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0543B - 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电连接结构部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带端子的铝电线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电连接结构部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带端子的铝电线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0543B
CN104380543B CN201380029244.6A CN201380029244A CN104380543B CN 104380543 B CN104380543 B CN 104380543B CN 201380029244 A CN201380029244 A CN 201380029244A CN 104380543 B CN104380543 B CN 1043805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ium
nickel
electric wire
conductor portion
alloy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92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0543A (zh
Inventor
近藤宪司
长谷川武彦
刘裕午
渡边彰彦
黑住诚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80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0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36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3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between cables or wires and termin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1/00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by metal-working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4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mounting or sec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3Contact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e.g. pl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2Connections between conducto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aluminium or steel-core aluminium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2Connections between conducto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aluminium or steel-core aluminium conductors
    • H01R4/625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2Manufacturing the terminal arrangement per se; Connecting the terminals to an external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74Assembling terminal to elongated conductor
    • Y10T29/49179Assembling terminal to elongated conductor by metal fusion bo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Processing Of Terminal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是用合金体覆盖第一导体部与第二导体部之间的连接部来形成电连接结构部。第一导体部含有铝。第二导体部的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合金体含有锡、银和镍。具备将第一导体部与第二导体部连接而形成连接部的步骤(S20)。具备熔融合金体的步骤(S30)。具备在熔融了的合金体中至少浸渍连接部的步骤(S40)。

Description

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电连接结构部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带端子的铝电线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含有锡、银和镍的合金体对含有铝的第一导体部与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的第二导体部之间的连接部进行覆盖而形成的电连接结构部和具备该电连接结构部的电动机以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变压器、电抗器和磁控管等电设备为了实现轻量化而使用铝电线。
但是,在芯线中使用铝的绝缘电线的情况下,在空气中露出的、形成芯线的铝的表面形成氧化覆膜。以下将绝缘电线称为铝电线。
在以熔融了的锡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中浸渍铝电线的芯线的情况下,铝电线的芯线与铜线等相比,对于熔融了的合金的润湿性差。也就是说,铝电线的芯线存在起因于对于以熔融了的锡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的润湿性的以下所述的问题。以下将以锡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仅称为合金或合金体。
例如,有时在形成芯线的铝的表面形成的氧化覆膜成为主要原因,对于熔融了的合金的润湿性显著劣化。这种情况下,难以将铝电线与电端子等其它元件接合。
也就是说,将铝电线与其它元件接合的情况下,若不能确保与熔融了的合金的润湿性,则在铜电线与铝电线的接合、铝电线之间的接合或铝电线与由其它金属材料形成的电端子等的接合过程中,成为大的问题。
另外,使用合金将铝电线与电端子等连接的情况下,采用在使铝电线与电端子等接触的状态下浸渍于熔融了的合金中的方法。但是,上述方法的情况下,铝在熔融了的合金中溶出、扩散,因此铝电线的线径变细。
由此,铝电线的线径变细,因此存在不能确保铝电线的接合部的可靠性的问题。
