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3414A - Dc-dc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Dc-dc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3414A
CN104253414A CN201410287584.5A CN201410287584A CN104253414A CN 104253414 A CN104253414 A CN 104253414A CN 201410287584 A CN201410287584 A CN 201410287584A CN 104253414 A CN104253414 A CN 104253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element
voltage
capacitor
cu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75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3414B (zh
Inventor
木下晋宏
小林辽
折金俊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53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3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3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3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DC-DC转换器,其中,DC-DC转换器(100)具有:具有FET(1)的电压转换电路(2);在FET(1)或电容器(C1~C3)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阻止在电压转换电路(2)中流过大电流的短路保护用的FET(3);以及检测FET(1)或电容器(C1~C3)的短路故障,使FET(3)截止的检测单元。FET(1)的一端与电源线(X)连接,FET(3)在FET(1)的另一端侧与FET(1)串联连接。电容器(C1~C3)的一端与电源线(X)连接,另一端与FET(1)和FET(3)的连接点(P)连接。检测单元根据连接点(P)的电压检测故障。

Description

DC-DC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直流电源的电压升压或降压而提供给负载的DC-DC转换器(直流-直流转换装置),尤其涉及具有电路产生短路故障时的保护功能的DC-DC转换器。
背景技术
例如,汽车中搭载有DC-DC转换器,作为用于向各种车载设备和电路供给直流电压的电源装置。通常,DC-DC转换器具有通过开关元件、线圈、电容器等构成的电压转换电路(升压电路或降压电路),通过高速切换直流电源的电压,输出升压或降压后的直流电压。
在这种DC-DC转换器中,由于短路等的异常而有时在电路流过大电流,由此使得电路元件被破坏。于是,以往设置用于防止由异常时的大电流导致的电路元件被破坏的保护电路。在后述的专利文献1~3中示出了具有这种保护电路的电源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设有过电压保护用的FET(电场效应晶体管)、反接保护用的FET、检测直流电源的电压的电压检测电路。而且,在电源开关导通的状态下,如果电压检测电路得到的检测电压超过规定值,则过电压保护用的FET截止,电力转换电路的电路元件的破坏得以防止。此外,在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反接的状态下,如果电源开关接通,则反接保护用的FET截止,电力转换电路的电路元件的破坏得以防止。
在专利文献2中,将在电源正向连接的情况下导通、在电源反向连接的情况下截止的反接保护用的FET设置于电源供给路径,并且设置使该FET的输出升压的升压电路。而且,根据升压电路的输出,使FET导通,从而即使在电源电压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供给稳定的输出电压。
在专利文献3中,为了防止输出侧的负载短路的情况下流过的大电流导致元件被破坏,具备过电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护功能,该过电流保护功能根据第1基准值限制升压电路的开关元件中流过的电流、该短路保护功能根据比第1基准值大的第2基准值高速地限制该电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19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44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571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在电压转换电路的开关元件发生短路故障时切断大电流,还能够在电压转换电路或滤波器电路包含的电容器发生短路故障时切断大电流的DC-DC转换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DC-DC转换器具有:输入端子,其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子,其连接负载;直流电源的电源线,其从输入端子直到输出端子;电压转换电路,其设置于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之间,具有一端与电源线连接的第1开关元件,通过第1开关元件的导通/截止动作,使直流电源的电压升压或降压而提供给负载;以及电容器,其一端与电源线连接,该DC-DC转换器还具有:短路保护用的第2开关元件,其在第1开关元件的另一端侧与该第1开关元件串联连接;以及检测单元,其检测第1开关元件或电容器的短路故障,使第2开关元件截止。电容器的另一端与第1开关元件和第2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检测单元根据该连接点的电压检测故障。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在第1开关元件或电容器短路故障的情况下流过的大电流,第1开关元件与第2开关元件的连接点的电压增大。而且,如果检测单元检测到该电压的增大,则与第1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的第2开关元件截止。因此,由于短路故障流过的大电流通过第2开关元件被切断。由此,在第1开关元件和电容器的任何一个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能够保护设置在流过大电流的路径中的电路元件免受破坏。
