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0115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0115A
CN111290115A CN202010214735.XA CN202010214735A CN111290115A CN 111290115 A CN111290115 A CN 111290115A CN 202010214735 A CN202010214735 A CN 202010214735A CN 111290115 A CN111290115 A CN 111290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wetting
display
pixel
interferenc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47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0115B (zh
Inventor
胡松
祝培涛
沈仰灿
陈婷
王建树
李潭
邱英强
徐书丰
赖剑鹏
王为旺
张亚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147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0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0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0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0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0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4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 G02B26/005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based on electrowet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衬底上设置像素层、覆盖像素层的绝缘层,并在绝缘层上设置显示控制层,像素层中的每个像素区域包括显示像素和干扰像素,显示控制层中的每个显示控制区域包括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第一电润湿结构控制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第二电润湿结构控制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是否能够从显示面板出射,以及能够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通过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使得显示面板在防偷窥状态和非防偷窥状态进行切换,并且可实现多种防偷窥功能,此外,显示面板在实现防偷窥时,也不会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装置已逐渐融入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显示装置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在使用显示装置时,希望个人信息的隐私性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通过在显示装置外设置一个防窥膜来实现隐私保护,防窥膜是利用百叶窗的遮光原理,将大角度的光线遮挡吸收,使小角度的光线透过,以起到防偷窥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通过防窥膜实现防偷窥的方法,由于将大角度的光线遮挡吸收,使得大角度的光线被损失掉,人眼接收到的光线只有一部分,大大降低了光能的利用率,导致显示装置的屏幕亮度下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通过防窥膜实现防偷窥的方法,会降低光能的利用率,导致显示装置的屏幕亮度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像素层、覆盖所述像素层的绝缘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显示控制层;
其中,所述像素层包括多个像素区域,每个所述像素区域包括显示像素和干扰像素;所述显示控制层包括多个显示控制区域,每个所述显示控制区域包括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
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
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是否能够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以及能够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润湿单元以及控制每个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润湿单元以及控制每个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的第二电极单元;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形状,以控制所述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光线的出射角度;
所述第二电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的位移,以控制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是否能够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以及能够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
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同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位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
可选的,所述显示像素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子像素,且所述显示子像素与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干扰像素包括至少一个干扰子像素,且所述干扰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材料为透明的导电性液体,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为不透明的导电性液体。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一电压时,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未发生形变,所述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光线,从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出射时呈散射状态;
当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二电压时,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发生形变形成凸透镜,所述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三电压时,所述干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不能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
当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上施加的电压为第四电压时,所述干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所述干扰像素,被配置为显示干扰图像;
当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五电压时,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干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所述干扰像素,被配置为显示水印图像;
其中,所述第三电压小于所述第四电压,所述第四电压小于所述第五电压;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角度。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控制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防窥显示指令时,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和/或,控制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干扰状态;所述干扰状态包括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
在未接收到所述防窥显示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四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五状态;
其中,当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当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所述干扰像素显示干扰图像;当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所述干扰像素显示水印图像;
当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四状态时,所述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的光线,从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出射时呈散射状态;当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五状态时,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不能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通过在衬底上设置像素层、覆盖像素层的绝缘层,并在绝缘层上设置显示控制层,像素层包括多个像素区域,每个像素区域包括显示像素和干扰像素,显示控制层包括多个显示控制区域,每个显示控制区域包括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第一电润湿结构控制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第二电润湿结构控制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是否能够从显示面板出射,以及能够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通过在每个像素区域中设置显示像素和干扰像素,并在每个显示控制区域中设置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通过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使得显示面板可以在防偷窥状态和非防偷窥状态进行切换,并且可以实现多种防偷窥功能,此外,显示面板在实现防偷窥时,是通过改变光线的出射角度实现防偷窥,并不会将大角度的光线过滤掉,因此,也不会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种防偷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防偷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种防偷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防偷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1、设置在衬底11上的像素层12、覆盖像素层12的绝缘层13以及设置在绝缘层13上的显示控制层14。
