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9553B - 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9553B
CN104369553B CN201410376938.3A CN201410376938A CN104369553B CN 104369553 B CN104369553 B CN 104369553B CN 201410376938 A CN201410376938 A CN 201410376938A CN 104369553 B CN104369553 B CN 104369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edium
roller
paper
transport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69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69553A (zh
Inventor
深泽弘保
森山隆司
一宫祐太
赤羽千加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673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0150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69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9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69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95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在使分离辊和回纸杆协同配合地移动的移动机构与输送介质的输送机构的驱动源共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任意的时机进行使分离辊和回纸杆移动的分离准备动作的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打印机具备进行使回纸杆和分离辊协同配合地移动的分离准备动作的移动机构。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力向移动机构传递。而且,打印机具备:能够在与移动机构发生物理干涉而阻止分离准备动作的开始的干涉位置和解除与移动机构的干涉的非干涉位置之间移动的触发杆;使触发杆从干涉位置向非干涉位置移动的促动器。

Description

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沿着从介质的供给部经由对介质实施处理的处理位置到达排出口的输送路而连续输送多个介质的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印刷装置,其具备:收纳多张印刷用纸的供纸盒;经由印刷头进行印刷的印刷位置到达排纸口的输送路;将印刷用纸从供纸盒向输送路送出的供纸机构;将向输送路送出的印刷用纸沿着输送路输送的输送机构。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供纸机构向输送路送出的印刷用纸由输送机构沿着输送路输送,在通过印刷位置时被实施印刷,印刷完的印刷用纸从排纸口排出。已经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从排纸口排出之前,供纸机构从供纸盒将新的印刷用纸向输送路送出。由此,能提高对多张印刷用纸连续进行印刷的连续印刷的生产能力。
在这样的印刷装置中,当供纸机构从供纸盒将多张印刷用纸以重叠的状态送出时,发生输送机构将重叠的状态的印刷用纸沿着输送路输送的“重叠输送”。为了防止所述“重叠输送”的发生,专利文献2的印刷装置在输送路的输送方向的上游端部分搭载用纸分离机构。
专利文献2的用纸分离机构具备分离辊和回纸杆。分离辊通常被称为延迟辊,由配置在输送路的上游端部分的输送机构的第二输送辊按压。分离辊对通过其与第二输送辊之间的夹紧部的印刷用纸施加负载,将以重叠状态送出的印刷用纸中的仅1张印刷用纸分离而使其通过夹紧部。回纸杆在由分离辊分离的1张印刷用纸通过了夹紧部之后,使其一部分向输送路突出,并使未通过夹紧部的多余的印刷用纸返回供纸盒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729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71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回纸杆配置在使其一部分向输送路突出的回纸位置,由此使多余的印刷用纸返回供纸盒侧。因此,在新的印刷用纸的供纸动作开始之前,优选将供纸杆配置在从输送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以免与从供纸盒向输送路送入的印刷用纸发生干涉。另一方面,分离辊在供纸动作开始之前必须预先配置在由第二输送辊按压的按压位置,而在1张印刷用纸通过了夹紧部之后,为了避免妨碍回纸杆进行的回纸动作而优选配置在从第二输送辊离开的离开位置。即,在印刷装置等介质处理装置上搭载回纸杆和分离辊的情况下,设置使回纸杆与分离辊协同配合地移动的移动机构,在供纸机构进行供纸动作之前,优选进行使回纸杆从回纸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并使分离辊从离开位置向按压位置移动的分离准备动作。
在此,若将使回纸杆与分离辊协同配合地移动的移动机构的驱动源设为输送机构的驱动源的输送电动机,则能够抑制装置的制造成本。然而,若将移动机构与输送机构的驱动源设为共用,则移动机构进行的分离准备动作与输送机构进行的输送动作连动,存在难以使分离准备动作在任意的时机开始的问题。若无法使分离准备动作在任意的时机开始,则无法在任意的时机进行供纸机构的供纸动作,因此难以对应于印刷析像度不同的印刷模式等来调整在输送路上被连续输送的2张印刷用纸之间的间隔。
本发明的课题鉴于这样的点,提供一种即便在使分离辊和回纸杆协同配合地移动的移动机构的驱动源与沿着输送路输送介质的输送机构的驱动源共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任意的时机进行使分离辊和回纸杆移动的分离准备动作的介质处理装置。而且,提出一种通过这样的介质处理装置进行连续输送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介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输送路,其从收容多张片状的介质的供给部至排出口;第一输送辊,其用于沿着所述输送路输送介质;分离辊,其能够在由所述第一输送辊按压的按压位置和从所述第一输送辊离开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回纸杆,其能够在使一部分向所述输送路的比所述第一输送辊靠上游侧的位置突出的回纸位置和从所述输送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移动机构,其进行使所述回纸杆从所述回纸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并使所述分离辊从所述离开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的分离准备动作;触发杆,其能够在与所述移动机构发生物理干涉而阻止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的干涉位置和解除与所述移动机构的干涉而允许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的非干涉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在触发杆配置于干涉位置期间,使回纸杆及分离辊移动的分离准备动作被阻止,当触发杆配置于非干涉位置时,移动机构与触发杆的干涉被解除而允许分离准备动作。因此,即便在使回纸杆及分离辊协同配合地移动的移动机构的驱动源与沿着输送路输送介质的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后述)及排出辊(后述)的驱动源共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任意的时机驱动触发杆,由此能够在任意的时机开始分离准备动作。因此,也能够在任意的时机进行将新介质向输送路送出的供给动作。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有:输送电动机;为了沿着所述输送路输送介质而在从所述供给部朝向所述排出口的输送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配置的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排出辊;将所述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及所述移动机构传递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当所述分离准备动作结束时,在将所述介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之前,进行从所述供给部向所述输送路送出新介质的供给动作的供给机构。这样的话,能够将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及排出辊的驱动源即输送电动机作为移动机构的驱动源。因此,能够抑制装置的制造成本。而且,当分离准备动作结束时,在介质从排出口排出之前进行新介质的供给动作,因此能连续输送介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有:控制部,其对所述输送电动机以及使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的所述触发杆向所述非干涉位置移动的促动器进行驱动控制;检测器,其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处检测所述介质的有无并向所述控制部输出,所述控制部在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时,在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成为有介质的状态取得将所述介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排出命令的情况下,在所述输出变化为无介质时驱动所述促动器,所述控制部在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时,在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成为无介质的状态未取得所述排出命令的情况下,在取得了所述排出命令时驱动所述促动器。这样的话,基于来自检测器的输出及排出命令的取得,能够决定驱动触发杆的时机。而且,这样的话,在通过排出命令确认了对于先前被输送的介质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之后,驱动促动器而将新介质向输送路送出。因此,即使在因所述处理而在处理位置处被输送的介质的输送速度下降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在输送路上发生接触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具有:控制部,其对所述输送电动机以及使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的所述触发杆向所述非干涉位置移动的促动器进行驱动控制;检测器,其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处检测所述介质的有无并向所述控制部输出,所述控制部算出自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无介质变化为有介质的时刻起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累计输送量,并基于所述累计输送量和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尺寸来驱动所述促动器。这样的话,控制部基于累计输送量和介质的长度尺寸,能够取得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后端的位置。因此,控制部能够在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后端与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成为相互不接触的所希望的距离的驱动时机驱动促动器。因此,能够缩短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的在输送路上的距离。
