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7679A - 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及防窥折叠屏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及防窥折叠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7679A
CN115097679A CN202210545063.XA CN202210545063A CN115097679A CN 115097679 A CN115097679 A CN 115097679A CN 202210545063 A CN202210545063 A CN 202210545063A CN 115097679 A CN115097679 A CN 115097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ep
proof
screen
terminal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50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子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hong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hong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hong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hongnuo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50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76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7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76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63Operation of electrochromic cells, e.g. electrodeposition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该折叠屏终端包括可折叠的显示屏和屏幕IC,所述显示屏上集成有防窥层,所述防窥层包括透明防窥页和涂覆于所述防窥页上的电致变色膜,所述屏幕IC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致变色膜的电极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折叠屏幕为展开状态时,获取用户触发的启动防窥指令;根据所述启动防窥指令,控制所述屏幕IC向所述电极施加预设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根据施加的所述预设电压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本申请能够通过在终端的折叠屏上集成有防窥层,该防窥层的防窥页上涂覆有电致变色膜,根据用户需求,通过电致变色膜的颜色变化实现折叠屏终端在展开状态下的防窥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及防窥折叠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及防窥折叠屏终端。
背景技术
人们对信息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一些公共场合使用手机聊天、密码支付、浏览重要文件等等时就显得不那么安全,也容易被恶意偷窥。
因此现在出现了防窥膜,通过超微细百叶窗光学技术来实现屏幕防窥,区别于现有手机屏幕的环绕分享屏,贴上防窥膜的手机,属于独享隐私屏,只有正对屏幕或者在特定角度范围内才能看清,而侧面无法看清屏幕信息,从而有效防止个人隐私被窥视。但是防窥膜在折叠屏终端的应用鲜有研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及防窥折叠屏终端。能够通过在终端的折叠屏上集成有防窥层,该防窥层的防窥页上涂覆有电致变色膜,根据用户需求,通过电致变色膜的颜色变化实现折叠屏终端在展开状态下的防窥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该折叠屏终端包括可折叠的显示屏和屏幕IC,所述显示屏上集成有防窥层,所述防窥层包括透明防窥页和涂覆于所述防窥页上的电致变色膜,所述屏幕IC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致变色膜的电极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折叠屏幕为展开状态时,获取用户触发的启动防窥指令;
根据所述启动防窥指令,控制所述屏幕IC向所述电极施加第一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根据施加的所述第一电压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
进一步地,获取用户触发的关闭防窥指令,控制所述屏幕IC向所述电极施加第二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透明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非防窥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防窥页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防窥页排列成为超微细百叶窗结构,所述电极为与所述防窥页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折叠屏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电极一一对应的多个二极管电路,所述二极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屏幕IC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电路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电极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触发的分屏防窥指令;
根据所述分屏防窥指令,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及其对应的二极管电路;
控制所述屏幕IC导通所述待防窥区域对应的所述二极管电路,使得所述防窥区域的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包括:
通过分隔符,将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
获取用户触发的选择操作指令,确定用户选择的所述区域为分屏防窥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指令包括:
点击或者滑动任意一个划分的所述区域。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屏幕IC截止非待防窥区域的二极管电路,使得所述非防窥区域的电致变色膜透明,以使所述非待防窥区域处于非防窥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PMIC,所述PMIC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PMIC的输出端与所述屏幕IC的输入端连接,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PMIC向所述屏幕IC施加预设电压。
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窥的折叠屏终端,包括:
该折叠屏终端包括可折叠的显示屏和屏幕IC,所述显示屏上集成有防窥层;所述防窥层包括透明防窥页和集成于所述防窥页上的电致变色膜,所述屏幕IC的输出端与集成于所述防窥页上的所述电致变色膜的电极连接;