其中,像素层12包括多个像素区域,每个像素区域包括显示像素121和干扰像素122;显示控制层14包括多个显示控制区域,每个显示控制区域包括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和第二电润湿结构142;第一电润湿结构141,被配置为控制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第二电润湿结构142,被配置为控制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是否能够从显示面板出射,以及能够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
在实际产品中,像素层12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区域,图1至图3中的显示像素121和干扰像素122,仅示出一个像素区域的具体组成结构;相应的,显示控制层14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显示控制区域,图1至图3中的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和第二电润湿结构142,仅示出了一个显示控制区域的具体组成结构。其中,像素区域与显示控制区域一一对应,像素区域中的显示像素121与显示控制区域中的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位置相对应,像素区域中的干扰像素122与显示控制区域中的第二电润湿结构142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像素121发出的光线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时,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可控制入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使得光线从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出射时呈散射状态或者使得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入射至第二电润湿结构142时,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可控制其对干扰像素122的遮光范围,使得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不能从显示面板出射,或者能够从显示面板出射;当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能够从显示面板出射时,第二电润湿结构142还可控制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即控制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或第三预设角度。其中,出射角度指的是光线与显示面板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对应的角度。
因此,第一电润湿结构141有两种显示状态,第一种显示状态可使得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光线,从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出射时呈散射状态;第二种显示状态可使得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
第二电润湿结构142有三种干扰状态,第一种干扰状态可使得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不能从显示面板出射;第二种干扰状态可使得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时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此时,干扰像素122显示干扰图像;第三种干扰状态可使得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时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此时,干扰像素122显示水印图像。
通过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和第二电润湿结构142,使得显示面板可以在防偷窥状态和非防偷窥状态进行切换,并且,显示面板在处于防偷窥状态时,总共可以实现5种防偷窥功能,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种情况,当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处于第一种显示状态且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处于第一种干扰状态时,此时显示面板处于非防偷窥状态,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光线,从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出射时呈散射状态,此时,各个角度都能看见正常的显示图像;而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不能从显示面板出射,因此,也不会影响非防偷窥状态的正常显示。
第二种情况,当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处于第一种显示状态且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处于第二种干扰状态时,此时显示面板处于第一种防偷窥状态,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光线,从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出射时呈散射状态,此时,各个角度都能看见正常的显示图像;而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时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此时,干扰像素122显示干扰图像,使得偷窥者在显示面板两侧的第一窥视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的视角区域)内可以看见干扰像素122显示的干扰图像,而用户在第一用户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的视角区域)内无法看见干扰像素122显示的干扰图像,干扰图像实际上是提供误导信息的错误图像。因此,通过干扰像素122显示干扰图像,使得站在第一窥视视角区域内的偷窥者观察到错误信息,以误导偷窥者,保护个人信息。
例如,第二预设角度可设置为60°,显示像素121显示的正常的显示图像为密码123456,而干扰像素122显示的干扰图像为密码428456,则在各个视角区域内都可以看到正确的密码123456,而偷窥者在第一窥视视角区域(光线的出射角度大于60°的视角区域)内还可看到错误的密码428456,以误导偷窥者。
第三种情况,当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处于第一种显示状态且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处于第三种干扰状态时,此时显示面板处于第二种防偷窥状态,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光线,从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出射时呈散射状态,此时,各个角度都能看见正常的显示图像;而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此时,干扰像素122显示水印图像。
例如,第三预设角度可设置为0°,此时,各个角度都能看见正常的显示图像和水印图像,由于水印图像的存在,会对站在窥视视角区域内的偷窥者造成干扰,干扰偷窥者对正常的显示图像的查看,即使偷窥者站在窥视视角区域内对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内容进行偷拍,偷拍到的图片也是包含水印图像的显示图像,通过添加防盗水印,及时追溯泄密源头,从而快速保护泄密内容。
第四种情况,当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处于第二种显示状态且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处于第一种干扰状态时,此时显示面板处于第三种防偷窥状态,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使得用户在第二用户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的视角区域)内可以看见显示像素121显示的正常的显示图像,而偷窥者在显示面板两侧的第二窥视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角度的视角区域)内无法看到显示像素121显示的正常的显示图像,以实现防偷窥;此时,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不能从显示面板出射。
例如,第一预设角度为30°,则用户在第二用户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30°的视角区域)内可以看见显示像素121显示的正常的显示图像,而偷窥者在第二窥视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大于或等于30°的视角区域)内无法看到显示像素121显示的正常的显示图像。
第五种情况,当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处于第二种显示状态且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处于第二种干扰状态时,此时显示面板处于第四种防偷窥状态,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使得用户在第二用户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的视角区域)内可以看见显示像素121显示的正常的显示图像,而偷窥者在显示面板两侧的第二窥视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角度的视角区域)内无法看到显示像素121显示的正常的显示图像;同时,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且干扰像素122显示干扰图像,使得偷窥者在显示面板两侧的第一窥视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的视角区域)内可以看见干扰像素122显示的干扰图像,以通过干扰像素122显示干扰图像,使得站在第一窥视视角区域内的偷窥者观察到错误信息,误导偷窥者。
例如,第一预设角度为30°,第二预设角度为60°,则偷窥者站在光线的出射角度大于60°的视角区域内看见的是干扰像素122显示的干扰图像,站在光线的出射角度在[30°,60°]的区间内,无法看见任何图像,而用户站在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30°的视角区域内可看见显示像素121显示的正常的显示图像;当然,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也可以设置成相同的角度。
第六种情况,当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处于第二种显示状态且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处于第三种干扰状态时,此时显示面板处于第五种防偷窥状态,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使得用户在第二用户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的视角区域)内可以看见显示像素121显示的正常的显示图像,而偷窥者在显示面板两侧的第二窥视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角度的视角区域)内无法看到显示像素121显示的正常的显示图像;同时,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此时,干扰像素122显示水印图像。
