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6949A -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6949A
CN104386949A CN201410544955.3A CN201410544955A CN104386949A CN 104386949 A CN104386949 A CN 104386949A CN 201410544955 A CN201410544955 A CN 201410544955A CN 104386949 A CN104386949 A CN 104386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m
bitumen mixture
mix bitumen
mixing agent
matrix p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449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节
索智
石越峰
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to CN2014105449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69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6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69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其制备方法为:测试温拌剂和基质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不同掺加量的温拌剂,制备温拌沥青;采用针入度分级评价体系和PG分级评价体系共同测试温拌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制备温拌沥青混合料;所述温拌剂为Sasobit温拌剂,其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2.5-3.5%。其施工方法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简单,拌和温度显著降低,大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成本,同时全面提高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温拌沥青的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Sasobit温拌剂是德国Sasol-Wax公司研发的产品,是一种具有高熔点的有机添加剂,可通过费托(Fischer-Tropsch,简称FT)方法从煤炭气化中获取,也称为FT固体石蜡。它是一种细结晶体,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为粉末状,供熔融添加使用;另一种为固体小颗粒状(如小球),供直接添加使用。
Sasobit温拌剂是一种窄分布的合成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是一种硬蜡。众所周知,沥青中蜡含量偏高会对沥青的性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是掺加一定量的Sasobit却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这是因为Sasobit与沥青中的蜡在分子结构上有很大不同,沥青中的蜡分子一般只含有22~40个碳原子,而Sasobit分子是含有40~120个碳原子的长链脂肪烃。
传统聚合物改性剂与沥青的相容性不好,掺加到沥青中很容易发生聚合物离析现象,从而影响聚合物的改性效果。因此,这类聚合物改性剂必须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比如通过高速剪切或胶体磨方式使其均匀地分散在基质沥青中,以制得较为理想的改性沥青。然而采用高速剪切法或胶体磨法加工改性沥青,一般需要经过改性剂融胀、分散磨细、继续发育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工艺流程和加工时间都会随改性剂、沥青和加工设备的不同而异。而且大部分聚合物改性剂会使沥青的粘度(尤其是135℃的粘度)大大增加,从而导致加工过程中有较高的能源消耗。可见,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复杂,能源消耗高,而且不能保证其贮存稳定性。
翟翔等人在《Sasobit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了Sasobit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对温拌剂掺加量为沥青质量的2.5%的AC-13C温拌沥青混合料,按照室内拌和及成型温度制作马歇尔试件,实验结果表明: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略差,因此无法判断出Sasobit温拌剂对沥青水稳定性的改善效果。
赵梓伶在《Sasobit在温拌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评估》一文中研究了Sasobit温拌剂的掺加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指出,掺加了Sasobit后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因此无法判断出Sasobit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改善效果。
目前,对采用Sasobit为温拌剂来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研究中,普遍反映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较差,无法正确判断Sasobit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全面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制备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温拌剂和基质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
步骤二: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不同掺加量的温拌剂,制备温拌沥青;
步骤三:采用针入度分级评价体系和PG分级评价体系共同测试温拌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
步骤四: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掺加量的温拌剂,制备温拌沥青;
步骤五:制备温拌沥青混合料;
所述温拌剂为Sasobit温拌剂,其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2.5-3.5%。
步骤一中,须保证基质沥青的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相关规定;步骤二中,将2.0-5.0%的Sasobit温拌剂加入到基质沥青中并混合均匀,测试混合均匀后沥青的技术指标,须保证其的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相关规定;步骤五中,在Sasobit温拌剂最佳添加量的条件下,制备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并测试其的路用性能。
本发明确定Sasobit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的方法为:在基质沥青中掺加2.0-5.0%(每0.5%为一个间隔点)的Sasobit温拌剂,制备温拌沥青并测试其性能,根据测试结果,探寻沥青各项性能随Sasobit温拌剂掺加量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Sasobit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基质沥青为Pen 60/80沥青。
优选的是,所述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3.0%。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证明,Sasobit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2.5-3.5%,这不仅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而且可以全面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为后续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改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若掺加量过多或过少,则很难降低沥青的拌和温度,甚至会导致拌和温度的升高,无法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更为优选的是,Sasobit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3.0%,这一掺加量范围,使得在沥青性能已经提高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稳定性能,同时在拌和温度降低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稳定拌和温度,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本发明通过在基质沥青中添加最佳掺加量的Sasobit温拌剂,以全面有效地改善沥青的各项性能,同时降低沥青的高温黏度,从而实现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能够在110-150℃下拌和,进而降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短期老化,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压实效果,实现节能减排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将加入了最佳掺加量的Sasobit温拌剂的温拌沥青与矿料拌和均匀即可,拌和温度显著降低,大大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步骤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步骤三: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步骤四: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为温拌沥青,所述温拌沥青由基质沥青与温拌剂制备而成。
优选的是,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掺加量的温拌剂。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剂为Sasobit温拌剂,其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2.5-3.5%。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3.0%。
