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10231B -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10231B
CN104310231B CN201410533712.XA CN201410533712A CN104310231B CN 104310231 B CN104310231 B CN 104310231B CN 201410533712 A CN201410533712 A CN 201410533712A CN 104310231 B CN104310231 B CN 1043102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dolly
lower dolly
winding
assembly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37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10231A (zh
Inventor
郭树旺
赵迎九
郑雪峰
杜蔚琼
倪华
肖强
皮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337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10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10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0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10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0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1/00Trolleys or crabs, e.g. operating above runways
    • B66C11/16Rope, cable, or chain drives for trolleys; Combinations of such drives with hoisting gear
    • B66C11/20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differential gears, enabling simultaneous or selective operation of travelling and hoisting gear; Arrangements using the same rope or cable for both travelling and hoisting, e.g. in Temperley c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9/00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9/00Travelling gear incorporated in or fitted to trolleys or cranes
    • B66C9/16Travelling gear incorporated in or fitted to trolleys or cranes with means for maintaining alignment between wheels and t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下小车缠绕系统,用于水平支撑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的若干第二托辊,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通过至少一组第二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下小车的刚性支架上,使得下小车起升过程中,第二起升钢丝绳不会出现摆动、弹跳等现象,使得下小车能够平稳运行,进行从刚性支架的空腔穿过的上小车和下小车不会在相互穿越的过程中发生干涉。

Description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岸桥的下小车缠绕系统,属于重物起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集装箱岸桥系统中设置多个小车同时运行的方式来提高集装箱岸桥的装卸货效率;而目前多采用穿越式双小车的运行方式。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323415A公开了一种穿越式双小车桥架型起重机,其包括大车和设置在大车上的主梁,还包括:第一载重小车,第一载重小车包括取物装置、左瓣车架和右瓣车架,取物装置通过起升吊索悬挂吊在左瓣车架和右瓣车架上,且第一载重小车的起升吊索和第一载重小车的取物装置的上表面围成一U形空间,左瓣车架由设置在主梁左侧的导轨支承,右瓣车架由设置在主梁右侧的导轨支承;以及第二载重小车,第二载重小车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回转机构、以及通过起升吊索悬吊在该回转机构内的回转部件上的取物装置,支承第二载重小车车架的轨道设置在主梁上并位于所述的支撑第一载重小车的左瓣车架的导轨和所述的支承第一载重小车的右瓣车架的导轨之间,所述的所有导轨的延伸方向彼此平行,第二载重小车可从所述的U形空间穿过。
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穿越式双小车桥架型起重机中,第一载重小车的取物装置通过起升吊索悬挂吊在左瓣车架和右瓣车架上,且第二载重小车需要从第一载重小车的起升吊索和取物装置形成的U形空间穿过,因为第一载重小车的起升吊索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长度;且钢丝绳为柔性结构,从而,当第一载重小车带动抓取集装箱后的取物装置在主梁上滑动时,在第一载重小车的惯性载荷和风力载荷的作用下,起升吊索下方的取物装置和集装箱容易发生晃动,而且起升吊索的长度越长,晃动幅度也越大,进而会导致以下问题:取物装置和集装箱在运行过程中的晃动会加快左、右瓣车架与对应的导轨之间的磨损,也对大梁造成一定损伤;影响了第一载重小车的运行效率,进而间接降低了起重机的装卸货效率;同时,晃动可能会致使取物装置与集装箱发生部分脱离,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穿越式双小车中的下小车在运行过程中车轮、导轨和大梁磨损严重,装卸货效率低,且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有利于降低磨损,提高装卸货效率且不易发生安全隐患的新型下小车缠绕系统。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包括用于驱动下小车牵引的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卷筒,缠绕在第二驱动卷筒上的至少一条第二起升钢丝绳,用于水平支撑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的若干第二托辊,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通过至少一组第二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下小车的刚性支架上。
第二改向滑轮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靠近所述第二驱动卷筒设置,用于改变第二起升钢丝绳从所述第二驱动卷筒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向着所述下小车的方向水平延伸。
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之间的第二过渡滑轮组,所述第二过渡滑轮组将来自于第二驱动卷筒的第二起升钢丝绳的伸出端牵引向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
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下小车和下吊具上的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用于改变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下吊具上。
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包括设置在下小车顶部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四水平滑轮和第五垂直滑轮,设置在所述下小车上的第六滑轮,设置在所述下吊具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七滑轮,设置在下吊具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八滑轮,设置在所述下吊具底部的第九滑轮,以及第十二滑轮和第十三滑轮,所述第五垂直滑轮与所述第四水平滑轮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七滑轮与所述第八滑轮相比更加远离所述下吊具的内部,所述第十二滑轮与所述第十三滑轮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六滑轮,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五垂直滑轮,第二起升钢丝绳竖直向上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四水平滑轮,第二起升钢丝绳水平改向180°,然后依次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从下部绕过第七滑轮,再从上部绕过第八滑轮,竖直向下改向后接着从下部绕过第九滑轮,然后从另一个第八滑轮的上部绕到另一个第七滑轮的下部,竖直向上改向后接着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然后绕过第十二滑轮,横向改向180度,最后从上部绕过第十三滑轮,竖向改向180度,最后绕出到所述下吊具上。
所述第七滑轮和第八滑轮沿着所述下小车的底部径向排布。
所述第四水平滑轮、第五垂直滑轮、第七滑轮以及第八滑轮均设置在所述下小车的刚性支架上,所述上小车以及处于收起状态的上吊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刚性支架的内部,且与所述刚性支架的侧壁不重合。
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水平布置并同步驱动的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小车的两侧。