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屏幕IC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当所述折叠屏幕为展开状态时,获取用户触发的启动防窥指令,并控制所述屏幕IC向所述电极施加电压;
所述屏幕IC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到的所述启动防窥指令,向所述电极施加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获取用户触发的关闭防窥指令;
所述屏幕IC还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到的所述关闭防窥指令,停止向所述电极施加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透明,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非防窥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防窥页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防窥页排列成为超微细百叶窗结构,所述电极为与所述防窥页一一对应的多个;
所述折叠屏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电极一一对应的多个二极管电路,所述二极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屏幕IC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电路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电极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用户触发的分屏防窥指令,并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及其对应的二极管电路;
所述屏幕IC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的所述分屏防窥指令,导通所述待防窥区域对应的所述二极管电路,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
本申请通过在折叠屏终端展开状态下的折叠屏上集成防窥层,该防窥层以折叠机构为中线使用两片独立的防窥层设计便于折叠。其次,在该防窥层上涂覆电致变色膜,并通过屏幕IC控制该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最后,该防窥层可以为由多个防窥页顺次排列形成超细微百叶窗结构,每个防窥页对应设置有二极管电路,用于终端用户进行分屏显示时,根据分屏位置控制对应的二极管电路的导通与截止,从而控制屏幕的防窥层电致变色膜变为着色态或透明态,以实现折叠屏终端的分屏防窥功能。通过本发明方案可实现折叠屏终端在展开状态下的屏幕防窥功能,且可以做到分屏防窥的功能,增加用户隐私安全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防窥折叠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防窥折叠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折叠屏终端;110、显示屏;120、防窥层;121、防窥页;130、屏幕IC;140;二极管电路;150、中央处理器;160、PMIC;170、折叠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常规防窥膜利用百叶窗原理,将百叶窗作为“防窥结构层”贴于屏幕上,通过并列排布的光栅(百叶窗)结构实现。其中,光栅常规设置为灰色,通过光线角度控制将屏幕的广视角度变为窄视角,因而,射入终端显示屏的光线反射出去的范围变小,只有正对着显示屏的使用者能够接收这部分光线,其他与屏幕形成一定角度的旁观者则接收不到从屏幕反射出来的光线,因此起到防窥的效果。综上,防窥膜是利用光栅在一定的角度和颜色的情况下,使得光线无法穿过防窥膜反射出去,达到防窥屏的作用,降低屏幕的显示角度。
针对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防窥膜是与手机完全分离的无源配件,贴到手机之后便起到了防窥的用途,但是对于折叠屏终端而言贴合保护膜会对终端折叠的紧密性带来困难,且不同的保护膜厚度不同,材质不同,透光度不同,对折叠屏的终端折叠紧密性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和考验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屏终端100的防窥方法,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1,该折叠屏终端100包括可折叠的显示屏110和屏幕IC130,在所述显示屏110集成有防窥层120,所述防窥层120包括透明的防窥页121和涂覆于所述防窥页121上的电致变色膜,所述屏幕IC130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致变色膜的电极连接。
其中,折叠屏终端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或其他具有折叠屏幕的智能终端。屏幕IC130是控制显示屏幕的集成电路。
请参阅图2,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当所述折叠屏幕为展开状态时,获取用户触发的启动防窥指令。
该展开状态用于指示显示屏的夹角接近零度或者一百八十度。该启动防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开启屏幕防窥模式,该模式使得其显示屏内容不被他人所看见。该用户的触发操作具体可以是预设的启动按键或者是屏幕手势。终端根据点击该启动按键或者是执行该屏幕手势,确定用户触发了该启动防窥指令。
步骤S2:根据所述启动防窥指令,控制所述屏幕IC向所述电极施加预设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根据施加的所述预设电压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
电致变色膜的显示机理为通过向该电致变色膜的电极施加电压,使得该电致变色膜显示对应的颜色,不同的电压对应不同的颜色。该预设电压用于使得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即可。
防窥页常规设置为灰色且根据防窥需求形成一定角度。本申请中该防窥页设置为透明,即该防窥页在电致变色膜不显示颜色时保持透明,则射入显示屏的光线全部可以反射出去而不受到防窥页的阻挡,与该显示屏形成任何角度均可接收到显示屏的反射光,则该防窥页不具有防窥效果。反之,在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时,该防窥页因为涂覆有显示颜色的电致变色膜而具有颜色,此时,射入显示屏的光线因为防窥页的颜色和角度而不能反射出去,导致与显示屏形成一定角度的旁观者不能够接收到显示屏的发射光线,从而该防窥页在此时具有防窥效果。
电致变色膜涂覆于防窥页,当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时,等同于给该防窥页着色,着色后的防窥页能够通过涂覆有颜色达到防窥效果,即该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该防窥状态用于指示该终端的使用者可以看见,但是该使用者以外的其他人,会因为着色的防窥层而不能看见该使用者的显示屏内容。
本申请能够通过在透明的防窥页上涂覆电致变色膜,并根据是否施加电压控制电致变色膜变色与否,使得由防窥页组成的防窥层在需要防窥时具有防窥效果。该防窥层内设于显示屏内,避免了无源防窥屏使得折叠屏终端折叠时紧密性差的问题。并且该折叠屏终端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是否控制屏幕防窥,避免了常规无源防窥屏始终保持防窥状态,透光性较差,降低了屏幕的亮度,对用户的眼睛伤害较大的问题。能够根据用户需要防窥,例如在家则不需要启动该防窥指令,则保证了终端屏幕的良好亮度,降低对用户眼睛伤害,使得终端的防窥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4:获取用户触发的关闭防窥指令,控制所述屏幕IC停止向所述电极施加预设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透明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非防窥状态。