在上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中,以Sasobit温拌剂最佳掺加量,制备Sasobit温拌沥青及其混合料,测试其的路用性能。
针对测试结果,提出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及要点,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可全面提高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由温拌沥青、矿料制备而成,所述温拌沥青由基质沥青与温拌剂制备而成。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基质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导热油具有加热均匀,调温控制准确,能在低蒸气压下产生高温,传热效果好,节能,输送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10-15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20-14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30℃。
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掺加上述最佳掺加量的Sasobit温拌剂,可降低沥青的高温黏度,从而降低沥青的拌和温度,这不但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成本,同时全面提高了沥青的性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基质沥青与温拌剂的拌和时间为80-100s。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在此拌和时间范围内,基质沥青与温拌剂能够充分融合均匀。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矿料的加热温度为140-16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沥青、矿料的拌和温度为110-15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沥青、矿料的拌和温度为120-14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沥青、矿料的拌和温度为130℃。
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高,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并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发明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降低至110-150℃,这不但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成本,而且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沥青、矿料的拌和时间为30-50s。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在此拌和时间范围内,温拌沥青与矿料能够充分融合均匀。
步骤一中,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的施工工艺要点为:粗集料和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每种规格的矿料和沥青必须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在110-15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在140-160℃范围内;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10~150℃范围内;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宜,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小于5s。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装有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料车上用篷布覆盖。当运输时间在30min以上或者气温低于10℃时,运料车用篷布覆盖,以保证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不会降低或只有小幅度的降低,从而不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运料车与摊铺机的距离保持10-30cm,从而避免运料车与摊铺机发生碰撞。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运料车在卸载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挂空挡,靠摊铺推动前行。
步骤二中,温拌沥青混合料运输的施工工艺要求为: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每卸载一斗混合料应挪动一下运料车的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尽量缩小贮料仓下落的落距;当运输时间在30min以上或者气温低于10℃时,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推动前进;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运料车卸料时留在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10-14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10-13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20℃。
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掺加上述最佳掺加量的Sasobit温拌剂,可降低沥青的高温黏度,从而降低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进而降低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这不但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成本,同时全面提高了沥青的性能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速度为1.0-3.0m/s。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在此速度下摊铺,可使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更加均匀、路面更平整、效果更好。
步骤三中,温拌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施工工艺要点为: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必须对下层进行检查,特别要注意下层的污染情况,不符合要求的须进行处理,否则不准铺筑温拌沥青混合料;正常施工,摊铺温度控制在110-140℃;摊铺机一定要保持摊铺的连续性,有专人指挥,一车卸完下一车要立即跟上,应以均匀的速度行驶,以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前要经常保持3辆车以上,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影响施工质量。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初压温度为110-14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初压温度为110-13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初压温度为120℃。
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掺加上述最佳掺加量的Sasobit温拌剂,可降低沥青的高温黏度,从而降低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还降低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同时还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初压温度,这不但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成本,同时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就能够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初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者振动压路机碾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振动压路机需关闭振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初压需进行两次碾压过程。
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能突然改变,否则会导致沥青混合料产生推移,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复压分为第一复压阶段和第二复压阶段。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复压阶段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3-4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复压阶段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4-6次。
经过第一复压阶段和第二复压阶段后,应使沥青混合料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终压温度为80-10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者振动压路机碾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振动压路机需关闭振动。
终压可消除轮迹,最终温度需大于80℃。
