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1783A - 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1783A
CN104371783A CN201310352356.7A CN201310352356A CN104371783A CN 104371783 A CN104371783 A CN 104371783A CN 201310352356 A CN201310352356 A CN 201310352356A CN 104371783 A CN104371783 A CN 104371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mine
reductor
petroleum gas
liquefied petroleum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23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明清
常春艳
李涛
赵丽萍
赵杰
潘光成
张小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2013103523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717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71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17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醇胺脱硫方法包括:(1)将醇胺水溶液与脱氧剂接触或混合脱除醇胺水溶液中的氧化性物质,所述脱氧剂为能够与所述氧化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与所述醇胺水溶液不发生反应的还原性物质;(2)将脱除氧化性物质的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接触进行醇胺脱硫反应,收集液化石油气产品。本发明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可以避免或降低二硫化物或多硫化物的生成,为下一步碱液脱硫工艺提供无二硫化物或多硫化物的液化石油气,能够完成醇胺脱硫工艺的连续操作,从而显著提高下一步碱液脱硫工艺的脱硫效率。

Description

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化石油气的脱硫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MTBE(甲基叔丁基醚)是我国汽油中最大的非烃类高辛烷值调合组分,能够显著提高汽油质量。然而,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产出的MTBE中明显含有硫化物,一般情况下硫含量达到60~300mg/kg,部分厂家生产的MTBE中的硫含量有时更是高达2000mg/kg。
MTBE可以由异丁烯与甲醇在酸性条件下合成,工业上直接用含异丁烯的液化石油气中作为原料,使MTBE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然而,多年来国际标准对民用液化石油气中硫含量的要求一直未变,其标准为不大于343mg/m3(约对应于150mg/kg),而对于汽油中硫含量的要求却是大幅提高,例如2005年开始执行的国II汽油的硫含量要求不大于500mg/kg,2008年执行国III时要求硫含量不大于150mg/kg。国家环保总局明确要求,2014年全国范围内执行国IV时要求硫含量不大于50mg/kg,再下来执行国V时硫含量不大于10mg/kg的标准,部分城市如北京已经执行国V汽油标准。
研究中发现,在MTBE的合成过程中,液化石油气中的部分硫化物转化为MTBE中的硫化物,但由于液化石油气硫含量的要求基本不变,导致在生产厂中液化石油气的脱硫工艺、操作条件变化不大,使得生产的液化石油气的硫含量合格,但由该液化石油气生产MTBE的硫含量一般为液化石油气中硫含量的2~3倍,如硫含量200mg/m3(约对应于80mg/kg)的液化石油气经过气分后,C4中的硫含量约为400mg/m3(约对应于180mg/kg),生产的MTBE中的硫含量约为400mg/kg。
由于汽油质量的快速升级换代,对于硫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使MTBE的硫含量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显著降低MTBE中的硫含量,未来的MTBE会因硫含量过高而无法调入汽油,这将导致现有的MTBE生产装置无法使用,或者未来大幅推高国内汽油的生产成本,直接影响汽油的生产和供应,也影响到炼厂液化石油气资源的合理利用。
另一方面,尽管对于民用液化石油气硫含量的要求没有显著提高,但在一些领域,对于液化石油气中硫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国内外车用液化石油气标准中对于硫含量的要求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不大于200mg/kg降到现在的不大于10mg/kg,作为化工原料或合成油原料时,对于液化石油气的硫含量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有时甚至要求达到无硫(0.5mg/kg以下)。
有一种常规脱硫的方法,是将气分后的混合C4再重新蒸馏,切割为轻C4和重C4,其中轻C4的异丁烯含量较高,硫含量较低,作为醚化或烷基化原料,醚化后得到的MTBE的硫含量也较低;重C4则主要作为液化石油气的调合料,C4中的大部分硫化物集中在此馏分。这种工艺的缺点一是再蒸馏的能耗较高,二是由于C4中硫化物沸点与异丁烯等轻C4相差不大,导致难以分离彻底,结果得到的MTBE的硫含量也很难脱到10mg/kg以下。
