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2054B - 表面保护薄膜及光学构件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护薄膜及光学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2054B
CN104342054B CN201410370853.4A CN201410370853A CN104342054B CN 104342054 B CN104342054 B CN 104342054B CN 201410370853 A CN201410370853 A CN 201410370853A CN 104342054 B CN104342054 B CN 1043420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tive adhesive
weight
acrylic
pressure
adhes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08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2054A (zh
Inventor
天野立巳
新美健二郎
三井数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42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2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2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2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C09J133/1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yl methacry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ids; Metal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54Aqueous solutions or dispers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12/00Crosslink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ly on one side of the carrier, e.g. single-sided 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rier layer
    • C09J2301/16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rier layer the carrier being a laminate constituted by plastic layers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pressure-sensitive, i.e.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67/00Presence of polyester
    • C09J2467/006Presence of polyester in the subst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91/00Presence of oils, fats or waxes
    • C09J2491/006Presence of oils, fats or waxes in the subst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48Three or more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786Of polyester [e.g., alkyd, et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保护薄膜及光学构件。本发明提供具备具有含有增滑成分并且不容易白化的罩面涂层的基材以及由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再剥离性优良,耐刮擦性优良的表面保护薄膜。

Description

表面保护薄膜及光学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贴到被粘物(保护对象物)上保护其表面的表面保护薄膜。
背景技术
表面保护薄膜(也称为表面保护片)一般具有在薄膜状的基材(支撑体)上设置有粘合剂的构成。所述保护薄膜通过上述粘合剂贴合到被粘物上,由此用于保护该被粘物免于加工时、运送时等的划伤和污渍。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中,贴合到液晶单元上的偏振板先制造为卷筒形态后,从该卷筒放卷,根据液晶单元的形状切割为所需的尺寸后使用。在此,为了防止偏振板在中间工序中与运送辊等摩擦而划伤,采取在该偏振板的单面或两面(特别是单面)贴合表面保护薄膜的对策。作为这样的表面保护薄膜,可以列举例如:在基材的一个面侧具有涂层、在基材的另一个面侧具有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薄膜(参见专利文献1和2)。
这样的表面保护薄膜中,从涂布时的作业环境性的观点考虑,逐渐使用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作为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7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03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这样的表面保护薄膜,从能够在粘贴有该薄膜的状态下进行被粘物(例如偏振板)的外观检查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具有透明性的表面保护薄膜。近年来,从上述外观检查的容易性和检查精度等观点考虑,对表面保护薄膜的外观品质的要求水平提高,例如,要求表面保护薄膜的背面(与粘贴到被粘物上的面相反侧的面)不容易产生划伤的性质。这是因为,表面保护薄膜上存在划伤时,在粘贴有表面保护薄膜的状态下无法判断该划伤是被粘物的划伤、或者是表面保护薄膜的划伤。
作为不容易在表面保护薄膜的背面产生划伤的方法之一,可以列举在该背面设置硬质的表面层(罩面涂层)的方法。所述罩面涂层例如通过在基材的背面涂布涂料并干燥和固化而形成。上述罩面涂层具有适度的润滑性在实现更高的耐划伤性(耐刮擦性,表面上不容易产生划伤的特性)方面是有利的。这是因为,通过上述润滑性,能够将罩面涂层受到摩擦时可能施加的应力沿该罩面涂层的表面挡开。作为用于赋予罩面涂层润滑性的添加剂(润滑剂),一般使用聚硅氧烷类润滑剂(例如,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等聚硅氧烷化合物)、含氟型润滑剂等。
但是,本发明人发现:具有添加有聚硅氧烷类润滑剂的罩面涂层的基材,根据其保存条件(例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保持时),容易产生外观变白的现象(白化)。表面保护薄膜的基材白化时,产生透过该表面保护薄膜的被粘物表面的可视性下降的问题。例如,有时产生在粘贴有表面保护薄膜的状态下进行被粘物的外观检查时的检查精度下降的问题。
另外,要求这样的表面保护薄膜在粘贴在被粘物上的期间发挥充分的胶粘性,在达到使用目的后从被粘物上剥离,因此要求发挥优良的剥离性(再剥离性)。另外,为了具有优良的再剥离性,除了需要剥离力小(轻剥离)以外,还需要在粘贴到被粘物上后粘合力(剥离力)不容易经时上升的特性(防粘合力上升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具有含有增滑成分并且不容易白化的罩面涂层的基材以及由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再剥离性优良,耐刮擦性优良的表面保护薄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具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基材、设置在上述基材的上述第一面的罩面涂层和设置在上述基材的上述第二面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薄膜而言,将罩面涂层设定为特定的罩面涂层,并将丙烯酸类粘合剂层设定为由特定的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时,可以得到耐白化性、耐刮擦性以及再剥离性优良的表面保护薄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薄膜,其具备:
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基材,
设置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的罩面涂层,和
设置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二面上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面涂层含有作为润滑剂的蜡和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
所述蜡为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的酯,
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为由含有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所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和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作为必要的原料单体而构成,原料单体总量中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的含量为70重量%~99.5重量%、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含量为0.5重量%~10重量%,并且通过使用分子中含有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反应性乳化剂进行聚合而得到。
所述基材优选为聚酯树脂薄膜。
所述罩面涂层优选含有防静电成分。
所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优选还含有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非水溶性交联剂。
所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优选为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以及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和二乙基丙烯酰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体(C)作为必要的原料单体而构成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
所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溶剂不溶分优选为70重量%以上。
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溶剂不溶分优选为90重量%以上,23℃下的断裂伸长率优选为130%以下。
所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所述非水溶性交联剂的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摩尔数相对于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羧基1摩尔优选为0.4摩尔~1.3摩尔。
构成所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总量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的含量为70重量%~99重量%,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含量为0.5~10重量%,以及单体(C)的含量为0.5~10重量%。
另外,本发明提供粘贴有上述的表面保护薄膜的光学构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具有上述构成,因此耐刮擦性、耐白化性及再剥离性优良。另外,也可以抑制加湿保存下的白化(吸湿白化)。因此,在粘贴有表面保护薄膜的状态下进行被粘物的外观检查时,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检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表面保护薄膜的使用形态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表示表面保护薄膜的使用前的形态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表示表面保护薄膜的剥离方法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表示背面剥离强度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
1:表面保护薄膜
1A:表面(背面)
12:基材
12A:第一面(背面)
12B:第二面(正面)
14:罩面涂层
20:粘合剂层(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20A:表面(粘合面)
30:剥离衬垫
50:被粘物
60:粘合带(拾取胶带)
62:粘合剂层
64:基材
130:双面粘合带
132:不锈钢板
160:粘合带
162:粘合剂
162A:粘合面
164: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例对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附图中,具有相同作用的构件、部位使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有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中记载的实施方式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了示意化,并非准确地表示作为制品实际提供的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尺寸或缩尺。
本说明书中,“润滑剂”是指通过包含在罩面涂层中能够发挥提高该罩面涂层的润滑性的作用的成分。罩面涂层的润滑性提高例如可以通过该罩面涂层的摩擦系数下降来掌握。另外,罩面涂层中的“粘结剂”是指有助于该罩面涂层的成膜的基本成分。另外,“聚酯树脂”是指以聚酯(是指具有通过单体间的酯键而形成的主链的聚合物)作为主要成分(优选含量超过50重量%的成分)的树脂。“丙烯酸类粘合剂”是指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该丙烯酸类粘合剂中所含的聚合物成分中的主要成分,优选含量超过50重量%的成分)的粘合剂。“丙烯酸类聚合物”是指以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以下有时将其称为“丙烯酸类单体”)作为主要构成单体成分(单体的主要成分,优选在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的总量中占50重量%以上的成分)的聚合物。上述“(甲基)丙烯酰基”是概括地表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含义。同样地,“(甲基)丙烯酸酯”是概括地表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含义。本说明书中,“氧亚烷基链”是概括地表示氧亚烷基单元(-OR-)以及两个以上连续的氧亚烷基单元构成的部分(即,由-(OR)n-表示的结构部分,其中n≥2。也可以理解为聚氧亚烷基链)的用语。
<表面保护薄膜的构成和使用形态>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构成的一例及其使用形态的一例如图1所示。表面保护薄膜1具备:具有第一面12A和第二面12B的基材12、设置在第一面(背面)12A上的罩面涂层14和设置在第二面(正面)12B上的粘合剂层20(丙烯酸类粘合剂层20)。基材12优选为透明的树脂薄膜(例如,聚酯树脂薄膜)。另外,优选如图1所示将罩面涂层14直接(不插入其它层)设置在第一面12A上。粘合剂层20优选连续形成,但是不限于所述形态,也可以形成为例如点状、条状等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图案。表面保护薄膜1通过将粘合剂层20的表面(粘合面,即粘贴到被粘物上的粘贴面)20A粘贴到被粘物(保护对象,例如偏振板等光学部件)50的表面上而使用。使用前(即,向被粘物上粘贴前)的表面保护薄膜1优选如图2所示可以为粘合剂层20的表面20A由剥离衬垫30保护的形态。剥离衬垫30至少其与该粘合剂层20相对的面为剥离面。
完成了保护被粘物50的作用而不需要的表面保护薄膜1从被粘物50的表面剥离除去。从被粘物50的表面除去表面保护薄膜1的操作,例如可以优选如图3所示,以包括在表面保护薄膜1的背面1A(罩面涂层14的表面)上粘贴粘合带60,将表面保护薄膜1的至少一部分(优选至少外缘的一部分)与该粘合带(拾取胶带)一起从被粘物50的表面提起的操作的方式实施。这样,通过拉动表面保护薄膜1的背面1A上粘贴的拾取胶带60,利用拾取胶带60对背面1A的粘合力,可以得到从被粘物50上剥离表面保护薄膜1的开端。通过所述方式,可以有效地进行从被粘物50上除去表面保护薄膜1的操作。例如,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将拾取胶带60粘贴在表面保护薄膜1的背面1A使得其一端从表面保护薄膜1的外缘伸出。然后,可以如图3中的实线所示,通过抓住拾取胶带60的上述一端拉动表面保护薄膜1使得从其外缘向内侧回折(翻卷)。另外,在如图3所示从被粘物50上剥离表面保护薄膜1的外缘后,将表面保护薄膜1的其余部分从被粘物50上剥离的操作可以通过继续拉动拾取胶带60进行,或者也可以通过直接抓住表面保护薄膜1中已经从被粘物50上剥离的部分进行拉动来进行。
<基材>
作为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基材,没有特别限制,优选树脂薄膜。所述树脂薄膜优选为将各种树脂材料成形为薄膜形状而得到的薄膜。作为上述树脂材料,优选可以构成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各向同性等中的一项或两项以上特性优良的树脂薄膜的材料。例如,可以优选列举由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类、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碳酸酯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等丙烯酸类聚合物类等作为主要成分(优选含量超过50重量%的成分)的树脂材料构成的透明(是包括着色透明的含义)的树脂薄膜。作为构成上述树脂薄膜的其它树脂材料,可以列举以苯乙烯类如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烯烃类如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状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氯乙烯类、尼龙6、尼龙6,6、芳香族聚酰胺等聚酰胺类等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材料。另外,可以列举以聚酰亚胺类、聚砜类、聚醚砜类、聚醚醚酮类、聚苯硫醚类、聚乙烯醇类、聚偏二氯乙烯类、聚乙烯醇缩丁醛类、聚芳酯类、聚甲醛类、环氧类等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材料。另外,构成上述树脂薄膜的树脂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基材用树脂薄膜优选具有透明性、并且其光学特性(相位差等)的各向异性小的薄膜。一般而言,上述各向异性越小越优选。特别是,对于用于光学部件用表面保护薄膜的基材的树脂薄膜而言,减小该树脂薄膜的光学各向异性是有意义的。上述树脂薄膜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组成不同的多个层层叠而成的结构。通常,优选单层结构的树脂薄膜。
