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3178A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3178A
CN104383178A CN201410670098.1A CN201410670098A CN104383178A CN 104383178 A CN104383178 A CN 104383178A CN 201410670098 A CN201410670098 A CN 201410670098A CN 104383178 A CN104383178 A CN 104383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radix
tot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700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3178B (zh
Inventor
潘金火
王建春
严国俊
蒋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Zhangjagang City
Zhangjiag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Zhangjagang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Zhangjagang City filed Critic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ospital Zhangjagang City
Priority to CN2014106700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3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3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3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3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3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1Astragalus (milkvet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3Apiaceae or Umbelliferae (Carrot family), e.g. dill, chervil, coriander or cumin
    • A61K36/236Ligusticum (licorice-ro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5Araliaceae (Ginseng family), e.g. ivy, aralia, schefflera or tetrapanax
    • A61K36/258Panax (ginse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7Salvia (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88Araceae (Arum family), e.g. caladium, calla lily or skunk cabbage
    • A61K36/8884Arisaema, e.g. Jack in the pulp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20Pills, tablets, discs, rods
    • A61K9/2004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2022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9/2031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thylene glycol, polyethylene oxide, poloxam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其组成为:黄芪6份、丹参6份、三七2份、川芎2份、制南星2份。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由有效部位和基质组成,所述有效部位为以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经水提醇沉及大孔树脂吸附而制得的主要含有黄芪与三七总皂苷、黄芪与三七总多糖、川芎总挥发油及丹参与制南星总酚酸的四种提取物;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为:有效部位加入到熔融的基质中,混合均匀,滴入冷却剂中,取冷凝后的滴丸。经药理实验证实,本申请产品对冠心病及脑中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具有“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特点,目前位列人类主要死因的第一位。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据国家卫生部权威发布的《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2008-2009>》称,全国心脑血管病患者约2.3亿(发病率约17.7%),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约600万人,几乎每死亡3个人中就有1人是心脑血管病,平均每小时心脑血管病死亡685人。
心脑血管疾病中主要以冠心病、脑中风等病症为主。“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等,救治不及时,常会发生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众所周知,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有资料表明,自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1倍。男性50岁,女性60岁以后,冠状动脉硬化发展比较迅速,与此同时,心肌梗塞的危险也逐渐加大。
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并且有低龄化的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因而被称为“第一杀手”。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往往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遗传等。此外,还与微量元素铬、锰、硒等摄入偏少,而铅、镉、钴的摄入偏多;长期缺乏体力劳动;长期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高钠盐饮食等有关。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或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发病后可引起永久性后遗症,例如半身不遂,口齿不清,智能退化等。
脑中风也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颈动脉狭窄、暂时性缺血、吸烟、酗酒、肥胖、遗传等。
对于缺血性或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积极预防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平时应重视控制诱发此类疾病的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高血脂;治疗肥胖及糖尿病;保持低脂、低盐饮食;戒烟、戒酒等)。然而急性发作时,及时而适宜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仍是必不可少的,尽管这些药物及手术大多是缓解症状而已,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降低致残率极其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有:(1)化学药及生物制品,如硝酸酯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止剂、抗血小板聚集剂、溶栓药等,在急性发作期或缓解期应分别运用不同的药物。这类药物品种繁多,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2)中药制剂,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脉络宁注射液、苏冰滴丸、苏合香丸、麝香保心丸、地奥心血康、华佗再造丸等。此外还有以葛根素、茶色素、川芎嗪、灯盏花素、三七总皂苷等从中药中提取的单体成分或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
