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3252B - 电路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电路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3252B
CN104303252B CN201280073281.2A CN201280073281A CN104303252B CN 104303252 B CN104303252 B CN 104303252B CN 201280073281 A CN201280073281 A CN 201280073281A CN 104303252 B CN104303252 B CN 1043032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member
circuit
axle center
movable contact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32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03252A (zh
Inventor
千种真
千种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03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3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03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32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07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 H01H71/0214Housing or casing lateral walls containing guiding grooves or special mounting fac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2009/0088Details of rotatable shafts common to more than one pole or switch unit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路断路器,其在电路断路器框体(101c)中内置有:开闭机构部(51);保持部件(11),其与该开闭机构部连结而通过所述开闭机构部的动作进行转动;可动接触件(10),其由该保持部件保持;以及固定接触件(8),其与随着所述保持部件的转动而转动的可动接触件进行开闭动作,在该电路断路器中,在所述保持部件转动的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将所述保持部件可转动地进行支撑的支撑部的支承面的形状、和在所述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通过所述支撑部的支承面而支承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被支承面的形状形成为不同形状,所述可动接触件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的第一轴心(11b)的位置与所述可动接触件闭合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的第二轴心(11c)的位置成为不同位置,可动接触件的接通力增大。

Description

电路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线用断路器、漏电断路器等电路断路器,具体而言涉及确保开闭触点的压接的电路断路器。
背景技术
电路断路器通常由下述部件构成:机构部,其用于使可动接触件接触/分离,以进行电路的开闭;跳闸部,其对过电流、短路电流的流过进行检测并使机构跳闸,以将电线、负载设备的烧毁防范于未然;消弧部,其具有与可动接触件接触/分离的固定接触件,用于对由于大电流切断而引起的电弧进行消弧;以及用于将上述部件一体地装入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框体,根据各部位的空间分配,各部位的功能富裕度、品质、制造成本会发生变化,因此,各部位的空间平衡是重要的。然而,作为近几年的电路断路器的需求来说,具有小型化、高切断容量化,仅通过空间分配不能够满足产品性能,将死区有效应用起来的想法变得必不可少(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60291号公报(图12)
发明内容
在通常的电路断路器中,为了实施电路的开闭,利用机构部使具有可动触点的可动接触件与具有固定触点的固定接触件接触/分离,但是为了在闭路时降低并使两个触点之间的接触电阻稳定化,不得不以大于规定值的力进行按压。因此,在电路断路器中,为了形成该力而利用介于对可动接触件进行保持的横杆和可动接触件之间的压接弹簧,形成将可动接触件向固定触点方向推压的推压力,实现接触电阻的降低。
但是,该推压力向横杆产生与闭路方向相反的力矩(在这里称为反抗力),阻碍通过机构部产生的想要进行闭路的力矩(在这里称为接通力)。如果向该横杆产生的反抗力超过通过机构部产生的接通力,则导致推压可动接触件的推压力减弱,接触电阻增大,有可能发生由于电路断路器的发热而引起的电路的断线等。因此,在反抗力和接通力中,需要以使接通力较大的方式,保持一定程度的富裕度而进行设定。
另一方面,通过机构部产生的接通力由各支撑点的位置、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弹簧力而唯一地确定。对于支撑点的位置,具有空间、固定接触件的断开速度等的限制,对于弹簧力,受到各部件的强度的限制,对于接通力,也受到前述的限制。如上所述,就机构部而言,如何在紧凑化的同时确保接通力成为课题。
