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0377B - 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0377B
CN104290377B CN201410460170.8A CN201410460170A CN104290377B CN 104290377 B CN104290377 B CN 104290377B CN 201410460170 A CN201410460170 A CN 201410460170A CN 104290377 B CN104290377 B CN 104290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eep
thickness
light
cured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01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90377A (zh
Inventor
陈克勇
朱文峰
杨忠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ali Optical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ali Optic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ali Optica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ali Optic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601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90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90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0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90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0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保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电致防窥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护膜层、第一胶层、硬化层、第一主膜层、百叶窗层、第二主膜层、第二胶层和剥离层,所述百叶窗层的上表面、下表面之间连接有电极。本发明的电致防窥膜,具有透光率高,防窥功能的可调性。在易偷窥的环境下可以通过电极开关的启动,使保护膜电致变色具有防窥的功能;安全的环境下可通过关闭电极,取消防窥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保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能够让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它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提高了工作效果、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项目,然而,人们使用电子产品同时,由于屏幕可视角较大,一些机密性的信息、帐号、密码等,很容易引起人们偷窥,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因此,在公共场合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目前市场上虽有防窥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个人隐私,但此类防窥膜普遍具有透光率差、防窥功能不能调节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致防窥膜,具有透光率高、防窥功能可调性等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致防窥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护膜层、第一胶层、硬化层、第一主膜层、百叶窗层、第二主膜层、第二胶层和剥离层,所述百叶窗层的上表面、下表面之间连接有电极,所述百叶窗层包括多个百叶窗单元,百叶窗单元外填充有光固化树脂单元,每个百叶窗单元由第一TC透明导电层、EL离子导体层、EC电致变色层、CE离子储存层和第二TC透明导电层依次叠成;
所述硬化层、所述光固化树脂单元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光固化树脂原料组成:
环氧丙烯酸酯60-65%
聚氨酯丙烯酸酯6-7%
甲基丙烯酸甲酯7-8%
丙烯酸丁酯6-8%
丙烯酸羟乙酯5-7%
安息香乙醚3-5%
二苯甲酮1-3%
三乙醇胺0.5-1%
流平剂0.5-1.5%
光增感剂1-2%
其中,所述光固化树脂原料的固化能量为400-800mj/cm2,固化时间为10-15s。
环氧丙烯酸酯,分子式为C6H6O5,光固化速度快、附着力强、涂层坚强。由于树脂中所含羟基的氢键作用,粘度因温度的变化而显着变化。作为母体的环氧树脂分子量比较大时,光固化涂层既有刚性和较大的硬度,又有优良的耐热性能,确保固化后的硬化层涂层硬度高,耐刮性好。
聚氨酯丙烯酸酯,是一类较为理想的紫外光固化树脂,本发明采用异弗尔二异氰酸酯来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它的涂层坚硬,且在紫外线照射后不泛黄,制得的硬化层色泽均匀且耐用性好。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粘度对温度的依赖性很大,要和反应性稀释剂配合使用,所以稀释剂的选择及用量极为重要。
甲基丙烯酸甲酯又称MMA,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熔点为-48℃,沸点100-101℃,24℃(4.3kPa),相对密度0.9440(20/4℃),折射率1.4142。
丙烯酸丁酯又称丙烯酸正丁酯,简称BA,分子式:C7H12O2
丙烯酸羟乙酯,分子式:C5H8O3,用于辐射固化体系中的活性稀释剂和交联剂。
安息香乙醚,CAS:574-09-4,可作光敏剂,主要用于印刷工业制感光树脂板,在涂料工业中配制溶液时用作光敏剂起光固化作用。用于紫外线固化涂料、油墨、胶粘剂等。
