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2146A -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2146A
CN104212146A CN201410417825.3A CN201410417825A CN104212146A CN 104212146 A CN104212146 A CN 104212146A CN 201410417825 A CN201410417825 A CN 201410417825A CN 104212146 A CN104212146 A CN 104212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arbonate
organosilicon
section
copolymerized compound
hydro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78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2146B (zh
Inventor
李新炯
钟春重
陈原振
林柏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LUN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Moral 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Moral 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Moral 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178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12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12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2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2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2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碳酸酯25-75份、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20-65份、MBS1-10份、抗氧剂0.3-1.0份、润滑剂0.3-1.0份;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各20-49份、2-60份有机硅;抗氧剂为抗氧剂168与抗氧剂1076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润滑剂为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本发明制得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耐水解性能佳,同时能达到耐水解性和耐温性的平衡,其制备方法简单成熟,有利于普遍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简称PC,属于五大通用工程塑料,聚碳酸酯薄膜拥有良好的透光率,透光率可以高达99%以上,而雾度则是<0.2%,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被广泛地应用在3C、机械、航天以及建筑等诸多产品上。
目前市场上的许多面板开关或是产品外壳均是用PC塑料所制成,但是因为PC遇到水容易水解,其耐水解性不佳,因此不适合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因此如何去克服现有的技术进而跨过PC耐水解的门坎,是高分子材料技术亟需要尽快去克服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碳酸酯复合材料耐水解性能佳,同时能达到耐水解性和耐温性的平衡,满足复合材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的要求,且制备方法简单成熟,有利于普遍推广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 25-75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Si-PC)共聚合物 20-65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 1-10份
抗氧剂 0.3-1.0份
润滑剂 0.3-1.0份;
其中,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 20-49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 20-49份
有机硅 2-60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 化学特性:强度较高。刚性大,能在85-90 ℃下保持足够的刚性。低温性好,在-40 ℃下仍有良好的韧性。透明性优良,透光率可达80%-90%,耐油、耐弱酸、耐弱碱,透明和耐紫外光老化是其突出的优点。
其中,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为出光RC1760、出光FC1760、出光RC1700或SABIC EXL1414T;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为出光AG1760、出光FG1700、出光AG2030、出光AG1950、出光AG1640、出光AG1750、出光AG224或SABIC EXL1414。
出光RC1760,品牌/厂家:日本出光,牌号:RC1760,透明狀,熔体流动速率:30g/10min,密度:1.2g/cm3,拉伸强度:88.2kg/cm2,弯曲强度:2.3kg/cm2,弯曲模量:880kg/cm2,缺口冲击强度:0.5kg.cm/cm,断裂伸长率:0.8%,成型收缩率:0.68%,热变形温度:148℃,脆化温度:98℃,维卡软化点:108°F。
出光FC1760,品牌/厂家:日本出光,牌号:FC1760,FC1760是RC1760的粉体,其材料特性与出光RC1760的材料性能接近。
出光RC1700具有高流动性且低温冲击性佳,比重约1.20,耐碱性药物、介面活性剂,耐候性佳。
SABIC EXL1414T,美国SABIC PC EXL1414T 流动性中等,密度1.18~1.20,收缩率0.5~0.8。
出光AG1760即PC TARFLON AG1760,其优点是:1.耐冲击性:冲击强度高到足以被用于防弹材料;2.透明度:相当于玻璃的透明度,可见光透过率透明通用级85-90%;3.尺寸精度:允许精密成型,成型收缩率小的时候,模塑制品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 ;4.耐热性(-100℃〜+135℃)可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微波从冰箱;5.自熄:发挥在一般的无添加剂的阻燃等级为UL 94 V-2标准相同的条件下试验的阻燃性,它被广泛用于需要阻燃建筑领域中的字段,电气和电子领域 ;6.电气特性: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如电击穿电压。
出光FG1700品牌/厂家:日本出光,牌号:FG1700,半透明状,熔体流动速率:30g/10min,密度:1.2g/cm3
出光AG2030品牌/厂家:日本出光,牌号:AG2030,半透明状,熔体流动速率:12g/10min,密度:1.2g/cm3
出光AG1950,即日本出光 PC AG1950,半透明状,具有耐低温高抗冲,高韧性高流动的特点,密度:1.2 g/cm3,吸水率:0.23 %成型收缩率:0.6 %缺口冲击强度:80kg-cm/cm拉伸强度:65 MPa。
出光AG2240品牌/厂家:日本出光,牌号:AG2240,半透明状,熔体流动速率:10g/10min,密度:1.2g/cm3
本方案的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有利于提高PC的耐水解性,且本方案的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采用光气合成。
有机硅,即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O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
