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8880A - 一种改性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8880A
CN102558880A CN2010105926446A CN201010592644A CN102558880A CN 102558880 A CN102558880 A CN 102558880A CN 2010105926446 A CN2010105926446 A CN 2010105926446A CN 201010592644 A CN201010592644 A CN 201010592644A CN 102558880 A CN102558880 A CN 102558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m
mixture
matrix pitch
asphalt
broken st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26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8880B (zh
Inventor
严军
曹亚东
俞国平
陆青清
朱天同
蔡明�
周玥
任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ROA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 AIRPORT ROAD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 AIRPORT ROAD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 AIRPORT ROAD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926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8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8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8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8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8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沥青中所用的改性剂包括塑料香精,塑料香精的质量占改性沥青的质量的4.5%~20%。这种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基质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加入塑料香精,搅拌均匀。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温拌沥青混合料包括基质沥青、改性剂、级配碎石和矿粉;其中改性剂包括温拌剂和塑料香精。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级配碎石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加入基质沥青、塑料香精或者已预制好的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改性沥青混合物,随后喷入温拌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石粉,搅拌均匀。本发明的改性沥青及温拌沥青混合料不仅能散发香味,还有效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是石油原油蒸馏提炼后的剩余物,是一种棕黑色有机凝胶状物质。沥青包括天然沥青、石油沥青、页岩沥青和煤焦油沥青等四种。沥青的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此外沥青还含有高沸点矿物油和少量的氧、硫和氯的化合物。
石油沥青是原油的蒸馏残留物,它富含了原油中80%以上的杂原子和大部分的缩合芳烃;沥青中的少量苯、萘、蒽、菲、吡啶、吖啶、咔唑及酚等轻质成分,使沥青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通常认为以煤焦油沥青危害最大,而用途最广的石油沥青危害较小,因此现在基本禁止使用煤焦沥青。虽然传统的石油沥青在常温下使用于道路建设和修复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是在高温下石油沥青沥青中的轻质成分容易挥发,而该轻质成分中的芳香烃具有一定的毒性,当其浓度超过一定程度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此外,为了改善石油沥青的路用性能,常在石油沥青中加入废旧橡胶、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S)、塑料、硫磺、粉尘等改性剂,这就使得石油沥青的组成成分更加复杂。在这种形式下,人们更加担心石油沥青的使用会对环境、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其实,关于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早已不是一个新课题。在沥青对大气的污染、对水体的污染以及沥青高温条件下所散发出的沥青烟对人体的毒害等方面,许多学者都做过很深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沥青烟的化学组成研究普遍采用色质联机(或称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沥青烟是一种含有大量多环芳烃(PAHs)和少量氧、硫、氮等原子的复杂的混合物,通常以气溶胶的实行存在于空气中。通过检测,沥青烟中主要有160多种化合物,其中含量比较高的有81种。大都是萘、芴、荧蒽、菲、苯并芘等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同时也还有少量的咔唑和呋喃等杂环化合物。
根据澳大利亚学者Badger和他的同事提出的苯并芘合成步骤可知,有机物在高温缺氧下裂解产生的碳氢自由基结合成乙炔,由乙炔形成乙烯基乙炔或1,3-丁二烯,然后生成乙基苯,再进一步结合成丁基苯和四氢化萘,最后通过中间体形成苯并芘。在高温条件下,所有的碳氢化合物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多环芳烃,尤其是在缺氧的条件下,多环芳烃的生成量就会更大。由此可见,受热和乏氧是导致沥青烟中多环芳烃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当沥青高温氧化后,表面缺氧的条件下,更容易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
从职业健康的安全观点看,沥青中多环芳香烃的含量与施工中释放出的量相比,显然后者更为重要。因为沥青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沥青中所含有的PAHs在储存和施工温度下的挥发是极其有限的。但是,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为了使沥青和集料等充分混合,必须采用加热的方式来降低沥青的粘度,随着沥青膜在集料表面覆盖的形成,沥青也在不断被氧化,特别是加热温度不均匀或局部过热时,就会有沥青烟形成。相对而言,沥青中所含有的易挥发性组分虽然很少,但由于沥青的大量使用,沥青烟污染也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国内,学者提出的应对沥青烟危害的措施通常是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或者是采用最小影响化的方法。这些应对措施,要么是把沥青搅拌站建在更加偏远的区域,要么是把施工过程选择在人口流动性最小的时间段或区域进行,或是向施工人员配发面具、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在国外发展起来的温拌技术,可以降低沥青的拌合温度,减少甚至避免沥青烟的产生。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是通过温拌剂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来减少沥青烟的产生,减少沥青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摊铺过程中温度的下降,使得拌和过程中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同时,由于拌和温度的下降,沥青混合料在拌合到现场压实的整个过程中产生沥青烟雾粉尘污染也会明显减少。表1和表2是国家环境测试中心实施的拌合楼烟囱排放和施工现场有害气体浓度测试的结果,在同等条件下测试了热拌混合料和温拌混合料两种材料类型。