所述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包括驱动卷筒,沿着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上的第一牵引钢丝绳组,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上的第二牵引钢丝绳组,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分别经过位于下小车刚性支架上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以及靠近刚性支架下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分别经过下小车刚性支架上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以及靠近刚性结构下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在所述下小车上的缠绕均不相互干涉。
还包括用以防止所述下小车发生左右偏移的第一防偏结构;所述第一防偏结构包括设于下小车的第一行走机构的钢轮外侧的第一水平导向轮,以及设于下小车的第二行走机构的钢轮外侧的第二水平导向轮;当所述下小车向左偏移时,所述第一水平导向轮压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以阻止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钢轮向左偏移;当所述下小车向右偏移时,所述第二水平导向轮压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外侧以阻止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钢轮向右偏移。
本发明的下小车缠绕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下小车缠绕系统,用于水平支撑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的若干第二托辊,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通过至少一组第二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下小车的刚性支架上,使得下小车起升过程中,第二起升钢丝绳不会出现摆动、弹跳等现象,使得下小车能够平稳运行,进行从刚性支架的空腔穿过的上小车和下小车不会在相互穿越的过程中发生干涉。
2.本发明的下小车缠绕系统,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通过第二水平改向滑轮改变第二起升钢丝绳从所述第二驱动卷筒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向着所述下小车的方向水平延伸,不但便于第二起升钢丝绳向着下小车的方向缠绕,而且还能够降低起升缠绕系统的水平延伸长度,使得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更加紧凑。
3.本发明的下小车缠绕系统,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之间的第二过渡滑轮组,通过设置第二过渡滑轮组,来自于第二驱动卷筒的第二起升钢丝绳的伸出端以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度牵引向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从而使得从第二改向滑轮组伸出的第二起升钢丝绳能够降低高度后再向着水平方向延伸,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在高度方向上更加紧凑。
4.本发明提供的下小车缠绕系统,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小车和下吊具上的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从而改变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下吊具上,便于对于下吊具的起升控制。
5. 本发明的下小车缠绕系统,多数滑轮设置在所述下小车的刚性支架上,所述上小车以及上吊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刚性支架的内部,且与所述刚性支架的侧壁不重合,通过设置在刚性支架上,使得下小车起升过程中,第二起升钢丝绳不会出现摆动、弹跳等现象,使得下小车能够平稳运行,进行从刚性支架的空腔穿过的上小车和下小车不会在相互穿越的过程中发生干涉。
6.本发明的下小车缠绕系统,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水平布置并同步驱动的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小车的两侧在,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下小车和下吊具在起升和降落过程中更加平稳。
7.本发明的下小车缠绕系统,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的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也至少经过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在所述下小车上的缠绕均不相互干涉。从而使得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钢丝绳同时作用于下小车,并且不会相互干涉,使得机构运行更加顺畅且机构更加紧凑。
8. 本发明的下小车缠绕系统,还包括用以防止所述下小车发生左右偏移的第一防偏结构;所述第一防偏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钢轮外侧的第一水平导向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钢轮外侧的第二水平导向轮;当所述下小车向左偏移时,所述第一水平导向轮压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以阻止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钢轮向左偏移;当所述下小车向右偏移时,所述第二水平导向轮压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外侧以阻止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钢轮向右偏移;即在本发明中,在所述下小车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所述第一水平导向轮和所述第二水平导向轮与相应的导轨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当所述下小车向左发生偏移时,所述第一水平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导轨之间的间隙消失,且所述第一水平导向轮压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上,从而防止所述下小车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钢轮向左发生偏移,进而防止所述下小车整体发生偏移;当所述下小车向右发生偏移时,所述第二水平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的间隙消失,且所述第二水平导向轮压在所述第二导轨的外侧上,从而防止所述下小车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钢轮向右发生偏移,进而防止所述下小车整体发生偏移;同时,该种设置还可以避免所述下小车运行过程因所述刚性车架发生偏斜导致行走机构的钢轮啃轨的现象,且还能够防止所述下小车发生倾覆。
附图说明
为了使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在上小车上的具体缠绕方式;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在下小车上的具体缠绕方式;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大梁结构与下小车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第一托架结构和第二托架结构在大梁上的设置位置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与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势能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5中势能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势能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平衡重以及补偿缠绕系统与陆侧立柱箱体配合立体结构图;
图14是图13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7中上下小车节能缠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一防偏结构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二防偏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k10-第一驱动卷筒;k11-第一起升钢丝绳;k12-第一托辊; k14-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5-第一过渡滑轮组;k161-第一水平滑轮;k162-第二垂直滑轮;k163-第十四滑轮;k164-第十五滑轮;k165-第十一滑轮;k166-第十滑轮; k20-第二驱动卷筒;k21-第二起升钢丝绳;k22-第二托辊; k24-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5-第二过渡滑轮组; k261-第四水平滑轮;k262-第五垂直滑轮;k263-第七滑轮;k264-第八滑轮;k265-第九滑轮;k266-第十三滑轮;k267-第六滑轮;k268-第十二滑轮;k40-上小车;k60-上吊具;k70-下小车;k80-下吊具;k90-绳夹;k300-驱动卷筒;400k-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800-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500-牵引改向滑轮组;k900-第三牵引改向滑轮;k1200-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400-第四牵引钢丝绳组;k1600-固定滑轮;s1-第一大梁;s2-第二大梁;s3-第一导轨;s4-第二导轨;s5-第三导轨;s6-第四导轨;s7-刚性支架;s8-中间腔;s12-第一行走机构;s29-第二行走机构;s31-第一水平导向轮;s32-第二水平导向轮;s33-第三水平导向轮;s34-第四水平导向轮;s35-第三行走机构;s36-第四行走机构;m1-第三“L”型钩部;m2-第四“L”型钩部 ;n1-第一“L”型钩部;n2-第二“L”型钩部;q1-水平部;a1-起升卷筒;a3-补偿钢丝绳;a4-补偿缠绕系统;a5-平衡重;a6-小车吊具;a7-起升钢丝绳;a8-第一卷筒绳槽;a9-第二卷筒绳槽;a10-下滑轮;a11-上滑轮;a12-钢丝绳;a13-改向滑轮;a14-滑槽;a15-导轨;a16-喷油装置;a17-接油盘;a18-岸桥门腿;a19-第一起升卷筒;a20-第二起升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小车的缠绕系统,在穿越式双小车与岸桥的配合使用中,可以运用该缠绕系统。