上述树脂薄膜的折射率没有特别限制,从外观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1.43~1.6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45~1.5的范围内。作为上述折射率的值,可以采用制造商的标称值。无标称值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由JIS K 7142 A法测定的值。另外,上述树脂薄膜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总透光率没有特别限制,从透明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70%以上(例如70%~99%),更优选为80%以上(例如80%~99%),进一步优选为85%以上(例如85%~99%)。作为上述总透光率的值,可以采用制造商的标称值。在没有标称值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根据JIS K 7361-1测定的值。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上述基材优选为将以聚酯作为主要成分(优选含量超过50重量%的成分)的树脂(聚酯树脂)成形为薄膜状而得到的树脂薄膜(聚酯树脂薄膜)。特别是,优选上述聚酯主要为PET的树脂薄膜(PET薄膜)、上述聚酯主要为PEN的树脂薄膜(PEN薄膜)等。
在构成上述基材的树脂材料中,根据需要可以配合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静电成分、增塑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等各种添加剂。对基材的第一面(背面,即设置罩面涂层的一侧的表面)可以实施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酸处理、碱处理、底涂剂涂布等公知或惯用的表面处理。这样的表面处理优选为例如用于提高基材背面与罩面涂层的粘附性的处理。另外,优选向基材背面引入羟基(-OH基)等极性基团的表面处理。此外,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对基材的第二面(正面,即形成粘合剂层的一侧的表面)可以实施与上述背面同样的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优选为用于提高基材(支撑体)与粘合剂层的粘附性(粘合剂层的锚固性)的处理。
另外,上述基材的厚度可以考虑表面保护薄膜的用途、目的、使用形态等适当选择。从兼顾强度、操作性等作业性、成本、外观检查性等的观点考虑,上述基材的厚度优选为10μm~200μm,更优选15μm~100μm,进一步优选20μm~70μm。
<粘结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在上述基材的背面(第一面)具有罩面涂层。该罩面涂层含有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和作为润滑剂的蜡。上述聚酯树脂为含有聚酯作为主要成分(优选占50重量%以上,更优选7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90重量%以上的成分)的树脂材料。上述聚酯具有选自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羧基的多元羧酸类(优选二元羧酸类)及其衍生物(该多元羧酸的酸酐、酯化物、酰卤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多元羧酸成分)与选自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类(优选二元醇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多元醇成分)缩合而成的结构。
相当于上述多元羧酸成分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草酸、丙二酸、二氟丙二酸、烷基丙二酸、琥珀酸、四氟琥珀酸、烷基琥珀酸、(±)-苹果酸、内消旋酒石酸、衣康酸、马来酸、甲基马来酸、富马酸、甲基富马酸、乙炔二甲酸、戊二酸、六氟戊二酸、甲基戊二酸、戊烯二酸、己二酸、二硫代己二酸、甲基己二酸、二甲基己二酸、四甲基己二酸、亚甲基己二酸、己二烯二酸、半乳糖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全氟辛二酸、3,3,6,6-四甲基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全氟癸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等脂肪族二元羧酸类;环烷基二甲酸(例如,1,4-环己烷二甲酸、1,2-环己烷二甲酸)、1,4-(2-降冰片烯)二甲酸、5-降冰片烯-2,3-二甲酸(纳迪克酸(ハイミック酸))、金刚烷二甲酸、螺庚烷二甲酸等脂环式二元羧酸类;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硫代间苯二甲酸、甲基间苯二甲酸、二甲基间苯二甲酸、氯代间苯二甲酸、二氯代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甲基对苯二甲酸、二甲基对苯二甲酸、氯代对苯二甲酸、溴代对苯二甲酸、萘二甲酸、氧代芴二甲酸、蒽二甲酸、联苯二甲酸、联苯撑二甲酸、二甲基联苯撑二甲酸、4,4”-对苯撑二甲酸、4,4”-对四联苯二甲酸、联苄二甲酸、偶氮苯二甲酸、高邻苯二酸、苯撑二乙酸、苯撑二丙酸、萘二甲酸、萘二丙酸、联苯二乙酸、联苯二丙酸、3,3’-[4,4’-(亚甲基二对联苯撑)二丙酸]、4,4’-联苄二乙酸、3,3’-(4,4’-联苄)二丙酸、氧基二对苯撑二乙酸等芳香族二元羧酸类;上述多元羧酸的酸酐;上述多元羧酸的酯(例如烷基酯,可以为单酯、二酯等);与上述多元羧酸对应的酰卤(例如二元羧酸酰氯);等。
其中,相当于上述多元羧酸成分的化合物更优选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等芳香族二元羧酸类及其酸酐;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纳迪克酸、1,4-环己烷二甲酸等脂肪族二元羧酸类及其酸酐;以及上述二元羧酸类的低级烷基酯(例如,与碳原子数1~3的一元醇的酯)等。
另一方面,相当于上述多元醇成分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乙二醇、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戊二醇、二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苯二甲醇、氢化双酚A、双酚A等二元醇类。此外,可以列举这些化合物的环氧烷加成物(例如,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加成物等)。
特别是,上述聚酯树脂优选包含水分散性聚酯。即,优选含有水分散性聚酯作为主要成分。所述水分散性聚酯可以列举例如通过在聚合物中引入亲水性官能团(例如,磺酸金属盐基、羧基、醚基、磷酸基等亲水性官能团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而提高了水分散性的聚酯等。作为在聚合物中引入亲水性官能团的方法,可以列举:使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共聚的方法、将聚酯或其前体(例如,多元羧酸成分、多元醇成分、它们的低聚物等)改性而产生亲水性官能团的方法等公知的方法。作为优选的水分散性聚酯,可以列举将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共聚而得到的聚酯(共聚聚酯)。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作为罩面涂层的粘结剂使用的聚酯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以饱和聚酯作为主要成分,也可以以不饱和聚酯作为主要成分。其中,作为罩面涂层的粘结剂使用的聚酯树脂优选上述聚酯树脂的主要成分为饱和聚酯的聚酯树脂。特别是,更优选以赋予了水分散性的饱和聚酯(例如,饱和共聚聚酯)作为主要成分的聚酯树脂。
这样的聚酯树脂(也包括制备成水分散液形态的聚酯树脂)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合成,或者可以容易得到市售品。
上述聚酯树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0.5×104~15×104(优选1×104~6×104)。另外,上述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100℃,更优选为10~80℃。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性能(例如透明性、耐刮擦性、耐白化性等性能)的范围内,上述罩面涂层可以还含有聚酯树脂以外的树脂(例如,选自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氨基甲酸酯树脂、丙烯酸类-苯乙烯树脂、丙烯酸类-聚硅氧烷树脂、聚硅氧烷树脂、聚硅氮烷树脂、聚氨酯树脂、含氟树脂、聚烯烃树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树脂)作为粘结剂。特别是,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优选罩面涂层的粘结剂实质上仅包含聚酯树脂。例如,优选该粘结剂中聚酯树脂所占的比例为98重量%~100重量%的罩面涂层。罩面涂层整体中粘结剂所占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0重量%~95重量%,更优选为60重量%~90重量%。
<润滑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的罩面涂层包含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的酯(以下也称为“蜡酯”)作为润滑剂。在此,“高级脂肪酸”是指碳原子数为8以上(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10以上且40以下)的羧酸(特别是一元羧酸)。另外,“高级醇”是指碳原子数为6以上(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10以上且40以下)的醇(特别是一元醇或二元醇,更优选一元醇)。组合含有这样的蜡酯与上述粘结剂(聚酯树脂)的组成的罩面涂层即使保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不容易白化。因此,具备具有所述罩面涂层的基材的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成为外观品质更高的表面保护薄膜。
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通过上述构成的罩面涂层实现优良的耐白化性(例如,即使保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不容易白化的性质)的理由尚不明确,推测为以下的理由。即,推测以往使用的聚硅氧烷类润滑剂通过在罩面涂层的表面渗出而发挥赋予该表面润滑性的功能。但是,这些聚硅氧烷类润滑剂根据保存条件(温度、湿度、经时等)的不同,上述渗出的程度容易变化。因此,如果设定聚硅氧烷类润滑剂的使用量使得在保持在例如通常的保存条件(例如25℃、50%RH)下的情况下,从表面保护薄膜刚制造后在较长时间(例如约3个月)内得到适度的润滑性,则在该表面保护薄膜在高温高湿条件(例如60℃、95%RH)下保存2周的情况下,润滑剂的渗出过量进行。这样过量渗出的聚硅氧烷类润滑剂使罩面涂层(进而表面保护薄膜)白化。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采用作为润滑剂的蜡酯与作为罩面涂层的粘结剂的聚酯树脂的特定组合。通过所述润滑剂与粘结剂的组合,上述蜡酯从罩面涂层渗出的程度不容易受到保存条件的影响。认为由此表面保护薄膜的耐白化性提高。
上述蜡酯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由以下通式(W)表示的化合物。另外,上述蜡酯可以包含一种由以下通式(W)表示的化合物,也可以包含两种以上。
X-COO-Y (W)
在此,上述式(W)中的X和Y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0~40(优选10~35,更优选14~35,进一步优选20~32)的烃基。所述碳原子数过少时,有时具有赋予罩面涂层润滑性的效果不充分的倾向。所述烃基可以为饱和烃基也可以为不饱和烃基,优选为饱和烃基。另外,该烃基可以为含有芳香族环的结构,也可以为不含所述芳香族环的结构(脂肪族烃基)。另外,可以为含有脂肪族环的结构的烃基(脂环式烃基),也可以为链状(是包括直链状和支链状的含义)的烃基。
上述蜡酯优选上述式(W)中的X和Y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0~40的链状烷基(更优选直链烷基)的化合物。作为所述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蜡酸蜂花酯(CH3(CH2)24COO(CH2)29CH3)、棕榈酸蜂花酯(CH3(CH2)14COO(CH2)29CH3)、棕榈酸鲸蜡酯(CH3(CH2)14COO(CH2)15CH3)、硬脂酸硬脂酯(CH3(CH2)16COO(CH2)17CH3)等。
上述蜡酯的熔点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60℃以上,进一步优选70℃以上,进一步更优选75℃以上。通过所述蜡酯,可以得到更高的耐白化性。另外,上述蜡酯的熔点优选为100℃以下。所述蜡酯赋予润滑性的效果高,因此可以形成耐刮擦性更高的罩面涂层。上述蜡酯的熔点为100℃以下时,容易制备该蜡酯的水分散液,因此优选。例如,可以优选列举蜡酸蜂花酯。
作为上述罩面涂层的原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含有上述蜡酯的天然蜡。作为所述天然蜡,可以优选列举以不挥发分(NV)为基准,上述蜡酯的含有比例(含有两种以上蜡酯的情况下为它们的含有比例的合计)为50重量%以上(优选6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75重量%以上)的天然蜡。可以使用例如:巴西棕榈蜡(一般以60重量%以上、优选70重量%以上、更优选80重量%以上的比例含有蜡酸蜂花酯)、棕榈蜡等植物性蜡;蜂蜡、鲸蜡等动物性蜡;等天然蜡。所使用的天然蜡的熔点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60℃以上,进一步优选70℃以上,进一步更优选75℃以上)。另外,上述罩面涂层的原料可以为化学合成的蜡酯,也可以为通过将天然蜡纯化提高该蜡酯的纯度而得到的物质。这些原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罩面涂层整体中润滑剂所占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重量%~50重量%,更优选为10重量%~40重量%。润滑剂的含有比例为5重量%以上时,容易得到良好的耐刮擦性,因此优选。另外,润滑剂的含有比例为50重量%以下时,容易得到提高耐白化性的效果,因此优选。
在不损害效果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罩面涂层除了上述蜡酯以外还可以含有其它润滑剂。作为所述其它润滑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石油蜡(石蜡等)、矿物蜡(褐煤蜡等)、高级脂肪酸(蜡酸等)、中性脂肪(甘油三棕榈酸酯等)等各种蜡。另外,上述罩面涂层中除了上述蜡酯以外,可以辅助性地含有一般的聚硅氧烷类润滑剂、含氟型润滑剂等。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优选实质上不含有(它们的合计含量为罩面涂层整体的0.01重量%以下,或者检测限以下)所述聚硅氧烷类润滑剂、含氟型润滑剂等。另外,不排除含有为了与润滑剂不同的目的(例如,作为后述的罩面涂层形成用涂布材料的消泡剂)而使用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的罩面涂层根据需要可以含有防静电成分、交联剂、抗氧化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流动性调节剂(触变剂、增稠剂等)、成膜助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分散剂等)、防腐剂等添加剂。
<罩面涂层的防静电成分>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优选罩面涂层含有防静电成分。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防静电性优良时,可以优选用于例如液晶单元或半导体装置等忌避静电的物品的加工或运送工序等中。
所述防静电成分为可以发挥防止或抑制表面保护薄膜的带电的作用的成分。罩面涂层中含有防静电成分的情况下,作为该防静电成分,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有机或无机的导电性物质、各种防静电剂等。
作为所述有机导电性物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季铵盐、吡啶
Figure GDA0002423958250000161
盐、具有伯氨基、仲氨基、叔氨基等阳离子性官能团的阳离子型防静电剂;具有磺酸盐或硫酸酯盐、膦酸盐、磷酸酯盐等阴离子性官能团的阴离子型防静电剂;烷基甜菜碱及其衍生物、咪唑啉及其衍生物、丙氨酸及其衍生物等两性离子型防静电剂;氨基醇及其衍生物、甘油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等非离子型防静电剂;将具有上述的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的离子导电性基团(例如季铵盐基)的单体聚合或共聚而得到的离子导电性聚合物;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乙撑亚胺、烯丙胺类聚合物等导电性聚合物;等。这样的防静电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作为所述无机导电性物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钛、氧化锌、铟、锡、锑、金、银、铜、铝、镍、铬、钛、铁、钴、碘化铜、ITO(氧化铟/氧化锡)、ATO(氧化锑/氧化锡)等。另外,这样的无机导电性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所述防静电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阳离子型防静电剂、阴离子型防静电剂、两性离子型防静电剂、非离子型防静电剂、将具有上述的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的离子导电性基团的单体聚合或共聚而得到的离子导电性聚合物等。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优选上述罩面涂层中使用的防静电成分含有有机导电性物质。作为所述有机导电性物质,没有特别限制,从兼具良好的防静电性和高耐刮擦性的观点考虑,可以优选列举各种导电性聚合物。作为导电性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优选列举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乙撑亚胺、烯丙胺类聚合物等。这样的导电性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上述导电性聚合物等有机导电性物质可以与其它防静电成分(无机导电性物质、防静电剂等)组合使用。上述导电性聚合物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罩面涂层中所含的粘结剂100重量份优选为10重量份~200重量份,更优选为25重量份~1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份~120重量份。导电性聚合物的使用量为10重量份以上时,容易得到良好的防静电效果,因此优选。另外,导电性聚合物的使用量为200重量份以下时,充分得到与罩面涂层中的导电性聚合物的相容性,容易得到罩面涂层的良好外观品质和良好的耐溶剂性,因此优选。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作为优选的导电性聚合物,可以列举聚噻吩和聚苯胺。作为聚噻吩,优选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以下记作“Mw”)为40×104以下(更优选30×104以下)的聚噻吩。另外,作为聚苯胺,优选Mw为50×104以下(更优选30×104以下)的聚苯胺。另外,这些导电性聚合物的Mw优选为0.1×104以上(更优选0.5×104以上)。另外,本说明书中的聚噻吩是指未取代或者取代的噻吩的聚合物。特别是,作为取代的噻吩聚合物,优选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