在本发明中,在输入端子与电压转换电路之间设有输入滤波器的情况下,电容器可以是用于除去该输入滤波器中包含的噪声的电容器。
在本发明中,在电压转换电路与输出端子之间设有输出滤波器的情况下,电容器可以是用于除去该输出滤波器中包含的噪声的电容器。
在本发明中,电容器可以是对由第1开关元件进行开关后的电压进行平滑的、包含在电压转换电路中的平滑用的电容器。
在本发明中,在输入端子与电压转换电路之间设有输入滤波器,在电压转换电路与输出端子之间设有输出滤波器的情况下,电容器可以包括用于除去在输入滤波器中包含的噪声的第1电容器、用于除去在输出滤波器中包含的噪声的第2电容器、对由第1开关元件进行开关后的电压进行平滑的、在电压转换电路中包含的平滑用的第3电容器。
在本发明中,检测单元可以具有对第1开关元件与第2开关元件的连接点的电压进行分压的分压电阻、在由该分压电阻分压后的电压为一定值以上时导通或截止的第3开关元件。这种情况下,第2开关元件根据第3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截止而截止。
在本发明中,检测单元可以具有根据所述连接点的电压判定故障的有无,在判定为产生了该故障的情况下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部、根据该控制信号导通或截止的第4开关元件。这种情况下,第2开关元件根据第4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截止而截止。
在本发明中,可以由第1检测单元和第2检测单元构成检测单元。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第1检测单元具有对所述连接点的电压进行分压的分压电阻、在由该分压电阻分压后的电压为一定值以上时导通或截止的第3开关元件,第2检测单元具有根据所述连接点的电压判定故障的有无,在判定为产生了该故障的情况下,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部、根据该控制信号导通或截止的第4开关元件,通过第1检测单元的第3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截止,或者通过第2检测单元的第4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截止,第2开关元件截止。
在本发明中,在输入端子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阻止在电压转换电路中流过大电流的、反接保护用的第5开关元件,该第5开关元件与第2开关元件串联连接,且设置于该第2开关元件与地之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DC-DC转换器,其不仅能够在电压转换电路的开关元件发生短路故障时切断大电流,还能够在电压转换电路或滤波器电路中包含的电容器发生短路故障时切断大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DC-DC转换器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通常时的电流路径的电路图。
图3是说明直流电源的反接时的电流切断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FET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的电流路径的电路图。
图5是说明短路故障时的电流切断的电路图。
图6是说明短路故障时的电流切断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短路故障产生时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的图表。
图9是表示输入滤波器的电容器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的电流路径的电路图。
图10是表示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容器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的电流路径的电路图。图11是表示输出滤波器的电容器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的电流路径的电路图。
标号说明
2电压转换电路    4控制部
7FET控制电路     8短路检测电路
10输入端子       20输出端子
50直流电源       70负载
100DC-DC转换器
a、b短路故障检测线
C1噪声除去用的电容器(第1电容器)
C2平滑用的电容器(第3电容器)
C3噪声除去用的电容器(第2电容器)
FET1切换用的FET(第1开关元件)
FET2反接保护用的FET(第5开关元件)
FET3短路保护用的FET(第2开关元件)
P连接点
R4、R5分压电阻
Q3晶体管(第3开关元件)
Q1晶体管(第4开关元件)
X直流电源的正极侧的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各图中,对于相同部分或对应部分赋予同一符号。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DC-DC转换器的结构。DC-DC转换器100具有输入端子10、输入滤波器1、电压转换电路2、输出滤波器3、输出端子20、控制部4、FET驱动电路5、保护电路6、FET控制电路7、短路检测电路8、反接保护用的FET2和短路保护用的FET3。输入端子10连接直流电源50的正极,输出端子20连接负载70。直流电源50例如为汽车中搭载的车辆用电池,负载70例如为控制发动机和车载设备等的ECU(电子控制单元)。直流电源50的正极侧的电源线X从输入端子10到达输出端子20。
输入滤波器1是由线圈L1和电容器C1构成的公知的电路,其将与输入端子10连接的直流电源50的噪声除去。线圈L1构成电源线X的一部分。线圈L1的一端与输入端子10连接,另一端与后述的线圈L2的一端连接。电容器C1的一端与电源线X中的、线圈L1和L2的连接点连接。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连接点P连接。该连接点P是FET1与FET3的连接点。