具体地,该缠绕系统适于使用在以下的大梁结构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大梁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所述第一大梁s1和所述第二大梁s2的相对内侧设有第一导轨s3和第二导轨s4,所述第一导轨s3和所述第二导轨s4共同形成支承上小车k40运行的第一导轨结构;所述第一大梁s1的外侧和所述第二大梁s2的外侧设有第三导轨s5和第四导轨s6,第三导轨s5和第四导轨s6共同形成支承下小车k70运行的第二导轨结构,其中下小车k70具有刚性支架,也即,下小车k70的位于大梁结构两侧的第一行走结构和第二行走结构通过刚性支架s7连接,使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之间受力平衡,从而防止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脱出所述第三导轨s5和所述第四导轨s6。
其中,所述刚性支架s7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个竖直架分别与所述第一行走结构和所述第二行走结构连接,且所述U型结构的中间腔s8用于供所述上小车k40穿过。即所述第一行走结构和所述第二行走结构之间通过所述U型结构实现刚性连接;且所述U型结构具有供所述上小车k40穿过的中间腔s8,因为所述U型结构为刚性结构,这样的话,在运行过程中所述中间腔s8的尺寸大小始终保持不变,从而防止所述U型结构和所述上小车之间发生干涉,保证所述上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始终能够顺利的穿过所述中间腔s8。
另外,如图8所示,大梁结构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一托架结构,以及用于支撑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二托架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一托架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之间的中间部,连接在所述中间部下方的水平部q1,连接于所述水平部q1两端的第一“L”型钩部n1和第二 “L”型钩部n2,所述第一“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和所述第二“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一托辊k12的不同单元,第一托辊k12能够绕着第一“L”型钩部n1和第二 “L”型钩部n2的水平钩边转动,所述第一“L”型钩部n1和第二“L”型钩部n2以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构成的大臂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所述第二托架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外侧的第三“L”型钩部m1和第四“L”型钩部m2,所述第三“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和所述第四“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二托辊k22的不同单元,所述第二托辊k22能够绕着第三“L”型钩部m1和第四“L”型钩部m2的水平沟边转动,第三“L”型钩部m1和第四“L”型钩部m2以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构成的大臂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如图19所示,还包括用以防止所述下小车发生左右偏移的第一防偏结构;所述第一防偏结构包括设于下小车的第一行走机构s12的钢轮外侧的第一水平导向轮s31,以及设于下小车的第二行走机构s29的钢轮外侧的第二水平导向轮s32;当所述下小车向左偏移时,所述第一水平导向轮s31压于所述第一导轨s3的外侧以阻止所述第一行走机构s12的钢轮向左偏移;当所述下小车向右偏移时,所述第二水平导向轮s32压于所述第二导轨s4的外侧以阻止所述第二行走机构s29的钢轮向右偏移。即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下小车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所述第一水平导向轮和所述第二水平导向轮与相应的导轨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当所述下小车向左发生偏移时,所述第一水平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导轨之间的间隙消失,且所述第一水平导向轮压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上,从而防止所述下小车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钢轮向左发生偏移,进而防止所述下小车整体发生偏移;当所述下小车向右发生偏移时,所述第二水平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的间隙消失,且所述第二水平导向轮压在所述第二导轨的外侧上,从而防止所述下小车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钢轮向右发生偏移,进而防止所述下小车整体发生偏移;同时,该种设置还可以避免所述下小车运行过程因所述刚性车架发生偏斜导致行走机构的钢轮啃轨的现象,且还能够防止所述下小车发生倾覆。
如图20所示,还包括用以防止所述上小车k40发生左右偏移的第二防偏结构;所述第二防偏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上小车的第三行走机构s35的钢轮远离第三导轨s5一侧的第三水平导向轮s33,以及设于所述上小车的第四行走机构s36的钢轮远离第四导轨s6一侧的第四水平导向轮s34;当所述上小车向左偏移时,所述第四水平导向轮压于所述第四导轨s6的外侧以阻止所述第四行走机构s36的钢轮向左偏移;当所述上小车向右偏移时,所述第三水平导向轮压于所述第三导轨s5的外侧以阻止所述第三行走机构的钢轮向右偏移。即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小车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所述第三水平导向轮和所述第四水平导向轮与相应的导轨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当所述上小车向左发生偏移时,所述第四水平导向轮与所述第四导轨之间的间隙消失,且所述第四水平导向轮压在所述第四导轨的外侧上,从而防止所述上小车的所述第四行走机构的钢轮向左发生偏移,进而防止所述上小车整体发生偏移;当所述上小车向右发生偏移时,所述第三水平导向轮与所述第三导轨之间的间隙消失,且所述第三水平导向轮压在所述第三导轨的外侧上,从而防止所述上小车的所述第三行走机构的钢轮向右发生偏移,进而防止所述上小车整体发生偏移;同时,该种设置还可以避免所述上小车运行过程因所述刚性车架发生偏斜导致行走机构的钢轮啃轨的现象,且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所述上小车发生倾覆。
下面结合附图1-6以及图9对本实施例中上下小车缠绕系统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上下小车缠绕系统包括用于驱动上小车牵引的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牵引的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上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以及用于驱动下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所述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卷筒k10,缠绕在第一驱动卷筒k10上的至少一条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用于水平支撑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若干第一托辊k12,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通过至少一组第一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上小车k40上,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卷筒k20,缠绕在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至少一条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用于水平支撑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若干第二托辊k22,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通过至少一组第二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下小车k70上,若干第一托辊k12通过第一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侧,若干第二托辊k22通过第二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与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水平部分均设置在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水平部分围成的水平空间的内侧,如图9所示。