采用将罩面涂层形成用涂布材料涂布到基材上并干燥或固化的方法作为形成上述罩面涂层的方法的情况下,作为用于制备该涂布材料的导电性聚合物,优选该导电性聚合物溶解或分散到水中的形态的物质(导电性聚合物水溶液)。所述导电性聚合物水溶液例如可以通过将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导电性聚合物(通过使分子内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单体共聚等方法来合成)溶解或分散到水中来制备。作为所述亲水性官能团,可以列举磺基、氨基、酰胺基、亚氨基、羟基、巯基、肼基、羧基、季铵基、硫酸酯基(-O-SO3H)、磷酸酯基(例如-O-PO(OH)2)等。所述亲水性官能团可以形成盐。作为聚噻吩水溶液的市售品,可以列举ナガセケムテック公司制造的商品名“デナトロン”系列。另外,作为聚苯胺磺酸水溶液的市售品,可以列举三菱人造丝公司制造的商品名“aqua-PASS”。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在上述涂布材料的制备中优选使用聚噻吩水溶液,更优选使用含有聚苯乙烯磺酸盐(PSS)的聚噻吩水溶液(可以是在聚噻吩中添加有PSS作为掺杂剂的形态)。所述水溶液可以是以聚噻吩:PSS=1:1至1:10的质量比含有聚噻吩和PSS的水溶液。上述水溶液中聚噻吩与PSS的合计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1重量%~5重量%。作为这样的聚噻吩水溶液的市售品,可以列举H.C.Stark公司制造的商品名“Baytron”。
另外,如上所述使用含有PSS的聚噻吩水溶液时,聚噻吩与PSS的合计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粘结剂100重量份优选为5重量份~200重量份,更优选为10重量份~1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5重量份~70重量份。
上述罩面涂层根据需要可以同时含有导电性聚合物与其它一种或两种以上防静电成分(导电性聚合物以外的有机导电性物质、无机导电性物质、防静电剂等)。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上述罩面涂层特别优选实质上不含有导电性聚合物以外的防静电成分。即,特别优选上述罩面涂层中所含的防静电成分实质上仅为导电性聚合物。
<交联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优选罩面涂层含有交联剂。作为这样的交联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三聚氰胺类交联剂、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等。另外,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通过所述交联剂,可以提高耐刮擦性、耐溶剂性、印刷粘附性、摩擦系数下降(即,润滑性提高)中的至少一种效果。特别是,上述交联剂优选为三聚氰胺类交联剂。另外,上述罩面涂层可以为实质上仅包含三聚氰胺类交联剂作为交联剂的层,即,实质上不含有三聚氰胺类交联剂以外的交联剂的层。
<罩面涂层的形成>
上述罩面涂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上述罩面涂层优选通过包括在基材上施加上述树脂成分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添加剂分散或溶解到适当的溶剂中而得到的液态组合物(罩面涂层形成用涂布组合物)的方法来形成。例如,作为上述罩面涂层的形成方法,可以优选列举:将上述涂布组合物涂布到基材的第一面并干燥,并且根据需要进行固化处理(热处理、紫外线处理等)的方法。上述涂布组合物的NV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重量%以下(例如0.05重量%~5重量%),更优选为1重量%以下(例如0.10重量%~1重量%)。形成厚度小的罩面涂层时,优选将上述涂布组合物的NV调节为0.05重量%~0.50重量%(特别是0.10重量%~0.30重量%)。通过这样使用低NV的涂布组合物,可以形成更均匀的罩面涂层。
作为构成上述罩面涂层形成用涂布组合物的溶剂,优选能够稳定地溶解或分散罩面涂层形成成分的溶剂。所述溶剂可以是有机溶剂、水或者它们的混合溶剂。作为所述有机溶剂,可以列举例如:乙酸乙酯等酯类、甲乙酮、丙酮、环己酮等酮类、四氢呋喃(THF)、二氧杂环己烷等环状醚类、正己烷、环己烷等脂肪族或脂环族烃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环己醇等脂肪族或脂环族醇类、烷撑二醇单烷基醚(例如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二烷撑二醇单烷基醚等二醇醚类等。另外,上述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作为构成上述罩面涂层形成用涂布组合物的溶剂,可以优选列举水或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溶剂(例如水与乙醇的混合溶剂)。
<罩面涂层的性状>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的罩面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3nm~500nm,更优选为4nm~100nm,进一步优选为5nm~60nm。罩面涂层的厚度为500nm以下时,表面保护薄膜容易得到良好的透明性(透光性),因此优选。另外,罩面涂层的厚度为3nm以上时,容易均匀地形成罩面涂层(例如,对于罩面涂层的厚度而言,根据部位不同的厚度的偏差减小),因此表面保护薄膜的外观不容易产生不均,因此优选。
特别是,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罩面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从得到外观品质更优良的罩面涂层观点考虑,优选为3nm以上且小于50nm,更优选3nm以上且小于30nm,进一步优选4nm以上且小于20nm,最优选5nm以上且小于11nm。表面保护薄膜的外观品质优良时,可以透过表面保护薄膜更精确地进行制品(被粘物)的外观检查。上述罩面涂层的厚度小从对基材的特性(光学特性、尺寸稳定性等)产生的影响小的观点考虑也是优选的。
上述罩面涂层的厚度可以通过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该罩面涂层的截面来掌握。例如,对于目标试样(形成有罩面涂层的基材、具备该基材的表面保护薄膜等),为了使罩面涂层清楚而进行重金属染色处理后,进行树脂包埋,并通过超薄切片法进行试样截面的TEM观察,由此可以掌握罩面涂层的厚度。作为TEM,可以列举日立公司制造的TEM,型号“H-7650”等。在后述的实施例中,对于在加速电压100kV、倍数60000倍的条件下得到的截面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后,用罩面涂层的截面积除以视野内样品长度,由此测定罩面涂层的厚度(视野内的平均厚度)。
另外,在即使不进行重金属染色也可以十分清楚地观察罩面涂层的情况下,可以省略重金属染色处理。或者可以对于由TEM掌握的厚度和利用各种厚度检测装置(例如,表面粗糙度计、干涉厚度计、红外分光测定仪、各种X射线衍射装置等)的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制成标准曲线并进行计算,由此求出罩面涂层的厚度。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罩面涂层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12Ω以下,更优选为106Ω~1012Ω。显示所述表面电阻率的表面保护薄膜可以优选作为例如液晶单元或半导体装置等忌避静电的物品的加工或运送过程等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薄膜使用。特别是,更优选表面电阻率为1011Ω以下(优选为5×106Ω~1010Ω,更优选为107Ω~109Ω)的表面保护薄膜。上述表面电阻率的值可以使用市售的绝缘电阻测定装置,由23℃、50%RH的环境下测定的表面电阻值来计算。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罩面涂层的摩擦系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4以下。通过这样的摩擦系数低的罩面涂层,在该罩面涂层上施加负荷(产生划伤程度的负荷)时,可以沿罩面涂层的表面挡开该负荷,可以减少由该负荷产生的摩擦力。由此,不容易引起罩面涂层的凝聚破坏(罩面涂层在其内部破坏的损伤形态)和界面破坏(罩面涂层从基材背面剥离的损伤形态)。因此,减少罩面涂层的摩擦系数时,可以更好地防止在表面保护薄膜上产生划伤的现象。摩擦系数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考虑与其它特性(外观品质、印刷性等)的平衡,将摩擦系数调节为0.1以上(例如0.1以上且0.4以下)是适当的,优选调节为0.15以上(例如0.15以上且0.4以下)。作为所述摩擦系数,例如可以采用在23℃、50%RH的测定环境下以40mN的垂直负荷擦过罩面涂层的表面而求出的值。优选设定上述蜡酯(润滑剂)的使用量使得实现上述优选的摩擦系数。对于上述摩擦系数的调节而言,例如通过交联剂的添加或成膜条件的调节而提高罩面涂层的交联密度也是有效的。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背面(罩面涂层的表面)优选具有利用油性油墨(例如使用油性记号笔)能够容易印刷的性质。所述表面保护薄膜,在粘贴有该表面保护薄膜的状态下进行的被粘物(例如光学部件)的加工或运送等过程中,适合将作为保护对象的被粘物的识别编号等记载在上述表面保护薄膜上并显示。因此,优选除了外观品质以外印刷性也优良的表面保护薄膜。例如,优选对于溶剂为醇类、并且含有颜料的类型的油性油墨具有高印刷性。另外,优选印刷的油墨不易通过摩擦或转印而除去(即,印刷粘附性优良)。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还优选具有在修正或消除印刷时即使用醇(例如乙醇)擦拭该印刷外观也不产生显著变化的程度的耐溶剂性。该耐溶剂性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后述的耐溶剂性评价来掌握。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的罩面涂层含有作为润滑剂的蜡酯,因此即使不对该罩面涂层的表面进行进一步的剥离处理(例如,涂布聚硅氧烷类剥离剂、长链烷基类剥离剂等公知的剥离处理剂并干燥的处理),也可以得到充分的润滑性(例如上述优选的摩擦系数)。这样不对罩面涂层的表面进行进一步剥离处理的方式,从可以将起因于剥离处理剂的白化(例如,加热加湿条件下保存所导致的白化)防患于未然等观点考虑是优选的。另外,从耐溶剂性的观点考虑也是有利的。
<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由含有下述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作为必要成分的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再剥离用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有时称为“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优选还含有分子中(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非水溶性交联剂。
<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为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及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作为必要的原料单体(原料单体成分)而构成的聚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即,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为由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及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作为必要成分的单体混合物得到的聚合物。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
其中,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从减少粘合剂层的外观缺陷(凹陷等)的观点考虑,优选为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以及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和二乙基丙烯酰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体(C)作为必要的原料单体而构成的聚合物。即,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优选为由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以及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和二乙基丙烯酰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体(C)作为必要成分的单体混合物得到的聚合物。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本说明书中,有时将“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和二乙基丙烯酰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体(C)”简称为“单体(C)”。构成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全部原料单体中含有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和二乙基丙烯酰胺组成的组中的两种以上单体时,它们全部为单体(C)。
另外,对于表面保护薄膜而言,粘合剂层中具有外观缺陷(例如,表面存在凹陷等、粘合剂层的厚度产生偏差等外观特性劣化)时,表面保护薄膜的外观特性变差,在粘贴有表面保护薄膜的状态下进行被粘物的外观检查时,有可能导致检查精度的下降。另外,检查精度的下降有时对生产率产生不良影响。
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作为主要单体成分使用,主要起着表现胶粘性、剥离性等作为粘合剂(或粘合剂层)的基本特性的作用。其中,丙烯酸烷基酯具有赋予形成粘合剂层的聚合物柔软性,发挥使粘合剂层表现粘附性、粘合性的效果的倾向,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具有赋予形成粘合剂层的聚合物硬度,发挥调节粘合剂层的再剥离性的效果的倾向。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具有碳原子数2~16(更优选2~10,进一步优选4~8)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另外,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中不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
其中,作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例如具有碳原子数2~14(更优选4~9)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庚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壬酯、丙烯酸异壬酯等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等。其中优选丙烯酸2-乙基己酯。
另外,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例如具有碳原子数2~16(更优选2~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等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脂环式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
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可以根据目标粘合性等适当选择。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的含量在构成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的总量(全量)(全部原料单体)(100重量%)中为70重量%~99.5重量%,优选为70重量%~99重量%,更优选为85重量%~9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87重量%~96重量%。通过将所述含量设定为70重量%以上,粘合剂层的胶粘性、再剥离性提高,因此优选。另一方面,含量超过99.5重量%时,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和单体(C)的含量降低,由此有时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外观变差。另外,使用两种以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时,只要全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的合计量(总量)满足上述范围即可。
上述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可以在包含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乳液粒子表面形成保护层,发挥防止粒子的剪切破坏的功能。该效果通过用碱中和羧基进一步提高。另外,粒子对剪切破坏的稳定性更一般而言是指机械稳定性。另外,通过组合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与羧基反应的非水溶性交联剂,在通过除去水而形成粘合剂层的阶段也可以作为交联点起作用。另外,通过非水溶性交联剂,也可以提高与基材的粘附性(锚固性)。作为这样的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羧基戊酯等。另外,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中也包括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有酸酐基的不饱和单体。这些当中,从在粒子表面的相对浓度高、易于形成更高密度的保护层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另外,上述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含量在构成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的总量(全量)(全部单体原料)(100重量%)中为0.5重量%~10重量%,优选为1重量%~5重量%,更优选为2重量%~4重量%。通过将所述含量设定为10重量%以下,可以抑制在形成粘合剂层后与作为被粘物的偏振板表面的官能团的相互作用增大,从而抑制经时粘合力增大,提高剥离性,因此优选。另外,含量超过10重量%时,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例如,丙烯酸)一般是水溶性的,因此有时在水中聚合而引起增稠(粘度增加)。另一方面,通过将含量设定为0.5重量%以上,乳液粒子的机械稳定性提高,因此优选。另外,粘合剂层与基材的粘附性(锚固性)提高,可以抑制胶糊残留,因此优选。