此外,若熔融了的合金中的铝的浓度升高,则在熔融了的合金与大气接触的界面等新形成铝氧化物的覆膜。其结果,即使在熔融了的合金中浸渍铝电线,也会由于铝氧化物的覆膜而难以实现铝电线与熔融了的合金的接触。
因此,在熔融了的合金中浸渍铝电线的工序中,需要防止主要由于铝氧化物的覆膜而产生的接合不良等。
另外,使用铝电线连接的情况下,铝的标准电极电位低于接合中使用的铜、铜合金、锡等其它金属。其结果,铝与不同种类金属的接触中,铝电线产生因标准电极电位差而导致的电蚀等问题。
由此,需要用于抑制由于因标准电极电位差所导致的电蚀而产生的腐蚀性的接合技术。
另外熟知,铝电线中使用的铝在低温下表现出大的蠕变特性。另外熟知,铝的线膨胀系数大。除了在熔融了的合金中浸渍铝电线来进行连接的方法以外,作为将铝电线与其它元件连接的方法,还有压紧(日语:カシメ)等方法。例如,利用压紧进行的方法中,将铝电线与其它元件连接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而在压紧部产生松弛。若压紧部产生松弛,则在铝电线与其它元件之间,接触电阻增加。若接触电阻增加则存在电设备产生不良等问题。
因此,在形成至少一者使用铝电线而与例如电端子等其它元件连接的电连接结构部的情况下,期待开发可靠性高的接合技术,该可靠性高的接合技术考虑到了起因于铝所具有的蠕变特性等的强度、耐蚀性等的经时性劣化。
以下对于一者使用铝电线形成电连接结构部的情况,简单地说明近年的技术动向。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即,形成于作为铝电线的芯线的铝的表面的氧化物覆膜,使用超声波装置的超声波振动来去除。在去除氧化物覆膜后的铝上形成电连接结构部。将铝电线与其它元件接合。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即,将作为铝电线的芯线的铝的表面活化,抑制氧化物覆膜的生成。在氧化物覆膜的生成得到了抑制的铝上形成电连接结构部。将铝电线与其它元件接合。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即,通过管、热熔粘接剂来保护使用了铝电线的电连接结构部。由于电连接结构部得到保护,因此可以防止由于铝与不同种类金属接触所导致的电蚀的产生。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即,专利文献4中,使用具备铝电线的覆膜部压接用绝缘筒和铝电线导通用压接筒及铝电线保持用筒的端子。公开了使用这种端子来防止由于铝电线的压紧方式所导致的电连接结构部中的松弛的技术。
但是,利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时,需要引入超声波装置等大型设备。由此,存在为引入大型设备而会产生必要的成本、作业工时也会增加的问题。
另外,通过超声波振动来去除铝氧化物的覆膜时,铝电线的线径减小所希望以上的量的可能性提高。因此,需要实施对于铝电线自身的物理强度降低的新的对策。例如细微控制合金熔融时的温度、向熔融了的合金浸渍铝电线的浸渍条件等,需要制造工序中的品质水准的高水平化。其结果,产生成本增加、作业工时增加等问题。
另外,利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时,由于使用熔剂而铝电线的线径变细变得显著,因此另外需要对策。
进而,对于熔融了的合金对于铝电线的润湿性的降低、由合金与铝的标准电极电位差产生的电蚀,也需要一些技术性的解决方案。
另外,利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技术时,为了防止产生于铝电线的接合部的电蚀,通过管、热熔粘接剂来保护电连接结构部不受水分影响。该保护方法中,存在材料成本和作业工时增加的问题。
另外,利用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技术时,使用特殊的端子,通过压紧来接合铝电线。本方式中,为了进行压接而需要特殊的治具。进而,针对伴随有电动机等的振动的电设备,对端子进行压紧接合。对于压紧接合的端子,铝在低温下表现出大的蠕变特性。接合部产生经时性的松弛。而由于压紧接合的接合部的松弛而导致接触电阻等增加,因此存在电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特别是铝电线为细线的情况下,存在可靠性的降低变得显著等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825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910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507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对于本发明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用合金体覆盖第一导体部与第二导体部之间的连接部来形成电连接结构部。
第一导体部含有铝。第二导体部的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合金体含有锡、银和镍。
具体而言,具备以下的步骤。具备将第一导体部与第二导体部连接而形成连接部的步骤。具备熔融合金体的步骤。具备在熔融了的合金体中至少浸渍连接部的步骤。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显著的具体例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是用合金体将铝电线与端子电连接。
铝电线具有含有铝的导体部和用绝缘性材料覆盖导体部的覆盖材料。端子的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合金体含有锡、银和镍。
并且具备以下的步骤。具备自铝电线去除覆盖材料的一部分的步骤。具备在覆盖材料的一部分被去除而露出了的导体部安装端子的步骤。具备熔融合金体的步骤。具备在熔融了的合金体中浸渍露出了的导体部和安装于导体部的端子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电连接结构部具备第一导体部、第二导体部和合金体。第一导体部含有铝。第二导体部的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合金体覆盖第一导体部与第二导体部之间的连接部并与该连接部电连接。合金体含有锡、银和镍。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显著的具体例的带端子的铝电线具备铝电线、端子和合金体。铝电线具有含有铝的导体部和用绝缘性材料覆盖导体部的覆盖材料。端子的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端子安装于导体部。合金体含有锡、银和镍。合金体将导体部与端子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剖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其它电连接结构部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另一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又一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对于图3的线6-6的剖视图。
图7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电动机的组装立体图。