CN101077984介绍了一种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的方法,经过醇胺脱除硫化氢后的液化石油气,通过水解催化剂使羰基硫水解并被脱硫剂吸收,实现液化气中无机硫的脱除,通过过氧化氢在催化条件下分解产生的氧气在脱硫醇催化剂作用下将液化气中的硫醇转化为二硫化物,通过精馏,得到低硫的液化石油气。
CN1687327提供了一种将液化石油气所含硫醇转化为二硫化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向经过醇胺法脱除硫化氢处理后的处于流动状态的液化石油气中泵入空气或氧气,在流动中空气或氧气溶解于液化石油气中,当该溶解有空气或氧气的液化石油气通过设置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具有硫醇转化催化性能的催化剂床层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液化石油气中的氧将液化石油气所含硫醇氧化成二硫化物。
CN1702157公开了脱硫精制催化液化石油气的方法,该方法将经过醇胺法脱硫化氢处理后的催化液化石油气通过羰基硫水解催化剂床层进行水解羰基硫处理后通过吸附剂脱除生成的硫化氢,再向催化液化石油气中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使液化石油气中的硫醇氧化成二硫化物,如果进一步精馏,可以获得低硫含量的液化石油气。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有效脱除液化石油气中的无机硫与有机硫,或者将有机硫转化。共同的特点都是针对液化石油气本身采用常规的脱硫处理方法,都对硫醇进行了简单氧化处理。但实际上在液化石油气生产厂使用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或氧气的来源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将液化石油气中的硫醇氧化为二硫化物后再次蒸馏液化石油气,需要将液化石油气全部再次气化,要保证塔底的二硫化物的彻底分离,操作的能耗非常高,而且还存在二硫化物或多硫化物部分分解后再次进入蒸出的液化石油气中的问题。
现有的液化石油气脱硫工艺已经遇到了瓶颈:在硫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无论采用多大的代价,硫含量不再降低或改善幅度很小,却白白消耗了成倍的资源:多加装置、多用助剂、消耗大量碱液和胺液,同时明显增加了碱性污水的环保处理压力。
在研究中发现,液化石油气从接触醇胺开始,就有部分硫醇氧化为二硫化物及多硫化物,其中的氧化剂为来自于醇胺中的溶解氧和醇胺中的微量氧化性物质。生成的二硫化物或多硫化物不能被后续的(碱液)所脱除,液化石油气中的这些二硫化物或多硫化物将“永久性驻留”在其中;当这些溶解于液化石油气中的硫化物遇到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时,部分会与异丁烯反应产生高沸点的硫醚,生成的硫醚作为高沸点的多硫化物残留于MTBE中,几乎成为MTBE硫含量的全部贡献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醇胺脱硫方法包括:(1)将醇胺水溶液与脱氧剂接触或混合脱除醇胺水溶液中的氧化性物质,所述脱氧剂为能够与所述氧化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与所述醇胺水溶液不发生反应的还原性物质;(2)将脱除氧化性物质的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接触进行醇胺脱硫反应,收集液化石油气产品。
所述氧化性物质是醇胺水溶液中的溶解氧、气相氧和/或在连续醇胺脱硫工艺中生成的氧化物。在连续的醇胺脱硫工艺中,由于醇胺水溶液会不断接触外界氧气,在醇胺再生过程中氧气会与醇胺以及醇胺夹带的烃类物质、硫化物反应生成过氧酸、亚硫酸、亚磺酸等氧化物,而这些溶解氧、气相氧和氧化物的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接触后,会将液化石油气中的硫醇氧化为二硫化物或多硫化物而驻留在液化石油气中,这些生成的二硫化物或多硫化物难以被后续的碱液脱硫工艺所脱除,因此只有脱除醇胺水溶液中的氧化性物质,才能为下一步碱液脱硫工艺提供无二硫化物和多硫化物的液化石油气,从而提高碱液脱硫工艺的脱硫效率,最后彻底脱除液化石油气中的硫化物。
所述醇胺的结构为:R1R2N-R3,R1、R2、R3是氢、C1-C4烃基或含羟基的烃基,其中至少一个基团为含有一个羟基的烃基,且羟基与N原子不相邻,可以选用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二异丙醇胺(DIPA)、N-甲基二乙醇胺(MDEA)、N,N-二乙基乙醇胺(DEEA)、N-乙基二乙醇胺(EDEA)、一异丙醇胺(MIPA)和三异丙醇胺(TIDP)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二异丙醇胺和N-甲基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醇胺占醇胺水溶液总质量的10~70%,优选15~50%,最优选20~40%。
可以分别脱除醇胺或水中的氧化性物质,也可以直接脱除醇胺水溶液中的氧化性物质。
所述液化石油气中主要含有C3~C20的烷烃、芳烃、烯烃或它们的混合物。液化石油气中的硫化物主要为H2S、硫醇、羰基硫。
所述脱氧剂可以选用气态脱氧剂、液态脱氧剂和固态脱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能溶于醇胺水溶液的液态脱氧剂、固态脱氧剂和/或不溶于醇胺水溶液的固态脱氧剂。可以采用醇胺水溶液和能溶于其中的液态和/或固态脱氧剂相混合的方法来脱除其中的氧化性物质,也可以采用醇胺水溶液和与之不溶的固态脱氧剂相接触的方法来脱除其中的氧化性物质。