如上述背景所述,随着电路断路器的小型化、高切断容量化的进步,接通力的确保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增大接通力的电路断路器。
本发明涉及的电路断路器,其在电路断路器框体中内置有:开闭机构部;保持部件,其与该开闭机构部连结而通过所述开闭机构部的动作进行转动;可动接触件,其由该保持部件保持;以及固定接触件,其与随着所述保持部件的转动而转动的可动接触件进行开闭动作,在该电路断路器中,在所述保持部件转动的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将所述保持部件可转动地进行支撑的支撑部的支承面的形状、和在所述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通过所述支撑部的支承面而支承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被支承面的形状形成为不同形状,所述可动接触件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的第一轴心的位置与所述可动接触件闭合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的第二轴心的位置成为不同位置,可动接触件的接通力增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如上述说明所示,在电路断路器框体中内置有:开闭机构部;保持部件,其与该开闭机构部连结而通过所述开闭机构部的动作进行转动;可动接触件,其由该保持部件保持;以及固定接触件,其与随着所述保持部件的转动而转动的可动接触件进行开闭动作,在该电路断路器中,在所述保持部件转动的转动中心方向(在图6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到的将所述保持部件可转动地进行支撑的支撑部的支承面的形状、和在所述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通过所述支撑部的支承面而支承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被支承面的形状形成为不同形状,所述可动接触件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的第一轴心的位置与所述可动接触件闭合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的第二轴心的位置成为不同位置,因此,能够使接通力增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是电路断路器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可动接触件部的分解斜视图。
图3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是电路断路器的侧视剖视图,(a)是断开状态,(b)是接通状态。
图4是图1中的开闭机构部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图1中的可动接触件部的斜视图。
图6是在图5中的B-B线处,沿箭头方向观察到的局部剖面的要部侧视图,(a)是表示断开状态的图,(b)是表示接通状态的图。
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是局部剖面的要部侧视图,是与图6(b)对应的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电路断路器的侧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现有的电路断路器中的可动接触件部的侧视剖视图,是与图6(b)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路断路器的一个例子,具体而言,图1是跳闸状态的斜视图,(a)示出外观,(b)示出从(a)拆下罩部后的图,(c)示出从(b)分离出开闭机构部后的结构。图2是表示开路状态的可动接触件部的分解斜视图,(a)示出大致外观,(b)示出从横杆中分离出可动接触件后的状态,(c)示出将(b)的可动接触件进一步分解后的状态。图3是电路断路器的(沿图1中标记的线A-A的)侧视剖视图,(a)示出断开状态,(b)示出接通状态。图4是图1中的开闭机构部的分解斜视图,图5是图1中的可动接触件部的分解斜视图。图6是可动接触件部的(沿图4中标记的线B-B的)侧视剖视图,(a)示出断开状态,(b)示出接通状态。
另外,图8是表示与图3对应的现有的电路断路器的侧视剖视图,图9是表示与图6(b)对应的现有的可动接触件部的侧视剖视图。
在图1中,3极用的电路断路器101的绝缘框体101c由罩部1及基座2构成,其中,在基座2配置有具有手柄3的开闭机构部51、与极数对应(在该情况下是3个)的消弧单元52以及过电流跳闸装置53。手柄3的把手部3a从罩部1的手柄用窗孔1a凸出,因此能够向接通或断开方向进行操作,以及根据消弧单元52和过电流跳闸装置53的位置关系,4为电源侧端子、5为负载侧端子,这些都是公知的。
在该图1中,示出作为电路断路器的结构要素而公知的开闭机构部51、消弧单元52以及过电流跳闸装置53。即,在固定接触件8与可动接触件10之间反复进行接触/分离,其中,该固定接触件8从电源侧端子4延伸设置,且在一端具有固定触点7(均参照图3),该可动接触件10经由过电流跳闸装置53而与负载侧端子5连接,且在一端具有可动触点9。在该接触/分离中,尤其是通过分离而在固定触点7和可动触点9之间产生的电弧被消弧单元52截断。另外,可动接触件10是构成开闭机构部51的一个部件,被例如由树脂成型品形成的横杆11保持。通常该横杆11被基座2支承(参照图1(c))。此外,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保持部件”,在这里是指横杆11。