图8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电动机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9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电动机的送风机的剖视图。
图10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进行比较的熔融合金体中的金属浓度与生产量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熔融合金体中的金属浓度与生产量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或者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降低镍在熔融了的合金中溶出。
由此,电连接结构部的耐蚀性提高。对于电连接结构部而言,熔融了的合金的润湿性稳定。
其结果,电连接结构部的可靠性提高。
同样地,带端子的铝电线的耐蚀性提高。对于带端子的铝电线而言,熔融了的合金的润湿性稳定。
其结果,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可靠性提高。
另外,本发明采用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结构部,即使铝电线的线径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可靠性高的电连接结构部。
进而,采用具备该电连接结构部的电动机、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可以提供可靠性高的电动机、电设备。
同样地,本发明采用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即使铝电线的线径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可靠性高的电连接结构部。
进而,采用具备该带端子的铝电线的电动机、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可以提供可靠性高的电动机、电设备。
作为以往的将其它元件接合于铝电线的方法,发明人提出了向合金中加入镍的方法。
对于该技术领域进一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存在以下的要求改善的内容。
即,将铝电线与其它元件接合的情况下,若熔融了的合金中含有锌则润湿性得到抑制。
另外,制造带端子的铝电线时,需要将镍浓度维持于适当的范围内。为了将镍浓度维持于适当的范围内,需要检测熔融合金体槽内的成分,基于该检测结果来将不足的成分补充到熔融合金体槽内。或者需要定期性地更换熔融合金体槽内的熔融合金。这种制造方法由于繁杂而操作性降低。
因此,采用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或者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提高操作性并且降低镍在熔融了的合金中溶出。
另外,本发明采用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即使铝电线的线径小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操作性并且实现可靠性高的电连接结构部。
以下参照附图和表的同时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方式为本发明表现出显著效果的一例,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实施方式一)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剖视图。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另一电连接结构部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结构部10具备第一导体部20、第二导体部30以及覆盖第一导体部20和第二导体部30之间的连接部40的合金体50。
第一导体部20含有铝(Al)。第一导体部20也可以为铝合金(Alalloy)。
第二导体部30的表面被含有镍(Ni)的成分覆盖。第二导体部30可以通过含有铜(Cu)的铜-镍合金(Cu-Nialloy)实现。另外,如图2所示,第二导体部30A也可以如下实现:芯材34A由铜和锌(Zn)的合金形成,对于该芯材34A实施以镍作为主要成分的镀覆层36A,由此实现第二导体部30A。或者第二导体部30A可以如下实现:芯材34A由铜与锡(Sn)、磷(P)的合金(磷青铜、PhosphorBronze)形成,对于芯材34A实施以镍作为主要成分的镀覆层36A,由此实现第二导体部30A。
合金体50含有锡、银(Ag)和镍。合金体50以0.2重量%~0.6重量%的范围含有镍。优选合金体50以0.4重量%~0.5重量%的范围含有镍。合金体50以锡作为主要成分、以2重量%~4重量%的范围含有银。优选合金体50含有3.5重量%的银。合金体50覆盖第一导体部20与第二导体部30、30A之间的连接部40并与该连接部40电连接。
接着使用图3~图6对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另一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又一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6为对于图3的线6-6的剖视图。
如图3~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12具备铝电线22、端子32和合金体50。
铝电线22具有作为第一导体部的导体部24和用绝缘性材料覆盖该导体部24的覆盖材料26。导体部24含有铝(Al)。导体部24可以为铝合金(Alalloy)。覆盖材料26只要具有绝缘性能即可。
作为第二导体部的端子32的表面被含有镍(Ni)的成分覆盖。端子32安装于导体部24。端子32可以通过含有铜(Cu)的铜-镍合金(Cu-Nialloy)实现。或者,如图6所示,端子32可以如下实现:芯材34由铜和锌(Zn)的合金形成,对于该芯材34实施以镍作为主要成分的镀覆层36,由此实现端子32。
进而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自铝电线22去除覆盖材料26的一部分,构成连接部的导体部24露出。如图4所示,导体部24配置于对于端子32的适当位置。如图5所示,由端子32和露出的导体部24构成的连接部40被合金体50覆盖。
合金体50含有锡(Sn)、银(Ag)和镍。如上所述,优选合金体50以0.2重量%~0.6重量%的范围含有镍。合金体50以锡作为主要成分,含有3.5重量%左右的银。合金体50覆盖由导体部24和端子32构成的连接部40并与连接部40电连接。
如上所述,具有作为第一导体部的导体部的带端子的铝电线例如用于变压器、电抗器、电动机等。
图7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电动机的组装立体图。图8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电动机的压缩机的剖视图。图9为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电动机的送风机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电动机60具备上述带端子的铝电线12和连接该带端子的铝电线12的被连接部62。