在本发明中,具有:控制部,其对所述输送电动机以及使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的所述触发杆向所述非干涉位置移动的促动器进行驱动控制;检测器,其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处检测所述介质的有无并向所述控制部输出,所述控制部在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时,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有介质变化为无介质,则驱动所述促动器。这样的话,能够基于来自检测器的输出决定驱动触发杆的时机。而且,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通过了检测位置的时刻以后才开始接着的新介质的输送,因此通过将检测位置设定在适当的位置,能够防止已经由检测器检测的介质(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在输送路上发生接触的情况。
接下来,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上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配置有检测器,该检测器输出所述介质的有无,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而使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旋转,进行将从所述供给部送出到所述输送路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动作,将所述触发杆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在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成为有介质的状态取得将所述介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排出命令的情况下,在所述输出变化为无介质时,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在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有介质变化为无介质之后未取得所述排出命令的情况下,在取得了所述排出命令时,驱动使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的所述触发杆向所述非干涉位置移动的促动器,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来自检测器的输出及排出命令的取得决定驱动触发杆的时机。而且,在通过排出命令确认到处理部对于先前被输送的介质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之后,驱动促动器而将新介质向输送路送出。因此,即使在因所述处理而使在处理位置处被输送的介质的输送速度下降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在输送路上发生接触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上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配置有检测器,该检测器输出所述介质的有无,
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而使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旋转,进行将从所述供给部送出到所述输送路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动作,
将所述触发杆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
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无介质变化为有介质,则算出在这以后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的累计输送量,并基于所述累计输送量和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尺寸来设定驱动所述促动器的驱动时机,在所述驱动时机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能够基于累计输送量和介质的长度尺寸取得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后端的位置。因此,控制部能够在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后端与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成为相互不接触的所希望的距离的驱动时机驱动促动器。因此,能够缩短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的在输送路上的距离。
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如下时刻设定为所述驱动时机,该时刻是基于所述累计输送量和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尺寸,判断为由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后端通过了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分离辊的夹紧部的时刻,在所述驱动时机驱动所述促动器。这样的话,能够使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的在输送路上的距离比较小。
另外,这种情况下,可以是,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设置离合器机构,该离合器机构在所述输送电动机向第一方向被驱动时将该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输送辊传递,在所述输送电动机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被驱动时隔断所述驱动力的向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传递,在所述输送动作中,向所述第一方向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将如下时刻设定为所述驱动时机,该时刻是基于所述累计输送量和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尺寸,判断为由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所述介质和接着从所述供给部向所述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之间的距离变得比所述第二输送辊和所述排出辊之间的距离长的时刻,在所述驱动时机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在所述分离准备动作结束之后,进行新介质的所述供给动作和所述输送动作,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无介质变化为有介质,则进行偏斜去除动作,然后,恢复到所述输送动作,该偏斜去除动作为如下动作:将所述新介质输送比所述检测位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距离长的第一输送量并使所述第二输送辊夹紧,然后,向所述第二方向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并向与所述输送方向相反的反向输送方向输送比所述第一输送量少的第二输送量而解除所述新介质的夹紧,使该新介质与该第二输送辊抵接。这样的话,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后端与接着从供给部送出的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变得比第二输送辊与排出辊之间的距离长,因此在偏斜去除动作中该新介质向反向输送方向被输送时,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已经从排出辊到达向排出口侧脱离的位置而排出。因此,能够避免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对于新介质的偏斜去除动作连动而向反向输送方向被输送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上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配置有检测器,该检测器输出所述介质的有无,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而使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旋转,进行将从所述供给部送出到所述输送路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动作,将所述触发杆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有介质变化为无介质,则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来自检测器的输出决定驱动触发杆的时机。而且,由于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通过了检测位置的时刻以后才开始接着新介质的输送,因此通过将检测位置设定在适当的位置,能够防止已经由检测器检测的介质(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在输送路上发生接触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上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理位置配置进行印刷处理的印刷头,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配置有检测器,该检测器输出所述介质的有无,将所述供给机构形成为具备驱动供给辊的供给电动机,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而使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旋转,进行将从所述供给部送出到所述输送路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动作,将所述触发杆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无介质变化为有介质,则算出在这以后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的累计输送量,并基于所述累计输送量和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尺寸来设定驱动所述促动器的驱动时机,在所述印刷处理中,交替进行对到达所述处理位置的所述介质的印刷动作和所述输送动作,在所述印刷处理期间取得间歇进行的各输送动作的输送量,在所述输送量大于所述供给电动机的分辨率所对应的所述供给机构的最小送出量的情况下,在所述驱动时机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在所述输送量小于所述供给机构的所述最小送出量的情况下,在比所述驱动时机晚的时机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在介质处理装置是搭载印刷头的印刷装置时,根据印刷析像度而在印刷处理中间歇进行的各输送动作的输送量极其微量,该输送量小于将供给电动机驱动了其分辨率所对应的最小角度时供给机构输送介质的最小送出量。这样的情况下,当以预先确定的驱动时机进行分离准备动作而开始供纸动作时,通过供纸动作而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的送出量增大,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新介质存在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因此,在比预先确定的驱动时机晚的时机进行分离准备动作而开始供给动作,由此防止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新介质的碰撞。