上述单体(C)(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二乙基丙烯酰胺)主要起到减少粘合剂层的外观缺陷(凹陷等)的作用。这些单体(C)在聚合中与其它单体聚合,其聚合物形成乳液粒子,由此乳液粒子的稳定性增加,减少凝胶物(凝聚物)。另外,与疏水性的非水溶性交联剂的亲合性增加,提高乳液粒子的分散性,减少由于分散不良而造成的凹陷。
上述单体(C)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在构成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的总量(全量)(全部原料单体)(100重量%)中优选为0.5重量%~10重量%,更优选为1重量%~6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5重量%。通过将上述含量设定为0.5重量%以上,可以充分地得到单体(C)的配合效果(抑制外观不良的效果),因此优选。另一方面,通过将含量设定为10重量%以下,形成粘合剂层的聚合物比较柔软,与被粘物的粘附性提高。另外,构成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全部原料单体中包含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二乙基丙烯酰胺构成的组中的两种以上单体时,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和二乙基丙烯酰胺的含量的合计(合计含量)为上述的“单体(C)的含量”。
作为构成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为了赋予特定的功能,可以并用上述单体成分[(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单体(C)]以外的其它单体成分。作为这样的单体成分,例如,为了提高乳液粒子内部交联以及凝聚力,可以以各自小于5重量%的比例添加(使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基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等多官能单体。另外,上述添加量(使用量)是在构成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总量(全部原料单体)(100重量%)中的含量。
作为上述其它单体成分,从进一步减少白化污染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等含羟基不饱和单体的添加量(使用量)少。具体而言,含羟基不饱和单体的添加量(构成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的总量(全量)(全部原料单体)(100重量%)中的含量)优选小于1重量%,更优选小于0.1重量%,进一步优选实质上不含有(例如,小于0.05重量%)。但是,为了引入羟基与异氰酸酯基的交联或金属交联等的交联点的情况下,也可以添加(使用)约0.01重量%~约10重量%。
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可以通过利用乳化剂、聚合引发剂将上述原料单体(单体混合物)乳液聚合而得到。
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乳液聚合中使用的乳化剂为在分子中引入了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反应性乳化剂(含有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反应性乳化剂)。即,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是使用分子中含有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反应性乳化剂进行聚合而得到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上述含有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反应性乳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含有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反应性乳化剂(以下称为“反应性乳化剂”)是分子中(一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乳化剂。作为上述反应性乳化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具有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烯醚基(乙烯氧基)、烯丙醚基(烯丙氧基)等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各种反应性乳化剂中选择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通过使用该反应性乳化剂,乳化剂纳入到聚合物中,来源于乳化剂的污染减少。另外,通过使用反应性乳化剂,可以抑制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加湿保存下的白化(吸湿白化)。因此,特别适合光学薄膜等光学构件用的表面保护用途。
作为上述反应性乳化剂,可以列举例如:具有在聚氧化乙烯烷基醚硫酸钠、聚氧化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铵、聚氧化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钠、聚氧化乙烯烷基磺基琥珀酸钠等非离子阴离子型乳化剂(具有非离子性亲水性基团的阴离子型乳化剂)中引入了丙烯基或烯丙醚基等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自由基反应性基团)的形态(或者相当于该形态)的反应性乳化剂。另外,以下将具有在阴离子型乳化剂中引入了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形态的反应性乳化剂称为“阴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另外,将具有在非离子阴离子型乳化剂中引入了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形态的反应性乳化剂称为“非离子阴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
特别是,使用阴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其中尤其是非离子阴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时,乳化剂纳入到聚合物中,由此可以提高低污染性。另外,特别是后述的非水溶性交联剂为具有环氧基的多官能环氧类交联剂时,通过其催化作用可以提高交联剂的反应性。不使用阴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的情况下,老化中交联反应不结束,有时产生粘合剂层的粘合力经时变化的问题。另外,该阴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纳入到聚合物中,因此不会象一般作为环氧类交联剂的催化剂使用的季铵化合物(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7-31585号公报)那样在被粘物的表面析出,因此不会造成白化污染,因此优选。
作为这样的反应性乳化剂,也可以使用商品名“アデカリアソープSE-10N”(株式会社ADEKA制造)、商品名“アクアロンHS-10”(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アクアロンHS-05”(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等市售品。
另外,有时特别是杂质离子成为问题,因此希望除去杂质离子,使用SO4 2-离子浓度为100μg/g以下的反应性乳化剂。另外,阴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铵盐反应性乳化剂。作为从反应性乳化剂中除去杂质的方法,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法、膜分离法、使用醇的杂质沉淀过滤法等适当的方法。
上述反应性乳化剂的配合量(使用量)相对于构成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的总量(全量)(全部原料单体)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10重量份,更优选为0.5重量份~6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份~4.5重量份。通过将配合量设定为0.1重量份以上,可以保持稳定的乳化,因此优选。另一方面,通过将配合量设定为10重量份以下,可以容易地将交联后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溶剂不溶分控制到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内,提高粘合剂(粘合剂层)的凝聚力,抑制对被粘物的污染,并且可以抑制由乳化剂造成的污染,因此优选。
作为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乳液聚合中使用的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5-甲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甲基丙脒)二硫酸盐、2,2’-偶氮双(N,N’-二亚甲基异丁基脒)等偶氮类聚合引发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过硫酸盐;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类聚合引发剂;过氧化物与还原剂组合而成的氧化还原型引发剂,例如过氧化物与抗坏血酸的组合(过氧化氢水溶液与抗坏血酸的组合等)、过氧化物与铁(II)盐的组合(过氧化氢水溶液与铁(II)盐的组合等)、过硫酸盐与亚硫酸氢钠组合而成的氧化还原型聚合引发剂等。另外,上述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使用量)可以根据引发剂和原料单体的种类等适当确定,没有特别限制,从将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溶剂不溶分控制到优选范围内等观点考虑,相对于构成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的总量(全量)(全部原料单体)100重量份优选为0.01重量份~1重量份,更优选为0.02重量份~0.5重量份。
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乳液聚合可以使用一般的分批聚合(一括重合)、连续滴加聚合、分步滴加聚合(分割滴下重合)等任意的方法,其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另外,从低污染化和将交联后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溶剂不溶分和断裂伸长率控制到优选范围内等观点考虑,优选分批聚合并且在低温(例如55℃以下,优选30℃以下)进行聚合。推测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聚合时,容易得到高分子量聚合物,低分子量聚合物变少,因此污染减少。
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是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的构成单元和来源于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构成单元作为必要构成单元的聚合物。其中,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优选为以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的构成单元、来源于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构成单元和来源于单体(C)的构成单元作为必要构成单元的聚合物。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中来源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为70重量%~99.5重量%,优选为70重量%~99重量%,更优选为85重量%~9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87重量%~96重量%。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中来源于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为0.5重量%~10重量%,优选为1重量%~5重量%,更优选为2重量%~4重量%。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中来源于单体(C)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5重量%~10重量%,更优选为1重量%~6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5重量%。
从低污染性和适当的粘合力的观点考虑,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溶剂不溶分(溶剂不溶成分的比例,有时也称为“凝胶分数”)优选为7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溶剂不溶分低于70重量%时,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中含有大量低分子量聚合物,因此仅仅通过交联的效果不能充分地减少粘合剂层中的低分子量成分,因此有时产生来源于低分子量成分等的被粘物污染,或者粘合力变得过高。上述溶剂不溶分可以通过聚合引发剂、反应温度、乳化剂和原料单体的种类等控制。上述溶剂不溶分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99重量%。
另外,本发明中,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溶剂不溶分是通过以下的“溶剂不溶分的测定方法”计算的值。
(溶剂不溶分的测定方法)
取约0.1g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用平均孔径0.2μm的多孔四氟乙烯片(商品名“NTF1122”,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包裹,然后用风筝线扎紧,测定此时的重量,将该重量作为浸渍前重量。另外,该浸渍前重量为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上述所取的聚合物)、四氟乙烯片和风筝线的总重量。另外,测定四氟乙烯片与风筝线的合计重量,将该重量作为包装袋重量。
然后,将上述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用四氟乙烯片包裹并用风筝线扎紧而得到的物体(称为“样品”)放入充满乙酸乙酯的50ml容器中,并在23℃静置7天。然后,从容器中取出样品(乙酸乙酯处理后),转移到铝制杯中,在干燥机中在130℃干燥2小时而除去乙酸乙酯,然后测定重量,将该重量作为浸渍后重量。
并且,由下式计算溶剂不溶分。
溶剂不溶分(重量%)=(a-b)/(c-b)×100 (1)
式(1)中,a为浸渍后重量,b为包装袋重量,c为浸渍前重量。
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溶剂可溶成分(有时称为“溶胶成分”)的重均分子量(Mw)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4万~20万,更优选为5万~15万,进一步优选为6万~10万。通过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溶剂可溶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4万以上,粘合剂组合物对被粘物的润湿性提高,对被粘物的胶粘性提高。另外,通过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溶剂可溶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20万以下,粘合剂组合物在被粘物上的残留量减少,低污染性提高。
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溶剂可溶成分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利用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将前述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溶剂不溶分的测定中得到的乙酸乙酯处理后的处理液(乙酸乙酯溶液)在常温下风干而得到的样品(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溶剂可溶成分)来求出。具体的测定方法可以列举以下的方法。
[测定方法]
GPC测定使用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GPC装置“HLC-8220GPC”进行,通过聚苯乙烯换算值求出分子量。测定条件如下所示。
样品浓度:0.2重量%(THF溶液)
样品注射量:10μl
洗脱液:THF
流速:0.6ml/分钟
测定温度:40℃
柱:
样品柱:TSKguardcolumn SuperHZ-H一根+TSKgel SuperHZM-H两根
参比柱:TSKgel SuperH-RC一根
检测器:差示折射计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粘合剂组合物的不挥发分100重量%,优选为8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0重量%~99重量%。
<非水溶性交联剂>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除了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以外优选还含有分子中(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非水溶性交联剂。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为非水溶性的化合物,是分子中(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例如2个~6个)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优选一分子中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个数为3个~5个。一分子中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个数越多,粘合剂组合物越密集地交联(即,形成粘合剂层的聚合物的交联结构变得越密集)。因此,可以防止粘合剂层形成后粘合剂层的润湿铺展。另外,形成粘合剂层的聚合物受到约束,因此可以防止粘合剂层中的官能团(羧基)偏析到被粘物面,从而粘合剂层与被粘物的粘合力经时上升。另一方面,一分子中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个数超过6个而过多时,有时产生凝胶化物。