如图7所示,电动机60具备转子64和作为被连接部的定子62A。对于转子64而言,转子芯64A安装于轴64B。转子64通过一对轴承64C而旋转自如地安装。
定子62A具有定子芯62B。在定子芯62B卷绕线圈62C,该线圈62C流通用于驱动电动机60的控制电流。介由带端子的铝电线12向线圈62C供给控制电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动机与用电动机驱动的被驱动部一起用于电设备。
作为电设备的一例,图8表示压缩机使用了该电动机的具体例。同样地,图9表示送风机使用了该电动机的具体例。
如图8所示,作为电设备的压缩机70具备电动机60和作为用电动机60驱动的被驱动部的压缩部72。
如图9所示,作为电设备的送风机74具备电动机60和作为用电动机60驱动的被驱动部的叶片76。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导体部,除了上述端子之外,例如可以为由电路基板的铜布线、铝布线形成的布线图案。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含有铝的第一导体部和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的第二导体部介由含有锡、银和镍的合金体电连接而成的电连接结构部。合金体含有上述所示规定含量的镍、银,以锡作为主体。
利用这种特征,可以通过机械上强度高、电特性优异以及耐电蚀性、耐冲击性等可靠性高的电连接结构部来将第一导体部与第二导体部接合。
特别是带端子的铝电线,近年希望用于要求低成本、轻量化的领域。若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带端子的铝电线则能够响应这种要求。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通过作为相同实施方式的具体例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进行。
图10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以下根据图10对作为相同实施方式的具体例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利用上述图3~图6和图10进行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的说明。
如图3所示,铝电线22具有含有铝的导体部24和用绝缘性材料覆盖导体部24的覆盖材料26。铝电线22具有由铝构成的绞合线24A作为相当于第一导体部的导体部24。首先,铝电线22例如通过旋转刀刃式的剥离机去除规定长度的覆盖材料26。
端子32的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端子32相当于第二导体部。端子32可以通过含有铜的铜-镍合金实现。或者,如图6所示,端子32也可以如下实现:芯材34由铜和锌的合金形成,对于该芯材34实施以镍作为主要成分的镀覆层36,由此实现端子32。
如此,准备具有相当于第一导体部的铝的绞合线24A的铝电线22和相当于第二导体部的端子32。
(步骤10)
接着如图4所示,将铝的绞合线24A与端子32以在适当范围重叠的方式对位。铝的绞合线24A与端子32重叠的范围成为连接部40(步骤S20)。
接着,向合金体槽投入合金体。合金体以锡作为主体、含有镍和银。例如合金体以0.2重量%~0.6重量%的范围含有镍。合金体含有3.5重量%的银。合金体槽例如加热到400℃。加热了的合金体在合金体槽内熔融而制作熔融合金体(步骤S30)。
接着,将对位了的露出的导体部即铝的绞合线24A和安装于铝的绞合线24A的端子32在熔融合金体中浸渍规定的时间(例如2秒)期间(步骤S40)。
接着,用合金体50覆盖铝的绞合线24A与端子32之间的连接部40而形成电连接结构部。铝的绞合线24A与端子32之间的连接部40通过合金体50电连接(步骤S50)。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形成机械上强度高、电特性优异以及耐电蚀性、耐冲击性等可靠性高的电连接结构部。电连接结构部可以形成于由相当于第一导体部的铝的绞合线和相当于第二导体部的端子形成的连接部。
以下使用图11、图12和表1、表2对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合金体中含有的镍、银的最适含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浓度和含量混在一起来进行说明,但表示相同的内容。
(比较例)
图11为表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进行比较的熔融合金体中的金属浓度与生产量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1所示的3根线分别表示以下的内容。表示镍(Ni)浓度的线80示出了镍(Ni)的浓度变化。表示铝(Al)浓度的线82示出了铝(Al)的浓度变化。表示生产极限的线84示出了作为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极限的生产极限。
以下对产生电连接结构部的生产极限的主要原因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通常若在以锡作为主要成分的熔融合金体中浸渍铝电线,则铝电线中的铝在熔融合金体中溶出。所溶出的铝与熔融合金体中的镍反应而生成Al3Ni等金属间化合物。其结果,熔融合金体中的镍的含量减少,随着生产量增加而镍的浓度降低。
而如图11所示,若以锡作为主要成分的熔融合金体中的镍浓度例如不足0.1重量%,则熔融合金体中的铝的浓度急剧升高,在熔融合金体与大气等接触的界面形成氧化铝。因此,铝电线对于熔融合金体的润湿性急剧降低,从而熔融合金体不会在铝电线的表面润湿。结果熔融合金体中的镍耗尽时,第一导体部与第二导体部之间的连接部不能被合金体覆盖,难以形成电连接结构部,因此,达到表示生产极限的线84所示的生产极限。
以往,达到这种状态的情况下,将镍被消耗而耗尽的熔融合金体更换为含有规定量镍的新的合金体。或者对合金体槽中的镍的浓度进行管理、适当补充含有规定量镍的新的合金体以使这种状态不会发生。
接着使用(表1)对熔融合金体的镍浓度与铝电线的耐电蚀性的关系进行说明。
此时,通过以下的条件对镍浓度和铝电线的耐电蚀性进行评价。
首先,准备含有3.5重量%的银(Ag)的以锡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体,该合金体中,是以0重量%~0.8重量%的浓度含有镍。将所准备的合金体在合金体槽内加热至400℃。所加热的合金体在合金体槽内熔融,准备对应于各镍浓度的熔融合金体槽。
接着,将实施了镀锡的端子浸渍于各熔融合金体槽,在端子附着镍浓度不同的以锡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体。然后,在含有氯离子的水中放置附着有合金体的端子。接着,测定直至以锡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体从端子剥离为止的时间,评价耐电蚀性。此时,耐电蚀性以镍浓度为0重量%的直至剥离为止的时间作为基准(1倍)进行评价。
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Ni浓度(重量%) 耐电蚀性