表1拌和楼烟囱排放测试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021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031
表2施工现场有害物浓度测试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032
由表1、2可知,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不仅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而且能源消耗更低。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大幅下降。比较采用温拌技术和添加除味剂对施工现场有害气体浓度测试影响结果显示,温拌技术在减少沥青烟、苯可溶物和苯并芘等有害气体排放方面效果显著,降幅分别达90.2%、97%和79.8%。
塑料香精是一种塑料加香粒子,它采用聚合物封装技术制备而成。可通过直接将香料加入到塑料产品中,使塑料散发香味。按照不同的需要,可以将任何类型和剂量的香料加入各种功能性或装饰性的模制塑料以及吹塑薄膜或流延薄膜中,最后加工成粒子。
塑料香精通常以塑料粒子状态存在,由分散在树脂混合物里的浓缩香料组成。塑料香精中的浓缩香料分散在作为基材的树脂混合物里,并很好地相容成一个整体。塑料香精的基材包含LDPE(低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PP(聚丙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VC(聚氯乙烯)与其它专门树脂。
为避免沥青材料在高温条件下释放出有毒有害刺激性气体,减少道路施工对环境和人员造成的无形伤害,针对沥青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毒害性,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无刺激性气味的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在本发明创造的发明过程中,发明人试图将香精加入沥青中。但发现,无论是晶体状香精、粉状香精,还是液态状香精,在沥青已成流动状态的高温条件下都极易挥发。向加热后的沥青或沥青结合料中加入香料,不但不能给沥青或沥青混合料增加香味,反而会降低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方面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改性沥青,这种改性沥青能够散发香味,以掩盖沥青的刺激性气味,达到无刺激性气味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第一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所述改性剂包括塑料香精,所述塑料香精的质量占所述改性沥青的质量的4.5%~20%。
发明人经深入研究发现,将塑料香精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在基质沥青已成流动状态的高温条件下,塑料香精中的香精不易挥发,能够制备得到可以散发香味的改性沥青,而且制备得到的改性沥青的其它物理化学性能也比未添加塑料香精的同种沥青好。用该改性沥青生产沥青混合料时,改性沥青散发的香味可以掩盖其散发出的恶臭气味,减少对施工人员和铺筑现场周围居民或行人身体器官的刺激。使用该改性沥青铺设的道路能够长久散发出香味(至少能保持香味6个月以上;室内试验的试块放置2年后仍有香味),能给驾车者和居民带来宜人的心情,能改善道路在人们印象中死板单调的印象,能优化路面的功能性使用要求,能满足作为景观和住宅区道路的要求。
因为塑料香精的基材一般为LDPE、HDPE、PP、EVA、PV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而PE、PP、EVA、PVC本身可以作为沥青的改性剂。所以塑料香精不但能使沥青带上香味,也能改善沥青的其它物理化学性能。具体来说,加入塑料香精后,沥青的软化点不断提高,针入度不断下降,高温性能得到改善;同时沥青的感温性能提高,沥青老化后残余针入度比不断提高,这表明沥青的耐久性以及抗老化性能得到提高。具体实验数据见表3:
表3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041
上面的表3中,针入度的测试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0604-2000,延度测试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508-1999;软化点的测试方法是环球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0606-2000。TFOT的意思是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掺入的塑料香精是上海世好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提供的玫瑰香型塑料香精,即由玫瑰浓缩香料和聚乙烯PE混合制成的白色透明的树脂混合物,型号是XL-1。
进一步,所述塑料香精优选是以LDPE、HDPE、PP、EVA和PV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为基材的塑料香精,更优选是浓缩香料均匀分散在PE基材的树脂混合物。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基质沥青优选是70号基质沥青或90号基质沥青。基质沥青的选择,跟所要筑造的道路所在的环境有关。
在本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改性剂还包括温拌剂,所述温拌剂占所述改性沥青的质量的4%~6%。在这个技术方案中,通过温拌剂降低了拌和温度,大幅度减少了有毒异味气体排放。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温拌剂优选是基于乳化沥青添加技术的温拌剂,更优选采用美德维实伟克公司生产的Evotherm(FDAT-6)第二代产品,呈液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方面的技术问题是提出所述的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一种本发明所述的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所述基质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
b1)将所述基质沥青保持在所述一定温度,并搅拌所述基质沥青,搅拌的同时向所述基质沥青中加入所述塑料香精,使所述塑料香精完全溶解入所述基质沥青。
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制备出可以散发香味的改性沥青。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a1)、b1)中所述的一定温度优选是155℃~165℃。基质沥青在此温度范围不容易老化,流动性好。此温度范围一方面利于塑料香精快速熔融,另一方面有利于塑料香精均匀分散在基质沥青中,由此得到的改性沥青性能稳定,改性效果较好。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b1)中所述的搅拌所用的时间为2h~4h。搅拌时间太短,不利于塑料香精完全均匀地熔融在基质沥青中;搅拌时间太长,基质沥青老化严重,影响改性沥青的性能。在这个时间范围搅拌,一方面可保证塑料香精完全熔融,并能均匀分散在沥青中,另一方面,又能避免基质沥青严重老化。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方面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该沥青混合料能够在施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散发香味。
本发明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结合料和矿料;所述沥青结合料包括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所述改性剂包括温拌剂;所述矿料由级配碎石和矿粉组成;所述改性剂还包括塑料香精,所述塑料香精的质量占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的0.5%~1%。
