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部的侧剖视图。
图40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收纳部的主视剖视图。
图41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储存容器的立体图。
图42(a)是轴限制部件的其他结构的侧剖视图,图42(b)是不同于图42(a)的其他结构的轴限制部件的侧剖视图。
图43的醋混合机的控制系统方框图。
图44是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的概略图。
图45(a)表示各搅拌模式的滚筒旋转速度,图45(b)是表示各搅拌模式的有无送风的示图。
图46是表示搅拌工序、焖煮处理、冷却工序中混合滚筒的旋转速度及动作时间的示图。
图47是表示液体收纳部的动作的侧面动作图。
图48是由排出控制部进行的控制流程图。
图49是排出控制部进行的控制流程的变形例的示图。
符号说明
1    食材混合机
2    机械框架
3    混合滚筒
9    控制装置
15L  轴承部件
15R  轴承部件
16   主动齿轮
25L  滚筒支轴
25R  滚筒支轴
26   轴承部
27   轴导向部
28   供气孔
29   排气孔
46   滚筒主体
47   滚筒盖
52   被动齿轮
58   轴限制部件
71   锁定部件
104  锁定解除部件
105  滚筒盖限制部件
106  摆动部件(退避构件的构成要素)
111  导向槽(退避构件的构成要素)
112  限制销(退避构件的构成要素)
143  滚筒盖限制部件与滚筒盖的干涉区域
144  锁定解除部件与锁定部件的干涉区域
F    前转方向
R    后转方向
X    滚筒旋转轴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食材混合机是将多种食材予以混合的混合机,例如对粒状的食材(粒状食材)与液体的食材(液体食材)进行混合。
图1是,作为食材混合机,而例示了将寿司醋(液体食材)自动混合在饭(粒状食材)中制作醋饭的醋混合机1。图1表示从斜右正面看到醋混合机1后的立体图。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左右方向内方是指从醋混合机1的左右方向的端部朝向左右方向中央的方向,左右方向外方是指从醋混合机1的左右方向中央朝向左右方向的端部的方向。
首先,对醋混合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醋混合机1主要具有:机械框架2、以及将醋混合在饭中的混合滚筒3。如图2所示,所述机械框架2具有:放置在地面等上的底架4;立设在该底架4左右两侧的侧框架5L、5R;以及将左右侧框架5L、5R的后端侧上部之间予以连接起来的后部连接板6。混合滚筒3配置在左右侧框架5L、5R间的上部侧,并绕左右轴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左右侧框架5L、5R上。左右侧框架5L、5R通过板材而形成为中空状,且在左右方向相对配置。
如图3所示,在右侧的侧框架5L、5R内设有:对混合滚筒3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电动机7;将冷却空气等供给到混合滚筒3内的送风装置8;以及对这些驱动电动机7及送风装置8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9。
所述驱动电动机7由正反旋转自如的电动机构成,该驱动电动机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无刷DC电动机构成,其旋转速度可由控制装置9控制。
送风装置8具有:产生冷却风等的送风机10,所述送风机10由鼓风机等构成;送风管道11,所述送风管道11的一端侧与该送风机10的吹出口连接;以及供气部件12,所述供气部件12与该送风管道11的另一端连接并将冷却空气等送到混合滚筒3内。所述送风机10可通过控制装置9对旋转速度进行控制。
如图1、图2所示,在右侧的侧框架5R的上表面侧后部,设有罐保持架22,该罐保持架22对根据需要而喷涂涂布在混合滚筒3内表面上的由植物系油脂等构成的离型剂的喷涂罐21等进行保持。
如图4(a)所示,在构成右侧的侧框架5R的左右方向内方侧的侧面的内侧壁13上设有:将混合滚筒3的右侧支承成旋转自如的轴承部件15R;以及由所述驱动电动机7旋转驱动的主动齿轮16。所述轴承部件15R设在形成于右侧的侧框架5R的内侧壁13前后方向中途部上部的凹陷部14的上部上。主动齿轮16设在轴承部件15R的下方侧(凹陷部14的下部)。
如图4(b)所示,在构成左侧的侧框架5L的左右方向内方侧的侧面的内侧壁23上设有将混合滚筒3的左侧支承成旋转自如的轴承部件15L。该轴承部件15L设在左侧的侧框架5L的内侧壁23前后方向中途部的上部上。
左右的轴承部件15L、15R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成相对状,并分别具有形成在侧面看为U字形的U字形槽24。
左右的轴承部件15L、15R的U字形槽24的底部为旋转自如地承载后述的圆筒状的滚筒支轴25L、25R的圆弧状的轴承部26。左右的轴承部件15L、15R的U字形槽24的上部为将滚筒支轴25L、25R从上方侧导入轴承部26内的轴导向部27。该轴导向部27做成向前斜上方的倾斜状,并做成向前斜上方的开放状。
通过如此构成混合滚筒3的旋转支承部分,从而可通过轴导向部27使混合滚筒3的滚筒支轴25L、25R向上方侧脱离轴承部26,从而可容易地将混合滚筒3整体卸下。由此,在对混合滚筒3进行清扫的场合,由于可将混合滚筒3整体原封不动地搬到清洗场所,因此,残留在混合滚筒3上的醋饭不会落在醋混合机1的设置场所,另外,可在清洗场所对混合滚筒3整体进行清洗。另外,混合滚筒3的旋转支承部分及其周边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清扫。
另外,通过将轴导向部27做成向前斜上方的倾斜状,从而在对混合滚筒3进行卸下、安装时,可在前斜倾斜方向进行,由此,在装拆混合滚筒3时,相比于将混合滚筒3提起至正上方的场合,不必将混合滚筒3较高地提起,可轻松地进行混合滚筒3的卸下、安装。
在右侧的侧框架5R的内侧壁13上形成有圆形的供气孔28。该供气孔28形成在与右侧轴承部件15R的轴承部26对应的位置上。冷却空气等可从该供气孔28供给到混合滚筒3内。另外,在左侧的侧框架5L的内侧壁23上形成有圆形的排气孔29。该排气孔29形成在与左侧轴承部件15L的轴承部26对应的位置上。混合滚筒3内的空气可从该排气孔29排出。
如图5所示,在左侧的侧框架5L内设有配置在排气孔29前侧及下侧的分隔部件30、31,在该左侧的侧框架5L内设有排气室35,该排气室35由这些分隔部件30、31、左侧的侧框架5L的内侧壁23、上壁32及后壁33和左侧的侧框架5L的构成左右方向外方侧的侧面的外侧壁34所围住。
另外,在左侧的侧框架5L的上壁32后部,形成有由许多小孔形成的排气口36。从混合滚筒3内部排出的空气,能够通过排气孔29进入排气室35,并通过排气口36从该排气室35排出。此外,在左侧的侧框架5L的外侧壁34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排气孔29相对的管道通孔37。该管道通孔37可被闭塞板38开闭自如地封住,所述闭塞板38装拆自如地安装在左侧的侧框架5L的外侧壁35上。
如图1所示,左右侧框架5L、5R间的下部且混合滚筒3的下方为食材收纳箱39的配置空间,混合滚筒3制作好的醋饭放入该食材收纳箱39。食材收纳箱39由上端开口状的容器构成,从前方侧插入食材收纳箱39的配置空间,并放置在底架4上。
如图2所示,在底架4上的后部,设有箱检测装置40,该箱检测装置40对食材收纳箱39配置在混合滚筒3下方的适当位置上的情况进行检测。
该箱检测装置40如图6所示,具有:设置在底架4上的装置框架41;固定在该装置框架41的上壁41a下表面上的支承托架42;前后摆动自如地被枢支在该支承托架42上的摆动部件43;以及固定在支承托架42上的箱检测传感器44。
所述摆动部件43的上部被枢支在支承托架42上,下部从形成于装置框架41的前壁41b的开口41c向前方突出。该摆动部件43受到弹簧的向前方的施力。当食材收纳箱39的后表面与该摆动部件43的下部抵接时,摆动部件43就向后方摆动,通过该摆动部件43对箱检测传感器44的接触元件44a进行抵接按压,从而检测食材收纳箱39是否处于混合滚筒3的下方位置及食材收纳箱39是否配置在混合滚筒3下方的适当位置。
如图7~9所示,混合滚筒3包括:下部的滚筒主体46、以及开闭自如地封住滚筒主体46的上部的滚筒盖47。这些滚筒主体46和滚筒盖47由树脂成型。
滚筒主体46上部为开口状,滚筒盖47下部为开口状,在滚筒主体46及滚筒盖47的开口周缘侧分别设有从开口周缘向外方伸出的凸缘部48、49,通过将这些凸缘部48、49重合,从而滚筒主体46被滚筒盖47开闭自如地封住。
滚筒盖47的凸缘部49侧部的前侧形成有向左右方向外方伸出的伸出卡合部50。在滚筒盖47的外表面上部设有把手69。另外,滚筒盖47的后部利用铰链结合部70绕左右轴摆动自如地与滚筒主体46铰链结合,通过使滚筒盖47绕该铰链结合部70的铰链轴79向上下摆动,该滚筒盖47就开闭自如。另外,在滚筒盖47的前部设有锁定部件71,滚筒盖47利用该锁定部件71而被锁定成将滚筒主体46封住的闭合状态。
另外,在滚筒主体46上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圆筒状的滚筒支轴25L、25R,所述滚筒支轴25L、25R具有左右方向的轴芯,该滚筒支轴25L、25R的轴芯为混合滚筒3的旋转轴芯(滚筒旋转轴芯X)。左右滚筒支轴25L、25R通过轴导向部27被导入在左右方向处于相同侧的所述轴承部件15L、15R的轴承部26,由轴承部26承载并被支承成旋转自如。
在右侧滚筒支轴25R上设有齿轮安装部51,在该齿轮安装部51上嵌合安装有不能绕滚筒旋转轴芯X相对旋转的被动齿轮52。该被动齿轮52在将滚筒支轴25L、25R导入轴承部26时从上方侧与主动齿轮16啮合,动力可从主动齿轮传递到该被动齿轮52。通过将旋转动力从主动齿轮16传递给被动齿轮52,从而可绕滚筒旋转轴芯X旋转驱动混合滚筒3。另外,也可将被动齿轮52与滚筒支轴25R一体成型为同一部件。
如前所述,通过将滚筒支轴25L、25R导入轴承部26内的动作,被动齿轮52就从上方侧与主动齿轮16啮合,通过如此结构,就能容易地进行可旋转驱动的混合滚筒3的卸下、安装。
若使所述驱动电动机7正转,则该驱动电动机7的旋转动力从主动齿轮16传递到被动齿轮52,从而混合滚筒3向图9中箭头R方向所示的后转方向(一方向)被旋转驱动。另外,若使驱动电动机7反转,则该驱动电动机7的旋转动力从主动齿轮16传递到被动齿轮52,从而混合滚筒3向图9中箭头F方向所示的前转方向(另一方向)被旋转驱动。
在将醋混合在饭中时(食材混合时),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被旋转驱动,在将做好的醋饭排出时(食材排出时),混合滚筒3向前转方向F被旋转驱动。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被动齿轮52上设有被检测部件收纳部53,该被检测部件收纳部53收纳有由磁铁构成的被检测部件,在右侧轴承部件15R上设有位置检测传感器54、55,该位置检测传感器54、55通过对该被检测部件收纳部53内的磁铁进行检测而检测混合滚筒3的旋转位置。
该位置检测传感器54、55设有两个,该两个位置检测传感器54、55在以旋转轴芯X为中心的圆周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
第1位置检测传感器54设在右侧轴承部件15R的前上部上,当混合滚筒3位于图9所示的起始位置(初始位置)时,第1位置检测传感器54检测出被检测部件收纳部53内的磁铁。第2位置检测传感器55设在右侧轴承部件15R的下部上,混合滚筒3从起始位置向前转方向F被旋转驱动,滚筒主体46成为后述的醋饭排出姿势(食材排出姿势)时,第2位置检测传感器55检测出被检测部件收纳部53内的磁铁。