电压转换电路2是由线圈L2、电容器C2、切换用的FET1、同步整流用的FET4构成的公知的升压电路,其使直流电源50的电压升压。线圈L2和FET4构成电源线X的一部分。线圈L2的一端与上述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线圈L2的另一端与FET4的源极s连接。FET4的漏极d与后述的线圈L3的一端连接,FET4的栅极g与FET驱动电路5的输出侧连接。FET1的漏极d与电源线X中的、线圈L2与FET4的连接点连接。FET1的源极s与连接点P连接,FET1的栅极g与FET驱动电路5的输出侧连接。电容器C2的一端与电源线X中的、FET4与线圈L3的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点P连接。
FET1是MOS型FET,在源极s与漏极d之间并联连接有二极管D1(寄生二极管)。FET4是MOS型FET,在源极s与漏极d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4(寄生二极管)。
输出滤波器3是由线圈L3和电容器C3构成的公知的电路,将电压转换电路2的输出中包含的噪声除去。线圈L3构成电源线X的一部分。线圈L3的一端与FET4的漏极d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子20连接。电容器C3的一端与电源线X中的、线圈L3与输出端子20的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点P连接。
控制部4通过CPU和存储器等构成,控制DC-DC转换器100的动作。此外,控制部4在未图示的上位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控制部4被输入来自上位装置的升压指令等的指令信号。
FET驱动电路5是用于驱动FET1和FET4的电路,接受来自控制部4的信号,将图示的脉冲信号(PWM信号)向各FET的栅极g输出。FET1和FET4通过从FET驱动电路5提供的脉冲信号而交替地导通/截止。即,在FET1导通时FET4截止,在FET4导通时FET1截止。
保护电路6由电阻R1和R2、齐纳二极管Z、电容器C4构成。保护电路6的输入侧与短路故障检测线a连接,输出侧与控制部4连接。短路故障检测线a与连接点P连接。该保护电路6是用于防止经由短路故障检测线a向控制部4施加过大的电压而设置的。
FET控制电路7是控制FET2和FET3的导通/截止的电路,由晶体管Q1和Q2、电阻R3,R6和R7构成。晶体管Q1的发射极被供给向输出端子20输出的电压Vo。晶体管Q1的集电极经由电阻R3,与FET3的栅极g和FET2的栅极g连接。晶体管Q1的基极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连接。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地连接,基极与控制部4连接。电阻R6和R7跨越晶体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而设置。
短路检测电路8是检测FET1的短路故障的电路,由晶体管Q3、电阻R4和R5构成。晶体管Q3的集电极与FET3的栅极g和FET2的栅极g连接。晶体管Q3的发射极与地连接。晶体管Q3的基极与电阻R4和R5的连接点连接。电阻R4和R5构成对连接点P的电压分压的分压电阻。电阻R4的一端经由短路故障检测线b与连接点P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FET2是反接保护用的MOS型FET,在源极s与漏极d之间并联连接有二极管D2(寄生二极管)。FET3是短路保护用的MOS型FET,在源极s与漏极d之间并联连接二极管D3(寄生二极管)。
FET1与FET2与FET3在电源线X与地之间串联连接。具体地,FET1的漏极d与电源线X连接,源极s与FET3的漏极d连接。FET3的源极s与FET2的源极s连接,FET2的漏极d与地连接。因此,FET3在FET1的源极s侧与FET1串联连接,FET2在FET3的源极s侧与FET3串联连接。此外,FET1的二极管D1和FET3的二极管D3与直流电源50反向连接,FET2的二极管D2与直流电源50正向连接。
在以上的结构中,FET1为本发明的“第1开关元件”的一例,FET3为“第2开关元件”的一例。晶体管Q3为本发明的“第3开关元件”的一例,晶体管Q1为“第4开关元件”的一例。FET2为本发明的“第5开关元件”的一例。电容器C1为本发明的“第1电容器”的一例,电容器C3为“第2电容器”的一例,电容器C2为“第3电容器”的一例。
短路故障检测线b和短路检测电路8为本发明的“检测单元”和“第1检测单元”的一例。此外,短路故障检测线a、控制部4和FET控制电路7为本发明的“检测单元”和“第2检测单元”的一例。
接着,说明由上述结构构成的DC-DC转换器100的动作。
首先,参照图2说明通常时的动作。在从上位装置(省略图示)向控制部4赋予了升压指令时,控制部4向FET驱动电路5输出驱动信号。接受到该驱动信号,FET驱动电路5生成脉冲信号(参照图1),将该脉冲信号向FET1和FET4各自的栅极g输出。此外,控制部4向FET控制电路7输出H(High)电平的控制信号。通过该H电平信号,FET控制电路7的晶体管Q2导通,晶体管Q1也导通。因此,向FET2和FET3的各栅极g经由晶体管Q1赋予电压Vo,因此FET2和FET3都导通。另外,在通常时的动作中,FET2和FET3维持始终导通的状态。另一方面,晶体管Q3处于截止状态。
FET1和FET4如上所述,通过来自FET驱动电路5的脉冲信号而交替地导通/截止。在图2中,粗实线箭头表示FET4导通时的电流路径,粗虚线箭头表示FET1导通时的电流路径。通过FET1和FET4的导通/截止动作,对经由输入滤波器1向电压转换电路2输入的直流电源50的电压进行切换,在线圈L2产生高电压。该高电压通过FET4的二极管D4被整流,通过电容器C2被平滑化,然后作为升压后的直流电压,经由输出滤波器3被提供给负载70。
接着,参照图3说明反接直流电源50的情况下的动作。
如图3所示,在直流电源50的负极与输入端子10连接、正极与地连接的情况下,如果不存在反接保护用的FET2,则流过如粗箭头所示的大电流。其原因在于,由于二极管D1和D3相对于直流电源50为正向,因而即使FET1和FET3截止,电流也会通过二极管D1和D3进行流动。然而,如果设置反接保护用的FET2,则FET2的二极管D2相对于直流电源50为反向,因而不会形成粗箭头那样的电流路径。由此,能够事先防止直流电源50的反接时上述电流路径中的电路元件受到破坏。
接着,参照图4~图8说明电压转换电路2的FET1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的动作。