例如,第三预设角度为0°,第一预设角度为30°,则用户站在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30°的视角区域内看见显示像素121显示的正常的显示图像和干扰像素122显示的水印图像,在光线的出射角度大于或等于30°的视角区域内仅可以看到干扰像素122显示的水印图像。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显示面板通过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实现防偷窥时,第一电润湿结构141仅仅是改变光线的出射角度,并不会将大角度的光线过滤掉,因此,也不会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当显示面板通过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实现防偷窥时,由于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可以保证光线的正常出射,也不会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
进一步的,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以及控制每个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第一电极单元1412,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以及控制每个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的第二电极单元1422;第一电极单元1412,被配置为通过控制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形状,以控制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第二电极单元1422,被配置为通过控制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的位移,以控制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是否能够从显示面板出射,以及能够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
其中,显示像素121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子像素(如第一显示子像素1211、第二显示子像素1212和第三显示子像素1213),且显示子像素与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一一对应;干扰像素122包括至少一个干扰子像素(如第一干扰子像素1221、第二干扰子像素1222和第三干扰子像素1223),且干扰子像素与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一一对应。
例如,第一显示子像素1211为红色显示子像素,第二显示子像素1212为绿色显示子像素,第三显示子像素1213为蓝色显示子像素;第一干扰子像素1221为红色干扰子像素,第二干扰子像素1222为绿色干扰子像素,第三干扰子像素1223为蓝色干扰子像素;并且,显示子像素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干扰子像素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面积。
通过向第一电极单元1412施加电压,控制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形状。如图1所示,当第一电极单元1412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一电压时,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未发生形变,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光线,从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出射时呈散射状态;如图2和图3所示,当第一电极单元1412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二电压时,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发生形变形成凸透镜,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第一电压小于第二电压。
例如,第一电压可设置为0V,第二电压大于0V且小于5V。
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控制光线的出射角度的原理在于:当在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对应的第一电极单元1412上施加的电压为高电平时,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曲率增大、焦距变小,使得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光线,从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出射时变得收敛,即使得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而当在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对应的第一电极单元1412上施加的电压为低电平时,由于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光线是发散的,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不会对入射的光线进行汇聚,则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光线,从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出射时呈散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中,θ1表示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的余角,例如,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为20°,则θ1为70°。
此外,通过向第二电极单元1422施加电压,控制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的位移。如图1所示,当第二电极单元1422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三电压时,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未发生位移,此时,干扰子像素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内,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不能从显示面板出射。如图2所示,当第二电极单元1422上施加的电压为第四电压时,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发生位移,此时,干扰子像素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重合,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干扰像素122,被配置为显示干扰图像。如图3所示,当第二电极单元1422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五电压时,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发生位移,此时,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位于干扰子像素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内,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干扰像素122,被配置为显示水印图像。其中,第三电压小于第四电压,第四电压小于第五电压;第二预设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
例如,第三电压可设置为0V,第四电压大于0V且小于5V,第五电压大于或等于5V。
在实际产品中,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为不透明的材料,如图1所示,当第二电极单元1422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三电压时,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未发生位移,此时,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完全遮挡在干扰子像素上方,干扰子像素发出的光线不能穿过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因此,使得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不能从显示面板出射。
如图2所示,当第二电极单元1422上施加的电压为第四电压时,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发生位移,具体是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面积减小,而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在垂直于衬底11的方向上的高度增加,使得干扰子像素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重合,即使得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对干扰子像素的遮挡范围变小,由于绝缘层13的存在,干扰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可以从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的边缘出射出去,即通过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与第二电极单元1422之间的狭缝出射出去,使得偷窥者在显示面板两侧的第一窥视视角区域(即光线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的视角区域)内可以看见干扰像素122显示的干扰图像,而不影响显示像素121的正常显示。其中,θ2表示干扰像素122发出并从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的边缘出射出去的光线的出射角度的余角。
如图3所示,当第二电极单元1422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五电压时,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发生位移,具体是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面积相对于图2进一步减小,而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在垂直于衬底11的方向上的高度相对于图2进一步增加,使得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位于干扰子像素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内,即使得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对干扰子像素的遮挡范围进一步变小,干扰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可以从显示面板出射,其出射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如出射角度大于0°,使得用户可以在正面视角区域内看到水印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材料为透明的导电性液体,透明的导电性液体具体可以包括透明的离子性液体或者透明的极性液体,如液晶、醇类等;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为不透明的导电性液体,不透明的导电性液体具体可以包括不透明的离子性液体或者不透明的极性液体,如油墨等。
如图1至图3所示,每个第一电极单元1412包括第一电极14121和第二电极14122,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第一电极14121和第二电极14122同层设置在绝缘层13上,且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位于第一电极14121和第二电极14122之间;每个第二电极单元1422包括第三电极14221和第四电极14222,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第三电极14221和第四电极14222同层设置在绝缘层13上,且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位于第三电极14221和第四电极14222之间。