如图10所示,在右侧的轴承部件15R的上方设有轴限制装置56,该轴限制装置56限制滚筒支轴25R从轴承部件15R的轴承部26上脱离。该轴限制装置56具有:从上方侧覆盖右侧的轴承部件15R及被动齿轮52的罩盖部件57;对滚筒支轴25R向上方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轴限制部件58;以及设在罩盖部件57的前部上的锁定构59。
罩盖部件57具有:上壁57a、左右侧壁57b、前壁57c和后壁57d,该后壁57d通过铰链60绕左右轴上下摆动自如地与右侧的侧框架5R枢支连接。
轴限制部件58设成从罩盖部件57的上壁57a下表面的前后中途部向下方的突出状。该轴限制部件58具有:下壁58a,所述下壁58a位于右侧的滚筒支轴25R的上方并限制该滚筒支轴25R向上方侧的移动;前壁58b,所述前壁58b从该下壁58a的前端向上方延伸并固定在罩盖部件57的上壁57a下表面上;以及后壁58c,所述后壁58c从下壁58a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并固定在罩盖部件57的上壁57a下表面上。
如此,为了限制滚筒支轴25R脱离轴承部26方向的移动,通过从上方侧按压滚筒支轴25R的轴限制部件58,从而,即使是被动齿轮52从上方侧系脱自如地与主动齿轮16啮合的结构,也可防止在旋转驱动混合滚筒3时被动齿轮52脱离主动齿轮16。
所述锁定机构59具有:固定在罩盖部件57的上壁57a下表面上的支承托架61;绕左右轴上下摆动自如地枢支在该支承托架61上的锁定解除杆62;设在该锁定解除杆62上的锁定卡合部63;与该锁定卡合部63卡合的锁定卡止部64;以及向锁定卡合部63与锁定卡止部64卡合的方向施力的施力弹簧65。
所述锁定解除杆62能够从罩盖部件57的上方侧进行操作。所述锁定卡止部64固定在托架66上,而托架66固定在右侧的侧框架5R上。所述施力弹簧65由拉伸弹簧构成,一端钩挂在锁定解除杆62的弹簧钩挂部67上,另一端在所述支承托架42的后方位置钩挂在固定于罩盖部件57的上壁57a下表面的弹簧钩挂部68上,对锁定解除杆62向后方侧进行施力,由此锁定卡合部63受到向与锁定卡止部64卡合的方向的施力。
对于上述结构的轴限制装置56,通过将锁定解除杆62向上方提起,从而锁定卡合部63向前方摆动而脱离锁定卡止部64,罩盖部件57就可绕铰链60摆动。然后,通过使罩盖部件57绕铰链60向后侧摆动,从而轴限制部件58从右侧的滚筒支轴25R的上方位置退避,该滚筒支轴25L、25R就可脱离轴承部26。
如图8、图9所示,在滚筒盖47的外表面上部设有把手69。另外,滚筒盖47的后部通过铰链接合部70绕左右轴摆动自如地与滚筒主体46铰链结合,通过将滚筒盖47绕该铰链结合部70的铰链轴79向上下摆动,从而该滚筒盖47开闭自如。另外,在滚筒盖47的前部设有锁定部件71,滚筒盖47通过该锁定部件71而被锁定为封住滚筒主体46的闭合状态。
所述把手69设在滚筒盖47外表面上部的前部侧,且如图1所示,在机械框架2的后部设有通过保持该把手69而将滚筒盖47保持成打开状态的盖保持架72。
该盖保持架72如图1、图3所示,具有:支座框架73;对该支座框架73进行支承的框架支承部件74;固定在支座框架73上的安装撑条75;以及固定在该安装撑条75上的把手保持部件76。
支座框架73由管材等形成,由沿上下方向配置的左右一对纵杆部73a与将左右纵杆部73a的上端之间连接起来的横杆部73b形成为正面看时的コ字形。
框架支承部件74由沿上下方向配置的筒部件构成,且左右设置一对,并固定在机械框架2的后部连接板6上。在左右方向处于相同侧的所述纵杆部73a上下移动自如地插通于该左右的框架支承部件74。
支座框架73的纵杆部73a通过螺钉等而不能上下移动地固定在框架支承部件74上,放松该螺钉来调整支座框架73的高度,能够通过将纵杆部73a在该调整后的位置固定在框架支承部件74上,从而变更支座框架73的高度。
安装撑条75设在支座框架73的横杆部73b左右方向中央部上。该安装撑条75如图11所示,具有:固定在横杆部73b上表面侧的上壁75a;以及从该上壁75a的前端侧向下方侧延伸并固定在横杆部73b的前表面侧的前壁75b。另外,该安装撑条75为其前壁75b朝向前斜下方且上壁75a朝向前斜下方的倾斜的倾斜状。
把手保持部件76由弹簧板材形成,包括:安装固定在安装撑条75的前壁75b前表面上的安装壁77;以及从该安装壁77的左右两端向前斜下方延伸的左右的侧壁78。
该把手保持部件76的左右的侧壁78的后部78a间的间隔比把手69的左右宽度宽。另外,该左右的侧壁78的中途部78b为其间隔随着朝向前方侧而逐渐变狭的倾斜状。另外,该左右的侧壁78的前部78c为其间隔随着朝向前方侧而逐渐变宽的倾斜状。并且,在把手保持部件76的左右的侧壁78的前部78c与中途部78b之间,左右侧壁78间的间隔比把手69的左右宽度窄。
若把手69从前方侧被推入所述把手保持部件76的左右侧壁78间,则该左右侧壁78产生弹性变形而扩开,允许把手69通过。当把手69位于该左右侧壁78间的后部侧时,该左右侧壁78的所述弹性变形复原,从而把手69被保持在把手保持部件76的左右侧壁78间。
对于所述盖保持架72,如图12所示,在提高支座框架73的高度而使该支座框架73从机械框架2的后部连接板6较大地向上方的突出状的状态下,通过打开滚筒盖47并使该滚筒盖47的把手69保持在把手保持部件76上,从而滚筒盖47被保持成稍稍前倾姿势的起立状态。由此,即使是醋混合机1的后方有墙壁等、滚筒盖47不能向后较大地倒下的场合,也可将滚筒盖47保持成打开状态。
另外,如图13所示,在降低支座框架73的高度而使该支座框架73从机械框架2的后部连接板6较小地向上方的突出状的状态下,通过打开滚筒盖47并使该滚筒盖47的后部与安装撑条75的上壁75a抵接,从而滚筒盖47被保持成大致直立姿势的起立状态。由此,可将滚筒盖47保持成打开得较大的状态。
该安装成体75的上壁75a构成承受部,该承受部从下侧承载起立状态的滚筒盖47的后部从而将该滚筒盖47保持成打开的状态。
所述铰链结合部70如图14所示,具有:设在滚筒盖47上的铰链轴79;以及轴安装零件80,所述轴安装零件80设在滚筒主体46上并安装铰链轴79。
铰链轴79安装在设在滚筒盖47的凸缘部49后部上的多个轴保持部81上。轴保持部81形成为具有左右方向轴芯的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三个,并固定在从滚筒盖47的凸缘部49后部突出的托架壁82上。铰链轴79在左右方向上插通轴保持部81,并通过销子等而装拆自如地安装在该轴保持部81上。
另外,在滚筒盖47的凸缘部49后部上设有轴脱离限制部83,所述轴脱离限制部83限制铰链轴79脱离轴安装零件80。该轴脱离限制部83设在滚筒盖47的凸缘部49后部与铰链轴79之间,且设在左右方向相邻的轴保持部81之间。
轴安装零件80由金属的板材构成,具有:下壁80a;从该下壁80a的后端向上方侧延伸的延伸壁80b;设在该延伸壁80b的上端部上的左右一对钩部80c;设在延伸壁80b的右端上的第1轴限制部80d;设在延伸壁80b的左端上的第2轴限制部80e;以及设在下壁80a的右端上的第3轴限制部80f。
在轴安装零件80的下壁80a上形成有多个狭槽84。另外,轴安装零件80的下壁80a与滚筒主体46的凸缘部48后部下表面侧抵接,轴安装零件80的延伸壁80b与滚筒主体46的凸缘部48后部背面抵接。在滚筒主体46的凸缘部48的后部下表面侧设有多个销保持部85,所述销保持部85插通轴安装零件80的下壁80a的狭槽84,轴安装零件80通过贯通该销保持部85的安装销86而安装在滚筒主体46的凸缘部48的后部上。
通过所述安装销86右端与第3轴限制部80f抵接,从而限制安装销86的右方移动,通过设在安装销86左端上的杆部86a与第2限制部80e的下部抵接,从而限制安装销86的。由此,安装销86被止脱。另外,在第2轴限制部80e的下部设有卡止部80g,所述卡止部80g限制所述杆部86a绕安装销86向下方摆动。
所述铰链轴79绕轴芯旋转自如地嵌合在轴安装零件80的钩部80c上,由此,滚筒盖47绕铰链轴79上下摆动自如。
另外,右侧的轴保持部81位于第1轴限制部80d与右侧的钩部80c之间,中央的轴保持部81位于左右钩部80c之间,左侧的轴保持部81位于第2轴限制部的上部与左侧钩部80c之间。由此,对滚筒盖47相对于滚筒主体46的左右移动进行限制。
上述结构的铰链结合部70,如图15(a)所示,通过使安装销86的杆部86a强制性地向下方摆动(向箭头K方向摆动),从而该杆部86a越过所述卡止部80g而向下方摆动。由此,安装销86可从销保持部85拔出,通过从销保持部85拔出安装销86,从而轴安装零件80可从滚筒主体46上卸下。
另外,即使在规定范围内使滚筒盖47上下摆动,通过轴脱离限制部83与钩部80c抵接,从而限制铰链轴79通过钩部80c的开放部分脱离该钩部80c。另外,如图15(b)所示,通过使滚筒盖47向打开方向摆动规定角度,从而轴脱离限制部83的所述限制被解除,滚筒轴可从钩部80c向箭头M方向脱离,由此,滚筒盖47可从滚筒主体46上卸下。
可将该滚筒盖47从滚筒主体46上卸下的滚筒盖47的打开角度S,大于图13所示的将滚筒盖47以大致直立姿势打开的状态的滚筒盖47的打开角度T。
如图1所示,锁定部件71由树脂成型,并在滚筒盖47的凸缘部49前部设置左右一对。如图16所示,锁定部件71具有:锁定部件主体87;以及从该锁定部件主体87下部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形成的导向件88。
图16表示锁定部件71及该锁定部件71的安装部分的右侧。
锁定部件主体87在上部具有枢支轴套部90,所述枢支轴套部90形成有具有左右方向轴芯的销孔89。在锁定部件主体87的上下中途部的背面侧形成有从后方侧凹设的凹部91,在该凹部91的下部形成有锁定卡合部92。
导向件88的背面88a侧形成为平坦状,该平坦部分为锁定解除导向面。导向件88的上表面88b与前表面88c之间的拐角部分88d形成为圆弧状。
滚筒盖47的凸缘部49前部的左右两侧设有锁定部件安装部95。在各锁定部件安装部95上,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左右一对销轴套97,左右一对销凸柱97形成有具有左右方向轴芯的销孔96。在该销轴套97间配置有锁定部件71的枢支轴套90,锁定部件71通过该枢支轴套90及贯通左右的销轴套97的销孔89、96的枢支销98而枢支成绕左右轴旋转自如。
另外,在滚筒主体46的凸缘部48前部的左右两侧,设有与锁定部件71的锁定卡合部92系脱自如的锁定卡止部件99。该锁定卡止部件99由具有左右方向的轴芯的圆筒部件构成。在滚筒主体46的凸缘部48前部的左右两侧设有锁定卡止部件安装部100,在该锁定卡止部件安装部100上,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左右一对销轴套102,该左右一对销轴套102形成有具有左右方向的轴芯的销孔101。在该左右销轴套102间配置有所述锁定卡止部件99,锁定卡止部件99通过贯通这些左右销轴套102的销孔101及锁定卡止部件99的安装销102而绕轴芯旋转自如地被支承。
通过将所述锁定部件71的锁定卡合部92从前方侧与锁定卡止部件99卡合,锁定部件71就为锁定状态,滚筒盖47被锁定为将滚筒主体46的上部开口封住的闭合状态。另外,通过使锁定部件71强制性地绕枢支销98向前方侧摆动,从而锁定部件71产生弹性变形,锁定卡合部92脱离锁定卡止部件99,成为锁定解除状态。另外,在相反地将锁定部件71锁定的场合,通过使锁定部件71强制性地绕枢支销98向后方侧摆动,从而锁定部件71产生弹性变形,锁定卡合部92与锁定卡止部件99卡合,锁定部件71成为锁定状态。
如图1及图4所示,在机械框架2上设有:对锁定部件71的锁定进行自动解除的锁定解除部件104;以及在排出醋饭时对滚筒盖47向滚筒主体46侧摆动进行限制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这些锁定解除部件104与滚筒盖105配置在机械框架2的左右各侧框架5L、5R相对面的前部的上下方向中途部上。