所述气态脱氧剂优选H2、CO、联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液态或固态脱氧剂可以选用酮肟类、醛肟类、肼类、亚硫酸盐、还原性金属和还原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可以选用二甲基酮肟(丙酮肟,DMKO)、丁酮肟、乙醛肟、水合肼、亚硫酸钠和维生素E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还原性金属优选还原性金属屑和/或海绵态还原性金属,例如可以选用钢屑、海绵铁,所述还原性树脂优选对苯二酚类、巯基类、吡啶类和二茂铁类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可以选用对苯二酚类树脂、巯基类树脂。
所述能溶于醇胺水溶液的液态脱氧剂或固态脱氧剂优选酮肟类、醛肟类、肼类和亚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不溶于醇胺水溶液的固态脱氧剂优选还原性金属和/或还原性树脂。
所述脱氧剂优选的加入量为醇胺水溶液的0.1~200mg/kg,最优选1~80mg/kg。
所述脱除氧化性物质的醇胺水溶液中氧化性物质的含量会降至0.1mg/L以下。
所述醇胺水溶液与脱氧剂接触或混合优选在脱氧单元中进行,所述脱氧单元的温度优选10~80℃,最优选30~60℃。所述脱氧单元可以为脱氧塔或脱氧釜。
所述醇胺水溶液与脱氧剂接触或混合后与液化石油气发生脱硫反应的优选工艺条件如下:
所述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的体积比为1:1~1:100,优选1:1~1:50;接触温度为10~80℃,优选20~60℃,最优选30~50℃。
所述醇胺脱硫反应优选在反应器中进行。当醇胺脱硫反应在反应器中进行时,所述液化石油气的液时体积空速优选0.1~12h-1,最优选0.2~10h-1
所述醇胺水溶液经再生后可以重复使用,再生的目的是脱除与液化石油气接触后醇胺水溶液中的硫化氢,可以通过加热等常规方法脱除硫化氢。加热的温度优选105-130℃,压力优选0.05-0.215MPa。所述醇胺水溶液再生后重复使用可以实现醇胺脱硫工艺的连续运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装置,包括醇胺脱硫单元101、醇胺再生单元10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醇胺脱硫装置中设置有脱氧剂输入管线24或脱氧剂与醇胺水溶液混合物的输入管线27。所述脱氧剂优选能溶于醇胺水溶液的液态或固态脱氧剂。
本发明的醇胺脱硫装置示意图可参见图1、2。
如图1、2所示,液化石油气输入管线21与醇胺脱硫单元101相连,醇胺脱硫单元101经醇胺输入管线22与醇胺再生单元102相连,醇胺再生单元102经醇胺返回管线23返回醇胺脱硫单元,在醇胺脱硫单元101和醇胺再生单元102之间的醇胺输入管线22或醇胺返回管线23上设置有脱氧剂输入管线24、醇胺输入管线25或脱氧剂与醇胺水溶液混合物的输入管线27,醇胺脱硫后的液化石油气经液化石油气输出管线26进入碱液脱硫工艺。
本发明优选的醇胺脱硫装置包括醇胺脱硫单元101、醇胺再生单元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胺脱硫单元101和醇胺再生单元102之间连接有醇胺脱氧单元103,所述醇胺脱氧单元103上设置有脱氧剂输入管线24、或脱氧剂与醇胺水溶液混合物的输入管线27、或在醇胺脱氧单元103内部设置脱氧剂固定装置。所述脱氧剂固定装置优选脱氧剂固定床,所述脱氧剂固定装置中优选放置不溶于醇胺水溶液的固态脱氧剂,例如还原性金属、还原性树脂。
本发明优选的醇胺脱硫装置示意图可参见图3、4。
如图3、4所示,液化石油气输入管线21与醇胺脱硫单元101相连,醇胺脱硫单元101经醇胺输入管线22与醇胺再生单元102相连,醇胺再生单元102经醇胺返回管线23返回醇胺脱硫单元,所述醇胺脱硫单元101和醇胺再生单元102之间的醇胺输入管线22或醇胺返回管线23上连接有醇胺脱氧单元103,所述醇胺脱氧单元103上设置脱氧剂输入管线24、醇胺输入管线25或脱氧剂与醇胺水溶液混合物的输入管线27、或在醇胺脱氧单元103内部设置脱氧剂固定装置,醇胺脱硫后的液化石油气经液化石油气输出管线26进入碱液脱硫工艺。最优选在所述醇胺脱硫单元101和醇胺再生单元102之间的醇胺输入管线22和醇胺返回管线23上均连接有醇胺脱氧单元103,在其中一个或两个醇胺脱氧单元103上设置脱氧剂输入管线24、醇胺输入管线25或脱氧剂与醇胺水溶液混合物的输入管线27、或在其中一个或两个醇胺脱氧单元103内部设置脱氧剂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可以避免或降低二硫化物或多硫化物的生成,为下一步碱液脱硫工艺提供无二硫化物或多硫化物的液化石油气,能够完成醇胺脱硫工艺的连续操作,从而显著提高下一步碱液脱硫工艺的脱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醇胺脱硫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醇胺脱硫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的醇胺脱硫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优选的醇胺脱硫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提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本实施方式中所用原料来源如下:
催化液化石油气,取自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某炼油厂的MIP工艺的稳定液化气;