其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与抗氧剂1076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具体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与抗氧剂1076以质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抗氧剂168为辅抗,抗氧剂1076为主抗,复配后的抗氧剂其物性更好,耐冲击强度更强;所述润滑剂为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有利于改善聚碳酸酯的物性。
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CAS号:115-77-5,又称为季戊四醇/四羟甲基甲烷,性状:白色结晶。易与有机酸酯化,与硝酸反应生成草酸,与三氧化铬反应生成甲酸和二氧化碳,与稀苛性碱共沸无影响。15℃时1g溶于18ml水,溶于乙醇、甘油、乙二醇、甲酰胺,不溶于苯、丙酮、四氯化碳、乙醚和石油醚。相对密度(d254)1.399。沸点276℃(4.00kPa)。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 30-65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 30-65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2-6份
抗氧剂 0.5-1.0份
润滑剂 0.5-1.0份;
其中,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 42-48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 42-48份
有机硅 4-16份。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 32-70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Si-PC)共聚合物 25-60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2-8份
抗氧剂 0.5-0.6份
润滑剂 0.3-0.8份。
其中,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 40-49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 40-49份
有机硅 2-20份。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的分子量为15000-30000。
其中,所述聚碳酸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分子量为30000聚碳酸酯 20-30%
分子量为22000聚碳酸酯 40-70%
分子量为15000聚碳酸酯 10-30%。
分子量Mw=30000时,聚碳酸酯材料具有较佳的强度,分子量Mw=15000时,聚碳酸酯材料拥有较佳的流动性,分子量Mw=22000时,聚碳酸酯材料兼具较高的强度和较佳的流动性,本发明使用不同Mw的PC进行复配,以达到强度与流动性兼具的材料特性,同时使得聚碳酸酯材料的应力降低,有利于降低聚碳酸酯材料的水解问题。
其中,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5000-30000。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的分子量Mw=15000-20000,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的分子量Mw=20000-28000。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选用低分子量,具有较透明的外观,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为高分子量则具有较佳的耐水解性能,两者搭配制得的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物兼具较佳的透光度与耐水解性。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与抗氧剂1076以质量比为1:4的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将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抗氧剂和润滑剂一起放入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min,然后将预混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冷却造粒;
(2)熔融温度为第1段200±10℃、第2段255±10℃、第3段265±10℃、第4段270±10℃、第5段275±10℃、第6段275±10℃、第7段270±10℃、第8段260±10℃、第9段250±10℃以及第10段250±10℃,螺杆转速设定250-450rpm,复合材料押出产量为15-25KG/HR。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即Si-PC,与PC塑料共混,并添加了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来增强,使得共混后的PC/Si-PC复合材料耐热温度高、抗冲击性良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和加工性能。在95%RH/85℃的测试环境下,经过336小时纯PC的冲击强度只剩下15%,而PC/Si-PC复合材料仍保持95%以上的冲击强度,因此判断此配方对耐水解性有显着的改善。
(2)由本发明的PC/Si-PC复合材料成型的开关面板或是电子器具产品具有耐冲击性强、耐热性强和耐候性好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湿度较高的场合。
(3)本发明的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通过添加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Si-PC)有效改善PC容易水解的问题,制得的复合材料耐水解性能佳,同时能达到耐水解性和耐温性的平衡,满足复合材料在高温高湿的要求,且制备方法简单成熟,有利于普遍推广应用。本发明制得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耐热性(HDT)皆可以达到130℃以上,已经可以符合应用环境温度,而高温高湿的环境定义为95%-70%RH/85-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 60.7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 37.5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1份
抗氧剂 0.5份
润滑剂 0.3份;
其中,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 40%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 40%
有机硅 20%
其中,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为出光RC1760;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为出光AG1760;其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所述润滑剂为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
本实施例的聚碳酸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分子量为30000聚碳酸酯 30%
分子量为22000聚碳酸酯 40%
分子量为15000聚碳酸酯 30%。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将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抗氧剂和润滑剂一起放入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min,然后将预混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冷却造粒;
(2)熔融温度为第1段190℃、第2段245℃、第3段255℃、第4段260℃、第5段265℃、第6段265℃、第7段260℃、第8段250℃、第9段240℃以及第10段240℃,螺杆转速设定250rpm,复合材料押出产量为15KG/HR。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 69.2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 25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5份