如图17及图18所示,这些锁定解除部件104与滚筒盖限制部件105分别形成为筒状,在各侧框架5L、5R上,设有一个锁定解除部件104,上下设有两个滚筒盖限制部件105。另外,图17及图18表示锁定解除部件104及滚筒盖限制部件105的配置部分的右侧。
另外,这些锁定解除部件104与滚筒盖限制部件105,设在摆动部件106上,所述摆动部件106与各侧框架5L、5R的内侧壁23、13的外表面(左右侧框架5L、5R的相对侧的面)接近配置。该摆动部件106由前后宽度随着朝向上方而扩开的三角形板构成。
在该摆动部件106的上部设有向左右方向内方突出状的前后一对安装轴107F、107R,在摆动部件106的下部固定有在左右方向上贯通该摆动部件106的摆动支轴108。锁定解除部件104绕轴心旋转自如地被外嵌支承在前侧的安装轴107F上,上侧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绕轴心旋转自如地被外嵌支承在后侧的安装轴107R上。下侧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绕轴心旋转自如地被外嵌支承在所述摆动支轴108的左右方向内方侧。
另外,锁定解除部件104相比于上下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位于靠近左右方向内方。该锁定解除部件104在混合滚筒3向前转方向F旋转时,可与锁定部件71的锁定解除导向面88a抵接。另外,上下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在混合滚筒3向前转方向F旋转时,可与滚筒盖47的凸缘部的所述伸出卡合部50的下表面侧抵接。因此,锁定部件71、与该锁定部件71卡止的锁定卡止部件99、锁定解除部件104构成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的用途是,在混合滚筒3后转时(一方向的旋转时)对滚筒盖(盖体)47的闭锁进行保持,并且在混合滚筒3前转时(另一方向的旋转时)能够解除滚筒盖47的闭锁并将其打开。
摆动支轴108贯通侧框架5L、5R的内侧壁23、13,通过轴承110而绕左右方向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该侧框架5L、5R的内侧壁23、13和支承撑条109上,所述支承撑条109配置在侧框架5L、5R内部并固定在侧框架5L、5R内侧壁23、13上。由此,摆动部件106绕摆动支轴108前后摆动自如被支承。
在所述摆动部件106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以摆动支轴108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导向槽111,在该导向槽111中插通有固定在侧框架5L、5R的内侧壁23、13上的限制销112。限制销112在导向槽111内可相对移动,通过导向槽111的端部与限制销112抵接,从而限制摆动部件106的摆动。
在摆动支轴108的所述轴承110间立设有弹簧钩挂部件113,拉伸弹簧114的前端侧被钩挂在该弹簧钩挂部件113的上部。拉伸弹簧114的后端侧被钩挂在固定于侧框架5L、5R的内侧壁23、13的弹簧钩挂部件115上。摆动部件106受到该拉伸弹簧114的施力而被拉向后方。通过所述导向槽111的前端与限制销112抵接,从而摆动部件106的后方摆动被限制。
如图19及图20所示,混合滚筒3的内部空间的侧面截面形状形成为从左右一端侧至另一端侧为大致相同的形状。
另外,滚筒主体46的主体部分具有:左右的侧壁116,所述侧壁116的上缘116a侧面看时为直线状;以及对该左右侧壁116的上缘116a以外的缘部之间予以连接的周壁117。
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前部117a与底部117b之间的前拐角部分117c、以及与该周壁117的后部117d与底部117b之间的后拐角部分117e形成为向外方凸出的弯曲状。在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底部117b上形成有俯视时为矩形的底部开口118。
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前拐角部分117c及该前拐角部分117c的后转方向R前后的部分,向以滚筒旋转轴芯X为中心且与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底部117b(滚筒主体46的底部)相接的圆弧V的外方鼓出,该部分为设于滚筒主体46的后转方向R先行侧的鼓出部119F。另外,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后拐角部分117e及该后拐角部分117e的后转方向R前后的部分,向以滚筒旋转轴芯X为中心且与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内表面底部相接的圆弧V的外方鼓出,该部分为设于滚筒主体46的后转方向R后行侧的鼓出部119R。
滚筒盖47的主体部分具有:左右的侧壁120,所述左右的侧壁120的下缘120a侧面看时为直线状;以及对该左右侧壁120的上缘120a以外的缘部之间予以连接的周壁121。滚筒盖47的周壁121的上部121a至后下端形成为向外方凸出的弯曲状。该弯曲部分122F向以滚筒旋转轴芯X为中心且与滚筒盖47内表面上部(周壁121的上部121a内表面)相接的圆弧W的外方鼓出,该弯曲部分122F为设于滚筒盖47的后转方向R先行侧的鼓出部。另外,滚筒盖47的周壁121的上部121a至前下端形成为向外方凸出的弯曲状。该弯曲部分122R向以滚筒旋转轴芯X为中心且与滚筒盖47内表面上部相接的圆弧W的外方鼓出,该弯曲部分122R为设于滚筒盖47的后转方向R后行侧的鼓出部。
另外,在图例中,与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底部117b相接的圆弧V、和与滚筒盖47的周壁121的上部121a内表面相接的圆弧W,既可不是相同半径的圆弧,也可是相同半径的圆弧。
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前部117a的内表面123(滚筒主体46的内表面前部)如图22所示,从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底部117b侧向滚筒主体46的上部开口面124形成为尾宽形。换言之,该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前部117a的内表面123,是从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底部的117b侧随着向滚筒主体46上部开口面124而转移到外方(前方侧)的倾斜状,通过滚筒旋转轴心X且相对于与滚筒主体46的上部开口面124平行的线Y的角度Z形成得大于90°。
该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前部117a的内表面123,为在后述的排出醋饭时支承醋饭的醋饭支承面(食材支承面)。
另外,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后部117d的内表面125(滚筒主体46的内表面后部)形成为与该滚筒主体46上部开口面124大致正交状。由此,相比于滚筒主体46的上部开口面124的滚筒旋转轴芯X至前侧的前后长度H1(通过滚筒旋转轴芯X的线从与滚筒主体46上部开口面124正交的点至上部开口面124前端的前后长度)而言,滚筒主体46的上部开口面124的滚筒旋转轴芯X至后侧的前后长度H2(通过滚筒旋转轴芯X的线从与滚筒主体46上部开口面124正交的点至上部开口面124后端的前后长度)形成得小。
如图20所示,右侧的滚筒支轴25R的左右方向内端侧与滚筒主体46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该右侧的滚筒支轴25R的左右方向外端侧与设在右侧的侧框架5R上的供气孔28接近配置并相对。在该供气孔28上连接有所述送风装置8的供气部件12。因此,来自送风装置8的冷却空气等通过右侧的滚筒支轴25R而供给到混合滚筒3内部。
在该右侧的滚筒支轴25R的左右方向内端侧,设有由许多小孔形成的扩散部件126,构成为所供给的冷却空气向混合滚筒3内部扩散。
另外,如图23所示,左侧的滚筒支轴25L的左右方向内端侧与滚筒主体46的内部空间连通,并且该左侧的滚筒支轴25L的左右方向外端侧与设在左侧的侧框架5L上的排气孔29接近配置并相对。因此,供给到混合滚筒3内部的冷却空气通过左侧的滚筒支轴25L而从混合滚筒3排出。
如此,在通过一方的滚筒支轴25R将冷却空气送入混合滚筒3内的同时,使混合滚筒3内的空气从另一方的滚筒支轴25L排出,由此可高效地冷却混合滚筒3内的饭。
从混合滚筒3排出的空气,通过左侧的侧框架5L的排气室35从排气口36排出,或者通过形成在左侧的侧框架5L上的管道通孔37将排气管道127插入左侧的侧框架5L内,将该排气管道127与左侧的滚筒支轴25L连接,由此将由混合滚筒3排出的空气排出到远离醋混合机1设置场所的场所。
即,可选择如下形态:使来自混合滚筒3的排气从左侧的侧框架5L的排气口36排出的形态;以及将来自混合滚筒3的排气通过排气管道127而排出到远离醋混合机1设置场所的场所的形态。
上述结构的冷却空气流通构造,通过将供气孔28和排气孔29相对于滚筒支轴25L、25R而设成相对状,所述供气孔28用于将冷却空气送入一方的滚筒支轴25R,所述排气孔29用于使从另一方滚筒支轴25L排出的混合滚筒3内的空气排出,由此,只要安装混合滚筒3,供气孔28及排气孔29就成为与滚筒支轴25L、25R连通的连通状。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混合滚筒3的安装及卸下。
如图24所示,在滚筒主体46及滚筒盖47的内部设有搅拌部件128。该搅拌部件128包括:将混合滚筒3内部左右横断的搅拌棒129;以及配置在该搅拌棒129的左右两侧并固定搅拌棒129的左右的棒支承部件130。这些搅拌棒129及棒支承部件130是金属制的。搅拌部件128具有:安装在滚筒主体46上的搅拌部件128A、以及安装在滚筒盖47上的搅拌部件128B,并分别前后设有一对。左右的棒支承部件130由上下方向长的部件构成,设在滚筒主体46上的搅拌部件128A的搅拌棒129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四根,设在滚筒盖47上的搅拌部件128B的搅拌棒129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两根。
如此,通过在左右一对的棒支承部件130间架设多个搅拌棒128而构成搅拌部件128A,通过在滚筒主体46及滚筒盖47上设置多个该搅拌部件128A,从而使结构简单化,容易操作,且容易清扫。
如图24所示,在滚筒主体46及滚筒盖47的侧壁116、120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搅拌部件128的棒支承部件130的安装槽132。
形成于滚筒主体46的侧壁116的安装槽132如图24及图26所示,从滚筒主体46上部开口面124向底部117b而形成,棒支承部件130从滚筒主体46的上部开口面124侧插入安装槽132。形成于滚筒盖47的侧壁120的安装槽132如图24及图27所示,从滚筒盖47的下部开口面133向上部而形成,棒支承部件130从滚筒盖47的下部开口面133侧插入安装槽132。
如图26及图27所示,在滚筒主体46的安装槽132及滚筒盖47的安装槽132上形成有半球状的保持槽134。滚筒主体46的保持槽134形成在滚筒主体46的上部开口面124的附近,滚筒盖47的保持槽134形成在滚筒盖47的下部开口面133的附近。在各棒支承部件130上形成有与所述保持槽134嵌合的半球状的嵌合突部135,通过嵌合突部135与保持槽134嵌合,从而棒支承部件130相对于安装槽132而被止脱保持。另外,通过从安装槽132强制性地拉出棒支承部件130,从而嵌合突部135脱离保持槽124,能够卸下搅拌部件128。
