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8180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8180A
CN104238180A CN201410269740.5A CN201410269740A CN104238180A CN 104238180 A CN104238180 A CN 104238180A CN 201410269740 A CN201410269740 A CN 201410269740A CN 104238180 A CN104238180 A CN 104238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diaphragm
framework
resin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97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载澔
金敬穆
金荣声
许镇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692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40146479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6927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40146480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692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40146478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38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8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框架可以被设置在显示面板后面并且支撑膜片可以被设置在显示面板和框架之间。支撑膜片可以被连接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并且被连接到框架。光学层可以被设置在支撑膜片和框架之间。支撑膜片可以从显示面板延伸到框架使得在平行于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第一方向中离光学层的边缘规定的距离设置支撑膜片。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在韩国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6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069275、2013年6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069276以及2013年6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069277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在此,如在此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于显示装置的各种需求已经增加。各种显示装置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和真空荧光显示器(VFD)最近已经被研究并且被用于满足对于显示装置的各种需求。在显示装置当中,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和薄膜晶体管(TFT)基板和滤色器基板,薄膜晶体管(TFT)基板和该滤色器基板被布置成彼此相对,其中液晶层被插入在其间。液晶显示面板使用通过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单元提供的光来显示图像。
上面的参考通过引用被包含在此,其中适合于附加的或者可替选的详情、特征和/或技术背景的适当的教导。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存在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框架,该框架被设置在显示面板后面;支撑膜片,该支撑膜片被设置在显示面板和框架之间,该支撑膜片被连接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并且被连接到框架;以及光学层,该光学层被设置在支撑膜片和框架之间,其中支撑膜片从显示面板延伸到框架,使得在平行于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第一方向中离光学层的边缘规定的距离设置支撑膜片。
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前偏光膜,该前偏光膜被附接到前基板的前表面;和后偏光膜,该后偏光膜被附接到后基板的后表面,其中后偏光膜的第一表面被附接到后基板的后表面,并且其中支撑膜片被附接到与第一表面相对的后偏光膜的第二表面。
在第一方向中后偏光膜的宽度可以大于光学层的宽度。
支撑膜片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方向中该第二区域被设置为与第一区域相邻,其中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支撑膜片上设置凹槽,支撑膜片在该凹槽处弯曲。
在第一方向中第一区域的宽度大于后偏光膜的宽度,并且在第一方向中后偏光膜的宽度大于光学层的宽度。
支撑膜片包括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中和与第二区域相对的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三区域,第三区域被连接到框架。
在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设置凹槽,支撑膜片在凹槽处弯曲。
第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孔,通过其紧固构件被设置以将第三区域紧固到框架。
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树脂层,该树脂层被设置在支撑膜片和显示面板的后基板之间,该树脂层接触后偏光膜的末端。
树脂层包括在远离显示面板的中心的第一方向中突出超过支撑膜片的部分。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短侧、与第一短侧相对的第二短侧、与第一短侧和第二短侧相邻的第一长侧、以及与第一长侧相对的第二长侧,其中树脂层包括与第一短侧相对应的第一树脂层,和与第二短侧相对应的第二树脂层。
树脂层包括与第一长侧相对应的第三树脂层。
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不透明层,该不透明层被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其中沿着显示面板的外部设置不透明层,并且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第二方向中不透明层空间地重叠光学层。
不透明层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朝着显示面板的外边缘设置第二端并且朝着显示面板的中心设置第一端,并且其中第一方向中的不透明层的第一端和光学层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方向中的支撑膜片和光学层之间的规定的距离。
在第一方向中框架的宽度大于光学层的宽度。
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后盖,该后盖被设置在框架后面;和侧盖,该侧盖被设置横向于显示面板,其中该侧盖相对于显示面板侧盖成角度,使得侧盖相比在后盖附近更加靠近显示面板的前表面附近的显示面板。
使用紧固构件后盖和侧盖被相互耦合,或者后盖和侧盖被一体化地形成为单个主体。
在垂直于前表面的第二方向中侧盖的末端突出超过显示面板的前表面。
在第一方向中在显示面板和侧盖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膜片和侧盖之间的距离。
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缓冲材料,该缓冲材料具有规定的弹性,被设置在显示面板和侧盖之间。
附图说明
将会参考下面的附图详细地描述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至图30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配置;
图31至图52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树脂层的显示装置;
图53至图59图示托架被应用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图60至图70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配置;
图71至图80图示用于将支撑膜片连接到框架的另一方法;以及
图81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另一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附图中示出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详细参考。由于本公开可以以各种方式改进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形式,所以在附图中示出了具体的实施例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公开的实施例,而包括包含在本公开的精神和技术范围之内的所有变型、等同物和替代。
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个组件,但所述组件并不受这样的术语限制。该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其它组件进行区分的目的。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以指定为第二组件。以相同的方式,第二组件可以被指定为第一组件。
术语“和/或”包括所公开的多个相关物品的组合和公开的多个相关物品中的任何物品。
当任意组件被描述为“连接到”或“链接到”另一个组件时,这应该被理解为是指,尽管任意组件可以直接连接至或链接至第二组件,但是它们之间可存在又一组件。相反地,当任意组件被描述为“直接连接到”或“直接链接到”另一个组件时,这应理解为是指它们之间不存在组件。
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来描述具体实施例或实例,而不是意在限制本公开。单数表述能够包括复数表述,只要它不会在上下文中具有明显的不同的含义。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和“具有”应被理解为意在指出,所图示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其组合存在,并且不排除存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其组合,或其加入的可能性。
除非另有说明,在此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具有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必须被理解为具有与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所用的那些术语相同的含义,并且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他们在本申请中显然指明。
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本公开的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便更完整地描述本公开。因此,为清楚起见,附图中所示的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被夸大。