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当所述输送量小于所述供给机构的所述最小送出量时,在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成为有介质的状态取得将所述介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排出命令的情况下,若所述输出变化为无介质,则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在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有介质变化为无介质之后未取得所述排出命令的情况下,若取得所述排出命令,则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这样的话,能够基于来自检测器的输出及排出命令的取得决定驱动触发杆的时机。而且,在通过排出命令确认到对于先前被输送的介质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之后,驱动促动器而将新介质向输送路送出。因此,即使在因所述处理而在处理位置处被输送的介质的输送速度下降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在输送路上发生接触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可以是,当所述输送量小于所述供给机构的所述最小送出量时,算出从成为所述驱动时机的时刻起的所述介质的第二累计输送量,若所述第二累计输送量成为所述最小送出量,则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这样的话,即使在通过供纸动作而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的送出量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先前在输送路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向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在输送路上发生接触的情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便在使回纸杆及分离辊协同配合地移动的移动机构的驱动源与沿着输送路输送介质的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及排出辊的驱动源共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任意的时机驱动触发杆,由此能够在任意的时机开始分离准备动作。从而也能够在任意的时机进行将新介质向输送路送出的供给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介质处理装置的简要纵向剖视图。
图3是将输送路的周边放大表示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输送机构的说明图。
图5是输送机构搭载的离合器机构的说明图。
图6是将用纸分离机构的周边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用纸分离机构及分离准备动作控制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变形例的用纸检测器的立体图。
图9是打印机的简要框图。
图10是连续输送动作例1的说明图。
图11是连续输送动作例1的时序图。
图12是连续输送动作例2的说明图。
图13是连续输送动作例3的说明图。
图14是连续输送动作例3的偏斜去除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介质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从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打印机(介质处理装置)1具有整体为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上长的长方体形状的打印机主体2。在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设有供纸盒装配部5。供纸盒装配部5在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的打印机上下方向Z的下侧部分,向打印机前方Y1(打印机前后方向Y的前方)开口。供纸盒(供给部)6从打印机前方Y1以可拆装的方式装配于供纸盒装配部5。在供纸盒6以层叠状态收纳有规定尺寸的印刷用纸(介质)P。在供纸盒装配部5的上侧安装有排纸托盘7。排纸托盘7的前端部分从打印机主体2向打印机前方Y1突出。在排纸托盘7的上侧形成有向打印机后方Y2(打印机前后方向Y的后方)延伸的矩形的排纸口(排出口)8。
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的排纸口8的上侧部分成为操作面9。在操作面9上排列有电源开关9a、操作按钮9b。在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的排纸托盘7及排纸口8的两侧安装有矩形的开闭门10a、10b。当打开这些开闭门10a、10b时,墨盒装配部(未图示)开口,能够进行墨盒(未图示)的更换等。打印机1的上表面部分成为大致平坦的面,在其中央部分安装有维修用的开闭盖11。
(内部结构)
图2是表示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的简要纵向剖视图。在打印机1的内部形成有用于输送印刷用纸P的输送路13。输送路13具备从供纸盒6的后端朝打印机后方Y2而向斜上方延伸的倾斜输送路部分13a、从倾斜输送路部分13a的后端连续地朝上方而向打印机前方Y1弯曲的弯曲输送路部分13b、及从弯曲输送路部分13b的上侧的前端朝打印机前方Y1大致水平地延伸而到达排纸口8的水平输送路部分13c。
另外,在打印机1的内部配置有供纸机构14(供给机构)、供纸电动机15、输送机构16、输送电动机17及驱动力传递机构18(参照图4)。
供纸机构14进行将收纳在供纸盒6内的印刷用纸P向输送路13送出的供纸动作(供给动作)。供纸机构14具备在供纸盒6的后端部分的上方配置的供纸辊(供给辊)19。供纸机构14的驱动源是供纸电动机15。供纸电动机15是DC电动机,配置在弯曲输送路部分13b的下方。
输送机构16进行将送出到输送路13上的印刷用纸P沿着输送路13输送的输送动作。输送机构16具备沿着输送路13配置的第一输送辊对20、第二输送辊对21、第一排出辊对22及第二排出辊对23。第一输送辊对20、第二输送辊对21、第一排出辊对22及第二排出辊对23在从供纸盒6朝向排纸口8的第一输送方向M1上从上游侧朝下游侧依次配置。第一输送辊对20配置于弯曲输送路部分13b,第二输送辊对21、第一排出辊对22及第二排出辊对23配置在水平输送路部分13c。输送机构16的驱动源是输送电动机17。输送电动机17是DC电动机,配置在供纸盒6的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侧方。
另外,在打印机1的内部,配置有用纸检测器(检测器)25、印刷头26及用纸分离机构27、分离准备动作控制机构28(参照图4)。
用纸检测器25输出在设定于输送路13的第一输送辊对20与第二输送辊对21之间的检测位置A处有无印刷用纸P。检测位置A设置在水平输送路部分13c的后侧部分,用纸检测器25配置在水平输送路部分13c的上方。用纸检测器25具备由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来操作的检测杆25a,基于检测杆25a的移动来检测印刷用纸P。
印刷头26是喷墨头,在设定于输送路13的第二输送辊对21与第一排出辊对22之间的印刷位置B对沿着第一输送方向M1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实施印刷。印刷位置B设置在水平输送路部分13c。在与印刷头26的喷嘴面对置的位置,隔开一定的间隙而配置压印平板29。压印平板29对印刷位置B进行规定。
在通过供纸机构14将多张印刷用纸P以重叠的状态送出时,用纸分离机构27将1张印刷用纸P分离而向输送机构16输送。用纸分离机构27在输送路13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上游端部分配置在倾斜输送路部分13a与弯曲输送路部分13b连续的位置。用纸分离机构27具备分离辊30、回纸杆31、使分离辊30及回纸杆31协同配合而移动的移动机构32(参照图4)。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18向移动机构32传递。分离准备动作控制机构28使移动机构32进行的分离准备动作在规定的驱动时机开始。关于分离准备动作在后文叙述。
(供纸机构)
图3是将图2的输送路13的周边放大表示的局部剖视图。图3(a)示出打印机1的待机状态,图3(b)示出在打印机1中进行了供纸准备动作及分离准备动作后的状态。如图3所示,供纸辊19以其旋转中心轴线19a朝向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状态配置。供纸辊19呈外周面的一部分被与其旋转中心轴线19a平行的平面切去的形状,在从打印机宽度方向X观察时具备圆弧形状的第一外周面部分19b和使第一外周面部分19b的周向的两端连续的平坦的第二外周面部分19c。供纸辊19在由供纸电动机15驱动而旋转1圈期间,将收纳于供纸盒6的印刷用纸P向输送路13送出。
如图3(a)所示,在打印机1成为待机状态的时刻,供纸辊19以平坦的第二外周面部分19c朝向下方的方式配置在与供纸盒6内的印刷用纸P对置的初始位置19A。在将新的印刷用纸P朝向输送路13送出时,首先,驱动供纸电动机15,进行使供纸辊19的第二外周面部分19c和第一外周面部分19b之间的角部19d与供纸盒6内的印刷用纸P抵接的供纸准备动作。供纸准备动作结束后的状态是图3(b)所示的状态。在供纸准备动作结束后当进一步驱动供纸电动机15时,供纸辊19的第一外周面部分19b与印刷用纸P接触,由此将印刷用纸P向输送路13送出。供纸辊19通过供纸动作而旋转1圈,因此当供纸动作结束时,供纸辊19返回图3(a)所示的初始位置19A。
(输送机构)
如图3所示,第一输送辊对20由第一输送辊20a和从动辊20b构成。第二输送辊对21由第二输送辊21a和从动辊21b构成。而且,第一排出辊对22由第一排出辊22a和从动辊22b构成。第二排出辊对23由第二排出辊23a和从动辊23b构成。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18向第一输送辊20a、第二输送辊21a、第一排出辊22a及第二排出辊23a传递。第二输送辊21a在表面具备分散有无机粒子的摩擦层。
成为输送机构16的驱动源的输送电动机17向正方向及反方向被驱动。输送机构16借助输送电动机17的向正方向的驱动而将印刷用纸P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而且,输送机构16借助输送电动机17的向反方向的驱动而将印刷用纸P向第一输送方向M1的相反方向的第二输送方向(反向输送方向)M2输送。
(驱动力传递机构)
图4是输送机构16的说明图。图4(a)是将输送机构16取出而从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一方侧的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4(b)是将输送机构16取出而从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另一方侧的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5是输送机构16搭载的离合器机构的说明图。图5(a)示出输送电动机17向正方向被驱动的状态,图5(b)示出输送电动机17向反方向被驱动的状态。驱动力传递机构18具备带轮机构35、第一齿轮机构36、离合器机构37及第二齿轮机构38。
如图4(a)所示,带轮机构35将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向第二输送辊21a及第一排出辊22a传递。带轮机构35具备安装在输送电动机17的输出轴上的第一同步轮35a、同轴地固定在第二输送辊21a的驱动轴上的第二同步轮35b、同轴地固定在第一排出辊22a的驱动轴上的第三同步轮35c、及架设于第一~第三同步轮35a~35c上的同步带35d。
第一齿轮机构36是由多个齿轮构成的轮排,将传递给第一排出辊22a的驱动力向第二排出辊23a传递,使第一排出辊22a和第二排出辊23a向同一方向以同一速度旋转。
离合器机构37在输送电动机17向正方向被驱动时将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向第一输送辊20a传递,在输送电动机17向反方向被驱动时隔断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的向第一输送辊20a的传递。如图5所示,离合器机构37具备:对传递给第二输送辊21a的驱动轴的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进行传递的太阳齿轮37a;在与太阳齿轮37a为同轴状态下被支承为相对于该太阳齿轮37a能够相对旋转的行星轮架37b;由行星轮架37b支承为能够旋转,且与太阳齿轮37a啮合的行星齿轮37c。从第二输送辊21a经由中间齿轮37d向太阳齿轮37a传递驱动力。