二苯甲酮,CAS:119-61-9分子量:182.22相对密度(20/4℃):1.1146折光率(19℃):1.6077挥发份:≤0.1%色度(Pt-Co):≤50,外观:白色片状结晶,有微玫瑰香味。纯度:≥99.0%,熔点:47-49℃沸点:306℃,溶解度: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醇,醚和氯仿。吸收波长:210nm,255nm,是常用光引发剂。
三乙醇胺,CAS号:102-71-6,无色至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微有氨味,低温时成为无色至淡黄色立方晶系晶体。
迪高流平剂Glide440,又称为聚醚硅氧烷共聚物,100%活性物含量,透明液体,平滑和流动助剂,特性:可普遍用于水性,辐射固化和溶剂型配方中;高效能;改善耐刮擦性;高相容性,发雾的风险减至最低,制得的保护膜的雾都低。
EDAB:4–(N,N–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CAS:10289533,分子式:C11H15O2N,外观:白色粉末,熔点:62~64℃,纯度:≥98%,干燥失重:≤0.5%,应用:固态的胺增效剂,提高UV固化体系丙烯酸涂料的光引发剂的效率和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主膜层、所述第二主膜层、所述护膜层和所述剥离层的材质均为PET基材,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均由有机硅压敏胶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流平剂为迪高流平剂Glide440,所述光增感剂为4–(N,N–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
其中,所述第一TC透明导电层、第二TC透明导电层为用真空溅射法在基材上镀上透明导电材料,透明导电材料为氧化铟锡或聚噻吩,透明导电材料镀膜的厚度为50-150nm、表面电阻是500-1000Ω。
其中,所述EL离子导体层的材料为凝胶电解质聚合物,凝胶电解质聚合物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剂和锂盐以重量比为15:80:5的比例聚合而成,EL离子导体层的厚度为1-100μm。
所述溶剂为丙烯碳酸酯或碳酸乙烯酯,所述锂盐为LiClO4
丙烯碳酸酯,简称PC,分子式:C4H6O3,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外观无色透明液体,熔点-48℃,沸点242℃,闪点132℃,相对密度1.21,饱和蒸汽压0.004kpa,溶于水,可混溶于丙酮、乙醚、苯、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折光率1.4210,比重1.189,粘度2.5mPa.s,介电常数69c/v.m。
碳酸乙烯酯,简称EC,分子式:C3H4O3,透明无色液体(>35℃),室温时为结晶固体,沸点:248℃/760mmHg,243-244℃/740mmHg;闪点160℃,密度1.3218,折光率1.4158(50℃),熔点35-38℃,粘度1.90mPa.s(40℃),介电常数ε:89.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PMMA,溶于有机溶剂,如苯酚,苯甲醚等,通过旋涂可以形成良好的薄膜,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
其中,所述EC电致变色层由电致变色材料经溅射、溶胶-凝胶或通过电沉积法或真空溅射法吸附于TC透明导电层上形成EC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材料为IrOx,IrOx为IrO2和Ir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共混的混合物,EC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500nm-50μm。
因本发明要求电致变色的颜色趋向黑色较好,所以选取为IrOx,其它的材料电致变色达不到要求。
其中,所述CE离子储存层由普鲁士蓝材料通过电化学沉积或牺牲阳极法制得,所述CE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1-100μm。
本发明的百叶窗单元的制备方法为:在PET透明膜上用真空溅射法镀上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或聚噻吩)形成TC透明导电层;将电致变色材料(IrOx)经溅射、溶胶-凝胶或通过电沉积法或真空溅射法吸附于TC透明导电层上形成EC电致变色层;将锂盐和PMMA溶于溶剂(PC或EC)和适量的四氢吠喃(THF)中制得聚合溶液,锂盐和PMMA溶于溶剂的重量比为5:15:80,四氢吠喃的添加量为凝胶电解质聚合物的总重量的10-20%,然后将聚合溶液浇注在EC电致变色层之上,待THF挥发即形成EL离子导体层;在另一TC透明导电层上设置由普鲁士蓝材料通过电化学沉积或牺牲阳极法制得的CE离子储存层,最后将CE离子储存层与EL离子导体层复合制得百叶窗单元。
其中,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呈矩形,多个百叶窗单元格平行排列于所述第二主膜层上。
其中,相邻两个百叶窗单元的间隔为20-100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厚度为30-175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宽度为12-70μm。百叶窗单元的长度依据第一主膜层或第二主膜层的长度或宽度决定的。
其中,所述护膜层的厚度为30-100μm,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8-30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2-10μm,所述第一主膜层的厚度为50-300μm,所述第二主膜层的厚度为50-300μm,所述百叶窗层的厚度为2-250μm,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10-60μm,所述剥离层的厚度为20-100μm。
一种电致防窥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用网纹辊或刮刀涂布的方法将胶层材料涂布在第二主膜层和护膜层上,将第二主膜层的涂覆有胶层材料的表面与剥离层贴合;
第二步、用网纹辊涂布的方法将硬化层的光固化树脂材料涂布于第一主膜层上,经干燥和光固化得到硬化层,硬化层与护膜层的涂覆有胶层材料的表面贴合;