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的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疗效确切,起效迅速,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绝大部分组分单一,副作用较大,耐药性明显,远期疗效不理想。与化学药相比,按中医药理论组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则有许多优势,如所含活性成分较多,具有多靶点、多途径,整体作用的特点,且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远期效果明显。然而,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中药制剂中,有相当一批疗效不稳定,机理不清楚,使用不方便,且制剂工艺落后,质量标准低下,生物利用度低,剂量大,起效慢。另外,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所有中西药物中,绝大多数都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扩张外周血管)或/和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的“浓、粘、凝、聚”倾向和抗血栓形成)为主,长期使用会导致微血管弹性降低,形态改变,甚至坏死,越发加重病人的微循环障碍。
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是公认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至今尚没有更好治疗手段的疑难病,而本发明因具有扎实的临床基础和广泛的临床适用性,且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动物试验发现,本方既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同时还能明显改善微循环,促进微血管的再生,表现为微循环内红细胞瘀滞与汇集减轻,微血管痉挛消除,攀顶瘀血减少或消失,微血管面密度显著增加,轮廓清晰,形态趋于正常。这在诸多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药物中独具特色。因此,一旦开发成功,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十分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疗效确切,远期效果明显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其组成为黄芪6份、丹参6份、三七2份、川芎2份、制南星2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起效迅速,服用方便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由若干个中药有效部位与适宜的基质混合后制成,所述有效部位为以黄芪、丹参、三七、川芎、制南星五种原料,经水提醇沉及大孔树脂吸附而制得的含有黄芪与三七总皂苷、黄芪与三七总多糖、川芎总挥发油及丹参与制南星总酚酸的四种提取物。
其中,所述黄芪与三七总皂苷占黄芪与三七总皂苷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以上,所述黄芪与三七总多糖占黄芪与三七总多糖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以上,所述川芎总挥发油占川芎总挥发油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0%以上,所述丹参与制南星总酚酸占丹参与制南星总酚酸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以上。
所述的基质为质量比为1:2~4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混合物。
所述的有效部位与基质的质量比为1:2~6。
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具有强心作用,可使心脏收缩振幅加大,排血量增加,其作用机理初步认为是由于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抑制了心肌细胞内磷酸二脂酶(PDE)的活化剂钙调蛋白,从而抑制了磷酸二脂酶的活性所致;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还具有明显的扩张外周血管、冠状血管、脑血管的作用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丹参素具有扩冠、抗心肌缺血损伤和抗凝血等作用;丹参醌ⅡA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稳定红细胞膜等作用;丹参酮具有抗凝血、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三七总皂苷(PNS)可减慢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减少心肌细胞缺血损伤时细胞内酶的释放,减轻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维持DNA的合成,提示PNS对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PNS能增加冠脉流量,从而增加心肌细胞的血氧供应,同时能直接作用于平滑肌,扩张血管,以降低外周阻力;PNS还具有Ca2+通道拮抗作用,可通过阻止心肌细胞慢钙通道以减少心肌细胞的能量消耗,并可减轻心肌重量指数,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显著提高心肌细胞内肌浆网膜钙泵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内Ca2+浓度,有制止心衰始动、抗心衰作用;此外,PNS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和血液流动,改善血液浓、黏、聚、凝状态,从而起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川芎挥发油能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对缺血性疾病有显著疗效,并可使微循环解痉,加快血流速度,使聚集的红细胞解聚,其中红细胞解聚作用尤为显著;川芎挥发油中的内酯类化合物还具有平滑肌解痉作用,可解除乙酰胆碱组织胺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阻止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对炎症有限制作用;以阿魏酸为代表的酸性成分还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提高膜稳定性、调节免疫及保肝利胆等作用。
在以上四种提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硫酸-蒽酮法,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为α-萘酚法、总挥发油的含量测定法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ⅩD挥发油测定法、总酚酸含量测定法为比色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主要含有黄芪与三七总皂苷、黄芪与三七总多糖、川芎总挥发油及丹参与制南星总酚酸的四种提取物加入到熔融的基质中,在80~90℃条件下混合均匀,然后滴入冷却剂中,取冷凝后的滴丸,洗去冷却剂,干燥,即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
所述的冷却剂为质量比为1:1~3的液体石蜡与二甲基硅油混合液。