当输送电动机17向正方向被驱动时,如图5(a)所示,通过太阳齿轮37a的旋转,行星齿轮37c绕着太阳齿轮37a向箭头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移动。由此,行星轮架37b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行星齿轮37c与同轴地固定在第一输送辊20a的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37e啮合。因此,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向第一输送辊20a传递。
另一方面,当输送电动机17向反方向移动时,如图5(b)所示,行星齿轮37c通过太阳齿轮37a的旋转而绕着太阳齿轮37a向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移动。由此,行星轮架37b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行星齿轮37c与第一输送辊20a的驱动齿轮37e的啮合被解除。因此,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的向第一输送辊20a的传递被隔断。
如图4(b)所示,第二齿轮机构38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上将输送路13夹于之间而配置在带轮机构35、第一齿轮机构36及离合器机构37的相反侧。第二齿轮机构38是由多个齿轮构成的轮排,将传递给第一输送辊20a的驱动轴的驱动力向移动机构32传递。因此,第二齿轮机构38仅将输送电动机17的正旋转的驱动力向移动机构32传递。
(用纸分离机构)
图6是将用纸分离机构27的周边放大表示的局部剖视图。图6(a)示出打印机1的待机状态,图6(b)示出在打印机1中进行了供纸准备动作及分离准备动作后的状态。图7是将用纸分离机构27及分离准备动作控制机构28取出而从打印机后方Y2观察时的立体图。图7示出打印机1的待机状态。
分离辊30是被称为延迟辊的结构。如图4所示,以被单元化为分离辊单元41的状态搭载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中央位置。如图6所示,分离辊单元41具备分离辊30、施力构件42、对分离辊30进行支承的副支架43、搭载施力构件42及副支架43并将副支架43支承为能够摆动的主支架44。副支架43的摆动中心轴线41a位于比分离辊30的旋转中心轴线30a靠打印机后方Y2的上方的位置。
分离辊30通过摆动,在图6(a)所示从第一输送辊20a离开的离开位置30A与图6(b)所示由第一输送辊20a按压的按压位置30B之间移动。施力构件42在使分离辊30从离开位置30A朝向按压位置30B的方向上对副支架43施力。而且,施力构件42对分离辊30施加朝向第一输送辊20a的按压力。当分离辊30配置在按压位置30B时,向在第一输送辊20a与分离辊30的夹紧部C处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施加负载,将从供纸盒6以重叠状态送出的多张印刷用纸P中的仅1张印刷用纸P分离,并使其通过该夹紧部C。
如图7所示,回纸杆31在打印机宽度方向X上配置在从两侧将分离辊单元41夹于之间的位置。回纸杆31在回纸位置31A与退避位置31B之间能够移动,该回纸位置31A如图6(a)所示是回纸杆31的前端部分31a比第一输送辊20a与分离辊30的夹紧部C更向输送路13的上游侧突出的位置,该退避位置31B如图6(b)所示是从输送路13退避的位置。在回纸杆31配置于回纸位置31A的状态下,其前端部分31a从设置在对输送路13的弯曲输送路部分13b进行规定的框架48上的开口部48a向输送路13突出。在此,在回纸杆31从退避位置31B向回纸位置31A配置时,回纸杆31的前端部分31a向输送路13突出,并同时从第一输送方向M1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移动。因此,由分离辊30阻止了通过夹紧部C的多余的印刷用纸P借助回纸杆31而返回供纸盒6侧。
移动机构32使分离辊30的在离开位置30A和按压位置30B之间的移动与回纸杆31的在回纸位置31A和退避位置31B之间的移动协同配合地进行。如图7所示,移动机构32具有:凸轮构件46,其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18被传递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操作构件47,其具备与凸轮构件46的凸轮面46a进行滑动的凸轮从动部47a和在第一输送辊20a的下方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X延伸的摆动轴部47b。操作构件47由框架48支承为能够摆动。凸轮构件46的旋转中心轴线46b与操作构件47的旋转中心轴线47c不一致,而平行地延伸。
凸轮构件46和操作构件47的摆动轴部47b沿打印机宽度方向X排列。在摆动轴部47b上,在从打印机宽度方向X的两侧将分离辊单元41夹于之间的位置设有沿着摆动轴部47b的径向延伸的2个操作臂47d。各操作臂47d从打印机前方Y1与从分离辊单元41的副支架43向打印机宽度方向X突出的突起43a抵接。在摆动轴部47b上,在2个操作臂47d的外侧固定有回纸杆31的基部。回纸杆31被固定成与摆动轴部47b正交的姿态。
在打印机1成为待机状态时,如图6(a)及图7所示,分离辊30配置在离开位置30A,回纸杆31配置在回纸位置31A。从该状态起,当凸轮构件46向图7的箭头R1所示的方向旋转1圈时,凸轮从动部47a与凸轮面46a进行滑动接触而操作构件47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摆动。
更详细而言,当凸轮构件46向R1方向开始旋转时,摆动轴部47b如图7的箭头R2所示朝向打印机前方Y1摆动。于是,伴随着该摆动而操作臂47d朝向打印机前方Y1移动,从而使分离辊单元41的副支架43朝向打印机前方Y1摆动。其结果是,分离辊30从离开位置30A向图7中的虚线所示的按压位置30B移动。在分离辊30配置于按压位置30B的状态下,由于施力构件42的作用而使分离辊30成为由第一输送辊20a按压的状态。而且,伴随着摆动轴部47b的向箭头R2的摆动,回纸杆31从回纸位置31A向退避位置31B移动。
然后,在凸轮构件46旋转规定的角度范围期间,操作构件47停止摆动。因此,在凸轮构件46旋转规定的角度范围期间,维持着分离辊30配置于按压位置30B且回纸杆31配置于退避位置31B的状态。
并且,当凸轮构件46进一步向箭头R1的方向旋转时,操作构件47如图7的箭头R3所示朝向打印机后方Y2开始摆动。于是,伴随着该摆动,操作臂47d返回原来的位置,因此副支架43返回原来的位置,分离辊30从按压位置30B向离开位置30A移动。而且,伴随着该摆动,回纸杆31从回纸位置31A向原来的退避位置31B移动。
在此,使分离辊30从离开位置30A向按压位置30B移动并使回纸杆31从回纸位置31A向退避位置31B移动的动作是用于将从供纸盒6以重叠状态送入输送路13的印刷用纸P分离的分离准备动作。
(分离准备动作控制机构)
如图7所示,分离准备动作控制机构28具备触发杆51、施力构件52、促动器53。促动器53是螺线管。
触发杆51是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X延伸的棒状的构件。触发杆51的一方的端部分成为与移动机构32的凸轮构件46可能发生干涉的干涉部51a,另一方的端部分成为由促动器53吸引的吸引部51b。触发杆51在干涉部51a与吸引部51b之间被支承为绕着沿打印机前后方向Y延伸的轴线能够摆动。触发杆51在干涉位置51A与非干涉位置51B之间移动,该干涉位置51A是触发杆51的干涉部51a与被传递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的凸轮构件46发生物理干涉而阻止分离准备动作的开始的位置,该非干涉位置51B是与移动机构32的干涉被解除而允许分离准备动作的开始的位置。施力构件52是螺旋弹簧,对触发杆51在从非干涉位置51B朝向干涉位置51A的方向上施力。
促动器53因通电而对吸引部51b进行吸引,使配置在干涉位置51A的触发杆51向非干涉位置51B移动。对促动器53的通电进行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通电时间。即,当促动器53被驱动时,触发杆51从干涉位置51A向非干涉位置51B移动,在非干涉位置51B配置通电时间,当经过了通电时间时从非干涉位置51B向干涉位置51A返回。促动器53是为了使移动机构32开始分离准备动作而被驱动的结构,促动器53的驱动在输送电动机17被驱动而将印刷用纸P沿着输送路13输送期间进行。
在此,在与触发杆51发生干涉的移动机构32的凸轮构件46的内部搭载有离合器机构55,该离合器机构55在凸轮构件46与触发杆51发生干涉时,切断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的传递,在凸轮构件46与触发杆51的干涉被解除时,使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的传递继续。图8是搭载于凸轮构件46的离合器机构55的说明图。图8(a)示出触发杆51配置于干涉位置51A的状态,图8(b)示出触发杆51配置于非干涉位置51B的状态。在图8中,将在凸轮构件46中形成凸轮面46a的凸轮面形成构件56(参照图7)拆除而进行表示。
如图8所示,凸轮构件46具备: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18而被传递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的外齿齿轮57;在内周面具备与外齿齿轮57啮合的内齿58a的环状的旋转构件58。在输送电动机17向正方向被驱动期间,外齿齿轮57向图8的箭头R4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凸轮面形成构件56安装在旋转构件58的操作构件47侧的端面上。
旋转构件58在外齿齿轮57的旋转中心轴线57a的下方,以与旋转中心轴线57a平行地延伸的摆动中心轴线58b为中心能够摆动,并在图8(a)所示内齿58a与外齿齿轮57未啮合的驱动力隔断位置58A和图8(b)所示内齿58a与外齿齿轮57啮合的驱动力传递位置58B之间移动。当旋转构件58配置于驱动力传递位置58B时,旋转构件58以外齿齿轮57的旋转中心轴线57a即凸轮构件46的旋转中心轴线46b为中心而与外齿齿轮57一体旋转。在旋转构件58设有向外周面突出的突出部58c。而且,旋转构件58由螺旋弹簧等施力构件59在从驱动力隔断位置58A朝向驱动力传递位置58B的方向上施力。
在此,当输送电动机17被驱动时,若触发杆51配置于干涉位置51A,则如图8(a)所示,在触发杆51与旋转构件58的突出部58c的抵接的作用下,旋转构件58配置于驱动力隔断位置58A。因此,虽然向凸轮构件46的外齿齿轮57传递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但是该驱动力不向旋转构件58传递,凸轮面形成构件56不旋转。由此,移动机构32的操作构件47不摆动,不进行分离准备动作。
另一方面,在输送电动机17被驱动时,若促动器53被通电而触发杆51从干涉位置51A向非干涉位置51B移动,则在施力构件59的作用力下,旋转构件58从驱动力隔断位置58A向驱动力传递位置58B移动。由此,安装有凸轮面形成构件56的旋转构件58与外齿齿轮57一体地开始旋转。因此,移动机构32的操作构件47开始摆动,进行分离准备动作。
然后,在经过通电时间后,触发杆51从非干涉位置51B向干涉位置51 A移动,但此时,如图8(b)所示,旋转构件58的突出部58c通过触发杆51的内周侧。因此,旋转构件58的旋转继续。并且,当旋转构件58旋转1圈时,触发杆51与旋转构件58再次抵接。由此,旋转构件58克服施力构件59的作用力而以摆动中心轴线58b为中心进行摆动,从驱动力传递位置58B向驱动力隔断位置58A配置,成为图8(a)所示的状态。因此,之后的旋转构件58的旋转被阻止,在接下来促动器53被驱动之前,不进行分离准备动作。
(控制系统)
如图9所示,打印机1的控制系统以具备CPU的控制部61为中心构成。在控制部61的输入侧连接有通信部62和用纸检测器25,该通信部62将计算机等外部的设备和打印机1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在控制部61的输出侧连接有印刷头26、供纸电动机15、输送电动机17、促动器53。通信部62将从外部的设备供给的印刷数据依次向控制部61输入,控制部61依次解释印刷数据而进行印刷。
控制部61具备基于来自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而取得输送路13上的印刷用纸P的位置的位置取得部65。即,位置取得部65算出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无用纸”(无介质)变化为“有用纸”(有介质)的时刻起的印刷用纸P的向第一输送方向M1的累计输送量,并基于累计输送量和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长度尺寸来取得印刷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前端及后端的位置。在此,累计输送量能够基于向输送电动机17施加驱动电流的施加时间等算出。而且,印刷用纸P的长度尺寸能够基于印刷数据等中包含的用纸尺寸信息或者对打印机1设定的印刷用纸P的用纸尺寸信息取得。