步骤四中,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的施工工艺要求为:在沥青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的压实;压实工作应按试验路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及程序进行;初压和振动碾压要低速进行,以免对热料产生推移、发裂;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70℃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油、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洒落在路面上;在压实时,如接缝处(包括纵向缝、横向缝或因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缝)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摊铺和碾压过程中,要组织专人进行质量检测控制和缺陷修复;压实度检查要及时进行,发现不够时在规定的温度内及时补压;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接缝处理的步骤。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接缝分为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两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纵向接缝的接缝边垂直拼接,所述横向接缝的接缝边垂直拼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纵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至少为15cm。
在纵向接缝上的沥青混合料,应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有一台静力钢轮压路机以静力进行碾压,碾压工作应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横向接缝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方向成直角。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横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至少为1m。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横向接缝的相邻行程间的错位至少为1m。
由于工作面中断,摊铺材料的末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就应做成一道横缝,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严禁使用斜接缝,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经碾压成良好的边缘。
本发明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路用性能良好,铺筑后的路面平顺密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Sasobit温拌剂和基质沥青(Pen 60/80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步骤二: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不同掺加量(2.0%、2.5%、3.0%、3.5%、4.0%、4.5%、5.0%)的温拌剂,制备温拌沥青;
步骤三:采用针入度分级评价体系和PG分级评价体系共同测试温拌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温拌沥青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三所示;
步骤四: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掺加量的温拌剂,制备温拌沥青;
步骤五:制备温拌沥青混合料。
表一:Sasobit温拌剂的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 单位 测试结果 技术要求
凝固点 98 ≤99
针入度(25℃) 0.1mm <0.7 ≤1
针入度(65℃) 0.1mm 7 ≤10
粘度(135℃) cp 12 10~14
密度(25℃) g/cm3 0.94
熔点 100 98-110
表二:Pen 60/80沥青的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结果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 0.1mm 60~80 71 T 0604
针入度指数PI -1.5~+1.0 -0.83 T 0604
软化点TR&B ≥45 49.6 T 0606
延度(15℃,5cm/min) cm ≥100 >144 T 0605
延度(5℃,5cm/min) cm 6 T 0605
运动粘度(60℃) Pa.s ≥180 230 T 0620
运动粘度(135℃) Pa.s 0.46 T 0625
溶解度(三氯乙烯) ≥99.5 99.8 T 0607
闪点 ≥260 300 T 0611
密度(15℃) (g/cm3) 实测记录 1.035 T 0603
表三:不同掺加量的Sasobit温拌沥青的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三可知,Sasobit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3.0%。
在上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中,以Sasobit温拌剂最佳掺加量3.0%,制备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并测试其的路用性能,如表四所示。
表四: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Sasobit最佳掺加量为3.0%)
针对测试结果,提出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方法及要点。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步骤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步骤三: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步骤四: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为温拌沥青,温拌沥青由基质沥青(Pen60/80沥青)与Sasobit温拌剂制备而成。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步骤中,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掺加量为3.0%的温拌剂;基质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其加热温度为130℃;基质沥青与温拌剂的拌和时间为90s;矿料的加热温度为150℃;温拌沥青、矿料的拌和温度为130℃,拌和时间为40s,其中干拌时间为5s。粗集料和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每种规格的矿料和沥青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宜。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步骤中,运输时间为35min,在装有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料车上用篷布覆盖;运料车与摊铺机的距离保持20cm;运料车在卸载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挂空挡,靠摊铺推动前行。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步骤中,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25℃;摊铺速度为2.0m/s。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步骤中,初压温度为125℃,初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碾压,需碾压两次;第一复压阶段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三次,第二复压阶段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四次;终压温度为90℃,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碾压。在沥青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的压实;压实工作应按试验路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及程序进行;初压和振动碾压要低速进行,以免对热料产生推移、发裂;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70℃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油、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洒落在路面上;在压实时,如接缝处(包括纵向缝、横向缝或因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缝)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摊铺和碾压过程中,要组织专人进行质量检测控制和缺陷修复;压实度检查要及时进行,发现不够时在规定的温度内及时补压;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
在接缝的处理步骤中,纵向接缝的接缝边垂直拼接,纵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为15cm,在纵向接缝上的沥青混合料,应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有一台静力钢轮压路机以静力进行碾压,碾压工作应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横向接缝的接缝边垂直拼接,横向接缝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方向成直角,横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为1m,横向接缝的相邻行程间的错位为1m,由于工作面中断,摊铺材料的末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就应做成一道横缝,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严禁使用斜接缝,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经碾压成良好的边缘。
实施例二: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Sasobit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2.5%。以Sasobit温拌剂最佳掺加量2.5%,制备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并测试其的路用性能,如表五所示。