通过分别在第一电极14121和第二电极14122上施加电压,使得第一电极14121和第二电极14122之间形成电场,控制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的形状;通过分别在第三电极14221和第四电极14222上施加电压,使得第三电极14221和第四电极14222之间形成电场,控制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的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相邻两个第一电润湿单元1411之间的第一电极14121和第二电极14122,第一电极14121和第二电极14122之间需要设置绝缘层;针对相邻两个第二电润湿单元1421之间的第三电极14221和第四电极14222,第三电极14221和第四电极14222之间需要设置绝缘层。
此外,如图1至图3所示,像素层12还包括设置在任意两个子像素之间的像素界定层123,并且,显示子像素和干扰子像素实际上均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等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15,封装层15覆盖显示控制层14。
通过在衬底11上依次形成像素层12、绝缘层13、显示控制层14之后,制作一层封装层15,以实现对显示面板的封装,该封装层15可以是有机封装层、无机封装层,或者,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的复合层,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个像素区域中设置显示像素和干扰像素,并在每个显示控制区域中设置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通过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使得显示面板可以在防偷窥状态和非防偷窥状态进行切换,并且可以实现多种防偷窥功能,此外,显示面板在实现防偷窥时,是通过改变光线的出射角度实现防偷窥,并不会将大角度的光线过滤掉,因此,也不会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此外,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芯片、TCON(Timer Control Register,时序控制器)等器件。
关于显示面板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该显示装置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该OLED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个像素区域中设置显示像素和干扰像素,并在每个显示控制区域中设置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通过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使得显示面板可以在防偷窥状态和非防偷窥状态进行切换,并且可以实现多种防偷窥功能,此外,显示面板在实现防偷窥时,是通过改变光线的出射角度实现防偷窥,并不会将大角度的光线过滤掉,因此,也不会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上述的显示面板,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在接收到防窥显示指令时,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和/或,控制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干扰状态;所述干扰状态包括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一个防偷窥按钮,当用户需要将显示面板设置为防偷窥状态时,可点击该防偷窥按钮,生成防窥显示指令,在接收到该防窥显示指令时,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处于第一状态(即第二种显示状态),和/或,控制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处于干扰状态,该干扰状态包括第二状态(即第二种干扰状态)或第三状态(即第三种干扰状态)。
其中,当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处于第一状态时,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当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处于第二状态时,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干扰像素122显示干扰图像;当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处于第三状态时,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干扰像素122显示水印图像。
步骤402,在未接收到所述防窥显示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四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五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默认为非防偷窥状态,当用户不需要将显示面板设置为非防偷窥状态时,可不点击该防偷窥按钮,则无法生成防窥显示指令,也接收不到防窥显示指令,此时,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处于第四状态(即第一种显示状态),以及控制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处于第五状态(即第一种干扰状态)。
其中,当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处于第四状态时,显示像素121发出并入射至第一电润湿结构141的光线,从第一电润湿结构141出射时呈散射状态;当第二电润湿结构142处于第五状态时,干扰像素122发出的光线不能从显示面板出射。
在实际产品中,可在显示装置中设置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执行步骤401和步骤402,控制模块可以为处理器,或者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防窥显示指令时,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和/或,控制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干扰状态,干扰状态包括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在未接收到防窥显示指令时,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四状态,以及控制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五状态。通过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使得显示面板可以在防偷窥状态和非防偷窥状态进行切换,并且可以实现多种防偷窥功能,此外,显示面板在实现防偷窥时,是通过改变光线的出射角度实现防偷窥,并不会将大角度的光线过滤掉,因此,也不会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对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像素层、覆盖所述像素层的绝缘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显示控制层;
其中,所述像素层包括多个像素区域,每个所述像素区域包括显示像素和干扰像素;所述显示控制层包括多个显示控制区域,每个所述显示控制区域包括第一电润湿结构和第二电润湿结构;
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
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是否能够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以及能够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润湿单元以及控制每个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润湿单元以及控制每个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的第二电极单元;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形状,以控制所述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光线的出射角度;
所述第二电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的位移,以控制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是否能够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以及能够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同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且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位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像素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子像素,且所述显示子像素与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干扰像素包括至少一个干扰子像素,且所述干扰子像素与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材料为透明的导电性液体,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为不透明的导电性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一电压时,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未发生形变,所述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光线,从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出射时呈散射状态;
当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二电压时,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发生形变形成凸透镜,所述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单元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三电压时,所述干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不能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
当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上施加的电压为第四电压时,所述干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所述干扰像素,被配置为显示干扰图像;
当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上施加的电压为第五电压时,所述第二电润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干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所述干扰像素,被配置为显示水印图像;