如图19及图20所示,在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底部117b侧设有液体收纳部136,所述液体收纳部136从该底部117b向下方突出并可收纳醋,且可将醋供给于滚筒主体46内的饭。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收纳部136可收纳作为液体食材的醋,可对滚筒主体46内的作为粒状食材的饭供给醋。
该液体收纳部136如图28~图31所示,包括:从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底部117b向下方凹设形成的容器收纳部137;以及被收纳在该容器收纳部137内的液体储存容器138。
容器收纳部137由如下部分构成上端开口状:左右侧壁137a,所述左右侧壁137a从形成于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底部117b的所述底部开口118的左右侧缘向下方延伸;从所述底部开口118的前缘向下方延伸的前壁137b;从所述底部开口118的后缘向下方延伸的后壁137c;以及连接左右侧壁137a下端及前壁137b上和后壁137c下端的底壁137d。
该容器收纳部137的前壁137b形成为直线状,后壁137d的侧截面形状为向外方凸出的弯曲状。
液体储存容器138由树脂形成。另外,该液体储存容器138由如下部分构成为前端开口状:上壁138a,所述上壁138a配置成封住形成于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底部117b的底部开口118(容器收纳部137的上端开口);左右侧壁138b,所述左右侧壁138b从该上壁138a的左右侧缘向下方延伸;后壁138c,所述后壁138c从上壁的后缘向下方延伸;以及与左右侧壁138b下端及后壁138c下端连接的底壁138d。该液体储存容器138的后壁138c,其侧截面形状对照容器收纳部137的后壁137c形状为向外方凸出的弯曲状。由此,在将液体储存容器138插入容器收纳部137时不会将前后搞错。
在液体储存容器138的上壁138a上形成有液体排出部139,所述液体排出部139由贯通该上壁138a的许多小孔139a形成。该液体排出部139形成在混合滚筒3的后转方向R的先行侧,液体储存容器138的上壁138a的后转方向R的后行侧做成无通水性的闭塞壁状,以使液体储存容器138内部的醋不会漏出。
要将醋储存在该液体储存容器138内,则从滚筒主体46的上部开口将醋投放到液体储存容器138的上壁138a上。投放后的醋主要从液体排出部138进入液体储存容器138内,并储存在液体储存容器138内。
如前所述,通过将液体收纳容器136设在滚筒主体46周壁的117的底部117b上,从而可将向混合滚筒3内的饭供给醋用的结构简单化,能够实现成本下降。另外,通过在混合滚筒3上设置向饭供给醋的液体收纳部136,从而能够实现装拆混合滚筒3的容易化。此外,通过从容器收纳部137上卸下液体储存容器138,从而容易对液体收纳部136进行清扫。此外,通过将液体储存容器138构成前端开口状,从而可容易对液体储存容器138进行清扫。
形成在所述滚筒主体46上的所述安装槽132,形成在与滚筒主体46的底部开口118四个角对应的位置上,在所述液体储存容器138的上壁138a的上表面的前后左右的角部,形成有进入安装槽132下端的被按压片140。因此,通过在滚筒主体46的安装槽132上安装搅拌部件128的棒支承部件130,从而被按压片140被该棒支承部件130按压,棒支持部件130的下端与上壁138a抵接,从而限制该液体储存容器138脱离容器收纳部137。
如此,通过将搅拌部件128的棒支承部件130做成对液体储存容器138从液体收纳部136上的脱离进行限制的限制部件,从而实现部件的兼用化,能够实现成本下降。
另外,在所述容器收纳部137的底壁137d上形成有滴液孔141,该滴液孔141开闭自如地被拧入该滴液孔141的开闭栓142封住。
通过设置该滴液孔141,在将混合滚筒3安装在机械框架2上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清扫的场合,能容易地对混合滚筒3内进行除水。
另外,所述液体收纳部136也可是用形成有醋排出部139的平板状的闭塞板材封住所述容器收纳部137上部开口面的结构。
用上述结构的醋混合机1将醋混合在饭中而制作醋饭,首先在混合滚筒3处于图9所示的起始位置的状态下,将滚筒盖47打开并用盖保持架72保持该滚筒盖47,在该状态下,在将醋供给于液体收纳部136后,将饭投放于滚筒主体46。
此时,由于在起始位置混合滚筒3向前下倾斜,且滚筒主体46上部开口面124是随着向前方而向下方转移的倾斜状,因此,容易投放饭。
另外,由于滚筒盖47与滚筒主体46铰链结合,因此,能够不卸下滚筒盖47地将醋和饭供给到滚筒主体46内,并且通过利用盖保持架72将滚筒盖47保持于打开状态,从而在供给醋和饭时用不着拿着滚筒盖47,从而可容易地供给醋和饭。
在将醋和饭供给到滚筒主体46内后,将滚筒盖47闭合,使锁定部件71为锁定状态,当按下设在操作面板20上的起动开关170时,混合滚筒3就向后转方向R旋转。在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旋转时,随着该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的旋转,则如图32所示,液体收纳部136通过滚筒支轴25L、25R的前侧而向滚筒支轴25L、25R的上方移动,同时,越过滚筒支轴25L、25R的上方而向滚筒支轴25L、25R的后方侧移动。
此时,液体收纳部136在向滚筒支轴25L、25R的正对面移动的期间,由于液体储存容器138是前端开口状的容器且醋排出部139设在后转方向R的先行侧,因此,醋152基本上不会从液体储存容器138泄漏。另外,即使液体储存容器138移动到滚筒支轴25L、25R的正对面,在该状态下,由于饭残留在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底部117b侧,且醋排出部129被饭堵住,因此抑制了醋152的排出。
然后,当液体收纳部136越过滚筒支轴25L、25R的正对面,饭被某种程度提起时,饭会由于自重落下。当饭由于自重落下时,醋排出部139就被打开,醋从醋排出部139开始排出。然后,在液体储存容器138从滚筒支轴25L、25R的正上方位置的后转方向R后方位置向滚筒支轴25L、25R的正上方位置的后转方向R前方位置进行移动的期间,液体储存容器138内部的醋152淋浴状地落下供给到饭中,醋就自动地均匀撒在饭中。由此,可将醋均匀地混合在饭中。
另外,当使混合滚筒3最初旋转一次时,控制混合滚筒3的旋转速度以使储存在液体储存容器138内的醋152全部落下排出。即,当将该醋152淋浴状地落下供给到饭中时,控制混合滚筒以比混合滚筒3从起始位置旋转时的旋转速度慢的速度(例如起动时旋转速度的30%速度)进行旋转。
当液体收纳部136越过滚筒支轴25L、25R的正上方位置并移动规定量时(当混合滚筒3从液体收纳部136位于滚筒支轴25L、25R的正上方位置的状态旋转规定角度时),混合滚筒3就以比供给醋时快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该供给醋后的混合滚筒3的旋转速度既可是比起动时的旋转速度稍慢的速度(例如,起动时旋转速度的90%),也可是与起动时旋转速度相同的速度。
通过混合滚筒3进行旋转,就重复进行饭被提起规定高度而落下的动作,当饭落下时会碰到搅拌棒129而被搓揉(打松)并被搅拌,由此,醋被混合在饭中。
此时,混合滚筒3一边向后转方向R旋转一边将冷却空气供给到混合滚筒3内,从而冷却饭。然后,当经过规定时间时,由于饭(醋饭)的粘度随着时间经过而变硬,因此,根据经过时间而阶段性或无阶段性地降低旋转速度,同时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旋转。
在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进行旋转的状况中,即在搅拌步骤中,如图33(a)所示,下侧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与滚筒盖47的凸缘部49的伸出卡合部50不干涉,但上侧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与滚筒盖47的凸缘部49的伸出卡合部50干涉。当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旋转且伸出卡合部50与上侧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抵接时,滚筒盖限制部件105被推压在伸出卡合部50上,摆动部件106的上部绕摆动支轴108地向前方侧摆动。由此,上侧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从滚筒盖47的伸出卡合部50自动退避(上侧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从与滚筒盖47的伸出卡合部50的干涉区域143退避)。
另外,当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旋转时,如图33(b)所示,锁定解除部件104与锁定部件71的导向件88干涉。当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旋转且锁定部件71与锁定解除部件104抵接时,锁定解除部件104被推压在锁定部件71上,摆动部件106的上部绕摆动支轴108向前方侧摆动。由此,锁定解除部件104从锁定部件71自动退避(锁定解除部件104从与锁定部件71的干涉区域144退避)。
由所述摆动部件106、导向槽111和限制销112等构成退避构件,所述退避构件使滚筒盖限制部件105从滚筒盖47退避且使锁定解除部件104从锁定部件71退避(使滚筒盖限制部件105从与滚筒盖47的干涉区域143退避,且使锁定解除部件104从与锁定部件71的干涉区域144退避)。
另外,当伸出卡合部50从上侧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上卸下、锁定部件71从锁定解除部件104上卸下时,摆动部件106(滚筒盖限制部件105及锁定解除部件104)就回复到原来的位置。
如上所述,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旋转几次、饭适当被搅拌,接着经过焖煮工序(在送风机10停止的状态下,混合滚筒3以设定的时间、设定的旋转速度向后转方向R进行间歇旋转)、冷却工序(在使送风机10动作的状态下,混合滚筒以设定的时间、设定的旋转速度向后转方向R进行间歇或连续旋转),混合滚筒3返回到起始位置并停止运转。以上,饭中均匀混合了醋的醋饭就做好了。
混合滚筒3返回到起始位置后,通过自动或按压设在操作面板20上的排出开关173,从而进行醋饭(食材)的自动排出动作,即,将做好的醋饭自动排出。
该排出动作通过混合滚筒3从起始位置向前转方向F旋转来进行。
在排出工序中,当混合滚筒3从图34(a)所示的起始位置向前转方向F旋转时,锁定部件71就与锁定解除部件104卡合,且如图34(b)所示,锁定部件71的锁定被解除。现详细地对该锁定部件71的自动锁定解除进行说明,如图35(a)所示,在混合滚筒3位于起始位置的状态下,锁定部件71的导向件88位于锁定解除部件104的上方,此时,导向件88的锁定解除导向面88a是朝向前斜下方的倾斜状。
当混合滚筒3从该起始位置向前转方向F旋转时,则如图35(b)所示,锁定部件71向下方移动,锁定解除导向面88a的下端侧从上方与锁定解除部件104抵接。此外,当混合滚筒3向前转方向F旋转时,则如图35(c)、(d)所示,锁定部件71相对于锁定解除部件104而向下方移动,由此锁定部件71被锁定解除部件104强制性地向前方侧推动。因此,锁定部件71绕枢支销98进行摆动,锁定卡合部92脱离锁定卡止部件99,锁定部件71的锁定被解除。此时,锁定解除部件104在锁定解除导向面88a上向上方作相对滚动。然后,通过混合滚筒3向前转方向F旋转,从而锁定解除部件104脱离锁定部件71的锁定解除导向面88a(导向件88)。