第三步、用模具将光固化树脂单元的光固化树脂材料转移到第二主膜层上,经光固化后得到光固化树脂单元,光固化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0-80μm、高度为80-100μm,光固化树脂单元间的距离为50-60μm;
第四步、在光固化树脂单元格间填充连接有电极的百叶窗单元;
第五步、将第一主膜层和第二主膜层贴合,制得电致防窥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电致防窥膜,具有透光率高,防窥功能的可调性。在易偷窥的环境下可以通过电极开关的启动,使保护膜电致变色具有防窥的功能;安全的环境下可通过关闭电极,取消防窥的功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百叶窗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百叶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
1—护膜层2—第一胶层
3—硬化层4—第一主膜层
5—百叶窗层51—百叶窗单元
511—第一TC透明导电层512—EL离子导体层
513—EC电致变色层514—CE离子储存层
515—第二TC透明导电层52—光固化树脂单元
6—第二主膜层7—第二胶层
8—剥离层9—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致防窥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护膜层1、第一胶层2、硬化层3、第一主膜层4、百叶窗层5、第二主膜层6、第二胶层7和剥离层8,所述百叶窗层5的上表面、下表面之间连接有电极9。本实施例的百叶窗层5包括多个百叶窗单元51,百叶窗单元51外填充有光固化树脂单元52,每个百叶窗单元51由第一TC透明导电层511、EL离子导体层512、EC电致变色层513、CE离子储存层514和第二TC透明导电层515依次叠成。具体地,第一TC透明导电层511、第二TC透明导电层515分别通过电极线与所述电极9连接。所述电极9连接于百叶窗单元51的第一TC透明导电层511上。
百叶窗层5由电致变色材料制成,在电极9通电的情况下,具有防窥功能;电极9断电的情况下,不具有防窥功能。在易偷窥的环境下可以通过软件控制电极9开关的启动,使保护膜电致变色具有防窥的功能;安全的环境下可通过软件控制电极9关闭,取消防窥的功能。本发明的电致防窥膜,具有透光率高,防窥功能的可调性。
本实施例的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51呈矩形,多个百叶窗单元51平行排列于所述第二主膜层6上。具体地,多个百叶窗单元51的排列方向可为横向、纵向或者是横纵向组合排列。优选地,百叶窗单元51呈长方形,多个百叶窗单元51平行排列于第二主膜层6上,方向为横向。
所述硬化层、所述光固化树脂单元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光固化树脂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酯60%、聚氨酯丙烯酸酯7%、甲基丙烯酸甲酯8%、丙烯酸丁酯8%、丙烯酸羟乙酯7%、安息香乙醚3%、二苯甲酮3%、三乙醇胺0.5%、流平剂1.5%、光增感剂2%。光固化树脂原料的固化能量为400mj/cm2,固化时间为15s。
第一TC透明导电层、第二TC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50nm、表面电阻是500Ω,EL离子导体层的厚度为2μm,EC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500nm,电致变色材料为IrO2,CE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2μm。
所述护膜层的厚度为30μm,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8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2μm,所述第一主膜层4的厚度为50μm,所述第二主膜层6的厚度为50μm,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10μm,所述剥离层的厚度为20μm。
相邻两个百叶窗单元的间隔为20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宽度为12μm。
一种电致防窥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用网纹辊或刮刀涂布的方法将胶层材料涂布在第二主膜层6和护膜层上,将第二主膜层6的涂覆有胶层材料的表面与剥离层贴合;
第二步、用网纹辊涂布的方法将硬化层的光固化树脂材料涂布于第一主膜层4上,经干燥和光固化得到硬化层,硬化层与护膜层的涂覆有胶层材料的表面贴合;
第三步、用模具将光固化树脂单元的光固化树脂材料转移到第二主膜层6上,经光固化后得到光固化树脂单元,光固化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0μm、高度为80μm,光固化树脂单元间的距离为50μm;
第四步、在光固化树脂单元格间填充连接有电极的百叶窗单元;
第五步、将第一主膜层4和第二主膜层6贴合,制得电致防窥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硬化层、所述光固化树脂单元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光固化树脂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酯61%、聚氨酯丙烯酸酯7%、甲基丙烯酸甲酯8%、丙烯酸丁酯8%、丙烯酸羟乙酯6%、安息香乙醚5%、二苯甲酮2%、三乙醇胺1%、流平剂1%、光增感剂1%。光固化树脂原料的固化能量为500mj/cm2,固化时间为14s。
第一TC透明导电层、第二TC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75nm、表面电阻是600Ω,EL离子导体层的厚度为10μm,EC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1μm,电致变色材料为IrO3,CE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10μm。
所述护膜层的厚度为50μm,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10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4μm,所述第一主膜层4的厚度为80μm,所述第二主膜层6的厚度为80μm,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20μm,所述剥离层的厚度为30μm。