该关闭防窥指令用于指示用户没有屏幕防窥的需求。从而通过不给电致变色膜供电实现防窥页无着色,使得防窥层处于非防窥状态。
由于折叠屏终端100展开时显示内容较多,但是显示屏110上的内容不一定全部需要防窥,部分防窥对于折叠屏终端100应用更实际。因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防窥页121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防窥页121排列成为超微细百叶窗结构,所述电极为与所述防窥页121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折叠屏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电极一一对应的多个二极管电路140,所述二极管电路140的输入端与所述屏幕IC1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电路140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电极连接。
其中,二极管电路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即给二极管阳极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当给阳极和阴极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因此,屏幕IC通过向二极管电路施加第一电压,控制二极管电路导通;向二极管电路施加第二电压,控制二极管电路截止。
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获取用户触发的分屏防窥指令。
该分屏防窥指令用于指示用户需要对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进行防窥。触发该分屏防窥指令可以是点击触发按钮或者其他预设的操作。
步骤S12:根据所述分屏防窥指令,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及其对应的二极管电路。
该待防窥区域用于指示用户确定需要防窥的显示区域。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步骤S12,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包括:
通过分隔符,将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
该分隔符是通过其自身的界限将显示屏分割,得到多个显示区域。如图3所示,该分隔符将折叠屏幕分割为左右两个显示区域。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折叠屏幕分割为三个或者四个等。
获取用户触发的选择操作指令,确定用户选择的所述区域为待防窥区域。
待防窥区域可以是显示屏由左至右,或者由右至左的部分显示区域,也可以是显示屏的中间部分区域。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如果折叠屏被划分为两个显示区域,则可以确定左边或者右边为待防窥区域;如果折叠屏被划分为两个以上的显示区域,则其中任意一个区域可确定为待防窥区域。
该操作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确定待防窥区域的操作。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该操作指令包括点击或者滑动任意一个划分的所述区域。
控制所述屏幕IC导通所述待防窥区域对应的所述二极管电路,使得所述防窥区域的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
屏幕IC根据分屏防窥指令,向二极管电路施加第一电压,使得电极管电路导通。该二极管电路用于控制每个防窥页的电致变色膜是否变色,当该二极管电路导通时,与该二极管电路对应的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与其对应的防窥页则防窥。因此,导通防窥区域内的二极管电路,则可控制该防窥区域的防窥页处于防窥状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屏幕IC截止非待防窥区域的二极管电路,使得所述非防窥区域的电致变色膜透明,以使所述非待防窥区域处于非防窥状态。
屏幕IC根据关闭防窥指令,向二极管电路施加第二电压,使得二极管电路截止,从而使得电致变色膜透明,以使非防窥区域处于非防窥状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包括PMIC160,所述PMIC160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PMIC160的输出端与所述屏幕IC130的输入端连接,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PMIC向所述屏幕IC施加预设电压。
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PMIC),是在电子设备系统中担负起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理的职责的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通过和屏幕IC连接,用以向屏幕IC提供电能、输出电压。
与上述的折叠屏终端100的防窥方法相对应,请参阅图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防窥的折叠屏终端100,该终端包括:
可折叠的显示屏110和屏幕IC,所述显示屏110上集成有防窥层120。所述防窥层120包括透明的防窥页121和集成于所述防窥页121上的电致变色膜,所述屏幕IC130的输出端与集成于所述防窥页121上的所述电致变色膜的电极连接。还包括中央处理器150,所述中央处理器150的输出端与所述屏幕IC130的输入端连接。其中,可折叠的显示屏110通过折叠机构170连接折叠。防窥层120以该折叠机构170为中线集成于显示屏110,形成两个独立的防窥层120。
其中,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是整台手机的控制中枢系统,也是逻辑部分的控制中心,中央处理器150通过运行存储器内的软件及调用存储器内的数据库,达到控制目的。中央处理器150通过和屏幕IC电连接以实现对显示屏的控制。
所述中央处理器150用于当所述折叠屏幕为展开状态时,获取用户触发的启动防窥指令,并控制所述屏幕IC130向所述电极施加电压。所述屏幕IC130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150获取到的所述启动防窥指令,向所述电极施加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120处于防窥状态。
该折叠机构170具体为铰链等可转动装置,该折叠屏终端100包括通过铰链连接的两个显示屏100。中央处理器150在接收到防窥指令时,控制屏幕IC130向电致变色膜的电极施加电压,使得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则防窥页121着色从而防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处理器150还用于获取用户触发的关闭防窥指令。所述屏幕IC130还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150获取到的所述关闭防窥指令,停止向所述电极施加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透明,以使所述防窥层120处于非防窥状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防窥层120为超微细百叶窗结构,所述电极为与所述防窥页121一一对应的多个。还包括二极管电路140,所述二极管电路140的输入端与所述屏幕130IC的输出端连接,多个所述电极接入所述二极管电路140的输出端。