上述缠绕系统,如图9所示,若干第一托辊k11通过第一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侧,若干第二托辊k21通过第二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外侧,从而使得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分别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外两侧,在进行起升和下降时,分别在大梁的内侧和外侧进行起升,不会产生相互干涉,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与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水平部分均设置在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水平部分围成的水平空间的内侧,这样布置不但使得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不会相互干涉,并且在空间上更加紧凑,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设置的更加合理,并且,由图中可以看出,上下车缠绕之后,完全位于下小车k70的刚性支架s7的中间腔s8(也即刚性支架s7的框架形成的内部结构空间)内,从而双车在穿越时不会发生干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用于驱动上小车行走的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行走的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上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滑轮以及钢丝绳的具体缠绕方式进行分别说明。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靠近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设置,用于改变第一起升钢丝绳k11从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向着所述上小车k40的方向水平延伸。
上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向着所述上小车k40的方向水平延伸,不但便于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向着上小车k40的方向缠绕,而且还能够降低起升缠绕系统的水平延伸长度,使得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更加紧凑。
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之间的第一过渡滑轮组k15,所述第一过渡滑轮组k15将来自于第一驱动卷筒k10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伸出端以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度牵引向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在本实施例中以120度的角度进行牵引,但是还可以采用100度、125度、130度、150度等等。
上述过渡滑轮组k15的设置,使得从第一改向滑轮组伸出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能够降低高度后再向着水平方向延伸,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在高度方向上更加紧凑。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小车k40和上吊具k60上的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用于改变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上吊具k60上,具体地,所述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包括设置在上小车k40上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一水平滑轮k161和第二垂直滑轮k16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吊具k60上的第三滑轮组,所述第二垂直滑轮k162与所述第一水平滑轮k161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二垂直滑轮k162,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竖向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一水平滑轮k161,第一起升钢丝绳k11横向改向180°,然后从所述上小车k40的底部经过所述第三滑轮组最终设置在上吊具k60上。所述第三滑轮组包括位于所述上吊具k60上部的第十四滑轮k163,位于上吊具k60下部的第十五滑轮k164,以及第十滑轮k166和第十一滑轮k165,所述第十滑轮k166与所述第十一滑轮k165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十四滑轮k163,来自于第一水平滑轮k161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伸出端先从上部绕过第十四滑轮k163,再从第十五滑轮k164的下部绕回第十四滑轮k163上,接着从下方绕过第十滑轮k166,第一起升钢丝绳k11横向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第十一滑轮k165,第一起升钢丝绳竖向改向180°, 最终设置在上吊具k60的底部上。
通过上述各组改向滑轮的设置,不但改变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水平走向,也改变了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竖直方向的走向,使其最终不被干涉的缠绕在上小车k40上;并且该种设置方式便于设置多组滑轮。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使得缠绕更加稳定,上述第三滑轮组可以设置多组,当设置多组时,第十四滑轮163和第十五滑轮k164分别设置多个,多个第十四滑轮163平行排列,多个第十五滑轮k164也平行排列。并且,为了使得小车可以平稳起升,小车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上述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包括驱动卷筒k600,沿着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600上的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200,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600上的第四牵引钢丝绳组k1400,所述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200经过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k900,缠绕在固定滑轮k1600上,进而绕设在上小车k40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200与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在所述上小车上的缠绕不相互干涉,所述第四牵引钢丝绳组k1200也至少经过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k900,缠绕在固定滑轮k1600上,进而绕设在上小车k40的第二侧面上,第二侧面上与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200、所述第四牵引钢丝绳组k1400与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在所述上小车上的缠绕均不相互干涉。
具体地,上小车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0缠绕在上小车k40的左右侧面上,上小车的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200和第四牵引钢丝绳组k1400缠绕在上小车的上下侧面上,从而使得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和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钢丝绳同时作用于上小车,并且不会相互干涉,使得机构运行更加顺畅且机构更加紧凑。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二改向滑轮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靠近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设置,用于改变第二起升钢丝绳k21从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向着所述下小车k70的方向水平延伸。
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之间的第二过渡滑轮组k25,所述第二过渡滑轮组k25将来自于第二驱动卷筒k20的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伸出端以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度牵引向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
