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7325B -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7325B
CN104237325B CN201410526805.XA CN201410526805A CN104237325B CN 104237325 B CN104237325 B CN 104237325B CN 201410526805 A CN201410526805 A CN 201410526805A CN 104237325 B CN104237325 B CN 104237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e
semiconductor
room temperature
nitrogen dioxid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268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7325A (zh
Inventor
张超
耿欣
王杰
李大玉
肖金坤
张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Reid Bimetallic Composite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52680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37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37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7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7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7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采用纯氧化铝片Al2O3或经过表面氧化处理的单晶硅片Si作为绝缘基体,进行清洗并干燥后,在绝缘基体正面制备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在叉指型电极正上方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涂层,采用敏化染料制备的染料溶液,对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涂层表面进行浸渍处理后干燥,制得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室温二氧化氮传感膜的气体传感元件。本发明运用染料对半导体薄膜表面进行表面功能化处理,可以实现多种半导体材料在室温下对低浓度二氧化氮的响应,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较快、无须外加热源等特点,此方法无需传统气敏元件的加热部件,提高了传感器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氮气体传感膜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机动车尾气、供热与发电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氮(NO2)直接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并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心脏病和肺癌等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室外空气污染每年造成130万人死亡。NO2作为一种重要空气污染物,当浓度超过200 µg/m3时,被认为是一种会引起呼吸道严重发炎的有毒气体。此外,NO2是硝酸盐气溶胶的主要来源,构成PM2.5(2.5微米以下可吸入颗粒物)和在紫外线下臭氧的主要组成部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哮喘儿童发生支气管炎症状的增多与长期接触NO2有关,因此加强对空气质量,特别是NO2等有毒气体的监控,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将气体种类及浓度信息转换成电阻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弱获得待测气体的信息,从而实现监控/检测/报警。相比于常用的气体分析仪,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须维护,因此属于低成本气体监控和检测技术。传统半导体材料通常需要在中高温下工作,以促进气体与半导体表面的化学反应,开发低温和室温气体传感器一直是气体传感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工作温度的降低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感器的功耗以提高经济性,同时也增强了传感器在复杂气氛条件下(特别是有可燃气体的情况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利用可见光照射半导体表面,是实现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在室温下工作的有效途径。当光子能量高于带隙宽度时,价带电子会发生跃迁,表面电导率会发生显著变化;光子影响表面化学反应过程,提高气敏元件在室温下的响应能力。但利用可见光获得室温下的检测能力仅限于禁带宽度较窄的半导体材料,且室温下的响应速度较慢,难以实现对NO2气体的快速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克服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必须在中高温下工作的缺点和气体传感器在室温下响应速度过慢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室温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通过对半导体材料表面的功能化处理,获得在室温下具有高灵敏度和相对快速响应的气体传感元件。
本发明目的实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室温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采用氧化铝片Al2O3或经过表面氧化处理的单晶硅片Si作为基体;
2)将步骤1)基体进行清洗并干燥;
3)通过丝网印刷、溅射、蒸镀或喷涂方法,在步骤2)干燥过的基体正面制备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
4)采用丝网印刷或溅射、蒸镀、化学气相沉积、激光脉冲沉积、热喷涂方法,在步骤3)制备的叉指型电极正上方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涂层;
5)采用敏化染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备染料溶液,所述敏化染料为方酸类、部花菁类chlorophyll、罗丹明类rhodamine、偶氮苯类、花青类cyanine、噻吩类thiophene、金属络合物( 如钌金属络合物)一种或其组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乙腈、正丙醇、异丙醇或丁醇溶液,所述溶液的浓度为1×10−4至1× 10−3 M;
6)利用步骤5)制备的染料溶液对步骤4)制备的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涂层表面进行浸渍处理;
7)将步骤6)浸渍处理后的半导体涂层进行室温干燥处理,制得基于染料
敏化半导体的室温二氧化氮传感膜的薄膜传感器。
步骤4)所述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是氧化锌ZnO、氧化锡SnO2、氧化钛TiO2、氧化镍NiO和氧化铜CuO。
步骤4)所述制备的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涂层,进行热处理,提高涂层结合强度,得到所需要的晶体结构,去除涂层中的有机物,所述热处理温度为400-700°C,热处理时间为1-3小时。
本发明科学合理,运用染料对半导体薄膜表面进行表面功能化处理,可以实现多种半导体材料在室温下对低浓度二氧化氮的响应,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较快、无须外加热源等特点,此方法无需传统气敏元件的加热部件,提高了传感器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基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的基体制备有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的叉指型电极上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d为本发明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膜经染料溶液浸渍处理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薄膜传感器对NO2气体的响应示意图。