在FET1短路故障时,FET1的源极s/漏极d间被固定为导通状态,FET1始终为导通的状态。因此,FET1~FET3都为导通,因此如图4中粗箭头所示,在直流电源50的正极→线圈L1→线圈L2→FET1→FET3→FET2→地→直流电源50的负极的路径上流过大电流。由于该大电流,连接点P的电位上升。
其中,设上述路径流过的电流为Io,设FET2和FET3的导通时的电阻分别为r2、r3时,在连接点P出现的电压Vp为Vp=Io·(r2+r3)。该电压Vp经由短路故障检测线b被提供给短路检测电路8。在短路检测电路8中,通过由电阻R4和R5构成的分压电路,对电压Vp进行分压。因此,向晶体管Q3的基极施加由电阻R4和电阻R5分压后的电压。此时的晶体管Q3的基极电压Vb为Vb=Vp·R5/(R4+R5)。该电压Vb被设定为晶体管Q3导通所需的基极电压以上,因此如图5所示,晶体管Q3导通。其结果,FET2和FET3的各栅极g经由晶体管Q3与地连接。因此,FET2和FET3由于栅极电压的降低而均成为截止。
在该状态下,FET2的二极管D2相对于直流电源50为正向,而FET3的二极管D3相对于直流电源50为反向。因此,没有形成从直流电源50的正极通过FET1朝向地的电流路径,由于FET1的短路故障而产生的大电流通过FET3(和二极管D3)被切断。
如上,在电压转换电路2的FET1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连接点P的电压Vp增大,晶体管Q3导通,从而FET3成为截止,因此能够通过FET3切断由于短路故障而流过的大电流。由此,在FET1的短路故障时,能够保护设置在大电流流过的路径的电路元件不受破坏。
另一方面,连接点P的电压Vp还经由短路故障检测线a和保护电路6被提供给控制部4。控制部4根据该电压Vp,判定FET1有无短路故障。以下,按照图7的流程图说明控制部4的动作。通过控制部4的CPU以一定周期反复执行图7的各步骤。
在控制部4中经由短路故障检测线a被输入与连接点P的电压Vp对应的电压Vd。在步骤S1中,控制部4检测该电压Vd。接着,在步骤S2中,控制部4将检测出的电压Vd与阈值α进行比较。该阈值α预先设定在控制部4所具备的存储器中。接着,在步骤S3中,控制部4判定电压Vd是否在阈值α以上。
当FET1产生短路故障时,如图8(a)所示,连接点P的电流Ip增大,电压Vp上升,其结果,由控制部4检测的电压Vd也与之对应地如图8(b)那样地增大。控制部4在步骤S3的判定的结果为电压Vd在阈值α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是),判定为FET1发生短路故障。然后,控制部4在下一步骤S4中,如图6所示,向FET控制电路7输出L(低)电平的控制信号。即,从控制部4提供给FET控制电路7的控制信号从H电平信号切换为L电平信号。另一方面,步骤S3的判定的结果为电压Vd小于阈值α的情况下(步骤S3;否),不执行步骤S4而结束处理。
通过在步骤S4中从控制部4输出的L电平信号,如图6所示,FET控制电路7的晶体管Q2截止,晶体管Q1也截止。另外,在该时刻,通过上述短路检测电路8中的晶体管Q3的导通,FET2和FET3全部为截止。因此,通过晶体管Q1的截止,FET2和FET3的状态不变化。然而,由于某种的原因导致短路检测电路8的晶体管Q3没有导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晶体管Q1的截止而使FET2和FET3截止。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由短路故障检测线b和短路检测电路8构成的第1检测单元、由短路故障检测线a和控制部4和FET控制电路7构成的第2检测单元,使检测FET1的短路故障的单元双重化。第1检测单元仅通过硬件(晶体管Q3、电阻R4和R5)构成,因此短路故障检测所需的时间较短。与此相对,第2检测单元需要通过控制部4进行基于CPU的软件处理,因而相比第1检测单元而言短路故障检测所需的时间较长。因此,在产生FET1的短路故障的情况下,首先,在第1检测单元中,短路检测电路8进行动作而使FET2和FET3截止,此后,在第2检测单元中,控制部4和FET控制电路7进行动作,进行短路检测电路8异常时的备份(backup)。因此,在发生短路故障时,能够提升大电流切断的可靠性。
接着,参照图9~图11,说明电容器C1~C3短路故障的情况下的动作。在电容器C1~C3产生短路故障时,各电容器的直流电阻大致为零。
输入滤波器1的电容器C1发生短路故障时,如图9中粗箭头所示,在直流电源50的正极→线圈L1→电容器C1→FET3→FET2→地→直流电源50的负极的路径中流过大电流。由于该大电流,连接点P的电位上升。因此,利用与FET1短路故障时相同的原理,FET2和FET3都为截止,因此由于电容器C1的短路故障而产生的大电流被FET3切断。
在电压转换电路2的电容器C2产生短路故障时,如图10中粗箭头所示,在直流电源50的正极→线圈L1→线圈L2→FET4→电容器C2→FET3→FET2→地→直流电源50的负极的路径中流过大电流。由于该大电流,连接点P的电位上升。因此,与图9的情况下同样地,FET2和FET3都为截止,因此由于电容器C2的短路故障而产生的大电流被FET3切断。
在输出滤波器3的电容器C3短路故障时,如图11中粗箭头所示,在直流电源50的正极→线圈L1→线圈L2→FET4→线圈L3→电容器C3→FET3→FET2→地→直流电源50的负极的路径中流过大电流。由于该大电流,连接点P的电位上升。因此,与图9的情况下同样地,FET2和FET3都为截止,因此由于电容器C3的短路故障而产生的大电流被FET3切断。
此外,在电压转换电路2的FET1和电容器C1~C3的一部分(或全部)都产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形成图4中粗箭头所示的电流路径和图9~图11中粗箭头所示的电流路径。这种情况下,连接点P的电位也会由于流过的大电流而上升,因此FET3成为截止而能够切断大电流,这是不言自明的。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C1~C3的一端与电源线X连接,另一端与FET1和FET3的连接点P连接,在连接点P的电压增大时FET3截止。因此,不仅在FET1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在电容器C1~C3短路故障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通过FET3切断大电流。
本发明除了上述内容以外还可以采用各种实施方式。例如,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在FET1或电容器C1~C3短路故障的情况下,通过使短路检测电路8的晶体管Q3导通,从而FET2和FET3截止,切断大电流。取而代之,在FET1或电容器C1~C3短路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使短路检测电路8的晶体管截止而使FET2和FET3截止的电路结构。