在下文中,液晶显示面板被用作显示面板的实例。其它的显示面板也可以被使用。例如,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场发射显示(FED)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以被使用。
图1至图30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配置。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横向方向(即,与长侧平行的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一方向DR1;显示装置的纵向方向(即,与短侧平行的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二方向DR2;并且垂直于显示装置的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三方向DR3。
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三方向DR3可以被称为垂直方向,并且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可以被共同地称为水平方向。
即,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水平方向可以指示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中的至少一个。
如在图1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支撑膜片400、光学层110、框架1600、以及盖130。
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被定位彼此相对的前基板和后基板。
支撑膜片400可以被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
光学层110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后基板和盖130之间。光学层110可以包括多个片。例如,虽然未示出,但是光学层110可以包括棱镜片和扩散片中的至少一个。
框架1600可以被布置在光学层110的背面。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0的驱动板可以被布置在框架1600上。框架1600可以包含诸如铝的金属材料。包括至少一个光源的光源部件可以被布置在框架1600上。
盖130可以被布置在光学层110的背面。盖130可以包括后盖130H,该后盖130H包括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10的背面的部分;和侧盖130V,该侧盖130V包括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侧面的部分(例如,参见图60)。稍后详细地描述。
如在图2中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1,其被定位为彼此相对并且被彼此附接以在其间形成均匀的单元间隙。液晶层(未示出)可以被形成在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1之间。密封部件可以被形成在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1之间以密封液晶层。
滤色器可以被布置在前基板101上以实现红色、绿色、以及蓝色。滤色器可以包括均包括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子像素的多个像素。当光在滤色器上入射时,滤色器可以生成与红色、绿色、或者蓝色相对应的图像。像素可以包括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子像素,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白色的子像素可以被使用,并且子像素的各种组合可以被使用。
预定的晶体管,例如,薄膜晶体管(TFT)可以被形成在后基板111上。晶体管可以接通或者切断每个像素中的液晶。在本实例中,前基板101可以被称为滤色器基板,并且后基板111可以被称为TFT基板。
液晶层可以包括多个液晶分子,并且液晶分子的排列可以响应于通过晶体管供应的驱动信号而改变。因此,基于液晶层的分子排列中的变化由光源部件提供的光可以被入射在滤色器上。结果,滤色器可以实现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光,并且从而预定的图像可以被显示在显示面板100的前基板101上。
因为显示面板100的上述结构和配置仅是示例,所以它们可以被改变、添加、或者省略。例如,用于实现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滤色器可以被定位在后基板111上,并且TFT可以被形成在前基板101上。在本实例中,后基板111可以被称为滤色器基板,并且前基板101可以被称为TFT基板。
如在图2的(A)中所示,支撑膜片400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后面,更加具体地,在后基板111的后面。例如,如在图2的(B)中所示,粘附层SFA可以被布置在支撑膜片400和后基板111之间并且可以将支撑膜片400附接到后基板111。虽然未示出,但是支撑膜片400可以被连接到框架1600。
支撑膜片400的部分面积可以透射光。例如,如在图3的(A)中所示,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被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后基板111的透明部400TS和不透明部400BL。被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支撑膜片400的透明部400TS和不透明部400BL可以被称为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
不透明部400BL可以被定位在透明部400TS的边缘处,并且透明部400TS的透光率可以大于不透明部400BL的透光率。不透明部400BL可以具有包围透明部400TS的形状。
不透明部400BL可以阻挡通过光源部(未示出)提供的光进入除了显示区域之外的区域。如在图3的(B)中所示,支撑膜片400的透明部400TS可以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有源区域AA,在该显示面板100的有源区域AA上图像被显示。支撑膜片400的不透明部400BL可以对应于被定位在显示面板100的有源区域AA在外部的虚拟区域DA。
支撑膜片400的不透明部400BL可以比透明部400TS更暗,以便减少光的反射。例如,支撑膜片400的不透明部400BL可以几乎是黑色的。为此,不透明部400BL可以包括染料。
如在图3的(B)中所示,与显示面板100的虚拟区域DA相对应的支撑膜片400的部分可以包括染料。可替选地,如在图4中所示,除了与显示面板100的有源区域AA相对应的支撑膜片400的部分之外的部分可以包括染料。在本实例中,除了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之外的部分可以包括染料。
另一方面,支撑膜片400可以不包括染料。例如,至少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可以不包括染料。
如在图5中所示,显示面板100可以进一步包括前偏光膜3400和后偏光膜3410。例如,前偏光膜3400可以被定位在前基板101的前表面上以偏振经过显示面板100的光。后偏光膜3410可以被定位在后基板111的后表面上以偏振经过被定位在后基板111的后面中的光学层110的光。在此公开的实施例中,前偏光膜3400可以被称为第一偏光膜,并且后偏光膜3410可以被称为第二偏光膜。
支撑膜片400可以被附接到后偏光膜3410。例如,粘附层可以被形成在支撑膜片400和后偏光膜3410之间。更加具体地,如在图5的(B)中所示,第一粘附层3410可以被布置在后偏光膜3410和后基板111之间,并且第二粘附层3410B可以被布置在后偏光膜3410和支撑膜片400之间。
换言之,后偏光膜3410的第一表面S1可以通过第一粘附层3410A被附接到后基板111的后表面,并且支撑膜片400可以被附接到与后偏光膜3410的第一表面S1相对的第二表面S2。
第一粘附层3410A和第二粘附层3410B可以是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可替选地,第一粘附层3410A和第二粘附层3410B可以是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优选地,考虑到支撑膜片400支撑光学层110、框架1600等等,第二粘附层3410B的粘附强度可以大于第一粘附层3410A的粘附强度。换言之,第二粘附层3410B的每单位面积的粘附强度可以大于第一粘附层3410A的每单位面积的粘附强度。此外,第二粘附层3410B的厚度W2可以大于第一粘附层3410A的厚度W1,以便提高第二粘附层3410B的粘附强度。
如在图6中所示,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第一部400A和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被定位在第一部400A的至少一端上的第二部400B1和400B2。
半切割部分可以被设置在第一部400A和第二部400B1和400B2之间。例如,如在图6的(A)和(B)中所示,支撑膜片400的一个表面可以被半切割了预定的深度以形成折叠线FL。折叠线FL可以被形成在第一部400A和第二部400B1和400B2之间的边界处。即,通过折叠线FL第一部400A和第二部400B1和400B2可以被相互划分。
然后,如在图6的(C)中所示,通过沿着折叠线FL折叠支撑膜片400可以相互划分第一部400A和第二部400B1和400B2。使用激光切割方法可以形成折叠线FL。
如在图7中所示,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可以包括被附接到后偏光膜3410的部分。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第一部400A的宽度可以几乎等于后偏光膜3410的宽度。
另一方面,如在图8中所示,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者第二方向DR2)中后偏光膜3410的宽度L2可以大于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宽度L1。在本实例中,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后偏光膜3410的至少一端可以比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进一步延伸。
在本实例中,在水平方向(即,在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宽度L1可以小于第二粘附层3410B的宽度。此外,在水平方向(即,在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第二粘附层3410B的宽度可以几乎等于后偏光膜3410的宽度L2。在这样的配置中,使用层压方法第一粘附层3410A、后偏光膜3410、以及第二粘附层3410B可以被附接到后基板111,并且然后使用层压方法支撑膜片400可以被附接到第二粘附层3410B。
例如,如在图9的(A)中所示,第一粘附层3410A可以被布置在后偏光膜3410的第一表面上,并且第二粘附层3410B可以被布置在后偏光膜3410的第二表面上。第一保护膜3410P1可以被布置在第二粘附层3410B上,并且第二保护膜3410P2可以被布置在第一粘附层3410A上。包括第一粘附层3410A、第二粘附层3410B、后偏光膜3410、第一保护膜3410P1、以及第二保护膜3410P2的母片可以被制造。
然后,如在图9的(B)中所示,使用第一辊500可以剥离第二保护膜3410P2。使用第二辊510压力可以被施加到第一保护膜3410P1,从而将第一粘附层3410A附接到后基板111。
然后,如在图9的(C)中所示,使用第三辊520可以剥离第一保护膜3410P1。使用第四辊530压力可以被施加到支撑膜片400,从而将支撑膜片400附接到第二粘附层3410B。
可替选地,如在图10中所示,在水平方向(即,在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宽度L1可以大于后偏光膜3410的宽度L2。在本实例中,在水平方向(即,在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至少一端可以比后偏光膜3410进一步延伸了预定的长度L3和L4。在本实例中,支撑膜片400的内部空间可以被充分地和广泛地使用。因此,可以防止边框区域的大小的过多增加。