0 1倍
0.1 3~4倍
0.2 12~15倍
0.4 12~15倍
0.8 12~15倍
(含有3.5重量%的Ag)
由(表1)所示可知,镍浓度为0.1重量%以上时,耐电蚀性提高到几倍~十几倍。特别是若镍浓度为0.2重量%以上,则耐电蚀性提高到12倍~15倍。另一方面,即使镍浓度为0.4重量%~0.8重量%,耐电蚀性与0.2重量%的情况相比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通过使得熔融合金体中的镍浓度为0.1重量%以上、优选0.2重量%以上,与利用不含有镍的合金体的电连接结构部相比,可以赋予高的耐电蚀性。
需要说明的是,担心镍浓度不足0.2重量%的情况下,作为电蚀对策,需要实施有机物等的涂覆等对策。
接着,使用(表2)对熔融合金体的镍浓度与铝电线的残留线径的关系进行说明。
此时,通过以下的方法评价镍浓度与铝电线的残留线径。
首先,准备含有3.5重量%的银(Ag)的以锡(Sn)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体,在该合金体中,是以0重量%~0.6重量%的浓度含有镍。将所准备的合金体在合金体槽内加热至400℃。所加热的合金体在合金体槽内熔融,准备对应于各镍浓度的熔融合金体槽。
接着使用旋转刀刃式的剥离机,自线径φ0.4mm的铝电线剥离绝缘覆膜。然后,在所剥离的铝电线涂布熔剂,在熔融合金体槽中浸渍铝电线。此时,铝电线浸渍于熔融合金体中2秒。然后,测定铝电线的铝的芯线的线径。
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Ni浓度(重量%) 残留线径(%)
0 83
0.1 89
0.2 94
0.4 96
0.6 96
(含有3.5重量%的Ag)
由(表2)可知,镍浓度为0.1重量%以上时,可以减少铝电线的线径的变细。进而,若镍浓度为0.2重量%以上,则铝电线的残留线径为94%左右,可以大幅抑制线径的变细。另一方面,即使镍浓度为0.4重量%以上,也不会对线径的变细带来大的影响。
也就是说,通过使得熔融合金体中的镍浓度为0.1重量%以上、优选0.2重量%以上,可以防止铝从铝电线溶出,从而可以防止线径变细。
认为这是由于,在铝的绞合线表面,Al/Ag/Ni的复合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得到促进。由此,铝在熔融合金体中的熔化得以防止,可以抑制镍的浓度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担心镍的浓度不足0.2重量%的情况下,推测难以确保电设备的接合部的强度。若不能确保电设备的接合部的强度,则有可能不能提供可靠性高的电设备。
(实施例)
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熔融合金体中的金属浓度与生产量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而言,表示在上述熔融合金体槽内浸渍以磷青铜作为芯材、实施了以下的镀覆的端子时的镍浓度与电连接结构部的能够生产的台数的关系。镀覆是对于端子的芯材以触击电镀方式实施镀镍。进而,再次于该镍镀层实施镀锡。本申请发明所称的在外周面以镍作为主要成分的镀层也包括以触击电镀方式实施镀镍、在其上实施镀锡这样的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
图12所示的2根线表示以下的内容。表示镍(Ni)浓度的线86示出了对于作为第二导体部的端子实施了镀镍时的生产台数和熔融合金体中的镍浓度相对于生产台数的变化。
另外,表示镍(Ni)浓度的线88示出了对于作为第二导体部的端子没有实施镀镍的情况、即,未镀镍时的生产台数和熔融合金体中的镍浓度相对于生产台数的变化。
以下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导体部实施了镀镍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对于作为第二导体部的端子,不实施镀镍来生产端子的情况下,镍浓度相对于生产台数以表示镍(Ni)浓度的线88所示的方式推移。镍浓度降低时,难以形成具有良好品质的电连接结构部。具体而言,若镍浓度小于0.2重量%,则难以确保具有良好品质的电连接结构部。
以往,作为该对策,定期性地去掉以锡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的熔融体之后,更换为熔融新的合金(合金棒、合金块)而成的熔融体。通过新更换熔融体,确保铝电线与熔融了的合金的润湿性。其结果,进行了确保电接合部的耐电蚀性和防止铝电线的线径变细。
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导体部实施镀镍时,由于后述的原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即,在熔融合金体内浸渍铝的绞合线和对芯材以触击电镀方式实施了镀镍的端子。此时,在熔融合金体内溶出的铝与以触击电镀方式实施的镍反应,而生成Al3Ni等金属间化合物。由于生成作为金属间化合物的Al3Ni等而消耗镍,因此熔融合金体中的镍减少。
但是,为了制成带端子的铝电线,实施了镀镍的端子陆续浸渍于熔融合金体中。
也就是说,熔融合金体中,由于生成作为金属间化合物的Al3Ni等而消耗的镍成分通过依次浸渍的新端子来补充。
其结果,在熔融合金体中,镍浓度维持于规定范围内。优选的镍浓度处于0.2重量%~0.6重量%的范围内。若具有该特征,则不会产生定期性地补充镍或者定期地更换熔融合金体等的劳力和时间,因此生产率提高。
另外,由于不会在熔融合金体槽内溶出锌,因此润湿性也不会降低。
由此,熔融合金体中的铝浓度升高得到抑制。其结果,可以抑制熔融合金体中的镍浓度减少。
因此,如图12中表示镍(Ni)浓度的线86所示,熔融了的合金对于铝的绞合线的润湿性继续得到确保。由此,能够实现确保耐电蚀性和防止铝电线的线径变细,可以形成具有高可靠性的电连接结构部。
另外,若使用该电连接结构部,则可以提供具备具有高可靠性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电动机。
进而,若使用该电动机,则也能够提供具有高可靠性的电设备。
以上的说明利用以磷青铜作为芯材、对于该芯材以触击电镀方式实施了镀镍的例子进行说明。
替代该端子,对镍合金的端子实施镀锡,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并且,上述合金体槽可以利用广泛市售的合金体槽。合金体槽具有可以将合金体加热到熔点以上的温度的功能即可。合金体槽的加热采用电热体等。合金体槽的温度能够设定于特定的温度即可。另外,合金体槽具有将所设定的温度保持于恒定的温度调节功能即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关于本发明的利用领域,可以用于使用带端子的铝电线的电动机、电子装置、和具备该电动机、电子装置的电设备。特别是对于振动大、期待轻量化的电动机、具备该电动机的压缩机、送风机等是有效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连接结构部
12带端子的铝电线
20第一导体部
22铝电线
24导体部
24A绞合线
26覆盖材料
30、30A第二导体部
32端子
34、34A芯材
36、36A镀覆层
40连接部
50合金体
60电动机
62被连接部
62A定子(被连接部)
62B定子芯
62C线圈
64转子
64A转子芯
64B轴
64C轴承
70压缩机(电设备)
72压缩部(被驱动部)
74送风机(电设备)
76叶片(被驱动部)
80表示镍(Ni)浓度的线
82表示铝(Al)浓度的线
84表示生产极限的线
86表示镍(Ni)浓度的线