图中:1基体,2叉指型电极,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膜,4染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需要的化学原料均可从市场购得,或采用常规方法制得。
本发明采用的基体为氧化铝片或经过氧化处理的单晶硅片,可以从市场购得,所述的氧化铝片为纯氧化铝片,基体为绝缘基体。
本发明采用动态配气法测量气敏元件在室温和白光LED照射下对NO2气体的响应性能,气体总流量为1000 mL/min,灵敏度定义为Rg/Ra,其中Rg和Ra为气敏膜在二氧化氮和合成空气气氛下的电阻。
实施例1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室温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氧化铝片Al2O3作为基体,氧化铝片尺寸30×20×1mm;
2)将步骤1)所述氧化铝片依次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进行清洗,并辅助以超声,清洗5分钟后,80°C烘干;
3)在步骤2)烘干的氧化铝片正面利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制备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先采用金属掩膜图案,制备一层铬,厚度0.3µm,用来提高结合强度,然后蒸镀一层0.5µm金,得到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
4)在步骤3)制备的叉指型电极正上方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涂层,采用射频溅射的方法,以氧化锌块体为靶材,溅射压力2Pa,溅射距离75mm,溅射气氛为90%氩气和10%氧气,基体温度为室温,溅射功率为150W,溅射时间为60分钟,在叉指型电极上得到厚度为1.0µm的非晶态ZnO薄膜;
5)将步骤4)叉指型电极上制备的ZnO薄膜置于马弗炉中,加热至600°C,保温2小时,得到多晶态氧化锌薄膜;
6)将步骤5)制得的多晶态氧化锌薄膜采用N3溶液浸渍处理60分钟,所述N3溶液由N3染料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制成,N3溶液浓度为3×10-4 M;
7)步骤6)浸渍处理后的多晶态氧化锌薄膜进行室温干燥处理,制得基于N3染料敏化ZnO薄膜传感器。
8)所制得的基于N3染料敏化ZnO薄膜传感器,在室温和白光LED辅助照射下,光强为0.4W/cm2, 对NO2表现出n型半导体的气敏特性,5.0 ppm 和10.0 ppm NO2时,传感器的灵敏度分别为6.5和10.2。
实施例2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室温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氧化铝片Al2O3作为基体,氧化铝片尺寸30×20×1mm;
2)将步骤1)所述氧化铝片依次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进行清洗,并辅助以超声,清洗5分钟后,80°C烘干;
3)在步骤2)烘干的氧化铝片正面利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制备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先采用金属掩膜图案,制备一层铬,厚度0.3µm,用来提高结合强度,然后蒸镀一层0.5µm金,得到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
4)在步骤3)制备的叉指型电极正上方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涂层,采用市售30nm ZnO粉,将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无水松油醇anhydrous terpineol和ZnO粉末混合,并通过机械搅拌和超声搅拌直至获得均匀膏状物,然后利用200目筛网印刷至叉指型电极表面,得到20 µm厚ZnO涂层;
5)将步骤4)叉指型电极上制备的ZnO涂层先置于100°C保温箱中,去除涂层中含有的酒精,然后将涂层置于马弗炉中,加热至700°C保温2小时,去除掉涂层中剩余的有机物并提高颗粒间结合强度,得到氧化锌薄膜;
6)将步骤5)制得的氧化锌薄膜采用N3溶液浸渍处理60 分钟,所述N3溶液由N3染料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制成,N3溶液浓度为3×10-4 M;
7)步骤6)浸渍处理后的氧化锌薄膜进行室温干燥处理,制得基于N3染料敏化ZnO薄膜传感器。
8)所制得的基于N3染料敏化ZnO薄膜传感器,在室温和白光LED辅助照射下,光强为0.4W/cm2, 对NO2表现出n型半导体的气敏特性,涂层为5.0 ppm 和10.0 ppm NO2时,传感器的灵敏度分别为6.9和10.8。
实施例3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室温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表面经过氧化的单晶硅片作为基体,氧化层厚度100 nm;
2)将步骤1)所述单晶硅片在无水乙醇中辅助以超声清洗5分钟后,利用压缩空气吹干;
3)在步骤2)吹干的单晶硅片正面利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制备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先采用金属掩膜图案,制备一层铬,厚度0.3µm,用来提高结合强度,然后蒸镀一层0.5µm金,得到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
4)在步骤3)制备的叉指型电极正上方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涂层,采用50 nmSnO2团聚粉与将乙基纤维素、无水松油醇和SnO2粉末混合,并通过机械搅拌和超声搅拌,直至获得均匀膏状物,然后利用250目筛网印刷至叉指型电极表面,得到15µm厚SnO2涂层;
5)将步骤4)叉指型电极上制备的SnO2涂层置于马弗炉中,加热至600°C,保温2小时,得到SnO2薄膜;
6)将步骤5)制得的SnO2薄膜采用N3溶液浸渍处理60分钟,所述N3溶液由N3染料溶解于异丙醇中制成,N3溶液浓度为5×10-4 M;
7)步骤6)浸渍处理后的SnO2薄膜进行室温干燥处理,制得基于N3染料敏化SnO2薄膜传感器。
8)所制得的基于N3染料敏化SnO2薄膜传感器,在室温和白光LED辅助照射下,光强为0.4W/cm2, 对NO2表现出n型半导体的气敏特性,涂层为5.0 ppm 和10.0 ppm NO2时,传感器的灵敏度分别为2.3和4.1。
实施例4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室温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采用氧化铝片Al2O3作为基体,氧化铝片尺寸30×20×1mm;
2)将步骤1)所述氧化铝片依次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进行清洗,并辅助以超声,清洗5分钟后,80°C烘干;
3)在步骤2)烘干的氧化铝片正面利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制备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先采用金属掩膜图案,制备一层铬,厚度0.3µm,用来提高结合强度,然后蒸镀一层0.5µm金,得到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
4)在步骤3)制备的叉指型电极正上方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涂层,采用50 nmSnO2粉,利用聚乙烯醇PVA胶水将粉末粘结成膏状物、采用100目筛网挤压,得到50-150µm的团聚粉末,然后将团聚粉置于马弗炉,在250度下保温2小时,去除团聚粉中的PVA,采用F4MB大气等离子喷枪,喷涂具体参数为:电流550 A,功率30 kW,喷涂距离110 mm,基体无预热,涂层厚度250 µm;
5)将步骤5)制得的SnO2涂层采用N3溶液浸渍处理10 分钟,所述N3溶液由N3染料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制成,N3溶液浓度为8×10-4 M;
7)步骤6)浸渍处理后的SnO2涂层进行室温干燥处理,制得基于N3染料敏化SnO2薄膜传感器。
8)所制得的基于N3染料敏化SnO2薄膜传感器,在室温和白光LED辅助照射下,光强为0.4W/cm2, 对NO2表现出n型半导体的气敏特性,涂层对5.0 ppm 和10.0 ppm NO2时,传感器的灵敏度分别为3.1和4.8。