在锁定部件71的锁定被解除、锁定解除部件104脱离锁定解除导向面88a后,若混合滚筒3进一步向前转方向F旋转,则如图36所示,滚筒盖47的凸缘部49的伸出卡合部50下表面前端侧从上方与上侧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抵接,从而限制滚筒盖47向滚筒主体46侧的摆动动作。
若滚筒主体46从该状态进一步向前转方向F旋转,则如图37所示,伸出卡合部50与下侧的滚筒盖限制部件105抵接,限制滚筒盖47向滚筒主体46侧的摆动,并且滚筒主体46成为其上部开口面124朝向下侧且该上部开口面124为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后方行进的倾斜状的醋饭食材排出姿势(食材排出姿势),滚筒主体46以该食材排出姿势暂时停止。
另一方面,滚筒主体46内的醋饭,从滚筒主体46上部开口面124开始朝向下侧直至滚筒主体46成为食材排出姿势为止,逐渐自然落下排出到食材收纳箱39内,当滚筒主体46成为食材排出姿势时,则大致全部落下排出到食材收纳箱39内(因此,将滚筒主体46作成食材排出姿势时醋饭支承面123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度大于静止角)。滚筒主体46以食材排出姿势停止规定时间后(当醋饭被排出时),向后转方向R旋转并回复到起始位置。
另外,在排出醋饭后,当混合滚筒3返回到起始位置时,锁定部件71的导向件88与锁定解除部件104抵接,但此时,锁定解除部件104与导向件88的圆弧状拐角部88d抵接,锁定解除部件104因该拐角部88d而从导向件的前表面88b或上表面88c通过锁定解除导向面88a地被导向,锁定部件71的导向件88不会钩挂在锁定解除部件104上。
上述那样的醋混合机的动作通过控制装置9的控制来进行。
接着,详细地对醋混合机的控制进行说明。
图43表示醋混合机1的控制系统方框图。
如图43所示,对于控制装置9,连接有:对食材收纳箱39的有无进行检测的第1检测装置40、对混合滚筒3的旋转位置进行检测的第2检测装置45、以及操作面板20。另外,在控制装置9上连接有驱动电动机7和送风机10。该控制装置9根据来自检测装置(第1检测装置40、第2检测装置45)的信号、用操作面板20设定的设定值和控制顺序等,来控制驱动电动机7及送风机10。
如图2所示,第1检测装置40设在底架4的后部上。该第1检测装置40具有前后摆动自如的摆动部件43,该摆动部件43受到弹簧的向前方的施力。当食材收纳箱39的后表面与该摆动部件43抵接时,摆动部件43就向后方摆动,利用该摆动而检测出食材收纳箱39,表示已检测出食材收纳箱39设置信号被输入控制装置9。
如图9所示,第2检测装置45的用途是,利用被动齿轮52的旋转位置而检测出混合滚筒3的旋转位置,该第2检测装置45具有:设在被动齿轮52上的被检测体(例如磁铁)53;以及设在右侧的轴承部件15R上且对被检测体53进行检测的两个检测部(例如检测开关)54、55。详细地说,两个检测开关54、55在以滚筒旋转轴芯X为中心的圆周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一方的检测开关54的位置设定在混合滚筒3的起始位置(初始位置),另一方的检测开关55的位置设定在混合滚筒3的后述的排出位置(食材排出姿势)。后面,将一方的检测开关54称为“起始检测开关54”,将另一方的检测开关55称为“排出检测开关”。
因此,当被检测体53到达起始检测开关54时,该起始检测开关54为接通状态,对混合滚筒3的起始位置进行检测,将表示混合滚筒3处于起始位置的信号(起始信号)输入控制装置9。另外,当被检测体53到达排出检测开关55时,该排出检测开关55为接通状态,对混合滚筒3的排出位置进行检测。将表示混合滚筒3处于排出位置的信号(排出信号)输入控制装置9。
如图1及图2所示,操作面板20设在右侧的侧框架5R的上表面侧前部上。如图43所示,在操作面板20上设有:起动开关170、停止开关171、起始回复开关172、排出开关173、送风开关174、前转开关175、以及后转开关176。
起动开关170,主要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顺序而开始进行动作的开关,停止开关171是使按控制顺序进行动作的醋混合机1的动作停止的开关。另外,起始回复开关172是用于使混合滚筒3位于起始位置的开关,排出开关173是用于使混合滚筒3位于排出位置的开关。送风开关174是用于对混合滚筒3内进行送风的开关。前转开关175是用于使混合滚筒3进行前转的开关,后转开关176是用于使混合滚筒3进行后转的开关。
在操作面板20上设有显示醋混合机1的动作状况的状况显示部177。作为动作状况,该状况显示部177显示例如醋混合机1中执行的目前的工序是多个工序(例如搅拌工序、焖煮步骤和冷却工序)中的哪个工序,显示至动作结束的剩余时间等。另外,状况显示部177中显示的动作状况不限于上述的内容。
另外,操作面板20上设有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设定部178。该设定部178具有:程序设定部180,所述程序设定部180从预先储存于控制装置9的多个控制顺序中设定一个执行的规定控制顺序;送风情况设定部181,所述送风情况设定部181在由控制顺序执行的送风处理中对该送风处理时的送风条件进行设定;对送风处理时的风量进行设定的风量设定部182;以及对各设定部(程序设定部180、送风情况设定部181及风量设定部182)中的设定进行指令(输入)用的输入界面183。
详细地说,程序设定部180包括:对该程序设定部180进行选择的第1选择按钮180a;以及显示控制顺序的编号的第1显示部180b。因此,在选择第1选择按钮180a后,通过作为按压输入界面183的+按钮183a或-按钮184b,从而可设定与由第1显示部180b显示的编号对应的控制顺序。
另外,送风情况设定部181包括:对送风条件进行选择的第2选择按钮181a;以及显示送风条件的编号的第2显示部180b。因此,在选择第2选择按钮181a后,通过按压+按钮183a或-按钮184b,从而可设定与由第2显示部181b显示的编号对应的送风条件。
另外,风量设定部182包括:对该风量设定部182进行选择的第3选择按钮182a;以及显示风量的编号的第3显示部182b。因此,在选择第3选择按钮182a后,通过按压+按钮183a或-按钮184b,从而可设定与由第3显示部182b显示的编号对应的风量。图44是表示醋混合机1的各工序即控制装置9控制的概略示图。
在接通醋混合机1的主开关、电力被供给于该醋混合机1的状态下,驱动电动机7及送风机10就停止运转,控制装置9是操作面板20的各种开关中的输入待机状态。在输入待机状态下,当按压起动开关170时(S1,是),控制装置9从该控制装置9读入由程序设定部180设定的控制顺序,进入规定的顺序处理。在顺序处理中,控制装置9至少通过使驱动电动机7动作而使混合滚筒3旋转从而执行将醋混合(对饭进行搅拌)到饭中的搅拌处理(S2:搅拌工序)。另外,控制装置9在搅拌步骤后执行对饭进行蒸煮的焖煮处理(S3:焖煮工序),焖煮工序后,至少执行使送风机10动作而将醋饭冷却的冷却处理(S4:冷却工序)。然后,控制装置9在冷却工序后,至少执行使驱动电动机7动作而将混合滚筒3内的醋饭排出到外部的排出处理(S5:排出工序)。
另一方面,在输入待机状态下,除了起动开关170及停止开关以外,当通过手动方式按压使驱动电动机7或送风机10动作的开关(例如起始回复开关172、排出开关173、送风开关174、前转开关175和后转开关176)时,就进行与各开关对应的动作(S6:开关处理)。
在按压起始回复开关172的场合,在开关处理S6中,控制装置9向驱动电动机7输出正转的指令而使混合滚筒3旋转,当被输入来自第2检测装置45的起始信号时,停止驱动的电动机7正转的指令。另外,在按压排出开关173的场合,在开关处理S6中,控制装置9向驱动电动机7输出反转的指令而使混合滚筒3前转,当被输入来自第2检测装置45的排出信号时,停止驱动电动机7反转的指令。在按压送风开关174的场合,在开关处理S6中,控制装置9向送风机10输出驱动指令而将送风(空气)导入混合滚筒3内。在驱动送风机10中,再次按压送风开关174时,控制装置9就停止对送风机10的驱动指令。
另外,在按压前转开关175的场合,在开关处理S6中,控制装置9在该前转开关175被按压的期间向驱动电动机7输出反转的指令而使混合滚筒3前转。另外,在后转开关176被按压的场合,在开关处理S6中,控制装置9在该后转开关176被按压的期间向驱动电动机7输出正转的指令而使混合滚筒3后转。
如图43所示,搅拌工序由设在控制装置9上的搅拌控制部184执行。该搅拌控制部184由储存于控制装置9等的程序等构成。
搅拌控制部184具有按不同情况(不同设定值)执行搅拌步骤中的搅拌时动作状态(搅拌动作状态)的多个搅拌模式。具体来说,在各搅拌模式中,作为搅拌动作状态,搅拌时的混合滚筒3的旋转速度的设定值和该混合滚筒的旋转时间(搅拌时间)的设定值分别不同,通过执行各搅拌模式,而可进行细致的搅拌。
图45(a)是表示搅拌控制部184具有的多个搅拌模式的一例子的示图。如图45(a)所示,例如,搅拌控制部184具有三个搅拌模式(第1搅拌模式、第2搅拌模式和第3搅拌模式),该搅拌控制部184连续依次执行各搅拌模式(第1搅拌模式、第2搅拌模式和第3搅拌模式)。为了便于说明,设作搅拌控制部184执行第1搅拌模式、第2搅拌模式和第3搅拌模式,并一一加以说明。当然,由搅拌控制部184执行的搅拌模式数量不限于此。
如图45(a)所示,第1搅拌模式是最先执行的模式(处理),搅拌时的混合滚筒3的旋转速度(滚筒旋转速度)设定得比其它搅拌模式(第2搅拌模式、第3搅拌模式)高(滚筒转速“高”)。第2搅拌模式是在第1搅拌模式后执行的模式,搅拌时的滚筒旋转速度设定得比第1搅拌模式低且比第3搅拌模式高(滚筒转速“中”)。第3搅拌模式是在第2搅拌模式后执行的模式,搅拌时的滚筒旋转速度设定得比第2搅拌模式低(滚筒转速“低”)。另外,第1搅拌模式、第2搅拌模式及第3搅拌模式中的搅拌时间为恒定值。
为了将粒状食材与液体食材作成所需的混合状态等,预先设定各搅拌模式(第1搅拌模式、第2搅拌模式和第3搅拌模式)中的滚筒旋转速度和搅拌时间。即,各搅拌模式(第1搅拌模式、第2搅拌模式和第3搅拌模式)中的滚筒旋转速度和搅拌时间被存储在控制装置9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粒状食材为“饭”,液体食材为“醋”,由于是通过饭和醋的混合而制作醋饭的,因此,搅拌控制部184如图45(a)所示,根据各搅拌模式(第1搅拌模式、第2搅拌模式和第3搅拌模式)随着时间经过而使滚筒旋转速度阶段性地下降。即,搅拌控制部184在搅拌液体食材和粒状食材时根据搅拌时间的长度而使滚筒旋转速度逐渐下降。即,搅拌控制部184在搅拌动作时,使后执行的搅拌模式的混合滚筒3的旋转速度慢于先执行的旋转模式的旋转速度。因此,在搅拌的初始阶段,通过使混合滚筒3以较快的速度旋转,从而可趁饭温热而将醋混在饭中。然后,在饭与醋互相比较混合的搅拌的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通过使混合滚筒3以逐渐慢的速度旋转,从而可获取饭在混合滚筒3内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可使饭的温度下降。另外,各搅拌模式中的滚筒旋转速度和搅拌时间,也可用操作面板20等进行变更。另外,在搅拌工序中,也可用操作面板20等对搅拌模式数量进行变更。
图46是表示搅拌工序、焖煮工序、冷却工序中混合滚筒3的旋转速度和各工序动作时间的例子的示图。
如图46所示,搅拌工序A表示由第1搅拌模式执行的滚筒旋转速度及动作时间,搅拌工序B表示由第2搅拌模式执行的滚筒旋转速度及动作时间,搅拌工序C表示由第3搅拌模式执行的滚筒旋转速度及动作时间。