相邻两个百叶窗单元的间隔为30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厚度为50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宽度为2μm,光固化树脂单元的宽度为60μm、高度为85μm,光固化树脂单元间的距离为55μm。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硬化层、所述光固化树脂单元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光固化树脂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酯62%、聚氨酯丙烯酸酯6.5%、甲基丙烯酸甲酯7.5%、丙烯酸丁酯8%、丙烯酸羟乙酯7%、安息香乙醚4%、二苯甲酮2%、三乙醇胺0.5%、流平剂0.5%、光增感剂2%。光固化树脂原料的固化能量为600mj/cm2,固化时间为13s。
第一TC透明导电层、第二TC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100nm、表面电阻是700Ω,EL离子导体层的厚度为30μm,EC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5μm,电致变色材料为IrOx,IrOx为IrO2和IrO3以质量比为1:1的比例共混的混合物,CE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30μm。
所述护膜层的厚度为75μm,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20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6μm,所述第一主膜层4的厚度为100μm,所述第二主膜层6的厚度为100μm,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30μm,所述剥离层的厚度为50μm。
相邻两个百叶窗单元的间隔为60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宽度为50μm,光固化树脂单元的宽度为70μm、高度为90μm,光固化树脂单元间的距离为50μm。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硬化层、所述光固化树脂单元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光固化树脂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酯64%、聚氨酯丙烯酸酯6.5%、甲基丙烯酸甲酯7.5%、丙烯酸丁酯7%、丙烯酸羟乙酯6%、安息香乙醚5%、二苯甲酮2%、三乙醇胺0.5%、流平剂0.5%、光增感剂1%。光固化树脂原料的固化能量为700mj/cm2,固化时间为11s。
第一TC透明导电层、第二TC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120nm、表面电阻是800Ω,EL离子导体层的厚度为80μm,EC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20μm,电致变色材料为IrOx,IrOx为IrO2和IrO3以质量比为1:2的比例共混的混合物,CE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80μm。
所述护膜层的厚度为80μm,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20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8μm,所述第一主膜层4的厚度为200μm,所述第二主膜层6的厚度为200μm,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50μm,所述剥离层的厚度为75μm。
相邻两个百叶窗单元的间隔为80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宽度为60μm,光固化树脂单元的宽度为75μm、高度为95μm,光固化树脂单元间的距离为60μm。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硬化层、所述光固化树脂单元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光固化树脂原料组成:环氧丙烯酸酯65%、聚氨酯丙烯酸酯6%、甲基丙烯酸甲酯7%、丙烯酸丁酯7%、丙烯酸羟乙酯6%、安息香乙醚4%、二苯甲酮2%、三乙醇胺1%、流平剂1%、光增感剂1%。光固化树脂原料的固化能量为800mj/cm2,固化时间为10s。
第一TC透明导电层、第二TC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150nm、表面电阻是1000Ω,EL离子导体层的厚度为100μm,EC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50μm,电致变色材料为IrOx,IrOx为IrO2和IrO3以质量比为2:1的比例共混的混合物,CE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100μm。
所述护膜层的厚度为100μm,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30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10μm,所述第一主膜层4的厚度为300μm,所述第二主膜层6的厚度为300μm,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60μm,所述剥离层的厚度为100μm。
相邻两个百叶窗单元的间隔为100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宽度为70μm,光固化树脂单元的宽度为80μm、高度为100μm,光固化树脂单元间的距离为60μm。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致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护膜层、第一胶层、硬化层、第一主膜层、百叶窗层、第二主膜层、第二胶层和剥离层,所述百叶窗层的上表面、下表面之间连接有电极,所述百叶窗层包括多个百叶窗单元,百叶窗单元外填充有光固化树脂单元,每个百叶窗单元由第一TC透明导电层、EC电致变色层、EL离子导体层、CE离子储存层和第二TC透明导电层依次叠成;
所述硬化层、所述光固化树脂单元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光固化树脂原料组成:
