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2593A - 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2593A
CN104182593A CN201410448203.7A CN201410448203A CN104182593A CN 104182593 A CN104182593 A CN 104182593A CN 201410448203 A CN201410448203 A CN 201410448203A CN 104182593 A CN104182593 A CN 104182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layer
cost performance
loss material
spe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482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宁
吴福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482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25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2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25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所述PCB采用PCB材料混压设计方式,PCB板上使用normalloss和lowloss材料两种,其中,在PCB板上高速信号走线层使用Lowloss材料,普通低速信号走线层使用normalloss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B材料混压设计方法,不仅能满足长PCB走线的高速信号质量,而且可有效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升产品的性价比,满足高速信号质量且有效降低产品设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主板设计时,为考虑开发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在电子器件和PCB材料选择上都趋向于成本较低的设计方案。因而,对于PCB材料的选择,一般会首先normal loss材料进行设计,当PCB打板信号测试出现问题话,再考虑更换性能较好的Low loss材料进行设计。这样,不仅会延长产品的开发周期,而且,PCB整板材料切换成low loss模式,将大幅提升产品开发费用。low loss材料价格一般为normal loss材料的3~4倍,这样对于PCB板叠层数较高时(比如:10层板以上),其材料替换后的产品开发将会更高。
目前Server产品PCB设计正趋向于信号高速度,走线互连高密度方向发展。为提升高速信号设计余量, PCB设计者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Re-driver/Re-timer的使用;
(2)更好的Connector/Cable连接器;
(3)更优化的Trace走线拓扑,如较短的PCB走线;
(4)更好的PCB材料,如low loss材料等。
其中,(1)、(2)、(4)方法都是采用更好的器件及PCB材料来满足信号性能,这样会导致产品开发成本的大幅提升。而对于方法3:缩短PCB走线长度的方式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受到PCB板上器件的摆放位置影响较大。
以Server产品为例,传统8层板叠层设计及高速信号走线层如图1所示, QPI/PCIE等高速信号在叠层中的每信号层上均有分布,其PCB材料选择为normal loss。因此,若设计存在差异化功能,可能会造成外层或内层高速信号线PCB trace走线较长,引起信号衰减失效。
因而,为满足设计的需求,一般会更换较好的材料,按图2所示,为满足设计需求,其PCB整板更换成较好的low loss材料,这样势必会增加产品开发费用,降低产品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所述PCB采用PCB材料混压设计方式,PCB板上使用normal loss和low loss材料两种,其中,在PCB板上高速信号走线层使用Low loss材料,普通低速信号走线层使用normal loss材料。
事先将主板上的高速信号全部集中在PCB同层或几层上,这样,PCB板上使用的low loss材料的数量将大幅降低。因此,可有效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
根据layout实际走线模式,在PCB叠层中,位于某Signal Layer上的PCIE trace长度超出spec规定,而其他信号层QPI/PCIE长度均满足spec要求, 将该信号层所在的Prepreg材料,由normal loss材料更换为low loss材料。
注:core又叫内芯板;pp的英文是prepreg,也叫预浸或半固化片。PP和core相比要软一些,并且有一定的粘性,它有很多种厚度可供选择,以便对电路板的叠层厚度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阻抗的目的。core是两面带铜箔的,pp就是单纯的介质。
对于PCB叠层中,当位于CORE层走线的信号较长时,其他信号仍满足spec要求时,将该信号走线布置到Prepreg材料层,同时将该Prepreg材料层由normal loss材料更换为low loss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B材料混压设计方法,不仅能满足长PCB走线的高速信号质量,而且可有效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8层叠层及材料选择;
图2为PCB走线较长时,材料替换方式;
图3为Layer1上PCIE走线较长时,PCB板材替换方式;
图4为芯板core更换low loss材料;
图5为化片Prepreg更换low loss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 为满足高速信号质量且有效降低产品设计质量,所述PCB采用PCB材料混压设计方式,PCB板上使用normal loss和low loss材料两种,其中,在PCB板上高速信号走线层使用Low loss材料,普通低速信号走线层使用normal loss材料。
事先将主板上的高速信号全部集中在PCB同层或几层上,这样,PCB板上使用的low loss材料的数量将大幅降低。因此,可有效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
根据layout实际走线模式,在PCB叠层中,位于某Signal Layer上的PCIE trace长度超出spec规定,而其他信号层QPI/PCIE长度均满足spec要求, 将该信号层所在的Prepreg材料,由normal loss材料更换为low loss材料。
为满足产品设计需求和有效降低产品开发费用,对违反spec规定的设计,将采用PCB叠层材料压合设计模式,根据layout实际走线模式,确定材料替换及layout优化方式。如上图1在PCB叠层中,对于位于Signal Layer1上的PCIE trace长度超出spec规定,而其他信号层QPI/PCIE长度均满足spec要求,那样, 我们仅需更换layer1和layer2之间的Prepreg材料即可,如图3所示。
对于PCB叠层中,当位于CORE层走线的信号较长时,其他信号仍满足spec要求时,将该信号走线布置到Prepreg材料层,同时将该Prepreg材料层由normal loss材料更换为low loss材料。
如图4所示,由于器件摆放问题,原先内层走线的QPI信号较长,而外层PCIE仍满足spec要求时,通常会考虑更换layer2与layer3之间芯板core1和layer6与layer7之间芯板core3的材料为low loss性能。