Claims (3)

1.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室温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采用氧化铝片Al2O3作为基体,氧化铝片尺寸30×20×1mm;
2)将步骤1)所述氧化铝片依次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进行清洗,并辅助以超声,清洗5分钟后,80℃烘干;
3)在步骤2)烘干的氧化铝片正面利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制备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先采用金属掩膜图案,制备一层铬,厚度0.3μm,用来提高结合强度,然后蒸镀一层0.5μm金,得到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
4)在步骤3)制备的叉指型电极正上方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涂层,采用射频溅射的方法,以氧化锌块体为靶材,溅射压力2Pa,溅射距离75mm,溅射气氛为90%氩气和10%氧气,基体温度为室温,溅射功率为150W,溅射时间为60分钟,在叉指型电极上得到厚度为1.0μm的非晶态ZnO薄膜;
5)将步骤4)叉指型电极上制备的ZnO薄膜置于马弗炉中,加热至600℃,保温2小时,得到多晶态氧化锌薄膜;
6)将步骤5)制得的多晶态氧化锌薄膜采用N3溶液浸渍处理60分钟;
7)步骤6)浸渍处理后的多晶态氧化锌薄膜进行室温干燥处理,制得基于N3染料敏化ZnO薄膜传感器;
8)所制得的基于N3染料敏化ZnO薄膜传感器,在室温和白光LED辅助照射下,对NO2表现出n型半导体的气敏特性,5.0ppm和10.0ppm NO2时,传感器的灵敏度分别为6.5和10.2。
2.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室温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采用氧化铝片Al2O3作为基体,氧化铝片尺寸30×20×1mm;
2)将步骤1)所述氧化铝片依次在去离子水和乙醇中进行清洗,并辅助以超声,清洗5分钟后,80℃烘干;
3)在步骤2)烘干的氧化铝片正面利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制备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先采用金属掩膜图案,制备一层铬,厚度0.3μm,用来提高结合强度,然后蒸镀一层0.5μm金,得到叉指型电极和接线端;
4)在步骤3)制备的叉指型电极正上方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涂层,采用50nm SnO2粉,利用聚乙烯醇PVA胶水将粉末粘结成膏状物、采用100目筛网挤压,得到50-150μm的团聚粉末,然后将团聚粉置于马弗炉,在250度下保温2小时,去除团聚粉中的PVA,采用F4MB大气等离子喷枪,喷涂具体参数为:电流550A,功率30kW,喷涂距离110mm,基体无预热,涂层厚度250μm;
5)将步骤5)制得的SnO2涂层采用N3溶液浸渍处理10分钟;
7)步骤6)浸渍处理后的SnO2涂层进行室温干燥处理,制得基于N3染料敏化SnO2薄膜传感器;
8)所制得的基于N3染料敏化SnO2薄膜传感器,在室温和白光LED辅助照射下,对NO2表现出n型半导体的气敏特性,涂层对5.0ppm和10.0ppm NO2时,传感器的灵敏度分别为3.1和4.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意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室温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光强为0.4W/cm2
CN201410526805.XA 2014-10-09 2014-10-09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237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6805.XA CN104237325B (zh) 2014-10-09 2014-10-09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6805.XA CN104237325B (zh) 2014-10-09 2014-10-09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7325A CN104237325A (zh) 2014-12-24
CN104237325B true CN104237325B (zh) 2017-02-15