表五: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Sasobit最佳掺加量为2.5%)
针对测试结果,提出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方法及要点。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步骤中,在基质沥青中掺加最佳掺加量为2.5%的温拌剂;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10℃;基质沥青与温拌剂的拌和时间为80s;矿料的加热温度为140℃;温拌沥青、矿料的拌和温度为110℃,拌和时间为30s。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步骤中,运输时间为40min,在装有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料车上用篷布覆盖;运料车与摊铺机的距离保持10cm。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步骤中,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10℃;摊铺速度为1.0m/s。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步骤中,初压温度为110℃,初压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需碾压两次;第一复压阶段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四次,第二复压阶段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六次;终压温度为80℃,终压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在接缝的处理步骤中,纵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为20cm,横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为1.5m,横向接缝的相邻行程间的错位为1.5m。
实施例三: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Sasobit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3.5%。以Sasobit温拌剂最佳掺加量3.5%,制备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并测试其的路用性能,如表六所示。
表六: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Sasobit最佳掺加量为3.5%)
针对测试结果,提出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方法及要点。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步骤中,在基质沥青中掺加最佳掺加量为3.5%的温拌剂;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50℃;基质沥青与温拌剂的拌和时间为100s;矿料的加热温度为160℃;温拌沥青、矿料的拌和温度为150℃,拌和时间为50s。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步骤中,运输时间为45min,在装有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料车上用篷布覆盖;运料车与摊铺机的距离保持30cm。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步骤中,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40℃;摊铺速度为3.0m/s。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步骤中,初压温度为140℃,初压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需碾压两次;第一复压阶段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四次,第二复压阶段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五次;终压温度为100℃,终压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在接缝的处理步骤中,纵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为25cm,横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为2.0m,横向接缝的相邻行程间的错位为1.5m。
实施例四: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Sasobit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2.7%。以Sasobit温拌剂最佳掺加量2.7%,制备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并测试其的路用性能,如表七所示。
表七: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Sasobit最佳掺加量为2.7%)
针对测试结果,提出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方法及要点。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步骤中,在基质沥青中掺加最佳掺加量为2.7%的温拌剂;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20℃;基质沥青与温拌剂的拌和时间为85s;矿料的加热温度为145℃;温拌沥青、矿料的拌和温度为120℃,拌和时间为35s。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步骤中,运输时间为45min,在装有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料车上用篷布覆盖;运料车与摊铺机的距离保持15cm。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步骤中,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20℃;摊铺速度为1.5m/s。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步骤中,初压温度为120℃,初压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需碾压两次;第一复压阶段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四次,第二复压阶段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五次;终压温度为85℃,终压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在接缝的处理步骤中,纵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为30cm,横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为2.5m,横向接缝的相邻行程间的错位为3.0m。
实施例五: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Sasobit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3.2%。以Sasobit温拌剂最佳掺加量3.2%,制备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并测试其的路用性能,如表八所示。
表八: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Sasobit最佳掺加量为3.2%)
针对测试结果,提出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方法及要点。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步骤中,在基质沥青中掺加最佳掺加量为3.2%的温拌剂;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40℃;基质沥青与温拌剂的拌和时间为95s;矿料的加热温度为155℃;温拌沥青、矿料的拌和温度为140℃,拌和时间为45s。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步骤中,运输时间为45min,在装有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料车上用篷布覆盖;运料车与摊铺机的距离保持25cm。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步骤中,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30℃;摊铺速度为2.5m/s。
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步骤中,初压温度为130℃,初压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需碾压两次;第一复压阶段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四次,第二复压阶段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五次;终压温度为95℃,终压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在接缝的处理步骤中,纵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为35cm,横向接缝的相邻层次间的错位为3.5m,横向接缝的相邻行程间的错位为2.5m。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发明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述本发明说明书的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温拌剂和基质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
步骤二: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不同掺加量的温拌剂,制备温拌沥青;
步骤三:采用针入度分级评价体系和PG分级评价体系共同测试温拌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
步骤四: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掺加量的温拌剂,制备温拌沥青;
步骤五:制备温拌沥青混合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拌剂为Sasobit温拌剂,其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2.5-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3.0%。