但经过咨询材料商,通常芯板Core的价格要高于化片Prepreg。因此,我们将内层QPI信号布置到外层Layer1&Layer2进行布线,这样,不仅能有效保证信号质量,也可进步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如图5所示。

Claims (4)

1.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B采用PCB材料混压设计方式,PCB板上使用normal loss和low loss材料两种,其中,在PCB板上高速信号走线层使用Low loss材料,普通低速信号走线层使用normal loss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主板上的高速信号全部集中在PCB同层或几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layout实际走线模式,在PCB叠层中,位于某Signal Layer上的PCIE trace长度超出spec规定,而其他信号层QPI/PCIE长度均满足spec要求, 将该信号层所在的Prepreg材料,由normal loss材料更换为low loss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PCB叠层中,当位于CORE层走线的信号较长时,其他信号仍满足spec要求时,将该信号走线布置到Prepreg材料层,同时将该Prepreg材料层由normal loss材料更换为low loss材料。
CN201410448203.7A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 Pending CN1041825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8203.7A CN104182593A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8203.7A CN104182593A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2593A true CN104182593A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6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48203.7A Pending CN104182593A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25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1052A (zh) * 2017-05-27 2017-07-2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板卡叠层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8990258A (zh) * 2018-08-24 2018-12-1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及一种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633A (zh) * 2005-11-21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高速信号传输的印制电路板及制作方法
US20140020941A1 (en) * 2012-07-20 2014-01-23 Nec Corporati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4427756A (zh) * 2013-09-09 2015-03-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多层混压印刷电路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633A (zh) * 2005-11-21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高速信号传输的印制电路板及制作方法
US20140020941A1 (en) * 2012-07-20 2014-01-23 Nec Corporati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4427756A (zh) * 2013-09-09 2015-03-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多层混压印刷电路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1052A (zh) * 2017-05-27 2017-07-2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板卡叠层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8990258A (zh) * 2018-08-24 2018-12-1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8990258B (zh) * 2018-08-24 2021-06-2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b板及一种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15199A1 (zh) 一种硬盘背板、制作及其实现方法
CN104427756A (zh) 多层混压印刷电路板
CN103970956A (zh) 一种同层不同阻抗控制传输线的设计方法
CN102427663A (zh) 高速pcb设计信号阻抗的控制方法
CN104182593A (zh) 一种性价比较好的pcb设计方法
CN203535549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服务器主板应用的bmc模块
CN105101642B (zh) 一种增加多层pcb板金属箔面积的方法及多层pcb板
CN201750634U (zh) 一种带有软硬结合电路板的压合托架结构的改良
CN102523683A (zh) 一种刚挠结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0976709Y (zh) 可抑制电磁波辐射的电路板堆迭结构
CN103491708A (zh) 一种高密度互连集成印制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69821A (zh) 具备高密度互连设计和散热结构的pcb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2918582U (zh) 一种软硬结合板的混压叠层结构
CN107846780B (zh) 一种在pcb板中走线的方法
CN203618215U (zh) 防阶梯式印制板翘曲的排板结构
CN203645911U (zh) 改善排孔区域平整分层的内层芯板及多层pcb板
CN203574934U (zh) 一种pcb板
CN111770626B (zh) 高速信号链路
CN203197332U (zh) 一种pcb板的 pth槽锣半孔加工装置
CN203407075U (zh) 一种多层柔性印刷电路板
CN203407071U (zh) 压接盲孔线路板
CN203689213U (zh) 一种用于运行Android系统的主板
CN201976340U (zh) 一种阻抗电路板
CN217470384U (zh) 一种表面粗糙度非对称的pcb芯板及pcb层叠
CN102573306A (zh) 一种用于生产外层半压合板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