此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FET控制电路7的晶体管Q1导通,从而使FET2和FET3导通,也可以采用使FET控制电路7的晶体管截止而使FET2和FET3导通的电路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FET1或电容器C1~C3产生短路故障,则FET控制电路7的晶体管导通。
此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电压转换电路2中为了对在线圈L2产生的高电压进行整流而设置了具有二极管D4的同步整流用的FET4,也可以使用通常的二极管来代替FET4。
此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开关元件使用了FET,也可以使用晶体管代替FET。同样地,也可以使用FET来代替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晶体管Q1~Q3。进而,还可以使用IGBT(绝缘栅极型晶体管)等的开关元件来代替FET。
此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连接点P与地之间,将FET2配置于地侧,将FET3配置于电源侧,也可以反之,将FET2配置于电源侧,将FET3配置于地侧。这种情况下,FET3经由FET2与FET1连接,因此连接点P作为FET1与FET3的连接点的情况没有变化。
此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测FET1或电容器C1~C3的短路故障的单元,设置了由短路故障检测线b和短路检测电路8构成的第1检测单元、由短路故障检测线a和控制部4和FET控制电路7构成的第2检测单元,也可以仅设置第1检测单元和第2检测单元中的一方。在仅设置第2检测单元的情况下,FET控制电路7的晶体管Q1截止,从而FET2和FET3截止,从而大电流被切断。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通过FET控制电路7的晶体管的导通而使FET2和FET3截止的电路结构。
此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升压电路构成电压转换电路2,但是也可以根据要转换的电压的规格,利用降压电路来构成电压转换电路2。
此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搭载于车辆上的DC-DC转换器100作为例子,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在此以外的用途中使用的DC-DC转换器。

Claims (9)

1.一种DC-DC转换器,其具有:
输入端子,其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输出端子,其连接负载;
所述直流电源的电源线,其从所述输入端子直至所述输出端子;
电压转换电路,其设置于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具有一端与所述电源线连接的第1开关元件,通过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导通/截止动作,使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升压或降压而提供给所述负载;以及
电容器,其一端与所述电源线连接,
该DC-DC转换器的特征在于,还具有:
短路保护用的第2开关元件,其在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另一端侧与该第1开关元件串联连接;以及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第1开关元件或所述电容器的短路故障,使所述第2开关元件截止,
所述电容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1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连接点连接,
所述检测单元根据所述连接点的电压检测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DC-DC转换器还具有设置在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之间的输入滤波器,
所述电容器是用于除去所述输入滤波器中包含的噪声的电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DC-DC转换器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的输出滤波器,
所述电容器是用于除去所述输出滤波器中包含的噪声的电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是对由所述第1开关元件开关后的电压进行平滑的、包含在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中的平滑用的电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转换器还具有:
输入滤波器,其设置于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之间;以及
输出滤波器,其设置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
所述电容器具有:
第1电容器,其用于除去所述输入滤波器中包含的噪声;
第2电容器,其用于除去所述输出滤波器中包含的噪声;以及
平滑用的第3电容器,其对由所述第1开关元件开关后的电压进行平滑,且包含在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具有:
分压电阻,其对所述连接点的电压进行分压;以及
第3开关元件,其在由所述分压电阻分压后的电压为一定值以上时导通或截止,
所述第2开关元件根据所述第3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截止而截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具有: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连接点的电压判定故障的有无,在判定为产生了该故障的情况下,输出控制信号;以及