在搅拌工序A中,地点P3~地点P4的区间为第1搅拌模式中的搅拌动作(搅拌动作状态),该第1搅拌模式(搅拌工序A)中的搅拌动作时的滚筒旋转速度,相对于驱动电动机7的额定旋转速度(设定转速)为90%。在搅拌工序B中,地点P4~地点P5的区间被设作为第2搅拌模式中的搅拌动作,该第2搅拌模式(搅拌工序B)中的搅拌动作时的滚筒旋转速度,相对于驱动电动机7的额定旋转速度(设定转速)为50%。在搅拌工序C中,地点P5~地点P6的区间被设作为第3搅拌模式中的搅拌动作,该第3搅拌模式(搅拌工序C)中的搅拌动作时的滚筒旋转速度,相对于驱动电动机7的额定旋转速度(设定转速)为20%。
第1搅拌模式的滚筒旋转速度、第2搅拌模式的滚筒旋转速度和第3搅拌模式的滚筒旋转速度,如上所述根据经过时间而阶段性减速,但这些滚筒旋转速度的推移(90%、50%、20%)在混合饭与醋时(搅拌时),与粘性的强度逐渐增加的状况成反比。在搅拌工序中,当搅拌饭和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饭的粘性逐渐变强,但如上所述,在混合饭与醋时(搅拌时),由于搅拌控制部184根据粘性的强度而使滚筒旋转速度阶段性地即逐渐降低,因此,可防止醋饭的粘性过分变强。
另外,搅拌控制部184具有供给模式。该供给模式具有下述用途:在按压起动开关170混合滚筒3进入搅拌动作之前,使液态收纳部136内的液体食材(醋)恰当地向粒状食材(饭)落下。即,供给模式在第1搅拌模式中先于搅拌动作开始前(地点P1)进行动作,并通过控制混合滚筒3的旋转位置和滚筒旋转速度而使醋落下到饭中。换言之,对于最先执行的搅拌模式的第1搅拌模式,增加利用混合滚筒3的旋转而使液体收纳部136移动到供给位置,以使液体收纳部136内的醋落下到饭中的供给模式。
下面,详细地对供给模式进行说明。
首先,当混合滚筒3处于初始位置(起始位置)时,即,如图47中的箭头A所示,液体收纳部136处于滚筒支轴25L、25R的正下方的起始位置时,若按压起动开关170而向控制装置9输入混合滚筒3的旋转开始指令,则控制装置9的搅拌控制部184起动供给模式。供给模式起动后,搅拌控制部184向驱动电动机1输出正转指令而使混合滚筒3后转,从而使液体收纳部136从箭头A所示的起始位置向供给位置移动。该供给位置是使醋落下到饭中的位置,从混合滚筒3的转动方向看是规定的范围。
详细地说,如图47所示,当使混合滚筒3从起始位置向后转方向R旋转时,随着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的旋转,液体收纳部136就从起始位置沿周向移动。从起始位置看,在液体收纳部136成为与滚筒支轴25L、25R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箭头B),由于液体收纳部136的液体排出部139被饭堵塞,液体收纳部136内的醋不会到达液体排出部139,因此,醋不从液体收纳部136落下到饭中。
然后,当液体收纳部136处于比滚筒支轴25L、25R高的位置、液体收纳部136成为稍稍倾斜姿势时(箭头C),液体收纳部136内的醋就开始向饭落下。即,液体收纳部136在比滚筒支轴25L、25R高的位置且液体收纳部136的先行端处于向上方倾斜姿势(先行端在上侧、后行端处于下侧的姿势)的位置,是醋落下到饭中的供给位置的开始点。此外,当液体收纳部136沿周向移动并处于滚筒支轴25L、25R正上方时(箭头D),液体收纳部136内的醋继续向饭落下。液体收纳部136处于滚筒支轴25L、25R正上方的位置,是供给位置的中间点。并且,液体收纳部136沿周向移动且处于供给位置的开始点和前后对称的位置(箭头E),即液体收纳部136的先行端处于向下方倾斜姿势(先行端在下侧、后行端处于上侧的姿势)的位置,是醋落下到饭中的供给位置的结束点。
在供给模式中,使液体收纳部136从起始位置到达供给位置的开始点的滚筒旋转速度加快,以尽可能的短时间将液体收纳部136提起(移动)至供给开始位置。详细地说,如图46所示,第1搅拌工序中的地点P1表示混合滚筒3旋转开始的时刻,地点P2表示液体收纳部136到达起始位置的开始点的时刻。从该地点P1处于地点P2的时间T1的期间,即在液体收纳部136从起始位置到达供给位置的区域,在供给模式中将滚筒旋转速度(第3旋转速度)作成相对于驱动电动机7的额定旋转速度为100%,并作成比第1搅拌模式在搅拌时的滚筒旋转速度(第2旋转速度为额定旋转速度的90%)快。即,使第1旋转速度比结束供给醋而开始进行搅拌的第2旋转速度快。
由于如此结构,故可使收纳有醋的液体收纳部136从起始位置快速地移动到供给位置,并且能够在液体收纳部136内的醋到达供给位置的期间,防止液体食材(例如醋)洒出落下的现象。即,通过加快液体收纳部136从起始位置至供给位置期间的滚筒旋转速度,从而,从起始位置至供给位置的期间较大的离心力作用在外侧,故可防止在该区间醋从液体收纳部136排出。换言之,能可靠地使液体收纳部136内的醋从饭的上方落下。
另外,在供给模式中,当液体收纳部136处于供给位置时,即,当处于从供给位置的开始点到供给位置结束点的范围时,减慢滚筒旋转速度,促进从液体收纳部136排出的醋落下。详细地说,如图46所示,第1搅拌工序中的地点P3表示液体收纳部136到达起始位置结束点的时刻。处于从地点P2到地点P3的时间T2的期间,即,在液体收纳部136处于供给位置的区间,在供给模式中将滚筒旋转速度(第1旋转速度)为相对于驱动电动机7的额定旋转速度的30%,并使其比第1搅拌模式在搅拌时的滚筒旋转速度(第2旋转速度)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旋转速度减速至第2旋转速度的1/3左右。因此,可延长液体收纳部136位于饭上方的时间,由此,可使液体收纳部136内的醋一次性地落下到饭中。
另外,从起始位置移动到供给位置的时间,即滚筒旋转速度与时间(驱动时间)的关系可根据实验和模拟实验来求得。另外,液体收纳部136内的液体食材开始落下的供给位置(液体收纳部136的位置)可使用根据实验和模拟实验而求得的,但也可代替其而使用传感器等求得。例如,也可在混合滚筒3的内壁设置照射检测光的线传感器,所述检测光与液体收纳部136上壁138a平行,将液体食材通过线传感器时的液体收纳部136的位置作成供给位置。传感器的配置位置和配置方法等不限于以上内容。
另外,如图43所示,控制装置9具有:执行焖煮工序的焖煮控制部185;执行冷却工序的冷却控制部186;以及执行排出工序的排出控制部187。该焖煮控制部185、冷却控制部186及排出控制部187由存储于控制装置9等的程序等构成。
当搅拌控制部184的搅拌处理结束时,执行焖煮控制部185的焖煮工序。具体来说,当搅拌控制部184的第3搅拌模式结束时,焖煮控制部185在使送风装置8停止运转的状态下,如图46所示,输出使驱动电动机7间歇旋转的信号。例如,焖煮控制部185以时间T3的间隔向驱动电动机7输出正转指令,而进行焖煮工序。此时,焖煮控制装置185使滚筒旋转速度为例如相对于驱动电动机7的额定旋转速度(设定转速)的90%。
当焖煮控制部185的焖煮处理结束时,由冷却控制部186执行冷却工序。具体来说,冷却控制部186首先读入预先存储于控制装置9的冷却条件(风量、滚筒旋转速度和滚筒旋转间隔等),向送风装置8(送风电动机160)输出送出冷却风(空气)的指令(冷却指令)以形成读入风量。另外,冷却控制部186输出使驱动电动机7旋转的指令(旋转指令)以成为滚筒旋转速度及滚筒旋转间隔。如图46所示,例如冷却控制部186使滚筒旋转速度为相对于驱动电动机7的额定旋转速度的70%,且以时间T4为间隔地将混合滚筒3进行后转的旋转指令输出到驱动电动机7。另外,冷却控制部186在冷却工序结束时,使混合滚筒3停止在起始位置。即,冷却控制部186在来自第1检测装置40的起始信号输入控制装置9的时刻停止驱动电动机7的指令,在混合滚筒3处于起始位置后,冷却工序结束。
当由冷却控制部186进行的冷却处理结束时,由排出控制部187执行排出工序。图48是表示由排出控制部187进行的控制流程的示图。
如图48所示,排出控制部187在进行排出步骤时,首先对混合滚筒3是否处于排出位置(食材排出姿势)进行判断。即,排出控制部187对来自第2检测装置45的排出信号是否被输入控制装置9进行判断(S10)。这里,在排出信号未被输入控制装置9的场合,排出控制部187就进入下一处理。
排出控制部187对食材收纳箱39是否设置在底架4上进行判断。即,排出控制部187对来自第1检测装置40的设置信号是否被输入控制装置9进行判断(S11)。这里,当设置信号被输入控制装置9时,排出控制部187就进入下一处理。
排出控制部187对混合滚筒3是否处于起始位置进行判断。即,排出控制部187对来自第2检测装置40的起始信号是否被输入控制装置9进行判断(S12)。当起始信号被输入控制装置9时,排出控制部187就进入下一处理。
接着,当混合滚筒3处于起始位置时,排出控制部187向驱动电动机7输出反转的指令,使混合滚筒3前转(S13)。然后,排出控制部187对混合滚筒3是否处于图37所示的排出位置(食材排出姿势)进行判断。即,排出控制部187对来自第2检测装置40的排出信号是否被输入控制装置9进行判断(S14)。当排出信号被输入控制装置9,检测出混合滚筒3的食材排出姿势时,排出控制部187进入S15的处理。
当混合滚筒3处于排出位置时,排出控制部187就停止对驱动电动机7反转的指令(S15)。另外,最好在排出食材后,排出控制部187通过声音或蜂鸣器等来告知已将食材排出。
如此,可通过排出控制部187来自动地将混合滚筒3内的醋饭排出到食材收纳箱39内。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混合滚筒4处于起始位置时结束冷却工序,然后进入排出工序,但也可取而代之,即使混合滚筒3不处于起始位置也结束冷却工序并进入排出工序。
图49是表示不使混合滚筒处于起始位置就结束冷却工序时的排出工序的示图。图28所示的S10~S15与图48所示的流程相同。
排出控制部187在混合滚筒3不处于起始位置时(S15,否),进入起始回复处理(S16)。具体来说,排出控制部187向驱动电动机7输出正转指令,使混合滚筒3后转,在起始信号被输入控制装置9的时刻(混合滚筒处于起始位置的时刻),停止驱动电动机7的正转的指令。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使混合滚筒3自动地回复到起始位置,但也可通过手动方式使混合滚筒3回复到起始位置。在该场合,排出控制部187允许起始回复开关172或后转开关176的输入。并且,排出控制部187,在按压起始回复开关172的场合,如上所述地将混合滚筒3回复到起始位置,在按压后转开关176的场合,在后转开关176被按压的期间向驱动电动机7输出正转的指令而使混合滚筒3后转,在起始信号被输入控制装置9的时刻,停止驱动电动机7的正转的指令。如上所述,可利用排出控制部187将做好的醋饭排出到食材收纳箱39内。
另外,在使混合滚筒3成为排出位置(食材排出姿势)、将该混合滚筒3内的醋饭排出到食材收纳箱39内后,排出控制部187进入使混合滚筒3从食材排出姿势回复到起始位置的处理。具体来说,混合滚筒3成为食材排出姿势并经过规定时间后(例如,数十秒~数分钟后),排出控制部187允许使混合滚筒3向一方向(后转方向)旋转的开关(起始回复开关172或后转开关176)的输入。并且,当起始回复开关172或后转开关176被按压时,则排出控制部187执行规定的处理并将混合滚筒3回复到起始位置。另外,对起始回复开关172或后转开关176进行按压时的处理,与上述的说明相同。由此,在将混合滚筒3内的食材(醋饭)排出后,通过操作者用手动方式对开关(起始回复开关172或后转开关176)进行操作,从而可使混合滚筒3回复到起始位置,可将新食材方便地放入混合滚筒内。
另外,虽然利用开关使混合滚筒3从食材排出姿势回复到起始位置,但也可取而代之,使混合滚筒从食材排出姿势自动回复到起始位置。例如,混合滚筒3成为食材排出姿势并经过规定时间后(例如几分钟后),排出控制部187向驱动电动机7输出使混合滚筒3后转的信号,使混合滚筒3从食材排出姿势回复到起始位置。此时,当将表示混合滚筒3回复到起始位置的起始信号输入控制装置9时,排出控制部187就停止输出使混合滚筒3后转的信号。由此,在使混合滚筒3后转并将醋饭排出后,通过使该混合滚筒3的旋转从后转自动切换到前转,从而可使混合滚筒3回复到起始位置,由此,可将新食材放入混合滚筒3内。