其中,所述第三电压小于所述第四电压,所述第四电压小于所述第五电压;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控制层。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0.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防窥显示指令时,控制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和/或,控制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干扰状态;所述干扰状态包括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
在未接收到所述防窥显示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四状态,以及控制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五状态;
其中,当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的光线的出射角度小于第一预设角度;当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所述干扰像素显示干扰图像;当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的出射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所述干扰像素显示水印图像;
当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处于第四状态时,所述显示像素发出并入射至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的光线,从所述第一电润湿结构出射时呈散射状态;当所述第二电润湿结构处于第五状态时,所述干扰像素发出的光线不能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
CN202010214735.XA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290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4735.XA CN111290115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4735.XA CN111290115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0115A true CN111290115A (zh) 2020-06-16
CN111290115B CN11129011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1022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4735.XA Active CN111290115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011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8112A (zh) * 2020-08-13 2021-09-28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WO2021258897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87846A (zh) * 2020-08-28 2022-03-1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与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US11862113B2 (en) 2020-08-13 2024-01-02 Chongqing Konk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927870B2 (en) 2020-06-18 2024-03-12 Acer Incorporated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2492A (zh) * 2010-04-13 2011-10-1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防窥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10317399A1 (en) * 2010-06-24 2011-12-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play backlights with adjustable narrow viewing angle
CN205844624U (zh) * 2016-06-28 2016-12-28 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窥显示装置
CN205844670U (zh) * 2016-06-16 2016-12-28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多功能视角可控的液晶显示器
CN107833556A (zh) * 2017-12-01 2018-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视角切换结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视角切换方法
CN108037600A (zh) * 2017-12-08 2018-05-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8549166A (zh) * 2018-04-17 2018-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子像素单元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2492A (zh) * 2010-04-13 2011-10-1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防窥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10317399A1 (en) * 2010-06-24 2011-12-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play backlights with adjustable narrow viewing angle
CN205844670U (zh) * 2016-06-16 2016-12-28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多功能视角可控的液晶显示器
CN205844624U (zh) * 2016-06-28 2016-12-28 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窥显示装置
CN107833556A (zh) * 2017-12-01 2018-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视角切换结构、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视角切换方法
CN108037600A (zh) * 2017-12-08 2018-05-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8549166A (zh) * 2018-04-17 2018-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子像素单元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27870B2 (en) 2020-06-18 2024-03-12 Acer Incorporated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21258897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448112A (zh) * 2020-08-13 2021-09-28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3448112B (zh) * 2020-08-13 2022-05-20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11862113B2 (en) 2020-08-13 2024-01-02 Chongqing Konk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187846A (zh) * 2020-08-28 2022-03-1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与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14187846B (zh) * 2020-08-28 2024-01-0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与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0115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011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KR102627695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802307B2 (en) Anti-peeping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i-peeping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JP5242695B2 (ja) ディスプレイ
US20210173240A1 (en) Anti-peep displa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nti-peep component
CN107819018A (zh)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409095B2 (en) Parallax barrier,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tat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24002783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425501A (zh) 光学元件及使用该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
CN21422562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20200241368A1 (en) Privacy protection component and adjusting metho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632804A (zh) 调光膜、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1798488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8828835B (zh) 彩膜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180043900A (ko) 표시 장치
KR20160149332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CN115793315B (zh) 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
CN104035226A (zh) 有源矩阵结构及显示面板
JP2015049316A (ja) 液晶レンズセル基板、液晶レンズセ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16300208A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5576124A (zh)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864637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9343287B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4355653B (zh)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控制方法
CN112327547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