如在图11中所示,光学层110可以被布置在支撑膜片400上。在本实例中,光学层110可以被放置在支撑膜片400上。即,光学层110可以靠近支撑膜片400,并且从而光学层110可以接触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
如在图12中所示,光学层110可以包括多个片。例如,如在图12的(A)中所示,光学层110可以包括反射式偏光片600、垂直棱镜片610、以及水平棱镜片620。图12(A)示出垂直棱镜片610可以被布置在水平棱镜片620和反射式偏光片600之间。然而,水平棱镜片620可以被布置在垂直棱镜片610和反射式偏光片600之间。
反射式偏光片600可以被称为双亮度增强膜(DBEF)。反射式偏光片600可以取决于光的波长选择性地透射或者反射光。反射式偏光片600可以透射预定波长的光并且通过这样的过程反射其它波长的光,从而减少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00上的偏光膜阻挡的光的数量。因此,可以提高亮度。
垂直和水平棱镜片610和620可以调节光的行进路径,使得入射光行进到显示面板100。因此,可以提高被显示在显示面板100上的图像的亮度。
此外,如在图12的(B)中所示,反射式偏光片600可以包括核心层601、被定位在核心层601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保护层602、以及被定位在核心层601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保护层603。
如在图13中所示,光源部120可以被布置在光学层110上,并且框架1600可以被布置在光源部120上。包括光学层110和光源部120的组件可以被称为背光单元10B。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光源部120可以包括各种光源。例如,光源部120的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和具有至少一个LED芯片的LED封装中的一个。在本实例中,光源可以是发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中的至少一个的彩色LED或者白色LED。
背光单元10B可以是直接式背光单元和边缘式背光单元中的一个。边缘式背光单元可以包括导光板。此外,光源部120可以包括多个基板。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背光单元10B的光源部120可以包括多个基板211至214。图1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背光单元10B可以包括四个基板211至214。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如在图14中所示,光源部12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211、第二基板212、第三基板213、以及第四基板214。第一至第四基板211至214可以被称为子基板。即,多个子基板211至214可以形成一个母基板。
在本实例中,多个光源220可以被布置在第一至第四基板211至214中的每一个上,并且然后第一至第四基板211至214可以被相互平行地耦合。因此,可以制造一个母基板210。
如果一个母基板被损坏,则可以仅替换被损坏的相对应的基板,因为母基板210被划分为如上所述的多个基板211至214,并且其它的正常的基板可以被继续地使用。因此,可以减少由母基板210的损坏产生的材料消耗,并且制造成本可以被减少。
如上所述,当母基板210被划分成多个基板211至214时,连接器可以被布置在基板211至214中的每一个上。连接器可以被电气地连接到被布置在基板211至214中的每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光源220。虽然未示出,但是连接器可以将外部驱动电路电气地连接到光源220,从而使通过驱动电路供应的驱动电压被供应给光源220。
如上所述,当母基板210被划分为多个基板211至214时,基板211至214可以被平行地布置,并且然后反射层可以被布置在基板211至214中的每一个上。
如在图15中所示,在其上布置至少一个光源220的基板210可以被布置在框架1600上。优选地,被包括在基板210中的第一至第四基板211至214可以被布置在框架1600上。
框架1600可以包括与基板210相对应的凹陷。例如,如在图16的(A)和(B)中所示,框架1600可以包括与第一基板211相对应的第一凹陷1600H1、与第二基板212相对应的第二凹陷1600H2、与第三基板213相对应的第三凹陷1600H3、以及与第四基板214相对应的第四凹陷1600H4。第一基板211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凹陷1600H1中;第二基板212可以被布置在第二凹陷1600H2中;第三基板213可以被布置在第三凹陷1600H3中;并且第四基板214可以被布置在第四凹陷1600H4中。
此外,框架1600可以包括在第一凹陷1600H1和第二凹陷1600H2之间的第一突出1600P1、在第二凹陷1600H2和第三凹陷1600H3之间的第二突出1600P2、以及在第三凹陷1600H3和第四凹陷1600H4之间的第三突出1600P3。
可以在框架1600的第一至第三突出1600P1、1600P2、以及1600P3和光学层110之间形成空隙。例如,如在图17中所示,通过第一至第三突出1600P1、1600P2、以及1600P3,可以在第一基板211和光学层110之间以及在第二基板212和光学层110之间形成空隙700。即,空隙700可以被设置在光学层110和光源部120之间。
如在图17中所示,光学层110可以进一步包括扩散板630。扩散板630可以被定位在棱镜片610、620与框架1600之间。扩散板630可以扩散从光源220发射的光,从而防止光集中在预定的区域上。因为进入扩散板630的光在经过扩散板630时被散射,显示面板100的屏幕可以被保持在均匀的亮度。被包括在光学层110中的反射式偏光片600、垂直棱镜片610、水平棱镜片620、以及扩散板630的布置顺序可以被改变。
图17示出光学层110包括四个片。然而,组成光学层110的片的数目不限于此。在图17中示出的背光单元10B可以是直接式背光单元。然而,被应用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背光单元10B可以是边缘式背光单元。例如,如在图18中所示,在其上定位光源220的基板210可以被布置在框架1600上。导光板800可以被布置在框架1600与光学层110之间。光源220可以被定位在导光板800的侧面上。
支撑膜片400可以被连接到框架1600。例如,如在图19中所示,框架16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五凹陷1600H5,该第五凹陷1600H5在远离显示面板100的方向中被凹陷。第一紧固构件S100可以将支撑膜片400紧固到框架1600的第五凹陷1600H5。为此,框架1600可以包括第二孔H2,并且支撑膜片400的第三部400C可以包括与第二孔H2相对应的第一孔H1。第一紧固构件S100可以经过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从而将支撑膜片400的第三部400C紧固到框架1600。
支撑膜片400的第三部400C可以被定位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二部400B的至少一端上。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第一部400A,该第一部400A包括被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后基板111的部分;第三部400C,该第三部400C包括被定位在框架1600的后表面上的部分;以及第二部400B,该第二部400B包括被定位在光学层110的侧面上的部分。
因为支撑膜片400被连接到如上所述的框架1600,所以通过支撑膜片400可以支撑框架1600、光源部120、以及光学层110。在本实例中,具有柔性的支撑膜片400可以防止被传递到框架1600的外力被传递到显示面板100。因此,可以防止显示面板100的光泄露现象。
在水平方向(即,在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空的空间EMT(或者间隙)可以被设置在光学层110的末端和支撑膜片400之间。更加具体地,在水平方向(即,在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空的空间EMT可以被设置在光学层110的末端和与支撑膜片400的第二部400B之间。
在本实例中,即使光学层110取决于温度变化而扩大并且从而光学层110的宽度增加,可以防止光学层110和支撑膜片400之间的碰撞。因此,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和光学特性。
如在图20中所示,在垂直方向(即,第三方向DR3)中光学层110的末端可以重叠空的空间EMT。即,在第三方向DR3中通过支撑膜片400形成的空的空间EMT可以在光学片上方延伸。
在本实例中,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的支撑膜片400的内部空间可以被充分地确保,并且从而光学层110的宽度可以充分地增加。另外,可以防止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在光学层110和支撑膜片400之间的碰撞。
在本实例中,如在图21中所示,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后偏光膜3410的宽度L2可以大于光学层110的宽度L3。更加具体地,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宽度L1可以大于后偏光膜3410的宽度L2。此外,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后偏光膜3410的宽度L2可以大于光学层110的宽度L3。
如在图22中所示,黑色层BLK可以被定位在前基板101和后基板111之间。如在图22的(B)中所示,黑色层BLK可以被定位在显示面板100外部。即,黑色层BLK可以被形成为包围显示面板100的形状。黑色层BLK可以被称为不透明层或者不透明区域。
黑色层BLK可以被用于将显示面板100划分为有源区域和虚拟区域(或者无源区域)。如在图23中所示,在垂直方向(即,第三方向DR3)中黑色层BLK可以重叠空空间EMT。在垂直方向(即,第三方向DR3)中黑色层BLK可以重叠光学层110。
黑色层BLK可以包括第一端E1和与第一端E1相对的第二端E2。第二端E2可以被定向朝着显示面板100的外部,并且第一端E1可以被定向朝着显示面板100的中间。在垂直方向(即,第三方向DR3)中黑色层BLK的第一端E1可以重叠光学层110。
当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光学层110的末端和黑色层BLK的第一端E1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距离T3,并且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支撑膜片400和光学层110的末端之间的距离是第二距离D1时,距离D1可以大于距离T3。
在本实例中,可以防止当通过虚拟区域的大小的减少来减少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的大小时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在光学层110和支撑膜片400之间的碰撞。
此外,当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光学层110的末端和后偏光膜3410的末端之间的距离是第三距离T2,并且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末端和后偏光膜3410的末端之间的距离是第四距离T1时,第一距离T3可以小于距离T2并且可以大于距离T1。
如在图24中所示,框架1600可以包括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比光学层110进一步延伸的部分。在本实例中,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框架1600的宽度L4可以大于光学层110的宽度L3。在这样的结构中,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在光学层110和支撑膜片400之间的碰撞。
如在图25中所示,黑色部BLP1可以被定位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二部400B的内表面上。黑色部BLP1可以被实现为黑色带并且可以被附接到支撑膜片400的第二部400B。黑色部BLP1在此可以被称为不透明区域BLP1。