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k26包括设置在下小车k70顶部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四水平滑轮k261和第五垂直滑轮k262,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上的第六滑轮k267,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七滑轮k263,设置在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八滑轮k264,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底部的第九滑轮k265,以及第十二滑轮k268和第十三滑轮k266,所述第五垂直滑轮k262与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所述第七滑轮k263与所述第八滑轮k264相比更加远离所述下吊具k80的内部,所述第十二滑轮k268与所述第十三滑轮k266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六滑轮k267,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五垂直滑轮k262,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竖直向上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第二起升钢丝绳k21水平改向180°,然后依次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从下部绕过第七滑轮k263,再从上部绕过第八滑轮k264,竖直向下改向后接着从下部绕过第九滑轮k265,然后从另一个第八滑轮k264的上部绕到另一个第七滑轮k263的下部,竖直向上改向后接着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然后绕过第十二滑轮k268,横向改向180度,最后从上部绕过第十三滑轮k266,竖向改向180度,最后绕出到所述下吊具k80上。
通过上述各组改向滑轮的设置,不但改变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水平走向,也改变了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竖直方向的走向,使其最终不被干涉的缠绕在下小车k70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上述的所有滑轮中,只有第九滑轮k265为动滑轮,其它滑轮均为定滑轮。
所述第七滑轮k263和第八滑轮k264沿着所述下小车k70的底部径向排布,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缠绕在第七滑轮k263的部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缠绕在第八滑轮k264的部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径向外侧。从而使得下吊具k80和上吊具k60的位置能够正对,使得吊具抓取集装箱的位置相同。
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第五垂直滑轮k262、第七滑轮k263以及第八滑轮k264均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的刚性支架s7上,所述上小车k40以及处于收起状态的上吊具k6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刚性支架s7的内部,且与所述刚性支架s7的侧壁不重合。 该种设置使得下小车起升过程中,第二起升钢丝绳k21不会出现摆动、弹跳等现象,使得下小车k70能够平稳运行,进而从刚性支架s7的空腔穿过的上小车不会与下小车发生干涉。
如图2所示,所述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包括驱动卷筒k300,沿着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300上的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300上的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分别经过位于下小车刚性支架s7上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k500以及靠近刚性支架s1下端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分别经过下小车刚性支架s7上端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以及靠近刚性结构下端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在所述下小车上的缠绕均不相互干涉。
具体地,下小车的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缠绕在下小车k70的左右侧面上,下小车的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和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缠绕在下小车的上下侧面上,从而使得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钢丝绳同时作用于下小车,并且不会相互干涉,使得机构运行更加顺畅且机构更加紧凑。
如图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水平布置并同步驱动的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的两侧。所述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所述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的未缠绕在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水平部分通过绳夹k90连接。
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水平布置并同步驱动的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小车的两侧,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下小车和下吊具在起升和降落过程中更加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卷筒,起升钢丝绳,改向滑轮均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设置多组,从而便于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小车缠绕系统,其是在实施例1基础之上的变形,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中的第三滑轮组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第三滑轮组包括位于所述上吊具k60上部的第十四滑轮k163,位于上吊具k60下部的第十五滑轮k164,来自于第一水平滑轮k161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伸出端先从上部绕过第十四滑轮k163,再从第十五滑轮k164的下部绕回第十四滑轮k163并从第十四滑轮163绕出,最终设置在上吊具k60的底部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小车缠绕系统,其是在实施例1或2基础之上的变形,其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中的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1或2不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k26包括设置在下小车k70顶部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四水平滑轮k261和第五垂直滑轮k262,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上的第六滑轮k267,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七滑轮k263,设置在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八滑轮k264,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底部的第九滑轮k265,所述第五垂直滑轮k262与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所述第七滑轮k263与所述第八滑轮k264相比更加远离所述下吊具k80的内部,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五垂直滑轮k262,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竖直向上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第二起升钢丝绳k21水平改向180°,然后依次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从下部绕过第七滑轮k263,再从上部绕过第八滑轮k264,竖直向下改向后接着从下部绕过第九滑轮k265,然后从另一个第八滑轮k264的上部绕到另一个第七滑轮k263的下部,竖直向上改向后接着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并从第六滑轮267的上部绕出并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上。
实施例4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势能补偿系统,包括平衡重a5、补偿缠绕系统a4以及补偿钢丝绳a3。
其中,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的下端连接所述平衡重a5,用于传递驱动力以使所述平衡重a5上升或下降;所述补偿钢丝绳a3一端连接于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的上端,另一端适于与驱动力源连接,用于传递所述驱动力以使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动作,从而使所述平衡重a5上升或下降。
本实施例的势能补偿系统还包括供起升钢丝绳a7和所述补偿钢丝绳a3共同缠绕的起升卷筒a1,所述起升钢丝绳a7一端缠绕在所述起升卷筒a1上,一端连接小车吊具a6,用于传递所述起升卷筒a1的驱动力,使所述小车吊具a6上升或下降;所述补偿钢丝绳a3在所述起升卷筒a1上的缠绕位置与所述起升钢丝绳a3在所述起升卷筒a1上的缠绕位置不相互干涉,且所述补偿钢丝绳a3在所述起升卷筒a1的绕向与所述起升钢丝绳a7在所述起升卷筒a1的绕向相反。
在使用时,所述起升卷筒a1正转时,所述小车吊具a6拉动所述起升钢丝绳a7下降,所述平衡重a5在所述补偿钢丝绳a3和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牵引下上升储能;所述起升卷筒a1反转时,所述平衡重a5拉动所述补偿钢丝绳a3和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下降释放能量,所述小车吊具a6在所述起升钢丝绳a7牵引下上升;或者,作为一种可替代形式,所述起升卷筒a1反转时,所述小车吊具a6拉动所述起升钢丝绳a7下降,所述平衡重a5在所述补偿钢丝绳a3和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牵引下上升储能;所述起升卷筒a1正转时,所述平衡重a5拉动所述补偿钢丝绳a3和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下降释放能量,所述小车吊具a6在所述起升钢丝绳a7牵引下上升。