第4开关元件,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或截止,
所述第2开关元件根据所述第4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截止而截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由第1检测单元和第2检测单元构成,
所述第1检测单元具有:
分压电阻,其对所述连接点的电压进行分压;以及
第3开关元件,其在由所述分压电阻分压后的电压为一定值以上时导通或截止,
所述第2检测单元具有: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连接点的电压判定故障的有无,在判定为产生了该故障的情况下,输出控制信号;以及
第4开关元件,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导通或截止,
根据所述第1检测单元的所述第3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截止、或者根据所述第2检测单元的所述第4开关元件的导通或截止,所述第2开关元件截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DC-DC转换器还具有反接保护用的第5开关元件,该第5开关元件在所述输入端子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的情况下,阻止在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中流过大电流,
所述第5开关元件与所述第2开关元件串联连接,且设置于该第2开关元件与地之间。
CN201410287584.5A 2013-06-26 2014-06-24 Dc‑dc转换器 Active CN1042534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3343 2013-06-26
JP2013133343A JP5611420B1 (ja) 2013-06-26 2013-06-26 Dc−dcコンバ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3414A true CN104253414A (zh) 2014-12-31
CN104253414B CN104253414B (zh) 2018-02-23

Family

ID=52107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7584.5A Active CN104253414B (zh) 2013-06-26 2014-06-24 Dc‑dc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52664B2 (zh)
JP (1) JP5611420B1 (zh)
CN (1) CN104253414B (zh)
DE (1) DE102014108784B4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3373A (zh) * 2020-03-25 2020-06-19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线路板及车载空调器
CN112952762A (zh) * 2019-11-25 2021-06-11 株式会社电装 短路确定设备
CN113054837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欧姆龙株式会社 噪声滤波器装置和电力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33933B1 (en) * 2016-07-17 2023-11-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ual rail circuitry using fet pairs
US10079539B2 (en) * 2017-02-01 2018-09-18 Dialog Semiconductor (Uk) Limited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circuit
JP2022047248A (ja) * 2020-09-11 2022-03-2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集積回路、半導体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1919A (ja) * 2003-07-28 2005-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源装置
JP2006014491A (ja) * 2004-06-25 2006-01-12 Yokogawa Electric Corp 電源入力回路
CN2838140Y (zh) * 2005-08-25 2006-11-15 是蓉珠 车载dc-dc转换器
JP2006327568A (ja) * 2005-04-25 2006-12-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電力システム及び昇圧電源
CN102177644A (zh) * 2008-11-04 2011-09-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车辆用电源装置
JP2012157191A (ja) * 2011-01-27 2012-08-16 Cosel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33678A (ja) * 1996-02-20 1997-09-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源装置