3.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步骤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步骤三: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步骤四: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为温拌沥青,所述温拌沥青由基质沥青与温拌剂制备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最佳掺加量的温拌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拌剂为Sasobit温拌剂,其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2.5-3.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拌剂的最佳掺加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3.0%。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由温拌沥青、矿料制备而成,所述温拌沥青由基质沥青与温拌剂制备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10-15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20-140℃。
CN201410544955.3A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43869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4955.3A CN104386949A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4955.3A CN104386949A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6949A true CN104386949A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04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4955.3A Pending CN104386949A (zh) 2014-10-15 2014-10-15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694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8469A (zh) * 2015-12-08 2016-05-04 东南大学 沥青路面摊铺施工过程中的沥青烟气测定方法
CN107540273A (zh) * 2017-08-29 2018-01-05 江苏诺路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温拌剂费托合成渣蜡及其方法
CN111676756A (zh) * 2020-06-19 2020-09-18 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法
CN113061345A (zh) * 2021-03-15 2021-07-02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温拌浇注式沥青、包含其的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96218A (zh) * 2021-12-03 2022-03-18 西吉县恒昌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试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23425B1 (ko) * 2010-02-19 2011-03-24 김병채 중온 아스콘 조성물
CN102558880A (zh) * 2010-12-16 2012-07-11 上海建设机场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7246A (zh) * 2012-03-07 2012-07-18 张延� 一种防冻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CN102849991A (zh) * 2012-10-09 2013-01-02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不断交通施工沥青混合料及施工方法
JP2013129807A (ja) * 2011-12-20 2013-07-04 Ikee Co Ltd 中温化アスファルト混合物用添加材、中温化アスファルト混合物および舗装工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23425B1 (ko) * 2010-02-19 2011-03-24 김병채 중온 아스콘 조성물
CN102558880A (zh) * 2010-12-16 2012-07-11 上海建设机场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129807A (ja) * 2011-12-20 2013-07-04 Ikee Co Ltd 中温化アスファルト混合物用添加材、中温化アスファルト混合物および舗装工法
CN102587246A (zh) * 2012-03-07 2012-07-18 张延� 一种防冻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CN102849991A (zh) * 2012-10-09 2013-01-02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不断交通施工沥青混合料及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 "《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31 August 2012, 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
季节等: "Sasobit对沥青感温性能的影响分析", 《石油沥青》 *
季节等: "Sasobit改性沥青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 *
童华炜: "《土木工程施工》", 30 April 2013, 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8469A (zh) * 2015-12-08 2016-05-04 东南大学 沥青路面摊铺施工过程中的沥青烟气测定方法
CN107540273A (zh) * 2017-08-29 2018-01-05 江苏诺路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温拌剂费托合成渣蜡及其方法
CN111676756A (zh) * 2020-06-19 2020-09-18 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法
CN111676756B (zh) * 2020-06-19 2021-11-23 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法
CN113061345A (zh) * 2021-03-15 2021-07-02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温拌浇注式沥青、包含其的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96218A (zh) * 2021-12-03 2022-03-18 西吉县恒昌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6949A (zh)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KR101300552B1 (ko) 저탄소 중온 재생 개질아스팔트 혼합물
CN101694083B (zh) 高速公路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CN108221560B (zh) 胶粉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
CN107142810A (zh) 一种高粘沥青改性剂透水沥青路面施工方法
CN104034866A (zh) 对冷拌冷铺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的方法
CN104086218A (zh) 水发泡温拌沥青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5468B (zh) 预混式泡沫沥青基层及底基层就地冷再生施工方法
CN104312175A (zh) 一种沥青改性剂、改性乳化沥青和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各自制备方法
CN109537404A (zh) 一种就地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及冷再生路面施工方法
CN102417735A (zh) 一种岩沥青改性沥青及拌制混合料的生产工艺
CN104150801A (zh) 一种沥青改性剂及其工业生产方法与应用
CN104099844A (zh) 环保型改性hma面层的施工工艺
CN100434479C (zh) 沥青路面坑槽冷拌修补材料sbs沥青液及其生产工艺
CN101532273B (zh) 抗车辙路面rs2000改性沥青混合料配比及施工工艺
CN103911930A (zh) 市政道路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CN106147108A (zh) 一种直拌式sbs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40456A (zh) 一种sbs橡胶粉改性沥青、制备方法及其路面施工方法
JP3044547B1 (ja) 再生加熱大粒径型アスファルト混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舗装の構築方法
CN109161164A (zh) 超薄磨耗层用常温沥青改性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43747B (zh) 一种高寒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8510A (zh) 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US4155654A (en)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preparation of sulfur asphalt binders and paving compositions
CN103755225A (zh) 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制备方法
CN102320765A (zh) 一种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