抗氧剂 0.5份
润滑剂 0.3份;
其中,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 49%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 49%
有机硅 2%
其中,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为出光FC1760;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为出光FG1700;其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与抗氧剂1076以质量比为1:2的混合物;所述润滑剂为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
本实施例的聚碳酸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分子量为30000聚碳酸酯 30%
分子量为22000聚碳酸酯 60%
分子量为15000聚碳酸酯 10%。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将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抗氧剂和润滑剂一起放入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min,然后将预混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冷却造粒;
(2)熔融温度为第1段210℃、第2段265℃、第3段275℃、第4段280℃、第5段285℃、第6段285℃、第7段280℃、第8段270℃、第9段260℃以及第10段260℃,螺杆转速设定450rpm,复合材料押出产量为25KG/HR。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 46.7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 47.5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5份
抗氧剂 0.5份
润滑剂 0.3份;
其中,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 45%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 45%
有机硅 10%
其中,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为出光RC1700;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为出光AG1950;其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所述润滑剂为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
本实施例的聚碳酸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分子量为30000聚碳酸酯 25%
分子量为22000聚碳酸酯 55%
分子量为15000聚碳酸酯 20%。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将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抗氧剂和润滑剂一起放入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min,然后将预混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冷却造粒;
(2)熔融温度为第1段200℃、第2段255℃、第3段265℃、第4段270℃、第5段275℃、第6段275℃、第7段270℃、第8段260℃、第9段250℃以及第10段250℃,螺杆转速设定350rpm,复合材料押出产量为20KG/HR。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 25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 65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8.7份
抗氧剂 0.3份
润滑剂 1份;
其中,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 42%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 42%
有机硅 16%
其中,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为SABIC EXL1414T;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为出光AG1950;其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所述润滑剂为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
本实施例的聚碳酸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分子量为30000聚碳酸酯 20%
分子量为22000聚碳酸酯 50%
分子量为15000聚碳酸酯 30%。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将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抗氧剂和润滑剂一起放入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min,然后将预混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冷却造粒;
(2)熔融温度为第1段190℃、第2段245℃、第3段255℃、第4段260℃、第5段265℃、第6段265℃、第7段260℃、第8段250℃、第9段240℃以及第10段240℃,螺杆转速设定250rpm,复合材料押出产量为15KG/HR。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 75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 20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3.7份
抗氧剂 1份
润滑剂 0.3份;
其中,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 44%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 44%
有机硅 12%
其中,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为出光RC1760;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为出光AG2240;其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与抗氧剂1076的以质量比为1:4的混合物;所述润滑剂为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
本实施例的聚碳酸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分子量为30000聚碳酸酯 30%
分子量为22000聚碳酸酯 60%
分子量为15000聚碳酸酯 10%。
本实施例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68与抗氧剂1076以质量比为1:4的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将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抗氧剂和润滑剂一起放入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min,然后将预混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冷却造粒;
(2)熔融温度为第1段200℃、第2段255℃、第3段265℃、第4段270℃、第5段275℃、第6段275℃、第7段270℃、第8段260℃、第9段250℃以及第10段250℃,螺杆转速设定250-450rpm,复合材料押出产量为15-25KG/HR。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5所得产品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产品性能测试数据。