如在图26中所示,框架1600可以包括第一长侧区域LS1、与第一长侧区域LS1相对的第二长侧区域LS2、与第一和第二长侧区域LS1和LS2相邻的第一短侧区域SS1、以及与第一短侧区域SS1相对的第二短侧区域SS2。框架1600的第一长侧区域LS1、第二长侧区域LS2、第一短侧区域SS1、以及第二短侧区域SS2可以分别对应于显示装置10或者显示面板100的第一长侧LS1、第二长侧LS2、第一短侧SS1、以及第二短侧SS2。
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被定位在第一短侧区域SS1上的第一短侧部400SP1、被定位在第二短侧区域SS2上的第二短侧部400SP2、以及被定位在第一长侧区域LS1上的第一长侧部400SP3。在框架1600的第一短侧区域SS1上第一短侧部400SP1可以被连接到框架1600,并且在框架1600的第二短侧区域SS2上第二短侧部400SP2可以被连接到框架1600。在框架1600的第一长侧区域LS1上第一长侧部400SP3可以被连接到框架1600。
第一短侧部400SP1、第二短侧部400SP2、以及第一长侧部400SP3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二部400B和第三部400C。如在是沿着图26的线C1-C2截取的横截面图的图27中所示,在显示装置的两端处支撑膜片400可以被连接到框架1600的后表面。
在本实例中,第一短侧部400SP1可以包括其中包括被定位在光学层110的侧面上的部分的部件400B1和包括被定位在框架1600的后表面上的部分的部件400C1。此外,第二短侧部400SP2可以包括被定位在光学层110的侧面上的部分的部件400B2和包括被定位在框架1600的后表面上的部分的部件400C2。
如在是沿着图26的线B1-B2截取的横截面图的图28中所示,在显示装置的一端处支撑膜片400可以被连接到框架1600的后表面。在本实例中,第一长侧部400SP3可以包括其中包括被定位在光学层110的侧面上的部分的部件400B3和包括被定位在框架1600的后表面上的部分的部件400C3。
如在图29中所示,框架16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孔。更加具体地,框架1600可以包括第一框架孔1600HS1和框架突出1600PT。此外,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与框架1600的第一框架孔1600HS1相对应的第一膜片孔400HS1。此外,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与框架突出1600PT相对应的第一和第二公共孔400HC1和400HC2。
第二紧固构件S200可以经过第一膜片孔400HS1和第一框架孔1600HS1以将支撑膜片400紧固到框架1600。例如,预定的第二紧固构件S200可以穿过被形成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一短侧部400SP1中的第一膜片孔400HS1和被形成在框架1600的第一短侧区域SS1中的第一框架孔1600HS1,从而将支撑膜片400紧固到框架1600。此外,另一第二紧固构件S200可以穿过被形成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长侧部400SP3中的第一膜片孔400HS1和被形成在框架1600的第一长侧区域LS1中的第一框架孔1600HS1,从而将支撑膜片400紧固到框架1600。
框架突出1600PT可以包括第二框架孔1600HS2。框架突出1600PT可以被形成在框架1600的第一长侧区域LS1和第一短侧区域SS1之间的边界处,并且可以被插入到被形成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一短侧部400SP1中的第二公共孔400HC2和被形成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长侧部400SP3中的第一公共孔400HC1中。
在本实例中,在框架1600的第一长侧区域LS1和第一短侧区域SS1之间的拐角中支撑膜片400的第一短侧部400SP1和第一长侧部400SP3可以彼此重叠。与此相类似,在框架1600的第一长侧区域LS1和第二短侧区域SS2之间的拐角中支撑膜片400的第二短侧部400SP2和第一长侧部400SP3可以彼此重叠。
在图29中,第二紧固构件S200可以对应于在图19中示出的第一紧固构件S100,第一膜片孔400HS1可以对应于第一孔H1,并且第一框架孔1600HS1可以对应于第二孔H2。
如在图30中所示,被用于划分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和第二部400B的半切割方法可以被用于划分支撑膜片400的第二部400B和第三部400C以形成折叠线FL。
图31至图52图示包括树脂层的显示装置。在下面的描述中,在上面描述的配置和结构的描述被省略。
如在图31中所示,当后偏光膜3410被附接到后基板111并且支撑膜片400被附接到后偏光膜3410时,树脂层900可以被形成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边缘处。
树脂层900可以接触后偏光膜3410的末端并且可以被定位在支撑膜片400和后基板111之间。树脂层900可以包含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可替选地,树脂层900可以包含硅材料。
在垂直方向(即,第三方向DR3)中树脂层90可以重叠黑色层BLK。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比后偏光膜3410进一步延伸的结构中树脂层900可以将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中的至少一个边缘附接到后基板111。因此,显示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可以被提高。
下面参考图32和图33描述用于形成树脂层900的方法。如在图32的(A)中所示,在其中后偏光膜3410被附接到后基板111的后表面并且支撑膜片400被附接到后偏光膜3410的状态下使用在后偏光膜3410的末端处的分散装置1000树脂层可以被分散到在支撑膜片400和后基板111之间的空间中。
接下来,如在图32的(B)中所示,使用光辐射装置1010,可以将例如紫外线的预定的光照射到被分散的树脂材料。因此,树脂材料可以被硬化以形成树脂层900。在本实例中,光敏材料,例如,光固化材料可以被用于树脂层900。如果树脂材料包含在充分快速的时间内被硬化的材料,则树脂层900可以不包含光敏材料。因此,如在图32中所示,在其中支撑膜片400被附接到后偏光膜3410的状态下可以形成树脂层900。
可替选地,如在图33的(A)中所示,在其中后偏光膜3410被附接到后基板111的状态下树脂材料901可以被分散到后偏光膜3410的末端。接下来,如在图33的(B)中所示,在其中树脂材料901被分散的状态下使用层压方法支撑膜片400可以被附接到后偏光膜3410。接下来,如图33的(C)中所示,预定的光,例如,紫外线可以被照射到树脂材料901以形成树脂层900。
如在图34中所示,树脂层900可以包括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比支撑膜片400进一步延伸了预定的长度S1的部分。换言之,树脂层900可以包括在远离显示面板100的中间的方向中比支撑膜片400更突出的部分。在本实例中,树脂层900的一端可以被定位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末端和后基板111的末端之间。
如在图35中所示,树脂层900可以包括接触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部分和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一和第二部400A和400B之间的半切割部分(即,接触折叠线FL的部分)。如上所述,当通过树脂层900覆盖支撑膜片400的第一和第二部400A和400B之间的半切割部分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撑膜片400的结构稳定性。
可替选地,如在图36中所示,树脂层900可以包括接触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部分和接触支撑膜片400的第二部400B的部分。通过增加在用于形成树脂层900的工艺中分散的树脂材料的数量可以实现上述结构。可替选地,如在图37中所示,树脂层900可以进一步包括接触后基板111的侧面的部分。
如在是沿着图38的(A)的线A3-A4(即,显示面板100的长侧LS1和LS2)截取的横截面图的图38的(B)中所示,第一树脂层900S1可以被形成在显示装置100的第一短侧SS1上,并且第二树脂层900S2可以被形成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短侧SS2上。
如在是沿着图39的(A)的线A5-A6(即,显示面板100的短侧SS1和SS2)截取的横截面图的图39的(B)中所示,第三树脂层900L1可以被形成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长侧LS1上。树脂层900可以不被形成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上。因为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支撑膜片400的第二部400B可以被省略,树脂层900可以不被形成在显示装置100的第二长侧LS2上,如上所述。
如在图40中所示,第一树脂层900S1、第二树脂层900S2、以及第三树脂层900L1可以被相互分离。换言之,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短侧SS1和第一长侧LS1之间的边缘处第一树脂层900S1和第三树脂层900L1可以被相互分离。与此相类似,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短侧SS2和第一长侧LS1之间的边缘处第二树脂层900S2和第三树脂层900L1可以被相互分离。可替选地,如在图41中所示,第三树脂层900L1可以被连接到第一树脂层900S1和第二树脂层900S2中的至少一个。
如在图42中所示,焊盘电极1400可以被形成在前基板101的虚拟区域中。被形成前基板101的虚拟区域中的焊盘电极1400可以被称为电极端子。焊盘电极1400也可以被形成在后基板111的至少一侧的虚拟区域中。
将会假定焊盘电极1400被形成在前基板101上进行下面的描述。例如,焊盘电极1400可以被形成在前基板101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
焊盘电极1400可以被电气地连接到用于将驱动信号供应到预定的晶体管的驱动板。例如,如在图42和图43中所示,用于将驱动信号供应到显示面板100的驱动板1500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后面。
在本实例中,连接器1510可以被布置在驱动板1500上。包括电极的连接基板1410的一端可以被连接到连接器1510,并且另一端可以被连接到焊盘电极1400。因此,焊盘电极1400可以被电气地连接到驱动板1500。结果,可以响应于通过驱动板1500供应的预定信号驱动显示面板100。
在图43中,附图标记“201”表示液晶层。此外,连接基板1410可以是用于带载波封装(TCP)的柔性电路板和柔性印制电路(FPC)板。因此,连接基板1410可以被称为柔性基板。前基板101可以包括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比后基板111进一步延伸的部分,以便将焊盘电极1400容易地连接到连接基板1410。
如在图44中所示,在显示面板100的至少一侧的边缘处树脂层900可以包括被定位在支撑膜片400和前基板101之间的部分。例如,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树脂层900可以包括被定位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和前基板101之间的部分。甚至在这样的结构中,如在图45中所示,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树脂层900可以包括被定位在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和后基板111之间的部分。
在图44和图45中示出的结构中,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可以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比后基板1111进一步延伸。
可替选地,如在图46中所示,即使当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前基板101包括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比后基板111进一步延伸的部分时,树脂层900的末端可以被定位在后偏光膜3410的末端和后基板111的末端之间。