作为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中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环氧基、异氰酸酯基、碳二亚胺基等。其中,从反应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环氧基。另外,从反应性高,因此交联反应中的未反应物不容易残留,对低污染性有利,可以防止由于粘合剂层中的未反应的羧基造成与被粘物的粘合力经时上升的观点考虑,优选缩水甘油基氨基。即,作为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优选具有环氧基的环氧类交联剂,其中,优选具有缩水甘油基氨基的交联剂(缩水甘油基氨基类交联剂)。另外,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为环氧类交联剂(特别是缩水甘油基氨基类交联剂)时,一分子中的环氧基(特别是缩水甘油基氨基)的个数为2个以上(例如2个~6个),优选为3个~5个。
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为非水溶性的化合物。另外,“非水溶性”是指在25℃的水100重量份中的溶解度(能够溶解于100重量份水中的化合物(交联剂)的重量)为5重量份以下,优选为3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份以下。通过使用非水溶性交联剂,未交联而残留的交联剂在高湿度环境下不容易造成在被粘物上产生的白化污染,低污染性提高。水溶性交联剂的情况下,在高湿度环境下,残留的交联剂溶解到水分中而容易转印到被粘物上,因此容易引起白化污染。另外,非水溶性交联剂与水溶性交联剂相比,对交联反应(与羧基的反应)的贡献更高,防止粘合力经时上升的效果更高。另外,非水溶性交联剂的交联反应的反应性高,因此在老化中交联反应快速地进行,可以防止由于粘合剂层中的未反应的羧基而造成与被粘物的粘合力经时上升。
另外,上述交联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例如可以如下测定。
(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使用搅拌器将相同重量的水(25℃)和交联剂在转速300rpm、10分钟的条件下混合,通过离心分离而分为水相和油相。然后,取水相在120℃干燥1小时,由干燥失重求出水相中的不挥发分(相对于100重量份水的不挥发成分的重量份)。
具体而言,作为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可以例示: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例如,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ETRAD-C”等)[在25℃的水100重量份中的溶解度为2重量份以下]、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苯(例如,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ETRAD-X”等)[在25℃的水100重量份中的溶解度为2重量份以下]等缩水甘油基氨基类交联剂;异氰脲酸三(2,3-环氧丙基)酯(例如,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EPIC-G”等)[在25℃的水100重量份中的溶解度为2重量份以下]等其它环氧类交联剂等。另外,非水溶性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的配合量(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的含量)优选设定为使得相对于作为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使用的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羧基1摩尔,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的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摩尔数为0.4摩尔~1.3摩尔的配合量。即,“全部的非水溶性交联剂的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总摩尔数”相对于“作为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使用的全部的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羧基的总摩尔数”的比例[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羧基](摩尔比)优选为0.4~1.3,更优选为0.5~1.1,进一步优选为0.5~1.0。通过将[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羧基]设定为0.4以上,可以减少粘合剂层中的未反应的羧基,有效地防止由羧基与被粘物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粘合力经时上升,因此优选。另外,容易将交联后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溶剂不溶分和断裂伸长率控制到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内,因此优选。另外,通过设定为1.3以下,可以减少粘合剂层中的未反应的非水溶性交联剂,抑制由非水溶性交联剂造成的外观不良,提高外观特性,因此优选。
特别是,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为环氧类交联剂的情况下,[环氧基/羧基](摩尔比)优选为0.4~1.3,更优选为0.5~1.1,进一步优选为0.5~1.0。另外,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为缩水甘油基氨基类交联剂的情况下,[缩水甘油基氨基/羧基](摩尔比)优选满足前述范围。
另外,例如,粘合剂组合物中添加(配合)4g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官能团当量为110(g/当量)的非水溶性交联剂的情况下,非水溶性交联剂所具有的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摩尔数例如可以如下计算。
非水溶性交联剂所具有的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摩尔数=[非水溶性交联剂的配合量(添加量)]/[官能团当量]=4/110
例如,添加(配合)4g环氧当量为110(g/当量)的环氧类交联剂作为非水溶性交联剂的情况下,环氧类交联剂所具有的环氧基的摩尔数例如可以如下计算。
环氧类交联剂所具有的环氧基的摩尔数=[环氧类交联剂的配合量(添加量)]/[环氧当量]=4/110
<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如上所述,含有上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作为必要成分。另外,优选含有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其它各种添加剂。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为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另外,“水分散型”是指能够分散到水性介质中,即,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为能够分散到水性介质中的粘合剂组合物。上述水性介质是以水作为必要成分的介质(分散介质),除了单独的水以外,也可以为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混合物。另外,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为使用上述水性介质等的分散液。
另外,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优选实质上不含有与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等反应(聚合)而纳入到形成粘合剂层的聚合物中的反应性(可聚合)成分以外的、所谓的非反应性(非可聚合)成分(但是,通过干燥挥发而不残留在粘合剂层中的水等成分除外)。非反应性成分残留在粘合剂层中时,有时这些成分转印到被粘物上,从而造成白化污染。另外,“实质上不含有”是指除了不可避免地混入的情况以外不主动添加,具体而言,这些非反应性成分在粘合剂组合物(不挥发成分)中的含量优选小于1重量%,更优选小于0.1重量%,进一步优选小于0.005重量%。
作为上述非反应性成分,可以列举例如:日本特开2006-45412中使用的磷酸酯类化合物等渗出到粘合剂层表面而赋予剥离性的成分等。另外,可以列举月桂基硫酸钠、月桂基硫酸铵等非反应性乳化剂。
特别是,从低污染性的观点考虑,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优选不添加季铵盐,进一步优选不添加季铵化合物。因此,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优选实质上不含有季铵盐,进一步优选实质上不含有季铵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一般作为用于提高环氧类交联剂的反应性的催化剂等使用。但是,这些化合物不纳入到形成粘合剂层的聚合物中,能够在粘合剂层中自由地移动,因此容易析出到被粘物表面,在粘合剂组合物中含有这些化合物时,有时容易引起白化污染,不能实现低污染性。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的季铵盐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组合物(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优选小于0.1重量%,更优选小于0.01重量%,进一步优选小于0.005重量%。另外,季铵化合物的含量优选满足上述范围。
另外,季铵盐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地例如为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GDA0002423958250000371
上式中,R1、R2、R3和R4表示除氢原子以外的烷基、芳基或由这些基团衍生的基团(例如,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芳基等)。另外,X-表示抗衡离子。
上述季铵盐和季铵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等烷基氢氧化铵及其盐类、四苯基氢氧化铵等芳基氢氧化铵及其盐类、以三月桂基甲基铵离子、二癸基二甲基铵离子、二椰油基二甲基铵离子、二硬脂基二甲基铵离子、二油基二甲基铵离子、鲸蜡基三甲基铵离子、硬脂基三甲基铵离子、山萮基三甲基铵离子、椰油基二(2-羟基乙基)甲基铵离子、聚氧化乙烯(15)椰油基硬脂基甲基铵离子、油基二(2-羟基乙基)甲基铵离子、椰油基山萮基二甲基铵离子、月桂基二(2-羟基乙基)甲基铵离子、癸基二(2-羟基乙基)甲基铵离子作为阳离子的碱及其盐类等。
另外,从低污染性的观点考虑,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与上述的季铵盐(或季铵化合物)同样地,优选不添加一般作为用于提高环氧类交联剂的反应性的催化剂等使用的叔胺及咪唑化合物。因此,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优选实质上不含有叔胺及咪唑化合物。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叔胺及咪唑化合物的含量(叔胺与咪唑化合物的合计含量)相对于粘合剂组合物(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优选小于0.1重量%,更优选小于0.01重量%,进一步优选小于0.005重量%。
上述的叔胺可以列举例如三乙胺、苄基二甲基胺以及α-甲基苄基二甲基胺等叔胺类化合物。上述的咪唑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2-甲基咪唑、2-十七烷基咪唑、2-苯基咪唑、4-乙基咪唑、4-十二烷基咪唑、2-苯基-4-羟甲基咪唑、2-乙基-4-羟甲基咪唑、1-氰基乙基-4-甲基咪唑以及2-苯基-4,5-二羟甲基咪唑等。
另外,在不对污染性产生影响的范围内,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含有上述以外的各种添加剂。作为各种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颜料、填充剂、流平剂、分散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消泡剂、抗老化剂、防腐剂等。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通过将上述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根据需要的上述非水溶性交联剂以及其它各种添加剂混合来制作。上述混合方法可以使用公知惯用的乳液混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例如使用搅拌机搅拌。搅拌条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温度优选为10℃~50℃,更优选为20℃~35℃。搅拌时间优选为5分钟~30分钟,更优选为10分钟~20分钟。搅拌转速优选为10rpm~3000rpm,更优选为30rpm~1000rpm。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可以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粘合剂层(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惯用的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例如,将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涂布(涂敷)到基材(透明薄膜基材)或者剥离薄膜(剥离衬垫)上,并根据需要进行干燥和/或固化,由此可以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作为干燥和/或固化的具体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在温度条件70℃~160℃下加热干燥10秒~10分钟的方法。交联通过干燥工序中的脱水、干燥后对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加热等来进行。
另外,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中的涂布(涂敷)可以使用公知的涂布法,可以使用惯用的涂布机,例如凹版辊涂布机、反转辊涂布机、接触辊涂布机、浸入辊涂布机、刮棒涂布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逗号刮刀涂布机、直接涂布机等。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μm~50μm,更优选为1μm~35μm,进一步优选为3μm~25μm。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的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交联后)的溶剂不溶分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9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5重量%以上。溶剂不溶分为90重量%以上时,可以抑制污染物转印到被粘物上,可以抑制白化污染和再剥离性不足(重剥离化),因此优选。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溶剂不溶分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为99重量%。另外,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交联后)的溶剂不溶分可以通过与上述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溶剂不溶分的测定方法同样的方法测定。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将上述的“溶剂不溶分的测定方法”中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替换为“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交联后)”的方法来测定。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的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23℃下的断裂伸长率(断裂点伸长率)优选为130%以下,更优选为40%~120%,进一步优选为60%~115%。上述断裂伸长率(断裂点伸长率)为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交联度的指标,如果为130%以下,则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聚合物的交联结构变得紧密。因此,可以防止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润湿铺展。另外,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聚合物受到约束,因此可以防止丙烯酸类粘合剂中的官能团(羧基)偏析到被粘物面,从而与被粘物的粘合力经时上升。
另外,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交联后)的23℃下的断裂伸长率(断裂点伸长率)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测定。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例如可以通过将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交联后)卷起,从而制作圆柱状的样品(长度50mm、截面积(底面积)1mm2),使用拉伸试验机,在23℃、50%RH的环境下,在初始长度(夹盘间隔)10mm、拉伸速度50m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并测定断裂点的伸长率而求出。
上述拉伸试验中使用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交联后),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制作。
将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适当的剥离薄膜上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50μm,然后在热风循环式烘箱中在120℃干燥2分钟,再在50℃进行3天养护(老化),从而制作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作为上述剥离薄膜,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表面经聚硅氧烷处理的PET薄膜,作为市售品,可以列举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的“MRF38”等。