物性指标 IR2200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熔融指数 (g/10min,300℃/1.2KG) ASTM D1238 12.7 12.8 8.1 10.7 13.9 9.3
拉伸强度(psi) ASTM D638 10485 9693 9184 8359 8764 9235
断裂伸长率(%) ASTM D638 97.7 101.6 125.4 112.7 110.6 120.8
弯曲强度(psi) ASTM D790 14148 14070 12802 11986 12265 13385
弯曲弹性率(psi) ASTM D790 323787 324876 296724 277179 299347 28684
IZOD 缺口冲击强度(ft-lb/in) ASTM D256 16 16 12.6 14.2 12.1 13.8
热变形温度(℃) ASTM D648 135.4 134.8 132.7 131.5 133.7 132.6
表2为实施例1-5与未改性PC(日本出光IR2200,MFR=12g/10min)的耐高温水解物性与时间的对比数据。
高温高湿下 (85℃/95%RH) 冲击强度(ft-lb/in) IR2200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0H 16 16 12.6 14.2 12.1 13.8
168H 15.4 15.8 12.5 12.8 11.9 13.0
336H 2.5 15.7 11.3 11.8 11.5 12.5
504H 2.23 15.5 10.9 11.1 11.2 11.9
672H 2.03 15.4 9.9 10 10.5 11.1
840H 1.85 15.1 8.9 9.5 9.9 10.5
1008H 1.8 14.8 8.1 8.3 9.1 9.8
1176H 1.54 14.4 7.1 7.5 8.1 9.2
1344H 1.49 13.9 6.4 7 7.3 8.8
由上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5制备的聚碳酸酯(PC/Si-PC)复合材料其耐水解性,相较于一般PC(IR2200)是有显着的改善,也就是说冲击强度不会有显着的下降。尤其是,当测试时间达到336小时后,实施例1-5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水解特性逐渐缓慢下降,而未改质的PC则出现大幅下降,说明未改质的PC在336小时后的耐高温水解能力显着下降,而本发明的实施例1-5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在1344小时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耐高温耐水解的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 25-75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 20-65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1-10份
抗氧剂 0.3-1.0份
润滑剂 0.3-1.0份;
其中,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 20-49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 20-49份
有机硅 2-60份
其中,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为出光RC1760、出光FC1760、出光RC1700或SABIC EXL1414T;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为出光AG1760、出光FG1700、出光AG2030、出光AG1950、出光AG1640、出光AG1750、出光AG224或SABIC EXL1414;
其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与抗氧剂1076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润滑剂为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 30-65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 30-65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2-6份
抗氧剂 0.5-1.0份
润滑剂 0.5-1.0份;
其中,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 42-48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 42-48份
有机硅 4-1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碳酸酯 32-70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 25-60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2-8份
抗氧剂 0.5-0.6份
润滑剂 0.3-0.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 40-49份
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 40-49份
有机硅 2-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的分子量为15000-300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分子量为30000聚碳酸酯 20-30%
分子量为22000聚碳酸酯 40-70%
分子量为15000聚碳酸酯 1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5000-300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A的分子量Mw=15000-20000,
所述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B的分子量Mw=20000-280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与抗氧剂1076以质量比为1:4的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1)将聚碳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有机硅聚碳酸酯共聚合物、抗氧剂和润滑剂一起放入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min,然后将预混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冷却造粒;
(2)熔融温度为第1段200±10℃、第2段255±10℃、第3段265±10℃、第4段270±10℃、第5段275±10℃、第6段275±10℃、第7段270±10℃、第8段260±10℃、第9段250±10℃以及第10段250±10℃,螺杆转速设定250-450rpm,复合材料押出产量为15-25KG/HR。
CN201410417825.3A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212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7825.3A CN104212146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17825.3A CN104212146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2146A true CN104212146A (zh) 2014-12-17
CN104212146B CN104212146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094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7825.3A Active CN104212146B (zh) 2014-08-22 2014-08-22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214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3772A (zh) * 2015-03-04 2015-06-10 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纤云母混合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7835A (zh) * 2016-09-30 2017-01-11 福建华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9423A (zh) * 2017-12-24 2018-06-29 林建民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71933A (zh) * 2016-05-09 2018-12-21 索尔维特殊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的聚苯砜组合物