本发明的初步药效学试验结果:按处方比例,制得主要含有黄芪与三七总皂苷、黄芪与三七总多糖、川芎总挥发油及丹参与制南星总酚酸的四种提取物,进行了混合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的治疗试验和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试验。实验结果显示:混合提取物对花生四烯酸诱导所致的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能显著提高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降低心率,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而对心搏幅度无明显影响,因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这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作用相似,而与硫酸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明显不同,提示本专利申请获得的产品对冠心病及脑中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另外,前期实验结果还显示,原处方按上述工艺所制得的滴丸剂,与原汤剂相比,起效更快,生物利用度更高,作用更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优选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实施例
处方组成:黄芪、丹参、三七、川芎、制南星,用量质量比例为6:6:2:2:2。
制备方法:经提取、分离、纯化后,制得主要含有黄芪与三七总皂苷、黄芪与三七总多糖、川芎总挥发油及丹参与制南星总酚酸的四种提取物。将以上四种提取物分别加入到已熔融的由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组成的混合基质中,在80~90℃条件下混合均匀,然后滴入由液体石蜡与二甲基硅油组成的混合冷却剂中,取冷凝后的滴丸,洗去冷却剂,低温干燥。
将以上滴丸进行对花生四烯酸诱导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的治疗试验和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试验。
1、对花生四烯酸诱导大鼠急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1.1仪器和材料
SLY-B型四道生理记录仪,上海益联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生产;2401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生产。
本申请技术方案产品(批号:20070920,用蒸馏水配成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的溶液),自制;阿斯匹林(批号:20070227),市售品,南京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花生四烯酸(批号:20070322),湖北福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氯胺酮(批号:20070209),成都副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枸椽酸钠(批号:20070402),湖南银海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ADP(批号:20070518),厦门星隆达公司生产;血栓素B2(批号:20070612)、6-酮-前列腺素F(批号:20070222),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硫酸巴比妥酸(TBA,批号:20061225),上海海曲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大鼠,雌雄不拘,体重220g~320g,由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苏)2005-0015)。
全价颗粒饲料,由南京江浦振兴实验动物饲料厂提供(合格证号:苏动(饲)字2005001)。
1.2方法和结果
1.2.1实验方法
(1)实验分组:共设6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阿斯匹林组)、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大鼠,雌雄各半。
(2)大鼠实验性脑缺血模型的制备:大鼠用氯胺酮麻醉(150mg/kg),手术切开枕颞部皮肤,钻孔安置脑电极,记录皮层脑电图用。手术分离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结扎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插入肝素抗凝管并固定。分离股动脉,插入肝素抗凝管,以备放血取样用。待动物状态稳定后向颈内动脉插管内缓缓注入花生四烯酸钠(0.30mg/kg),并密切观察脑电频率和振幅的变化,待脑电频率减慢,振幅降低至给药前10~20%时,立即停止注射,随即腹腔注射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2.5g/kg、5g/kg、10g/kg,中剂量系根据临床人用剂量折算)、阿斯匹林(30mg/kg),模型对照组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一切操作同前,只是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花生四烯酸钠注入颈内动脉插管。观察1小时、2小时、4小时等不同时间的脑电振幅、频率和死亡率。
(3)血小板聚集性的测定:在给药后1、2、4小时分别从股动脉放血2ml,用3.8%的枸橼酸钠抗凝。室温下1000rpm离心5~7分钟即得富血小板血浆(PRP),余血继续以4000rpm离心10分钟,上清液即为贫血小板血浆(PPP),用比浊法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性。结果分别以加入诱导剂ADP(2μmol/L)5分钟后最大聚集率(PAgTmax%)和1分钟后最大聚集速率(PAgVmax%)来表示。
(4)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6-Keto-PGF)放射免疫测定:PPP制法同上,取PPP1ml置干净的塑料试管内,放入-40℃低温冰箱保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XB2、6-Keto-PGF
(5)大鼠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测定:PPP制法同上,取PPP0.3ml置干净试管内,加入0.05mol/L氯化钠溶液3ml、0.8%硫酸巴比妥酸(TBA)1ml,置100℃水浴中30分钟,冷却至室温,加4ml正丁醇,加塞用力振摇1分钟,静置20~30分钟,以3000rpm离心10分钟,小心吸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在535nm处测吸收度。LPO含量的变化可通过测定给药前后吸收度值来表示。
(6)病理学检查:实验动物在死后立即断头,迅速剥离颅骨取出脑组织,肉眼观察大体病理学变化,置10%福尔马林液中固定,切片,观察其组织学改变。
1.2.2实验结果
(1)对脑缺血大鼠脑电图、死亡率的影响:假手术组脑电图频率、振幅在各时段均较正常,无明显变化。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给药后,脑电图观察,给药后1小时,频率增快,振幅加大,2小时能恢复至给药前的41%~50%,4小时脑电频率、振幅能恢复至给药前的76%~94%,且剂量与恢复幅度呈正相关。阿斯匹林组在给药后30分钟脑电开始恢复,2小时恢复至原来的43%,4小时恢复至原来的75%。模型对照组呈持续低频、低幅状态,未见明显改善。
4小时后,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组存活率为91.6%~84.8%,死亡率为8.4%~15.2%,剂量与存活率呈正相关。阿斯匹林组存活率为56.7%,死亡率为43.3%。上述两组均能明显降低急性脑缺血大鼠的死亡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见表1。
表1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电图和死亡率的影响(n=12)。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2)对脑缺血大鼠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组和阿斯匹林组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最大聚集速率均有明显降低作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剂量与降低幅度呈正相关,结果见表2。