如在图47中所示,即使当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后基板111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比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进一步延伸时,树脂层900可以包括覆盖前基板101的部分。
如在图48中所示,当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的区域中后偏光膜3410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比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进一步延伸时,树脂层900可以包括覆盖后偏光膜3410的后表面的部分。
此外,树脂层900可以包括接触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侧面的部分。可替选地,如在图49中所示,当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后偏光膜3410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比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进一步延伸时,树脂层900可以包括覆盖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的后表面的部分。
如在是沿着图50的(A)的线A7-A8(即,显示面板100的短侧SS1和SS2)截取的横截面图的图50的(B)中所示,第三树脂层900L1可以被形成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长侧LS1上,并且第四树脂层900L2可以不被形成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上。在图50的(B)中示出的第四树脂层900L2可以对应于在图44至图49中示出的树脂层900。
在水平方向的第二方向DR2中第四树脂层900L2的宽度R2可以大于第三树脂层900L1的宽度R1。此外,在水平方向的第二方向DR2中第四树脂层900L2的宽度R2可以大于第一树脂层900S1和第二树脂层900S2的宽度。
如在图51中所示,被连接到焊盘电极的连接基板1410可以被布置在第四树脂层900L2和前基板101之间。即,被电气地连接到前基板101的焊盘电极的连接基板1410可以包括通过第四树脂层900L2覆盖的部分。第四树脂层900L2可以包含不透明的树脂材料。在本实例中,因为第四树脂层900L2可以覆盖焊盘电极和连接基板1410,所以其优点可以在于设计方面。
如上所述,当第四树脂层900L2被形成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上时,树脂层900可以被形成为包围显示面板100的边缘的形状。树脂层900可以覆盖在显示面板100的至少一侧上的连接基板1410,并且连接基板1410不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另一侧上的前基板101和树脂层900之间。
可替选地,甚至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第二部400B。在本实例中,如在图52中所示,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被定位在第一短侧区域SS1上的第一短侧部400SP1、被定位在第二短侧区域SS2上的第二短侧部400SP2、被定位在第一长侧区域LS1上的第一长侧部400SP3、以及被定位在第二长侧区域LS2上的第二长侧部400SP4。此外,第二长侧部400SP4可以与部件400SP1、400SP2、以及400SP3相同的方式包括第二部400B和第三部400C。
图53至图59图示托架被应用到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在下面的描述中,在上面描述的配置和结构的描述被省略。
如在图53中所示,当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前基板101包括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比后基板111进一步延伸的部分时,托架1100可以被布置在前基板101的暴露部分中。粘附层1110可以被形成在前基板101和托架1100之间以将托架1100附接到前基板101。此外,托架1100可以包括用于为粘附层1110提供空间的凹陷1101。
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托架1100可以与后基板111的侧面分离了预定的距离W6。如在图54中所示,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被附接到托架1100的上部的部分。此外,支撑膜片400可以覆盖托架1100和前基板101之间的空间。如在图55中所示,托架1100可以包括被定位在支撑膜片400和后基板111之间的部分1120。
如在图56中所示,缓冲物1130可以被布置在托架1100和后基板111之间。缓冲物1130可以包含具有弹性的材料并且可以防止由于托架1100和后基板111之间的碰撞而产生的损坏。
如在图57中所示,焊盘电极可以被形成在前基板101上,并且连接基板1410可以被电气地连接到焊盘电极。托架1100可以覆盖连接基板1410。因此,连接基板1410可以包括被定位在托架1100和前基板101之间同时被电气地连接到焊盘电极的部分。
托架1100可以包括连接基板1410经过的凹槽1102。此外,托架1100可以具有在第一方向DR1中延伸的条形。如在图58中所示,连接基板1410可以经过托架1100的凹槽1102并且可以在其中托架1100被连接到前基板101的状态下朝着后基板111行进。
如在图59中所示,连接基板1410经过的托架1100的凹槽1102可以交叉跨过粘附层1110被施加到其的凹陷1101。换言之,通过凹槽1102,凹陷1101和粘附层1110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划分成多个部件。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粘附层1110被施加到的凹陷1101可以被称为第一凹槽,并且连接基板1410经过的凹槽1102可以被称为第二凹槽。
图60至图70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配置。在下面的描述中,在上面描述的结构和配置的描述被省略。在上面详细地描述了显示面板100、光学层110、框架1600、以及支撑膜片400。
如在图60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盖130。盖130可以包括侧盖130V和后盖130H。侧盖130V和后盖130H可以形成一个主体。例如,使用挤压成型方法可以形成包括侧盖130V和后盖130H的盖130。
盖130的后盖130H可以包括被定位在框架1600的后面的部分,并且盖130的侧盖130V可以包括被定位在显示面板100的侧面和光学层110的侧面上的部分。盖130可以防止诸如尘土的外来材料进入到显示装置10并且可以保护显示面板100免受损坏。
如上所述,在盖130被布置的状态下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边缘可以被暴露。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边缘的暴露可以意指,被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前基板101的前偏光膜3400的前表面的边缘被暴露。可替选地,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边缘的暴露可以意指前基板101的前表面的边缘被暴露。
在本实例中,当在显示面板100的前面的观测者观看显示面板100时,观测者可以观察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大部分边缘。因此,可以提供显示装置的吸引人的外观。此外,可以获得其中观测者可以感觉到显示面板100的屏幕大小大于显示面板100的实际屏幕大小的视觉效果。
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盖130的侧盖130可以与显示面板100分离了预定的距离。
此外,侧盖130V可以包括当其转到其后部时更加远离支撑膜片400设置的部分。换言之,当侧盖130V转到其后部时,侧盖130V可以包括远离显示装置10的中间的部分。即,假定在垂直方向中经过显示面板100的中间的线是第一线,侧盖130V可以包括当其经过显示装置10的后部时远离第一线的部分。
例如,如在图60中所示,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与后偏光膜3410相邻的区域中在支撑膜片400和侧盖130V之间的距离X1可以小于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与框架1600相邻的区域中在支撑膜片400和侧盖130V之间的距离X2。
此外,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前基板101和侧盖130V之间的距离X3可以小于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后基板111和侧盖130V之间的距离X4。
在本实例中,即使光学层110或者支撑膜片400取决于温度变化而扩张,可以防止光学层110和/或支撑膜片400与侧盖130V碰撞。
此外,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显示面板100和侧盖130V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支撑膜片400和侧盖130V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支撑膜片400和侧盖130之间的距离X1和X2可以大于前基板101和侧盖130V之间的距离X3和在后基板111和侧盖130V之间的距离X4。
如在图61中所示,侧盖130V可以包括当其转到其后部时更加远离显示装置10的中间而设置并且再次接近显示装置10的中间的部分。例如,侧盖130V可以包括第一侧部130Va和第二侧部130Vb。第二侧部130Vb可以被定位在第一侧部130Va和后盖130H之间。
当其转到显示装置10的后部时第一侧部130Va可以在远离显示装置10的中间的方向中行进。当其转到显示装置10的后部时第二侧部130Vb可以在朝着显示装置10的中间更加靠近的方向中行进。因此,在水平方向(即,第一反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显示面板100和第一侧部130Va之间的最短的距离X6可以小于第一侧部130Va和第二侧部130Vb之间的连接部和支撑膜片400之间的距离X5。
在水平方向(即,第一反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第一侧部130Va可以重叠显示面板100。在水平方向(即,第一反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第二侧部130Vb可以重叠框架1600。在水平方向(即,第一反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第一侧部130Va和第二侧部130Vb之间的连接部可以重叠光学层110、光源部120、或者框架1600中的至少一个。
在水平方向(即,第一反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在显示面板100和第一侧部130Va之间的最短的距离X6可以被充分地确保,使得显示面板100的侧面没有碰撞第一侧部130Va。例如,在水平方向(即,第一反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的显示面板100和第一侧部130Va之间的最短的距离X6可以大于在显示面板100的末端和支撑膜片400的第一部400A之间的距离T4。
可替选地,在水平方向(即,第一反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的显示面板100和第一侧部130Va之间的最短的距离X6可以大于在水平方向(即,第一反向DR1和/或第二方向DR2)中的支撑膜片400和光学层110的末端之间的距离D1。
如在图62中所示,基于垂直于显示面板100的线PL在第一角θ1处可以倾斜第一侧部130Va。此外,基于线PL在第二角θ2处可以倾斜第二侧部130Vb。