本发明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几乎不产生沥青烟,不散发刺激性气味,还能散发出香味。使用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能减少对施工人员和铺筑现场周围居民或行人身体器官的刺激。使用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道路能够散发出香味,这样能给驾车者和居民带来宜人的心情,能改善道路在人们印象中死板单调的印象,能优化路面的功能性使用要求,能满足景观和住宅区道路的要求。
在本技术方案中,加入塑料香精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塑料香精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也随之上升,即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而可减少由于重载交通和高温气候条件造成的路面推挤、车辙等破坏形式。
2)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并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高温气候条件下雨水的浸润对沥青混合料产生的叠加破坏效应远远大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而塑料香精的加入不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还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因此能大幅延长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寿命。
在本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温拌剂的质量占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的0.2%~0.3%,所述基质沥青的质量占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的4%~6%;所述级配碎石占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的86%~92%,所述矿粉的质量占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的3%~7.6%。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级配碎石与所述矿粉的质量比是1∶005~0.11。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塑料香精优选是以LDPE、HDPE、PP、EVA和PV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为基材的塑料香精。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基质沥青可以是所有可以用作道路材料的沥青,优选是70号基质沥青或90号基质沥青。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温拌剂优选是基于乳化沥青添加技术的温拌剂,更优选采用美德维实伟克生产的Evotherm(FDAT-6)第二代产品,呈液态。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前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取所述基质沥青和所述塑料香精制备成所述基质沥青和所述塑料香精的混合物;
b2)将所述级配碎石加热到一定温度;
c2)向所述级配碎石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所述基质沥青和所述塑料香精的混合物,随后喷入温拌剂,然后搅拌均匀,形成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
d2)向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石粉,然后搅拌均匀。
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几乎不产生沥青烟,不散发刺激性气味,能够制备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这个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制备密集配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如AC(悬浮密实型级配)、SMA(骨架密实型级配)等级配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因为密集配的没有多余的空隙为未完全熔化的塑料香精粒子提供空间,为避免制备出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下降,所以先取所述基质沥青和所述塑料香精制备所述基质沥青和所述塑料香精的混合物。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a2)包括以下步骤:
a21)将所述基质沥青加热至一定温度,使所述基质沥青融化处于可流动状态,并能加入塑料香精进行搅拌;
a22)将所述基质沥青保持在所述一定温度,并搅拌所述基质沥青,搅拌的同时向所述基质沥青中加入所述塑料香精,使所述塑料香精完全溶解入所述基质沥青。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a21)、a22)中,所述一定温度是155℃~165℃。在所述步骤a22)中,所述搅拌所用的时间为2h~4h。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b2)中所述的一定温度是135℃~145℃。对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因为沥青在常温下是固态,通过加热使沥青成为流塑状态,容易与级配碎石等拌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范围与沥青的粘度是分不开的,沥青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高温下呈液态,低温为固态。因此如果不加热碎石温度,当冷碎石与热沥青拌和,会降低沥青的温度,导致沥青不能均匀裹覆于石料表面,不利于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本发明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加入温拌剂后,可以降低沥青粘度,使沥青在相对低的温度下(能比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降低30℃左右)也具备进行混合料生产施工的能力。与此相对应,同时可降低级配碎石的温度到135℃~145℃,同时也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c2)中喷入温拌剂相对于加入所述基质沥青和所述塑料香精的混合物延时不超过5s。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c2)中所述的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所用的时间为10~25s。本发明中所述的环境温度,具体来说是拌缸内温度,也就是所谓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等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出料温度也控制在125℃~135℃。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d2)中所述的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所用的时间为5~10s。这里的125℃~135℃也是环境温度,具体来说是拌缸内温度。
本发明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还可以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得。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3)将所述级配碎石加热到一定温度;