Family

ID=52225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6805.XA Active CN104237325B (zh) 2014-10-09 2014-10-09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373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2174B (zh) * 2016-01-14 2018-07-06 苏州大学 一种基于偶氮苯类化合物的醋酸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198648B (zh) * 2016-09-14 2020-12-01 扬州大学 一种室温氢气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N106546635A (zh) * 2016-10-27 2017-03-29 扬州大学 基于p‑n异型异质结半导体二氧化氮气敏层的制备方法
CN107064218A (zh) * 2016-10-31 2017-08-18 扬州大学 基于还原石墨烯‑半导体室温二氧化氮传感器制备方法
CN107188217B (zh) * 2017-05-26 2018-11-06 黑龙江大学 一种黑磷/聚乙烯亚胺/半导体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57140B (zh) * 2018-11-08 2021-02-19 深圳大学 一种N3掺杂的ZnO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乙醇传感器
CN111044582A (zh) * 2019-12-04 2020-04-2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氟碳膜/金属氧化物气敏膜复合叠层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89151A (zh) * 2021-04-30 2021-07-30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高响应高热稳定性二氧化锡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6522A (zh) * 2012-03-29 2012-08-15 浙江大学 石墨烯/二氧化锡纳米复合电阻型薄膜气体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68227B (zh) * 2012-06-11 2015-04-22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色素敏化TiO2薄膜的气体传感器制作方法
CN103531362A (zh) * 2012-07-02 2014-01-22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高效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3864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JP6176699B2 (ja) * 2012-12-28 2017-08-09 inQs株式会社 色素増感タンデム2酸化ケイ素ソーラーセル
CN103852494A (zh) * 2014-03-07 2014-06-11 天津大学 具有超快响应特性的二氧化氮气体传感器元件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7325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7325B (zh) 一种基于染料敏化半导体的二氧化氮传感膜制备方法
CN104658700B (zh) 一种银纳米线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3543184B (zh) 一种基于四氧化三钴纳米针的气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Photoelectrochemistry for red cabbage extract as natural dye to develop a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Wang et al. Enhanced photo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dye degradation by graphene–titania composite film electrodes
CN103969308B (zh) 一种可室温工作的印制式no2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8748A (zh) 一种负载铂的二氧化锡纳米纤维气敏材料及其气敏元件
CN106525942B (zh) 一种以时间为读取信号的光致电传感器的构建方法
CN107219270B (zh) 一种新型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钨复合材料氨气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
CN105738424A (zh) 一种氧缺陷半导体二氧化氮气敏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1562155B (zh) 一种硫离子浓度的检测方法
CN100342555C (zh) 一种低温制备TiO2纳晶多孔薄膜电极的方法
CN109738502B (zh) 一种Fe2O3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应用
CN109301068B (zh) 基于光伏和水伏效应的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Abdalla et al. TiCl4 surface-treated SnO2 photoanodes for self-powered UV photodetectors an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CN104746177B (zh) 一种铌酸钠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应用
CN101825596A (zh) 一种多端输出薄膜气敏传感器
CN107027739A (zh) 一种含有led照明装置可连续工作的机场驱鸟系统
CN113406167B (zh) 一种基于化学腐蚀法的超亲水pH厚膜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WO2023087332A1 (zh) 一种基于氧化铋p-n型转变电位的光电化学柔性可穿戴汗液pH传感器
CN105466973B (zh) 一种具有快速检测功能的安全护栏
CN104655690A (zh) 一种纳米SmFeO3的制备方法
CN104569076A (zh) 一种铅笔绘制式no2传感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Chen et al. Photoelectrode fabrication of dye-sensitized nanosolar cells using multiple spray coating technique
CN110987879A (zh) 一种光激发气敏传感器结构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Chao

Inventor after: Geng Xin

Inventor after: Wang Jie

Inventor after: Li Dayu

Inventor after: Xiao Jinkun

Inventor after: Zhang Yanj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ao

Inventor before: Wang Jie

Inventor before: Geng Xin

Inventor before: Li Day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4

Address after: 215500 Jiaxin Village, Shanghu Town, Changsh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Reid Bimetallic Composite Pipe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88, South Road, University of Yangzhou, Jiangs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