另外,控制部61具备对印刷处理及输送动作进行管理的印刷控制部66和对供纸动作进行管理的供纸控制部67。在印刷处理中,印刷控制部66交替反复进行印刷动作和输送动作,该印刷动作是一边使印刷头26沿打印机宽度方向X移动一边进行驱动而对印刷用纸P实施印刷的动作,该输送动作是将印刷用纸P输送与通过印刷数据所指定的印刷析像度对应的输送量的动作。供纸控制部67在印刷控制部66驱动输送电动机17时,对促动器53和供纸电动机15进行驱动而将新的印刷用纸P从供纸盒6向输送路13送出。
在本例中,供纸控制部67在以下的(1)~(4)的任一驱动时机对促动器53进行驱动而开始分离准备动作,从而进行供纸动作。
(1)在向正方向驱动输送电动机17时,在以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成为“有用纸”的状态取得将印刷用纸P从排纸口8排出的排纸命令(排出命令)的情况下,输出变化为“无用纸”的时刻,或者,在向正方向驱动输送电动机17时,在以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成为“无用纸”的状态未取得排纸命令的情况下,取得了排纸命令的时刻。
(2)基于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无用纸”变化为“有用纸”的时刻起的向第一输送方向M1的累计输送量和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长度尺寸,判断为由用纸检测器25检测的印刷用纸P与新输送的印刷用纸P在第一输送方向M1上不会发生接触的时刻。
(3)基于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无用纸”变化为“有用纸”的时刻起的向第一输送方向M1的累计输送量和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长度尺寸,判断为由用纸检测器25检测的印刷用纸P与新输送的印刷用纸P之间的距离变得比第二输送辊21a与第二排出辊23a之间的距离长的时刻。
(4)在向正方向驱动输送电动机17时,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有用纸”变化为“无用纸”的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排纸命令包含于印刷数据。而且,排纸命令的取得时刻是通过印刷控制部66解释出排纸命令的时刻。
另外,供纸控制部67使供纸机构14与分离准备动作并行地进行供纸准备动作。即,在上述的驱动时机对供纸电动机15进行驱动,使供纸辊19的第二外周面部分19c和第一外周面部分19b之间的角部19d与供纸盒6内的印刷用纸P抵接,并以此状态待机。然后,供纸控制部67进一步驱动供纸电动机15而使供纸辊19旋转至初始位置19A,使供纸机构14进行从供纸盒6送出印刷用纸P的送出动作。
在此,在通过供纸机构14将新的印刷用纸P向输送路13送出时,输送机构16由于输送电动机17的正方向的驱动而进行动作。因此,送出到输送路13上的新的印刷用纸P由输送机构16输送。
(连续输送动作)
接下来,说明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从排纸口8排出之前、将新的印刷用纸P从供纸盒6向输送路13送出的打印机1的连续输送动作。在本例中,供纸控制部67能够以多个驱动时机对促动器53进行驱动。因此,将在上述的(1)~(4)的各驱动时机对促动器53进行驱动时的连续输送动作分别作为连续输送动作例1~4,以下进行说明。
(连续输送动作例1)
连续输送动作例1是将驱动促动器53的驱动时机设为如下时刻的连续输送动作,该时刻是在驱动输送电动机17时,在以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成为“有用纸”的状态取得将印刷用纸P从排纸口8排出的排纸命令的情况下,输出变化为“无用纸”的时刻,或者,在驱动输送电动机17时,在以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成为“无用纸”的状态未取得排纸命令的情况下,取得了排纸命令的时刻。图10是连续输送动作例1的说明图,示出输送路13上的印刷用纸P的位置与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分离辊30及回纸杆31的位置的关系。图11是连续输送动作例1的时序图。
图10(a)所示的状态是输送电动机17向正方向被驱动,先沿着输送路13输送1张印刷用纸P的状态。印刷用纸P在印刷位置B处被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在本例中,设为控制部61已经取得排纸命令(图11的时刻t0),印刷处理结束。由于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后端未通过检测位置A,因此用纸检测器25检测到印刷用纸P,从用纸检测器25输出“有用纸”。供纸机构14的供纸辊19以使平坦的第二外周面部分19c朝向下方的方式配置在与供纸盒6内的印刷用纸P对置的初始位置19A。用纸分离机构27的分离辊30配置在离开位置30A,回纸杆31配置在使前端部分31a向输送路13突出的回纸位置31A。在此状态下,触发杆51配置在与凸轮构件46发生干涉的干涉位置51A。从而阻止了分离准备动作的开始。
当通过输送电动机17的向正方向的驱动而将印刷用纸P进一步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时,如图10(b)所示,用纸检测器25检测不到印刷用纸P,从用纸检测器25输出“无用纸”。在本例中,由于控制部61已经取得排纸命令,因此从用纸检测器25输出“无用纸”的时刻是驱动促动器53的驱动时机。驱动时机是图11的时刻t1。
当驱动时机到来时,促动器53被驱动。由此,触发杆51从干涉位置51A向非干涉位置51B移动(图11的时刻t1)。由此,凸轮构件46旋转而操作构件47向一方向进行摆动,因此分离准备动作开始。而且,在该驱动时机,供纸电动机15被驱动,进行使供纸辊19的第二外周面部分19c与第一外周面部分19b之间的角部19d与供纸盒6内的印刷用纸P抵接的供纸准备动作。
当分离准备动作结束时,如图10(c)所示,分离辊30配置在按压位置30B,回纸杆31配置在退避位置31B(图11的时刻t2)。然后,供纸电动机15再被驱动规定时间(t2至t3之间的时间)。由此,供纸辊19旋转至初始位置19A,如图10(d)所示,从供纸盒6将新的印刷用纸P1向输送路13送出。向输送路13送出的新的印刷用纸P1由输送机构16在输送路13上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在新的印刷用纸P1送出到输送路13上的时刻,被实施印刷的先前的印刷用纸P成为由第一排出辊对22及第二排出辊对23夹紧并输送的状态。
然后,新的印刷用纸P1由输送机构16在输送路13上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并且,如图10(e)所示,新的印刷用纸P1由用纸检测器25检测,从用纸检测器25输出“有用纸”。在此时刻,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成为仅由第二排出辊对23夹紧并输送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例中,先前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与新的印刷用纸P1之间的距离对应于第二输送辊21a与位于输送路13的下游端的第二排出辊23a之间的距离。因此,当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从第二排出辊对23的夹紧部脱离时,新的印刷用纸P1由第二输送辊对21夹紧。
在此,通过图11的从时刻t1至时刻t2之间进行的分离准备动作而将分离辊30配置于由第一输送辊20a按压的按压位置30B。因此,在通过供纸机构14将多张印刷用纸P以重叠的状态送出到输送路13上的情况下,如图10(d)所示,在通过第一输送辊20a与分离辊30的夹紧部C时仅1张印刷用纸P分离而进入弯曲输送路部分13b,多余的印刷用纸P留在倾斜输送路部分13a。并且,在这样的印刷用纸P的分离动作结束后,在供纸机构14进行的供纸动作结束的时刻t3之前的时刻t4,通过凸轮构件46的旋转而使操作构件47向另一方向摆动。因此,在供纸动作结束的时刻t3之前的时刻t5,分离辊30从按压位置30B返回离开位置30A,回纸杆31从退避位置31B返回回纸位置31A。而且,如图10(e)所示,回纸杆31在返回回纸位置31A时,使留在倾斜输送路部分13a的多余的印刷用纸P向供纸盒6侧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在供纸电动机15即将被驱动之前(即将成为时刻t2之前),输送电动机17停止,但也可以不停止输送电动机17。
接下来,在以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成为“无用纸”的状态未取得排纸命令的情况下,取得排纸命令的时刻成为驱动时机。并且,在驱动时机到来之后,进行与上述的图10(b)~图10(e)同样的连续输送动作。而且,与图11的t1时刻以后同样地进行连续输送动作。
根据连续输送动作例1,基于来自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及排纸命令的取得能够决定对触发杆51进行驱动的时机。而且,在通过排纸命令而确认到对于先前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的印刷处理结束的情况之后,对促动器53进行驱动而将新的印刷用纸P1向输送路13送出。因此,即使在以印刷处理为起因而在印刷位置B处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的输送速度下降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与向输送路13送出的新的印刷用纸P1在输送路13上发生接触的情况。
(连续输送动作例2)
连续输送动作例2是将驱动促动器53的驱动时机设为如下时刻的连续输送动作,该时刻是基于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无用纸”变化为“有用纸”的时刻起的向第一输送方向M1的累计输送量和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长度尺寸,判断为由用纸检测器25检测的印刷用纸P与新输送的印刷用纸P在第一输送方向M1上不会发生接触的时刻。图12是连续输送动作例2的说明图,示出输送路13上的印刷用纸P的位置与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分离辊30及回纸杆31的位置的关系。
图12(a)所示的状态是输送电动机17向正方向被驱动而先沿着输送路13输送1张印刷用纸P的状态。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前端未通过检测位置A。因此,用纸检测器25未检测到印刷用纸P,从用纸检测器25输出“无用纸”。供纸机构14的供纸辊19以平坦的第二外周面部分19c朝向下方的方式配置在与供纸盒6内的印刷用纸P对置的初始位置19A。用纸分离机构27的分离辊30配置在离开位置30A,回纸杆31配置在使一部分向输送路13突出的回纸位置31A。在此状态下,触发杆51配置在与凸轮构件46发生干涉的干涉位置51A。从而阻止了分离准备动作的开始。
当输送电动机17进一步向正方向被驱动时,如图12(b)所示,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前端通过检测位置A。由此,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无用纸”变化为“有用纸”,因此控制部61的位置取得部65进行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无用纸”变化为“有用纸”的时刻起的印刷用纸P的向第一输送方向M1的累计输送量的算出,基于累计输送量和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长度尺寸,取得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后端的位置。
然后,通过输送电动机17的向正方向的驱动而将印刷用纸P进一步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位置取得部65取得通过用纸检测器25检测的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后端位于比第一输送辊20a与分离辊30的夹紧部C靠第一输送方向M1的下游侧的位置的情况。于是,供纸控制部67将该时刻作为由用纸检测器25检测的印刷用纸P与新输送的印刷用纸P1在第一输送方向M1上未发生接触的时刻即驱动时机,来驱动促动器53。