如图2(c)所示,可动接触件10在一端设置有可动触点9,在另一端设置有成为可动接触件10的转动中心的轴孔10a。滑动接触件14通过其轴支撑部14a可自由转动地夹持着可动接触件10。如图2(b)所示,压接弹簧15设置在滑动接触件14的轴支撑部14a的外侧,赋予使滑动接触件14与可动接触件10接触的接触压力。另外,压接弹簧15的中央部15c与可动接触件10卡合,在可动接触件10与固定接触件8接触(参照图3)时,对可动接触件10赋予与固定接触件8压接的力。
如图2(a)所示,横杆11内设有将滑动接触件14的轴支撑部14a作为转动中心的可动接触件10,并且,通过压接弹簧15,将该可动接触件10向图2纸面上的顺时针方向(下面,在记为“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时,该方向以“纸面上”为基准,以下省略该记载)进行预紧。因此,在图3(b)所示的接通状态下,固定触点7和可动触点9之间通过适当的接触电阻,保持其电连接。
下面,对开闭机构部51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开闭机构部51是通过大致U字型的手柄臂13和紧固在该手柄臂13上的手柄3进行所谓的单元化而构成的,其中,该手柄臂13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撑在由相对的一对框架板12A、12B形成的框架12上。框架12的(纸面上的)下部固定在基座2上,具有沿着横杆11的转动范围的形状,该横杆11将形成于基座2的U槽2a(参照图1)作为轴进行转动。
根据上述为止的说明可知,通过手柄3的操作而控制可动接触件10的开闭是开闭机构部51的作用,该“机构”在这里依然采用公知的肘杆机构TM。在此,参照图2及图3,该肘杆机构TM由下述部分构成:通过弹簧销16彼此可自由转动地连结的上连杆17和下连杆18;均在框架12上可自由转动地设置的手柄臂13、杠杆19及弹键20;阻止该弹键20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的跳闸杆21;将该跳闸杆21向顺时针方向预紧的弹键弹簧22(参照图1);张设在弹簧销16和手柄臂13之间的主弹簧23(在图3中为了方便而用单点划线显示)
手柄臂13构成为,其两个腕部即U字型的侧面的形成为圆弧状的端部13a,由于主弹簧23的力而向设置在框架12上的圆弧状凹部12a受到按压,并且,为了使其转动轨迹与框架板12A(12B)的外表面或内表面大致成为同一面,如上所述地形成为大致U字型。另一方面,杠杆19也为了使其两个腕部在框架板12A、12B之间转动而形成为大致U字型,该转动是通过将与相当于U字型底面的部位大致平行地向外侧延伸设置的第一轴部19a轴支撑于在框架12上设置的轴孔12b中而进行的。
上连杆17是通过第一圆弧状凹部17a枢接于从杠杆19的侧面凸出设置的第二轴部19b,从而在形成于框架12和杠杆19之间的间隙中转动,该间隙相当于轴孔12b通过所谓的翻边加工而得到的凸出设置部12c(参照图3(b)及图4等)的宽度。另外,在接通状态下,第二圆弧状凹部17b由于主弹簧23的力而被按压至该凸出设置部12c。该上连杆17还具有第三圆弧状凹部17c,通过该第三圆弧状凹部17c和下连杆18的第一孔部18a分别枢接、轴接于弹簧销16,从而使得上述上连杆17和下连杆18成为所谓的肘杆机构的骨架,如上所述,经由弹簧销16连结,并且,第2孔部18b轴接于在横杆11内配置的横杆销24,从而下连杆18和横杆11得到连结。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连杆17与手柄臂13、杠杆19同样地形成为大致U字型,下连杆18与框架12同样地由相对的一对板状形成,但当然并不只限定于此形状。
下面,说明作为本发明要部的横杆11的轴部。
由框架12的所述半圆弧面12d和所述基座的U字状槽2a构成支承面为大致正圆状的实质上为圆状的支撑部。
关于横杆11的非正圆状转动轴(被支承部)11s的在其转动中心方向(在图3(a)(b)及图6(a)(b)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作为其一个例子如在图6(a)(b)中例示出的那样,设为将正圆柱状轴的外周的一部分切除而得到的非正圆形状,在没有切除的部分(第1圆弧部11a)的在圆周上与所述切除部相邻的两个相邻部中的一个(与下连杆18远离一侧)处,形成有将横杆第二轴心11c作为中心的第2圆弧部11d。
与将所述横杆第一轴心11b作为中心的所述第1圆弧部11a相比,该第2圆弧部11d的曲率半径形成得较小。
此外,横杆11和其转动轴(被支承部)11s以在转动轴11s的周向上不会相对转动的方式而进行了坚固地结合。
如图3(a)及图6(a)所示,在接通→断开时(从触点7、9彼此闭合的状态向触点7、9彼此打开的状态进行状态转变时),由于主弹簧23经由弹簧销16及下连杆18而对横杆销24向上方(箭头up的方向)施加力18c,将横杆销24作为作用点,横杆11向上方提升。此时,如图4、图6(a)所示,横杆11的非正圆状转动轴(被支承部)11s的第1圆弧部11a(曲率半径比第2圆弧部11d大),在图示左上的位置11e1处与框架12的半圆弧面12d抵接,因此,横杆11将横杆第一轴心11b作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伴随该横杆11的转动,可动接触件10也转动而达到开路。此时,如图6(a)所示,横杆第一轴心11b相对于将弹簧销16的中心和横杆销24的中心连结的直线的垂直方向距离成为L3。
另一方面,在断开→接通时(从触点7、9彼此打开的状态向触点7、9彼此闭合的状态进行状态转变时),如图3(b)及图6(b)所示,由于主弹簧23,上连杆17的第二圆弧状凹部17b被按压至框架12的凸出设置部12c,经由弹簧销16及下连杆18而对横杆销24向下方(箭头dn的方向)施加力18c,将横杆销24作为作用点,将横杆11向下方推压。此时,如图6(b)所示,将所述横杆第二轴心11c作为中心的所述第2圆弧部11d(曲率半径比第1圆弧部11a小)在图示左下的位置11e2处抵接并轴支撑在形成于基座2的U槽(支撑部)2a,在横杆11上产生将所述横杆第二轴心11c作为中心的旋转力矩51a。该旋转力矩51a是所述力18c的大小与距离L1(横杆第二轴心11c相对于将弹簧销16的中心和横杆销24的中心连结的直线的垂直方向距离)的乘积。