另外,形成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70℃~-10℃,更优选为-70℃~-20℃,进一步优选为-70℃~-40℃,最优选为-70℃~-6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时,可以得到充分的粘合力,可以抑制加工时等的翘起和剥离,因此优选。另外,为-70℃以上时,可以抑制在更高速的剥离速度(拉伸强度)范围内重剥离化,从而作业效率下降的问题,因此优选。形成该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可以通过例如制备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时的单体组成来调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根据需要为了保护粘合面(粘合剂层中粘贴到被粘物的一侧的面),可以为在该粘合面上贴合有剥离衬垫的形态(带有剥离衬垫的表面保护薄膜的形态)。作为构成剥离衬垫的基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纸、合成树脂薄膜等。其中,从表面平滑性优良的观点考虑,优选合成树脂薄膜。例如,作为剥离衬垫的基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各种树脂薄膜(特别是聚酯薄膜)。剥离衬垫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5μm~200μm,更优选为10μm~100μm。对于剥离衬垫中贴合到粘合剂层的面,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脱模剂(例如,聚硅氧烷类、含氟型、长链烷基类、脂肪酸酰胺类等)或者二氧化硅粉末等实施脱模或防污处理。
<表面保护薄膜的性能>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优选显示在23℃、50%RH的测定环境下测定的剥离静电电压在被粘物(偏振板)侧和表面保护薄膜侧均为±1kV以内(更优选±0.8kV以内,进一步优选±0.7kV以内)的防静电性能。特别是,优选显示在23℃、25%RH的测定环境(低湿度环境)下测定的剥离静电电压在被粘物侧和表面保护薄膜侧均为±1kV以内(更优选±0.8kV以内,进一步优选±0.7kV以内)的防静电性能。优选至少表面保护薄膜侧的剥离静电电压在50%RH的测定条件、25%RH的测定条件的任意一种情况下均为±0.1kV以内的表面保护薄膜。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除了基材、罩面涂层和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以外还可以含有其它层。作为所述“其它层”的配置,可以列举在基材的第一面(背面)与罩面涂层之间、基材的第二面(正面)与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之间等。在基材背面与罩面涂层之间配置的层可以为例如含有防静电成分的层(防静电层)。在基材正面与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之间配置的层可以为例如用于提高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对上述第二面的锚固性的底涂层(锚固层)、防静电层等。可以为在基材正面配置防静电层、在该防静电层上配置锚固层、并在其上配置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构成的表面保护薄膜。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例如如图1所示,优选在基材12的背面12A上直接设置有罩面涂层14。即,在基材背面12A与罩面涂层14之间不插入其它层(例如防静电层)。通过所述构成,与在基材背面12A与罩面涂层14之间插入其它层的构成相比,可以提高基材背面12A与罩面涂层14的粘附性。因此,容易得到耐刮擦性更优良的表面保护薄膜。
另外,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在粘贴在被粘物50上的表面保护薄膜1的背面(罩面涂层14的表面)1A粘贴粘合带60,拉动该粘合带(拾取胶带)60从被粘物50上将表面保护薄膜1的至少一部分提起的操作(拾取操作)而从被粘物表面剥离。作为拾取胶带60,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具备基材(优选树脂薄膜)64和设置在其单面的粘合剂层62的单面粘合带。构成粘合剂层62的粘合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类、聚酯类、聚氨酯类、聚醚类、橡胶类、聚硅氧烷类、聚酰胺类、含氟型等各种粘合剂。另外,这样的各种粘合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粘合剂层6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3μm~100μm,更优选为5μm~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30μm。
在此,拾取胶带60对表面保护薄膜1的背面1A的粘合力(以下有时称为“背面剥离强度”)根据构成该粘合剂层62的粘合剂的种类而显著不同时,有时所使用的拾取胶带60的选择自由度降低。另外,所述背面剥离强度的不同让使用拾取胶带60从被粘物50除去表面保护薄膜1的作业者不知所措,有可能导致作业效率的下降和作业负荷的增大。另一方面,一般的拾取胶带,从容易得到和成本的观点考虑,多数为具备包含丙烯酸类粘合剂的粘合剂层(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丙烯酸类拾取胶带、具备包含橡胶类粘合剂的粘合剂层(橡胶类粘合剂层)的橡胶类拾取胶带。因此,优选显示与这些代表性的两类拾取胶带比较接近的背面剥离强度的表面保护薄膜。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罩面涂层含有蜡酯作为润滑剂。所述组成的罩面涂层与例如含有聚硅氧烷类润滑剂代替上述蜡酯的组成的罩面涂层相比,具有由于拾取胶带的粘合剂层的种类而造成的背面剥离强度的差异小(即,背面剥离强度对拾取胶带粘合剂的依赖性小)的倾向,因此优选。
上述拾取胶带的基材只要具有能够进行上述拾取操作的强度和柔软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优选列举与表面保护薄膜的基材同样的树脂薄膜。此外,可以列举:包含天然橡胶、丁基橡胶等的橡胶片;使聚氨酯、聚氯丁橡胶、聚乙烯等发泡而得到的发泡片;牛皮纸、皱纹纸、日本纸等纸;棉布、短切纤维布等布;纤维素类无纺布、聚酯无纺布、维尼纶无纺布等无纺布;铝箔、铜箔等金属箔;它们的复合物;等。上述拾取片的基材的厚度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优选为10μm~500μm,更优选为10μm~200μm。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在拉伸速度30m/分钟下对偏振板(三乙酰纤维素(TAC)板)的粘合力(180°剥离试验)(将粘贴在偏振板上的粘合片剥离时的剥离力)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05N/25mm~2.0N/25mm,更优选为0.1N/25mm~2.0N/25mm,进一步优选为0.2N/25mm~1.5N/25mm,进一步更优选为0.3N/25mm~1.1N/25mm,最优选为0.3N/25mm~0.6N/25mm。上述粘合力为2.0N/25mm以下时,在偏振板或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中,表面保护薄膜难以剥离,从而可以抑制生产率、操作性下降的问题的产生,因此优选。另外,为0.05N/25mm以上时,在制造工序中不容易产生表面保护薄膜的翘起和剥离,作为表面保护薄膜容易得到良好的保护功能,因此优选。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总透光率(基于JIS K 7361-1)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80%~97%,更优选为85%~95%。另外,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雾度(基于JIS K 7136)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2%~3.5%,更优选为2.0%~3.2%。
如此,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具有含有特定的蜡(即,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的酯)作为润滑剂、并含有聚酯树脂作为其粘结剂的罩面涂层,因此即使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可以有效地抑制罩面涂层的白化。另外,罩面涂层含有润滑剂,因此耐刮擦性好,而且耐白化性优良。因此,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外观品质更高。
另外,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具有由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因此胶粘性、防粘合力经时上升性优良,再剥离性优良。另外,凹陷和气泡缺陷等粘合剂层的外观不良减少,并且不容易看起来发白。因此,外观特性也优良。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可以透过该薄膜高精度地进行制品的外观检查,因此特别是优选作为粘贴到光学部件(例如,偏振板、波长板等作为液晶显示面板构成要素使用的光学部件、ITO薄膜、ITO玻璃等作为触控面板构成要素使用的导电性光学部件)上在该光学部件的加工时或运送时保护其表面的表面保护薄膜(光学部件用表面保护薄膜)使用。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胶粘性和再剥离性(易剥离性)优良,可以再剥离,因此可以优选用于再剥离的用途(再剥离用)。即,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可以优选用于再剥离的用途[例如,建筑养护用遮蔽胶带、汽车涂装用遮蔽胶带、电子部件(引线框、印刷基板等)用遮蔽胶带、喷砂用遮蔽胶带等遮蔽胶带类、铝窗框用表面保护薄膜、光学塑料用表面保护薄膜、光学玻璃用表面保护薄膜、汽车保护用表面保护薄膜、金属板用表面保护薄膜等表面保护薄膜类、背面研磨胶带、薄膜(ペリクル)固定用胶带、切割用胶带、引线框固定用胶带、清洁胶带、除尘用胶带、载带、盖带等半导体、电子部件制造工序用粘合带类、电子设备和电子部件的包装用胶带类、运输时的暂时固定胶带类、捆扎用胶带类、标签类]等。
另外,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凹陷和气泡缺陷等粘合剂层的外观不良减少,并且尽管具有罩面涂层也不容易看起来发白,因此具有优良的外观特性。另外,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通过具有上述罩面涂层可以发挥优良的耐刮擦性。因此,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优选作为要求特别优良的外观特性、耐刮擦性等的、构成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场发射显示器、触控面板显示器等的面板的偏振板、相位差板、防反射板、波长板、光学补偿薄膜、增亮薄膜、导电性薄膜等光学构件(光学塑料、光学玻璃、光学薄膜等)的表面保护用途(光学构件用表面保护薄膜等)使用。但是,用途不限于此,也可以用于半导体、电路、各种印刷基板、各种掩模、引线框等精细加工部件的制造时的表面保护或防破损、或者除去异物等、掩蔽等。
<光学构件>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为贴合有上述表面保护薄膜的光学构件。即,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优选具有在光学构件上设置有上述表面保护薄膜的结构。另外,作为光学构件,可以优选列举上述的光学构件。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具有其表面由上述表面保护薄膜保护的结构,因此即使是意外受到冲击时,也可以防止光学构件的破损等。另外,本发明的光学构件即使透过上述表面保护薄膜也可以高精度地进行外观检查。另外,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中,上述表面保护薄膜的再剥离性优良,因此在剥离表面保护薄膜时,不产生光学构件的破损等。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另外,以下说明中的各特性分别如下进行评价或测定。
[罩面涂层的厚度测定]
对于表面保护薄膜,进行重金属染色处理后进行树脂包埋,通过超薄切片法,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装置名“H-7650”,株式会社日立高科公司制造),在加速电压100kV、倍数60000倍的条件下得到截面图像。进行该截面图像的二值化处理后,用罩面涂层的截面积除以视野内样品长度,由此测定罩面涂层的厚度(视野内的平均厚度)。
[耐白化性评价]
由戴手套的试验者用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强力摩擦表面保护薄膜的背面(罩面涂层的表面)一次,肉眼观察该受到摩擦的部分(擦过部)与周围(非擦过部)相比是否变得透明。结果,肉眼能够确认非擦过部与擦过部的透明性不同时,判断为观察到白化。白化变得显著时,会观察到透明的擦过部与其周围(白化的非擦过部)的对比度更清楚的现象。
上述肉眼观察如下在暗室(反射法、透射法)和明室中进行。
(a)通过暗室中的反射法进行观察:在遮住外部光线的室内(暗室)中,在距各例的表面保护薄膜的背面(罩面涂层的表面)100cm的位置配置100W的荧光灯(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ルピカライン”),改变视点的同时肉眼观察样品的背面。
(b)通过暗室中的透射法进行观察:在上述暗室中,在距表面保护薄膜的正面(与设置罩面涂层的一侧相反侧的表面)10cm的位置配置上述荧光灯,改变视点的同时肉眼观察样品的背面。
(c)明室中的观察:在具有允许外部光线进入的窗的室内(明室)中,在晴天的白天,在直射阳光照不到的窗边肉眼观察样品的背面。
将这三种条件下的观察结果以下述的5个等级进行表示。
0:任意一种观察条件下均未观察到白化(擦过部与非擦过部均透明)。
1:在通过暗室中的反射法进行的观察中,观察到轻微的白化。
2:在通过暗室中的透射法进行的观察中,观察到轻微的白化。
3:在明室中的观察中,观察到轻微的白化。
4:在明室中的观察中,观察到明显的白化。
对初始(制作后,在50℃、15%RH的条件下保存3天)和加温加湿后(制作后,在50℃、15%RH的条件下保持3天,再在60℃、95%RH的高温高湿条件下保持2周)的表面保护薄膜进行上述的耐白化性评价。
[耐溶剂性评价]
上述暗室中,用浸透了乙醇的废布(布)擦拭表面保护薄膜的背面(即,罩面涂层的表面)五次,并肉眼观察该背面的外观。结果,未确认到用乙醇擦拭过的部分与其它部分之间外观上的不同时(观察不到通过用乙醇擦拭而产生的外观变化时)评价为耐溶剂性“良好”,确认到擦拭斑时评价为耐溶剂性“不良”。
[背面剥离强度测定]
如图4所示,将表面保护薄膜1切割为宽70mm、长100mm的尺寸,将该表面保护薄膜1的粘合面(设置有粘合剂层的一侧)20A用双面粘合带130固定到SUS304不锈钢板132上。
将在玻璃纸薄膜(基材)上具有天然橡胶类粘合剂的单面粘合带(ニチバン公司制造的商品名“セロテープ(注册商标)”,宽度24mm)切割为100mm的长度。将该粘合带160的粘合面162A在0.25MPa的压力、0.3m/分钟的速度的条件下压接到表面保护薄膜1的背面(即,罩面涂层14的表面)1A。将所得物体在23℃、50%RH的条件下放置30分钟。然后,使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在剥离速度0.3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的条件下将粘合带160从表面保护薄膜1的背面1A剥离,并测定此时的剥离强度[N/24mm]。
另外,为了更准确地测定上述背面剥离强度,为了防止在从表面保护薄膜1的背面1A剥离粘合带160时该表面保护薄膜1拉伸到粘合带160而从不锈钢板132上翘起而使用双面粘合带130,可以适当选择使用符合所述目的的双面粘合带。在此,使用双面粘合带(商品名“No.500A”,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
[表面保护薄膜的剥离强度测定]
准备宽度70mm、长度100mm的平面偏振板(日东电工公司制造的TAC偏振板,SEG1425DU)作为被粘物。将表面保护薄膜切割为宽25mm、长100mm的尺寸,将其粘合面在0.25MPa的压力、0.3m/分钟的速度的条件下压接到上述偏振板上。将所得物体在23℃、50%RH的条件下放置30分钟,然后在相同环境下使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在剥离速度30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的条件下将表面保护薄膜从上述偏振板上剥离,并测定此时的剥离强度(对偏振板剥离强度)[N/25mm]。
对于初始的表面保护薄膜(刚制作后的表面保护薄膜)以及在40℃环境下保存1周后的表面保护薄膜(40℃×1周保存后的表面保护薄膜)进行上述表面保护薄膜的剥离强度测定。
[防粘合力上升性的评价]
求出上述表面保护薄膜的剥离强度测定中的“初始的表面保护薄膜的剥离强度(初始剥离强度)”与“40℃×1周保存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剥离强度(40℃×1周的剥离强度)”之差,并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良好(○):差为0.2N/25mm以下的情况
不良(×):差大于0.2N/25mm的情况
[拾取特性评价](再剥离性评价)
求出上述表面保护薄膜的“背面剥离强度”与“40℃×1周保存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剥离强度(40℃×1周的剥离强度)”之比[(背面剥离强度)/(40℃×1周的剥离强度)],并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更良好(◎):上述防粘合力上升性可以评价为良好,上述比为3.8以上的情况
良好(○):上述防粘合力上升性可以评价为良好,上述比为2.0以上的情况
不良(×):上述防粘合力上升性可以评价为良好,上述比小于2.0的情况
[表面电阻率评价]
根据JIS K6911,使用绝缘电阻计(三菱化学アナリテック公司制造,商品名“Hiresta-up MCP-HT450”),在23℃、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下测定各例的表面保护薄膜样品的背面的表面电阻Rs。施加电压设定为100V,表面电阻Rs的读取在测定开始60秒后进行。由其结果根据下式计算表面电阻率。
ρs=Rs×E/V×π(D+d)/(D-d)
在此,上式中的ρs表示表面电阻率(Ω/□),Rs表示表面电阻(Ω),E表示施加电压(V),V表示测定电压(V),D表示表面的环状电极的内径(cm),d表示表面电极的内圆外径(cm)。
[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断裂伸长率]
将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下述的粘合剂1~8)涂布到经聚硅氧烷表面处理后的PET薄膜(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MRF38”)的聚硅氧烷处理面上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50μm,然后利用热风循环烘箱在120℃干燥2分钟,并在50℃进行3天养护,从而制作厚度50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然后,将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卷起,从而制作圆柱状的样品(长50mm、截面积(底面积)1mm2)。
使用拉伸试验机,在23℃、50%RH的环境下进行测定。设定夹盘使得测定的初始长度(初始夹盘间隔)为10mm,在拉伸速度50m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拉伸试验,测定断裂点的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断裂点伸长率)]。