当促动器53被驱动时,触发杆51从干涉位置51A向非干涉位置51B移动。其结果是,触发杆51从干涉位置51A向非干涉位置51B移动。由此,凸轮构件46旋转而操作构件47向一方向摆动,因此分离准备动作开始。而且,在该驱动时机,供纸电动机15被驱动,进行使供纸辊19的第二外周面部分19c和第一外周面部分19b之间的角部19d与供纸盒6内的印刷用纸P抵接的供纸准备动作。
当分离准备动作结束时,如图12(c)所示,分离辊30配置在按压位置30B,回纸杆31配置在退避位置31B。然后,供纸电动机15被进一步驱动规定时间。由此,供纸辊19旋转,如图12(d)所示,从供纸盒6将新的印刷用纸P1向输送路13送出。向输送路13送出的新的印刷用纸P1由输送机构16在输送路13上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
在新的印刷用纸P1被送出到输送路13的时刻,如图12(d)所示,对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实施印刷,由第二输送辊对21、第一排出辊对22及第二排出辊对23夹紧并输送。而且,用纸检测器25检测到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从用纸检测器25输出“有用纸”。然后,在新的印刷用纸P1被用纸检测器25检测到的时刻,如图12(e)所示,分离辊30返回离开位置30A,回纸杆31返回回纸位置31A。而且,供纸辊19返回初始位置19A。
在本例中,也是通过分离准备动作而将分离辊30配置在由第一输送辊20a按压的按压位置30B。因此,在通过供纸机构14将多张印刷用纸P以重叠的状态送出到输送路13的情况下,如图12(d)所示,在通过第一输送辊20a与分离辊30的夹紧部C时,仅1张印刷用纸P分离而进入弯曲输送路部分13b,多余的印刷用纸P留在倾斜输送路部分13a。并且,在这样的印刷用纸P的分离动作结束后,如图12(e)所示,分离辊30从按压位置30B返回离开位置30A,回纸杆31从退避位置31B返回回纸位置31A。而且,回纸杆31在返回回纸位置31A时,使留在倾斜输送路部分13a的多余的印刷用纸P向供纸盒6侧移动。
根据连续输送动作例2,基于先前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的检测位置A起的累计输送量和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长度尺寸,能够设定对促动器53进行驱动的驱动时机。因此,能够将连续输送的2个印刷用纸P之间的距离形成为相互不接触的接近距离,能够提高对多张印刷用纸P连续进行印刷的连续印刷的生产能力。
(连续输送动作例3)
连续输送动作例3是将驱动促动器53的驱动时机设为如下时刻的连续输送动作,该时刻是基于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无用纸”变化为“有用纸”的时刻起的向第一输送方向M1的累计输送量和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长度尺寸,判断为由用纸检测器25检测的印刷用纸P与新输送的印刷用纸P之间的距离变得比第二输送辊21a与第二排出辊23a之间的距离长的时刻。图13、图14是连续输送动作例3的说明图,示出输送路13上的印刷用纸P的位置与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分离辊30及回纸杆31的位置的关系。
连续输送动作例3在对新输送的印刷用纸P1进行偏斜去除动作(スキユ一取り動作)时被采用。偏斜去除动作是当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无用纸”变化为“有用纸”时,将新的印刷用纸P1输送比检测位置A与第二输送辊21a之间的距离长的第一输送量并由第二输送辊对21夹紧,然后,向第二方向驱动输送电动机17而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反向输送方向输送比第一输送量少的第二输送量并将夹紧解除,使新介质与第二输送辊21a抵接这样的动作。在此,在打印机1中,在向第二方向驱动输送电动机17时,没有通过驱动力传递机构18的离合器机构55向第一输送辊20a传递输送电动机17的驱动力,第一输送辊20a未被驱动。因此,在偏斜去除动作中,在向第二方向驱动输送电动机17而将夹紧解除时,在印刷用纸P产生偏斜的情况下,印刷用纸P在第二输送辊21a与第一输送辊20a之间弯曲,在印刷用纸P与第二输送辊21a抵接时,该偏斜被修正。因此,在进行了偏斜去除动作之后,若恢复到将印刷用纸P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的输送动作,则再次由第二输送辊对21夹紧时,成为印刷用纸P的偏斜被去除的状态。
图13(a)所示的状态是输送电动机17向正方向被驱动,先沿着输送路13输送1张印刷用纸P的状态。印刷用纸P在印刷位置B处被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后端未通过检测位置A,因此用纸检测器25检测到印刷用纸P,从用纸检测器25输出“有用纸”。供纸机构14的供纸辊19以平坦的第二外周面部分19c朝向下方的方式配置在与供纸盒6内的印刷用纸P对置的初始位置19A。用纸分离机构27的分离辊30配置在离开位置30A,回纸杆31配置在使一部分向输送路13突出的回纸位置31A。在此状态下,触发杆51配置在与凸轮构件46发生干涉的干涉位置51A。因此,分离准备动作的开始被阻止。
在此,在本例中,与连续输送动作例2的情况同样,控制部61的位置取得部65算出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无用纸”变化为“有用纸”的时刻起的印刷用纸P的向第一输送方向M1的累计输送量,并基于累计输送量和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长度尺寸,取得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后端的位置。
然后,通过输送电动机17的向正方向的驱动而将印刷用纸P进一步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当成为图13(b)所示的状态时,控制部61将如下的时刻作为驱动时机来驱动促动器53,所述时刻是控制部61基于位置取得部65取得的输送路13上的印刷用纸P的位置,判断由用纸检测器25检测的印刷用纸P与新输送的印刷用纸P1之间的距离变得比第二输送辊21a与第二排出辊23a之间的距离长的时刻。
当促动器53被驱动时,触发杆51从干涉位置51A向非干涉位置51B移动。其结果是,触发杆51从干涉位置51A向非干涉位置51B移动。由此,凸轮构件46旋转而使操作构件47向一方向摆动,因此分离准备动作开始。而且,在该驱动时机,供纸电动机15被驱动,进行使供纸辊19的第二外周面部分19c和第一外周面部分19b之间的角部19d与供纸盒6内的印刷用纸P抵接的供纸准备动作。
当分离准备动作结束时,如图13(c)所示,分离辊30配置在按压位置30B,回纸杆31配置在退避位置31B。然后,供纸电动机15被进一步驱动规定时间。由此,如图13(d)所示,供纸辊19旋转至初始位置19A,从供纸盒6将新的印刷用纸P1向输送路13送出。向输送路13送出的新的印刷用纸P1由输送机构16在输送路13上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
然后,新的印刷用纸P1由输送机构16在输送路13上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且如图13(e)所示由用纸检测器25检测到。因此,从用纸检测器25输出“有用纸”。
当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无用纸”变化为“有用纸”时,进行对新的印刷用纸P1的偏斜去除动作。即,如图14(a)所示,将新的印刷用纸P1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第一输送量并由第二输送辊对21夹紧。接下来,如图14(b)所示,将输送电动机17向第二方向驱动而向第二输送方向M2输送第二输送量并将夹紧解除,使印刷用纸P与第二输送辊对21抵接。
在此,在本例中,新的印刷用纸P1与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之间的距离变得比第二输送辊21a与第二排出辊23a之间的距离长。因此,如图14(a)所示,当在偏斜去除动作中新的印刷用纸P1由第二输送辊对21夹紧的时刻,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位于比第二排出辊对23的夹紧部靠第一输送方向M1的下游侧的位置。即,先前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在输送电动机17向反方向被驱动而将新的印刷用纸P1向第二输送方向输送之前从排纸口8排出。因此,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不会出现因对新的印刷用纸P1进行的偏斜去除动作而被向第二输送方向M2输送的情况。
当偏斜去除动作结束时,如图14(c)所示,输送电动机17再次向正方向被驱动,进行输送动作。然后,印刷用纸P被进一步向第一输送方向M1输送,在通过印刷位置B时,实施基于印刷头26的印刷。
(连续输送动作例4)
连续输送动作例4是将驱动促动器53的驱动时机设为如下时刻的连续输送动作,该时刻是在向正方向驱动输送电动机17时,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有用纸”变化为“无用纸”的时刻。在本例中,当成为图10(b)所示的状态时,无论是否取得排纸命令,都驱动促动器53,开始分离准备动作及供纸准备动作。分离准备动作及供纸准备动作结束之后的动作与上述的连续输送动作例1同样,因此省略其说明。
根据连续输送动作例4,基于来自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能够决定驱动触发杆51的时机。而且,由于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通过了检测位置A的时刻以后,开始接着的新的印刷用纸P1的输送,因此能够将先前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与新的印刷用纸P1之间的距离确保为一定以上。因此,在因对先前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的印刷处理而使印刷动作中的印刷用纸P的输送速度未显著下降等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控制,能够防止先前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与新的印刷用纸P1在输送路13上发生接触的情况。
(连续输送动作的变形例)
在基于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从“无用纸”变化为“有用纸”的时刻起的向第一输送方向M1的累计输送量和印刷用纸P的第一输送方向M1的长度尺寸来决定驱动促动器53的驱动时机的连续输送动作例2、3中,当在基于连续输送动作例2、3的基准而设定的驱动时机对促动器53进行驱动来进行供纸动作时,根据印刷处理的印刷析像度的不同,存在先前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与向输送路13送出的新的印刷用纸P1发生接触的情况。而且,有时会发生无法将上述2张印刷用纸P之间的距离设为所希望的距离的情况。
即,根据印刷析像度,在印刷处理中间歇进行的各输送动作的输送量极其微量,该输送量小于将供给电动机驱动了其分辨率所对应的最小角度时供给机构输送介质的最小送出量。这样的情况下,当以预先确定的驱动时机进行分离准备动作而开始供纸动作时,通过供纸动作而向输送路13送出的新介质的送出量增大,先前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与向输送路13送出的新的印刷用纸P1发生接触。或者,无法将这2张印刷用纸P之间的距离形成为所希望的距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在比基于连续输送动作例2、3的基准而设定的驱动时机晚的时机进行分离准备动作并开始供纸动作,能够防止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介质与新介质发生碰撞的情况。
更具体而言,在印刷控制部66中,取得在印刷处理之间间歇进行的各输送动作的输送量,供纸控制部67将该输送量与供给电动机的分辨率所对应的供给机构的最小送出量进行比较。
在输送量大于所述供给电动机的分辨率所对应的供给机构的最小送出量的情况下,在基于连续输送动作例2、3的基准而设定的驱动时机对促动器53进行驱动,使分离准备动作开始而进行供纸动作。
另一方面,在输送量大于供给电动机的分辨率所对应的所述供给机构的最小送出量的情况下,在比基于连续输送动作例2、3的基准而设定的驱动时机晚的时机对促动器53进行驱动,使分离准备动作开始,进行供纸动作。
在此,作为比基于连续输送动作例2、3的基准而设定的驱动时机晚的时机,与连续输送动作例1的情况同样,设为如下时刻,该时刻是在向正方向驱动输送电动机17时,在以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成为“有用纸”的状态取得将印刷用纸P从排纸口8排出的排纸命令的情况下,输出变化为“无用纸”的时刻,或者,在驱动输送电动机17时,在以用纸检测器25的输出成为“无用纸”的状态未取得排纸命令的情况下,取得了排纸命令的时刻。