88表示镍(Ni)浓度的线

Claims (20)

1.一种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其为用含有锡、银和镍的合金体覆盖含有铝的第一导体部与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的第二导体部之间的连接部而形成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其具备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导体部与所述第二导体部连接而形成连接部的步骤,
熔融所述合金体的步骤,和
在熔融了的所述合金体中至少浸渍所述连接部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合金体的所述镍的含量处于0.2重量%~0.6重量%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导体部为还含有铜的铜-镍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表面为以所述镍作为主要成分的镀覆层。
5.一种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其为用合金体将铝电线与端子之间电连接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
所述铝电线具有含有铝的导体部和用绝缘性材料覆盖所述导体部的覆盖材料,
所述端子的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
所述合金体含有锡、银和镍,
该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自所述铝电线去除所述覆盖材料的一部分的步骤,
在所述覆盖材料的一部分被去除而露出了的所述导体部安装所述端子的步骤,
熔融所述合金体的步骤,和
在熔融了的所述合金体中浸渍露出了的所述导体部和安装于所述导体部的所述端子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合金体的所述镍的含量处于0.2重量%~0.6重量%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端子由还含有铜的铜-镍合金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其中,覆盖所述端子的所述表面为以所述镍作为主要成分的镀覆层。
9.一种电连接结构部,其具备:
含有铝的第一导体部,
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的第二导体部,和
合金体,其覆盖所述第一导体部与所述第二导体部之间的连接部并与该连接部电连接,并且该合金体含有锡、银和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结构部,其中,所述合金体的所述镍的含量处于0.2重量%~0.6重量%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连接结构部,其中,所述第二导体部为还含有铜的铜-镍合金。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连接结构部,其中,所述表面为以所述镍作为主要成分的镀覆层。
13.一种电动机,其具备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结构部和连接所述电连接结构部的被连接部。
14.一种电设备,其具备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机和被所述电动机驱动的被驱动部。
15.一种带端子的铝电线,其具备:
铝电线,该铝电线具有含有铝的导体部和用绝缘性材料覆盖所述导体部的覆盖材料,
表面被含有镍的成分覆盖并且安装于所述导体部的端子,和
合金体,其含有锡、银和镍,并且将所述导体部和所述端子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端子的铝电线,其中,所述合金体的所述镍的含量处于0.2重量%~0.6重量%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带端子的铝电线,其中,所述端子由还含有铜的铜-镍合金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带端子的铝电线,其中,所述表面为以所述镍作为主要成分的镀覆层。
19.一种电动机,其具备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端子的铝电线和连接所述带端子的铝电线的被连接部。
20.一种电设备,其具备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动机和被所述电动机驱动的被驱动部。
CN201380029244.6A 2012-06-04 2013-05-31 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电连接结构部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带端子的铝电线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 Active CN1043805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6771 2012-06-04
JP2012-126771 2012-06-04
PCT/JP2013/003439 WO2013183265A1 (ja) 2012-06-04 2013-05-31 電気的接続構造部の形成方法、端子付きアルミニウム電線の製造方法、電気的接続構造部とこれ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備えた電気機器、端子付きアルミニウム電線とこれ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0543A CN104380543A (zh) 2015-02-25
CN104380543B true CN104380543B (zh) 2016-03-02

Family

ID=49711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9244.6A Active CN104380543B (zh) 2012-06-04 2013-05-31 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电连接结构部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带端子的铝电线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424966B2 (zh)
JP (1) JP5467376B1 (zh)
CN (1) CN104380543B (zh)
MY (1) MY153689A (zh)
WO (1) WO20131832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0543B (zh) * 2012-06-04 2016-03-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电连接结构部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带端子的铝电线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