b3)向所述级配碎石中加入所述塑料香精,然后搅拌均匀,形成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塑料香精的混合物;
c3)向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塑料香精的混合物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所述基质沥青,随后喷入温拌剂,然后搅拌均匀,形成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
d3)向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石粉,然后搅拌均匀。
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几乎不产生沥青烟,不散发刺激性气味,能够制备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这个技术方案可用于生产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如OGFC(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由于其为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因此有足够多的空隙容纳未完全熔化的粒子形态的塑料香精(步骤b3中,经拌合后有可能仍有未完全被高温碎石熔化的粒子形态的塑料香精),因此可以采用在高温碎石中直接加入塑料香精的拌合工艺。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a3)中所述的一定温度优选是135℃~145℃。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b3)中所述的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所用的时间为5~10s。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c3)中所述的喷入温拌剂相对于加入所述基质沥青,延时不超过5s。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c3)中所述的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所用的时间为10s-25s。
在本技术方案中,步骤d3)所述的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所用的时间为5~10s。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塑料香精的质量占改性沥青的质量的4.5%~20%。
这种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55℃~165℃,使沥青处于可流动状态,便于加入塑料香精;
b1)将基质沥青保持在155℃~165℃,并搅拌基质沥青2h~4h,搅拌的同时向基质沥青中缓慢加入塑料香精,使塑料香精完全溶解入基质沥青。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3中,70号基质沥青选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海牌70号基质沥青。塑料香精选用上海世好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玫瑰香型塑料香精,型号为XL-1型。
实施例1
生产100kg改性沥青,取70号基质沥青95.2kg,塑料香精4.8kg。
这种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70号基质沥青加热至155℃;
b1)将70号基质沥青保持在155℃,并搅拌70号基质沥青4h,搅拌的同时向70号基质沥青中缓慢加入塑料香精,使塑料香精完全溶解入70号基质沥青。
实施例2
生产100kg改性沥青,取70号基质沥青90.9kg,塑料香精9.1kg。
这种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70号基质沥青加热至165℃;
b1)将70号基质沥青保持在165℃,并搅拌70号基质沥青2h,搅拌的同时向70号基质沥青中缓慢加入塑料香精,使塑料香精完全溶解入70号基质沥青。
实施例3
生产100kg改性沥青,取70号基质沥青87kg,塑料香精13kg。
这种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70号基质沥青加热至160℃;
b1)将70号基质沥青保持在160℃,并搅拌70号基质沥青3h,搅拌的同时向70号基质沥青中缓慢加入塑料香精,使塑料香精完全溶解入70号基质沥青。
实施例1-3得到的改性沥青,均能散发出香味,它们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能与70号沥青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能的对比见表4:
表4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101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属于密集配温拌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结合料、矿料组成。沥青结合料由基质沥青和改性剂组成。改性剂为温拌剂和塑料香精。矿料由级配碎石和矿粉组成。各组分的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计)如下:
基质沥青    4%-5.5%
塑料香精    0.5%-1%
温拌剂      0.23%-0.28%
级配碎石    86.4%-91.2%
矿粉        3.8%-7.6%
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取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制备成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
b2)将级配碎石加热到135℃~145℃;
c2)向级配碎石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随后喷入温拌剂,喷入温拌剂相对于加入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延时不超过5s,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0~25s。
d2)向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石粉,然后搅拌均匀;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5~10s。
其中步骤a2)包括以下步骤:
a21)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55℃~165℃;
a22)将基质沥青保持在155℃~165℃,并搅拌基质沥青,搅拌的同时向基质沥青中加入塑料香精,使塑料香精完全溶解入基质沥青,搅拌所用的时间为2h~4h。
在实施例4-6中,70号基质沥青选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海牌70号基质沥青。塑料香精选用上海世好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玫瑰香型塑料沥青,型号为XL-1。温拌剂选用美德维实伟克公司生产的Evotherm第二代产品,型号为FDAT-6。
实施例4
生产1000kg温拌沥青混合料,属于密集配温拌沥青混合料(AC-13C),取原料如下:
70号基质沥青    43kg
塑料香精        5kg
温拌剂          2.5kg
级配碎石        909.5kg
矿粉            40kg
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取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制备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
b2)将级配碎石加热到135℃;