环氧丙烯酸酯60-65%
聚氨酯丙烯酸酯6-7%
甲基丙烯酸甲酯7-8%
丙烯酸丁酯6-8%
丙烯酸羟乙酯5-7%
安息香乙醚3-5%
二苯甲酮1-3%
三乙醇胺0.5-1%
流平剂0.5-1.5%
光增感剂1-2%
其中,所述光固化树脂原料的固化能量为400-800mJ/cm2,固化时间为10-15s;
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制备方法为:在第二主膜层PET透明膜上用真空溅射法镀上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第一TC透明导电层;将电致变色材料经溅射、溶胶-凝胶或通过电沉积法吸附于第一TC透明导电层上形成EC电致变色层;将锂盐和PMMA溶于溶剂和适量的四氢呋喃中制得聚合溶液,所述溶剂为丙烯碳酸酯或碳酸乙烯酯,锂盐和PMMA溶于溶剂的重量比为5:15:80,四氢呋喃的添加量为凝胶电解质聚合物的总重量的10-20%,所述凝胶电解质聚合物由PMMA、溶剂和锂盐聚合而成,然后将聚合溶液浇注在EC电致变色层之上,待四氢呋喃挥发即形成EL离子导体层;在第二TC透明导电层上设置由普鲁士蓝材料通过电化学沉积或牺牲阳极法制得的CE离子储存层,最后将CE离子储存层与EL离子导体层复合制得百叶窗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迪高流平剂Glide440,所述光增感剂为4–(N,N–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C透明导电层、第二TC透明导电层为用真空溅射法分别在第二主膜层、第一主膜层镀上透明导电材料制成,透明导电材料为氧化铟锡或聚噻吩,透明导电材料镀膜的厚度为50-150nm、表面电阻是500-1000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EL离子导体层的材料为凝胶电解质聚合物,EL离子导体层的厚度为1-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EC电致变色层由电致变色材料经溅射、溶胶-凝胶或通过电沉积法吸附于第一TC透明导电层上形成EC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材料为IrOx,IrOx为IrO2和Ir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共混的混合物,EC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500nm-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CE离子储存层由普鲁士蓝材料通过电化学沉积或牺牲阳极法制得,所述CE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1-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呈矩形,多个百叶窗单元平行排列于所述第二主膜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防窥膜,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百叶窗单元的间隔为20-100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厚度为30-175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宽度为12-7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膜层的厚度为30-100μm,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8-30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2-10μm,所述第一主膜层的厚度为50-300μm,所述第二主膜层的厚度为50-300μm,所述百叶窗层的厚度为2-250μm,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10-60μm,所述剥离层的厚度为20-100μm。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致防窥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用网纹辊或刮刀涂布的方法将胶层材料涂布在第二主膜层和护膜层上,将第二主膜层的涂覆有胶层材料的表面与剥离层贴合;
第二步、用网纹辊涂布的方法将硬化层的光固化树脂材料涂布于第一主膜层上,经干燥和光固化得到硬化层,硬化层与护膜层的涂覆有胶层材料的表面贴合;
第三步、用模具将光固化树脂单元的光固化树脂材料转移到第二主膜层上,经光固化后得到光固化树脂单元,光固化树脂单元的宽度为50-80μm、高度为80-100μm,光固化树脂单元间的距离为50-60μm;
第四步、在光固化树脂单元格间填充连接有电极的百叶窗单元;
第五步、将第一主膜层和第二主膜层贴合,制得电致防窥膜。
CN201410460170.8A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290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0170.8A CN104290377B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0170.8A CN104290377B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0377A CN104290377A (zh) 2015-01-21
CN104290377B true CN104290377B (zh) 2016-05-18

Family

ID=52310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0170.8A Active CN104290377B (zh) 2014-09-11 2014-09-11 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903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51126A1 (en) * 2015-02-25 2017-12-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nic displays