依赖于在横杆转动轴11s的轴心的延伸方向观察到的横杆转动轴11s和支撑部2a、12d的剖面形状的差异(在本实施方式1中横杆转动轴11s的该剖面形状是如上所述的非正圆形状,支撑部2a、12d是实质上的正圆形状),在从电路断路器断开状态(图6(a)的状态)向电路断路器接通状态(图6(b)的状态)的接通过程中,通过开闭机构部51的接通力,横杆转动轴11s的轴心从第一轴心11b向第二轴心11c自动地移动,相反地,在从电路断路器接通状态(图6(b)的状态)向电路断路器断开状态(图6(a)的状态)的断开过程中,通过开闭机构部51的断开力,横杆转动轴11s的轴心从第二轴心11c向第一轴心11b自动地移动。
此外,本实施方式1的电路断路器中的横杆转动轴11s的所述第2圆弧部11d的曲率半径设定为比现有的电路断路器中的横杆111的剖面为正圆形状的转动轴的曲率半径小,本实施方式1的电路断路器中的横杆转动轴11s的所述第1圆弧部11a的曲率半径设定为与现有的电路断路器中的横杆111的曲率半径相同。
本实施方式1的电路断路器中的横杆转动轴11s的所述横杆第一轴心11b和现有的电路断路器中的横杆111的剖面为正圆形状的转动轴的轴心111a位于相同位置。
如图3(b)、图6(b)所示,横杆第二轴心11c至通过下连杆18将横杆11进行推压的作用点即横杆销24的中心为止的距离成为L1。
另一方面,如图7、图8所示,现有的电路断路器的横杆111的假想转动轴的轴中心111a至通过下连杆18将横杆111进行推压的作用点即横杆销24的中心为止的距离成为L2。
形成横杆第二轴中心11c的第2圆弧部11d的曲率半径设定为比现有的圆形剖面的横杆111的曲率半径小,因此如果在现有的结构和本实施方式之间,对从横杆的假想转动轴的轴中心至通过下连杆18进行推压的作用点即横杆销24的中心为止的距离进行比较,则成为L1>L2,其结果,即使利用相同的推压力,与现有产品的所述横杆11的旋转力矩51c相比,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横杆11的旋转力矩51a增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相对于下连杆18的推压力线11c,无需增大横杆11的最大直径及支撑部2a、12d的最大直径,就能够与现有产品相比使横杆11的支撑位置11e远离,能够在紧凑化的同时增大接通力的力矩。换言之,无需改变机构部的空间和可动接触件的旋转角(切断性能),就能够增大接通力。
实施方式2
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路断路器的一个例子,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反地,横杆转动轴11s的该剖面形状设为正圆形状,支撑部2a、12d设为大致椭圆形状或长孔形状等实质上非正圆形状,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依赖于在横杆转动轴11s的中心的延伸方向观察到的横杆转动轴11s和支撑部2a、12d的剖面形状的差异,在电路断路器接通过程中,通过开闭机构部51的接通力,横杆转动轴11s的轴心从第一轴心11b2向第二轴心11c2自动地移动,相反地,在电路断路器断开过程中,通过开闭机构部51的断开力,横杆转动轴11s的轴心从第二轴心11c2向第一轴心11b2自动地移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2的情况下,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产生将所述横杆第二轴心11c作为中心的旋转力矩51b,如果对现有结构和本实施方式2进行比较,则成为L12>L2,其结果,即使是相同的推压力,与现有产品相比,本实施方式2的所述旋转力矩较大,无需改变机构部的空间和可动接触件的旋转角(切断性能),就能够增大接通力。
换言之,相对于下连杆18的推压力线11c,无需增大横杆11的最大直径及支撑部2a、12d的最大直径,就能够与现有产品相比使横杆11的支撑位置11e远离,能够在紧凑化的同时增大接通力的力矩。
此外,针对本实施方式2的上述说明,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主进行了说明,上述说明以外的部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根据上述说明及上述各图可知,本发明实施方式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
一种电路断路器,其在电路断路器框体101c中内置有:开闭机构部51;保持部件11,其与该开闭机构部51连结而通过所述开闭机构部51的动作进行转动;可动接触件10,其由该保持部件11保持;以及固定接触件8,其与随着所述保持部件11的转动而转动的可动接触件10进行开闭动作,在该电路断路器中,还如在图6(a)(b)中例示那样,在所述保持部件11转动的转动中心方向(在图6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到的将所述保持部件11可转动地进行支撑的支撑部2a、12d的支承面(图6(a)(b)的虚线)的形状(实质上为正圆状)、和在所述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通过所述支撑部2a、12d的支承面(图6(a)(b)的虚线)支承的所述保持部件11的被支承面(横杆(保持部件)的转动轴11s的外周面)的形状(大致椭圆状),如在图6(a)(b)中例示那样,形成为不同形状(在图6(a)(b)的实例中,前者是大致正圆状、后者是大致椭圆状),所述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11的第一轴心11b的位置与所述可动接触件10闭合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11的第二轴心11c的位置成为不同位置。