第一角θ1可以被设置为充分小的值,以便防止在显示装置10的前面观看图像的观测者感知边框区域的大小相对大。另一方面,因为观测者通常在显示装置10的后面观看图像并且因为第二侧部130Vb被第一侧部130Va模糊了视线,所以第二角θ2具有相对较大的值,可以并不重要。因此,第一角θ1可以小于第二角θ2。
当第一角θ1过小时,在显示装置10的制造过程中支撑膜片400可能与侧盖130V发生碰撞,或者支撑膜片400可以取决于温度变化碰撞侧盖130V。因此,第一角θ1可以是大约5°至8°。
如在图63中所示,在垂直方向(即,第三方向DR3)中侧盖130V的末端(即,第一侧部130Va的末端)可以比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进一步延伸了预定的长度Y1。在本实例中,显示面板100可以被更加有效地保护。甚至在这样的结构中,显示面板100的至少一个边缘可以被暴露。
如在图64中所示,具有弹性的缓冲物130BLK可以被布置在侧盖130V和显示面板100之间。缓冲物130BLK可以包含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缓冲物130BLK可以包含海绵材料。缓冲物130BLK可以防止显示面板100的侧面由于在侧盖130V和显示面板100的侧面之间的碰撞而被损坏。
此外,缓冲物130BLK可以包含能够吸收光的材料以便防止光的反射。例如,缓冲物130BLK可以具有黑色等等。缓冲物130BLK可以被附接到侧盖130V的内表面。为此,缓冲物130BLK可以被实现为带并且可以被附接到侧盖130V的内表面。
如是沿着图65的(A)的线B10-B11(即,显示装置10的长侧LS1和LS2)截取的横截面图的图65的(B)中所示,侧盖130V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短侧SS1和第二短侧SS2周围的区域中。通过第三紧固构件S300盖130的后盖130H可以被紧固到框架1600。如在图65中所示,通过显示装置10的第一短侧SS1和第二短侧SS2中的每一个可以暴露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边缘。
如在是图66的(A)的线B12-B13(即,显示装置10的短侧SS1和SS2)截取的横截面图的图66的(B)中所示,侧盖130V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长侧LS1周围的区域中,并且底盖1200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底盖1200可以支撑显示面板100、背光单元10B、以及框架1600中的至少一个。底盖1200可以被连接到后盖130H和框架1600中的至少一个。
如在图66中所示,通过显示装置10的第一长侧LS1和第二长侧LS2中的每一个可以暴露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边缘。可替选地,如在图67中所示,在显示装置1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边缘可以被底盖1200覆盖。
盖130的侧盖130V和后盖130H可以被相互分离。例如,如在图68中所示,通过第四紧固构件S400侧盖130V和后盖130H可以被相互紧固。甚至在本实例中,侧盖130V可以包括当其转到其后部时远离显示装置10的中间而设置的部分。
如在是沿着图69的(A)的线B154-B15(即,显示装置10的长侧LS1和LS2)截取的横截面图的图69的(B)中所示,侧盖130V可以被布置在显示装置100的第一短侧SS1和第二短侧SS2周围的区域中。通过第五紧固构件S500后盖130H、侧盖130V、以及框架1600可以被相互紧固。
如在是沿着图70的(A)的线B16-B17(即,显示装置10的短侧SS1和SS2)截取的横截面图的图70的(B)中所示,侧盖130V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长侧LS1周围的区域中,并且底盖1200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二长侧LS2周围的区域中。
图71至图80图示用于将支撑膜片连接到框架的另一方法。在下面的描述中,在上面描述的配置和结构的描述被省略。
如在图71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被连接到框架1600的压力板2000。第一紧固构件S100可以将支撑膜片400紧固到框架1600。第六紧固构件S600可以将压力板2000紧固到框架1600。
为此,压力板2000可以包括第一压力孔1100H1,并且框架1600可以包括第十框架孔1600H10。第六紧固构件S600可以经过第一压力孔1100H1和第十框架孔1600H10以将压力板2000紧固到框架1600。
压力板20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压力孔1100H2。第二压力孔1100H2可以对应于第一紧固构件S100。即,第一紧固构件S100可以包括被定位在第二压力孔1100H2内部的部分。优选地,第一紧固构件S100的头部可以被定位在第二压力孔1100H2内部。
如在图72中所示,压力板2000可以将压力施加到支撑膜片400,从而稳固地固定支撑膜片400。此外,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被定位在压力板2000和框架1600之间的部分。
如在图72中所示,通过第二压力孔1100H2可以暴露第一紧固构件S100。在本实例中,第二压力孔1100H2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一紧固构件S100的头部的直径。
压力板2000可以包括在远离显示面板100或者框架1600的方向中被凹陷的凹陷1100P3。框架1600可以包括与压力板2000的凹陷1100P3相对应的凹陷1600HW2。凹陷1600HW2可以在远离显示面板100延伸的方向中被凹陷。如果支撑膜片400被定位在压力板2000的凹陷1100P3和框架1600的凹陷1600HW2之间,则支撑膜片400可以被更加有效地支撑。
通过预定的紧固构件,框架1600、支撑膜片400、以及压力板2000可以被相互紧固。例如,如在图73中所示,压力板2000可以包括第一压力孔1100H1,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与第一压力孔1100H1相对应的第十二膜片孔400H12,并且框架1600可以包括第十框架孔1600H10。在本实例中,第六紧固构件S600可以经过第一压力孔1100H1、第十二膜片孔400H12、以及第十框架孔1600H10以紧固框架1600、支撑膜片400、以及压力板2000。
如在图74的(A)中所示,在缓冲物2100被附接到压力板2000的情况下压力板2000可以被耦合到框架1600。因此,如在图74的(B)中所示,缓冲物2100可以均匀地按压支撑膜片400。缓冲物2100可以包含具有弹性和柔性的材料。例如,缓冲物2100可以包含硅材料和海绵材料。
压力板2000可以被划分成多个部件。例如,如在图75中所示,压力板2000可以包括与支撑膜片400的3-1部件400C1相对应的第一压力板2000A、与支撑膜片400的3-2部件400C2相对应的第二压力板2000B、以及与支撑膜片400的3-3部件400C3相对应的第三压力板2000C。
第一紧固板2000A可以按压支撑膜片400的部件400C1、第二压力板200B可以按压支撑膜片400的部件400C2、并且第三压力板200C可以按压支撑膜片400的部件400C3。
如在图76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可以进一步包括辊板2200。支撑膜片400可以包围辊板2200。此外,辊板2200可以被连接到框架1600。更加具体地,在辊板2200被支撑膜片400包围的状态下辊板2200可以被连接到框架1600。
如在图77中所示,当通过支撑膜片400包围辊板2200时,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被定位在辊板2200的第一表面FS上的第一连接部分1500和被定位在与辊板2200的第一表面FS相对的第二表面SS上的第二连接部分1510。当辊板2200具有充分的厚度X1时,辊板2200可以包括凹槽HW1。支撑膜片400可以包括与辊板2200的凹槽HW1相对应的第十孔H10。
第七紧固构件S700可以被插入到支撑膜片400的第十孔H10和辊板2200的凹槽HW1中,从而将辊板2200紧固到支撑膜片400。更加具体地,在辊板2200的第二表面SS上第七紧固构件S700可以将辊板2200紧固到支撑膜片400的第二连接部分1510。
可替选地,如在图78中所示,辊板2200可以包括第十二孔H12,支撑膜片400的第一连接部分1500可以包括第十一孔H11,并且支撑膜片400的第二连接部分1510可以包括第十孔H10。
如在图79中所示,第七紧固构件S700可以经过第十孔H10、第十二孔H12、以及第十一孔H11,从而紧固支撑膜片400的第一连接部分1500、辊板2200、以及支撑膜片400的第二连接部分1510。
在本实例中,第七紧固构件S700的头部可以被定位为与支撑膜片400的第二连接部分1510相邻。因此,如在图80中所示,第七紧固构件S700的头部可以被定位在辊板2200和框架1600之间。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紧固框架1600、支撑膜片400、以及辊板2200的第八紧固构件S800。
图81图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另一配置。在下面的描述中,省略在上面描述的配置和结构的描述。在下文中,广播信号接收器被用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被应用到的电子设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被应用到诸如蜂窝电话的其它电子设备。
在图81中示出的显示单元180可以对应于在图1至图80中示出的显示装置。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被称为在图81中示出的显示单元10。
如在图81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广播信号接收器100Q可以包括广播接收单元105Q、外部设备接口135Q、存储单元140Q、用户输入接口150Q、控制器170Q、显示单元10、音频输出单元185Q、电源单元190Q和拍摄单元(未示出)。广播接收单元105Q可以包括调谐器110Q、解调器120Q和网络接口130Q。
如有必要,广播信号接收器100Q可以被设计使得其包括调谐器110Q和解调器120Q并且不包括网络接口130Q。相反地,广播信号接收器100Q可以被设计使得其包括网络接口130Q并且不包括调谐器110Q和解调器120Q。应理解的是,基于显示单元10的预期应用和所期待的功能其它的配置是可能的。
调谐器110Q在通过天线接收到的RF广播信号当中调谐射频(RF)广播信号,该射频(RF)广播信号对应于用户选择的信道或者所有先前存储的信道。此外,调谐器110Q将经调谐的RF广播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基带图像信号或者语音信号。
解调器120Q接收通过调谐器110Q转换的数字IF信号并且执行解调操作。通过解调器120Q输出的流信号可以被输入到控制器170Q。控制器170Q执行解复用、图像/语音信号处理等。然后,控制器170Q将图像输出到显示单元10,并且将语音输出到音频输出单元185Q。
外部设备接口135Q可以将外部设备连接到广播信号接收器100Q。为此,外部设备接口135Q可以包括音频-视频(AV)输入/输出单元(未示出)或者无线通信单元(未示出)。
网络接口130Q提供用于将广播信号接收器100Q连接到包括互联网网络的有线/无线网络的接口。网络接口130Q可以对应于在上面详细描述的无线通信单元。
存储单元140Q可以存储用于控制器170Q的信号处理和控制器170Q的控制操作的程序,或者可以存储经处理的图像信号、经处理的音频信号或者数据信号。
用户输入接口150Q可以将用户输入的信号传输到控制器170Q,或者可以将来自控制器170Q的信号传输到用户。例如,基于诸如RF通信方式和红外通信方式的各种通信方式用户输入接口150Q可以接收并且处理来自遥控器200Q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指示接通或者切断操作、信道选择、屏幕设置等。可替选地,用户输入接口150Q可以操作使得来自控制器170Q的控制信号被传送到遥控器200Q。例如,用户输入接口150Q可以将从电源键、频道键、音量键、本地键等输入的控制信号传输到控制器170Q。
控制器170Q可以对通过调谐器110Q、解调器120Q或者外部设备接口135Q输入的流执行解复用处理,或者可以执行经解复用的信号的处理,从而生成或者输出用于输出图像或者语音的信号。
通过控制器170Q处理的图像信号可以被输入到显示单元10,并且可以显示与图像信号相对应的图像。此外,通过控制器170Q处理的图像信号可以通过外部设备接口135Q被输入到外部输出装置。
通过控制器170Q处理的语音信号可以被输出到音频输出单元185Q。此外,通过控制器170Q处理的语音信号可以通过外部设备接口135Q被输入到外部输出装置。