CN104730601B (zh) * 2015-03-26 2016-05-18 厦门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19967A1 (en) 2015-07-29 2017-02-02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Laminate including panels and a fill material between the panels and a process of forming the laminate
CN105619973B (zh) * 2015-12-14 2018-10-09 广东弘擎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US10712628B2 (en) 2016-07-29 2020-07-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play control in display devices
CN109116613B (zh) * 2017-06-26 2020-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EP3665671A4 (en) * 2017-10-13 2021-06-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S WITH MOVING PRIVACY GATES
CN108681171A (zh) * 2018-05-23 2018-10-19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显示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15097679A (zh) * 2022-05-19 2022-09-23 西安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及防窥折叠屏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528987C2 (ru) * 2009-03-06 2014-09-20 Тейдзин Дюпон Филмз Джэпэн Лимитед Выравнивающая пленк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2034663B (zh) * 2010-11-12 2012-11-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透过率动态实时可调的显示屏
CN103223744B (zh) * 2012-01-27 2015-09-16 深圳比科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超薄纳米防窥保护膜制备方法
CN202563220U (zh) * 2012-01-31 2012-11-28 亚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装置
CN103640289B (zh) * 2013-12-04 2016-01-20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电磁波防刮花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0377A (zh)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0377B (zh) 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9732B (zh) 液晶显示器
CN108431642B (zh) 硬涂膜及其应用
CN106873229A (zh)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CN107849174A (zh) 用于电光介质的聚合物制剂
TWI777965B (zh) 硬塗膜及使用該硬塗膜之包括觸控感測器之可撓性顯示窗
TWI614660B (zh) 透明導電性薄膜及具有其之觸控面板以及顯示裝置
US11175559B2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CN102604455A (zh) 抗静电涂料、抗静电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JP6888321B2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素子
JP6870288B2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素子
CN102958963B (zh) 抗静电层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光学薄膜、偏振片以及显示面板
CN204109493U (zh) 一种电致防窥膜
KR20100019661A (ko) 대전방지성 하드코팅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대전방지성 하드코팅 필름
JP6206063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付表示装置
KR101521961B1 (ko) 액정필름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보안 스크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235484B (zh) 光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2522185B1 (ko) 봉지재용 조성물
US9416315B2 (en)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mix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2167132B1 (ko) 가변 차광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02692762B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JP6798166B2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表示素子
JP2017090677A (ja) ゲル電解質、及び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素子
US10996518B1 (en) Light switchable device
TWI572266B (zh) 軟性電子裝置以及其製備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