另外,断裂伸长率(断裂点伸长率)表示在拉伸试验中试验片(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圆柱状样品)断裂时的伸长率,并通过下式计算。
“断裂伸长率(断裂点伸长率)”(%)=(“断裂时的试验片的长度(断裂时的夹盘间隔)”-“初始长度(10mm)”)÷“初始长度(10mm)”×100
[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溶剂不溶分]
从表面保护薄膜上取约0.1g粘合剂层(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用平均孔径0.2μm的多孔四氟乙烯片(商品名“NTF1122”,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包裹后,用风筝线扎紧,测定此时的重量,将该重量作为浸渍前重量。另外,该浸渍前重量是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上述所取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四氟乙烯片和风筝线的总重量。另外,也测定四氟乙烯片与风筝线的合计重量,将该重量作为包装袋重量。
然后,将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用四氟乙烯片包裹、并用风筝线扎紧的物体(以下称为“样品”)放入充满乙酸乙酯的50mL容器中,在23℃下静置7天。之后,从容器中取出样品(乙酸乙酯处理后),转移到铝制杯中,在干燥机中在130℃干燥2小时除去乙酸乙酯,然后测定重量,并将该重量作为浸渍后重量。
而且,由下式计算溶剂不溶分。
溶剂不溶分(重量%)=((d-e)/(f-e))×100
(上式中,d为浸渍后重量,e为包装袋重量,f为浸渍前重量。)
(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1)(粘合剂1)
在容器中配合水90重量份、以及如表1所示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94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2重量份、丙烯酸(AA)4重量份、非离子阴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商品名“アクアロンHS-10”,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6重量份,然后利用高速搅拌机搅拌混合,从而制备了单体乳液。
然后,在具有冷凝管、氮气引入管、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反应容器中添加水50重量份、聚合引发剂(过硫酸铵)0.01重量份以及上述制备的单体乳液中相当于10重量%的量,在搅拌的同时在75℃进行1小时乳液聚合。然后,再添加聚合引发剂(过硫酸铵)0.07重量份,然后在搅拌的同时用3小时添加剩余的全部单体乳液(相当于90重量%的量),然后在75℃反应3小时。然后,将其冷却到30℃,添加浓度10重量%的氨水调节到pH8,从而制备了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水分散液。
在上述得到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水分散液中,使用搅拌器在23℃、300rpm、10分钟的搅拌条件下搅拌混合作为非水溶性交联剂的环氧类交联剂[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TETRAD-C”,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环氧当量:110,官能团数:4]3重量份,从而制备了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有时称为“粘合剂1”)。
(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2)(粘合剂2)
如表1所示,将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单体原料变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92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4重量份、丙烯酸(AA)4重量份,将作为反应性乳化剂的“アクアロンHS-10”的使用量变为3重量份,除此以外,与上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1同样地制备了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有时称为“粘合剂2”)。
(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3)(粘合剂3)
如表1所示,将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单体原料变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88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8重量份、丙烯酸(AA)4重量份,除此以外,与上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2同样地制备了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有时称为“粘合剂3”)。
(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4)(粘合剂4)
如表1所示,将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单体原料变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92重量份、乙酸乙烯酯(Vac)4重量份、丙烯酸(AA)4重量份,使用“アデカリアソープSE-10N”4.5重量份代替“アクアロンHS-10”作为反应性乳化剂,除此以外,与上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1同样地制备了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有时称为“粘合剂4”)。
(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5)(粘合剂5)
如表1所示,将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单体原料变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92重量份、二乙基乙酰胺(DEAA)4重量份、丙烯酸(AA)4重量份,使用“アデカリアソープSE-10N”3重量份代替“アクアロンHS-10”作为反应性乳化剂,并且将作为非水溶性交联剂的“TETRAD-C”的使用量变为4重量份,除此以外,与上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1同样地制备了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有时称为“粘合剂5”)。
(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6)(粘合剂6)
如表1所示,使用“TETRAD-X”3重量份代替“TETRAD-C”作为非水溶性交联剂,除此以外,与上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2同样地制备了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有时称为“粘合剂6”)。
(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7)(粘合剂7)
如表1所示,使用作为非反应性乳化剂的“LA-16”4.5重量份代替作为反应性乳化剂的“アクアロンHS-10”,除此以外,与上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1同样地制备了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有时称为“粘合剂7”)。
(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8)(粘合剂8)
如表1所示,将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单体原料变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99.6重量份、丙烯酸(AA)0.4重量份,除此以外,与上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例2同样地制备了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有时称为“粘合剂8”)。
Figure GDA0002423958250000541
表1中,下述的表述为下述的含义。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Vac:乙酸乙烯酯
DEAA:二乙基丙烯酰胺
AA:丙烯酸
HS-10:非离子阴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商品名“アクアロンHS-10”,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SE-10N:非离子阴离子型反应性乳化剂(商品名“アデカリアソープSE-10N”,株式会社ADEKA制造)
LA-16:阴离子型非反应性乳化剂(商品名“ハイテノールLA-16”,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
T/C:作为非水溶性交联剂的环氧类交联剂[商品名“TETRAD-C”,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环氧当量:110,官能团数:4]
T/X:作为非水溶性交联剂的环氧类交联剂[商品名“TETRAD-X”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苯,环氧当量:100,官能团数:4]
<实施例1>
(涂布材料的制备)
准备含有25%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的分散液(粘结剂分散液)(商品名“バイナロールMD-1480”,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造,饱和共聚聚酯树脂的水分散液)。另外,准备作为润滑剂的巴西棕榈蜡的水分散液(润滑剂分散液)。另外,准备含有0.5%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PEDOT)和0.8%聚苯乙烯磺酸盐(数均分子量15万)(PSS)作为导电性聚合物的水溶液(导电性聚合物水溶液)(商品名“BaytronP”,H.C.Stark公司制造)。
在水与乙醇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以固体成分量计100重量份的上述粘结剂分散液、以固体成分量计30重量份的上述润滑剂分散液、以固体成分量计50重量份的上述导电性聚合物水溶液和三聚氰胺类交联剂,搅拌约20分钟充分混合。由此,制备了NV约0.15%的涂布材料。
(罩面涂层的形成)
准备对一个面(第一面)进行了电晕处理的厚度38μm、宽度30cm、长度40cm的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在该PET薄膜的电晕处理面上利用刮棒涂布机涂布上述涂布材料,并在130℃加热2分钟进行干燥。由此,制作了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具有厚度10nm的透明罩面涂层的基材(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
(表面保护薄膜的制作)
准备对PET薄膜的单面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脱模片。在该脱模片的剥离面(进行了上述剥离处理的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1(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并干燥,从而形成厚度15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上述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的另一个面(第二面,即未设置上述罩面涂层的面),然后在50℃、15%RH的环境下养护(老化)3天,从而得到表面保护薄膜。
<实施例2>
(涂布材料的制备)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NV约0.3%的涂布材料。
(罩面涂层的形成)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具有厚度50nm的透明罩面涂层的基材(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
(表面保护薄膜的制作)
准备对PET薄膜的单面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脱模片。在该脱模片的剥离面(进行了上述剥离处理的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2(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并干燥,从而形成厚度15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上述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的另一个面(第二面,即未设置上述罩面涂层的面),然后在50℃、15%RH的环境下养护(老化)3天,从而得到表面保护薄膜。
<实施例3>
(涂布材料的制备)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NV约0.3%的涂布材料。
(罩面涂层的形成)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具有厚度50nm的透明罩面涂层的基材(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
(表面保护薄膜的制作)
准备对PET薄膜的单面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脱模片。在该脱模片的剥离面(进行了上述剥离处理的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3(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并干燥,从而形成厚度15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上述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的另一个面(第二面,即未设置上述罩面涂层的面),然后在50℃、15%RH的环境下养护(老化)3天,从而得到表面保护薄膜。
<实施例4>
(涂布材料的制备)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NV约0.3%的涂布材料。
(罩面涂层的形成)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具有厚度50nm的透明罩面涂层的基材(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
(表面保护薄膜的制作)
准备对PET薄膜的单面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脱模片。在该脱模片的剥离面(进行了上述剥离处理的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4(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并干燥,从而形成厚度15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上述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的另一个面(第二面,即未设置上述罩面涂层的面),然后在50℃、15%RH的环境下养护(老化)3天,从而得到表面保护薄膜。
<实施例5>
(涂布材料的制备)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NV约0.3%的涂布材料。
(罩面涂层的形成)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具有厚度50nm的透明罩面涂层的基材(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
(表面保护薄膜的制作)
准备对PET薄膜的单面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脱模片。在该脱模片的剥离面(进行了上述剥离处理的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5(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并干燥,从而形成厚度15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上述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的另一个面(第二面,即未设置上述罩面涂层的面),然后在50℃、15%RH的环境下养护(老化)3天,从而得到表面保护薄膜。
<实施例6>
(涂布材料的制备)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NV约0.3%的涂布材料。
(罩面涂层的形成)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具有厚度50nm的透明罩面涂层的基材(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
(表面保护薄膜的制作)
准备对PET薄膜的单面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脱模片。在该脱模片的剥离面(进行了上述剥离处理的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6(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并干燥,从而形成厚度15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上述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的另一个面(第二面,即未设置上述罩面涂层的面),然后在50℃、15%RH的环境下养护(老化)3天,从而得到表面保护薄膜。
<比较例1>
(涂布材料的制备)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NV约0.3%的涂布材料。
(罩面涂层的形成)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具有厚度50nm的透明罩面涂层的基材(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
(表面保护薄膜的制作)
准备对PET薄膜的单面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脱模片。在该脱模片的剥离面(进行了上述剥离处理的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7(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并干燥,从而形成厚度15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上述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的另一个面(第二面,即未设置上述罩面涂层的面),然后在50℃、15%RH的环境下养护(老化)3天,从而得到表面保护薄膜。
<比较例2>
(涂布材料的制备)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了NV约0.3%的涂布材料。