另外,搅拌控制部184在搅拌时可使送风装置8动作。具体来说,当至少根据第1搅拌模式、第2搅拌模式和第3搅拌模式来进行搅拌动作时,搅拌控制部184使送风装置8(送风机10)动作而对混合滚筒3内进行送风。即,在第1搅拌模式、第2搅拌模式和第3搅拌模式中加入送风模式。
图45(b)是表示第1搅拌模式、第2搅拌模式和第3搅拌模式中执行的送风的情况,即第1搅拌工序、第2搅拌工序和第3搅拌步工序的送风模式中的送风情况的示图。如图45(b)所示,例如在情况1中,在全部搅拌工序的搅拌时实施送风,在情况2中,在第1搅拌工序及第2搅拌工序的搅拌时实施送风,在情况3中,在第1搅拌工序的搅拌时实施送风。另外,图45(b)所示的情况既可由操作面板20来选择,也可将预先规定的情况预先存储在控制装置9中。
搅拌时由送风装置8进行的送风,是为了利用空气将饭里出来的热气(蒸气)从混合滚筒3内引导到该混合滚筒3外而进行的,其风量设定为比在冷却工序中的冷却空气的风量低。换言之,搅拌时进行的送风,是将蒸气排出到外部的程度,是微风。
如此,当通过搅拌控制部184使送风装置8(送风机10)在搅拌时动作,则如图20的箭头W1所示,空气被导入混合滚筒3内,被导入的空气(导入空气)W1,将饭里出来的热气W2压向左侧的侧框架5L的排气孔29,热气W2与导入空气W1一起通过排气孔29进入排气室35,从该排气室35通过排气口36被排出到外部。因此,可使打松饭时的饭的多余水分即热气散去,可保持醋的香气。而且,可抑制蒸气(水滴)附着在混合滚筒3的内壁上。
上述结构的醋混合机1,在混合滚筒3的滚筒盖47后转方向R先行侧及后行侧,设有向以滚筒旋转轴芯X为中心且与滚筒该47内表面上部相接的圆弧W的外方鼓出的鼓出部122F、122R,并在混合滚筒3的滚筒主体46的后转方向R先行侧及后行侧,设有向以滚筒旋转轴芯X为中心且与滚筒主体46内表面下部相接的圆弧V的外方鼓出的鼓出部119F、119R。通过设置该鼓出部119F、119R、122F、122R,从而可提高混合滚筒3内部的空间率。
另外,在使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旋转而搅拌饭时,饭与混合滚筒3一起旋转并被提起,被提起某种程度时就自然落下碰到搅拌棒129,被搓揉被搅拌,但通过设置所述鼓出部119F、119R、122F、122R,从而可将饭提起到高位,从高位使其落下到搅拌棒129。
并且,通过提高混合滚筒3内部的空间率、以及使饭从高位落下到搅拌棒129,从而可提高搅拌性能。
另外,当使滚筒主体46为醋饭排出姿势时,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前部117a内表面是饭排出时的醋饭支承面123,但通过将该醋饭支承面123形成为从滚筒主体46周壁117的底部117b侧向上部开口的尾宽形,从而使滚筒主体46为醋饭排出姿势时的醋饭支承面123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度变大,能够提高饭的排出性。
另外,在醋饭排出时,可通过滚筒主体46的后转方向R先行侧的鼓出部119F而使醋饭靠近远离搅拌棒129的方向,在醋饭排出时,可减少醋饭挂在搅拌棒129上的比例,可有利于提高醋饭的排出性能。
另外,在将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后部117d的内表面与醋饭支承面123相同地形成为从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底部117b侧向上部开口的尾宽形的场合,滚筒盖47的下部开口面133侧的长度变长,同时,交接轴79向后方侧偏移。
这样,如图38的假想线所示,在使滚筒主体46成为醋饭排出姿势的场合,滚筒盖47的下端位置变低。另外,由于在混合滚筒3的下方配置有食材收纳箱39,因此,当滚筒盖47的下端位置变低时,必须相应地提高混合滚筒3的高度。
相反,本实施方式的混合滚筒3,由于滚筒主体46的周壁117的后部117d的内表面形成为与该滚筒主体46的上部开口面124大致正交状,滚筒主体46的上部开口面124的滚筒旋转轴芯X后侧的前后长度H2形成得比滚筒主体46的上部开口面124的滚筒旋转轴芯X前侧的前后长度H1小,因此,能够将滚筒盖47的铰链支点靠近前侧,并且缩短滚筒盖47的下部开口面侧的前后长度,由此,可抑制在使滚筒主体46成为醋饭排出姿势时滚筒盖47下端位置变低,从而能够抑制混合滚筒3的高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滚筒主体46向前转方向F旋转,从而锁定部件71与锁定解除部件104卡合,自动解除该锁定部件71的锁定,所以可容易地进行锁定部件71的锁定解除。
另外,在解除锁定部件71的锁定后,当使滚筒主体46进一步向前转方向F旋转时,由于滚筒主体46成为其上部开口面124朝向下侧的醋饭排出姿势,滚筒主体46内的醋饭自然落下排出,因此,即使是一种用无开口的滚筒盖47封住滚筒主体46的种类的混合滚筒3,也能将做好的醋饭从混合滚筒3自动取出,是非常方便的。另外,能够不卸下滚筒盖47就从滚筒主体46取出醋饭。
另外,在使滚筒主体46成为醋饭排出姿势时,由于滚筒盖限制部件105与滚筒盖47卡合而限制该滚筒盖47向滚筒主体46侧摆动,因此,滚筒盖47可容易进行醋饭的排出而不妨碍醋饭排出。
另外,在使混合滚筒3向后转方向R旋转而对饭进行搅拌时,由于滚筒盖限制部件105从与滚筒盖47的干涉区域自动退避,且锁定解除部件104从与锁定部件71的干涉区域144自动退避,因此,不必进行将滚筒盖限制部件105从与滚筒盖47的干涉区域143切换到退避的位置的操作、和将锁定解除部件104从与锁定部件71的干涉区域144切换到退避的位置的操作,是非常方便的。
图39~图41表示另一形态的液体收纳部136及棒支承部件130。
该液体收纳部136在液体储存容器138内设有将该液体储存容器138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三份的内部加强壁145。另外,在液体储存容器138的上壁138a前端,设有向前方突出并重合在滚筒主体46周壁117的底部117b上的前加强壁146。
利用这些内部加强壁145及前加强壁146,来防止树脂制的液体储存容器138的上壁138a因饭的热量和重量而产生挠曲变形。
另外,在液体储存容器138的上壁138a上不设有被按压片140,而液体储存容器138被按压片147按压,该按压片147从棒支承部件130的下端侧向左右方向内方延伸。
另外,图42表示另一形态的轴限制部件58。
该图42所示的轴限制部件58为下述结构:当被动齿轮52与主动齿轮16的啮合部分过载时,允许设有该被动齿轮52的滚筒支轴25R向脱离轴承部26的方向移动。
图42(a)所示的结构是,轴限制部件58具有:固定在罩盖部件57下表面上的固定零件148;上下移动自如地嵌合在该固定零件148上的可动零件149;以及由对该可动零件149向下方施力的弹簧所构成的施力零件150。
在固定零件148上,沿上下方向形成有导向槽(图示省略),该导向槽将设在可动零件149上的导向销151导向成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可动零件149相对于固定零件148而在规定范围内上下移动自如。可动零件149在该移动范围的下端位置接近滚筒支轴25R,限制该滚筒支轴25R向上方侧的移动。
对于该图42(a)所示的结构,当被动齿轮52与主动齿轮16的啮合部分过载、将滚筒支轴25R向上方上推的力作用在该滚筒支轴25R上时,可动零件149通过该滚筒支轴25R克服施力零件150的施力被上推,被动齿轮52与主动齿轮16的啮合被脱开。
图42(b)所示的结构表示轴限制部件58由弹簧板形成。由该弹簧板构成的轴限制部件58的前上部分58a固定在罩盖部件的下表面上,后下部分58b为自由端并与滚筒支轴25R接近配置。轴限制部件58的中间部分58c做成随着朝向下方而转移到后方的倾斜状。
对于该图42(b)所示的结构,当被动齿轮52与主动齿轮16的啮合部分过载、将向上方上推滚筒支轴25R的力作用在该滚筒支轴25R上时,轴限制部件58的中间部分58c产生弹性挠曲,由此,轴限制部件58的后下部分58b被该滚筒支轴25R上推,被动齿轮52与主动齿轮16的啮合被脱开。
如此,通过使轴限制部件58构成为,当被动齿轮52与主动齿轮16的啮合部分过载时,允许设有该被动齿轮52的滚筒支轴25L、25R向脱离轴承部26的方向移动,从而可防止旋转驱动混合滚筒3的驱动系统的破损。
轴限制装置56的另一结构与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地构成。
另外,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内容只是例示,不应认为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的说明,而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表示,并期望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等同的意思以及在其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搅拌时通过将微风送到混合滚筒3内来抑制水滴附着在该混合滚筒3上,但也可在不进行搅拌时,例如在焖煮工序时将微风导入混合滚筒3内。另外,上述的醋混合机进行了焖煮工序,但也可以没有焖煮工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醋”为液体食材、以“饭”为将粒状食材对醋混合机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液体食材可是“醋”以外的食材,粒状食材可是“饭”以外的食材。

Claims (14)

1.一种食材混合机,具有:混合滚筒,所述混合滚筒绕左右方向的滚筒旋转轴芯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机械框架上;以及对所述混合滚筒的旋转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通过对所述混合滚筒绕滚筒旋转轴芯向一方向地进行旋转驱动而在所述混合滚筒内混合多种食材,该食材混合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滚筒具有:开闭自如的滚筒盖,所述滚筒盖对食材向所述混合滚筒内进行供给或对食材从所述混合滚筒内进行排出;以及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在所述混合滚筒向一方向旋转时保持所述滚筒盖的闭锁,并且在所述混合滚筒向另一方向旋转时解除所述滚筒盖的闭锁从而能够打开所述滚筒盖,
所述控制装置,在搅拌食材时使所述混合滚筒向一方向旋转,并且在排出食材时使所述混合滚筒向另一方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混合滚筒成为将食材排出的食材排出姿势并经过规定时间后,将所述混合滚筒的旋转切换到向一方向并将所述混合滚筒回复到供给食材的起始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指令所述混合滚筒向一方向旋转的开关,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混合滚筒成为将食材排出的食材排出姿势并经过规定时间后,允许所述开关进行的旋转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滚筒具有:上部开口状的滚筒主体;以及封住所述滚筒主体的上部开口的所述滚筒盖,通过对所述滚筒主体绕滚筒旋转轴芯向一方向地进行旋转驱动而在所述混合滚筒内部混合多种食材,
所述滚筒盖的后部与所述滚筒主体铰链结合而开闭自如,在所述混合滚筒的前部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将所述滚筒盖锁定成不能打开的状态,