c2)向级配碎石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随后喷入温拌剂,喷入温拌剂相对于加入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延时不超过5s,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搅拌在12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25s;
d2)向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石粉,然后搅拌均匀;搅拌在12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0s。
其中步骤a2)包括以下步骤:
a21)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55℃;
a22)将基质沥青保持在155℃,并搅拌基质沥青,搅拌的同时向基质沥青中加入塑料香精,使塑料香精完全溶解入基质沥青,搅拌所用的时间为4h。
实施例5
生产1000kg温拌沥青混合料,属于密集配温拌沥青混合料(AC-13C),取原料如下:
基质沥青    44kg
塑料香精    6kg
温拌剂      2.5kg
级配碎石    896.5kg
矿粉        51kg
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取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制备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
b2)将级配碎石加热到145℃;
c2)向级配碎石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随后喷入温拌剂,喷入温拌剂相对于加入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延时不超过5s,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搅拌在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0s;
d2)向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石粉,然后搅拌均匀;搅拌在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5s。
其中步骤a2)包括以下步骤:
a21)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60℃;
a22)将基质沥青保持在160℃,并搅拌基质沥青,搅拌的同时向基质沥青中加入塑料香精,使塑料香精完全溶解入基质沥青,搅拌所用的时间为2h。
实施例6
生产1000kg温拌沥青混合料,属于密集配温拌沥青混合料(AC-13C),取原料如下:
70号基质沥青    47kg
塑料香精        10kg
温拌剂          2.4kg
级配碎石        870.6kg
矿粉            70kg
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2)取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制备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
b2)将级配碎石加热到140℃;
c2)向级配碎石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随后喷入温拌剂,喷入温拌剂相对于加入基质沥青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延时不超过5s,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搅拌在1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5s。
d2)向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石粉,然后搅拌均匀;搅拌在1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7s。
其中步骤a2)包括以下步骤:
a21)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65℃;
a22)将基质沥青保持在165℃,并搅拌基质沥青,搅拌的同时向基质沥青中加入塑料香精,使塑料香精完全溶解入基质沥青,搅拌所用的时间为3h。
对比例1
生产1000kg温拌沥青混合料,属于密集配温拌沥青混合料(AC-13C),取原料如下:
基质沥青    44kg
温拌剂      2.2kg
级配碎石    893.8kg
矿粉        60kg
70号基质沥青选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东海牌的70号基质沥青。温拌剂选用美德维实伟克公司生产的Evotherm第二代产品,型号为FDAT-6。
其制备方法是:
a)将级配碎石加热到135℃;
b)向级配碎石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基质沥青,并立即喷入温拌剂,喷入温拌剂延时不超过5s(相对于加入沥青的时间),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搅拌在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25s。
c)向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矿粉,然后搅拌均匀;搅拌在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0s。
实施例4-6中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均能散发出香味,它们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能与对比例1中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能的对比见表5、6、7:
表5:马歇尔试验指标对比(AC-13C)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131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141
表6:冻融劈裂试验对比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142
表7:动稳定度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143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属于开级配(OGFC-13)温拌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结合料、矿料组成。沥青结合料由基质沥青和改性剂组成。改性剂为温拌剂和塑料香精。矿料由级配碎石和矿粉组成。各组分的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计)如下:
基质沥青    4-5%
塑料香精    0.5-1%
温拌剂      0.2%-0.25%
级配碎石    86.2-91.8%
矿粉        4-7%
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3)将级配碎石加热到135℃~145℃;
b3)向级配碎石中加入塑料香精,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5~10s。
c3)向级配碎石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基质沥青,并立即喷入温拌剂,喷入温拌剂相对于加入基质沥青延时不超过5s,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0s-25s。
d3)向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石粉,然后搅拌均匀;搅拌在125℃~135℃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5~10s。
在实施例7-9中,70号基质沥青选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东海牌的70号基质沥青。塑料香精选用上海世好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玫瑰香型塑料沥青,型号为XL-1。温拌剂选用美德维实伟克公司生产的Evotherm第二代产品,型号为FDAT-6。