超微细百叶窗结构是由多层材料复合而成,防窥主体就是细微百叶窗结构,通过并列排布的光栅结构实现。光栅的间隔通常在0.02~0.1mm,上下都会有PET保护膜层。通过光线的角度控制,透过的光线被非透明的光栅拦阻,通不过去。超微细百叶窗结构的防窥膜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可以使射入手机或电脑显示屏幕的光线反射出去的范围变小,大部分光线只沿着射入方向返回。因此只有正对着屏幕的使用者才能接收到这部分光线,能够看清楚屏幕上的内容。而与屏幕成一定角度的旁观者,从侧面接收不到从屏幕反射出来的光线,因此当他们望向屏幕,也只能看到一片漆黑。
所述中央处理器150用于获取用户触发的分屏防窥指令,并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及其对应的二极管电路140。
所述屏幕IC130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150获取的所述分屏防窥指令,导通所述待防窥区域对应的所述二极管电路140,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120处于防窥状态。
本申请通过在折叠屏终端展开状态下的折叠屏上集成防窥层,该防窥层以折叠机构为中线使用两片独立的防窥层设计便于折叠。其次,在该防窥层上涂覆电致变色膜,并通过屏幕IC控制该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最后,该防窥层可以为由多个防窥页顺次排列形成超细微百叶窗结构,每个防窥页对应设置有二极管电路,用于终端用户进行分屏显示时,根据分屏位置控制对应的二极管电路的导通与截止,从而控制屏幕的防窥层电致变色膜变为着色态或透明态,以实现折叠屏终端的分屏防窥功能。通过本发明方案可实现折叠屏终端在展开状态下的屏幕防窥功能,且可以做到分屏防窥的功能,增加用户隐私安全以及用户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屏终端包括可折叠的显示屏和屏幕IC,所述显示屏上集成有防窥层,所述防窥层包括透明防窥页和涂覆于所述防窥页上的电致变色膜,所述屏幕I C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致变色膜的电极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折叠屏幕为展开状态时,获取用户触发的启动防窥指令;
根据所述启动防窥指令,控制所述屏幕IC向所述电极施加第一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根据施加的所述第一电压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触发的关闭防窥指令,控制所述屏幕IC停止向所述电极施加第二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透明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非防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页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防窥页排列成为超微细百叶窗结构,所述电极为与所述防窥页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折叠屏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电极一一对应的多个二极管电路,所述二极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屏幕IC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电路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电极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触发的分屏防窥指令;
根据所述分屏防窥指令,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及其对应的二极管电路;
控制所述屏幕IC导通所述待防窥区域对应的所述二极管电路,使得所述待防窥区域的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包括:
通过分隔符,将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区域;
获取用户触发的选择操作指令,确定用户选择的所述区域为分屏防窥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指令包括:
点击或者滑动任意一个划分的所述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屏幕IC截止非待防窥区域的二极管电路,使得所述非防窥区域的电致变色膜透明,以使所述非待防窥区域处于非防窥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MIC,所述PMIC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PMIC的输出端与所述屏幕IC的输入端连接,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PMIC向所述屏幕IC施加预设电压。
8.一种防窥的折叠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该折叠屏终端包括可折叠的显示屏和屏幕IC,所述显示屏上集成有防窥层;
所述防窥层包括透明防窥页和集成于所述防窥页上的电致变色膜,所述屏幕IC的输出端与集成于所述防窥页上的所述电致变色膜的电极连接;
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屏幕IC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当所述折叠屏幕为展开状态时,获取用户触发的启动防窥指令,并控制所述屏幕IC向所述电极施加电压;
所述屏幕IC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到的所述启动防窥指令,向所述电极施加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窥的折叠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获取用户触发的关闭防窥指令;
所述屏幕IC还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到的所述关闭防窥指令,停止向所述电极施加电压,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透明,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非防窥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窥的折叠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窥页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防窥页排列成为超微细百叶窗结构,所述电极为与所述防窥页一一对应的多个;
所述折叠屏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电极一一对应的多个二极管电路,所述二极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屏幕IC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电路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电极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用户触发的分屏防窥指令,并确定所述终端的待防窥区域及其对应的二极管电路;
所述屏幕IC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取的所述分屏防窥指令,导通所述待防窥区域对应的所述二极管电路,使得所述电致变色膜显示颜色,以使所述防窥层处于防窥状态。