并设有锁定解除部件,所述锁定解除部件在所述锁定部件锁定的状态下,通过使滚筒主体向另一方向旋转而与所述锁定部件卡合从而解除所述锁定部件的锁定,
所述开闭机构具有所述锁定部件、以及所述锁定解除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在解除所述锁定部件的锁定后,为了使滚筒主体内的食材落下排出,通过使所述滚筒主体进一步向另一方向旋转,从而能够将所述滚筒主体变更成所述滚筒主体的上部开口朝向下侧的食材排出姿势。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设有退避构件,在使所述混合滚筒向所述一方向旋转时,当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锁定解除部件抵接时所述退避构件使所述锁定解除部件从所述锁定部件退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设有滚筒盖限制部件,在使所述滚筒主体成为食材排出姿势时,所述滚筒盖限制部件与所述滚筒盖卡合而限制所述滚筒盖向所述滚筒主体侧摆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设有退避构件,在使所述混合滚筒向所述一方向旋转时,当所述滚筒盖与所述滚筒盖限制部件抵接时,所述退避构件使该滚筒盖限制部件从所述滚筒盖退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滚筒具有:上部开口状的滚筒主体;以及封住所述滚筒主体的上部开口的滚筒盖,通过对所述滚筒主体绕滚筒旋转轴芯地进行旋转驱动而在所述混合滚筒内部混合多种食材,
在所述滚筒主体的左右两侧,设有滚筒支轴,所述滚筒支轴的轴芯为所述滚筒旋转轴芯,在所述机械框架上设有轴承部件,所述轴承部件具有将左右的所述滚筒支轴支承为绕所述轴芯旋转自如的轴承部,在各所述轴承部件上设有将所述滚筒支轴从上方侧导入到所述轴承部内的轴导向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导向部形成为朝向前斜上方的倾斜状。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一方的所述滚筒支轴上设有一体旋转自如的被动齿轮,且在所述机械框架侧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被驱动装置驱动,通过借助所述轴导向部将所述滚筒支轴导入所述轴承部内从而所述被动齿轮从上方侧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框架上设有轴限制部件,所述轴限制部件对设有所述被动齿轮的所述滚筒支轴向脱离所述轴承部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限制部件构成下述结构:当所述被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的啮合部分过载时,所述轴限制部件允许设有所述被动齿轮的所述滚筒支轴向脱离所述轴承部的方向的移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材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左右各所述滚筒支轴形成为轴芯方向两端为开口状且与所述混合滚筒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筒状,
在所述机械框架上设有与一方的所述滚筒支轴相对的供气孔,并设有与另一方的所述滚筒支轴相对的排气孔,从所述供气孔通过所述一方的滚筒支轴将冷却空气供给到所述混合滚筒内部,并且通过所述另一方的滚筒支轴及所述排气孔使所述混合滚筒内的空气排出。
CN201410117817.7A 2013-08-30 2014-03-26 食材混合机 Active CN1044133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9722 2013-08-30
JP2013-179720 2013-08-30
JP2013179722A JP6049573B2 (ja) 2013-08-30 2013-08-30 食材混合機
JP2013179720A JP6049572B2 (ja) 2013-08-30 2013-08-30 食材混合機
JP2013191002A JP6043703B2 (ja) 2013-09-13 2013-09-13 食材混合機
JP2013-191002 2013-09-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3346A true CN104413346A (zh) 2015-03-18
CN104413346B CN104413346B (zh) 2018-02-16

Family

ID=52964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7817.7A Active CN104413346B (zh) 2013-08-30 2014-03-26 食材混合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529426B1 (zh)
CN (1) CN10441334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0943A (en) * 2018-03-09 2023-03-22 Green Eco Int Pt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od waste decomposi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0691A (zh) * 2022-10-27 2023-01-06 江苏泰利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生产用便于卸料的混合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5937A (zh) * 1985-09-05 1987-04-01 A·斯蒂芬和索尼有限公司 食品加工机械
JPH08245287A (ja) * 1995-03-07 1996-09-24 Kumagai Noki:Kk 肥料混合機
JPH09224593A (ja) * 1996-02-21 1997-09-02 Iseki & Co Ltd すし飯酢合わせ機
JP2002186561A (ja) * 2000-12-20 2002-07-02 Iseki & Co Ltd 食品混合装置
CN101164481A (zh) * 2006-10-16 2008-04-23 汉密尔顿毕克/波特-西莱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食物的混合装置
JP2012024915A (ja) * 2010-06-21 2012-02-09 Taiyu Kk 回転ドラム装置
CN103250960A (zh) * 2012-02-17 2013-08-21 欧力天工股份有限公司 米饭搅拌装置用鼓筒及米饭搅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3028B2 (ja) * 1995-08-18 2006-02-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洗濯機の蓋装置
JP3207111B2 (ja) * 1996-03-27 2001-09-10 愛知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ドラムの起立・反転機能を備えた混合装置
JPH10309107A (ja) * 1997-05-09 1998-11-24 Hokko Chem Ind Co Ltd 自動往復式混合機による大量の種子の消毒剤粉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5937A (zh) * 1985-09-05 1987-04-01 A·斯蒂芬和索尼有限公司 食品加工机械
JPH08245287A (ja) * 1995-03-07 1996-09-24 Kumagai Noki:Kk 肥料混合機
JPH09224593A (ja) * 1996-02-21 1997-09-02 Iseki & Co Ltd すし飯酢合わせ機
JP2002186561A (ja) * 2000-12-20 2002-07-02 Iseki & Co Ltd 食品混合装置
CN101164481A (zh) * 2006-10-16 2008-04-23 汉密尔顿毕克/波特-西莱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食物的混合装置
JP2012024915A (ja) * 2010-06-21 2012-02-09 Taiyu Kk 回転ドラム装置
CN103250960A (zh) * 2012-02-17 2013-08-21 欧力天工股份有限公司 米饭搅拌装置用鼓筒及米饭搅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0943A (en) * 2018-03-09 2023-03-22 Green Eco Int Pt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od waste decomposition
GB2610943B (en) * 2018-03-09 2023-09-20 Green Eco Int Pty Ltd A food waste process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3346B (zh) 2018-02-16
KR101529426B1 (ko) 2015-06-16
KR20150026750A (ko)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7073C (zh) 洗衣机滚筒和采用该滚筒的洗衣机
HU218185B (hu) Függőleges tengelyű mosógép
HU218186B (hu) Eljárás mosásra függőleges tengelyű mosógépben
CN104413346A (zh) 食材混合机
CN107252255A (zh) 一种能够可靠卸料的咖啡现冲机
JP6267559B2 (ja) 食材混合機
CN107174128B (zh) 一种带有杀菌装置的自动冲奶机
KR101644232B1 (ko) 식재 혼합기
JP6043703B2 (ja) 食材混合機
CN104413345A (zh) 食材混合机
KR102121702B1 (ko) 마스크팩 혼합물 제조장치
JP5992883B2 (ja) 食材混合機
US10760199B2 (en) Household appliance with a bulk dispenser
JP6170008B2 (ja) 食材混合機
JPH09224593A (ja) すし飯酢合わせ機
CN109183361A (zh) 一种洗涤剂盒及洗衣机
JP6049574B2 (ja) 食材混合機
JP6043700B2 (ja) 食材混合機
JP6272100B2 (ja) 食材混合機
CN109267274A (zh) 一种染料不易沉积的印染设备
JP6049572B2 (ja) 食材混合機
JP6049573B2 (ja) 食材混合機
JP2015047094A (ja) 食材混合機
JP6043701B2 (ja) 食材混合機
JP6043702B2 (ja) 食材混合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