控制器170Q可以控制广播信号接收器100Q的整个操作。例如,控制器170Q可以控制调谐器110Q,使得调谐器110Q调谐与用户选择的信道或者先前存储的信道相对应的RF广播信号。控制器170Q可以使用通过用户输入接口150Q输入的用户命令或者内部程序来控制广播信号接收器100Q。
显示单元10可以将通过控制器170Q处理的图像信号、数据信号和OSD信号或者从外部设备接口135Q接收到的图像信号和数据信号转换成红、绿和蓝色信号,并且可以产生成驱动信号。
音频输出单元185Q可以接收通过控制器170Q处理的语音信号(例如,立体声信号、3.1声道信号或者5.1声道信号)并且可以输出语音。
电源单元190Q供应广播信号接收器100Q的所有组件中所需要的电力。
遥控器200Q将用户输入的用户命令传送到用户输入接口150Q。为此,遥控器200Q可以使用蓝牙、RF通信、红外通信、超宽带(UWB)、紫蜂等。遥控器200Q可以接收从用户输入接口150Q输出的图像、语音或者数据信号,并且可以显示图像、语音或者数据信号或者可以输出语音或者振动。
广播信号接收器100Q可以不包括调谐器110Q和解调器120。此外,广播信号接收器100Q可以通过网络接口130Q或者外部设备接口135Q接收图像内容,并且可以再现图像内容。
如在此广泛地描述和实施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框架,该框架被设置在显示面板后面;支撑膜片,该支撑膜片被设置在显示面板和框架之间,该支撑膜片被连接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和框架;以及光学层,该光学层被设置在支撑膜片和框架之间。支撑膜片可以从显示面板延伸到框架使得在平行于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第一方向中离光学层的边缘规定的距离设置支撑膜片。
显示面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前偏光膜,该前偏光膜被附接到前基板的前表面;和后偏光膜,该后偏光膜被附接到后基板的后表面。后偏光膜的第一表面可以被附接到后基板的后表面。此外,支撑膜片可以被附接到与第一表面相对的后偏光膜的第二表面。
在第一方向中后偏光膜的宽度可以大于光学层的宽度。支撑膜片可以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中与第一区域相邻,其中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支撑膜片上设置凹槽,在支撑膜片凹槽处弯曲。在第一方向中第一区域的宽度可以大于后偏光膜的宽度,并且在第一方向中后偏光膜的宽度可以大于光学层的宽度。
支撑膜片可以包括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中与第二区域相邻的第三区域,第三区域被连接到框架。凹槽可以被设置在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支撑膜片在凹槽处弯曲。此外,第三区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孔,通过其紧固构件被设置以将第三区域紧固到框架。
在本实施例中,树脂层可以被设置在支撑膜片和显示面板的后基板之间,树脂层接触后偏光膜的末端。树脂层可以包括在远离显示面板的中心的第一方向中比支撑膜进一步突出的部分。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短侧、与第一短侧相对的第二短侧、与第一短侧和第二短侧相邻的第一长侧、以及与第一长侧相对的第二长侧,其中树脂层包括与第一短侧相对应的第一树脂层,和与第二短侧相对应的第二树脂层。树脂层包括与第一长侧相对应的第三树脂层。
不透明层可以被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其中沿着显示面板的外部设置不透明层并且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第二方向中不透明层空间地重叠光学层。
不透明层可以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朝着显示面板的外边缘设置第二端,并且朝着显示面板的中心设置第一端。此外,在第一方向中不透明层的第一端和光学层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方向中支撑膜片和光学层之间的规定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中框架的宽度可以大于光学层的宽度。此外,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后盖,该后盖被设置在框架后面;和侧盖,该侧盖被设置横向于显示面板。侧盖可以相对于显示面板成角度使得侧盖相比在后盖附近更加靠近显示面板的前表面附近的显示面板。使用紧固构件后盖和侧盖可以被相互耦合,或者后盖和侧盖可以被一体化地形成为单个主体。
在垂直于前表面的第二方向中侧盖的末端可以突出超过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在第一方向中在显示面板和侧盖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支撑膜片和侧盖之间的距离。此外,具有规定的弹性的缓冲材料可以被设置在显示面板和侧盖之间。
在一个方面中,存在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框架,该框架被定位在显示面板的后面;支撑膜片,该支撑膜片被附接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并且被连接到框架;以及光学层,该光学层被定位在支撑膜片和框架之间,其中在水平方向中空的空间可以被设置在光学层的末端和支撑膜片之间。
显示面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前偏光膜,该前偏光膜被附接到前基板的前表面;和后偏光膜,该后偏光膜被附接到后基板的后表面。后偏光膜的第一表面可以被附接到后基板的后表面。支撑膜片可以被附接到与后偏光膜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在水平方向中后偏光膜的宽度可以大于光学层的宽度。
支撑膜片可以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在水平方向中该第二部被定位在第一部的至少一端上。半切割部分可以被设置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
在水平方向中第一部的宽度可以大于后偏光膜的宽度,并且在水平方向中后偏光膜的宽度可以大于光学层的宽度。
支撑膜片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部,在水平方向中该第三部被定位在第二部的至少一端上,并且第三部可以被连接到框架。
半切割部分可以被设置在第二部和第三部之间。
第三部可以包括孔,用于将第三部紧固到框架的紧固构件经过该孔。
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黑色层,该黑色层被定位在显示面板的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并且黑色层可以被定位在显示面板的外部。在水平方向中黑色层可以重叠光学层。
黑色层可以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端被定向朝着显示面板的外部,并且第一端可以被定向朝着显示面板的中间。当在水平方向中光学层的末端和黑色层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距离,并且在水平方向中支撑膜片与光学层的末端之间的距离是第二距离时,第二距离可以大于第一距离。
在水平方向中框架的宽度可以大于光学层的宽度。
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树脂层,该树脂层接触后偏光膜的末端,并且被定位在支撑膜片和显示面板的后基板之间。
树脂层可以包括在远离显示面板的中间的方向中比支撑膜片进一步突出的部分。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短侧、与第一短侧相对的第二短侧、与第一短侧和第二短侧相邻的第一长侧、以及与第一长侧相对的第二长侧。树脂层可以包括与第一短侧相对应的第一树脂层和与第二短侧相对应的第二树脂层。
树脂层可以进一步包括与第一长侧相对应的第三树脂层。
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后盖,该后盖被定位在框架的后面;和侧盖,该侧盖被定位在显示面板的侧面上。侧盖可以包括当其转到后部时远离显示装置的中间的部分。
使用紧固构件后盖和侧盖可以被相互紧固,并且后盖和侧盖可以形成一个主体。
侧盖的末端可以比显示面板的前表面进一步突出。
在水平方向中在显示面板和侧盖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在支撑膜片和侧盖之间的距离。
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缓冲物,该缓冲物具有弹性,被定位在显示面板和侧盖之间。
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实施例”等的任何引用表示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与实施例相结合地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中的这样的短语的出现不必然全部指示相同的实施例。而且,当结合任何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认为结合该实施例的其它特征、结构或特性来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的认识范围内。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多个说明性实施例而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设计落在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其它变型和实施例。更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主题组合布置的部件部分和/或布置中,各种变体和变型是可能的。除了在组成部件和/或布置中的变体和变型之外,替代物使用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也是显然的。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前基板和后基板;
框架,所述框架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后面;
支撑膜片,所述支撑膜片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框架之间,所述支撑膜片被连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并且被连接到所述框架;以及
光学层,所述光学层被设置在所述支撑膜片和所述框架之间,
其中,所述支撑膜片从所述显示面板延伸到所述框架,使得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第一方向中离所述光学层的边缘规定的距离设置所述支撑膜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前偏光膜,所述前偏光膜被附接到所述前基板的前表面;和
后偏光膜,所述后偏光膜被附接到所述后基板的后表面,
其中,所述后偏光膜的第一表面被附接到所述后基板的后表面,以及
其中,所述支撑膜片被附接到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所述后偏光膜的第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中所述后偏光膜的宽度大于所述光学层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膜片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中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