本实施例的势能补偿系统通过与小车吊具共用一个起升卷筒的巧妙设计,省去了势能补偿系统中专门设置的驱动卷筒,并且也无需在小车吊具上设置专门与势能补偿系统配合的滑轮以及钢丝绳,结构简单,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且钢丝绳布置没有难度,容易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衡重a5通过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和所述补偿钢丝绳a3作用于所述起升卷筒a1的转矩与所述小车吊具a6通过所述起升钢丝绳a7作用于所述起升卷筒a1的转矩相等。通过该种设置,所述平衡重a5能够平衡所述小车吊具a6的重量,从而在集装箱起升时,机房内的起升电动机的功率只需消耗功率用于集装箱的提升,而无需在消耗功率用于吊具的升降。
所述起升卷筒a1上设有用于所述补偿钢丝绳a3缠绕的第一卷筒绳槽a8和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a7缠绕的第二卷筒绳槽a9,所述第一卷筒绳槽a8与所述第二卷筒绳槽a9沿所述起升卷筒a1轴向间隔布置。当平衡重上升储能时,补偿钢丝绳a3沿着所述第一卷筒绳槽a8缠绕匝数增多,所述小车吊具下降,起升钢丝绳沿着所述第二卷筒绳槽a9缠绕匝数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卷筒绳槽a8与相邻的第二卷筒绳槽a9还可以部分重合,即平衡重上升储能时,补偿钢丝绳a3沿着第一卷筒绳槽a8缠绕,且至少部分增加的缠绕匝数缠绕在第一卷筒绳槽a8重合部分,而该重合部分起升钢丝绳缠绕匝数在随着小车吊具下降过程中恰好消除。通过该种设置,可以节省起升卷筒上卷筒绳槽组数的设置,也有利于减小起升卷筒沿轴向的长度。
所述第一卷筒绳槽a8布置于所述第二卷筒绳槽a9的外侧,即补偿钢丝绳缠绕在所述起升钢丝绳的外侧,两者缠绕互不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起升卷筒a1为分体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小车吊具a6左右两侧的第一起升卷筒a1和第二起升卷筒a1,所述第一起升卷筒a1通过所述小车吊具a6左侧的所述起升钢丝绳a7连接到所述小车吊具a6的左侧,所述第二起升卷筒a1通过所述小车吊具a6右侧的所述起升钢丝绳a7连接到所述小车吊具a6的右侧。
其中,所述第一起升卷筒a19上成型有两组所述第一卷筒绳槽a8;所述第二起升卷筒a20上成型有两组所述第二卷筒绳槽a9,两组所述第一卷筒绳槽a8分别布置于两组所述第二卷筒绳槽a9的外侧。所述第一起升卷筒a19和所述第二起升卷筒a20分别对应设置一套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和所述平衡重a5。
在本实施例的势能补偿系统设置为一套,位于所述吊具的左侧或者右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具体结构为:所述补偿缠绕系统包括若干个并排布置的倍率滑轮组,每一所述倍率滑轮组包括固定在所述平衡重a5上的下滑轮a10和固定设置的上滑轮a11,以及缠绕在所述下滑轮a10和所述上滑轮a11之间的钢丝绳a12;其中,上滑轮a11的固定设置是指上滑轮a11的旋转中心固定设置,而非上滑轮a11本身不能转动。每一所述倍率滑轮组的所述上滑轮a11对应连接一根所述补偿钢丝绳a3。
进一步地,所述补偿缠绕系统包括四组所述倍率滑轮组,相应地,所述补偿钢丝绳a3设置为四根,其中两根所述补偿钢丝绳a3缠绕在所述第一起升卷筒a19,另外两根所述补偿钢丝绳a3缠绕在所述第二第二起升卷筒a20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势能补偿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起升卷筒a1与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之间的改向滑轮a13,每一连接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上端的所述补偿钢丝绳a3经所述改向滑轮a13改向后连接到所述起升卷筒a1。通过改向滑轮a13的设置,势能补偿系统设置位置更加灵活,而且进一步降低了补偿钢丝绳与起升钢丝绳干涉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衡重a5和相应的所述补偿缠绕系统a4设置在岸桥的陆侧立柱箱体内。平衡重在岸桥的立柱箱体内上下运行,外观美观,而且平衡重和相应的补偿缠绕系统设置在陆侧立柱箱体内,不但不增加海侧轮压,而且还使得整机的稳定性提高,岸桥系统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如图13-15所示,所述平衡重a5上设置多个垂直的滑槽a14,岸桥陆侧立柱箱体内对应滑槽a14的位置设置相同数量的导轨a15,导轨成型于岸桥陆侧立体箱体的岸桥门腿a18上,所述平衡重a5的滑槽a14嵌在导轨a15内,可沿着导轨a15直线上下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a15为由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组成的“凸”字形,所述“凸”字形的水平部分通过焊接或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岸桥门腿a18上,所述“凸”字形的竖直部分的横截面为矩形,但是并不限于矩形。相应的,所述平衡重a5上的滑槽a14为矩形槽,同样在本发明中也不限于矩形。
此外,岸桥陆侧立柱箱体内每条导轨均设置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导轨顶部的喷油装置,a16和导轨底部的接油盘a17,所述喷油装置a16不断向所述导轨a15喷淋润滑油,用于润滑导轨,导轨下方的所述接油盘收集导轨上落下的油,并被油泵抽至喷油装置a16,形成循环。
根据以上所描述的结构,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实施例势能补偿系统的工作过程:
所述小车吊具抓箱过程:当小车吊具需要下降抓箱时,所述小车吊具空载下降,所述小车吊具通过起升钢丝绳带动所述起升卷筒a1正转,所述平衡重a5上升储能,所述平衡重a5上升的势能主要由小车吊具下降的势能提供,起升卷筒的能耗主要用于控制小车吊具下降的速度,当小车吊具下降至集装箱时,所述平衡重上升至极限位置,所述起升卷筒停止正转;
所述起升卷筒反转,所述小车吊具抓箱上升,所述平衡重下降释放能量,此时起升卷筒的能耗主要用于起升集装箱,而吊具自身的起升由所述平衡重来提供能量。
所述小车吊具卸箱过程:小车吊具下降,平衡重在补偿钢丝绳以及补偿缠绕系统的牵引下上升并储能,小车吊具下降利用小车吊具和集装箱的重力自然下降,起升卷筒的能耗主要用于控制集装箱的下降速度,小车吊具下降过程中能耗较小。
实施例5
作为实施例4势能补偿系统的一种可替换形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势能补偿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势能补偿系统设置为两套,分别布置于所述小车吊具a6的左侧和右侧,每一套的所述势能补偿系统的四根所述补偿钢丝绳通过改向滑轮缠绕到相应一侧的起升卷筒上,即位于所述吊具左侧的补偿钢丝绳通过改向滑轮缠绕到第一起升卷筒上,位于所述吊具右侧的补偿钢丝绳通过改向滑轮缠绕到第二起升卷筒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的每一所述势能补偿系统中的倍率滑轮组可以设置为四组,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组数,例如两组、三组等。
实施例6
作为实施例4或实施例5的一种可替代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势能补偿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起升卷筒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起升卷筒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补偿钢丝绳a3缠绕的第一卷筒绳槽a8以及位于两侧第一卷筒绳槽a8中间的,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a7缠绕的第二卷筒绳槽a9。将起升卷筒设置为一体结构,节省了起升卷筒原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势能补偿系统的装配效率。
所述势能补偿系统设置为两套,分别布置于小车吊具的左侧和右侧,每一套势能补偿系统包括四组倍率滑轮组,相应的,所述起升卷筒外侧的两端上分别成型有适于相应一侧的四根补偿钢丝绳缠绕的第一卷筒绳槽,以及位于两组第一卷筒绳槽之间的,适于小车吊具两侧的起升钢丝绳缠绕的两组第二卷筒绳槽。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小车的节能缠绕系统,如图16所示,包括用于驱动上小车行走的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行走的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上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用于补偿上吊具在起升、下降过程中的势能变化的上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以及用于补偿下吊具在起升、下降过程中的势能变化的下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
其中,用于驱动上小车行走的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行走的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上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这些缠绕子系统采用实施例1或2或3中所述的设置方式。