CN202210545063.XA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及防窥折叠屏终端 Pending CN1150976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5063.XA CN115097679A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及防窥折叠屏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5063.XA CN115097679A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及防窥折叠屏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7679A true CN115097679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89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5063.XA Pending CN115097679A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及防窥折叠屏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767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0377A (zh) * 2014-09-11 2015-01-21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93580A (zh) * 2015-08-06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结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748968U (zh) * 2019-02-21 2019-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保护壳以及具有该保护壳的电子设备
CN112162441A (zh) * 2020-10-29 2021-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防窥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12885237A (zh) * 2021-01-25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36449A (zh) * 2020-10-13 2021-09-03 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手机的防窥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4294749U (zh) * 2020-11-27 2021-09-28 成都优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触摸屏
CN114460784A (zh) * 2022-01-24 2022-05-10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电致变色防窥层的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0377A (zh) * 2014-09-11 2015-01-21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93580A (zh) * 2015-08-06 2015-11-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结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748968U (zh) * 2019-02-21 2019-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保护壳以及具有该保护壳的电子设备
CN113336449A (zh) * 2020-10-13 2021-09-03 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手机的防窥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162441A (zh) * 2020-10-29 2021-0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防窥显示装置及方法
CN214294749U (zh) * 2020-11-27 2021-09-28 成都优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触摸屏
CN112885237A (zh) * 2021-01-25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60784A (zh) * 2022-01-24 2022-05-10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电致变色防窥层的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7769B (zh) 可变换的计算设备
JP698638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760415B2 (en) Display with overlayed electronic skin
US10388234B2 (en) Double-sided display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6616284B2 (en) Displaying an image based on proximity of observer
US20180095559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US99159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4339319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1032195A (en) Image display and electronic curtain
WO2022012665A1 (zh) 壁纸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98462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
CN108122499A (zh) 一种显示屏及其切换方法
CN11129011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9218482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5097679A (zh) 一种折叠屏终端的防窥方法及防窥折叠屏终端
US2021009965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JP2001305525A (ja) 液晶表示素子
US2023007669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4460784A (zh) 一种带有电致变色防窥层的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JP2023052245A (ja) 表示パネル
CN115793315A (zh) 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
EP41704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7613051A (zh) 一种显示屏及一种电子设备
US20210405954A1 (en) Composite display screen, composite display screen modul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18063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