表2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n=12)。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对脑缺血大鼠血浆TXB2和6-Keto-PGF及(TXB2/6-Keto-PGF)的影响:给予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和阿斯匹林后的大鼠血浆TXB2明显降低,血浆6-Keto-PGF1a水平升高,(TXB2/6-Keto-PGF1a)比值比给药前有所下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见表3。
表3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TXB2、6-Keto-PGF及(TXB2/6-Keto-PGF)比值的影响(n=12)。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4)对血浆LPO合成的影响:给予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4小时后,血浆LPO下降约30%~5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同时段阿斯匹林则使血浆LPO下降约20%,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4。
表4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对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合成的影响(n=12)。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5)病理组织学观察:肉眼观察,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组大鼠脑组织为苍白色,表面血管轻度扩张,但无明显的血管破裂出血灶。镜下观,脑组织内血管轻度扩张,可见散在分布的微血栓灶,脑组织水肿不明显,无出血灶及血管破裂。剂量与病理组织学形态无明显相关性。
阿斯匹林组大鼠脑组织血管轻度扩张,充血。镜下观,脑组织内可见少量微血栓存在和血管破裂灶,但无变性坏死灶。
假手术组为正常脑组织形态。模型对照组脑组织血管高度扩张,充血,水肿,脑血管内有大量的微血栓存在和多数血管破裂灶,分布在全脑组织。
1.3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本品能明显加快因急性脑缺血所致的脑电图频率和振幅的恢复,减小死亡率,并能显著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最大聚集速率,同时能降低血浆TXB2和(TXB2/6-Keto-PGF1a)比值;对血浆LPO的合成也有显著的降低作用。组织学检查显示,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组大鼠脑组织内血管轻度扩张,可见散在分布的微血栓灶,脑组织水肿不明显,无出血灶及血管破裂。而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血管高度扩张,充血,水肿,脑血管内有大量的微血栓存在和多数血管破裂灶,分布在全脑组织。提示本品对花生四烯酸诱导所致的大鼠急性脑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试验
2.1仪器和材料
灌流装置(灌流瓶、冷凝管、心脏保温杯)自制;SLY-B型四道生理记录仪,上海益联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恒温器,金坛国盛实验仪器厂生产。
本申请技术方案产品(批号:20070920,用蒸馏水配成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的溶液),自制;复方丹参注射液(批号:20070112,每1ml相当于原药材3g),黄山市天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硫酸异丙肾上腺素(批号:20061108,使用时配成10μg/ml的溶液),大连新世贸易有限公司提供;络氏液自配。
豚鼠,雌雄不拘,体重300g左右,由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苏)2005-0015)。
全价豚鼠饲料,由南京江浦振兴实验动物饲料厂提供(合格证号:苏动(饲)字2005001)。
2.2方法和结果
2.2.1调节恒温灌流装置:调节水温使之恒定在37±1℃,泵出的水打入冷凝管使灌流液保持恒温。冷凝管上端连灌流瓶,下端经橡皮管与主动脉插管相连。A灌流瓶中进气管的下端水平面即控制B瓶灌流液液面保持在恒定的高度。调节灌流液面高度距主动脉根部50cm左右,B灌流瓶不断通入恒定的氧气,使瓶内络氏液被氧气饱和。当全部灌流管道内充满已充氧气的络氏液后用弹簧夹夹住。
2.2.2离体心脏制备:取300g左右豚鼠1只,用锤子击后脑致昏,颈动脉放血。剪开胸腔与心包膜,轻轻提起心脏,剪断与心脏连接的血管,取出心脏,立即放入低温(4℃左右)络氏液中并轻轻挤压,排出余血。在升主动脉最高处剪开一小口,插入主动脉插管,用丝线结扎固定。打开弹簧夹,使络氏液由冠脉经心肌而入右心房,从腔静脉和肺动脉的断端流出。用蛙心夹夹住心尖,连接记录杠杆描记心脏搏动曲线,用秒表记录心率。在心脏下置一漏斗,下接量筒以测定冠脉流量。
2.2.3冠脉流量测定:使心脏适应和恢复10min左右,待冠脉流量、心率和心搏幅度基本稳定,连续测量3分钟的每分钟流量,以其平均值作为给药前的正常流量。以每分钟10ml为宜,可根据心脏大小,适当调节灌流压而加以控制。
2.2.4观察药物的作用:从主动脉插管上方之橡胶管(或主动脉插管之侧管)注入下述各药,测定给药后1至10分钟内每分钟流量、心率及心搏幅度,找出其极值,算出给药后冠脉流量、心率及心搏幅度之最大增减值,同时算出10分钟内的平均值。
2.2.5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1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2g/kg)、阳性对照2组(硫酸异丙肾上腺素组,6μg/kg)、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2.5g/kg、5g/kg、10g/kg,中剂量系根据临床人用剂量折算)。每给药1次,需待其恢复正常流量后,才给第2种药物,每种药物重复试验6个心脏。
2.2.6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组、硫酸异丙肾上腺素组均能显著提高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且本申请技术方案组提高幅度与剂量呈正相关。本申请技术方案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均能降低心率,而对心博幅度无明显影响;硫酸异丙肾上腺素则显著提高心率,增大心博幅度,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结果见表5。
表5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心率及心搏幅度的影响(n=6)。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3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并能明显降低心率,且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而对心搏幅度无明显影响,因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作用相似,而与硫酸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明显不同,提示本品对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Claims (5)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其组成为:黄芪6份、丹参6份、三七2份、川芎2份、制南星2份。
2.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由有效部位和基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部位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经水提醇沉及大孔树脂吸附而制得的含有黄芪与三七总皂苷、黄芪与三七总多糖、川芎总挥发油及丹参与制南星总酚酸的四种提取物;