实施例7
生产1000kg温拌沥青混合料,属于开级配(OGFC-13)温拌沥青混合料,取原料如下:
基质沥青    42kg
塑料香精    5kg
温拌剂      2.1kg
级配碎石    900.9kg
矿粉        50kg
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3)将级配碎石加热到135℃;
b3)向级配碎石中加入塑料香精,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搅拌在12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0s。
c3)向级配碎石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基质沥青,并立即喷入温拌剂,喷入温拌剂相对于加入基质沥青延时不超过5s,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搅拌在12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25s。
d3)向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石粉,然后搅拌均匀;搅拌在12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0s。
实施例8
生产1000kg温拌沥青混合料,属于开级配(OGFC-13)温拌沥青混合料,取原料如下:
基质沥青    44kg
塑料香精    6kg
温拌剂      2.2kg
级配碎石    887.8kg
矿粉        60kg
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3)将级配碎石加热到145℃;
b3)向级配碎石中加入塑料香精,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搅拌在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5。
c3)向级配碎石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基质沥青,并立即喷入温拌剂,喷入温拌剂相对于加入基质沥青延时不超过5s,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搅拌在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0s。
d3)向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石粉,然后搅拌均匀;搅拌在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5s。
实施例9
生产1000kg温拌沥青混合料,属于开级配(OGFC-13)温拌沥青混合料,取原料如下:
基质沥青    46kg
塑料香精    8kg
温拌剂      2.3kg
级配碎石    893.7kg
矿粉        50kg
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3)将级配碎石加热到140℃;
b3)向级配碎石中加入塑料香精,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搅拌在14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7s。
c3)向级配碎石和塑料香精的混合物中加入基质沥青,并立即喷入温拌剂,喷入温拌剂相对于加入基质沥青延时不超过5s,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搅拌在1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5s。
d3)向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石粉,然后搅拌均匀;搅拌在1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7s。
对比例2
生产1000kg温拌沥青混合料,取原料如下:
70号基质沥青  41kg
温拌剂        2kg
级配碎石      907kg
矿粉          50kg
70号基质沥青选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海牌的70号基质沥青。温拌剂选用美德维实伟克公司生产的Evotherm第二代产品,型号为FDAT-6。
其制备方法是:
a)将级配碎石加热到135℃;
b)向级配碎石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基质沥青,并立即喷入温拌剂,喷入温拌剂延时不超过5s(相对于加入沥青的时间),然后搅拌均匀,形成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搅拌在12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25s。
c)向级配碎石和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矿粉,然后搅拌均匀;搅拌在12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0s。
实施例7-9中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均能散发出香味,它们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能与对比例1中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能的对比见表8、9、10。
表8:马歇尔试验指标对比(OGFC-13)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171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181
表9:冻融劈裂试验对比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182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各实施例中,采用的级配碎石和矿粉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表10:动稳定度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0038746940000183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各项试验数据通过以下实验方法得到:针入度的测试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0604-2000,延度测试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508-1999;软化点的测试方法是环球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0606-2000;其余实验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利用本发明中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筑路的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在路上摊铺即可,可保证至少半年内散发香味。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和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包括塑料香精,所述塑料香精的质量占所述改性沥青的质量的4.5%~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还包括温拌剂,所述温拌剂占所述改性沥青的质量的4%~6%。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将所述基质沥青加热至一定温度;
b1)将所述基质沥青保持在一定温度,并搅拌所述基质沥青,搅拌的同时向所述基质沥青中加入所述改性剂,使所述改性剂完全溶解入所述基质沥青。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沥青在沥青类道路材料中的应用。