所述下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和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采用同一个第二驱动卷筒k20,具体地,所述下小车补偿子缠绕系统中的用于传递驱动力以使平衡重a5起升或下降的第二补偿钢丝绳,以及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中的用于传递驱动力以使得下小车起升或下降的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共同缠绕于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所述第二补偿钢丝绳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缠绕位置与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缠绕位置不相互干涉,且所述第二补偿钢丝绳在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绕向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绕向相反。
所述上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和所述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采用同一个第一驱动卷筒k10,具体地,所述上小车补偿子缠绕系统中的用于传递驱动力以使平衡重起升或下降的第一补偿钢丝绳,以及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中的用于传递驱动力以使得上小车起升或下降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共同缠绕于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所述第一补偿钢丝绳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上的缠绕位置与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上的缠绕位置不相互干涉,且所述第一补偿钢丝绳在第一驱动卷筒k10上的绕向与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上的绕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上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和下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采用实施例4或5或6所述的势能补偿系统。
也即,将实施例4或5或6所述的势能补偿系统应用于本实施例中,而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上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和下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具体的,将势能补偿系统应用于下小车而作为下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时,所述下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中的用于传递驱动力以使平衡重5起升或下降的第二补偿钢丝绳,以及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中的用于传递驱动力以使得下小车起升或下降的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共同缠绕于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此时第二驱动卷筒k20相当于实施例4或5或6中所述起升卷筒a1,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相当于实施例4或5或6中所述的起升钢丝绳a7,所述第二补偿钢丝绳相当于实施例4或5或6中的补偿钢丝绳a3,所述第二补偿钢丝绳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缠绕位置与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缠绕位置不相互干涉,且所述第二补偿钢丝绳在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绕向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绕向相反。
作为一种改进,进一步将实施例4或5或6所述的势能补偿系统应用于上小车而作为上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时,所述上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中的用于传递驱动力以使平衡重5起升或下降的第一补偿钢丝绳,以及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中的用于传递驱动力以使得上小车起升或下降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共同缠绕于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此时第一驱动卷筒k10相当于实施例4或5或6中的起升卷筒a1,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相当于实施例4或5或6中所述的起升钢丝绳a7,所述第一补偿钢丝绳相当于实施例4或5或6中所述的补偿钢丝绳a3,所述第一补偿钢丝绳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上的缠绕位置与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上的缠绕位置不相互干涉,且所述第一补偿钢丝绳在第一驱动卷筒k10上的绕向与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上的绕向相反。
本实施例的用于补偿下小车在起升下降过程中的势能的下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以及用于补偿上小车在起升下降过程中的势能的上吊具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4或5或6的设置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小车均设置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
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上、下小车可以只有其中一个小车设置补偿缠绕子系统,例如,只有上小车设置补偿缠绕子系统,或者只有下小车设置补偿缠绕子系统。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包括用于驱动下小车牵引的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卷筒(k20),缠绕在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至少一条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用于水平支撑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若干第二托辊(k22),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通过至少一组第二改向滑轮组(k23)连接在下小车(k70)的刚性支架(s7)上;
第二改向滑轮组(k23)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靠近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设置,用于改变第二起升钢丝绳(k21)从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向着所述下小车(k70)的方向水平延伸;
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k23)还包括设置在下小车(k70)和下吊具(k80)上的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k26),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k26)用于改变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下吊具(k80)上;
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k26)包括设置在下小车(k70)顶部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四水平滑轮(k261)和第五垂直滑轮(k262),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上的第六滑轮(k267),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七滑轮(k263),设置在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八滑轮(k264),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底部的第九滑轮(k265),以及第十二滑轮(k268)和第十三滑轮(k266),所述第五垂直滑轮(k262)与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所述第七滑轮(k263)与所述第八滑轮(k264)相比更加远离所述下吊具(k80)的内部,所述第十二滑轮(k268)与所述第十三滑轮(k266)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六滑轮(k267),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五垂直滑轮(k262),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竖直向上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第二起升钢丝绳(k21)水平改向180°,然后依次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从下部绕过第七滑轮(k263),再从上部绕过第八滑轮(k264),竖直向下改向后接着从下部绕过第九滑轮(k265),然后从另一个第八滑轮(k264)的上部绕到另一个第七滑轮(k263)的下部,竖直向上改向后接着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然后绕过第十二滑轮(k268),横向改向180度,最后从上部绕过第十三滑轮(k266),竖向改向180度,最后绕出到所述下吊具(k8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小车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k23)