另外,一种电路断路器,其在电路断路器框体101c中内置有:开闭机构部51;保持部件11,其与该开闭机构部51连结而通过所述开闭机构部51的动作进行转动;可动接触件10,其由该保持部件11保持;以及固定接触件8,其与随着所述保持部件11的转动而转动的可动接触件10进行开闭动作,在该电路断路器中,还如在图6(a)(b)中例示那样,形成如下构造,即,将所述保持部件11可转动地进行支撑的支撑部2a、12d的支承面(图6(a)(b)的虚线)和通过该支承面受到支承的所述保持部件11的被支承面(横杆(保持部件)的转动轴11s的外周面)之间的圆环状的间隙的其周向的一部分11G12与其周向的剩余部分相比,径向的间隙长度L11G12形成得较长,通过该构造,所述可动接触件10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11的第一轴心11b的位置与所述可动接触件10闭合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11的第二轴心11c的位置,如在图6(a)(b)中例示那样成为不同位置。
另外,还具有如下的电路断路器,其中,具有所述支承面(图6(a)(b)的虚线)的所述支撑部2a、12d形成在所述框体101c侧,所述被支承面(横杆(保持部件)的转动轴11s的外周面)形成于所述保持部件11的转动轴11s。
另外,还具有如下的电路断路器,其中,与所述第一轴心11b的位置相比,所述第二轴心11c的位置位于与所述固定接触件8远离的位置处。
另外,还具有如下的电路断路器,其中,所述保持部件11与所述开闭机构部51的连结点(横杆销24),位于所述可动接触件10的触点9和所述支撑部2a、12d之间。
另外,还具有如下的电路断路器,其中,在所述保持部件11转动的转动中心方向(在图6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到的将所述保持部件11可转动地支撑的支撑部2a、12d的支承面(图6(a)、(b)的虚线)的形状是大致正圆状,在所述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所述保持部件11的被支承面(横杆(保持部件)的转动轴11s的外周面)的形状是大致椭圆形状。
另外,相反地,还具有如下的电路断路器,其中,在所述保持部件11转动的转动中心方向(在图6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到的将所述保持部件11可转动地支撑的支撑部2a、12d的支承面(图6(a)、(b)的虚线)的形状是大致椭圆形状,在所述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被支承面的形状是圆形状。
另外,还具有如下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伴随从可动接触件10的打开状态向所述可动接触件10的闭合状态的接通动作,由于所述开闭机构部51的接通力,所述保持部件11的轴心从所述第一轴心11b的位置向所述第二轴心11c的位置移动。
另外,还具有如下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伴随从可动接触件10的闭合状态向所述可动接触件10的打开状态的断开动作,由于所述开闭机构部51的断开力,所述保持部件11的轴心从所述第二轴心11c的位置向所述第一轴心11b的位置移动。
一种电路断路器,其具有:可动接触件10,其至少在一端具有可动触点9;固定接触件8,其具有与所述可动触点9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7;保持部件11,其用于保持所述可动接触件10;下连杆18,其用于驱动该保持部件11;杠杆19,其与过电流跳闸装置53的弹键20卡合,在该电路断路器跳闸时转动;上连杆17,其由该杠杆19轴支撑,经由弹簧销16与所述下连杆18结合,与该下连杆18一起构成肘杆TM;主弹簧23,其从动侧与所述弹簧销16结合;大致U字型的手柄臂13,其与该主弹簧23的驱动侧结合,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撑于在该电路断路器的框体101c上固定的框架12;以及手柄3,其紧固于该手柄臂13,并具有从所述框体101c凸出的把手部3a,在该电路断路器中,所述保持部件11的旋转轴11s不是正圆。
此外,本发明能够在其发明的范围内将实施方式适当地变形或省略。
此外,在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同一或等同部分。
标号的说明
1 罩部,1a手柄用窗孔,
2 基座,
2a 形成于基座2的U槽(支撑部),
3 手柄,3a 把手部,
4 电源侧端子,5 负载侧端子,
5 罩部/手柄内部,7 固定触点,
8 固定接触件,9 可动触点,
10 可动接触件,10a 轴孔,
11 横杆(保持部件),11a 第1圆弧部,
11b、11b2 横杆(保持部件)第一轴心,
11c、11c2 横杆(保持部件)第二轴心,
11d 第2圆弧部,11G12 圆环状间隙的其周向的一部分,
L 11G12 间隙长度,
11s 横杆(保持部件)的转动轴,
111 现有的横杆,
111a 现有的横杆111的假想转动轴的轴中心,
12 框架,12A 框架板,
12B 框架板,12a 圆弧状凹部,
12b 轴孔,12c 凸出设置部,
12d 半圆弧面(支撑部),13手柄臂,
13a 手柄臂的端部, 14 滑动接触件,
14a 滑动接触件14的轴支撑部,
15 压接弹簧,
15c 中央部,16 弹簧销,
17 上连杆,17a 第一圆弧状凹部,
17b 第二圆弧状凹部,17c 第三圆弧状凹部,
18 下连杆,18a 第一孔部,
18b 第二孔部,18c 作用于横杆销的力,
19 杠杆,19a 第一轴部,
19b 第二轴部,20 弹键,
21 跳闸杆,22 弹键弹簧,