5.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结合料和矿料;所述沥青结合料包括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所述改性剂包括温拌剂;所述矿料由级配碎石和矿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还包括塑料香精,所述塑料香精的质量占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的0.5%~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沥青占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的4%~6%,所述温拌剂的质量占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的0.2%~0.3%,所述级配碎石占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的86%~92%,所述矿粉的质量占所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的3%~7.6%。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香精是以LDPE、HDPE、PP、EVA和PV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为基材的塑料香精。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沥青是70号基质沥青或90号基质沥青。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拌剂是基于乳化沥青添加技术的温拌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2)将所述基质沥青和所述塑料香精制备成所述基质沥青和所述塑料香精的混合物;
b2)将所述级配碎石加热到一定温度;
c2)向所述级配碎石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所述基质沥青和所述塑料香精的混合物,随后喷入温拌剂,然后搅拌均匀,形成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
d2)向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石粉,然后搅拌均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包括以下步骤:
a21)将所述基质沥青加热至155℃~165℃;
a22)将所述基质沥青保持在155℃~165℃,并搅拌所述基质沥青2h~4h,搅拌的同时向所述基质沥青中加入所述塑料香精,使所述塑料香精完全溶解入所述基质沥青。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2)中,所述一定温度是135℃~145℃。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2)中,所述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所述搅拌所用的时间为10~25s;在所述步骤d2)中,所述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所述搅拌所用的时间为5~10s。
14.一种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3)将所述级配碎石加热到一定温度;
b3)向所述级配碎石中加入所述塑料香精,然后搅拌均匀,形成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塑料香精的混合物;
c3)向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塑料香精的混合物中加入已加热至可流动状态的所述基质沥青,随后喷入温拌剂,然后搅拌均匀,形成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
d3)向所述级配碎石和所述沥青结合料的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石粉,然后搅拌均匀。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3)中,所述搅拌在125℃~13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所述搅拌所用的时间为5~10s。
CN201010592644.6A 2010-12-16 2010-12-16 一种改性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558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2644.6A CN102558880B (zh) 2010-12-16 2010-12-16 一种改性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2644.6A CN102558880B (zh) 2010-12-16 2010-12-16 一种改性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8880A true CN102558880A (zh) 2012-07-11
CN102558880B CN102558880B (zh) 2016-04-13

Family

ID=46405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2644.6A Active CN102558880B (zh) 2010-12-16 2010-12-16 一种改性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888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6793A (zh) * 2012-09-20 2012-12-19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
CN103708772A (zh) * 2013-12-10 2014-04-09 柳州博泽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石油沥青改性的改性沥青的混合料制备方法
CN104386949A (zh) * 2014-10-15 2015-03-04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CN106082788A (zh) * 2016-06-15 2016-11-09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一种sma混合料、制备方法及施工方法
CN111827041A (zh) * 2020-07-29 2020-10-27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保型改性沥青的抑烟阻燃施工方法
CN114891358A (zh) * 2022-06-30 2022-08-12 上海仰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改性香味沥青
CN116040987A (zh) * 2023-01-28 2023-05-02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VOCs抑制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N116040987B (zh) * 2023-01-28 2024-06-11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VOCs抑制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37922A (ja) * 2005-11-15 2007-06-07 Tajima Roofing Co Ltd 溶解アスファルト用防臭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た溶解アスファルトの臭気低減方法。
CN101113294A (zh) * 2006-07-28 2008-01-30 中宏(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石油沥青改性防水材料
CN101289578A (zh) * 2007-04-17 2008-10-22 上海建设机场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沥青及其沥青混合料