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之间的第二过渡滑轮组(k25),所述第二过渡滑轮组(k25)将来自于第二驱动卷筒(k20)的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伸出端牵引向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小车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滑轮(k263)和第八滑轮(k264)沿着所述下小车(k70)的底部径向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小车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第五垂直滑轮(k262)、第七滑轮(k263)以及第八滑轮(k264)均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的刚性支架(s7)上,上小车(k40)以及处于收起状态的上吊具(k6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刚性支架(s7)的内部,且与所述刚性支架(s7)的侧壁不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小车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水平布置并同步驱动的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小车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包括驱动卷筒(k300),沿着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300)上的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300)上的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分别经过位于下小车刚性支架(s7)上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以及靠近刚性支架(s1)下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分别经过下小车刚性支架(s7)上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以及靠近刚性结构下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在所述下小车上的缠绕均不相互干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小车缠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防止所述下小车发生左右偏移的第一防偏结构;所述第一防偏结构包括设于下小车的第一行走机构(s12)的钢轮外侧的第一水平导向轮(s31),以及设于下小车的第二行走机构(s29)的钢轮外侧的第二水平导向轮(s32);当所述下小车向左偏移时,所述第一水平导向轮(s31)压于第一导轨(s3)的外侧以阻止所述第一行走机构(s12)的钢轮向左偏移;当所述下小车向右偏移时,所述第二水平导向轮(s32)压于第二导轨(s4)的外侧以阻止所述第二行走机构(s29)的钢轮向右偏移。
CN201410533712.XA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Active CN104310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3712.XA CN104310231B (zh)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3712.XA CN104310231B (zh)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0231A CN104310231A (zh) 2015-01-28
CN104310231B true CN104310231B (zh) 2017-05-03

Family

ID=52365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3712.XA Active CN104310231B (zh)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1023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72477A (en) * 1961-07-13 1964-10-14 Creusot Forges Ateliers Overhead travelling crane
GB1223379A (en) * 1968-05-03 1971-02-24 Krupp Gmbh Travelling crane
CN1221392A (zh) * 1996-08-09 1999-06-30 Kci国际有限公司 吊索抓斗控制系统
CN1521107A (zh) * 2003-02-12 2004-08-18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 钢丝绳缠绕型吊具纠偏技术
CN101100270A (zh) * 2007-07-27 2008-01-09 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双小车多起升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CN101323415A (zh) * 2008-07-28 2008-12-17 樊茂勇 穿越式双小车桥架型起重机
CN201325830Y (zh) * 2008-11-25 2009-10-14 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岸桥吊具起升钢丝绳防挂仓缠绕机构
CN204198282U (zh) * 2014-10-11 2015-03-11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1288B2 (ja) * 1997-05-21 2000-04-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目的クレーン
JP2001341974A (ja) * 2000-06-05 2001-12-1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72477A (en) * 1961-07-13 1964-10-14 Creusot Forges Ateliers Overhead travelling crane
GB1223379A (en) * 1968-05-03 1971-02-24 Krupp Gmbh Travelling crane
CN1221392A (zh) * 1996-08-09 1999-06-30 Kci国际有限公司 吊索抓斗控制系统
CN1521107A (zh) * 2003-02-12 2004-08-18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 钢丝绳缠绕型吊具纠偏技术
CN101100270A (zh) * 2007-07-27 2008-01-09 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双小车多起升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CN101323415A (zh) * 2008-07-28 2008-12-17 樊茂勇 穿越式双小车桥架型起重机
CN201325830Y (zh) * 2008-11-25 2009-10-14 无锡华东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岸桥吊具起升钢丝绳防挂仓缠绕机构
CN204198282U (zh) * 2014-10-11 2015-03-11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0231A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6002A (zh) 一种双天轨堆垛机
CN104773516B (zh) 一种具有曳引式提升机构的堆垛机
CN105026298B (zh) 电梯的改造方法
CN104261267B (zh) 一种穿越式双小车节能岸桥系统
CN103350962A (zh) 塔机及塔机的平衡力矩的调整方法
CN101291867B (zh) 电梯装置
CN204588520U (zh) 一种穿越式双小车节能岸桥系统
CN103863955A (zh) 一种自引进系统及具有该自引进系统的塔机
CN102471023B (zh) 电梯装置
CN205011258U (zh)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CN101612483B (zh) 一种避免多套威亚装置驱动钢丝绳相互缠绕的威亚装置运行系统
CN105129612A (zh)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CN204198282U (zh)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CN204111189U (zh) 一种上下小车节能缠绕系统
CN104310231B (zh)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CN104261279A (zh) 一种用于岸桥的势能补偿系统
CN104340863B (zh) 一种穿越式双小车系统及穿越式多小车系统
CN104249973B (zh) 一种上下小车缠绕系统
CN104261144B (zh) 一种穿越式双小车岸桥装卸系统及方法
CN106882709B (zh) 一种防打结的电动单梁起重机
CN105236249A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
CN204079283U (zh) 一种上下小车缠绕系统
CN106365058A (zh) 一种用于重100t以上电机装配的门式起重机
CN204150955U (zh) 能在弧形工字钢上行走的电动葫芦
CN209081349U (zh) 一种双天轨堆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9

Address after: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1, yard 6, East Road, Automobile Museum,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10th floor, block B, Huadian Industrial Park, Automobile Museum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