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所述支撑膜片上设置凹槽,所述支撑膜片在所述凹槽处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后偏光膜的宽度,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中所述后偏光膜的宽度大于所述光学层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膜片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中和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的第一区域相邻,所述第三区域被连接到所述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设置凹槽,所述支撑膜片在所述凹槽处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孔,通过其紧固构件被设置以将所述第三区域紧固到所述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树脂层,所述树脂层被设置在所述支撑膜片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后基板之间,所述树脂层接触所述后偏光膜的末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树脂层包括在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的第一方向中突出超过所述支撑膜片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短侧,
第二短侧,所述第二短侧与所述第一短侧相对,
第一长侧,所述第一长侧与所述第一短侧和所述第二短侧相邻,以及
第二长侧,所述第二长侧与所述第一长侧相对,
其中,所述树脂层包括:
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与所述第一短侧相对应,和
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与所述第二短侧相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树脂层包括与所述第一长侧相对应的第三树脂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不透明层,所述不透明层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其中,所述不透明层被沿着所述显示面板的外部设置并且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第二方向中空间地重叠所述光学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不透明层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其中,朝着所述显示面板的外边缘设置所述第二端,并且朝着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设置所述第一端,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中的所述不透明层的第一端和所述光学层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中的所述支撑膜片和所述光学层之间的规定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中所述框架的宽度大于所述光学层的宽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后盖,所述后盖被设置在所述框架后面;以及
侧盖,所述侧盖被设置横向于所述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侧盖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成角度,使得所述侧盖相比在所述后盖附近更加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附近的所述显示面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使用紧固构件所述后盖和所述侧盖被相互耦合,或者所述后盖和所述侧盖被一体化地形成为单个主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在垂直于所述前表面的第二方向中所述侧盖的末端突出超过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中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侧盖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支撑膜片和所述侧盖之间的距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缓冲材料,所述缓冲材料具有规定的弹性,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侧盖之间。
CN201410269740.5A 2013-06-17 2014-06-17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42381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69276A KR20140146479A (ko) 2013-06-17 2013-06-17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3-0069276 2013-06-17
KR10-2013-0069277 2013-06-17
KR1020130069277A KR20140146480A (ko) 2013-06-17 2013-06-17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30069275A KR20140146478A (ko) 2013-06-17 2013-06-17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3-0069275 2013-06-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8180A true CN104238180A (zh) 2014-12-24

Family

ID=50976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9740.5A Pending CN104238180A (zh) 2013-06-17 2014-06-1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68765A1 (zh)
EP (1) EP2816398A1 (zh)
CN (1) CN10423818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5397A (zh) * 2016-08-29 2018-03-09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9751532A (zh) * 2017-11-02 2019-05-14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光学膜片定位方法
CN114627748A (zh) * 2022-03-14 2022-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28020B2 (ja) * 2012-03-13 2016-06-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5427821B (zh) * 2015-12-25 2018-05-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In 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的GOA电路
CN109592024B (zh) * 2016-07-05 2022-02-11 武汉慧农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无人机
WO2020235580A1 (ja) * 2019-05-23 2020-11-2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シート、および、調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9640B2 (ja) * 2000-08-28 2006-0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410041B2 (ja) * 2004-06-22 2010-02-03 ロー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電話機
JP5024793B2 (ja) * 2007-10-19 2012-09-12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1836397B1 (ko) * 2011-09-19 2018-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2746842A1 (en) * 2012-12-20 2014-06-25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5397A (zh) * 2016-08-29 2018-03-09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9751532A (zh) * 2017-11-02 2019-05-14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光学膜片定位方法
CN114627748A (zh) * 2022-03-14 2022-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627748B (zh) * 2022-03-14 2023-1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6398A1 (en) 2014-12-24
US20140368765A1 (en) 2014-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8180A (zh) 显示装置
CN103885241B (zh) 显示装置
US10070538B2 (en) Display device
US9632237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V receiver
US792439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03021296A (zh) 显示装置
KR20110020050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159949B1 (ko) 커브드 표시장치
US11194090B2 (en) Display device
EP2700995B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572458B1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11175534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2640661B1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10203047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0952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40146478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4012248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395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40146479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4014648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358390B2 (en) Polariz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2023320A1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