CN101574245A (zh) * 2009-06-24 2009-11-11 黄红团 一种皮肤清洁套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37922A (ja) * 2005-11-15 2007-06-07 Tajima Roofing Co Ltd 溶解アスファルト用防臭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た溶解アスファルトの臭気低減方法。
CN101113294A (zh) * 2006-07-28 2008-01-30 中宏(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石油沥青改性防水材料
CN101289578A (zh) * 2007-04-17 2008-10-22 上海建设机场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沥青及其沥青混合料
CN101574245A (zh) * 2009-06-24 2009-11-11 黄红团 一种皮肤清洁套及其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项爱民等: "菠萝香型PVC香味塑料的制备", 《中国塑料》, vol. 20, no. 10, 31 October 2006 (2006-10-31), pages 74 - 78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6793A (zh) * 2012-09-20 2012-12-19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
CN103708772A (zh) * 2013-12-10 2014-04-09 柳州博泽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石油沥青改性的改性沥青的混合料制备方法
CN104386949A (zh) * 2014-10-15 2015-03-04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CN106082788A (zh) * 2016-06-15 2016-11-09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一种sma混合料、制备方法及施工方法
CN111827041A (zh) * 2020-07-29 2020-10-27 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保型改性沥青的抑烟阻燃施工方法
CN114891358A (zh) * 2022-06-30 2022-08-12 上海仰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改性香味沥青
CN116040987A (zh) * 2023-01-28 2023-05-02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VOCs抑制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CN116040987B (zh) * 2023-01-28 2024-06-11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VOCs抑制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8880B (zh)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o et al. Utilizing bio-char as a bio-modifier for asphalt cement: A sustainable application of bio-fuel by-product
Aziz et al. An overview on alternative binders for flexible pavement
Gawande et al. An overview on waste plastic utilization in asphalting of roads
CN102558880B (zh) 一种改性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Behl et al. A sustainable approach: Utilization of waste PVC in asphalting of roads
CN102337036B (zh) 含氧化聚乙烯蜡的改性沥青、该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与沥青混凝土
US9346956B2 (en) Foamed sulfur asphalts for pavement recycling and soil stabilization
White et al.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asphalt containing recycled plastic as a bitumen extender and modifier
Chen et al. Properties and economics evaluation of utilization of oil shale waste as an alternative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building materials in pavement engineering
CN102795810A (zh) 一种温拌sma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Ahmad et al. Effect of Bio based rejuvenator on mix desig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HG Emission of High RAP Mixture
CN105712663A (zh) 袋装可储式smc常温改性沥青混合料
CN105273418B (zh) 用于温拌的沥青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09384989A (zh) 一种干湿法结合的环保型抗车辙沥青混合料
CN102649632B (zh) 一种煤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Oyedepo et al. Evaluation of properties of bitumen modified with waste tyre
Nadupuru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using polypropylene, polyester and waste denim fiber in road construction
CN106916462A (zh) 一种改性沥青
Zhang et al. Study on synthesis and road performance of light-colored resin modified asphalt
CN114380530B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高模量添加剂、其制备方法及沥青混合料
CN1733869B (zh) 青川天然沥青矿制品在铺筑石油沥青路面中的应用
Singh et al.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use of rice straw in an bituminous concrete
CN102585527A (zh) 环保型混合沥青的制备方法
Choudhary et al. Warm mix asphalt: Paves way for energy saving
CN107140880A (zh) 一种温拌sma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613, No. 18 Rong Yue Dong Road,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ROAD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23, No. 18 Rong Yue Dong Road,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onstruct Airport Roadway Engineer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