JP6616058B2 (ja) 2014-01-28 2019-12-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及び該端子のアルミ電線接続構造
JP6046090B2 (ja) * 2014-09-18 2016-12-1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通電カシメされた端子を有する電動機
DE102014015974B4 (de) * 2014-10-31 2021-11-11 Baker Hughes Digital Solutions Gmbh Anschlusskabel zur Verminderung von überschlagsbedingten transienten elektrischen Signalen zwischen der Beschleunigungsstrecke einer Röntgenröhre sowie einer Hochspannungsquelle
GB2547837B (en) * 2014-11-27 2021-07-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lectric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ic motor
WO2017110360A1 (ja) * 2015-12-25 2017-06-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固定子、回転電機および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KR102343086B1 (ko) * 2017-04-26 2021-12-2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모터
JP6410163B1 (ja) * 2017-06-22 2018-10-2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
DE102017131371A1 (de) * 2017-12-28 2019-07-04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Mechanisches Verbindungselement, elektrische Kontakteinrichtung sowie elektrischer Verbinder
JP6713009B2 (ja) * 2018-02-15 2020-06-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US11276911B2 (en) * 2018-10-18 2022-03-15 Intel Corporation High-density low-loss cable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7074080B2 (ja) * 2019-01-15 2022-05-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
USD924146S1 (en) * 2019-07-22 2021-07-06 Antay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eceptacle electrical terminal assembly
USD924145S1 (en) * 2019-07-22 2021-07-06 Antay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eceptacle electrical terminal
JP7140797B2 (ja) * 2020-05-27 2022-09-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構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394A (zh) * 2008-07-22 2010-01-27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带有压接端子的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46413U (zh) * 2010-12-13 2011-08-24 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抗器的铝线绕制压接端子结构
CN102376447A (zh) * 2011-11-25 2012-03-14 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抗器的铝线绕制压接端子结构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46380B (en) * 1999-01-28 2001-07-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ead-free solder and soldered article
US6569753B1 (en) * 2000-06-08 2003-05-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Collar positionable about a periphery of a contact pad and around a conductive structure secured to the contact pads, semiconductor device components including same,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same
US6572420B2 (en) * 2000-12-18 2003-06-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s with specialized surface treatments
EP2472675B1 (en) 2003-07-30 2020-09-30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Terminal crimping structure and terminal crimping method onto aluminum electric-wire
JP2005050736A (ja) 2003-07-30 2005-02-2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アルミ電線への端子圧着構造及び端子付アルミ電線の製造方法
JP2007012329A (ja) 2005-06-28 2007-01-18 Hitachi Cable Ltd 接続端子、接続端子付きアルミケーブル、超音波溶接方法、および超音波接続装置
CN101978561B (zh) * 2008-03-19 2016-04-06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JP5237143B2 (ja) 2009-02-06 2013-07-17 田淵電機株式会社 電線接続用の端子、電線接続構造および電線と端子の接続方法