其中,所述黄芪与三七总皂苷占黄芪与三七总皂苷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以上,所述黄芪与三七总多糖占黄芪与三七总多糖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以上,所述川芎总挥发油占川芎总挥发油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0%以上,所述丹参与制南星总酚酸占丹参与制南星总酚酸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为质量比为1:2~4的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混合物;所述有效部位与基质的质量比为1:2~6。
4.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主要含有黄芪与三七总皂苷、黄芪与三七总多糖、川芎总挥发油及丹参与制南星总酚酸的四种提取物加入到熔融的基质中,在80~90℃条件下混合均匀,然后滴入冷却剂中,取冷凝后的滴丸,洗去冷却剂,干燥,即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剂为质量比为1:1~3的液体石蜡与二甲基硅油混合液。
CN201410670098.1A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383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0098.1A CN104383178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0098.1A CN104383178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3178A true CN104383178A (zh) 2015-03-04
CN104383178B CN104383178B (zh) 2018-08-24

Family

ID=52601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70098.1A Active CN104383178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317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5967A (zh) * 2005-11-14 2007-05-23 曲良义 高血压脑出血良效液
CN101612196A (zh) * 2009-08-18 2009-12-30 庞会心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90764A (zh) * 2009-09-30 2010-04-07 卢速江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6686A (zh) * 2008-12-31 2010-07-07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脑卒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816703A (zh) * 2009-12-09 2010-09-01 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3400A (zh) * 2013-03-01 2013-05-08 云南郡筹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5967A (zh) * 2005-11-14 2007-05-23 曲良义 高血压脑出血良效液
CN101766686A (zh) * 2008-12-31 2010-07-07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治疗脑卒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612196A (zh) * 2009-08-18 2009-12-30 庞会心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90764A (zh) * 2009-09-30 2010-04-07 卢速江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6703A (zh) * 2009-12-09 2010-09-01 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3400A (zh) * 2013-03-01 2013-05-08 云南郡筹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媛: "《中药制剂技术》", 31 August 2012,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汤建华等: "天南星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陕西中医》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3178B (zh) 2018-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0423B (zh) 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2512521A (zh) 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68235A (zh) 延龄草皂苷类物质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与其在制备治疗老年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中应用
NO335203B1 (no) Behandling av aspirin resistens med radix salvie miltiorrhiaze, dens ekstrakt og sammensetning.
CN104758806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煎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6594A (zh) 一种降压降脂的桑寄生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9963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345B (zh) 一种治疗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CN1989984B (zh) 川芎有效组分、制备方法及其制剂与用途
CN111375035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肠溶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4383178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CN105533749B (zh) 一种含淫羊藿、五味子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697989B (zh) 三七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用途
CN103584095A (zh) 治疗高血压的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6769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910A (zh) 黄莪胶囊的药物用途
CN109172624A (zh)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0421671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7029124A (zh) 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84529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1352475A (zh) 金银花水提物在制备改善胰岛素抵抗药物中的应用
CN107661422B (zh) 一种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6022A (zh) 一种银耳奶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11641C (zh) 一种滴丸剂在制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中的应用
CN101983687B (zh) 一种益气化瘀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