焦化液化石油气,取自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某炼油厂的延迟焦化工艺的稳定液化气;
常州太湖汉高有限公司,醇胺脱硫剂SSH-3,主要成分为N-甲基二乙醇胺(MDEA)。
江苏创新化工有限公司的醇胺复合脱硫剂,主要成分为N-甲基二乙醇胺。
脱硫前、脱硫后液化石油气中的硫含量采用SH/T0222方法测定,硫形态分布采用GC-SCD方法测定。
实施例1
以下结合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
将醇胺脱硫剂SSH-3与蒸馏水混合配制成含量为30%的醇胺水溶液。待处理的催化液化石油气为取自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某炼油厂的MIP工艺的稳定液化气。在醇胺水溶液中加入浓度为45%的水合肼,其添加量为醇胺水溶液的10mg/kg。
醇胺水溶液与水合肼混合后经输入管线27进入醇胺脱硫单元101与催化液化石油气进行脱硫试验,采用的工艺条件为: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在醇胺脱硫单元逆流接触,接触温度为40℃,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的体积比为1:2.5,催化液化石油气的液时体积空速为10h-1
对比例1
脱硫试验同实施例1,只是在醇胺水溶液中不加入水合肼,而是直接使用醇胺水溶液对催化液化石油气进行脱硫试验。
所用原料催化液化石油气及经实施例1、对比例1脱硫处理后液化石油气中硫化物的组成见表1。
表1
各种硫化物含量 催化液化石油气 实施例1 对比例1
硫含量/% 0.1213 0.0647 0.0660
硫化氢硫/% 0.0554 0.0002 0.0005
羰基硫/% 0.0018 0.0001 0.0001
硫醇性硫/% 0.0635 0.0635 0.0478
二硫化物硫/% 0.0001 0.0000 0.0131
多硫化物硫/% 0.0000 0.0000 0.0012
实施例2
以下结合图2来说明本发明的醇胺脱硫装置。
将江苏创新化工有限公司的醇胺复合脱硫剂(主要成分为N-甲基二乙醇胺),与蒸馏水混合配制成含量为28%的醇胺水溶液。待处理的焦化液化石油气为取自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某炼油厂的延迟焦化工艺的稳定液化气。
经脱氧剂输入管线24输入浓度为50%的二甲基酮肟,其添加量为所述醇胺水溶液的10mg/kg;经醇胺输入管线25输入上述醇胺水溶液。
二者在管线22中混合后进入醇胺再生单元102,然后经管线23进入醇胺脱硫单元101与催化液化石油气进行脱硫试验,采用的工艺条件为: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在醇胺脱硫单元101逆流接触,接触温度为42℃,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的体积比为1:1.5,焦化液化石油气的液时体积空速为8h-1
实施例3
以下结合图3来说明本发明的醇胺脱硫装置。
将江苏创新化工有限公司的醇胺复合脱硫剂(主要成分为N-甲基二乙醇胺)与蒸馏水混合配制成含量为28%的醇胺水溶液。
在醇胺脱氧单元103中设置脱氧剂固定床a,所述脱氧剂固定床a中装入对苯二酚类树脂,使上述醇胺水溶液通过醇胺脱氧单元103,通过后醇胺水溶液中氧化性物质的含量小于0.1mg/L。
脱除氧化性物质后的醇胺水溶液从醇胺脱氧单元输出后进入醇胺脱硫单元101与焦化液化石油气进行脱硫试验,采用的工艺条件为: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在醇胺脱硫单元逆流接触,接触温度为42℃,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的体积比为1:1.5,焦化液化石油气的液时体积空速为8h-1
对比例2
脱硫试验条件同实施例2,只是不加入脱氧剂,直接使用醇胺水溶液对焦化液化石油气进行脱硫试验。
所用焦化液化石油气及经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2脱硫处理后液化石油气中硫化物的组成见表2。
表2
各种硫化物含量 焦化液化石油气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2
硫含量/% 3.4252 0.4310 0.4318 0.4398
硫化氢硫/% 2.9500 0.0013 0.0017 0.0025
羰基硫/% 0.0221 0.0022 0.0011 0.0018
硫醇性硫/% 0.4356 0.4289 0.4284 0.4122
二硫化物硫/% 0.0011 0.0001 0.0002 0.0222
多硫化物硫/% 0.0002 0.0000 0.0001 0.0052
其它形态硫/% 0.0010 0.0011 0.0014 0.0013

Claims (15)

1.一种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包括:(1)将醇胺水溶液与脱氧剂接触或混合脱除醇胺水溶液中的氧化性物质,所述脱氧剂为能够与所述氧化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与所述醇胺水溶液不发生反应的还原性物质;(2)将脱除氧化性物质的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接触进行醇胺脱硫反应,收集液化石油气产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氧剂选自气态脱氧剂、液态脱氧剂和固态脱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脱氧剂为H2、CO或联氨。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或固态脱氧剂为酮肟类、醛肟类、肼类、亚硫酸盐、还原性金属和还原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或固态脱氧剂为二甲基酮肟、丁酮肟、乙醛肟、水合肼、亚硫酸钠和维生素E中的一种或多种。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性树脂选自对苯二酚类、巯基类、吡啶类和二茂铁类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7.按照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氧剂的加入量为醇胺水溶液的0.1~200mg/kg。