23 主弹簧,24 横杆销,
51 开闭机构部,
51a 实施方式1的横杆的旋转力矩,
51b 实施方式2的横杆的旋转力矩,
51c 现有产品的横杆的旋转力矩,
52 消弧单元,53 过电流跳闸装置,
101 电路断路器,101c 电路断路器框体,
TM 肘杆机构。

Claims (9)

1.一种电路断路器,其在电路断路器框体中内置有:开闭机构部;保持部件,其与该开闭机构部连结而通过所述开闭机构部的动作进行转动;可动接触件,其由该保持部件保持;以及固定接触件,其与随着所述保持部件的转动而转动的可动接触件进行开闭动作,
该电路断路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部件转动的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将所述保持部件可转动地进行支撑的支撑部的支承面的形状、和在所述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通过所述支撑部的支承面而支承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被支承面的形状,分别形成为正圆形状或非正圆形状,所述可动接触件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轴心即第一轴心的位置与所述可动接触件闭合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轴心即第二轴心的位置成为不同位置。
2.一种电路断路器,其在电路断路器框体中内置有:开闭机构部;保持部件,其与该开闭机构部连结而通过所述开闭机构部的动作进行转动;可动接触件,其由该保持部件保持;以及固定接触件,其与随着所述保持部件的转动而转动的可动接触件进行开闭动作,
该电路断路器的特征在于,
对于将所述保持部件可转动地进行支撑的支撑部的支承面和通过该支承面而支承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被支承面之间的圆环状的间隙,其周向的一部分与其周向的剩余部分相比,径向的间隙长度形成得较长,所述可动接触件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轴心即第一轴心的位置与所述可动接触件闭合状态下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轴心即第二轴心的位置成为不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支承面的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框体侧,所述被支承面形成于所述保持部件的转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轴心的位置相比,所述第二轴心的位置位于与所述固定接触件远离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开闭机构部的连结点,位于所述可动接触件的触点和所述支撑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部件转动的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将所述保持部件可转动地支撑的支撑部的支承面的形状实质上为圆形状,在所述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被支承面的形状是大致椭圆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部件转动的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将所述保持部件可转动地支撑的支撑部的支承面的形状是大致椭圆形状,在所述转动中心方向观察到的所述保持部件的被支承面的形状是圆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伴随从可动接触件的打开状态向所述可动接触件的闭合状态的接通动作,由于所述开闭机构部的接通力,所述保持部件的轴心从所述第一轴心的位置向所述第二轴心的位置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伴随从可动接触件的闭合状态向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打开状态的断开动作,由于所述开闭机构部的断开力,所述保持部件的轴心从所述第二轴心的位置向所述第一轴心的位置移动。
CN201280073281.2A 2012-05-15 2012-05-15 电路断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032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62359 WO2013171837A1 (ja) 2012-05-15 2012-05-15 回路遮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3252A CN104303252A (zh) 2015-01-21
CN104303252B true CN104303252B (zh) 2017-03-08

Family

ID=49583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328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03252B (zh) 2012-05-15 2012-05-15 电路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14181B2 (zh)
KR (1) KR101684760B1 (zh)
CN (1) CN104303252B (zh)