(罩面涂层的形成)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具有厚度50nm的透明罩面涂层的基材(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
(表面保护薄膜的制作)
准备对PET薄膜的单面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脱模片。在该脱模片的剥离面(进行了上述剥离处理的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8(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并干燥,从而形成厚度15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上述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的另一个面(第二面,即未设置上述罩面涂层的面),然后在50℃、15%RH的环境下养护(老化)3天,从而得到表面保护薄膜。
<比较例3>
(涂布材料的制备)
准备在水-醇溶剂中以NV基准计以100:46.7的质量比含有包含阳离子性聚合物的防静电剂(コニシ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ボンディップ-P主剤”)和作为固化剂的环氧树脂(コニシ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ボンディップ-P硬化剤”)的溶液。
(罩面涂层的形成)
准备对一个面(第一面)进行了电晕处理的厚度38μm、宽度30cm、长度40cm的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在该PET薄膜的电晕处理面上利用刮棒涂布机涂布上述涂布材料,并在130℃加热2分钟进行干燥。由此,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得到厚度80nm的透明罩面涂层。
然后,在上述罩面涂层的表面以NV基准计涂布0.02g/m2长链烷基氨基甲酸酯类剥离处理剂(商品名“ピーロイル1010”,一方社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并干燥,由此赋予罩面涂层润滑性。
由此,制作了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具有厚度80nm的透明罩面涂层的基材(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
(表面保护薄膜的制作)
准备对PET薄膜的单面利用聚硅氧烷类剥离处理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脱模片。在该脱模片的剥离面(进行了上述剥离处理的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5(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并干燥,从而形成厚度15μm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到上述带有罩面涂层的基材的另一个面(第二面,即未设置上述罩面涂层的面),然后在50℃、15%RH的环境下养护(老化)3天,从而得到表面保护薄膜。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表面保护薄膜的概略构成以及通过上述的方法测定或评价它们而得到的结果示于表2。
Figure GDA0002423958250000621
另外,上述拾取特性为“更良好”(即,[(背面剥离强度)/(40℃×1周的剥离强度)]为3.8以上)时,高速下的拾取性能更优良。因此,作业者能够更快地、更有效地拾取,作业性优良。

Claims (9)

1.一种表面保护薄膜,其具备:
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基材,
设置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的罩面涂层,和
设置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二面上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面涂层含有作为润滑剂的蜡和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并且含有交联剂,并且厚度为3nm~500nm,
所述罩面涂层中的粘结剂中聚酯树脂所占的比例为98重量%~100重量%,
所述蜡为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的酯,
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为由含有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所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和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作为必要的原料单体而构成,原料单体总量中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的含量为70重量%~99.5重量%、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含量为0.5重量%~10重量%,并且通过使用分子中含有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反应性乳化剂进行聚合而得到,
所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还含有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非水溶性交联剂,
所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所述非水溶性交联剂的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摩尔数相对于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羧基1摩尔为0.5摩尔~1.3摩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薄膜,其中,所述基材为聚酯树脂薄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薄膜,其中,所述罩面涂层含有防静电成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薄膜,其中,所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为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以及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和二乙基丙烯酰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体(C)作为必要的原料单体而构成的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薄膜,其中,所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溶剂不溶分为70重量%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薄膜,其中,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溶剂不溶分为90重量%以上,23℃下的断裂伸长率为130%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薄膜,其中,所述水分散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所述非水溶性交联剂的能够与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摩尔数相对于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羧基1摩尔为0.655摩尔~1.3摩尔。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保护薄膜,其中,构成所述丙烯酸类乳液型聚合物的原料单体总量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的含量为70重量%~99重量%,含羧基不饱和单体(B)的含量为0.5~10重量%,以及单体(C)的含量为0.5~10重量%。
9.一种光学构件,其粘贴有所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保护薄膜。
CN201410370853.4A 2013-07-30 2014-07-30 表面保护薄膜及光学构件 Active CN1043420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8188 2013-07-30
JP2013158188A JP6092033B2 (ja) 2013-07-30 2013-07-30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2054A CN104342054A (zh) 2015-02-11
CN104342054B true CN104342054B (zh) 2020-06-19

Family

ID=52427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0853.4A Active CN104342054B (zh) 2013-07-30 2014-07-30 表面保护薄膜及光学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37572A1 (zh)
JP (1) JP6092033B2 (zh)
KR (1) KR102263347B1 (zh)
CN (1) CN104342054B (zh)
TW (1) TWI6609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9548B2 (ja) * 2014-11-27 2018-11-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部材
JP6599619B2 (ja) * 2015-02-17 2019-10-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JP6599618B2 (ja) * 2015-02-17 2019-10-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JP2018077355A (ja) * 2016-11-09 2018-05-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180080742A (ko) * 2017-01-04 2018-07-13 (주)에프티씨 접지형 정전용량방식 및 감압방식 동작기능을 갖는 삽입형 휴대폰 케이스
CN113504668A (zh) * 2017-03-28 2021-10-1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8181453A1 (ja) * 2017-03-29 2018-10-04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粘着性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構造体
JP2018172473A (ja) * 2017-03-31 2018-11-0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保護用粘着フィルム
KR102248024B1 (ko) * 2017-11-23 2021-05-06 안후이 허메이 머티리얼즈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편광자 보호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200632B1 (ko) * 2019-05-16 2021-01-11 이완희 가구용 친환경 보호필름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WO2023176590A1 (ja) * 2022-03-14 2023-09-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光学積層体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の製造方法
WO2023176589A1 (ja) * 2022-03-14 2023-09-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光学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814474B (zh) * 2022-07-08 2023-09-01 美商微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光罩保護組件之壓克力壓敏膠及其製造與應用方法
CN116017967B (zh) * 2023-02-01 2023-06-20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掩模液及随机裂纹模板与电磁屏蔽光学窗口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5158A (ja) * 2000-11-21 2002-05-28 Teijin Ltd 光学用易接着性積層フィルム
JP2010234533A (ja) * 2009-03-30 2010-10-21 Toray Ind Inc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WO2012141101A1 (ja) * 2011-04-15 2012-10-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JP2012224683A (ja) * 2011-04-15 2012-11-15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7391B2 (ja) * 1996-03-18 2002-02-18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液
JP4052021B2 (ja) * 2002-06-04 2008-02-27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フィルム
US7070051B2 (en) * 2004-03-26 2006-07-04 Atrion Medical Products, Inc. Needle counter device including troughs of cohesive material
TWI387629B (zh) * 2004-07-26 2013-03-01 Nitto Denko Corp 壓感黏合劑組成物、壓感黏合片及表面保護膜
JP5313455B2 (ja) * 2007-03-05 2013-10-09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KR101447311B1 (ko) * 2007-09-20 2014-10-06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점착시트, 터치패널용 상부전극 및 화상표시장치
JP2009107329A (ja) 2007-10-10 2009-05-21 Jsr Corp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534728B2 (ja) 2009-07-15 2014-07-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利用
JP5406615B2 (ja) * 2009-07-15 2014-02-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フィルムおよび該フィルムを用いた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117532B2 (ja) * 2010-04-20 2013-01-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再剥離用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5623967B2 (ja) * 2010-04-20 2014-11-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KR101297003B1 (ko) * 2010-04-20 2013-08-14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분산형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점착 시트
JP5611883B2 (ja) * 2011-04-13 2014-10-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再剥離用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JP6230233B2 (ja) * 2012-04-23 2017-11-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5158A (ja) * 2000-11-21 2002-05-28 Teijin Ltd 光学用易接着性積層フィルム
JP2010234533A (ja) * 2009-03-30 2010-10-21 Toray Ind Inc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WO2012141101A1 (ja) * 2011-04-15 2012-10-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JP2012224683A (ja) * 2011-04-15 2012-11-15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0988B (zh) 2019-06-01
KR20150014864A (ko) 2015-02-09
JP6092033B2 (ja) 2017-03-08
US20150037572A1 (en) 2015-02-05
TW201512259A (zh) 2015-04-01
JP2015027764A (ja) 2015-02-12
KR102263347B1 (ko) 2021-06-11
CN104342054A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2054B (zh) 表面保护薄膜及光学构件
KR102252651B1 (ko) 표면 보호 필름 및 광학 부재
KR102251539B1 (ko) 표면 보호 필름 및 광학 부재
TWI571384B (zh) Surface protective film
KR101883518B1 (ko) 점착 시트
JP6258681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光学部材
JP5791945B2 (ja) 粘着シート
JP6599618B2 (ja) 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JP6599619B2 (ja) 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KR20190039863A (ko) 톱 코트층 구비 필름, 표면 보호 필름 및 광학 부품
JP5751905B2 (ja) 粘着シート
JP5751906B2 (ja) 粘着シート
TWI719037B (zh) 表面保護膜及貼合有該表面保護膜的光學部件
JP6761084B2 (ja) 帯電防止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