这样的话,能够防止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向输送路13送出的新介质在输送路13上发生接触的情况。而且,在本例的打印机1中,在这样的驱动时机对促动器53进行驱动而进行供纸动作时,先前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与新的印刷用纸P1之间的距离对应于第二输送辊21a与位于输送路13的下游端的第二排出辊23a之间的距离。因此,即使在进行偏斜去除动作的情况下,只要在该驱动时机对促动器53进行驱动而进行供纸动作,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印刷用纸P就不会出现由于对新的印刷用纸P1进行的偏斜去除动作而向第二输送方向被输送的情况。
另外,作为比基于连续输送动作例2、3的基准而设定的驱动时机晚的时机,例如可以设为如下的时刻,该时刻是在供纸控制部67中,算出从成为基于连续输送动作例2、3的基准而设定的驱动时机的时刻起的介质的第二累计输送量,而第二累计输送量成为供给电动机的分辨率所对应的所述供给机构的最小送出量的时刻。这样的话,即使在通过供纸动作向输送路13送出的新介质的送出量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先前在输送路13上被输送的介质与向输送路13送出的新介质在输送路13上发生接触的情况。
(其他的实施方式)
上述的例子将本发明用于打印机1,但是对于扫描仪、传真机等介质处理装置也同样能够适用。

Claims (11)

1.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送路,其从收容多张片状的介质的供给部至排出口;
第一输送辊,其用于沿着所述输送路输送介质;
分离辊,其能够在由所述第一输送辊按压的按压位置和从所述第一输送辊离开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
回纸杆,其能够在使一部分向所述输送路的比所述第一输送辊靠上游侧的位置突出的回纸位置和从所述输送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移动机构,其进行使所述回纸杆从所述回纸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并使所述分离辊从所述离开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的分离准备动作;
触发杆,其能够在与所述移动机构发生物理干涉而阻止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的干涉位置和解除与所述移动机构的干涉而允许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的非干涉位置之间移动;
输送电动机;
为了沿着所述输送路输送介质而在从所述供给部朝向所述排出口的输送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配置的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排出辊;
将所述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及所述移动机构传递的驱动力传递机构;
当所述分离准备动作结束时,在将所述介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之前,进行从所述供给部向所述输送路送出新介质的供给动作的供给机构;
控制部,其对所述输送电动机以及使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的所述触发杆向所述非干涉位置移动的促动器进行驱动控制;
检测器,其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处检测所述介质的有无并向所述控制部输出,
所述控制部在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时,在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成为有介质的状态取得将所述介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排出命令的情况下,在所述检测器的输出变化为无介质时驱动所述促动器;所述控制部在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时,在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成为无介质的状态未取得所述排出命令的情况下,在取得了所述排出命令时驱动所述促动器。
2.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送路,其从收容多张片状的介质的供给部至排出口;
第一输送辊,其用于沿着所述输送路输送介质;
分离辊,其能够在由所述第一输送辊按压的按压位置和从所述第一输送辊离开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
回纸杆,其能够在使一部分向所述输送路的比所述第一输送辊靠上游侧的位置突出的回纸位置和从所述输送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移动机构,其进行使所述回纸杆从所述回纸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并使所述分离辊从所述离开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的分离准备动作;
触发杆,其能够在与所述移动机构发生物理干涉而阻止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的干涉位置和解除与所述移动机构的干涉而允许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的非干涉位置之间移动;
输送电动机;
为了沿着所述输送路输送介质而在从所述供给部朝向所述排出口的输送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配置的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排出辊;
将所述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及所述移动机构传递的驱动力传递机构;
当所述分离准备动作结束时,在将所述介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之前,进行从所述供给部向所述输送路送出新介质的供给动作的供给机构;
控制部,其对所述输送电动机以及使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的所述触发杆向所述非干涉位置移动的促动器进行驱动控制;
检测器,其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处检测所述介质的有无并向所述控制部输出,
所述控制部算出自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无介质变化为有介质的时刻起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的累计输送量,并基于所述累计输送量和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尺寸来驱动所述促动器。
3.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送路,其从收容多张片状的介质的供给部至排出口;
第一输送辊,其用于沿着所述输送路输送介质;
分离辊,其能够在由所述第一输送辊按压的按压位置和从所述第一输送辊离开的离开位置之间移动;
回纸杆,其能够在使一部分向所述输送路的比所述第一输送辊靠上游侧的位置突出的回纸位置和从所述输送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移动机构,其进行使所述回纸杆从所述回纸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并使所述分离辊从所述离开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的分离准备动作;
触发杆,其能够在与所述移动机构发生物理干涉而阻止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的干涉位置和解除与所述移动机构的干涉而允许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的非干涉位置之间移动;
输送电动机;
为了沿着所述输送路输送介质而在从所述供给部朝向所述排出口的输送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配置的所述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排出辊;
将所述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及所述移动机构传递的驱动力传递机构;
当所述分离准备动作结束时,在将所述介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之前,进行从所述供给部向所述输送路送出新介质的供给动作的供给机构;
控制部,其对所述输送电动机以及使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的所述触发杆向所述非干涉位置移动的促动器进行驱动控制;
检测器,其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处检测所述介质的有无并向所述控制部输出,
所述控制部在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时,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有介质变化为无介质,则驱动所述促动器。
4.一种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配置有检测器,该检测器输出所述介质的有无,
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而使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旋转,进行将从所述供给部送出到所述输送路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动作,
将所述触发杆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
在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成为有介质的状态取得将所述介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排出命令的情况下,在所述检测器的输出变化为无介质时,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在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有介质变化为无介质之后未取得所述排出命令的情况下,在取得了所述排出命令时,驱动使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的所述触发杆向所述非干涉位置移动的促动器,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5.一种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配置有检测器,该检测器输出所述介质的有无,
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而使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旋转,进行将从所述供给部送出到所述输送路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动作,
将所述触发杆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
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无介质变化为有介质,则算出在这以后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的累计输送量,并基于所述累计输送量和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尺寸来设定驱动所述促动器的驱动时机,
在所述驱动时机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如下时刻设定为所述驱动时机,该时刻是基于所述累计输送量和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尺寸,判断为由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后端通过了所述第一输送辊与所述分离辊的夹紧部的时刻,