JP4172473B2 (ja) * 2005-06-29 2008-10-2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昇圧回路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031507B2 (ja) * 2005-11-25 2008-0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同期整流型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同期整流型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の制御回路及び同期整流型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の動作制御方法
JP4621231B2 (ja) 2007-06-29 2011-01-26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電源保護装置及び電子制御装置
TWI446670B (zh) * 2008-11-20 2014-07-2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升壓轉換器的保護裝置及方法
TWI376869B (en) * 2009-04-13 2012-11-11 Anpec Electronics Corp 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1919A (ja) * 2003-07-28 2005-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源装置
JP2006014491A (ja) * 2004-06-25 2006-01-12 Yokogawa Electric Corp 電源入力回路
JP2006327568A (ja) * 2005-04-25 2006-12-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電力システム及び昇圧電源
CN2838140Y (zh) * 2005-08-25 2006-11-15 是蓉珠 车载dc-dc转换器
CN102177644A (zh) * 2008-11-04 2011-09-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车辆用电源装置
JP2012157191A (ja) * 2011-01-27 2012-08-16 Cosel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2762A (zh) * 2019-11-25 2021-06-11 株式会社电装 短路确定设备
CN113054837A (zh) * 2019-12-27 2021-06-29 欧姆龙株式会社 噪声滤波器装置和电力系统
CN111313373A (zh) * 2020-03-25 2020-06-19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线路板及车载空调器
CN111313373B (zh) * 2020-03-25 2022-11-29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供电电路、电路故障检测方法、线路板及车载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52664B2 (en) 2016-02-02
US20150002124A1 (en) 2015-01-01
DE102014108784A1 (de) 2015-01-15
CN104253414B (zh) 2018-02-23
JP2015008612A (ja) 2015-01-15
JP5611420B1 (ja) 2014-10-22
DE102014108784B4 (de)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3413A (zh) Dc-dc转换器
CN104253414A (zh) Dc-dc转换器
JP6358304B2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
JP4886562B2 (ja) 電力変換器及び多入出力電力変換器
CN104852714A (zh) 栅极驱动器
US9356516B2 (en) Driv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 power converter
JP6237671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6284496B2 (ja) 電圧変換装置
TWI540816B (zh) 切換電路及馬達能源回收系統
CN104052372A (zh) 电机驱动装置
US8106635B2 (en) Power converter
CN105958815A (zh) 电压转换装置
CN110323934B (zh) Dc/dc转换器
CN110190840A (zh) 控制装置
CN105612694B (zh)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
JP4388573B2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装置
JP6758486B2 (ja) 半導体素子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CN112074430B (zh) 车载用电源装置
JP2014131444A (ja) 双方向昇降圧回路の制御方法及び双方向昇降圧回路
WO2019225394A1 (ja) 車載用電源装置
CN112074429B (zh) 车载用电源装置
US11476750B2 (en) Vehicle power supply device with charge circuit section
US9300208B2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switched current supply control element
KR101324856B1 (ko) 자동차용 제어기
WO2019225395A1 (ja) 車載用電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5

Address after: Kyoto City, Kyoto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Omron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Patentee before: 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