8.按照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胺水溶液与脱氧剂接触或混合在脱氧单元中进行,所述脱氧单元的温度为10~80℃。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胺水溶液与脱氧剂接触或混合后与液化石油气发生脱硫反应的工艺条件如下:所述醇胺水溶液与液化石油气的体积比为1:1~1:100,接触温度为10~80℃。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胺水溶液再生后重复使用。
11.一种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装置,包括醇胺脱硫单元(101)、醇胺再生单元(10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醇胺脱硫装置中设置有脱氧剂输入管线(24)或脱氧剂与醇胺水溶液混合物的输入管线(27)。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化石油气输入管线(21)与醇胺脱硫单元(101)相连,醇胺脱硫单元(101)经醇胺输入管线(22)与醇胺再生单元(102)相连,醇胺再生单元(102)经醇胺返回管线(23)返回醇胺脱硫单元,在醇胺脱硫单元(101)和醇胺再生单元(102)之间的醇胺输入管线(22)或醇胺返回管线(23)上设置有脱氧剂输入管线(24)、醇胺输入管线(25)或脱氧剂与醇胺水溶液混合物的输入管线(27),醇胺脱硫后的液化石油气经液化石油气输出管线(26)进入碱液脱硫工艺。
13.一种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装置,包括醇胺脱硫单元(101)、醇胺再生单元(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胺脱硫单元(101)和醇胺再生单元(102)之间连接有醇胺脱氧单元(103),所述醇胺脱氧单元(103)上设置有脱氧剂输入管线(24)、或脱氧剂与醇胺水溶液混合物的输入管线(27)、或在醇胺脱氧单元(103)内部设置脱氧剂固定装置。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化石油气输入管线(21)与醇胺脱硫单元(101)相连,醇胺脱硫单元(101)经醇胺输入管线(22)与醇胺再生单元(102)相连,醇胺再生单元(102)经醇胺返回管线(23)返回醇胺脱硫单元,所述醇胺脱硫单元(101)和醇胺再生单元(102)之间的醇胺输入管线(22)或醇胺返回管线(23)上连接有醇胺脱氧单元(103),所述醇胺脱氧单元(103)上设置脱氧剂输入管线(24)、醇胺输入管线(25)或脱氧剂与醇胺水溶液混合物的输入管线(27)、或在醇胺脱氧单元(103)内部设置脱氧剂固定装置,醇胺脱硫后的液化石油气经液化石油气输出管线(26)进入碱液脱硫工艺。
15.一种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装置,包括醇胺脱硫单元(101)、醇胺再生单元(10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醇胺脱硫单元(101)和醇胺再生单元(102)之间的醇胺输入管线(22)和醇胺返回管线(23)上均连接有醇胺脱氧单元(103),在其中一个或两个醇胺脱氧单元(103)上设置脱氧剂输入管线(24)、醇胺输入管线(25)或脱氧剂与醇胺水溶液混合物的输入管线(27)、或在其中一个或两个醇胺脱氧单元(103)内部设置脱氧剂固定装置。
CN201310352356.7A 2013-08-14 2013-08-14 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3717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2356.7A CN104371783A (zh) 2013-08-14 2013-08-14 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2356.7A CN104371783A (zh) 2013-08-14 2013-08-14 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1783A true CN104371783A (zh) 2015-02-25

Family

ID=52550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2356.7A Pending CN104371783A (zh) 2013-08-14 2013-08-14 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717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2090A (zh) * 2018-07-30 2018-12-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捕集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可抗氧化的非水脱碳溶液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151A (zh) * 1999-06-10 2000-12-20 普拉塞尔技术有限公司 从含氧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碳