US20190136058A1 (en) * 2016-05-09 2019-05-09 Solvay Specialty Polymers Usa, Llc Polyphenylsulfone compositions including a polycarbonate-polysiloxane copolymer
CN111073248A (zh) * 2019-12-16 2020-04-28 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耐水解耐光照耐低温的无卤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8685A (zh) * 2002-08-30 2005-10-05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CN1751096A (zh) * 2003-02-21 2006-03-22 通用电气公司 半透明热塑性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模塑制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8685A (zh) * 2002-08-30 2005-10-05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CN1751096A (zh) * 2003-02-21 2006-03-22 通用电气公司 半透明热塑性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模塑制品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3772A (zh) * 2015-03-04 2015-06-10 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纤云母混合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71933A (zh) * 2016-05-09 2018-12-21 索尔维特殊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包含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的聚苯砜组合物
US20190136058A1 (en) * 2016-05-09 2019-05-09 Solvay Specialty Polymers Usa, Llc Polyphenylsulfone compositions including a polycarbonate-polysiloxane copolymer
CN106317835A (zh) * 2016-09-30 2017-01-11 福建华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9423A (zh) * 2017-12-24 2018-06-29 林建民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248A (zh) * 2019-12-16 2020-04-28 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耐水解耐光照耐低温的无卤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2146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2146A (zh) 一种耐水解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1629B (zh) 一种智能水表壳体用聚碳酸酯/玻璃纤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8805B (zh) 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25817A (zh) 环保阻燃增强抗冲击pc复合材料
CN104448666A (zh) 高韧性的ppe/hips/pp三元合金及制备和应用
CN101838452B (zh)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574A (zh) 环保耐候阻燃pp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1290A (zh) 一种耐低温高抗冲阻燃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87190A (zh) 一种阻燃环保高强度pc-a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3525A (zh) 一种聚苯醚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11058A1 (zh)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693769A (zh) Pc/pe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65801A (zh) 一种耐寒防腐蚀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772738B1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 난연수지 조성물 및 사출품
CN102993623A (zh) 新型abs/pc/pmma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3724966A (zh) 一种耐电压耐电弧高抗冲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70063159A (ko) 폴리부틸렌테레프탈레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성형품
CN104086971A (zh) 一种高流动性阻燃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4339B (zh) 一种增韧pc/pbt/ae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2695A (zh) 增韧pc/pbt合金工程塑料及塑料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4910601A (zh) 一种高光泽高耐热性及高流动性的无卤阻燃玻纤增强pc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231585A (zh) 高流动性无卤阻燃聚碳酸酯、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4539757A (zh) 一种耐低温耐盐雾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93670A (zh) 新型abs/pc/pmma合金
KR101278986B1 (ko) 열가소성수지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14

Address after: 223001 Jiangsu Jin Lun Plastics Technology Co., Ltd., Huaian Road, Nanchang Road, Qianjiang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angsu, China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JINLUN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ngxia town B Jiao Tong Xiang 523723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Wang Industrial Zone 4

Applicant before: Shanxi moral 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ngguan) company limite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