US8688390B2 (en) * 2009-05-18 2014-04-01 Jon Murray Schroeder Thermoelectric evalua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JP2011029102A (ja) 2009-07-29 2011-02-1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ハーネス及び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2011181499A (ja) 2010-02-05 2011-09-1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接続構造体
EP2533365B1 (en) 2010-02-05 2020-03-2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Connecting structural body
JP5660458B2 (ja) * 2010-02-16 2015-01-2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とその製造方法
US9694562B2 (en) * 2010-03-12 2017-07-04 Xtalic Corporation Coated articles and methods
JP5123991B2 (ja) 2010-06-09 2013-01-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防食剤、端子付き被覆電線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8637165B2 (en) * 2011-09-30 2014-01-28 Apple Inc. Connector with multi-layer Ni underplated contacts
CN104380543B (zh) * 2012-06-04 2016-03-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电连接结构部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带端子的铝电线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394A (zh) * 2008-07-22 2010-01-27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带有压接端子的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46413U (zh) * 2010-12-13 2011-08-24 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抗器的铝线绕制压接端子结构
CN102376447A (zh) * 2011-11-25 2012-03-14 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抗器的铝线绕制压接端子结构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183265A1 (ja) 2016-01-28
MY153689A (en) 2015-03-10
JP5467376B1 (ja) 2014-04-09
US9424966B2 (en) 2016-08-23
CN104380543A (zh) 2015-02-25
US20160086696A1 (en) 2016-03-24
US20150187462A1 (en) 2015-07-02
WO2013183265A1 (ja) 201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0543B (zh) 电连接结构部的形成方法、带端子的铝电线的制造方法、电连接结构部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带端子的铝电线和具备其的电动机及具备该电动机的电设备
US7482540B2 (en) Flat cable
JP5458931B2 (ja) 端子付き電線
JP2010108828A (ja) 導体と端子の接続部および接続方法
CN104871371A (zh) 带压接端子的铝电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10014825A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connection with galvanic sacrificial metal
KR101370137B1 (ko) 전기전자 부품용 복합재료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전기전자 부품
JP2016169439A (ja) 錫めっき付銅端子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線端末部構造
JP5552934B2 (ja) 被覆体及び電子部品
JP2012099219A (ja) アルミ電線及び接続端子構造
JP2018147777A (ja) 防食端子材及び防食端子並びに電線端末部構造
JP5203274B2 (ja) 電線と端子の接続部および接続方法
US20200021044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KR102531227B1 (ko) 방식 단자재 및 방식 단자 그리고 전선 단말부 구조
JP4847898B2 (ja) 配線用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573845A (en) Superficial coating layer having acicular structures for electrical conductors
JP5101235B2 (ja) 電子部品用Snめっき材及び電子部品
WO2018212174A1 (ja) 錫めっき付銅端子材及び端子並びに電線端末部構造
JP4732181B2 (ja) タブ端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タブ端子
JP2019011503A (ja) 防食端子材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防食端子並びに電線端末部構造
WO2013038621A1 (ja) 電気的接続構造部とそれを有する電気機器および電気的接続構造部の製造方法
JP2011119538A (ja) 太陽電池用リード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
EP2744045B1 (en) A method for brazing aluminium electrical conductors
JP2014042065A (ja) 太陽電池用リード線及び太陽電池
CN219997879U (zh) 一种防静电覆铜钢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