在所述驱动时机驱动所述促动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设置离合器机构,该离合器机构在所述输送电动机向第一方向被驱动时将该输送电动机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输送辊传递,在所述输送电动机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被驱动时隔断所述驱动力的向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传递,
在所述输送动作中,向所述第一方向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
将如下时刻设定为所述驱动时机,该时刻是基于所述累计输送量和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尺寸,判断为由所述检测器检测的所述介质和接着从所述供给部向所述输送路送出的新介质之间的距离变得比所述第二输送辊和所述排出辊之间的距离长的时刻,
在所述驱动时机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在所述分离准备动作结束之后,进行新介质的所述供给动作和所述输送动作,
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无介质变化为有介质,则进行偏斜去除动作,然后,恢复到所述输送动作,该偏斜去除动作为如下动作:将所述新介质输送比所述检测位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距离长的第一输送量并使所述第二输送辊夹紧,然后,向所述第二方向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并向与所述输送方向相反的反向输送方向输送比所述第一输送量少的第二输送量而解除所述新介质的夹紧,使该新介质与该第二输送辊抵接。
8.一种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是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配置有检测器,该检测器输出所述介质的有无,
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而使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旋转,进行将从所述供给部送出到所述输送路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动作,
将所述触发杆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
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有介质变化为无介质,则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9.一种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处理位置配置进行印刷处理的印刷头,在设定于所述输送路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的检测位置配置有检测器,该检测器输出所述介质的有无,将所述供给机构形成为具备驱动供给辊的供给电动机,
驱动所述输送电动机而使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所述排出辊旋转,进行将从所述供给部送出到所述输送路的所述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输送动作,
将所述触发杆配置在所述干涉位置,
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无介质变化为有介质,则算出在这以后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的所述介质的累计输送量,并基于所述累计输送量和所述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长度尺寸来设定驱动所述促动器的驱动时机,
在所述印刷处理中,交替进行对到达所述处理位置的所述介质的印刷动作和所述输送动作,
在所述印刷处理期间取得间歇进行的各输送动作的输送量,
在所述输送量大于所述供给电动机的分辨率所对应的所述供给机构的最小送出量的情况下,在所述驱动时机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在所述输送量小于所述供给机构的所述最小送出量的情况下,在比所述驱动时机晚的时机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输送量小于所述供给机构的所述最小送出量时,在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成为有介质的状态取得将所述介质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排出命令的情况下,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变化为无介质,则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在所述检测器的输出从有介质变化为无介质之后未取得所述排出命令的情况下,若取得所述排出命令,则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输送量小于所述供给机构的所述最小送出量时,算出从成为所述驱动时机的时刻起的所述介质的第二累计输送量,若所述第二累计输送量成为所述最小送出量,则驱动所述促动器而使所述分离准备动作开始。
CN201410376938.3A 2013-08-12 2014-08-01 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69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7341 2013-08-12
JP2013167341A JP6201505B2 (ja) 2013-08-12 2013-08-12 媒体処理装置および媒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9553A CN104369553A (zh) 2015-02-25
CN104369553B true CN104369553B (zh) 2017-01-04

Family

I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527A (ja) * 1988-06-30 1990-01-17 Shinko Seisakusho Co Ltd 電子写真式プリンタの用紙送り装置
US5984298A (en) * 1996-11-15 1999-11-16 Mita Industrial Co., Ltd.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with a driving device for a paper stopper
CN1488511A (zh) * 2002-08-20 2004-04-14 ���ǵ�����ʽ���� 防止在打印机中纸张双份送入的装置
CN1712229A (zh) * 2004-06-23 2005-12-2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781832A (zh) * 2004-11-30 2006-06-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供纸设备和成像装置
CN101174114A (zh) * 2006-10-30 2008-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介质进给装置及采用该进给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1823637A (zh) * 2009-03-05 2010-09-08 株式会社理光 用纸传送设备、图像读取设备及图像形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527A (ja) * 1988-06-30 1990-01-17 Shinko Seisakusho Co Ltd 電子写真式プリンタの用紙送り装置
US5984298A (en) * 1996-11-15 1999-11-16 Mita Industrial Co., Ltd.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with a driving device for a paper stopper
CN1488511A (zh) * 2002-08-20 2004-04-14 ���ǵ�����ʽ���� 防止在打印机中纸张双份送入的装置
CN1712229A (zh) * 2004-06-23 2005-12-2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781832A (zh) * 2004-11-30 2006-06-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供纸设备和成像装置
CN101174114A (zh) * 2006-10-30 2008-05-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介质进给装置及采用该进给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1823637A (zh) * 2009-03-05 2010-09-08 株式会社理光 用纸传送设备、图像读取设备及图像形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41827B2 (ja) 穿設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穿設方法
CN106626813B (zh) 打印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934638A (zh) 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和具备该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CN104369553B (zh) 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2000897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CN102950916A (zh) 打印设备和用于输送薄片的方法
JP2018027813A (ja) 包装システム
JP4582586B2 (ja) Ptpシート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システム
JP6834273B2 (ja) シリアル型記録装置
CN104369553A (zh) 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JP5621614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6008142A5 (zh)
JP2017137178A (ja) 物品受渡し装置
JP62002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116887B2 (ja) 用紙処理装置
JP6196782B2 (ja) 中綴じ製本機
JP2003326495A (ja) 中綴じ機に連接した用紙断裁機の制御装置
JP5480694B2 (ja) 段ボールシート用製函機
WO2017209171A1 (ja) 印刷装置
JP706700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6305783B2 (ja) 接着剤塗布装置
WO2006111322A2 (en) Method of transporting sheets in a digital printing machine
JP2016129964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700988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5101482A (ja) 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シリアルプリン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