WO (1) WO20131718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7628A1 (de) * 2014-05-30 2015-12-03 Eaton Electrical Ip Gmbh & Co. Kg Schutzschalter mit verbesserter Schaltwel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8697A (ja) * 1999-03-19 2000-09-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路遮断器の可動接触装置
EP2259283A2 (en) * 2009-06-02 2010-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ircuit breaker
CN102129940A (zh) * 2010-01-18 2011-07-20 Ls产电株式会社 断路器
CN102169781A (zh) * 2010-02-25 2011-08-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断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2704B2 (ja) * 1989-10-03 1998-06-0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JPH09320442A (ja) * 1996-05-30 1997-12-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回路遮断器
JP2000260291A (ja) 1999-03-08 2000-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路遮断器
CN102047371B (zh) * 2008-08-06 2013-07-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断路器的可动触头装置
JP2012079571A (ja) * 2010-10-04 2012-04-19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回路遮断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8697A (ja) * 1999-03-19 2000-09-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路遮断器の可動接触装置
EP2259283A2 (en) * 2009-06-02 2010-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ircuit breaker
CN102129940A (zh) * 2010-01-18 2011-07-20 Ls产电株式会社 断路器
CN102169781A (zh) * 2010-02-25 2011-08-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71837A1 (ja) 2013-11-21
KR101684760B1 (ko) 2016-12-08
CN104303252A (zh) 2015-01-21
JP5714181B2 (ja) 2015-05-07
JPWO2013171837A1 (ja) 2016-01-07
KR20150004827A (ko) 2015-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8644B2 (en) Multi-pole circuit breaker
US7843290B2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with contact on mechanism
CN103125008B (zh) 由特殊传动装置操作的中压断路器装置
CN201975281U (zh) 电气开关装置及其储能组件
CN102129942A (zh) 用于限流型塑壳断路器的活动式接触器组件
CN103201817B (zh) 电路断路器
CN108417459B (zh)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104303252B (zh) 电路断路器
CN104425138B (zh) 用于电气开关的转子
CN108538671B (zh) 一种电源转换开关
CN103715029B (zh) 电保护设备的操作装置及包括该操作装置的电保护设备
CN102194617B (zh) 开关装置
CN210897162U (zh) 断路器
CN103021748B (zh) 大断口断路器
CN107785216B (zh) 具有用于旋转销钉的绝缘屏蔽件的多极模制壳体断路器
JP2010086959A (ja) 接点アームアセンブリおよび接点アームアセンブリを組み立てるための方法
CN103000392B (zh) 圆触头
CN111370274A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CN102339693B (zh) 断路器的可动接触机构
CN104425188B (zh) 电路断路器
CN112447454A (zh) 断路器
CN104658822A (zh) 具有输入负荷增大装置的断路器
CN219778804U (zh) 一种多级漏电断路器
KR101513206B1 (ko) 배선용 차단기 개폐기구용 핀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프레스
CN106920720A (zh) 空气断路器的触头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