CN1277149A (zh) * 1999-06-10 2000-12-20 普拉塞尔技术有限公司 从贫原料中回收二氧化碳的系统
CN101077984A (zh) * 2007-07-25 2007-11-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的方法
CN101705108A (zh) * 2009-12-11 2010-05-12 郝天臻 一种可深度脱除总硫的液态烃脱硫醇技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151A (zh) * 1999-06-10 2000-12-20 普拉塞尔技术有限公司 从含氧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碳
CN1277149A (zh) * 1999-06-10 2000-12-20 普拉塞尔技术有限公司 从贫原料中回收二氧化碳的系统
US6174506B1 (en) * 1999-06-10 2001-01-16 Praxair Technology, Inc. Carbon dioxide recovery from an oxygen containing mixture
CN101077984A (zh) * 2007-07-25 2007-11-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的方法
CN101705108A (zh) * 2009-12-11 2010-05-12 郝天臻 一种可深度脱除总硫的液态烃脱硫醇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傅敬强: "《天然气净化工艺技术手册》", 31 March 2013,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叶庆国等: "脱硫工艺中氧对N-甲基二乙醇胺的降解影响及对策研究",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
胡尧良主编: "《延迟焦化装置技术手册》", 30 April 2013, 中国石化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2090A (zh) * 2018-07-30 2018-12-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捕集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可抗氧化的非水脱碳溶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3584B (zh) 一种基于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方法
CN101993750B (zh) 一种液化石油气的精制方法
CN100569917C (zh) 一种轻质油品氧化脱硫和脱臭的方法
CN103203242B (zh) 工业含硫废气脱硫处理的催化体系及其工艺
Li et al. Rotten eggs revaluated: Ionic liquids and deep eutectic solvents for removal and utiliza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CN101264413A (zh) 脱总硫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9003A (zh) 一种双亲性钒取代Keggin型杂多酸脱硫催化剂
CN104789290B (zh) 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的方法
CN102898286A (zh) 一种吸附蒸馏脱除mtbe中硫化物的方法
CN113289458A (zh) 一种胺类化合物在脱除有机硫化物的应用
CN104403688B (zh) 一种石油液化气深度脱硫精制组合工艺
CN104371781A (zh) 液化石油气的脱硫方法及装置
CN104694151B (zh) 一种含有硫醇盐碱液的氧化再生方法
CN104371782A (zh) 液化石油气的碱液脱硫方法及装置
CN104371786B (zh) 液化石油气的碱液脱硫方法及装置
CN104371783A (zh) 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
CN103074099B (zh) 一种燃料油的催化氧化脱硫方法
CN103801175B (zh) 一种多金属氧酸盐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371784A (zh) 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
CN100526432C (zh) 控制加氢装置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的方法
CN104368229B (zh) 液化石油气的醇胺脱硫方法及装置
CN101063044B (zh) 一种柴油氧化脱硫方法
CN202430071U (zh) 一种用于液化气碱渣脱硫及中和的装置
CN113318586B (zh) 一种胺类化合物在提高有机硫溶解和吸收脱除中的应用
CN105294940A (zh) 一种古马隆树脂脱硫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